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本论》第三卷

《资本论》第三卷

《资本论》第三卷
《资本论》第三卷

《资本论》第三卷

《资本论》第三卷的对象与方法 (3)

一.对象 (3)

二.方法 (4)

三.意义 (5)

《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 (6)

第一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6)

第一章成本价格和利润 (7)

一.成本价格 (7)

二.利润 (7)

第二章利润率 (8)

第三章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9)

一.m'不变,v/C可变 (9)

二.m'可变 (10)

三.总结 (10)

第四章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 (10)

一.周转对利润或利润率的一般影响 (10)

二.不同资本的周转时间对其利润率的影响 (11)

三.正确计算年利润率 (11)

第五章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11)

一.节约不变资本的途径 (12)

二.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 (13)

三.有关技术发明的论述 (14)

第六章价格变动的影响 (15)

一.原料价格的波动及其对利润率的直接影响 (15)

二.资本的增值和贬值、游离和束缚 (15)

三.原料价格变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 (16)

本篇小结 (17)

基本概念: (17)

复习题: (17)

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7)

第八章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17)

一.研究的出发点 (17)

二.资本构成与利润率的部门差别 (18)

三.各部门资本周转时间的不同与利润率的差别 (18)

四.利润率的差别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 (19)

第九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9)

第十章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20)

一.个别价值与市场价值 (21)

二.供求与价值 (22)

三.资本主义生产价格的形成机制 (24)

四.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5)

五.所谓“转形问题”(transformation problem) (26)

本篇小结 (29)

基本概念: (29)

复习题: (29)

第三篇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 (29)

第十三章规律本身 (29)

一.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 (29)

二.利润增加和利润率下降的二重的规律 (29)

第十四章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 (31)

第十五章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 (33)

一.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内部矛盾 (33)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性质和历史相对性: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之间的冲突 . 34

三、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破坏:生产过剩的实质 (35)

本篇小结 (37)

基本概念: (37)

复习题: (37)

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37)

第十六章商品经营资本 (37)

第十七章商业利润 (39)

第二十章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 (41)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前的商人资本 (41)

二.商业资本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的作用 (42)

本篇小结 (42)

基本概念: (42)

复习题: (43)

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 (43)

第二十一章生息资本 (43)

一.生息资本 (43)

二.利息 (44)

第二十二章利润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 (44)

第二十三章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46)

一.利润(剩余价值)由量的分割转变为质的分割 (46)

二.企业主收入的性质 (47)

第二十七章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49)

第二十九章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 (50)

第三十六章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 (52)

一.高利贷资本 (52)

二.生息资本和现代信用制度 (53)

本篇小结 (53)

基本概念: (53)

复习题: (53)

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54)

三十七章导论 (54)

一.土地所有权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54)

二.资本主义地租 (55)

第三十八章级差地租:概论 (57)

第三十九章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级差地租I) (58)

一.三个例子 (59)

二.虚假的社会价值 (62)

第四十章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级差地租II) (63)

第四十五章绝对地租 (65)

一.问题的提出 (65)

二.绝对地租的来源 (66)

三.地租与垄断价格 (68)

本篇小结 (68)

基本概念: (68)

复习题: (68)

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69)

第四十八章三位一体的公式 (69)

一.三位一体公式是资本拜物教的完成形式 (69)

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必然王国的彼岸” (71)

第五十章竞争的假象 (72)

第五十一章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74)

一.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74)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基本特征 (75)

本篇小结 (76)

基本概念: (76)

复习题: (76)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资本论》第三卷的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资本论》第三卷由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整理并于1894年出版。

《资本论》第三卷的标题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所谓“总过程”是指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流通(交换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

关于《资本论》各卷的研究对象,马克思指出:“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研究的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

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于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竞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资本论》第三卷,29-30页)①

其中提到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包括:(1)资本的各种形态,即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生息资本以及土地资本等;(2)与各种资本形态相对应的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即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以上具体形态的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表现为各种现实的经济范畴和经济关系。

二.方法

《资本论》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经济范畴、经济关系的内部联系和运动规律。那么为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二卷中撇开了《资本论》第三卷的许多现实范畴,首先在抽象的、与现实疏离的层次上研究资本和剩余价值呢?

这种论述顺序是采取“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的结果。马克思认为,作为理论研究对象的具体和现实本身只是混沌的表象。理论的抽象力就在于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然后,整个研究过程再回过头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在阐述政治经济学的这一方法时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虽然它是现实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18页)“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和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及其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之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资本论》第一卷,23-24页)

按照这一方法,《资本论》第一卷以单个的产业资本为代表,研究了资本最抽象的规定,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本质。《资本论》第二卷则研究了单个资本在其自身运动(循环和周转)过程中采取的具体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以及它与其他资本在流通和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

①以下凡引自《资本论》第三卷的,均只标注页码。

基本规律已经得以揭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抽象的资本在生产的总过程中如何转化为各种具体的资本,从而说明资本的抽象规定如何贯穿、隐藏在资本主义现实生产关系乃至当事人意识当中。

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结构和本质规定出发,一个社会的各种经济关系就从混乱的、偶然的表现形式转化为合乎逻辑和规律的总体了。

三.意义

《资本论》第三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资本论》第三卷的“形式转化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的重要体现。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当中,“总体”的历史观具有方法论上的优先性,即社会经济历史是通过一系列运动和转化的中介环节才得以成为能被理论把握的总体。如果没有总体的历史观,政治经济学就会“把有机联系着的东西看成是彼此偶然发生关系的、纯粹反思联系中的东西”。①所谓个别的、具体的、孤立的经济事实(“具体历史”),都不过是“总体历史”的中介环节。其“合理性”不是由它们自身或纯粹理性的规定所决定的,而是根据它在“总体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的。

《资本论》第三卷对资本和剩余价值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没有解决甚至没有提出的一个问题。古典经济学派也试图为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寻找一个统一的基础,但是他们没有反过来思考:为什么这个统一的基础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如何能够从一个抽象的、统一的理论基础中引申出这些具体形式?

“形式转化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与单纯的形式变化和转变相比,分析“形式转化”的重点在于说明抽象的资本如何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而采取不同的具体形式。以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为例。马克思并不否认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区别,而是强调这一转化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的,即资本拥有平等的社会权利,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实质上是因为一般商品生产已经转化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此时,产品不仅是商品,而且还是资本的产品。正式看到了这一区别,才使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避免了李嘉图学说的矛盾。第二,各种形式之间的转化不是由纯粹逻辑和形式的过程来完成的,而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确立及其运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和经济关系决定了各种经济范畴采取的现实形态及其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表现。因此,第三,“形式转化学说”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拜物教性质。每一种转化都会形式与内容进一步疏离。在抽象资本-取得平均利润的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生息资本-土地资本的转化链中,资本与劳动的联系越来越远,剩余价值的来源也越来越神秘化,剩余或利润越来越表现为货币资本或物质生产要素的产物。正是由于缺乏剩余价值理论和“形式转化学说”,庸俗经济学才最终得出了“三位一体公式”的不合理结果。

其次,由于《资本论》第三卷考察了许多被第一、二卷抽象掉的因素,并且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全貌,因此,只有在理解了第三卷的相关内容之后,对第一、二卷的有关理论才会有比较全面和正确的理解。比如,《资本论》第三卷所论述的社会必要劳动、供求关系与市场价格、虚拟资本、虚假的社会价值等范畴就对《资本论》第一卷阐述的劳动价值论构成了必要的补充。只有把第三卷和前两卷联系起来,才可以体会到《资本论》结构的宏大与逻辑上的严谨。

最后,《资本论》第三卷考察了许多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范畴和经济关系。虽然只是在比较抽象的理论层次上进行的考察,但是这些理论学说对于我们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6页。

《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

不仅整个《资本论》三卷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进行论述的,而且第三卷的论述顺序也如此。

《资本论》第三卷在考察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时,首先是从分析存在于生产领域(即其来源)没有经过分配和转化的利润范畴开始的。第一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研究了这一转化过程。其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构成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逻辑条件。

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考察了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资本主义生产的这一现实因素导致了个别资本的利润率差别。这对于拥有“平等的社会权利”的资本来说是不能接受的,由此导致了资本的流动与竞争,并且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在此基础上,一般商品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关系就转化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价格关系。

第三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考察了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利润率这个新的范畴上面的表现。

