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的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的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的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的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古代汉语的性质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清代学者陈澧:“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东塾读书记》卷十一)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代汉语,有其特定的范围,它应当以文字的出现(约公元前十四世纪)作为上限,至“五四”运动为止,古代汉族人民的书面语言。

汉语发展史分期:

1、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2、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3、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4、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王力《汉语史稿》)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文言和古白话。

文言≠文言文

古代汉语——口语、书面语(文言、古白话)

本课所谓的古代汉语是指以先秦语言为基础的、经汉魏作家加工、由唐宋古文家定型的古代书面语——文言。

古白话:在北方话口语基础上加工形成

因为古白话较浅显,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小,能够阅读文言,一般也就能阅读古白话。所以,尽管古白话也是古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本课不去专门讨论它。

二、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提高文言阅读和运用能力。

《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原课本注:“佩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帽子。铗,剑柄,这里指剑。陆离,长剑摆动的样子。冠,戴。切云,帽子名。崔嵬,高耸的样子。”

《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把“还”释为“旋”,在上古有先例:

子之还兮。《诗经·齐风·还》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庄子·庚桑楚》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三、本课内容:文选、通论、古代汉语常用词

四、古代汉语学习方法:(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二)注意语言现象的综合比较。(三)注意古今对比,防止以今律古

第二章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一套书写符号。古代汉语通过汉字的帮助而存在。

学习了解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是《古代汉语》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当今世界的文字,大体可分为两类:表音性的和表意性的。前者以语词的声音要素为直接记录物件;后者以语词的意义要素为直接记录物件,汉字属于后者。

汉字的字形和意义有密切关系,学习古代汉语,有必要了解汉字的形体构造知识。

汉字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如:立早章,是讲“章”的结构,这是“章”的书写结构。

北京大学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提出的《中型键盘设计方案》将汉字结构分为四种类型:纵列结构、横列结构、包围结构、穿插结构。“章”列在纵列结构。

我们讲汉字的结构是指汉字的造字结构。

如:“章”,《说文解字》:“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从“章”的造字结构可知,“章”的本义是指音乐告一段落。从音,指与音乐有关,从十,“十”就是结束的意思。我们数数,数到十就结束了,再从一数起。从音从十,正是音乐告一段落的意思。引申可指诗歌、文章的一段。

一.“六书”

(一)“六书”简介

所谓“六书”,乃是前人分析汉字的结构和使用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对汉字结构的零散分析,春秋时代已开始。“六书”一语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以六艺教国子,六书是六艺之一,但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

“……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郑众注《周礼·地官·保氏》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许慎《说文解字·叙》认为“六书”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说明:1、“六书”由来已久。2、“六书”的名称大同小异,排列次序不尽一致。3、“六书”与汉字教学有密切联系。

清代以后,“六书”的名称和次序如下:

1、象形

2、指事

3、会意

4、形声

5、转注

6、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叙》关于“六书”的解说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六书的第一类叫指事。指事就是这样一类字,看到它的外形就可以知道它指的是什么,仔细辨察它的结构就可以明白它的意思了,上、下二字就属于这一类。

指事是一种用记号标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纯体指事字。在汉字中为数极少,纯系指事性的符号。

加体指事字。在象形字基础上增加指事性符号,表示字意之所在。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六书的第二类叫象形。象形这类字,是把事物的形态描绘下来,其书写的特点是随事物不同的形体而曲折变化,日、月就属于这一类字。这类字有明显的直观性。对于具体可感的简单的有形之物,这种办法最便达。

象形、指事有相似之处,但的确也有区别。

经本植先生说:“按照汉字的发展规律,象形字应当是最先有的,有些事物其形象难以用象形的方法造字,于是,对象形之法稍加变通,形意并重,有实有虚,这就是指事字。”

郑樵《通志·六书略》云:“指事类乎象形,指事,事也;象形,形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一般认为,“以事为名”指形旁而言,“取譬相成”指声旁而言。

以事为名”的“名”,指字,不要理解为名称的意思。

一个书写单位,在先秦称文,称书,也称名,称作字是稍晚一点的事。《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百名”即一百个字。“事”指事物,事物的类别特点。“以事为名”,是说按照事物的特点类别去选一个字作为新字的一部分,即形符。

“取譬相成”的“譬”,譬况,相类似,即字音相同相近。“取譬相成”,指再取一个发音相近的字作为新字的声符。

形符与声符相配成为一个新字,江、河就属于这一类字。

桌、楼、房板、扳、饭栏、兰、拦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意思是说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字合在一起,它们意义相合,表示的就是新字的意义,武、信就属于这类字。

“谊”,即义。“指撝”,即“指麾”,指相关的二字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新的意义。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江声认为,“建类一首”是指《说文》部首,《说文》在每一部首下都说凡某之属皆从某(如“凡木之属皆从木”),那就是“同意相受”。戴震认为,转注就是互训(转相为注,互相为训),《说文》考字下说“老也”,老字下说“考也”,就是互训的例字。

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里说:“转注者,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认为当古人从某一本义引申出另一意义时,不另造一字,那就是转注,他认为令长不是假借,而是引申,所以举为转注的例字。

转注字形体都不能超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形体的范围,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无关,不讲转注,完全能够把汉字的构造讲清楚。旧有的转注说中有价值的内容,有的可以放在文字学里适当的部分去讲,有的可以放到语言学里去讲。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本无其字”是指本来没有这样一个字。“依声托事”指找一个同音字或音近字来表示某个词义。例如“不亦乐乎”的“亦”许慎的贡献:说明“六书”每一类的特点,并举了例字,奠定了汉字形体学的基本理论,人们称这种基本理论为“六书说”。

许慎在论述上有不完备的地方,如假借字举例欠妥,把转注和假借列为造字之法来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等。表述方式有缺点。在给每类下定义的时候,不分别不同情况,一律用两句字数相等并押韵的句子,使内容受到形式限制,影响到了定义的明确性。

(二)“六书”简评

六书可分为两大类: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一类,讲的是造字的问题。这四类中又可分为两类:象形、指事为一类,属独体字或基本上属独体字。会意、形声为一类,其特点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成的,是合体字。六书中的转注、假借与前四类不同,它们构成一类,它们属用字的问题,同造字又有关系。

古人是以六书来教儿童的,因此,六书中包括用字的问题是很自然的。

六书中最重要的是:象形、形声和假借。

1、象形字是汉字造字的基础。

会意字、形声字和一部分指事字是以它为基础而造出来的。象形字在汉字总数中所占比例很小,也就几百个,但它是造字的基础,是组成千万个汉字的元素。

2、形声字的重要性反映在数量上。

形声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字都可以成为形符、声符来组合新字,而且形声字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部件(一般作声符)去组成新字。

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1)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如:“齿”“凤”“裘”

(2)把表意字字形的一部分改换成音符。如:“囿”“何”“羞”

(3)在已有文字上加注意符。

①为明确假借义而加意符。如:“师-狮”②为明确引申义而加意符。如:“取-娶”

③为明确本义而加意符。如:“它-蛇”“止-趾”“州-洲”“孚-俘”“益-溢”

附:形声字的意符和声符:(1)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

·旗、旄、旂(qí)、旌、旆、旃(zhān) ·陵、阳、阴、陟、降、陆、除、阶、陛·都、郊、郡、邦、郑、鄢、邓、郢、邯郸、鄂、邹、郭意义范畴不等于词义本身,因此意符相同并不意味着词义相同。但如果我们知道了某一形声字的几个意义,可以根据意符来辨认哪一个意义是本义或比较原始的意义,哪些是引申义或假借义。

(2)声符表示形声字的声音。

声符应尽可能精确地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声符与形声字读音有差异,其原因可分两个方面:

首先,造形声字时,就存在用不完全同音的字充当声旁的情况。其次,古今语音的演变。

(3)声符跟字义的关系

有些形声字的声旁兼有表意作用。形声兼会意字如:驷诽琀(hàn) 菜祫(xiá) 鳊(biān) 辆

3、假借字的重要性表现在:

(1)扩大了字的使用范围。特别在造字初期,汉字字数比较少,没有假借这种方法,汉字难以发挥记录汉语的作用。

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统计,甲骨文时期,按假借的办法来用字占90﹪。

(2)假借本身是用字问题,不造成新字,但它是创造新字的桥梁。如:其-箕

二、《说文解字》

(一)《说文解字》概况:极有价值的书

许慎认为,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说文解字》就是说解文字。

全书连同序目共十五篇,根据当时对文字形音义关系的理解,按照六书的原则,把篆文的形体构造加以分析、归纳,从中概括出540个部首,收小篆9353个,古籀异体重文1163个。

540个部首的排列是“始一终亥”。部首的前后次序,大约是“据形系联”。每部中,意义相近的字又排列在一起。每一部首内的字,还基本做到以类相从。

每个字头的字体都是小篆。如果这个字在古文或籀文中有不同的写法,或者另有“或体”、“俗体”,都列出并加以说明。这些单独举出的字,统称“重文”。对每个字,先释字义,然后释字的形体结构,有时也指出字的读音,有时还征引经传、群书、方言、通人之说为佐证。

许慎时代还没有反切,某些字应注音时注为“读若某”。今本《说文》反切,是徐铉根据孙愐《唐韵》加注到每个字下面的。

(二)《说文解字》的贡献

1、从字书发展来看,《说文》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富于科学独创性的语言专著。

《说文》以前,古代典籍中有过解说文字的记录,但只是一些零星的解说,不成系统。《说文》之前也有过字书,如《史籀篇》、《仓颉篇》、《凡将篇》等,但书多亡佚,仅仅知道是四字句的识字书。现在保存下来的是史游的《急就章》,但这部书的体例、编排,仍然是三四字句或七字句的有韵的识字书。直到许慎才首创按字形结构,即文字偏旁建立分部的方法。前人的字书是“杂厕”的性质,而《说文》能阐明汉字的形体、意义、声音以及三者的关系。

2、《说文》首创了部首分类法。

《说文》540部首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不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研究文字学的人在讨论字的本义的时候,所根据的是《说文》部首,而不是后代的部首。当然,《说文》部首还不是尽善尽美。

3、在字义解释上许慎有创见。

首先,抓住字的本义,从根本上解决训诂问题。

其次,解释字义不满足于单词释义,还加以具体形象的描写叙述。

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象,南越大象,长鼻牙,三年一乳。

4、《说文》提供了语言文字的研究方法。

《说文》以形体、字义、声音三者互相沟通的方法来探求古代的语言文字,为语言文字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带来的问题,拘泥本字、本义。

5、《说文》对当时文字起了统一规范作用。

(三)《说文解字》的不足

1、对词义的认识上。

有些受到当时社会思想、阴阳五行之说影响。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2、对文字发展的保守态度。以篆书为正体,认为隶书的出现破坏了六书。

3、时代局限。后世出土的甲骨文、金文,许慎没能见到,因此有些字形分析错了。

4、解说方面的不足。

互训

改,更也。更,改也。追,逐也。逐,追也。警,戒也。戒,警也。

(四)有关《说文解字》的研究和《说文解字》对后世字书的影响

1、有关《说文》的研究

南唐徐锴着《说文解字系传》,已注意到形声相生、音义相转之理。

北宋徐铉奉诏校订《说文》,不仅纠正了当时的某些臆说,恢复了许书的原旨,而且新补了19字于正文中,又以经典相承及时俗通用而为《说文》所不载者402字附于正文后,世称“大徐本”。

