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与美学

文学与美学

文学与美学
文学与美学

文学与美学

一、基本理论题

1、为什么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答:a)美根源于社会实践:

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是无所谓美丑的,尽管人类社会,日月星辰,山水花鸟都早已存在,并按照自身的规律在变化发展,但那不过是一些纯粹的自然存在物而已。美必须依赖人类社会而存在。只有与人类及其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有美的存在。因此,美是一种社会现象。

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人类的劳动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类最初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是在一定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起来的,这就是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以及与此相联的巫术礼仪活动。原始歌舞和绘画就是从中孕育诞生并逐渐演化为审美活动。因此,美和人类劳动是密不可分的。

b)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的本质力量是人通过社会生产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也可以说是人进行自由创造所表现出的力量。总之,在追求新生活的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理由、情感和愿望,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

2、谈谈美的分类,什么是艺术美?

答:美的分类: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艺术美。

艺术美:存在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

3、美感心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它们的关系怎样?

答:它包括感觉和知觉、联想和想象、情绪和心境、理解、通感等心理要素。

关系:a)联系:美感是各心理要素综合交错的矛盾统一体。它们既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功能,又彼此依赖、互相渗透,密不可分。

b)区别:审美感受中诸种心理因素的组合方式因主体个性和审美客体的种类、形态不同而存在差异:以再现为主的表演艺术,感知因素突出;以表现为主的表演艺术,想象、情感因素突出;以文艺符合为主的语言艺术,想象因素突出;以综合为主的综合艺术,想象、情感和理解因素均很活跃。

4、谈谈文学的美学价值?

答:文学的美学价值:鲜明的特征性和富有艺术魅力。鲜明的特征性主要指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其鲜明性来自两个层面:其一是具有一种别人不具备唯他才有的、能贯穿其全部活动和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其二是反应和形成总特征的局部特征,如特征性的人物语言、特征性的生活细节、特征性的场景等等。文字典型的艺术魅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方面是艺术魅力的表现,即一个典型所表现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慑力;另一方面是艺术魅力的实质,即一个典型所具有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每一点都有它深刻的道理,阐述道理的同时辅以恰当的例证,论述得要有血有肉。

5、谈谈散文的写作,为什么联想是散文独特的手法?

答:写作的文学艺术手法有象征、对比衬托、联想、、以小见大、、托物言志。艺术手法有烘托渲染、白描。散文的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和说明。

联想是散文创作突出的艺术手法。联想是散文创造意境的形象思维方式,使散文展得开,使人情事理寄托在景物之中。

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有助于举一反三的推理过程。特别是在散文创作及其它样式的文艺创作中,联想又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二、作文题

《日出》

印象中很少看日出。大多早起都伴随着匆忙的步伐。匆匆洗漱,匆匆赶赴。在某个时间的间隙里匆匆回望一眼,便模糊的记得,红橙的一轮圆,躲在某一栋楼身后。

大三的时光时而紧张,时而懒散。最近的一次看到日出,便是学院升旗了吧。冬天不知觉已经在用它刺骨的冷意提醒我们他已降临,凌晨5点多的天还是如同黑夜一般,加上雾气朦胧,当真是没有一丝光亮。

同学三两个裹得严实,顶着寒风,结伴同行,伴着匆忙的脚步。有时候我们总是很急很忙,但晚上躺在床上回想,又全然不知今日忙了些什么。忙着别人交与我们的任务,忙着完成别人对我们的期盼,忙着似乎对未来有所建树的铺垫。我们不知道,我们现在的路就像这冬日凌晨5点半的路,灰暗得令人感到迷茫和不安。

地上还有前两日下雨留下的积水,平日看着多平坦的地面总还会有低浅的小哇。我们急却小心翼翼的走着,试图不踩到积水,试图不让水溅上鞋裤。但是我们忘了常在河边走必有湿脚的,何况我们。但就算多难走,总还是要继续走下去的。

下了几天的雨总算是在今天停了,只还有着浅薄的雾气。路过山下分外的湿冷,郁郁葱葱的树和草丛里还留着水珠,雨水的冲刷倒是让它们鲜活起来。走到树下偶尔被滴到些雨水,然后我们三两抱怨调笑着。应是积了几天下雨的阴沉,心情在这雨停的时候都变得好了起来。

走到集合的广场中间,天色已泛起了鱼肚白。本就稀薄的雾气已散得七七八八了。配合着集合的口令,洪亮的国歌和冉冉升起的国旗,东边尚还阴沉的云层里渐渐裂开了光亮的裂缝。那裂缝中透着红橙色的希望,它冲破黑夜,挣脱阴云,缓缓从地势偏高的广场地平线露出。它还没开始耀眼,但足以夺目。它还没照射出暖和的阳光,但在这冬日湿冷的天气里心里仍然能清楚的感到炙热的温度。

