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诊断历史与社会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42.51 KB
- 文档页数:7
2023-2024学年广西全部城市人教版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
题目给出的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了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这些技能北京人都没有掌握,因此它们都是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
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
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选A。
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边兼并土地的同时,也进行了文化渗透。
这表明周代分封制()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 构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C: 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D: 促进了华夏文明的认同【答案】D【解答】依据材料可知,西周诸侯王进行武力兼并的同时,对被兼并的地区进行文化渗透,从而传播了周王朝代表的中原文化,促进了华夏文明的认同,故D项正确。
周代分封制下,诸侯王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并不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分封制下的诸侯国对周边地区进行文化渗透,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
西周时,汉族还没有形成,故C项错误。
故选D。
第3题.歌曲《龙文》中唱道: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碟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2023-2024学年四川成都人教版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半坡博物馆是于1957年建成的我国第一个遗址博物馆,你想去参观的话应该到()A: 咸阳B: 洛阳C: 西安D: 余姚【答案】C【解答】半坡原始居民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
居住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
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以鱼纹、鹿纹为多,图案栩栩如生。
)他们还会制作装饰品,并有少量乐器,C选项符合题意。
第2题.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中说:郑板桥有一首诗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要有这样的情怀,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
上述讲话体现的是百家争鸣时期的哪家学派思想()A: 道家B: 法家C: 墨家D: 儒家【答案】D【解答】由材料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可知,体现的是百家争鸣时期的儒家思想。
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故选D。
第3题.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第一位皇帝是()A: 黄帝B: 禹C: 刘邦D: 秦始皇【答案】D【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六国,统一天下,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D项符合题意;黄帝是部落联盟首领;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奴隶制国家——夏朝;刘邦是西汉的建立者,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
故选D。
第4题.西汉建立之初,经济残破,人民流离失所。
为发展生产,稳定人民生活,汉高祖实行了哪一政策()A: 休养生息B: 焚书坑儒C: 盐铁专卖D: 独尊儒术【答案】A【解答】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试卷(道法部分)(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5题;共10分)1. (2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不曾有过的持续高速增长的成就。
实行对外开放是()A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B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C . 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D . 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 (2分) (2019九下·依安月考)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A . 文化发展情况B . 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C . 政治的民主程度D . 对外开放水平3. (2分) (2019九上·吉林月考) 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A . 发展B . 创新C . 人才D . 经济4. (2分)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
这反映了()A . 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B .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正逐步完善C . 人民群众实现了平均分享发展成果D . 党领导人民群众快步走向共同富裕5. (2分) (2016九上·南昌期中) 下列体现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有()①2015年6月,我国签下海外高铁第一单②2014年11月,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③2015年4月,我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全部确定④2014年11月,我国宣布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支持“一带一路”建设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共2题;共22分)6. (10.0分)(2019·广州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质量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某大洲沿30°S地形剖面图(见右图)完成1--2题1.该大洲东部濒临的海域是()A.印度洋B.大西洋C.太平洋D.北冰洋2.对该大洲人文特色描述正确的是()①该大洲的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②该大洲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均有分布,主要使用英语③该大洲畜牧业的机械化程度高,主要畜养美利奴羊④该大洲大力发展种植业,主要种植水稻和马铃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读右图,导致甲、乙两地油菜花花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因素 B.季风因素C.海陆因素 D.纬度因素4.著名史学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是指在一定的“史观”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据此分析,下列属于“史识”的是()A.1916年2月,德军进攻法国的凡尔登,共伤亡近百万人B.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发动萍浏醴起义C.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D.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5. 1922年,苏俄的农民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国内的集市上去出售,结果是行为合法.没有人干预。
这是因为苏俄推行()A.农业集体化运动 B.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垦荒运动 D.新经济政策6.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下列歌词按反映的时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②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③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④驱除鞑虏,还我中华!铁血男儿壮志冲九霄A.②①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①④②D.①②④③7.历史上,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被深深烙上了近代中国探索、抗争的印记。
选项中能佐证此结论的历史信息有()①辛亥革命首义②武汉会战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④北伐战争中独立团英勇斗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某某省某某市萧山区城北片2016届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图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①一战时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掠夺②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④某某国民政府的推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设计知识简图也是学习历史好方法。