研究《说文》的鼎盛时期是清代乾嘉时期。

“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最重要的一部《说文》注本。考定二徐本是非,结合声韵训诂并引据古籍来注解原书的说解,阐明字义及其引申变化,重视后起的词义,对同义词的辨析非常精确。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征引群书印证《说文》,搜集的材料很丰富。

王筠《说文句读》,采用段、桂两家的注,删繁举要,便于初学,也时有王氏自己的精当见解。《说文释例》,阐明许书体例,在段玉裁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发挥并使之系统化。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文”,说明字形与字义、字音的关系,而以字形为主;“通训”,专讲转注和假借,即字的引申义和假借义;“定声”,把文字按古韵分类,即以上古韵文的用韵来证明古音。朱书的最大贡献在于突破了许氏专讲本义的框子而从形、音、义三方面来综合研究词义。

2、后世模仿《说文》而作的字书

晋·吕忱《字林》,补《说文》漏略而作,也分540部。

陈·顾野王《玉篇》,用部首统帅所收文字,是我国第一部专收楷书汉字的字典。流传至今的是宋代陈彭年等奉诏重修的《大广益会玉篇》,原本《玉篇》只剩零星残卷。

宋·司马光《类篇》,收字较多,体例严谨。

明·梅膺祚《字汇》,将《说文》540部简化为214部,第一次使用笔划顺序检字法,有利于查检、训诂。

明·张自烈《正字通》,照《说文》体例,以《字汇》为蓝本,增订而成。

清·张玉书等奉诏编写《康熙字典》,依据《字汇》、《正字通》加以增订而成,收字较全。

第三章词汇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意义单位。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一般都以词作为基本单位。

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语言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从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词汇变化比较快,相比之下,语音和语法就稳定得多。

在阅读古代作品时碰到的最大量的问题,还在于词汇。或者因为不理解某些古词古义而造成对全句、甚至全篇的读不懂,或者以今译古,自以为读懂了而实际上却误解了原文的意思。

《史记·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说文》:“很,不听从也。”《庄子·渔父》:“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很。”

《周易·夬》卦中有个“羊”字,王弼注道:“羊者,抵很难移之物也。”

“很如羊”,即不听从指挥如羊那样。

第一节、古代汉语词汇特点概述

古代汉语的词汇有这样一些特点:单音词占优势,复音词居于次要地位,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先秦时期尤其如此。因此词的义项比较多,理解起来比较灵活。随着语言的发展,单音词表现出能产的特点,绝大多数复音词由单音词发展而来。

注意几个问题:一、单音词

注意避免把一些互有联系的单音词误解为复音词。

①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汉书·霍光传》)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③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晋书·羊祜传》)

二、复音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成的词。又包括合成词和单纯词。

(一)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在古代汉语中,特别是先秦时期,合成词还处于临时组合阶段,不十分稳定。

主要表现为:1、组成合成词的语素不太稳定。

如:“甲兵”,表示军队的意思。

《国语·吴语》:“其民殷众,以多甲兵。”“又非慑畏吾兵甲之强也。”

《战国策·秦策》:“兵革大强。”有时,“甲兵”又是一个词组。指铠甲和兵器。《国语·齐语》:“君若正卒伍,修甲兵,则大国亦将正卒伍,修甲兵。

2、有时合用,有时分用。合用时是一个合成词,分用时又是两个单音词。

如:“衣”和“裳”《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衣”指“上衣”,“裳”指“下裙”。《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衣”“裳”连用,可指“衣服”。

请注意“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指用两个单音的近义或反义语素组成的合成词。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

①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韩非子·外储说右上》)②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由两个近义的语素组成的偏义复词。

①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祅祥乎?”(《战国策·楚策》)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③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语素组成的偏义复词。

(二)单纯词

单纯复音词只包含一个语素,组成单纯复音词的字,只代表一个音节,而不表示意义。

请注意“叠音词”。

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汉字重叠而成的词,或称为叠字。叠音词是双音节的单纯词,它的意义与原词单独使用时的意义不同。

如:“斤斤计较”中的“斤斤”《诗经·周颂·执竞》:“斤斤其明。”毛传:“斤斤,明察也。”

单纯复音词中,大部分是连绵词。

连绵词是两个字连缀在一起表示一个完整的概念,不能拆开来讲解,组成连绵词的两个字只是两个音节的标志,它们各自的意义与整个词的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理解连绵词所必须注意的。

“犹豫”:有人认为,“犹”和“豫”是两种野兽,“此二兽进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谓之犹豫。”(见《礼记·曲礼》正义)

有人认为,犹是兽名;豫,是预先的意思,说“此兽性多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即恐有人且来害之,每豫上树。久之无人,然后敢下。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豫’焉。一曰:陇西俗谓犬子为犹。犬随人行,每豫在前,待人不至,又来迎候。”(见《汉书·高后纪》颜师古注)

连绵词“词无定写”“犹豫”“犹与”“犹预”“由豫”“由夷”“犹夷”

第二节、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汇的变化不单表现为词的数量的增减,词的形式由单音词变为复音词,还表现为词义的发展、变化。

语言中的词都是有意义的。

词义并不全等于概念,概念作为词义的基础,主要是对实词而言。虚词并不反映概念,而只体现某种语法作用,所以,虚词的义是语法学的义,被称为语法义。实词的义主要指它的逻辑学的义,被称为概念义(实词同时也具有语法学的义)。此外,词义中还有一种不能独立存在的色彩义,色彩义是附着在某些概念义上,特别是在形容词、动词中。

词义:概念义、语法义、色彩义

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古代汉语也是如此。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这些纷繁的意义并不是一团乱麻,意义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本义:通常所谓词的本义,是指词在文字产生时的意义,即文字形体结构所反映的并有史料证明的意义。本义是词义的基础。

“本义明而后余义别,引申义亦明,假借义亦明。”(江沅《说文解字注后序》)

原始义所谓“本义”,是从历史渊源说的。在古汉语学习中,能考出本义,已经就很不错了。

引申义: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新意义。引申义和本义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相似或某种联系。

中心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本义可能逐步退居次要地位,让某一个派生意义占据中心地位,这就是中心意义。“兵”

本义是从历史渊源说的,中心意义是就多义词在某种时代的各个意义的关系说的,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意义就是中心意义。

假借义:由文字假借而产生的意义叫做假借义。假借义与词的本义、引申义毫无联系。

有本字的假借无本字的假借

二、探求词的本义的方法:(一)从字形确定词的本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以及形声字的意符,对我们确定词的本义都有重要作用。凭借汉字的形体(甲骨文、金文、小篆),再加上古代文献的印证,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一些词在文字产生阶段时的意义,即本义。

1、行道路

2、牢牲畜的圈

3、宿住宿

4、户半扇门

《诗经·豳风·七月》:“遵彼微行。”《战国策·楚策》:“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形声字的意符也表示一个字的意义范畴。

“理”:“治玉”、“治理”、“太平”、“纹理”、“条理”、“道理”、“规律”等几个义项

“慢”:“怠慢”、“缓慢”等

注意:第一、不要把问题看得太绝对了,因为不一定每一个字形都表示词的本义。

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就不表示词的本义。

“来”:“往来”、“招徕”、“招致”、“将来”等意义

《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牟。”来牟:小麦和大麦。“小麦”是“来”的本义。

“权”:《说文》:“权,黄华木也。”“秤砣”、“权力”、“权衡”、“权术”、“权且”等意义

第二、按字形确定本义,不应理解得过于死板、狭窄。“牢”、“牧”

特别是对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字更不能理解得太死板。“大”、“小”

(二)用词义归纳法探求词的本义

有的词不能从字形探求它的本义,特别是文字发展到今天,已经脱离了甲骨、金文、小篆的形态,从字形探求本义受到局限。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偏旁提示的范围中获得启示,也可以从辞典、字典的第一个义项探求本义或常用义,但更重要的还是从一个个相关的义项中归纳判断出哪是词的本义,哪是引申义。

本义是词义的基础,是引申的起点,引申义是结果。本义总是出现得比较早,引申义则相对出现得比较晚,而引申的规律一般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实到虚,以放射型或连锁型派生发展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分析判别词的本义。

“信”:①言语真实。《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②对人真诚,有信用。《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相信。苏轼《石钟山记》:“余固笑而不信也。”

④的确,确实。《隆中对》:“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⑤凭证。《史记·外戚世家》:“用为符信,上书自陈。”

⑥信使。《孔雀东南飞》:“自可断来信。”

⑦音讯。杜甫《得弟消息》:“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

⑧书信。白居易《谢寄绿茶》:“红纸一封书信后。”

前五个围绕“真实”这一中心来描述。由①的言语真实呈放射型引申扩展到②对人态度的真实;③确认某种情况的真实;④某种动作或状态的真实;⑤用证件证明某种情况的真实。所以可以确定“言语真实”是词的本义,是引申的起点,其他几个义项都由此直接引申扩展到事物的各个方面。

后三个义项是“信”的间接引申义,是由“凭证”引申出来的。由“凭证”引申为持凭证的人——信使,再由“信使”引申为传递的信息、音讯,由“音讯”引申为传递信息的方式——书信,呈连锁式引申开来。

“素”:①白色的生丝。《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

②白色或颜色单纯。郦道元《三峡》:“冬春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③平时,一向。《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④白,空。《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⑤质朴,朴素。《淮南子·本经训》:“其事素不饰。”

①“白色的生丝”是本义,是起点,在此基础上直接引申出②泛指一切白色,由此又引申为④表示抽象的白,空。另一方面,“素”是没有经过染色的生丝,由此直接引申出原本的意义——③平时,一向,表示在某一时间段的原来情况;⑤质朴,朴素,表示事物品格的本来面貌。

三、词义引申的类型:(一)连续式(或:连锁式、串联式):

这是一种以本义为起点,向纵深发展的形式。即由本义引申出A义,又由A义引申出B义,再由B义引申出C义……这些引申义对本义来讲,A义叫直接引申义,其余都叫间接引申义。如图:

“及”:本义是“追赶上”。《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景公闻之,大骇,乘馹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

引申为“到达……地方”。《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矢及君屋。”

由“达到……地方”引申为“到……时候或程度”。《左传·成公二年》:“病未及死。”

这个义族可图解为:追赶上——到达······地方——到······时候或程度

“集”:《说文》:“雧,群鸟在木上也。”群鸟落于树上聚合、集合集会

“归”:《说文》:“归,女嫁也。从止,妇省,声。”女子出嫁回归还

(二)并列式(或放射式):

是一种由本义引申出A义,又由本义引申出A义、A义等等的形式。各个引申义紧密环绕本义,它们对本义来讲都是直接引申义。“引”:《说文·弓部》:“引,开弓也,从弓从︱。”

本义是“开弓”,即拉开弓准备射箭。《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狐乃引弓送而射之。”

因开弓好象是把弓弦拉长了,故又引申为“延长、伸长”。《左传·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引领西望。”

因开弓是把弦导向后方,又可引申为“引导”。《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引赵使者蔺相如。”

也可以引申为“引退”。《战国策·赵策》:“秦军引而去。”

“习”:本义是“鸟反复地飞”。《礼记·月令》:“鹰乃学习。”

由本义引申为“复习”。《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由本义引申出“熟悉”。《战国策·齐策》:“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债于薛者乎?’”

