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大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大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大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城市河道治理中生态景观设计初探_吴秋华

收稿日期:2012-03-07 城市河道治理中生态景观设计初探 吴秋华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从平面、断面、材料等方面对城市河道治理中生态景观设计进行初步探索,为今后城市河道治理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城市河道治理;生态景观;护岸材料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011(2012)01-0055-02受历史及经济建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过去的城市河道治理片面强调河道防洪、排水功能而忽略了河道的其它功能,加之土地紧张、人水争地,致使河道越缩越窄、越挖越深、越修越直、越做越硬。由于全民环境意识不强,河道管理力度不够,致使河边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河水越来越脏、越来越臭。面对现状,需要转变治水思路:不仅要继承传统治理技术的精髓,还应树立亲水理念,注重多自然型河流建设,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将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景观水利、生态水利转变。现结合工程实例,从平面、断面、材料等方面对城市河道治理中生态景观设计进行初步探索。 1平面设计 防洪河道平面应尽可能保持天然河道走势,遵循大自然演变规律,岸线适当后退,保留河道中的岛屿、河滩、湿地等中间过渡带,为水生生物与陆地生物提供更多的生活空间。城市内河或人工开挖河道一般都是滞洪或景观河道,水流流速小,平面上避免治理成笔直、等宽的渠道,可设置蜿蜒曲折的水路、水塘,制造丰富多变的河岸线,改变原来呆板、单调的河道模式(见图1)。一条弯曲、宽窄变化的河道更具灵动性,更适合水生生物生长。 2断面设计 保留原有河道中浅滩和深潭的形态,不固定河床,使河流拥有一定的摆幅度,尽量不设计水流浅平的矩形断面,重视水边的多样性。纵断面上要能形成交替的浅滩和深潭,不设计直线形。如图2所示 。 图1 景观河道平面设计 图2横纵断面流线 河道断面型式上引入园林设计理念,建成园林式河道,突出亲水、绿化。以福州内河为例,传统驳岸采用一墙到底的砌石挡墙结构,高高的驳岸将人与水远远地隔离,显得生硬且不经济。采用复式断面,常水位以下采用挡墙或护坡,常水位以上土坡种植草皮、低矮灌木、杨柳,常水位处设置亲水平台,即经济又美观(见图3)。以4m 高护岸为例, 5 5水利科技2012年第1期

