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辣椒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辣椒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辣椒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辣椒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辣椒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1.农业生物学特性记载

1.1播种期:实际播种的日期。

1.2出苗期:全区有50%的幼苗出土。

1.3分苗期:3片真叶时分苗的日期。

1.4 定植期:实际定植日期。

1.5开花期:50%的植株开放第一朵花的日期。

1.6座果期:开花后有50%植株第一果实直径达1厘米左右时定为座果期。

1.7始收期:30%的植株第一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度。

1.8终收期:最后一次采收商品果的日期(6月下旬左右)。

以上调查项目均以月/日表示

1.9生育期:从出苗到终收所经历的天数,以天表示。

2.植物学特征记载

2.1生长势:强、中、弱。

2.2抗逆性:耐寒性、耐热性、耐旱性、耐涝性、抗虫性等。用强、中、弱表示。

2.3植株高度:地面植株基部至全株最高处。

2.4开展度:枝叶横展最宽处。

2.5叶色:黄、绿、深绿。

2.6第一朵花节位:从主茎基部第一真叶数到第一朵花着生叶片数(取10株平均,精确到0.1,不能用比如“1—2节”的形式表述)。

2.7果实横径:最宽部分为果实横径,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

2.8果实纵径:最长部分为果实纵径,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

2.9果形:羊角形、牛角形、灯笼形等。

2.10果青熟期色泽:乳黄、黄绿、绿、深绿。

2.11果肉厚度: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以厘米表示。

2.12果面特征:有无棱沟、皱缩、光泽及其它。

2.13单株果数:全生育期取10株商品果平均值。

2.14平均单果重: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值。

2.15心室数:用个表示(取10株平均,精确到0.1个,不能用比如“1—2个”的形式表述)。

2.16商品性:好、较好、中等、差。 2.17风味:辣、中辣、微辣、甜。 2.18品质:好,较好,中,较差,差。

2.19调查每个小区杂株数,统计百分率。

品种纯度= 小区总株数-杂株数

×100

小区总株数 3.产量记载

3.1 前期产量:指最早采收的参试品种始收后前20天的产量,以kg/667m 2表示。(前期一般可采收两次)

3.2总产量:各品种始收至终收的产量总和,以kg/667m 2表示。 注意:以商品果为采收标准,不能过早或延迟采收而影响正常产量。 4.病害记载

4.1辣椒病害调查种类主要是病毒病、灰霉病、疫病、炭疽病。

4.2调查方法:发现中心病株的第15天调查,要求调查三次重复的所有株数。 4.3病毒病

4.4辣椒病毒病单株病症分级标准 0级:无任何症状;

1级:心叶明脉,轻微花叶;

3级:心叶及中部叶片花叶,有时叶片出现坏死班;

5级:多数叶片花叶,少数叶片畸形、皱缩,有时叶片或茎部出现坏死斑,或茎部出现短条班;

7级:多数叶片畸形、细长、或茎杆、叶脉产生系统坏死,植株矮化; 9级:植株严重系统花叶、畸形,或有时严重系统坏死,植株明显矮化,甚至死亡。

品种群体抗性分级标准:

%

1009

)(???=∑调查总株数相对级数值各级病株数病情指数

免疫(I):(病情指数=0,无侵染)

高抗(HR):(0<病情指数≤10)

抗病(R):(10<病情指数≤20)

耐病(T):(20<病情指数≤40)

感病(S):(40<病情指数≤60)

高感(HS):(60<病情指数≤100)

4.5辣椒灰霉病单株病症分级标准

0级:健康无症状;

1级:地上部分仅果叶有病斑;

3级:地上茎枝有病斑;

5级:茎基部有病斑;

7级:地上茎枝与茎基部均有病斑,部分枝条枯死;9级:全株死亡。

品种群体抗性分级标准:

免疫(I):(病情指数=0,无侵染)

高抗(HR):(0<病情指数≤10)

抗病(R):(10<病情指数≤20)

耐病(T):(20<病情指数≤40)

感病(S):(40<病情指数≤60)

高感(HS):(60<病情指数≤100)

4.6辣椒疫病单株病症分级标准

0级:健康无症状;

1级:地上部分仅果叶有病斑;

3级:地上茎枝有病斑;

5级:茎基部有病斑;

7级:地上茎枝与茎基部均有病斑,部分枝条枯死;9级:全株死亡。

品种群体抗性分级标准:

免疫(I):(病情指数=0,无侵染)

高抗(HR):(0<病情指数≤10)

抗病(R):(10<病情指数≤20)

耐病(T):(20<病情指数≤40)

感病(S):(40<病情指数≤60)

高感(HS):(60<病情指数≤100)

4.7辣椒炭疽病单株病症分级标准

0级:无病班;

1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的2%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3%~8%;

5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9%~15%;

7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16%~25%;

9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25%。

品种群体抗性分级标准:

免疫(I):(病情指数=0,无侵染)

高抗(HR):(0<病情指数≤10)

抗病(R):(10<病情指数≤20)

耐病(T):(20<病情指数≤40)

感病(S):(40<病情指数≤60)

高感(HS):(60<病情指数≤100)

5.综合评价

各性状均按9级分级

∑(性状级别×该性状权数)综合评价指数=—————————————×100

∑(性状权数×最高级数)

5.1、产品商品(市场)适应性:

(1)采收时按商品菜特点分级调查。

(2)分级标准:

一级:不适应本地区市场需要。

三级:不适应本地区市场需要,但可勉强销售。

五级:可在本地区市场销售,但不是最受欢迎的类型。

七级:与本地区主销售类型相似。

九级:比本地区主销售类型更符合市场要求。

(3)权数:2

5.2品种生态适应性

(1)在各品种结果中期进行调查。考察各品种对当地土壤、水质、气候、生产管理习惯、流行病虫害的适应能力。最后作出评价。

(2)分级标准

一级:不适应本地区生态环境,不能正常生长。

三级:生长势(非绝对生长量)明显低于对照。或有较严重的生理病害、流行病虫害。

五级:生长势(非绝对生长量)稍低于对照。或有少量生理病害。

七级:生长势和生态适应性与对照相当。

九级:生长势和生态适应性明显优于对照。

(3)权数:1

5.3产品感观品质评价:

