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号与通信复习资料

信号与通信复习资料

信号与通信复习资料
信号与通信复习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复习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

1. ( B )属于ATS子系统,是ATC勺核心。

A. 车辆段信号设备B .控制中心设备C .车载ATC设备D .车站及轨旁设备

2. 要求注意或减速运行勺信号以及准许按规定速度运行勺信号,都叫做( A )。

A.进行信号

B.禁止信号

C. 停车信号

D. 减速信号

3 .办理调车进路与办理列车进路勺原则相同,只是按压调车进路按钮,其按钮为( A)。

A.白色B .红色C .绿色D .黄色

4. 当发生挤岔、跳信号、主灯丝断丝等故障时,

6502 电气集中控制台有( B ),对

于每种故障均设置有二位非自复式按钮用于切断声音报警。

A.报警B .声光报警C .切断声音报警D .声音报警

5. 地面应答器通常设置在信号机勺旁侧或者设置在一段需要降速勺缓行区间勺 ( D )。

A.中间B .终端C .始端D .始、终端

6.( A )勺精确测量是所有与速度有关勺安全功能以及列车定位勺先决条件。

A.列车速度和距离 B .列车速度 C .列车距离 D .列车定位

7.( A )是目前线路能力利用效率更高勺列车闭塞方式。

A.移动闭塞 B .固定闭塞 C .连续闭塞 D .分区闭塞

8.光通信系统中将传输中衰减了勺光信号进行再生放大,以利于继续向前传输勺设备

是( C )。

A.光端机 B .光缆C .光中继器D . PCM复用设备

9.调度员可通过 ( A )控制联锁设备,还可借助于设备显示器上勺对话框和鼠标来输入联锁指令,然后送到联锁设备中。

A.控制中心ATS B .时刻表系统 C .速度码系统 D .间隔码系统

10.两路电源经转换后对各模块供电,交流电源模块采用参数稳压器稳压,直流电源模块采用开关电源稳压,这是( B )。

A.不间断供电方式 B .分散稳压方式

C. 集中与分散稳压相结合的方式 D .直接稳压方式

1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勺安全、速度、输送能力和效率与信号系统密切相关,以( D )

为基础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共同选择。

A.安全控制B .运量控制C .质量控制D .速度控制12.继电器根据电磁原理,随着( B )的动作,动接点与静接点接通或断开,从而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

A. 线圈

B. 衔铁

C. 铁芯

D. 轭铁13.控制车站的道岔、进路和信号,并实现它们之间联锁关系的设备称为

( B )。

A.信号机 B .联锁设备 C .转辙机 D .联锁装置

14.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采用的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 C )。

A.间断式ATC系统B .连续式ATC系统C .点式ATC系统D .自动式ATC

15. 列车定位的任务就是确定( D )。

A.列车位置 B .列车在道路中的位置

C. 列车的地理位置

D.列车在路网中的地理位置

16.波导信息网使用( A )进行网络通信。 A .无线扩频电台

B

.有线扩频电台

C .无线电台

D .有线电台

17. ( B ) UPS 的特点是,有极宽的输入电压范围,无切换时间且输出电压稳定精度 高,特别适合对电源

要求较高的场合,但是成本较高。

A .后备式

B .在线式C.在线互动式

D .联动式

18. ( D )分为一个执行时刻表的在线运行系统和一个创建时刻表的生成系统,这是

ATS 系统中用户可以修改的内容。

A . ATS 系统

B . ATO 系统

C . ATP 系统

D .时刻表系统

19.列车或调车车列驶入进路的接近区段后一般不允许解锁进路,如特殊情况需解锁 进路,必须使用( A )。

A .人工解锁的方法

B .自动解锁的方法

C .解锁的方法

D .人工闭锁的方法 20.( D )是转辙装置的核心和主体,与其他装置一起共同完成道岔的转换和锁闭。

A .外锁闭装置

B.内锁闭装置

C.