清华校园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清华校园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清华大学早期校园主要特色景观的分析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在校园环境设计过程中只有准确地把握特定环境的历史文脉与精神,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优美、宜人能够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工作、学习与休息环境。 【关键词】园林校园景观环境设计 高等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学校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对于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类文化的传播形式,除了课堂讲授、读书、电影、电视外,一定的物质形式也是精神的文化的载体。如:建筑、雕塑、工业产品等等。因此,校园景观①建设的优劣,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声誉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康奈尔大学《1985年校园规划指导准则》中有这样一段话:“以任何标准来衡量,康奈尔大学都是美国最美的校园之一。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期望进入康奈尔大学的学生们承认,在他们的选择康奈尔大学的诸多理由中,校园环境是仅次于学术上杰出声誉的第二位的理由②”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景观特色。因此,通过对清华大学早期校园特色景观设计研究,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的景观设计的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会有一定的帮助和启迪。 本文由三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简单阐述了清华大学的精神,使人们了解其办学宗旨和指导思想。第二部分对清华大学早期(即西教学区)校园硬质景观进行简单分析,使人们了解几十年来清华学人对老教学区景观的继承、建设与发展情况。第三部分对清华大学在校园景观改建过程中的特色进行了①分析。 一、清华的精神 1.1老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清华的老校训是梁启超(字任公)先生1914年冬来清华讲演的中心思想。这八字来源于《周易》“乾”、“坤”二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梁先生诠释道:“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贵己甚厚,责人甚轻。……”这次讲演以后,学校及以此八字为校训,作图制徽,永久流传。(引自黄延复《清华园风物志?校徽与校训》) 1.2 新校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老校训还是新校训,其精神实质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勤奋自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1.3 清华的学风 清华自1911年建校至今已近九十年的历史。在这几十年过程中,清华学子在“自强不息报效祖国”的精神感召下,人才辈出。如闻一多、梁思成、施氵晃、、陈岱孙、曾昭抡、钱钟书、吴晗等等,在各个学科领域为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的清华学子们更以建设祖国为己任,以老校友、老前辈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勇攀高峰。在校园中充满着浓厚的学习气氛和学生们课外活动娇健的身影与优美的歌声,它们共同构成了清华大学最为动人、最美妙的人文景观。 二、清华早期校园(西教学区)的硬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特色 2.1 清华校园建设断代:清华大学的建设发展大致可以分为 ① 1911年建校到1922年四大建筑完成的早期发展阶段 ② 1923年到抗战前发展时期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项目建设综述 城市环境条件及人文背景分析 建设用地自然条件及河流流域分析 地域文化分析 1、自然条件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广西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中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适合植物生长,所谓“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奔放”,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南宁历史悠久,各族人民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宁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广西黄金旅游带的中心部分,壮丽的边关风采、浪漫的海滩风貌、迷人的异国情调,星罗棋布的灵山秀水,古朴悠远的古迹故址,山、水、人、情构成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南宁绿地系统条件良好,青秀山、南湖等绿地空间楔入城市,形成“一江串三环,两轴连八楔,绿网点线面”的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南宁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8.78%和9.51平方米。城市山清水秀,绿水映带,自然环境极其优美,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素有中国绿城之称,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经济条件 南宁区位条件优越。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规划理念加上市民的创造和热情,打造出了南宁快速崛起、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六张独特名片。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也成为南宁独特的地缘优势。南宁人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努力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增长迅速。 人文条件 南宁古代属于百越之地。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为“南宁”。两千多明年的城市文史使南宁这座西南边城与中原文化得以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名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特色。 南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以壮族为主的29个少数民族在这片热土上长期繁衍生息。各民族独特的民族习惯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各民族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景象。在新的世纪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为南宁的经济腾飞而奋斗。 规划设计概论 设计范围 本次江北环城水系二期工程是在一期运河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开掘运河,将心圩江、朝阳溪、二坑溪与邕江共通构成相思湖环城水系,实现水系互通游船、互动调节的江北区域核心环城水系和旅游景观通道。包括1 心圩江-朝阳溪连通运河、2 心圩江~二坑溪连通运河、3 二坑溪~朝阳溪连通运河、4 朝阳溪(中华路~北湖西三里)综合整治改造的两岸绿地景观带的设计。 建设条件分析 政策条件 近年来南宁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创建“中国绿城”的城市形象的战略目标。随着一系列工程的深化,城市景观系统的完善,南宁的绿城形象已基本建成。在此基础上,南宁又充分结合滨河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征,加快水系综合整治,推进水体生态保护,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把南宁打造成“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独具南方民族和地域文化特

现代景观设计理念解析

现代景观设计理念解析 景观,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现代景观设计需要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绿色景观生态理念为指导,结合先进科技与潮流艺术,以中西文化特性为基点,从人的物质精神需求层面深入分析调整设计思路。 目的明确以人为本 "环境设计的目的,并不是让设计师们"艺术地"表达自我,设计师的满足感应当来自鉴别和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的目的就是创造为使用者着想的环境及其组成部分,设计由使用者作为主导,设计师不过是代其行事而已。"现代设计已由以艺术家作为设计已由设计师为主导变成了已使用者为主导,成功的进行了角色转换。这是个巨大的进步,是对于"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以人为本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是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都得到了广泛的解放。人性化设计无疑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好体现。 设计"以人为本"理念更大程度的体现在设计细节上,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程度,尺度掌握,材质选择等。景观设计在元素构成应体现人们物质、精神两方面的需求,景观设计应美观、大方、具有吸引力,各类设施充足完善以满足人的活动需求,让使用者有保障感和

