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的思考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的思考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的思考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的思考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的思考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的思考

自安然事件爆发以来,我国每年关于审计失败的案件层出不穷,可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些案件中,绝大部分企业居然拿到了由注册会计师发表的无保留审计意见。作为有着专业胜任能力的注册会计师,在利益的驱使下,不禁与上市公司合谋,让整个社会为之寒心。而在这些事件的背后,根本性的原因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缺失。

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环境在现如今已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执业过程中,任然存在着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着注册会计师缺少了审计独立性。例如:一些盈利性的会计师事务所,受到金钱的诱惑,对企业的舞弊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对自己出具的审计报告的质量不负责任,丧失了职业道德。

1 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

笔者认为审计独立性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1 审计关系的失衡

我国很多上市公司自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便表现出独大的特点,第一位的股东有很多都持有30%的股份,有些甚至会有50%以上。同时,大股东很多都是法人股以及国家股,公司的控制权基本上受管理层掌控着,公司由内部人员所控制。这样一来,管理层就由审计的客

体变成了审计的委托人,并且注册会计师的聘请、续聘以及收费等事宜由管理层负责。如此而来,管理层实际上掌握了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能力,而会计师事务所则处于一种从管理层手中收取审计费用的很不好的情况。很明显,会计师事务所在这样的状态下有时候不得不服从管理层的意见。对于管理层而言,不论公司实际上的经营业绩如何,他们都是想让具有专业能力的注册会计师披露对公司有利的信息,从而让投资者心甘情愿掏腰包。而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营利性的经济实体,这样一来,就算审计人员掌握了公司舞弊行为的证据,也极有可能在会被解聘的压力下屈服于上市公司,从而发表不真实的审计意见,甚至共同舞弊。这类委托人出钱委任注册会计师审计自己财务数据的行为,必然使审计独立性受到损害,使审计失去了客观公正性。

1.2 审计市场需求不足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产生了审计,而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其根本原因。然而,在我国推动审计行业发展的根本文由收集整理本动因是政府,而不是市场中各种信息相关者。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只是应政府监督管理的需要,并不是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能够从事审计、验资等法定业务和咨询管理等非法定业务,但是目前依旧以法定业务为主,其目的也是为了满足政府部门的需求。平心而论,我国的上市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并不是为了改善自身经营,而是为了应对

政府部门的审查,将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看作一种“过关”的程序。因此,在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独立性比较低、更容易与本公司达成一致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

1.3 法律制度环境不佳

法律制度环境对审计独立性构成直接的强制约束性。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条文来规范和约束审计业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对那些违反规范和制度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惩罚,提高违规成本,最终起到震慑的作用,并且加强了审计的独立性。但是我国在实际的操作中,立法机关对查处相关的审计人员还不够严格,通常是民事赔偿为主要方式,刑事立案为辅助方式。而且,在我国《刑法》中规定,如果发现中介机构提供了虚假的证明文件,只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算是犯罪,可是法律上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是“情节严重”,这就为提供量刑的过程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并且,民事处罚一般偏重于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对个人的处罚较轻,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审计人员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审计独立性,在犯案时心存侥幸。

1.4 非审计业务的提供

会计师事务所不但提供了审计业务,同时还提供一些非审计业务。

而当事务所对某一家公司同时提供审计和非审计的时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则会受到牵连。

1.4.1

非审计服务的高额收费可能影响审计独立性。目前很多企业希望利用注册会计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帮助其规范会计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其高额的非审计服务收入可能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对此企业产生高度的经济依赖。一方面,在事务所提供的非审计服务的收入比审计服务的收入高的情况下,当此事务所审计这家公司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因害怕失去这样一个大客户而不顾审计原则,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严重影响审计独立性。另一方面,在非审计服务的收费比审计服务的收费高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会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非审计服务上,而降低审计服务的质量。