(1)采收时对各参试品种青果感观品质(外观及食味品质)进行形态学估测(为保证区试可操作性暂不进行食用品评)。

(2)分级标准:

一级:果实弯曲、果面不光滑、大小不一、果肉纤维多。

三级:果面不光滑,果实大小不均匀、果肉纤维较多。

五级:外观及食用品质与对照相似。

七级:果面平滑有光泽、大小匀称、果肉脆嫩,品质略优于对照。

九级:果面平滑有光泽,大小匀称、果条顺直、果肉脆嫩,品质明显优于对照。

(3)权数:1

5.4鲜椒产量

(1)根据调查数据进入综合评价指数统计。

(2)分级标准:

一级:青果产量<对照之50%;

三级:对照之50%<青果产量<对照之90%;

五级:对照之90%<青果产量<对照之110%;

七级:对照之110%<青果产量<对照之130%;

九级:青果产量>对照之130%。

(3)权数:2

附件2

表1. 农业生物学特性记载表

表2. 植物学特性记载表

表3. 主要病害记载表月/日

表4. 产量记载表

表5. 抗逆性调查表

表6. 品种纯度调查表

表7 . 综合评价表

辣椒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辣椒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1.农业生物学特性记载 1.1播种期:实际播种的日期。 1.2出苗期:全区有50%的幼苗出土。 1.3分苗期:3片真叶时分苗的日期。 1.4 定植期:实际定植日期。 1.5开花期:50%的植株开放第一朵花的日期。 1.6座果期:开花后有50%植株第一果实直径达1厘米左右时定为座果期。 1.7始收期:30%的植株第一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度。 1.8终收期:最后一次采收商品果的日期(6月下旬左右)。 以上调查项目均以月/日表示 1.9生育期:从出苗到终收所经历的天数,以天表示。 2.植物学特征记载 2.1生长势:强、中、弱。 2.2抗逆性:耐寒性、耐热性、耐旱性、耐涝性、抗虫性等。用强、中、弱表示。 2.3植株高度:地面植株基部至全株最高处。 2.4开展度:枝叶横展最宽处。 2.5叶色:黄、绿、深绿。 2.6第一朵花节位:从主茎基部第一真叶数到第一朵花着生叶片数(取10株平均,精确到0.1,不能用比如“1—2节”的形式表述)。 2.7果实横径:最宽部分为果实横径,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 2.8果实纵径:最长部分为果实纵径,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 2.9果形:羊角形、牛角形、灯笼形等。 2.10果青熟期色泽:乳黄、黄绿、绿、深绿。 2.11果肉厚度: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以厘米表示。 2.12果面特征:有无棱沟、皱缩、光泽及其它。 2.13单株果数:全生育期取10株商品果平均值。 2.14平均单果重: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值。

2.15心室数:用个表示(取10株平均,精确到0.1个,不能用比如“1—2个”的形式表述)。 2.16商品性:好、较好、中等、差。 2.17风味:辣、中辣、微辣、甜。 2.18品质:好,较好,中,较差,差。 2.19调查每个小区杂株数,统计百分率。 品种纯度= 小区总株数-杂株数 ×100 小区总株数 3.产量记载 3.1 前期产量:指最早采收的参试品种始收后前20天的产量,以kg/667m 2表示。(前期一般可采收两次) 3.2总产量:各品种始收至终收的产量总和,以kg/667m 2表示。 注意:以商品果为采收标准,不能过早或延迟采收而影响正常产量。 4.病害记载 4.1辣椒病害调查种类主要是病毒病、灰霉病、疫病、炭疽病。 4.2调查方法:发现中心病株的第15天调查,要求调查三次重复的所有株数。 4.3病毒病 4.4辣椒病毒病单株病症分级标准 0级:无任何症状; 1级:心叶明脉,轻微花叶; 3级:心叶及中部叶片花叶,有时叶片出现坏死班; 5级:多数叶片花叶,少数叶片畸形、皱缩,有时叶片或茎部出现坏死斑,或茎部出现短条班; 7级:多数叶片畸形、细长、或茎杆、叶脉产生系统坏死,植株矮化; 9级:植株严重系统花叶、畸形,或有时严重系统坏死,植株明显矮化,甚至死亡。 品种群体抗性分级标准: % 1009 )(???=∑调查总株数相对级数值各级病株数病情指数

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近年来,重庆市水稻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一些品质佳、产量高、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优质水稻品种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目前,江津区水稻的年均种植面积在4.5万hm2以上,其中优质稻的占比超过6 成,有效地推动了当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1-2] 。然而,全区水稻品种依然存在乱、杂等问题,阻碍了当地优质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试验结合江津地区实际,于2014—2015年在江津区德感镇开展了优质稻品种比较试验,从而筛选出适宜推广的水稻品种,为保障全区水稻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安排在德感街道办事处三河村刘 家社曹德伟、郭显发承包地的水稻田进行。试验地块土质为砂壤土,土壤肥力处于中等水平。海拔高度为250m地势平坦,交 通便利,灌溉配套设施完善,前茬作物为油菜,平均产量水平为 3000kg/hm2。取田间0?20cm的土壤进行测定,养分含量:有机质3.80%、全氮1.53%、碱解氮92.32mg/kg、有效磷25.25mg/kg、速效钾72.35mg/kg , pH 值6.23。 1.2试验材料 1.2.1供试品种试验选择的水稻品种有13个,分别为Y两优1号(湖南隆平高种业XX公司)、深两优5814 (湖南亚华种 子XX 公司)、宜香2115(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宜香