安全感,尽量满足最使用该场所的群体的生理、心理需求。同时,还应该考虑到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和残疾人使用的设施与环境,融入一些使用者可以参与和创新的景观设施或景观小品,发挥使用者的参与性。 可持续的生态的设计观念 众所周知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为基础的设计将有助于全球自然系统的健康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营造。当今景观设计的观念将会是在能够尽量保持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人工景观的营造,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人工景观设计方面,如在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上,可将水资源进行循环使用,城市广场景观增设雨水收集器,将雨水收集过滤后进行灌溉或用于广场喷泉水源;居住环境的中水处理利用,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在建筑空间中多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尽可能的利用自然采光,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的生活生产需求。设计建筑样式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夏季依靠植物对阳光的遮挡达到降温的效果,冬天让更多的阳光照射,使用热传导率高的材料使建筑物取得更高的温度,以减少对煤炭、电力方面的需要,达到节约非可再生能源的目的。 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说:"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著名艺术家吴冠中教授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材料在环境艺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整理

俞孔坚教授作为土人景观的创始人,是世界顶尖的优秀设计师。他的“功能性景观”的概念与当代瑞士对农业的定义惊人地一致,在瑞士很久以前农业就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农产品而存在。我们的文化景观,也就是我们所认为的自然,其生态和保护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更加重要。 “最小的投入最大的回报”——这是对如诗般的“红飘带公园”最为贴切的描述。 俞孔坚教授从回顾个人经历开始,展开了他在苏黎世市政厅的演讲。俞教授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来自农村。这样的背景影响了他对自然和景观的培育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他相信,景观的培育只有适应自然条件才会有好的收益,这种生态经济的方法,成为了他规划设计中最明显的特色。 俞孔坚曾经是全中国几百候选人当中60个得到学习园林设计机会的学生之一,讽刺的是,他之前那些在植物方面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与其说是为了志趣更不如说是为了谋生。直到后来在完成学业后的一次旅行当中,他忽然意识到环境状况的重要性,并从此投身其中力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来他得以带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这个谦逊有礼的中国人怀揣着不亚于发起一场“大脚革命”的决心,踌躇满志地回到了祖国。

红飘带不仅仅是装饰性的设施,其目的不是去征服和禁锢自然,而是更醒目地呈现自然之美。 镶嵌在长椅内的灯具在晚上不仅可以渲染出浪漫的氛围,同时也保证了步道的安全。 “大脚革命”是一种借喻,取自中国妇女解放以后破除缠足陋习这一史实。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压制自然的文明发展意味着对资源的浪费和挥霍。相比之下,融合了生态学原则,并顺应自然法则的文明发展则会更加繁荣、多产。

俞孔坚教授开创了一条简单但是革命性的解决之道:运用生长于当地“繁殖力旺盛的植物”进行大面积的造景。这些俞孔坚教授以“杂乱无序”形容的植物无需修剪和灌溉,它们却有着天然的美。向日葵和稻谷则有着象征性的特质,它们的果实可以被收获。 红飘带公园:上千米长的长椅甚至可以从空中看到。 堤岸和河道被修建成公园,并为水体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沼泽植物比如莲花、芦苇、水稻等,可以为河堤提供自然灵活的防护。对于土人设计如此大尺度的项目来说,这种“自然的手段”可以用很短的时间使大面积被遗弃的土地重焕生机。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 在沈阳建筑大学项目中,土人设计运用多产景观、自然水灌溉的理念,在六个月内就完成了校园