各类杠件、安装装置

D. 转辙机

21.城市轨道交通所承担的客运量巨大,对行车间隔的要求远高于铁路,最小行车间 隔达到( C )甚至更

小,因此对列车运行速度监控的要求极高。

A . 30 秒 B.60 秒 C.90 秒 D. 120 秒 22.( D )用于换道岔。

A .联锁设备

B .维修终端

C . ATS 分机

D .转辙机

23.( D )是指调车中途折返时对原调车进路上不能正常解锁的区段,在调车车列折 返后,也能使之自动解

锁。

24.当进路处于预先锁闭时,办理( D )可将进路解锁。

25. ATP 负责列车的( C ),完成保证安全的各种任务。 A .速度监控 B .刹车监控

C .安全运行

D .监控

26. 西门子的CBTC 系统采用计轴器(AXC)进行(C )。

A .列车控制 B

.列车运行

C

.列车检测

D

.列车制动

27.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业务中,供相邻两车站值班员之间联系有关行车事务的电 话是( B )。

A .调度电话 B

.站间行车电话 C.城市轨道沿线电话

D

.车站集中电话机

28.列车位置功能从 ATP 功能中接收到当前列车的( C )等详细信息。 A .速度 B .位置 C .位置和速度

D .停靠

29.城市轨道交通的公务电话相当于企业总机,

采用通用的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组网,

并通过( C )接入当地市话网。 A .光纤传输系统

C.中继线路 B .光同步数字传输系统 D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30. PZ 系列智能电源屏运用了多种先进技术,但不具有( A )的优点。

A .高可靠性

B .高效率

C .省电

D .便于维护

31.车辆段设( A ),用于采集车辆段内存车库线的列车占用及进 / 出车辆段的列车 信号机的状态,以在控

制中心显示屏上给出以上信息的显示。

A. ATS 分机 B .终端 C .联锁设备 D

.转辙机

32. 50Hz 微电子相敏轨道电路能适应的最大直流牵引电流为( B )。

A .2000A B. 4000A C. 6000A D. 8000A

33. 6502 电气集中联锁同一咽喉同时只能办理一条进路,路上有车占用、轨道电路故 障、正在进行人工解

锁以及敌对进路已建立时,都( A )。

A .调车返回解锁

B .调车中途解锁

C .调车解锁

D .调车中途返回解锁 A .取消锁闭 B .调车解锁 C .返回解锁

D .取消解锁

通信原理重点知识总结(1)

第一章绪论 1、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2、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3、模拟信号信号的参量取值是连续(不可数、无穷多)的(抽样信号未量化仍为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信号的参量取值是可数的有限的 4、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 字通信系统;按照传输媒介、通信系统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5、模拟消息?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基带信号?已调制信号(带通信号) 6、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编码与译码目的:①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②完成模/数转换 信道编码与译码目的: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可靠性 基本的数字调控方式有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绝对相移键控(PSK)、相对(差分)相移键控(DPSK) 按同步的公用不同,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帧)同步、网同步 7、数字通信的特点 优点 ①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②传输差错可控 ③便于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存储。(便于将来自不同 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④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⑤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 ①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②对同步要求高 8、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频分复用是用频谱搬移的方法是不同信号占据不同的频率范围;时分复用是用脉冲调制的方法使不同的信号占据不同的时间区间;码分复用是用正交的脉冲序列分别携带不同的信号。 9、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收发的工作方式 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复习重点14729.docx

期末题型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空0.5分,共60空,共3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项目一 1.继电器由电磁系统和触点系统两部分组成;电磁系统主要包括线圈、铁心以及可动的衔铁等;触点系统由动触点和静触点组成 2?用电磁继电器做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的开关,其最主要的优点是 A节约用电B安全用电C保护用电器D操作简单 3.继电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继电器工作原理: (1)当线圈中通人规定的电流后,根据电磁原理,线圈中产生磁性, 衔铁被吸引; (2)当线圈中没有电流时,衔铁由于重力作用被释放。 (3)随着衔铁的动作,动触点与静触点接通或断开,从而实现对其 他设备的控制。 4.常用的安全型继电器有哪几类? 5.交流二元继电器的特点是什么?

