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

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

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
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52698957.html,

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

作者:段庆霞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13期

摘要学生有了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行动,才能勇敢的迎接挑战,将生命的能量通过有益于社会与集体的方式释放出来,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拼搏进取,所以教师和家长就应该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机遇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竞争意识,泛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一切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面向四个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为在现今社会中,各行各业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商品销售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工人择业的竞争……。因此,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使学生将来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其实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各类竞争有如“家常便饭”。但是,也还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学生不敢参与竞争、有的学生对竞争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上进心不强、有的学生一参与竞争就会过度紧张不安、有的学生一旦竞争失败就会垂头丧气。这是为什么呢?剖析造成这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1学生方面的因素

(1)心理压力过重。因为竞争通常能检验出竞争者的知识水平、用功程度和能力高低。所以容易给竞争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过度紧张,往往就会使竞争者不能正常的发挥个人才能,从而影响竞争的效果,使自己失去机会,这也是竞争力差的表现。

(2)竞争信心不足。部分学生在竞争前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总担心自己失败,在竞争中一旦遇到较难的试题或项目,就会更加不安、紧张,使原有的水平也不能得以发挥,同样也不会有好的竞争效果。

(3)对竞争有不正常的态度和认识。有的学生把竞争的结果看的过重,看作是衡量自己是否聪明的唯一标准,总是担心自己不行,不敢面对失败,为了不失败,甚至在竞争中不择手段。而有的学生却没有认识到竞争的重要性,总是存在着随大流的思想,认为不争不抢是一种美德,与现今社会的激烈竞争脱节。

(4)受性格的影响。一些胆小、怕事的学生做事,总是瞻前顾后,不易放开手脚,参与竞争怕人说长道短。这些学生对待竞争更易产生高度紧张感,造成竞争失利。

【教改政策理念】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所谓家校合作指的是通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配合来实施某一项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一种常见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教学工作,需要有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已达到预期的效果。当前我国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模式相对单一,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缺乏家庭参与的大背景下,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与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这就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之间通力合作,补足我国小学教育工作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短板,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教合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对于教育工作的内容与开展方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既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也要同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不仅仅要对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同时也要考虑到儿童所处的教育环境,并且对教育对象和教学氛围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同于小学教育机构日常开展的其他科目,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上有着更加特殊的要求,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比如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等。作为人类个体来说,其内心世界的构建主要来源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和社会环境的反射。而通过传统的教育手段无法对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产生影响,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所进行的教育工作往往只能取得事倍功

半的效果另外,对于儿童来说,家庭环境有着极大的局限性、独立性和滞后性,在短期内与社会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若要加强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对家庭环境进行积极主动的调整,使儿童能够受到更加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儿童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乃至进入社会之后都能够体现出更加强大的适应性,这也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有关策略 实施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论是对于教育机构还是对于儿童家庭都具有较大的挑战性,需要双方从行为观念和联动机制等方面做出较大的调整。 1.加强合作观念 新形势下的小学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在当前,我国许多家长十分重视孩子在校状况的情况下,对于家校合作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合作意向,这也是新形势下开展家校合作的良好契机。然而,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和家长往往会发现在具体操作上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障碍,也就是说,即使许多家长已经具备了与学校开展合作的积极意识,但在具体的观念上仍然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调整以满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的要求。比如,许多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往往仅局限于针对学生学习状况之间的沟通,许多家长每天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通过网络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比如成绩横向对比、历史成绩对比以及获取教学资料等,这种沟通与合作的方法长期以来限制了家长们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思路。这种

