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二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X 100%

同期就诊总人次

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

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二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x 100%

同期总出院人数

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

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

使用率=1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x 100%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

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

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

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

(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X100%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

(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举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X100%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

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

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 )计算公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二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X100

同期全院出院患者(人次)X同期全院平均住院天数释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住院患者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

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 ),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 值也不同,具体DDD值。

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

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全面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定义: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防治、诊断疾病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防治、诊断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2、合理用药总的目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全院用药监控目标: (1)药比不得超过45%; (2)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比例和费用比例要达到25%至30%;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4)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6)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3、合理用药的范围:医院所有使用的药品,重点监控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生物制剂。 二、组织机构及管理 (一)、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管理制度 1、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成立临床合理 用药及抗菌药物监督小组,开展日常工作。 2、职责和任务: (1)根据医院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用药目标和要求,并组织实施; (2)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医院使用药物特别是抗菌药物使 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全院通 报点评结果; (3)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相关工作,提出合理用药建议; (4)严格执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和程序,防范药害事件; (5)向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三、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根据临床诊断确定选用药物的类别; 、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2 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使用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程记录有分析。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药物疗效,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3、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个体化给药,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经济性,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无正当理由不得使用高价药物;

估算指标说明

第一章路基工程 说明 本章包括路基土方,路基石方,粉煤灰路堤,排水与防护,其他路基防护、软基处理等项目。 1.土石方体积的计算 除指标另有说明者外,土方挖方按天然密实路基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夯)实后的体积计算;开炸石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 2.下列数量应由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并入路基填方数量内计算; (1)清除表土或零填方地段的基底压实、耕地填方前夯(压)实,回填至原地面标高所需的土、石方数量。 (2)因路基沉陷需增加填筑的土、石方数量。 (3)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必须加宽填筑实,所需的土、石方数量。 3.挖土方指标已综合伐树、挖根、砍挖灌木林、路基零星工程等工作。 4.自卸汽车运输路基土、石方指标仅适用于平均运距在15km以内的土、石方运输,当平均运距超过15km时,应按社会运输的有关规定计算。 当运距超过第一个指标运距单位时,其运距尾数不足一个增运指标单位的半数时不计,超过半数时按一个增运指标运距单位计算。 自卸汽车运输路基土、石方指标为1000m3自然方,指标已综合各种土质的压实系数及运输损耗,使用指标时不应再计算压实系数和运输损耗系数。 远运利用、弃方运输工程量以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借方运输工程量与压(夯)实后的体积计算。 5.填土方指标中不包括路基掺灰,掺灰应按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另行计算。6.排水与防护工程 (1)砌石、片石混凝土、混凝土圬工按实体数量计算。 (2)其他排水工程量按路基长度计算,本指标已包括路面排水工程。 (3)其他路基防护指标均已包括圬工,圬工不得另计费用。 (4)工程量计算: ①植草护坡按植草面积计算。 ②骨架护坡按骨架护坡面积计算。 ③喷射混凝土按喷射混凝土设计体积计算。 ④锚杆框架梁:分普通锚杆和预应力锚杆,按锚杆长度计算。 ⑤预应力锚索按锚索长度计算。 ⑥抗滑桩按桩身混凝土实体数量计算。 ⑦加筋土挡土墙按平、凹面混凝土圬工实体数量计算。 ⑧板桩式挡土墙按现浇、预制混凝土圬工实体数量计算。 ⑨锚杆挡土墙按现浇、预制混凝土圬工实体数量计算。 ⑩防风固沙按防风固沙路基长度计算。 7.软基处理: 本指标工程内容不包含对溶洞、采空区的处理,需要时应根据设计所采用的地理形式采用相关定额计算。 软基处理工程量按处治的面积进行计算。 (1)处治深度3m以内:指标Ⅰ综合清淤和一般砂砾换填,指标Ⅱ综合抛石挤

