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安全法规

汽车安全法规

汽车安全法规
汽车安全法规

国内外汽车安全法规的现状及趋势

从世界第一辆汽车诞生开始,汽车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随之带来的汽车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及能量消耗,特别是汽车的安全问题,已经构成严重的社会公害,因此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对汽车产品进行立法,实施法制化管理,并制定各类汽车技术法规,对汽车安全等技术性能加以控制,从而一定程度地控制了汽车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也在大幅度地增加,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的各项指标均持续增长,交通安全状况日益恶化,自2001 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超过10 万人,而且还在不断上升,对于影响交通事故的“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中,汽车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完善我国汽车安全性标准法规体系,提高汽车本身的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及减轻事故过程中对乘员及行人的伤害,从而提高交通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汽车强制性标准工作起步于1990s 初期, 1995 年开始逐步实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主要以ECE/EC 体系为参照,包括安全、环保、节能、防盗,其中安全标准按照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和一般安全划分,主动安全项目主要涉及照明与光信号装置、制动、转向、轮胎等。被动安全项目涉及座椅,门锁、安全带、凸出物;车身、碰撞防护以及防火等;一般安全项目涵盖视野、指示器与信号装置、车辆结构与防盗等。我国的汽车强制性标准首先从主动安全开始,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经济的发展逐步向一般安全、被动安全扩展,截至到目前批准发布的汽车(含摩托车)强制性标准84项,约80%与ECE法规等效,其中安全标准68 项,占强制性标准实施数量的81%。

下面介绍下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情况:

1. 主动安全法规

主动安全法规主要包括灯光、制动、转向,目前已批准发布的有25项。我国安全法规的研究制定工作最先开展的是主动安全,目前己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提高标准的技术要求以及增加与新技术相关的标准。

1.1 灯光标准

汽车灯具包括照明类灯具和信号类灯具(含来回复反射器),是最为重要的汽车主动安全部件,目前汽车灯关强制性标准共有17项,包括两个整车的灯具安装标准GB 4785(汽车与挂车灯具安装),GB 18100(摩托车灯具安装),其余灯具产品则制定相应的配光性能,

形成灯具零部件的配光标准与整车灯具安装标准的配套实施。

目前,有4项汽车灯光标准正在修订中,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另外有3项新的汽车强制性灯光标准《汽车用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前照灯清洗器》、《重型车辆及挂车车身反光标识》正在制定中。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由于发光强度高、寿命长、光效高、光色更接近日光、照明不受电压波动影响等诸多显著优点,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于汽车照明,90年代初被纳渗入渗出欧洲法规,现在乘用车上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我国对气体放电灯已有了市场需求,因此,参照ECE R98正在制定我国的《汽车用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前标准制定工作基本完成。

前照灯清洗器作为气体放电灯的配套系统,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对前照灯清洗器提出相应的标准要求。

由于我国大型车辆夜间在道路上行驶存在的安全隐患,GB 7258-2004标准中增加了车身反光标识的要求,相应的开始研究制定《重型车辆及挂车车身反光标识》标准。

1.2 制动标准

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目前针对汽车制动系统的强制性标准3项,其中,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采用ECE RI3)为汽车制动标准中最为重要的项目,它对汽车行车制动、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系统的结构、性能要求和评价方法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有关应急制动、制动系统部分失效时的剩余制动性能和行车制动系统双来回路控制的规定对我国汽车安全性能的提高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乘用车(通常为液压制动)与其他车辆在使用对象、使用目的、车辆结构和性能上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很多国家在采用ECE RI3的同时,也引渗透了ECE RI3-H(乘用车制动)。在我国,考虑到GB 12 6 7 6-19 9 9本身对乘用车制动系统的适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行业内要求引渗透ECERI3-H的呼声越来越高。为适应乘用车产品和技术发展,入一步规范和完善乘用车制动的有关要求并与国际接轨,《乘用车制动》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组正在入行标准的研究与起草工作。

2.一般安全

一般安全强制性标准包括视野、指示器与信号装置、车辆结构和防盗等三个方面,现已批准发布的强制性标准共23项。其中GB 15084《机动车辆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GB 15 740《汽车防盗装置》两项修订标准已完成,待批准发布。GB 13094《客车安全结构要求》正在修订中;新制定的项目《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结构要求》、《汽车用液化石油气蒸发调节器》、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减压调节器》正在制定中;《汽车防盗玻璃》正在研究、计划制定。

在一般安全标准中,2004年批准发布的GB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该标准是对GB 1589-1988的修订。在我国原有的标准中,缺乏对车辆轴荷与总质量方面的限制,随着我国车辆产品及货运、客运市场等近年来的长足发展,大型车辆的运输经济性与物流配送的合理组织日益成为车辆使用者及乘客、货物运营管理者关心的问题。"大吨小标"、超载运输等不规范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和道路建设。迫切需要制定车辆外廓尺寸、轴荷与总质量等主要特性参数的标准要求。该标准2004年制定完成并批准发布,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限制"大吨小标",入行产品的清理整顿等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近年,我国机动车被盗车辆数量逐年增多,防盗问题受到重视,汽车防盗方面的相关标准需要入一步完善,提高车辆防盗性能,同时计划制定有防盗标识的标准,以此能够确认被盗车辆的身份。

3. 被动安全

被动安全标准是汽车安全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严格的被动安全标准能够有效降低车辆事故对人员的伤害。汽车被动安全标准批准发布的标准共20项。其中修订的GB 15083,GB 14167和GB 15056三项标准以及新制定的《商用车驾驶室后围板前面外部凸出物》已制定完成,待批准发布。

在被动安全标准中碰撞标准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我国最早实施的是CMVDR 294《乘用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2003年批准发布GB 11551-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强制性国家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安全技术法规入渗入渗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由于各国汽车技术的发展以及汽车交通事故的情况存在差异,所以,安全标准或法规的侧重点和发展不尽相同。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汽车安全法规。下面介绍一下几个主要国家的安全法规:

1.美国的汽车安全技术法规

美国的汽车安全法规(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简称FMVSS)是在美国《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的授权下,由美国运输部、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制定的与机动车辆结构及性能有关的机动车安全法规。从1968年1月10日实行以来,经过不断的修改,对各条款要求更加严格。

美国汽车安全法规将汽车的安全问题分为3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防止撞车等不安全事故发生的法规,即主动安全法规,这类技术法规是对保证汽车安全行驶所需的条件加以规定。

例如各种便于操纵和识别的标志及位置,使得驾驶员不致因标志及位置不清和操纵失误而造成不安全事故。此外对制动系统、灯具、轮胎及车身附件的性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技术法规现有29项,皆属于FMVSS中100系列编号之内。第二部分中的技术法规是对撞车时的保护加以规定,即被动安全法规,它以使乘客的伤亡减至最少,例如撞车时对乘员的防护,座椅及安全带、车门及门锁、风窗玻璃等部件在撞车时应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这些法规现有22项,属于FMVSS中200系列编号之内。第三部类中的法规是对撞车防止灾害性事故的发生而加以规定,即汽车防火安全法规。这些法规现有4项,属于FMVSS中300系列编号之内。

2. 欧洲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欧洲各国的汽车法规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国家就对汽车排放、灯具、制动等装置制订了一些规定,但各国规定的检查方法、效果的评定以及限值等都不统一。这些法规上的不统一妨碍了欧洲各国间的自由贸易和国际间的运输。在国际贸易中,道路车辆及其部件装备的进出口贸易又占着重要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为了开辟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国际贸易,于1958年在日内瓦签订了《关于采用统一条件批准机动车辆和零部件并互相承认批准的协定书》,即统一汽车产品认证条件的协定书。根据这个协定,欧洲经济委员会缔约国之间制订了一套统一的汽车法规,对需要认证的汽车及其零部件,采用这套统一的法规进行认证,并且对各成员国的认证相互承认。这样就大大地简化了国际间的汽车认证程序,统一了各国的法规要求,促进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自由贸易。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共有21个欧洲国家参加,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其活动。

ECE法规是由欧洲经济委员会下属的道路运输工作组的车辆结构专家组(WP29)负责起草。WP29下设有6个专家小组:一般安全性规定专家组(Meeting of Experts on General Safety Provisions,简称GRSG)、被动安全性专家组(Meeting of Experts on Passive Safety,简称CRSP)、污染与能源专家组(Meeting of Experts on Pollution and Energy,简称GRPE)、灯光及光信号专家组(Meeting of Experts on Lighting and Light-Signaling,简称GRE)、噪声专家组(Meeting of Experts on Noise,简称GRB)、制动及底盘专家组(Meeting of Experts on Brakes and Running Gear,简称GRRF)。这些专家组分别负责有关汽车安全、环保、节能领城内的ECE汽车技术法规制订、修订工作。ECE/WP29下属的专家组每年召开两次会议讨论ECE法规的制订、修订工作,在广泛听取缔约国和非缔约国意见的基础上,共同研讨法规的制修订方式,保证了法规制修订的公正性与公开性,ECE法规在保证汽车安全性、环保及节能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法规的协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ECE法规的制订程序一般是至少两个缔约国车辆结构专家组提出草案,经缔约国协商并提交联合国秘书长,其生效日期至少在提交草案后的5个月。秘书长向其他各缔约国通知该草案及生效日期,各缔约国如在接到通知后3个月内回复则表示接受该草案,秘书长则向各缔约国通知该法规的生效日期及接受该法规的缔约国名单。任何一个缔约国都可以宣布采用或停止采用某一项法规,都可以提出修正方案。所以,ECE法规在缔约国内是自愿采用的,各国可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可全部采用,也可部分采用。

ECE法规自从1985年制定以来,经不断的修改补充,至今已颁布实施的109项法规中,有88项是安全法规,其中,主动安全法规62项,被动安全法规26项。ECE法规非常重视灯光和信号装置的安全性。另外,在动态试验方面规定了车辆正面碰撞、侧面碰撞、翻车时车身强度及碰撞时防止火灾等要求。

3. 日本汽车技术法规体系

日本早在1951年起就根据《道路运输车辆法》制定了道路运输车辆安全标准,后经40多次的修订,至今仍在执行。安全标准属于法规命令,不同于一般的工业标准。各汽车制造厂所生产的汽车如符合此标准,则政府将发给安全合格证书并定期进行检查。该标准《法规》的制定和修改除根据日本运输技术审议会的安全长期计划及汽车安全性(EVS)的研究成果外,还重点参考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汽车法规及美国联邦安全标准FMVSS,同时也参考了英、法、德等国的汽车安全标准或法规,已形成了自己的比较健全的道路车辆安全标准体系。由于日本国土狭窄,他们特别重视汽车与行人、摩托车之间的安全,因此对汽车外部凸出物等的规定特别详细。日本的道路车辆安全标准几经修订,现在已发布的有关汽车安全和排放标准73条,其中主动安全标准43条,被动安全17条,防火2条。此外,还设置了试验方法标准88条。由于日本的汽车工业以出口为主,因此日本生产汽车执行的标准法规大多为FMVSS和ECE等法规。日本道路车辆法律、法规及其管理制度与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相比差距很小,基本做法一致。

汽车的安全是人们最为重视的基本利益之一,汽车安全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永恒的主题和动力,现在,汽车的安全性比以往更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全性也成为汽车的一大卖点。世界安全法规走向: (1)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之间的融合;(2 ) 减少伤亡;乘员保护;行人保护;碰撞相容性安全法规走向。

欧美日等工业强国,在不断开发研制汽车的各种先进的智能系统,以此,减少事故发生的比率,提高乘员安全性。在提高车内驾驶员和乘员的安全同时,欧洲、日本等国家近两年相继出台了有关行人保护的技术法规,减少发生碰撞时行人的伤亡事故。目前,碰撞相容性