学生心理健康培养

开心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浅谈学生的健康心理培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高中阶段是人身心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如何在这个时期正确、及时地对高中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在高中阶段开心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感责任重大。下面我就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的一些认识和做法与大家作个交流,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要弄清楚高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来源。 第一,家庭环境与学习环境巨大的情感关注落差、角色落差使其产生心理问题。在家里,我们的学生“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在学校,要“唯纪律是从”。在家里,“全家宠爱集于一身”;在学校是“森林中的一棵小草”、“众人中的普通一员”。巨大的落差导致当代中学生经常产生莫名其妙的“纠结”和“忐忑不安”,从家庭角色到学校角色的转变很不适应。 第二,高密度的学习活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使其产生心理问题。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高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之一。主要表现有因长时间高强度学习而精神萎靡不振、压力越来越大、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考试焦虑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题海战术和考试名次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另外,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带有惩罚性的教育行为,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了不见成绩提高等都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甚至恶性循环。 第三、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使其产生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与老师的关系不够和谐,与同学间的关系不够融洽,与父母的关系不够亲密。现在的高中生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老师、同学、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他们常常会有如下的感觉:“我总加入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等。这些学生常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是恐惧感。 第四、无助的青春期使其产生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逆反心理普遍、性困扰频繁。首先,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父为子纲”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十分深远。于是许多家长和教师无论正确与否,都要求高中学生接受他们的观点,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对社会、对人生产生自己看法的萌芽时期,这很容易引起高中学生的强烈反感。于是,部分高中学生就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家长和老师的观点无论对错一律拒绝,以免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干涉,这样就形成了较强的逆反心理。其次,性早熟的学生因为发育较快,对发育期正常的性意识萌发常常感到惊恐和不知所措,于是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研究论文:浅析家校合作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34215 基础教育论文 浅析家校合作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 建议 当前,人们在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虽己形成一定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当前家校合作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1 强化合作观念是前提 北师大郑日昌教授认为:对小学生心理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家庭和学校的氛围,而至关重要的是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任务。可以说,教育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家长的素质,而家长素质所包含的诸多成份中,观念是核心成份。 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合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全体教职工要掌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

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对已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要经常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它们是否潜含着拒绝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意味。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和已有水平,并不断地修正,消除一切不利于家校合作的学校内部障碍,营造良好的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此外,要注意捕捉在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开设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组织专家与家长座谈,现场交流、互动、解疑;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请优秀家长介绍孩子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合作。 2 把家校合作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促进家校合作的保证 学校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协同构

家校合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校合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课程之一,而且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渗透在学生教育的各个领域之中。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缓解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四有青年,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校的教育内容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起到了辅助、监督的作用,因此家校合作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重大。为此本研究中分析了家校合作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旨在分析家校合作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家校合作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影响价值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也尚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随着国家教育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我国教育部门要求各中小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

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一门课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相关教育内容,即老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家庭氛围、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社交能力结合其发展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1],针对心理正常学生开展常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心理偏向异常的学生进行特殊心理教育以矫正学生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即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导行。 家校合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育方法,可以从学校、家庭两方面的联合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监督,共同促进学生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2]。目前发现在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本研究分析了家校合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家校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解决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一、家校合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心理适应能力、行为习惯、社会交往能力等多方面,因此需要学校及家庭的双面

