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物理 秋季】07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学生版

【高二物理 秋季】07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学生版

【高二物理 秋季】07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学生版
【高二物理 秋季】07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学生版

1

第九章 电路

§1 简单串、并联组合电路

【知识框架】

【知识点梳理】

一、电流

1、电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

2、形成电流的条件:①存在________; ②导体两端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使导体中有持续的电流。

3、电流的方向:_______________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4、电流的强弱:

(1)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式可表示为t

q I = (2)单位:____,简称安,符号是A ,1A =1C /s ,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 )、微安(μ

A )。

(3)直流电: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恒定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5、决定电流大小的微观量

高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 ,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 ,每个电荷的电荷量为q ,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 ,由t I Q =可得nqvs t

qnsvt I ==。

2

二、欧姆定律 电阻

1、电阻R:比值I U 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用R表示,单位为____,简称欧,符号是Ω。

2、欧姆定律

(1)表述: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____,跟导体的电阻R成_____。

(2)公式表示:R

U I =。 (3)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对气体导电不适用。

三、导体的伏安特性

1、伏安特性曲线:导体中的电流I随导体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线,

叫做导体的_________,如右图所示。

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表示电阻。

2、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符合欧姆定律的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具有这种伏安特性的电学元件叫做________;不符合欧姆定律的导体和器件,电流和电压不成正比,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这种电学元件叫做__________。

四、电阻定律 电阻率

1、电阻定律的公式表示:S

L R ρ=。 2、电阻率ρ

(1)意义:电阻率跟导体的材料有关,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1m长,横截面积为1m2的导体的电阻值,电阻率大表示__________。

(2)单位:欧姆米,简称欧米,符号是Ω·m 。

(3)电阻率一般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

五、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基本特点

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I =I2。

②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即 U=U1+U2。

③总电阻等于各个分电阻之和,即:R=R1+R2。 ④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I R U R U R U ===2

211。 ⑤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正比:22

211I R P R P R P ===。 ⑥总功率等于各电阻功率之和:P=P1 +P2。

2、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①各支路两端电压均相等:U =U1=U2。

②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③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2

1111R R R +=。

④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IR=I1R1=I2R2。 ⑤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的阻值成反比:PR =P 1R 1=P 2R 2。 ⑥总功率等于各支路功率之和:P=P1 +P2。

六、电路的识别和简化

1、理想的电流表内阻为零,看成短路。

2、理想的电压表内阻无穷大,看成断路。

3、电流流向法:依据电流的流动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节点处判定电流的走向,从而确定电阻的连接方式。

例:在右图中,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1A 和 2A ,

若将R3和R4两电电阻互换位置,则两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试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强度多

大?

析解:忽略电流表的电阻,假定电流从R1流入,到节点B分为两个支路:一是经电流表A1到D节点后,又分为两支路,分别经R3和R4流向E;二

是经R2到C再经电流表A2

到E。由此图甲的电路可等效变换为图乙,由图乙可见,电流

表A1显示的电流的电阻R3中的电流I3与电阻R4中的电流

I4之和的电流表A2显示的流是电阻R2中的电流I2与电阻R3中的电流I3之和,依题中所给数据I3+I4=1A,I2+I3=2A;又由题述有R3与R4互换位置两表示数不变,即应有R3和R4中的电流应相等,故I3=I4由上三式联立解得I3=I4=0.5A,I2=1.5A。

4、等势点法:将电路中的各电阻两端分别标上字母,标注时注意相等电势的点可用相同的字母标。将电阻合理摆放,把相同电势的点相连,形成一个节点,这样可使电路简化。例:图1所示电路中,R1=R2=R3=3Ω,R4=R5=R6=6Ω,求M、N两点间的电阻。

解析:

1.在原电路图上标了等势点a、b、c。

2.捏合等势点画草图。从高电势点M点开始,先把两个a点捏合到一起,理顺电阻,

标出电流在a点“兵分三路”,分别经R1、R2、R3流向b点;再捏合三个b点,理顺电阻,标出电流在b点“兵分三路”,分别经R4、

R5、R6流向c点;最后捏合c点,电流流至N点。

(见图2)