安全法规的走向为国际安全法规的研究趋势。也就是说,目前法规研究趋势,并不是单纯地、无限地提高单车的安全性,而是考虑两车发生碰撞时,车辆能够吸收碰撞产生能量、减少车辆变形,有效降低碰撞发生对人员的伤害。

汽车配置名词解释(一):主被动安全配置

汽车的安全配置按照作用原理可以分为:主动安全配置和被动安全配置两大类。 主动安全配置就是预防车辆发生事故的安全配置。换句话说,他的主要作用是在事故之前,尽量避免事故发生的。例如常见的ABS,EBD,ESP等。所以,主动安全配置更加重要一些。 被动安全配置就是在事故发生后,避免车内人员少受伤害的安全配置。换句话说,他的作用是一种补救措施,在事故发生后,尽量避免人员的伤害。例如常见的气囊等。 下面我们先为大家讲解主动安全配置: ■ 防抱死系统(ABS) 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的原理是:在紧急制动的时候,如果四个轮子全部被刹车系统锁死,那么车轮就会由滚动变成滑动,这时候车辆很容易发生侧滑或跑偏。而ABS系统则不会对轮子完全锁死,而会以每秒60-120次的频率对车辆进行“点刹”,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治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 现在,ABS系统已经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很少有车辆不配备ABS系统。那些为了降低成本而不配备ABS系统的厂家完全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漠视,我们鄙视这种行为。 ■ 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EBD的英文全称是Electr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中文直译就是“电子制动力分配”。 EBD的原理是:车辆在制动时,车载电脑会根据车辆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情况,对每个车轮施加不同的制动力,从而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例如:如果左侧车轮是接触的是湿滑路面,而右侧接触的是干燥路面,很明显左右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不同的。如果在制动时对四个轮子施加相同的制动力,就容易产生打滑、倾斜和侧翻等现象。而配有EBD系统的车辆则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他会对左右车轮施加不同的制动力而保证车辆的稳定。 现在的EBD系统一般都是与ABS系统整合成一套系统存在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厂家宣传说:车辆配有ABS+EBD系统。 ■ 刹车辅助系统(BA/EBA/BAS) 刹车辅助系统各种厂家的叫法不同,最主要的叫法有三种:BA,EBA,BAS。 刹车辅助系统会监控驾驶员踩刹车踏板的频率和力量,在紧急的时刻辅助驾驶员对车辆施加更大的制动力,从而缩短刹车距离,确保车辆安全。 ■ 牵引力控制系统(ASR/TCS/……) 牵引力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当车辆行驶在光滑路面时,如果动力输出过大,驱动轮转动过快,就会突破路面的抓地极限,从而打滑。这时候牵引力控制系统就会监控到驱动轮已经打滑,从而降低动力输出,而使轮胎回到正常转动的状态下,保证车辆稳定行驶。 各个厂家的牵引力控制系统功能都一样,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例如:奔驰叫ASR,丰田叫TRC,宝马叫DTC,凯迪拉克叫TCS等。 ■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DSC/……)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 (最新版) 在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车速越来越快,给人们的安全和财产带来的伤害也越来越大。因此,汽车的安全性是汽车厂商、消费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按照碰撞事故形态,汽车碰撞主要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以及碰撞翻滚等。其中,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大约60%的碰撞事故发生于车辆前方,因此,进行汽车正面碰撞的探索研究尤其重要,制定汽车的正面碰撞法规、标准也是各个国家相关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实车碰撞试验法规主要有美国的FMVSS和欧盟的ECE两大体系,其他国家的技术法规大多是参照以上两个法规体系制定的。中国在碰撞法规的研究中主要

借鉴了欧盟ECE法规体系,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颁布了《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到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中国在汽车安全法规的研究上正在积极地与国际接轨。本文基于汽车正面碰撞研究,主要介绍欧美和中国的汽车碰撞法规。 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实施车辆正面碰撞法规的国家,其于上世纪60年代授权美国运输部(DOT)对乘用车、多用途乘用车、载货车、挂车、大客车、学校客车、摩托车以及这些车辆的装备和部件制定并实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ederalMotorVehicleSafetyStandards,简称FMVSS),并率先于1986年颁布了FMVSS208《乘员碰撞保护》法规。随着汽车各项技术的成熟应用,DOT不断对法规进行了修订,规定应用生物逼真度更好的HybridⅢ型碰撞生物假人,与固定壁障碰撞。FMVSS208最新一次修订在2010年8月份,文中主要针对修订后的208对其100%重叠正面碰撞的情况进行解读。碰撞过程中车门不能被撞开,碰撞后不用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大全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大全(中文版) 中国篇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11551-2003)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0071-2006)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GB 20072-2006)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GB 11557-1998)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5083-2006)汽车安全带固定点(GB 14167-2006)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 17354-1998) C-NCAP 前部正面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方法 C-NCAP 前部偏置碰撞试验方法 C-NCAP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 C-NCAP 评分方法 欧洲篇 防止汽车碰撞时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2) 关于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4) 关于车辆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7) 关于车辆内部安装件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21) 关于后面碰撞汽车结构特性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2) 关于正面碰撞汽车结构特性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3) 关于车辆火险预防措施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4) 关于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保险杠等)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42) 关于车辆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94)

关于车辆侧面碰撞乘员保护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95)EuroNCAP 前部碰撞试验方法 EuroNCAP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 EuroNCAP 侧面撞柱评估标准 EuroNCAP 车辆对乘员颈部保护的动态评估试验方法EuroNCAP 行人保护试验方法 EuroNCAP 儿童保护评估方法 EuroNCAP 评估方法与生物力学极限 GTR 行人保护法规 EC 行人保护法规 北美篇 内饰件碰撞特性要求及试验方法(FMVSS 201) 头枕的碰撞保护(FMVSS 202a) 转向机构对驾驶员的碰撞保护(FMVSS 203) 对方向盘后移量的要求(FMVSS 204) 座椅系统(FMVSS 207) 乘员碰撞保护(FMVSS 208) 乘员离位(OOP)保护(FMVSS 208) 儿童约束系统要求(FMVSS 208) 安全带安装固定点认证的统一规定(FMVSS 210) 儿童约束系统(FMVSS 213) 侧面碰撞保护(FMVSS 214)