又由本义引申为“习惯”。《尚书·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

(三)综合型:指连续式引申和并列式引申交错共存于某多义词的情况。这在词义引申中较为普遍,也最为复杂。

“要”:本义是“腰”,它是“腰”的古字。《墨子·兼爱》:“昔楚灵王好士细要。”

由本义引申出“中间”。《战国策·秦策》:“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

由中间引申出“半路拦住”。《左传·襄公二年》:“吴人要而击之。”

由半路拦住引申出“要挟”。《论语·宪问》:“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由半路拦住还引申出“邀请”。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

由要挟引申出“求得”。《孟子·公孙丑上》:“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由求得引申出“需要”。白居易《红线毯》:“地不知寒人要暖,莫取人衣作地衣。”

《释名·释形体》:“腰,约也。在体之中,约结而小也。”从这个角度,又引申出“重要”(如“要职”)、“简要”(如“要言不烦”)等意义。

四、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通常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实词到虚词。

由具体到抽象:

如“道”:《史记·孙膑传》:“马陵道狭。”道路《孟子·梁惠王上》:“交邻国有道乎?”途径、方法《论语·学而》:“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说、道理

由个别到一般:

如“雌”“雄”:本来都是专就鸟类而言的。《诗经·小雅·正月》:“谁知乌之雌雄?”兽类一般称“牝”、“牡”,不称“雌”“雄”。但到后来,凡是动物都可以称“雌”“雄”,《木兰诗》:“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匠”:原指木匠。《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其他工匠另有称呼,如陶匠叫“陶”,铁匠叫“冶”,玉石匠叫“工”,等等。后来所有手工业工人都可以叫“匠”。《论衡·量知》:“能穿凿穴埳谓之土匠。”

不仅名词,动词也有这种情况:“涉”:本义是蹚水过河,《诗经·郑风·褰裳》:“褰裳涉溱。”但后来凡是渡河都叫做“涉”。《荀子·正道》:“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

由实词到虚词:

如:“被”:“被”的本义是被子。《楚辞·招魂》:“翡翠珠被。”引申为“覆盖”。《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又引申为蒙受。屈原《哀郢》:“被以不慈之伪名。”又引申为介词,表示被动。《韩非子·五蠹》:“兄弟被侵而随仇。”此句中的“被”,还保留一点“蒙受”义,这正是由实到虚过度的痕迹。

如:“和”:“和谐”、“应和”由“应和”引申出“连带”。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再由“连带”引申为连词“同”、“与”。岳飞《满江红》:“八千里路云和月。”

五、词义引申和比喻、借代的区别与联系:

《史记·项羽本纪》:“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刀俎:操生杀之权的强者。鱼肉:任人宰割的弱者。

《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秋:指年。

《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坚:指铠甲。锐:指兵器。

这些算不算词义引申呢?

不算。因为这种词义的改变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产生的,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词义。

如“刀俎”和“鱼肉”只有在对举时才产生这样的比喻意义。“秋”表示“年”,一般只说“三秋”、“千秋”。“至今九年而不复。”中的“年”,就不能换成“秋”。“坚”在上述例句中指铠甲,而在“乘坚策肥”中却又指“坚车”。所以,这种情况只是修辞手段(比喻、借代)的运用,而不是词义的引申。

但是,如果由比喻和借代而产生的意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形成了固定的词义,那就可以看作是词义的引申了。

如“股肱”表示得力的大臣,“鼎沸”表示动乱不安,“干戈”指战乱,“崩”指帝王死,这些意义用得相当普遍,而且“股肱”、“鼎沸”通常还只用于比喻义,几乎没有按原意使用的。这就应该肯定它们已经引申了新的词义,只不过这种引申是通过比喻和借代这样的修辞手段来实现的。

当然,词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修辞手段与词义引申之间的界限,有时不容易划得很清楚。何况,从修辞现象逐渐形成固定的词义,中间往往有一个过渡阶段,这些,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词的古义和今义常常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所谓“同”就是指词义的继承,所谓“异”是就词义的发展而言的。

古今词义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

一、古今意义基本未变。马、牛、羊、山、水、日、月、人、手、大、小、哭、笑

数量不多汉语基本词汇

与发展缓慢的语法结构一起,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也体现了古今汉语之间的继承关系。对这类词的理解不难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有一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从意义上看,却迥然不同。

如:《史记·项羽本纪》“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

“该”:上古和中古都只当“完备”讲。

宋玉《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王逸:“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方言》卷十二:“备、该,咸也。”

中古以后,才有“应当”的意义。在这个后起的意义和“完备”的意义之间,看不出继承的关系来。

“抢”:现代有“抢劫”的意思。

《庄子·逍遥逰》“抢榆枋”:突过《战国策·魏策四》“以头抢地”:撞

都和“抢劫”的意思无关。更是少数

有的只是同一个字,古今用法不同,表示不同的词;有的则是因为我们研究不够,它们的来历还没有被发现罢了。

这类词,对初学古代汉语的人而言,确实是一种困难。但只要勤查词典、字典,就可以避免导致理解上的错误。

三、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由于语言的继承性,今义从古义发展而来,今古之间必然要发生关系。

有些关系比较明显,有些关系却比较隐晦。有些关系非常密切,竟使一般人分辨不出古今词义的细微区别;有些关系比较疏远,却又令人误以为没有关系。

学习的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一)以词义变化结果与本义相比较而论,理性意义上表现为词义的扩大、缩小或转移。

实词的理性意义可进一步解析为:理性义:内涵义、外延义

词义的扩大、缩小或转移的本质,实际就是内涵义或外延义的变化。

1、词义的扩大:外延义的扩大。即缩小特征,扩大应用范围。最常见的结果。

“醒”:原来指由酒醉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醒酒”是“醒”的本义。

《楚辞·渔夫》:“世人皆醉我独醒。”在本义基础上的比喻用法。

后来除仍指醒酒外,主要指睡眠状态的结束。唐·元稹“鸡声催欲曙,蟾影照初醒。”

“脸”:约第六世纪以后,才有“脸”出现,不同于“面”的意义。

晏殊词:“芳莲九蕊开新艳,轻红淡白匀双脸。”《集韵》:“脸,颊也。”《韵会》“目下而颊上”

王力:“这是词义扩大的典型例子。”

“江”、“河”“皮”“苦”(本义为草药名,叫大苦)。

词义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就是词义的扩大。

2、词义的缩小:外延义的缩小。即扩大特征,缩小应用范围。在汉语中比较少见。

“禽”:原是飞禽和走兽的总称。

《三国志·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猿),五曰鸟。”

后来“禽”专指鸟类。

通用变专用,属于词义范围缩小。

“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先秦不论贵贱,都可自称“朕”。

《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屈原自称

“瑞”:先秦两汉时包括吉兆和凶兆。《论衡·指瑞》:“不吉之瑞。”

“玺”:秦以前所有的印都可以叫“玺”。

3、词义转移:指词的内涵义已经发生了变动,外延义也随之发生变动的情况。即本来表示甲范围的事物,后来变成了表示乙范围的事物。“寺”:原指官署。《后汉书·刘般传》:“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

汉代九卿主管的机构都叫“寺”,如“太常寺”、“大理寺”、“鸿胪寺”等。

东汉时佛经传入中国,建白马寺置经,后来“寺”就演变为佛寺的称呼,而官署的意义反而湮没了。

“脚”:本义为小腿。《说文》:“脚,胫也。”中古转化为“足”的意义。

《晋书·陶潜传》:“潜无履,王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潜便坐伸脚令度焉。”

“涕”:本义是眼泪。《庄子》:“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后来才指鼻涕。王褒《僮约》:“目泪下,鼻涕长一尺。”

词义的转移有许多是由于不断引申而发生“断裂”造成的。转移后的意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性偶尔依稀可识,有的甚至完全看不出来。“刻”:《说文》“镂也。”即雕刻,字形从刀。

可引申为漏刻,“漏”是古代计时器,以铜壶盛水,底穿一孔,壶中立箭,上刻度数,水漏则所刻度数依次显露,用以计时,每昼夜共分一百刻。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到清代,始用时钟。以十五分钟为一刻,四刻为一小时。

由本义“雕刻”到今天的“十五分钟”,已经很难直接看出其间的联系。

(二)词义变化的结果有时不纯粹发生在理性意义上,而是发生在附加的色彩意义上。

感情色彩:1、古褒今贬:

“爪牙”:在先秦指得力的武臣猛将,也泛指辅佐君主的人,是一个带有赞美意味的词。《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诸葛亮集》卷四:“勇悍善敌者为爪牙。”一直到唐代,“爪牙”仍是一个褒义词。

但与此同时,“爪牙”的词义也在变化,它可引申指亲信、党羽,指供人驱使的人。这个意义进一步发展,排斥了前面的意义,“爪牙”就变成了一个贬义词。《现代汉语词典》对“爪牙”的注释是:“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帮凶。”

“偻儸”:原意为机警能干的人,是褒义词。后指坏人的仆从。

成语“天花乱坠”:本是褒义词。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后变成贬义。指话说得极其动听,但是空洞无物,指用甜言蜜语骗人。

成语“道貌岸然”:本是褒义词。指神态严肃庄重,高傲不可侵犯的样子。今天,用来描写那些故作正经的伪君子,已经成了贬义词。

2、古贬今褒:

“客气”:在一些古代文献中表示贬义:言行虚矫,不是出自真诚。虚矫之气即客气。

《宋书·颜延之传》荀赤松奏弹颜延之:“虽心志薄劣,而高自比拟。客气虚张,曾无愧畏,岂可复弼亮五教,增曜台阶。”

文章华而不实,古人也把它叫“客气”。刘知几《史通·周书》:“其书文而不实,雅而不检;真迹甚寡,客气尤烦。”

用“客气”来形容谦恭而彬彬有礼的样子,这种用法出现比较晚。

清代翟灏《通俗编·仪节·客气》有注释说:“今以燕居里处,多其文貌,为客气。”

现代词义的“客气”,就可能继承了清代的这种用法。

“乖”:贬义,违背,不和谐。《韩非子·亡征》:“内外乖者,可亡也。”后为顺从、听话。

3、古中今褒:

“祥”、“瑞”:最初是中性词,义为征兆,包括吉和凶。后变成褒义,专表吉祥。

4、古中今贬:

“走狗”:猎狗。《史记·勾践世家》范蠡遗文种书:“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明史《牟尼合计·贞窜》有:“你元来掉转脸皮,与封其那厮做走狗了,这样小人!”

这里的走狗,是受人豢养而帮助主人作恶的人即帮凶,用的是走狗的比喻义,带贬义。

古今词义还可能表现出轻重差异:

1、古轻今重:

“恨”:遗憾,后悔。《史记·商君列传》:“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后词义加重为仇恨。

2、古重今轻:

“贼”:指为害社会、国家命运的坏人。《潜书·室语》:“自秦以来,凡为帝者,皆贼也。”

后词义变轻为小偷。

第四节、同源词

一、什么是同源词?

