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论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论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论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要求

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内涵及对策 一、粮食安全的内涵 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正式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的表述与界定。 ①1974年11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 ②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世界粮食的新情况,将上述定义进行了修改,确定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能够买得到也能够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物”。 ③1996年11月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对粮食安全内涵作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以上三个不同的表述,表达了在不同时代人们对粮食安全由低到高的不同要求。1974年概念的要求最低,只强调数量供给上的满足;1983年概念从买得到(数量供给满足)和买得起(购买能力具备)两个方面来衡量粮食安全状况,说明在考虑粮食是否安全的问题时,已加入了低收入人群经济购买力的因素,比1974年的概念要全面。1996年概念则在上述基础上又加入了质量上的需求。以上变化也说明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总的来说,我们应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粮食安全的概念:角度一: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 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其中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作为宏观层次的国家粮食安全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是家庭粮食安全、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2020-01-24 体育论文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中学体育教学思想的定位与学生认识体育的错位,教学内容的竞技化和教学形式的军事化,被动体育与强制性教育的冲突,给体育教师和学生戴上了沉重的枷锁,使体育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活力。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教材和教学内容,而在于对体育教学观念和意识的定位。中学体育教学应是生活中,围绕人的身体、心理、文化和所处的人文社会及自然环境而展开的一门研究人行为的学科。运动形式是教学的核心,身体活动是教学的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共同构成了育人的内涵,而学生体育意识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才是引导教学的航标。一、转变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意识笔者认为,既然“体育课就是玩”的观念在学生的认识上已根深蒂固,教师何苦要在形式上确认体育就是“课”呢?而事实上,强制式的教学、被动体育的训导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形成了教与学的矛盾,才使教师在教学中感到累。若教师顺应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以“课”的形式去组织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玩耍”中找到支撑“玩”的骨架——体育的知识,在活动中发现自己,发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等的关系,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习行为向着生活行为“迁移”,这种“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二、明确目的,超前引导,促进发展学生体育考试的成绩不能客观地反映体育教学的情况。体育课因为《合格标准》《锻炼标准》的层层考核,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都是为了考核结果,教学的目的发生了偏移,疏忽了教学过程的教育性,阻碍了学

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318208367.html, 论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作者:余晓峰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9期 摘要:目前世界粮食危机日趋严重,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全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粮食危机的发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建国以后中国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粮 食已经做到基本自给。但新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 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国只有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健全国家和粮食储 备体系、加强耕地保护和严格限制粮食的工业化等方面下大力气,中国才能切实保证粮食安 全。 关键词:世界粮食危机;粮食危机;中国;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54-03 突如其来的世界粮食危机使整个世界面临饥荒,它是比能源危机和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的世 界性的危机,粮食安全问题又严肃地摆在了世界各国面前。中国最大的国情是有占世界五分之 一的人口,养活这13亿人口是第一位重要的事情。因此,中国的粮食安全显得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重要得多。这就要求中国的粮食安全决不能只顾眼前,而要着眼于长远和未来。 一、世界粮食危机的背景 (一)世界粮食危机的现状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萌生、滋长,到2008年全面爆发的世界粮食危机在接踵而来的金融 危机作用下,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食品原料成本飞涨、燃料价格上升、不可预知的天气等因素,全球正在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大范围粮食危机。国际粮价成倍暴涨,世界粮食库存直 跌到安全线以下,供不应求状况频现,“粮荒”波及世界许多地区,甚至在有些国家引发了社会骚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2009年10月14日发表报告说,2009年全球营养不良人口将达到10.2亿,为197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 这场世界粮食危机不是偶然发生的,是世界粮食长期供求失衡的必然结果。早已有专家指出,世界粮食产量已多年徘徊不前,世界粮食库存这些年以来也连续下降,而同期世界人口却不断增加,现已达66亿多。国际谷物理事会最近预测,2009—2010年度,全球谷物总产量约为17.48亿吨,比上年度减少4 400万吨[2]。 (二)世界粮食危机的原因

