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点专项2017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重点专项2017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重点专项2017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重点专项2017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提出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不足、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创新、开放、分享、协同、融合”为发展理念,以提升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与水平为主题,以推进互联网与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主线,创新现代服务科学,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打造现代服务支撑平台,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跨学科、综合交叉科研团队和联盟建设,重塑现代服务业技术体系、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提高科技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中的贡献度,创新发展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新生态,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本重点专项按照现代服务科学理论、服务关键核心技

术、新兴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文化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等5个方向,共部署35项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

2017年,拟在5个方向,按照基础理论类、共性关键技术类、应用示范类三个层次,启动不少于25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约4.6亿元。应用示范类项目鼓励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共性关键技术类、应用示范类项目,配套经费总额与国拨经费总额比例不低于1:1。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最低一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最低一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参研单位不超过5个。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1.现代服务科学理论

1.1众智科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研究内容:面向由不同类型的企业、个人、政府部门、物品等众多智能主体在线互联构成的自组织生态化众智网络系统或新一代现代服务体系,研究建立相关智能主体的网络心智模型以及智能主体之间的智能互联模型与算法;研究建立众智网络生态结构理论,探索众智网络生态结构演化动

力、演化机理与演化路径;研究众智网络智能交易理论,建立众智网络交易规则、需求规律及精准需求智能获取方法,供给规律及精准供给智能获取方法,智能交易评估方法;研究众智网络智能度量方法,建立智能匹配交易方法;研究众智网络进化理论,建立专业知识进化方法,业务过程协同进化机理与算法;研究建立众智网络鲁棒性理论等;研制新一代现代服务实验平台,在新兴服务业关键领域进行应用验证。

考核指标:在众智网络生态结构理论与方法、智能交易理论与方法、智能度量方法、智能进化理论与方法、智能主体网络心智建模与互联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取得基础理论与方法突破,出版论著5部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00篇以上,累计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50项以上,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20项以上。研制的新一代现代服务实验平台能够体现本项目的主要基础理论与方法,并在新兴服务业关键领域得到验证与实践。

1.2 分布式科技资源体系及服务评价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构建多领域多学科多主体科技资源模型、异种异质异构科技资源集成模型、资源核心元数据与服务核心元数据模型,建立科技资源标准体系。面向资源科技云平台与业务科技云平台及其B2B/B2C/C2B/C2C等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资源协同服务需求,研究跨平台分布式科技资源协同运

作机制与协同服务模式。面向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及其应用工程的实施需求,研究科技服务统计、分析和评价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及科技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考核指标:建立支持资源协同与业务协同的科技资源模型、分布式科技资源体系以及协同服务模式,初步形成科技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出版论著不少于1部,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30篇,在专业科技资源与业务科技资源方面制定行业或联盟或企业标准不少于7项,部分争取形成国家标准或草案。理论技术成果在区域综合科技服务或科技服务产业技术联盟等得到应用实践。

1.3 资源分享与分布式资源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研究内容:研究开放式综合科技资源池架构、组织模型与标准,基于科技云平台的动态多粒度复杂资源汇聚、分析、搜索与共享技术,基于科技大数据的精准服务技术等。研究资源分享模型与开放分享理论,包括资源属性与分享机理、平台资源分享模型与商业模式、资源协同消费机制等。面向典型行业或区域,研究分布式资源巨系统及其方法论,包括面向资源科技云平台与业务科技云平台的跨平台分布式资源系统模型与标准、跨平台分布式科技资源协同机理、基于B2B/B2C/C2B等的分布式资源协同服务模式,基于分布式资源巨系统的资源聚集、精准搜索、智能匹配、智能交易与开放分享理论。

考核指标:初步形成开放式科技资源池与资源分享理论,突破跨平台分布式资源协同服务理论,出版论著不少于4部,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70篇,累计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50项,在科技资源池、分布式资源系统及精准服务等方面,制定行业或联盟或企业标准不少于13项,部分争取形成国家标准或草案。理论技术成果在区域综合科技服务或科技服务产业技术联盟等得到应用实践。

1.4 服务价值与文化传播评估理论与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网络平台服务经济环境下技术、服务、数据与内容资源价值综合评估体系与定价机制,形成原型系统和实证应用;研究中国文化要素体系及文化附加值评估方法,构建中国文化元素知识库与素材库,开发文化附加值评价数据分析和素材重构交互设计系统软件,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衍生品及旅游等典型领域形成实证应用;研究分析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国家文化与国民文化特征、成因、核心要素、时空环境影响、宗教信仰、民族特质等形成机理,构建基于数据分析的国家文化构造模型和国民文化正能量传播模型,形成适用的评估标准与分析规范。

考核指标:提出平台服务经济环境下知识产权、文化附加值、文化传播等服务价值评估理论模型3套以上;构建中国文化知识库、素材库,开发服务价值评估、文化附加值评价数据分析、文化素材重构交互设计等系统软件不少于3套

以上;突破4项以上文化制作核心关键技术,文化产品制作效率提高20%以上,在重点领域形成文化产品创作与制作服务技术集成解决方案;提出基于数据分析的国家文化构造模型和国民文化正能量传播模型不少于2套,技术成果应用数不少于10件,转移转化不少于3件,形成对国家及相关部委文化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不少于2份;出版论著不少于3部,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60篇,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0项,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不少于12项。

1.5 视听媒体收视调查与文化品牌评估理论与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视听媒体与网络媒体传播模型,形成基于大数据统计分析的收视调查方法,研制收视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汇聚处理平台,研究视听节目综合评价维度和指标,建立视听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在广播电视领域开展实证应用;研究文化品牌价值和互联网影响力评估技术模型,建立文化品牌数据资源库,开发文化品牌价值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系统和文化品牌互联网影响力指数系统,开展实证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文化品牌价值评估、视听节目综合评价等理论模型2套以上;突破6项以上文化收视调查评价与文化品牌影响力评估核心关键技术,构建文化品牌资源数据库,开发视听媒体收视率数据分析、文化品牌智能决策服务

系统等软件2套以上,研制收视数据采集辅助装备3套,收视数据不少于1000万的用户数据,节目评价不少于5000个节目段;出版论著不少于2部,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40篇,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0项,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不少于8项。

