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近年高考化学选修三大题精编

(完整版)近年高考化学选修三大题精编

(完整版)近年高考化学选修三大题精编
(完整版)近年高考化学选修三大题精编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题目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1.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

它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2. X、Y、Z、Q、E五种元素中,X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Y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的核电荷数是X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E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2)XZ

2与YZ

2

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别是和,

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写分子式),理由是;

(3)Q的元素符号是,它属于第周期,它的核

外电子排布式为,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

(4)用氢键表示式写出E的氢化物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

3.有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0)。A的

基态原子2p能级有3个单电子;C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1个单电子;E原子核外有成单电子,其次外层有3个能级且均排满电子;D与E同周期,价电子数为2。则:

(1)D的元素符号为____,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 ____。(2)A的单质分子中有___________个σ键,_______个π键。

(3)A、B、C三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B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族元素中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A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中A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

4.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已知: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有7种运动状态,B、C、E三种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3∶2∶1,D原子核外有4个能级且均充满

形化合物,F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其余各电子,D与E可形成DE

2

层均充满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2)F在周期表中位于区,其价电子排布图为,与F同周期且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为(填写元素符号)。

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其中心原(3)B、D、E三种元素中可形成XY

3

子杂化方式为,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4)A与B形成的化合物易溶解在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其原因是。

(5)DC化合物熔点高于DE

2

的熔点,其原因是。

(6)F2+与NH

3形成配离子[F(NH

3

)

4

]2+,在[F(NH

3

)

4

]2+中,

F2+ 位于正四面体中心,NH

3

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试在右图中

表示[F(NH

3)

4

]2+中F2+与N之间的化学键。

5.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1I

1I

2

I

3

I

4

A 578 1817 2745 11578

B 738 1451 7733 10540

A通常显价,A的电负性 B的电负性(填“>”、“<”或“=”)。

(2)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 kJ·mol-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最简单的氨基酸中的碳原子杂化类型是。

共价键C-C C-N C-S

键能/ kJ·mol-1347 305 259

(3)实验证明:KCl、MgO、CaO、TiN这4种晶体的结构

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如右图所示),已知3种离子晶体

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离子晶体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786 715 3401

则该4种离子晶体(不包括NaCl)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

N C O H C N O CH 3CH 3N C O C N O

H C H 3C H 3Ni

是: 。

其中MgO 晶体中一个Mg 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 2+有 个。

(4)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 2O 5和CrO 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 。

(5)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其分子内 不含有 (填序号)。

A .离子键

B .极性键

C .金属键

D .配位键

E .氢键

F .非极性键

题目二 分子结构与性质 1.碳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来源:学*科

*网]

(1)锗(Ge)是用途很广的半导体材料,其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

(2)C 、N 、O 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 _。

(3)合成氨化碳是一种硬度比金刚石还大的晶体,氮化碳的晶体类型

为 ,该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是 。

(4)COC12俗称光气,分子中C 原子采取sp 2杂化成键,光气分子的结构式

为 ,其中碳氧原子之间共价键是 (填序号)。

a .2个σ键

b .2个π键

c .1个σ键,1个π键

(5)CaC 2中C 2-2与O 2+2互为等电子体,O 2+2的电子式可表示

为 。

(6)CaC 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 晶体相似(如图示),但

CaC 2晶体中哑铃形

C 2-

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CaC 2晶体中1个Ca 2+周围距离最近的

C 2-

2数目为 。

2.测定土壤中铁的含量可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采用邻啡罗啉作显色剂,用

比色法测定,若土壤中含有高氯酸盐时会对测定有干扰。反应原理如下:

4FeCl3+2NH

2OH·HCl??→4FeCl

2

+N

2

O↑+6HCl+H

2

O

(1)Fe2+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

(2)羟胺中(NH

2

OH)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有:;羟胺熔沸点较高是因为分子间存在较强的

(3)Fe2+与邻啡罗啉形成的配合物(形成过程如图l所示)中,配位数为:

(4)根据价层互斥理论,ClO

4

-的空间构形为:

(5)铁能与氮形成一种磁性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则该磁性材料的化学式为

3. N和B元素在化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1)写出与N元素同主族的As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B、N和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N元素与B元素的氟化物化学式相似,均为AB

3

型,但分子的空间结构有很

大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BF

3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__。

(3)立方氮化硼可利用人工方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而远远高于其它材料,因此它与金刚石统称为超硬材料。BN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其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 _。