6. AJPJXC-H250/0. 5各个字母含义?

项目二 1.轨道电路是以钢轨作为导体,两端加上机械绝缘(或电气绝缘), 接上送电和受电设备构成的电路O 2.轨道电路的作用是()和()o有绝缘的轨道电路多 用在(车辆段);无绝缘的轨道电路多用在(正线); 3.50Hz微电子相敏轨道电路应用于车辆段内,其作用是(接受来自轨 道上列车占用的情况)。 4.轨道电路工作原理 5.轨道电路的分类 6.道岔区轨道电路的特点 7.分路不良是什么红光带是什么 项目三 1.红色信号机通常用来表示() 2.调车信号机中的蓝色表示()调车。 红色:停车信号,禁止越过该信号机(信号熄灭或显示不明吋,也应视为停车信号)O 绿色:允许信号,信号处于正常开放状态,可按规定速度通过该信号机。 黄色:允许信号,信号处于有限开放状态,要求列车注意或减速运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 32学时) 二、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 三、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 四、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和最前沿的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移动通信技术包括了组网技术、多址技术、语音编码技术、抗干扰抗衰落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交换技术以及各种接口协议和网管等等多方面的技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移动通信系统汇集了当今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的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信道、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和抗干扰技术、语音编码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移动通信网以及GSM系统、CDMA系统和3G技术以及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等。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无线信道和传播、传播损耗模型; 2.掌握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和调制解调技术; 3.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中的各种抗衰落抗干扰技术; 4.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5.掌握GSM移动通信系统、理解GPRS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EDGE的基本原理; 6.掌握基于CDMA20001X系统、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7.了解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不含实验) 第一章概述 1学时 第二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环境与传播预测模型 4学时内容: ●无线传播的特点以及对无线通信的影响; ●无线信道的特性,研究方法 ●无线信道的分析基础(分布,特性参数等) ●简单介绍建模技术和仿真技术基础 ●介绍常见的几种传播预测模型 ●说明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

信号与系统常用公式

1 信号与系统常用公式 一、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1.三角函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0111()[cos()sin()]n n n f t a a n t b n t ωω∞ ==++∑,其中 01 011()t T t a f t dt T += ?,010112()cos()t T n t a f t n t dt T ω+=?,010112()sin()t T n t b f t n t dt T ω+=?。 2.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11()()jn t n f t F n e ωω∞ =-∞ =∑ ,其中0110 111()()t T jn t t F n f t e dt T ωω+-= ?。 二、傅里叶变换 1.傅氏正变换:()[()]()j t F F f t f t e dt ωω∞ --∞ ==? 2.傅氏逆变换:11()[()]()2j t f t F F F e d ωωωωπ ∞ --∞ ==? 3 1.拉氏正变换:0 ()[()]()st F s L f t f t e dt ∞ -==? 2.拉氏逆变换:11()[()]()2j st j f t L F s F s e ds j σσπ+∞ --∞ ==?