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1. 前言 可持续发展是90年代国际上形成的有关人类发展的新概念。人类处于普遍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在可持续发展全球战略中,体育领域发生相应的发展变革,同时存在影响可持续发展因素;今日体育必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体育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2.1 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有三方面内涵:是全球各国各族的发展,是不损害别国其它领域和未来利益的发展,是长期持久的发展。它的评价标准体系的核心是人和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各种人与人类生存发展有关因素。其从理论上阐明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是促进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最重要的投资,也是维系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2.2 体育可持续发展内涵 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的现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目标。这3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人在整个发展中则处于实践的主体,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中心地位,人的素质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也必然要

求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3.实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性 3.1 体育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体育生态系统的发展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内外部各种环境要素的协调与配合,主要体现在体育生态系统内外部环境的优化。体育生态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大众体育环境、学校体育环境和竞技体育环境。体育生态系统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3个部分。自然环境的优化主要表现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优化社会环境与规范环境主要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的日趋合理和整个社会组织的日益完善。 3.2 全民体育的普及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作为提高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长期以来“体育大众化”和“体育终身化”是全民体育的最终目标。从根本上讲,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全民体育目的的实现,而这种目标的实现则取决于全民对体育的认识,当然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是实现全民体育普及与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995年6月国务院制定和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全国各地认真贯彻执行,这是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学校体育是体育持续发展的基础,国家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每周都要有固定的时间开设体育课程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终身体育则完善和丰富了体育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3.3 竞技体育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必须要研究与解

粮食安全论文-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

粮食安全论文- 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 摘要: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尤为重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面临许多隐忧。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积极务实的对策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粮食安全;重要性;隐忧;对策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据悉,全球饥饿人口在2009年首次突破了1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6,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紧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一、新形势下粮食安全的特殊重要性 所谓粮食安全,是指在保证国家遭遇各种灾害和战事时有足够应对储备的前提下,在使国家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的前提下,国家具有持续保障所有国民能及时买得到、买得起、价格基本平稳的符合国民习俗要求的、符合食品安全的、符合国民健康营养标准所需要的粮食。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对粮食安全作出进一步表述,即“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2009年11月18日,为期3天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在罗马落下帷幕。此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迪乌夫以绝食的方式希望引起世界对全球日益增加的饥饿人口的 注意,据FAO的报告指出,截至去年,全球饥饿人口已达10.2亿人,其中全球有29个贫困国家面临着严重的饥荒,这种情况反映出目前脆弱的粮食安全系统,也促使我们必须从在一个相当高的立足点上,充分认识粮食安全问题的特殊重要性。 1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在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农业就已经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生产的直接成果就是粮食,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发展粮食生产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以粮食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农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要避免过几年又进口上千万吨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工业发展所用的原料来自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产品的粮食又是所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维持生存的直接、间接物质基础,因此,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2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粮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农业能否稳定发展,能否提供与人们生活水准逐渐提高这一基本趋势相适应的农、副产品,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如果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粮食在国家安全上居于基础性地位。所以,粮食问题是安全问题,而非经济问题。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我国人口众多、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益

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经济效益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发展的新阶段,它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会让我国的生态环境水平上一个等级。本文主要对林业可持续发展与其经济效益展开探讨,为林业未来的科学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见。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容,大自然创造的条件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要想发展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同时大自然环境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质量,其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为人类的生存条件提供一定的保障。 2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林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也就是传统林业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林业快速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储备了大量的资源,也是森林被大量砍伐的阶段。之后进入到探索林业的发展阶段,在一些林区集中的地带开展稳定森林植被数量的稳定的活动是这阶段的核心,同时在探索阶段,确定了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制度规则,而由于对林业改革认识不到位,造成我国林业改革的工作进度远远落后于其他方面,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探索出来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之后就进入到林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我国当时的林业状态比较差,环境恶化程度不断加剧,国际上也召开了国际环保大会,受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林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但是这个阶段比较的漫长。在第三阶段,林业的经营方式开始转向科学经营路线上来,于是兼顾经济和生态双向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模式被提出来。这也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全