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设计初探要点

工业园区绿化景观设计初探 当前,工业园区是工业化的有效载体,是现代城镇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区和发展主要因素。在设计规划工业园区的时候,我们应当运用新城市主义、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对工业园区规划的用地空间布局、空间景观、生态环境保护的分析和探讨,尤其要将园区绿化景观设计纳入日程,积极构建工业园区建设的城市新区发展新模式。 1 工业园区简要概况 工业园区具体是指在某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是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域环境。当前,对于开发区的定义已不仅仅停留在场地要求上,而将景观设计及绿化作为硬件设施加以规划,多元化的、科学健康的园区环境成为工业园区的标志。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工业园区仅仅就是工作的地方,并不承载休闲、娱乐、住宿、医疗服务等条件。工业污染一直是困扰工业园区的主要问题,国家一系列的对工业污染的防治举措,使工业污染问题已得到极大改善。景观设计是出现,成为园区发展方向的最大两点,本文就是以此为论点,对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规划出一个新的方向。 2 绿化景观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新型的工业园区设计已经转变为系统化的建设模式,工业园区设计不仅仅在于合理的规划各类工业的生产布局,工业园区市政景观设计必须从规划、景观到建筑设计都体现出生态、科技和文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为业主提供集生产、研发、物流、展示及融资等内容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为企业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发展平台。要进一步明确该道路两侧的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确定正确的设计定位及发展方向,使建筑、景观、市政道路等设计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致力体现出所设计的工业园区的现代、简洁、大气及通透的设计风格,工业及地域文化的特色;还要逐步完善绿地系统、硬质景观、标识系统、附属设施等景观建设的内容,在满足园区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人性化的服务空间及自然、生态的自循环系统,使该景观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具体工作中,可以参照以下建议。 2.1园内主路景观规划,功能分区与节点广场都市生态花园路与人文关怀。根据沿路各类用地的规划性质、功能特质和车辆、行人分布与活动规律,景观结构为“生态景观带交通林荫道休闲步行林荫道街角花园”,主路的景观主题:园融通顺和谐的工业园。 2.2辅路景观规划,乡土历史与自然生态保护利用。依据实际状况,尽可能实现带状民俗文化园生态林荫道滨水观光带的景观,可不拘一格设计合适的景观。 2.3绿化景观规划,实现节水节约型园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其中以绿化带为主,体现环保主题。尽可能保留种植土和原土壤结构是道路景观的主体——植物生长的根本前提,原有植被的利用是道路绿化尽快成景、稳定更新的保证,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在花园休闲步行道在商业金融区的植物景观

河道景观设计方案

本科生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题目嘉兴市秀洲区桐乡大道北片相关河道景观设计方案专业城市规划 班级101班 姓名朱莉 指导教师戴洁(讲师) 所在学院城建学院 2014年3月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群众对于滨水空间的需求也日益明显。城市滨水地区是指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惑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1]。城市滨水绿地属于城市公共绿地,不仅是城市宝贵的环境资源,,更是城市中特有的空间地段, 还是城市到水域的过渡空间[2]。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交流和聚会的平台,更为附近居民提供了日常健身和锻炼的场所。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河道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空间的环境质量,还提升了我们的城市形象,甚至有可能促进我们城市的经济发展。然而,我国目前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着盲目引进物种,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决策主体单一、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滨水区规划忽视公众利益,亲水空间设计落后,开发模式盲目单一,缺乏地域历史文化特色,一味仿古,缺乏时代特征等一系列问题。 2正文 2.1滨水景观设计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况 2.1.1滨水景观设计国外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况 1930---1960年间,工业革命给欧美发达国家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河道环境,工业污水的随处排放,使河道的水逐渐变脏,甚至产生了很难闻的气味。有些地方连河道的通航能力也受到影响,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滨水地区的再开发浪潮首先兴起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和英国。其后,新加坡也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对滨水地区改造的活动。随后其他一些北欧国家也纷纷加入了滨水地区改造的队伍。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的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滨水地区的再开发。其中关注最早的是日本,于80年代末加入了改造的队伍。这些国家开展滨水地区的再开发运动后,引起了社会的聚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这些国家都开展了对滨水地区的改造活动,但方法和侧重点却大相径庭。美国人利用各种商业设施和手段,给衰弱地区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英国人的改造手法与美国有很大区别,他们坚守“文化性”的原则,在再开发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出了一批具有文化代

景观中的生态设计理念初探

景观中的生态设计理念初探 一、生态设计原理以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提出的生态设计原理为框架,结合约翰·莱尔(John Lyle)等提出的人类生态系统设计和再生设计原理,罗伯特·萨尔(Robert Thayer)等提出的可持续景观,并进一步结合目前国际景观设计的动态,系统阐述景观生态设计的几条基本原理。 1.1地方性 1.1.1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 这是当地人的经验,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食物、庇护、能源、药物以及精神寄托。其生活空间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有含意的,是被赋予神灵的。他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必须首先应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 1.1.2适应场所自然过程 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 1.1.3当地材料 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低,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方性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1.2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因此,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生态设计强调的解决之道有四条:保护(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资源、可回收材料,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减量(Reduce)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再利用(Reuse)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可以在生态恢复后成为市民的休闲地。再生(Recycle) 在自然系统中是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由“源-消费中心-汇”构成的、头尾相接的闭合环循环流,因此,大自然没有废物。 1.3让自然做功 1.3.1自然界没有废物 每一个健康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秋天的枯枝落叶是春天新生命生长的营养。公园中清除枯枝落叶实际上是切断了自然界的一个闭合循环系统。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中,变废物为营养,如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等就是最直接的生态设计应用。 1.3.2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 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进化论的倡导者赫胥黎就曾描述过,