1108(四川省正奇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宜香725(四川 国豪种业XX公司)、□优725 (四川国豪种业XX公司)、F优498(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万优66(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T 优663 (重庆大爱种业XX公司)、渝香203 (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丰两优六号(合肥丰乐种业XX公司)、Q优5 号(重庆市种子公司)、□优838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 1.2.2试验肥料及农药试验过程中用到的肥料包括优质有 机肥、尿素(含纯N46%生产单位为贵州兴义化工总厂)、磷肥(含 P2O512%生产单位为柳州鹿寨中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钾肥(含k2O 60%,生产单位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48%复合 肥(16-16-16 );用到的病虫草害药剂包括虫草一次清、杀虫单、富力库等[3-4] 。 1.3试验设计试验设计了13 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以□优838作为对照品种(CK。为了增加试验的科学性,每个处理设3 次重复,随机排列,各重复之间设一定宽度的走道,以便于田间管理。小区面积为20m2(5论4m)。小区四周设保护行[5] 。 1.4试验方法采用塑料软盘育秧(561 孔)。3月8日将不 同水稻种子播下,每穴播种2 粒,待苗达到壮秧标准(4 月18 日左 右)即可移栽。施入48頰合肥300?420kg/hm2作为底肥。 在水稻移栽后7d 左右秧苗即可返青,为了对稻田中的的螟虫以及杂草等进行防治,可施入适量的虫草一次清,7 月中旬当地水稻上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发生较为严重,施入杀虫单900g/hm2+富力库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办法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有关规定,组织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并制定本办法。 1.2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是鉴定和筛选适宜不同玉米生态区种植的丰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玉米新品种。 1.3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是国家玉米品种审定和区域布局的主要依据。 第二章管理体系 2.1 根据农业部授权,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在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领导下,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实施。 2.2 各省级种子管理站有义务协助全国农技中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组织管理。 2.3 根据我国玉米生态区划和生产实际,设置若干试验组别,分别委托主持单位组织实施。试验管理实行主持人负责制。各组主持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年以上从事省级玉米区域试验组织管理经验,热爱本工作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组织能力,办事公道,能胜任本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章主持单位和承试单位的职责 3.1 主持单位的职责,一是根据本管理办法组织本组的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并贯彻全国农技中心的试验指导意见;二是协助全国农技中心或根据其委托组织召开区试年会及试验考察;三是按时完成试验总结并对参试品种(组合)提出具体评价意见,以便

区试年会审核;四是制定本区的试验实施方案,提供给区试年会修改和确定;五是负责处理试验有关的日常工作。 3.2 承试单位的职责,一是严格执行试验实施方案;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试验田,田间管理要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并确保试验数据准确可靠;三是对参试品种作出公正、准确、科学的评价并按时完成年度试验报告;四是对试验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四章试验设置 4.1 根据玉米生态区的分布和生产实际,在全国玉米生态区设置若干个组别的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相应配套的区试预备试验(引种试验)、生产试验、生产示范和品种展示,试验组别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 4.2 试验采用滚动式,预备试验1年,区域试验2-3年,生产试验1一2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可交叉安排。 4.3 预备试验参试品种一般以50个左右为宜;区域试验每组一般8一12个品种(不含对照);生产试验需根据区域试验结果确定,一般不超过5个(不含对照)。参试品种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增减。 4.4 预备试验全国安排30个左右试点,区域试验每组安排10个以上试点,生产试验每品种安排2个以上省、每省3个以上试点。 4.5 预备试验采用间比法排列,小区面积12或15平方米,一般不设重复,对照依据区域试验的相应组别确定;区域试验小区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0平方米,各组设统一对照(CK1)和辅助对照(CK2)各1个;生产试验采用对比排列,一般不设重复,以当地主栽品种作为对照,密度根据品种特点和生产实际确定,每品种每试点面积不得少于0.5亩,田间管理略高于大田生产水平,施肥水平与大田生产相当。 4.6 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由主持单位通知育种单位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要求进行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 4.7 对完成试验程序并推荐国家审定的品种,安排国家玉米品种生产示范。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1. 试验目的:选择2—10个玉米品种在同一块地种植,在栽培管理上统一管理,选择最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水肥条件下,能够最高产、高效的玉米品种。 2. 参试品种:现有的品种由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 3. 试验设计:这9个品种随机排列在大田播种,排列为从西往东一号品种排到: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每一个品种播种面积不小于3亩。 4. 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 4.1 试验地点:奇台县坎尔孜乡东坎尔孜村,试验农户:艾斯卡尔。 4.2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经土壤化验结果该地块土壤中碱解氮100克/公斤,有效磷10.6,速效钾309,有机质26.1。 4.3 试验主持人:高亚汗、试验技术指导人:依明江。 5. 田间管理:验地试田间管理与大田相同,4月18日机械铺摸播种,播行50—40厘米,采取宽窄行,株距22厘米。从西往东排列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亩播量3公斤。5月4日出苗,5月14~15日间定苗,5月9日和19日进行两次中耕,5

