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心复习总结

普心复习总结

普心复习总结
普心复习总结

拮抗加工理论;功能固着;工作记忆;群体盲思;操作性条件作用;费希纳定律;辨别性刺激;刺激泛化;移情;满灌疗法;乔姆斯基对语言获得的看法;去习惯化;启动;接触性安慰;自我实现的预言;暗适应;认知失调;系列位置效应(首因、近因);来访者中心疗法;广泛性焦虑障碍;Wernicke失语症;双相障碍;差别阈限;自利性偏差;性别认同;清醒梦境;元分析;大脑的可塑性;图式;相关系数;效度;自下而上的加工;心理定势;安慰剂疗法;可变-比率程序表;信念偏见效应;神经递质;无条件积极关注;行为复现;信号检测论;知觉恒常性(大小、形状、方向、亮度……);视崖实验;惊恐障碍;内化;说服;客体关系理论;儿童指向语言;一般适应症候群;Door-in-the-face策略;强迫症;亲社会行为;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需要层次;广场、社交、特殊恐怖症;知觉组织原则(接近律、相似律、共同命运原则……);习惯化;归因;投射测验;Broca失语症;依从;似动(Φ现象);印刻;交互决定;出声思维报告;诱导运动;自动过程;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固定-间隔程序表;期望效应;客体恒常性;Sapir-Whorf 假设;心理依赖;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味觉-厌恶学习;自我实现;一致性矛盾;自我知觉理论;认知地图;编码特异性;元记忆;依恋;大五人格(五因素模型);强化相倚;基本归因错误;韦伯定律;幻觉;自我防御机制;固着;集体无意识;固定-比率程序表;加工水平理论;重构性记忆;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陈述性记忆;安慰剂效应;从众;责任分散;群体内偏见;可变-间隔程序表;程序性记忆;信度;教养方式;期望理论;深度知觉(视差、视轴辐合、相对运动视差……);刻板印象;态度;Foot-in-the-door策略;公平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组块;应激预应付;感受野;观察者偏见;控制过程;小猴假母实验;传输适宜性加工;坎农——巴德情绪理论;归因理论;独立型自我(对于自我作独立的解释)与互倚型自我(对于自我作互相依赖的解释);本能漂移;守恒;心理动力学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突触后电位;双耳分听;社会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创伤后应激障碍;刺激辨别;情节记忆;自我效能;厌恶疗法混淆变量;主题统觉测验;自尊;标准化;习得性无助;门控理论;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潜性梦境;启发式(启发法)、代表性启发法、锚定启发法、可用性启发法;成就需要;大脑功能的分区化与整合化;过度泛化;自上而下的加工;自我觉知;观察学习;同化;绝对阈限;显性梦境;错觉(帽顶、普根多尔夫、艾宾浩斯、Müller-Lyer、Z?llner……);连续接近塑造法;烙印;妄想;框架;反移情;快速眼动睡眠;三原色理论;操作性定义;双盲控制;镜像测验;提取线索

Wernicke失语症:Wernicke脑区受损。表现为话很多,句子完整,但不能理解别人的话,自己说话毫无内容。

Broca失语症:Broca脑区受损。表现为话少,简洁,有意义但无语法。

费希纳定律:认为刺激主观感觉量与物理客观量的对数函数成正比

第2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者偏见(20):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错误。通常,人们看见的、听到的只是他们所预期的,而不是事实的本来面目。

标准化(21):意味着在数据的收集阶段使用统一的、一致的程序。测验或实验条件的所有特征应该充分标准化以便所有研究的参与者经历完全一样的实验情境。

操作性定义(21):是以测量它(概念)或决定它存在的特定的操作或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

在一个实验内使含义标准化。一个实验中的所有变量必须给予操作性定义。

混淆变量(22):当一些并不是实验者有意引入到实验情境中的因素确实影响了被试的行为,并对数据的解释增加混乱的时候,我们称这些因素为混淆变量。当一些被研究的行为效果真正原因被混淆的时候,实验者对数据的解释就会冒风险。

期望效应(22):当研究者或观察者向被试暗示他所预期发现的行为,并因此引导出期望的反应时,非有意的期望效应便发生了。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诱发所观察到反应的是实验者的预期,而不是自变量。

安慰剂效应(22):当没有任何一种实验操作时,参加实验的被试也改变了他们的行为,这时,安慰剂效应就发生了。这一概念的来源是医学中的一种现象:当病人接受了化学上无效的药物或无针对性的治疗后,他或她的身体康复了。安慰剂效应之的是由于个体对于治疗会产生良好效果的信念所导致的健康的增强。在心理学研究情境中,当行为反应受到个人对做什么和如何感受的预期的影响,而不受特定的介入或产生某种反应程序的影响时,安慰剂效应就发生了。

双盲控制(23):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保证实验助手和被试都不知道哪一名被试进行了那项处理来消除偏见。这一技术被称为双盲控制。

相关系数(24):为了确定存在于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精确程度,需要计算相关系数。这个值在+1.0到-1.0之间变化,+1.0表示完全的正相关,-1.0表示完全的负相关。0表示没有相关。(再具体解释)

信度(27):指心里测验或实验研究得到的行为数据具有一致性或可靠性。结果具有可信性指在相似的测验条件下该结果有可重复性。

又见261页:信度是指某一测量工具能够得出一致分数的程度。

效度(27):指研究或测验得到的信息精确的测量了研究者想要测量的心理变量或品质。

第3章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神经递质(67):位于突出囊泡内。是能引起其他神经元兴奋的化学物质。

第4章感觉

绝对阈限(74):产生感觉体验需要的最小的物理刺激量。

信号检测论SDT(75):是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信号检测论并不严格的关注感觉过程,而是强调刺激事件出现与否的决策判断过程。区分出感觉觉察的两个独立过程:(1)最初的感觉过程,反映观察者对此及强度的感受性;(2)最后独立的决策过程,反映观察者的反应偏差。

差别阈限(76):能够识别出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物理差异。

韦伯定律(77):刺激之间的最小可觉差(JND)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值是恒定的.

暗适应(80):从光亮处到光暗处眼睛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三原色理论(85):颜色视觉的第一个科学理论由扬爵士(Sir Thomas Young)提出。他认为正常人的眼睛具有三种类型的颜色感受器,产生心理上的基本感觉:红、绿和蓝。同时他还认为,所有其它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相加或者相减混合得到的。扬的理论后来得到赫尔姆霍兹的修正和扩展,最终形成了三原色理论。这个理论对人们的颜色感觉和色盲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但是不能解释视觉后效和为什么色盲不能辨别成对的颜色。

拮抗加工理论(85):由海林(Hering)在18世纪晚期提出。认为所有的视觉体验产生于三个基本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拮抗的成分:红对绿,蓝对黄,或者黑(没有颜色)对白(所有颜色)。海林推测颜色产生互补色的视觉后效是因为系统中有一个成分疲劳了(由于过度刺激),因此增加了他的拮抗成分的相对作用。在海林的理论中,色盲的类型成对的出现,是因为颜色系统实际上是由相对立的成对颜色构成的,而不是由单一的基本颜色构成的。