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主动安全就是尽量自如的操纵控制汽车。无论是直线上的制动与加速还是左右打方向都应该尽量平稳,不至于偏离既定的行进路线,而且不影响司机的视野与舒适性。这样的汽车,当然就有着比较高的避免事故能力,尤其在突发情况的条件下保证汽车安全。被动安全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以后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如今这一保护的概念已经延伸到车内外所有的人甚至物体。由于国际汽车界对于被动安全已经有着非常详细的测试细节的规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被动安全是可以量化的。 汽车安全之主动安全设备篇 盘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它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 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有些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上还开了许多小孔,以加速通风散热和提高制动效率。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ABS是Anti-lockBrakingSystem缩写。世界上最早的ABS系统是首先在飞机上应用的,后来又成为高级轿车的标准配备,现在则大多数轿车都装有ABS。 众所周知,刹车时不能一脚踩死,而应分步刹车,一踩一松,直至汽车停下,但遇到急刹时,常需要汽车紧急停下来,很想一脚到

汽车安全系统的定义

汽车安全系统定义 汽车安全系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动安全系统,另外一方面是被动安全系统。简单说,所谓主动安全,就是作用避免事故的发生;而被动安全则是在发生事故时汽车对车内成员的保护或对被撞车辆或行人的保护。如果细分的话,车体安全也算在主动安全一方面之中——即车体机构设计用料对外来危险的抵抗能力。所以主动安全性的好坏决定了汽车产生事故发生概率的多少,而被动安全性的好坏主要决定了事故后车内成员的受伤严重程度。 编辑本段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为预防汽车发生事故,避免人员受到伤害而采取的安全设计,称为主动安全设计,如ABS,EBD,TCS等都是主动安全设计。它们的特点是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尽力防止车祸发生。其它像高位刹车灯,前后雾灯,后窗除雾灯也是主动安全设计。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它通过传感器侦测到的各车轮的转速,由计算机计算出当时的车轮滑移率,由此了解车轮是否已抱死,再命令执行机构调整制动压力,使车轮处于理想的制动状态(快抱死但未完全抱死)。 对ABS功能的正确认识:能在紧急刹车状况下,保持车辆不被抱死而失控,维持转向能力,避开障碍物。在一般状况下,它并不能缩短刹车距离。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它必须配合ABS使用,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分别对四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进行感应、计算,得出摩擦力数值,根据各轮摩擦力数值的不同分配相应的刹车力,避免因各轮刹车力不同而导致的打滑,倾斜和侧翻等危险。 TCS(牵引力控制系统) 汽车在光滑路面制动时,车轮会打滑,甚至使方向失控。同样,汽车在起步或急加速时,驱动轮也有可能打滑,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还会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险。TCS就是针对此问题而设计的。它依靠电子传感器探测到从动轮速度低于驱动轮时(这是打滑的特征),就会发出一个信号,调节点火时间、减小气门开度、减小油门、降挡或制动车轮,从而使车轮不再打滑。TCS可以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避免加速过度与甩尾失控的危险。 ESP(电子稳定程序) 它实际上也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与其它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控制从动轮。它通过主动干预危险信号来实现车辆平稳行驶。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ESP便会放慢外侧的

被动安全技术

被动安全技术 据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署的估计,安全气囊自29世纪80年代应用以来,在美国已经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福特汽车公司进一步扩展了被动安全性的思想。 a)正在探索的发动机罩安全气囊是在初始碰撞中为行人提供保护的一种方式。这种气囊可为中等以上身材的成年人提供腿部和臀部保护,为矮小身材的成年人及儿童提供胸部和头部保护; b)前围安全气囊可在风窗底部提供二次保护,有助于减少在初始碰撞中被甩到车内壁上的行人头部受伤的危险; c)研究人员发现,尽管铝与钢具有不同的性质,但通过采用恰当的设计和工艺,可以达到与钢相同的抗撞性能,包括变形和参量吸收的程度。大型车辆减轻质量之后,在与较小型的汽车相撞时就会具有更好的相容性。 2.1外部安全气囊 福特汽车公司的行人安全车采用了两种可在碰撞中对行人进行保护的新颖的安全气囊。这两种气囊一个是发动机罩气囊;一个是前围安全气囊。两者配合使用可减少最常见的行人伤亡事故。 发动机罩气囊在保险杠上方紧靠保险杠处开始展开。碰撞前由一个碰撞预警传感器激发,50-75ms内完成充气。充气后的安全气囊约有1371mm宽、558mm高、127mm厚。在前照灯之间的部位展开,由保险杠顶面向上伸展到发动机罩表面以上。气囊的折叠模式和断面设计

保证了气囊展开时能与汽车前端的轮廓相合。 格棚与发动机罩下部区域在没有气囊覆盖的情况下可能造成中等以上身材的成人和儿童胸部和头部受伤。 发动机罩气囊保持充气状态时间可达数秒钟,而车内气囊保持充气状态的时间不超过100ms。 发动机罩气囊还可在一种特殊形式的车与车碰撞中可为乘员提供保护。当汽车侧面受到另一部件撞击时,车内乘员的头部可能会被撞过来的汽车发动机罩碰伤。此时,发动机罩气囊就可以为这个危险的部位提供一个缓冲。 前围气囊系统的作用是提供二次碰撞保护,防止乘员被甩到发动机罩上后头部被风窗底部碰伤。该系统包括两个气囊,各由汽车中心线向一侧的A立柱延伸,每个前围气囊宽约686mm,高约305mm,厚约127mm。气囊由传感器探测到行人与保险杠发生初始碰撞后触发。 在行人翻到发动机罩上滚向风窗这段时间内,大约是100ms的时间,气囊将完成充气,充气之后,两个气囊沿风窗低部将左右A立柱之间的汽车整个宽度完全覆盖,不仅盖住了风窗玻璃底部,还盖住了刮水器摆轴与发动机罩支座等致命的“硬点”。不过,气囊不会完全封住驾驶员的视线。 由于前围气囊所用的碰撞传感器比较简单,有望比发动机罩气囊更早投产。发动机罩气囊的碰撞预警探测相当复杂,正在进行广泛的研究,以确定启动两种气囊系统的最佳方式。