右图反映的是世界史上的一些重要会议。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是A. B. C. D.3、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下面是某同学编写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他学习的主题是| | | |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新某某主义革命兴起 D.多民族国家统一4、右边的这幅漫画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初德国人、日本人参加了()会议后的心情: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某某某某“某某”“科学”A.华盛顿会议 B.慕尼黑会议巴黎和会 D.雅尔塔会议5、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站在某某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包括①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③中共二大召开④蒋家王朝的灭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
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么,“八一”二字纪念的是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第6题图C.某某起义 D.秋收起义7、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下搭配正确的是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某某革命纲领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③某某会议——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某某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8、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七七事变②某某大屠杀③九一八事变④某某事变⑤中共七大A.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①②⑤ C. ③②①④⑤ D. ③①②④⑤9、柳亚子赠诗云:“阔别羊城(今某某)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某某)。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试卷(道法部分)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5题;共10分)1. (2分)旅游过年、短信拜年、学生博客、网络教育等新现象的出现侧重反映了人们()A .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B . 文化生活日益丰富C . 生活方式的变化D . 道德水平的提高2. (2分)下侧漫画体现的主题是()A . 人才强国战略B . 共享发展成果C . 创新驱动发展D . 发展民主法治3. (2分)下列创新类型与具体内容对应正确的是()A . 经济创新——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处于世界先进行列B . 制度创新——在传统中医基础上汲取西方医学的精华C . 理论创新——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 . 科技创新——全面启动实施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4. (2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把扶贫攻坚抓准抓到仪坚持精准扶贫,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开展精准扶贫()A . 要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来抓B . 要坚持平均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C . 有助于促进区城经济协调发展,消除地区差异D . 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5. (2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教育、医疗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这表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A . 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B . 我国经济建设起点低,基础差C .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 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共2题;共22分)6. (10.0分)2018年是海南省建省30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发展简表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济特区改革发展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悉心指导的结果,是广大建设者开拓进取、奋勇拼搏的结果”。
百官中学二○一四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初三社会思品考生须知:1.本科目为开卷考试。
考生可参阅相关教材及其他相关资料。
2.全卷分试卷Ⅰ、试卷Ⅱ,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答题前,先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规定位置上填写班级、姓名、考号;答题时,把试卷Ⅰ的答案字母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试卷Ⅱ直接做在答题卷上。
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试卷Ⅰ(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但百年前的一场战争,“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
这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胜利者。
”据此回答第1至3题:1.材料描述的战争是()A.英法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凡尔登战役 D.第二次世界大战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这场战争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这时的欧洲“火药桶”具体指()A.巴尔干半岛 B.伊比利亚半岛 C.小亚细亚半岛 D.亚平宁半岛3.下列事件中,导致这场战争爆发的有()①三国同盟形成②凡尔登战役③萨拉热窝事件④三国协约形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近年来,“民生”问题一直是我国“两会”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孙中山,他的这一主张具体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5.一位老兵回忆道:“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德国兵全给吓懵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
”材料中提到的武器首次用于战争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6.1944年6月,盟军开展了世界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这一行动()A.实践了德黑兰会议的决定 B.实践了开罗会议的决定C.实践了波茨坦会议的决定 D.实践了雅尔塔会议的决定7. 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8.民国初年的国歌唱道:“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④黄河上游的三峡工程在发电、航运等浙江省衢州地区2015届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学期阶段检测试题(一)1.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四个地区对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正确的一组是( )① ② ③ ④A .①是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北地区B .①是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④青藏地区C .①是北方地区②青藏地区③南方地区④西北地区D .①是南方地区②北方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北地区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正式建成通水。
结合右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线工程连接了四个省会城市②穿黄(穿越黄河)工程是指架设渠道横跨黄河③它跨越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所以只需自流向北即可 ④该工程体现了中国降水南多北少的特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3.下面是小明同学摘录的四张地理知识卡片,卡片内容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4.读沿北纬32°中国地形剖面图,描述正确的是( )A .①处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为主 B .②处位于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C .③处以辣闻名,与当地气候干燥有关D .④处围湖造田现象严重,防洪形势严峻5.缅甸政府军与北部果敢地方武装多次发生武装冲突,战火不断升级,威胁中国边界安全。