由同一个词源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一组音义相通的词,叫做“同源词”。

就语言发生的起点而言,语音和语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用什么样的语音来表示什么样的语义,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们约定俗成的结果。

就词汇的发展过程而言,在产生了一定数量的词汇之后,为了表示新的意义,表示新词与旧词的细微差别,人们往往在旧词的基础上或改变读音,或改变字形,派生出音近义通的一组词。这样的一组词就叫做“同源词”。用来记录同源词的一组字叫做“同源字”二、同源词举例:

同源词可以是同字形的,也可以是不同字形的。

同字形的同源词:“抄手”

也可以是同声符的:“并”、“并”、“骿”、“骈”、“饼”

《说文·从部》:“并,相从也”《广雅·释言》:“并,兼也。”

《汉书·艺文志》:“凡二十五篇并为仓颉篇。”师古曰:“并,合也。”

《说文·人部》:“并,并也。”段注:“此举形声包会意。”“并”与“并”义无大差别。

《荀子·王制》:“无兼并之心。”注:“并,读为并。”

《说文·骨部》:“骿,并胁也。”《国语·晋语四》:“闻其骿胁,欲观其状。”注:“骿,并也。”

《说文·马部》:“骈,驾二马也。”段注:“并马谓之俪驾,亦谓之骈。并、骈皆从并。谓并二马也。”《说文·食部》:“饼,面餐也。”《释名·释饮食》:“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

“并”、“并”、“骿”、“骈”、“饼”有共同的语源义,是一组同源词。

打破字形束缚,辗转系联其他音义相通的词:

“空”、“孔”、“窟窿”、“銎”、“腔”、“康”、“糠”、“窠”、“窾”、“科”

《说文·穴部》:“空,窍也。”段玉裁注:“今俗语所谓孔也。”孔之言空。

缓言之曰“窟窿”。宋祁《宋景文公笔记》(上)《释俗》:“孙炎作反切语,……谓孔曰窟窿。”

斧受柯处有孔,故称銎。《说文·金部》:“銎,斤斧穿也。”

物体内空处曰腔。

《说文新附》:“腔,内空也。”声转为康。康本为乐器名。李孝定《甲骨文集释》:“乐器多中空,故引申有容虚之义。”孳乳之,米之皮为糠。又转为窠。《说文·穴部》:“窠,空也。”《广雅·释宫》:“窠,巢也。”王念孙疏证:“凡言窠者,皆空中之义。”鸟巢为窠,也取其中空可置身之义。字又作“窾”。《广雅·释诂三》:“窾,空也。”《庄子·养生主》:“批大郄,导大窾。”或亦作科。《史记·张仪传》:“虎贲之士,跿跔科头。”裴駰集解:“科头,谓不着兜入敌也。”

以上这些词都同源,都有中空义。

三、同源词研究的作用

理论价值:打破了汉字形体的束缚,从语音和语义两方面去寻求语词在语源上的联系。从语言的角度研究文字的发展条理、词义的转变分化,使语言文字的研究走向科学的领域。

实用价值:可以利用同源词以探讨、考证词语命名的由来,对古今名物、方言俗语的研究都不无裨益。

梳头的工具古代称“栉”,后来分化为“梳”、“篦”两个词,这两个词是根据现状特点而命名的。“梳”来源于“疏”,指梳子的各齿之间距离稀松;“篦”来源于“密”、“比”,指篦子的各齿之间排列紧密。

北京方言称驼背为“罗锅”,《广雅疏证·七卷下》“枸(gōu)篓,軬(fàn)也。”条下王念孙疏证:“枸篓者,盖中高而四下之貌。山颠谓之岣(gǒu)嵝,曲脊谓之痀(jū)偻,高田谓之瓯(ōu)窭,义与枸篓并相近。倒言之则曰偻句。”“罗锅”就是“偻句”,稍有音转,与这一组词是同源词。

同源词的研究也有助于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汉语词汇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纷繁复杂的变化,同源词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变化的轨迹,帮助我们提纲挈领地掌握词汇,不仅加深了对每个词意义的理解,而且向字族、词族的系联研究迈进了一步。

第四章语法

语法是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

图解为:语法——词法、句法词法: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句法:组词成句的规则

在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中,语法是最稳定的,它的发展演变速度甚至比基本词汇还要慢。《卜辞通纂》749片:“……王大只(获)鱼”这个句子距今已三千年,可是它所采用的句法规则以及句法成分与词类的对应关系,跟现代汉语完全一致。

不过,汉语语法究竟是发展变化的:《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

《史记·项羽本纪》:“壮士!能复饮乎?”《论语·先进》:“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就总的比例而言,古今语法比较,可说是大同小异。学习重点应放在古今不同之处。

这部分内容我们将讲四个方面的问题:1、实词活用;2、虚词分析;3、特殊语序;

4、特殊句式。其中前两个问题可归入词法范畴,后两个问题可归入句法范畴。

古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十一类,即: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第一节、实词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

名词:主语、宾语、定语动词:谓语形容词:定语、谓语、状语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这就涉及到一个词类活用的问题。这些词都是一些实词。

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暂时改变了原有的意义和语法性质,产生出别类词的语法性质,这种语言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类中表现得最充分、最复杂。

择其要者概括如下: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一般动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状语(有的语法书叫名词用作副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使动用法)

一、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有时候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意思看,仍是使动用法: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古代汉语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公将尝膳,姬曰:“所由远,请使人尝之。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春秋·上德》)

一些及物动词如“饮”“食”等用于使动时在中古以后改变了读音,这就与纯粹的及物动词区别开来了。能否完全根据古书注解里的读音来判断一个及物动词在具体的句子里是纯粹的及物动词呢,还是使动用法呢?

后代并没有改变所有的使动用法的及物动词的读音,如上面的“尝”。而且改变读音的也不限于使动用法的动词。

要判断的话,非从上下文观察不可。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它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惊姜氏:使姜氏惊晋侯饮赵盾酒:晋侯使赵盾饮酒

不能认为使动用法是由兼语式改造过来的,相反,在上古汉语里,这种兼语式反而是罕见的。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意:有的动词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用动补结构对译,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活:救活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弱:削弱

不能因此认为它们不是使动用法。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偶尔

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生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变化。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使白骨生肉(杜预注:“已死复生,白骨更肉。”)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国:使异姓立国

二、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农夫渔父过而陋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三、名词的一般动用:这时并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但词义一般也产生一些变化。

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公二年》)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韩非子·说难》)后面都带有宾语

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左传·僖公五年》)

东夷之陶者器苦窳(kǔyú),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韩非子·难一》)后面都有补语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战国策·燕策二》)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都受副词修饰

有时候名词后面没有宾语,前面也没有修饰成分: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四、名词用作状语

(一)普通名词做状语

1、表示比喻: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

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修辞的意味非常浓。

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作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君:指鲁缪公。伋: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自称)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史记·刺客列传》)(众人:普通人。国士:国中才能出众的人。)

3、表示处所: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舜勤于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

4、表示工具或依据:秦王车裂商君。(《史记·商君列传》)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或方向。

河渭不足,北饮于大泽。(《山海经·夸父追日》)

人君无道,则内暴虐其民,而外侵欺其邻国。(《韩非子·解老》)

(三)时间名词作状语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左传·隐公元年》)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

“岁”“月”“日”:这些字,按照古代的语言习惯常常被用作状语,但是,它们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

1、“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有“岁岁”(每年)“月月”(每月)“日日”(每日)的意思,表示行动的频数(shu?)或经常。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孟子·滕文公下》)

2、“日”字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当“一天一天”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

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

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日”字用在句首主语前,当“往日”讲,用来追溯过去。

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左传·昭公七年》)(君:指晋平公。州:地名)

五、词类活用的条件

要辨明句中某词是否活用,应当考察它在句中充任的成分以及它和别的词的搭配情况。

以下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一些条件。

(一)名+名,如果不构成并列、偏正、同位或判断句中的主谓关系,则有一个活用为动词。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二)名+“而”+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而”不连接名词。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而”之所以能连接“六跪”和“二螯”,是因为它们在这里用作谓语而带有描写的性质。)

(三)副+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判断句除外)。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左传·隐公元年》)

(四)名+介宾短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名词和介宾短语不能互相修饰,介宾短语常作动词的补语。

甲戌,师于汜。(《左传·襄公九年》)(师于汜:驻扎在汜水边上。)

(五)名/形+代,名/形活用为动词,且常活用为使动或意动。因为古代汉语中名/形不修饰代词。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孟子·离娄》)

(六)能愿动词“可”“欲”“能”“足”+名/形,名/形活用为动词。能愿动词修饰动词。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报任安书》)(以:已。强颜:勉强做出[笑容],即厚着脸皮的意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沛公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

(七)“所”+名/形,则名/形活用为动词。因为“所”必须同动词结合。

故俗之所贵,王之所贱。(《论贵粟疏》)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补:词类活用与兼类的区别

古代汉语历史很长,曾经在某个历史时期临时活用的词,经过人们反复使用,词性、词义及用法都稳定下来,甚至读音也发生变化,有了自己的语音形式,字典、词典也列作一个义项,这时应把它看作词的兼类。

作为基础学科的古代汉语课没必要做进一步的区分,只要明白活用与兼类有别就够了。

第二节、虚词分析代词、助词、副词、连词和叹词

一、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种,只是所用的词和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另外,还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无定代词“或”和“莫”;辅助性代词“者”和“所”。(一)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有“吾”“我”“予”(余),“女”(汝)“尔”“若”“而”“乃”,“其”“之”等。

这些代词在古代往往是音同或音近的,而同一个时期、同一个地点的方言中,语法作用、语法意义完全相同的人称代词是不应该存在的,因此研究者们从时代、方言以及语法作用等方面去寻求它们的区别,取得了一些可喜成就。如有人提出这些词来自于不同的方言,有人提出这些词最早也许是表示人称代词“格”的语法范畴。

下面我们着重从语法角度来看看这些词。

1、“吾”“我”“予”(余)——第一人称代词

吾: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主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定语

我: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梁惠王上》)主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定语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宾语

予: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主语

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定语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宾语

余: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主语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成公二年》)定语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离骚》)宾语

在上古汉语里:“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一般不用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不能换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

但是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却又可以用“吾”字了。例如: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齐物论》)

魏晋以后,“吾”才可以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作宾语。

2、“女”(汝)“尔”“若”“而”“乃”——第二人称代词

女: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主语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定语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宾语

尔:尔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公孙丑上》)主语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定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宾语

若: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史记·齐世家》)主语(《左传》作“女实征之”)吾翁即若翁。(《史记·项羽本纪》)定语吾语若。(《庄子·人间世》)宾语

而: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主语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定语

乃: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定语

“女”(汝)“尔”“若”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而”“乃”不能用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一般也不用作主语,常见的情况就只是用作定语了。

3、“其”“之”——第三人称

“其”字略等于现代汉语的“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

其: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公孙丑上》)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左传·成公三年》)

之: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

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表明:“其”字只能用作定语。“之”字只能用作宾语,有时用作兼语,例如《孟子·滕文公下》:“使之居于王所。

在上古汉语里,“其”字不能用作主语。在许多地方“其”字很像主语,其实不是。这是因为“其”字所代替的不是简单的一个名词,而是名词加“之”字。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也,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

这些地方的“之”字不能译为现代汉语的“的”。同理,这些地方的“其”字也不能译为“他的”“她的”“它的”,只能译为“他”“她”“它”。但是,从语法结构上看,正如这些地方的名词必须认为是定语一样,“其”字也必须认为是定语而不是主语。因为这种“其”字只能和后面的成分合成一个短语作整个句子的主语(如“其负大舟”)或宾语(“其入”),而不是“其”字本身能用作主语。这是古今语法的一个不同之点。

中古以后,偶尔有人把“其”字用作主语、介词宾语或双宾语中的间接宾语,那是不合上古语法规律的,古文家仍旧遵用上古语法。上古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

在这种情况下,或者用名词作主语,或者省略主语: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左传·成公三年》)(用名词“首”做主语。)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趋而辟之”的主语是“接舆”,“不得与之言”的主语是“孔子”,二者均省略。)

“之”和“其”虽同属第三人称,但是可以灵活运用,有时候是说话者本人自称,有时候是指称对话人。例如: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左传·成公三年》)(“免之”的“之”,说话人知罃自称。)

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左传·宣公二年》)

(“莫之继也”的“之”,指称赵盾,可译为“你”。“则子继之”的“之”,士季自称,可译为“我”。)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恐其不能尽于大事”等于说“恐我之不能尽于大事”。)

