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设计者:

日期:2011年8月20日

总课时:60课时

课程类型:必修课

学生、教材及其资源背景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课程目标

(一)数与代数

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原来与“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

2、有余数的除法

原来在第四册,现在因为除法整体后移,所以放在第五册。

3、多位数乘一位数

基本内容与义务教育教材基本相同。

4、分数的初步认识

原来编排在第七册,现在因为数与计算的整体要求降低,所以提前到第五册。

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原来四册的时、分、秒内容现在分别分布在一、二、五册,本册主要认识单位“秒”,更强调学生对一段时间的体验。

(二)空间与图形

四边形,主要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和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三)统计与概率

可能性

根据课标的要求增加的新内容,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以及不同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四)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

在二年级上册已有渗透,这儿更强调用图示的方式让学生找出简单的

排列数和组合数。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

1、大数的认识(11课时)

2、角的度量(4课时)

3、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6、统计(3课时)

7、数学广角(4课时)

8、总复习(5课时)

实施对策: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有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1、注重对平时作业的评价,在家校联系单上及时给与表扬;

2、以四人小组为评价小组,分阶段评价学生的数学课堂表现;

3、重视对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并对成效好的同学给以及时表扬,树立榜样;

4、有效利用“数学之星”的评比机制,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1.每单元教学内让完成后及时进行知识检测与补缺;期中、期末进行综合知识检测;

2.一学期里适当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竞赛(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课时:72课时 设计者: 课程简介: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背景分析: 本册的部分知识只是以前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如万以内的加减法,方法与二年级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相同,因此对于这样的内容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培养他们的迁移类推能力。对于一些学生初次接触的知识,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等,对于这些操作性较强的知识,他们的好奇心会非常强,求知欲望很浓厚,因此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目标: 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运算。 2、在自主探索,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会进行相应的验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秒,了解时分秒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空间与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统计与概率: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综合与实践: 1、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到呢个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

兴趣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兴趣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兴趣数学 课程类型:数学思维拓展 授课教师:李雅梅 授课对象:我校各年级段学生 开设办法:选修课,低、中、高四个年级集中教学 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 1、开发原则:《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趣味数学》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

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 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主题与内容 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 课程内容: 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课时:90课时 设计者: 背景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运用上较上册有所加难,教学选材和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在上册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了预习、思考的习惯,因此,本册教学侧重在原有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思维、勤于思考的能力。 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会读写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会说出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会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指出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能说出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知道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会说出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内容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从他们的年龄特点看,她们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对老师同学、对课堂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也有少数同学基础差,注意力易分散,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慢慢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们都活泼可爱,已经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体。根据上面的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数学,并通过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本册教材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

继承了认数和计算相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目标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

校本课程纲要――生活中的数学

校本课程纲要——生活中的数学 课程类校本课程——课外知型识拓展 《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方案的拟定和课程的开发是以“关注生活,勇于课程简介 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巩固延伸”为宗旨,以生活为对象,以数学探究为(200字 方法,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亲近生活,了解生活,探究生活。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内) 的氛围,让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很近,并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发掘知识。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培养一种背景分析 科学探究事物规律的精神,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验工作。 生活是许多自然规律、社会知识的本源,而知识规律的作用就在于其来源于(500字 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进而改变生活。数学规律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 内) 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关于数学知识的传授都忽略了生活这一环节,以致使许多人认为数学学而无用,因而对生活中的数学也就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了,从而造成了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脱离,以及探索精神的匮乏。 中学数学校本课程目标是:

1.使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与科技的关系。 3.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4.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5.同时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我校《生活中的数学》校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走探究式学习之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具体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2、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归纳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版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时:90 设计者:卢朋丽 一转眼,学生就进入三年级了。三年级是一个转折的年级,孩子们要从写句子、写段落到写成篇的作文了。这就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特进行如下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认识250个生字,会写25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内容写清楚写明白。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完整word版)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学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青岛版 适用年级:三年级下册 课时数:65课时 设计者:郑文武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会认、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 2.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方法。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 1.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统计与概率: 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数据收集的一般方法和统计知识。 实践活动 1.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理解小数意义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初步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 2.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比较、归纳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或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结果的同一性。 3.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和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全册课程纲要