2.服务关键核心技术

2.1跨界服务融合理论与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分析现代服务业中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的一般经济规律以及未来服务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探索服务跨界融合的基本概念与形式,突破传统服务三角服务关系模型,研究面向现代服务业、支持多类型主客体、目标、价值建模的新型服务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建立跨界服务理论;研究典型跨界服务价值集成、服务集成、流程集成、语义集成等服务跨界融合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不同的服务跨界案例,研发支撑跨界服务融合的软硬件支撑平台,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多学科交叉的服务跨界融合理论方法,完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2份,突破15项以上服务跨界融合关键技术,开发包括40项以上支撑工具和软件服务的服务跨界融合支撑载体。出版论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篇,累计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40项,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10项,形成10个示范应用和典型案例。

2.2跨界服务设计方法与支撑平台

研究内容:总结跨界服务的典型服务模式,研究跨界服务模式量化计算与分析方法与支撑工具;研究跨界服务价值知觉、价值组合、价值传递与优化理论,研制相关的支撑平台,形成跨界服务价值工程系统方法;研究跨界服务需求获取方法与描述模型,研究面向跨界服务的服务设计方法与设计质量评价理论,研制相关的跨界服务设计工具,建立跨界服务设计的工程化方法;开展相关研究成果的示范应用工作。

考核指标:完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2份,突破15项以上服务跨界设计的关键技术,开发包括40项以上跨界服务设计与分析的支撑工具和软件服务。出版论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5篇,累计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40项,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10项,形成10个示范应用和典型案例。

2.3智能服务交易与监管技术

研究内容:基于区块链理论技术成果,研究基于区块链的交易主、客体基础信息验证技术;针对服务互联网模式下的去中心化、不可抵赖、不可篡改等智能服务交易需求,研究群体智能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群智服务交易模型、系统架构、运行机理,研发群智服务任务发布、协同开发及流程管理等核心功能;研究基于主客观数据的服务交易主体信用

动态评估方法,服务交易客体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方法;研究数据驱动的群智服务交易筛选、推荐与匹配方法,面向多交易模式的群智合约动态构造与演化方法,基于群智合约的服务交易实施与监管机制,面向多模态交易客体的追溯机制等关键技术;研制群智服务交易支撑系统、构件及工具。

考核指标:提出一种群智服务交易系统的基本架构,突破30项以上群智服务交易关键技术,群智服务交易支撑系统性能与现有主流开源方案相比提升50%以上,开发不少于80项群智服务交易开发集成工具和软件构件,智能交易匹配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召回率达到85%以上,匹配时间缩短到秒级,在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重点文化领域形成5项技术集成解决方案。发表学术论文50篇,累计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80项,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不少于20项。

2.4 专业科技资源及服务集成技术

研究内容:面向区域专业科技服务和新兴资源服务的实际需求,选择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资源以及健康医疗等新兴服务资源领域,研究专业服务资源分类体系、开放式资源集成模型与集成标准,服务质量评估模型等。面向服务平台的多样性和服务数量的高速增长带来的扩展性问题、现代服务集成对象不同带来的兼容

性问题、跨界服务集成带来的多租户问题,研究资源科技云平台服务集成架构、多平台服务集成、多租户服务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典型区域专业科技资源池、健康医疗服务资源库构建及服务集成关键技术,研发专业科技资源集成及服务系统构件库、健康医疗资源精准服务、评估与预测系统构件库。

考核指标:提出基于资源科技云平台的专业科技资源与健康医疗资源服务及资源集成方法,突破不少于15项关键技术,开发不少于40项服务及资源集成工具和软件构件,在科技服务业、健康医疗等新兴服务业领域形成服务资源集成技术解决方案,技术成果应用数15件以上。出版论著不少于2部,发表学术论文25篇以上,累计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40项,制定区域或联盟或企业标准不少于10项,部分争取形成国家标准或草案。

2.5 价值链协同业务科技资源及服务集成技术

研究内容:围绕产业价值链协同与重构的实际需求,面向典型产业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选择价值链协同业务流程资源、业务数据资源等综合科技资源服务领域,研究价值链协同业务科技资源模型、产业价值链企业群协同模型、开放式资源集成模型与集成标准、服务质量评估模型等。面向服务平台的多样性和多租户问题、跨企业业务价值链协同带来的兼容性和业务融合问题,研究价值链协同业务科技云平台

服务集成架构、基于业务科技云平台的跨企业业务价值链集成、价值链上多租户服务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业务流程与业务数据等综合科技服务资源库构建及服务集成关键技术,研发支撑产业价值链协同的综合科技资源集成及服务系统构件库。

考核指标:提出基于业务科技云平台的跨企业业务价值链协同服务与资源集成方法,突破不少于15项关键技术,开发不少于40项服务及资源集成工具和软件构件,在2类典型实体经济产业领域形成服务与资源集成技术解决方案,技术成果应用数15件以上。出版论著1部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以上,累计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40项,制定行业(或联盟)或企业标准不少于10项,部分争取形成国家标准或草案。

2.6 文化内容资源产权交易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跨媒体内容产权价值分析、分段标识、标识封装与鲁棒检测等技术;研究创意设计产品产权定价评估、确权与侵权追踪等产权交易管理服务关键支撑技术与系统;研究专业知识资源权利描述与分类编码规范,研发专业知识资源确权标识、资源接入与融合建模、交易结算与侵权追踪技术与系统,形成知识资源资产管理与交易服务技术支撑体系;研发文化内容版权标识、价值分析、资产管理、流通流转可信记账、版权数据智能分析与监测等数字版权交易

服务软件工具与系统,构建版权可信流转服务网络系统平台及网络数字产权服务生态链,形成第三方数字资源产权服务技术支撑体系。

考核指标:在创意设计产品与数字内容版权确权追踪等方向提出创新性的理论、方法及系统集成应用解决方案8项以上;开发技术集成工具软件构件不少于60项,版权标识识别率达到90%以上,版权监测效率提高20%以上,初步形成知识资源产权交易服务技术应用解决方案和第三方数字内容版权服务技术支撑体系;发表学术论文25篇,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50项以上,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不少于12项。