第四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考察了在社会分工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从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的情况。与《资本论》第二卷考察流通过程不同的是,第二卷结合流通和交换过程考察的是生产资本的生产(部门)分工,而第三卷考察的则是资本的社会分工。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说明了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考察了资本最纯粹的表现形式——借贷资本和生息资本。在这里,资本既可能表现为我们最初分析的一般形式——货币,另一方面又可以表现为发展了的形式——虚拟资本。马克思说明了利息的来源和性质,从而揭示了资本拜物教的秘密。

第六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虽然主要考察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特殊的生产部门——农业——中的经济关系,但实质上通过说明资本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对立,揭示了各种形式的所有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是如何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

第七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对第三卷乃至整个《资本论》进行了总结。通过批判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利息)、土地-地租的“三位一体”公式,马克思概括的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联系与基本特征。

《资本论》第三卷的重点内容

第一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资本论》第三卷首先考察的是在资本主义现实生产关系以及当事人的意识中与一般的资本范畴相对应的利润范畴。马克思说明了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但是这一转化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也是实质上的,它表明产品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所以,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费用和利润这两个部分是整个研究的出发点。

马克思在研究这一转化的过程中采取的假设前提和《资本论》前两卷一样:(1)资本的产品按价值出售;(2)剩余价值全部归资本家所有;(3)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是统一的,没有独立于生产过程的其他资本形式。

第一章成本价格和利润

一.成本价格

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而言,成本范畴从商品价值当中分化出来具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就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性而言,其生产过程也是一个生产要素的生产性消费过程。商品价值中补偿资本家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它通过价值(而不是实物)的形式来表现已经被消耗的生产要素。在这个意义上,成本价格是商品生产共有的一种范畴。如果撇开其价值表现形式,这种生产性消费还是一切经济制度条件下共有的一种技术经济关系。

另一方面,成本价格这个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质,从而掩盖了资本和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结构中的内在联系。成本价格补偿的只是商品生产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但是“商品使资本家耗费的东西和商品的生产本身所耗费的东西,无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商品价值中由剩余价值构成的部分,不需要资本家耗费什么东西,因为它耗费的只是工人的无酬劳动。但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工人自己在进入生产过程之后,就成为执行职能的并属于资本家的生产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资本家是实际的商品生产者,所以,对资本家来说,商品的成本价格必然表现为商品本身的实际费用。我们把成本价格叫作k,W=c+v+m这个公式就转化为W=k+m这个公式”(30页)。

总之,“商品的资本主义费用是用资本的耗费来计量的,而商品的实际费用则是用劳动的耗费来计量的。”其中的差额恰好就是剩余价值。关于这个差额形成的原因,《资本论》第一卷已经揭示了。马克思在这里再次作了概括:“在预付资本中,劳动力是作为价值计算的,而在生产过程中,它是作为价值形成的要素执行职能的。在预付资本中出现的劳动力价值,在实际执行职能的生产资本中,为形成价值的活的劳动力自身所代替。”(33-35页)在成本价格这个范畴中,“在劳动上支出的资本部分和在生产资料(例如棉花或煤炭)上支出的资本部分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是用来支付一种物质上不同的生产要素,而决不在于前者在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中,从而在资本的增殖过程中,起着职能上不同的作用。”“我们只看到完成的现有的价值,即加入产品价值形成中的预付资本的各个价值部分,但看不到创造新价值的要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也就消失了。”“相反地,就成本价格本身的形成来说,只有一个区别会显现出来,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39页)但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这种差别,从成本价格的计算来说,不过证明成本价格从表面上看是由耗费的资本价值形成的,或者说,是由资本家自己在耗费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在内)上付出的价格形成的。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成来说,在劳动力上支出的可变资本部分,在这里,在流动资本这个项目下,显然和不变资本(即由生产材料构成的资本部分)等同起来。这样,资本的增殖过程的神秘化也就完成了。”(41页)

二.利润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因此,一个价值额之所以成为资本,就因为它是用来生产利润的,换句话说,利润之所以产生出来,就是因为有一个价值额被当作资本来使用。如果我们把利润叫作p,那末,W=c+v+m=k+m这个公式,就变成W=k+p这个公式,也就是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44页)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采取利润这个转化形式是必然的。

首先,“成本价格的形成具有一种假象,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看不出来了”。(44页)“资本家究竟是为了从可变资本取得利润才预付不变资本,还是为了使不变资本增殖才预付可变资本;他究竟是为了使机器和原料有更大的价值才把货币用在工资上,还是为了对劳动进行剥削才把货币预付在机器和原料上;不管人们怎样看,对资本家来说,都是无

关紧要的。虽然只有可变资本部分才能创造剩余价值,但它只有在另一些部分,即劳动的生产条件也被预付的情况下,才会创造出剩余价值。因为资本家只有预付不变资本才能对劳动进行剥削,因为他只有预付可变资本才能使不变资本增殖,所以在他的心目中,这两种资本就完全混同在一起了”(50页)。

其次,由于成本价格小于商品的价值,“资本家即使低于商品的价值出售商品,也可以得到利润。只要商品的出售价格高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即使它低于商品的价值,也总会实现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而总会获得利润。”并且,“在商品的价值和它的成本价格之间,显然会有无数的出售价格。商品价值中由剩余价值构成的要素越大,这些中间价格的实际活动余地也就越大”。当然,“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由商品的成本价格规定的。如果商品低于它的成本价格出售,生产资本中已经消耗的组成部分,就不能全部由出售价格得到补偿。如果这个过程继续下去,预付资本价值就会消失。从这个观点来说,资本家就乐于把成本价格看作商品的真正的内在价值,因为单是为了保持他的资本,成本价格已是必要的价格。况且,商品的成本价格还是资本家自己为了生产商品而支付的购买价格,因而是一个由商品的生产过程本身决定的购买价格。因此,在资本家看来,在商品出售时实现的价值余额或剩余价值,似乎是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它的价值的余额,而不是它的价值超过它的成本价格的余额,因而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好象不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来实现,而是从商品的出售本身产生的。”(46页)

最后,“虽然商品价值超过它的成本价格的余额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但它只是在流通过程中才得到实现。由于这个余额在现实中、在竞争中、在现实市场上是否实现,实现到什么强度,都要取决于市场的状况,因此这个余额更容易造成一种假象,好象它来自流通过程”。此外,“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二者不断互相贯通、互相渗透,……在这些关系中,互相对立的不是资本和劳动,而一方面是资本和资本,另一方面又是单纯作为买者和卖者的个人;流通时间和劳动时间在它们的进程中会互相交错,好象二者同样地决定着剩余价值;资本和雇佣劳动互相对立的最初形式,会由于一些看来与此无关的关系的干扰而被掩盖起来;剩余价值本身也好象不是占有劳动时间的产物,而是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商品的成本价格的余额。成本价格因此也就容易表现为商品的固有价值,结果利润就表现为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商品的内在价值的余额”(51-52页)。

第二章 利润率

随着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报酬,商品的价值就划分为成本价格和利润两个部分。因此,在计算利润率时,“不管剩余价值来自何处,它总是一个超过全部预付资本的余额。因此,这个余额和总资本会保持一个比率,这个比率可以用分数m/C 来表示,其中C 表示总资本。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与剩余价值率m/v 不同的利润率m/C=m/(c +v)”(51页)。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强调“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实际上,利润率从历史上说也是出发点。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相对地说是看不见的东西,是要通过研究加以揭示的本质的东西。利润率,从而剩余价值的形式即利润,却会在现象的表面上显示出来。”(51页)

马克思指出:

“如果剩余价值率已知,剩余价值量也已知,那末利润率所表示的,就只

是它实际所指的东西,即剩余价值的另一种计算法,也就是用总资本的价值计算,而不是用和劳动相交换的、直接产生出剩余价值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计算。但在现实中(也就是在现象世界中),事情正好相反。剩余价值是已知的,然而是作为商品出售价格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已知的;这个余额的来源依然是神秘的:是来自生产过程中对劳动的剥削,是来自流通过程中买者所受的欺诈,还是同时来自这二者?其次,已知的,还有这个余额和总资本价值的比率即利润率。用全部预付资本价值来计算出售价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是很重要、很自然的,因为总资本增殖的比率,或者说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实际就是这样找到的。”(55页)