汽车安全之主动安全设备篇参考文本

汽车安全之主动安全设备 篇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汽车安全之主动安全设备篇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盘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 而得名。它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 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 车轮转动。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 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 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 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 停下来一样。 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 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 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

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有些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上还开了许多小孔,以加速通风散热和提高制动效率。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ABS是Anti-lockBrakingSystem缩写。世界上最早的ABS系统是首先在飞机上应用的,后来又成为高级轿车的标准配备,现在则大多数轿车都装有ABS。众所周知,刹车时不能一脚踩死,而应分步刹车,一踩一松,直至汽车停下,但遇到急刹时,常需要汽车紧急停下来,很想一脚到底就把汽车停下,这时由于车轮容易发生抱死不转动,从而使汽车发生危险工况,比如前轮抱死引起汽车失去转弯能力,后轮抱死容易发生甩尾事故等等。安装ABS 就是为解决刹车时车轮抱死这个问题的,装有ABS的汽车,能有效控制车轮保持在转动状态而不会抱死不转,从而大大提高了刹车时汽车的稳定性及较差路面条件下的汽

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向主被动一体化发展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向主被动一体化发展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721-12 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向主被动一体化 发展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随着道路交通监督管理加强、道路改善、驾驶员驾照考试日趋严格等多项措施以及汽车安全技术逐步提高,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在20xx年达到最高值(109381人),从2001~20xx年连续3年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20xx年之后,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到20xx年目标: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不超过10万人/年,万车(含摩托车)死亡率不超过5人,虽然20xx年道路交通事故还未出台,但预计20xx年目标能达到。 汽车安全技术现状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20xx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5万辆和

车辆被动安全性研究现状及发展

车辆被动安全性研究现状及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乔维高 [摘要]本文在阐述了国内外道路交通和车辆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 目前车辆被动安全性研究的状况和主要研究方法,并针对我国道路交 通的特点,提出我国车辆被动安全性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车辆,被动安全,碰撞 1、前言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公害。以美国为例,1965年由于2000万辆汽车引起的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为4.9万人,伤180万人。1994年,因公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达43536人,约占各种事故造成死亡人数总和的一半。就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而言,美国1965年为85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1975年为144亿美元,1985年为825亿美元。在欧洲,据1997年10月9日欧洲交通部长会议公布的统计数字,平均每年有45,000人死于汽车交通事故。另据报道,法国30年间因车祸死亡40万人,受伤300万人。法国政府每年为交通事故而付出的抚恤金和处理毁坏车辆的费用高达几百万法郎。韩国平均每万辆车因交通事故造成丧生的人数超过了发达国家的10倍,其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占国家预算的11%。德国、日本、意大利、英国每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分别大约为2.7万人、9千余人、9千余人和6千余人。 汽车诞生至今的110多年时间内,全世界死于汽车交通事故的总人数达到3100万人以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两倍,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一半还多。据研究表明,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因汽车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为70万人,受伤人数为1500万人,其中500万人需要住院治疗,而且预计本世纪开始不久伤亡人数将增加一倍。由此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给上千万个家庭带来的灾难以及残疾人口的增长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日渐严重。 全世界汽车保有量约6亿多辆,我国仅占1.6%,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却占全世界的1/9。1999年,我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近41.5万起,其中有8.3万多人死亡, 28.6万多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达21亿多万元。根据对1990—1996年我国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比较,发达国家汽车保有量在逐年增加,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逐年减少,万车死亡率很低(大约在1.5—3.5之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在同步增加,尽管我国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在逐年下降,但死亡率仍然很高(65—70),是发达国家死亡率的几十倍。 目前我国对汽车被动安全性的研究还着重局限于车内乘员的安全性和保护措施的研究,而对车外无防御能力的道路使用者(摩托车、自行车、行人)与汽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大全(中文版)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大全(中文版)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大全(中文版) 中国篇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11551-2003)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0071-2006)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GB 20072-2006)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GB 11557-1998)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5083-2006) 汽车安全带固定点(GB 14167-2006)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 17354-1998) C-NCAP 前部正面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方法 C-NCAP 前部偏置碰撞试验方法 C-NCAP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 C-NCAP 评分方法 欧洲篇 防止汽车碰撞时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2)关于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4) 关于车辆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7)关于车辆内部安装件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21) 关于后面碰撞汽车结构特性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2) 关于正面碰撞汽车结构特性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3) 关于车辆火险预防措施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4) 关于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保险杠等)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42)

关于车辆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94)关于车辆侧面碰撞乘员保护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95)EuroNCAP 前部碰撞试验方法 EuroNCAP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 EuroNCAP 侧面撞柱评估标准 EuroNCAP 车辆对乘员颈部保护的动态评估试验方法EuroNCAP 行人保护试验方法 EuroNCAP 儿童保护评估方法 EuroNCAP 评估方法与生物力学极限 GTR 行人保护法规 EC 行人保护法规 北美篇 内饰件碰撞特性要求及试验方法(FMVSS 201) 头枕的碰撞保护(FMVSS 202a) 转向机构对驾驶员的碰撞保护(FMVSS 203) 对方向盘后移量的要求(FMVSS 204) 座椅系统(FMVSS 207) 乘员碰撞保护(FMVSS 208) 乘员离位(OOP)保护(FMVSS 208) 儿童约束系统要求(FMVSS 208) 安全带安装固定点认证的统一规定(FMVSS 210) 儿童约束系统(FMVSS 213)