感受野(86):一个细胞的感受野是指接受刺激的视觉区域。

门控理论(99):由梅尔扎克提出。该理论认为脊髓中的细胞向门一样切断和阻止一些痛觉信号进入大脑,而允许其他信号进入。大脑和皮肤中的感受器向脊髓发送开还是闭门的信息。来自大脑的信息提供了所经历疼痛情景的背景。

第5章知觉

错觉(106):(帽顶、普根多尔夫、艾宾浩斯、Müller-Lyer、Z?llner……)见第107页

知觉组织原则(116):

接近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最近(最接近的)的元素会被组织到一起。即,整体知觉与仅仅是部分的集合不同。

相似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最相似的元素组织到一起。

共同命运原则: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朝同一方向运动和具有相同速度的元素会被组织到一起。

诱导运动(118):对于运动的知觉就好像形状和方向的知觉一样,通常依赖于一个参照框架。如果你坐在一间黑屋子里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在光点外面有一个缓慢来回运动的矩形时,你会感知到光点是在一个静止的矩形中来回运动。即使当你的眼睛绝对静止的注视着那个光点时也会有这种错觉,即诱导运动。

似动(Φ现象)(119):是一种运动错觉,揭示了更高层次的对运动知觉的组织过程。似动的最简单的形式就是Φ现象。当视野不同位置的两个光点以大约每秒4到5次的频率交替出现就会发生这种现象。当这种交替的速率相对较慢的时候,就好像是单个光点在两个位置之间来回移动。

深度知觉(119):(三维知觉)

视差:一个物体在两眼中对应的图像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视轴辐合:当两只眼睛注视一个物体时,它们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向内侧转动。

相对运动视差:提供关于深度的信息。

知觉恒常性(122):一般来说,尽管你的感受器接受的刺激在改变,但你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变的、恒定的、稳定的。这种现象称作知觉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指在视网膜成像大小变化的情况下感知物体真实大小的能力。

形状恒常性:能够正确感知物体的形状,即便当物体处于倾斜的位置,使得视网膜成像的形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存在实质不同时。

方向恒常性: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发生改变的条件下,识别环境中真实图形方向的能力。亮度恒常性:人们在不同照明条件下,将物体的白度、灰度和黑度等知觉为恒定的倾向。

自下而上的加工(127):在识别一个物体时,你要把所看到的东西与存储的知识进行匹配。从周围的环境获取感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大脑以抽取并加工相关的信息,这就是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它与经验事实密切相关,它处理一定的信息,并将外界刺激的具体物理特征转化为抽象表征。也称为“数据驱动的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127):期望影响知觉,这种现象就是自上而下的加工。它包括过去知觉环境的经验、知识、动机和文化背景等。也被称作“概念驱动(或假设驱动)的加工”

心理定势(131):指准备好根据规则、说明、期望或者是习惯倾向等来处理某些问题,比如问题解决人物或游戏。当原来的规则在新的情境中不适用时,心理定势实际上会妨碍问题解决。

另见250页:指先前存在的心理状态、习惯或态度,在某些条件下,它能加强感知和问题解决的质量和速度。

第6章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自我觉知(136):意识的高级水平是自我觉知。自我觉知赋予你一种个人历史感和认同感。

快速眼动睡眠REM(142):睡眠期间以周期性的间隔出现(具体看142-143页)

显性梦境(147)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可接受的版本,潜性梦境代表社会和个人不能接受的但是是真实的“未剪辑”的版本。

清醒梦境(149):这种理论认为有意识的觉知一个人正在作梦是一种习得的技能——可由常规的练习所完善——使做梦者控制它们梦的方向。

心理依赖(154):当个体发现如此渴望使用药物,或使用药物令人欣快以致出现渴求,那么不管成瘾与否,这种情况都被称为心理依赖。

第7章学习与行为分析

经典条件作用(162):当一个环境事件与另一个事件联系在一起时就会发生这种类型的学习称为经典条件作用,一种由一个刺激或事件预示另一个刺激或事件之到来的基本学习方式。

刺激泛化(166):反应自动扩展到从未与最初的无条件刺激UCS匹配过的刺激上的现象。

刺激辨别(166):就是生物体学会在某些维度上(例如色调或音高)对与条件刺激CS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

操作性条件作用(173):斯金纳发展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程序,在这种程序中,他操纵有机体行为的结果,以考察他们对有机体后来的行为有何影响。

强化相倚(174):指某一反应和它产生的环境变化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辨别性刺激(175):通过强化或惩罚相联合,某些先于特定反应的刺激——辨别性刺激——便可以设定行为发生的背景。

强化程序表(180-181):

固定-比率(FR)程序表:在这个程序表中,强化物在有机体做出一数目的反应后才出现。每次反应后都伴有强化时,称作FR-1程序表(最初的连续强化程序表)。每经过25次反应后才给予强化时,这种程序表称作FR-25程序表。

可变-比率(VR)程序表:强化物之间的平均反映次数是预先确定了的。VR-10程序表指:平均每10次反应后即伴随有一次强化。可变-比率程序表产生的反应速率最高,抗消退能力最强,尤其是当VR值较大的时候。

固定-间隔(FI)程序表:强化物是在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后,有机体第一次作出某反应时出现。

可变-间隔(VI)程序表:平均时间间隔是预先确定了的。

连续接近塑造法(181):对任何连续接近并最终与预期反应相匹配的行为进行强化。

本能漂移(183):即使动物学会了进行完美的操作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习得的行为也会向着本能行为漂移。这种倾向称作本能漂移。(由布里兰夫妇发现)

味觉-厌恶学习(183):我们提供的食物有一种新的味道,而它确实让老鼠生病了——它们将再也不会食用有这种味道的食物。这种现象被称作“味觉-厌恶学习”。它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学习机制,味觉厌恶仅仅通过CS与其后果的一次匹配即可形成。在一次经历后会永久保持。

认知地图(185):迷津整体布局的表征

观察学习(187):个体,仅仅是在观察到他人的行为被强化或被惩罚后,才在后来或者做出类似行为,或者抑制该行为。这就是观察学习。

第8章记忆

陈述性记忆(195):涉及事实和事件的回忆

程序性记忆(195):关于怎样去做某些事的记忆

工作记忆(199):为思想和行为每时每刻的变动奠定了基础。它是用于完成诸如推理和语言理解等任务的记忆资源。

组块(200):是一个重新组织项目的过程,基于相似性或其他组织原则进行组织,或者基于存储在长时记忆的信息将他们组成一些更大的模块。

编码特异性原则(203):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为有效。

系列位置效应(首因、近因)(204):(用背景的变化来解释)假设要求学习一系列无关联的单词。如果要求你按照顺序回忆这些单词,……(看书)。你对头几个单词的回忆将非常好(首因效应),最后几个单词的回忆也非常好(近因效应),但序列中间的部分回忆相当差。

提取线索(206):当你搜索一个特定记忆的时候可以利用的刺激。这些线索可以使外部提供的,或者是内部产生的。

情节记忆(206):单独保存你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

加工水平理论(208):信息的加工水平越深,它存入记忆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加工涉及越多的分析、理解、比较和精细处理,那么记忆的效果就越好。