浅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

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3月第8卷第9期ChinaPracMed,Mar2013,Vol.8,No.9 ·157·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1)。 表1二组疗效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 例数5755 显效4232 有效1311 无效212 χ8.58 <0.01(d)表2二组平均腹泻停止时间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 例数5755 平均腹泻停止时间(±s) 1.85±0.372.38±1.12 t检验?2.97 P<0.01 3讨论 婴幼儿发生腹泻病时,机体处于缺锌的状态,国内报 [4] 道腹泻患儿的血清锌低于正常儿,锌制剂针对腹泻病的辅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2:1286. [2]陈洁.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3]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 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4]康春华,丘小汕,华莉,等.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锌水平变化及 补锌治疗效果.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0):765?766. [5]盛晓阳,沈晓明.锌缺乏与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华儿科杂志, 2007,45(3):164.2009,47(8):634. 助治疗作用并非锌本身的药理作用,而是补充锌制剂后,纠正了缺锌的状态,从而激发和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多种

[5]途径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或防止液体丢失。本组治疗显 示:治疗组疗效、腹泻停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腹泻病患儿补充锌制剂能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病情。按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的补锌治疗:急性患儿能进食后予以补锌,6个月以上,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6个月以下,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共10~14d;该疗法应积极应用于临床治疗。 浅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 高丽 目的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摘要】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并与临床病例结合,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结果分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大环内酯类、抗真菌药物、其他抗菌药物,以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最佳给药时间。结论恰当的给药时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抗菌功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临床合理用药 有报道称,恰当的用药时间、合理的用药间隔,是确保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环节 [1] 例如头孢曲松等,可以通过降低给药频的β?内酰胺类药物, 率,每日给药依次,就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发挥抗菌功效;对于半衰期较短,但对繁殖期、静止期细胞具有较强杀菌活性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可适当放宽给要间隔方式,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发挥抗菌功效。 1.2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具有首过效应。每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单次给药能够获取较高的峰浓度,避免了首过效果,又能减少细菌耐药性,提高抗菌功 [4] 效。同时,神皮质激素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摄取具有饱和 。所以,根据抗菌药物的不同药代 动力学/药效学参数,以及抗菌后效应,将其分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以及时间依赖性且半衰期较 [2] 长的抗菌药物。本研究中,参考相关文献,并与临床病例 结合,分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大环内酯类、抗真菌药物,以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最佳给药时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当药物浓度处于最低抑菌浓度的4抑菌浓度的时间,是β?内酰胺类抗菌