成本价格和利润(率)等范畴的确立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神秘化的第一步。“尽管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数量上不同,而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是一回事并且数量上也相等,但是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在这个形式中,剩余价值的起源和它存在的秘密被掩盖了,被抹杀了。实际上,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分析才能使剩余价值从利润中脱壳而出。在剩余价值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资本和利润的关系中,也就是在资本和剩余价值——这时,剩余价值一方面表现为在流通过程中实现的、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另一方面表现为一个通过它对总资本的关系获得进一步规定的余额——的关系中,资本表现为一种对自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资本作为原有的价值额,同它自身创造的新价值相区别。至于说资本在它通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运动中创造出这个新价值,这一点是人们意识到了的。但是这种情况是怎样发生的,现在却神秘化了,好象它来自资本本身固有的秘密性质”。“我们越往后研究资本的增殖过程,资本关系就越神秘化,它的内部组织的秘密就暴露得越少”(56-57页)。

第三章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这一章重点分析影响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各种因素。

如前所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的第一篇里始终“假定一定量的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额,和这个资本在—定流通期间产生的剩余价值总额相等。因此,我们暂时撇开以下的事实:这个剩余价值一方面分成各种派生形式,即资本利息、地租、赋税等等;另一方面,在多数场合,它和按照一般平均利润率占有的利润是不一致的。”(58页)在此条件下,利润和利润率的大小就可以在纯粹数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

首先,马克思根据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基本公式:p':m'=v:C(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比等于可变资本和总资本之比)得出“利润率p'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m'”的结论,“因为可变资本v总是小于C,即v+c之和,可变资本加上不变资本之和;不过要把v=C这种唯一的、但是实际上不可能有的情形除外,也就是要把资本家完全不预付不变资本,不预付生产资料,而只预付工资的情形除外。”(59页)

此外,由于p'=m'v/C=m'v/(c+v),因此“利润率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剩余价值率和资本的价值构成。”(82页)马克思由此考察了“一系列对c、v和m的大小有决定性影响的其他因素”。它们包括:(1)货币的价值;(2)周转的时间;(3)劳动生产率;(4)工作日长度;(5)劳动强度;(6)工资。马克思指出:“利润率是许多变数的函数,如果我们要知道这些变数怎样对利润率发生影响,我们就必须依次研究每个变数单独的影响,不管这种孤立的影响对同一资本来说在经济上是不是容许发生。”(69页)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分析了以下若干种情况。

一.m'不变,v/C可变

这种情况又包含许多派生情况。

1.m'和C不变,v可变。

2.m'不变,v可变,C因v的变化而变化。

3.m'和v不变,c可变,因而C也可变。

4.m'不变,v、c和C都可变。

二.m'可变

1.m'可变,v/C不变。

2.m'和v可变,C不变。

3.m'、v和C都可变。

三.总结

1.如果v/C不变,那末p'和m'会按照相同的比率提高或降低。

2.如果v/C和m'按照相同的方向变化,即m'提高,v/C也提高,m'降低,v/C也降低,那末p'会比m'按照更大的比率提高或降低。

3.如果v/C和m'按照相反的方向,但是v/C比m'按照更小的比率变化,那末p'会比m'按照更小的比率提高或降低。

4.如果v/C和m'按照相反的方向,但是v/C比m'按照更大的比率变化,那末,尽管m'降低,p'还是会提高,或者尽管m'提高,p'还是会降低。

5.如果v/C和m'按照相反的方向,但是恰好按照相同的比率在大小上发生变化,那末,尽管m'提高或降低,p'还是会保持不变。

“从所有以上五种情况可以得出结论:剩余价值率降低或者提高,利润率可以提高;剩余价值率提高或者降低,利润率可以降低;剩余价值率提高或者降低,利润率可以不变。至于剩余价值率不变,利润率可以提高、降低或者不变”。

“两个资本的利润率或同一个资本在两个连续的、不同的状态下的利润率,在下列情况下,是相等的:

1.资本的百分比构成相等,剩余价值率也相等。

2.资本的百分比构成不等,剩余价值率也不等,但是剩余价值率和按百分比计算的可变资本部分(m'和v)的乘积相等,也就是说,按总资本的百分比计算的剩余价值量(m=m'v)相等,换句话说,在这两个场合m'和v两个因素互成反比。

在下列的情况下,是不等的:

1.资本的百分比构成相等,但是剩余价值率不等。这时,利润率之比,等于剩余价值率之比。

2.剩余价值率相等,资本的百分比构成不等。这时,利润率之比,等于可变资本部分之比。

3.剩余价值率不等,资本的百分比构成也不等。这时,利润率之比,等于m'v的乘积即按总资本的百分比计算的剩余价值量之比”(81-83页)。

第四章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

第四章是由恩格斯撰写的。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序言中写道:“第四章只有一个标题。但是,因为这一章研究的问题即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极为重要,所以由我亲自执笔写成,因而全章的正文都放在括号内。从这里我又发现,第三章的利润率公式实际上需要作一些修改才能普遍适用。”(8页)

一.周转对利润或利润率的一般影响

恩格斯认为,“周转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对利润的生产的影响,已经在第二卷作了说明。这种影响可以简述如下:因为周转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在生产中不能同时使用全部资本;一部分资本总是以货币资本的形式,以储存的原料的形式,以已经制成但尚未售出的商品资本的形式,或者以尚未到期的债权的形式闲置起来;在实际生产剩余价值即创造和占有剩余价值中发生作用的资本,总是要减去这个部分,而所创造和占有的剩余价值,也

总是要按相同的比例减少。所以,周转时间越短,同全部资本相比,这个闲置的资本部分就越小,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所占有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大。

第二卷已经详细说明,周转时间或它的两个部分(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中的任何一个部分的缩短,都会增加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但是,因为利润率表示的,不过是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和参加剩余价值量生产的总资本的比率,所以,很清楚,每一次这样的缩短,都会提高利润率。”(84页)

不过,恩格斯还是着重指出:“缩短生产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工业进步。如果这不会同时由于添置昂贵的机器等等而引起总投资的大大增加,从而不引起按总资本计算的利润率的降低,那末利润率就必然会提高。在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上许多最新的进步中,情况确实是这样。”(84-85页)而缩短流通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改进交通。

二.不同资本的周转时间对其利润率的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资本的利润率,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周转对资本利润率的影响。为了“把总资本的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纯粹地表示出来,我们就必须假定,互相比较的两个资本的其他一切条件是相等的。所以,除了要假定剩余价值率和工作日相等,还特别要假定资本的百分比构成相等。假定资本A的构成是80c+20v=100C,剩余价值率为100%,资本每年周转两次。这样,年产品就是:

160c+40v+40m。但是在求利润率时,我们不是按周转的资本价值200来计算40m,而是按预付资本价值100来计算。因此,p'=40%。

让我们用这个资本和资本B=160c+40v=200C比较一下。资本B有同样的剩余价值率100%,但每年只周转一次。这样,年产品就和上述的年产品一样是:

160c+40v+40m。但在这个场合,40m要按预付资本200来计算,利润率只有20%,所以只有资本A的利润率的一半。

由此可见:在资本百分比构成相等,剩余价值率相等,工作日相等的时候,两个资本的利润率和它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85-86页)

三.正确计算年利润率

最后,把资本周转的因素考虑进来以后,一定时间内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因为“不言而喻,利润率的公式p'=m'v/C=m'v/(c+v),只有在分子中的v 和分母中的v是同一个东西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因此,一年内占有的剩余价值量,等于可变资本一个周转期间所占有的剩余价值量乘以一年内可变资本周转的次数。如果我们把一年内占有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叫作M,一个周转期间所占有剩余价值叫作m,一年内可变资本周转的次数叫作n,那末,M=mn,年剩余价值率M'=m'n。”(88页)

“要使年利润率的公式完全正确,我们必须用年剩余价值率代替简单的剩余价值率,即用M'或m'n代替m'。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让剩余价值率m'——或者让C中所含的可变资本部分v——乘以这个可变资本在一年内周转的次数n,由此就得到p'=m'nv/C。这就是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89页)。

第五章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从利润率分计算公式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变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相对缩小,剩余价值与总资本的比例——即利润率——就会相对提高。这一点类似于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原理。因此,马克思在这一章专门分析了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对利润率的影响。

一.节约不变资本的途径

(1)延长工作日,提高不变资本的使用率

“在可变资本不变,因而按相同的名义工资使用的工人人数不变的条件下,绝对剩余价值的增加,或剩余劳动从而工作日的延长,——不管额外时间有没有报酬都一样,——会相对地降低不变资本同总资本、同可变资本相比的价值,并由此提高利润率(这里也是把剩余价值量的增加和剩余价值率的可能的提高撇开不说)。不变资本的固定部分即工厂建筑物、机器等等的量,不管用来工作16小时,还是12小时,都会仍旧不变。工作日的延长并不要求在不变资本的这个最花钱的部分上有新的支出。此外,固定资本的价值,由此会在一个较短的周转期间系列中再生产出来,因而,这种资本为获得一定利润所必须预付的时间缩短了。因此,甚至在额外时间支付报酬,而且在一定限度内甚至比正常劳动时间支付较高报酬的情况下,工作日的延长都会提高利润。因此,现代工业制度下不断增长的增加固定资本的必要性,也就成了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一个主要动力。”(92页)

