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行政收费范围的界定

论行政收费范围的界定

论行政收费范围的界定
论行政收费范围的界定

论行政收费范围的界定

江利红

2012-12-18 21:23:27 来源:《法学》2012年第7期

摘要:我国目前行政乱收费现象严重,为此,必须理清行政收费与税收、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在“费改价”和“费改税”的基础上,从立法的层面上以受益的直接性、受益者范围的特定性、受益程度的明显性、资源的使用效率、征收成本等为标准,界定行政收费的范围。在将来制定的行政收费法中,应当采用“列举肯定式+概括排除式”的立法方式,列举可以设定行政收费项目的事项,具体包括成本性行政收费和效率性行政收费,并规定除此之外的领域都不得设定行政收费项目。

关键词:行政收费范围财产权

行政收费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特定受益人在其特定受益范围内依法强制收取相应对价或者为提高自然资源、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而依法向使用者强制收取一定费用的具体行政行为。目前,我国行政乱收费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行政收费的范围过于宽泛。范围过宽的行政收费不仅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而且扭曲了市场价格机制,破坏了国民收入分配秩序和分配格局,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合理地界定行政收费的范围,对于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行政活动的效率,规制政府腐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解决我国目前严重的行政乱收费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行政收费范围的失控

我国目前行政收费的项目种类繁多,除了管理费、证照费、登记费、注册费、手续费等人们熟知的收费项目外,还有节日摆花费、亮灯费、禁烟牌费、驱赶叫花子费、精神文明建设费、精神文明知识大赛培训费等较为生僻的收费项目。[1]1996年,国家财政部、计委、监察部等5个部委对全国预算外资金集中清查,发现地方各级政府越权设立基金项目925个,私设收费项目2569个;而1998

年的统计材料表明,全国各级收费项目达到2万余项。 [2]

(一)我国行政乱收费问题严重

中国目前乱收费现象比较严重,行政收费的范围过于宽广,政府在许多原本不应当进行行政收费的事项上设定了行政收费项目。据统计,我国1996年仅收费、基金总额已超过4000亿元,相当于当年财政收入的50%,比美国(7%)、德国(8.1%)等市场经济国家高40多个百分点。 [3]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统计,政府的收费收入仅作为所有“非税收入”项目的一部分。而各国中央政府的非税收入,一般也仅占其财政收入的10%左右,在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绝大多数低于10%;以1995年各国中央政府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例,德国、荷兰仅为6%,英国为7.6%,美国为8.5%,而其中的政府收费就更少。相对而言,政府收费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略高些,但在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地方财政收入中,1978年政府的收费收入,只有德国、法国超过10%,分别为18.8%和20.5%,而日本、英国、美国分别仅有0.9%、1.95%、8.5%。 [4]可见,我国目前行政收费的规模远远大于发达国家。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掌握的初步材料统计,到1997年4月底,经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共371项,其中除符合法律法规或国务院批准的项目之外,经国务院有关部委批准的有126项,共涉及所属59个部门和单位,其中,农业部门27项、卫生部门18项、交通部门15项、海关部门13项、医药部门12项、建设部门10项。 [5]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997年中央曾经取消对企业的收费项目424项,涉及金额262亿元;而省级及其以下各级政府取消的收费项目为20289项,涉及金额高达2315亿元。 [6]20世纪90年代以来,行政收费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各级政府的极大关注,为此,各级政府也进行了集中式的清理和整顿。自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加强涉及外商投资企业行政事业收费监督管理的通知下发以后,截至1999年5月,经过两年的治理,取消不合理收费26710项,涉及金额每年985亿元左右; [7]仅湖北省十堰一个市就取消了1010个行政收费项目。 [8]经过两次大幅度的清理后,行政收费项目明显减少,但范围仍过于宽泛。2002年5月,财政部会同国家计委首次公布了截至2001年底的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共计313项,其中涉及企业负担的有242项。 [9]这还不包括地方各级政府自行设定的行政收费项目,而实践中往往是由各级地方政府自行设定的行政收费项目更加混乱,例如,据《人民日报》报道,湖北省赤壁市乱收费现象十分严重,涉及企业的行政收费标准达2528项,很多企业不堪重负。 [10]

(二)我国行政收费范围失控的原因

我国的行政收费范围失控现象是在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即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行政机关的利益制约机制等不够完善;同时,对于行政收费范围缺乏法律规范的制约,这导致了我国目前出现的行政收费范围失控现象。

1.政府职能界定不清是造成“费挤价”的原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的职能也处于相应的转变之中,政府行政权力与市场机制的界限也并不明确。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政府包办了某些应当由市场、由企业办的事,一些本应当由市场中介机构或企业利用价格机制收取的费用也由政府通过行政收费的方式收取。同时,由于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政府职能范围过宽,导致了政府财政支出范围过宽,支出增长速度过快,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这种情况迫使各级政府及各部门通过非规范性的行政收费来缓解收支矛盾,满足行政支出的需要。

可以说,在转型时期,政府与市场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方面难以划出明确的界线,这反映出在行政收费范围的界定方面,即税收、行政收费和市场价格三种成本的补偿方式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因此,界定行政收费范围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界定政府职能的范围,确定行政收费与税收、市场价格之间的范围界限。

2.我国财政体制的不完善是造成“费挤税”的原因。行政收费存在的客观理由,或者说我国近10年来行政收费扩张的客观原因,是政府利用行政收费来弥补实际上的财政拨款不足。 [11]应当承认,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缺乏是客观存在的,在实践中,政府往往利用行政收费来补充国家财政的不足。例如,1996年全国仅收费和基金收入总额就超过4000亿元,相当于当年财政收入的50%; [12]而山东省1994年行政事业性收费与基金收入总额高达120多亿元,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3,从威海、烟台、青岛等几个市的调查情况来看,收费数额占市财政收入的比重均在70%以上。 [13]由此可见行政收费的收入在维持政府财政收入方面的重要性。

1994年税制改革及分税制的推出,无疑使我国税制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但由于税收收入的划分缺乏科学性,尤其是地方仍无任何税收立法权,地方在分税制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现代社会行政事务的增加,地方政府承担的职责也不断扩大,但财政收入并没有相应地增加。同时,由于预算管理的不科学,导致地方政府和部门的预算内资金短缺,不能满足地方政府和部门在改革过程中扩大职能以及提高地方公共服务水平的资金需要。为了弥补财力上的不足,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利用行政收费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当正常的财政收入不能满足支出需要的时候,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必然会想方设法通过非正常的渠道或途径取得收入,这必然导致政府收费的失控。而中央在不能给地方提供更多财政支持的情况下,也默许了地方政府以行政收费来增加财政收入的行为。而这又进一步助长了行政收费范围的扩张,加剧了行政收费的混乱。

3.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干扰是扩大行政收费范围的重要驱动力。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参加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经济人, [14]经济人是自利的理性人,是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能够理性地衡量自我利益,并选择能使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参加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谋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由于权力的下放,各部门、各地方、各企业以及各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利益主体。有学者认为,政府具有自利性,所谓政府的自利性就是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属性。它可以作以下两种划分:政府官僚的自利性和政府组织的自利性。

[15]政府的自利性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地方各级政府自利;二是政府职能部门自利;三是政府组织成员的自利。 [16]“政府本身有其自身的利益,政府各部门也各有其利益,而且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也有很大的区别。政府行为和国

家公务员的行为与其自身利益有密切关系。” [17]

政府自利性的膨胀会极大地扭曲政府的行为,在行政收费范围上就体现为行政主体为了自身利益而随意扩大行政收费的范围。因此,不正当的行政乱收费被人称为是“公共权力‘经济化’和‘私有化’”。 [18]行政收费的收入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纳入政府财政的预算资金来管理,各主管部门在收费资金的使用上自收自支,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甚至公务员的利益往往与行政收费的收入直接挂钩。由于各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实际利益的差别,这就产生了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这表现在行政收费范围的界定上,就是为了获得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公务员个人利益,部分行政机关想方设法尽可能地设立行政收费项目,扩大行政收费范围。公务员为获得其个人利益,在行政收费上也往往进行着各种寻租行为。这些利益的存在为行政收费范围的扩张提供了驱动力。