是了,这个大三,不太冷。

走向文学的美学

走向文学的美学 ——从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说起 王坤 (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 510275) 摘要:走向文学的美学,高度注重对文学的具体阐释。文学作品中的美,主要体现为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最大程度的解放、实现和提升。在文学世界中,人的解放分两条路径:超越和进入。古典抒情作品更多体现超越精神;现代叙事作品更多体现进入品格。美学对文学发展的导向作用,不是呼唤经典作品的重现和国际大奖的获得,而是倡扬对我们民族当代精神面貌、心灵状态的独特挖掘与提升。 关键词:走向文学的美学;美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超越;进入 一 当代美学研究中的各种争论与新变之名目繁多,已是无需赘言的事实。但有一点可以说是勿庸置疑的:文学是美学的主要出发点之一。因此,同样勿庸置疑的是:文学也是美学的主要归宿之一。美学必须能够切近地解释文学,具体地解释文学。借用一句习语的句式:不切近解释文学的,不是完整的美学理论。然而,只要仔细地体味,就不难发现众多美学理论对文学的解释,往往偏向于抽象、偏向于拔高、偏向于忽略具体文学作品对美学理论的支撑。常见的美学争论中,被批驳的一方,几乎绝少遭到没能用其理论体系对文学作品予以贯穿始终的把握的指责。也许,美学研究到了该分头进行的时候了:在着重从理论角度构建美学体系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具体文学作品的解释①。当代中国的美学理论,多半源自西方;殊不知,西方许多(并非全部)美学理论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立足于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比如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如果离开希腊文学这块土壤, 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教外司留[2003]14号) 作者简介:王坤(1957——),男,湖北蕲春人,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至于文艺美学这门新兴学科对文学的解释及其与文学的关系,当另文别论。

文学中的美学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课题是《文学作品中的美学性》,大家从这个题目看,很简单地能看出三个层面的意思,无非就是第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第二:什么是美学;第三:怎样在文学作品中体现美学性。 下面我将会按照顺序,来讲解今天的这么一个课题。 1: 首先来说什么是文学作品。谈文学作品,我们必须要说什么是文学?其实这个东西很难说清楚,文学一词的最初含义是指文章和博学。“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论语》里有:“文学子游、子夏”,(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子游、子夏两个人知识丰富,会写文章,文学是做的动词用)这里则直接地指文章和博学。孔子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强调所学四项技艺,包括: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文学罗列其中。 可是到从魏晋时代起,文学逐渐地将“博学”含义排除了出去,《魏书》这样说:“而羲第六,文学为优。”在这里,文学就单那些以表达情感为主并具有文采的语言作品。这就有点趋向于现在的文学定义了。 又到了两汉时期,文学的定义又再次被分了家,文学是指专业的学术性的文字,一般的只可以叫文章,这种分界直到唐宋时期才又渐渐被弥合。唐宋八大家在《古文运动》中提出要“文以载道”,韩愈倡导文学应传达“古道”,他说:“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这是针对唐宋以前那些浮华的,讲究文字漂亮的诗赋而提出的,他们是在说文章一定要表达出思想。这种文学思想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到清末民初的时候,我认为是遇到了一狂人,学者章太炎,这个人有点分量,有两手,做过鲁迅的老师。蛮早的时候,我看到他关于文学的定义,把我吓了一跳,他是这么说的:“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按照他的观点,就是只要写下来的东西就是文学,这整一个唯心主义。 再稍微往后面一点,在新文化运动初期,大学者胡适先生写过那么一篇小文《什么是文学》,所谓的小文就是没引起多大影响的文章,他说文字的作用不外达意表情,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他说,文学有三种性:一是懂得性,就是要明白。二是逼人性,要动人。三是美,上面两种特点联合起来就是美。在这里其实他就开始提到了文学与美学的关系了。 当然,什么是真正的文学,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所研究的也只是个悬儿未解的问题,这个东西很难说地清道地明。各个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按照现代人的观点来看,文学就变成一种语言性艺术,是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去把某些样你认为需要表达的东西展现出来。 2: 下面我们接着粗略地来谈美学,美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说到美到底是什么,现在的人们还是回答不出来。这同什么是文学一个样子,我们要是从远古时代说起,就像那说书的,惊堂木啪嗒一响,就开始:话说当年……这样细致地讲下来,几天也讲不完。当然,我也不会那样讲,没那个知识水准。这里就说一下现在人对美的见解,现代人往往认为,美无外乎就包括三点,也就是真、善、乐(发音le)。 一、真就是指真实,一样东西,具备了真实性,就具备了美的前奏。比如天然的宝石,如果稍微带一点瑕疵,反而会更加具有美感,因为完全纯正的宝石基本是没有的。 二、善是指理性的道德规范在审美中的作用,因此善在美学中也被称作“合乎规范”。也就是说这样东西很合乎规范,一个人做事很有道德感,那就是美的。在我们古代人们把忠义孝廉,乐善好施,行侠仗义当作是善举,我们现代人更提倡团结友爱,扶老携幼,救死扶伤,见义勇为这些高尚的行为。古代的孟子在个人的人格修养上提出了:仁,义,礼,智的道德观念,在人性上他还主张培养人的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等。孔子也在《论语》中提到:“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尽善尽美是

