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系表

世系表

世系表
世系表

世系表

石器时代(大致):

少典——黄帝(蚩尤)(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

夏:

启——{太康

{扃——胤

甲{仲康(有穷后羿氏)——相(寒浞)——少康——杼——槐——芒——泄——{不降——孔

甲——皋——敬——桀

夏朝14世17帝,历史400余年(前2070——前1600),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组织的国家

商:

汤——{太丁——太甲——{沃丁——{小甲{仲丁——祖已(中宗)——{沃甲——南庚

{外丙{雍己{外壬

{仲壬{太庚——{太戊——{河壇甲{祖辛——祖丁——小

{孝己

乙——武丁(高宗——{祖庚{廪辛

{祖甲——{康丁——武乙——文丁——帝已——帝辛(纣)

商朝历经400年,是奴隶时代的发展时期,青铜器发达,社会制度比较完善。周:

西周

体系

东周

上动荡和变革在一起的唯一时代,后来的乱世与变化都没有逃出都没有逃出这一时期的成就

西汉

后来的中原大汉民族的政权。

不怎么受到好评,反倒是以叛变者的状态出现在历史中。

东汉

班超出使西域,甘英出大秦但没有继续对外扩张,只能做到守成,但是宦戚的内外之争

造成国内的动荡与不平。

三国

没有真正完成统一,只能作为分裂者之一。

皇封,但是做到这一种的实力与他们前三代的奋斗分不开。

晋朝

西晋

靡的状态,西北的少数民族在这一时期兴起,对以后民族融合有借鉴作用东晋

南北朝南朝

北朝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十六国

五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十国

南唐

吴越

荆南(南平)

前蜀

后蜀

北汉

宋北宋

南宋

西夏

元(蒙古)

清(后金)

附表一历年大事记

附表二中有一部分主要诸侯国的兴亡。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世系表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世系表 中华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 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 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 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 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 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 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 第六代姬句望 第七代姬桥牛 第八代姬瞽叟 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 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第2任姒启 第3任姒太康第4任姒仲康 第5任姒相第6任后羿(妻嫦娥)第7任寒浞 第8任姒少康 第9任姒杼 第10任姒槐 第11任姒芒 第12任姒泄 第13任姒不降 第14任姒扃 第15任姒廑 第16任姒孔甲 第17任姒皋 第18任姒发 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 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 第2任子外丙第3任子仲壬第4任伊尹

第6任子沃丁 第7任子太庚 第8任子小甲 第9任子雍己 第10任子太戊 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 第12任子外壬 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第15任子祖辛 第16任子沃甲 第17任子祖丁 第18任子南庚 第19任子阳甲 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 第21任子小辛 第22任子小乙 第23任子武丁 第24任子祖庚 第25任子祖甲 第26任子廪辛 第27任子康丁 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 第29任子太丁(文丁) 第30任子帝乙 第31任纣帝子受辛 大商王朝共31王立国662年 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 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 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 第3任康王姬钊 第4任昭王姬瑕 第5任穆王姬满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 第6任共王姬翳扈 第7任懿王姬囏 第8任孝王姬辟方

明蜀王世系表(包括郡王)

明蜀王世系表 1.蜀献王朱椿,太祖庶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封。二十三年就藩成都府。永乐二十一年薨。(1378~1423) 2.蜀庄王朱悦熑,献嫡一子,洪武年封世子。永乐七年薨,谥悼庄。追封 3.蜀靖王朱友堉,悼庄嫡一子,永乐二十二年袭封。宣德六年薨。无子。(1424~1431) 4.蜀僖王朱友[土党],悼庄嫡三子,初封罗江王。宣德七年进封,九年薨。无子,叔悦菼立。1432~1434 5.蜀和王朱悦菼,献庶五子,初封保宁王。以僖王无嗣,宣德十年进封。天顺五年薨。1435~1461 6.蜀定王朱友垓,和嫡一子,天顺七年袭封,本年薨。1462 7.蜀怀王朱申鈘,定嫡一子,天顺八年袭封。成化七年薨。无子。1464~1471 8.蜀惠王朱申凿,定庶三子,初封通江王。成化八年进封。弘治六年薨。1472~1493 9.蜀昭王朱宾瀚,惠嫡一子,弘治七年袭封。正德三年薨。1494~1508 10.蜀成王朱让栩,昭嫡一子,正德五年袭封。在任期间,尊好儒雅,不近声妓女乐,又创设义学,兴修水利,振济灾荒。嘉靖二十六年薨。1510~1547 11.蜀康王朱承爚,成庶三子,嘉靖二十八年袭封。三十七年薨。

1549~1558 12.蜀端王朱宣圻,康庶一子,嘉靖四十年袭封,万历四十年薨。1561~1612 13.蜀恭王朱奉铨,端嫡一子,万历六年封世子。四十三年袭封,本年薨。1615 14.蜀王朱至澍,恭嫡一子,万历三十二年封世孙。四十四年改封世子,既而袭封。张献忠攻陷成都,至澍率妃妾投井自杀,全宗皆被害。1616~1643 华阳 悼隐王悦耀,献庶二子,永乐二年封。洪熙元年别城武冈州,寻迁澧州。宣德八年薨。 康简王友●,悼隐庶一子,正统二年袭封。成化九年薨。 悼康王申鍷,康简嫡一子,成化十二年袭封。二十年薨。 恭顺王宾●,悼康庶一子,弘治五年袭封。嘉靖七年薨。 康僖王让核,恭顺嫡一子,正德五年封长子,卒。以子承爝袭封。追封王,谥康僖。 庄靖王承爝,康僖嫡一子,嘉靖十四年袭封。二十五年薨。 温懿王宣墡,庄靖嫡一子,万历十三年袭封。二十五年薨。 安惠王奉鈗,温懿庶一子,万历十五年封长子。二十八年袭封。四十年薨。 王至潓,安惠嫡一子,万历二十二年封长孙。三十年改封长子。

