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衢州市大路畲族风情文化旅游村一日游

衢州市大路畲族风情文化旅游村一日游

衢州市大路畲族风情文化旅游村一日游

衢州市大路畲族风情文化旅游村一日游:

衢州早上8:00汽车至大路畲族风情文化旅游村,9:00游览浙西小三峡,10:00游览九潭十八瀑,12:00中餐品尝农家菜,13:00游牛上坪古村落,17:00在农家乐用餐,晚上观看畲族风情文艺演出,在农家乐住宿,第二天结束愉快旅行!

篁碧畲族乡情况简介.doc

篁碧畲族乡情况简介 篁碧畲族乡地处赣闽边界,武夷山脉北麓,是铅山县的 南大门,距离县城87 公里、国防公路上分线40 公里,年均温度 14.5 ℃,全乡总面积81 平方公里,辖 4 个行政村, 28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96 人,其中畲族人口1400 人,山林面积 10 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 4 万亩,耕地面积179 公顷。围绕建设“和谐、富裕、美丽”新畲乡这个目标,全乡干 群精诚团结、努力奋斗,畲乡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 步。2011 年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340 万元,同比增长 16%;实现财政收入360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750 元。 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篁碧畲族乡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全乡山林面积10 万亩,其中毛竹林 4 万亩,立竹量在300 万支以上,享有“篁天赐 柱五千丈,碧海竹涛浪万重”之美誉。全乡至今仍保存有不 少的原始森林,山上可见成片的红豆衫、铁衫、古银杏等珍 贵树种和猪熊、狐狸、卷尾猴、娃娃鱼等珍稀动物,2002 年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在篁碧设立了保护站。此外,篁碧境内还 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铅、锌、萤石等矿产资源。 风俗民情别具韵味 畲族人在篁碧定居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畲汉通婚,两族 人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良好的民 族团结氛围。畲族人有自己的语言、服饰、风俗习惯, 如婚嫁用花轿迎娶、嫁女刁难新郎习俗,大年初一的“出行”,

八月二十四的“庙会” ,美丽动听的畲族歌舞等,华家祠堂、词臣牌坊、王宫庙以及雷家大院等则是一派鲜明特色的畲族古 建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篁碧还盛产倍受人们喜欢的豆 腐、小港鱼、野蜂糖以及苦甘茶等高山绿色食品。 自然景观神奇秀美 走进篁碧,映入眼帘的是连绵几十里的竹海,青翠、碧 绿足以让你心旷神怡,稀稀落落的瀑布群形态各异:有的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 ,有的是顺势而奔的小溪流,有的是神 话中的“水濂洞” ,漫步在竹海里、瀑布边,古老而又神奇 的三姑石的传说、老虎寨的来源、仙人桥的故事在这里 还有华东第二高峰“独竖尖”,海拔 2157 米,建议你登上它,感受一下他的雄伟、俊秀来到篁碧,神奇秀美的自然环境会让你留恋往返。 产业经济突飞猛进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带领畲乡广大群众发挥“团结一 心、打破常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铅山人精神,用足 用活民族政策,对外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外商投资建成大 郎坑、小郎坑和新大岩三座水电站,新达矿业、开元矿业和 竹制品加工企业对内立足畲乡实际,注重科技投入,大力 发展种养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目前全乡已建成毛竹 丰产林基地 10000 亩,板栗 1000 亩,黄栀子 500 亩,特色蔬菜300 亩和形成了肉猪、肉兔、土鸡、蜜蜂、苗木等为主的多种特色规模种养殖业,乡域经济发展活力四射。 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江西民俗文化

09013123 卢长军 江西民俗文化发展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地带的南岸,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赣江,自南而北纵贯全省,故而江西简称为赣。江西,山青水秀,素来为江南的“鱼米之乡”,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等文化名人的故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唐代诗人王勃在其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称江西为一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 江西省是我国开发历史较早的地区之一。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据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记载,江西远在春秋以前时期地属“扬州”之域。“扬州”是传说中的上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苏、浙、皖、赣、闽、粤。江西北部则属荆、扬两境,今鄱阳湖以东属扬州,以西属荆州。 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全境先后分属吴、楚、越管辖。公元前2 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江西大部分属九江郡。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三国时,江西大部属扬州,南朝齐属江州,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又置洪州总管府,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江西属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增为十五道,原江南道分为东西 两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江西之名也由此而来。 两宋时期,江西的大部属江南西路,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

浙江重点项目-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医院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浙江重点项目-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医院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医院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申请报告 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医院建设工程项目商业计划书

福鼎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鼎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保护与继承时,总是艰难前行。很多民俗、文化、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人们淡忘。国家为了唤醒人们对这类特殊的文化财产进行保护,于是从2005年起开始着手非遗名录的录入。而福鼎作为民俗特色及其浓厚的地域,也开始着重对非遗的保护,其中国家级非遗3项、省级非遗4项、宁德市级9项、福鼎市级9项。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福鼎非遗,共同保护和传承祖先留下的瑰宝吧!