(4)NaN3是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合成过程中的中间活性物质,NaN 3也可用汽车的保护气囊。3 mol NaN 3受撞击会生成4 mol N2气体和一种离子化合物A。

①请写出上述NaN

3

撞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电子云的重叠方式判断:N

2

分子中存在的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

4.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 <C<D<E<F。其中A、C是同一周期元素。A的s能级上电子总数等于p能级上电子总数的2倍。化合物DC中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

结构。E的基态原子中有6个未成对电子,ECl

3

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F原子的M 能层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F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用氢键表示式写出B的氢化物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

(3)写出化合物AC

2

的电子式;其中心原子采取杂化。

(4)E原子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是,ECl

3

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5)已知F

x C晶体晶胞结构为NaCl型,由于晶体缺陷,x值小于1。测知F

x

C

晶体密度为6.0g/cm3,晶胞边长为4.2×10-10m,求F

x

C中x值(精确至0.01)为________。

题目三晶体结构与性质

1.有a、b、c、d、f五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三种元素

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能层和能极,I

1(a)

1

(c)

1

(b)且其中基态b

原子的2p轨道处半充满状态,已知bc

2+写ac

2

互为等电子体,d为周期表前四

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f的原子序数为29.请回答下列问题,(如需表示具体元素请用相应的元素符号)

(1)写出bc

2

+的电子式,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2)b的简单氢化物极易溶于c的简单氢化物,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

是;二是。

(3)化合物甲由c、d两种元素组成,其晶胞如甲图,甲的化学式。

(4)化合物乙的部分结构如乙图,乙由a、b两元素组成,硬度超过金刚石.

①乙的晶体类型为,其硬度超过金刚石的原因是。

②乙的晶体中a、b两种元素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

2.已知a、b、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的半径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b原子中的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y原子的L层有2对成对电子,z元素的电负性是前四周期中最小的。

(1)x、y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为x y(填“>”、“<”或“=”),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

(2)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x a

5

,它的所有原子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该化合物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和;该化合物中x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如果把晶胞顶点与最近三个面心所围成的空隙叫做四面体

空隙,z原子可作为容体掺入C

60

晶体的空隙中,形成具有良好

的超导性的掺杂C

60化合物。现把C

60

抽象成质点,该晶体的

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每个四面体空隙填入一个z元素的原子,

则 z元素全部填满C

60晶体的四面体空隙后,所形成的掺杂C

60

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氢能被视作连接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桥梁。

(1)水是制取H

2

的常见原料,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一种极性分子

b.H

2

O分子中有2个由s轨道与sp3杂化轨道

形成的 键

c.水分子空间结构呈V型

d.CuSO

4·5H

2

O晶体中所有水分子都是配体

(2)氢的规模化制备是氢能应用的基础。

在光化学电池中,以紫外线照钛酸锶电极

时,可分解水制取H

2同时获得O

2

。已知钛酸锶晶

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则钛酸锶的化学式为。(3)氢的规模化储运是氢能应用的关键。

①准晶体Ti

38Zr

45

Ni

17

的储氢量较高,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储氢材料。该材料

中,镍原

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②氨硼烷化合物(NH

3BH

3

)是最近密切关注的一种新型化学氢化物储氢材料。

请画出含有配位键(用“→”表示)的氨硼烷的结构式;与氨

硼烷互为等电子体的有机小分子是;(写结构简式)。

③甲酸盐/碳酸盐可用于常温储氢,其原理是:甲酸盐在钌催化下会释放出氢气,产生的CO

2

被碳酸盐捕捉转变碳酸氢盐,碳酸盐又能催化转化为甲酸盐。

已知HCO

3

-在水溶液中可通过氢键成为二聚体(八元环结构),试画出双聚体结构。

4.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中的四种元素,其中X的原子中不存在中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W的原子序数为29。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Y原子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

(2)X和Y可以形成Y

2X

4

分子,1个Y

2

X

4

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其中Y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

(3)元素Y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Z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则元素Z的这种氧化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4)图2表示某种含Z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

4个Z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3),

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人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

键予以识别。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

_________(填标号)。

A. CF

4 B. CH

4

C. D. H

2

O

(5)元素W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4所示,该氯

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已知其晶胞边长为anm,则其

晶体密度为_________(列出算式即可)。该氯化物可

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则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