美学与文学

1 美的本质是什么?美学研究什么内容? (1)答:美”是一种感觉,但能使人有“美”的感觉的事物一定有规律可循。或者说是人好奇于自己何以对此物有如此的感觉而对另一物没有这样的感觉,从而去探寻和思考出一种解释感觉的合理说法。 (2)若一个人对自己的美感有了一套说法,我或许能理解他的关于美的学说,也只是“明白”了他的“感觉”的理性表达,我可以“判断”他“所谓”的“美”有没有道理、合不合“逻辑”,但我可能还是无法感觉着他的感觉。所以我觉得,从第一个层次讲,“感觉”容易,“解释”难;在第二个层次上,“理解”容易,“感觉”难。美学是哲学性质的科学,它对各门艺术理论的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同时各门艺术理论的研究成果又能够反过来丰富和推动美学的研究。 由于艺术是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艺术理论与美学理论之间常常是彼此渗透和互相转化的。关于艺术本质规律的某些直接探索,常常也就是美学理论 2 为什么说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意义? 黑格尔曾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要消除现代社会带给人类的这些负面影响,最好的方式和途径就是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因为美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反应方式的教育,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的情感和理想,使它们处于一种极其自由与和谐的状态。因此,音乐课程是造就完美人格的基本方式与最佳途径。现代社会中,美学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发展,使审美在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功能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美育,不仅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越来越呈现出独特的作用。当今,愈来愈多的美学家与教育家主张“寓教育于艺术”,主张“使德育、智育、体育升华为伦理美育、智力美育、人体美育”。愈来愈多的教育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这样一个命题 3 狭义的形式美由哪两个方面组成? 基本上,美的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形式,它指创作者所想表现的真、善的内容;而另一种是外在形式,它与内容不直接相联系,指内在形式的感性外观形态(如材质、线条、色彩、气味、形状等等)。 4 美的形态有那些?什么是艺术美? (1)美的形态包括美的“存在形态”,是美所表现的范围,侧重于从审美客体的存在领域的角度对美进行分类,又被称为美的“存在领域”。 “表现形态”,是美的属性的观念呈现,侧重于从审美主体美感情态的角度对美进行分类,又被称为“美的范畴”。 (2)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 5 美感本质是什么?美感心理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它们的关系怎样? (1)●其实“美感”就是引导我们更好生存的一种“情感”,或者说:美感的“本质”

文学中的饮食美学

文学中的饮食美学 自古以来,饮食都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根本,无论是下里巴人,还是文人墨客。因此,在文学中蕴藏着很浓厚的饮食美学。 从春秋时期,饮食美学就曾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并且还延伸出了很多的道理。老子就在《道德经》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要用美食烹饪方法来阐明治国安邦之大道。而至圣先师孔子认为:“鱼馁而肉败不食。”鱼和肉腐烂变质了,不吃。“色恶不食。”食物的颜色不好,不吃。“臭恶不食。”食物的气味不好,不吃。“不时不食。”如果不食吃饭的时间,不吃。“沽酒、市脯不食。”集市上买来的酒,大多掺水,不喝。集市上买来的熟肉,大多不卫生,不吃。别人乍一看,孔子饮食太过挑剔。但仔细一想,却不无道理。在饮食中,孔子更提出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一道饮食法则:食不言、寝不语。意思是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唾液飞溅,进入菜里。在养生方面,孔子有两大要求。第一,食无求饱。他认为,一个人如果吃东西吃得太多,就会无法冷静的想问题,更会危害健康。虽然他不懂医术,在那个年代,更没有什么养生书籍,但他却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这样的至理来。且看原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饭蔬食,饮水,其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第二,孔子认为,吃的菜要尽量做得精致,色香味俱全。不仅如此,切肉还得切得细致。原句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学者认为,“食不厌精”的饮食观,是孔子对中国饮食文化创建的巨大贡献,也是养生观念的原始思想。 作为宋朝的大词人,苏东坡在文学中也对饮食美学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即使是在如今,“东坡肉”依然为人所津津乐道,这道菜的做法更是千奇百怪,各种味道也是层出不穷。苏东坡做成了东坡肉,写有诗庆祝:“洗净铛,少着水,柴头掩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轼在黄州时未曾出现什么大的政绩,也没见好的文学作品,但于饮食一道,却有诸多贡献。最为出名的除了东坡肉,还有黄州鱼。除此之外,在四川流传最广的,要数火腿了。有人说“至成都不吃火腿,枉走一遭。”四川冕宁县更是将火腿作为县的招牌。熟不知,火腿最初也是苏东坡发明的。他在《格物粗谈?饮食》中明确记载了火腿的做法:“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一云谷糠。”正是因为潜心在文学中记述饮食美学,使他培养出了旷达豪放的精神。 此外,《红楼梦》一书中描绘的珍馐美食五光十色,其中点心、饮品和主食有三十六种,肴馔有五十八种,不仅包括众多的贵族家庭日常生活饮食,还有特色小吃。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前后,也正是饮食文化鼎盛期,第一次出现了“八大菜系”的说法。《红楼梦》的饮食文化汲取了民间饮食和宫廷饮食的精华,形成南北兼容的别具一格的“红楼饮食文化”。红学研究学者对于其中的饮食研究也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其复杂,不比任何学术问题简单。我们对于《红楼梦》饮食文化甚至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也只能是浅尝辄止,难以深入。其缘由有三:年代久远,难以考证;书中所载大多是政治、经济、文学,对饮食这一部分没有明确记载;知识有限,时间短促,对于书本的研读也难以做到精、细。

文学与美学

文学与美学 一、简答题 1、美的本质是什么,美学研究什么内容? 答:美的本质是自然、和谐;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美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 答:事物的美包含两个部分:形式美与内容美。形式美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内容美基于人类生理和心理的个体差异。 3、狭义的形式美由哪两个方面组成? 答:基本上,美的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形式,它指创作者所想表现的真、善的内容;而另一种是外在形式,它与内容不直接相联系,指内在形式的感性外观形态(如材质、线条、色彩、气味、形状等等)。人类可以用肉眼观看到的美的对象,通常在外型上具有一定的特征;例如:均衡、对称、比例、节奏、韵律、变化、一致等等。 4、美的形式有哪些,什么是艺术美? 答:美的形式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性显现。是指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