新阶段。 3对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3.1林业的生态效益 通俗来讲,林业的生态效益也就是指林业的发展将会给我国的 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环保力度的逐渐加大,森林的生 态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林业的生态和经济双向效益是 密不可分的,林业生态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创造生态效益,而 林业的经济效益又建立在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生态效益本身就具有 比较大的经济价值,所以它们两者是共同存在、相辅相成的。 3.2林业生态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增长很快,但 是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破坏,这些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也逐 渐在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要在 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也加强对环境对生态的建设力度,既要保证经 济的持续增长,也要保证生环境态的平衡。 4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林业的开发和发展 必须严格遵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林业开发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计 划之上的,计划包括对什么区域的林业进行开采,什么时候什么人 进行开采等,这些都需要作出明确的规定,避免乱砍乱伐的现象出现,同时要对林业加强科学化的管理,开采的同时也要加强种植植 被的力度,以保证我国的植被覆盖率不会因林业的开采而下降,只 有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意保护国家的生态环境,经济才能 以良好的势头快速发展,而且可以长远地健康地发展,如果经济的 发展是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那么迟早会造成国家经济的崩塌。

试论中国粮食安全的三大关联战略

收稿日期:2004—12—24;修回日期:2005—01—10基金项目:国家973前期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健康与突变机制研究”(2003CC B00300)。 作者简介:杨正礼(1960—),男,山西万荣人,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生态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农田生态保育与生态农业等;梅旭荣(1963—),男,山东莱州人,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旱作与节水农业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节水农业。 第26卷第2期农业现代化研究 V o l.26 No.22005年3月 RESEA RCH OF AG RICU L T U RA L M O DERN IZA T ION M arch 2005 文章编号:1000—0275(2005)02—0081—04 试论中国粮食安全的三大关联战略 杨正礼,梅旭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 要:在分析中国粮食安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中国粮食安全的出路在于构建“以我为主”的粮食安全体系;阐述了实施“藏粮于田”与“农田生态保育”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三大战略的内在关联特征,提出了将其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科学规划和实施农田保育重大工程等战略建议。关键词:粮食安全;“以我为主”;藏粮于田;农田生态保育;战略中图分类号:F 326.11 文献标识码:A On Three Related Strategy on China 's Foodstudff Security YANG Zheng li ,M EI Xu rong (Institute of Ag ricultu ral En vir on ment an d S ustainable Development,C AAS,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On t 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 f the main view point s on China's foo dstuff secur it y ,the appr oach t o ensur e the secur it y is to establish a r atio nal foo d suppor t sy stem genera lly depended on t he self supply pr oduct ion system in China.T he necessarility and feasibility t o implement the st rateg ies of Stor ing t he Gr ain Pr oduct ivity in Far mland and Ecolog ical Conserv ation and N urt ur ance o n F armland w ere disser tated .T he relationship and the contents of thr ee r elated str ateg ies wer e discussed .T he co unter measures to actualize the str ateg ies wer e stated ,w hich includes adding the main points of the str ateg ies into the middle and lo ng ter m natio nal planning ,enhancing a relevant law and policy sy stem and put ting impor tant engineer ing pr ojects o f Eco lo gical Co nser vation and N ur turance on far mlands in pr activ e . Key words :foo dstuff secur ity ;sto ring the g rain pr oductivit y in far mland ;ecolo gical conserv atio n and nur turance on far mland;str ategy.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分析视角、资料背景和目标上的差异,诸多观点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作为科学研究,这是很正常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却造成政府决策上的困难。基于对国内外农业发展和粮食供求规律的认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作者提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三大关联战略,以期推进我国科学的粮食安全战略的早日形成。 1 中国粮食安全出路之争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始,基本解决了食物自给问题,用世界8%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我国的粮食供应整体上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供给形势不容乐观。200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至194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总产量为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人均量为20年来的最低点,粮食安全的警钟再度敲响。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和粮食消费大国,在人均资源紧缺的格局下,粮食安全将会长期成为制约我国社 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问题。 纵观国内外对中国粮食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1 中国自己养活不了自己,必须大量进口粮食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1995年下半年又出版了专著《谁来养活中国?》。他认为,中国未来几十年谷物总需求增长,而谷物总产量下降,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谷物进口国:中国的工业化将使世界进入粮食短缺时代,将引发粮食危机与生态危机,并对世界发展中贫粮和低收入国家构成威胁,甚至引发政治动乱,影响