4.缺乏法律规范是行政乱收费的制度原因。我国目前的行政收费从收费项目的设定、标准的确定到费用的使用,整个过程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行政收费法,行政收费并没有被纳入价格法调整范围之内,国家对于行政收费主要利用中共中央、国务院或者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等发布的政策性的文件或规章来加以规范,而这些规范性文件的位阶不高,缺乏统一性、全面性和稳定性。在行政收费的规范上主要体现为规范性文件对行政收费的范围等不作任何限制,而由行政收费设定主体自由裁量决定行政收费的范围等。此外,我国各省市还制定了有关行政收费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河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湖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湖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办法、天津市行政事业收费管理规定等,但大多数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注重对行政收费设定权的限定,而对行政收费的范围等并未加以明确规范。

二、行政收费与税收、市场价格的区分

行政收费的范围是指具有行政收费设定权的主体可以设定行政收费项目的事项的领域。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看,行政收费的范围是指政府行使行政权力配置社会资源时与市场机制的界限,即税收、行政收费与市场价格之间的界限。行政收费、税收与市场价格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不同支出成本的三种补偿机制。而我国目前实践中对这三种补偿机制的区分不明确,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行政收费范围的混乱是由于这三种补偿机制的界限不明确。我国目前乱收费现象严重除了体制、制度方面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混淆了行政收费、税收与市场价格等相关概念之间的范围界限。因此,界定行政收费的范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各种不同的支出成本的补偿机制中,区分行政收费与税收、市场价格范围之间的界限。

(一)行政收费与市场价格、税收在理论上的区分

西方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可分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又称为混合物品)和私人产品。所谓公共产品是指政府向公众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 [19]公共产品是免费提供的,而市场经济中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是不会提供的,即通过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问题。此时,政府的行政权力介入是必要的。公共产品的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的行动,而私人产品则可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20]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由私人有效供给,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并以税收的形式来补偿政府所支出的行政成本;私人产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可以通过市场来有效提供,并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补偿提供产品或服务所支出的成本。准公共产品是指部分是为了满足社

会共同需要的物品,由于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不能由私人有效供给,一般由政府等公共部门来提供。同时,由于准公共产品又具有排他性,利用排他设施可以确定特定的受益者的范围,因此,政府提供准公共产品而支出的成本应当通过行政收费的形式来补偿。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行政收费是介于税收和市场价格之间的一种成本补偿方式。

根据以上经济学理论,行政收费与税收、市场价格范围之间的界限就在于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区分,即根据产品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来判断应利用何种机制来补偿生产产品支出的成本,但这种区分的标准并不明确。在实践中,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分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对于行政收费、税收与市场价格适用范围的界定必须借助于其他的标准。

1.行政收费与市场价格在理论上的区分。行政收费是以行政主体向特定相对人提供特定服务为前提的,具有与市场价格相类似的交换性质,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收费并不是一种市场价格,不具有市场价格的等价有偿性质。行政收费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也不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是对特定支出的行政成本的一种补偿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受益者与未受益者之间的公平或者为了提高自然资源、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市场价格是私人产品价值的表现,是在市场领域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而收费是一种国家规制的价格,一方面,它受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 [21]

现代公共经济学理论认为,准公共产品也可以通过行政主体的许可而由私人来有效提供,例如,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经行政主体许可由私人集资造路、建桥并对过往车辆进行收费来偿还贷款的做法,就是一种将行政收费转化为市场价格的方式。在实践中,有的行政收费的标准也可以通过市场方式来确定,例如,政

府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权运用招标、拍卖等市场方式来确定收费数额,这种行政收费相当于资源使用权的市场价格。因此,在一定条件下,行政收费与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但是,行政收费和市场价格毕竟存在本质的区别,不可随意地混淆或替代。行政收费虽然可以看作是行政主体向特定受益人提供服务的对价,但仍具有公共的性质,这与市场交易过程中价格的私人性质是不同的。行政收费与市场价格范围之间的界限在于准公共产品是否必须由行政主体来提供,如果私人能有效提供,根据行政辅助性原则,应当运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因此,如果通过行政收费而给公民所带来的特定受益,公民同样可以从市场获得,或者通过市场机制同样能够提高自然资源、公共设施使用效率的,则应当将行政收费改为市场价格。

2.行政收费与税收在理论上的区分。行政收费与税收虽然都属于行政主体的行政征收行为,都是行政主体依据法律授予的职权强制性地剥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权从而获取财政收入的方式,但行政收费与税收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区别。收费与税收的根本区别在于,收费以交换或提供直接服务为基础,税收则以政治权力为基础。 [22]行政收费的前提是行政主体为特定行政相对人提供了特别的服务或提供自然资源、公共设施给特定行政相对人使用,而因此使特定相对人受益,缴费者与受益具有直接对应性,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行政收费具有“有偿性”;而税收虽说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税收的纳税义务与受益的对应性并不明显或者仅具有间接的对应性。

税和费是政府财政的两大主要收入,现代公共财政理论认为,行政主体的存在是为了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其支出分别由税收和行政收费来补偿。但是,在实践中,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之间的区分并不明显,纯粹的公共产品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更为常见的是准公共产品。行

政收费与税收的适用范围不同,一般而言,行政收费适用于受益直接且明显、受益范围特定、可以通过设置排他设施排除未缴费者受益且排除成本较低的事项;而税收则适用于受益范围不特定、受益不直接、不能排除未缴费者受益或排除成本很高、征收的费用比较稳定的事项。在实践中,准公共产品的生产费用,应当由税收和收费两种方式补偿。如果准公共产品提供的受益范围比较广泛、行政收费的排他成本比较高、所征收的费用比较稳定,则可以运用税收的方式来提供。因此,行政收费与税收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费改税”就是运用了这种观点。

(二)行政收费与税收、市场价格在实践中的区分—“费改价”与“费改税”

行政收费是特定受益人对其受益而支付的相应对价,虽然不一定是等价的,但也可以将行政收费中的“费”看作是受益人为了受益而支付的价格。有学者认为:“从广义上说,收费、市场价格和税收都是价格,收费是一种国家规制的价格。” [23]这说明了税收、收费与市场价格都具有共同的价格属性。这使税收、行政收费与市场价格之间的转化成为可能,也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费改价”、“费改税”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对我国目前收费项目的用途分类,主要收费收入分别是:用于弥补行政经费不足的收费约400亿元;公益性收费约700亿元;中介服务收费约600亿元;成本补偿性收费约200亿元;各类基金约2000亿元;共计约3900亿元。 [24]在这些收费中,只有成本补偿性收费的200亿元才是真正属于行政收费的范围;弥补行政经费不足的收费和各类基金具有税收的性质,可以改为税收;公益性收费和中介服务费具有市场价格的性质,可以改为价格,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

1.行政收费与市场价格在实践中的区分—“费改价”。我国目前的行政收

费制度将收费分为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收费。其实,行政收费与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收费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在我国的相关实践中,应当注意将公益性收费、公用事业收费、中介性收费等经营性收费与行政收费区分开来,因为这些收费其实是按照市场等价有偿原则收取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其本质是市场价格,而与行政收费的公共性质不同。例如,教育、医疗、技术咨询、律师、公证等经营性收费其实就是事业单位等公共组织提供这些服务的价格,应当由具体的经营单位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市场价格来依法收取,但由于该市场价格关系到社会公众利益,行政主体应当对其价格予以一定的限制,例如,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原本由行政主体通过行政收费提供的某部分产品或服务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一部分已不再具有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性质,体现出明显的市场经营服务特征。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所谓“费改价”就是要将这些具有市场价格性质的“行政收费”转为市场价格。例如,财政部、国家计委发布的《关于将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价格)的通知》(财综[2001]94号)规定,经贸部门的中标设备服务费、农业部门的人才和劳动市场服务费、水利部门的水利工程水费、气象部门的气象有偿服务费、测绘部门的测绘产品收费、新闻出版部门的版权代理服务费、教育部门的出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收费、司法行政部门的公证事业机构的公证费、律师服务费、乡镇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费、劳动保障部门的职业介绍中介服务费、人事部门的求职登记推荐人才服务费、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的条形码服务费以及地震部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费等自2002年1月1日起从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价格)。