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上》)

(“而”,与。“其上”,你们的上司。)

学习古代汉语人称代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有时在代词后面加上“侪”“曹”“属”“等”表示多数。如: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汝曹皆当出嫁。(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侪”“曹”“属”“等”意义比较具体,“吾侪”“若属”“汝曹”等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们这班人”、“你们这些人”等,和“我们”“你们”不但结构不同,意思也有差异。

(2)古人常用谦称代替第一人称,尊称代替第二人称。

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们不受代词规律的

制约(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面);但是,从词义上说,它们又表示了“我”和“你”。

谦称:不谷臣小人老妇仆愚尊称:君大王王陛下子先生足下

自称其名或称某也是一种谦称,称人之字或官位也是一种尊称: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庭,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今少卿抱不测之罪。(司马迁《报任安书》)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资治通鉴》卷六十五)(3)总的来看,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比现代汉语用得少。

有三个原因:①古代汉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②第三人称代词不用作主语;③多用谦称和尊称分别代替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1、“是”、“此”、“斯”、“兹”、“之”:近指代词。表示“这”“这个”“这里”等。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注意:“是”在上古汉语里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近指代词,而不是判断词。

“彼”可以指人。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论语·宪问》)

由于“彼”表示远指,所以常常带有轻视的意味。后来“彼”字发展成为带有人称代词的性质,差不多完全等于现代的“他”或“他们”。但是,“彼”字始终没有完全丧失它的指示性,到底不是正式的人称代词,仍然带有轻视的意味,所以古代汉语里一般不用它来表示“他”或“他们”的意义。

“他”在上古汉语中不是人称代词,而是旁指代词,意为“其他”、“别的”,也写作“它”、“佗”。《孟子·梁惠王下》:“王顾左右而

言他。”《左传·隐公元年》:“佗邑唯命。”

3、“其”:特指代词。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史记·西门豹治邺》)

“其”常常表示受它修饰的名词所标示的人或事物是“适当”的,或有一定范围的,略相当于“那”、“那种”、“那样”或“那适当的”、“那相当的”。所以可以称“其”为表特指指示代词。

4、“若”、“尔”、“然”:略等于现代汉语的“这样”、“那样”、“如此”。

在先秦,“若”字只用作定语;“尔”字用作宾语或定语;“然”字多用作谓语,在有些古籍中也用作宾语。“尔”字在汉代以后也用作谓语。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诗》)

5、“焉”:兼词。既是指示代词,同时又具有语气词的性质。不仅指代某一范围或方面,常与人物或处所有关,还经常用在叙述句的末尾,表示停顿和提示的语气。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焉”字一般用在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作补语,而不用在及物动词的后面作宾语。这正好同指示代词“之”相反,“之”一般用在及物动词后面作宾语。

“焉”字由于经常用在句尾,表示语气的作用逐渐加强,而表示指代的作用逐渐减弱,因而在有些句子中就变成了纯粹表示停顿和提示语气的句尾语气词。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国语·晋语》)

单纯的语气词“焉”和兼有语气词性质的指示代词“焉”,界限并不十分清楚。在阅读古籍时,需注意不要轻易地把“焉”字当成单纯的语气词。

6、“诸”:合音词。兼有两类词的特性。

从使用上看,分两种情况:(1)用在动词之后,但不是在句末,是“之于”的合音。其中的“之”作动词宾语,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于”字是介词,引进与动作有关的处所等。《列子·汤问》:“投诸渤海之尾。”

(2)用在动词之后,位于句末,是“之乎”的合音。其中的“之”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乎”字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三)疑问代词:指人、指事物、指处所三类之间有交叉

1、指人的:“谁”、“孰”

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孰”与“谁”不同,它还可以指事物。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尽心下》)

“孰与”组成一个词组,用于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可译为“哪个更怎么样”或“……和……比,哪个怎么样”。有三种情况:(1)比较的价值尺度(指形容词或副词)出现在“孰与”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2)比较的价值尺度(指形容词或副词)出现在“孰与”前。

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史记》)

(3)没有价值尺度出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孰与”还用于另一种表示抉择的句子中,倾向于肯定后者。可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集·后出师表》)

这种用法和“与其……孰若……”的意义相同。如: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孰与”有时含义为“怎么”,比较的意味不浓。如: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颜渊》)

2、指事物的:主要有“何”、“胡”、“曷”、“奚”,一般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其中“何”的用法最复杂,而且出现得最多。“曷”:用作状语,在《诗经》和《尚书》里,常常是表示时间。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曷”字用作状语时,有时还和“盍”相通,表示“何不”的意思。中心好之,曷饮食之?(《诗经·唐风·有杕之杜》)

3、指处所的:主要有“安”、“恶”、“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一般用在反问句中,作状语,也作宾语。用作状语时,虽然指处所的意义不是明显的,但是它们同用作宾语时的意义是一致的,是表处所意义的引申用法,等于现代汉语“哪里”的活用。

(四)“或”和“莫”:一对相反的无定代词,代人或事。只用作主语。现代汉语没有这一类代词。

“或”:肯定性无定代词。意义为“有人”、“有的”。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孟子·滕文公上》)有时候,“或”字前面出现先行词,“或”字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一个人。

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五年》)注意:先秦古籍中“或”字一般只用作无定代词,不能用“或者”的意思去理解,即不能看作副词或连词。

“或”用作副词到汉代以后才多起来。刃之与利,或如来说。(范缜《神灭论》)

汉代以后,“或”反而是多用作副词或连词,很少用作无定代词。

“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意义为“没有谁”、“没有什么”。

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孙膑兵法·月战》)

注意:汉以后,“莫”逐渐产生新的用法,成为否定副词,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

君有急疾见于面,莫多饮酒。(《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有时也用于陈述句中,相当于“不”。诸将皆莫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五)“者”、“所”:“者”、“所”被称为辅助性代词或助词,因为它们有一定的实义,却不能单独运用。

“者”主要有两种作用:1、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者”: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后汉书·光武纪》)可译为现代汉语的“的”、“的人”、“的东西”等。“者”的辅助性进一步突出,发展到现代汉语,有时已接近词尾性质了,如“作者”、“记者”等。

2、数词、时间词后面的“者”: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韩非子·五蠹》)

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数词之后的“者”可以译为“样”、“种”、“类”、“方面”等。时间词之后的“者”则无法译出,现代也再没有这种用法了。

“者”还常常用在判断句的主语后面,有的语法著作把这种“者”字算作语气词。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这种“者”字确有表提顿语气的作用,但仍有指代的作用,即用来复指主语。因此,有的书主张把它一律归到辅助性代词一类中。

“所”:“所”字放在及物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面,组成一个“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表示行为的对象。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

注意:“所”字结构同“者”字结构所表达的意思不同。一般说来,“所”表动作的受事、被动者,“者”表动作的施事、主动者。所见所闻见者闻者

“所……者”:表示的意思与“所”字结构一致。加“者”使整个结构的名词性更加明显,“所”和它所带的动词是“者”的修饰语。“所”的指代性减弱,它的作用在于使后面的“者”字由表示行为的主动者(施事)变成被动者(受事)。例如: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

由于“所”是表示行为的受事、被动者,因此在“所”字结构前又可以加上行为的主动者。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盗跖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

“仲子”、“伯夷”、“盗跖”是后面动词的施事、主动者,用作“所”字结构的定语。一般要加助词“之”。又由于“所”字结构虽然是指代行为动作的对象,但是它不能表示具体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因此还可以在“所”字结构后面再加上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

仲子所居之室“室”就是“所居”的具体事物,给动作的对象限定了一个具体范围。

总之,“所”字结构运用起来有四种形式:(1)所食(2)所食者

(3)民之所食(或“民之所食者”)(4)所食之粟(或“民之所食之粟”)

“所”字常常用在介词“从”“以”“为”“与”等字前面,指代介词所介绍的对象,表示:行为的处所,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和方式方法,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以及与行为有关的人物,等等。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表示剑从坠的地方)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子·议兵》)(表示用来禁暴除害的工具)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韩非子·五蠧》)(表示乱的原因)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所”指代避风雨的处所)

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所”指代“使之”的方式方法。这句是说任凭你怎么支使他。)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所”指代“构”的原因,等于说怨之所以构。)

其实上古汉语的“所”字本来就可以直接用在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或动宾词组的前面,指代上述与行为有关的各个方面,并不需要介词的表示。这种用法其实应该也是上古汉语“所”字的基本用法。

后来介词的运用日益普遍,出现了“所从……”“所以……”“所为……”“所与……”等等,但是“所”的基本用法并没有完全被此类新兴结构所代替。

“有所……”“无所……”“何所……”: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礼记·礼运》)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传·僖公三十年》)

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论语·子张》)

“有所……”“无所……”是动宾词组,“所”字结构用作动词“有”或“无”的宾语。“何所……”是主谓倒装的疑问句式,“所”字结构用作主语,“何”字用作谓语,在意思上带有周遍性。

二、副词

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基本作用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在句子中作状语或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特征。

之外,在名词谓语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古代汉语中的副词,有些今天已经不使用了,有些还在用。还在用的,有的古今意义无别,有的古今意义有别。

(一)程度副词:“少”“稍”“颇”

古代汉语的“少”常用作程度副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稍”。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古代的“稍”是时间副词,有“逐渐”的意思。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

程度副词“颇”在古代有两种意思。一是“很、甚”。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保存这种用法。另一个意思是“稍、略”。例如: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论衡·别通篇》)

一般说来,“颇”作“稍、略”讲的例子在古代比较多一些,注意别都用现代汉语书面语的“颇”的意思来理解。

(二)范围副词:“但”“徒”“特”“第”“直”“仅”

现代汉语“但”主要是表示转折的连词,古代汉语“但”则主要是表示范围的副词,和现代的“只”意思相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现代汉语的“不但”和“但愿”

“徒”“特”“第”“直”在古代汉语中也常用来表示“只”的意思:

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史记·魏公子列传》)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范围副词“仅”从古到今意义发生过较大变化。“仅”表示“只”“才”“刚够”的意思,是古今一致的。“仅”的特点是言其少。

但是,在唐代诗文中“仅”还可以言其多,有“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的意思。例如:江国踰千里,山城仅百层。(杜甫《泊岳阳城下》)

这类“仅”一般只用在数目字的前面,读去声jìn。这种用法在宋代的作品中还偶尔出现,但只限于接近口语的宋人语录体中。

(三)时间副词

“曾”:在古代汉语作副词时,可以表示时间,意思相当于“曾经”,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

副词“曾”在古代的主要作用并不是表示时间,而是表示情态,用来加强否定语气,和现代的“居然”、“竟”意思略微相近。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

古代常用来表示“曾经”的时间副词不是“曾”,而是“尝”。现代汉语“未尝”、“何尝”

“再”:古代汉语的“再”是数量词,一般专指两次,如: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到了唐代,“再”可以专指“第二次”,如杜甫《后游修觉寺》诗: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古汉语的“再来”,一般都应理解为“来两次”(或“第二次来”)现代汉语的“再来”,在古代要说成“复来”。

古代表示不断重复出现的副词还有一个“仍”字,主要是“频繁、重复多次”的意思。例如:

晋仍无道而鲜胄。(《国语·周语》)

(四)谦敬副词:这类副词原来一般都有比较具体的意义,用作谦敬副词后,主要是向人表示尊敬,原来的具体意义变得很不明显甚至消失。

试比较: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请求一般动词

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上》)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没有对任何人表示请求,只是起了向对话人表示敬意的作用。谦敬副词