汽车侧面碰撞法规

汽车侧面碰撞法规 2.1 概述 制定汽车侧面碰撞法规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在侧碰事故中乘员受重伤和致命伤害的风险,根据法规试验过程中测得的假人加速度,规定汽车的抗撞性能要求、车门加强要求和其他要求,以提高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汽车碰撞安全法规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系统、客观的汽车安全信息,能够促进企业按照更高的安全标准开发和生产,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伤害及损失。 美国是最旱执行汽车侧面碰撞保护法规的国家,1990年10月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FMVSS 214(FMVSS,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在美国颁布执行。之后,在1995年10月,欧洲也制定了相应的汽车侧面碰撞法规ECE R95(ECE,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日本在侧碰撞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相关法规于1998年正式纳入日本保安基准,其内容基本等同于欧洲ECER95。我国强制性标准体系也采用欧洲ECE标准体系,为了便于与国际接轨,在我国制定侧面碰撞标准时是以ECE R95/02法规为蓝本,并结合我们国内的具体国情制定的。由于我国人体与欧洲人体差异很大,所以在制定该标准时又参考了日本的相关法规。标准于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规定了汽车进行侧面碰撞的要求和试验程序,还对车辆型式的变更、三维H点装置、移动变形壁障及碰撞假人进行了规定。美国、欧洲现有的侧面碰撞试验方法存在较多的不同之处,例如:碰撞形态不同,移动壁障的台车质量、尺寸,吸能块尺寸、形状、性能不同,试验用侧碰假人不同,碰撞速度不同,碰撞基准点的位置不同以及乘员伤害指标也略有不同。在本章下面的内容中,将就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 2.2 我国侧碰标准主要内容及评价指标 标准内容主要涵盖碰撞试验方法、碰撞试验假人、假人的伤害指标、移动壁障的质量、吸能块的外形尺寸及刚度。具体介绍如下。

汽车主被动安全系统现状及其发展[1]11

汽车主被动安全系统综述 交通工程081班周莹081203029 一、摘要: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安全性日益成为人们选购汽车的重要依据。主要介绍了预紧式安全带,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S), 儿童安全座椅, 安全气囊, 安全车身,并对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详细描述。 二、关键词:被动安全系统,WHIPS,儿童安全座椅,安全气囊,安全车身,现状,趋势 三、正文: 1、汽车被动安全系统概述 简单说,所谓被动安全就是在发生事故时汽车对车内成员的保护或对被撞车辆或行人的保护。如果细说的话,被动安全性的好坏主要决定了事故后车内成员的受伤严重程度。被动安全系统主要包括安全带,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S), 儿童安全座椅, 安全气囊, 安全车身等。 2、汽车被动安全相关技术 1)预紧式安全带: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间,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它会首先拉紧织带,立即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然后锁止织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2)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S):WHIPS一般设置于前排座椅。当轿车受到后部的撞击时,头颈保护系统会迅速充气膨胀起来,其整个靠背都会随乘坐者一起后倾,乘坐者的整个背部和靠背安稳地贴近在一起,靠背则会后倾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头部向前甩的力量,座椅的椅背和头枕会向后水平移动,使身体的上部和头部得到轻柔、均衡地支撑与保护,以减轻脊椎以及颈部所承受的冲击力,并防止头部向后甩所带来的伤害。 3)儿童安全座椅:根据儿童情况而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婴幼儿受到的伤害,这一点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得到证实。儿童安全座椅是非常重要的被动安全措施。根据儿童情况设计的安全座椅可以有效地减少婴幼儿受到的伤害,这一点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得到证实。 4)安全气囊:分布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在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容器外部都印有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的字样,直译成中文,应为“辅助可充气约束系统”。旨在减轻汽车碰撞后,乘员因惯性发生二次碰撞时的伤害程度。 5)安全车身:设计优良的车身结构是被动安全的主要课题。有研究表明,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绝大部分的碰撞能量被车身所吸收。安全车身的表现形式是车 腹有诗书气自华

汽车主动和被动安全系统

车辆在安全方面有两种要求:第一种是主动安全,既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要求防范事故于未然。另一种是被动安全,要求在发生碰撞时能够保护乘员。在碰撞事故中,要使车厢的变形减至最小,并且要使乘员在车厢内移动发生第二次碰撞的机会最小。那么汽车的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1、车辆主动安全系统: (1)制动系统在安全方面的设计: a、机械系统: 1〉比例分配阀:防止后轮先于前轮抱死而侧滑; 2〉用盘式制动器取代鼓式制动器:前者制动稳定性好; 3〉串联式制动总泵:即使在有一条制动管路发生泄漏的前提下,也可以有另外一条管路保留一部分制动力。 b、电子控制系统:通过下列电子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可以把车辆的制动稳定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1〉制动防抱死ABS 2〉车身稳定系统VSC 3〉牵引力控制A-TRC

4〉制动辅助BA 5〉电子制动力分配EBD 6〉下山辅助系统DAC 7〉上山辅助系统HAC (2)距离检测自动巡航控制: 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与前车的距离,由电脑计算出在不同车速的安全距离,从而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始终自动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可以降低驾驶过程中由于驾驶员的疏忽或驾驶不熟练而造成的危险。 (3)轮胎气压不足警示系统: 当轮胎气压由于泄漏或其他原因低于标准值时,此系统的主控电脑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并向驾驶员提出警示信息。 (4)车速感应型动力转向: 根据车辆在低速时需要较大的转向力,而在高速时则需要较小的转向力这一原则,电脑根据车速自动控制转向力大小,提高高速行驶时转向的稳定性。 2、车辆被动安全系统:20分钟

(1)安全车身(GOA车身) (2)安全带及安全带预收紧装置 (3)安全气囊 (4)汽车专用安全调制玻璃 (5)转向柱能量吸收装置 对于上述汽车的安全系统和汽车使用安全方面的知识我会在以后的几期内容中向大家详细介绍。