5、美感本质是什么,美感心理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它们关系如何?答美感的最终根源和动力来自于社会实践。美感的本质是实践主体的人对自身创造力量的“关照”;美感欣赏活动——是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 6、文学的本质是什么?语言艺术有什么特点? 答:我认为文学的本质是人类情感凝聚的结晶,是人类情感的升华;也是社会时代的另类真实反映。文学是社会跳动的脉搏,是社会时代的眼睛,是社会时代的另类真实反映。语言艺术有两个特点:1、形象的间接性。文学的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而必须经过语言的中介。这一特点可以从更多的侧面揭示形象的丰富内容,从而给欣赏者提供进行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2、多方面地展示社会生活。文学错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因而更少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可以从多方面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甚至于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 7、艺术创作包括哪些部分,艺术构思包括什么内容? 答:艺术创作包括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方面。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的过程。它包括构思的方式及运作和意蕴的凝结。 8、谈谈散文的形散神聚。

文学与美学论文

品《红楼梦》之“泼辣姐”—王熙凤 班级:A09计算机学号:090604134 姓名:吴伟云“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呵呵,读者问她是谁呢?没错,她就是我们“恨她,骂她,不见她又想她”的凤姐——王熙凤。 在红楼的众人物中,吾不爱黛玉的娇柔善感之姿;不爱宝钗亲切大方之态;不爱史湘云活泼天真之浪漫;不爱秦可卿温柔和平之乖巧;独爱凤姐的泼辣跋扈:喜欢她的处世圆滑、八面玲珑;喜欢她的精明干练、处事得体;喜欢她的敢爱敢恨、敢于担当;最最让我喜欢的是她那“泼皮破落户儿”的泼辣个性。 凤姐的泼辣个性表现之一——拉风的穿着打扮。记得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第一次出场就是与众不同,来了个“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她的打扮亦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蛎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横比目玫瑰佩;。。。,虽然这样的穿着有点过于珠光宝气,但好在凤姐是个货真价实的美女,这样的穿着在她身上也不会显得俗气。纵观红楼中众姐妹或素雅或得体或清纯的扮相,凤姐的打扮是够嚣张够华丽的,但介于凤姐在贾府的地位,她有资格嚣张得这么有品位! “泼皮落破户儿”的泼辣性格表现之二——语言上的泼辣,王熙凤口头上的得理不饶人是在书中很显著的一点。她喝令下人总让一些下人听得毛骨悚然:她喝令平儿:“叫两个二门上的小厮来,拿绳子

鞭子,把那眼睛里没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把小丫头吓得魂飞魄散。她还经常把“仔细你的皮!”挂嘴边,她侄儿贾蓉向她借一架屏风,她说:“若碰一点儿,你可仔细你的皮!”。王熙凤的语言好像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想法,或许这会让人有点无法接受,但在我认为这也是她的可爱之处:她没有那么多的拐弯抹角,说话直来直往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语言让人又爱又恨,这也让《红楼梦》多了一种活泼欢快的气氛,使她的人物更鲜活。 “凤辣子”的泼辣性格表现之三——爱动手打人。“凤辣子”经常在下人做错事的时候采取的是“动武”的手段:“回头向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来,向那丫头嘴上乱戳”,在院门口又有一个丫头,“也扬手一下打的那丫头一个趔趄”。虽然我不欣赏她这样泼辣的作风,但就性格而言,在贾府那个伪善的社会里,人人都暗藏机关,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虽然是心里想着争权夺利,互相暗算,却时刻不忘在表面装着慈善面孔,标榜着菩萨心肠。只有王熙凤随时出手打人,不顾伪善的面目,真正的做到了做自己的也就只有她而已。 王熙凤为什么能够在贾府如此的泼辣跋扈呢?因为她有这个资本!她不仅有很好的家庭背景,作为她本人,由于她得处事能力得到了包括老祖宗贾母的认可并喜爱,以至于她实际是贾府中的管家的地位。与大观园中那些被压迫的柔弱女性相比,我最爱王熙凤。她才是生活的强者,是一个争取独立自主人格的不同凡响的女人,是那个腐朽没落的大家族中唯一敢于与男权抗争的女权主义者,是我们新一代女性的代表。