传输适宜性加工(208):当内隐编码过程与内隐提取过程间有很强匹配时,内隐记忆通常是最稳固的。

启动(208):对于(回忆单词)的任务,以前看过的某个单词会带来优势,这种优势被称作启动。因为被试对这个单词的第一次经历启动了对其后来经历的记忆。

元记忆(211):关于你的记忆如何工作的或你如何知道你拥有什么信息的问题是元记忆问题。元记忆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什么时候和为什么知道感——你确实把信息储存在记忆中的主观感觉——是准确的。

图式(216):是关于物体、人、和情境的概念框架或知识群。

重构性记忆(217):当你要记一条信息时,你往往不是直接记住这条信息,而是基于更概括类的存储知识来重构信息。

第9章认知过程

控制过程和自动过程(228):(看书)我们可以定义一个从被控制的过程到自动的过程这样的维度。控制过程要求注意,而自动过程一般不需要。一次执行一个以上的控制过程通常是困难的,因为它们需要更多的资源。自动过程常常能够无干扰的与其他任务并兼执行。

Sapir-Whorf 假设(236):由两个假设组成。1,语言相关性。再说各自母语的两种语言背景中的人中,语言中的结构差异一般平行于非语言的认知差异。2,语言决定论。语言的结构强烈的影响或完全决定说本族语的人感知和推理世界的方式。后者是一个更强的假设,因为他断言了语言对思维的很强的因果影响。

启发法(244):是一些策略或“经验法则”。启发法对于判断和决策来说也是至关重要。出声思维报告(244):这种程序要求被试描述他们正在进行的思维。

功能固着(246):是一种心理上的阻塞,它可以通过抑制以前同其他一些用途相联系的物体的新功能的知觉,对问题解决产生不利影响。

信念偏见效应(247):人们倾向于把那些他们能为之构建一个合理的现实世界模型的结论判断为是正确的,而把那些他们不能为之构建合理现实世界模型的结论,判断为是错误的。

几种启发法:

可用性启发法(252):你让你的判断基于记忆中易于使用的信息。

代表性启发法(253):你假设如果一个东西具有一个范畴成员的典型特点,那么,它事实上是那个范畴的成员。

锚定启发法(254):当你对某个事件或结果的可能的值做出判断时,一个基于锚定启发法的偏向是,从一个起始值开始做不充分的调整——或者向上,或者向下。

框架(255):对收益和损失的知觉,经常依赖于形成决策框架的方式。所谓的框架是指对一个选择的一个特定的描述。

第10章智力与智力测验

第11章人的毕生发展

视崖实验(291):看书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294-297):看书

同化(294):对新的环境信息加以修改,使之更为适应已有的知识结构。

客体恒常性(295):指儿童理解了物体可以独立与他们的行为和知觉而存在或运动。

守恒(296):即使物体的外表发生了变化,但如果不增加或者拿去什么,物体的物理性质不会改变。

习惯化(297):指对一个重复多次的刺激降低了反应。

去习惯化(297):婴儿注视“不可能事件”的时间多长一些,说明他们感到惊讶(去习惯化)

内化(298):儿童吸收来自社会环境的知识,这个环境对人质如何随时间展现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儿童指向语言(302):在许多文化中,当成人与婴儿和儿童讲话时,他们使用一种不同于与成人讲话的语言方式,即用一种被称为“儿童指向语言”的夸张、高语调的语言形式。

乔姆斯基对语言获得的看法(303):乔姆斯基认为,儿童一出生就具有帮助他们理解和产生语言的心理结构。某些支持语法生物学基础的最佳证据来自于,儿童在缺乏很好的输入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完整的语法结构。

过度泛化(304):儿童利用诸如“扩充”之类的操作原则来形成此类词素如何工作的假设。然而,因为这个原则需要儿童用同样的方式来标记所有的情况,儿童也就会产生过度泛化的错误。如动词过去时的特殊变化

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305-306):看书

依恋(306):社会性发展始于婴儿与父母或其他主要看护人之间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这种强烈的、持久的社会-情感关系称为依恋。

印刻(306):某些动物的幼雏对第一次看到或者听到的移动物体自动的产生印刻。在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印刻迅速发生,而且很难被修改。

教养方式(308):最优的教养方式:出于控制和反应两个维度的交界处:控制是指父母愿意充当儿童社会化的负责人,而反应是指父母认识到儿童的特体特点。(权威型,放任型)看书

接触性安慰,小猴假母实验(309):看书

性别认同(317):是个体对男性化和女性化认识的程度,它包括对自己性别的意识和接受的程度。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318):看书

第12章动机

社会学习理论(328):由罗特提出。他认为,个体从事某一特定行为的可能性是由他达到目标的期望以及该目标的个人价值所决定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能够驱使人去做正确的行为。

主题统觉测验(342):要求参加实验者就一系列模棱两可的画面编造故事。这些参加者要编造关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来说明图画中发生了什么事并且描述其可能结果。正如预见的那样,他们把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动机投射到这些情境中。

成就需要(342):它反映了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计划和工作重要性方面的个人差异。

归因(343):就是关于结果产生的原因的评价。

组织心理学的两个理论:(345)

公平理论假定工人被激励去维持与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公平或公正的关系。

期望理论假定当工人期待他们工作上的努力和成绩会产生理想的结果时,他们就会受到激励。

需要层次(346-347):看书

第13章情绪、压力和健康

几种关于情绪的理论(356-357):

躯体反应的詹姆斯-兰格理论:情绪来源于躯体反馈。这种理论被看作是外周主义理论,因为它将情绪链中最重要的角色赋给了内脏反应,而控制它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周。

坎农-巴德的中枢神经过程理论:反对外周主义而支持中枢主义,将行动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情绪的体验是一种生理缓刑和认知评价相结合的状态,两者对于情绪的发生同等重要。

一般适应症候群(364):许多种应激源都会引发相同的反应或一般性的躯体反应。所有这些应激源都需要适应:一个有机体必须寻回他的平衡或稳定,从而维持或恢复其完整和安宁。应激源带来的反应被Selye称为一般适应症候群。包括三个阶段:报警反应、抵抗阶段和疲惫阶段。报警反应是一个短暂的生理唤醒期,它使得躯体能够有力行动而做好准备。如果应激源保持下去,躯体则会进入抵抗期——一个适度的唤醒状态。在抵抗期内,机体可以忍耐并抵抗长时间的应激源带来的衰弱效应。然而,如果应激源持续的时间足够长或强度足够大,躯体的资源将会耗尽,机体将会进入疲惫期。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367):是一种应激反应,个体不断的以某种形式重复体验到伤性事件,比如闪回或噩梦。患者对日常的生活事件感情麻木,并且感觉和他人疏远了起来。最后,这些反应带来的情绪上的伤痛将导致各种症状的出现,比如睡眠问题,对于幸存的内疚感,注意力集中困难,以及极端的惊恐反应。

又见428:一种焦虑障碍,特征是通过痛苦的回忆、梦境、幻觉,或闪回持续的重新体验到创伤事件。

应激预应付(370):应对行为先于潜在的压力事件出现。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375):三个成分:生物指现实的生物学疾患。心理和社会指健康的心理和社会成分。

第14章理解人类人格

大五人格(五因素模型)(389):看书

一致性矛盾(392):在不同时间和不同观察者之间进行的人格评定被发现有一致性,然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评定却没有一致性,这一现象被称作一致性矛盾。