(2)非生产费用的相对节约

“有整整一系列经常的非生产费用,不论工作日长短,都是几乎一样或完全一样的。”其中包括监督费用、国税、地方税、火灾保险费、各种常雇人员的工资、机器的贬值等各种固定的非生产费用,都不会因劳动时间的长短而变化。因此,通过延长工作日,一方面增加剩余价值,一方面又相对地“节约”了这部分生产费用。

(3)由劳动的社会性质引起的生产条件的节约

“在论述协作、分工和机器时,我们已经指出,生产条件的节约(这是大规模生产的特征)本质上是这样产生的:这些条件是作为社会劳动的条件、社会结合的劳动的条件,因而作为劳动的社会条件发生作用的。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由总体工人共同消费,而不是由一批互相没有联系的,或最多只是在小范围内互相直接协作的工人以分散的形式消费。在一个有一台或两台中央发动机的大工厂内,发动机的费用,不会和发动机的马力,因而不会和它们的可能的作用范围,按相同的比例增加;传动机的费用,不会和传动机所带动的工作机的数量,按相同的比例增加;工作机机身,也不会和它用作自己的器官执行职能的工具的数目的增加,按比例变得更贵,等等。其次,生产资料的集中,可以节省各种建筑物,这不仅指真正的工场,而且也指仓库等等。燃料、照明等等的支出,也是这样。其他生产条件,不管由多少人利用,会仍旧不变。”(94页)。

“关于生产条件节约的另一个大类,情况也是如此。我们指的是生产排泄物,即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我们以后还要比较详细地探讨的这一类节约,也是大规模社会劳动的结果。由于大规模社会劳动所产生的废料数量很大,这些废料本身才重新成为商业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这种废料,只有作为共同生产的废料,因而只有作为大规模生产的废料,才对生产过程有这样重要的意义,才仍然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这种废料——撇开它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所起的作用——会按照它可以重新出售的程度降低原料的费用”(95页)。

(4)机器的改良

如果剩余价值已定,利润率就只能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不变资本的价值的减少来提高。所以,机器设备的改良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使不变资本的支出得以节约,从而提高资本的利润率。这类措施包括:“1、机器的材料改良了,例如铁代替了木材;2、由于机器制造的改良,机器便宜了;这样,不变资本固定部分的价值虽然随着大规模劳动的发展而不断增加,但远不是按相同的程度增加;3、那种使现有机器的使用更便宜和更有效的特殊改良,例如蒸汽锅炉的改良等等,这一点我们以后还要比较详细地讲到;4、由于机器的改良,废料减少了。

凡是使机器从而全部固定资本在一定生产期间内的损耗减少的事情,不仅会使单个商品变得便宜(因为每个商品都在它的价格中再现归它负担的损耗部分),而且会使这个期间内相应的资本支出减少。修理劳动等等,凡是必要的,在计算时就要包括在机器原来的费用之内。这种劳动会因机器更加坚固耐用而减少,这会相应地降低机器的价格。”(96页)(5)靠牺牲劳动者而实现的劳动条件的节约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照它的矛盾的、对立的性质,还把浪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压低工人的生存条件本身,看作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从而看作提高利润率的手段。”“因为工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度过的,所以,生产过程的条件大部分也就是工人的能动生活过程的条件,是工人的生活条件,这些生活条件的节约,是提高利润率的一种方法;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的,过度劳动,把工人变成一种役畜,是加速资本自行增殖,加速剩余价值生产的一种方法。这种节约的范围包括:使工人挤在一个狭窄的有害健康的场所,用资本家的话来说,这叫作节约建筑物;把危险的机器塞进同一些场所而不安装安全设备;对于那些按其性质来说有害健康的生产过程,或对于象采矿业中那样有危险的生产过程,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等等。更不用说缺乏一切对工人来说能使生产过程合乎人性、舒适或至少可以忍受的设备了。从资本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会是一种完全没有目的和没有意义的浪费。总之,资本主义生产尽管非常吝啬,但对人身材料却非常浪费,正如另一方面,由于它的产品通过商业进行分配的方法和它的竞争方式,它对物质资料也非常浪费一样;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使社会失去的东西,就是另一方面使单个资本家获得的东西。”(102页)马克思在接下来的几节中用历史材料说明了上述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

二.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

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和资本在使用活劳动时把它缩减为必要劳动一样,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内在趋势。

为了提高利润率,它通过利用劳动的各种社会生产力来不断缩减生产产品所必要的劳动,并且在最经济的条件下使用这种已经缩减到必要程度的劳动,把所使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缩减到它的最低限度。其结果是,商品的价格会缩减到它的最低限度,因为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的每一个部分都缩减到它的最低限度了。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出双重的特点,即“一方面促进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一方面是疯狂追求利润的欲望,另一方面是迫使人们尽可能便宜地生产商品的竞争,使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这种节约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从而表现为资本家的职能。”(100-101页)

“一个生产部门,例如铁、煤、机器的生产或建筑业等等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部分地又可以和精神生产领域内的进步,特别是和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方面的进步联系在一起,——在这里是另一些产业部门(例如纺织工业或农业)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从而它们的费用减少的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商品作为产品从一个产业部门生产出来后,会作为生产资料再进入另一个产业部门。商品的便宜程度,取决于它作为产品生产出来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商品的便宜程度不仅是有它作为生产资料参加生产的那种商品变得便宜的条件,而且也是有它作为要素的那种不变资本的价值减少的条件,因此又是利润率提高的条件。

产业的向前发展所造成的不变资本的这种节约,具有这样的特征:在这里,一个产业部门利润率的提高,要归功于另一个产业部门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在这里,资本家得到的好处,仍然是社会劳动的产物,虽然并不是他自己直接剥削的工人的产物。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在这里,资本家利用的,是整个社会分工制度的优点。在这里,劳

动生产力在其他部门即为资本家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发展,相对地降低资本家所使用的不变资本的价值,从而提高利润率。”(96页)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二重性,在理解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时,我们就应该“把总劳动和总资本对立起来考察,而不仅是把资本家X所使用的工人和这个资本家X对立起来考察,这种节约就再表现为社会劳动生产力发展的产物,而区别不过是,资本家X不仅从他自己的工场的劳动生产率中,而且也从其他工场的劳动生产率中得到利益。然而对资本家来说,不变资本的节约表现为一个和工人相异化、和工人绝对不相干的条件,工人和它完全无关;其实,资本家始终很清楚地知道,他用同样多的货币能够买到多少劳动的问题,确实同工人有点关系(因为在资本家的意识中,他和工人之间的交易就是这样表现的)。生产资料使用上的这种节约,这种用最少的支出获得一定结果的方法,同劳动所固有的其他力量相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表现为资本的一种固有的力量,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并标志着它的特征的一种方法。”(99页)

“当一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表现为另一个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变得便宜和得到改良,从而提高了利润率时,社会劳动的这种普遍联系,就表现为某种和工人完全相异化的东西,事实上它也只和资本家有关,因为只有资本家才购买和占有这些生产资料。至于他不过是用本生产部门工人的产品购买另一个生产部门工人的产品,因此他只有无偿地占有了本部门工人的产品,才能支配其他部门工人的产品,那末,这是一种被流通过程等等幸运地掩盖起来的联系。”(100页)

三.有关技术发明的论述

马克思在论述“由于发明而产生的节约”的问题时,撇开生产关系而从生产的一般性质的角度指出:“固定资本使用上的这种节省,如上所述,是劳动条件大规模使用的结果,一句话,是劳动条件作为直接社会的、社会化的劳动的条件,或作为生产过程内直接协作的条件起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这是力学和化学上的各种发明得以应用而又不会使商品价格变得昂贵的唯一条件,并且这总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另一方面,从共同的生产消费中产生的节约,也只有在大规模生产中才有可能。但是最后,只有结合工人的经验,才能发现并且指出,在什么地方节约和怎样节约,怎样用最简便的方法来应用各种已有的发现,在理论的应用即把它用于生产过程的时候,需要克服哪些实际障碍,等等。”(119-120)也就是说,劳动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是技术发明的基础,而大规模生产又是发明得以被廉价地应用不可或缺的条件。