文学美学的主要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310210593.html, 文学美学的主要特点 作者:吴功正 来源:《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6年第05期 文学美学的特点是由文学的审美属性所决定的,其中有的特点和其他门类美学相同或相近,有的则是文学所独具。现分述于下。 形象性。文学的特质决定其作品是形象化,不是理性的概念化产物。作家将具体实在的形象作为审美心理感受和体验的对象,并对它们予以具象化的呈现。虽有理性因素的参与,却是不露痕迹的渗透。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国朝诗别裁集·凡例》中说:“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下理语。”如果纯理性化,文学的文体特性,即审美特性,就消失了。维护和坚守文学的固有属性,作家就需要用形象思维来进行创作。中国文学中也曾出现理化现象,但这只是审美的异化现象,更多的是理性意识作为内在因素发挥作用,是潜理性,它已经如盐入水地溶解于美学中了。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融会了想象要素,以具象实体为目标,却又超越于实体之外。作家不是用逻辑性概念对作品加以把握,而读者在认知作品时也只能靠体验、领略、悟解。作品有形象性,也就有多义性,不可拘泥,胶柱鼓瑟。明代诗美学家谢榛的《四溟诗话》说得好:“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又正因为作品以形象的面貌出现,内藏审美内容,所以现象和内涵深浅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正如宋代的包恢在《书徐致远无弦稿后》所说:“凡其华彩光焰,漏泄呈露,烨然尽发于表,而其里索然绝无余韵者,浅也。”花拳绣腿,缺少内涵,属于浅薄之类。他又说:“意味风韵,含蓄蕴藉,隐然潜寓于里,而其表淡然若无外饰者,深也。”不追求外表的华美,但是有丰富的内涵,这样的文学作品有深度,属于深邃之列。 正因为如此,读者在体认方式上,就有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不断追寻和回味其中的审美意蕴。清代文学家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词〉序》中用诗性化的语言对阅读的三重境界加以描述道:“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一境也。再读之则烟涛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又一境也。卒读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淡,翛然而远也。”居于第三重的境界,感觉犹如登临仙境一般。 个别性。审美以个体为本位,既然是个体,就有其独立存在的个别性,形成这个作家和那个作家的显著差异。我们以中唐诗人李贺为例加以说明。“我有迷魂招不得”(《致酒行》),在这位诗人的灵魂深处充满无法排解的苦闷。他的身体,在“病骨”煎熬中(李贺《示弟》曾有“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的诗句)度日如年;他的精神在挤压中,变形扭曲;他的诗的艳丽色调恍若肺结核病人脸上泛起的潮红。这位年轻诗人整个是一副病躯、病容和病态心理。这样也就铸造了李贺的诗魂、美学魂。这魂是苦的、凄恻的、不安宁的。李贺以他的审美心理描写生活,就不同于李白的狂放不羁。他那悲剧性的幽恨郁闷、隐晦难明的心态,天才早熟却被社会环境扭曲了的性格,致使他对浓、郁、幽、冷的现象表现出特殊的敏感,以其“雨冷香魂吊书客”(《秋来》)的心境去“同化”与之相关的酒色的浓红、夕阳的残红、桃花的乱红。经“同化”所产生的建构现象完全不同于李白的同题诗,也不同于物象世界的本来面貌。明代诗美学

文学与美学

文学与美学 一、基本理论题 1、为什么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答:a)美根源于社会实践: 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是无所谓美丑的,尽管人类社会,日月星辰,山水花鸟都早已存在,并按照自身的规律在变化发展,但那不过是一些纯粹的自然存在物而已。美必须依赖人类社会而存在。只有与人类及其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有美的存在。因此,美是一种社会现象。 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人类的劳动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类最初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是在一定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起来的,这就是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以及与此相联的巫术礼仪活动。原始歌舞和绘画就是从中孕育诞生并逐渐演化为审美活动。因此,美和人类劳动是密不可分的。 b)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的本质力量是人通过社会生产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也可以说是人进行自由创造所表现出的力量。总之,在追求新生活的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理由、情感和愿望,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 2、谈谈美的分类,什么是艺术美? 答:美的分类: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艺术美。 艺术美:存在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 3、美感心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它们的关系怎样? 答:它包括感觉和知觉、联想和想象、情绪和心境、理解、通感等心理要素。 关系:a)联系:美感是各心理要素综合交错的矛盾统一体。它们既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功能,又彼此依赖、互相渗透,密不可分。 b)区别:审美感受中诸种心理因素的组合方式因主体个性和审美客体的种类、形态不同而存在差异:以再现为主的表演艺术,感知因素突出;以表现为主的表演艺术,想象、情感因素突出;以文艺符合为主的语言艺术,想象因素突出;以综合为主的综合艺术,想象、情感和理解因素均很活跃。 4、谈谈文学的美学价值? 答:文学的美学价值:鲜明的特征性和富有艺术魅力。鲜明的特征性主要指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其鲜明性来自两个层面:其一是具有一种别人不具备唯他才有的、能贯穿其全部活动和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其二是反应和形成总特征的局部特征,如特征性的人物语言、特征性的生活细节、特征性的场景等等。文字典型的艺术魅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方面是艺术魅力的表现,即一个典型所表现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慑力;另一方面是艺术魅力的实质,即一个典型所具有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每一点都有它深刻的道理,阐述道理的同时辅以恰当的例证,论述得要有血有肉。 5、谈谈散文的写作,为什么联想是散文独特的手法? 答:写作的文学艺术手法有象征、对比衬托、联想、、以小见大、、托物言志。艺术手法有烘托渲染、白描。散文的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浅谈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汇总

内容摘要 摘要:文章从幼儿的审美心理特征探讨了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幼儿情趣是幼儿文学的美学特质,使幼儿文学显示出迥异于其它文学的美学特征。并从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之所以独特几个方面:一、幼儿的审美心理特征:泛灵观念、人造观念、任意逻辑、前因果观念,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幼儿的思维特征是一种极富美感的诗性思维,有很强的形象性、同一性、和生命性,“自我中心”意识突出,只有与他们生活最接近、与他们情感最契合、外部特征突出的内容,才会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二、幼儿文学美学特征的具体表现:质朴的稚拙美、透明的纯真美、张扬的游戏美、出色的荒诞美,“育人始于立美,立美始于儿童”,幼儿只有从小感受美、欣赏美,萌生对美的热爱之情,才会为日后去追求美、创造美积贮起足够的心理动力及成人在为幼儿创作作品或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时,一定要符合和关照幼儿的审美心理需求,充分把握幼儿的美学特质——幼儿情趣 “育人始于立美,立美始于儿童”,幼儿只有从小感受美、欣赏美,萌生对美的热爱之情,才会为日后去追求美、创造美积贮起足够的心理动力。幼儿文学以其独特的美深深地感染着幼儿,成为文学中最具特色、最具魅力、最鲜活、最可爱的一个分支。成人在为幼儿创作作品或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时,一定要符合和关照幼儿的审美心理需求,充分把握幼儿的美学特质——幼儿情趣。