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

浅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8-11-23T15:41:17.14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2期作者:钱锐[导读]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我的阵地就是课堂,我能做的就是在三尺讲台上,为每一个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发展氛围,努力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品质的学生。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高台子学校117000 摘要:现代人在关注生理健康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因为心理健康往往会决定人的生理健康,只有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才能算是一个真正身体健康的人。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心理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备受全社会关注。他们正处在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此时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会导致他们的整个人生出现问题,甚至会给他们的一生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失。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青少年人生的黄金时期影响他们、帮助他们、教育他们、塑造他们,使他们的身心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这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一生,还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我的阵地就是课堂,我能做的就是在三尺讲台上,为每一个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发展氛围,努力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品质的学生。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健康的情绪 民主平等的课堂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都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无论哪一方都没有特权,双方互相约束,学生虽然是课堂的主体,但他们不能凌驾于教师之上,他们必须尊重教师;而教师也必须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就是相互尊重,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之上的课堂氛围就是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轻松、愉悦、快乐的心理体验,良好的情绪就会油然而生,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二、通过小组活动倡导团结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课堂上我经常会设置这样的情境,抛出问题或是就某一问题给出不同的观点,引发学生思考,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汇报,根据汇报的情况对每个小组酌情加分。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小组中每一位成员,他们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必须同心协力,既分工又合作,彼此配合,在活动中交流不同观点,互通有无,互相切磋,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小组活动又能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利用好竞争的激励作用,使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这些做法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三、培养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正确对待自己的需求 地理课是小学科,有些学生在思想上还是不够重视,所以在课堂上会表现出违反课堂纪律的做法。他们的思维定势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通过长期观察,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不应有的情绪,比如说上课请假上厕所,比如说想表达观点却没有得到机会等等,这时候他们觉得心理上受挫,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进而做出不合时宜的举动。面对这样的学生我通常的做法是告诉学生他的做法不合理,但是如果他非要那样去做的话我也不指责他。我也会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要求哪些是合理的,但受目前条件的限制,无法立刻满足,应该加以控制;哪些是不合理的,甚至是不道德的应该加以抑制。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地提高学生的认识,避免学生由于某种不恰当的需要未被满足而产生消极情绪,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学习的情绪状态之中。 四、培养学生接受失败、正视自己的态度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面对成功,他们常常沾沾自喜,面对失败他们又会妄自菲薄。比如学生考试成绩忽高忽低,一直不理想,有的学生甚至因此丧失学习的信心,当遇到这类事情的时候,我通常会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取得成功和导致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扬长避短。告诉学生遇到失败时,不要悲观失落,不要自暴自弃,通过改变和努力每个人都有进步的空间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当取得好成绩时,勉励学生树立起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学生明白人就是在不断失败与成功之中成长起来的。通过适当的教育,学生可以增进对自我的了解,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这无疑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五、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不把他排斥在集体之外 初中学生正经历着情绪不稳定、易波动的阶段。有时一个小小的事件就能引起他们情绪上的轩然大波,而面对自己的错误时由于碍着面子往往羞于承认,如果老师紧紧逼迫有时就会带来激烈的冲突,甚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可是如果老师换一种方式来面对这件事,往往会事半功倍。在我的课堂上就有这样一回事,一位女生课堂上吃小食品,我随口就说了句:“你还在课上吃东西,太不像话了!”她也毫不示弱:“我没吃!”那时那刻我还是蛮生气的,可是转念一想:如果这么僵持下去,无益于事情的解决。于是我马上换了种态度,说:“你的嘴唇和牙齿出卖了你!要不要照镜子看一下?”她马上不好意思地用手抹了抹嘴唇,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处理完了这起突发事件,既没有影响上课,也没有破坏和谐的课堂气氛;这位女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老师也没把她对立起来看待,她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其乐融融地生活在集体之中。 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我们的天职,神圣而意义深远。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地探索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应用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自信阳光乐观向上。