3.整理电路图如图3所示。从等效电路图图3可以清楚

地看出原电路各电阻的联接方式,很容易计算出M、N

两点间的电阻R=3Ω。

4

串并联电路简单计算题基础练习精编版

串并联电路简单计算题 基础练习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串并联电路练习(计算题) 1、如图8—38所示,R 1为6Ω,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5 A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0.3 A 。求:(1)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2)R 2的阻值为多少 2、如图8—22所示,R 1为10欧,R 2为20欧,R 3为30欧,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1)S 1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3安,求电源的电压是多少 (2)当S 1与S 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R 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当S 1与S 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又是多少,通过R 3的电流是多少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R 1=4Ω,R 3=6Ω,电流表A 1示数为4.5A 。求R 2阻值和电流表A 的示数。 4、如图所示,R 2=4Ω,电流表A 示数为6A ,电流 表A 1示数为4A 。求电源电压和R 1阻值。 5、如图所示,R 1=10Ω,S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 。S 闭合时电流表 示数为0.9A 。求电源电压和R 2阻值。 6、如图所示,R 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为U=6V 。 ⑴当滑片P 在某位置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0.9A ,A 1示数为0.5A 。求R 1阻值和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

⑵若A 1量程为0.6A ,A 量程为3A 。则R 2连入电路电阻至少为多少时两表均不烧坏。 7、如图所示,R 1、R 2并联a 、b 、c 三个表的示数分别为1.5、9、4.5。求 电源电压和R 1、R 2阻值分别为多少。 8、如图所示,R 3=10Ω,当S 1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45A ,S 2闭合时电流 表示数为0.9A ,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65A 。求电源电压和R 1、R 2阻值。 9、如图所示,R 2=10Ω,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0.9A ,S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3A 。求R 1和电源电压。 1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V ,R1=R3=8Ω,R2=4Ω。求电流表 A1、A2、A3示数分别为多少。

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寒假作业第04天串并联电路的规律新人教版

第04天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考纲要求:Ⅰ难易程度:★★☆☆☆ 三个阻值相同的灯泡,其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都是10 W,现将其中的两只灯泡串联起来,再与第三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如图,则整个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A.30 W B.20 W C.15 W D.10 W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若灯泡1和2都达到额定功率时,并联部分的电压等于2U额,灯泡3两端的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容易烧坏,所以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大时,应是灯泡3达到最大功率,即。此时并联部分电压为额定电压U额,灯泡1和2的电压都为,电流都为,所以,总功率为,故C正确。 【知识补给】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特点对比 串联并联电流I=I1=I2=…=I n I=I1+I2+…+I n 电压U=U1+U2+…+U n U=U1=U2=…=U n 电阻R=R1+R2+…+R n=++…+ 2.几个常用的推论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的总电阻。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总电阻,且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3)无论电阻怎样连接,每一段电路的总耗电功率P总是等于各个电阻耗电功率之和。(4)无论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如图所示是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并且把第一象限分为Ⅰ、Ⅱ、Ⅲ三个区域,现在把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1和P2,并联总电阻设为R。下列关于P1和P2的大小关系及R的伏安特性曲线应该在的区域正确的是 A.特性曲线在Ⅰ区,P1P2 C.特性曲线在Ⅰ区,P1>P2 D.特性曲线在Ⅲ区,P1