1、国家级非遗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白茶史息息相关,十九世纪中后期,福鼎先辈开始培育良种大白茶,制作白毫银针。如今制作技艺在传承古老制茶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推陈出新,制法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主,其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现有福鼎白茶制作原料主要采用优质品种福鼎大白、福鼎大毫和菜茶。

【福鼎沙埕铁枝】约在明末清初传入福鼎,至今500多年历史,早期是竹、木质结构,用人抬扛,为单层2至3米高,叫平阁。随后发展成用钢管或铁条焊接成枝状并固定于车辕上搬行的一种民间表 演艺术。它汲取民间文艺、传统戏剧、舞蹈等艺术的精华,极具闽东渔村风格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过去民间搬铁枝一般在节日、庆典、神诞、庙会时举行,现在多数地方固定为每年的元宵节期间即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举行。素有“中华绝技”的盛誉。

【瑞云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歌王节,又称“牛歇节”。相传为了纪念先秦时期钟子期和钟仪两位畲家歌王,故而每逢四月初八,畲族人民便设坛祭祀、举办歌会,畲族歌手通过“赛歌会”、“火头旺”等活动,展现自己的民族特色。畲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情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和杂歌等。主要以清唱为主,体现了朴 实无华的原生态民歌唱法,是畲族歌谣“福鼎调”的典型。

闽东畲族画册策划案

《闽东畲族——山哈记录》画册制作策划方案 一、画册风格及版块设置: 1.开本规格:26*25 封面封底:250克特种纸 衬页:空白硫酸纸 扉页:封面设计的黑白处理(2页) (呈现画册的品质感) 2.目录(3页) 3.畲族祖图:跨版设计,古朴深远,体现历史感。(4-5页) 4.前言(6-7页) 这个刀耕火种的勤劳民族,时间与空间在纸间穿梭,以一种极致浓缩的方式呈现,畲族的风呤水咏,畲族的风语山颂。聆听流行与古朴的对话,翻阅间,寻求仅存的感动与慰藉……” …… 在近代民族文化的变迁中,我们不经意的丢失了自己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情怀。今天,文化的复兴和繁荣,更应该以人文传统的回归作为标志。此画册试图寻找这回归的途径和脉络,或许能有所收获。 5.领导视察闽东各畲乡情况:图文的形式展现(8-13页) 6.国画的隽永——畲乡长卷(13-40页) (通过图文的方式展现新时期畲乡的新风貌) “把她看做画家的话,那么畲乡的手法,自成一家。朴素的姿态,俊雅的清寮,飘逸的,缠绕的,流动着国画的韵致。在这里,温习曾经的原色,寻找消失的千枝,在荒芜的繁华中,留一处可以归隐的田园。” 参考图片: 蕉城:上金贝畲家寨;中华畲族宫;八都猴盾村。 福鼎:白琳镇牛埕下村(有雷钟诸姓);桐城浮柳洋村(有蓝李诸姓);佳 阳乡双华村(有蓝雷两姓);佳阳乡佳阳村单桥(主姓钟);前歧镇凤桐箐寮村 (有雷姓);仙都德缙云县;佳阳乡周山村。 霞浦:崇儒畲族村;一贝畲寨;半月里——现存畲族古迹最多的村庄;水门乡半岭村;水门乡茶岗村;溪南镇白露坑畲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盐田

” 畲族乡瓦窑头村。 柘荣:湾里村。 福安:穆云乡溪塔村——蓝姓山客村(南国刺葡萄之乡);高岭村;王楼村; 虎头村——吴姓山客村(水蜜桃之乡);仙岫山;大林畲村;金斗洋村——畲家 拳发祥地;廉岭;坂中畲村;黄沙竹海——白沙民族村;林岭畲族村;凤洋畲 村——畲山里的“百艺村”;竹洲山村——红色根据地;康厝畲乡红坪畲村—— 畲族生态村;江家渡民族村的古塔凌霄;瓜溪民族村——植物“活化石”桫椤 之乡。 罗源:八井村;大坪村;福湖畲族风情园。 以及千柱落脚,千枝落地,土墙厝金,门洋村民居;山头庄民居;坂中村 仙岩村;灶间,扶扇,上梁等居民建筑。 7.精神的舞蹈——畲族风情(41-70 页) 人文,使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历史绵延,文化积累的印迹,形成了畲 族独特的精神文化。 “最神圣的仪式,以一种最美丽的姿势舞蹈,一页浮漂隐现出一个感人至 深的身影,一曲天外的畲歌,缓唱出永恒的美与传奇。这里的畲风畲俗以最华 丽的质朴,让历史动容。 参考图片: ①婚礼仪俗: 穿凤凰装的畲族新娘;佳期酒;出嫁前三天的“赖床”;新妇酒;讨凤凰 蛋;难为赤郎——借镬(寿宁);闹八仙;请亲家舅;接新妇的鼓溜班。 福安红坪村:出嫁前夜请祖公;新娘上轿前祭祀轿神;次日凌晨小姑陪新 娘下厨讨衣食;梳妆完毕分灶仪式——分散;婚礼茶为最;新娘向舅公敬“九 节茶”;吃糍粑——订婚时一种热闹的形式。 霞浦婚俗:婚礼畲歌贯穿始终;新娘出嫁前“做表姐”陪客唱歌;“做亲 家伯”;男跪女不跪;哭嫁;调新郎;做暖房。 ②民俗: 屏南畲族的凤凰茶道;病逝带茶归;正月初五拜年;客来茶当酒有“一碗 苦,两碗补,三碗补补胃”的说法;婴儿缚手;福安市高山村的皇帝茶;头饰 别柳条;踏路牛;农具做嫁妆;香袋彩带定情物;七月七炒豆;虎猴相克之说; 焐年猪;福安柏柱洋的屏峰山上的仙脚迹畲村;福安坂中后门坪鼓楼山上的二