世界有名地15个景观设计案例

尽管 Scot Gilbert Laing Meason 在1828 人类已经在周围设计景观。几世纪以来,年第一次使用了景观设计一词,但自从有了文明,人类、土地以及设计的相互作用使许多的社会、 文 化以及景观技术得以出现。 在当今装点世界的历史景观中,选 择了是不为人所知的。 15 个来进行讨论——一些是很出名的,而一些 1.橘院 橘院位于西班牙南部的 Mosque of C órdoba (或叫做 Mezquita de C órdoba,在西班牙很有名)内,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花园之一。它是在 784 年大清真寺开始建造时建立的。 开始的时候植物有石榴树、柏树以及棕榈树,现在花园有许多的橘子树——准确的说是 98 棵——至少是在 18 世纪末成排种植的。由于花园环境、把灌溉转变成艺术品的需求以及自然与宗教结合的条件,设计师巧妙的设计让橘院独树一帜。

2.坎普广场 在意大利有 700 年历史的锡耶纳是欧洲主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原来的时候该广场是古 罗马广场,自 12 世纪建立市政厅以来,就是城市的文化中心。锡耶纳居民称它为 “Il Campo ”, 也因为其活跃的特性和社会聚会以及互动的优势,成为居民和社会空间。著名的丹麦设计 师兼城市规划师Jan Gehl 赞美坎普广场是人类标准的冠军作品,是“百分百完美的地方”。 3. Ry ōan-ji 花园 日本京都 Ryōan-ji 寺里的石头花园被认为是枯山水或者是枯山水花园最好的例子之一。 世人不清楚是谁以及何时建造的 Ryōan-ji 花园,推测是在 15 世纪末以及 17 世纪之间建 造的。花园本身是很简单的:四周墙面的土以及石块形成了 15 块石头,放在以白色倾斜的 砾石组成的矩形上。为使用者设计成视觉形式来达到意识的冥思状态,这个花园也是东方 神秘

城市小游园景观设计初探

城市小游园景观设计初探 摘要:文章对孝感市新月园小游园场地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以其设计理念为主线,围绕五大文化内涵、六大功能分区、七大特色景点进行了设计探索。认为必须根据创意理念并体现本地文化特色进行设计,才能建造有文化内涵的地域景观。 关键词:小游园;景观设计;文化内涵;地域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2-0000-00 Abstract:By Xiaogan crescent moon garden,small garden area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analysis and research,to design as the main line,around five major cultural connotation,six functional partition,seven feature attractions design exploration. Think landscape design must be based on creative concept,embody the lo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the building has a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regional landscape. Key words:Small garden;Landscape design;Cultural connotation;Regional landscape

小游园,顾名思义,就是街道中的简易公园,其作为城市公园的一个分支,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由于投资较少、景观见效快、分布较广、易于实施、使用频率高等特点,小游园成为现阶段很多城市建设绿化工作的重点,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小游园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小范围环境,而且与整个城市的绿地布局关系密切,它能完善城市的绿地系统,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地的功能,达到装点街景、扩大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与目的[2]。小游园简易但不简单,要符合公园设计的原则,满足附近居民的基本需求,改善城市的小气候,营造宜人的景观等。 小游园设计要采用适当的手法满足人们的使用目标,针对不同层次或级别的公园,还要根据有关的规范,考虑其使用对象和服务范围,并结合场地特点,做出功能较为完善又有地方特色的设计方案。本文以孝感新月园景观设计项目为例,探索城市小游园景观设计的一些方法和特点。孝感市新月园是孝感市中心城区的一个小游园,由于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设计时间久远,原有景观中很多设施及其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需要,本设计方案从使用者的角度和孝感市的文化特色出发,力图营造一个舒适、优美、宜人的城市小游园。 1项目概况