固着(385):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会导致固着,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地进入性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心理动力学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395-396):看书

自我防御机制(396):是自我在寻求表现的本我冲动与否定它们的超我要求之间的日常冲突中用来保护自己的心理策略。

集体无意识(398):卡尔·荣格认为,无疑是并不限于个体独特的生活经验,而是包括整个民族共同具有的基本心里事实,即集体无意识。

自我实现(398):指个体不断努力开发自身才智与能力,实现个人潜能的倾向。

无条件积极关注(399):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通过无条件积极关注,儿童感到尽管他们可能有错误和过失,但总是处于被爱与认可的气氛之中,而这种爱与认可纯粹发于自然,不是他们必须努力才可能争取来的。

交互决定(402):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意味着如果要完整理解人格和社会生态学就必须全面的考察所有的这些因素。(个体因素、行为和环境刺激)

自我效能(402):是一种相信自己在某种情景下能够充分表现的信念。

自尊(406):一个人的自尊是对自我的概括性评价。自尊对思维、情绪和行为都有强烈影响。

个人主义文化鼓励对自我做独立的解释(407),——“要达到独立这个文化目标,需要把自我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根据其自己内部的全部技能,包括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组织和赋予意义,而不是依靠他人。

集体主义文化鼓励对自我做互相依赖的解释,——“体验互相依赖使得个体需要把自我看作周围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并且要认识到一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感受到的社会关系中其他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动的影响的。

投射测验(412):在投射试验中,给受测者一系列的模糊刺激,如抽象模式,可以做多种解释的未完成图片、绘画。分别要求受测者叙述模式、完成图片或讲述画中的故事。投射测验首先由精神分析学家使用,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测验解释病人人格的无意识动力。因为刺激是模糊的,反映部分取决于被试带入情境的内在情感、个人动机和先前生活经验的冲突。这些个人的、特异的方面会被投射到刺激中去,从而使得人格评估者可以做出各种解释。

第15章心理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426):当一个人至少在6个月以上的日子里感到焦虑或担心,但却不是由于受到特定的危险所威胁,临床专家们就将其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焦虑通常集中于特定的生活环境。另外还应当至少出现三项其他症状,例如肌肉紧张、容易疲倦、坐立不安、思想难以集中、易激怒或睡眠障碍。

惊恐障碍(426):病人一眼到一种无预期的严重的惊恐发作,可能只持续几分钟。这种发作一开始的感觉是强烈的焦虑、恐惧或惊慌,伴随着这些感觉的是一些焦虑的躯体症状,包括自主神经系统的高兴奋性、眩晕、头昏或窒息感。这种发作是无从预期的,因为它不是由情境中的某些具体事情导致的。

几种恐怖症(427)

广场恐怖症:是一种对在公众场所或者开阔地方停留的极端恐惧,因为要逃离这种地方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会令人感到尴尬的。

社交恐怖症:是个人对可被他人观察到的公众场合,预先感到的一种持久地、非理性的恐惧。特殊恐怖症:发生于对几种特殊类型的物体或情景做出反应时。

强迫症(428):强迫观念是思维、意象或冲动反复出现或持续作用,尽管个人要努力一直这些观念。强迫行为是指重复的、目的性的动作,根据特定的原则或仪式化方式对于某些强迫观念进行反应。

双相障碍(431):是以严重抑郁与狂躁阶段交替出现为特征的。

习得性无助(433-434):标志是三个类型的缺陷:动机缺陷——很慢的开始产生已知的行为;情绪缺陷——显得僵化、无精打采、惊恐和痛苦;认知缺陷——在新的情景下表现出不良的

学习成绩。即使被放回实际上能够回避特定伤害的情境中,他们也不会学习怎样做。

幻觉(440):精神分裂症病人经常出现。也就是病人认为其想象出来的感知觉,包括视觉、嗅觉或者最常发生的听觉(经常是语音)是真实的。一个人可能听到一个声音一直对他的行为进行现场评述或者听到几个声音在对话。

妄想(440):也是常见的,他们是尽管有清楚的相反证据存在却仍然坚持的错误的或者非理性的信念。

烙印(445):是一种不体面的记号或标志。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它是针对个人的一整套负性态度,用以将他或她作为不可接受者隔离。

第16章心理治疗

移情(454):在深入的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病人常常会对治疗师产生一种情绪反应。治疗师通常可以断定,这种情绪反应表明个体处于过去某种情绪冲突的中心,而最为常见的是针对其父母一方或所爱的人的情绪冲突。这种情绪反应称为移情。

反移情(454):相似的情感也会同样出现在治疗师对病人的反应中。反移情指当治疗师感到喜欢或不喜欢一个病人时,它是把病人感知为类似于自己过去生活经历中的某个重要的人了。

客体关系理论(456):克莱恩认为我们对世界的体验来自于与爱和仇恨有关的客体,客体是指我们的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任务。客体目前已经成为新心里动力学治疗的聚焦点,并由此形成了在心理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客体关系理论。

满灌疗法(458):在得到来访者许可的情况下,使其真正置身于令其恐怖的情境之中。(暴露)

厌恶疗法(459):运用反条件作用的程序,将诱发性刺激与一种强烈的、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或让人呕吐的药物等同时呈现给来访者。

行为复现(462):向个体清楚地呈现在特定情境下一个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并可能得到什么样的积极的结果。

来访者中心疗法(466):卡尔·罗杰斯提出。基本目标就是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成长。这种方法基于一种假设,认为所有人都有基本的自我实现的倾向——即实现他们的自我潜能。

安慰剂疗法(473):一种中性的治疗,仅仅会产生治愈的预期

元分析(473):用来评估治疗效用的统计方法。元分析提供了一种正规的方法来检验从不同的实验数据中得到的结论。把实验本身看作是参与者。

第17章社会过程与关系

从众(483):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

群体盲思(486):指决策群体具有过滤掉不中意的观点使其保持一致,尤其是让它与领导的见解一致的倾向。

归因理论(489):是描述社会知觉者如何利用信息去生成因果解释的一种总体方式。

基本归因错误FAE(490):描绘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高估倾向性因素(谴责或赞誉人),低估情境性因素(谴责或赞誉环境)的双重倾向。

自利性偏差(491):引导人们将他们的成功归结于自己,否认或者推托自己失误的责任。

自我实现的预言(492):指关于某些未来行为或事件的预测对行为互动改变很大,以至于产生预期的结果。

态度(494):是指对人、个体或观念的积极或消极评价。

说服(496):刻意努力来改变别人的态度。

认知失调(498):指某人在做出决定、采取行动或者接触到一些有违原先信念、情感或价值的信息之后所体验到的冲突状态。

自我知觉理论(499):根据自我知觉理论,要推测你内在的状态(信念、态度、动机和感情)如何或者应该如何,你要感知你现在正在怎么做,要回忆过去在给定情境中你是如何做的。你利用那些自我知识反过来推测你行为最为可能的原因或者决定因素。