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允许自愿交换,即市场交换,那么资源总会趋于其最

有价值的使用。 [25]“(经济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26]因此,关于行政收费与市场价格之间的界限,应当遵循行政辅助原则,即只要利用市场价格机制能够有效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应当以收取市场价格的方式来提供;行政收费只有在利用市场价格不能提供时才可以适用,即行政收费是当市场机制不能有效提供产品或服务而必须由行政主体来提供时,向特定受益者收取一定的费用来补偿支出的行政成本的一种成本补偿方式。因此,为了解决我国目前的行政乱收费问题,必须将能够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还原为由市场价格机制来提供,其实质是解决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只有在此前提之下,才能进一步界定行政收费与税收的范围界限并最终确定行政收费的范围。

2.行政收费与税收在实践中的区分—“费改税”。国务院于1999年3月向9届全国人大2次会议提交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改革,重点是全面清理和规范收费。此后,以交通和车辆收费为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的“费改税”措施。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率先在安徽省进行,在取消“三乱”的基础上,将认为是合理的收费(如“三提五统”)改为农业税或农业税附加,取消其他行政性收费。“费改税”确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对农民生活的改善及农村社会稳定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费改税”并非要将所有的行政收费都改成税收,而是要正本清源,合理界定行政收费与税收的范围。

面对我国乱收费现象严重以及费大于税的事实,有关部门也加快了“费改税”的步伐,开征新税代替收费,例如,代替车辆购置附加费的车辆购置税、代替公路收费的燃油税等。此外,代替职工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保障税条例(草案),代替文化教育各项收费的文化教育税条例(草案),代替环境保护收费的社会环境保护税条例(草案)等也都已经出来。这些“费改税”项目涉及行政收费与税

收范围的调整。当然,“费改税”并不是要将所有的行政收费都改为税收,而是在对目前乱收费进行整治的基础上,合理地界定行政收费与税收各自的适用范围,为此,有些学者提出应将“费改税”改称为“税费分流” [27]或“税费归位” [28]。行政收费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改为税收,即“费改税”的条件是:缴纳义务者与行政收费没有明显、直接的利益交换关系,受益者范围广泛或者范围不宜确定,收费的数额、费率比较稳定,征税成本较征费成本低。以我国的各类建设基金性收费为例,基金是为确保专项事业或特定产业的发展,解决国家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而对公民征收的费用,如水利和电力建设基金、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市场调节基金、城市建设基金、港口建设费等。基金收费并没有使特定相对人直接受益,间接受益的范围比较广泛,征收的费率稳定,具备了税收的性质,应当将各类基金收费改为税收。

但“费改税”并不是仅仅在理论上界定行政收费与税收范围,而且是一个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鉴于“费改税”所涉及的利益范围广泛,政策选择的难度较大,必须在平衡负担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处理好保障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关系。费改税应选择那些具备或基本具备税收或准税收性质、收费规模较大、收入来源稳定、涉及面较广、受益面较宽、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的收费,将其大部分并入现行税制结构中,或对现行税种进行重组、扩充,尽可能简化税制结构,避免税种过多而增加纳税人负担;将少部分不能合并且具有独立性质的收费,设置为新税种,以规范其征收行为。同时,税费改革应与深化国家行政机构、行政职能的改革同步进行,其本质是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行政事权与财权,应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健全地方税收体系,赋予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财政权与融资权,以保证地方政府财政的有效运作。同时,在科学界定各级政府事权分工的基础上,调整收支划分的范围,强化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以堵塞引发乱收费的财政动因。在清费立税的

同时,必须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硬化法规约束,合理界定政府职能,通过立法程序规范、制约政府部门的收费行为,建立杜绝乱收费现象蔓延的机制。

三、界定行政收费范围应遵循的标准

行政收费的理论基础在于特别支出补偿理论,即特别支出由特别收入来满足。 [29]而税收的理论基础则是一般支出由一般收入来满足。行政主体进行行政行为时,必然有一定的支出。行政支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般支出和特别支出。一般支出是指行政主体为了满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一般公众的需要,进行一般性行政活动的支出,应当通过行政征税由社会全体公民来负担;特别支出是指行政主体为了满足特定相对人的需要或增进特定相对人的利益,进行特别行政活动的支出,应当通过行政收费由特定受益人来负担。如果对特定受益人不进行行政收费,就会造成行政主体为了特定人受益的支出由社会全体公民来承担,也不利于受益者与未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这就是特别受益特别负担原则。因此,界定行政收费范围的标准就是看行政活动的支出是否是特别支出,受益者的受益是否是特别受益。但是,一般支出和特别支出的区别并不明显,特别支出中“特别”的含义也不十分明确,而且“特别”和“一般”随着实践的发展也会相互转化。如何来界定某一具体支出是否属于“特别”支出呢?应当以下列事项作为具体的界定标准。

1.受益的直接性。有学者认为:“公共收费是否能够体现收益的直接性和对称性原则,能否避免出现再分配效应,这是收费得以确立的重要原则。” [30]行政收费的特征之一是直接受益性,即特定受益者的受益结果是由进行行政收费之前的特定行政活动直接引起的或是特定人因使用自然资源、公共设施而受益。直接受益性强调受益与行政行为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对于受益者而言,要求

行政收费与特定人的直接受益具有因果关系;对于行政主体而言,要求行政收费行为与行政主体提供特定服务或自然资源、公共设施的使用权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因此,行政收费的前提是要求有特定受益者受益。在实践中,许多乱收费并不以特定人受益为前提,而是为了补充政府财政收入或者为了地方、部门、公务员等利益,故应予以取消。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收费具有“有偿性”,收费与受益者的受益存在一定的对价关系。而税收的特征是无偿性,至少无直接对应的受益性,税收是针对纳税者的纳税能力而不是基于直接受益原则而征收的,纳税者纳税并没有得到直接的受益。例如,各类基金的收取,缴费者并没有因为缴费而直接受益,所以应当将各种基金收费改为基金税。

2.受益者范围的特定性。行政主体进行行政活动的目的应当是为了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一般社会公众利益以及特定相对人的个人利益。如果受益的人数很多,受益范围广泛,则构成了社会公共利益,其支出的成本应当通过税收由全体社会公众来负担;如果受益的人数很少,仅限于一定范围内的人受益,则构成了特别性支出,则应当通过行政收费来补偿;如果受益的对象、人数和范围不能确定,则不宜通过行政收费来补偿。例如,我国“费改税”中将公路养路费、公路基础建设增容费、公路建设基金改为燃油税的征收,而燃油税涉及的不仅仅是公路交通用油,还涉及到农业用油等非车用油,这与税收受益者的普遍性相违背,而行政收费的范围仅限于使用公路的特定受益者。

3.受益程度的明显性。行政收费是以特定人受益为前提的,要求特定人的受益必须明显而且能够以一定的标准加以衡量,如果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并没有使特定人明显受益或者受益程度很难衡量,则不得对其进行行政收费。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对于各个相对人的受益程度并不完全相同,受益具有层次性,有一部分相对人可能受益很大,而另一部分相对人可能受益很小甚至根本没有受益。为

了平衡受益者与未受益者的利益,行政支出应当通过行政收费由受益人负担,而不能运用税收由全体社会公众来承担。

4.以拥挤性公共设施、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为标准。经济学理论认为,有的准公共品的供应量比较有限,政府并不鼓励人们加快消费速度,那么也可以使用高价的方法确定其价格,鼓励人们节约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使用费收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拥挤性公共设施、稀缺性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平衡使用者与未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公共设施、自然资源的使用有一定的人数限度,使用的人数超过一定限度而产生拥挤将会影响使用的效率,此时的行政收费具有调节功能,将使用效率较低(以是否交费来衡量)的使用者排除在外,从而缓解拥挤,保证使用的效率。而税收由于具有普遍性,不具有调节功能。因此,拥挤性公共设施、稀缺性自然资源的使用费应属于行政收费的范围。

5.以排他费用、征收成本为标准。法律经济分析学派认为:“假如不是由于高排他成本,公众不同成员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建立要素所有权和市场来解决。” [31]因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必须考虑排他成本的高低。准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是对特定受益者进行行政收费的前提条件之一,而且行政收费要求设定准公共产品的排他成本不应过高,否则,行政收费的征收成本将高于收益。当准公共产品的排他性不高,且行政收费需要很高的排他成本时,其行政支出应运用税收来补偿。这是因为税收不是向特定受益者进行征收,而是向全社会的一般成员征收,不需要排他成本。例如,对车辆排放的废气、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本应当征收排污费,但是,由于现有技术并不能设定废气污水的排他装置或者说设定排他装置的成本过高,因此,国家并不对此进行行政收费;如果技术发展到能够进行排他并且排他成本很低时,则应当进行行政收费。