汽车被动安全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综述 摘要:近年来汽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中国家庭,伴随着汽车热的升温,汽车安全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一辆汽车如果动力稍差些,载人拉货少一些,油耗高一些都是可以容忍的,但安全问题绝对不可讨价还价。本文阐述了汽车安全技术的定义,介绍了我国汽车被动安全的相关技术及国内外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汽车技术的分析,指出了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关键词: 被动安全技术安全气囊安全带 随着全球汽车流量的增加和车速的提高,汽车事故增多,所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而设置的安全防护装置是现代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动安全系统(也称乘员安全系统)在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降低对人员的伤害。在碰撞事故中,要使车厢的变形减至最小,并且要使乘员在车厢内移动发生第二次碰撞的机会最小。侧门防撞杆、安全车身、安全玻璃、预紧式安全带、安全气囊、智能安全气囊、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S)及各种安全电子装置即具有这样的防护作用。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涉及的问题很多,其核心是要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而汽车碰撞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瞬时物理过程,它包括成百上千个零件的复杂变形和相互作用,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性,其中包括以大变形、大应变为特征的几何非线性,以弹性变形为特征的材料非线性,以不同零部件表面接触摩擦作用为特征的边界非线性。这些非线性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使汽车碰撞过程的分析变得非常复杂。但多年来经过国内外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艰苦努力和不断创新,发明了一系列汽车碰撞缓冲吸能的结构和装置,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有效地保护了乘员。采用现代被动安全性措施挽救了大量人的生命,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一、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定义 汽车被动安全性,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汽车本身减轻人员伤害和货物损失的能力。汽车的安全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指的是车辆能够提供的主动的避免危险的能力,而被动安全性是指在事故中能提供给的安全性。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是指车子在发生事故后能对车内乘客及外部行人提供避免或降低伤害的保护措施,常见的有:安全带,安全气囊,还有车体结构方面的改进措施也算。

全球汽车安全碰撞实验详细介绍及安全常识

全球汽车安全碰撞实验 详细介绍及安全常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一)碰撞指标查询系统 1. 欧洲评鉴协会Euro-NCAP (1)NCAP碰撞简介 衡量性能好不好,不能由自己说了算,要经过试验验证。其中“碰撞性能试验”就是主要项目之一,也是人们最关注的试验项目,因为车祸大部分都是碰撞,这个测试结果基本反映了对乘员和行人的程度。 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制定了相关的乘员碰撞保护法规。例如美国国家公路交通管理局(NHTSA)颁布的FMVSS208《乘员碰撞保护》法规、欧盟重新修订的《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法规、日本运输省颁布的TRAIS11-4-30《正面碰撞的基准》法规等,定期对本国生产及进口进行正面碰撞或侧面碰撞进行性试验,以检查内驾驶员及乘员在碰撞时的受伤害程度。但是,这些法规仅是这些国家或区域国家政府管理部门对产品性的最低要求,而生产企业追求的却是行业上公认的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中文称为评估计划。它是一个行业性组织,定期将 企业送来或者上出现的进行碰撞试验,它规定的实车碰撞速度往往比政府制定的法规的碰撞速度要高,从而在更严重的碰撞环境下评价车内乘员的伤害程度,根据头部、胸部、腿部等主要部位的伤害程度将试验车的性进行分级。尽管NCAP 不是政府强制性实验,但由于它代表性广泛,标准科学,试验严格,组织公正,直接面向消费者公布试验结果,通过碰撞测试向消费者表示什么是的或是最的。

因此各大企业都非常重视NCAP,把它作为开发的重要评估依据,在NCAP试验取得良好成绩的,也将试验结果作为产品推广的宣传内容。 NCAP最早出现在美国,随后欧洲和日本等国都制订了相关的NCAP。其中欧洲的NCAP(Europe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它由欧洲各国联合会、政府机关、消费者权益组识、俱乐部等组织组成,由国际联合会(FIA)牵头。欧洲NCAP不依附于任何生产企业,所需经费由欧盟提供,不定期对已上市的和进行碰撞试验,每年都组织几次。 欧洲NCAP的碰撞测试有两个基本项目,即正面和侧面碰撞。正面碰撞速度为64公里/小时,侧面碰撞速度为50公里/小时。在车辆碰撞时邀请生产企业直接参与以示公正性,还允许其产品有两次碰撞机会,当获知初次碰撞结果不理想时,会对产品进行改进或安装装置,再进行第二次碰撞,以获得最好的成绩为准。 NCAP的碰撞测试成绩通过星级(★)表示,共有五个星级,星级越高表示该车的碰撞性能越好,达到33分为满分。 (2)欧洲NCAP碰撞测试项目详解 ①NCAP正面碰撞测试标准详解

汽车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技术

第一章:综述汽车安全技术 1.汽车安全技术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稳步飞速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而我们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汽车的需求以及生产数量也在日益增长。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同时,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据报载,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约50万,因此汽车的安全性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行驶速度也相应加快,加之汽车数量增加以及交通运输日益繁忙,汽车事故增多所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汽车的行车安全更显得非常重要。汽车的安全性能也受到了众多国家以及汽车生产厂家的重视,汽车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技术也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 所周知,安全需求是汽车领域发展的最大关注点和增长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交通问题的出现,传统的汽车安全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行驶里程和行驶范围的不断扩大,被称为“现代文明病”的交通事故也不断增多,日趋严重,甚至有人说:道路交通事故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总体伤害与损失已大于任何一种自然和其他社会灾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虽然把交通事故的原因全部归咎于汽车安全性能的缺乏似乎失之偏颇,但汽车安全性能的提高无疑对降低交通事故大有裨益。因此,百余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汽车科技工作者们一直致力于改善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并且已取得显著成效。从世界各国特别是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交通事故现状统计来看,目前交通事故均呈下降趋势,交通事故死亡率下降更为明显。如美国的交通事故死亡率1939年约为6.8人/亿公里,现在约为1人/亿公里。这些成果的取得除了应归功于各国大力改善交通环境外,无疑也归功于汽车安全性能的极大改善。然而,这些成果离人类社会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汽车安全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12Hyperview在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应用--江礼军