马克思把从事科学技术发明及其应用的劳动称为“一般劳动”。他指出,“应当把一般劳动和共同劳动区别开来。二者都在生产过程中起作用,并互相转化,但它们也有区别。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这种劳动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共同劳动以个人之间的直接协作为前提。”一旦这种“一般劳动”创造出了产品(科学技术发明),再生产该产品所需的劳动就少得多,从而产品价格将远远低于其价值。这种情况在进行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首先是在资本主义形式上发展起来的”,101页)的条件下尤其明显。比如,“一台新机器初次制造的费用和再生产的费用之间有很大的差别。……经营一个建立在新发明基础上的工厂所需要的费用,同后来在它的废墟上,在它的遗骸上出现的工厂相比,要大得多。这种现象如此普遍,以致最初的企业家大都遭到破产,而后来用比较便宜的价格买到建筑物、机器等等的人才兴旺起来。因此,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劳动的一切新发展中,以及这种新发展通过结合劳动所取得的社会应用中,获得最大利润的,大多都是最无用和最可鄙的货币资本家”(120页)。

第六章价格变动的影响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原料价格(价值)的变动对利润率的影响。“因为利润率是m/C 或=m/(c+v),所以很清楚,一切使c的大小,从而使C的大小发生变化的东西,即使在m 和v以及它们相互间的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也会使利润率发生变化。但原料是不变资本的一个主要部分。甚至在不使用真正原料的产业部门,也有原料作为辅助材料或机器组成部分等等加入,这样,原料的价格波动也会相应地影响利润率。”(122页)

一.原料价格的波动及其对利润率的直接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和原料价格成反比。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在原料的价格波动时产品出售领域完全没有发生变化,就是说,即使完全撇开供求关系,原料价格的低廉对工业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还可以看出,即使撇开对外贸易由于使必要生活资料便宜而对工资产生的任何影响,对外贸易也会影响利润率。这就是说,它会影响工业或农业中所使用的原料或辅助材料的价格。”(123页)马克思在此基础上说明了为什么原料关税和废除谷物关税一样,成为了英国自由贸易派的主要目标。

关于原料价格波动影响利润率的一般原理如下:

首先,就它和机器等固定资本相比较而言,“原料和辅助材料的价值全部一次加入由于它们被消耗才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而固定资本各要素的价值只是按其损耗的程度,因而只是逐渐加入产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虽然利润率是由所使用的资本的价值总额决定(不管其中有多少已被消费都一样),但是原料的价格对产品价格的影响,比固定资本的价格对产品价格的影响要大得多。”(124页)并且,“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原料的价值会在商品产品的价值中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组成部分,这不仅因为原料会全部加入商品产品的价值,而且因为在总产品的每一部分中,由机器磨损形成的部分和由新的追加劳动形成的部分会越来越小。由于这种下降运动,另一个由原料形成的价值部分就相应地增长起来,除非由于制造原料本身所使用的劳动的生产率的提高,使原料价值相应减少,以致这种增长被抵销。”(125页)

“其次,因为原料和辅助材料完全同工资一样是流动资本的组成部分,必须不断地从产品的每次出售中全部得到补偿,而机器只有磨损部分才需要补偿,并且首先是以准备金的形式补偿,——每次出售是否都为这个准备金提供它的一部分,事实上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只是假定全年的出售能够为这个准备金提供相当于一年的份额,——所以在这里又可以看到,如果出售商品所得的价格不够补偿商品的一切要素,或者不能使生产过程按照同它的技术基础相适应的规模继续进行,以致只有一部分机器能够工作,或者全部机器都不能按通常规定的全部时间工作,那末,原料价格的提高就会缩小或是阻碍全部再生产过程。”

“最后,废料所引起的费用和原料价格的波动成正比”。(125页)

二.资本的增值和贬值、游离和束缚

原料价格的变动相应地会引起资本的增值或贬值,进而引起资本的游离或束缚。这些变动最终也会传递到利润率的变动上。

“增值和贬值的意思是不言自明的。它们不外就是指:现有资本由于某些共同的经济情况(因为这里说的不是任何一个私人资本的特殊遭遇)在价值上增加或减少了,也就是说,预付在生产中的资本,撇开它所使用的剩余劳动造成的增殖不说,在价值上提高或降低了。”(127页)

什么是资本的游离和束缚呢?“我们把资本的束缚理解为:如果生产要按照原有的规模继续进行,产品总价值中的一定部分就必须重新转化为不变资本或可变资本的各种要素。我们把资本的游离理解为:虽然生产在原有规模的限度内继续进行,但产品总价值中一个一直

必须再转化为不变资本或可变资本的部分,现在可以自由支配,成为多余的了。”(127页)“如果在原料价格提高时,市场上已有大量现成的商品(不论已经完成到什么程度),这种商品的价值就会提高,现有资本的价值也会随之提高。生产者手中储备的原料等等也是这样。这种增值,可以补偿单个资本家,甚至资本的整个特殊生产部门由原料价格提高引起的利润率下降而遭受的损失,甚至补偿之后还有余”。“如果原料价格降低,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这会使利润率提高。但市场上现有的商品、正在制造的物品和储备的原料都会贬值,从而对同时发生的利润率的提高起相反的作用。”(129页)“因为利润率等于产品价值的余额和全部预付资本价值的比率,所以,由预付资本贬值造成的利润率的提高,是和资本价值的损失结合在一起的,同样,由预付资本增值造成的利润率的降低,也可能和资本价值的增加结合在一起。”(130页)

可变资本的增值或贬值可能引起资本的束缚或游离,进而影响利润率。“如果工资因劳动力价值降低(这种现象甚至可以和劳动的实际价格的提高结合在一起)而降低了,那末以前投在工资上面的资本,就会有一部分游离出来。这就是可变资本的游离。这种情况对于新投入的资本产生的影响不过是,这个资本在执行职能时具有的剩余价值率提高了。它可以用比过去少的货币,推动和以前一样多的劳动,这样,无酬劳动部分就靠牺牲有酬劳动部分而增加。但是对于已经发挥作用的资本来说,不仅剩余价值率会提高,而且以前投在工资上面的资本的一部分还会游离出来。这个部分过去被束缚起来,形成一个经常的部分,如果企业要按原有规模经营,这个部分就要从出售产品所得的货款中扣出,投在工资上面,作为可变资本执行职能。现在,这个部分可以自由支配,因而可以当作新的投资来利用,——或者用来扩大同一企业,或者用在另外一个生产部门。”(131-132页)

此外,生产力的变化也会引起资本的束缚或游离。“如果劳动生产力增长了,同量劳动可以生产更多产品,因而可以推动更多不变资本,那末,不变资本才有可能被束缚(一部分可变资本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情形除外)。如果生产力降低了,那末,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同样的现象,例如,在农业上,这时同量劳动要生产出同样多的产品,就需要有更多的生产资料,例如更多的种子、肥料或排水设备等等。如果由于各种改良、自然力的应用等等,一个价值较小的不变资本能够发挥以前一个价值较大的不变资本那样的技术作用,那末,即使没有贬值,不变资本也能游离。”(134页)

三.原料价格变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

由于“原料生产部门的发展不过是跳跃式的,有时突然扩大,然后又急剧缩小”(138页),所以它对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影响也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质。

“植物性物质和动物性物质不能以象机器和其他固定资本、煤炭、矿石等等那样的规模突然增加,因为前二者的成长和生产必须服从一定的有机界规律,要经过一段自然的时间间隔,而后面这些东西在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只要有相应的自然条件,在最短时间内就能增长起来。因此,由固定资本即机器等等组成的不变资本部分的生产和增加,可能会并且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中甚至不可避免地会比由有机原料组成的不变资本部分快得多,结果对有机原料的需求会比它的供给增长得快”,“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因而,由机器等组成的不变资本部分突然增加和持续增加的手段越多,积累越快(特别是在繁荣时期),机器和其他固定资本的相对生产过剩也就越严重,植物性原料和动物性原料的相对生产不足也就越频繁,上面所说的原料价格上涨的现象以及随后产生的反作用也就越显著。因此,由再生产过程的一个主要要素的这种剧烈的价格波动引起的激变,也就越频繁。”

“如果由于原料价格的提高一方面引起了原料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既引起了当地原料生产的扩大,又使人们从遥远的一向很少利用或者根本不利用的生产地区去取得原料供给,而这两方面加在一起又使原料的供给超过需求(而且是在原来的高价下超过需求),以致这种