体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体育产业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我国体育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虽已有一定的规模,但远未成熟,仍需各方面政策扶持才能够从萌芽走向壮大。现实中,一些体育产业经营企业不仅缺乏政策上的扶持,而且经营活动中政府有关部门乱收费的现象还相当严重。甚至有的体育经营性场所每年都需向多个部门交纳费用,大大加重了经营者的成本,客观上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另外按新税制,体育部门的税收应为3~5%,而实际上,很多体育经营场所的收费按照文化娱乐行业标准15~20%收税,这又是对投资者的一个负面影响。 区域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一变革中,人们的体育文化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体育健身娱乐活动逐步成为社会每一个成员的生活需求。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了体育市场的重要环境,对体育消费和体育市场的经营活动形成极大的影响力。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区域不平衡性,必然导致社会发展的区域性的不平衡,在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区域间,产生了对体育市场的认识,体育消费的观念,以及体育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这种体育市场经营活动的两极分化现象,对我国实现体育产业化、社会化的整体发展目标和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分不利。 政府过多的干预行为多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市场的经营活动必然要遵循市场规律去运作。这就要求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转变观念,切实做到管办分离,真正做好管理服务、积极引导,为体育市场的发展创造条件。目前政府行为在推进体育产业良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表现在,一些大型赛事政府部门仍不愿意放手让社会去办,而是自己出面加以经营,从而影响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同时又给体育执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体育产业人才缺乏人才因素是体育产业发展中最活跃和关键的因素,人才问题关系到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就体育产业发展而言,当前我国缺三类人才:一是负责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规划、监管职能的行政干部;而是高素质的体育企业家和体育经纪人:三是体育营销人才和体育产品研发人才;要有效地解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缺乏的问题,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确立人才为本的战略思想,从加强体育产业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和完善体育产业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构等方面切实做好体育产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国家和有关部门应该不失时机地加大体育产业的人才培养力度,有利地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5 开发和利用体育无形资产不够,潜能没有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发展体育产业较注意有形资产的利用,而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如对各赛事和活动的会徽、会标、冠名权及指定产品,各协会、俱乐部自身标志、队名价值等重视和开发不够。体育产业的资产很大一部分表现为以上形态的无形资产,如英国以生产体育最终消费品的世界级大公司(曼联集团)利用足球运动的影响力提升自己产品及公司知名度,使足球产业成为英国最大的体育产业之一。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1.粮食的()是粮食安全的核心,它包括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流通安全等。(10.0分) A.生态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社会安全 我的答案:C√答对 2.粮食总产的阶段性增长主要是受()的阶段性波动所致。(10.0分) A.生产水平 B.播种面积 C.基础设施 D.资金投入 我的答案:B√答对 3.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主产区增产贡献突出,粮食增产中心往()移动。(10.0分)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东方 我的答案:B√答对 4.1974年联合国发表了(),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10.0分) A.《消除饥饿与营养不良世界宣言》 B.《曼谷宣言》 C.《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 D.《千年宣言》 我的答案:A√答对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明确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具体内容是()。(10.0分))