畲族风情导游词修订稿

畲族风情导游词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畲族风情导游词 【车上讲解】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前往的是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在去游览之前,我想大家还是先了解以下畲族的概况:畲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排列第二十位。我们漳溪畲族乡有“广东畲族中心”之称,是全省七个民族乡之一,也是广东唯一的一个畲族乡。畲族人口近6000人,这里是畲族人是明朝洪武年间由平远县热拓乡迁来的,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开基始祖为蓝氏江南二十八世(一百三十五世)宗德公,度名:千三郎。据说畲族的祖先狗头人身,是龙犬的化身。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自从盘瓠古开天地以来,黄帝有一个孙子叫高辛帝,高辛帝的老婆姓刘,因为她的耳朵很大,人们都叫她大耳婆。有一年,大耳婆的耳朵张出一个肿瘤,太医从她的耳朵里割出一条虫子,有三寸长,放在盘子了,然后盖上“瓠”,就是我们祖先以前用的“勺子”。三年后的一天,突然间电闪雷鸣,金虫变成了一条龙犬,龙犬降声是吉祥的兆头,全宫上下都很高兴,高辛帝就命名它为盘瓠,盘瓠在军营里一天天的长大,经常跟士兵们出去巡营、打猎,学会了一身好本领,有一年边疆的一个番王的头来侵犯高辛帝,高辛帝的手下都招架不住了,便贴出皇榜,说有谁能取得番王的头,就让他在高辛帝的三个女儿中任选一个做老婆。但皇榜贴出很多天了,都没有人来揭榜,龙犬看见后,揭下皇榜去见高辛帝,高辛帝一时也没有其它的办法,只好派龙犬去试一下,龙犬就连夜飘洋过海去见番王,因龙犬的本领很大,自称是来帮番王的,番王见到龙犬很高兴,当天晚上就设宴招待龙犬,结果给龙犬灌了个大醉,龙犬就借个机会咬断番王的头带回去叫高辛帝,高辛帝便遵守自己的诺言,让三个女儿出来,任它选一个做老婆,龙犬选中的是三公主,可是皇后不同意,说你是狗我女儿是人,怎么能跟你结婚呢龙犬说:你给我七天时间,我就变成人形,跟你女儿结婚,但这七天内不能有任何一个人来偷看我。当龙犬变到头的时候就不能再变了,所以就成为了狗头人身了。之后还是与三公主结了婚,结婚后生下三子一女,龙犬本来是没有姓的,就去请高辛帝赐姓于他的子女,大儿子去见高辛帝的时候,是用个盘子装着去的,所以就赐他姓“盘”了;二儿子去见高辛帝的时候,是用一个竹蓝装着去的,高辛帝便赐他姓“蓝”了;三儿子去的时候,恰好打雷,便赐他姓“雷”了,女儿长大之后招了个驸马姓钟,就随夫姓钟,丈夫是瑶族人的祖先,但是姓钟的有一部分又跟母亲姓成为了畲族。因此,畲族就有了盘、蓝、雷、钟四姓同源一说。龙犬的大儿子叫蓝光辉,即是现在蓝姓畲族人的直系祖先,又称“蓝大将军”,他手下有五名英勇善战的