2.7 科技成果与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交易与育成技术与模式,结合知识产权定价评估理论方法,研究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定价评估、交易结算、产权确权与侵权追踪等产权交易服务关键支撑技术,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提供核心技术保障。研究服务数据资源权利描述与分类编码规范,研究服务数据资源确权标识、定价评估、交易结算与侵权追踪技术与系统,形成数据资源资产管理与交易服务技术支撑体系。

考核指标:在科技成果与数据资源定价与确权等方向提出创新性的理论、方法及系统集成应用解决方案4项以上,

开发技术集成工具软件构件不少于20项,初步形成技术和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服务技术应用解决方案;技术成果应用数达20件以上,转移转化10件以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出版论著3部以上,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0项,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不少于8项。

3.新兴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

3.1健康养老跨界服务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跨界服务商业模式、资源整合模型与计算技术;研究跨界服务在健康养老领域中交叉性、融合性市场格局以及多样且复杂的市场资源匹配技术;研究“健康养老+”与保险、支付、教育、文娱、信息服务等所产生的跨界服务平台,从服务模式、核心技术、示范应用三个层次入手,在健康养老领域探索并实践跨界服务商业模式,搭建来自不同领域服务异构数据的融合与分析,第三方搜索与接入等功能的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培育“健康养老+”跨界服务企业与产业生态环境,培育第三方服务企业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链整合;形成相关行业标准规范。

考核指标:完成3个养老健康领域跨界服务平台的搭建,并在3~5个地区实现应用示范;整合来自保险、电子支付、教育、文娱、生活服务、健康管理及相关大数据等不同领域的超过300个第三方服务,与健康养老领域的50个以上服务一起为1000万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发表学术论文30篇,

累计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0项,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不少于3项,培育3家以上跨界服务龙头企业,形成相关产业联盟。

3.2数字教育众筹众创的个性化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个性化教育创新服务模式;制定数据驱动下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标准规范;突破多场景教学过程量化与数据采集、优质教育资源的众筹众创、智能化教学环境创设、个性化教与学服务等共性关键技术与服务集成技术,构建众筹众创的个性化教育服务与运营支撑平台;围绕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个性化教与学、资源供给的众筹众创等,开展多层级、全方位的规模化应用示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化教育服务创新体系。

考核指标:探索一套支持众筹众创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模式,构建优质资源众筹众创的个性化教育服务平台;在数字教育领域众筹30个以上新兴教育产品,扶持超过50个中小服务提供商,提供200个以上数字教育众筹众创第三方服务;发表学术论文30篇,累计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0项,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不少于3项;开展一系列规模化示范应用,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领域,涵盖区域包括东、中、西部等典型地区,服务地市超过100个,服务学校超过1万所,受益用户超过1

亿。

4.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

4.1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工程应用集成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结合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区域发展战略与国家城市群发展规划等,面向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省市,结合省市推进科技服务业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研究区域科技服务发展模式、区域综合科技服务解决方案及区域科技服务方法论。面向区域科技服务工程的实施,研究区域科技资源应用集成技术、区域科技资源池定制技术。研究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区域服务价值链集成技术、服务交易技术以及服务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区域科技服务数据规范、区域科技服务交易规范、区域科技服务评价规范、区域科技资源集成标准等,为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提供共性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提出区域科技服务发展模式、区域综合科技服务解决方案及区域科技服务方法论。在区域科技资源池定制、区域服务定制、服务集成、服务交易以及服务价值工程等区域综合科技服务方面形成模型与算法,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制定区域或联盟或企业标准不少于5项,部分争取形成国家标准或草案。按照本重点专项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任务的具体布局,支持不少于专项要求的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工程实施。

4.2京津冀协同创新区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面向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增强京津冀整体性和协同性发展的目标,选择科技服务业发展基础良好、规划明确、需求迫切的省市或区域,研究支撑产业升级转移、产业联动发展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综合科技服务发展模式;研究科技大数据与精准技术转移、服务资源共享与集成、创新券/服务券跨区域一体化应用等支撑技术;研究京津冀特色的科技服务资源体系,研究高端科技资源共享、共用、共建的机制,搭建京津冀特色科技服务资源池,支撑北京基础研究资源共享;面向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领域研究服务定制、服务交易等应用技术,搭建京津冀综合科技服务平台,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态环保等产业开展应用示范,服务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为北京发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提供科技服务支撑。

考核指标:整合京津冀区域3类以上优势科技服务资源,形成京津冀特色科技服务资源池,研发完成支撑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实施京津冀科技服务工程,培育京津冀科技服务核心企业,服务实体经济重点产业3类及以上,服务核心企业10家、中小企业1000家。突破京津冀区域科技综合服务应用技术,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0项,制定区域或企业

标准不少于3项,部分争取形成国家标准或草案。

4.3长三角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按照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的区域战略,面向长江经济带中长三角城市群,选择科技服务业发展基础良好、规划明确、需求迫切的省市或特色区域,围绕共建全球科技创新集群以及构建高附加值现代产业体系和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等,开展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整合资源分享与服务集成等技术成果,研究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应用技术,开发典型区域科技服务资源池,研发具有长三角特色的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重点推进链式孵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专业科技服务或综合科技服务领域的发展。实施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应用示范工程,为长三角以服务经济主导、智能制造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服务支撑。

考核指标:整合长三角城市群3类以上优势科技服务资源,形成长三角特色区域科技服务资源池,研发具有长三角特色的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实施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应用示范工程,培育科技服务核心企业,为3类及以上现代服务、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提供服务,服务核心企业10家、中小企业1000家。在区域科技综合服务平台技术、科技服务资源池构建等方面,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0项,制定区域或企业标准不少于3

项,部分争取形成国家标准或草案

4.4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按照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国务院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面向成渝城市群,选择科技服务业发展基础良好、规划明确、需求迫切的省市或特色区域,开展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面向成渝城市群壮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现代产业发展需求,整合服务及资源集成等技术成果,研究资源集成应用技术,开发典型产业科技服务资源池,研发具有成渝城市群特色的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选择重点推进科技云服务产业以及业务流程与业务数据、检验检测、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等专业科技服务或综合科技服务领域的发展。实施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应用示范工程,为汽车、工程机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装备制造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供科技服务支撑。

考核指标:整合成渝城市群3类以上优势科技服务资源,形成特色科技服务资源池,研发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实施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应用示范工程,培育科技服务核心企业,服务实体经济重点产业3类及以上,服务核心企业10家、中小企业1000家。在区域科技综合服务应用技术、平台研发以及应用示范工程实施等方面,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