陈氏起源与祖训

陈氏起源与祖训 陈姓起源 陈姓出自姚姓或妫姓,舜帝的后裔。舜,也称虞舜,黄帝八世孙,生于姚地,所以姓姚。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朝纣王以後,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三十四世后人妫满,武王为笼络天下。特封妫满为诸侯,并把大女儿太姬嫁给他,封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谥号称为胡公。在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舜帝的后裔满的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由来。以国为姓,使用陈姓的始祖是胡公满,陈姓使用主要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开始,陈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姚姓的后代。舜在被选为尧的接班人前,尧为了考察他,让舜搬到妫水旁居住,所以舜的部分后代便以所居住的这条河为姓,为妫氏。部分改姓的本姓是姚的族人后来有改回姚氏,部分没有改回来,便发展出其他姓,比如陈姓——《唐书·宰相世系》部分又改回本姓姚的:舜后代胡公妫满封于陈,至陈敬仲(陈完)仕齐,又改为田氏。王莽封本姓为姚的姚氏族人田丰为代眭侯,后丰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过江徙居吴郡,又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回为姚氏。从姚姓发展到妫姓,再到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妫完怕株连自己,出奔到齐国,以故国为氏,称陈氏,陈完一支在齐国落了户,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陈改成了田,到

十代孙田和时,废齐康公而自立为齐太公,并受到周王朝和诸侯列国的承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代齐姜”。公元前221年,齐王田建时,齐国为秦所灭。齐王田建亡国后,子孙纷纷改姓避难,舜帝一系又经历了一次大分化。田姓今在中华大姓中列第34位。齐王田建三子:升、桓、轸,升、桓改姓为王氏,其后代即汉代王莽一族,此为王姓的一大发源。轸奔楚为相,后迁入颍川(今河南长葛)。田轸复姓陈。自秦汉以来,由田姓复姓归宗的颍川陈氏一支,在中国历史上十分显赫,繁衍极盛,播迁极广。前文已经叙述,从姚姓族人衍生出妫姓,再妫姓改姓陈姓、胡姓,部分陈姓再改为田姓,部分田姓族人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回为本族人最早的本姓姚姓,部分田姓族人改为王姓。其它从从姚姓族人衍生出的姓氏没有改回族人最早的本姓姚姓的,便继续发展出其他姓。陈姓发展历程: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自虞幕至虞舜,有近1500多年的历史,《韩非子》说:虞夏二千余岁。《国语》记载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虞夏商周四代是奴隶社会的顶峰的代表,华夏正统。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彰明德。因舜帝生于姚虚而姓姚,其子商均生于妫汭而姓妫,《尧典》

中国各朝代王朝世系表格模板

精心整理 中国各朝代王朝世系表 夏世系表(约公元前21—16世纪,姒姓)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扁—廑(胤甲) -孔甲-皋-发-桀(履癸) 商世系表(约公元前16—11世纪,子姓) 大乙(汤)—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太宗)—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 中宗)—中丁—外壬—河禀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 辛(纣) 西周世系表武王(发)燮)—孝王东周世系表平王(宜臼)王(壬臣)东周世系表元王(仁)威烈王(午)嵬)—桓公(惠公(秦世系表(始皇帝(政)西汉世系表高帝(太祖,彻)—昭帝()—孺子(东汉世系表光武帝(恭宗,祜)王,辩)三国世系表(一)魏国(祖,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陈留王(奂,禅于司马炎) (二)蜀国(公元221---263年,刘姓)昭烈帝(备)---后主(禅,为魏所灭) (三)吴国(公元222---280年,孙姓)大帝(权)—会稽王(亮)—景帝(休)—末 帝(皓,为西晋所灭) 西晋世系表(公元265---316年,司马姓) 武帝(世祖,炎)—惠帝(衷)—怀帝(炽,为匈奴族所俘)—吴王(晏)—愍帝(邺,为 匈奴族所灭) 东晋世系表(公元317---420年,司马姓) 东晋十六国简表 元帝(中宗,睿)—明帝(肃宗,绍)—成帝(显宗,衍)—康帝(岳)—穆帝(孝宗,聃) —哀帝(丕)—废帝(海西公,奕)—简文帝(太宗,昱)—孝武帝(曜)—安帝(德宗)

—恭帝(德文,禅于刘裕) 南朝世系表(公元420---589年) (一)宋(公元420---479年,刘姓)武帝(高祖,裕)—少帝(义符)—文帝(太祖, 义隆)—孝武帝(世祖,骏)—前废帝(子业)—明帝(太宗)—后废帝(昱)—顺帝(禅 于萧道成) (二)齐(公元479---520年,萧姓)高帝(太祖,道成)---武帝(世祖,赜)—昭业 —海陵王(昭文)—明帝(高宗,鸾)—东昏侯(宝卷)—和帝(宝融,禅于萧衍) (三)梁(公元502---557年,萧姓)武帝(高祖,衍)—简文帝(太宗,纲)—元帝( 世祖,绎)—敬帝(方智,禅于陈霸先) (四)陈(公元557---589年,陈姓)武帝(高祖,霸先)—文帝(世祖)—废帝(伯宗 )—宣帝(高宗,顼)—后主(叔宝,灭于隋) 北魏世系表(公元386---534年,鲜卑族拓跋部,孝文帝时改本姓拓跋为元) 世祖,焘) 元宏) )—安定王( 五代世系表 十国简表 后梁(公元 灭) 后唐(公元923--936年,沙陀部,李姓)太祖(克用)-庄宗(存勖)-明宗(嗣源,李克用养子)-闵帝(从厚)-末帝(从珂,李嗣源养子,为后晋所灭) 后晋(公元936--946年,沙陀部,石姓)高祖(敬瑭)-出帝(重贵,石敬瑭养子,为契丹所灭) 后汉(公元947--950年,沙陀部,刘姓)高祖(知远)-隐帝(承佑,为后周所灭) 后周(公元950--960年)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郭威养子)-恭帝(柴宗训,禅于赵匡胤) 辽世系表(公元916--1125年,契丹族,耶律姓) 太祖(阿保机)-太宗(德光)-义宗(倍)-世宗(阮)-穆宗-景宗(贤)-圣宗(隆绪)-兴宗(宗真)-道宗(洪基)-天祚帝(延禧,为金所灭