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

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 河道,指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 城市河流最初的形式是城市边上自然的过境河,后来由于防御、运输、用水、防洪等需要,逐渐出现了护城河(壕)、运河、引水河渠和排洪河道等城市河流。到了近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河流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严重污染,洪涝灾害等。与其说河道景观设计,倒不如说是在为城市河道"治病"。 河道景观的基本方法探析 1.总体规划布局与定位 (1)调研: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符合当地的地质特征以及气候特征,并且要对河道水域进行详细地实地考察,包括:河道宽度、水位、断面等。另外,在调研期间还要注意河道周边的环境,记录周边的建筑、生态湿地、植物组团等情况。 (2)定位:在对调研进行分析之后,在保证城市河道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依照城市设计的总体概念进行河道景观设计。由于河道是贯穿于整个城市的,其周边环境以及城市设计都不同,所以要根据流域附近的环境进行设计主题的定位,从而使不同流域的河道具有自己特色的设计方案。 (3)布局:虽然城市形象是河道景观设计的依据,但是在具体的流域设计中,还是要以流域的情况为主,其中对设计有以下要求: 第一、因地制宜,也就是尽可能地保持地形原有形态,切勿统一设计为渠化河道。如果可以,最好能够以周边的历史文化古迹连接起来,将文化理念延伸到河道景观的设计思想上;

第二、突出重点,也就是在一定距离的河道上建立一个主题亮点。主题的选择方向可以是河道特点、历史文化等; 第三、形成特色,河道尽管要具有自然特征。对于景观类型没有固定的要求,只要符合城市和地域的需求即可,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全部景点都纳入城市中,要区分开各个景点,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记忆。 2.驳岸设计 (1)自然原型护岸:是以保护河道堤岸、还原堤岸原型为主要目的的,通常会在表面土层铺上卵石、细砂,或是种植草皮等。在植被上,多使用水杉、柳树、香蒲、芦苇等。 (2)自然型护岸:在水面上种植植被的情况下,并且选用石材木材等材料提高坡面的抗冲刷能力。在坡脚用木桩、石笼或浆砌石块等建筑土堤,在斜坡上种植乔灌草植被,提高堤岸抗洪能力。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以武义熟溪滨水景观步道系统为例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以武义熟溪滨水 景观步道系统为例 摘要:本文主要以武义熟溪滨水景观步道系统为例,对滨水景观设计工程的概况、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案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滨水景观现代城市设计理念步道系统 一、引言 很多城市邻近水域,与水域紧紧联系在一起,水域孕育了这些城市及它们的 文化,比如某些城市与一条有名的河共同发展和兴衰。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公共 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对于城市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 展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质量、环境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具有水域环境的城市,营造良好的滨水城市景观,在保证满足防洪防涝、各 项水利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 与自然生态环境紧紧融合在一起,就能建设成为一个科学、美丽、健康、可持续 的城市格局。 二、项目概况 熟溪,是贯穿武义城区的母亲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滨水景观步道 系统的基地位于栖霞桥至温泉桥之间,紧邻居住、教育、商业、公园等用地,是 与市民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场地。基地内拥有丰富的山水、人文景观资源,滨水游 览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 为了更好将武义熟溪景观步道系统设计建设成为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对武义 和熟溪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发现,基地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用地布局狭长,两岸绿地资源紧缺; (2).熟溪两岸公园体系需逐步完善; (3)防洪堤落差大,河岸的亲水、生态和景观性不足; (4)道路系统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5)地方特色缺失,景观特色缺位。 三、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 针对上述问题,工程提出了四大解决措施,分别是:(1)山水城绿交融,强化生态景观;(2)完善服务系统,打造活力纽带;(3)连接文化廊道,展现武 义风情;(4)巧用声光夜景,建设低碳景观。这些解决措施紧紧围绕着现代城 市滨水景观设计理念实施,在工程的各个环节中体现设计理念。 1.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理念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要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工程设计的 目的不是为了完全地改造自然,让生态自然全方面地适应建设,而是要以生态环 境为基础,将山水与城市紧紧融合成为一体,扩大生态空间,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 在总体布局上,武义熟溪滨水景观步道系统以熟溪为中心形成生态文化轴, 以武义得天独厚的山水与廊桥文化景观为脉,在熟溪两岸建设不同主题、不同功 能的滨水景观游憩带,一期工程中主要有运动健身带、生活休闲带、艺术体验带、文化展示带这四个地带。在景观设计方面,既有古城码头又有廊桥夜话;既有霞 光漫步又有群艺舞台;既有溪畔记忆又有逸林浪漫;既有江山公园又有体育公园。形成了“一轴、两脉、四带、八景”的景观结构。 滨水景观步道系统主要是围绕着山水和武义熟溪廊桥景观进行设计的,最后