A.保面积 B.攻单产 C.引导消费 D.攻总产 我的答案:ABCD×答错 2.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0.0分)) A.依靠传统技术和面积增加,产能逐渐恢复 B.依靠科技、投入和制度释放,产能快速增长 C.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的合力推动,粮食产能跨上新台阶 D.依靠创新技术和面积减少,粮食进口数量逐年增长 我的答案:ABD×答错 1.粮食生产能力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单产水平无疑是最主要的因素。(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十七大报告强调我国必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物质装备条件。(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我国必须坚持自主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问题不能依靠世界市场。(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2016年5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了《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介绍了《规划》总体情况。 刘鹏首先提出要正确认识“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体育发展开辟新空间,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体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建设健康中国为体育发展提供新机遇。 刘鹏表示,《规划》的起草充分考虑了“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体现了深化改革的指导精神,全面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的时代潮流。” 刘鹏介绍道,《规划》全面部署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的体育工作,力求在体育改革创新、全面健身、竞技体育、冬奥会筹办、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主要内容包括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增强体育发展活力;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动群众体育发展;落实奥运争光计划,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以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冬季运动发展;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体育消费。 刘鹏最后表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时期,也是体育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扎实做好各项体育工作,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健康中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取得新突破。”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要达到4.35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1.8平方米,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3万亿元等目标。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共约1万8千字,分为11个部分(章节)、52段(专题),另附9个专栏,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 “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为,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和建设健康中国的任务要求,深化体育重点领域改革,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领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体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一,体育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成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足球项目改革试点,加速职业体育发展,创新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和体育场馆运营,逐步完善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现代体育治理体系。 第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群众体育发展达到新水平。《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有效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人民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身体素质逐步提高。到2020年,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第三,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项目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2016年里约奥运会努力保持和巩固既有运动项目优势和成绩地位。2018年平昌冬奥会在保持水平的基础上,扩大参赛规模,成绩稳中有升,追求超越。2020年东京奥运会努力争取运动成绩领先地位。 第四,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体育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 第五,体育文化在体育发展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培育运动项目文化,力争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体育文化精品工程,办好一批社会效益显著的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理念融入到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尤为重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面临许多隐忧。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积极务实的对策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粮食安全;重要性;隐忧;对策 正文: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据悉,全球饥饿人口在2009年首次突破了1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6,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紧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粮食危机问题 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大型农场和跨国农业企业在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中居有利地位。大型农场已构成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基础,跨国农业企业垄断了从种子到期货的全过程,形成了农业、工业与金融一体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建立在大型农场基础上的发达国家的国内农业产业体系,在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条件下,逐步向全球拓展。全球四大跨国农业企业控制了世界粮食产业链,掌控世界粮食价格的定价权。它们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倾销,抢占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并在必要时抬高价格,从中获取暴利。发展中国家组织化程度很低的农民和实力弱小的农业企业被迫与发达国家的大型农场和跨国农业企业竞争。这种不公平竞争的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基本无利可图,不得不转向生产其他经济作物。大规模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土地兼并,导致发展中国家国内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对外依赖不断增强,并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农业企业则成为世界粮食危机中粮价大涨的最大获利者。 金融全球化在近几年来呈明显加速发展之势,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最突出的特征。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粮食实际上已成为金融衍生品,粮食价格有可能完全背离粮食供求,更多地受金融投机活动的影响。2009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一是走差别化竞争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还有很大潜力,要立足于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走差异化竞争发展道路。在广袤平原地带推进规模化粮食生产,在自然景观优美的区域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在山区丘陵地带开发优质特产、有机绿色食品等,以优质化、高档化、生态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是实行粮食全产业链的安全保障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分工更加细化,市场主体更加多元,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涉及到更多产业门类和部门,必须完善粮食全产业链。除保障生产环节的高产优质,粮食流通、加工、收储、销售等各环节都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过程,要通过对粮食全产业链多样化、综合性、全方位的开发,提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控制力。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和外资监管 依托“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同时抓住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的契机,加强双边或多边农业合作,通过基础设施和金融支持的带动,加强粮食贸易的衔接,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与贸易提供保障。充分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平台,促进国际组织规则为我所用,共同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同时着眼粮食进口和外资进入对粮食产业的影响,实施外资安全审定制度,加强外资监管,强化外资企业贸易与经营信息报告制度,维护粮食产业安全。四是加快构建更加系统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体系框架已基本确立,今后一段时期要加快构建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加大粮食安全大数据建设,尽快将国内外粮食生产、加工、储存、销售、天气、自然灾害等数据进行全面整合,