家校合作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52698957.html, 家校合作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邹健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20年第01期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内容逐渐丰富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但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靠学校的力量,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以巩固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文章从家校合作的作用、教学现状和教学问题出发,对如何加强家校沟通抓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090-010 近年来,部分青少年性格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同学交往,撒谎,逃课,有攻击或有欺凌的迹象,以及缺少爱心,缺乏集体责任感等表现中,教师深刻地意识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小视。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作用 我校属于城乡结合部,工业发达,新市民学生较多,从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家长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些家长忙于生计,没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孩子,更谈不上对孩子的有效陪伴和教育。第二,有些家长也想把孩子教育好,但缺少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没有更多、更好的教育办法和应对策略。第三,离婚、隔代监护、外出务工的家庭,对孩子身心成长不利,严重影响着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第四,部分家长认为教师对孩子有教育的义务,没有意识到自身也担负着教育责任。基于上述家长所表现出来的教育心态,使得个别学生形成了性格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同学交往、不合作的状态;个别学生有撒谎、逃课的现象;个别学生缺少爱心,缺乏集体责任感,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国外学校一般将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整合,而我国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综合在一起进行,这两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总是存在着缺失,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够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效果,为此,学校应通过家校沟通的形式,形成家校育人的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今天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现代文明势不可挡地改变着人们的一切,传统的观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冲刷,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但由于其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限制,他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无限美丽的同时,有时候对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者自身身心的发展变化等缺乏正确的认识,带来抵触、紧张、烦恼、焦噪等情绪,从而产生心理困惑,形成某种心理问题,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如果,教育者还一如既往地把目光定格在孩子的分数上,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忽视其潜能的开发,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那么我们给予孩子的将不是理智的爱。现代教育模式认为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培养合格人才所必需的一环,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品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工作。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经说:“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学历等,而在于是否具备有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心理品质。”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即使学习成绩顶呱呱,也不是社会需要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因些,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是21世纪的呼唤,也是创新人才的通行证。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品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那么,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品质呢?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它是指个体对环境适应良好,同时还具有相对稳定的、不受环境制约的、值得赞许的人格特征。一般来讲,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具有稳定的情感,心境良好;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4、智力正常;5、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种种矛盾、困惑,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年龄尚小,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尚不健全和成熟,需要得到成年人(特别是老师)的引导和帮助。那怎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呢?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所谓家校合作指的是通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配合来实施某一项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一种常见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教学工作,需要有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已达到预期的效果。当前我国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模式相对单一,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缺乏家庭参与的大背景下,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与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这就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之间通力合作,补足我国小学教育工作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短板,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教合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对于教育工作的内容与开展方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既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也要同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不仅仅要对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同时也要考虑到儿童所处的教育环境,并且对教育对象和教学氛围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同于小学教育机构日常开展的其他科目,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上有着更加特殊的要求,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比如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等。作为人类个体来说,

其内心世界的构建主要来源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和社会环境的反射。而通过传统的教育手段无法对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产生影响,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所进行的教育工作往往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另外,对于儿童来说,家庭环境有着极大的局限性、独立性和滞后性,在短期内与社会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若要加强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对家庭环境进行积极主动的调整,使儿童能够受到更加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儿童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乃至进入社会之后都能够体现出更加强大的适应性,这也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有关策略 实施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论是对于教育机构还是对于儿童家庭都具有较大的挑战性,需要双方从行为观念和联动机制等方面做出较大的调整。 1.加强合作观念 新形势下的小学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在当前,我国许多家长十分重视孩子在校状况的情况下,对于家校合作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合作意向,这也是新形势下开展家校合作的良好契机。然而,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和家长往往会发现在具体操作上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障碍,也就是说,即使许多家长已经具备了与学校开展合作的积极意识,但在具体的观念上仍然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调整以满足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当今,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都要日益增强的创新人才。因此,在素质中对学生进行德、才两方面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也直接关系着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美国心家特尔曼曾经说: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学历等,而在于是否具备有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心理品质。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人的重要素质,是21世纪的呼唤,也是创新人才的通行证。而在小学生中,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是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及学习焦虑等。所以,医心、育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班主任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 那么,在班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互爱的班级人际关系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活动,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行为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所激发,其活动过程受环境条件所制约,而活动由反作用于环境,改造着环境条件。而教育专家也认为,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影响较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及社区教育之中。对于学生来说,接触时间最多的应该是班集体。只要班级