1.4.2

同时提供审计和非审计业务会出现自我评价的悖论。若某家事务所帮助其客户编制财务报表,最后又对此客户提供审计服务的话,就会出现事务所自己审计自己编制的财务报表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形下,审计独立性就不复存在了,审计也失去了它自身的意义。再者,若事务所对客户公司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就会把注册会计师调到管理者的位置上,这时候处于管理者的审计人员也就不会公正地来评价客户的活动和交易性质。

1.4.3

同时提供审计与非审计服务会降低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对于公众而言,他们之所以相信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是因为事务所多年来建立了一系列的职业准则,尤其是优秀的职业行为准则、公认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但是,随着非审计业务的增多,注册会计师关于职业准则和自认体系的构建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所以注册会计师事的声誉受到了损害。

1.4.4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单位管理层的密切关系影响审计独立性。毫无疑问,在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提供非审计业务的同时,注册会计师会与客户之间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这样一来,当其在进行审计业务时,被审计的单位和注册会计师之间将形成一致的局面,会让其忽略掉他们应该站在社会公众的利益上去思考问题。假设注册会计师经常对客户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也提供非审计服务,那么这种长久的合作关系会让注册会计师无法公开的发表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分析三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分析(三) 一、案例线索及分析 (二)长期股权投资审计案例 案例一:注册会计师李文审计华朕公司2001年度会计报表,发现华联公司2001年1月以库存商品一批、专利权一项、设备一台对红光公司投资,华朕公司持股10万股,所占比例为10%。上述资产的有关资料如下: 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为20万元,计税价格为30万元,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10%;专利权账面价值为1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为1万元,计税价格为12万元,营业税率为5%;设备的账面价为20万元,已提折旧2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万元。 华联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其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1.4月1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红光公司 547 000 借:累计折旧 20 000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 000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 000 贷:固定资产 200 000 贷:无形资产 100 000 贷:库存商品 200 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0万×17%)51 000 ——应交消费税 (30万×10%)30 000 ——应交营业税 (12万×5%)6 000 2.5月2日,华联公司宣告分红,每股红利为1元时: 借:应收股利 1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华联公司 10 000 5月15日收到红利时: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货:应收股利 10 000 3.2001年12月31日,该股的市值为42万元,长期股权投资与市值的差额为547 000-10 000-420 000=117 000(元),华联公司提取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为:借:投资收益 117 00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17 000 案例一分析:《企业会计制度》第二十二条规定: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出资时的投资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第十五条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第十六条规定:投资企业对被审计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第十七条规定: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份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全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据此,注册会计师李文可以认可华联公司的会计处理。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论文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之我见 摘要: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灵魂。注册会计师行业能否恰当的坚持独立性,不仅仅关系到该行业本身,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大环境,本文从独立性的含义出发,分析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因素,针对我国目前独立性缺失现况,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因素对策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不断有“问题”公司被曝光和查处,从国内的“银广厦”事件到国际上的“安然”事件,最后都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相联系,而这些审计的失败都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缺失有关。审计的独立性分为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审计的独立性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自信心,以及在判断时不屈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而要做到形式上的独立是指审计人员与委托方没有任何的特殊利益关系。因为实质上的独立是无形的,通常是难以观察和度量的,而形式上的独立是有形的,是可以观察的。社会公众通常是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形式上的独立性来推测其实质上的独立性,如审计人员是被审计单位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人,债权人,有近亲属关系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形式独立是实质独立的载体和重要前提。两者的独立性是密不可分,相铺相成的。 当前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主要因素,归纳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 1,审计市场方面。一方面是:审计市场的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健全的审计市场。审计市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投机成分很浓,使得就审计市场的需求方而言,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淡然。这是因为我国公司发行新股的资本成本较低,能否取得上市资格就意味着是否取得几乎无偿向社会公众筹资的权利。因此,地方政府都会为所属企业争取这种宝贵的资格,通过一些渠道授意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和验资的过程中提出有利于企业的意见。可见,企业上市资格的取得并非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其次,由于我国一级市场的低风险高收益特征吸引了大量资金,使得本应关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的股民,几乎无暇关心哪一家事务所审计了该公司,导致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削弱。最后,对已经上市的公司而