陈姓字辈

陈姓族谱等级观念森严。对于那些曾任高官显宦,封妻荫子,荣宗耀祖者,往往大书特书,惟恐不详尽,而对一般的陈姓子弟,仅写上姓名,没有其他介绍。陈姓视耕读为正业,对其他职业采取鄙视态度,如对经商者,即使拥资巨万,经营有方,族谱上也是只录其姓名,不提成就,更无赞誉之辞。同是死亡,因身份不同,称呼也就不同,有官者称“卒”,其他人不能享受这一殊荣,只能称“死”或“不禄”。 简介 重男轻女为陈姓族谱乃至所有族谱的共同点,男子的结发妻子叫“元配”,继娶者如系未婚女子称“继配”,所娶如系改嫁之妇,则称“继娶”,不能有一点混淆。夫亡不嫁者予以旌表,再嫁者受歧视。 谱系历史修谱 “谱以传信,犹史也” (宣统元年己酉二修长沙高田《陈氏族谱》凡例)。族谱,作为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的修撰往往被视为一件十分神圣的事,因为它将记载这个家族的渊源、繁衍、荣衰升沉。一般来说,三十年左右即要修谱一次,从开始到结束,整个家族都洋溢着一派庄严与喜悦之情,祭祀场面的隆重,各房各支无论贵贱的慷慨捐资,成立各种机构的热闹繁忙,都体现了这个家族的成员对于有关自己在内的生命史的高度关注,或者说是一种生命“寻根”意识的强化。 每修一次谱,都有一种缅怀列祖列宗的深刻内涵,对家族生命史作一种全面的肯定和阶段性的总结,举凡子孙的繁盛,显赫人物的表彰,家族成员的生与死的记录,都无不进入这部史册,这当然是一件值得重视的大事。同时,修谱还有一种纯正本家族血缘的重要作用,确立嫡传,清录支派,可以说是一丝不苟。在伦常教化上,则严格地表现为明长幼,定尊卑,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原则,使代代子孙恪守不悖。 这种修谱的神圣性,还表现在对“真实”的刻意追求。修谱机构——谱局成立以后,即向各房发出书面通知,要求限日上交本房世系和今系的详细草稿,就连死去的人的坟茔位置也必须准确标明,“凡葬所注明左右东西者,俱以登山坐势论” (长沙高田《陈氏族谱》凡例)。谱局的初稿写出后,通知各房房长来亲自校对,以免出现漏误。 神圣制度 在族谱正式印刊后,所有的老谱一律缴收,除存二册归公外,其余尽皆焚毁,防止有不肖子孙私售与人,贻为后患。各房发新谱一册,由房长妥善收藏。不得让外族人观看,不得在空白处私自填写,并规定三年一核

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简表

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简表 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夏: (前2070—前1600),禹(姒文命)始建国,亡于商。姒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帝禹建立夏朝时所定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帝禹迁都;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帝启迁都…… 1、夏禹45年 2、帝启29年 3、太康29年 4、仲康l3年; 5、帝相28年--(羿-寒浞) 6、少康21年 7、帝杼17年;

8、帝槐44年9、帝芒l8年lO、帝泄21年l1、不降59年; l2、帝扃2l年l3、帝廑2l年l4、帝孔甲3l年l5、帝 皋l1年; l6、帝发l1年17、履癸52年。商: 商王朝(前1600—前1046),高祖太武王成汤(子履)灭夏建立王朝; 世祖文成王盘庚(子旬)迁殷后又称为殷朝(前1300—前1046),亡于周。 其实在之前的几百年,子契因为随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于商。 从此商先后作为虞、夏的诸侯国,一直到商汤灭夏成为商朝。商朝首都也特别多,这里说商王朝建立以后的三个著名都城: 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高祖太武王成汤迁都; 殷(今河南安阳):世祖文成王盘庚迁都; 朝歌(沬,今河南淇县),武祖烈王武乙迁都。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 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

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周: 1.西周王朝(前1046—前771),武王(姬发)灭商建立王朝,结束于犬戎。 在此之前,后稷姬弃被虞舜封于邰,作为虞、夏、商的诸侯国。 此后,一度改国号豳(邠,今陕西郴县),至太王(文王的父亲)时期才改国号周。 周在成为王朝之前也数次迁都,灭商后以镐京(西都宗周,今陕西西安长安西北)为首都。 不久,成王(姬诵)又以洛邑(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为陪都。 2.东周王朝(前770—前256),平王(姬宜臼)迁国,亡于秦。 东周起先以陪都王城(洛邑/河南,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为首都; 后来,又以成周(洛阳,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为都城,实际上两座城都在今天的洛阳内。西周:

087《唐宗室世系表》

唐宗室世系表简表618-907 (李氏) 2007年初制

李暠 李歆 李重耳 李熙宣皇帝 李天锡光皇帝 李虎太祖景皇帝(永康陵)-8子儿子:长子李延柏(南阳公) 次子李真(谯王) 三子李昞(世祖)-4子 四子李璋(毕王)-2子 长子李韶(东平王) 子李道宗(江夏郡王) 子李景恒(卢国公) 子李道兴(广宁郡王) 子李道立(高平王) 曾孙李涵 子李鰅 次子李孝基(永安壮王) 五子李绘(雍王) 子李贽(河南王) 子李道玄(淮阳壮王) 子李道明

六世孙李汉 子李德裕 六子李祎(郇王)-3子 长子李叔良(长平肃王) 子李孝协 子李孝斌 子李思训 子李思诲 子李林甫 次子李德良(新兴郡王) 孙李晋 三子李幼良(长乐郡王) 七子李蔚(蔡烈王)-2子 长子李安(西平怀王)-4子 长子李琛(襄武郡王) 子李俭 次子李孝恭(河间元王) 子李崇义(谯国公) 子李晦 子李荣 三子李瑊(济北郡王) 四子李瑰(汉阳郡王)

次子李哲(济南郡王) 子李瑗(庐江郡王) 八子李亮(郑孝王)-2子 长子李神通(淮安靖王)-11子 长子李道彦(胶东郡王) 次子李孝詧(高密王) 三子李孝同(淄川王) 孙李广业 子李国贞 子李锜 四子李孝慈(广平王) 五子李孝友(河间王) 六子李孝节(清河王) 曾孙李昇 曾孙李暠 曾孙李晕 子李进 七子李孝义(胶西王) 八子李孝逸 九子李孝锐 次子李神符(襄邑恭王)-7子 子李德懋

五世孙李从晦 子李文暕 子李挺 曾孙李程 子李捷 曾孙李石 李昞世祖元皇帝(兴宁陵)-4子儿子:长子李澄(梁王) 次子李湛(蜀王)-2子 长子李博义(陇西恭王) 次子李奉慈(渤海靖王) 七世孙李戡 三子李洪 四子李渊(高祖)-22子

汉朝皇帝世系图

汉高祖 刘邦 前 256-前 202-前 195 汉惠 帝 齐悼惠王 刘肥 前 221-前 189 刘盈 前 210前 195前 188 后少 帝 城阳景王 刘章 前 200-前 177 前少帝 ?-前 188-前 184 刘弘 前 192前 184前 180 梁共 城阳恭王 刘喜 ?-前 144 长沙定王 刘发 ?-前 127 汉武帝 刘彻 前 157-前 141前 87 王 刘买 ?-前 136 梁平 王 刘襄 ?-前 96 梁贞 海昏侯 城阳敬王 刘义 ?-前 110 舂陵戴侯 刘熊渠 悼皇考 刘外 刘进 前 113-前 91 刘贺 前 92前 74前 59 王 刘毋 伤 ?-前 85 汉景帝 刘启 前 188-前 157前 141 梁孝 王 刘武 ?-前 144 汉文帝 刘恒 前 202前 180前 157 高后吕雉
昌邑哀 城阳顷王 刘延 ?-前 118 舂陵节侯 刘买 戾太子 刘据 前 128-前 91 王 刘髆 ?-前 86
汉昭帝 刘弗陵 前 94-前 87-前 74

梁敬 城阳惠王 刘武 ?-前 97 刘利 刘回 汉宣帝 刘询 前 91-前 74-前 49 王 刘定 国 ?-前 45 梁夷 汉元帝 城阳荒王 刘顺 刘子张 刘钦 ?-3 刘奭 前 75-前 49-前 33 楚孝王 刘嚣 ?-前 25 东平思王 刘宇 ?-前 20 王 刘遂 ?-前 39
汉成 帝 更始帝 刘玄 ?-23-25 汉光武帝 刘秀 前 6-25-57 刘骜 前 51前 33前7 汉哀帝 刘欣 前 27-前 7前1 严乡侯 广戚侯 刘显 刘信 ?-7 恭皇 刘康 ?-前 23 中山孝王 刘兴 ?-前 8 广戚炀 侯 刘勋 东平炀王 刘云 ?- 前 4
梁荒 王 刘嘉 ?-前 24
式节侯 刘宪
式侯 刘萌
汉明帝 刘庄 28-57-75
汉平帝 刘衎 前 9-前 1-6
梁王 刘立 ?-3
刘盆子 10-25-27?
汉章帝 刘炟 57-75-88
孺子 刘婴 5-6-8-2 5 济北 惠王 刘寿 ? -120 北乡 刘雄 孝崇皇 刘翼 孝元皇 刘淑 孝穆皇 刘开 ?-132
刘永 ? -25-2 7 刘纡
千乘贞王 刘伉 ?-93
孝德皇 刘庆 78-107
汉和帝 刘肇 79-88-10 5
乐安夷王 刘宠 ?-122
汉安帝 刘祜 94-106-12 5 汉顺帝 刘保
汉殇帝 刘隆 105-106
侯 刘懿 ? -125
勃海孝王 刘鸿
刘弘