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电路全攻略

一、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题目,在这里可做如下假设: (1)、导线像橡皮筋,可伸长可缩短,不会被扯断。 (2)、接点即可拆分,又可以合并。并且能够移动,只要不夸任何电路元件。 (3)、电路元件可以挪动,只要不跨过任何接点。 (4)、导线可以拆股,可并股。一般可以拆分多股,多股可以并为一股。 1、替换法、 将实物图中的元件用特定的符号替换下来,再将图形整理成规范的电路图的一种方法。 替换时要注意: (1)、必须用特定的符号代替电路元件; (2)、接线柱上的连接位置不能改变; (3)、电源极性、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能颠倒。 2、节点法: (1)、在实物图中将各元件用字母标好; (2)、从电源正极出发,找到一个节点(就像三岔路口一样,两条或三条或更多导线交的一点), 假定为A点。 (3)、从电源负极出发,找到一个支点,假定为B点; (4)、在A、B之间有电源的部分是干路,在A、B之间但没有电源的部分是支路; (5)、画出干路,并标出A、B点; (6)、画出支路; (7)、对照实物图,按照从A点到B点的元件顺序画出第一条支路; (8)、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其他支路; (9)、检查整理,使电路图规范、美观; 注:画图时,随时将画出的元件用字母表示 二、判别电路串并联的方法 一、串联电路 电路中所有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起来的,此电路就是串联。我们常见装饰用的“满天星”小彩灯,就是串联的。家用电路中的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也是串联的。串联电路有以下一些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依次相连,没有“分支点”。 (2)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若有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的用电器无法工作。 (3)开关控制特点: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即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与其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二、并联电路 如果电器中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教室里的电灯、马路上的路灯、家庭中的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等用电器之间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并联电路有以下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并联电路由干路和几条支路组成,有“分支点”。每条支路各自和干路形成回路,有几条支路,就有几个回路。 (2)用电器工作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不影响。某一条支路中的用电器若不工作,其他支路的用电器仍能工作。比如教室里的电灯,有一只烧坏,其它的电灯仍然能亮。这就是互不影响。 (3)开关控制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的作用与支路开关的作用不同。干路开关起着总开关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而各条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三、识别电路方法 1.定义法 综合运用上面介绍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用电器工作特点,针对一些简单、规则的电路是行之有效

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典型例题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典型例题 [例1] 电阻R1和R2分别标有规格“100Ω、4w”和“12.5Ω、8w”,将它们串联起来之后,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是 [ ] A.30V B.90V C.22.5V D.25V [正确解答] R1、R2的额定电流分别为 由于R1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也就是串联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有

U m=I1(R1+R2)=0.2(100+12.5)=22.5(V) 应选(C)。 [例2] 一盏弧光灯的额定电压是40V,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5A,如何把它接入电压恒为220V的照明线路上才能正常工作? [分析] 由于电源电压大于弧光灯的额定电压,为了使它正常工作,可采用串联分压的办法. [解] 设弧光灯的电阻为R1,额定电压U1=40V.需串联的电阻为R2,电源电压U=220V,电路如图所示. 方法1 因串联电阻R2上分到的电压U2=U—U1,通过它的电流就是弧光灯的工作电流,所以其电阻值 方法2 接入220V电路时能正常工作的总电阻

弧光灯发光时的电阻 所以应串联的电阻 R2=R-R1=44Ω-8Ω=36Ω. 方法3 由串联电阻上分配到的电压U2,根据串联分压得 [例3]甲、乙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保险丝,直径分别是d1=0.5mm 和d2=1mm,熔断电流分别为2A和6A。把以上两根保险丝各取等长一段并联后再接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 ] A 6.0A B 7.5A C 8.0A D 10.0A

因熔断电流I2为6A,故通过R1的电流只能是I'1=1.5A,所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I m=I1+I2=1.5+6=7. 故选(B)。 [例4] 如图所示电路,R1=2Ω,R2=3Ω,R3=4Ω. (1)如已知流过电阻R1的电流I1=3A,则干路电流多大? (2)如果已知干路电流I=3A,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多大? [分析](1)由I1、R1可算出并联电路的电压,即可算出I2、I3,总电流I=I1+I2+I3.(2)先可算出并联总电阻R,由I与R的反比关系可算出每个电阻的电流. [解](1)并联电路的电压 U=I1R1=3×2V=6V,