表敬副词常用的还有:“幸”、“谨”、“敬”、“惠”、“辱”等。

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列传》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子,一国太子,辱在此。(《史记·晋世家》)

表谦副词常用的有:“窃”、“忝”、“猥”、“愚”等。

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后汉书·史弼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五)指代性副词:“相”和“见”

用在及物动词前面作状语,意义上指代宾语,动词后面不带宾语。

“相”:1.“相”字作一般副词,可以表示“互相”,也可以表示“递相”。例如: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互相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递相

2.“相”字作指代性副词,兼表示称代第一、第二、第三人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见了我认识我

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迎接你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朝着他

“见”:“见”字作指代性副词,兼表示称代第一人称。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现代汉语中还常见“见笑”、“见谅”等,就是这种用法的保留。

三、连词:“而”

(一)表示假设关系:前项表示假设,后项表示推论,可译为“假如”、“如果”。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人而无知(zhī),与木何异?(范缜《神灭论》)

(二)表示偏正关系:前项为状语,后项为动词谓语,可以不译。

老妇恃辇而行。(《战国策·赵策》)吾恂恂而起。(柳宗元《捕蛇者说》)

四、助词:“之”

(一)作结构助词

1.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同一关系,可以译为“这样”、“那样”等。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汤问》)

2.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句子变成词组,可以作主语、宾语、谓语、句首状语,还可以作复句的分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二)作衬音助词不表示任何意义,只起补凑音节的作用。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史记·李将军列传》)

第三节、特殊语序

语序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指句中各成份的排列次序。

一、宾语前置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要放到动词或介词前面。这条规则基本上是严整的。

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齐策》)许字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

这条规则比我们后面要讲到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严格得多。

但也有不前置的。有两种情况:1、位在介词“于”“于”后的疑问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如:礼起于何也?(《荀子·礼论》)臣若不启,陛下于何闻之?(《南齐书·王子良传》)

注:“于”、“于”是同义词。《诗经》、《尚书》、《周易》多作“于”,其他书多作“于”。有些书(如《左传》)“于”“于”并用,“于”常用于地名之前,其余写作“于”。但是动词词头作“于”,叹词作“于(wū)”,则不相混。汉字简化后都写作“于”。

2、在少数固定格式中,疑问代词“何”位于之后。如:

如/若/奈何如/若/奈……何如/若/奈之何

随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现象越来越少,疑问句也受其类化在缓慢地变化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的现象在先秦时已有萌芽,到汉以后明显起来。

寡人将去斯而之何?(《列子·力命》)武帝问:“言何?”(《汉书·酷吏传》)

馆当以何为名?(《世说新语·言语》)

南北朝以后,疑问代词宾语后置的发展已经在口语中完成了。但中古以后在仿古的文章中还保留有前置式。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注意:这里专指含有否定副词“不、毋、未”和无定代词“莫”的否定句。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宾语前置的规律在用否定词“未”、“莫”的句子里最为严格,很少例外。

为什么在用“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中,没有宾语前置?

这是因为“弗”、“勿”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非”字否定整个谓语,而“无”字本身就是动词,否定的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这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就是“无”字的宾语。

如前所述,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没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严格。

先秦汉语中,还有相当多的代词宾语在否定句中不前置。

于是遂焚公室,人莫救之。(《韩非子·内储说上》)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史记·李将军列传》)

到汉代,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情况越来越少,后置的形势已基本形成。魏晋以后,在接近口语的作品如《世说新语》、《百喻经》中,已经很少见到前置的用例了。

周光午《先秦否定句代词宾语位置问题》(《语法论集》(三)P128-P129.中国语文杂志社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三)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这个宾语常是一个名词),可以把宾语提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并在提前了的宾语之后加代词“之、是”来复指,以示强调。

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岂不榖是为?(《左传·僖公四年》)

有时可用“斯”复指: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豳风·七月》)

“焉”是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含有“于是”的意义,也能复指。“于”“于”可以认为是“于是”的省略。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赫赫南仲,玁狁于襄。(《诗经·小雅·出车》)王贪而无厌,惟蔡于感。(《左传·昭公十一年》)“唯……是”“唯……之”: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求。(《列子·汤问》)

不但把宾语提前,还表示动作行为对象(宾语)的单一性、排他性。

如果宾语本身就是代词,用来复指的代词一般只用“之”,不用“是”。其中“是之谓”、“此之谓”已成为一种凝固形式,在古文中很常见。(四)没有结构标志的宾语前置。

1、一般句式中动词的代词宾语前置。

“是”:子孙是保。(陈逆簋)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是谓”构成凝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是“人们把它叫做”或“我们把它叫做”。“是”的这种用法是它区别于“之”、“此”等代词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他代词偶尔也有前置的,如:民献有十夫予翼。(《尚书·大诰》)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

2、一般句式中介词宾语前置爲了强调介词宾语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

“是以”、“是用”后来凝固成为一个固定格式,表因果关系。

二、表示行为数量、人物数量的词序:

(一)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古今汉语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古汉语一般不用动量词,二是古汉语数词一般放在动词前。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鴐,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古汉语也有少数数词在动词之后:鞭师曹三百。(《左传·襄公十四年》)亲推之三。(《左传·定公九年》)

动词后的数词都有“众多”之意,可见词序的这种变换有强调数量多的用意。

还有一种强调行为数量的方法。除了把数词放在动词后面外,还把前面的动词结构加“者”,使它变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作全句的主语,这样数词就变成了全句的谓语,成爲了句意的中心。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汉语的动量词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盛行于唐宋以后。

(二)表示人、事物数量的词序:

古代汉语常常只用数词表示,数词大多在所修饰的名词前,少数在后。若用数量词,多在名词后边。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舜有大功二十而为天子。(《左传·文公十八年》)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左传·宣公二年》)

列举性的叙述句:赏赐前后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杂缯三万匹,奴婢百七十人,马二千匹,甲第一区。(《汉书·霍光传》)

数量词在名词前,先秦不多见,但已出现在《左传》、《论语》等书中。

卫人使屠伯馈叔向羹与一箧锦。(《左传·昭公十三年》)一箪食,一瓢饮。(《论语·雍也》)

人、物单位词(名量词)在先秦已有萌芽,但真正的发达还在汉代以后。

三、定语后置:汉马死者十余万。(《史记·匈奴列传》)

四、谓语前置:突出疑问对象、感叹中心、祈使内容。

谁与,哭者?(《礼记·檀弓上》)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勉哉,夫子!(《史记·周本纪》)

第四节、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以名词作谓语的句子,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或分类。

在上古汉语里,没有判断词(或系词),“是”发展为判断词是汉魏以后的事。

判断句的形式:1、……者,……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也。其巫,老女子也。(《史记·滑稽列传》)

3、……者,……。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4、……,……。秦,虎狼之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判断句的活用。有时表比喻,有时表因果复句的内容。

赵盾,夏日之日也。(《左传·文公七年》)(表比喻)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表因果复句的内容)

判断句中,名词谓语可受副词修饰,如“皆、非、必、即、乃”等。要注意:不能把它们当作判断词。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史记·项羽本纪》)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

也可在名词谓语前加语气词“维”、“惟”等

我马维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而惟旧人。(《尚书·大诰》)

“为”: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作为盟主)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谁算作夫子)

只是在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相当。

余为伯鯈,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参考: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之《中国文法中的系词》王力《汉语史稿》

二、被动句:在谓语是动词的叙述句中,主语可能是动作的承受者。

宋师败绩,华元虏。(《吕氏春秋·察微》)

晋人执卫成公,归之于周,使医鸩之,不死,医亦不诛。(《国语·鲁语上》)

(韦昭注:“不诛医者,讳以行毒也。”)

在古汉语中,这种没有结构形式特点的被动句占相当数量。并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

被动句式:是指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的被动性质。

汉语被动句式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但使用远没有现代普遍。汉以后的文章,被动句式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使用也逐渐普遍。

(一)“于”字句:主+谓+“于”+主动者

郄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在先秦比较常见。

(二)“见”字句:主+“见”+谓

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二子》)“见”字句无法引出主动者,因为“见”是助词,所以在有必要表示施事者的时候,可以和“于”字句结合。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百川灌河》)

(三)“为”字句:主+“为”+主动者+谓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当“为”不引进主动者时,视为助词。父兄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以上各式先秦汉语均见之。到了汉代,被动句式又有了新的发展。

(四)“为……所……”句:主+“为”+主动者+“所”+谓

是由先秦“为”字句发展而来的,在古书中最为常见。

“所”字具有代词性,常和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搭配,而被动句的动词正是一个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所以在“为”字句中插进一个“所”字帮助表被动是协调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篇》)

“为”字之后的主动者不出现,构成:“为”+“所”+谓:

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三国志·武帝纪》)

(五)“被”字句:主+“被”+谓

萌芽于战国末,普遍应用于汉代。但“被”字和动词之间还不能插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且词义也没有完全虚化,仍带有“蒙受”、“遭受”的意思。

七国之难,发怒于错,错卒以被戮。(《史记·酷吏列传》)

汉末以后,“被”字后面才能引进主动者。

弥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语·言语》)这个时候,“被”转化为介词。

(六)“被……所……”式:主+“被”+主动者+“所”+谓

吴郡顾士瑞……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颜氏家训·杂艺篇》)

可看作是“为……所……”式的类化。

当时一般还只在一些比较接近口语的文章中出现。唐以后,在比较接近口语的文章和诗词中,“被”逐渐代替了其他表示被动的句式,但一般文言文仍然多沿用其他几种被动句式。

这种格式发展为现代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形式。

三、反问句几种习惯用法:(一)“不亦……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二)“何以……为”(何……为)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三)“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有时写成“何有”,宾语要随文意补出。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孟子·告子下》)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论语·里仁》)

四、与感叹语气有关的句法

(一)谓语前置

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史记·孙武吴起列传》)

古代汉语(郭赐良版本)考研复习资料

郭锡良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资料

名词解释、简答 1、字母 字母就是表示古代声母的代表字。 2、五音 早期音韵学著作中分析声纽的术语。所谓五音,是指声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五音中,唇音又分为重、轻唇音,舌音分为舌头音、舌上音,齿音又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 3、清浊 从发音方法来分,清音是不带音声母,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浊音是带音声母,发音时声带振动。 4、阴声韵 阴声韵,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音 [-u][-i]收尾的韵,如表中的戈果过韵和脂旨至韵。 5、阳声韵 阳声韵,简称阳声,指以鼻音[-m][-n][-?]收尾的韵,如表中的侵寝沁韵、真轸震韵和东董送韵。 6、白话 古白话指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以北方口语为基础。古白话的真正兴起是在唐宋,如唐代的变文、禅宗语录。宋代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古白话的正式形成。古白话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7、文言 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如《诗》、《书》、《礼》、《春秋》、《老子》、《论语》、《荀子》等所使用的;以及后来历代作者仿古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如两汉诗文歌赋、唐宋散文等。文言有两大特点:第一,它是脱离口语的,因此带有超方言性;第二,它带有人为的仿古性,因此是超越时代的。 8、六书 六书是战国以后的人根据汉字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9、许慎对六书的定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0、四体二用 清代学者戴震提出,是对六书的分类情况。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 11、古无轻唇 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只有重唇音帮、旁、並、明。后来的轻唇音都是由重唇音分化来的。 12、古无舌上 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知、彻、澄等舌上音,这类音中古时期才从端、透、定等舌头音中分化出来。

考研古代汉语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复习要点 一六书造字法 六书造字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汉字的四大造字法 简介:古代中国人将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它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六书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还有不够完善周密的地方。但它仍然不失为了解汉字的最好的纲要。可以说?六书说?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 象形文字 是人类社会最初产生的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是构字方式的一种文字。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龜?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魚?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門?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会意字