月4日喷施除草剂天仙配亩用量50克,因玉米对除草剂有敏感性打完此药后在玉米田里有了多多少少的影响,对新玉45号特别敏感,玉米损害率达到30%左右。6月10日进行机械施肥,化肥用量硫酸钾3公斤,二铵13公斤三料10公斤。6月20日灌头水,全生育期灌7次水,6月25日玉米长到小喇叭口期时,为防治玉米螟的危害,用呋喃丹投入。7月10日为防治野蛮的危害结合灌水灌水口放入锐劲特,亩用量为200克。9月10 成熟,9月15日收获。 6. 调查及结果:试验地出苗后每三天观察一次进行记载,每个处理中去三个点,定点调查,点上调查记载。 5.1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各生育期调查。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农作物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试验的有关定义、试验设置、品种、试验田选择、田间设计、栽培管理、记载、抗性鉴定、米质检测以及汇总总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品种试验,其他品种比较试验、引种试验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GB/T17891 优质稻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试验品种 testing variety 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具有适当名称的水稻群体。本标准中的试验品种包括常规稻和杂交稻。 3.2 对照品种 contral variety 符合试验品种定义,在生产上或特征特性上具有代表性,用于与试验品种比较的品种。 3.3 品种试验 variety test 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是指在同一生态类型区的不同自然区域,选择能代表该地区土壤特点、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的地点,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米质、抗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托普云农测产考种箱)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试验。生产试验是在区域试验的基础上,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进一步验证的试验。 4 试验设置 4.1 试验组 4.1.1 季别:分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和一季稻(包括中稻和一季晚稻)。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要点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要点 摘要介绍了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要点,包括试验地选择、播种前准备、严把播种环节、试验田间管理及调查记载、玉米试验的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要点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丰欠影响农民收入、社会商品的供给,关乎社会稳定。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除社会及气候原因外,品种安全是主要因素。而品种的安全取决于玉米的品种区域试验工作。这是我国的生态多样性所决定的,也是国家及各省玉米品种审定存在的前提条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是玉米品种审定的基础,是联系农业科研与实践的桥梁,是良种选育和繁育推广的重要环节,是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客观评价优良品种特征特性确定适应栽培种植区域的最好办法[1-2]。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其他作物试验工作一样,较长时间以来为国家及各省市、区的品种审定、利用、推广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当接到各级试验方案后,应当详细地了解和掌握试验的目的要求,如播种期、参试品种数、试验设计方法、重复次数、小区排列顺序、田间管理、调查项目及室内考种项目要求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及时把试验方案中的要求贯彻到整个试验中,以保证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作为试验负责和执行人要密切协作,针对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现结合多年的工作体会,把玉米品种区域做好的重要环节作一简单介绍,希望给正在从事这项工作的同仁作参考。 1试验地选择(TMJ-I区域面积测量仪) 试验地的选择首先考虑代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只有这样经试验选出的优良品种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发挥较大的增产作用。试验地块要平坦,排灌水要方便。土壤肥力中上等且均匀,前茬一致。肥力中上等是保证试验有较好的产量,前茬一致和肥力均匀是选择试验地的首要条件,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精确度的重要方面。肥力是否一致可以在前茬作物中进行目测,比如前茬是小麦(同一品种)在田间管理措施相同条件下,苗期和抽穗开花期在田间观察小麦的生长整齐度,大体上可以判断出土壤肥力的均匀程度,如果要更精细地了解肥力是否均匀就要做空白试验。试验的位置要适当,要求交通方便,便于人员进出和考察,但不能过于靠近道路,防止

全国烟草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烟草品种区域试验,是新品种选育、引种与推广应用的中间环节,其任务是鉴定品种(系)的应用价值、抗病性及其适应区域,是品种审定和实行品种布局的主要依据。为了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试验工作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试验组织 第二条全国烟草品种区域试验,由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组织并委托指定的单位主持实施。 第三条全国烟草品种区域试验实行统一安排,两级区试。省内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由省公司组织实施。大区试验由全国主持单位和省公司协商确定。 第四条主持单位的任务是:制定区试方案,检查区试方案落实及试验工作,协调解决试验中的有关问题,汇总试验总结报告,向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和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报告工作。

第三章试验点的设置 第五条全国区域试验点应根据烟草区划和适宜种植区域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耕作制度设置,人员和单位应相对固定。具体要求是: 1.具有区域生态条件的代表性。 2.领导重视,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相当的试验生产水平。 3.有相对固定的试验地点,相应的水利条件和试验生产设施。 第四章参试品种 第六条参加全国区域试验的品种具体要求是: 1.经省级组织二年以上区域试验表现优异的优良品种(系)。 2.虽未经省级组织区域试验,但具备省内连续两年试验的完整资料,表现优

良的品种(系)。 3.从国外引进,经检疫试种,表现优良的品种(系)。 第七条生产试验的品种,由区域试验主持单位推荐并提出承试地区。 第八条参试品种(系)必须保证品种的纯度和种子质量。 第五章申请程序 第九条全国区域试验品种(系)实行申请审批制度。 1.引进品种或育成品种(系)的单位填报参试品种(系)申请书,并提供包括品种(系)来源、特征、特性、产量、品质、抗性等材料。ⅴ 2.区域试验主持单位签署推荐意见。 3.未组织省级区域试验的申报品种(系)由所在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签署推荐意见。

植物品种比较与区域试验

实验21 植物品种比较与区域试验 品种比较试验简称品比,是育种单位在一系列育种工作中最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对所选育的品种作最后的全面评价,鉴定供试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和应用价值,选出显著优于对照品种的优良新品种,以便进一步参加区域试验。区域试验是由有关部门组织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的多点、多年的品种比较试验,以进一步鉴定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确定其是否有推广价值,为优良品种划定最适宜的推广地区,并确定各地区最适宜推广的主要优良品种和搭配品种,同时研究新品种的适宜栽培技术,便于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区域试验的试验方法,基本上与品种比较试验相类似,但要密切结合各地的主要栽培条件进行。因此,本试验以学习品种比较试验的方法为主。 本实验使得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植物品种比较与区域试验的方法,学会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一、试材及用具 植物品种比较与区试的试验田,田间观察记载资料、产量结果及室内考种资料,计算器或计算机,各种统计表格等。 二、方法步骤 Ⅰ品种比较试验 1.品种比较试验材料的来源主要是从鉴定圃选出的优良新品系和上年品比试验保留的品系,此外还包括外地新引进的优良品种。品种比较试验参试材料数目不宜过多,通常10-15个。 2.田间设计和布置 (1)试验区的面积和形状一个品种种一个试验小区,小区面积较大,因植物种类和其他条件而异,小麦、水稻、大豆、花生、马铃薯、甘薯、早熟棉花一般是20~40m2,高秆作物则要相应加大,一般在30~60m2范围内。试验小区形状可分为长方形和方形两种,它们各有优缺点。一般说,长方形小区可以获得较大的精确性,这在试验田的土壤肥力不均匀时尤为明显。但长方形小区比方形小区易受边际效应的影响。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小区的形状。如小区面积较大,试验田土壤肥力差异较大,各供试品种相互影响不大,亦采用长方形小区。 (2)重复次数品比试验中每一个品种种几个试验小区就叫做几次重复。设置重复能减少试验地的土壤肥力差异以及其他偶然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是增加试验精确性的有效方法。有了重复,可以了解和测定试验的误差大小,有利于对试验结果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至于应该设几次重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试验田条件好,土壤肥力差异较小,小区面积较大的,重复次数可少些;反之,应多些。一般以3~5次为宜。 (3)试验小区排列一般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即先划分成几个区组,例如某一个试验共包含8个品种,重复四次,那么这一试验就有四个区组,每一区组包含所有8个品种的各一个小区。区组内各个品种小区的排列则是随机的,即每个品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放置在区组内的任何位置上,如图7-1所示。 3 1 786245Ⅰ