陈氏族谱

陈(Chén 陳)姓来源有五:1、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陈,妫满为陈侯,称胡公满,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完怕株连自己,出奔到齐国,以国为氏,称陈氏。2、出于陈国公族后裔。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为氏,就是陈氏。除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公之子留,避居陈留。二是陈泯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三是陈泯公次子全温之后陈孟琏,居于固始,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实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3、出自白永贵之后。隋初有白永贵改姓陈,其后裔也多改陈姓,是为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之陈氏。4、齐国王子轸的后裔。秦灭齐后,轸逃到楚国为相,被封为颍川(今河南省禹州)侯,是颍川陈姓的开始。5、他姓或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据《魏书·官氏志》所载,...... 陈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 寻根溯源 1.商朝末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他制陶的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欢心。周武王灭商建周后,追封先贤遗民时,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於陈(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县以北),国号陈,荣为侯爵,奉守着帝舜的宗祀,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所以又被称为胡公满。他的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就是陈氏。 公元前672年妫满的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后来他的10世孙田和建立了田氏齐国。战国末年,齐被秦灭。齐王的长子升次子桓先后改姓王氏,三子田轸逃至颖川(今河南禹州、许昌一带),恢复陈姓。从此陈氏一门在中原瓜瓞连绵,生生不息,发展成为名门望族。 2.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据记载,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於496年将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改为单姓陈氏。 迁徙 唐初期、中期,中原陈氏有过两次影响深远的南迁福建之举。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陈政(胡公满的68世孙)任南行军总管,率兵镇压福建南部的少数民族动乱。667年四月,陈政卒,由其20岁的儿子陈元光代父领兵,经过九年战争,局势平定后,於686年报请朝廷批准,设置了漳州郡。陈元光致力於发展漳州一带的农工商各业,使当地得到了繁荣发展。 他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子孙后代被称作"开漳圣王派",成为闽、粤、台及南洋诸岛陈姓最主要的一支。台湾现有陈圣王庙53所,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了台湾同胞对陈元光的崇敬之情。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1(1)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 (上古——周) 上古时代 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金天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高辛氏 唐尧放勋 虞舜重华 夏朝(约公元前2146-1675年)共统治466年 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夏始于禹,终于桀,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 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 制社会。夏朝姒姓。 宗神夏禹姒文命(黄帝的玄孙)在位45年 夏启姒启在位29年 太康在位29年 仲康在位13年 相在位28年 寒浞(亲信,篡权)在位40年 少康在位21年 杼在位17年 槐在位44年 芒在位18年

泄在位21年 不降在位59年 扃在位21年 胤甲(又名廑)在位21年 孔甲在位31年 皋在位11年 发在位11年 夏桀姒履癸在位52年 商朝(约公元前1674—公元前1117年)共统治557年,历三十帝。 建都:朝歌,又名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庙号/谥号年号姓名在位 商太祖汤子天乙 30年 商代王太乙子以跌 1年 商哀王外丙子胜 2年 商懿王仲壬子庸 4年 商太宗太甲子至 12年 商昭王沃丁子绚 29年 商宣王太庚子辩 25年 商元王雍已子密 13年 商中宗太戊子伷 75年 商孝成王仲丁子庄 11年 商思王外壬子发 15年 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 9年 商穆王祖乙子藤 19年 商桓王祖辛子旦 16年 商僖王沃甲子逾 5年 商庄王祖丁子新 9年 商顷王南庚子更 6年 商悼王阳甲子和 7年 商世祖盘庚子旬 42年 商章王小辛子颂 3年 商惠王小乙子敛 10年 商高宗武丁子昭 59年 商后平王祖庚子跃 11年 商世宗祖甲子载 33年 商甲宗廪辛子先 4年 商康祖庚丁子嚣 8年 商武祖武乙子瞿 35年 商匡王文丁子托 13年 商德王帝乙子羡 21年 商纣王帝辛子寿 30年

欧阳修《新唐书

欧阳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的考证 湖北阳新李锦 欧阳修是著名的史学家,其主编的《新唐书》对后世影响巨大,其中《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对李氏历史渊源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全国各地的李氏在编纂族谱时无一例外的都会把这篇文章列入进去。总体来说,这篇文章对李氏历史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他所掌握资料的有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对李崇以前世系的记载上,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错误之处。本文通过引证历代文献史料,考证其中错误的地方,抛砖引玉,以求对李氏世系,正本清源,效绵薄之力。 1、《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生益”的记载有误。 对于这段历史,《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娶少典(黄帝部落)之子,日女华,生子大费(伯益)”。唐朝司马贞《史记?索隐》云:“女修,颛顼之裔女,吞乙子而生大业,其父不着。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这两段记载的意思是:女修是帝颛顼的裔孙女,生子大业(大业父亲不知姓名),大业娶黄帝部落的女华为妻,生子大费(伯益)。 《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的记载明显误解了《史记》的本意,主要表现在下列五个方面: (1)、《史记》记载颛顼在世系上是大业和伯益的母祖,而不是父祖;《新唐书》记载颛顼是大业的父亲。 (2)、《史记》记载女修是大业的母亲,女华是大业的妻子、伯益的母亲;《新唐书》记载大业是女华的父亲。 (3)、《史记》记载大业是伯益父亲,《新唐书》记载大业是伯益的曾祖,多了两代人。 (4)、《史记》没有记载皋陶,《新唐书》记载皋陶是伯益父亲。 (5)、《史记》记载“颛顼—佚名—女修—大业(女华为大业妻子)—伯益”的世系,《新唐书》记载“颛顼—大业—女华—皋陶—伯益”的世系。 正因为这段历史无法定论,著名史学家李延寿在《北史》序传中介绍李氏历史时只说“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