高价现在突然跌落下来”。(135-136页)

马克思总结道:“一切企图对原料生产进行共同的、果断的和有预见的控制——这种控制整个说来是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根本不相容的,因而始终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或者只是在面临巨大危险和走投无路时例外采取的一种共同步骤——的想法,都要让位给供求将会互相调节的信仰。”(137页)恩格斯对这段话进行了补充:“自从写了上面这段话以来(1865年),由于一切文明国家,特别是美国和德国的工业的迅速发展,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大大加剧了。迅速而巨大地膨胀起来的现代生产力,一天比一天厉害地超出了它们应当在其中运动的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规律的范围——这个事实,资本家本人今天也越来超强烈地意识到了。这一点特别表现在下述两种征兆中。第一,普遍实行保护关税的新狂热。这种保护关税和旧的保护关税制度的区别特别表现在:它保护得最多的恰好是可供出口的物品。第二,整个大生产部门的工厂主组成卡特尔(托拉斯),其目的是调节生产,从而调节价格和利润。不言而喻,这种试验只有在经济气候比较有利的时候才能进行。风暴一到来,它们就会被抛弃,并且会证明,虽然生产需要调节,但是负有这个使命的,肯定不是资本家阶级。在此期间,这种卡特尔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使小资本家比以前更快地被大资本家吃掉。”(137页,注16)

本篇小结

基本概念:

成本价格利润利润率资本的游离和束缚

复习题:

1、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为什么必然采取利润的形式?

2、为什么应当“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

反”?

3、剩余价值率、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构成情况如何影响利润率?

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上一篇的研究对象仍然是单个的产业资本。第二篇则把研究对象扩大为由竞争关系维系在一起的总体的产业资本。

如果说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是资本及其人格化代表的一种“观念诉求”,那么通过资本流动和竞争使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则是资本及其人格化代表把观念转化为行动的结果。

利润的平均化趋势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的。该性质使得商品价值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价格。

第八章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一.研究的出发点

“在这一章中,我们假定,劳动剥削程度,从而剩余价值率和工作日的长度,在一个国家的社会劳动所分成的一切生产部门都一样大,一样高。关于不同生产部门劳动剥削上的许多差别,亚当·斯密已经作了详细的论证,说明它们会通过各种实际的或人们的偏见认可的补偿理由而得到平衡,因而,它们作为只是表面的暂时的差别,在研究一般关系时不应加以考虑。另一些差别,例如工资水平的差别,大部分是以第一卷开头就提到的简单劳动和复杂

劳动的差别为基础的。这些差别虽然会使不同生产部门的工人的命运很不一样,但决不会影响这些不同部门的劳动剥削程度。例如,如果金匠的劳动报酬高于短工的劳动报酬,那末,金匠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也会按相同的比例大于短工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不同国家的剩余价值率的差别,也就是说,各国劳动剥削程度的差别,对于我们当前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即使工资和工作日,从而剩余价值率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甚至在同一生产部门的不同投资之间的平均化,会因各种地区性障碍而受到阻挠,可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随着一切经济关系服从于这种生产方式,这种平均化会日益形成。不管关于这些阻力的研究对于专门研究工资的著作来说多么重要,但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进行一般研究的时候,可以把这些阻力看作偶然的和非本质的东西而搁在一边。”(159-160页)“在前一篇中已经指出,在劳动的剥削程度不变时,利润率会随着不变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变化以及资本周转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此自然可以得出结论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不同生产部门所使用的资本的周转时间不同,或者这些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的价值比率不同,那末,同时并存的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就会不同。我们以前当作同一个资本在时间上相继发生的变化来考察的东西,现在要当作不同生产部门各个并存的投资之间同时存在的差别来考察。”(161页)

二.资本构成与利润率的部门差别

关于资本构成的概念,《资本论》第一卷已经提出过了。资本构成反映的是“资本的能动组成部分和它的被动组成部分的比率,理解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率。在这里,我们要考察两个比率……第一个比率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它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可以看作是已定的。例如,要在一天之内生产一定量的产品,也就是说,推动一定量的生产资料,机器、原料等等,在生产中把它们消费掉,就必须有一定数目的工人所代表的一定量的劳动力。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必须有一定数目的工人与之相适应;也就是说,一定量的已经物化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必须有一定量的活劳动与之相适应。这个比率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是极不相同的,甚至在同一个产业的不同部门,也往往是极不相同的”,马克思把这个比率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而“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这种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162-163页)

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不同的资本“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大小不等的源泉,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在劳动剥削程度相等时;资本100所推动的劳动量,从而它所占有的剩余劳动量,取决于它的可变组成部分的大小。……因为不同生产部门按百分比考察的资本,——或者说,等量资本,——是按不同比率分为不变要素和可变要素的,它们所推动的活劳动不等,因而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利润也不等,所以,它们的利润率,即剩余价值和总资本的百分比也就不同。”(167页)

三.各部门资本周转时间的不同与利润率的差别

第四章的分析表明,如果“资本构成相同,其他条件也相同时,利润率和周转时间成反比;我们还看到,如果同一个可变资本的周转时间不同,它生产的年剩余价值量就会不等。所以,周转时间的差别,是等量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在相等时间内生产出不等量利润的另一个原因,因而也是这些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不等的另一个原因。”(169页)但是,“周转时间的差别本身,只有当它影响同一资本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占有和实现的剩余劳动量的时候,才有意义”。因此,“在不同产业部门中由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组成的不变资本的不同构成本身,对利润率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之比,并且不变资本的价值,因而不变资本同可变资本相比的相对量,同不变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固定性质或流动性质是完全无关的。”(170-171页)

四.利润率的差别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

如果商品按它们的价值出售,那么不同生产部门有机构成不同的等量资本,得到的利润(率)将是不同的。但是,“毫无疑问,如果撇开那些非本质的、偶然的、互相抵销的差别不说,对不同产业部门来说,平均利润率的差别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且也不可能存在,除非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体系摧毁。所以,在这里,价值理论好象同现实的运动不一致,同生产的实际现象不一致,因此,理解这些现象的任何企图,也好象必须完全放弃”(171-172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入手。在这一转化中,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加利润。“从本卷第一篇可以得出,不管资本的有机构成如何不同,只要为生产产品所预付的资本额相等,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品的成本价格总是相等的。对资本家说来,在成本价格上,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区别消失了。资本家为了生产一种商品,必须支出100镑,不管他的支出是90c+10v还是10c+90v,这种商品总是耗费一样多。对他来说,商品总是要耗费100镑,不多也不少。不管所生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多么不同,成本价格对投在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来说总是一样的。成本价格的这种等同性,形成不同投资竞争的基础,而平均利润就是通过这种竞争确定的”(172页)。

第九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首先,“假定不变资本到处都是同样地全部加入所考察的资本的年产品。其次还假定,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会和它们的可变部分的量成比例地每年实现同样多的剩余价值,就是说,把周转时间的差别能在这方面引起的差别暂时撇开不说”(173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投在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不同的有机构成,也就是说,由于等量资本按可变部分在一定量总资本中占有不同的百分比而推动极不等量的劳动,等量资本也就占有极不等量的剩余劳动,或者说,生产极不等量的剩余价值。根据这一点,不同生产部门中占统治地位的利润率,本来是极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的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而一般利润率就是所有这些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按照这个一般利润率归于一定量资本(不管它的有机构成如何)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一个商品的价格,如等于这个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生产这个商品所使用的资本(不只是生产它所消费的资本)的年平均利润中根据这个商品的周转条件归于它的那部分,就是这个商品的生产价格。”(177页)

《资本论》第一、二卷研究的只是商品的价值。“现在,一方面,成本价格作为这个价值的一部分而分离出来了,另一方面,商品的生产价格作为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而发展起来了”(183页)。

马克思用下面这个例子说明了生产价格的形成及其与商品价值的关系。

从个别部门和个别资本来看,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高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低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生产资本的要素通常要在市场上购买,因此,它们的价格包含一个已经实现的利润,这样,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价格,连同其中包含的利润一起,会加入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成本价格,就是说,一个产业部门的利润会加入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成本价格。但是,如果我们把全国商品的成本价格的总和放在—方,把全国的利润或剩余价值的总和放在另一方,那末很清楚,我们就会得到正确的计算。”也就是说,“如果把社会当作一切生产部门的总体来看,社会本身所生产的商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等于它们的价值的总和”(179页)。