充分利用遥感、航天、地理信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对全球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科学监测、预警和形势判断,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宏观调控能力。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应急体系,从结构角度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储备布局,结合粮食品种空间分布、物流体系完善程度、区域销售规模与市场需求等,评估我国粮食安全的动态变化,保障薄弱地区、困难群体和应急状态下的粮食供应。着眼于中长期国际粮食贸易格局和流向的变化,在主要出口国、进口国港口、国际性交通枢纽、进口国中心城市,建设一批物流节点,实现物流节点与国际铁路水路公路运输的良好衔接。并且加强建设海外服务体系,搭建投资服务平台,加强政府信息支持与服务。

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粮食安全概念及指标的评定

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粮食安全概念及指标的评定 发表时间:2019-01-21T10:40:10.703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4期作者:杜育墨 [导读] 新形势下国家政府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因为它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政治意义问题,而且它还是一个重要性、敏感性的战略问题。 (山西财经大学,030000) 摘要:新形势下国家政府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因为它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政治意义问题,而且它还是一个重要性、敏感性的战略问题。作为当今全球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一个,不仅要养活占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而且要面对粮食消费结构改善来带的新需求,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粮食安全;指标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与时俱进,我国的农业对外贸易也不断加快步伐,其中,农业OFDI的规模布局逐步增长,各类农业商品的种类越来越齐全,规模扩大且增长迅速,对于全球以及区域粮食安全环境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全球经济仍然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在这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艰难复苏建立信心,农业经济面对外部大环境不是特别乐观的情况下,自身还存在发展的不均衡,不健康的现状,应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开放农业的新机制。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两种规则,对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快速推进“走出去”战略就成为当下最现实的要求。 我国粮食安全在国际标准下的形势总体上较为乐观,粮食产量保持一定增长且粮食价格波动平稳,粮食进口依存度低。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巨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和必然导致粮食安全矛盾日益突出。考虑将来大环境的发展状况,在消费者不断升级消费需求以及期望更新的增长,以及工业化、居民人口城市化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而耕地保有数量的不断减少以及环境的污染破坏再加上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所导致的粮食产量的约束。我国目前当下的供求平衡将不再位于合适的范围,这将威胁粮食安全的整体。在此情况下,我国要积极的利用开放的国际市场,结合内外农业资源和全球粮食市场,充分的借以其他国家的优势条件来补充我国的不足,并积极进行农业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培育大型跨国粮食企业,充分提高利用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增强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能力,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进行全面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并建立一套稳健而又坚固的供应系统,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 一、粮食安全 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衍生,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1974年的11月首次提出粮食安全概念以来,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影响粮食安全的原因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1.1粮食安全的概念界定 国际性粮食安全概念最初是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于1974年11月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来的,“ensuring that anyone can get enough food for survival and health at all times”也就是“任意的人在任意时刻足够获得所必须的粮食用以保证生命健康”。粮食安全在社会的动态发展状态下,其内涵概念又进一步的得到拓展,在1983年新增“enough food for an active and healthy lifestyle”,也就是“足以让任意的居民在任意情况下支付他们所必须的足够食物”。FAO联合国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组织在德国的新会议要求粮食安全的发展要建立在无污染、无公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因此,描绘粮食安全概念和方法的关键变量是:可获得性,可用性,稳定性和利用率(accessibility, availability, stability and utilization)。 粮食安全是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众多专家学者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自从提出粮食安全概念以来,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认为国内外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界定由于角度的不同有一定的区别。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考虑,1994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基于我国实情的粮食安全评价体系,不仅考虑了数量需求,质量保证,还包括了层次的包容性以及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其中,尤其因为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且发展很不均衡,因此照本宣科的复制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般指标不具有现实意义。所以,我国的粮食安全应该在三大层面实现基本自给自足: 一、在一定条件下,确保食品供应的通道畅通; 二、保障食品供给的价格适配,确保价格水平与居民的发展相匹配; 三、在一定程度上,建立粮食的弹性保障基准线; “粮食安全”一词自1973年提出以来,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完善和扩展。从以上的介绍可以发现,粮食安全的意义更新不仅是一个从单一到综合的复变,其义自见,由最初单纯的数量的追求进而到对食品膳食完善的追求,这也是对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反应。 1.2 粮食安全的衡量标准 目前对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尚无统一标准,但FAO、世界银行及各国学者普遍采用粮食储备率、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产量波动系数、低收人阶层粮食保障水平等5个主要指标。 1.2.1国际上常用的粮食安全指标 1974年世界粮食大会提出的粮食安全系数,即世界粮食结转库存(期末库存)至少相当于当年粮食消费量的17%~18%(其中周转储备粮占12%,后备储备粮占5%~6%),在17%以上为安全,少于百分之17即为非安全的,在百分之14以下即为进入了紧急状态。基本以储备足够食用60天左右的战略,同时能够和接下来的时机动态结合。FAO提出的这一粮食安全临界点为世界普遍认同。从2001年起,FAO对粮食结转库存的统计口径有所变化,不再区分周转库存和后备库存两项,也不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作为衡量世界粮食安全的主要标准。 2000年,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秘书处进一步把消费、健康和营养综合考虑,形成7个指标:(1)营养不足的人口发生率;(2)人均膳食热能供应;(3)谷物和根茎类食物热量占人均膳食热能供应的比例;(4)出生时预期寿命;(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5岁以下体重不足儿童所占比例;(7)体重指数^18.5的成人所占比例。这一指标体系于2000年9月在第26届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上获得批准。 2000年,在全面规划消费能力、膳食完备以及需求的情况,世界粮委会提出了7个指标:(1)全面人口中营养不良的比例;(2)