成纪李氏

成纪李氏 成纪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又是中国第一大姓李氏的发祥地。 成纪李氏的代表人物首推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说:“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汉书·李广传》写道:“李广,陇西成纪人也。”其次要数李渊、李世民父子。《新唐书·高祖本纪》载:李渊,“陇西成纪人也。”再次是大诗人李白。范传正《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说:“其(李白)现陇西成纪人”。这样说来,成纪李氏的代表人物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郑樵于《通志》中指出:“唐家有天下,必欲世系详明,然自成纪令之后,信以传信,自成纪令之前,疑以传疑。盖谱牒之家疑信相半。尚为成纪令,因局之,其后遂为陇西成纪人,故言李者称陇西。”因此,历史上所称的陇西李氏,实指李广、李世民为代表的陇西郡成纪县李氏。 根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从汉李广到唐李渊,成纪李氏共繁衍了二十四代,先后有数十房分支迁居他州他郡,这便有了新居地一支李氏的氏族和后裔。如范阳房、顿丘房、渤海房、申公房、丹阳房、安邑房、平凉房、镇远房、姑臧房、敦煌房等。李唐王朝统治中国290年,其宗室王前后有41房形成41个盛大的分支。这样,唐以后成纪李氏的分支就遍布全国各地,在中国姓氏中,形成一支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枝叶繁茂的氏族。 重望族,轻寒门,是南北朝已经形成的社会风气。当时,选拔官吏非常注重门第,几乎达到了任人唯家世之程度,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势族即望族,有声望的大家势族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影响不断扩大,人们不仅敬仰其人,而且仰慕其居住郡,这样就形成了郡望。唐朝人仍十分重视郡望,成纪李氏从李广到李渊,经过八百年的奋力拼搏,成为陇西郡第一的名门望族。自李渊始,成纪李氏后裔登上九五之尊,问鼎神器,一统天下几乎三百年,其名与望均为他人不可企及。因此,不论从成纪分出去很早的李氏后裔,还是分出去较迟的,都把陇西郡作为自己宗族的郡望就是自然的事。李白说:“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

远古帝王世系表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又称盘古,混沌氏。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 —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 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传78帝,记2717年) —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女,风姓。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伏羲之妹) —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女,姓风) —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女,姓风) —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 —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女,姓风) —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男,姓风,名挚) —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女,姓风) —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女,姓风) —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男,姓风) —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女,姓风) —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女,姓风,号大庭氏) —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女,姓风) —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男,姓风) —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女,姓风,号柏皇氏) —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女,姓风) —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女,姓风) —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女,姓风) —象团(公元前7085—前7024年。女,姓风,号伏羲氏) —象伟(公元前7024—前6990年。女,姓风,号中央氏) —节触(公元前6990—前6955年。女,姓风) —伏案(公元前6955—前6931年。女,姓风) —曲秦(公元前6931—前6896年。女,姓风) —随秦(公元前6896—前6871年。女,姓风) —晁安(公元前6871—前6856年。男,姓风,号伏羲氏) —伏安(公元前6856—前6826年。女,姓风,号栗陆氏) —起望(公元前6826—前6801年。女,姓风) —河圭(公元前6801—前6732年。女,姓风) —圭嬜(公元前6732—前6666年。女,姓风,号伏羲氏)

全国陈姓宗谱字辈排行(150831更新)

全国陈姓宗谱陈姓字辈排行 扬州《聚星堂》陈姓宗谱陈姓字辈排行说明如下:本家族(聚星堂)辈序排行,因历史原因,无老谱查对,经健在的长辈回忆,追溯到“宗”字辈,敬祈“宗”字辈以前的先组谅察。 各代排行,顺序如下: ......宗 嘉廷宏学正大高明文师孝道国泰民安......希各户仰体祖德,一脉传承。子孙取名,都按辈序,避免同名,姓名最好用三个字,以防排名混乱。新生儿起名后,当年上会,应向家谱会报告,记入家谱。女儿婚出的,不登记,属招婿、其子女姓陈的,依照辈序登记。收养的子女,随陈姓方可入谱。 “安”辈后辈序排行,推荐如下: 和衷共济兴旺发达...... 查阅有关资料,陈姓在全国各地陈姓字辈排行如下: 1.湖北省广水市陈姓义门宗祠字辈: 道可光家,昌延奉昭;义乃韶祖,庆启鸿文 2.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有一支陈氏家族:起源于百犬同槽,江门分庄时,一支到了麻城孝感乡,后时逢湖广填四川,8个兄弟一起到重庆,后有7个兄弟一起到了贵州遵义府,1个到了四川合江,落脚到了合江大桥乡盐井坝,字辈诗是:世泽时钟秀,克纯代有贤,道乃身之本,国以家为先。目前这一支有了先字辈了。 另:重庆市合川区陈姓,先祖国用,创业于贵州遵义府,其后代迁当时四川合州府(即重庆市合川区)。字辈诗是:天国上朝文,万年在通光,开元登大位,荣

华世代昌。日前到登字辈了。 3.福建安溪县美法村陈氏家族的字辈诗是: 文章华国,诗礼传章。 4.湖南岳阳陈氏的辈分排行是: 青云其捷步,恢振赐书荣;义重传家远,修齐赞治平。 续谱是: 光华开复旦,万国庆常新;任巨资英俊,行成在礼仁。 合群敦孝友,奕世绍文明;谟训承先泽,贤才望后昆。 同宗隆爱敬,念祖倍尊亲;达道宜兼善,兴邦贵正伦。 均权依宪法,笃志建洪勋;位禄偕名寿,千秋典策馨。 5.湖南永州市祁阳县羊角塘陈氏的辈分排行是: 仁慈景运昌,安闲德殷长 6. 浙江义乌市倍磊 贤.良.雕(音).逢.景.运.兴.献.文.章(结束) 7.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白马镇清塘村 如、继、元、善、家、国 8. 浙江鄞县茅山走马塘 开天文荣祖烈愈隆贤宗跃人 9. 江西上饶 (1)旨方温润,光大正辉,文行忠信,礼义贤良,恭庆嘉祥,恒丰履泰,豫顺谦和,孝友树帮,学道同芳,长绍万世,炳承家有,源远永思,崇祖继宗,培元植德,天锡其美,善寿汝康。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