串联并联电路的简单计算题

串联电路计算题 1. 如图所示,电阻RF12欧。电键SA 断开时,通过的电流为安;电键SA 闭合时,电流表 的示数为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的阻值为多大 2.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Q 2A”字样,当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安, 电压表读数为伏,求: (1) 电阻Ri 和电源电压 (2) 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3.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伏,保持不变。电阻R 产20欧,电键SA 闭合后,电流表示数 6.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电阻乩的阻值为20欧■变阻器R,规格为“60Q, 2A\当电键K 闭合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安。(1)求电压表比和匕的示数。(2)滑动变阻器 连入电路中的阻值。(3)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能到达多少(4)电压表也示数最大能达到多 少伏 为安。问:乩两端的电压多大电阻R,的阻值多大 4.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变阻范围为0、20欧,闭合电键,当滑片在左端时,电压表、电 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2伏和安,求: (1)电源电压;(2)电阻乩的阻值; (3)当滑片移到右端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5.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U=6V 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 产10Q,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Q 1A”的字样。(1)滑片P 在a 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2)滑片P 在a 点肘,电流表的示数 是多少 (3)滑片P 在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乩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 上标有“20Q 2"'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电流表示数为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2)电阻&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 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并联电路计算題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用= 20Q,电路总电阻为12Q,电流表示数为0. 3A,请计算:(1)电源电压;⑵通过凡的电流;⑶电阻丘的阻值。 2.如图所示,电阻心为20欧,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安; 示 数为安。求:(1)电源电压;(2)电阻艮的阻值。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乩的阻值为20欧。先闭合电键S“电流 表的示数为安,再闭合电键S“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安。求:(1)电源电压氏 (2)电阻用的阻值。 (3)通电10秒,通过电阻丘某横截面的电量。 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阻水的阻值为40欧,凡的阻值为60欧。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安,求:(1)电源电压伉(2)通过金的电流厶。 5.如图所示,电阻Ri二40欧,电键SA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安; 6.阻值为10欧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安,现要把它接入到电流为安的电路中,应电键SA闭合时,电流 表示数为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的阻值为多大

串并联电路的各种计算公式

串并联电路的各种计算公 式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串联电路特点: 1.电流处处相等:I总=I1=I2=I3=……=In 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总=U1+U2+U3+……+Un 3.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长度,增大电阻) 4.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3+……+1/Cn 8.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正比:(t相同) U1/U2=R1/R2,W1/W2=R1/R2,P1/P2=R1/R2,Q1/Q2=R1/R2。 9.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器,即可使用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使同一电压施加于所有相连接器件的联结方式 并联电路特点: 1.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并且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U总=U1=U2=U3=……=Un 2.干路电流(或说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总=I1+I2+I3+……In 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 1/R总=1/R1+1/R2+1/R3+……1/Rn或写为:R=1/(1/(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横截面积,减少电阻) 4.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等效电容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之和:C总=C1+C2+C3+……+Cn 8.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反比:(t相同) I1/I2=R2/R1,W1/W2=R2/R1,P1/P2=R2/R1,Q1/Q2=R2/R1 9.在一个电路中,若想单独控制一个电器,即可使用并联电路。

高二物理串并联电路测试题

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Ω、R3=5Ω,R1两端的电压为6V,R2两端的电压为12V,则[ ]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B.电阻R2的阻值为20Ω 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V D.电阻R3消耗的电功率为3.6W 2.如图1所示,电源和电压表都是好的,当滑片由a滑到b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都为U,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处接线断开 B.触头P开路 C.a、b间电阻丝开路 D.b处接线开路 3.在图2中,AB间的电压力30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UCD的变化范围是[ ] A.0~10VB.0~20V C.10V~20VD.20V~30V

4.如图3电路所示,当ab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为20V;当cd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50V,则R1∶R2∶R3之比是[] A.4∶2∶1B.2∶1∶1 C.3∶2∶1D.以上都不对 5.在图4的电路中,U=8V不变,电容器电容C=200μF,R1∶R2=3∶5,则电容器的带电量为[ ] A.1×103C B. 1×103C C.6×104CD.1.6×103C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A与阻值无穷大的电阻B并联,电阻不变 B.电阻A与导线B(不计电阻)并联,总电阻为零 C.并联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总电阻 D.并联电路某一支路开路,总电阻为无穷大 7.实验室中常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电流的大小,有时用一个不方便,须用两个阻值不同的滑动变阻器,一个作粗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大),一个作微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小)。使用时联接方式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如图5所示,则[ ]

串并联电路的各种计算公式

串并联电路的各种计算 公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串联电路】:使同一电流通过所有相连接器件的联结方式 串联电路特点: 1. 电流处处相等: I总=I1 =I2 =I3 =……=In 2. 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总=U1+U2+U3+……+Un 3. 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长度,增大电阻) 4.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 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 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3+……+1/Cn 8. 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正比:(t相同) U1/U2=R1/R2,W1/W2=R1/R2,P1/P2=R1/R2,Q1/Q2=R1/R2。 9.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器,即可使用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使同一电压施加于所有相连接器件的联结方式 并联电路特点: 1.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并且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U总=U1=U2 =U3=……=Un 2.干路电流(或说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总=I1 +I2 +I3 +……In 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 1/R总=1/R1+1/R2+1/R3+……1/Rn或写为:R=1/(1/(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横截面积,减少电阻) 4.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 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等效电容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之和:C总=C1+C2+C3+……+Cn 8.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反比:(t相同) I1/I2=R2/R1,W1/W2=R2/R1,P1/P2=R2/R1,Q1/Q2=R2/R1 9. 在一个电路中,若想单独控制一个电器,即可使用并联电路。