人际关系融洽,就易形成民主、和谐、上进的情感气氛,就有利于学生间、师生间的思想、情绪、情趣、情操等的相互感应,并有益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为此,我着手抓了如下两个方面: 1、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必须关心和热爱学生。班主任是否关心和热爱学生,主要受其理想、信念、教育观点、职业道德和事业心支配,富于理性特征。而学生对教师是否尊敬和信赖往往是靠学生的主观判断和情绪体验来决定的,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这样,师生之间就要多接触。(班主任)作为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和熟悉每一个学生,体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和爱护他,在不断地接触过程中,学生时刻感受着你的温暖,心理距离逐渐缩短,这样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的片面性也随之消除,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班级稳固向前发展。 2.同学之间的关系 同学关系主要指同学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心理距离近的同学,心情舒畅,无所不谈。如果一个同学与班内多数同学有矛盾,他的心情不可能愉快,整天都会处于抑郁、孤独和忧伤之中。同学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缺乏心理沟通,是非标准不一,难以形成心灵的默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自信成就未来 片头制作背景音乐PPT:自信成就未来 高三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在高考复习的紧张之际,能和大家做一次轻松地考前心理交流。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关键是如何面对压力与挫折? ●PPT:一、如何面对压力与挫折? 面对压力与挫折,…… ●PPT:招聘 这则小品告诉我们,一个人面对压力和挫折,悲痛欲绝,痛不欲生,结果只能带来更大的不幸和悲哀。 还有一则故事,我也想趁此机会讲给同学们听。有一位农民到郊外去散步,……这才是强者的人生! 说到“强者”,我相信这是在座所有同学的人生目标,但是成就这个人生目标面前必定会面临压力,压力会带来诸多的不良情绪,下面再给同学们讲述一个人生故事 ●PPT:人生故事这个管理专家想通过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一天,一位管理专家…… 石块就像是人生大大小小的目标,沙子则代表生命中遇到的无数的痛苦、压力等,……人生之外。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个“挑战自我”的项目: ●PPT:挑战自我 需要四——六名同学配合:一瓶水你能举多久?(5分钟) 要求:1.手握瓶身,手臂平举,与肩同高。 2.期间不得换手,不得放下,也不得让任何物品支撑手臂。(计时、体验、感受) 请成功及不成功的学生分享感受,分享自己的体会,根据表现及时引导) 仅仅一瓶水举5分钟都感觉很辛苦,让你举1小时、一天会怎么样?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一瓶水我们尚且举不了多久,何况是我们即将面对的压力呢?问问自己你能带着压力走多久?要想把水举得久,就要适当地放下,让自己歇歇才有力气继续举;同样的,要想背负压力走得久,就要懂得适当地放下,让自己能喘口气。有一位同学写过这样一封求助信:老师您好!……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压力呢?压力与我们的学习效率是什么关系呢? ●PPT:压力与学习效率的倒U型图 一张在心理学中常用的图,横坐标代表我们所感受到的压力,纵坐标代表我们的学习效率。图型所表达的意义就是:在压力小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不觉醒,不能发挥出我们的最佳水平;当觉醒增强时,我们感觉到的压力增大,学习效率开始提高,但是在达到一个最佳水平后,学习效率水平便不再提高了。然后,随着觉醒增强(压力加大)时,学习效率则开始下降。当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我们就会变得十分惊慌,以致不能完成与我们实际能力相符的工作和学习。过分的压力使我们的学习效率下降,在图型上显示出倒“U”型曲线。 ●PPT:二、如何做好考前心理调试 一般来说,当你面临即将到来的考试时,感觉到一定的心理压力是很正常的,……第十六页●PPT:1、考前焦虑症:如一想到考试就紧张激动,呼吸加快,心跳加剧,肌肉紧张, 甚至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抖动。 ●PPT:自我剖析第十六页 小白鼠实验:……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 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阶段中的基础教育,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发育不完全,对于事物的认知没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判断,必须通过健康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与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内容为例,深入探讨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具体现状以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开展阶段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通过家校合作这种方式,建立于家庭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家长和学校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在学校或在家中的具体情况,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新课程教

学改革已经深入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各个阶段,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重视,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依旧很低,得不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更无法顺利开展家校合作,实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够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应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呢。 一、正确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相对于文化课程教学而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特别的课程,它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的,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与文化素质相符合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两大基础特征。 1、不定时性