Hyperview在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应用 江礼军 延锋百利得(上海)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HyperView在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应用HyperView Application in Auto Passive Safety 江礼军 延锋百利得(上海)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摘要:借助于Altair公司优秀的后处理软件HyperView,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系统工程师,MADYMO仿真工程师,FEA工程师可以很方便的应用该软件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录像及仿真结果的对比。本文通过举例来系统介绍整车碰撞数据,台车碰撞数据,模拟仿真结果,不同类型伤害值的计算,多条曲线的快速叠加,MVW文件的应用技巧。应用表明,该软件能高效快速的处理各种类型的曲线,提高工程师的工作效率,相对于别的后处理软件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HyperView 数据处理伤害值系统集成工程师模拟被动安全 Abstract:With the help from Altair HyperView, the system integration, Madymo simulation and FEA engineer can easily use it to analyses all kinds of raw data, film and simul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uses an example to show how to process the barrier crash data, sled test data and simulation data,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Injury value calculation and quick overlay of multiple curves is also demonstrated. The application shows HyperView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for data processing and is generally more beneficial than other similar software. Key words: data process, injury value, system integration, madymo simulation, passive safety 1 概述 HyperView8.0可以处理的数据类型,除了各种常见的求解器结果文件外,新增了对碰撞数据的处理功能,如DIAdem(*.DAT)及ISO 13499(*.MME)文件的处理能力(图1)。在被动约束安全系统中,主要通过HyperView来处理各种整车,台车碰撞曲线,计算跟安全有关的伤害值,如头部HIC 36ms,Chest 3ms(g),Chest Deflection,Tibia index (Ti),Viscous Criterion (V*C),Femur & Neck Duration load,Nij等。还可以用来对跌落塔试验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在实际中的应用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在实际中的应用 车辆工程3班刘纯华 20083008034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越来越普及。车辆的急剧增加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交通安全问题等。国内外大量统计数据表明,汽车交通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巨大的,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交通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汽车碰撞安全性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将有力地带动我国汽车碰撞安全技术的发展,并促进我国汽车产品碰撞安全性水平的迅速提高。目前我国已开始实施部分强制性碰撞安全法则,使得大部分乘用车必须通过一定的碰撞法规检验才能上市销售。同时,汽车消费者也在逐步将安全性指标作为选择汽车的一个重要思考因素。因此,汽车碰撞安全技术已从不同角度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而汽车碰撞安全法规也在逐步地完善。各大车企也对汽车的碰撞安全越来越重视。 2006年8月24日,广州本田雅阁与奥德赛成功进行了国内首次车对车50时速公里碰撞试验。2006年8月29日,在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中国新车安全评价——C-NCAP进行了第一次评价测试,所选车型为骐达DFL7161AB型轿车。而此前5天,广州本田在长春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功进行了国内首次车对车50时速公里碰撞试验,碰撞车型为雅阁与奥德赛。同年6、7月间,一汽奔腾轿车先后进行了国内首次侧面柱碰撞试验、真人实车侧翻试验和极限静压试验,都获得了成功。还有3月22日长城哈弗进行了正碰和侧碰试验,2月17日一汽丰田锐志的正面偏置碰撞试验……乘用车碰撞安全,已成为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话题。 2004年6月1日,《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正式实施后,国内新车上市前必须进行正面碰撞测试,并要满足国家标准。但据统计数据显示,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车内乘员的致死率明显高于正面碰撞。今2006年7月1日,《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和《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乘用车安全标准逐步向国际惯例接轨。 “双碰”标准主要参照欧洲现有同类法规制定而成,测试发生侧面碰撞时,汽车对车内乘员的保护程度,以及后碰撞时油箱的安全性能。侧碰标准中明确规定,所有M1类车型(9座(以下)4轮(以上)载客机动车辆)和N1类车型(最大设计总质量≤3.5吨的4轮(以上)载货机动车辆),都必须满足侧碰的强制性规定。而在后碰撞标准中则规定,所有M1类车型都必须满足后碰强制性规定。 “双碰”标准将成为新车获批投产的基本标准,未达标汽车不能上市销售。同时,专家还会根据碰撞结果给未达标汽车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厂家采用提升安全性能的措施。对于已上市的在售车型,“双碰”标准给予3年的缓冲期,并自规定发布之日起36个月后开始实施,即到2009年1月18日后,未达标的在售车型必须退市。

汽车主动与被动安全装置

随着居民的汽车保有量的提高,交通事故量也在逐渐上升,安全驾驶,迫在眉睫。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指出,到2020年,交通事故所带来的伤害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疾病与伤害负担。据估计每年全世界约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伤害,受伤者则多达5000万人。然而,据不完全统计,超过90%的交通事故都是由驾驶行为不当造成,比如驾驶安全观念淡薄、超速、逆行、酒驾、冲红灯等。 提高安全驾驶意识尤为重要,同时,提高汽车的安全行驶保障能力,也成为了各大汽车厂商的研发重点和宣传卖点。由此产生一个问题:被大力宣传的汽车主被动安全系统究竟有哪些区别?现在就为您进行一些简单的梳理:

一、主动安全系统安全作用: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防事故于未然。 主动安全系统,是指运用各种电子感应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监控汽车的行驶状态,当碰撞或行驶危险即将发生时,预知和警示风险,甚至主动介入行驶控制,避免危险情况或事故的发生。

简单地说,主动安全系统就是为预防汽车发生事故、避免人员受到伤害而采取的一系列安全设计,也成为主动安全设计。具有主动安全的汽车,有着比较高的避免事故能力,尤其在突发情况的条件下保证汽车安全。 主动安全体系大致包括以下九种系统:AWS(意外事故预防和缓和的驾驶辅助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ESP(电子稳定装置)、VSA(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ABS(防抱死系统)、EBD (电子制动力分配)、LCA(变道辅助系统)、ASR(驱动防滑系统)、SAS(座椅震动预警)。由于规模效应和消费者需求的增大,相对比较高端的技术也都在不断地向经济价位的车型普及,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二、被动安全系统 安全作用:事故发生后尽可能地减少损伤 被动安全系统,是指当外界碰撞行为或行驶危险已经发生的时候,利用相关安全配置或者特殊的车身设计,来尽量减少车厢变形,减少碰撞对车内所有人员所造成的伤害,避免二次碰撞,降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