(6)元素金(Au)与W形成的一种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

积的结构,在晶胞中W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

置。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_;该晶体具

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W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

四面体空隙中。若将W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

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

化学式应为_________

5.已知X、Y、Z、R、W均为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和Y+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Z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其上一周期同族元素氢化物

的沸点低;R的基态原子在前四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单电子数最多;W为金属元素,X与W形成的某种化合物与Z的氢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Z的气态单质。回答下列间题(相关回答均用元素符号表示):

(1)R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Z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其上一周期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低的原因是。

(3)X与Z中电负性较大的是;Z的某种含氧酸盐常用于实验室中X 的单质的制取,此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是,此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X一Z一X的键角 109. 50。(填“>”、“=”或“<”)(提示:孤电子对之间的斥力)

(4)X与Y形成的化合物Y

X的晶胞如图。其中X离子的配位

2

数为_______,

以相距一个X离子最近的所有Y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

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与MgO相比,熔点较高的是。

(5)已知该化合物的晶胞边长为a pm,则该化合物的密度为。(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 A)

6. A、B、C、D、E、F、G七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除G外均为前20号元素。A原子基态时p能级原子轨道上电子数等于次外能层电子数,C 元素的原子基态时s能级与p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C、D处于相同的能级,且D是同期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E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kJ·mol-1)分别为:578、1817、2745、11575,F元素原子中4s能级有2个电子。G元素的离子形成的硫酸盐结晶水合物呈蓝色。

(1)B形成的单质中有_____个σ键,_________个π键,上述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和B的单质是等电子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

(2) G元素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3) 常温下,E单质投入到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中的现象

是。

(4)D、F组成的晶体FD

2

结构如图Ⅰ所示,G形成晶体的结构如Ⅲ所示,Ⅱ为

H

3BO

3

(硼酸)晶体结构图(层状结构,层内的H

3

BO

3

分子通过氢键结合)。

图Ⅰ图Ⅱ图Ⅲ

①图I所示的FD

2

晶体中与F离子最近且等距离的F离子数为,图I的密度为a 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 cm3(只要求列出计算式,阿

伏加德罗常数用N

A

表示)。

②图II所示的物质结构中最外能层已达8电子结构的原子是。

③图Ⅲ中G原子形成的晶体中G原子的配位数为___ ,H

3BO

3

晶体受热熔化

时,克服的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考题分类汇编(化学部分).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2010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化学部分) 15-14有机化学 1.(2010全国卷1)11.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解析】易知发生四个反应得到的产物如下图所示,显然Y、Z中只含一种官能团,即可!

【答案】B 【命题意图】掌握烯烃的基本化学性质:与HX加成,与H2O加成,双键被氧化剂氧化,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的条件及产物;掌握常见的官能团! 【点评】本题很有新意,不过貌似一些反应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了:如烯烃的氧化,烯烃与水加成!但总体还可以,有些创意,赞一个!有机结构—性质—官能团这条主线能够推陈出新难能可贵的! (2010浙江卷)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C.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D. 阴极射线、 -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试题解析: A、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来自高中化学课本体系的不同位置,但,都是所在部分的重点识记的知识内容。考察学生化学知识面的宽度,考察基础知识的巩固程度和重点知识的敏感度。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棉花是天然纤维,油脂是天然混甘油酯,棉花和油脂是天然有机高分子,ABS树脂是合成有机高分子。 B、核能、太阳能、甲醇汽油、无磷洗涤剂分据不同章节,和社会生活热点息息相关。但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并不是书本知识。要了解低碳的含义,更要明确化学知识对低碳的实际意义。考察学生的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或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应用积极性。其中无磷洗涤剂不能直接降低碳