现不同光源对物体影子的影响。将实物抽象为几何体,由点光源、太阳光源抽象出“中心投影”、“平行投影”等数学概念。通过数学化,使知识成为处理生活中和数学中一些问题的工具,通过三维与二维图形的表示与转换发展空间观念,构成进一步学习“几何学”的基础。 (5)《频率与概率》在已有知识和活动经验基础上,以涉及两步试验的问题为切入口,继续以实验概率为认识的主线,动态地考察频率随试验次数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得到概率的估算值。在此基础上,在等可能性条件下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统计“所有可能出现的种数”及“事件发生情况的种数”,用古典概型计算出概率,进一步感受“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可以理论地研究相对复杂一些的“两步或两步以上试验发生的概率”,也可以利用频率的稳定性估计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而第4节,更是通过试验频率与理论概率之间关系的分析,力图揭示统计推断的一些理论依据,加强统计与概率的联系。 二、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1)在学习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方法(包括求近似解)的过程中,应使学生感受到由简到繁进行思考和处置问题的思路,领会推导过程的原理和依据,不宜只进行程序性运算训练。第2节中的“读一读”表明不排斥对其他思想方法的探索。在处理应用问题时,要留有审题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急于代替学生对数量关系做出分析。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必要时进行交流。 (2)研究反比例函数性质时,注意提高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和清晰表达的能力。本章后面的课题学习有一定挑战性,体现了“做数学”的活动。 (3)学习几何证明,一是形成证明思路;二是书面表达。前者应充分利用背景经验,体察其中几何证明的基本策略,要时进行思想策略的交流和评议。“证明”是基于对问题自身和图形的分析,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助于形成知识结构。不是对“解题术”中所罗列的各类方法的检索和匹配。对于后者,证明的表述要严谨、縝密、简洁、规范,要经得起推敲和质问,对此,需要做相应的训练。 学习命题的拓展、引申、推广,意图是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如,逆命题成立吗?图形变化时结论能保持吗?极端情形呢?变换某些条件后情形怎样?考虑更一般的情形,……)。突出体现了数学思维方式。 2.教学中要准确定位,提高有效性 (1)《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开始时不妨讨论问题:以前的探索已经知道了很多有关平行四边形的命题,其中哪些可以直接进行证明,哪些命题还需要先“补证”相关的定理,做出一个清理。有两种选择:其一是由教师按证明的逻辑顺序排列出来交给学生;另一种是让学生分析思考充分讨论,整理出证明的逻辑顺序,形成对知识体系的一种认识,这是一个知识重组的过程。不妨作为“试一试”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利于对公理化方法的解释。 (2)《频率与概率》中,有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计算出理论概率,当超过学生接受能力时(如“生日问题”),可以采用实物进行操作试验或用模拟试验的方法得出概率的估计值。在进行试验前一定要求每位学生明确要解决问题的数学意义,清楚解决方法的思路和原理,甚至允许对试验结果猜测其大致范围,做出预期,增强对活动全过程的关切程度,避免部分学生参与试验的盲目性。试验完成后进行反思和交流。 课程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经历菱形、矩形、正方形概念的抽象过程,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判定的探索、猜测与证明的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设计日期:20 13年10月25日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程名称: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课文56课时 综合性学习4课时 口语交际8课时 习作16课时 语文园地16课时 总计99课时 一、学生、教材及其它背景资源分析 1、学情分析:根据对原二年级任课老师的调查,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总体看来学生学习情况一般,其中有的同学学习认真,思想纯朴,进取心强,各方面表现突出。有的同学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多部分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成绩良好。有的同学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学习成绩差。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学生在认字识字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由于一、二年级的生字都是在课堂上老师一个一个地教的,到了三年级由学生自己来学,很多学生不太适应。从以往三年级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们在书写上出现种种问题,有的学生看不准字,总是多笔少划;有些学生的字写得很认真,但不漂亮;有些学生的字很难看,急待练习提高。在阅读方面,由于学生年龄小,每读一篇课