浅谈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幼儿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特殊门类,除了具备一般文学的美学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人们把她比作“新月之国”,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对这个美妙无比的艺术世界作过形象的描绘:“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这样的描述,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幼儿文学所独有的美学魅力。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幼儿文学读者的特殊性对幼儿文学具有制约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一、幼儿的审美心理特征 幼儿受生理、生活条件的制约,心理分化刚刚开始。这使得他们的审美心理不仅与成人,就是与童年期、少年期的儿童审美心理特征客观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幼儿审美心理中“自我中心”思维非常突出。其特征是主体和客体不分,主观情感与客观认识合而为一,而且总是把客体“依附”于主体,形成幼儿审美意识的“自我中心”状态。突出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种: 1、泛灵观念 在幼儿心目心中,大千世界的各种生物都有生命,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

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与美学教育

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与美学教育 作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容之一的美学,旨在培养生的审美能力提升美学修养,进使学生分析文学的理论储备以丰富。根据现代学理论的要求,教师需要在美教学内容课程化的基础上,实现材教学化,也就是将教材内容效的转化为教学内容。当前美教学所面临的实际是教内容多,而课时有限,就极易出现课时安排上的松后紧的现象,将美学教材有效的学化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出有效实现教学内容学化的途径。 一、理好理论知识与感性材料之的关系 美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但又是关于审美这一性认识的科学,所以说,美学是理与感性的统一体,旨在通过学教育,培养学生在理上的思辨能力以及在感性上美的感受能力,所以在美学教学践中,要处理好理论知识与感性材之间的关系,保持二者的均衡否则,如果过于强调论,则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和积极性;过于强调感性材,很难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思辨的能,对知识的掌握也会相对肤浅当前语文教师专业化课程还存许多不足,要培养新型的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应该注意如下个方面:紧扣时代发的脉搏,科学规划课程设置;强化基础教育工作母机的职责,现师范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开潜在课程,培育教师精神;创教学手段,提高教效率。 美学理论人类审美的理论思辨的方以及深度的标志,学习美学的基础,同也是我们提出、分析美学题,提出自己见解的重前提。可以说,在美学教育中,理教学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只有经过较为系统

的美学论学习,才能引导学掌握基本的美学思方式,达到一定的美学理高度,并提出自己的见和主张。但单纯的强调理论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习兴趣何谈对美学知识的掌握以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如朱光潜先生所主张的通艺是谈艺的前提感性材料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并且更加贴学生的实际生活,更易激发起学的兴趣和进行深入探究的热情。 正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生活并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者在进行美学教学的实践中,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中的美。例如,引导生用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点滴小事,如校园的宣传画、建筑等,将美理论与生活联系,这样增加了美学的教学素材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养起对美学的学习兴趣。此外,借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增加美学感性教学材料,在课堂上,给学生示多媒体的影视材料,并结进行美学理论教学,过感性材料生动、象的展示美学理论,使学在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中握理论知识。例如以完成对不同形态的的讲解后,给学生展示些记录片,可以让学生对美有个更形象的感受。教学实践也表,这种教学方法可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免费论文下载中通将感性材料融入教学,可以对枯燥理论加以调和,引导学发现和感受身边的美,将理论和践相结合,通过美学理论提升感性料的理论高度,将理论和感材料充分结合,给学生营造一个相轻松且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不但有于美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能训学生将理论向实践的转能力。 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主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文学的典型审美特征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文学典型作为符合人类审美理想的一种范型模式,文学形象的一种高级形态,它是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文学典型呈现如下美学特征: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黑格尔认为:“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方面”,它就是能“把一切都融贯成为一个整体的那种深入渗透到一切的个性……这种个性就是所言所行的同一泉源,从这个泉源派生出每一句话,乃至思想、行为举止的每一个特征”。也就是说,一个人物性格的最基本方面可以形成这个人物个性的“总特征”。 鲁迅笔下的阿Q,他的“精神胜利法”就是这种“总特征”。他自己一贫如洗,他就想“我儿子会阔得多啦”,骂了别人,觉得自己胜利了。他头上有癞疮疤,人家拿他开玩笑,开始他“怒目而视”,后就对人说:“你还不配”。他被人打了,他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他又心满意足地走了。直到最终人家要杀了他了,他还为状纸上的圆圈画得不圆而羞愧,后来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很圆呢”,于是他睡着了。阿Q的许多行为都与他的“精神胜利法”息息相关。有人发现,阿Q的性格中竟有十组矛盾着的侧面:

(1)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2)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3)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4)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5)狭隘保守但又盲目趋时;(6)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7)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 (8)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9)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10)不满现状但又安于现状,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性格内涵。 然而阿Q并不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这些-矛盾着的侧面,都是一个被压迫的奴隶,带着其“精神奴役的创伤”,在不同的生活境遇里的必然的反应,而每一种性格特征后面,都能透射出一道历史的折光,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内涵。文学典型就是这样,在鲜明的整体特征和丰富的局部特征的展示中,成为一个立体的“圆整人物”,成为显示出无穷魅力的个性。 此外,像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像薛宝钗的“世故圆滑”,像王熙凤的“心狠手辣”等等都是这些典型的“总特征”,使人物成为独特的“这一个”,成为一个鲜活的富有魅力的生命。 安娜·卡列尼娜的性格展现了女人——这种上帝的杰作所包含的母性、妻性、女儿性的全部丰美的意蕴及其生命的奇光异彩。叙事文学的艺术至境追求已经发展到要塑造性格复杂丰满的“圆整人物”的阶段。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典型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典型独特的审美效果。典型按人自身的生命形式创造的艺术形象,因而分外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的一颗心显得那样晶莹、那样高洁、那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艺术与美学特色 内容摘要:余秋雨散文问世之后在海内外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得到许多作家的好评,构成了本世纪末期中国文坛一大景观。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艺术美学特色 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其散文美学型态迥异于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与美学特色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情感是茎,描述生活点滴是叶,这三者共同熔铸了茂盛而充满活力的秋雨散文之树.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之处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1、他大胆突破了传统的散文观念,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饱含着作家的个性、独创性的艺术表达程式:其一,从理性回到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复的过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自由切入与转换;其二,本世纪末期散文作家们在意图呈示时总体上存在着一种隐匿化倾向;研读余秋雨散文,我们发现,这一特征在这位作家的文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集中与频繁,并且不仅将这一追求运用于状物散文,而且运用于写景散文。从而导致其散文中所出现的某种景观、物象总是处于时代、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视角的透视之中,或在一种多元开放的发散式显示中凸现出所写对象宽广、丰富的涵义,比如其《白发苏州》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传统的写法,无非是先介绍苏州有哪些美好的景点,这些景

儿童文学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分析 ——以《馅饼里包进一块天》为例 14汉语言周奕娴F11414080 一,纯真之美 儿童的心灵如同纯净的水晶,瞧待世界的眼光也就是那么的稚拙纯真。在孩子的眼里,世界就是美好善良的,纤尘不染的童真就是儿童最为独特而宝贵的品质。 在《馅饼里包进一块天》中,老头与老太太跳上馅饼之后,接连遇见小猫、小鸟、飞行员、小猫、鸭子、山羊与大象。她们接连跳上了馅饼,而其中停在空中用完燃料的飞机中冻得瑟瑟发抖的飞行员,待在云朵上忘记飞翔的鸭子与在山上迷路的山羊与在纷飞大雪的城市中想念家乡的大象,都有各自的不幸与困难。儿童善良与纯真的本能,使她们发自内心地平等向善、同情弱者,希望帮助陷入困境的她人。 而在寒冷的冬天,老头叫老太太为她做一个“又香又甜又热乎乎的苹果馅”,这样的表述也充满童真与趣味,让孩子的内心充满生活的温情与生命的喜悦。老头与老太太温馨的相处方式也给了孩子一种温柔的引导。 文中的种种情节安排使孩童获得了美与人性的教育与熏陶,在潜移默化中给孩童正确的价值导向,倡导真善美,鼓励孩子帮助她人。 二,稚拙之美 稚拙就是一种艺术本能,就是一种美学天性,也就是一种富于魅力的特质与表现形态。稚拙美及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形式上。而文字的组合与叙述方式的变化往往表现出文学的稚拙之美。 比如文中不断重复的情节——小猫、飞行员、鸭子、山羊与大象接连跳上馅饼时的叙述手法,就是不断的重复相似的语言。跳上来的动物与人都问道,“老婆

婆老头儿带着小猫,干不坐着苹果馅饼,在高高的天上飘?”老太太回答说,“不就是我们飞,不就是我们飘,只就是因为停不了。”接着的对话就是“能让我上去不?”老太太回答说,“当然可以了。”口语化的浅显语言对话给读者一派自然本真的生命意趣的飞扬与体验,这些对话没有深沉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却体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毫无城府的单纯自然的稚拙情态。 三,欢乐之美 欢愉之美表现为以幽默、滑稽、可笑的形式来表现美感的内容。 文章中有这么几个情节体现了儿童文学的稚拙之美。当飞行员、鸭子、小猫与山羊跳上了馅饼后,大象上了馅饼后却因为“大象太沉了,把馅饼压得朝一边倾斜着。”通过童趣可爱的表达,语言的组合与叙述方式的变化——与前面的飞行员、鸭子小猫与山羊跳上馅饼不一样的效果,用视觉的效果给人以喜感,令小读者联想到平时生活中的胖同学,令人不禁莞尔一笑。 而在文中,老太太没有注意到馅饼里面包进了一块天,打开烤炉的时候竟然从烤炉中飞了出来,飞到屋子的另一头,老头老太太一齐去抓馅饼却没有抓到,馅饼飞出大门外,飞到花园里,老头老太一直追着馅饼跑,最后竟然跳上了馅饼。这段富有夸张想象力的片段通过动作描写,生动有趣,读来幽默滑稽,平时生活中可见多就是严肃的老头老太太,而在故事里行为举止变得如孩童般可爱,洋溢着谐趣。这样的喜剧性情节营造了一种幽默氛围,突出了趣味性,给小读者们带来无尽欢笑。 四,变幻之美 当大家想降落在小岛上时,接连几个岛上的居民都举起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没有停放馅饼的地方”。然而馅饼变凉,落到海面上,馅饼竟然成为了一个岛。这就是第一个转折,儿童无穷丰富而活跃的想象力使困境变成具有神奇色彩的冒险之旅。 然后老太太又发问,“这儿没有树,没有花,咱们吃什么?喝什么?”结果在温暖的太阳照耀下,馅饼岛长出了苹果树,山羊为大家提供羊奶,大象为大家摘苹果。 在现实生活中,馅饼不可能飞起来,更不可能变成岛,在海上更不可能立刻长