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秦——清) 一、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随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梁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党。 二、历代皇帝世系表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历三帝,共统治15年 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在位十二年秦二世胡亥(公园前209年——公元前207年)在位三年秦末世子婴(立之即废)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历十三帝,共统治214年 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在位十二年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在位七年汉高后吕雉(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80年)在位八年(注:吕雉挟汉少帝称制)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7年)在位二十三年年号:前元、后元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十六年 年号:前元、中元、后元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五十四年 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在位十三年 年号:始元、元凤、元平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3年——公元前49年)在位二十五年 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在位十六年 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公元前7年)在位二十六年 年号: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在位六年 年号:建平、太初元将、元寿 汉平帝刘衎(公元1年——公元5年)在位五年 年号:元始 汉孺子婴(公元6年——公元8年)在位三年 年号:居摄、初始 新朝王莽(公元9年——公元23年)在位十四年 年号:始建国、天凤、地皇 淮阳王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在位三年 年号:更始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历十三帝,共统治196年 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在位三十三年 年号:建武、建武中元 汉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5年)在位十八年 年号:永平

陈氏辈分

陈氏辈分 湖南新化鹅塘伯万祖班次 (1)陈滚、陈绪昌新定班次 维今能显远历久善名扬 道盛崇基厚勋洪启绪良 登廷修锦业献策守彝常 礼让芳规永诗书茂泽长 敦伦恢祖德集义焕宗堂 余庆延星聚英才上国光 (2)附旧谱:乾隆葵卯年永康齐三派共订 维今能显远历代善名扬 端自开基厚继因衍绪长 量材修正业素位守彝常 礼乐家声振诗书世泽光 香台恢祖德义柱焕宗堂 馀庆原星聚支延万世昌 全国各地陈姓字辈汇总 1. 浙江义乌市倍磊 贤.良.雕(音).逢.景.运.兴.献.文.章(结束) 2.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白马镇清塘村 如、继、元、善、家、国 3. 浙江鄞县茅山走马塘 开天文荣祖烈愈隆贤宗跃人 4. 江西上饶 旨方温润,光大正辉,文行忠信,礼义贤良,恭庆嘉祥,恒丰履泰,豫顺谦和,孝友树帮,学道同芳,长绍万世,炳承家有,源远永思,崇祖继宗,培元植德,天锡其美,善寿汝康。 4. 江苏江都 恩、锡、万、福、世、寿、方、桂 5. 湖北汉阳 永国良振,必育英华, 荣昌祖顺,志礼益芳, 诗书佩泽,锡福增强, 遵仁安义,事业维长6. 山东省陵县陈辇庄 德、文、兴、相、世、少、传、卿 7. 汉阳 克永光明,荣华迪吉,和平治世,忠厚传家 8. 重庆永川 天星经纶,人利礼至,文章报国,私(或诗、思)书传家,永远少树,世代光华. 9. 山东省莘县张寨乡土陈村 王广西兴玉,计风连清怀,韶生时恒良,道远在明德 10.江苏盐城郊区伍佑镇 采、如、锦、宏、国

11.四川省永川县 天星经纶,人利茂知,文章报国,私书传家,永远绍树,世代光华。 12.海南省琼海市 运、会、永、绍、辉 13.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龙子口 秉懋邦家善庆长,翼为明听焕文章。虞夏殷周汉唐宋,六经世受绍其芳。 从来作述敦仁礼,万代声名启俊良。志据依游克念力,丕承祖德永光扬。 14.湖北黄洲府麻城县孝感乡落叶沙子场郭家狮子岩几子湾 国、正、碧、加、大、元、庭、永、远、兴、文、天、耀、祖、德、官、清、民、自、安15.江苏东海 増景方贵秀步兴 16.湖北省竹山县东川 之元国治兴隆长祖德宗功世代扬尊守延绵恢先绪诗书彦秀起贤良。 17.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港边村 仁。义。长。发。祥。忠。和。永。垂。芳 18.河南郑州 宗,邦,万,选,天 19.徐州北郊 龙.兴.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20.四川达州市 先维加大启,正应于朝学,其昌永曰继,思尚信义卓,家长宗可传,荣锡用安乐,富贵万年兴,甲弟连登科 21.四川广安岳池玉皇庙 一启思良上,尧舜禹汤周,文武忠天世,万代显鸿猷 22.湖北省石首市 世宗有大训,孝义惟先,永正一家典则 23.湖南长沙 仲思旺兴国,善德嘉立朝。学开文仕启,永远定祥曜。 24.湖南绥宁 远.历.代.善.名.扬 25.陕西汉中 春、启、文、明、正、乾、坤 26.湖北孝感市 永崇亭尚立,天述四登齐。文学开创景, 中云自定基 27.柳州融安 以兴光登文,世国良相正,君德岳山重,贻谋燕翼长,培植基业永,克昌后裔祥 28.四川 春先思龙来明道西光富 29.河南省濮阳市孟轲乡 贵鸣冠书林建广瑞祥云文豪佐志仕英武正乾坤 30.山东潍坊诸城 世玉德磬景,文明会家安; 仁(云)海永昌泰,忠燕光聚远 31.湖南省衡州府衡阳县金兰乡 公/良/明/有/道/定/国/显/朝/廷/德/兆/鸿/隆/运/

陈姓族谱(老族谱)