景宁畲族服饰纹样中蕴含的文化与审美

?264 ? 摘要:当代,我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极其丰富,随着时代的流逝和社会的进步,不同民族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民族风格和文化价值。而最能辨别不同民族之间显著人文差异的便是服饰的内涵,这在浙江景宁畲族人民身上被很好地展示了出来。畲族服饰的色彩、纹样等特点显示出其原始朴素的人文意识和崇尚精神,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浙江景宁畲族服饰纹样的文化背景、信仰崇拜、颜色造型和纹样意义来体现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畲族服饰纹样;文化内涵;审美价值;颜色造型 *本文为:2012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畲族服饰文化的继承与拓展研究—以景宁为例。课题编号:2012N189;浙江省丽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景宁畲族服饰图案造型与色彩的发展研究。课题编号:LB200912 从古至今,服饰作为我国民族传统的视觉标志流传至今,它不仅展现了一个民族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状态,同时预示着不同民族发展的文化追求和审美价值。由于每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信仰审美的不同,使得不同民族逐渐形成自己的装饰特点和服饰纹样,而畲族服饰纹样的内涵来自于其对生活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根源的认识和感受,深切地表达出畲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畲族服饰纹样的独特价值体现紧紧围绕着畲族人民的自身需求、文化魅力和历史民族感。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细致地分析浙江景宁畲族服饰纹样的文化背景、信仰崇拜、颜色搭配和纹样造型来展示畲族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一、畲族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 1.畲族服饰纹样的文化背景 畲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一带,人数较少却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在长期的迁徙发展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以祖宗崇拜和自然崇拜为主要特征的宗教文化,成为畲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在很大方面上影响着畲族服饰的内容,他们对盘瓠神话以及凤鸟传说的崇拜使其在服饰纹样上有具体表现。在清末民初时畲族女子身着花边衫、花边裙,系围腰裙,扎花腰带的凤凰装,形成了特色的民族服饰,其纹样都与畲族的文化背景紧紧相连。畲族先民们曾一度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但面对权势阻其上进、斥其为异类、歧视衣着时,他们始终保持着民族服饰特色,维护着服饰文化精神。同时,农耕文化是畲族人民长达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在生产和生活中滋生出的文化现象,他们世代以耕种为主要生存来源,其服饰的题材也由于文化的熏染大多来源于自然万物,早在《后汉书?南蛮传》有记载,古代畲族人民“织绩木皮,染以果实,好五彩服饰。”畲族服装的纹样设计、颜色组合、造型寓意等,均记录着其民族特定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状况。此外,由于畲族居住地区偏僻,山高林密,使得畲族成为典型的游牧民族部落,游牧文化使得畲族人对某些动物及生活方式产生特殊的情感,服饰上织绣许多神秘的纹样,象征着他们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性。 2.畲族服饰纹样的信仰崇拜 信仰崇拜被很多民族当做精神的指引,这种宗教形式不仅影响到民族的根源和传统,而且对许多少数民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畲族人对图腾和动物的信仰崇拜和宗教崇拜在服饰纹样上得到展现,并在很大程度上对畲族民族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特别是对一些传说中的勇士和一些特定动物产生了崇拜关系。畲族人民的图腾崇拜多来源于盘瓠神话以及凤鸟传说。在畲族中广泛流传着关于龙犬勇士传说,景宁畲族内部有权威资料记载了盘瓠神话的具体内容,盘瓠被描绘成一位杀敌立功、勇敢机智、至高无上的人身犬头勇士,他被畲族人民视为始祖,视为神圣的民族信仰。畲族人民把有关盘瓠的故事绣画在布上(祖图),世代被视为安定美好的象征。这些信仰直接贯穿到畲族人的头饰和服饰上,比如一些畲族妇女把头饰装饰成龙犬状,并曾在《皇清职贡图》中云:“妇女以蓝布裹发,戴冠状为狗耳。制衣有制裁皆尾形古风……”这些都体现出其图腾崇拜的风俗。 此外,畲族人对具有神奇色彩的凤鸟类有着美好的向往,凤鸟崇拜最大限度地在他们的服饰中展现了出来。凤鸟图腾来源于畲族始祖三公主,传说她善良聪颖,远离宫廷携丈夫孩子迁到凤凰山上,被尊称为凤凰神。而传说把彩带和香袋送之爱慕之人便会保佑夫妻白首相携,因此畲族人世代织起彩带,用口传手授的方式把这美好的心愿传承下来。比如景宁畲族妇女在衣服上装饰着各式各样的彩色织带,并镶有金色丝线,象征着凤凰的姿态,就是沿袭三公主的装扮,以庇佑生活美满。盘瓠神话和凤鸟传说影响着一代代的畲族人,从头饰到服装纹样装饰都充分体现出畲族人对于图腾的信仰崇拜,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 二、畲族服饰纹样的审美价值 (一)颜色搭配展现出的审美价值 在各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服饰色彩作为一种明显的生活符号,代表着各民族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情结,而对于浙江丽水景宁畲族人来说,努力追求服饰颜色上的厚重感和平实感成为他们体现民族思维和存在价值的关键。生活中的畲族人民,其服饰颜色一般是以黑、蓝两色为主,整个色调显示出他们古朴、深沉之感。特别体现在畲族妇女的服饰上,她们多穿自织的青蓝色大襟麻布衣,衣领、袖口和右襟处多镶有各色鲜艳纹样,不同的颜色搭配,不同的色调和 景宁畲族服饰纹样中蕴含的文化与审美 周谨蓉 民间文化

市级精品课程(5)《畲族服饰》教案

目录

第1课《走进畲族服饰》

(一)激趣导入 1、播放畲族山歌,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民族的歌曲,他们在唱山歌的时候的打扮是怎么样的? 2、引出课题:走进畲族服饰。 (二)欣赏服饰 1、投影播放畲族人民穿着畲族服饰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畲族服饰主要有哪些颜色?上面有哪些装饰?款式和我们现在穿 的服装有什么不同? 2、学生欣赏讨论后总结:畲族服饰主要的颜色是黑色和蓝色。上衣是大襟交领式,领口、两襟及袖端均饰以花边;并且都配有围裙,上面绣有精美的图案。畲族妇女还喜欢佩用银饰,常见的有发簪、耳环、耳坠、戒指、手镯等。 3、教师小结:畲族志性的服饰是女子的“凤凰装”,畲族服饰样式按样式不同主要分为两种:浙西南装式和闽东北装式。不同年龄段女子着装样式名称各异:畲家妹子16岁以前的装扮象征雏凤;婚后妇女是成年大凤凰的装扮;老年妇女则是老凤打扮。 (三)引发创想 1、学生小组讨论:如果你去设计畲族服饰,你会怎么去设计?