2017年继续教育公共课程《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考试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 骨髓炎的治疗应选用能在骨关节中形成有效治疗浓度的抗菌药物B较大剂量β 内酰胺类、克林霉素最常见的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是: D呼吸道合胞病毒浅表真菌病感染仅仅局限于d纸片扩散法显示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抑菌圈直径 为 d以下不属于第一线抗结核药的是:C.利福平机械通气患者并发 VAP 的最重 要途径是 B.上呼吸道和胃腔内定植菌的误吸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几乎为 (D)100%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发生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B氟康唑治疗隐球菌病疗程不少于(C)感染沙门菌后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是: 感染性腹泻B 群链球菌感染首选(A)麻疹皮疹的出现有顺序性,最早出现在:B发迹、耳后骨与关节结核手术治疗必须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术前一般要抗结核治疗:A.1~2周军团菌在 MH-LH 琼脂上可产生什么颜色的色素:C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后,临床治疗首选:A奈瑟菌属中主要的致病菌为C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多发生于病程的C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发生毛细血管损害,出现“三痛”,即A 艾滋病于哪一年在美国首先发现:B.1981年对血液和无菌体液培养均应以 急诊报告对待,实行三级报告制度,第一级报告应在初始培养出现阳性报告后B 志贺菌属中最常见且抗原结构最复杂的是(A)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是由什么为最 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C.新型肠道病毒70 以下哪种链球菌引起的血流 感染最为多见:B根据2007 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制定的成人CAP 管理共识指南,是(D)无菌体液细菌培养成功的首要因素是:B.无菌采集新生 隐球菌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脲酶试验阳性,咖啡酸琼脂上菌落为B 弧菌属主要引起B. 肠道感染躁狂型狂犬病最常见,病程一般不超过A大多数移 植后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D.180 天内粪便的菌群分析常用球菌和杆菌比例法, 成人球杆菌比例大于多少为肠道菌群 A. 1/3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是: B.皮肤癣菌病伏立康唑可口服或静脉给药,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可达D准确掌握抗菌 药在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的时间,一般应静脉给药,且于多长时间内滴 完:A.30min1~3月龄CAP患者,要警惕沙眼衣原体、病毒、百日咳杆菌和肺炎链球菌D细菌性气管支气管炎首选的抗菌药物为:A.青霉素类不动杆菌属中临床最 常见的是B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不包括:A.丁醇类脊髓灰质炎在普种疫苗前 多发生在几岁小儿A大面积烧伤病人穿刺和置管频度最高的B实施一个抗菌治 疗方案,应在多长时间后评定其疗效,不宜过早换药:C肝脏外科感染以什么最常见:C. 胆源性肝脓肿闭合性脑外伤或伴有颅骨骨折、脑脊液漏者发生脑膜炎常由什 么细菌感染引起A抗结核药物使用过程中,若转氨酶升高低于多少且无症状者,可在密切监测下继续B肾功能减退者不宜应用的抗菌药物为:D流行性乙型脑 炎的并发症以什么最常见:D.支气管肺炎以下哪种真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 炎最为多见:A.白色念珠菌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不包括: A.大环内酯类人类幼年 时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发生水痘,病毒愈后潜伏当免疫低下时发生: B.带状疱疹乳胶凝集试验是隐球菌病最快速和最有诊断价值的诊断方法,敏感性可高达:D.99%急性淋巴结炎首选的抗菌药物为:A.青霉素、大环内酯类10岁以下禽流感 患儿金刚烷胺用药剂量为5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B)1962年发现的 第一个抗疱疹病毒药物是(A)1987年问世的第1个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C.齐多夫定1岁以上的儿童,处于艾滋病期或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为多少建议治疗:A.<15%3个月到2岁化脓性关节炎患儿,推荐应用: B.头孢曲松 A AD 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应用抗菌药物后(B) A 艾滋病患者发生弓形体感染首选的

广州市市政设施维修养护工程费用估算指标说明

附件 广州市市政设施维修养护工程 年度费用估算指标 2013

说明 一、《广州市市政设施维修养护工程年度费用估算指标》(2013)(以下简称本指标)作为编制和审核市政设施维修养护工程年度费用估算、制订市政设施维修养护工程年度费用计划的参考依据。 二、本指标适用于广州市范围内已竣工验收并保修期满的市政设施维护工程。在工程保修期内由市政管养单位接管的维护工程,产生非质量原因造成的维修作业内容,按实际发生计算费用。 三、市政设施维修养护包括道路维护、排水清疏养护、桥梁维护、隧道维护。 四、本指标是按照《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修技术规范》(CJJ68-2007)、《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和《广州市排水管渠维修养护技术规范》(DBJ440100/T146-2012)规定的养护标准编制的。 五、本指标是参考《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估算指标》、2010年《广东省市政工程综合定额》及2012年《广东省房屋建筑和市政修缮工程综合定额》,并结合现行市场价格编制的。 六、本指标价格为工程费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如发生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按有关规定计算。 七、道路工程小修养护范围按《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6--2006)进行划分,即小修保养工程量零星挖补不超过400m2。 八、工程的使用年限从工程竣工验收保修期满或进行大中修改造竣工验收保修期满算起。 九、排水站闸的维护费用按项目发生的养护工作内容估算。 十、桥梁维护工程不包括跨江桥的维护费用;隧道维护工程不包括跨江隧道的维护费用。跨江桥和跨江隧道的维护费用按项目发生的养护工作内容估算。 十一、桥梁工程不含隔音屏,如发生隔音屏维护,可按5%维修率计算隔音屏维护费用。 十二、人行天桥不包括天桥绿化花槽的维护费用。 十三、人行天桥和人行隧道不包括电梯日常维护费用。 十四、隧道维护工程的排水设施维修、电气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维修、机电设备日常维护是指保持设施的完整和正常运行所进行的保养和轻微损坏部分的维修,不包括设施运行的水电费、燃油费,机电设备不包括大修和更换费用。隧道工程不包括保安值班费用。 十五、桥梁和隧道维护工程均不包括检测费用,检测费用按检测项目要求和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估算。 十六、桥梁和隧道使用年限在十五年以上的养护项目,按本指标价格乘以系数计算。 十七、各专业工程维修率:

科室合理用药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科室合理用药管理小组 活动记录 科室: ╳╳年度

科室合理用药管理小组名单组长: 组员: 秘书:

╳科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病区抢救药品 1、科室根据自身特点配备相应品种的抢救药品。 2、抢救药品备有一定的基数,使用后及时补充,并有记录。 3、每月定期检查抢救药品的效期,距离有效期半年的药品标记明显标识,距离有效期3个月的药品,到药房更换,并有记录。 4、抢救药品管理责任人为科护士长。 二、常用药品 1、常用药品基数合理,摆放整齐有序,有明显标识。 2、高危药品专柜加锁保管,有明显标识。 4、生物制品放置于冰箱中2-8℃冷藏。 5、常用输液分类摆放整齐有序,先进先出。 6、每月定期检查常用药品效期。 三、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a. 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c.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e. 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DDDs以下。(注意:上述数据根据科室责任状填写)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3939107.html,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作者:万忠林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2期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佳给药时间及用药间隔时间,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药物。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综合论述分析常用抗菌药物在临床上 的最佳给药时间及其间隔时间。结果本研究综合观察分析了抗菌药物中的氨基糖苷类、大环 内酯类、β内酰胺类等药物的最优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结论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依据药物特性,优化用药方案,调整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可以有效的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同时对提高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医药支出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用药时间;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用药间隔 作者单位:467000 平顶山,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医院随着时间药理学的逐步发展,临床工作者已认识到随着人身体中的酶活性和激素分泌程度呈周期节律性变化,患者对于药物的利用程度、血液中药物浓度和药物代谢周期也会随之伴有节律变化,因此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既能保证药物疗效,又能最大程度降低副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中通常将抗菌药物按照不同的PK与PD比值或抑菌效果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浓度依赖型、作用时间依赖型以及长效抑菌药物。依据分类可采用不同的用药时间和间隔,本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分析总结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佳用药时间以及间隔,现报告如下。 1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最佳用药时间分析 氨基糖苷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型,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具有较小和较大的抗菌后效应,首次用药效果明显。临床常采用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与药物最低起效浓度的比值和曲线峰值与药物最低起效浓度的比值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在每日用药量不变的基础上单次用药可获得更高的药物浓度峰值,提高了浓度峰值与药物最低起效浓度的比值。同时减少了药物首过效应带来的影响,增强药物抗菌效果,缩短了药物作用于细菌的时间,可有效避免耐药菌种的出现。据研究报道肾皮质对于此类药物的吸收具有饱和性,可利用单次用药后药物浓度峰值增高但不会引起肾脏蓄积的特点,采用每日单次用药,避免了由于多次用药后,药物在血液中长时间低浓度存在引起肾脏蓄积[1]。也可避免因药物蓄积在耳蜗淋巴组织内造成耳毒性伤 害。因此氨基糖苷类药物采用每日单次用药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同时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降低患者医药支出。 2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的最佳用药时间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计算方法说明 (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100%。 同期就诊总人次 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100% 。 同期总出院人数 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 使用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100% 。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 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 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 (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100% 。