高考化学选修三简答题汇总

1、氯化铝的熔点为190℃,而氟化铝的熔点为1290℃,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为 AlCl 3是分子晶体,而 AlF 3 是离子晶体。 2、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氮元素,原因是: 氮原子的2p轨道处于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而氧原子的不是,氧原子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弱于氟离子。 3、稳定性H 2S>H 2 Se的原因是: S-H键的键能比Se-H键的键能大。 4、P 4O 10 的沸点明显高于P 4 O 6 ,原因是: 都是分子晶体,P 4O 10 的分子间作用力高于P 4 O 6 5、焰色反应发生的原因为: 激发态电子向基态跃迁,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发射光谱)。 6、NF 3的键角小于NH 3 键角的原因为: F的电负性比H的大,NF 3 中N上的孤对电子偏向N,而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大。 7、H 2S熔点为-85.5℃,而与其具有类似结构的H 2 O的熔点为0℃,极易结冰成 固体,二者物理性质出现此差异的原因是: H 2O分子之间极易形成氢键,而H 2 S分子之间只存在较弱的范德华力。 8、H 2SeO 3 和H 2 SeO 4 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 第一步电离后生成的负离子,较难再进一步电离出带正电荷的氢离子 9、H 2SeO 4 比H 2 SeO 3 酸性强的原因: H 2SeO 3 和H 2 SeO 4 可表示成(HO) 2 SeO和(HO) 2 SeO 2 , H 2 SeO 3 中的Se为+4价,而 H 2SeO 4 中的Se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中O的电子更向Se偏移,越 易电离出H+ 10、二氧化硅的熔点比CO 2 高的原因: CO 2是分子晶体,SiO 2 是原子晶体。 11、气态Mn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原因是: 由Mn2+转化为Mn3+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转为不稳定的3d4状态需要的能量较多,而Fe2+到Fe3+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3d6到稳定的3d5半充满状态,需要的能量相对要少。 12、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为: 氨气和水都是极性分子,相似相溶;氨气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13、水由液体形成固体后密度却减小,原因为: 水在形成晶体时,由于氢键的作用使分子间距离增大,空间利用率降低,密度减小。 14、NaBH 4的阴离子中一个B原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而冰晶石(Na 3 AlF 6 )的阴离子 中一个Al原子可以形成6个共价键,原因是: B原子价电子层上没有d轨道,Al原子价电子层上有d轨道。 15、CuO的熔点比CuS的高,原因是: 氧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半径,所以CuO的离子键强,晶格能较大,熔点较高。 16、CH 4的键角大于NH 3 的原因为: CH 4 中都是C-H单键,键与键之间的排斥力一样,所以是正四面体109.5度, 而NH 3 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孤对电子间的排斥力>孤对电子对化学键的排斥力>化学键间的排斥力,所以由于孤对电子的排斥,键角要小于没有孤对电子 排斥的CH 4 的键角.而孤对电子越多,排斥力越大。

化学选修三高考题汇总

20XX年高考:29.(15分)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 是;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是;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

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29(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

As2S5。(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 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20XX年高考: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2018新课标1卷】Li是最轻的固体金属,采用Li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Li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__ _、_____(填标号)。 A.B. C.D. (2)Li+与H?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r(Li+)小于r(H?),原因是______。 (3)LiAl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LiAlH4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__ 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LiAlH4中,存在_____(填标号 )。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 (4)Li2O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通过图(a)的Born? Haber循环计算得到。 可知,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___J·mol? 1,O=O键键能为______J·mol?1,Li2O晶格能为______J·mol?1。

(5)Li2O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b)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0.4665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Li2O的密度为______g·cm? 3(列出计算式)。 【答案】 D C Li+核电荷数较大正四面体sp3AB5204982908 【解析】分析:(1)根据处于基态时能量低,处于激发态时能量高判断; (2)根据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判断;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微粒判断化学键; (4)第一电离能是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据此计算;根据氧气转化为氧原子时的能量变 化计算键能;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据此 解答; (5)根据晶胞中含有的离子个数,结合密度的定义计算。 点睛: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轨道杂化类型的判断,分子构型,电离能、晶格能,化学键类型,晶胞的计算等知识,保持了往年知识点比较分散的特点,立足课本进行适当拓展,但整体难度不大。难点仍然是晶胞的有关判断与计算,晶胞中原子的数目往往采用均摊法:①位于晶胞顶点的原子为8

(完整版)化学选修三高考题汇总

2009年高考:29.(15分)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29(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As2S5。(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2010年高考: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2、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3、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4、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6、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7、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 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三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选修)

1.【2017新课标1卷】(15分) 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 (2)由C生成D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4)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6)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2.【2017新课标2卷】(15分)