2015年3月13日缅军机炸弹落入与缅甸相邻的我国某省级行政区,造成我国公民5死8伤。
结合右图回答,炮弹落入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川 B.云 C.新 D.桂6.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①清军入关②清政权建立③开凿京杭大运河④废丞相,权分六部A.③④①②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7.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戚继光郑成功雅克萨之战A.中国古代改革家 B.和外国友好交往 C.抗击外来侵略 D.发展民族经济8.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古代政治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下列政治家和措施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秦始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汉武帝—先和亲,后反击匈奴C.唐太宗—贵中华,贱夷狄 D.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崇文抑武9.一个国家进入某一个重要历史阶段,通常会有一个标志性事件。
人教版中考诊断历史与社会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如下图是“列强在华设厂总数”柱状图,出现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 . 随着工业的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资本也随之加速集中,最后便走向了垄断,例如美孚石油公司、西门子电气公司等大财团的出现。
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产生了垄断组织
D.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 . 在20世纪30年代,一位记者先后游历了美国、德国、苏联和日本,写出了以下四篇报道。
你认为报道有误的是()
A.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B.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上台
C.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D.日本明治政府开始维新
4 . 在《影响世界的100帝王》的排名中,秦始皇和汉武帝是中国排名最高的汉族皇帝。
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秦皇汉武,恨不同时。
”那么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①开国皇帝
②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③推崇儒学
④实行文化专制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5 .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在()
①北伐战争时期
②十年内战时期
③抗日战争时期
④解放战争时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 . 下列对世界三大宗教说法正确的有
①信仰佛教的民众口头禅中时常出现“救世主”、“众生平等”
②基督教诞生在巴勒斯坦地区
③穆罕默德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古兰经》是它的经典
④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开始传到中国
⑤“耶稣”就是“真主”,《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D.③④⑤
7 . ①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②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
③1839年6月,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④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以上文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8 .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表反映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
该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注:普特=16.8千克)
A.工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创建
9 .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趋向总崩溃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国民党发动内战
B.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C.国民党的大肆搜刮
D.长期严重的自然灾害
10 . 人们这样赞颂秦始皇的功绩:“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一家天下”的意义不包括
A.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局面
B.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
C.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D.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1 . 《人民日报》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12 .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
卫星国。
”这说明,戴高乐()
A.力图援助希腊,振兴经济B.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C.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D.反对欧洲走向联合
二、辨析题
13 .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和平交往一直是主流。
但是两国关系也一直恩怨纠结、纷争不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30多年的高向玄理、留学僧南渊请安归国他们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皇室贵族,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1)列举日本来华的留学生和遣唐使中,为中日交流做出贡献的代表人物。
列举日本历史上走向封建化的重要改革。
材料二:战争的导火索终于来了,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清朝乞援。
日本认为发动战争的时机已至,向清廷表示“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诱使使清朝出兵朝鲜。
(2)材料二中提及的战争对给中国领土主权、历史发展各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2013年11月,中国公布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一时间日本反应过度,频繁出动军机闯入识别区,拒绝承认。
甚至鼓动国际社会联合抵制,而日本自己早在44年前就已经划定防空识别区,最近距离我国领土只有130公里。
(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军部队成立于何时?我国国防建设中的“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什么?
材料四:日本操纵所谓钓鱼岛国有闹剧以来,中日关系一度跌入低谷,中日陷入紧张的冲突对抗。
2014年也是农历甲午年,日本岛内有势力在叫嚣又一次甲午战争即将到来。
(4)你认为这次中日之间还会爆发新甲午之战吗?说说你的理由?
14 .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历史时期。
人们有理由认为,它是继春秋战国以后第二次“百家争鸣”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儒学一统天下,处于独尊地位的局面被打破一一原始道教得到了改造,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神学理论和教仪,教规;外来的佛教受到了洗礼,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作为魏晋思潮的玄学,也在宇宙本源和哲学思辩方面大大超越两汉哲学的藩篱。
范填的无神论思想,更代表着我国封建社会唯物哲学的最高峰
(1)历史上第一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在哪一时期?被后世称为“儒学”创始人的思想家是谁?集中反映他的思想言论的著作是什么?
(2)“汉代儒学一统天下”局面形成于哪个帝王统治时期?儒学思想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道教产生于哪一时期?佛教源自何处?
(4)根据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发展受到挑战的原因。
联想魏晋南北朝的历史阶段特征,你认为这一时期儒学发展受到挑战的原因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辨析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