第2课《凤凰嫁衣》

2、出示现收藏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博物馆的民国时期的传统的凤凰嫁衣的上衣图片。 问:说说和你平时看到的凤凰嫁衣有什么不同? 畲族传统凤凰嫁衣为黑色,上衣是大襟交领式,领口、两襟及袖端均饰以花边,绣有精美的图案。 现代的凤凰嫁衣从颜色、样式、纹样上与传统的凤凰嫁衣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四、说一说 畲族姑娘出嫁身着的凤凰嫁衣各有不同,你见过怎样的凤凰嫁衣,能简单的画一画或写一写吗? 五、学生作品欣赏 六、展评小结 1、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及值得学习的地方, 2、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及他们的优秀之处。 3、教师小结。 七、课外拓展 用其他材料形式展示凤凰 板 书 反 思

福建民俗风情

福建民俗风情文化 摘要:本文对福建的地域风貌、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主要对福建的饮食,节日, 正文:一、福建的地域风貌 1.1福建地貌 福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福建省土地总面积的90%,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省内有闽西与闽中两大山带大体平行,闽西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斜贯闽、赣两省,长约530千米,平均海拔1千米。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位于武夷山市西北部,是中国东南地区最高峰。闽中山带从北至南分为鹫峰山脉、戴云山脉、博平岭。 福建海岸地貌格局以多海湾、多半岛的曲折海岸线为主体。闽江口由于山地逼近海岸, 且广泛分布海蚀红土台地。闽东南沿海地带是省内耕地集中区,亦是福建省经济文化最为发达地区。 四大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兴化平原。 2.1福州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扫墓祭祖节日,但福州的清明节却有其独特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福州市民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压纸、培土。扫墓完毕后,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邻人说明本户已履行了扫墓祭祖的责任。

福州人扫墓祭祖还要供奉的供品,供品并不复杂,只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供品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稞”,所以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稞,如今,清明节前后,街上店铺也大量出售菠菠稞。 菠菠稞是用菠菠菜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稞皮,以豆沙、萝卜丝等做成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倒是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稞以春天的绿意,扫墓后回家的路上,菠菠稞就成了很好的充饥的点心。 2.2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居住在福建的客家人与其他地区的客家人一样善唱山歌,用客家山歌表达他们的生活、劳作和情爱等情感。客家山歌是用客家人的口头语言演唱,融含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枝一秀。客家人由于所处环境大多是山野峻岭,男女共同劳作,没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地位差别,客家人大都纯朴耐劳,客家人这些独特的背景和文化,也影响着客家山歌。 客家多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东南部山区,日常生活工作都与山有关系,客家妇女与男子同样从事着山间的各种劳作,在长期的山间劳作中,用山歌互相倾诉表达是自然中事。客家人因居住在山区地带,劳作辛劳,一旦走到田野山谷中,不免感到心花怒放,唱几首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客家人因没有其他较为普遍的民众娱乐,而唱山歌正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所以客家男女对它都有共同的喜爱。在客家社会里,旧礼教束缚也很严,由于在家里拘束过严,到了山间就精神得到了解放,所以会自然地唱起山歌来。 2.3龙岩客家婚嫁习俗 生活在龙岩的客家人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方迎亲队到达女方家,新娘出门要站在一个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客家民间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立业。接着要背新娘出家门,上车轿时新娘的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到达男家后,新娘要在手捧盛着柑橘吉祥圆盘的伴娘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表示“火红兴旺”,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开始。 2.4泉州民俗风情 泉州地处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古为闽越族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千百年来泉州民风淳朴,文教昌盛,人们勤奋坚毅,知礼乐善的遗风世代相传,形成独特的泉州民俗民风。 宋代初期,泉州海上交通贸易繁盛,成为“万国衣冠”的时尚之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重镇,不少外国商贾、传教士择地而栖,安居乐业。多种宗教传入,与本地儒道教传统文化相渗透,寺院庙观教堂遍布,信仰逐步世俗化,形成中外多种文化兼收并蓄的泉州民俗习性。 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外来风俗文化的交融,构成泉州独特的文化风俗氛围。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喜庆、岁时节日、信仰崇拜、礼仪风尚等,更多体现出文化古城和