2 3 四、z 变换 1.z 正变换:0 ()[()]()k k X z Z x k x k z ∞ -===∑ 2.z 逆变换:111 ()[()]()2k C x k Z X z X z z dz j π--==? 3.z 变换的基本性质: 1.连续时间信号的卷积:121221()()()()()()f t f t f f t d f f t d ττττττ∞ ∞ -∞ -∞ *=-=-?? 2.离散时间信号的卷积:()()()()()()n n x k h k x n h k n h n x k n ∞ ∞ =-∞ =-∞ *=-=-∑∑ 3.卷积定理: (1)1212[()()]()()F f t f t F F ωω*=? (2)12121[()()]()()2F f t f t F F ωωπ?=* (3)1212[()()]()()L f t f t F s F s *=? (4)12121[()()]()()2L f t f t F s F s j π?=* (5)[()()]()()Z x k h k X z H z *= (6)1 [()()]()()2C z dv Z x k h k X v H j v v π?=?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1.1移动通信特点简介: 回答:①移动通信使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移动通信工作在强干扰环境下;(3)通信能力有限;(4)通信系统复杂; ⑤对移动台要求高 1.2移动台受到什么干扰?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特有的? 回答:①互调干扰;(2)邻信道干扰;(3)同频干扰;(蜂窝系统特有)④多址干扰 1.3简要描述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并解释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a:第一代(1G)主要以模拟蜂窝网络为特征,这些网络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就已在市场上销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欧洲的TACS(全接入通信系统)、北欧的NMT和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性的角度来看,1G专注于解决两个动态的最基本用户,即双动态,并充分考虑了双通道动态。主要措施是利用FDMA实现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通过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复用,从而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信道动态特性的匹配中,适当采用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法,并采用基站双空间分集方法来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主要以数字化为特征,并构成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该系统在XXXX早期正式投入商业使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最初指的是集团专用移动,1989年后改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 IS-95两大系统,以及日本的PDC系统等 在技术特性上以数字化为基础,考虑了频道和用户的双重动态特性以及相应的匹配措施主要实施措施是:采用时分多址(GSM)和码分多址(IS-95)实现用户动态寻址功能,采用数字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复用,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为匹配信道动态特性,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 (1)采用抗干扰性能优良的数字调制:GMSK(GSM)、QPSK(IS-95)、抗干扰性能优良的纠错码:卷积码(GSM、IS-95)、级联码(GSM); (2)采用功率控制技术来抵抗慢衰落和远近效应,这对于码分多址模式下的IS-95尤为重要;(3)自适应均衡和瑞克接收机用于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多径干扰; (4)采用信道交织编码,如帧间交织和块交织(IS-95)来抵抗时间选择性衰落第三代(3G)的主要特征是多媒体服务。它在本世纪初刚刚投入商业运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美的CDMA2000、欧洲和日本的WCDMA和我国提出的TD-SCDMA,此外还有欧洲的DECT和北美的UMC-136。 技术上,3G基于2G系统自适应信道和用户的双重动态特性引入服务动态,即在3G系统中,用户服务可以是单一的语音、数据、图像或多媒体服务,用户选择服务是随机的。这是第三种动态的引入,它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 点总结完整版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通信原理》考试重要知识点 第1章绪论 掌握内容:通信系统的基本问题与主要性能指标;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信息量、平均信息量、信息速率。 熟悉内容: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方式。 了解内容:通信的概念与发展; 基本概念 1、信号:消息的电的表示形式。在电通信系统中,电信号是消息传递的物质载体。 2、消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如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 3、信息:消息的内涵,即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 4、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有无的组合形式,是负载数字信息的信号。 5、模拟信号是指信号无论在时间上或是在幅度上都是连续的。 6、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语声和图像等模拟信号。 7、模拟通信是指利用正弦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的变化,或者利用脉冲的幅度、宽度或位置变化来模拟原始信号,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8、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9、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0、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1、模拟通信系统是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模拟信号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一般不宜直接传输,需要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并可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完成这种变换和反变换作用的通常是调制器和解调器。 12、数字通信系统是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数字通信涉及的技术问题很多,其中主要有信源编码/译码、信道编码/译码、数字调制/解调、数字复接、同步以及加密等。 13、数字信道模型 14、通信系统的分类 1 、按通信业务分类分为话务通信和非话务通信。 2、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调制)传输。 3、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和数 字通信系统。 4、按传输媒质分类,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两大类。 有线通信是用导线(如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波导等)作为传输媒质 完成通信的,如市内电话、有线电视、海底电缆通信等。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考点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第1章概论 1.(了解)4G网络应该是一个无缝连接的网络,也就是说各种无线和有线网络都能以IP协议为基础连接到IP核心网。当然为了与传统的网络互连则需要用网关建立网络的互联,所以将来的4G网络将是一个复杂的多协议的网络。 2.所谓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绳电话、无线寻呼、陆地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等。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 3.移动通信主要的干扰有: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以下为了解) 1)互调干扰。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与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 2)邻道干扰。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的干扰,是由于一个强信号串扰弱信号而造成的干扰。 3)同频干扰。指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 4.按照通话的状态和频率的使用方法,可以将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分成: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 第2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1.移动通信的信道是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副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 对移动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就是对移动信道特性的研究。 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是衰落特性。 2.阴影衰落:由于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他障碍物对电磁波的遮蔽所引起的衰落。 多径衰落:无线电波呢在传播路径上受到周围环境中地形地物的作用而产生的反射、绕射和散射,使其到达接收机时是从多条路径传来的多个信号的叠加,这种多径传播多引起的信号在接收端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随机变化将导致严重的衰落。 无线信道分为大尺度传播模型和小尺度传播模型。大尺度模型主要是用于描述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长距离(几百或几千米)上信号强度的变化。小尺度衰落模型用于描述短距离(几个波长)或短时间(秒级)内信号强度的快速变化。 3.在自由空间中,设发射点处地发射功率为P t,以球面波辐射;设接收的功率为P r,则 P r=(A r/4πd2)P t G t 式中,A r=λ2G r/4π,λ为工作波长,G t、G r分别表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增益,d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的距离。 4.极化是指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其电场矢量的方向和幅度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电磁波的极化可分为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 线极化存在两种特殊的情况:电场方向平行于地面的水平极化和垂直于地面的垂直极化。在移动通信中常用垂直极化天线。 5.极化失配: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只有同被接收的电磁波的极化形式一致时,才能有效地接收到信号,否则将使接收信号质量变坏,甚至完全收不到信号。 6.阴影衰落又称慢衰落,其特点是衰落与无线电传播地形和地理的分布、高度有关。 7.多径衰落属于小尺度衰落,其基本特性表现在信号的幅度衰落和时延扩展。 8.多普勒频移:f d=(v/λ)cosα,式中v为移动速度;λ为波长;α为入射波与移动台方向之间的夹角;v/λ=f m为最大多普勒频移。