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所处的环境几乎可以分为校园和家庭两大板块,因此,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就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存在不定时性,要时刻以学生为观察对象和主体,了解学生所处的具体环境,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入手,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就能够 2、不定点性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具体的教学课程,而是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人具体情况,随时随地的开展活动,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可进一步扩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及时针对学生个人存在的问题对阵下药,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正因为小学健康心理教育的两大基本特征,更应当重视小学健康心理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比重,充分利用家校合作,发挥家庭对于学生健康心理塑造培养的重要作用,以帮助教育教学事业的教学成果最大化。

养成良好的性格(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讲解

养成良好的性格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性格及性格的类型;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与人交往中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性格。知道良好性格对自己成长的好处;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能对不利于良好性格形成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教学准备:录音机、配乐录音故事、动物图片 教学导入: 一、教师:今天我们先来听个故事。(播放居里夫人小时候专心学习的故事)(3 分钟) 二、活动明理 1. 教师: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一定十分喜欢玛妮雅那种认真、专心的学习,觉得她之所以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她性格中的坚定性是分不开的。 下面我们大家共同来说说性格都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分别议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事先准备好的有关性格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如学生回答不全,教师及时加以补充。) 2. 教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几个动物,请你们对照黑板 上的内容,看一看哪个动物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看好了以后,就 请你将这个动物的图片贴在这个性格牲下面。 (学生边说边贴图片) 3. 说一说自己所喜欢的动物,为什么喜欢它?人如果也具备这 样的性格好不好?

4. 演一演 A、请五名同学表演早晨清扫教室的情景; B、再请六到七名同学表演课间活动情景; C、最后请两名同学表演自习课上的活动情景。 5. 说一说按照课文中的要求分别对表演的情景谈出自己的看 法,并对不良性格进行帮助。(帮助措施要具体可行。) 6.动动手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发给学生,请学生写出自己 的性格特征。 7. 猜猜看教师将学生写好的纸条收好后,抽出几张,分别读出其中的内容,请同学们猜测纸条上写的是谁?并对猜中的同学加以奖励。 教师:能迅速猜出的同学,说明你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是一 个细心的人。同时,被猜中的同学,说明你们的性格特征十分明显, 具有良好的性格,大家都会喜欢。 三、总结全课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可能更加喜欢热情、善良、认真、开朗、活泼的人了。要想成为这样的人,其实并不难,只要同学们在 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培养锻炼自己,按照本课书后的[实践园]中的方法去做,日积月累,你就具备了良好的性格,你的生活就会充 满快乐。在实践中,你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培养、锻炼自 己的性格,让自己变得更加可爱。如果你有了更好的方法也可以介 绍给同学们,让大家与你分享快乐,共同培养良好性格。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我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认为:“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化的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是学校,主要是教师。”这明确地说明了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首先有心理健康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的增多,家长的训斥、社会的舆论、老师的鞭策等,使他们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形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但这些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这无疑成为他们健康成长、学习进步的一大障碍。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抓好班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说,班主任是学生的最佳“心理医生”。 那么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呢?在工作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创设和谐的人际氛围 1、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环境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群体领导者心理素质的问题。西方教育心理学对班级群体心理的研究就揭示了这一点。前苏联教育家契尔卓娃说:“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只有心理健康的班主任,才会有心理健康的班级氛围。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班主任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假如班主任情绪不稳定,工作缺乏热情,会使学生心灰意冷、无所适从,丧失上进心。 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上、生活上不论是顺利,还是挫折,始终要一如既往地热爱学生、热爱工作,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感情用事,用自己乐观向上的心境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在实践中,我努力使自己奋发向上的精神、豁达开朗的心胸、积极乐观的情绪、坚忍不拔的意志等,通过日常言行、师生关系和教育方式等反映出来,促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努力创造适合班集体健康发展的情感氛围;积极提倡“爱的教育”,因为只有通过爱,才能培养爱。爱意味着尊重、信任、理解、关心。“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我凡事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了解他们的心声,以宽厚平和的心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 实践证明,班主任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极大。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它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和愉快感,使学生易于得到感情的满足,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因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引导学生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 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生活的乐园,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土壤,对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加强班集体建设,优化集体心理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正如苏联杰出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专家丁瓒教授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