四、以“列举肯定式+概括排除式”立法界定行政收费范围

根据界定行政收费范围的主体不同,可以将行政收费范围的界定方式分为立法界定和行政主体界定两种。立法界定方式是指通过立法机关的立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行政收费的具体内涵及其范围,行政主体在执法实践中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行政收费。行政主体界定方式是指在法律没有明确界定行政收费范围的情况下,由行政主体遵循一般法律原则、立法精神等,根据具体个案的具体实际情况来设定行政收费的项目,即行政收费范围之界定属于行政主体自由裁量权的范围。

(一)以制定行政收费法的立法方式规范行政收费的范围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统一的行政收费法,涉及行政收费范围的单行法也很少,即较少通过立法方式界定行政收费范围,有关行政收费范围的界定方式主要是由行政主体通过行政权力来界定。国务院于1996年7月6日发布的《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国发[1996]29号)中关于我国目前行政收费管理体制的规定是:收费项目按隶属关系分别报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会同计划(物价)部门批准;确定和调整收费标准,按隶属关系分别报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计划(物价)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批准;重要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制定及调整应报请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这种依据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会同计划(物价)部门的批准来设定行政收费项目显然属于对行政收费范围的行政权力界定方式,而立法界定行政收费范围在我国还不多见,主要存在于某些单行法的规定中。

我国目前规范行政收费范围的主体主要是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以及行政收费涉及具体部门管辖事项范围时的各部委。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0年6月16日发布的《关于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决定》规定了各种摊派不属于行政收费的范围,应予以禁止;交通部、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物价局于1991年10月15日发布的《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规定》第8条规定了养路费的征收范围;交通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于1992年8月4日发布的《内河航道养护费征收和使用办法》第2条规定了航道养护费的范围。更为重要的是,财政部、国家计委于2002年4月22日发布的《2001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规定“2001年12月31日以前的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以《收费目录》为准,凡未列入《收费目录》以及《收费目录》所列的文件依据中未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企业和个人可以拒绝支付”,并要求各省级政府财政部门会同计划(物价)部门在该《收费目录》的基础上,编制本行政区域内截至2001年12月31日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也就是说,在理论上,该《收费目录》与各省级政府的《收费目录》之总和即构成了我国行政收费的范围。但这与实践中存在的行政收费项目相差较大,而且这种界定行政收费范围的方式是很不规范的。因为由中央一级的财政部、国家计委和各省级的财政部门、计划(物价)部门来界定行政收费范围显然效力层次太低,界定的主体过于分散,容易导致政出多门,不利于行政收费范围的统一界定。实践中实施的行政收费项目并不一定按照公布的收费目录执行。在实践中,有关行政主体往往对行政收费的范围不作任何限制,而根据具体实践情况自由裁量行政收费的范围,甚至任由行政收费的实施机关设定行政收费的项目。

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的统计可以看出,从1990年到1998年,政府通过财政部等部委以通知等文件的形式,分三批取消了大量的非合理收

费项目。 [32]我国现行的行政收费管理体制将确定行政收费项目的权力归属于财政部门和物价部门。财政部门由于财政收入不能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往往会鼓励创收,多设立行政收费项目,扩大行政收费的范围。因此,由财政部门会同物价部门界定行政收费范围的体制是不合理的。目前我国行政收费立法现状的主要问题是行政收费的法律文件效力低。行政收费法律文件主要表现为部门规章或地方性规章,实践中更具体的收费由省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厅、局)通过制定非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加以确定等。这种立法上的不规范,造成了各地区、各行业的政府部门往往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争相给自己设定收费权及收费项目和标准,从而使有关行政收费的规章和非规范性文件泛滥。其中有很多不合理收费,甚至内容相互抵触,这使我国行政收费长期处于混乱的状态。

根据我国目前行政收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对行政收费范围的界定缺乏法律规范的客观事实,笔者认为,应当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收费管理法,以立法的方式明确可以设定行政收费项目的范围。经过各方面的努力,2003年12月17日,行政收费法的制定已经被纳入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之中。但由于行政收费涉及到“费改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等问题,该法至今尚未制定。

(二)在《行政收费法》中应采用“列举肯定式+概括排除式”的方式

从立法技术来看,在行政收费法中规定行政收费范围的方式可分为概括式、列举式以及排除式三种类型。在立法界定行政收费范围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三种方式相结合。即首先由立法机关采用概括式的界定方式规定行政收费的适用范围,例如,可以规定行政主体或受行政主体委托的公务主体,在为使特定人受益进行特定行政活动或者为提高自然资源、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时可以设定行政收

费项目。概括式界定的优点是全面、无遗漏,但过于抽象,不利于执法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因此,为了便于实践中的运用,概括式还应当结合列举式。列举式是指在立法中具体列举各项可以设定行政收费项目的范围,例如规定行政主体为公民颁发证照时可收取证照工本费。列举式的优点是具体明确,便于实际操作,但缺点是不够全面,难免挂一漏万。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可以比较全面且具体地界定行政收费的范围。除此之外,行政收费范围的界定还应当运用排除式,即明确规定不得设定行政收费的范围,例如可规定凡是行政主体或受行政主体委托的公务主体,不对特定相对人提供特定服务的或者不利于提高自然资源、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的,不得设定行政收费项目。

由于行政收费实质上是行政主体利用行政收费权强制性地剥夺公民财产权的行政行为,而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根据现代行政法理论以及保障人权的需要,行政权力侵犯公民基本权利必须在实质上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并在形式上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行政收费的范围必须得到法律的授权,即只有在法律规定可以设定行政收费项目的领域才可以由具有设定权的设定主体在行政收费范围之内设定具体的行政收费项目。因此,行政收费范围的界定方式应当是“列举肯定式+概括排除式“,即在法律中列举可以设定行政收费项目的事项,除此之外的领域都不得设定行政收费项目。

五、有关我国行政收费范围的立法建议

行政收费法中应当以法律明文规定的方式来界定行政收费的范围,从而彻底解决我国目前行政收费范围过大、过乱的局面。有关立法界定的方式,如上所述,应当采用“列举肯定式+概括排除式”,首先以列举的方式规定我国行政收费的肯定性范围,然后以概括的方式规定行政收费的否定性范围。

法的部门的划分:根据和标准

法的部门的划分:根据和标准 一国法的体系分为不同的部门,根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法所调整的对象(社会关系)不同法律调整的方法也不同,于是就有了部门的划分。 关于划分部门的标准,前苏联法学界曾有过几次大的讨论。最早人们就是从调整方法、尤其法律制裁方法的不同来划分法的部门的。如认为:给予民事制裁的就是民法,给予行政制裁的就属行政法,给予刑事制裁的属于刑法。后来学者们发现调整方法、包括制裁方法的不同,也决定于调整对象的不同,违反民事关系,给予民事制裁,违反行政关系,给予行政制裁,严重的违法,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的量起了质的变化、违犯了刑法、构成犯罪,就要给予刑事制裁。所以又认为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再往后,人们发现法律调整的对象固然是决定法律调整方法的基础,但也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根据。什么社会关系由民法调整,什么社会关系由行政法调整,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由刑法调整,也不是绝对地由社会关系来决定。同一种社会关系,可以由行政法调整也可以由民法调整,甚至也可以由介乎二者之间的方法调整,把什么行为确定为犯罪,纳入刑法调整的领域,也是由立法着来定的,人们在基本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又有很大的主观选择空间。同样是经济关系,可以由民法调整,也可以由行政法调整,也可以同时由刑法调整,特别是刑法,它是专门执行法的保护职能的,它的职能的发挥离不开民商法、行政法这样的建立一种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以确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所以刑法涉及几乎所有的部门调整的那些社会关系。因此苏联学者们又认为:法划分为不同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次要的(补充的)标准为法律调整的方法。 我们认为前苏联学者以唯物辨证的方法为指导,认为法律调整的对象基本上决定于法律调整的方法,又估计到了法毕竟是社会生活的主观现象,人在选择法律调整方法方面有很大的能动性、主观性,所以把调整方法作为补充标准,是正确的。但他们的表述似不易理解。所以我们的提法是;法律部门的划分决定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划分的直接标准是法律调整方法的不同,而法律调整方法基本上决定于法律调整的对象,也决定于法律规范执行的是什么职能和立法者的主观愿望。 法的历史表明,在成文法中,最早出现的是刑法这个执行法的保护职能的部门。这可能就是中国古代认为法就是刑的原因。大量体现社会生活正常关系的