注册会计师审计背诵要点说明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 1、注册会计师审计含义(100%背) 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2.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需要利用部审计工作的原因。(100%掌握) (1)部审计是被审计单位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 (3)利用部审计工作结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 1、普通合伙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其债务是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背) 2、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其债务是以事务所以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背) 3、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也称特殊的普通合伙事务所无过失的合伙人对于其他合伙人的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以自己在事务所的财产为限承担责任,不承担无限责任,除非该合伙人参与了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背)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1、违约:会计师事务所在商定期间未能履行合同条款规定的义务。(背) 2、普通过失: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背) 3、重大过失:注册会计师根本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没有按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背) 4、欺诈:注册会计师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明知委托单位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伪的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背) 5、“不实报告”的定义(100%背) 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拟定并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的执业准则和规则以及诚信公允原则,出具的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审计业务报告,应认定为不实报告。 6、利害关系人的含义(100%背) 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等有关的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认定为《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利害关系人。 7、事务所应当对一切合理依赖或使用其出具的不实审计报告而受到损失的利害关系人承担赔偿责任,与利害关系人发生交易的被审计单位应当承担第一位责任,事务所仅应对其过错及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利害关系人存在过错时,应当减轻事务所的赔偿责任。(100%背) 8、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出具不实报告并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具体情形包括:(100%背) (1)与被审计单位恶意串通; (2)明知被审计单位对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明; (3)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者作不实报告; (4)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利害关系人产生重大误解,而不予指明; (5)明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不实的容,而不予指明; (6)被审计单位示意其作不实报告,而不予拒绝。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论文摘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成熟的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面临的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现实需要,对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机构设置 1 国外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成果 1.1 国外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也从以查找错误为导向,单纯的监督、控制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警察”角色,发展至今日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 1.1.1 以“控制”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20世纪40至60年代,在内审制度产生的初期,企业只在总公司一级设立内审机构,实行自上而下的巡回式审计,一般由会计部门领导,实质上履行的是会计监督职能。 1.1.2 以“流程”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内审职能到了20世纪70至80年代,变成以业务流程为关注点,对组织内关键业务流程的设计、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价。 1.1.3 以“风险基础”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演进至20世纪80到90年代,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以“风险基础”为导向的内审应时而出,主要关注对企业关键业务流程以及关键控制的风险的辨识,从而采取措施,降低组织面临的风险。 1.1.4 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审阶段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企业对风险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的转变——认为企业所面临的