10篇,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0项,制定区域或企业标准不少于3项,部分争取形成国家标准或草案。

4.5哈长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按照国务院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选择科技服务业发展基础良好、规划明确、需求迫切的省市或特色区域,开展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整合资源分享与服务集成等技术成果,研究科技资源集成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服务资源池,研发哈长城市群典型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重点推进科技金融、研发设计、产业孵化等专业科技服务或综合科技服务领域的发展。实施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应用示范工程,为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控制设备、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发展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等提供科技服务支撑。

考核指标:整合哈长城市群3类以上优势科技服务资源,形成区域特色科技服务资源池,研发完成具有哈长城市群特色的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实施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应用示范工程,培育科技服务核心企业,服务3类及以上重点产业,服务核心企业10家、中小企业1000家。在区域科技综合服务应用技术以及应用示范工程实施等方面,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10篇,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0项,制定区域或企业标准不少于3项,部分争取形成国家标准或草案。

4.6知识产权信息共享与运营服务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整合服务科学理论成果与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成果,研究知识产权大数据自动采集、智能标引技术;研究知识产权公共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技术;研究知识产权数据深度加工、智能检索、对比分析、智能组合分析、自动估价、隐性知识挖掘、知识推送等技术;研究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产权开放与保护的模式和机制;规范知识产权数据的基础加工过程和方法;研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理论与模式;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面向企业提供基础性知识产权服务;研究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运营模式;研究基于互联网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制定运营服务流程,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面向科技园区、产业、区域开展知识产权运营示范;研究知识产权服务质量评估规范和技术,建立一套面向质量提升与流程管控的服务标准体系。

考核指标:建立适用于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环境的知识产权服务支撑技术体系,为开放、开源、共享条件下的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提供技术保障。突破知识产权的大数据挖掘与加工技术,提高知识产权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加强标准化服务建设,建成国家知识产权基础服务设施,形成一体化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支撑技术,提高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响应速度。建成1个以上跨区域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

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会计硕士以后的就业怎样 (1)

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会计硕士以后的就 业怎样 本文详细介绍北京科技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参考书,北京科技大学会计硕士考研难度、北京科技大学会计硕士研究方向,北京科技大学会计硕士就业,北京科技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科技大学会计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京科技大学考研机构!凯程一直将口碑视为凯程在行业立足的根本,坚持好的口碑,追求100%的学员满意度一直是每位凯程人不断奋斗的目标!凯程每年有近半学员是来自前期或同期学员的口口相传,近四分之一学员是来自高校教授的直接推荐,凯程每年的宣传广告投入远远低于同行水平!凯程,就是一家完完全全靠高质量生存的考研辅导机构,就是一家立足于“舌尖生存法则”(口碑)的考研辅导机构! 一、北京科技大学会计硕士就业怎么样? 北京科技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人脉资源广,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北京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会计硕士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各个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需要大量的会计人才加盟。 就业方向: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职能部门、金融与证券投资部门以及三资企业、外贸公司等经济部门与单位从事会计及财务管理。 二、北京科技大学会计硕士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北京科技大学会计硕士考研难度不大,专业招生人数多,北京科技大学复试分数线也是比较低的,与北林、北理持平,复试专业课内容简单,对于跨专业考生是极为有利的。 据凯程从北京科技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会计硕士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竞争自然也在增大,由于初试只考管理类联考综合和英语二,考研难度降低,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是一大福利。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本科会计学专业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那么深,此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高,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北京科技大学会计硕士专业研究方向介绍 2015年北京科技大学会计硕士专业招生人数30人,非定向生学费1万元/生/年,定向生学费4万元/生/年,学制两年。 北京科技大学会计硕士专业研究方向如下: 01 会计准则及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 02 审计理论与内部控制研究 03 投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

中国水利年鉴2017_附录-2016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摘录)-一、水利固定资产投资