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 ②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 mol D可与1 mol NaOH或2 mol Na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5)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的L可与2 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新课标3卷】(15分) 氟他胺G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实验室由芳香烃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③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练习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练习 一 选择题 1. 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 、AgBr 、AgI 的顺序依次加深 B .卤化氢的键长按H —F 、H —C1、H —Br 、H —I 的顺序依次减小 C .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 、HCl 、HBr 、HI 的顺序依次减弱 D .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2F 、2Cl 、2Br 、2I 的顺序由难变易 2.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 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 0.12g 石墨烯中含有6.02×1022 个碳原子 C. 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D. 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3. 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CH 4、H 2O 都是极性分子 B .在NH 4+ 和[Cu(NH 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 .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 .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4.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SiO 2 CsCl CBr 4 CF 4 B .SiO 2 CsCl CF 4 CBr 4 C .CsCl SiO 2 CBr 4 CF 4 D .CF 4 CBr 4 CsCl SiO 2 5. 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B. 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 C. p 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 轨道电子能量 D. 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H 3、CO 、CO 2都是极性分子 B .CH 4、CCl 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 .HF 、HCl 、HBr 、Hl 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 .CS 2、H 2O 、C 2H 2都是直线型分子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晶体中各相邻原子之间都以共价键结合 B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分子内都存在共价键 C .HF 、HCl 、HBr 、HI 四种物质的沸点依次升高 D .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 8. X 、Y 、Z 、M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 、Y 、Z 相邻。X 的核电荷数是Y 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 与M 可形成化合物M 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X 的氢化物>Y 的氢化物>Z 的氢化物

高考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全部归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高考化学选修三汇编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第I卷 2012年【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VI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VIA族元素的化台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8,其环状结构如下图所示,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 (2)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Se原子序数为,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 (4)H2Se的酸性比H2S (填“强”或“弱”)。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SO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来源:学#科#网](5)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x l0-3和2.5x l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为1.2X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①H2SeO3和H2SeO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 ; ② 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 (6)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立方ZnS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 pm.密度为(列式并计算),a 位置S2-离子与b位置Zn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pm(列示表示)

2013年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电子数为。 (2)硅主要以硅酸盐、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化学键C—C C—H C—O Si—Si Si—H Si—O 键能/(kJ?mol-1356 413 336 226 318 452 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6)在硅酸盐中,SiO4- 4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 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化学式 为。 2014年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准晶颗粒由三种Al、Cu、Fe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 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简答题总结.docx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简答题总结 一、物质熔沸点问题 1、氯化铝的熔点为 190 ℃,而氟化铝的熔点为 1290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P 4O 10 的沸点明显高于 P 4O 6,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H 2S 熔点为 -85.5 ℃,而与其具有类似结构的 H 2O 的熔点为 0 ℃,极易结冰成固体,二者物理性质出现 此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二氧化硅的熔点比 CO 2 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CuO 的熔点比 CuS 的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2 2 )中氮原子杂化类型为 3 3 3 ]均属于 7. 乙二胺分子( H N — CH2— CH — NH SP ,乙二胺和三甲胺 [N(CH ) 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丙酸钠( CH 3CH 2COONa )和氨基乙酸钠均能水解,水解产物有丙酸( CH 3CH 2COOH )和氨基乙酸 ( H 2 2 2 2 3 3 、 NCH COOH ), H NCH COOH 中 N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SP 杂化, C 原子杂化轨道类型 sp sp 2 杂化。常温下丙酸为液体,而氨基乙酸为固体,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NH 3 常用作制冷剂,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 GeCl 4 GeBr 4 GeI 4 熔点 /℃ -49.5 26 146 沸点 /℃ 83.1 186 约 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文明中外,曾主 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品。氨的沸点 ( “高于 ”或 “低于 ”)膦( PH 3),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砷化镓( GaAs )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微型激光器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等。 GaF 3 的熔 点高于 1000 ℃,GaCl 3 的熔点为 77.9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O 元素形成的单质 常见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 (填分子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硅烷 (Si n H 2n + 2)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 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关系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选修三高考专题练习