除了第一篇讨论过的影响利润率的一般因素外,影响平均利润率的主要是两个因素:“1.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有机构成,从而各个部门的不同的利润率;2.社会总资本在这些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每个特殊部门因而有特殊利润率的资本的相对量;也就是,每个特殊生产部门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吸收的相应份额”。“因此,在一般利润率的形成上,不仅要考虑到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求出它们的简单平均数,而且还要考虑到不同利润率在平均数形成上所占的比重。而这取决于投在每个特殊部门的资本的相对量,也就是取决于投在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多大的部分。”(182页)对于一般利润率的实际形成和变化过程,马克思指出:“在不是例外地由特殊的经济事件引起的时候,总是由一系列延续很长时期的波动所造成的、很晚才出现的结果,这些波动需要有许多时间才能固定成为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的一个变化”(186页)。

在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进一步平均化以后,“如果一个特殊生产部门实际生产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同商品出售价格中包含的利润相一致,那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现在,不仅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而且利润和剩余价值,通常都是实际不同的量。现在,在劳动的剥削程度已定时,一个特殊生产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对社会资本的总平均利润,从而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比直接对每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更重要。它对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所以重要,只是由于他那个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量作为决定因素之一参与平均利润的调节。但这是一个在他背后进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他所看不见的,不理解的,实际上不关心的。现在,在各特殊生产部门内,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不仅是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间——实际的量的差别,把利润的真正性质和起源完全掩盖起来,这不仅对存心要在这一点上自欺欺人的资本家来说是这样,而且对工人来说也是这样。随着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定的基础本身就被掩盖起来”(188页)。

但是,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或者硬是抽掉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之间的差别,以便能够保持作为基础的价值规定,或者在放弃这个价值规定的同时,也放弃了对待问题的科学态度的全部基础;以便保持那种在现象上引人注目的差别,——理论家的这种混乱最好不过地表明,那些陷在竞争中,无论如何不能透过竞争的现象来看问题的实际资本家,必然也不能透过假象来认识这个过程的内在本质和内在结构”(189页)。

第十章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个别资本或部门的利润平均化为一般利润为前提,这是由资本的属性决定的。虽然这是资本的抽象规定,但是现实的资本却是通过资本间的竞争来实现这一要求的。这一点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很类似。虽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对全体资本是有利的事情,但它本身却是个别资本为获得超额利润展开竞争的产物。由此可见,个别资本之间的竞争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一个结构性因素。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价值、价格问题的研究不能离开这一因素。

《资本论》第三卷第三篇.ppt.Convertor

资本论 第三卷 第三篇 第三篇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趋势 第十三章规律本身 节选。原著有55段,节选了41段, 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形式 P341/1 在剩余价值率不变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不变的情况下:一般利润率会逐渐下降。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从而同被推动的总资本相比,会相对减少,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 二、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是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另一种表现。在剥削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同一剩余价值率会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表现为不断下降的利润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一般利润率日益下降的趋势只是劳动生产力日益发展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 三、利润率下降和 利润量增长同时并存 在商品价格下降的同时,商品总量中所包含的利润量会增大,这是利润率下降而利润量同时增加规律的另一种表现。 四、阻止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因素 起反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 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 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变得便宜;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劳动力价格便宜; 对外贸易的发展; 股份资本的增加 中国目前奢侈品销售价格构成: 原材料5%+加工成本6%+3奢侈品品牌附加值(一般是保留利润值)55%+广告与公关活动成本5%+旗舰店年度成本%+人力成本6%+政府关税、消费税、部分增值税等综合进口税率20%——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数据 世界奢侈品协会同时发布了2011最新报告,称中国内地去年的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预计中国将在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利润率的变化趋势关系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前途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外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者中引发了一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率在上升还是如马克思所说在下降的讨论高潮.。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利润率下降的规律不成立,因此争论很大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卷[456]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卷[456]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卷现在正在排印中,可望不迟于今年9月问世。盼望已久的第三卷将完成整个著作的理论部分,到那时,就只剩下最后一卷即第四卷了,第四卷将对剩余价值理论作历史的批判性的概述。[457]第一卷表明,资本家怎样从工人那里榨取剩余价值,第二卷则表明,这个最初包含在商品里的剩余价值怎样实现为货币。可见前两卷所谈到的剩余价值,只是它在第一个占有者即工业资本家手里的情形;然而剩余价值只有一部分留在这个第一个占有者的手里;随后它就以商业利润、企业主收入、利息、地租等形式在各个有关方面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第三卷所阐述的就是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律。而讲完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也就结束了剩余价值的整个生涯,此外对它就没有更多的东西好谈了。除了资本主义利润率的一般规律,第三卷还研究了商业资本、生息资本、信贷和银行、地租和地产等问题,这些问题连同前两卷研究过的题目,已把标题中所答应要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概括无遗了。 写于1894年1月9日左右 载于1894年1月12日“前进报”第9号 原文是德文 俄文译自“前进报”俄译文第一次发表 注释: [456]这篇短文同“关于‘资本论’第三卷的内容”一文一样,是恩格斯为即将出版的由他整理付印的“资本论”第三卷所写的,目的是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第三卷于1894年秋出版;1894年10月4日恩格斯为它写了序言。看校样花的时间比恩格斯预料的稍微多些。恩格斯在看校样的过程中把副本寄给“资本论”俄译者尼·弗·丹尼尔逊,以便尽快出版第三卷的俄文版,该版于1896年在彼得堡出版。 随着“资本论”第三卷(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25卷第1、2分册)的问世,出版马克思这部天才著作的所有理论性各卷的工作宣告完成,从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所有部分也宣告完成,同时,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获得坚实的科学基础。 短文除载于“前进报”外,还载于1894年1月14日“社会政治中央导报”(《Sozialpolitisches Centralblatt》)第16期上。——第511页。 [457]恩格斯本来打算把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1861—1863年手稿作为“资本论”第四卷加以出版,但这种意图在他生前没有来得及实现。1905—1910年卡·考茨基出版了“剩余价值理论”,但是对作者的手稿作了许多随意的改动、挪动和删节。直到1954—1961年才由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完成了符合于马克思的计划和作者手稿的材料排列次序的新版“剩余价值理论”。见卡·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第4卷)第1分册(1954年莫斯科版)、第2分册(1957年莫斯科版)、第3分册(1961年莫斯科版),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26卷。——第511页。

资本论与经济周期

读《资本论》有感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相关探讨自经济危机以来,我个人是比较关注经济周期这个话题的,之前就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资本主义社会每十年就会爆发一场经济危机。”觉得很好奇,一直想探讨一下其中原因,很想了解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在接触《资本论》以后,在读的过程当中,虽然读得不是特别深入,但尤其关注经济周期这一部分,想要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虽然书中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章节来阐释这一问题,但是相关内容却对这个话题做了充分的解释,也形成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 一、在谈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之前,先看看其他人的一些经济周期理论。 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是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后才出现的特有现象,其原因是生产脱离消费后导致的消费不足。这里他更多的强调的是消费本身的不足。 杰文斯的“太阳黑子说”。杰文斯认为,任何一年收获的成功肯定依存于天气,特别是夏季和秋季各月的天气;如果天气在某种程度上依存于太阳周期,那就可以说,谷物的价格和收获将或多或少地依存于太阳时期,并经历周期性的波动,其时期等于太阳黑子出现的时期。但我觉得这样造成的影响是有限的。 当然也还有其他人的另外一些观点,但读了《资本论》以及看了一些经济周期的评述类文章后,还是觉得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是最系统和最完善的。 二、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理论阐述,是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开始的,经过《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最后在《资本论》中完成对经济危机的系统研究,论述了经济危机周期产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建立了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体系。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特定生产方式下所产生的历史现象。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经济危机既不存在可能性,也不存在现实性。当货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后经济危机具有了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必然性,还“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

资本论第三卷读后感

资本论第三卷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资本论第三卷读后感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结构的概括和说明。 《资本论》的体系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它的结构是“科学的辉煌成就”。《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研究的基础,以资