80%及以上的水源地有694个,占评价总数的80.0%。与2015年相比,全年水质合格率在80%及以上的水源地比例上升1.6个百分点。 (七)浅层地下水水质 2016年,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井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江汉平原重点区域,基本涵盖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大、污染较严重的地区。监测对象以浅层地下水为主,易受地表或土壤水污染下渗影响,水质评价结果总体较差。2104个测站监测数据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水质优良的测站比例为2.9%,良好的测站比例为21.1%,无较好测站,较差的测站比例为56.2%,极差的测站比例为19.8%。主要污染指标除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锰、铁和氟化物可能由于水文地质化学背景值偏高外,“三氮”污染情况较重,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污染。 2016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利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6099.6亿元,较上年增加647.4亿元,增加11.9%。其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4422.0亿元,较2015年增加6.5%;安装工程完成投资254.5亿元,较2015年增加11.2%;机电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172.8亿元,较2015年减少13.0%;其他完成投资(包括移民征地补偿等) 1250.3亿元,较2015年增加43.1%。 在全年完成投资中,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077.0亿元,水资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585.2亿元,水土保持及生态工程完成投资403.7亿元,水电、机构能力建设等专项工程完成投资1033.7亿元。七大江河流域完成投资4761.5亿元,东南诸河、西北诸河以及西南诸河等其他流域完成投资1338.1亿元;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完成投资分别为2358.4亿元、1163.4亿元、2234.9亿元和342.9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比例分别为38.7%、19.1%、36.6和5.6%。 在全年完成投资中,中央项目完成投资88.7亿元,地方项目完成投资6010.9亿元。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1080.0亿元,小型及其他项目完成投资5019.6亿元。各类新建工程完成投资4775.7亿元,扩建、改建等项目完成投资1323.9亿元。 全年水利建设新增固定资产4046.7亿元。截至2016年年底,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174.3亿元,投资完成率为60.1%;累计新增固定资产9115.7亿元,固定资产形成率为64.3%,比2015年增加2.8个百分点。 当年施工的水利建设项目26331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21629.1亿元,较2015年减少4.2%。其中:有中央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16479个,较2015年减少23.1%;在建投资规模12121.3%亿元,较2015年减少19.8%。新开工项目18410个,较2015年增加10.2%,新增投资规模6914.8亿元,比2015年增加28.3%。 全年水利建设完成土方、石方和混凝土方分别为39.8亿m3、7.0亿m3、0.9亿m3。截至2016年年底,在建项目计划实物工程量完成率分别为:土方 84.0%、石方91.8%、混凝土方60.5%。 二、重点水利建设 江河湖泊治理。全年在建江河治理工程5606处,其中:堤防建设527处,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治理593处,中小河流治理3530处,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及其他项目956处。截至2016年年底,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791.0亿元,投资完成率60.0%。东北三江、洞庭湖、鄱阳湖治理加快实施;进一步治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38项工程已开工25项,其中6项全面完成或基本完成,洪泽湖大堤除险加固工程率先通过竣工验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实施,走马塘延伸拓浚等8项工程已完工。 水库及枢纽工程建设。全年在建水库及枢纽工程369座,截至2016年年底,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39.7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59.8%。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浙江朱溪水库,安徽洪巷水库,福建罗源霍口水库,湖南毛俊水库,广西驮项水库及灌区,贵州黄家湾水库,四川土溪口水库、李家岩水库、黄石盘水库,云南阿岗水库,甘肃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等工程开工;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淮河出山店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加快实施;河南前坪水库、西藏拉洛水利枢纽、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重庆观景口水利枢纽、贵州马岭水利枢纽、云南德厚水库、青海蓄集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实现截流;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下闸蓄水;右江百色水利枢纽、湖南皂市水利枢纽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全年水资源配置工程在建投资规模4648.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590.6亿元,项目投资完成率55.7%。引江济淮、舟山大陆引水三期、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云南柴石滩水库灌区、四川武引蓬船灌区、江西廖坊水利枢纽灌区二期、青海引大济湟西干渠灌区等工程开工,陕西引汉济渭、湖北鄂北水资源配置、甘肃引洮供水二期、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主体工程全面实施。 农村水利建设。全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投资240.0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30.0亿元,受益人口3900多万,其中涉及国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0万。截至2016年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9%。当年安排中央投资用于灌溉建设与节水改造161.5亿元(含已列入重大水利工程154.5亿元), 425附录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环境工程专业介绍_北京科技大学考研网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环境工程专业介绍 一、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点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环境工程通过健全的工程理论与实践解决环境质量问题,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污染防治处理、大气污染工程、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工程和噪声控制等。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学科。当前,国内外都很重视环境系统工程和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研究,以求得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兼顾的环境污染防治的最佳方案。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不断发展变化,因此环境工程的研究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点可以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扎实宽广的环境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和创新素质,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事与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材。 本学科要求硕士毕业生掌握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对学科现状、前沿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独立的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研究课题或工程设计项目,并能作出创新性技术成果;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至两门外语并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其中一门应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良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能力。、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污染控制技术 水污染控制技术是环境工程学科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方向主要研究:水中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与开发适合中国国情,高效节能的工业废水治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特别是冶金和电力等重工业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废水资源化新技术;开发新型、高效水处理药剂、水环境净化新材料。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预防和控制大气污染,保护大气质量,该方向主要研究:大气污染物(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有毒气体)运动、分布规律,建立数学模型,从而确定不同条件下,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建立污染物环境效应的评价系统,从而预测和评价污染物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与开发高效、使用、新型的污染控制设备或装置(如高效洁净燃烧新技术),开发无污染的再生能源新技术。

宁夏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宁夏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 2019版

前言 宁夏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宁夏水资源情况现状及趋势。 宁夏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宁夏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宁夏水资源情况核心指标从从水资 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宁夏水资源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宁夏水资源情况价值信息,帮助机构和个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宁夏水资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宁夏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 一、宁夏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 三、宁夏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 四、宁夏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宁夏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宁夏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宁夏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 一、宁夏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宁夏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宁夏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宁夏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中国水利统计年鉴2017_1-12多年平均水资源量(按地区分)

江河湖泊及水资源 19 1-12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按地区分) Mean Annual Water Resources (by Region) 地区 Region 平均年水 平均年地表水 平均年地下水 平均年地表水与地下水 平均年产水模数 资源总量 资源量 资源量 资源重复量 /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 /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Mean Annual Total Mean Annual Mean Annual Duplicated Amount of Mean Annual Water Available Water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Surface Water Generation Model Resources Resources Resources and Groundwater /(104m 3/km 2) /108m 3 /108m 3 /108m 3 /108m 3 全 国 Total 27460.326478.28149.07166.929.5北 京 Beijing 40.825.326.210.724.3天 津 Tianjin 14.610.8 5.8 2.012.9河 北 Hebei 236.9167.0145.875.912.6山 西 Shanxi 143.5115.094.666.19.2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506.7 371.0248.3112.6 4.4辽 宁 Liaoning 363.2325.0105.567.325.0吉 林 Jilin 390.0345.0110.165.120.7黑龙江 Heilongjiang 775.8647.0269.3140.516.6上 海 Shanghai 26.918.612.0 3.743.5江 苏 Jiangsu 325.4249.0115.338.931.9浙 江 Zhejiang 897.1885.0213.3201.288.1安 徽 Anhui 676.8617.0166.6106.848.5福 建 Fujian 1168.71168.0306.4305.796.3江 西 Jiangxi 1422.41416.0322.6316.285.1山 东 Shandong 335.0264.0154.283.221.9河 南 Henan 407.7311.0198.9102.224.4湖 北 Hubei 981.2946.0291.3256.152.8湖 南 Hunan 1626.61620.0374.8368.276.8广 东 Guangdong 2134.12111.0545.9522.8100.7广 西 Guangxi 1880.01880.0397.7397.779.1四 川 Sichuan 3133.83131.0801.6798.855.2贵 州 Guizhou 1035.01035.0258.9258.958.8云 南 Yunnan 2221.02221.0738.0738.057.9西 藏 Tibet 4482.04482.01094.31094.337.3陕 西 Shaanxi 441.9420.0165.1143.221.5甘 肃 Gansu 274.3273.0132.7131.4 6.9青 海 Qinghai 626.2623.0258.1254.98.7宁 夏 Ningxia 9.98.516.214.8 1.9新 疆 Xinjiang 882.8 793.0 579.5 489.7 5.4 注 本表数据来源于《中国水资源评价》。 Source: China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Report .