信号与系统重点概念公式总结

信号与系统重点概念公 式总结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信号与系统重点概念及公式总结: 第一章:概论 1.信号:信号是消息的表现形式。(消息是信号的具体内容) 2.系统: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事物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第二章:信号的复数表示: 1.复数的两种表示方法:设C 为复数,a 、b 为实数。 常数形式的复数C=a+jb a 为实部,b 为虚部; 或C=|C|e j φ,其中,22||b a C +=为复数的模,tan φ=b/a ,φ为复 数的辐角。(复平面) 2.欧拉公式:wt j wt e jwt sin cos +=(前加-,后变减) 第三章:正交函数集及信号在其上的分解 1.正交函数集的定义:设函数集合)}(),(),({21t f t f t f F n = 如果满足:n i K dt t f j i dt t f t f i T T i T T j i 2,1)(0)()(2 1 21 2==≠=?? 则称集合F 为正交函数集 如果n i K i ,2,11==,则称F 为标准正交函数集。 如果F 中的函数为复数函数 条件变为:n i K dt t f t f j i dt t f t f i T T i i T T j i 2,1)()(0)()(21 21* * ==?≠=???

其中)(*t f i 为)(t f i 的复共轭。2.正交函数集的物理意义: 一个正交函数集可以类比成一个坐标系统; 正交函数集中的每个函数均类比成该坐标系统中的一个轴; 在该坐标系统中,一个函数可以类比成一个点; 点向这个坐标系统的投影(体现为该函数与构成坐标系的函数间的点积)就是该函数在这个坐标系统中的坐标。 3.正交函数集完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如果值空间中的任一元素均可以由某正交集中的元素准确的线性表出,我们就称该正交集是完备的,否则称该正交集是不完备的。 如果在正交函数集()()()()t g n ,t g ,t g ,t g 321之外,不存在函数x (t ) ()∞<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英文):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开课系门:管理系 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作为一门专业课,将为学生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及设备维修维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简介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的主要系统,包括基础信号设备、联锁系统、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通信传输系统、电话系统、无线调度系统、闭路电视、广播系统、时钟系统、商用通信系统和旅客信息系统,每个系统都从系统组成、系统功能及其控制方面进行了介绍。。 三、课程任务、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的构成,及主要设备的维护检修流程。 【一】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对信号、通信各子系统设备构成与主要功能的牢固掌握,对各系统进行维护和维修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具体通信和信号进行分析的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培养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的能力培养。 2.自学能力的培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以及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阅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 3.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作业、课上讨论等形式,清晰、整洁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 4.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和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选择不同的方法对设备进行维护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了解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设备基本构成与主要功能。 2、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学风,树立创新意识。 3、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及手段 坚持讲授与指导学生练习相结合,课堂系统规范讲授本课程内容,必要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预习与复习环节、实际操作与案例分析的测验环节。 考核方法:实行教考分离;建立考试题库制,采用平时测验+期末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学时分配

信号与系统常用公式

常用 公式 第一章 判断周期信号方法 两个周期信号x(t),y(t)的周期分别为T1和T2,若其周期之比T1/T2为有理数,则其和信号x(t)+y(t)仍然是周期信号,其周期为T1和T2的最小公倍数。 2/2/2/(2/),/N N M M N πβπβ πβπβπβ==仅当为整数时正弦序列才具有周期当为有理数时 正弦序列仍具有周期性, 其周期为取使为整数的最小整数当2为无理数时 正弦序列不具有周期性, 1、连续正弦信号一定是周期信号,而正弦序列不一定是周期序列。 2、两连续周期信号之和不一定是周期信号,而两周期序列之和一定是周期序列。 信号的能量 def 2 ()E f t dt +∞ -∞=? 信号的平均功率 def 2 /2 /2 1lim ()T T T P f t dt T +-→∞=? 冲激函数的特性 '''()()(0)()(0)()f t t f t f t δδδ=- ()()(0)()f t t f t δδ= ()()()()f t t a f a t a δδ-=- ()()(0),f t t dt f δ∞ -∞ =? ()()()f t t a dt f a δ∞ -∞ -=? ()()11()()n n n at t a a δδ= g 001 ()()t at t t a a δδ-=- 000()()()()f k k k f k k k δδ-=- ()()()()(1)(0)n n n t f t dt f δ∞ ∞ =-? - ''()()(0)t f t dt f δ∞ ∞ =-?- 动态系统是线性系统的条件 可分解性 {}{}{}{}()()()0,()(0),0f x y y y T f T x ?=?+?=?+???????? 零状态线性 {}{}{}{}{}{}12120,()()0,()0,()T af t bf t aT f bT f +=?+????????????? 零输入线性 {}{}{}{}{}{}1212(0)(0),0(0),0(0),0T ax bx aT x bT x +=+???????????? 判断系统时不变、因果、稳定的方法。 线性时不变的微分和积分特性。 第二章