串并联电路简单计算题基础测试

串并联电路练习(计算题) 1、如图8—38所示,R 1为6Ω,电流表A 1 的示数为0.5 A,电 流表A 2 的示数为0.3 A。求: (1)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2)R 2 的阻值为多少 2、如图8—22所示,R 1为10欧,R 2 为20欧,R 3 为30欧,电源电 压恒定不变。 (1)S 1闭合、S 2 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3安,求电源的电压是多少? (2)当S 1与S 2 均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少,R 1 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当S 1与S 2 均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又是多少,通过R 3 的电流是 多少?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R 1=4Ω,R 3 =6Ω,电流表A 1 示数为 4.5A。求R 2 阻值和电流表A的示数。 4、如图所示,R2=4Ω,电流表A示数为6A,电流表A1示数为 4A。求电源电压和R 1 阻值。 5、如图所示,R1=10Ω,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S闭合时 电流表示数为0.9A。求电源电压和R 2 阻值。 6、如图所示,R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为U=6V。 ⑴当滑片P在某位置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9A,A 1示数为0.5A。求R 1 阻值和变阻器 连入电路阻值。 ⑵若A 1量程为0.6A,A量程为3A。则R 2 连入电路电阻至少为多少时两表均不烧坏。 7、如图所示,R1、R2并联a、b、c三个表的示数分别为1.5、9、4.5。求电源电压和R1、 R 2 阻值分别为多少。

8、如图所示,R3=10Ω,当S1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45A,S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9A, S 1、S 2 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65A。求电源电压和R 1 、R 2 阻值。 9、如图所示,R2=10Ω,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9A,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3A。 求R 1 和电源电压。 1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V,R1=R3=8Ω,R2=4Ω。求电流表A1、A2、A3示数分别为多少。

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

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 (1)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要有自由电荷,二是导体内部存在电场,即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强度。 (3)电阻及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定义式;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S成反比,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即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决定式;公式中L、S是导体的几何特征量,r叫材料的电阻率,反映了材料的导电性能。按电阻率的大小将材料分成导体和绝缘体。 对于金属导体,它们的电阻率一般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对电阻率增大,导体的电阻也随之增大,电阻定律是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也只有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将公式错误地认为R与U成正比或R与I成反比。对这一错误推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电阻是导体的自身结构特性决定的,与导体两端是否加电压,加多大的电压,导体中是否有电流通过,有多大电流通过没有直接关系;加在导体上的电压大,通过的电流也大,导体的温度会升高,导体的电阻会有所变化,但这只是间接影响,而没有直接关系。第二,伏安法测电阻是根据电阻的定义式,用

伏特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安培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从而计算出电阻值,这是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4)欧姆定律 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要注意: a:公式中的I、U、R三个量必须是属于同一段电路的具有瞬时对应关系。 b: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质的溶液,不适用于气体。在电动机中,导电的物质虽然也是金属,但由于电动机转动时产生了电磁感应现象,这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也不能简单地由加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电动机电枢的电阻来决定。 (5)电功和电功率: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此电功W = qU = UIt,这是计算电功普遍适用的公式。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这是计算电功率普遍适用的公式。 (6)电热和焦耳定律: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叫电热。Q = I2 R t这是普遍适用的电热的计算公式。 电热和电功的区别: a:纯电阻用电器:电流通过用电器以发热为目的,例如电炉、电熨斗、白炽灯等。

