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作物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农作物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农作物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品种区域试验中试验点选择、参试品种(系)确定、试验设计、田间管理、项目记载、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的办法,确定了对参试品种(系)进行评价和处理的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大豆品种试验的设计、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2 粮食种子豆类

GB/T 14488.1 油料种子含油量测定法

GB/T 14489.2-1993 油料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

GB/T 17318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GB/T 19557.4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大豆

NY/T ××××—200×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大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区域试验 regional variety test

由品种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内对多个品种(系)统一安排的多点小区试验。

注:以鉴定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农艺性状。在本标准中,将区域试验简称区试。

3.2 生产试验 yield potential test

在同一生态类型区内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进一步验证区试中表现较优良的品种(系)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的过程。

⒋试验区、试验组的划分和试验点的选择

大豆品种区试由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试验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生态类型、农业区划、耕作制度和大豆播期类型;试验组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大豆品种的生育期长短,同一试验组的品种(系)应为相同的播期类型;试验点的选择应尽可能代表所在试验组的气候、土壤、栽培条件和生产水平。

⒌试验设计

5.1 小区面积(TMJ-I区域面积测量仪)

各试验区组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小区面积,一般小区面积不小于14m2,小区行数不少于4行。

5.2 小区排列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试验地周围设立保护区(行)。

5.3 品种(系)数目(SLY-E称重型高精度电子自动数粒仪)

同一区组内的品种(系)数(包括对照在内) 最少不低于6个,最多不超过15个(含)。当品种(系)数超过15个时,应分组设立试验。

5.4 对照品种

每个试验组一般设立一个对照品种。对照品种应选择经过审定的、在该区域同熟期的主栽品种。

⒍试验年限和试点数

区试年限为2~3年,生产试验年限为1~2年。同一区试组内试点数不少于5个。

⒎试验地的选择(TJSD-750-IV土壤紧实度仪)

选地势平整、肥力均匀且能代表当地肥力水平、排灌方便、前茬一致、远离高大建筑物和高秆作物,单季作条件下两年、多熟制条件下一年以上(含)没有种过大豆、无菟丝子和大豆胞囊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发生的地块。

⒏参加区试品种(系)的申请和确定

申请单位提出参试申请,品种管理部门根据该品种(系)在历年试验中的表现和当年申请参试品种(系)数量决定是否接受。

⒐对供试种子的要求

a) 供试品种(系)种子的质量和数量

参加区试的大豆品种种子质量应达到GB 4404.2中对大豆一级良种的要求,数量应满足试验播种的需要。

b) 供试种子的处理

供种单位不应对参试种子进行任何影响植株生长发育的处理。

⒑播种和田间管理(GWJ-2测籽粒硬度)

10.1 播种方法

条播或穴播,采用人工播种或机械精量播种。

10.2 密度

由品种管理部门根据试验组所在地区大豆生产上所用的密度和品种(系)特点确定,在同一区试组内所有品种的密度相同。

播种前根据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计算播种量,使出苗密度高于计划密度。第一个三出复叶展开至第二个三出复叶展开期间通过等距定苗使实际密度达到计划密度。出苗不匀时,可移栽。

10.3 田间管理(托普云农土壤温度、水份、盐分三参数测定仪)

管理水平与当地中等生产水平相当,及时中耕、施肥、排灌、治虫,但不防治病害。在进行田间操作时,应保证同一试点材料间的一致。

⒒记载项目和标准(托普云农作物长势监测仪)

11.1 记载项目

播种至收获期间,记载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收获期、生育期、叶形、花色、茸毛色、结荚习性、株型、底荚高度、裂荚性、落叶性、倒伏性、大豆花叶病毒病发生时期和级别、其他病虫害发生时期和级别等性状。

收获后考种记载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g)、百粒重(g)、紫斑粒率(%)、褐斑粒率(%)、其他粒率(%)、虫蚀粒率(%)、完好粒率(%)、种皮色、脐色、粒形、籽粒光泽等。