畲族风俗文化

历史文化: 增城正果镇畲族村,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广州地区最大的畲民聚居村落。正果畲族村由吓水、通坑、榕树窿三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共300多人。他们居住的这片土地不仅有着崇山峻岭,也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畲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正果畲族村有本族姓氏三个,分别是盘、雷、来。他们自称“山哈”或“山特”,意思是山里的人。这个名字极富表现力,它深刻地表现了畲族先祖的生活生产方式。在岁月冲洗下,畲族传统习俗已难得一见,但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与这传统语言相伴的是简单淳朴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村民多从事山区农业,同时从事一些传统天然加工产品,如蜂蜜、米酒,畲族村酿造的米酒格外香醇,令人赞不绝口。 据《增城县志》记载,畲族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聚居于县北正果镇东南部的兰溪山区,族人常居深山大岭中,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根据该村保存的族谱及千年的族图来看,畲族先祖在漫长的迁徙路上已经走得相当久远。关于畲族的来源传说,村党支部书记来锦新告诉记者,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人身狗头,称为龙犬,当时高辛帝与邻国(番王)处于战争中,辛帝无法获胜,于是公榜三日昭示谁能杀死番王便可迎娶三个公主之一。畲族祖先看到公示后掀榜过海刺杀番王,祖先用其智慧刺杀番王成功。高辛帝见到龙犬是一只狗便想悔婚,龙犬突然用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日七夜便可成人。”龙犬入钟6日,公主怕其饿死,打开金钟察看,见其身已成人形但头未成人形,龙犬只得带着人身狗头与公主完婚,婚后育有三男一女,是为畲族祖先。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风俗习惯: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

景宁县民风民俗文化研究

景宁县民风民俗文化研究 摘要:景宁是浙江、江西、安徽等身份畲族最早的迁入地,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境内的畲、汉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着密切联系,长期的交错杂居使得他们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对景宁县民俗民风的研究其实就是对畲族风俗的研究。本文选取了饮食、节日、工艺、婚嫁四个富有代表性的角度来探讨景宁独具特色的畲乡风俗。 关键词:畲族,民风,民俗,研究 一、景宁的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饮食也最能反映一个地方的民俗特色。 景宁畲族人自称“山哈”或“山特”,意思是山里的人。这个名字极富表现力,它深刻地表现了畲族先祖的生活生产方式。在岁月冲洗下,畲族传统习俗已难得一见,但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与这传统语言相伴的是简单淳朴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畲家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娘”,即先把黄豆洗净用水浸涨,再用石磨(现在有的地方用电磨)磨成浆,再用温火烧熟,配以辅料,其味道非常鲜美。还有用辣椒、萝卜、芋头、鲜笋和姜做成的卤咸菜,其中以卤姜最具特色。用以做菜的竹笋有雷竹、金竹、乌桂竹、石竹、牡丹竹、蛙竹等十余种之多。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煮熟,撕成两半,晒干或熏干即可。在景宁一带的畲家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切成片,加盐猛火炒熟,再用文火焙干,装入竹筒内,用竹壳封口倒置,民间称这种干笋为“扑笋”。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 二、景宁的节日 景宁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最著名的是“三月三”。“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在长期的迁徙与山地农业生产、

走进畲乡古建筑群落 寻找心里那份宁静

走进畲乡古建筑群落寻找心里那份宁静走进粤北始兴畲族山区,给游人的最大印象之一便是这里的古老建筑,斑驳的古寨墙壁,悠长的青石板路,错落有致的畲寮,这就是畲族古人流传下来的古建筑群落。这些畲族古建筑大多是土木结构,虽然没有现代建筑的富丽堂皇,却别有一番古老沧桑的厚重感,如下图,据说市面上的古方胃泰散肠胃茶,发源于此栋建筑。很多现代人,在节假日喜欢放下都市的繁忙与压力,走进畲族古建筑群落中,心里十分宁静,漫步于小河边,感受山野田间的悠然自得。 畲族,一个古老而又文化璀璨的民族,目前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粤北山区,贵州、四川也可见畲族人的群落。由于畲族人一直依山生活,因此畲族人在长久的生活中形成一种傍山结茅,依山而筑的建筑风格,这样的建筑风格显示出了畲族人的高超智慧与勤劳精神。

因为畲族人所生活的地区不同,畲族建筑风格也会有所不同。但在众多畲族聚集群落处,可以看到,畲族房屋建筑格局基本分为“竹竿寮”和“走马寮”。“竹竿寮”像竹竿一样细而深长,走马寮的造型多为“日”字形。但无论是“竹竿寮”或者是“走马寮”,都显示出了浓郁的畲族古建筑风格,这些畲族古建筑受到当地政府保护。 “远方客人到畲村,山笑水笑人欢乐。”畲族人好客、热情,有远方的客人来到畲族古

村,感受一下畲乡的米酒,中草药文化,坐落在粤北山区始兴,有着千年、百年历史的畲寮中,仔细倾听着老人们讲着前朝故事,畲族奇特文化风俗,也是一种享受。 虽然畲族文化受到各界研究与关注,但目前,关于畲族这一古老民族的发源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可见这一民族的神秘。畲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语言、古建筑风格、图腾信仰等,这些神秘的魅力都吸引着越来越多人走进这些畲族古建筑群落中,寻找那神秘感觉。