是包含了财务管理、业务经营、流程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等多方面的风险,是企业的整体风险,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部分、某一功能或某一区域。 1.2 国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现状 早在1947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就将内部审计界定为一种“独立评价活动”,此后,内部审计的定义虽几经变迁,但“独立”作为内部审计的显着特征一直被包含在有关定义中。根据IIA2001年提出的内部审计最新定义,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IIA(2003)也指出,恰当的报告关系对实现独立性、客观性及在组织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是内部审计有效履行其义务的必要因素。IIA进而提出“双报告模型”。IIA建议:CAE在职能上应向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其他适当的治理机构报告并负责;CAE的行政性报告应当面向CEO或另一位具有充分权利的高级管理人员,以使日常审计工作得到适当的支持。 2 我国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成果 2.1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3年-1994年)为我国内部审计初步建立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后,就一直依靠行政力量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内部审计制度。1983年国务院批转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首次提到了内部审计监督问题;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1989年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这一阶段通过行政法规确立了内部审计的基本制度,促使我国内部审计走上了依法审计的轨道。 第二阶段(1994年-2002年)为我国内部审计立法进一步完善的阶段。1994年8月颁布了《审计法》;1995年7月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998年经审计署批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使其成为对企业、事业行政机关和其他事业组织的内审机构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2001年中国内部审计协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于2007年开始实施,这对注册会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注册会计师由于行业起步晚,其审计的独立性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既受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证券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了这些因素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注册会计师执业实务和理论提供参考。 一、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内部因素分析 (一)会计师事务所影响首先,审计委托关系。民间审计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产物,如果所有者和经营者形成第一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与注册会计师构成第二委托代理关系。注册会计师和经营者共同处于代理人的位置,容易产生共谋。我国审计委托关系还存在失衡。我国审计准则规定,审计业务的委托人是股份公司股东大会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但实际上目前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使得财产经营者取代了财产所有者,审计实际委托人变为公司董事会甚至管理者;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集中度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经营者事实上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使选聘制度失去意义。我国现行的民间审计收费制度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直接向被审计单位收取审计费,从而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在经济上缺乏独立性,对被审计单位形成经济依赖。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完全可能为上市公司提供其所需要的报告。其次,非审计服务对独立性的影响。提供审计服务是注册会计师的主要业务,竞争也最为激烈,近年该服务的边际利润和所占收入的比例却不断下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会计师事务所从非审计服务中取得的收入和利润却不断提高,致使会计师事务所乐于接受和提供非审计服务。当非审计服务所取得的收入超过一定限度以后,人们就会认为注册会计师更注重非审计服务,外界的利益相关者会担心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得提供非审计服务的机会,忽略甚至是纵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中的错误与舞弊,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了损害。最后,审计市场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方面的影响。我国审计市场的现状是供大于求,审计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因此,作为供应方的注册会计师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二)注册会计师影响随着审计任期的延长,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不断增多,关系自然越来越密切,从而可能为了避免审计意见对被审计单位产生不利影响而放弃应坚持的原则。另外,从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的行业内部来看,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和审计知识的掌握比较充分,对其他知识缺乏,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就不得不依赖被审计单位的指导和协助,这种依赖必然会削弱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同样是理性经济个体,只要是理性经济个体就必定要使其个人效用达到最大。注册会计师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个体,也必然要使其个人利益达到最大。通常考虑如何使个人财富最大化,即对个人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现值量最大化;与未来的现金流入现值量相关的风险最小化。我国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并未规定注册会计师必需强制执行的执业最低标准,在执业的过程中是否遵守职业道德全凭注册会计师个人的自觉行为,当注册会计师面临诱惑时,很难按职业道德的标准要求自己。 二、审计独立性影响的外部因素分析 (一)宏观环境因素我国证券市场的不完善致使市场对高质量审计服务比较轻视。目前

审计试题与答案(一)

审计试题与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技术方法随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发展。下列各阶段中,抽样方法作为审计的一种技术方法开始在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运用的时间是( )。 A.18世纪的意大利 B.1844年至20世纪初的英国 C.20世纪初的美国 D.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2.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是( )。 A.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 B.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C.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D.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是( )。 A.《会计师条例》 B.《注册会计师条例》 C.《会计师暂行章程》 D.《注册会计师法》 4.1980年12月,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开始复苏的是财政部发布的( )。

A.《会计师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C.《关于成立会计事务所的通知》 D.《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 5.按照审计的主体不同,审计可以分为( )。 A.整体审计和局部审计 B.财务报表审计和合规性审计 C.详细审计和资产负债表审计 D.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 6.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共同构成了审计的监督体系。其中,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 )方面是基本相似的。 A.审计中取证的权限 B.审计要实现的目标 C.对内部审计的利用 D.审计所依据的准则 7.下列关于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 A.二者的经费和收入来源相同 B.二者的审计目标基本一致 C.二者都是外部审计,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D.二者对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相同 8.注册会计师进行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时,应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进行了解,并可以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这是因为( )。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摘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要求不存在干扰内部审计活动的事项,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自由地开展工作并作出公正无偏的审计判断。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在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方面所制定和采取的措施,指出我国在内部审计独立性上存在的问题,然后借鉴国外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经验和做法,采取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审计机构内审人员 就内部审计而言,早在1947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就将内部审计界定为一种“独立评价活动”,不管此后内部审计如何发展,独立性一直都是影响内部审计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1 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内涵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内涵,学术界至今都没有给出准确的定义。目前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是着眼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精神状态;另一个是着眼于内部审计的外在环境。 有人认为,审计独立性包括实务人员的独立