11.2 记载标准

依照GB/T 19557.4—2004所规定的标准进行。该标准未规定的性状依照GB/T 17318─1998进行记载。

11.3 记载本的格式

见附录A。

⒓收获和计产

当大豆植株达到完熟期后及时收获(对于成熟期过晚、影响下茬作物播种或难以霜前成熟的品种(系)可在下茬作物播种前或霜后收获)。小区计产面积和行数由品种管理部门统一规定,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风干至种子含水量13%以下时称重计产,单位为千克,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⒔品质测试和抗性鉴定(GWJ-2硬度测定仪)

13.1 品质测试

由品种管理部门统一从3个代表性试验点抽取样本,交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包括粗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特异型品种(系)由品种管理部门指定专业机构对其特异性状进行测定。

13.2 抗性鉴定

由品种管理部门指定专业机构鉴定参试品种的抗性。

⒕区试报告

承担区试、品质测试、抗性鉴定的单位在试验结束后应及时向品种管理部门提供试验、测试和鉴定报告;品种管理部门应及时汇总试验结果,撰写、发布区试年度报告,报告格式由品种管理部门统一规定。

⒖品种(系)处理

15.1 要求

单季作地区能在霜前正常成熟,多熟制地区不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对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和地区性主要病害优势小种的抗性在中感以上(含)。

15.2 一年区试后继续参加区试的品种(系)

15.2.1产量要求

优质品种(系)和菜用型品种(系)不显著低于对照品种,普通品种(系)高于对照品种。

15.2.2品质要求

高油品种(系)含油率在21.5%以上(含);高蛋白品种(系)蛋白质含量在45.0%以上(含);普通品种(系)蛋白质、脂肪含量之和在59.0%以上;特异型品种(系)经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专业机构测试,证明具有特异优质性状;菜用型品种(系)口感鉴定为香甜柔糯型,每500g鲜荚不多于220个,两粒标准荚长宽分别为4.5cm和1.2cm以上(含),标准荚率60%以上(含),子粒化学品质和营养品质总体上与对照品种相当或更好。

15.3 一年区试后推荐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系)

15.3.1产量要求

优质品种(系)和菜用型品种(系)比对照显著增产(P<0.05);普通品种(系)比对照品种极显著增产(P<0.01)且增产幅度在5%以上(含)。

15.3.2品质要求

高油型品种的含油率在21.5%以上(含),脂肪、蛋白质总量在59.0%以上(含);高蛋白型品种蛋白质含量在45.0%以上(含);普通品种(系)脂肪、蛋白质总量在59.0%以上(含);特异型品种(系)经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专业机构测试,证明具有特异优质性状;菜用型品种(系)口感鉴定为香甜柔糯型,每500g鲜荚不多于210个,两粒标准荚长宽分别为4.5cm和1.2cm以上(含),标准荚率在70%以上(含),子粒化学品质和营养品质总体上与对照品种相当或更好。

15.4 两年区试后推荐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系)

15.4.1产量要求

两年产量平均,优质品种(系)不低于对照品种,菜用型品种(系)不显著低于对照,普通品种(系)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且差异显著。

15.4.2品质要求(LDS-1H谷物水分仪)

两年测定结果平均,高油型品种(系)的含油率在21.5%以上(含);高蛋白品种(系)的蛋白质含量在45.0%以上(含);普通型品种(系)脂肪、蛋白质总量在59.0%以上(含);特异型品种(系)经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专业机构测试,证明具有特异优质性状;菜用型品种(系)口感鉴定为香甜柔糯型,每500g鲜荚不多于220个,两粒标准荚长宽分别为4.5cm和1.2cm以上(含),标准荚率70%以上(含),子粒化学品质和营养品质总体上与对照品种相当或更好。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的意义

经济效益

区域试验站每年可承担玉米、小麦、大豆、甜菜、油菜、油葵等农作物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新品种展示、示范任务,通过有计划的对新品种定点试验,可以引进、筛选、推广优质、高产、多抗的新品种,有效提高试验质量,降低不成功试验的次数,能够为新品种的审定提供科学依据,加速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的推广,防止盲目引进和任意推广新品种造成的“多、乱、杂”而给予生

产带来损失,同时可实现品种区域化布局,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品种结构调整,提高品质,增加品种类型,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利于促进辐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当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品种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生态效益

农业区在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时,一方面要研究其特殊规律,另一方面要扬长避短。在农业区内,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结构和作物布局,实行宏观、微观相结合、远近期相结合、开发治理相结合、土地用养相结合,对恢复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