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 (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 ×100% 。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数 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 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100 。 同期全院出院患者(人次)×同期全院平均住院天数 释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住院患者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具体DDD值见附件6。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某一时段消耗量除以DDD值。 例:如某医院所用头孢呋辛注射剂规格为:1.5克/支,查其DDD值为:3克,2011年3月份住院部共计消耗该药1000支,2011年3月份出院患者数800人次,该月平均住院天数为11.8天,则该药3月份消耗量为:1.5 克/支×1000支=1500克,据此DDD数(DDDs)为:DDDs(头孢呋辛注射剂)=1500克/3克=500 DDD,则该院头孢呋辛注射剂2011年3月份的使用强度(AUD)为:AUD(头孢呋辛注射剂)=500 DDD×100/(800人×11.8天)=5.30 DDD/100人/天。如果需要计算某个科室某个抗菌药物的AUD,也是计算出该科室某抗菌药物的DDDs,再乘以100后除以全院该取样时间段的(出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全院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s)=所有抗菌药物DDD数(DDDs)的和。 如果该院2011年3月份共计使用抗菌药物50种,90个规格,应该分别计算每一个规格的DDD数(DDDs),此时应该得到90个DDDs,最后将90个DDDs累加得出该医院2011年3月份所有抗菌药物DDDs的和(累计DDDs),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原则考试试题与答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培训考试 姓名成绩____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 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A. 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 B -内酰胺类 D.氯霉素类 2. 肾功能减退时可按原治疗剂量应用的抗菌药是() A. 阿奇霉素 B.阿莫西林 C.头抱氨苄 D.阿米卡星 3. 对产生超广谱B -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类抗菌药 A. 碳青霉烯类 B.氯霉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氨基糖苷类 4. 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儿童的抗菌药是()A.氨基糖苷类 B.四环素类 C.喹诺酮类 D.糖肽类 5. 主经肝脏清除,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发生的抗菌药不包 括() A. 氯霉素 B.利福平 C.红霉素酯化物 D.头抱他啶 6. 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7. 下列关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抗菌药应用错误的是() A. 妊娠期禁用利巴韦林 B. 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对母体及胎儿均有毒性 C. 头抱菌素类对母体和胎儿无明显影响 D. B -内酰胺类抗菌药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8. 关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门、急诊中常见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可以选用本类药物治疗 B妊娠期、哺乳期患者避免使用 C新生儿、婴幼儿、老年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明确指征时应根据血液浓度监测调整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步骤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计算步骤 1.确定抗菌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 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定义:为药物主要适应证的平均每日维持剂量(成人)。来源: (1)WHO制定的限定日剂量值 (2) 其中未收载的药品可按《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或药品说明书取该药品的平均剂量作为限定日剂量。 如:某药品,1日3次,每次0.1~0 .3g,取平均剂量0.2g×3次,则DDD为0.6g 2. 将限定时间段内各种抗菌药物的销售数量均折合成与DDD值相同的计量单位(g、mg或万IU) 如:某药品,一年销售2000盒,每盒10粒,每粒0.2g,则该药品的销售数量为2000×10×0.2=4000g 3. 求得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 公式:用药频度(DDDs)=某药品年消耗量/该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 可以利用用药频度分析评价药物在临床的地位。DDDs大,反映患者(处方)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用量越大;反之说明患者(处方)已较少使用。 DDDs提供了一种与药物价格和成分无关的计量单位,从而可以估计药物消耗的趋势并在不同群体和医疗机构之间进行比较。 上例中:用药频度(DDDs)=4000g/0.6g=6666.67(无单位数值) 4. 将限定时间段内所有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求和,得到累计抗菌药物消耗量