性和职业独立性两方面。实务人员的独立性实指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实施检查业务和编制审计报告过程中保持适当态度的能力,它要求审计人员在形成和表达意见时能够保持诚实和公正无私;而职业独立性是人们对集体审计人员的印象,即审计职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外观上是否独立。 也有人认为,独立性与确认或咨询服务所处的环境状态有关。他们将独立性定义为“不存在威胁客观性的重大利益冲突”,独立性是对个人或团队在提供确认服务时所处环境的期望特征,它要求个人或团队避免存在重大的可能威胁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既可能来源于个人或团队的个别环境,也可能来源于确认服务所处的一般环境。 上述两种定义,前者强调主观精神状态,后者强调客观环境因素,虽有所差异,但本质还是一致的。进一步说,审计人员主观态度上的公正无偏,是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根本要求,而客观环境则可以为主观上的独立提供保障。在此,所谓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活动所处的环境中不存在可能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判断产生重大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 内部审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兴利、除弊、增值、风险预警、信息鉴证等功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优化内部控制、改善企业风险管理、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舞弊和浪费,这不仅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要求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改革使其发挥其应有的最大功效。 一、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之水①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活动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具备应有的独立性,才能正确地实施审计,才能作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定和评价。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之水,如果丧失了独立性,那么内部审计就名存实亡。独立性对于内部审计来说是指内部审计活动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一个人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而内部审计要对单位管理控制活动进行评价,因此内审人员必须置身于从设计、授权、执行到记录的全部管理职能之外。内部审计人员怎样才算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呢?对此进行判断的标准是,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能够自由地、客观地工作,那就认为他是独立的。自由意味着内审人员可以不受

其他部门、个人或其他外来因素的制约。客观意指内审人员在工作中要保持一种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对审计事项的判断不能服从与他人的意向,对审计的结果不能做重要的质量的妥协。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高级管理人员的认识和态度的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组织地位的影响。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需要高级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双方的共同努力。这对前者而言是给予重视和支持,对后者而言是保持客观公正。 二、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内部审计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较之外部审计有更大的难度。它的独立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有着天生的缺陷。与外部审计相比,我国内部审计由于发展的历史短,各种理论及实践不足使得我国的内审独立性受到严重的制约,纵观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21年(即从我国加入IIA算起)存在以下几个因素制约我国内审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内部审计建制模式及管理方法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三种类型:由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来讲,领导层次越高越有权威性,其独立性越有保障。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在国家干预和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很不规范,缺少完整的独立性。当前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部审计机构不是单独设置而是由其他部门领导或合署办公,例如:(1)附属于办公室;(2)附属于会计部门或与会计部