概述会意字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 也。?类指事类,谊同义,同挥,指犹言导向。他这八字的界 说比较含混,大致是说,比拼代表某些事物的文,并合其义而 成新义,而对这个新义的理解需要依 假借字 简介假借字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 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 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 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 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如?北?,甲骨文作??,像二人相背。北方的?北?无形可像,就借语音相同的??来表示北方的意思。在用字当中既然本有其字,为什么还要另外写一个假借字呢,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写书者仓促间写为一个音同的字,历代传抄因其旧而不改;另一种原因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师承,经常习惯以某字代某字用,后世传写也就一仍其旧。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三)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三) 第十四节、几种修辞表达方式 1、用典: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语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叫用典。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种用法的好处是含蓄,增强表现力。缺点是时间过久,后人难于理解;有时随意割裂拼凑,以至形成一种生造的畸形词语。 2、委婉:不把表述的内容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地把话说得婉转曲折,含蓄有致,这就是委婉。古书中常见的委婉手法有:(1 )使用谦敬语。如对己表谦的有“仆、愚﹑妾﹑奴﹑小人﹑下走﹑下臣﹑不谷﹑寡人”等谦称来代替第一人称。对人(特别是皇上)用“左右﹑足下﹑先生﹑执事﹑陛下”来代替第二人称。(2 )避讳语。就是对要说的事加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如“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3 )迂回语。本来想说甲事,却偏要说乙事,转弯抹角,话中有话。这就是迂回语。在外交辞令上多使用。 3、分承:在遣词造句中,把本来应写成两个短语或句子的话,合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照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这种修辞方式就是分承,或者叫做并提。如“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整。”,句中“耳目聪明” 形式上是一个主谓结构,其实是“耳聪”“目明”两个主谓结构分承而来。这种方式可以使行文紧凑,但在内容表达上却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4、共用:在行文中,两个相连接的词或词组共用某一个或必个词语,换言之,同一个或几个词语在组合搭配的关系上是兼管着两个相连的词或词组。这种修辞方式就是共用。如:“今君有区区之辞,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中“拊爱”和“子”这两个动词共用“民”这个宾语。 5、复合偏义:把两个意义相对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义上只睛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这种修辞表达方式就是复合偏义。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异同”只有“异”义,“同”不表义。 6、互文见义: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或三个形式相同(或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用权这两个(或三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关系,这种修辞方法叫做互文见义,(简称互文、互言﹑互备﹑互体﹑参互)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意思是:烟雾和月色笼罩着寒凉的江水和沙滩。 第十五节、古书的注解 1、古书的基本体例:有传﹑注﹑笺﹑诂﹑解﹑章句﹑音义﹑正义﹑补注、集注﹑集解﹑集释等。大致类型有:(1)传注体:用以解释古书正文,(2)义疏体:既解释古书正文,又解释前人注文。(3)集解(集注﹑集释)体:在同一本古书下洪各家注释。 2、《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的四家的注解,即西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唐陆德明的《毛诗音义》(又叫《释文》),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又叫《疏》)。 3、古书注解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1)解释词义(2)串讲文意(3)

古代汉语试题6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6)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10) 1、在古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 A 不谷 B 惠 C 令 D 陛下 2、许慎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 3、从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语言现象分析下列句子的加点词,不属于联绵词的是:() A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凡民有丧,匍匐救之D子慕予兮善窈窕 4、下列句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句子是:() A 制,严邑也。 B 是皆秦之罪也。 C 南冥者,天池也。 D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 5、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 A 然煮烹烧 B 遵道建造 C 鄙阶阵都 D 物特牢牺 6、《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 A 贾逵 B 郑玄C许慎D 马融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之“已”的用法或意义是:() A 动词“停止”B同“矣”,语气词。C 副词“已经”D 而已、罢了 8、下列几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有:() A 迹、跡 B 知、智 C 详、佯 D 沽、酤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有:() A 王者贵乎?士贵乎?B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C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D 小国寡民 10、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姜氏何厭之有?B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C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D莫之夭阏者。 二、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空格上)(1ⅹ10) 1、我国第一部专门解释词义的辞典是(),它共分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等等。 2、《老子》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所以又称为()。 3、在《北冥有鱼》一文里,庄子运用()的艺术手法刻画了鲲鹏的高大形象,使之与渺小的斥鴳形成强烈对比。 4、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链条式引申和()。 5、《诗经》的语言以()为主,兼用杂言,显得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有一种形式美。 6、汉字产生的途径有记号和()。 7、“为酒甚美,縣帜甚高”的“縣”与()构成古今字。 8、《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选自(),原书本无题目,这一题目是选者后来加的。 9、尽管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汉字的(),而不是源。 10、“離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的“離”与()构成通假字。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10)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3、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4、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5、宋人有酤酒者。 6、泾以渭浊,湜湜其止。 7、多行不义,必自斃,子姑待之。8、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0、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四、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种类型(1×10) 自:北:眉:上:莫:吠:雲:三:其:霜:

古代汉语:重点句子辨析整理大全(考试实用)[1]

古代汉语:重点句子辨析整理大全(考试实用) 句子 治国何患?何谓也?(以上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又何马之能知也。(以上是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判断句:此黎丘丈人之智也。是必夫奇鬼也。 判断句:(1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 )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 (“是”是指示代词“这”意。) 宾语前置:(1 )无乃尔是过与?(2 )何以伐为?(3 )又何加焉?(4 )岁不我与。 双宾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分承修辞方法。“岈然”承“高”而言。“洼然”承“下”而言。“若垤”又承“岈然”而言,“若穴”又承“洼然”而言。 2 、萦青绕白:指代修辞方法。“青”指代青山,“白”指代河 流山川。3 、故为之文以志:双宾语。 1 、谓之京城大叔。(双宾语) 2 、姜氏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 、不如早为之所。(双宾语) 4 、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5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双宾语) 6 、君何患焉?(疑代) 7 、其是之 谓乎?(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1 、此城濮之赋也,(判断句) 2 、晋与鲁卫,兄弟也。(同上) 3 、丈夫之许,寡人之愿也。(同上) 1 、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复指前置宾语) 2 、无亦是务乎?(疑代作前置宾语)。 3 、有令德也夫:判 断句。4 、夫令名,德之舆也。(判断句)5 、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两个动词共用一个宾语。 天下莫之能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 、客何好?客何能?(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 、为之驾。(双宾语) 3 、以何市而反?(疑代作宾语前置)。 4 、 不拊爱子其民(二动词共一宾语)5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判断句)。 1 、寡人将谁朝而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 、千里之马至者三:数量词作谓语。 3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 乎?(“见”表被动的助动词,整句是被动句。) 1 、项籍者,下相人也。(判断句) 2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宾语前置)。 3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表示目的的判断句。 4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谓语。“者”字结构表示“的次数”作主语。 5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被动句。 6 、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双宾语。6 、大王来何操(疑代宾语前置) 7 、吾为若德。(双宾语)。 其田单之谓邪:(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1 、何以复加?(疑代) 2 、何谓相坐?(同上) 3 、何以女为见(同上)。 4 、子卿尚复谁为乎?(同上) 5 、 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被动句式。6 、虽欲报恩将安归:(疑代) 1 、卿弟安在?(疑代) 2 、恐见疑于当时矣:被动句。 3 、是何言之陋也!(感叹句)这说的话是多么的浅薄。 1 、车边病是也:(判断句) 2 、耳目聪明:分承修辞方法,即耳聪目明。 1 、吾其左衽矣:借代修辞方法。指代晋国将要被符坚灭亡。 2 、为晋兵所杀:被动句式。 ════════════════════════════════════════════════════════════════════ 华夏大地教育网https://www.doczj.com/doc/529627213.html, 中国远程教育领航者自考网络辅导第一校园本套试题共分3页,当前页是第1页-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简体版)分析

15文员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 1.谈谈汉字的特点。 2.简要说明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 3.许慎《说文》序里关于六书是如何解说的,举例说明。 4.谈谈六书理论的贡献和局限性。 5.简要说明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区别。 6.形声字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哪六种,举例说明。 7.如何理解形声字的形(意)符? 8.意符和部首有何异同点? 9.为什么说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方式? 10.分析下列汉字的形体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形义关系: 人、解、高、大、诗、车、责、闻、刃、亦、星、虎从、莫、取、及、锡、见、斧、看 11.简要说明繁简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12.异体字形体上的分歧有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13.有哪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举例说明。 14. 什么是通假?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5. 用字通假与造字的假借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16. 什么是古今字?举例说明古今字有哪些特点? 17. 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8. 通假字与古今字有什么不同? 19.什么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什么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二者的关系怎样? 参考答案: 1.谈谈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每个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是一种以象形字为基本构字部件的表意体系文字。汉字结构的发展,经历了表形、表意和音义结合三个阶段:(1)表形阶段:表形阶段的汉字,主要是直观描拟外物的具体形象的象形字,它们有的是直接从记事图画脱胎而来的。(2)表意阶段:有些比较抽象、复杂的概念,用象形、指事难以造字,人们就用两个或几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表示,形成了会意字,汉字进入了表意阶段。(3)音义结合阶段:表形和表意的字,只能用形象或抽象的图形符号来表示语词的含义,而不能表示语词的读音。因此,每一个字的读音,必须一个一个地死记。而文字的作用,就是记录有音的语词,因此,这些字在使用上和发展上,就受到很大局限。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人们就已经造好了的表形、表意字为基础,创造了音义结合的造字方法,汉字进入了音义结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九、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大案 古代漢語試題(A) 一.填空題(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許慎六書“假借”的定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異體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字學家辨別漢字的本義主要依靠漢字的_________。 5.我國第一部字典是東漢許慎著的_________________。 6.判斷句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作謂語。 7.上古漢語判斷句很少用判斷詞_______來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鄭伯克段于鄢》選自《十三經》中的_______。 9.“莫”的本義是______,“莫”的今字是________。 二.解釋下列詞語意義並指出詞性(每題1分,共20題,共20分) 1.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雉: 2.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諸: 3.一之爲甚,其可再乎? 其: 4.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行李: 5.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焉: 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克: 7.賊民之主,不忠。 賊: 8.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殿: 9.雖然,必告不穀。 不穀: 10.晉侯問嗣焉,稱解狐。 稱:11.於是乘其車,揭其劒,過其友。過: 12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 發: 13.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顧: 14.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誠: 15.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 16.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茍: 17.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 歸: 18.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義。 庠序: 19.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 藝: 20.徴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徴: 三.指出下列句子類型,如判斷句、賓語前置句、被動句等(每題1分,20題,共20分) 1.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 2.制,嚴邑也。 3.虢,虞之表也。 4.吾乃梁人也。 5.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6.百乘,顯使也。 7.郤克傷於矢。 8.君能補過,袞不廢也。 9.故不能推車而及。 10.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11.君何患焉? 12.許子奚爲不自識? 13.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14.姜氏何厭之有? 15.“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16.爾貢苞茅不入,無以縮酒,寡人是征。 17.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18.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19.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 20.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所活用的詞(如果有多個全部指出),並解釋詞義(每題2分,10題,共20分) 1.晉靈公不君。 2.從左右,皆肘之。