陈姓族谱 陈氏历代源流谱序 恭闻起祖高阳氏,为先陈原颛顼后代,生鼙瞍,生于姚墟地。虞舜躬耕妫汭滨,兹因商均多不肖,奔至苍梧习躬耕。苍梧躬耕二十三载,大禹立位盛明君,因受伊父得天下,后举湖广为税厅即武官之职。殷主定州三十二载即生胡公,名满子一贤,满祖性情聪。后即周武王克商后,武王以元女大姬下嫁于诸侯,即是满祖也,封至河南开封府东,晋为陈,陈国坐天下十九世,自此以国为姓。后生陈桓公。后湣公复七载,又被楚惠王所夺。是时群臣离散,众族追逃。惟有陈敬仲奔走不及,故由陈国北门逃出。奔至荒山龙溪流,一时追兵到此,问其姓氏,指田以应之,故此后姓田。陈人众族老幼奔至淮南,淮南出有水,汝水由颍川出,故此有五姓同郡,陈钟千鸟赖同居三载。后使陈人为齐国大夫,前齐是姜姓,后齐是田姓,即田和创位始曰王。后生宣王,姓田,名辟疆,陈厉公陀之子陈敬仲之曾孙,也书其名先曰成子,又曰陈恒,再后曰辟疆。成人之歌之曰先祖明贤身受之福,后代衰于至湣公,为楚灭。太子衍奔阳武户牖,至此周朝渐衰。 陈氏谱序 从来宗祠之设,上以追孝昌,下以缀同姓。传世世子孙,如木本水源,异体同根,其事甚矩,其义至甚,由来尚也。世家大族莫不有之,陈氏何独不然。溯至改土三年,隐祖兴众族,倡议买严姓之基房于印江县峡口寨,以修宗祠。诚祖宗所或凭阁族,所共仰者也然,规模虽就庙貌无华。隐祖缀远缀姓之意于是徒然,良可悲也。隐祖春秋鼎盛,事未落成,而见皆厥后改统异辙志无成。呜呼,靡不鲜克有终,众之祖追远缀姓之意,而阁族中挺然,各承先志切切,昌昌闻之屡矣。余曰美哉斯事,但前车既覆,其如众口,可威此一时,被一时往者泌追也。又集众族共商议之一唱百和,无不欣然有同志焉。所虑者工广费烦,有筑室道谋之患耳。余曰唯唯吾族姓支分派繁纵,贤愚不一,贫富不同,善取何难数百金。但要各房各地选择于大义谱,于时务者给以化簿量户以是取,至公无私,实力承行,伫看集腋成丧有谋就,岂但众祖含笑于九京即。虚隐祖以下三房祖实嘉赖之由,是根深而叶茂,源远而流长,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共劝厥成一祖宗,年代已久,分支既远,不能逐一详载。有志修谱者,记本支相传顶辈以及己身,其有别支不

中国历代王朝世系表夏世系表 一

xx历代xx世系表xx世系表一 xx历代xx世系表 夏世系表(约公元前21—16世纪,姒姓)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扁—廑(胤甲)-孔甲-皋-发-桀(履癸) 商世系表(约公元前16—11世纪,子姓) 大乙(汤)—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太宗)—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中宗)—中丁—外壬—河禀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 西周世系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姬姓) 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恭王(繄扈)—懿王(燮)—孝王(辟方)—夷王(燮)—厉王(胡)—宣王(静)—幽王(宫涅)东周世系表 (一)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476年,xx姓) 平王(宜臼)—桓王(林)—庄王(佗)—厘王(胡齐)—惠王(阆)—襄王(郑)—顷王(壬臣)—匡王(班)—定王(瑜)—简王(夷)—灵王(泄心)—景王(贵)—敬王 东周世系表 (二)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256年,xx姓) 元王(仁)—贞定王(介)—哀王(去疾,三个月)—思王(叔,五个月)—考王(嵬)—威烈王(午)—安王(骄)—烈王(喜)—显王(扁)—慎靓王(定)—赧王(延)—考王(嵬)—桓公(揭,封于河南)—威公—惠公(斑)—西周武公(封于河南,即洛)—东周惠公(封于巩) 秦世系表(公元前221---207年,赢姓)

始皇帝(政)—二世胡亥—xx 西汉世系表(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刘姓) 高帝(太祖,邦)—惠帝(盈)—吕后雉—文帝(太宗,桓)—景帝(启)—武帝(世宗,彻)—昭帝(弗陵)—宣帝(中宗,询)—元帝(高宗)—成帝—哀帝(欣)—平帝(衎)—孺子(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公元8—23年)东汉世系表(公元25---220年,刘姓) 光武帝(世祖,秀)—明帝(显宗,庄)—章帝(肃宗)—和帝(肇)—殇帝(隆)—安帝(恭宗,祜)—顺帝(保)—冲帝(炳)—质帝(缵)—桓帝(志)—灵帝(宏)—少帝(弘农王,辩)—献帝(协,禅位于曹丕) xx世系表(公元220---280年) (一)魏国(公元220—265年,曹姓)武帝(太祖,操)—文帝(世祖,丕)—明帝(烈祖,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陈留王(奂,禅于司马炎) (二)蜀国(公元221---263年,刘姓)昭烈帝(备)---后主(禅,为魏所灭) (三)吴国(公元222---280年,孙姓)大帝(权)—会稽王(亮)—景帝(休)—末帝(皓,为西晋所灭) 西晋世系表(公元265---316年,司马姓) 武帝(世祖,炎)—惠帝(衷)—怀帝(炽,为匈奴族所俘)—吴王(晏)—愍帝(邺,为匈奴族所灭) 东晋世系表(公元317---420年,司马姓) 东晋十六国简表 元帝(中宗,睿)—明帝(肃宗,绍)—成帝(显宗,衍)—康帝(岳)—穆帝(孝宗,聃)—哀帝(丕)—废帝(海西公,奕) —简文帝(太宗,昱)—孝武帝(曜)—安帝(德宗)—恭帝(德文,禅于刘裕) 南朝世系表(公元420---589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