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3篇

【心得体会】 家庭和学习的共同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下面是中国文库为大家带来的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3篇 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发生后,震惊社会。做为一名教师,我不禁联想到一系列类似案件从1995年清华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事件,到2004年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再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那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一颗颗扭曲的心灵,让人不寒而栗。这些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必然结果。 据调查和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上升趋势。有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大中小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客观上他们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引导和帮助。但我们恰恰在这方面的教育明显滞后,如果他们在生命的关键时期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偏差的纠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不健康问题就会形成,为以

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埋下隐患。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家庭因素 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通过近几年从教的观察发现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家庭主要成员不全,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都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 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校的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遇到事情不会处理,精神紧张、焦虑却不会及时调节,都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社会因素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中意志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中意志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中意志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中意志力的培养 摘要: 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意志,对于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或事业的成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意志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意志坚强者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迎接人生的挑战。而意志薄弱者则往往被消极情绪所控制,被困难和挫折所击倒。 关键词:心理健康意志实践活动锻炼 诗人徐志摩曾说过:人能走多远,这事不能问双脚,而是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能问双手,而要问意志。一个人能否顺利完成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事业,除了能力的大小以外,意志就是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意志薄弱的人,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以及半途而废、放弃远大奋斗目标的人,是不可能取得任何重大成就的。 良好的意志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实践证明,意志坚强者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消极情绪的干扰,战胜困难和挫折,以积极的心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迎接人生的挑战。而意志薄弱者则往往被消极情绪所控制,被困难和挫折所击倒。他们无法适应学习、生活对个人提出的种种要求和挑战,从而造成严重的精神压力以及心理健康的损害。 一、小学生意志力薄弱的表现 俗话说:要想治病,必须得找到病根。要想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必须找到意志力缺乏的原因。意志的主要特征是: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而小学生意志力薄弱也由这些方面提出。 1、有的老师抱怨,我们班的学生太不自觉了,从不主动地学习和劳动。自觉性是什么?就是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自觉性也即独立性,表现为自主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品质。 2、有的家长抱怨,我的孩子做事犹犹豫豫,优柔寡断,没有果断性。果断性是什么?是意志品质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面对外在的险阻与困境,适当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品质。 3、还有的家长抱怨,我的孩子总想学好,可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自制能力太差。自制性是什么?是意志品质的第三个重要特征。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言行的品质。任性和怯弱是缺乏自制性的表现。

浅析家校合作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浅析家校合作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摘要:现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决不能忽视家校 合作的作用。本文在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小学 当前,人们在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虽己形成一定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当前家校合作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1 强化合作观念是前提 北师大郑日昌教授认为:对小学生心理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家庭和学校的氛围,而至关重要的是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任务。可以说,教育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家长的素质,而家长素质所包含的诸多成份中,观念是核心成份。 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合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全体教职工要掌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真正参与到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对已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要经常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它们是否潜含着拒绝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意味。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和已有水平,并不断地修正,消除一切不利于家校合作的学校内部障碍,营造良好的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此外,要注意捕捉在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开设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组织专家与家长座谈,现场交流、互动、解疑;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请优秀家长介绍孩子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合作。 2 把家校合作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促进家校 合作的保证 学校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协同构建的过程,是各要素协调、合作、互补的过程。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全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呢?父母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训练孩子。 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孩子,容易使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养起来的,强迫他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

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另外,赞许必须针对具体的事,让孩子知道自己优点的同时感到你的赞许是真诚的,而不是虚的、哄他的。 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对待孩子时,如果自己的情绪总是不稳定,喜怒无常,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变得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不要在孩子面临困境时不闻不问,要帮助孩子对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但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