2018年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

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哪里最缺水? 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用水是十分方便的,只要打开水龙头,便会有干净的水流淌出来,这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中国的水资源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丰富吗? 中国官方层面给出了答案——中国其实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 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不足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而中国人口占比全球超过18%),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 西藏、四川水资源最多,宁夏天津最少 那么具体到全国个省级行政区,各自的水资源总量情况又如何呢?

按照国家水利部先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前三的,依次是西藏、四川、广西,均处于中国的西南方向。 而同期全国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末三位的,依次是宁夏、天津、北京。不过由于天津和北京均为直辖市,在土地面积上明显少于一般省级行政区较多。所以如果在排除直辖市的前提下,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最少的三个省份,则分别是宁夏、山西、河北,均为北方省份,尤其集中于华北地区。 中国多省份处于“极度缺水”区间

2016~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 先讲讲自己吧, 本人山东人, 在一所山东的一所综合二本大学读计算机, 今年考上北京科技 大学计算机学院,工学 + 公费 + 奖学金。因为北科今年政策比较好,工学公费名额很多,奖 学金覆盖率 100% ,我的属于普通情况。说说北科吧,北科的分数不算高,但也不是说上就 能考上的。 北科的计算机整体来讲觉得能排在全国前二十吧, 就业来讲可以说很好 (今年的 就业形势不错)。北科学校很小,校园景色也很一般,如果你本科的学校很大很漂亮,那么去到后你可能有些失望了。 但我觉得上研究生校园就无所谓了, 毕竟也不是新生了。 北科计 算机的项目还是不少的, 研二的学长们成天在实验室都挺忙的, 所以对北科感兴趣的同学可 以考虑。毕竟北科的性价比挺高的。 废话了一大篇, 该说正事了, 就是我的计算机考研的经验吧。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 吧!可能有些乱,但都是自己用心敲出来的,还请尊重偶的劳动啊! 1 )时间。 这里我想说的时间不是你每天要花多长时间来复习,这个因人而异。我 想说说准备时间。很多人在 3

、 4 月份就开始准备了,每天花很长时间来学习,开始很猛, 进度也很快,可是我想说的是这样的人往往后劲不足,后来一点都不猛了。这是很可怕的,因为往往后来的复习更有效果,很多人甚至报名的时候就放弃了。这不能说这些人没毅力,而是对考研没有正确的任何, 学习没有策略性。 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 我在八月到十月的 三个月时间里学习很努力, 每天去的早回来的晚。 可是在十一月初的时候我中午在教室睡觉 感冒发烧了, 当天去挂吊瓶了, 就从这天开始我的学习再也没有猛过了。 之后时间里自己学 习就很力不从心了,晚上经常失眠,很晚才能睡着,早上醒的又早,每天处于亚健康状态。曾经一度我都想过放弃算了, 可是自己还是坚持下来了, 呵呵, 这个过程我要感谢我的女朋 友,她一直在背后支持我。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用力过猛,也不要过于懒散。每天还是要坚持学习, 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自己要通过这种方式去调节, 千万不可轻言放弃。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六月份, 每天学习时间也不多, 大约五六个小时吧。 然后晚上熬夜看世 界杯,想想挺怀念的。我的建议是:在八月份之前的日子,每天平均拿出来 4--8 小时学习 就可以了,不要过于疲劳,这样在最后几个月就会有很好的后劲!呵呵,后劲可畏啊! 2 )计划。考研不同于高考,高考是老师带着你去复习,而考研完完全全是自己去 做的, 所有的所有没人能帮助你, 除了你自己。 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时间我认为最重要一点就 是系统计划复习进度。 我觉得自己在班里不是最努力的, 但我觉得自己学习是最有系统性的。 我复习都是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比如每个月我都会制定一个一个详细的计划,

中国水利年鉴2018_建设管理-水文-【水资源监测与评价】

印技术规定》。广东省制定并印发了《广东省水文局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技术管理规定(暂行)》。 (3)新技术新仪器应用研究和使用培训。水文现代化快速发展促进了新技术新仪器的引进和应用,特 别是中小河流水文检测系统等建设项目配备了大批新仪器新设备,全国水文系统抓住机遇,加大水文新技术仪器研发推广力度,加强新仪器设备应用培训。8月,原水利部水文局组织长江委水文局,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水文局,在武汉开展了中科院声学所国产A D C P联合测试(出厂检验)。后期长江委水文局根据比测方案,将在10个有代表性的水文站开展国产走航式A D C P的比测工作。方案中对比测的目的、要求、内容、组织管理、进度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举措都有效地加快了走航式A D C P的国产化进程。黄委水文局配合完成同位素测沙仪系统研制;开发完成了单机版“H S W.N U T1型悬移质含沙量在线测验系统”,应用于测沙参数率定等工作;开发完成基于数据中心模式的含沙量测验软件,在民和、潼关等测站投入运用。淮委水文局经过多年来探索研究,对数十个水文断面进行论证与分析,成功研发了“流量自动监测系统”。该技术获得2017年中国农林水利工会淮河委员会颁发的淮委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该技术已在云南滇池生态补水、安徽中小河流等项目中得到很好应用,具有很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4.水文资料管理 (1)水文年鉴整汇编。全国水文系统不断完善水文资料整汇编的作业程序和质量保障体系,原水利部 水文局加强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各流域机构发挥管理职能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部门积极配合,确保了2016年度74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整汇编、刊印和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6年度水文年鉴资料全国终审会在武汉召开。由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河海大学等单位的74位专家,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质量评定办法》规定,对经过流域汇编的74册80本水文年鉴中的5230个水文站(断面),16764个雨量站、蒸发站,共计3517万字组的水文年鉴资料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审查。通过全国终审,不仅发现和纠正了存在问题,而且促进了相互交流,提高了业务技术水平,保障了水文年鉴刊印质量。 为切实加强水文年鉴质量,安徽省还在汛后开展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大检查,抽查率不低于60%。浙江省建成在线整编数据接口平台,实现了国家基本站遥测数据(水位,雨量)的实时采集、转换和整编前预处理,大大地提升了水文资料整编的效率,推进水文信息化和现代化。 (2)国家水文数据库建设。2017年3月底,水规总院对国家水文数据库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出 具了审查意见,并报送了部规计司。《国家水文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制修订工作。各地水文部门初步完成国家水文数据库需要合并的基础水文数据库与实时水雨情、地下水、水质、土壤墒情等数据库的梳理和整合,为推进国家水文数据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熊珊珊) 【水资源监测与评价】 1.水资源监测 (1)中国河流泥沙公报。各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水文部门以及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编制完成《中国河流泥沙公报2016》,于9月正 式出版发行。《中国河流泥沙公报2016》电子版可在水利部主页全文浏览。 (2)土壤墒情监测与分析预测。《土壤墒情监测与分析预测应用技术》出版发行,用于指导土壤墒情 监测与分析预测工作。各地加强墒情监测分析、径流量预测预报以及干旱综合评估,向中央报送墒情信息站点增至2751处,加强旱情监测信息服务,编制旱情简报、专报、月报和年报等,为全国抗旱减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朱金峰) (3)城市水文监测。原水利部水文局积极推动城市水文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在成都举办 了全国城市水文监测技术培训班,针对城市暴雨洪水过程模拟与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城市水生态监测调查与河湖健康评价、水资源监测及传输应用技术、城市水文建设经验与做法等进行培训,提高城市水文和水生态监测技术水平。同时,组织北京、沧州等地水文部门开展了城市水文试点工作,总结监测分析与评价方法。 2.水质监测 (1)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印发《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确保水质监测数据质量的通知》,强化水质 监测领导责任、记录责任以及报告出具责任,进一步加强监测各个环节质控管理,为实验室质量活动提供全过程可追溯依据,确保监测质量准确可靠。印发 《关于开展2017年度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2017年度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及水质监测 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完成全国共计297个实验室、1203项次的质量控制样品考核。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水质监测涉及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水文质〔2017〕56号),就全面加强水质监测涉及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管理工作提出要求,部署开展实验室自查工作,并结合质量管理监督检查,突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检查。 (2)地下水水质监测。5月,在广州召开了2017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会议,编制完成了《2016 5 1建设管理