荷兰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目录 摘要 (1) 1 材料与方法 (3) 1.1供试品种 (3) 1.2 试验方法 (3) 2 结果与分析 (5) 2.1不同硬质番茄品种物候期比较 (5) 2.2不同硬质番茄品种植物学性状比较 (6) 2.3不同硬质番茄果实品质比较 (7) 2.4不同硬质番茄品种丰产性比较 (8) 3 结论 (9) 参考献 (10) 谢辞 (11)

荷兰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摘要:本实验通过引进5个荷兰番茄品种百灵(73-583)RZ F1杂交种,格利(73-516)RZ F1杂交种,百利(Beril) RZ F1杂交种,格雷(73-571)RZ F1杂交种及劳斯特(73-409)RZ F1杂交种在伊犁州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百灵为对照对这5种硬质番茄的物候期、植株性状、果实品质及丰产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格雷和格利在物候期上稍短一些,同时采收时间较长;果实品质上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较高,营养价值高;产量均较百灵高。这两个品种在伊犁州日光温室栽培不仅生长势好,抗病性和抗逆性强,产量也很高,可以作为优良新品种在伊犁州的日光温室中广泛栽培种植。 关键词: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Comparative Test of the Dutch tomato varieties Gu Ningning Abstract:In this study,through introduction the five Dutch tomato varieties of Braun (73-583) the RZ F1 hybridsLao,Gregory(73-516) the RZ F1 hybrids, (Beril) the RZ F1 hybrids, Grey(73-571) the RZ F1 hybrids and Lao Site(73-409) RZ F1 hybrid to the Species comparison test in the Yili state facilities fo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park, Braun for control phenology of these five kinds of hard tomato plant traits, fruit quality and high yieldthe.The results show that: Gray and Gregory on the phenological phases are slightly shorter, while harvesting a long time; soluble sugar content and higher organic acid content in fruit quality, high nutritional value; yield compared with Braun. The two species not only in the greenhouse cultivation of Yili Prefecture

大豆品种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标准

大豆品种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标准 1 田间调查性状及物候期 1.1 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1.2 出苗期:50%以上的幼苗子叶出土时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1.3 出苗势:出苗期后3天记载,苗齐而壮者为“1”,中等为“2”,差者为“3”。 1.4 开花期:50%的植株开始开花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1.5 成熟期:全株有95%的荚变为成熟颜色,摇动时开始有响声的植株达50%以上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1.6 生育日数:从播种的次日起至成熟时的天数,北方春大豆从出苗到成熟时的天数。 1.7 叶形:指植株中上部第8-10节复叶中间小叶的形状。分为圆、卵圆、椭圆和披针形。 1.8 花色:指花瓣颜色,分为白、紫色两种。 1.9 茸毛色:成熟时调查。分灰色和棕色。 1.10 生育习性:分直立、亚直立、蔓生三类。 直立型:植株生长较健壮,茎杆直立向上。 半直立型:植株生长较健壮,茎杆上部略呈现波状弯曲。 蔓生型:植株生长较弱,茎、枝细长爬蔓,呈强度缠绕,匍匐地面。 1.11 结荚习性:分有限、亚有限和无限三种。 有限:开花结荚顺序由中上部而下,花序长,结荚密集,主茎顶端结荚成簇。 无限:开花结荚顺序由下而上,花序短,结荚分散,主茎顶端一般1-2个荚。 亚有限:开花结荚由下而上,花序中等,结荚介于无限与有限之间,主茎顶端一般3-4个荚。 1.12 株型:成熟期观察。分三种:收敛、开张、半开张。

收敛:下部分枝与主茎角度小,在15o以内,上下均紧凑。 开张:分枝角度45o以上,上下均较散。 半开张: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1.13 倒伏性:分0-4级。 0级:不倒伏。 1级:植株倾斜小于15o 。 2级:植株倾斜在15o –45o。 3级:植株倾斜超过45o。 4级:倒伏于地。 1.14 裂荚性:分不裂、轻、重,在收获前晴日午后记载。 1.15 抗病性(指大豆花叶病毒病):分别在盛花期和花荚期调查,分级标准如下: 0级:叶片无症状或其他感病标志,无褐斑粒。 1级:叶片有轻微明显斑驳,植株生长正常,褐斑粒率1-5%。 2级:叶片斑驳明显,有轻微皱缩,叶片有褐脉,植株生长无明显异常,褐斑粒率6-15%。 3级:叶片有泡状隆起,叶缘卷缩,植株稍矮化,褐斑粒率26-50%。 4级:叶片皱缩畸形呈鸡爪状,全株僵缩矮化,结少量无毛畸形荚,褐斑粒率51%以上。 1.16 其他病虫害:记载发生严重的病虫害名称及发生程度。 2 考种项目 取试验小区内中间两行生长正常、无缺株的连续10株为考种样本,不用边行边株,3个小区各取一次,记载取自哪个小区,其产量应补入该区。将以上3个样本各计算其平均值,取均值较近的两个计算均值。以下项目凡有数据者除粒重外,每重复均用10株数字平均。 2.1 株高:子叶节到植株顶端的高度(不包括顶花序),以厘米表示 2.2.2 主茎节数:指主茎,从子叶节以上起数到顶端节,不包括子叶节及顶端花序。