依从(500):行为变化与直接要求一致。

Door-in-the-face策略(500):当人们对于一个较大的请求说“不行”之后,他们往往会对一个比较适度的请求说“行”。

Foot-in-the-door策略(500):一旦人们有一只脚跨入了门槛,他们就能利用你的承诺感增加你随后的依从性。

第18章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

亲社会行为(509):这种行为的目的就是帮助别人。

责任分散(513):当不止有一个人能够在紧急事件中帮忙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假设其他人会或应该帮忙——于是他们自己就会退缩或不帮忙。

群体内偏见(522):一种认为自己群体比别的群体好的评价。

刻板印象(523):是对一群被赋予同样特征的人的分类。

普心试题

普通心理学-王淑合老师 一、名词解释(共5个名词20分,每个4分) 1、绝对感觉阈限 答:绝对感觉阈限是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理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 2、知觉的恒常性 答:知觉恒常性是指,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即知觉恒常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3、记忆 答:记忆是指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4、智力 答:智力是指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 5、动力定型 答:动力定型是指人长期生活、劳动、反复重演某种活动、逐渐在大脑皮质高级神经系统中建立的巩固的条件反射活动模式。 二、填空(共10个空,每空2分)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3、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叫暗适应。 4、注意的基本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注意的紧张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5、先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续学习与记忆有干扰作用,这种现象叫前摄抑制。 6、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7、在一种动物身上能建立起条件反射,这种动物就有了心理。从生物进化角度,从出现了神经系统的动物开始有了心理。 8、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三、简答题:(共5道题40分,每题8分)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答:(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2)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影响问题解决。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物体的某一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 (4)与联想。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看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原型是指对解决问题其启发作用的事物。 (5)情感与动机状态。一般来讲,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会干扰问题的解决。动机是促使人解决问题的动力。没有解决问题的动机,不可能解决问题的行为,问题当然不可能解决。 (6)个性因素。个性因素对解决问题也有重要影响。实验表明:一个人是否善于解决问题,与他的灵活性、首创性和自信心等品质相联系。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和世界观等也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结果。 2、知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知觉的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选择性 3、遗忘的规律是什么? 答:(1)骨架支柱的内容不容易遗忘,细微直接容易遗忘。 (2)遗忘速度先快后慢。 (3)有意义能理解的内容不容易遗忘,无意义不理解的内容容易遗忘。 (4)对有兴趣、爱好和需要的内容不易遗忘。 (5)一次记忆同类的内容过多、过久时容易发生遗忘。 (6)中间材料容易遗忘,开头与结尾的内容容易记忆。 (7)用脑过度,脑机能下降时,记忆效率低。 4、人在应激状态下有哪些常见心理反应? 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自我防御反应 5、意志行动有哪两个主要阶段,各有哪些特点? 答:(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在思想上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法并做出行动的决定。 (2)、执行阶段 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导致对行动目的和手段做出决定,而执行阶段则是执行所采取的决定。在执行阶段,意志的强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坚持预定的目的和计划好的行为程序,另一方面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的的行为。在这一阶段还要不断审视自己的计划,以便及时修正计划,保证目标的实现。 四、论述题(共2道题30分,每题15分) 1、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1?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2.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所处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是指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 征。(理解)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试法、个案法等。(理解) 4. 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实质观:(简答) (一)心里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的器官在脑不在心;脑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二)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反应是物质的普遍属性: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心理的主观性;心理的能动性; 5. 注意: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志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理解) 6.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 注意)。无意注意;不伴随意志努力、没有目的、短暂不累;有意注意;伴随意志努力、自觉具有预定目的;有意后注意;高度自觉、目的性强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理解) 7. 注意的品质:(理解+ 材料分析) (一)注意的范围:指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晰觉察到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二)注意的稳定性:指人的心理活动持久地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的特性。保持注意稳定的条件;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组织安排、人自身的特点。 (三)注意的分配:指人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够将心理活动指向不同对象的特性。实现注意分配的条件;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活动间的关系、活动的性质。 (四)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活动目的和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性。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原来活动的吸引力、新活动的特点、人的神经系统活动的灵活性。 8. 注意的起伏:指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同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名词解释) 9.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材料分析)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减少无关刺激对教学活动的干扰、发挥与教学有关的刺激物的作用、将讲授的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结合起来、将需要掌握的内容加以突出成为学生无意注意的对象;(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强化学生对学习目的和任务的理解激发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间接兴趣提高注意力、合理组织课堂教学以防止学生分心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三)运用有意后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深入浅出在生动有趣的事例和活动中阐明原理、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 10. 感觉的分类:根据刺激是来自机体外部的还是来自内部的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 脏觉等。根据刺激的性质可把感觉分为电磁的、机械的、化学的和热的四类。根据刺激源_______________ 与人的距离远近可分为距离性感觉和非距离性感觉。(理解) 11. 知觉的分类:可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两大类。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 运动知觉;社会知觉是以社会生活中的人以及人际现象作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人际的知觉和对自己的知觉。(理解) 12.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