商主体制度

浅析商主体制度 摘要:在传统商法中一般将商主体称为商人。商人在商法体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商法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商主体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的自然人商人,到中世纪享有特权的商人阶层,再到近现代企业作为商主体的出现,商主体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企业作为商主体的出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商主体的概念,然后介绍商主体的一些特征,商主体的分类,阐述了我国商主体在法律制度上的一些缺陷,最后提出了一些完善商主体制度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商主体价值缺陷 一、立法体系的演变 商事主体或商主体在传统商法中被称为商人,是指依照商法的规定,具有商事权利能力和商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商事活动,享有商事权利,承担商事义务的自然人和组织。 商主体又称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参与商事法律关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行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传统商法中,有的国家称其为商人。 商主体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人格体,它既关系到商法的调整范围和法律的适用,又关系到商主体的专门保护和商法的价值取向,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商主体法定成为了各国普遍采取的做法,即对商主体的表现形式以相应的商法规定为依据。 二、商主体的法律特征

商人作为商特别法上的主体具有不同于一般民事主体的法律特征。而商法的基本作用首先在于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规则,保障商主体的公示性和规范性。 关于商事主体的法律特征,通说认为,商主体具有不同于民事主体的法律特征。首先,从本质上说,商主体是一种法律拟制的主体,它所享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具有特殊性。其次,商主体是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营业活动的主体。再次,商主体是商事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即在商法上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三、商主体的分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法系、同一法系的不同国家,商主体的表现形态即商主体的划分颇不一样。在当代各国商法中,商主体表现为多种形式,不同国家的商事立法和不同的商法理论,常常依照不同的标准对商主体予以分类。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1)依照商主体的组织结构和形态或特征,即是自然人还是组织体以及组织形式等形式状况,商主体可分为商个人、商法人、商合伙。 (2)依照法律授权或法律设定的要件、程序和方式,商主体可分为法定商人、注册商人、任意商人。 (3)依照经营者的法律状态和事实状态,商主体可分为形式商人或固定商人、拟制商人、表见商人。 (4)依照经营者的经营规模,商主体可分为大商人或完全商人和小商人。

员工职务行为的认定

员工职务行为的责任承担及认定依据 实际中,判断员工的行文是个人行为还是职务行为,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是否有经营者的授权,是否是有雇佣关系的工作人员所为。 (2)行为是否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 (3)行为是否以经营者的名义或身份实施。 (4)行为与职务是否有内在联系,如行为的内容是否是工作需要,是否符合雇主雇用的目的,行为是否具有为法人谋利的意思。 员工职务行为的责任承担: 首先,《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8条规定:“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2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因职务行为或者授权行为发生的诉讼,该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当事人。” 第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第六(不适用本案),《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行政征收征用类(3项)

行政征收征用类(3项)行政征收征用类(3项) 序号职权 类型 职权 编码 职权名称职权依据责任事项责任事项依据 备 注 1行政 征收 0127 3083 -6-Z S-00 01 森林植被恢复 费的征收 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十八条“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 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 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经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 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 地单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森林 植被恢复费。森林植被恢复费专款专 用,由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统 一安排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植 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占用、征用林 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上级林业 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督促、检查下级林 业主管部门组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 植被的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 用森林植被恢复费。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森林植被恢复 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2.【规范性文件】山西省财政厅、山 西省林业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森林植 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 通知》(晋财综[2002]155号)“用 材林林地、经济林林地、薪炭林林地、 苗圃地,每平米6元。未成林造林地 每平米4元。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 地,每平米8元。国家重点防护林和 特种用途林地,每平米10元。疏林地、 灌木林地,每平米3元。宜林地、采 伐迹地、火烧迹地,每平米2元。城 市及城市规划区的林地,可按上述规 定标准2倍收取。” 1.受理责任: 告知(征收金 额计算方式、 征收方式、办 理时限及办理 方式以及其他 应当公示的内 容)。 2.审核责任: 审核通知。 3.决定责任: 做出审核决 定、开具票据。 4.事后监管责 任:开展年度 定期和不定期 检查,加强对 森林植被恢复 费的管理使 用。 5.其他:法律 法规规章政策 规定应履行的 责任。 1-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条“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 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 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 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1-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 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 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 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 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 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 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 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 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四条“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 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 面的行政许可决定。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 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3.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后,除当场 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规定程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森林植被恢复 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商主体概述

商主体 商主体又称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参与商事法律关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行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传统商法中,有的国家称其为商人。商主体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人格体,它既关系到商法的调整范围和法律的适用,又关系到商主体的专门保护和商法的价值取向,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商主体法定成为了各国普遍采取的做法,即对商主体的表现形式以相应的商法规定为依据。 目录 定义 商主体在传统商法中又称为“商人”。是指依据商事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商事活动,享有商事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自然人和法人组织。作为商人应当具有商法上的资格或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营业性商行为,并能独立享受商法上的权利和承担商法上义务。学者们在概括商主体概念时,往往强调其主体的基本特征,认为“商业主体者,乃指商业上权利义务所归属之主体也” 。商主体也就是各种商事活动的参加者和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然而,现代各国商法在对商主体概念作法律概括时,往往并不注重商主体的外部特征,而更加强调构成商主体的实质性条件。也就是说,法律上通常要求商主体必须以持续地从事某种营利性商行为作为其基本构成条件,并规定凡是以从事特定的商行为作为其经常性职业的个人或组织,均可依法定程序成为商人。与早期商法不同,在现代的商人法或商习惯法中,商人(商主体)概念并不具有非常确切的法律含义,也并不被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被加以保护。1808年的《法国商法典》率先废除了以商人为标准界定商法内容的旧的商人法原则,而代之以通过商行为来界定商法范围的所谓商行为法原则,并禁止任何自然人享有商业特权。按照现代各国商法的一般理解,构成商主体的实质性标准在于商人必须从事营利性的商行为。也就是说,作为商人必须具备四个构成条件:(1)商主体所从事的必须是商行为,并且这种商行为应当具有特定性;(2)商主体必须自己就是其所从事的商行为的主体,是具体商事营业活动的主人,是商行为权利义务的实际承受者;(3)商主体须持续地从事同一性质的营利性行为,偶然从事某项营利活动的个人或组织通常不属于商

职务行为的责任承担及认定依据

职务行为的责任承担及认定依据 首先,《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8条规定:“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2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因职务行为或者授权行为发生的诉讼,该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当事人。” 第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第六(不适用本案),《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判断依据 根据以上法条,实践中一般结合以下几个标准判断员工行为是个人行为还是职务行为: (1)行为是否有经营者的授权,是否是有雇佣关系的工作人员所为。

部门法的划分与行政法的地位

部门法的划分与行政法的地位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 本文阐述了对部门法划分的理解,并对行政法在部门法中的地位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部门法;划分;行政法;定位 在我国,有学者明确指出,19 世纪是立宪行宪的时代,20世纪是依法行政的时代。1的确,行政法制建设的成熟与完善与否,是一国法制建设完备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我国旧部门法划分之局限 法学家为了研究和评析法律的方便,往往把所有的法律规则分成一定数量的部门,并不断寻求合适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归类和分组。在西方法学界,部门法的划分都是在法的分类的条目下进行的。2 只有在原苏联和其它一些东欧国家的法学界,部门法才是在法律体系的论题下进行的。3我国沿袭了苏联及东欧学者的观点。 在我国,“部门法”,一称法律部门,即宪法、民法、刑法等,是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

规范的总称,4 而法律体系通常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5可见在我国法学界,部门法和法律体系是要素与系统或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与此同时,又往往把法的渊源和分类另立章节,(且不说法的渊源和分类并列一起是否妥当),然后把此两部分共立于“立法”或“法的制定”项下。6此缺陷在于:其一,把法的分类和渊源与部门法构成的法律体系分开另列,本身即意味着法的分类和部门法是性质相斥的两样事物,此可谓是逻辑混乱。在法的分类中,往往据不同的标准,把法分为国际法与国内法,根本法与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别法……而在法律体系中又往往包含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刑法、诉讼程序法、军事法。实际上,把法分为若干部分的部门法的划分,都属于一种法的分类。7 其二,无论在部门法或法的体系中,它们构成都应以同质的法律规范的为构成单位,而不能以法典为构成单位,即要把一部法典中的同类的法律规范归为一类,而不能简单把以法典为主的其它法典(规、章)构成一个部门法。 而部门法的划分标准,是部门法划分的最核心的