畲族历史文化资料

畲族历史文化资料 哭丧时,眼泪不得滴在死身者上哭丧 先为死者梳洗更衣,孝男孝女执陶罐到溪河边,点燃三支香,烧化纸钱唱〈〈买水歌〉〉。唱完。向河里舀水,俗称“买水”。舀水时,死者是男,要舀顺流水,以示男在天;是女,要舀逆流水,以示女居地。清水舀回后,要放在火炉上暖几分种,用白布在水中浸湿,在死者胸前揩三下,背后揩四下。死者不论贫富,衣着要新,旧衣和有口袋的衣服以及钱、米和有文字之物不能装殓。死者着黑色衣服,衣服有单、夹与棉的不同,穿衣以重数计算,一般上身9重,下身3重。女性则戴上结婚时竹制的三角形头冠。衣毕,为其理发(一般人病时就已理好头发)或梳头。这个过程均伴哭歌。死者梳穿戴完毕,从卧房移到后厅。用两条板凳、四块木板、一张草席为死者支起一张“灵庆”。而后,用炉灰裹成10个小粽子,缚在一枝桃枝上,放到遗体的旁边,人殓时扔到河里。有“祖图”的畲族村,遇上50岁以上的亡者,在其厅堂悬挂“祖图”3天。吊唁死者,打破哀伤寂寞的局面,增加“红也喜事,白也喜事”的气氛。死者装殓时间要择海水涨潮时分,忌讳“重丧日”和“三丧日”。装殓时,丧女哭唱《落棺歌》。 入殓 超度:为死者设立灵位,有的用纸扎灵屋、马和钱币等为供品,请和尚,亦称斋公(迷信职业者)和八音乐队,念经做斋,超度亡魂,引入天国,使死者安息,并寄托亲朋的哀思。一般做一昼夜,多则三天三夜。

在闽东、浙南,一般在山坡侧挖水平墓葬洞穴,用两根圆木垫着,推棺入穴,石块封口。少数在平地挖穴入棺,俗称“仰天窟”。 一次土葬 原墓穴不合理想,或当时找不到理相墓穴,而临时安葬者,一般在三年后择吉日起棺,捡拾先人骨骸装在陶制的金罂之中,另择风水好地作第二次安葬、修建墓地,俗称“二次葬”。 二次土葬 在近村山野处建三面墙的屋子,用于停棺,畲语叫“起厂”,在棺木四周打上泥墙,停棺数年后在拾骨装陶罐土葬。停棺拾骨土葬,应是迁入闽东、浙南之前的古习俗。 停棺拾骨火化土葬 畲族有悬葬之俗。悬葬又称岩葬。通常的葬法有2种:一是将盛有骨灰的陶瓮置于高处的石洞和田崖的石穴之中,外叠乱石遮挡。罗源县安井村灰瓮岩石洞至今仍保存3个古时陶瓮及部分骨灰;二是在山上的半崖处挖掘土洞,将棺木置其中,洞口用石块和泥巴封堵,过三年或更长些时间取骨(个别还采用焚烧)装于陶瓮,然后移葬他处。此俗,罗源县霍口、飞竹等地畲村仍沿袭。据罗源县内部分畲族相传,此葬俗始于古时的悬棺葬。其说法有二:一种说法是畲族祖先盘瓠为天上“星辰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悬葬则寓其意;另一说法是畲族祖先盘瓠生前被鹿撞死凤凰山崖,葬于崖前,其子孙仿其祖先葬法。 悬棺葬

介绍畲族风情导游词3篇

介绍畲族风情导游词3篇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介绍畲族风情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介绍畲族风情导游词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前往的是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 在去游览之前,我想大家还是先了解以下畲族的概况:畲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排列第二十位。 我们漳溪畲族乡有“广东畲族中心之称,是全省七个民族乡之一,也是广东唯一的一个畲族乡。 畲族人口近6000人,这里是畲族人是明朝洪武年间由平远县热拓乡迁来的,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开基始祖为蓝氏江南二十八世(一百三十五世)宗德公,度名:千三郎。 据说畲族的祖先狗头人身,是龙犬的化身。 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自从盘瓠古开天地以来,黄帝有一个孙子叫高辛帝,高辛帝的老婆姓刘,因为她的耳朵很大,人们都叫她大耳婆。 有一年,大耳婆的耳朵张出一个肿瘤,太医从她的耳朵里割出一条虫子,有三寸长,放在盘子了,然后盖上“瓠,就是我们祖先以前用的“勺子。 三年后的一天,突然间电闪雷鸣,金虫变成了一条龙犬,龙犬降声是吉祥的兆头,全宫上下都很高兴,高辛帝就命名它为盘瓠,盘瓠在军营里一天天的长大,经常跟士兵们出去巡营、打猎,学会了一身