《信号与系统要点复习》吴大正第四版

一、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对 ?傅氏正变换 ?傅氏反变换 二、欧拉公式 三、常用信号傅里叶变换 1、第1组---时域:模拟单频信号 ?傅里叶变换: ) (ω δ πA A ? t t f F t d e)( ) (jω ω- ∞ ∞ - ?= ω ωωd e) ( 2 1 )(j t F t f?∞∞-π = 00 00 j j j j 1 cos(e e) 2 1 sin(e e) 2j t t t t t t ωω ωω ω ω - - =+ =- []) ( ) ( cos ω ω δ ω ω δ π ω- + + ? t 1 t )(t δ ω t )(t δ 时域单位冲激函数及频谱 t ω t ) (ω δ ) ( 2ω δ πA 时域直流函数及频谱 正弦、余弦函数及频谱

? 频谱图: ? 物理含义:类似于直流信号,都是只含某一个频率的频率分量,所以它们 的密度频谱都是冲激函数。 2、第2组 时域: 数字信号 ? 单位冲激序列函数 为 周期且 波形图 频谱图 ? 单脉冲信号 波形图 频谱图 [] )()(sin 000ωωδωωδπω--+ ?j t t e 0j ωt 0cos ω t 0sin ω∑∞ -∞=-=n T nT t t ) ()(δδ0 2ωπ=T T ∑∑∞ -∞ =∞ -∞=-=-?n n T n n T t ) ()(12)(000ωωδωωωδπδ()a () b ) 2 ( Sa )()(00ωτ τω=?F t f

周期矩形脉冲( 幅度为 1 、宽度为τ、周期为 T ) 的傅立叶变换。 波形图 四、傅里叶变换的几个重要结论(性质) (1)带宽受限于无限 时域受限 频域无限 频域受限 时域无限 (2)时域卷积与频域卷积 )()()()(2121ωωF F t f t f ??* )()()()(2121t f t f F F ??*ωω (3)尺度展缩 ∑∑∞ -∞=∞ -∞=-=-? n n T n n n n T t f )()2(Sa )()2(Sa 2)(00000ωωδτωτωωωδτωπτ 2 τ 2 -2 2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 ③通信容量有限; ④通信系统复杂; 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答:①互调干扰; ②邻道干扰; 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④多址干扰。 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 TACS (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 NMT 及日本的 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 FDMA 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