普通化学复习重点

※摩尔分数:x i = n i /n 总 ※Boyle 波义耳定律: P 1V 1 = P 2V 2 = K (n,T) 查理-盖?吕萨克定律(等压过程): V 1/T 1 = V 2/T 2 = K(n,P) ,T = t + 273.2 ※物理学中就把 T = 0°C 、P = 1atm 、n = 1 mol 、V = 22.415 L 称为气体的标准状态, 1 mol 气体的体积是 22.415 L ※理想气体方程: PV = nRT ※极限密度法测定气态物质的精确分子量: 极限密度法:在一定温度下,精确测量气态物质在不同压强时的密度ρ;并计算不同压强时的压强-密度比P/ρ。然后以P/ρ对P 作图,将所得的直线外推到P = 0,从图上直接读取直线在P/ρ轴上的截距(P/ρ)0值;这样,便可以用计算式 M = RT / (P/ρ)0 计算气态物质的精确分子量M.( PV/n = RT , PVM/m = RT , PM =ρRT , PM =ρRT, M =ρRT/P ) ※气体分压定律: P A V 总 = n A RT, P B V 总 = n B RT, P C V 总 = n C RT 三者之和: (P A + P B + P C )V 总 = (n A + n B + n C )RT 混合气体中各气体成份的分压是它们的摩尔分数和总压的乘积:P i = x i ?P 总 ※分体积定律: P 总V i = n i RT ※综合分体分压:X i = V i /V 总 = P i /P 总, P i V 总 = P 总V i (式中,P i 为n i 在V 总时的压力,V i 为n i 在P 总时的体积) 注意:P i V i ≠ n i RT ※实际气体方程(范德瓦尔斯方程): (P + n 2a V 2 )(V ?nb )=nRT (其中a 和b 称为范德瓦尔斯常数,可以查表) ※临界状态:对于气体而言,超过临界温度后,无论压力多大,气体都不会凝聚为液态,临界点的T 、P 称为临界T 、P ※蒸发焓:等温等压下,1 Mol 液体转变为蒸汽的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 ※凝固焓:等温等压下,1 Mol 蒸汽转变为液体的过程中所放出的能量(与蒸发焓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平衡(饱和)蒸气压: 一定温度下,气-液相达平衡时(动态平衡)蒸气相的压强称为液体在该温度下的平衡(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只与T 、物质的性质有关,与V 无关. ※蒸汽压方程:描述蒸汽压和温度关系的数学函数式,叫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式 log P 2P 1 =? ?H vap 2.303R ( 1 T 2 ? 1T 1 )或ln P 2P 1 =? ?H vap R ( 1T 2 ? 1T 1 ) 当温度差不是太大时,可以用不同温度下蒸气压的实验值计算液体在该温度区间的平均蒸发焓,ΔH vap 是温度的函数,因此不是在所有的温度范围内logP -1/T 作图都是直线关系 如果液体的蒸发焓已知,则可以根据一定温度下的蒸气压计算同一液体在其他温度下的蒸气压;T 升高,P 也升高;把蒸汽压曲线图上的纵坐标换成外压,其横坐标就是液体的沸点;所以也可以用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式计算液体在不同外压时的沸点 ※升华和沉积: 等温等压条件下,1 mol 固体完全转变为蒸气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称为固体的升华焓ΔH sub ;1 mol 气体沉积时的焓变和同温同压下固体的升华焓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固体的平衡蒸气压:一定温度下,气固平衡时蒸气相的压强是该温度下固体的平衡蒸气压。ln P 2P 1 =? ?H sub R ( 1 T 2 ? 1T 1 ) ※正常升华点: 固体的蒸气压和外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该压强下物质的升华点。外压为1 atm 时的升华点则称为正常升华点。 ※三相点: 有三个相同时存在并达到平衡的点称为物质的三相点。 在三相点温度以上,气液相平衡是热力学稳定的;在三相点温度以下则是气固相平衡的热力学稳定区域。 ※等温等压下,1 mol 固体完全转变为液体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称为固体的熔化焓ΔH fus 。按能量守恒定律,在确定温度和压强下,物质的熔化焓和蒸发焓之和应等于它的升华焓。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条件下,1 mol 液体变为固体时的焓变应当是同一物质的熔化焓的负值。 ※克拉佩龙方程: 普遍适用于一切相平衡体系 气液平衡: 气固平衡: 固液平衡: H vap 为液体的蒸发焓,H subl 为固体的升华焓,H fus 为固体的熔化焓 T b ,T subl 和T f 依次为液体的沸点,固体的升华点和固体的熔点 ※相律: 多相之间达到平衡时一定要符合的规律, 在体系的组分数C 、相数P 和自由度数F 之间有确定的内在联系,并从理论上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为:P = C - F + 2 ※已知:A 的质量为w A ,化学量为n A = w A /M A B 的质量为w B ,化学量为n B = w B /M B 溶液的密度为:ρ = (w A + w B )/V 当质量w 的单位为g ,体积V 的单位为mL 时: 摩尔分数X A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质和溶剂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X A =n A n A +n B 质量摩尔浓度m A : 1000g 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m A = n A w B ×1000 )]()([l V g V T H dT dP m m b vap -?=)]()([s V g V T H dT dP m m subl subl -?=)]()([s V l V T H dT dP m m f fus -?=

医院普外科的工作总结

医院普外科的工作总结 20**年是深入贯彻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一年,是全国卫生系统继续深化改革的一年.在医院各级领导和护理部的关心支持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普外科全体护理人员圆满完成了医疗、护理、科研、教学等各项任务并取得一定成绩。回顾过去一年,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治疗班护士等各尽其职,按其分工落实到人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2.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2)早2班护士核对医嘱并在输液卡上签字 (3)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

(4)坚持2人核对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普外护理常规及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一级护理巡视单等.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本班工作在本班完成不得交给下一班 完成责任包干制.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搞好院内感染及垃圾分类工作并做 好定期细菌监测合格率100%.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要求说普通话. 2.狠抓"三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及急救知识的培训,定期检查 及考核,人人过关.过关率100%.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建立出院病人随访登记本及健康教育宣传单受到出院病人的好评.收到病人感谢信...封?

普心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一种内在过程。() 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3、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4、气质不影响人的成就高低、贡献大小,但却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5、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这叫注意的分散。() 6、信息从感觉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 7、听南极考察团的报告时,头脑中浮现出企鹅、雪窝等形象,这是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 8、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言语是交际的过程。() 9、人的表情都是个体通过后天模仿、学习而获得的。() 10、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内在根据,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外部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1864年B.1879年 C.1903年 D.1920年 2、人的习惯和自动化行为的生理机制是() A.定势 B.动力定型 C.无条件反射 D.反馈 3、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 D.成长的需要 4、对于以往感知过而当前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称为() A、后象 B、假象 C、表象 D、想象

5、衡量感受性高低可用() A、智商 B、韦伯分数 C、情商 D、感觉阈限 6、脑干中被称为“生命中枢”的是() A、桥脑 B、丘脑 C、下丘脑 D、延髓 7、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A.最强B.较弱C.适中 D.极强 9、王方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A.王方比李平高 B.李平比王方高 C.相等 D.无法相比 10、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个体最独特的性格特质,在性格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特质是() A.共同特质 B.首要特质 C.中心特质 D.次要特质 三、多项选择题 1、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需要可分为()A.生物性需要 B.社会性需要C.物质需要D.精神需要 2、感觉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B.客观事物的整体 C.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D.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3、下列情况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有() A、触景生情 B、谈虎色变 C、打草惊蛇 D、闻过则喜 4、求异思维的特点是() A.流畅性 B.可操作性 C.变通性 D.独特性 5、按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把情绪状态分为() A.心境 B.情操 C.激情 D.应激 四、填空题 1、能影响某一种神经元反应的感觉细胞群分布的空间区域叫做,对特异刺激特征进行反应的神经细胞被称为

普心复习重点

普心复习重点 一.信息储存的条件与方法:3 1.组织有效的复习:及时复习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注意排除前后资料的影响 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3.注意脑的健康与用脑卫生 二.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外显记忆受加工深度、时间间隔、记忆负荷量、干扰因素等因素影响,而记忆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 三.思维的特征:2 概括性,间接性四.思维的种类:5 1.直观动作思维: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具体问题的思维活动,动作停止,思维停止。 2.形象思维: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3.逻辑思维:面对理论性的任务,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4.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 5.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6.直觉思维:面临新问题、新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7.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

正确答案或结论。 8.符合思维: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9.发散思维: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10.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11.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五.表象的概念: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六.表象的特征:3 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七.问题解决的策略:2 1.算法 2.启发法: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试探搜索、 八.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7 1.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1 2.无关信息的影响 3.知识表征的方式 4.定势 5.功能的固着 6.动机和情绪 7.人际关系 九.定势的概念:

普外科的实习心得(推荐)

普外科的实习心得 在本科室实习期间,我能严格遵守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对于各项操作能独立的完成.在这个科室实习期间我上过夜班.我清楚的知道夜班的责任,也知道上夜班的辛苦 .上夜班虽然没做什么,但是人还是会觉得累。外科手术病人相对较多,也就学到了术前术后的相关知识。术前准备有心理疏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切口观察、协助咳嗽排痰、观察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尿管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等等。 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求我们更耐心地去与她们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工作。有时间还要宣教病人的家属如何照顾病人对于术后的病人要时刻观察他的生命体征.每天我们都要不停的在各个病房中穿梭,以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早发现问题 ,早解决.. 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 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通过6周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