串联和并联电路图计算题

串联和并联电路图计算题(一): 基础知识: 1、串联电路: (1)、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I=I 1=I 2(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2)、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U=U 1+U 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3)、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R=R 1+R 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4)、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2 121U U R R =(串联电路中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5)、欧姆定律公式: R U I = 111R U I = 222R U I = 2、并联电路: (1)、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I=I 1+I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U=U 1=U 2(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并联电两端电压) (3)、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21R 1R 1R 1+=(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4)、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222 1I I R R =(并联电路中电流之比等于电阻之比的倒数) (5)、欧姆定律公式:R U I = 111R U I = 222R U I =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原因是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 4、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原因是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例题分析: 例1. 有一只电灯,电阻是10Ω,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是5V ,现有一个电压为8V 的电源,要想把灯接在这个电源上且正常发光,应如何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解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如图: 电阻R 和灯泡L 串联; 灯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0.5A 105V R U I I L L L R =Ω== = 电阻R 两端的电压:U R =U ﹣U L =8V ﹣5V=3V , 电阻R 的阻值:Ω=== 60.5A 3V I U R R R 例2.(2011?重庆)从2011年5月11日起,执行酒驾重罚新规定.交警使用的某型号酒精测试仪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右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V ,传感器电阻R 2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R 2的电阻为80

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时练习题

第二章 第4节 1.电阻R 1 与R 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 1 与R 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 1和R 2两端电压之比U 1∶U 2为 ( ) A .1∶2 B .2∶1 C .1∶4 D .4∶1 答案:B 2.有三个电阻,R 1=2 Ω,R 2=3 Ω,R 3=4 Ω,现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 1∶I 2∶I 3是 ]( ) A .6∶4∶3 B .3∶4∶6 C .2∶3∶4 D .4∶3∶2 答案:A 3.有一只电压表,它的内阻是100 Ω,量程为0.2 V ,现要改装成量程为10 A 的电流表,电压表上应 ( ) A .并联0.002 Ω的电阻 B .并联0.02 Ω的电阻 C .并联50 Ω的电阻 D .串联4900 Ω的电阻 解析:选B.改装前电压表的满偏电流为I g =U g R g =0.2 100 A =2×10-3 A 由电流表的改装原理可知需再并联一只R x 的电阻 R x = U g I -I g = 0.2 10-2×10-3 Ω≈0.02 Ω.

故选项B正确. 4. (20XX年江苏苏州高二诊断测试)如图2-4-18所示的电路中,若ab端为输入端,AB为输出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置于变阻器的中央,则 ( ) 图2-4-18 A.空载时输出电压U AB=U ab/2 B.当AB间接上负载R时,输出电压U AB

串联、并联电路的简单计算题

串联电路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电阻R1=12欧。电键SA断开时,通过的电流为0.3安;电键SA闭合时,电 流表的示数为 0.5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2的阻值为多大? 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4 安,电压表读数为7.2伏,求: (1)电阻R1和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伏,保持不变。电阻R1=20欧,电键SA闭合后,电流表示数 为0.2安。问:R1两端的电压多大?电阻R2的阻值多大? 4.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变阻范围为0~20欧,闭合电键,当滑片在左端时,电压表、电 流表的读数分别为12伏和0.3安,求: (1)电源电压;(2)电阻R1的阻值; (3)当滑片移到右端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5.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U=6V恒定不变,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1A”的字样。(1)滑片P在a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2)滑片P在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3)滑片P在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变阻器R2规格为“60Ω,2A”。当电键K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2安。(1)求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3)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能到达多少?(4)电压表V2示数最大能 达到多少伏?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电流表示数为0.2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2)电阻R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 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并联电路计算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中,R1=20Ω,电路总电阻为12Ω,电流表示数为0.3A,请计算:⑴电源 电压;⑵通过R2的电流;⑶电阻R2的阻值。 2.如图所示,电阻R1为20欧,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安;电键S闭合时,电 流表示数为0.5安。求:(1)电源电压;(2)电阻R2的阻值。 1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先闭合电键S1,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再闭合电键S2,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安。求:(1)电源电压U。 (2)电阻R2的阻值。 (3)通电10秒,通过电阻R1某横截面的电量。 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阻R1的阻值为40欧,R2的阻值为60欧。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0.3安,求:(1)电源电压U。(2)通过R2的电流I2。 5.如图所示,电阻R1=40欧,电键SA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安;电键SA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3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2的阻值为多大? 6.阻值为10欧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3安,现要把它接入到电流为0.8安的电路中,应并联多大的电阻?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安,电流表A的示数为0.5安。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 (2)电源电压U。(3)电阻R2的阻值。