河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标准

河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标准 一、物候期 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 2、出苗期:全区发芽出土高约3厘米左右的穴数达50%的日期。 3、抽雄期:全区50%的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的日期。 4、吐丝期:全区50%的雌穗抽出花丝的日期。 5、成熟期:全区90%的植株果穗籽粒硬化、种胚出现黑层的日期。 6、生育期:从出苗期至成熟期的总天数。 二、特征特性 1、株高:乳熟期连续取小区内生育正常的10株,测量地表至雄穗顶端的高度,取平均值,以厘米表示,不留小数。 2、穗位:乳熟期连续取小区内生育正常的10株,测量从地表到最上部果穗柄着生节的高度,取平均值,以厘米表示,不留小数。 3、倒伏率(根倒):倒伏株数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数。以倒伏倾斜度大于45度作为倒伏指标, 4、倒折率(茎倒):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株数占全区株数的百分数,蜡熟期调查。 5、空株率:收获时在两个重复内计算每区空株(包括有穗无粒及果穗有10个籽粒以下的植株)株数,以百分数表示,求其平均数。 6、穗长:小区内连续取10个正常穗,测定从穗基部到顶端的长度,取平均值,以厘米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7、穗粗:取样同上,以干果穗中部为准,量其直径,求平均值,以厘米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8、秃尖:取样同上,测定干果穗秃尖的长度,求平均值,以厘米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9、穗行数:取样同上,计算大部分果穗中部籽粒行数,行数特别多或特别少(不足30%)的果穗不计,求其平均值,保留一位小数。 10、出籽率:以小区或取样的果穗风干至恒重时,称其籽粒干重,然后以(籽粒干重/果穗干重)×100%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11、千粒重:晒干脱粒后,籽粒混合均匀,数500个籽粒称重,重复两次,

2018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2017-2018年度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滨淮分公司农科所 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分公司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品种,特安排此次试验。通过不同小麦品种在我分公司种植的适应性、抗病性和丰产性等表现,进行综合比较,为分公司选用小麦良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品种 本次试验参试品种共28个,均由滨海县种子管理站提供。分别为:淮麦44、陕农33、农麦1号、隆平麦899、宁麦26号、蜀鑫麦208、隆平1810、扬麦25、国丰15、瑞华麦516、西农364、华麦7号、西农585、天益科麦5号、冠麦1号、郑育麦16、保麦1号、锦锈21、许科918、皖垦麦869、太学12、扬麦23、山农102、瑞华14040、郑麦618、安麦8号、鑫农518、西安240。 1.2 试验设计与实施情况 试验点设在农科所N15#2,试验地土质为黏土,土壤肥力均匀一致,排灌通畅。每个品种大区面积120平方米,不设重复。采用机械播种,行距15cm。肥料运筹:一生总用纯N 19.9kg/亩,总用P2O56.9kg/亩。基肥:蘖肥:穗肥 5:2 :3。基肥用尿素30斤/亩加磷酸二铵30斤/亩,在整地前人工均匀撒施。分蘖肥在2.5-3叶期施用15斤/亩尿素,拔节期施用30斤/亩尿素作穗肥。 播后苗前封闭一次,防治杂草1次,防治赤霉病3次,兼防其他病虫。其他生产措施按照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求统一实施。

1.3 调查内容 生育期:播种期、出苗期、齐穗期、成熟期。 植株性状:株高、穗长、伸长节间数、总叶片数。 抗性: 主要是抗病性和抗冻性。 经济性状: 亩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理论产量、割方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种的生育期 表1 参试品种的生育期 品种名称播种期抗旱期出苗期齐穗期成熟期全生育期(天) 淮麦44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5日4月27日6月8日219 陕农33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4日4月25日6月8日219 农麦1号11月1日11月4日11月15日4月27日6月10日221 隆平麦899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5日4月30日6月10日221 宁麦26号11月1日11月4日11月14日4月25日6月10日221 蜀鑫麦208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5日4月27日6月8日219 隆平1810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4日4月25日6月8日219 扬麦25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5日4月27日6月12日223 国丰15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4日4月25日6月12日223 瑞华麦516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3日4月27日6月12日223 西农364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4日4月28日6月12日223 华麦7号11月1日11月4日11月14日4月25日6月10日221 西农585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4日4月25日6月8日219 天益科麦5 号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3日4月30日6月12日223 冠麦1号11月1日11月4日11月13日4月27日6月8日219 郑育麦16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4日4月25日6月8日219 保麦1号11月1日11月4日11月13日4月27日6月8日219 锦锈21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3日4月28日6月10日221 许科918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4日4月25日6月8日219 皖垦麦869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5日4月27日6月12日223 太学12 11月1日11月4日11月13日4月28日6月12日223