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我希望在以后得学习期间不断得充实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普外科的实习心得(2): 转眼间,一个多月的外科实习生涯已告一段落,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外科的实习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提问,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对科室的急、危、老、重患者,能迅速熟悉病情并作出应对。通过学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护士。 普外科的实习心得(3): 忙碌的外科实习轮转结束后,就去了儿科。儿科分为儿内,儿外,一共4周时间。首先去的是儿内。第一次进入病房,觉得很干净,病床突然小了一号,看到的

普心期末复习

智力与智力测验 情绪智力的四种成分 ?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运用情绪来促进思维的能力; ?理解和分析情绪、有效运用情绪知识的能力; ?调节和管控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刻板印象威胁通过以下三种破坏机制产生消极影响: ?导致生理紧张反应从而影响注意力集中; ?促使个体警觉和在意自己的表现; ?当个体体验到刻板印象威胁时,心理资源会部分用于压制由此引发的负性想法和情绪。 心理测量领域的争议 ?基于测验的决策的公平性; ?测量用于教育评价的可行性; ?根据测验分数进行个体分类的意义。 正式测量程序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信度、效度和标准化 信度:指某一测量工具给出的一致性分数的可信程度。 ?重测信度:对同一个人使用同一种测验,两种情况下结果的相关程度。 ?平行测验:使用变化了的平行测验取代两次使用同一测验减少测验的练习效应、对测验问题的记忆以及参与者力求两次测验表现一致的愿望。 ?内部一致性测验:一项测验不同部分测验结果的相关程度(如奇数题与偶数题)。若相关程度高,则测验内部一致性好,具有分半信度。 效度:指测验能够测得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内容效度:当测量能够测量欲测领域的所有方面时,测验具有内容效度。 ?效标效度(预测效度):测验的成绩与和测验相关的其他标准上的成绩的相关程度。?结构效度:指测验充分测量潜在结构结构的程度。 晶体智力:包括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 液体智力:是发现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相关理论 1. 智力三因素理论 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了智力三因素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类型: ?分析智力:提供了人们对于许多熟悉任务的基础信息加工技能。 ?知识获得成分、操作成分和元认知成分 ?创造智力:指人们处理新异问题的能力。 ?实践智力:包括对新的不同环境的适应,选择合适的环境以及有效地改变环境以适应你的需要。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普心各章节总复习(选择题)

《普通心理学》总复习之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 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D )。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3、“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而言都是脑的(C )。” A、反应活动 B、干涉活动 C、反映活动 D、返回联系 4、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C)。 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脑 D、大脑皮层 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A )。 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C、社会原则 D、主观性原则 6、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D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7、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纳 D、弗洛伊德 8、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学的(A )。 A、边缘科学 B、人文科学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 9、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B )。 A、感觉与知觉 B、客观现实 C、认识过程 D、反映活动 10、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是( A)。 A、注意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 11、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是( A ) A、脑 B、客观现实 C、实践活动 D、主观意识 13、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活动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有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是(B) A、反映形式 B、感应性 C、反应活动 D、心理现象 14、蜜蜂根据花的形状和颜色采蜜;猛兽根据气味和足迹追踪猎物等,这种对信号刺激进行 反映活动的机能是(C) A、生物反映形式 B、物理反映形式 C、心理反映形式 D、化学反映形式 15、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也是人的心理最集中、最本质体现的是(D) A、感知活动 B、思维活动 C、想象活动 D、意识活动 16、当动物能够把某个刺激作为信号时,就意味着有了(D) A、思维 B、意志 C、意识 D、心理 17、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物体具有感应性只表明其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心理发 生的标志是有(C) A、物质的反映形式 B、刺激感应性 C、信号性反应 D、生物反映形式 18、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况与外界环境变 化的觉知和认识是(D) A、思维活动 B、语言活动 C、认识活动 D、意识活动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 )。 A、神经元 B、突触 C、反射 D、反射弧 2、神经元中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官是(B)。

普外科重点总结

1 解剖生理概要,略 2 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 oiter i. 病因 1. 碘缺乏 2. 甲状腺素需要量增加,如怀孕 3. 甲状腺素合成分泌障碍 ii. 病理:一开始呈弥漫性甲状腺肿,没有结节。随病情发展成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大小不等结节,结节性 甲状腺肿可以继发甲亢,也可以恶变、 iii. 治疗原则 1. 补充碘,20岁以下可以给甲状腺素 2. 手术治疗:见以下手术指征 3 甲状腺功能亢进 i. 需要外科治疗得 1. 原发性甲亢:GD,乃TSAb 所致自身免疫病 2. 继发性甲亢:单纯甲状腺肿演变而来得结节性甲状腺肿所继发得甲亢 3. 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单发结节,周围萎缩。 ii. 诊断 1. 病史体征 2. 基础代谢率测定:B MR =脉率+脉压-111、正常值为正负10%,升高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中度、〉60%重度 3. 摄碘率、甲功五项 iii. 外科治疗(掌握) 1. 手术指征 甲、 继发甲亢或高功能腺瘤 乙、 中度以上原发甲亢GD 丙、 腺体较大伴有压迫症状或者胸骨后甲状腺肿 丁、 药物治疗复发或坚持用药有困难者 2. 手术前准备 甲、 降低心率、做好术前检查 乙、 药物准备 i. 先用硫脲类控制症状,观察脉率与BMR 。然后改用碘剂2周、(硫脲类可致甲状腺充血) ii. 开始即用碘剂1—2周、使甲状腺缩小变硬。碘剂只抑制甲状腺素释放不抑制合成故不行手术者禁服。 iii. 普萘洛尔+碘剂。禁用阿托品。 3. 手术并发症 i. 术后呼吸困难与窒息,由于出血压迫气管、喉头水肿、气管塌陷引起 ii. 喉返神经损伤,单侧引起声嘶,双侧损伤引起呼吸困难神志窒息,需要气管切开。 iii. 手足抽搐,因为损伤甲状旁腺所致。切除时保留背叶可以避免 iv. 甲状腺危象,与术前准备不足及手术应激有关。甲状腺素加强肾上腺素导致高热、脉快、大汗、谵妄 等。治疗: 1. 碘剂 2. 氢化可得松 3. 丙硫氧嘧啶 4. 镇静剂 5. 降温 6. 静脉输入葡萄糖补充能量 7. 洋地黄用于心衰者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七章、思维 1.什么是表象?它在思维中有什么作用?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表象既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离开了具体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性,有了表象作支持,更容易形成抽象的概念。 2)促进问题的解决。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很大程度上依赖表象的支持,即使利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时,也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与支持。 2.问题解决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 一)算法,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启发法,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1)手段—目的分析,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2)逆向搜索,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3.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 1)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的数量和组织方式上存在差异。 2)无关信息的影响,人们容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影响从而妨碍问题的解决。 3)问题的表征方式。(被问题所局限) 4)定势,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思维惯性) 5)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类似刻板印象) 6)动机和情绪,在一定限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积极的情绪有助于问题解决,反之,妨碍问题的解决。 7)人际关系,团体内的相互协作和相互帮助,是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的积极因素,反之则妨碍问题的解决。