论商事主体之人格完善

论商事主体之人格完善 摘要: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催逼企业社会责任从应然到实然的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的弹性与韧性,使其内容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软商法的观念架构为考察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力提供了有效的思维进路,并可由此推演出其具有完善商事主体人格、表彰软法补充价值的理论意义以及勃兴行业自律与扶助产业转型的现实功用。 关键词:商事主体;软商法;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350-03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存废之争:从理论诟病到现实需求 顾名思义,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即企业的社会(属)性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以“社会利益”为基,对“社会利益”范畴的不同解读,使其在官方与民间、在理论界与实务届的各种定义中,分歧并不鲜见,最终成为一个饱受争议的概念。当然,对“企业社会责任”持否定态度者亦各有论述,笔者试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传统观念的死角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以及争议最早均可溯源至经济学领域。否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典型者即为古典经济学派,强调充分、完全的市场竞争在解决各类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社会问题等与经济问题挂钩的内容)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表彰市场主体之间“自利”属性的相互制

衡。法学的视角观察,反对这一概念的学者斥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属于“纯粹营利性的组织”相悖,且外延无法廓清,义务对象笼统。 笔者认为,“营利性”这一属性作为企业(公司)的构成要件毋庸置疑,其已在学界得到普遍认同,但是“企业社会责任”有违“企业营利性”的这一逻辑衔接值得进一步商榷。如何看待营利性与利润最大化的勾连是问题的关键。利润最大化是自利属性的皈依,同时也是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显而易见,利润最大化是行为目标而非行为手段,这一前提假设并不排斥以最优化的营利手段来达成此一目的。换言之,最优化营利与最大化利润存在直接的关联关系。 复观现代社会,一方面,社会化成就了商事主体规模的大幅扩张与丰厚利润,但另一方面,与商事行为息息相关的一系列外部性问题接踵而至。同时,网络等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披露企业上述问题提供了由抽象到具象的平台,大大增加了企业制造信息不对称的成本。一旦企业负面消息被大范围披露,其他商事主体基于“趋利避害”的动机或者形式意义上的道德观念,都会对该企业产生排斥情绪,最终对其造成不利影响。当制造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大于其可以攫取的利益时,企业作为商事主体,势必需要考虑以承担某种形式的道义责任或者相关责任的综合体,以赢得信赖,通过优化营利手段,来完成盈利目标。 由此可见,传统观念的逻辑于目前看来,已然存在死角。形式逻辑的推演本身无可非议,但值得注意的是,确保结论为真的先决条件

职务行为的范围界定及标准

职务行为的范围界定及标准 职务行为通常是指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行使职务上的权力(职权)所进行的活动。如,卫生局的工作人员检查卫生、警察执勤、税务人员收税、法官审理案件等都属于行使职权的活动。 职务行为是行政侵权赔偿的要件之一,所以对职务行为的界定涉及到受害人求偿权的实现。由于对职务行为缺乏相关的科学的法律界定,实务中认定不一,影响法律适用之稳定和统一性。 职务行为是行政侵权赔偿的要件之一,这在各国的赔偿理论和立法中已是共识。我国《国家赔偿法》第3条规定:行政赔偿应当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的行为,并且《国家赔偿法》第5条第1项规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可见,职务行为的认定是受害人能否获得赔偿之关键。立法对职务行为未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实务中对职务行为的认定也缺乏科学认识,影响法律适用的稳定性。从各国家地区关于“职务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判例来看,立法和判例多将职务行为同行政机关所承担的职责联系起来,作为、不作为、事实行为及其他履行法定义务的公务行为均可为职务行为。职务行为又称为职权行为,这是因为职权在涵义上指“职务法

律行为所包含的权利和责任,在法律上它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职权要素是(职务行为)最本质要素。 在认定职务标准上,英国和美国以雇佣人之意思为判断标准,执行职务的范围仅限制于雇佣人办理的事项范围。学者称之为“主观标准”。日本、法国、瑞士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认为所谓的职务行为须属于雇佣人所命令或委托事项之行为或与之相牵连而必要之行为,是否执行职务应以外观标准定义,凡外观上具有执行职务之形式者,不受雇佣人或受雇人之意思,亦不问为他人抑或为自己谋取利益,为执行职务。学者称为“客观标准”。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相比,虽有也其合理的一面,但行政机关内部业务、职能、职责权限之分工,均不易为行政相对人知晓,且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之内心意思外部人难以推知,所以适用主观标准行政机关易于免责,不利于对受害人利益之保护,和我国《国家赔偿法》“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之宗旨不符。客观标准说不以公务员主观上有执行职务之必要,行政行为只要在客观上、外形上依社会观念,为执行职务者,至于加害行为之公务员,是否另有其个人目的或意图,系为自身或第三人之利益,抑或国家之利益,在所不问。采此说有利于对人民全面的保护,为实现《国家赔偿法》对人民保护之精神,我国实务中倾向采客观标准说。客观标准只是从宏观上确定执行职务行为的范围界限,但对

论经济法的本质从法律部门划分谈起.doc

论经济法的本质——从“法律部门划分”谈起_经济法论文 【内容提要】法律部门是具有相同或相近性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集合体。一法律如未有区别其他法律的本质特性就不能自成一体,势必归属或依附于其他的法律部门。经济法也不例外。本文赋予法律部门划分标准以客观性和主观意志性相统一的内涵,并从这一标准出发揭示经济法的本质,认为经济法是基于“社会利益本位”的立场,运用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社会经济团体的自律功能及区域性国际性组织的协调功能作用于“失灵”的市场,以达到社会协调性的目的的法律,从而确认它可独…… 尽管近几年关于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学派林立,成果迭出,但“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研究尤其是与民法学等的研究繁荣程度相比尚稍逊色(注:兰桂杰、张涵:《经济法学述评》,《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面对来自行政法学的诘难和学者们对经济法独立地位的质疑,经济法学者往往力不从心,不能结个“清楚的说法”。有关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仍在艰难地跋涉,困难重重,难怪有学者发出“针对民法学的‘旧房装修’,劳动法学的‘旧房改造’,经济法学研究基本上是‘建造新房’”的感慨(注:王全兴:《立足本土资源建造中国经济法大厦》,《中外法学》1998年第3期。)。而对上述问题要透彻的阐述,都必须从揭示经济法的本质入手。因为只有揭示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明其具有独立的地位不依附于其他的部门法而自成一体。基于法律部门理论与部门法本质之间内在的联系,因而对经济法本质的研究不能不涉及到法律部门划分的问题。以往我们的研究思路都是采掘现有成果,让经济法研究对号入座,但往往陷入研究的僵局。要摆脱经济法研究的困境,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本文试从法律部门划分入手来讨论经济法的本质。

报批报建行政性收费标准

一、报批报建行政性收费标准 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程造价的2% 物业质量保修金:多层30元/平米、高层36元/平米、别墅42元/平米、公建36元/平米 房地产综合开发管理费:4.4元/平米 1、人防费:建筑物首层面积*600元/平米。10层以上2000 2、环评费:建筑面积*5元/平米。 3、防雷审查费:建筑面积*1.3元/平米。 4、墙改费:建筑面积*10元/平米 5、劳保基金:中标价*2.6% 6、质检费:中标价*0.07%。 7、放线、验线费:建筑物栋数*4488元/每栋。 8、施工图审查费用:建筑面积(重复楼号*30%)*3.7元/平米(左右), 公建4.8元/平米左右。 9、竣工测量费:建筑物栋数*1000元/平米。 10、消防电检:建筑面积*1.5元/平米。 11、市政配套费:建筑面积*255元/平米(公建205元/平米)。 12、规划证服务费:建筑面积*2.6元/平米。 13、节能验收:建筑面积*1元/平米,门窗气密性按照组*1000元/ 组。 14、燃气监理、验收费: 15、开口费: 16、绿化补偿费: 17、中标手续费:建筑面积*0.46元/平米 18、排污费:建筑面积*2.0元/平米(乙方交纳)。 19、水土保持费 20、开发许可证:建筑面积*3.0元/平米 21、房产交易手续费:建筑面积*3.0元/平米 22、印花税 23、大证登记费:建筑面积*0.8元/平米 24、水质检测:1500元/次。 25、预测绘费:建筑面积*1.36元/平米。 26、面积测绘费:建筑面积*1.36元/平米。 二、设计费 1、详细规划 2、单体设计费 3、策划费 4、施工图设计费 5、景观设计费 6、配套设计费 三、前期修整费 1、场地平整费 2、路通 3、电通