5. 计算同期用药总人天数 公式: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6. 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指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公式: 注:不计入累计DDDs的部分: (1) 外用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滴耳剂、妥布霉素滴眼液、硝酸咪康唑乳膏等外用制剂; (2) 抗病毒药物不计入累计DDDs,不计算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内。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数)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100/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 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λ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用于不同的适应症时,DDD 值也 不同。 λ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消耗量除以DDD值(克/DDD 值)。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λ λ同期是指某段时间,一般多以年度计。 λ收治患者人天数:指在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患者总数与同期患者平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报告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报告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并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医院加强了抗菌药物的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逐步转向合理用药,但还是存在用药过于集中,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达到合理用药[1]。 [关键词]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 为了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我院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制定了有关抗菌药物使用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评价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指标之一,我院已在严格执行中,从我院监管的这两年来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科室有外一科,外二科(2012年8月成立),内一科,内二科(2013年9月成立),儿科(2012年6月成立),急诊科(在2012年前两季度基本上不收住院患者,所以没有统计意义,从2012年第三季度开始统计),妇产科。 1.2 方法利用我院中联软件系统对院科两级住院患者使用的抗

菌药物按季度进行统计,把数据导出EXCEL2003,由于我院的信息系统收集到的数据包含了抗菌药物的规格,数量,金额,人工把规格转换为数字形式的含量,才可以作数据处理[2]。用含量乘以该抗菌药物总的使用数量就可以得出该抗菌药物在这一季度的消耗量,用消耗量除以该抗菌药物的DDD值(根据WHO推定的限定日剂量),就可以计算出该抗菌药物的DDD数,各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各科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乘以100除以各科同期患者住院总天数得出。全院的抗菌药物也是由此方法计算。 1.3 数据处理本组研究中,所有数据与资料均采用中联软件信息系统处理分析,具有比较意义: 院科两级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见表(1): 用折线图形式表示,更加可以清晰地看出各科室在各季度的住院患者使用强度。见表(2):

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浅谈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其应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感染性疾病的转归和愈后。近些年来,由于滥用抗菌药物,使耐药菌株、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以及二重感染等不良反应增多,其结果贻误正确治疗,出现了较强耐药的"超级恶菌"和多重耐药性病菌,甚至到了无药可医的地步或 酿成药疗事故。笔者就临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现象及如何正确掌握其使用原则,谈一点看法。 一、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性 1、对非细菌性感染性的疾病,如感冒、病毒感染、不明原因发热等使用抗生素,甚至几种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现象颇为常见。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对抗细菌感染,有效地控制感染直至杀灭细菌,使病情痊愈。临床医生选用抗生素要有明确的指征,要根据药物及药学规律,针对病人细菌感染的种类,选择安全有效的制剂。不合理用药有可能给病人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毒副作用增多,细菌产生耐药性,菌群失调。 2、长期或超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剂量倍增并不能使药物在体内作用时间延长,加上长期使用可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血凝障碍、药疹、二重感染等。特别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其副作用主要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和肾脏,长期或大量使用这类药物后可损害耳蜗神经引起听力减退或耳聋;损害前庭神经,引起眩晕和平衡失调;当肝功能不良时,易产生体内蓄积中毒。 3、单纯从经济效益角度选用抗生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价值观的改变更新,少数医生在"开单提成"、"药品回扣"等不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滥用抗生素,不是根据病情需要合理选用抗生素,而是小病大治,对不该用抗生素的疾病,竟以高价昂贵的抗生素作为首选或常规用药,这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造成抗生素严重浪费现象。 4、临床上经常出现的滥用抗生素现象,一是缺乏针对性,盲目使用抗生素。不少临床医生没有严格根据抗生素的适应证,不经化验等辅助检查,简单问一下病情就开药,总认为用抗生素后,心里踏实,而病人也满意。如伤风、感冒、发热等病普遍采用抗生素疗法。还有的迫于病人的强烈要求而违心地使用抗生素。这样不但治疗无效,而且容易增加副作用,并使机体产生耐药性。二是对许多抗生素药理特点不熟悉。有些医生对哪些是杀菌类的,哪些是抑菌类的都搞不清楚。主要表现在:能用杀菌的却选用抑菌的,能用窄谱的却选用广谱的,能用短效的却用长效的等,这样又怎么能谈上合理应用的问题。三是热衷于用新的,价格昂贵的抗生素。目前抗生素的品种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有的医生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能用价廉的却用昂贵的。也有不少医生用药求新,用量求大,总认为新药疗效好,用量越大,疗效越高。认为药量与疗效是成正比例关系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一般来说,药物剂量增大,体内药物浓度愈高,产生作用愈强,但有一定的界限,超过一定的用药界限,即可导致药物中毒或致使病人死亡。四是不合理联合用药或配伍。抗生素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但在临床中,有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如一般感染的病人,青霉素与四环素合用;青霉素与磺胺类联用等。一些人总认为只要是抗生素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把几种抗生素一起应用。殊不知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使药物毒副作用大增,危及健康。