○ B ● F 化学选修3专题练习 1、A 、B 、C 、D 、E 、F 、G 七种元素,除E 为第四周期元素外,其余均为短周期元素。A 、E 、G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 区,其余元素位于p 区。A 、E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 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 元素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C 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式为ns n np n+1;D 元素的电负性为同周期元素第二高;F 的基态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成单电子数的3倍;G 的基态原子占据两种形状的原子轨道,且两种形状轨道中的电子总数均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D ,G 。 (2)原子序数比D 小1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D 的原因是 。 (3)由A 、B 、C 形成的ABC 分子中,含有 个σ键, 个π键。 (4)由D 、E 、F 、G 形成的E 2DF 4、GDF 4的共熔体在冷却时首先析出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原因 是 。 2.[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现有六种元素,其中A 、B 、C 、D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E 、F 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1)A 的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 个方向,原子轨道呈 形。 (2)E 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A 、B 、C 三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 、B 、C 三种元素中与AC 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结构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4)BD 3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其分子空间构型为 。 (5)用晶体的x 射线衍射法对F 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F 的晶胞为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右图),又知该晶体的密度为9.00g/cm 3,晶 胞中该原子的配位数为 ;F 的原子半径是 cm ;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要求列式计算)。 3.【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A 、B 、C 、D 、E 、F 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 与B ;C 、D 与E 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 原子L 层上有2对成电子, B 、C 、D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可形成一种C 3DB 6型离子晶体X,,CE 、FA 为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晶体。 (1)写出A 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F 离子电子排布式 。 (2)写出X 的化学式 和化学名称 。 (3)写出X 涉及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4)试解释工业冶炼D 不以DE 3而是以D 2A 3为原料的原因: 。 (5)CE 、FA 的晶格能分别为786 KJ/mol l 、3401KJ/mo ,试分析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 。 (6)F 与B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F 与B 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 度为a g/cm 3,则晶胞的体积是 (只要求列出算式)。 2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 、 B 、 C 、 D 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按C 、D 、B 、A 顺序逐渐减小。A 、C 同主族,B 、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课时1 原子结构 1.主族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主族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填充在最外层形成阴离子。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Ca2+:1s22s22p63s23p6B.O2-:1s22s22p4 C.Cl-:1s22s22p63s23p6D.Ar:1s22s22p63s23p6 解析:氧离子(O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B选项是氧原子(O)的电子排布式。 答案:B 2.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解析:A、B两项不符合洪特规则;C项,原子处于激发态,不是能量最低状态;D中能够表示该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 答案:D 3.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Y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解析:A中1s2结构的原子为He,1s22s2结构的原子为Be,两者性质不相似;B项X原子为Mg,Y原子N 层上有2个电子的有多种元素,如第四周期中Ca、Fe等都符合,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C项为同主族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D项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碱金属元素可以,过渡元素中也有很多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故性质不一定相似。 答案:C 4.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和离子,其对应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两原子其核外全部都是s电子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 C.原子核外M层上的s、p能级都充满电子,而d能级上没有电子的两种原子 D.两原子N层上都有1个s电子,一个原子有d电子,另一个原子无d电子 解析:氢原子和锂原子都只有s电子但不在同一周期,A错;2s22p6的离子如果是阳离子的话,对应的元素就和2s22p6的原子对应的元素不在同一周期,B错;虽然M层上的s、p能级都充满电子,即使d能级没有电子,但4s上可能有电子或没有电子,C错。 答案:D 5. 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请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 元素I1I2I3I4 X 500 4 600 6 900 9 500 Y 580 1 800 2 700 11 600

2020届高考化学选修3知识点汇编

选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 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 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 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 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 )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 为或 ,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 0、d 0、f 0、p 3、d 5、f 7、p 6、d 10、f 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 22p0、12Mg 3s 23p 0、20Ca 4s 23d 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 22p 3、15P 3s 23p 3、24Cr 3d 54s 1、25Mn 3d 54s 2、33As 4s 24p 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 22p 6、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30Zn 3d 104s 2、36Kr 4s 24p 6。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 :[Ar]4s 1。 (2)电子排布图(又叫轨道表示式)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周期的关系 (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 1。每周期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除He 为1s 2 外,其余为ns 2np 6。He 核外只有2个电子,只有1个s 轨道,还未出现p 轨道,所以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2)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但一个能级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 ①分区 ②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 ↑ ↓ ↓ ↓ ↑ ↑ ↑