浅谈商主体

浅谈商主体 【内容摘要】:商主体是商法的核心内容,也是商法区别于民法的标志之一。以商主体和商行为这两个概念为基础构建商事法体系,是现代商法赖以存在的基石。商法之所以成为独立于民法的一个法律部门,其核心要素就在于商事主体制度和商事法律行为制度有着与民法不同的特别规则。商主体独立的价值及商主体的确立、分类、商事能力及其法律规制是研究商主体的核心问题,在探讨与借鉴的同时才能使我国的商事立法不断趋于完善。 【关键词】:商主体独立性商事能力法律规制立法完善 商主体是指具有权利能力,以商事经营为常业并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商业行为,依法独立享有商事权利并承担商事义务的个人或组织。商主体也就是各种商事活动的参加者和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然而,现代各国商法在对商主体概念作法律概括时,往往并不注重商主体的外部特征,而更加强调构成商主体的实质性条件。 从商法产生的历史看,早期的商法实际上是商人法,商法的主体也是商人。那时的商人是专指在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提供媒介而从中牟利的人。但从现代的观点看,这仅仅是商事主体的一部分。与早期商法不同,在现代的商人法或商习惯中,商人(商主体)概念并不具有非常确切的法律含义,商人也并不被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加以保

护。在早期商法中规定的商人不仅构成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而且具有为商行为或自治团体所确认的特殊身份,这些商人无论在其行为模式、行为规则还是在其法律适用上都不同于一般民事主体。 在我国重农抑商传统的影响下,商人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贬义词,现实生活中人们鄙视商人的心态严重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西周时期的法律把商人当成奴隶,不仅限制参与流通的商品,而且限制参与商品交易活动的人。商人作为奴隶和“由命士以上不入市”的规定,是我国商人阶层的发展速度极为缓慢。据考察,我国的商人正式产生于夏末商初。明清时代,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人阶层进一步扩大。随着1904年《大清商律》的颁行,商人在我国也成了一个法律概念。 一、商主体的独立性 在近代法制史上,商法从民法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商人法形成以前,法学家并没有将商事习惯、惯例纳入研究的视野,优士丁尼的《法学阶梯》里没有它,而且法国民法理论里也没有它,由此商法与远在古罗马法上就铸就辉煌的民法不同,它没有体系完备、严密精深的商法理论基石,没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学说支撑,这就注定了它的出现不但不能动摇民法的传统地位,而且面对民法强大的扩张性何包容性还会面临丧失独立性的危险。很多学者认为传统的商主体立法有其特殊的背景,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商人的普遍化,商主体也就失去了单独存在的基础,其必然

同一单位两员工执行职务一员工执行职务行为造成另一工作人员人身损害的责任认定宋培安诉郑州大亚兽药

同一单位两员工执行职务,一员工执行职务行为造成另一工作人员人身损害的责任认定——宋培安诉大亚兽药... 【中法码】侵权责任法学·交通事故责任·事故责任认定·责任认定书·责任划分(r110201021)【关键词】民事侵权责任法学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保险【学科课程】侵权责任法学【知识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工伤人身损害赔偿【教学目标】掌握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含义及基本容,明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责任划分。【裁判机关】省市中级人民法院【程序类型】民事二审【案例效力】★★★☆☆被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法院案例选》204年第2辑(总第88辑) 【案例信息】【案由】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号】(2012)民一终字第1437号【判决日期】2013年03月28日【审理法官】胡忠宇向军润武【上诉人】宋培安保爱臧海英宋东原【被上诉人】大亚兽药臧合英杜兴占运政车队【争议焦点】同一用人单位的两员工执行职务,因一员工行为导致另一员工人身损害的,用人单位在履行了工伤保险救济赔偿后,员工近亲属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裁判结果】一审法院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死者宋桂燕为大亚公

司职工,因工死亡并已认定为工伤,大亚公司对宋桂燕的死亡仅承担工伤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死者希君与死者宋桂燕均系大亚公司工作人员,死者希君造成死者宋桂燕人身损害时,双方均在执行工作任务,死者宋桂燕已认定为工伤,应依据工伤保险予以救济,不适用民事侵权赔偿。杜兴占并非大亚公司的工作人员,属于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不应获得工伤保险制度的保护,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应当根据其过错比例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一审法院判决:杜兴占向宋培安、保爱、臧海英、宋东原支付赔偿金计三十万七千三百八十四元五角,运政车队对上述赔偿义务承担连带责任,驳回宋培安、保爱、臧海英、宋东原的其他诉讼请求。宣判后,宋培安、保爱、臧海英、宋东原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裁判要旨】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期间对本单位其他工作人员造成人 身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但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于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对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造成人身损害的,劳动者或其近亲属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法理评析】同一工作单位的两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期间,由于一工作人员的过失导致两工作人员死亡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及《侵权责任法》规定,

浅谈行政征收

浅谈行政征收 内容摘要:作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的行政征收, 由于制度不健全及管理不到位, 出现了目前征收较为混乱的局面。针对这一现状, 应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的行政征收制度。通过完善行政征收立法,对行政征收行为的司法审查,建立纳税评估制度与完善税务代理制度,从而落实宪法的原则性规范。 关键词:行政征收问题完善 行政征收是国家机器运转所需费用的来源,是存在于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的行政行为,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第四次修改宪法后,因公共利益需要对土地和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征收成为一项基本的宪法制度。但宪法的基本规范具有原则性和概括性的特点,不能直接实施。因此,作为重要的部门法,如何从行政法的角度和视野来贯彻落实宪法的原则性规范,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应认识到我国行政征收制度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法律对策,完善我国行政征收制度,保障相对人的权益,落实宪法的原则性规范。 一、行政征收的涵义及特点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取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及宏观调节经济活动的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向负有法定义务的行政相对方强制的、无偿的征集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的具体行政行为。1 其特征有: (一)法定性 行政征收直接指向行政相对方的经济利益,直接指向行政相对方的财产权益,这就决定了其对行政相对方的财产权益始终都具有侵害性。因此,为了确保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不受违法行政征收行为的侵害,必须确立行政征收的原则。将行政征收的整个过程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使具体的行政征收行为受相对稳定的法律的支配,使行政征收项目、行政征收金额、行政征收机关、行政征收相对方、行政征收程序都具有法律上的明确依据,这是现代行政的必然要求。 (二)强制性 行政征收机关实施行政征收行为,实质上是履行国家赋予的征收权,这种权力具有强制他人服从的效力。因此,实施行政征收行为,无需征得行政相对方的同意,甚至有时可以在违背行政相对方意志的情况下进行。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行政征收命令,否则将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 (三)无偿性 国家为了完成其职能,维护其统治,必须耗用一定的物质资财,而作为管理机构的国家行政机关,本身并不直接从事生产,因而只有凭借国家行政权力,通过行政征收来满足所需物质资财。行政相对方的财产一经国家征收,其所有权就转移为国家所有,成为国家财产的一部分,由国家负责分配和使用,以保证国家财政开支的需要。这里的行政征收只能是无偿的,是以行政相对人负有法定缴纳 1罗豪才、湛中乐:《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第177页

部门法的划分和行政法的地位(一)