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 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 PDC 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 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对信道动态特性的匹配上采取了下面一系列措施: (1)采用抗干扰性能优良的数字式调制:GMSK(GSM)、QPSK (IS-95),性能优良的抗干扰纠错编码:卷积码(GSM、IS-95)、级联码(GSM); (2)采用功率控制技术抵抗慢衰落和远近效应,这对于CDMA 方式的IS-95尤为重要; (3)采用自适应均衡(GSM)和 Rake 接收(IS-95)抗频率选择性衰落与多径干扰; (4)采用信道交织编码,如采用帧间交织方式(GSM)和块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通信原理》考试重要知识点 第1章绪论 掌握内容:通信系统的基本问题与主要性能指标;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信息量、平均信息量、信息速率。 熟悉内容: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方式。 了解内容:通信的概念与发展; 1.1---1.3 基本概念 1、信号:消息的电的表示形式。在电通信系统中,电信号是消息传递的物质载体。 2、消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如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 3、信息:消息的内涵,即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 4、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有无的组合形式,是负载数字信息的信号。 5、模拟信号是指信号无论在时间上或是在幅度上都是连续的。 6、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语声和图像等模拟信号。 7、模拟通信是指利用正弦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的变化,或者利用脉冲的幅度、宽度或位置变化来模拟原始信号,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8、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9、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0、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1、模拟通信系统是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模拟信号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一般不宜直接传输,需要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并可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完成这种变换和反变换作用的通常是调制器和解调器。 12、数字通信系统是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数字通信涉及的技术问题很多,其中主要有信源编码/译码、信道编码/译码、数字调制/解调、数字复接、同步以及加密等。 13、数字信道模型 14、通信系统的分类 1 、按通信业务分类分为话务通信和非话务通信。 2、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调制)传输。 3、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 通信系统。 4、按传输媒质分类,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两大类。 有线通信是用导线(如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波导等)作为传输媒质 完成通信的,如市内电话、有线电视、海底电缆通信等。 无线通信是依靠电磁波在空间传播达到传递消息的目的的,如短波电离层传播、微 波视距传播、卫星中继等。 15、常见传输多路信号有两种复用方式,即频分复用、时分复用。频分复用是用频谱搬移的方法使不同信号占据不同的频率范围。时分复用是用脉冲调制的方法使不同信号占据不同的时间区间。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③通信容量有限;④通信系统复杂;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答:①互调干扰;②邻道干扰;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④多址干扰。 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NMT 及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FDMA 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PDC 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对信道动态特性的匹配上采取了下面一系列措施: (1)采用抗干扰性能优良的数字式调制:GMSK(GSM)、QPSK(IS-95),性能优良的抗干扰纠错编码:卷积码(GSM、IS-95)、级联码(GSM); (2)采用功率控制技术抵抗慢衰落和远近效应,这对于CDMA方式的IS-95尤为重要; (3)采用自适应均衡(GSM)和Rake 接收(IS-95)抗频率选择性衰落与多径干扰; (4)采用信道交织编码,如采用帧间交织方式(GSM)和块交织方式(IS-95)抗时间选择性衰落。 第三代(3G)以多媒体业务为主要特征,它于本世纪初刚刚投入商业化运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北美的CDMA2000、欧洲和日本的WCDMA及我国提出的TD-SCDMA三大系统,另外还有欧洲的DECT及北美的UMC-136。 从技术上看,3G 是在2G 系统适配信道与用户二重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又引入了业务的动态性,即在3G 系统中,用户业务既可以是单一的语音、数据、图像,也可以是多媒体业务,且用户选择业务是随机的,这个是第三重动态性的引入使系统大大复杂化。所以第三代是在第二代数字化基础上的、以业务多媒体化为主要目标,全面考虑并完善对信道、用户二重动态特性匹配特性,并适当考虑到业务的动态性能,尽力采用相应措施予以实现的技术。其主要实现措施有: (1)继续采用第二代(2G)中所采用的所有行之有效的措施; (2)对CDMA 扩频方式应一分为二,一方面扩频提高了抗干扰性,提高了通信容量;另一方面由于扩频码互相关性能的不理想,使多址干扰、远近效应影响增大,并且对功率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等; (3)为了克服CDMA 中的多址干扰,在3G 系统中,上行链路建议采用多用户检测与智能天线技术;下行链路采用发端分集、空时编码技术; (4)为了实现与业务动态特性的匹配,3G 中采用了可实现对不同速率业务(不同扩频比)间仍具有正交性能的OVSF(可变扩频比正交码)多址码; (5)针对数据业务要求误码率低且实施性要求不高的特点,3G 中对数据业务采用了Turbo 码。

吴大正-信号与系统公式

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 信号的分类 确定信号 周期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 能量信号 随机信号 非周期信号 离散时间信号 功率信号 信号的时域运算 (1)移位 ()为常数00,t t t f + 00>t ,()0t t f +为()t f 波形在t 轴上左移0t ; 00a ,()at f 波形为()t f 的波形在时间轴上压缩为原来的a 1 ; 10<

0,0t (2)冲激函数 0,0)(≠=t t δ Dirac 定义 1)(=? ∞ ∞ -dt t δ (3)阶跃函数与冲激函数的关系 ()dt t d t εδ= )( dx x t t ?∞ -=)()(δε (4)阶跃函数的积分)(t r 斜坡函数=== ? ∞ -)()()(t t dx x t r t εε ,0,0>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总结)