好本领,有一年边疆的一个番王的头来侵犯高辛帝,高辛帝的手下都招架不住了,便贴出皇榜,说有谁能取得番王的头,就让他在高辛帝的三个女儿中任选一个做老婆。 但皇榜贴出很多天了,都没有人来揭榜,龙犬看见后,揭下皇榜去见高辛帝,高辛帝一时也没有其它的办法,只好派龙犬去试一下,龙犬就连夜飘洋过海去见番王,因龙犬的本领很大,自称是来帮番王的,番王见到龙犬很高兴,当天晚上就设宴招待龙犬,结果给龙犬灌了个大醉,龙犬就借个机会咬断番王的头带回去叫高辛帝,高辛帝便遵守自己的诺言,让三个女儿出来,任它选一个做老婆,龙犬选中的是三公主,可是皇后不同意,说你是狗我女儿是人,怎么能跟你结婚呢?龙犬说:你给我七天时间,我就变成人形,跟你女儿结婚,但这七天内不能有任何一个人来偷看我。 当龙犬变到头的时候就不能再变了,所以就成为了狗头人身了。 之后还是与三公主结了婚,结婚后生下三子一女,龙犬本来是没有姓的,就去请高辛帝赐姓于他的子女,大儿子去见高辛帝的时候,是用个盘子装着去的,所以就赐他姓“盘了;二儿子去见高辛帝的时候,是用一个竹蓝装着去的,高辛帝便赐他姓“蓝了;三儿子去的时候,恰好打雷,便赐他姓“雷了,女儿长大之后招了个驸马姓钟,就随夫姓钟,丈夫是瑶族人的祖先,但是姓钟的有一部分又跟母亲姓成为了畲族。 因此,畲族就有了盘、蓝、雷、钟四姓同源一说。 龙犬的大儿子叫蓝光辉,即是现在蓝姓畲族人的直系祖先,又称

畲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是畲族文化的一大特色

畲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是畲族文化的一大特色,畲族体育运动形式多样,主张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畲族在发展民族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与世界体育文化相融合。小编很好奇畲族的传统体育运动都有些什么,你们也跟小编一样想知道吗?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畲族武术 畲族武术基本上可分作棍术和拳术两大类。由于根术器械的长短及其功用有别,又有不同的名称:一种叫“丈八棍”,长一丈二尺,由单人耍弄;另一种叫“齐眉棍”(或称“盘柴槌”)长六尺(或四尺八寸),供两人对打。棍术动作复杂多样,有双头槌、三步跳、四步半、七步、九步、猴子翻身、天观地测等。 拳术(又叫“打工头”)在一些合族山村十分普及。做为拳术的一部分,还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功夫,有这种绝技者多是德高望重的老拳师。畲族拳术流传于金涵、七都、九都、八都、飞鸾、漳湾、城南一带畲族聚居村落。主要有龙尊拳、虎尊拳等。其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削、托、拔、踢、扫、跳,其步型稳健,坐马前轻后重,用三角连环马,利于攻守转换,出手则多用短打即收。使用器械有锄头、扁担、棍剑等。金涵乡畲民曾在第三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表演过拳械对练和对棍。 二、舞龙头 宁德畲族同胞,每逢节日,必有舞龙头活动,流传八都的猴盾和飞鸾的南山一带,用以纪念民族图腾,祝福村寨平安、庄稼丰收、族人欢乐。舞龙头曾在第三届民运会上表演并获表演奖。 舞龙头来源:一种舞龙运动,原是畲族的一种祭祀活动。器械只有龙头,没有龙身和龙尾。龙头和绣球用篾子编扎,用彩纸糊裱而成,直立安在木桶上。运动参加者为七至十人,一人持绣球,其余持龙头。在锣鼓声中,龙头随绣球翻滚、跳跃,该运动集技巧、武术、杂技、体操运动为一体,有各种造型,如迎龙伞、龙抢珠、龙珠伞大会串等。其运动形式有平地和桌子上两种。平地套路有龙王滚车、鲤鱼翻白、鲤鱼翻梁、猴子翻梁、小合包、大合包、雪花介顶、龙王成楼等。桌上套路有开四门、画眉四角、画眉跳对门、鲤鱼上滩、鲤鱼下滩、鲤鱼跳龙门等。 三、舞铃刀 又叫舞铜铃、舞钢刀。流传在闽坑、八都一带山区畲村。有跑、跳、冲、刺、劈等动作,由驱鬼待平安仪式而来。传统习俗只许男畲民参加。1949年后,经过整理,摒弃了封建传统,吸收女畲民参加活动。成为一项活泼、有力的传统体育项目。曾在全国首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 四、摇锅 摇锅是源于浙江一带的畲族民间体育游戏。古时畲民为了强身健体,空闲时经常聚集在一起,用已破旧的锅当器材,一个或多个人站、坐在锅里,运用身体重心的变化和四肢、腰腹的力量,协调配合,使锅按不同的方向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这就形成最早的摇锅活动。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了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摇锅项目集健身、竞技、娱乐、观赏于一体,简单易学、形式多样,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练习。 五、打尺寸 尺,代表断弓,寸即是残矢之意。其中“尺”长约一米,直径约2厘米的木棍。“寸”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2020年) 说明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和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编制的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土地利用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地利用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土地利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规划编制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县域经济社会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及“四查清、四对照”工作错误!未定 义书签。 三、规划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对新一轮规划编制的主要启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规划基期年后的执行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规划基数转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转换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转换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技术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转换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经济社会及人口数据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经济社会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