部门法的划分和行政法的地位(一) 摘要]本文阐述了对部门法划分的理解,并对行政法在部门法中的地位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部门法;划分;行政法;定位 在我国,有学者明确指出,19世纪是立宪行宪的时代,20世纪是依法行政的时代。1的确,行政法制建设的成熟与完善与否,是一国法制建设完备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我国旧部门法划分之局限 法学家为了研究和评析法律的方便,往往把所有的法律规则分成一定数量的部门,并不断寻求合适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归类和分组。在西方法学界,部门法的划分都是在法的分类的条目下进行的。2只有在原苏联和其它一些东欧国家的法学界,部门法才是在法律体系的论题下进行的。3我国沿袭了苏联及东欧学者的观点。 在我国,“部门法”,一称法律部门,即宪法、民法、刑法等,是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4而法律体系通常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5可见在我国法学界,部门法和法律体系是要素与系统或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与此同时,又往往把法的渊源和分类另立章节,(且不说法的渊源和分类并列一起是否妥当),然后把此两部分共立于“立法”或“法的制定”项下。6此缺陷在于: 其一,把法的分类和渊源与部门法构成的法律体系分开另列,本身即意味着法的分类和部门法是性质相斥的两样事物,此可谓是逻辑混乱。在法的分类中,往往据不同的标准,把法分为国际法与国内法,根本法与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别法……而在法律体系中又往往包含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刑法、诉讼程序法、军事法。实际上,把法分为若干部分的部门法的划分,都属于一种法的分类。7 其二,无论在部门法或法的体系中,它们构成都应以同质的法律规范的为构成单位,而不能以法典为构成单位,即要把一部法典中的同类的法律规范归为一类,而不能简单把以法典为主的其它法典(规、章)构成一个部门法。 而部门法的划分标准,是部门法划分的最核心的问题,却也是我国法学界最乱的问题。大体上有调整对象说、调整手段说及法律关系说、法律原则说、适应需要说、国家政权部门及其活动说几类,当然在各大类之下又有详细小分类。“自50年代初以来我国法学理论著作中关于这一问题传统观点是:划分部门法的标准主要是法律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即调整对象,其次是法律调整的方法。”8 这种划分标准的缺陷在于:此说是以存在着人的行为所引起的不同类别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的,而社会关系本身的分类就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准。况且,以人类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关系为前提,只是停留在平面的认识上,并未追究行为背后的更深层的原因———人类行为都始于为谋求自身生存及更好,为此目的,就要获取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利益,其中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的首要因素,在满足生存需求之后,人类又有了为生存得更好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物质需求和相应层次的精神利益需求。历史的进程从哪里开始,人类的思维也应从哪里开始,作为对法律现象的研究的法律科学研究也同样。因而,利益是人类为生存及更好的必要条件,是人类行为的原因,进而也是社会关系生成之动力。唯有以利益为逻辑起点,才能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由此而生的社会关系,也才能进而理解规范人类行为的行为规则。 二、科学的部门法划分之界定在任何一个法律体系中,部门和分类的采用,部分是由法律制度所决定的,部分则纯粹由实践的需要所决定。而法学研究是最常见的一种实践需要,但研究的需要不能否定法律本身固有的本质。法律关系划分的最有用的依据是包含在法律关系中的自然属性,而不是依据这些关系的经济性或功能性的内容。9这种“自然属性”即为法律所固有的本质。因而,部门法的划分是对一国实定法按其所固有的本质异同而作的一种法的系统分类。10此界定包含以下含义: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摘要: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的项目多、涉及面广,几乎涵盖了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各个方面,在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调节经济主体的行为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怎样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发展,特别是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问题是摆在众多公共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化管理;建议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等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公共服务以及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的费用。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包括的项目多,涉及的面广,几乎涵盖了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各个方面,同时其也占到了政府非税收入的绝大部分比重,可以说,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也是从源头上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乃至治理政府腐败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初步建立,特别是在“收支两条线”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内容逐步推进的今天,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在规模、结构、征收、资金使用、监督等各个方面,都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且,一直以来,大量的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使得政府的财政职能被肢解,宏观调控的能力被削弱,严重的甚至还影响了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损害了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实现。因此,怎样规范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发展,尤其是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问题是摆在众多公共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是在公共财政体制的框架下,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理论基础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考察,对我国当前的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模与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概念、项目设置、标准制定、征收管理、资金支出使用等管理模式的思考,发现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积极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有关收费管理经验,提出了未来我国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发展的对策及相关的配套管理措施,为政府制定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政策提供参考,争取通过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的规范,从源头上治理与防治乱收费现象,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征收与使用效率。 二、收费管理的现状 行政性收费作为财政收入的必要补充,为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然而这种收费的规模一旦超出应有的限度,就会对税收形成冲击,就会动摇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大包大揽、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逐步打破,本着放权让利、分灶吃饭的原则,财政体制进行了几次改革,对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也日益增大,单靠预算内收入无法满足改革建设的需要,迫使政府增设预算收入项目,允许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创收。国家职能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了一些有收费项目的行政规章和地方规范性文件。受利益趋动机制的左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凭借自身的权利和技术信息等优势,先是对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照牌卡收取工本费,对自身开展的技术、咨询服务活动收取补偿费,当这种收费补偿满足不了支出需要时,就巧立名目一些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来弥补,无论是

论商主体

论商主体 ——从商主体独立性引出的思考 摘要:商主体作为商法的核心概念之一,决定着商法的调整范围。商主体是否与民事主体相等同,受制于民法;还是应该由一套独特的法律进行规制?本文站在商法的独立性的角度,浅析商主体的基本概念;从理论的驳与斥,和对比民事主体这两个方面,重点说明了商主体独立性原则;并表达了对商法典可以尽快出世的想法。 关键词:商主体要素独立性原则与民事主体的区分 开篇之时,我认为有必要对商法的立法体例取向进行简要的介绍,即商法能否独立于民法而作为调整特殊的商事主体与商事行为的法律。这个问题不仅关系法律体系的构建和相互协调,而且反作用于商法的关键概念——商主体和商行为。可是各类文献和学者的论点仍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总的来说,有如下四种态度:一,采民商分立立法例,在《民法典》外制定单独的《商法典》或《商法通则》,但在许多基本制度上,《商法典》或《商法通则》可直接适用《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二,采民商合一立法例,制定包含商事基本制度的《民法典》,并在《民法典》之外制定单行商事法律;三,采民商合一立法例,对传统《民法典》与《商法典》加以改造,制定统一的《民商法典》;四,采民商分立立法例,制定适应商法现代化需要的《商法典》,并构造独立而完备的商法体系。 不过,有学者指出,现在我们不应该拘泥于划清民法与商法的外在界限,而是应在已有的商法特别法存在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商法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其内部统一协调。“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应当有其统一的主体制度、法律行为制度、权利体系和法律保护机制等统一规则,并构成统一严密的有机整体。” “事实上,商法要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必然要有其特殊的调整对象。”我就以此种观点为思想背景,对商主体进行浅显的分析。 一、商主体的基本要素之认识 (一)商主体的概念 商主体又称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参与商事法律关系,能够

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角色

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角色 管理者的角色虽然不是什么很深的理论,但是它告诉我们,管理者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学管理出来干什么,这对大家很实用。以下的理论大家都能读懂,但深究起来,并不容易全部明白――管理者是“另类”,因为他需要去管理别人,所以管理者应该具备别人所不具备的优点和胸怀――暂且不提智慧、聪明,至少管理者应具有别人所没有的胸怀,这是根本所在。同时,他要动员手下工作,就应具备以下不同的角色,否则难以实现其目的。 在孔茨所说的“管理理论丛林”中,明茨伯格是经理角色学派的创始人。经理角色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一个管理学派,其代表作就是明茨伯格的《经理工作的性质》,明茨伯格认为,对于管理者而言,从经理的角色出发,才能够找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经理的具体实践中去。 1、什么是管理角色定位 明茨伯格在《管理工作的本质》中,这样解释说:“角色这一概念是行为科学从舞台术语中借用过来的。角色就是属于一定职责或者地位的一套有条理的行为。”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必须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管理者的目标定位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

2.角色定位模型 角色定位需要认清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位置的职责、认清竞争者的位置,正视自己、正视社会,不能自欺欺人、狂妄自大,要以强烈的职业意识给自己的事业、未来确定一个角色。 角色定位模型应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求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角色定位模型正好替管理者解决了如下六大问题: (1)希望的位置 是指在你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你的希望如何,你对这个位置还有什么迫切的需要,你能否进行创新,能否在你现在的这个位置上创造出更大的财富,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2)位置的执行能力 你是否胜任这个岗位,思想上是否做好准备,行为上是否真正地脚踏实地去作,是否为实现这个位置赋予你的权利、义务而做出了努力。 (3)位置的责任 即反思在这个位置上你具体的责任是什么,你如何去承担这份责任,你的义务是什么,你可能面对的法律责任,或是道义上的包括企业兴衰的责任又是什么。 (4)你的支援 作为管理者,必然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那么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者就是你的支援。同样,还有你的家人、朋友、亲戚、上级等等的支援。 (5)你的忍耐 所谓你的忍耐,就是你在为完成你的工作、在你的角色定位前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