最新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广西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院临床合理用药监督管理细则。 2.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防治、诊断疾病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防治、诊断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二、组织管理 成立临床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监督管理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在医务科,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职责和任务: 1、根据医院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用药目标和要求,并组织实施; 2、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价,对本院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3、定期公布全院及重点科室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提出经验用药方案; 4、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努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三、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1.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医师、护士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 医师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门诊部的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2.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3.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个体化用药。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对较易导致严重耐药性或不良反应较大及价格昂贵的药物实行审批制度。 4.药剂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及时收集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等信息,为临床用药提供服务。药师要主动开展专题用药调查和病历用药分析,提出合理用药建议。 5.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同时,要进行合理性审核,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登记定期向合理用药监督小组报告。 四、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 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及全州县的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见表)进行分级管理。

解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解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认识盲点 认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什么? DDD(Daily Defined Dose)称为“限定日剂量”,定义:一个药品以主要适应证用于成年人的维持平均日剂量。DDD提供了一种与药物价格和配方无关的测量单位,不能够等同处方日剂量(PDD , Prescribed Daily Dose)。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争取达到40DDDs/100(人.天)以下。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某病房或某医疗机构100床.日(人.天)数患者共使用了多少个DDD的抗菌药物。 在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时分母是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还是同期出院患者(人.天)数? 例如要计算某病房1月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可采用以下步骤:

(l)统计出1月份某病房每个品种抗菌药物的消耗量,将每个品种的消耗量除以此品种的DDD值,计算出此品种用了多少个DDD,即DDD数(DDDs)。然后将所有品种的DDDs相加,得出1月份某病房抗菌药物累计DDDs。 (2)累计1月份的床.日数。 (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因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公式中的分母,指同期收治患者床.日(人.天)数。 WHO将ATC/DDD体系(药物分类系统和药物利用的技术性测量单位)作为国际药物利用研究的标准体系,有些在WHO ATC分类索引中无法查到DDD值的抗菌药物其药品说明书中不同情况每日用量有一定差异,其DDD值如何确定? 1969年挪威研究者成立“药物研究工作组”建立了ATC/DDD系统,1996年,WHO使用此系统,标志其成为药物研究的国际性标准工具。一个药品要进入 ATC/DDD目录可以由厂家、政府机构或者研究机构向WHO办公室提出申请。而已经在很多国家上市的药品,则无需申请即被收入ATC/DDD目录。 目前我国使用的大部分抗菌药物都可在ATC/DDD目录中找到。对于尚未列人ATC/DDD目录的药品,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专家根据WHO-ATC 制定DDD的原则,参考《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国家处方集》,以及3~4份不同厂家药品说明书,由专家讨论制定该药品的DDD,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范围内统计使用。

合理用药试题及答案

抗菌素合理用药试题 1、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 A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B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C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D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不合理 E疗程不合理 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非细菌感染也可以选择抗菌药物 3、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A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B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C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D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E以上都不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 特点制订,根据什么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A病原菌 B感染部位 C感染严重程度 D患者的体温 E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A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C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E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6、抗菌药物分哪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A非限制使用 B限制使用 C特殊使用 D随意使用 E经验使用 四、判断题(10题)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要求,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 2、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可局部滴耳。()