《审计案例分析》历年试题答案汇总

一、判断并说明理由题 1.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必须与客户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 答案:错误 理由:独立原则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时提出的要求,如果注册会计师执行非鉴证业务则不必要保持独立性。 2.为了保持审计的连续性和审计结果的可比性,注册会计师对同一客户所进行的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应使用相同的重要性水平。 答案:错误 理由:同一客户客观环境不断变化,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调整重要性水平。 3.如果注册会计师函证的应收账款无差异,则表明全部的应收账款余额正确。 答案:错误 理由:注册会计师并未对被审计单位所有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4.对于客户委托金融机构代管的投资债券,注册会计师如无法进行实地盘点,则须向代管机构进行函证。 答案:正确 理由:无法进行实地盘点,则必须函证证实代管的投资债券的存在性。 5.注册会计师分析企业投资业务管理报告是为了判断企业长期投资业务的管理情况,因此属于符合性测试的内容。 答案:正确 理由:分析企业投资业务管理报告属于符合性测试的内容。 6.编制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以确定可容忍误差。 答案:错误 理由:主要是为了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7.同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不同的是,被审计单位其他应收款往往数额不大,因此,注册会计师可以不函证相关余额。 答案:错误 理由:对于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有异常的其他应收款客户,注册会计师要函证。 8.出于某种不正常的目的和动机或工作差错,被审计单位对报废的固定资产有可能存在按原值转入营业外支出的情况。 答案:正确 理由:因为被审计单位对报废的固定资产按原值转入营业外支出违反了会计制度的要求。 9.审计人员向银行索取资产负债表日后7天左右的对账单,其目的是验证被审计单位有无期后事项的发生。 答案:错误 理由:是为了检查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了解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账情况,验证现金收支的截止期。 10.一般来说,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当局就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方面的沟通内容是在审计的实施阶段进行的。 答案:错误 理由:应当是在审计终结阶段进行的。 11.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必须取得会计师事务所授权后,才可以以个人名义承接审计业务。 答案:错误 理由:按照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不得以个人名义承接审计业务。 12.应收账款函证的回函应当直接寄给会计师事务所。 答案:正确 理由:应收账款函证的回函直接寄给会计师事务所,可保证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13.对应付账款进行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应选择较大金额的债权人,对金额较小甚至为零的债权人可不必函证。 答案:错误 理由:对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应作为函证对象。 14.存货期末盘点是被审计单位存货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但注册会计师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答案:错误 理由:存货期末盘点属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所应承担的责任,注册会计师不负其责任。 15.短期借款相对于长期借款来说,金额通常较小,期限较短,且通常无须抵押,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也不如长期借款,因此一般无须审查其抵押、担保情况。 答案:错误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例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例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概述 1.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 2.鉴证涉及的三方关系人包括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 责任方是指对鉴证对象负责的组织或人员。 预期使用者是指预期使用鉴证报告的组织或人员。 3.审计的分类: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审计或民间审计)政府审计(国家审计)、内部审计。 4.会计事务所主要有独资、普通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制、有限责任合伙制四种组织形式。 5.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审计、审阅和审核;相关服务业务则主要包括:执行商定程序、税务服务、管理咨询及会计服务。 6.审计主体是从事具体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审计的客体是采用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被审计单位;审计的手段既包括传统的手工方式,也包括利用计算机、网络及这些经济活动载体的会计信息;审计的内容不局限于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经营审计等已发表审计意见为目的诸多方面。 第二章:审计目标 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演变:查错防弊阶段,财务报表验证阶段(资产负债表验证阶段、会计报表验证阶段)查错防弊与财务报表验证并重。 2.审计的总体目标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程序、搜集审计证据最终是要对财务报表在所有重要方面是否公允表达形成结论,并出具恰当的审计报告。 3.为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注册会计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并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注册会计师应该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 4.具体审计实施过程中应注意: (1)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该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充分考虑可能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 (2)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能够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3)合理保证意味着审计风险始终存在,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合理的审计证据。 5.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6.管理层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定、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7.管理层的认定有:存在或发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完整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权利和义务(资产负债表)、估价或分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表达与披露。 8.与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发生、完整性、好似我、截至、分类) 与余额相关的认定(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

浅谈内部审计独立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218563652.html, 浅谈内部审计独立性 作者:张璐璐 来源:《中国经贸》2015年第12期 【摘要】独立性是审计的核心要素,内部审计独立性直接决定着内部审计的质量,影响 着内部审计在改善单位管理和提高单位效益方面功能的发挥。本文在界定内部审计独立性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制度基础薄弱、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欠缺客观公正等方面,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制约因素;对策;措施 单位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查找出经济业务、管理活动中的风险点,分析责任岗位,从而建立风险防控措施,制定或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提高单位运作的效益性,保护单位的宝贵人才。而影响内部审计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内部审计独立性,内部审计独立性越高,内部审计质量也越高,即越能为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为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出谋献策。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概念界定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独特之处。独立性包括两个方面,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是指审计部门和人员呈现出一种客观、公正不受影响的独立身份,即周围的人认同他们是客观、公正的。实质上的独立是指审计人员时刻保持客观、公正的内心状态。独立性对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与单位的关系决定了内部审计独立性比外部审计独立性更难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可以不受限制地查询各种记录、获取审计证据、询问相关人员,并且不受被审计对象及其相关管理部门、领导的干扰与控制。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审计,内部审计对被审计对象有一定的了解,能更有针对性的查找出问题,提高审计的效率。但这也往往是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因为审计人员可能会对被审计对象存在偏见,无法客观、公正的做出应有的职业判断。此外,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隶属的领导层,内部审计人员的调配、晋升等管理,经费由单位拨付,都对内部审计形式上、实质上的独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而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内部审计制度基础薄弱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一)