串并联电路的各种计算公式

【串联电路】:使同一电流通过所有相连接器件的联结方式 串联电路特点: 1. 电流处处相等:I总=I1 =I2 =I3 =……=In 2. 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总=U1+U2+U3+……+Un 3. 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长度,增大电阻) 4.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 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 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3+……+1/Cn 8. 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正比:(t相同) U1/U2=R1/R2,W1/W2=R1/R2,P1/P2=R1/R2,Q1/Q2=R1/R2。 9.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器,即可使用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使同一电压施加于所有相连接器件的联结方式 并联电路特点: 1.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并且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U总=U1=U2 =U3=……=Un 2.干路电流(或说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总=I1 +I2 +I3 +……In 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 1/R总=1/R1+1/R2+1/R3+……1/Rn或写为:R=1/(1/(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横截面积,减少电阻) 4.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 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等效电容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之和:C总=C1+C2+C3+……+Cn 8.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反比:(t相同) I1/I2=R2/R1,W1/W2=R2/R1,P1/P2=R2/R1,Q1/Q2=R2/R1 9. 在一个电路中,若想单独控制一个电器,即可使用并联电路。

欧姆定律,串并联电流电压计算习题精选

欧姆定律基础 内容 基本要求 略高要求 较高要求 欧姆定律 了解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 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 算 欧姆定律的综合 计算 电阻的串、并联特点 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 点 电阻串、并联的简单计算 混联电阻的计算 一、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1.欧姆定律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在前面我们学到的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际上是对不同段电路,而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均是对应同一时刻的同一导体,具有“同一性”.即是说,只有是同一段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三者才满足欧姆定律的关系. 2.关于对欧姆定律公式本身及其相关变形的理解. (1)I =U R 是欧姆定律公式,它本身就反映出了同一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2)U =IR 是上述公式的变形,它仅表示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可由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来求得.绝非意味着 电压随电流(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从而与电流(或电阻)成正比关系.实际情况是电压与电阻的大小共同决定电流,而电压大小与电阻大小无关.即电压与电流之间有一个因果关系,电压是因,电流是果,在表述时这种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3)R =U I ………..伏安法的依据,仍是一个变形式.它仅表示一个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由该电阻两端的电 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确定,并不意味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实际情况是,电阻的大小早就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了,接入电路中后,即使两端电压升高,其阻值也不会随之成正比地升高,而是仍保持原来值,只是流经其中的电流将增大. (4)R =U I ??表明了一个电阻的阻值大小还可以用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的比值来表示. 【例1】 U R I = 的物理意义是( ) A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C .导体的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强度成反比 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之比值 【例2】 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下列结论与如图所示图象相符的是( ) A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 .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 .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 .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例3】 两个用电器,第一个电阻是R ,第二个电阻是2R ,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果第一个电阻两端 的电压是4伏,那么第二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 A .2伏 B .8伏 C .4伏 D .6伏 【例4】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并联在电路中,若加在小灯泡上的电压是7.1V ,通过两个小灯泡的总电流是 1.42A ,则小灯泡的电阻是( ) A .10Ω B .5Ω C .0.5Ω D .0.1Ω 【例5】 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 0.6A ”,把它们串联起来,两端允许加上的最高电压是 ( ) 例题精讲 知识点睛 考试要求

串并联电路的区分5种方法

五种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llhongshan 学会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是这一章的重点之一,会识别电路是学习电路连接和后面电路计算的基础。对于电路的识别要紧紧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而不应单从形状上去分析,下面介绍几种区分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1. 定义法: 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 电流流向法: 电流流向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者,为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若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汇合到一起,像这样的电路为并联。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拆除法: 拆除法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的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就没有电流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拆除任何一个或几个用电器,都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 例1 判定图1中四个电阻的连接方式。 图1

[解析] : 我们可以用手挡住任意一个电阻,观察去掉这个电阻后是否影响其他电阻的工作,注意利用拆除法可以拆除一个也可同时拆除几个用电器,本例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为并联。 4. 节点法: 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例2 判定图2中电路的连接方式 图2 [解析]: A、B、C这根线和D、E、F这根线上都没有用电器,故可以把这两根线看作两个点处理,即缩成两个结点,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可知三个灯并联在A、F 两个点之间。 图3