估算指标说明

程工第一章路基 明说本章包括路基土方,路基石方,粉煤灰路堤,排水与防护,其他路基防护、软基处理等项目。 土石方体积的计算1. 除指标另有说明者外,土方挖方按天然密实路基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夯)实 后的体积计算;开炸石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算。 下列数量应由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并入路基填方数量内计算; 2. )清除表土或零填方地段的基底压实、耕地填方前夯(压)实,回填至原地(1面标高所需的土、石方数量。 )因路基沉陷需增加填筑的土、石方数量。(2 )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必须加宽填筑实,所需的土、石方数量。(3 ?挖土方指标已综合伐树、挖根、砍挖灌木林、路基零星工程等工作。3 以内的土、石方15km 4?自卸汽车运输路基土、石方指标仅适用于平均运距在时,应按社会运输的有关规定计算。15km运输,当平均运距超过当运距超过第一个指标运距单位时,其运距尾数不足一个增运指标单位的半数时不计,超过半数时按一个增运指标运距单位计算。 自然方,指标已综合各种土质的压实自卸汽车运输路基土、石方指标为1000m3 系数及运输损耗,使用指标时不应再计算压实系数和运输损耗系数。 远运利用、弃方运输工程量以天然密实体积计算,借方运输工程量与压(夯)实后的体积计算。 填土方指标中不包括路基掺灰,掺灰应按公路工程概算定额另行计算。 5. ?排水与防护工程6 )砌石、片石混凝土、混凝土圬工按实体数量计算。 1 ( )其他排水工程量按路基长度计算,本指标已包括路面排水工程。 2 ( )其他路基防护指标均已包括圬工,圬工不得另计费用。(3 )工程量计算:(4 植草护坡按植草面积计算。① 骨架护坡按骨架护坡面积计算。② 喷射混凝土按喷射混凝土设计体积计算。③ 锚杆框架梁:分普通锚杆和预应力锚杆,按锚杆长度计算。④ 预应力锚索按锚索长度计算。⑤ 抗滑桩按桩身混凝土实体数量计算。⑥ 加筋土挡土墙按平、凹面混凝土圬工实体数量计算。⑦ 板桩式挡土墙按现浇、预制混凝土圬工实体数量计算。⑧ 锚杆挡土墙按现浇、预制混凝土圬工实体数量计算。⑨ 防风固沙按防风固沙路基长度计算。⑩ 软基处理:7. 本指标工程内容不包含对溶洞、采空区的处理,需要时应根据设计所采用的地理形式采用相关定额计算。 软基处理工程量按处治的面积进行计算。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日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约定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消耗量除以DDD值(克/DDD值)。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收治患者人天数:指在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患者总数与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乘积。 由于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有差异,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可用于不同药品间比较的指标。DDD数(DDDs)即是这样的指标。DDD(Defined Daily Dose,约定日剂量)是指为达到主要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 DDD数有两种计算方法(1) 1、DDDs=(年消耗某药品量×1000)/(DDD值×365天×居民数) 含义:以约定日计量为单位的每1000居民每天某药品的消耗量。适用于对某一地区居民的用药的总体评价。 2、DDDs=年消耗某药品量/DDD值 含义:以约定日剂量为单位的某药品的消耗量。适用于一家或几家医院的不同年度的动态比较和用药结构的分析。 DDD数作为不同药品间可比较的指标,是因为DDD数是一个比值,与日剂量无关的数值,并不会因为各种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DDD数大,反映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反之,渐少用该药。 DDD以成人每日常用剂量作为标准剂量,将不同药物的消耗量换算为统一标准单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DDD为研究药物使用合理性的指标,并颁布了用来规范此类研究的每一种抗生素的标准DDD值。 可以计算单一病例或所有病例使用药物累积DDD或平均DDD,也可以计算使用不同种类药物的累积DD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