当代文学所蕴含的美学特征

当代文学所蕴含的美学特征 摘要:现当代文学作为文学重要组成阶段在文学领域的研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现当代文学在整个文学史上仅占据冰山一角,但是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整个文学研究领域却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换句话说,现当代文学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而且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价值不光只局限于其文学本体的研究价值,其研究价值还体现在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科学上。比如现当代文学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交叉学科———文学语言学。又比如现当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学科。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就是现当代文学与美学艺术交叉学科的研究,探索现当代文学内部所蕴含的美学元素。 关键词:文化研究;现当代文学;跨学科研究 美学与心理学、哲学一样,是一门较不易于人们理解的学科。究竟为何不易于人们去理解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原因之一是美学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无论是知识的综合性还是知识的系统性较之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强。原因之二是美学所需要具备的鉴赏力与欣赏力不是一日两日就可以积累和锻炼出来的。美学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审美的能力出现的而不是作为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所以美学所关注的话题与其他学科关注的话题不一致。其他学科关注的是学科理论与学科规律在具体生活、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而美学关注的是对事物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两种学科的关注点是极为不同的。具体到具体内部形式也是极为不同的。所以,今天我们就以现当代文学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进

行现当代文学中所蕴含的美学思维、美学文化的研究。 一、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内涵与学科性质研究 现当代文学顾名思义,它与古代文学、西方文学、战时文学、科幻文学等文学具体表现形式一样,是整个文学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现当代学科内涵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学科内涵一样,所谓的现当代文学的学科重要内涵就是,通过目前世界上或者说中国国内的著名文学家的著名作品对读者加以教导。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将文学要传递给读者的内涵以及那些深刻教育意义传递给广大的国人。文学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教育含义上,文学的含义还包括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的真性情。作者把自己的真性情通过文学作品这一媒介传递给他的读者。这样阅读文学作品的读者们就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作者真性情的熏陶与影响,在体会作者人格魅力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的性格。有一句名言:“一个人读过的书可以积累、塑造出一个人的气质。”文学就是这样,它通过一种“温文尔雅”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究竟现当代文学有着怎样的学科性质呢?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一起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学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现当代文学专业在整个文学史上仅仅占据很小的一个部分,在世界文学史上更是冰山一角,但是现当代文学其学科地位与研究价值均是不容忽视的。 二、现当代文学在文学领域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其发展速度还是其发展水平均是极为不错的。随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不断发展,涌现了许许多多

从美学的角度看真正的文学(新版)

从美学的角度看真正的文学 彭丽娟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现在的文学家,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为文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要在浩瀚的文学的海洋寻找真正的文学。这就对广大文学爱好者、文学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的文学和菩提花一样①。常需要一个时间距离,来检验和评价文学的力量和它的完美的程度,来领会它的气息和永不雕零的美。间一方面能使爱情和其他一切人类感情以及对人的怀念冰释,但是另一方面却能使真正的文学永垂不朽。关键词:真正的文学;美学; 文学艺术美的熏陶,能净化人的情感、纯洁人的心灵,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正如苏轼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培根所说“读诗使人灵秀”。倡导高校学生多诵读文学作品,对于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学经典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对不同民族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承,是对民族性的张扬和全球化语境下民族间的对话与流。因此,文学的审美教育起最大作用的莫过于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在审美静观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提升,审美思维的深化,崇高精神的追求等诸方面无可替代。以文学促进高校美育的具体途径也是值得探讨的。

真正的文学是和美学结合为一体的。美学中含有文学,文学包含了美学。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文学,到处都是美学。深秋的季节,当你静坐在窗前,泡一杯浓茶,看着窗外飘零的落叶,独自审视自己内心的独白,这就是文学,然而它又蕴含了生活美的元素,它是美学的源泉。一切科学的都来源于实践,实践就是生活,那么一切美学就是来源于生活,那么生活的美就是美学的美,把生活的美用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美学的生活的写照,那么这时,生活就成了文学。文学艺术美的熏陶,能净化人的情感、纯洁人的心灵,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正如苏轼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培根所说“读诗使人灵秀”。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体诗词的创造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唐诗宋词从唐宋时期文人墨客抒情意志的生活用品逐渐沉淀成一种脱离大众的文化。我想也许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他们对情义志向、理想抱负的表达。试想,当我们的生活步伐一直是紧凑而又迷茫的,我们还有对月生思那份愁肠吗?还有望物生情的那份细腻吗?倡导高校学生多诵读文学作品,对于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学是美学的延伸,美学是文学的升华。我记得有位美学大师说过,美学是任何学科的归宿和追求,是自然和人文的统一;我的朋友朱秋雨说:“文学是美学的源泉。”就文学中的美学,他看的不仅文字的整体效果和语言表达力,文字的构词法共和文章段落间的架构可以从建筑学美学分析。学校是美育工作的开展主体,而学校领导层对学校的美育工作采用何种途径,选择何种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