论中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论中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重的枷锁,使体育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活力。笔者认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教材和教学内容,而在于对体育教学观念和意识的定位。中学体育教学应 一门研究人行为的学科。运动形式是教学的核心,身体活动是教学的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共同构成了育人的内涵,而学生体育意识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才是引导教学的航标。 一、转变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意识 笔者认为,既然“体育课就是玩”的观念在学生的认识上已根深蒂固,教师何苦要在形式上确认体育就是“课”呢?而事实上,强制式的教学、被动体育的训导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形成了教与学的矛盾,才使教师在教学中感到累。若教师顺应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以“课”的形式去组织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玩耍”中找到支撑“玩”的骨架——体育的知识,在活动中发现自己,发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等的关系,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习行为向着生活行为“迁移”,这种“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内化的过程。 二、明确目的,超前引导,促进发展 学生体育考试的成绩不能客观地反映体育教学的情况。体育课因为《合格标准》《锻炼标准》的层层考核,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都是为了考核结果,教学的目的发生了偏移,疏忽了教学过程的教育性,阻碍了学生对体育教学功能的理解,遏制了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发挥。如果教师调整教学思路,在课前给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点评学习现象与教育目的的关系,超前引导,使学生能够明确目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乐于接受教学

过程中的累和苦等,使学习成为一种有趣的活动,学习就不再是艰苦的差事了,學习行为也会在趣味性的变化中渐成习惯。 在体育课堂上,因其教学活动的直观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使学生的表现真切而自然,便于教师观察,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适时性。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本身就是一种超前的启发、一种示范性的教育。在特殊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行为和意识并给予足够的关心,予以客观的评析、超前的引导,使学习的行为在形成习惯之前,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在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得到有效调控,促进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三、主动参与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是保证体育教学效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常常以课堂教学的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来决定教学的组织形式,用这些有形的指标来束缚和指导教学安排,而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并不是一堂负荷合理的体育课就能唤起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投入,而恰恰是在活动中教学情感的激发、教学态度的转化,促使学生对“课”产生兴趣,情感和态度支撑学生主动地学习,不断地完善发展。 课堂上的强制教学方法,训导式的教学是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它把体育课上五十多名学生参与教学的作用压制到了被动接受的地位。个人的教学行为显然小于众多学生参与教学的行为,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参与教学,保持良好的教学互动,才能使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自主地参与教学,使体育教学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连续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四、协调发展是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在教学活动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协调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生理机能和外在形体的变化是教师应提示学生去用心感知的,肢体运动对心理过程、心理素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运动兴趣和锻炼的手段是相互促进的。如果在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