小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小白菜品种比较试验 摘要对于本公司的2个新品种与近几年在上海地区主栽的小白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白菜新品种F-339商品性强,抗病,比对照华王增产显著,适宜在上海地区栽培。关键词小白菜品比 Green stalks cabbage varieties comparison test MEN Jie Abstract:we compared two new combinations of green stalks cabbage with 6 main varieties cultivated in Shanghai.Test results show the new combination F-339 is better than control variety 'Huawang' in commercial performance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t is suitble to cultivate F-339 in Shanghai area. Key words:Green stalks cabbage varieties comparison 小白菜,俗称青菜,上海地区消费者习惯称上海青,它是南方各大、中城市居民喜食的主要蔬菜。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为了选拔出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丰产、优质、高效的小白菜品种,笔者选出近几年上海地区种植面积大的6个品种,以及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的新品种F-301、F-339进行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小白菜品种8个,分别为京冠一号(北京京研益农农技发展中心),金茂青梗菜(上海虹桥天龙种业有限公司),金桦王青梗菜(汕头市金韩种业有限公司),金品夏歌(福州春晓种苗有限公司),华山青梗菜(武藏野种苗园),F-301、F-339(农友种苗有限公司新组合),华王(CK 日本) 1.2试验方法 试验于2009年在农友种苗有限公司上海农场进行,土壤为粘壤土,肥力中等,保水力强,前茬作物为玉米。10月5日采用穴盘育苗,10月25日定植,行距25cm,株距25cm,每品种定植30m垄一垄(360株),底肥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kg。 1.3 栽培管理 小白菜的育苗期,上海的天气逐渐开始转凉,此时适合小白菜生长发育,苗期每天适当浇水,后期浇水需加少量复合肥,因基质土保肥力差,肥力低。定植后,中耕与施肥结合进行,施肥前疏松表土,定植4天后开始追肥,每隔5天一次,每次施尿素15kg,全期追肥4次,浓度由淡至浓,逐步提高,定植后35天采收。 2结果分析 2.1参试小白菜品种产量比较 表1、参试小白菜品种产量及主要商品性和病情比较 品种名称平均单株净比CK±667m2产量主要商品性病害

(完整版)区域活动的种类和材料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种类和材料 一、区域活动的种类 ①戏剧游戏区,儿童在此专心致志地开展“医院”或“表演”“家庭”等方面的游戏,男孩和女孩玩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如在“家庭”区中,几位“爸爸”“妈妈”各自推着童车,带着玩具娃娃去“购物”。 ②科学区,教师给儿童提供主动探索发明的机会,儿童探究追寻“海洋”“天体”“动物”“植物”“机器”“人体”的各种行为都会得到教师的支持。 ③小肌肉或操作区,儿童有许多机会动手操作和摆弄,如在小木板上用橡皮筋在钉子之间拉出几何图形。 ④大肌肉区,儿童在室内或室外通过肢体、躯干的动作进行活动,如打保龄球、篮球。 ⑤图书区,儿童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自由阅读,静心听讲。 ⑥艺术区,儿童对纸或布、羽毛、棉花、毛线、纽扣、肥皂等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各种艺术品。 ⑦积木区,儿童利用积木,搭建自己感兴趣的各种各样的物体,如宇宙飞船、儿童公园、动物园。 ⑧电脑区,儿童在电脑上学习读、写、算的基础知识,玩游戏,画图,打印材料。 ⑨沙水区,儿童使用多种器具玩沙或玩水,了解沙或水的基本特性。 此外,有的班级还安排了音乐区、泥塑区、木工区、实验区、烹调区、劳动区等区域活动。 二、区域活动的材料 各个活动区的材料都非常丰富,种类齐全,全部开放,陈列在低于儿童身高的无门柜子里或透明的无盖塑料盒中。儿童看得见,摸得着,选用起来很是便利。不同的区域材料不同,特性各异。 ①戏剧游戏区的材料具有平等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在“医院”区里,有护士和医生的外衣、帽子、手套、口罩、听诊器、药箱和各种娃娃;在“家庭”区里,有适合儿童的桌椅、炉子、冰箱、镜子、橱柜、扫帚、抹布以及代表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娃娃、炊具和餐具;在“表演”区里,有反映不同文化的男士和女士所用的帽子、围巾、提包、鞋子和外套等。 ②科学区的材料主要是种类繁多的动物模型或标本、大小不同的量杯、碗盆、勺子以及

2019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超早熟组玉米品种第二年区域试验总结报告【模板】

2019年度内蒙古自治区 超早熟组玉米品种第二年区域试验总结报告 1 试验目的 客观、科学、公正地鉴定参试新品种的丰产性、生育期、综合抗性及遗传稳产性、适应性,筛选我区不同生态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加快我区玉米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审定和推广步伐。 2 参试品种 本年度自治区超早熟组玉米第二年区域试验对照为九玉201,参试品种有12个。参试品种见表1(详见试验方案)。 表1 2019年自治区超早熟组第二年区域试验参试品种 序号品种 1 天翊2 2 南北27 3 九莲灯2 4 禾平3311 5 鑫达2号 6 华瑞801 7 利合819 8 先玉1818 9 卓玉127 10 聚鑫1号 11 真金229 12 宇鑫1126 13 九玉201 3 试验设计及要求 3.1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2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必须种植为5行区。试验区四周设保护区,保护区不少于4行,必须种植玉米。田间设观察大步道1.5-2.0m,区排间要间隔0.5 m,不得在小区两头设大步道。承试单位要严格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实施,不得随意增加非方案内的参试品种。 3.2田间管理要求 3.2.1选地要求在土壤质地、气候、地形、肥力、茬口等方面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一致