高中物理串并联电路图专题(精选)

串并联电路图专题练习 2. 电流流向法:电流流向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者,为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若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汇合到一起,像这样的电路为并联。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拆除法:它的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就没有电流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拆除任何一个或几个用电器,都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 4. 节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5. 等效电路法:对于题目中给定的电路可能画法不规则,我们可综合上述方法通过移动、拉长、缩短导线,把它画成规则的电路,即画出它的等效图来进行识别。 练习: 1.根据要求将图中各元件符号连成电路图。(1)要求:在图5-9中,将电灯L1、L2串联,S做总开关。(2)要求:将图5-11中的两盏电灯并联,S1控制L1,S2控制L2。 2.把图1中各电路元件接成串联电路。2.把图2中各电路元件接成并联电路(电键接在干路上)。 3.把图3中各电路元件接成串联电路. 3.图7为一个用两节干电池供电的电路图。小明在实物图上接线,如图8所示(以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图中有两处画错了请对照下面的叙述改正。 (1)电源接法错了。(2)接线要连在接线柱上,不应接在闸刀上。 4.根据图4的实物接线图,做以下题目。(1)两小灯泡是______联

串并联电路的各种计算公式

串并联电路的各种计算 公式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串联电路】:使同一电流通过所有相连接器件的联结方式串联电路特点: 1.电流处处相等:I总=I1=I2=I3=……=In 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总=U1+U2+U3+……+Un 3.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长度,增大电阻) 4.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3+……+1/Cn 8.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正比:(t相同) U1/U2=R1/R2,W1/W2=R1/R2,P1/P2=R1/R2,Q1/Q2=R1/R2。 9.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器,即可使用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使同一电压施加于所有相连接器件的联结方式 并联电路特点: 1.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并且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U总=U1=U2=U3=……=Un 2.干路电流(或说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总=I1+I2+I3+……In 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

1/R总=1/R1+1/R2+1/R3+……1/Rn或写为: R=1/(1/(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横截面积,减少电阻) 4.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等效电容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之和:C总=C1+C2+C3+……+Cn 8.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反比:(t相同) I1/I2=R2/R1,W1/W2=R2/R1,P1/P2=R2/R1,Q1/Q2=R2/R1 9.在一个电路中,若想单独控制一个电器,即可使用并联电路。

8串并联电路计算

第八讲串并联电路计算 使用说明:请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适量的题目分析、讲解、练习。 1、基础知识储备 (1)电流表、电压表:熟练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及对应的分度值;电流表、电压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 (2)欧姆定律:应用时注意某个导体、某段电路、某个状态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对应。 (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及并联电路的分流特点。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理解滑动变阻器滑片的滑动所引起的电路中的电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及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明确电流表或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方向)。 2、出题背景

考纲规定:电路的计算限于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的情况。为了增加中考试题目难度,提高试题的区分度,有利于重点中学选拔人才,命题住往在电路的变换、电表的量程选择、电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上做文章,而电路的识别是关键。题目中电路开关的开、闭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电路图中电压表的连接,会给同学们对其连接实质的识别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 3、解析电学综合计算题的关键 学会用以下基本知识是去简化电路,从而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 (1)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 (2)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开路,可从电路两点间去掉。 (3)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视作一根导线。 (4)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开路,把电压表及其连线从电路两点间去掉。 (5)短路模型:用电器和导线(或电流表)并联时,用电器中可认为无电流通过,可以把用电器从电路的两点间拆掉(去掉)。 典型例题分析 一、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 在做电学计算时,有时需要求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而这类题目恰好是电学计算的基础题型,我们既要会动态变化中各个表的变化情况,又要会选择电表的量程,还要清楚电压表接的位置,在一模考试以后的训练中,还会有很多复杂的题目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这类题目放在开始讲,就是希望为后续的难题打好基础。 例题1.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1A”,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 (1)电阻R1的阻值 (2)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多大 (3)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电阻的范围 【例题难度】B级 【例题分析】:当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是 正比关系,同时变大或者变小,所以这种类型的题目中,为了保护电路安 全,只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小时不要超过电表的量程就行,所以只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值,因为他最大时电表示数最小,不必担心超过量程,这样滑动变阻器的范围为:所求最小值---标有的最大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