文都不是很熟练,理解能力也不太强。在习作方面,更是刚刚入门,尽管不少孩子都能写下几句通顺的话,但是错别字较多,写作没有顺序,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更不会写具体。在口语交际方面,大部分学生能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但是表达得不够流利。综合以上多方面因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2、教材基本结构及特点简要分析: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有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供学生作为延伸、扩展阅读之用。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星原之火》 授课对象:三年级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课程简介: 《星原之火》数学校本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注重与教材同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内容力求做到趣味性、操作性、现实性、探索性、开放性、思想性与方法性,主要体现三大理念: 数学是思维,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素质,因此,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数学是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是文化,数学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通过多种资源的挖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程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趣味数学为支撑点,分为三大模块(思维训练、实践活动、开心数学)编排,采取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写方式,力求图文并茂,学练结合,层次鲜明。

背景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但由于受应试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了只重视数学知识,缺少人文的熏陶,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把掌握基本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把学生的生活空间挤压在分数的争夺上,最终使学生的健康生活道路增添了诸多的阻碍……这种教学显然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认真分析我们的数学教学现状,我想,除了我们的教育体制导致我们对数学的本质或精神理解有偏差、导致我们的教学方法手段相对单一外,还有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数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匮乏、我们呈现数学的方式死板等。正是从这些角度考虑,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数学资源,包括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民间数学趣题、数学古题名题、数学史、数学家的介绍,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究活动,使数学内容更充实、数学课程更丰满,还原一个有趣的、富有人情味的数学真实面貌。我校为了贯彻落实校本课程计划,活跃学校数学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从2013年下学期开始开发校本课程研究,命名为“星原之火”。 课程内容: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一年级数学上期《课程纲要》 郑州市二七区运河城实验小学陈华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审定2012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授课时间:60课时 ◆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设计教师:一年级教师 ◆背景: 本期实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价值。 数与代数领域中的“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重点内容。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程总目标: 1.会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认识“=”“>”“<”,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2.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根据加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观察、操作、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5.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7.课堂教学中,巧妙的把数学与语文学科、美术、音乐等学科整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和美课堂。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大象版

课程纲要.科学三年级上册 课程名称: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设计者:郭晓丽郭雯芳 适用年级:三年级 总课时:共计36 课时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学校: 课程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一)科学探究 1、体验“观察与提问”,会观察,会记录,提出问题、记录问题 2、能利用各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体验五官的作用 3、能从不同角度对秋天进行观察和提问 4、以制作“蚂蚁”模型为线索:制作→观察→修正 5、尝试用搜集资料的方式来解决科学问题 6、会选择问题;认识土壤 7、会运用工具进行定量观察,了解对比实验的要求,会整理数据 8、会评价问题,尝试调查法,制作科普展板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展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爱护大自然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6、乐于合作和交流,能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7、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社会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 1、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全面了解秋天的景象,观察果实、找出果实的共同特征 3、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 4、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了解昼夜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5、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体验用不同方法进行观察的乐趣,体验发现问题带来的充实感,激发提出问题的兴趣。 第二单元:能利用各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 第三单元:能从不同角度对特定事物进行观察和提问 第四单元:能多层次地对自然世界进行观察和提问第五单元: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第五单元: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第六单元:能借助简单测量工具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

三年级数学课程纲要概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时/学分:65课时(义务教育) 设计者: 背景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目标 数与代数 1.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运算。 2、在自主探索,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会进行相应的验算;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秒,了解时分秒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图形与几何 1、通过观察、操作,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能测量并计算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在实践活动中,知道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统计与概率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综合与实践 1、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到呢个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上册九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孟庄镇第二初级中学 课程名称:《数学》(九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北师大版 课时总数:55课时 一、课程目标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与解读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本册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元二次方程、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相似、投影与视图、反比例函数。 (2)教材分析 代数部分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是第三学段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方程、函数”的数学意义。 几何部分包括《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图形的相似》、《投影与视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加强逻辑推理的训练,了解相关几何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感受公理化思想和演绎推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科学理性精神,提高准确表达论证过程的技能。