2016-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指导

2016-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指导 ●专业剖析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主要研究无机材料的声、光、电、磁、热等性能。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学以及环境保护等高技术领域发展的支撑;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则涉及到国家基本建设所必须的基础材料,量大面广,其质量和性能的提升将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比较优势 《中国大学评价》的统计表明,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连续8年全国排名第一。该专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12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3人,北京市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同时聘请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外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本专业承担了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等研究项目在内的大量国家和大型企业的研究项目。有3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同时与大型企业合作建设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实习基地,拥有配套齐全的教学和科研平台,为国家和企业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一等奖、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国家、省部级奖励。所培养的研究生在Advanced Materials, APL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主要课程 固体材料结构基础、结晶学基础、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制备化学、新能源材料、特种陶瓷工艺学、半导体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及应用、环境材料、耐火材料、无机材料现代研究方法等40余门课程。 ●人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具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及相关基本技能的高级研究开发与工程技术人才。能在电子信息、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环境保护、化工以及建材等行业从事材料的生产、质量检验、工艺与设备设计、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经营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或攻读研究生。 ●科研实践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鼓励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课题组和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本专业学生组成的科技创新小组在顺利完成国家级、北京市级项目的同时,还成功地发表了学术论文或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部分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获得了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国际交流 本专业国际合作交流频繁,每年都会举办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并组织优秀学生出国交流,访学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进行博士后研究。学生也可以通过“SAF海外学习项目”到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

北京市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北京市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 告2019版

前言 北京市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北京市水资源情况现状及趋势。 北京市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 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北京市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北京市水资源情况核心指标从从 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北京市水资源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北京市水资源情况价值信息,帮助机构和个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北京市水资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北京市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 一、北京市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 三、北京市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 四、北京市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北京市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北京市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北京市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 一、北京市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北京市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北京市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北京市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上海市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上海市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 告2019版

前言 上海市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上海市水资源情况现状及趋势。 上海市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 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上海市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上海市水资源情况核心指标从从 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上海市水资源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上海市水资源情况价值信息,帮助机构和个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上海市水资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上海市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 一、上海市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 三、上海市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 四、上海市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上海市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上海市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上海市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 一、上海市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上海市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上海市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上海市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2017北京科技大学翻译硕士复试分数线

2017北京科技大学翻译硕士复试分数线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即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年1月批准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2008年开始招生,2009年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 MTI教育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地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全日制MTI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作为我国专业硕士之一,MTI不仅面向英语专业的考生,同时也鼓励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时间经验者报考,其中非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更受到报考院校的欢迎。 2015年北京科技大学翻译硕士: 日语方向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总分为360分,单科参照国家线。 英语方向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总分为397分,单科参照国家线。 复试科目为:综合面试、综合笔试 复试总成绩满分为350分,其中复试笔试满分150分,采取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3小时;综合面试满分200分,重点考察考生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与能力,内容涵盖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老师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下面凯程老师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北京科技大学的翻译硕士专业: 一、北京科技大学翻硕研究方向 翻译说以的细分研究方向大体分为笔译和口译。笔译要求在英语和汉语方面同时提高,加强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互译能力。会开设英汉、汉英的翻译课程,同时英文写作和关于中文素养的课程也会同时开设。目的是可以在翻译各种文体的文本时,采用恰当的方法以及准确的用语进行翻译工作。口译在交传和同传方面都会有相应的课程开设,同时进行培训,其中包括视译、带稿同传等各种方式。口译更为注重实战经验,培养过程中,模拟回忆或实际回忆的次数非常多。 二、北京科技大学翻译硕士考研难不难 北京科技大学翻译硕士一直以来是比较热门的考研专业之一,总体来说,北京科技大学翻译硕士招生量较大,考试难度不高,2015年北京科技大学翻译硕士的招生人数为17人。每年都有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根据凯程从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内部的统计数据得知,北京科技大学翻译硕士的考生中90%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翻译硕士考试科目里,百科,翻译及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翻译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

2013水资源公报 (1)