古代汉语部分整理

鄭伯克段于鄢 要點提示 一、文字 【通假字】 1.莊公寤生。(寤—啎) 2.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帥—)3.若闕地及泉。(闕—掘) 【古今字】1.謂之京城大叔。(大—太)2.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避)3.姜氏何厭之有。(厭—饜,注:義通) 【異體字】1.佗邑唯命。(佗—他)2.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三—三)3.多行不義,必自斃。(斃—獘)4.無庸,將自及。(庸—用)5.遂寘姜氏於城潁。(寘—置)6.孝子不匱,永錫爾類。(錫—賜) 二、词汇 【古今異義詞】1.多行不義,必自斃。(斃:倒臺)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貳:兩屬)3.厚將得衆。(厚:領土廣大)4.大叔完聚。(完:修葺)5.繕甲兵。(兵:武器)6.夫人將啓之。(啓:打開城門)7.未嘗君之羹。(羹:帶汁的肉)8.愛其母,施及莊公。(施:延伸、影響)【古今同形異構詞語】1.不及黃泉,無相見也。(相見:見我)2.大叔又收貳以爲己邑(以爲:“以”是介詞,賓語“之”省略,“爲”是動詞,作爲) 三、语法 【句式】 [一]判斷句: 1.制,巖邑也。(主語:制,謂語:巖邑) 2.國之害也。{主語:此(省略),謂語:國之害} 3.潁考叔爲潁谷封人。(主語:潁考叔,謂語:爲潁谷封人) 4.潁考叔,純孝也。{主語:潁考叔,謂語:純孝(之人)} [二]被動句: 1.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蔓草是被除的物件,此爲不帶形式標誌的被動句) [三]賓語前置句: 1.姜氏何厭之有?(何厭,前置賓語,依靠指代詞“之”複指提到動詞“有”之前) 2.敢問何謂也?(何,前置賓語,疑問代詞在疑問句中作賓語,故提到動詞“謂”之前) 3.君何患焉?(何,前置賓語,疑問代詞在疑問句中作賓語,故提到動詞“患”之前) 4.其是之謂乎?(是,前置賓語,依靠指代詞“之”復指提到動詞“謂”之前) [四]雙賓語句: 1.謂之京城大叔。(之,間接賓語,京城大叔,直接賓語) 2.不如早爲之所。(之,間接賓語,所,直接賓語) 3.公賜之食。(之,間接賓語,食,直接賓語) 4.公語之故,且告之悔。(之,間接賓語,故、悔,直接賓語) [五]習慣句式: 1.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猶……況……,先退一步,然後再進一步申說) 2.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若之何,對他怎麽辦) 【詞類活用】 1.莊公寤生,驚姜氏。(驚,用如使動,意爲“使……受驚”) 2.愛共叔段,欲立之。(立,用如使動,意爲“使……立”) 3.夫人將啓之。(啓,爲動用法,意爲“爲……開門”) 4.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隧,名詞用如動詞,意爲“挖隧道”) 【重要虛詞】 1.公弗許。(弗,一般性的否定副詞,只能否定及物動詞,且動詞後不能帶賓語)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既而,是時間副詞“既”和連詞“而”的結合,表示某事過後不

古代汉语考试重点

古代汉语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切: 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被切字的声母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跟反切下字相同。 2、叶音: 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 3、古音通假: 古代汉语里音同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 4、声纽: 古代声母用汉字代表,称为“字母”,上古也称“声纽”或“纽”。 5、入派三声: 是一种声调系统的变化。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代的入声发展逐渐消失,分别演变派入到平、上、去三个声调中去。具体情况是: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次浊声母入声字归去声,清声母入声字分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各调中去。 6、平仄: 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律”。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古代的入声现在转入其他三声中。 7、破读、如字: “破读”是通过改变字(词)的读音来区别词义或词性的方法。传统上把一个字(词)原来的读音叫“本音”或“如字”,把改变的读音叫“破读”或“读破”。 8、读若、读如: 注音术语,主要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它实属一种譬况法,与现代用音标注音相比较是粗疏的,注释字与被释字的读音有时不完全相同,只是相近。 9、浑言、析言: 浑言:汉语训诂学用语,指笼统的说。 析言:对同类事物,辨析异同,另加别名。 10、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作动、形容词作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 11、疏: 由于时代的变迁,前人的注解已经不再容易理解,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成为“疏”,也叫“正义”。 12、黏对: “黏”: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上联对句是A型,则下联出句是a型;上联对句是B型,则下联出句是b型。 “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出句是a型,则对句是B型;出句是b型,则对句是A型。 13、拗救: 所谓拗句,就是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 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叫作拗救。 二、简答

古代汉语考研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考研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模拟题和答案

九、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大案 古代汉语试题(A) 一.填空题(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许慎六书“假借”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体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汉字的本义主要依靠汉字的_________。 5.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着的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句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作谓语。 7.上古汉语判断句很少用判断词_______来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十三经》中的_______。 9.“莫”的本义是______,“莫”的今字是________。 二.解释下列词语意义并指出词性(每题1分,共20题,共20分)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雉: 2.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诸: 3.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5.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焉: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 7.贼民之主,不忠。 贼: 8.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殿: 9.虽然,必告不谷。 不谷: 10.晋侯问嗣焉,称解狐。 称: 1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过: 1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发: 1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顾: 14.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 诚: 15.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 16.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茍: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 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 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 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 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 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

知识点汇总情况_古代汉语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古代汉语》(上册)通论知识要点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1古代汉语:古代汉民族的语言。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古代汉语泛指“五四”以前的汉民族语言,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狭义的古代汉语特指以先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即文言﹙或文言文、古文﹚。 2汉语发展的历史分期: ①上古汉语:先两汉到晋时期。其书面语是在先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文言。 ②中古汉语: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其书面语是在六朝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③近代汉语:元明清时期。其书面语是以近代北方话为基础的近代白话。 ④现代汉语:“五四”以后。其书面语是在现代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 3古汉语书面语的两大分支: ①文言系统:文言是以先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的书面语系统。 ②白话系统:白话是六朝以来在北方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中古和近代汉语的书面语系统,含古白话﹙中古汉语﹚和近代白话﹙近代汉语﹚。二怎样学好古代汉语: 1古汉语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文言。因为: ①文言是汉语书面语的源头,全面认识汉语书面语必从文言开始。 ②我国古代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多用文言写成的,传承古代文化,必须从掌握文言入手。 2学习古汉语的基本方法: ①把握知识体系,突出重点难点;②文选与通论有机结合; ③充分利用工具书和现代学习工具;④博学好问、勤于积累、善于总结。 附:古汉语研究的三个重要阶段 1汉初到东晋末: 偏重于文字、训诂研究,是古代汉语语义研究的重要阶段。著作

有毛亨《诗诂训传》、扬雄《方言》、许慎《说文解字》、玄《毛诗笺》等。 2南北朝到明末: 偏重于韵律及音系研究,是古代汉语语音研究的重要阶段。著作有约《四声谱》、陆法言《切韵》、年《广韵》、周德清《中原音韵》等。 3清代: 古汉语研究全面发展并成就辉煌的阶段。出现了一大批古文字、音韵、训诂等国学大师及语言学名著。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句读》、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以上说文四大家)、王念《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淇《助字辨略》、澧《切韵考》、戴震《声韵考》、阮元《经籍纂诂》、章炳麟《国故论衡》、怡让《契文举例》、罗振玉《殷文存》等。 ■第一单元:文字、词汇、工具书 ●笫一节文字 一什么是文字: 1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起源: 文字起源于记事图画。两万多年前的山洞壁画,多具记事性质。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是当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称为“人类古文化的活化石”。 3三大古老文字: 古美索不达尼亚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文字(钉头文字)、甲骨文体系的古汉字。﹙周有光认为发源于中美洲古土著族的玛雅文字是笫四大古文字﹚ 二汉字的性质: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三)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三) 第十一节代词 1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1)指人的。有“谁、孰”。a“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b“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2)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胡、奚、曷”经常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b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奚以”询问方法。 (3)指处所。有“安、恶、焉”。a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 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

问处所。如“沛公安在?”c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2、指示代词:(1)“之、兹、其”,表泛指和特指。a“其”特指代词只作定语。b“之、兹”泛指,c“之”作定、宾。 (2)“此、是、斯”近指。a表示“这”义。b作主、定、宾语。c“此、是”可作判断谓语。d此和彼对应。 (3)“彼、夫”远指。a表“那”义。b“彼”指代性强,可作主、定宾语。c“夫”指示性较弱,多作定语。 (4)“尔、若、然”,谓词性。a表“如此”“象这(那)样”义。b在先秦,“尔”作定、宾语。c“若”只作定语。d“然”多作谓语。 (5)“焉、诸”特殊的指示代词。a“焉”相当“于此(之)”,常作补语。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一部分“焉”在句末虚化成语气词,表提示。如“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c“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d相当“之于”的“诸”用在叙述句里,如“投诸渤海之尾”;e相当“之乎”的“诸”用在疑问句里,如“不识有诸?”。

古代汉语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 一、单项选择题: 1.“六书”名称最早见于 [ ] A.《左传》 B.《汉书》 C.《周礼》 D.《说文解字》 2.作为书面语的文言文,其基础是 [ ] A.先秦口语 B.两汉口语 C.先秦书面语 D.两汉书面语 3. 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释的大型工具书是 [ ] A.《康熙字典》 B.《经籍籑诂》 C.《辞源》 D.《词诠》 4.列出“六书”细目,并且下了定义,做出了界说的是 [ ] A.《周礼注》 B.《汉书》 C.《左传》 D.《说文解字》 5.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是 [ ] A.《康熙字典》 B.《说文解字》 C.《尔雅》 D.《正字通》 6.《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 [ ] A.杨树达 B.张相 C.朱起凤 D.符定一 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 ] A.亦寸甘下 B.犬上本州 C.夕末刃及 D.朱又曰目 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衬体象形字的一组是 [ ] A.页须瓜果 B.犬牢本州 C.夕末刃文 D.聿眉曰目 9.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 ] A.亦降甘下 B.犬信本州 C.牧末刃及 D.敝寇逐取 10.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 [ ] A.宀 B.厂 C.示 D.邑 11.下列为古今字的一组是 [ ] A.泪淚 B.早蚤 C.後后 D.责债 12.“夫寒之于衣,不待輕煖”中“煖”是“暖”的异体字,其结构上的差别是 [ ] A.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 B.同是会意字,成分不同 C.同是形声字,形符不同 D.同是形声字,声符不同 13.下列为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寶宝 B.村邨 C.无毋 D.竟境 14.汉字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主持推行的规范化字体是 [ ] A.小篆 B.楷书 C.大篆 D.隶书 15.被称为古汉字与今汉字分水岭的是 [ ] A.楷书 B.隶书 C.大篆 D.小篆 16.“缤纷”一词是 [ ] A.叠韵联绵词 B.双声联绵词 C.双声叠韵联绵词 D.音译外来词 17.下列四句中有偏义复词的是 [ ] A.苟富贵,无相忘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从左右,皆肘之 D.无羽毛以御寒暑 18.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 A.色:臉色—颜色 B.汤:开水—菜汤 C.狱:案件—监狱 D.子:子女—儿子 1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句中“莫”的詞性是 [ ] A.副词 B.名词 C.形容词 D.无定代词 20.下面各句,“之”是结构助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 [ ]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 C.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通训定声》。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 古书注解 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一、填空: 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10、清代王引之 《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 列(上、下平声各15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11、近人张相《诗 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 笔划多少为序。笔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 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12、古代汉语以单音 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五种依次排列。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B、加上词头词 尾。 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1 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辨别本义。 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 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纠正。的分水岭。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16、押韵分为三种: 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5、《辞源》1915 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 押韵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 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17、《诗经》押韵 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 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 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19、注解古书开始于汉 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