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一) 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评价、监督、服务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我国加入WTO后,给内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既要求我们要运用审计理论和实务充分认识和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又要加强内部审计改革。 一、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实践证明,引起独立性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如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关联关系和外界压力等都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一)内部审计建制及模式。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建制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审计的附属品而存在,服务于国家审计。主要职能是通过事后审计实施监督。而事实上,目前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监督者一般无处理权,并且权威性也较弱,很难像国家审计一样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真正的监督,尤其对本单位管理当局本身的决策错误及违纪、违规的监督更显得软弱无力。而且,由于独立性不足,监督经常被曲解为挑毛病,所以很多企业领导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对内部审计持不合作、抵触的态度,使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服务于本组织的管理者,对本单位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切身利益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内审人员的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奖惩权等均由所在单位掌握。同时,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让内部审计对本单位产生依附,单位领导直接影响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内部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却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三)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状况。 当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内审机构不是由其他部门领导,就是合署办公。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些单位单独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也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些单位在机构改革中不切实际地撤并内部审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人为地削弱审计力量。(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1985年12月5日,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内部审计才开始在全国各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内审机构成立时间较短,许多工作尚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这在客观上就导致了部分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专业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

问答题 1. 北京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于2009年2月6日接受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委托。该公司注册资本为2 0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1 0 000万元。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委派注册会计师王华、李明执行东方公司的审计业务。他们在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为80万元,在完成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为100万元,并于200 9年3月12日完成了审计工作。在复核工作底稿时,发现以下事项,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但东方公司管理层于3月16日正式答复王华、李明拒绝接受他们的处理建议。 (1)由于东方公司一座建于l982年(1981年12月完工)、原值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0年、已提折旧104万元的办公大楼因不明原因出现裂缝(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经过专家鉴定后进行了及时维修,并将原预计使用年限改为40年,因此从2008年起改变年折旧率,并进行了必要的账务调整。但东方公司拒绝在2008年报表中作任何披露; (2)东方公司在国外一家联营企业内据称有95万元的投资,当年取得投资收益为40万元,这些金额已列入2008年的净收益中,但王华、李明未能取得联营企业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及函证回函。此外,由于东方公司拒绝提供与此项投资相关的协议、合同以及会计记录,王华、李明也未能采取其他程序查明此项投资和投资收益的真实性; (3)东方公司全部存货总额为3 200万元,放置于邻近单位仓库内。由于仓库倒塌,尚未清理完毕,不仅无法估计损失,也无法实施监盘程序; (4)由于东方公司存货使用受到仓库倒塌的限制,正常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因而无力支付2009年4月12日即将到期的120万元债务,也没有预付下年度的60万元广告费。这些情况均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了充分、适当的披露,东方公司已恰当处理了该事项对持续经营的影响,并且注册会计师也表示认可; (5)2008年11月,东方公司被控侵犯红牛公司的专利权,红牛公司要求收取东方公司

如何保持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如何保持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CPA行业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尤其是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证券市场混乱,执业人员素质低下等等,这些都严重干扰了我国CPA审计的独立性。本文拟分析影响我国CPA独立性的因素,并对如何保持CPA独立性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CPA审计独立性非审计业务 在注册会计师(CPA)职业道德中,独立性堪称职业道德精髓所在。所谓独立性原则是指CPA在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机构。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CPA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是指CPA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身份。由于CPA的审计意见是外界人士决策的依据,因此,CPA除了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外,还必须在外界人士面前呈现出形式上的独立,只有这样才会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可见,独立性是CPA职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影响我国CPA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通过改制上市的国有企业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在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CPA作为外部审计力量,受聘于股东大会,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保证股东的利益,为董事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尽管已经具备了或者严格地说在形式上已具备了某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治理结构,但距离其目标还相差甚远。 CPA行业内部竞争过于激烈,审计制度存在隐患 以CPA独立审计为主的审计制度在现代社会中占主流地位,CPA的监管采用的是自律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师事务所也参与了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在这种制度下,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就很易与维护审计独立性发生冲突,当冲突发生时,很难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牺牲自身的经营目标去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这种审计制度本身对CPA独立性就存在隐患。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采取有限责任制的组织形式