化学选修三高考题

【09高考山东】32.C 和Si 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写出Si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 从电负性角度分析,C 、Si 和O 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 (2)SiC 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 。 (3)氧化物MO 的电子总数与SiC 的相等,则M 为 (填元素符号)。MO 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 晶体相似。MO 的熔点比CaO 的高,其原因是 。 (4)C 、Si 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 2和SiO 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 2中C 与O 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SiO 2中Si 与O 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健。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 、O 原子间能形成,而Si 、O 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 。 答案:(1)1s 22s 22p 63s 23p 2 O >C >Si ;(2) sp 3 共价键;(3)Mg Mg 2+半径比Ca 2+小,MgO 晶格能大;(4)Si 的原子半径较大,Si 、O 原子间距离较大,p-p 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小,不能形成上述稳定的π键 【09高考上海】23.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等。 (1)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和氢气反应过程如下: ①2C l C 1+C l →②2C l+H H C l+H → ③2H +C 1H C l+C l → …… 反应②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反应③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 于 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2)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元素及与其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 (3)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 、AgBr 、AgI 的顺序依次加深 b .卤化氢的键长按H —F 、H —C1、H —Br 、H —I 的顺序依次减小

近年高考化学选修三大题精编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题目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1.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它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2. X、Y、Z、Q、E五种元素中,X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Y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的核电荷数是X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E在元素周期表的各

元素中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 (2)XZ2与YZ2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别是和 ,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 (写分子式),理由是 ; (3)Q的元素符号是,它属于第 周期,它的核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外电子排布式为 ,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 合价为; (4)用氢键表示式写出E的氢化物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 。 3.有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0)。 A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3个单电子;C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1个单电子; E原子核外有成单电子,其次外层有3个能级且均排满电子;D与E同周 期,价电子数为2。则: (1)D的元素符号为____,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 ____。 (2)A的单质分子中有___________个?键,_______个?

键。 (3)A、B、C三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B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族元素中最 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中A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 4.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已知: 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有7种运动状态,B、C、E三种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3∶2∶1,D原子核外有 4个能级且均充满电子,D与E可形成DE2形化合物,F原子核外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均充满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 素符号表示) (2)F在周期表中位于区,其价电子排布图为,与F同周期且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为(填写元素符号)。(3)B、D、E三种元素中可形成XY3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其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4)A与B形成的化合物易溶解在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其原因 是。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5)DC化合物熔点高于DE2的熔点,其原因是 。

全国新课标三卷高考化学选修三物质与结构分类汇编

全国新课标三卷高考化学选修三物质与结构汇编(新课标Ⅲ) 2020新课标Ⅲ.氨硼烷(NH 3BH 3)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H 、B 、N 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根据对角线规则, B 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______的相似。 (2)NH 3BH 3分子中,N—B 化学键称为____键,其电子对由____提供。氨硼烷在催化剂作用 下水解释放氢气:3NH 3BH 3+6H 2O=3NH 3+336B O -+9H 2,336B O -的结构如图所示: ;在该反应中,B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由______变为______。 (3)NH 3BH 3分子中,与N 原子相连的H 呈正电性(H δ+),与B 原子相连的H 呈负电性(H δ-),电负性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与NH 3BH 3原子总数相等的等电子体是_________(写分子式),其熔点比NH 3BH 3____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在NH 3BH 3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也称“双氢键”。 (4)研究发现,氦硼烷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为正交晶系结构,晶胞参数分别为a pm 、 b pm 、 c pm ,α=β=γ=90°。氨硼烷的2×2×2超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氨硼烷晶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g·cm ?3(列出计算式,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19新课标Ⅲ.磷酸亚铁锂(LiFePO4)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等特点,文献报道可采用FeCl3、NH4H2PO4、LiCl和苯胺等作为原料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________,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 层电子的自旋状态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2)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________,其中Fe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 (3)苯胺)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苯胺与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苯胺的熔点(-5.9℃)、沸点(184.4℃)分别高于甲苯的熔点(-95.0℃)、沸点(110.6℃),原因是___________。 (4)NH4H2PO4中,电负性最高的元素是______;P的_______杂化轨道与O的2p轨道形成_______键。 (5)NH4H2PO4和LiFePO4属于简单磷酸盐,而直链的多磷酸盐则是一种复杂磷酸盐,如:焦磷酸钠、三磷酸钠等。焦磷酸根离子、三磷酸根离子如下图所示: 这类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式可用通式表示为____________(用n代表P原子数)。 2018新课标Ⅲ.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第一电离能 I1(Zn)________I1(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nF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 ℃),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ZnF2不溶于有机溶剂而ZnCl2、ZnBr2、ZnI2能够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ZnCO3)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ZnCO3中,阴离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C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