表1 市(直管县)2013年大中型灌区及小型样点灌区灌溉用水量调查表 序号灌区名称所在行政 区名称 所属水资 源二级区 名称 灌区 类型 设计 灌溉面积 (万亩) 有效 灌溉面积 (万亩) 实际 灌溉面积 (万亩) 水源取水量(万m3) 灌溉毛用水 量(万m3) 亩均灌溉 毛用水量 (m3/亩) 地表水地下水其他水源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 宋岗电灌淅川县香花渠灌21.41 13 13 3380 3380 3380 260 注1.大中型灌区指设计灌溉面积在10万亩及以上的灌区,样点灌区指2013年度各市(直管县)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的小型样点灌区; 2.所在行政区按灌区受益范围所在的省辖市/省直管县填写,当灌区受益范围跨省辖市/省直管县时,应分别填写所在省辖市/省直管县名称及其所占比例; 3.所属水资源二级区名称按灌区受益范围所在的水资源二级区填写,当灌区受益范围跨水资源二级区时,应分别填写所属水资源二级区名称及其所占比例; 4.灌区类型按“渠灌”、“井灌”、“井渠结合”填写; 5.设计灌溉面积填写灌区上级主管部门最新批准的规划设计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填写在现有水源、工程等条件下在一般年份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面积,包括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和非耕地上的林地、园地、牧草地有效灌溉面积;实际灌溉面积填写2013年实际灌溉到的面积,在同一亩耕地上无论灌水几次,都应按一亩统计,不应按灌溉亩次统计; 6.水源取水量按灌区所有取水口取用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水源用于农业灌溉水量分别填写。地表水包括从河流、湖泊、水库、塘坝等地表水体取用的水量,地下水指直接取自地下含水层用于灌溉的水量,其他水源包括污水处理再利用、雨水集蓄利用等用于灌溉的水量。 7.灌溉毛用水量填写水源取水量中用于灌区耕地和非耕地灌溉的水量,包括渠系输水损失。 8. (3)≤(2),(7)=(4)+(5)+(6),(8)=(7),(9)=(8)/(3)。

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814材科基试题分析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814材科基试题分析 一、简答题 1.超点阵 2.玻璃化转变温度 3.伪共晶 4.脱溶 5.二次再结晶 前三个应该是以前没有出过的,因为楼主跨考,所以在这里好歹会丢8分吧 二.硫化锌的点阵 不知道大家怎么样,因为不给计算器,我的计算结果就放弃了。没算出来,应该至少会扣2分吧。 三、位错间作用力(引力or斥力?) 这个看书的时候基本掠过了,三个图共15分,每个5分。可能是做对了一个。 四、吉布斯-成分图,12年出过了,今年又出,不过那个混溶间隙是亮点。不知道大伙儿做的怎么样? 五、三元相图 也是历年中只在2011年出过一次,考前我曾尝试花时间复习三元,但效果不太理想。故决定放弃,如果出到的话,我认倒霉。1月6号的下午,果不其然的出现了。不过难度的话还是算比较简单吧,不过判断三相反应的理由是亮点,我就随便写了点,不知道会怎样给分。 六、扩散 坑爹的是,可以说历年来扩散考的都不难,最恶心的就是让写出菲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各字母的意义及单位。2013年的这个题,真刀真枪的让大伙儿计算了,还15分。基础好一点的同学应该问题不大吧?不过要是复习的时候只背真题的话估计悲催了。 七、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 这个题继承了2012的特点,考察图形。个人认为对图形的解释的话,意思到了即可。 八、单相合金塑性变形 我记得这应该是考过的一题 九、铁碳相图 考前我就觉得几年没考了,13年可能差不多该出了。难度不大,对于学材料的人来说应该是送分了。 总结. 总之,因为我是跨考,所以感觉这份题对于我这样跨考的可能算不上简单,但对于本

专业的同学来说,那些较散的知识点的话,大学的老本儿应该可以拿下的。 从知识点的角度讲:晶体学变化不大,不过还是有新意。缺陷的话,大家翻看真题可以发现几乎没有哪一年单独拿出来出题的,基本都是和形变联系出题。但13年果然出了位错间作用力。我只在第一遍翻书的时候,曾有兴趣看过这部分,但之后就完全放下了。形变和回复与再结晶变化不大。相图相关的题目有40分!!!除了出题人回到传统的铁碳相图给大家有送分的意思外,另外的G-X图需要在12年的基础上吃的更透,三元不说别的,起码得复习到才行。恶心的是,大家一定花了不少时间在凝固、固态相变上吧,但北科就是毫不留情的给大伙儿涮了。固态相变就只考了脱溶8分(一、4.),凝固也只在铁碳相图里体现了,所以个人感觉挺坑爹的。 我分析完了,不知道大伙能给自个儿估多少分呢?如果……如果说专业课简单了的话,那我感觉数学应该是难了吧?(坑爹的线代),分数线会不会有小幅下降?310-315是我比较希望看到的一个分数线。

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7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4.8mm1,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5%,比2016年减少8.3%。 地表水资源量2017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746.3亿m3,折合年径流深293.1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9%,比2016年减少11.3%。2017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8.6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250.4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934.2亿m3;全国入海水量16941.3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7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309.6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0%。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42.0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893.2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6亿m3。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1819.7亿m3。 水资源总量2017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761.2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8%,比2016年减少11.4%。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7746.3亿m3,地下水资源量8309.6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14.9亿m3。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5.7%,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0.4万m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7年,对全国660座大型水库和3547 12017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约18000个雨量站观测资料的评价结果。

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4079.8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82.6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7年,对56个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61.0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2.5亿m3。其中,青海湖蓄水量增加16.3亿m3;太湖和洪泽湖蓄水量分别减少5.3亿m3和4.5亿m3。 地下水动态2017年,北方15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44.0亿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2017年,全国供水总量6043.4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1.0%。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45.5亿m3,占供水总量的81.8%;地下水源供水量1016.7亿m3,占供水总量的16.8%;其他水源供水量81.2亿m3,占供水总量的1.4%。与2016年相比,供水总量增加3.2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增加33.1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减少40.3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加10.4亿m3。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1022.7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江苏、海南和辽宁,分别为368.0亿m3、257.7亿m3、179.9亿m3、59.0亿m3、46.6亿m3、37.8亿m3和35.0亿m3,其余沿海省份大都也有一定数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2017年,全国用水总量6043.4亿m3。其中,生活用水838.1亿m3,占用水总量的13.9%;工业用水1277.0亿m3,占用水总量的21.1%;农业用水3766.4亿m3,占用水总量的6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