[注册,会计师,审计,其他论文文档]谈注册会计师的四大审计方法

谈注册会计师的四大审计方法 【摘要】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在我国相当普遍,且危害极大,面临着较严重的诚信危机。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根据最新颁布的审计准则,结合实际工作中一些中外企业发生的典型案例,提出了注册会计师的几种审计方法,旨在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避免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会计舞弊 近几年来,一些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行为相继被披露,从琼民源到银广厦,从蓝天事件到宝硕股份,会计舞弊手段不断翻新,使得注册会计师防不胜防,致使一些中小股东损失惨重,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为提高审计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四种审计方法,供广大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参考。 方法之一:账证核对 注册会计师之所以能够通过会计报表、账册以及凭证的核对,查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并对之下结论,是与其审计对象——当前财务会计的特征分不开的。财务会计的主要特征及账证核对的主要方式: 一是原始凭证的要素能够说明经济事项发生的时间、地点、金额、数量以及具体负责的人员。因此,在财务会计中,强调原始凭证要素几乎成为所有国家的法律要求。其目的就是通过要素的牵制,达到能证实已发生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因此,只要查对证实账册记录的原始凭证是否存在、要素是否完备,往往就能判定过去的经济业务有否发生。 二是复式记账能够说明经济事项发生时的来源与去向。由于复式记账能清楚地将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双重记录说明企业资源的来源与去向,因此,熟悉了复式记账,就能随心所欲地将账本所记的内容,转化为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过程录像。复式记账的科学性就在于此。 三是权责发生制会计能够很好地确认应尽的义务与应得的权利,并能较好地将这些权利与义务进行适当的配比。美国会计学会在1940年出版的《公司会计准则结论》一书中,对权责发生制会计是这样论述的:“在外行人看来,‘成本’表示现金支出,‘收入’和‘收益’意指收到的现金。但配比概念意义更深。会计并不比较现金收支,而是力量与成就、劳务的获得与提供、所取得的(货物或劳务)价格总计与处理(货物或劳务)的价格总计。所有这些均包含在‘成本与收入’和‘权责发生制’会计之中”。因此,权责发生制会计能更正确地将没有收到但权利已获得,或尽管没有支付但义务必须承担的业务,也统统包括进去,从而使会计能更真实地反映所有发生过的经济业务。 牢牢掌握现代财务会计三大特征,认认真真地进行账证核对,许多虚假会计信息都会被一一揭穿。由此可见,以会计为媒介而产生的审计业务,造就了注册会计师对会计语言的

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的探讨

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的探讨 摘要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理论和实务必须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但我国当前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状况、法律环境、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等制约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当前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到这样的牵制下, 难以开展独立的经济活动,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针对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的这些状况,提出了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通过客观公正的检查和评价来实现的。强化内审独立性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内审机构的地位,保证内审人员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加大国家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力度。本文从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研究内部审计独立性提供参与。结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提出解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On internal auditor independence question discussion Abstract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is audi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must understand and solve the problem. But China's current management system, institutional setup and personnel allocation situation, legal environment, personnel quality and quality restricted the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The current I inland auditing institutions and auditors, by such dragged to conducting independent economic activities, so in large part Shanghai film rang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According to our country's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dition of strengthening internal auditor independence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is through the objectiv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to fulfill. Strengthening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audit laws and regulations, improving the internal audit institutions, guarantee the status of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internal audit personnel, improve the auditing personnel's servic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increase state audit organs of internal audit guidance and supervis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problems, analyses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for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provide particip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internal audit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to problems of enterprise internal audit the countermeasure, to have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Restrict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