普心学习要点重点讲义资料

普通心理学学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人的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其他动物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意识,也研究无意识,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 ?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不同于行为,又和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心理学有时又被认为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有心理活动便有脑的活动(FMIR);脑的相应活动受损,那么相应的心理活动也受阻。?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 ?心理学的理论取向 生理心理学的取向 精神分析的取向 行为主义的取向 认知心理学取向 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取向 进化心理学的取向 在21世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心理学的任务:探索和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心理的神经机制、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心理与环境的关系。 ?心理学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相关法个案法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人脑是自然界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大脑皮层是进化过程中最新的部分和组成高级心理过程的中枢。文化是人的产物,也是脑的产物。脑和语言是交互进化的。 ?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这就叫神经—体液调节。?交感神经与活动的兴奋有关,而副交感神经与活动的抑制有关。 第三章感觉 ?感觉的含义: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感受性:是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差。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内部感觉:机体觉(饥渴、恶心、反胃、尿意、内脏不适);平衡觉(静);运动觉(动)?颜色的三个基本特性:色调(波长决定)、明度(光强决定)、饱和度。 ?视觉中的空间因素:视觉对比,边界突出与马赫带,视敏度。

普外科工作总结

2015年普外科工作总结 2015年,我科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及医院党委的工作方针,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带领下,以三甲评审为契机,加强科室管理,团结协作,实现了门诊病人数、住院病人数、业务收入三增长目标,圆满地完成了医疗、护理、三甲医院评审等工作,有成绩、亮点,也有不足和缺陷,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和行风建设方面: 全科医务人员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基本路线,政治思想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患沟通。科室在晨会时间经常进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廉政警示教育。认真执行医疗行业“九不准”规定,坚决抵制医疗药品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科内无药品回扣及收受红包等不良现象,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廉洁从医,全年病人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平均达95%以上。 二、科室医疗业务指标和经济指标 圆满完成医疗业务指标和经济指标。实现了门诊病人数、住院病人数、业务收入三增长目标。 1、2014年、2015年主要医疗业务指标和经济指标对比如下:

2、其他质控指标: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DDD值、一级医疗事故发生率、出院病历甲级病案、成分输血比例、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入径管理病种治愈好转率、住院病人治愈好转率、临床路径病种完成率、住院药品比例、门诊药品比例、医院感染率、抗菌素使用率,微生物标本送检率、I类切口手术抗生素使用率、非计划再次手术术率、住院病人复诊预约率等均达标或较2014年有所改善。 三、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新亮点 1、继续积极拓展腹腔镜在普外科的应用。2015年是我科腹腔镜技术发展的关键年,经过全科努力,成功的使我科腹腔镜手术从量变到质变。 (1)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在2013年安全起步后,2014年逐渐进步后,2015年取得了巨大进步,从少部分医师开展到几名医师均能开展、手术量从2013年的10余例次到2015年的近80例次,而且并发症也无明显上升,该技术继续领先于梧州、贺州,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已经成为我科的常规手术方式,是我科腹腔镜手术的新亮点。 (2)此外,我科还涉及了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胰腺肿瘤切除术等高难度腹腔镜手术,为我科腹腔镜技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等学力普心考试重点统计

普心复习要点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和机能的基本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2.大脑皮质的分区及机能 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初级运动区,言语区:言语运动区(布洛卡区),联合区 3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优势 1.言语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 2.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在大脑右半球。 3.大脑两半球存在一侧优势,但绝不是绝对分离的。 4.神经心理学和脑成像的研究发现,右半球同样参与语言的加工,在语言理解中有重要的作用。 人的许多认知功能是左、右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 4.。鲁利亚的脑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 1.第一机能系统:调节激活与维持清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 (1)组成: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保持注意的选择性” (2)基本功能: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觉性,并实现行为的自我调节。2.第二机能系统: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1)位置: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皮质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质下组织 (2)基本功能:接受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刺激(视觉、听觉、一般机体感觉),对它们进行加工(分析与综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3.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1)包括:额叶的广大区域。 (2)当这些区域受到破坏时,患者将产生不同形式的行为障碍。有研究证明,前额叶皮质受到损伤的病人,将丧失计划与组织行动的能力,不能将行为的结果与原有计划、目的进行对照,也不能矫正自己的行为。 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机能系统又起各自不同的作用。 三.感觉 1.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就叫绝对感觉阈限。 2.绝对感受性:人们感觉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就叫着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 3.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是差别阈限。 4.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就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 比。 5.视觉感受野: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当他们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 层神经细胞的活动。网膜上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6.色觉理论:拮抗过程说(四色说)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红-绿、黄-蓝。它们 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黑林称之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7.边界突出的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 条更暗的线条。从刺激物的能量分布来说,亮区的明亮部分暗区的黑暗部分,在刺激强度上和该区其他部分相同,但是人们看到的明暗分布却出现了起伏。可见,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实际分布,而是有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即侧抑制的结果。 8.视觉适应:是由刺激物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1)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2)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普外科工作总结

普外科工作总结 20xx年是深入贯彻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一年,是全国卫生系统继续深化改革的一年.在医院各级领导和护理部的关心支持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普外科全体护理人员圆满完成了医疗、护理、科研、教学等各项任务并取得一定成绩。回顾过去一年,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 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治疗班护士等各尽其职,按其分工落实到人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2. 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2)早2班护士核对医嘱并在输液卡上签字 (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 (3)坚持2人核对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 认真落实普外护理常规及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一级护理巡视单等. 4.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本班工作在本班完成不得交给下一班完成责任包干制.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搞好院内感染及垃圾分类工作并做好定期细菌监测合格率100%. 二、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要求说普通话. 2.狠抓三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及急救知识的培训,定期检查及考核,人人过关.过关率100%.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建立出院病人随访登记本及健康教育宣传单受到出院病人的好评.收到病人感谢信...封? 4. 对新分配的5名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的学习,进行认真的带教和指导,所有的新进护士均能尽快的适应工作 5. 严格执行护理文书书写制度.主班护士每周对护理文书进行抽查.护士长每天随即检查护理病历.在环节质量上,注重护理病历书写的及时性与规范性。XXX 病历书写规范,内涵质量较高,在护理病历评奖活动中获3等奖

《普通心理学》复习知识归纳

一、绪论 1、心理学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1、从动态性维度划分: 心理过程(注意伴随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需要与动机、态度价值观)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稳定的)) 2、从意识性维度划分: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客体意识(对外界事物的觉知) 自我意识(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无意识(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 3、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心理是脑的机能 2、脑是心理的器官(沟回)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4、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1885)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5、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 (即意识。意识分为感觉、意向、感情三个要素) 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观点:心理活动或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而不像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 观点: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直接的观察 和测量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内省发是不科学的。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威特海墨、考夫卡、苛勒) 观点:主要研究有关人的知觉过程,认为人的知觉过程就是构建 “完型”的过程。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研究: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意识理论:意识、前意识(可控)、无意识(不可控) 无意识分为(被压抑的无意识,潜伏的无意识) 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本能冲动,追求快乐原则 2、“自我”:现实原则,规则意识 3、“超我”:道德化的自我 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性感器): 1、口唇期(0-18个月)孩子刺激口唇(最大的快乐) 唇舌是动情区,依赖性和攻击性,产生贪婪和产生依赖 2、肛门区(18个月-3岁)肛门排放性性格 肛门便秘性性格 3、性器区(3岁-6岁)生殖器(性感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