概率统计部分包括《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的学习。进一步通过有趣的实例、操作活动考察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3)学情分析 1、转化思想:即将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变形、变 换、转化为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上来处理的一种数学思想。九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一元二次方程中。 2、方程思想:就是把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 (组)的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或更容易解决。上册内容主要体现在一元二次方程中。 3、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图形与数量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数学问题更直观,更容易解决。上册内容主要体现在反比例函数中。 4、分类讨论的思想:具体地说,就是把包含多种可能情况的 问题,按某一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进行解决,从而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步的,分类的一般原则是:标准统 一、不重不漏。上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章。 5、整体思想:上册内容在一元二次方程中有所体现。 6、概率统计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 (4)课程目标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数学小故事》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开发原则与开发背景 1、开发原则:《数学小故事》课程就是要通过讲故事的 方式让学生轻松学到数学知识,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 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 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 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 生接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 学。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 和逻辑为特点。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 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数学小故事》将寓 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 子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 读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 多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 的知识。 2、开发背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数学以高度智力训练价值以及学科本身

所具有的特点,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也使那些数学尖子有发挥自己特长的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发展,形式健全人格,具有终身持续发展能力的力量源泉。开展教学思维训练活动,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教学才能,提供了最佳的舞台,未来的数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就在他们当中诞生。 二、课程主题与内容 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 课程内容: 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了解数学历史知识; 2、通过学习掌握数学速算技巧; 3、通过学习掌握时间的一些知识; 4、掌握生活中的等量代换趣味问题; 5、通过学习了解转化的相关知识; 6、通过学习了解逻辑推理的知识,提高推理能力; 7、通过学习了解数学中一些有趣的规律; 三、课程目标

新人教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内容及课时安排 (也就是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的课时安排部分)

三、实施策略 (这里应该包括教法、学法、活动、教学建议等)(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课程纲要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解决问题》课程纲要撰写人:三年级数学组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57课时 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背景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和计算的基础。小数的初步认识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及小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总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的方法,使100%的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并会估算。 2.通过经历笔算过程,使98%的学生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3.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使99%的学生会看条形统计图,掌握简单的数据分析。

4.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说一说,找一找,辩一辩,做一做等活动,使98%的学生会辨认方向,能用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路线。 5.结合实例,通过观察和操作的方法,使97%的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并正确计算。 6.结合具体内容,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使98%的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比较小数,会计算小数加减法。 7.结合实物,通过观察、对比,使99%的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内容标准: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安排: 课时1:认识方向(认识东南西北) 课时2:问路(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课时:90课时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 背景 本册教材内容涉及数学课程内容的各个领域,而且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具体表现: 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小数乘除法”单元,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容量大,计算过程比四年级复杂,还突出了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学习相结合。“简单方程”单元小学阶段正式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它不但有助于巩固和加深前面所学的算术知识,还可以利用解方程,大大提高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方法上的一次飞跃。空间与图形领域提供的资源,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和积极思考。“多边形的面积”是在认识多边形的特征及面积定义后,去学习多边形面积的知识。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前四年学习的基础上,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为资源,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本期课程内容知识点散、多,难度相比以前增大不少,但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对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养成踏实、细致的学习态度,应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标 1.自主探索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充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会利用相关计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能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及数量关系;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理解方程的意义,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方法的多样性。 3.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学习,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实验、游戏等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定量描述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并能进行交流。 5.结合实际情景,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获得在给定目标下,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经验。 内容

部编三年级上册全册课程纲要教学内容

部编三年级上册全册 课程纲要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一、教学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三、教材分简析: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四、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