性。避免人为影响和鼠、牲畜危害。 3.2.2播期及播种方式试验播种期、播种方式根据当地生产实际情况,由各参试单位自定;种植密度统一为5500株/亩,行距根据当地生产习惯确定,株距按种植密度和行距计算确定,但必须等株距种植,播种量根据种子发芽率确定,保证每穴在3粒以上,要采取地下害虫防治措施,但不能采取包衣方法;每小区行间或地头,可多播种一些剩余的本小区种子,以备移栽使用。 3.2.3试验管理试验田水肥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田间管理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每一项田间管理和测定要在同一天内完成。重点是必须达到全苗,若小区苗数未达到全苗的95%,须及时在3叶前座水移栽补齐。若小区株数仍未达到要求,要及时通告主持人。 3.2.4收获与考种 收获前必须把所有田间调查项目调查完毕。每小区收获中间3行,并去除每行两端各一株,调查相应的空秆数、双穗数;测定全部收获穗的穗鲜重、穗数、籽粒鲜重及水份等。选取样本穗10穗,样本穗必须大小均匀一致,避免样本穗重偏大或偏小。装入纱袋,写好标签,带回风干。小区内缺株≥10%时,小区报废。 考种时,先称样本穗干重,核定穗数;测定穗长、穗粗、秃尖、穗行数、行粒数及穗型、轴色、粒型、粒色等;果穗脱粒,测定样本粒干重、水份、百粒重。必须逐小区测定子粒水份。 4 试验执行情况 本年度试验设4个试验点,其他均按照试验方案认真执行。各试点均设在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偏上、有灌溉条件的试验地中,4月底~5月中播种,9月底~10月中收获。个别试点因春季低温、土壤湿度大,播种延后。试验执行情况见表2。 5 气候情况 鄂伦春自治旗瑞杨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瑞杨):前期气温较低.七八月份雨水较大。更是有四五天的连雨天气 内蒙古海州种业(克旗):气温偏低,成熟期延后 呼伦贝尔农垦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农垦):7-8月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连雨 天多,气温偏低,日照时数少,造成参试品种生育期延长,授粉差,有突尖和空杆。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规范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规范 草业要发展,种业要先行。草种是生态环境建设、天然草原改良、人工草地建植、城乡绿化的特殊生产资料,更是确保中央惠牧政策落实、畜产品有效供给、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生态安全和草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草品种区域试验是草品种"选育-审定-推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是评价品种优劣的基础。只有通过严格、规范的区域试验,才能对品种材料做出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才能确保品种审定质量,才能为国家重大草原政策落实、草产业发展和草原建设工程实施提供良种支持。 自我国开展草品种审定以来,区域试验均由品种申报单位自行安排,试验区域、试验标准和对照品种选择等缺乏统一的标准,试验结果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难以保证区域试验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08年,在农业部财务司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由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实施,旨在通过第三方统一开展的区域试验获得科学、客观和公正的审定依据。通过各项目单位不懈努力,过去的5年中,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保持了健康、有序和持续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阶段性成果。 一是区域试验网络初步建成。目前,国家草品种区试网的试验站(点)数量已达到51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牧草栽培区域,其中21个通过考核的试验点成为第一批"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级区试网的完善不仅为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统一安排区域试验提供了重要保障,还带动了省级区试网的建设。省级区试网将为各省区草品种审定工作提供科学、客观、公正的技术支撑。 二是区域试验结果获得广泛认同。截至今年4月底,国家区域试验网络已累计完成38个参试品种的多年多点测定试验,其中甘农7号紫花苜蓿等20个品种在区试中生产性能表现优异,通过了国家审定,即将进入到大面积推广阶段。各试验站(点)按照科学、统一的试验方案所获得的试验结果,已成为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草品种的主要依据。申报者也对试验结果表示接受。 三是制度建设卓有成效。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5年间,全国畜牧总站制定了《草品种区域试验规范》、《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承试单位考核方法及标准》和61类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方案,各省区也依据《草品种区域试验规范》制定了项目实施、试验站建设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配套办法和制度,确保了试验结果的科学、客观、公正和项目实施的规范、高效、安全。 四是项目经费大幅增加。2008年项目启动时,年度经费仅为500万元,2009年增至600万元,资金与项目任务相比缺口较大。但各项目单位想方设法

2018年河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2018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 一、试验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和2018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会议精神,在2017年河南省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的基础上,继续筛选适宜我省种植的优良玉米杂交种。 二、试验组别、参试品种及承试单位 根据我省玉米生产实际,今年试验仍设置两个夏播密度组: 4500株/亩、5000株/亩。参试品种见附表。根据试验要求和试验点试验地的承试能力,每组参试品种数不超过20个(含CK)。根据我省玉米生态区分布特点,合理布置区域试验点,每组试验安排12个承试单位(试点)。 三、试验设计及要求 (一)试验设计 两个密度组均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0平方米,5行区,收获中间3行计产,计产面积为12平方米,行长6米,行距0.67米(或行长6.67米,行距0.60米)。不同密度组的行株距分别为:4500株/亩密度组:0.67米行距:株距0.222米,每行播种27穴; 0.60米行距:株距0.244米,每行播种27穴; 5000株/亩密度组:0.67米行距:株距0.200米,每行播种30穴; 0.60米行距:株距0.220米,每行播种30穴; 各试点对参试品种按原编号自行随机排列,每穴点种2-3粒,定苗时留苗一株,重复间留走道1.5米,试验周围设不少于4行的玉米保护区。

4500株/亩、5000株/亩两个试验组别对照品种均为郑单958,对照种植密度与试验组密度相同。 (二)试验管理及品种要求 为确保试验的公正性,减少人为因素对试验的影响,本试验在总结过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实施“核心试点和辅助试点相结合””的运行管理模式。参试品种由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统一密码编号,参试品种前期加密、后期解密,以利于田间品种考察、育种者观摩。玉米专业委员会抽取试点进行苗期种植质量检查、成熟期品种考察鉴评,收获期抽取试点组织玉米专业委员会委员、地市种子管理站人员、承试点人员、参试单位代表参加实收测产。 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委员会进行品种和试验质量考查后确定试点开放时间、方式,并告知参试单位。参试单位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到开放试点察看品种表现。除试验点开放日以外,任何育种(供种)人不得进入试验区从事扰乱试验科学、公正性的活动,否则,一经查实,将取消品种参试资格。承试单位对试验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对照品种郑单958由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提供的育种家种子。参试品种不得进行种子药剂处理,不得同时提供正反交种子,否则不予受理。参试品种应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供种单位应在5月6日至5月10日将每品种12.0公斤种子寄(送)到收种单位,并在种子袋上标明参试品种的名称、参试密度和供种单位。超过指定时间被视为自动放弃参试资格。 (三)田间试验操作技术规范 承试单位要严格执行方案,不得随意增减品种。试验地要选择有当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