第一、二章 1、900 MHz 频段: 890~915 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上行 935~960 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下行 2、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 3、单工通信: (1)定义: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2)方式:根据通信双方是否使用相同的频率,单工制又分为同频单工和双频单工。 4、双工通信定义:通信双方均同时进行收发工作。即任一方讲话时,可以听到对方的话音。有时也叫全双工通信。 5、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中,一方使用双频双工方式,即收发信机同时工作;另一方使用双频单工方式,即收发信机交替工作。 6、移动通信的分类方法: (1)按多址方式: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和码分多址(CDMA ) (2)按业务类型:电话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 (3)按工作方式:同频单工、双频单工、双频双工和半双工。 7、三种基本电波的传播机制:反射、绕射和散射。 8、阴影衰落定义:移动无线通信信道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它障碍物对电波传播路径的阻挡而形成的电磁场阴影效应。阴影衰落的信号电平起伏是相对缓慢的,又称为慢衰落。 9、多普勒频移公式:fd=v *cos α/λ v :移动速度 λ:波长 α:入射波与移动台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v/λ=fm :最大多普勒频移 移动台朝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正(接收信号频率上升),反之若移动台背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负(接收信号频率下降)。 10、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 (1)由于时间色散导致发送信号产生的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 (2)根据发送信号与信道变化快慢程度的比较,也就是频率色散引起的信号失真,可将信道分为快衰落信道和慢衰落信道。 11、平坦衰落信道的条件可概括为:Bs<> 12、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条件:Bs>Bc;Ts< 13、信号经历快衰落的条件:Ts>Tc ;Bs>B D 15、衰落率定义:信号包络在单位时间内以正斜率通过中值电平的次数,即包络衰落的速率与发射频率,移台行进速度和方向以及多径传播的路径数有关。 16 v :——运动速度(km/h )f :——频率(MHz )A :——平均衰落(Hz ) 17、衰落深度:信号有效值与该次衰落的信号最小值的差值。 18、电平通过率定义:单位时间内信号包络以正斜率通过某一规定电平值R 的平均次数。描述衰落次数的统计规律。 深度衰落发生的次数较少,而浅度衰落发生得相当频繁。 19、平均电平通过率表达式: 其中f m :——最大多普勒频率 ρ=R/R min 其中Rmin= 为信号有效值,R 为规定电平 T τσ T τσ

信号与通信复习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复习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 1.( B )属于ATS子系统,是ATC的核心。 A.车辆段信号设备 B.控制中心设备 C.车载ATC设备 D.车站及轨旁设备 2.要求注意或减速运行的信号以及准许按规定速度运行的信号,都叫做(A)。 A.进行信号 B.禁止信号 C.停车信号 D.减速信号 3.办理调车进路与办理列车进路的原则相同,只是按压调车进路按钮,其按钮为(A)。 A.白色 B.红色 C.绿色 D.黄色 4.当发生挤岔、跳信号、主灯丝断丝等故障时,6502电气集中控制台有(B),对于每种故障均设置有二位非自复式按钮用于切断声音报警。 A.报警 B.声光报警 C.切断声音报警 D.声音报警 5. 地面应答器通常设置在信号机的旁侧或者设置在一段需要降速的缓行区间的( D )。 A.中间 B.终端 C.始端 D.始、终端 6.(A)的精确测量是所有与速度有关的安全功能以及列车定位的先决条件。 A.列车速度和距离 B.列车速度 C.列车距离 D.列车定位 7.(A)是目前线路能力利用效率更高的列车闭塞方式。 A.移动闭塞 B.固定闭塞 C.连续闭塞 D.分区闭塞 8.光通信系统中将传输中衰减了的光信号进行再生放大,以利于继续向前传输的设备是(C)。 A.光端机 B.光缆 C.光中继器 D.PCM复用设备 9.调度员可通过(A)控制联锁设备,还可借助于设备显示器上的对话框和鼠标来输入联锁指令,然后送到联锁设备中。 A.控制中心ATS B.时刻表系统 C.速度码系统 D.间隔码系统 10.两路电源经转换后对各模块供电,交流电源模块采用参数稳压器稳压,直流电源模块采用开关电源稳压,这是(B)。 A.不间断供电方式 B.分散稳压方式 C.集中与分散稳压相结合的方式 D.直接稳压方式 1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速度、输送能力和效率与信号系统密切相关,以(D)为基础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共同选择。 A.安全控制 B.运量控制 C.质量控制 D.速度控制 12.继电器根据电磁原理,随着(B)的动作,动接点与静接点接通或断开,从而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 A. 线圈 B.衔铁 C.铁芯 D.轭铁 13.控制车站的道岔、进路和信号,并实现它们之间联锁关系的设备称为(B)。 A.信号机 B.联锁设备 C.转辙机 D.联锁装置 14.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采用的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C)。 A.间断式ATC系统 B.连续式ATC系统 C.点式ATC系统 D.自动式ATC 15. 列车定位的任务就是确定(D)。 A.列车位置 B.列车在道路中的位置 C.列车的地理位置 D.列车在路网中的地理位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