本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剩余价值作为研究的中心,以资本内在矛盾发展作为研究的主线,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畴上升到具体范畴的科学叙述方法的指导下,整个理论体系通过矛盾形态演化、范畴演进和规律转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目。而且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承认。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2年12月21日发表的文章《共产主义后的马克思》,文章中承认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影响力。文章中一些论断还是客观的,给人启发的。文章讲到了1999年,BBC评选“千年伟人”,卡尔·马克思名列榜首,而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则分列二、三、四名,表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位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学术界的尊重。”文章明确指出:“马克思在许多方面都是正确的:比如资本主义的许多问题、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思想的方式等。马克思很有先见之明。”“马克思遭到了误解。东欧和前苏联实行的共产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扭曲。”“请你务必丢弃前苏联和东欧实施的共产主义,但千万不要丢弃马克思。”“这位伟人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都是正确的,他应该得到更多的承认。”文章说:“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力远远不止于人数日益减少的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许多假设、分析的特点和思维习惯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领域都广为流传。”由此,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伟大。

资本论读书心得五篇

资本论读后感_资本论读书心得五篇 大学生资本论读后感范文(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 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 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二是创造价值的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 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 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 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 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 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 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 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 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 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

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 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 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 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 支出为主的、按时间计算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因此,马克思 还不可能对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加以系统论述。 第三,指挥、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工业化初期,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边是 无产者贫困的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 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初,面对的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 斗争,劳动价值论创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 性和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当时,指挥、管理主要还是资 本家的职能,而资本家行使指挥、管理的职能与剥削目的是结合在 一起的,而绝大部分劳动者是被指挥、被管理、被剥削的。因此, 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挥、管理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独立劳动形态来 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 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 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 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 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大学生资本论读后感范文(二) 本学期快要结束了,就读书一事该总结一下。本学期,主要是看马列著作,认真看了《资本论》。我觉得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理 论就是剩余价值论。这是一个属于马克思的原创理论后果。我以前 从网络上听人说,马克思的经济学来自亚卖·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哲学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属于他本人原创的只有剩余

《资本论》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资本论》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是人类历史上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对国际工人运动斗争经验的总结。那么关于《资本论》读后感怎么去写呢,以下是WTT整理的《资本论》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资本论》读后感范文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资料,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一样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所以,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能够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支出为主的、按时间计算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所以,马克思还不可能对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加以系统论述。 第三,指挥、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工业化初期,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

资本论第一卷

一、填空: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2:商品与货币的对立是源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3:决定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的商品价值总额—赊售商品的价值总额—互相抵消支付的总额+到期支付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 =商品价格总额(代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二、名词解释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 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运动形式为: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流通:货币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是指由商品流通所引起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 使用价值与价值 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的条件。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价值尺度是指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 价格标准:又叫“价格标度”,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而派生出来的技术性职能,指包含某一固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 分,即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 资本的技术构成与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技术构成: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 的比例,是取决于技术条件的,所以叫做资 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 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价值构成是指资本在价值形态上由不变 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数量比例。产业资 本家用于生产的资本,从价值形态来看,表现 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两个部分, 也就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组成。马克 思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构成的这种比例 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 三、简述 《资本论》一二三卷各自的研究对象和中心 第一卷: 对象:资本的生产过程(最直接的生产过程)。 撇开了资本的流通过程的媒介作用来研究资 本的代表形式—-产业资本 中心:核心在于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是为 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两大阶级对立的经济 根源(即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产生剩 余价值) 第二卷: 对象:资本的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统一 的流通过程)实质:一般形式的资本在各不同 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形式 中心:围绕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如何实现 来研究 第三卷: 对象:资本生产的总过程(资本运到作为整 体考察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生产、分配、 交换和消费过程的统一 中心:剩余价值如何在各剥削阶级内部及集 团间的分配 什么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怎样体现商品生 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1)从价值的产生和本质来看,价值是商品 生产者互相交换其劳动这种社会经济关系的 体现。 (2)从价值量来说,商品的价值量必须以社 会必要劳动量来计量。所以商品生产者必须 把个别劳动量折合为社会必要劳动量,才能 使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因而,价值量 的决定也表明价值是商品生产者社会关系的 体现。 (3)从价值形式来看,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 的凝结,他只有通过商品交换,通过价值形 式才能表现出来,最终通过货币表现出来。 可见,价值形式、货币,同样是商品生产者 生产关系的表现。 体现的社会关系 (1)商品的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 劳动的关系。商品生产者在交换中为了确定 交换的比例,必须借助于生产商品的劳动。 商品与商品相交换,实际上是生产者之间的 劳动与劳动相交换。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规律,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等量劳动相交 换的关系。 (3)价值反映了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生产 者之间的劳动平均化的关系。各个不相同的 个别劳动时间必须平均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价值将同一部门内不同生产者的劳动时 间差别平均化。 (4)价值反映着不同生产部门的商品生产者 的不同劳动的同一化的关系。不同生产部门 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是不同的。但是他 们都以价值为基础进行商品交换。这种交换 实际就是将他们不同的具体劳动还原为同质 的抽象劳动。所以,正是价值将不同部门的 生产者的各种具体劳动差别同化为相同的一 般的人类劳动。 什么是价值量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他们 的相互关系? 价值量的内在尺度是劳动时间。价值的质的 规定性是抽象劳动,其量的规定性是劳动持 续的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的劳动 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 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就是按照由社会必要 劳动时问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 价值量的外在尺度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 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 殊商品。货币的第一个职能就是价值尺度, 它是价值量的外在尺度,它从商品世界外部

资本论第一卷思考题(优.选)

1.《资本论》的写作动因及创作过程? 1)写作动因 直接原因 ?对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经济关系的研究,并走向社会主义。 “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因报》的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批判工人运动中的错误思潮。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蒲鲁东提出:“财产就是盗窃”“对于蒲的智慧的作品,则不能根据肤浅的、片刻的想象去批判,只有在不断的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加以批判” ?解剖“市民社会”——社会经济制度。“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样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称之市民社会。客观条件 ?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 ?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主观条件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沿领导人民群众革命斗争 ?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超乎常人的意志与品质 ?渊博的知识体系 2)创作过程 ?第一阶段(1843.10-1858.5 ) 主要著作:《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宣言》 已经知道m 从何而来、怎样产生,为写作《资本论》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858.6-1863.7 )

资本论第三次作业

资本论第三次作业 财政金融学院学硕一班 梁晨2011100039 信用制度和股份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把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各点: 一.信用制度对利润率的平均化运动起媒介作用 通过信用制度可把社会上大量闲置货币资本集中起来投入任何利润率较高的生产部门。因此,信用制度对于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中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运动,起着媒介作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在这个运动的基础之上)。从这一点说,信用制度必然要形成。 二.信用使金(或银)充当货币这种流通费用得到减少 1、主要流通费用之一是具有价值的金(或银)币本身。它可以通过信用以三种方式得到节约:A、债权债务相互抵销,使相当大的一部分交易完全用不着货币。B、流通手段的流通加速了。因为一方面由于闲置的货币资本和居民的货币储蓄会作为存款存入银行,银行再把这些货币贷放出去,进入流通,这就使同一货币的流通次数增加。另一方面,信用也会加快商品形态变化的速度,例如,通过商品赊售和期票贴现就可以加速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商品形态变化的加速,同时也加速了货币流通的速度。C、在信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期票、汇票、银行券、支票等的流通,代替了金(或银)币的流通。 2、由于信用,不仅流通中的货币可以得到节约,货币的准备金也缩小了。如第1点B中所说,信用会加快商品形态变化的速度,进而资本形态变化也会加速,包括流通过程在内的整个再生产过程也会因此而加速。这样,一方面,流通中的货币会由于流通速度加快而减少,从而流通手段的准备金也会缩小;另一方面,必须经常以货币形式存在的那一部分资本会由于流通过程缩短而减少,从而构成货币资本的一部分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准备金也缩小了。不过,“信用又使买和卖的行为可以互相分离较长的时间”。例如资本家购买商品后,可以拿它作为抵押向银行取得贷款,使营业继续进行。这样,他就可以等待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后再进行出售。这种情况成为投机的基础。 三.由于股份公司的成立,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资本表现为社会资本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产生了股份公司。由此产生了以下结果: 1、生产和企业的规模惊人地扩大了,那是单个资本所不可能做到的。同时,那些为单个资本所无力经营、因而以前只能由政府经营的企业,现在也成了股份公司的企业。 2、资本本身虽然是建立在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基础之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但它还是私人的财产。现在,在股份公司上,资本表现为不是私人资本,而是由各个私人资本直接联合起来的社会资本,它的企业也表现为与私人企业不同的社会企业,马克思说:“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3、在股份公司里,原来企业中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在这里转化为单纯的经理,即他人资本的管理人,因而,这里的资本所者也就转化为不执行职能的单纯所有者,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由于经理的薪金只是某种熟练劳动的工资,而不是企业主收入,所以资本的单纯所有者获得的股息就包括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