河岸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河岸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以前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受计划经济影响,只侧重于防汛抗旱,虽然河流防洪抗旱安全保障得到提高,但对河流两岸的生态环境建设重视不够。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其他功能需求在不断提高,要求河流两岸能够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结合水利工程中的河岸景观设计实践,对河岸景观设计现状、应把握的原则、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河岸景观;水环境;设计实践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水利工程建设,防洪抗旱安全保障逐步提高。但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对水域空间的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改善水域空间的景观,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就成为现代水利建设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水利工程如果超前规划,不仅可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而且能起到提升地区形象,美化地区环境的作用。 1 目前水利治理中河岸景观的基本现状 过去几十年里,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河道综合治理时,只考虑其水力技术要素,不关心它的其它功能,更无暇顾及景观设计。水系污染、江河断流、生态环境恶化、美丽的自然特征消失、自然景观被人工化等问题相继发生。如目前普遍存在的河流堤防采用人工材料,两岸湿地消失,沿河山修建公路,边坡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等问题。同时,由于河道水质的污染,城镇的河道用混凝土包裹,许多城镇河道变成暗渠,原有的河道空间变成了道路或其它建筑,自然景观彻底消失。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河流的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河流能够给社会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除了防洪、抗旱的安全保障外,又开始关注水域的生态系统。社会的要求必然推动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水利建设的同时如何改善水域的景观和生态环境,成为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的主流。 2 河岸景观设计中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水利在一个城镇的发展中,不仅仅是满足城镇防洪和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镇并且又促进城镇的发展。城镇水利建设应以体现城镇的特色风貌,反映地方文化及体现开放、发展的时代精神为规划设计的基本点,立足山水园林文化的特征创造具有时代感、生态和文化的景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1)坚持生态化原则。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的融合。 (2)坚持自然化原则。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 (3)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城镇河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相互衔接、呼应,各具特色,联成整体。 3 生态建设对河岸景观的要求 为改变目前在河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河流整治应以治水为中心,以水污染防治、改善水质为根本,通过清障、清淤、截污、治污、护岸、绿化、景观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河岸景观设计解决方案

河岸景观设计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河流的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河流能够给社会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除了防洪、抗旱的安全保障外,又开始关注水域的生态系统。社会的要求必然推动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水利建设的同时如何改善水域的景观和生态环境,成为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的主流。 1、河岸景观设计中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水利在一个城镇的发展中,不仅仅是满足城镇防洪和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镇并且又促进城镇的发展。城镇水利建设应以体现城镇的特色风貌,反映地方文化及体现开放、发展的时代精神为规划设计的基本点,立足山水园林文化的特征创造具有时代感、生态和文化的景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原则:(1)坚持生态化原则。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的融合。 (2)坚持自然化原则。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 (3)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城镇河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相互衔接、呼应,各具特色,联成整体。 2、生态建设对河岸景观的要求

为改变目前在河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河流整治应以治水为中心,以水污染防治、改善水质为根本,通过清障、清淤、截污、治污、护岸、绿化、景观建设等综合整治措施,按照"建设水和绿色的长廊"、"充满活力和文化的河流"、"多姿多彩公园化的河流"、"清澈而舒适的河流"、"绿色、水、文化协调的河流"等河岸景观设计要求,使河流真正成为"生态河流、文化河流、景观河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河道水环境的支撑和保障。建设生态型水环境总的来说要考虑以下2个方面: (1)首先农村河流水流清澈,不断流,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能形成多样的景观和生态系统。 (2)其次城镇河流中滨河带要能反映当地独特的景观、历史、文化、风俗;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能提供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入入胜,便于人水亲近等。 3、河岸景观设计探索近年来,各地都十分重视水利景观特别是城镇水利建设,注重把城镇水利与城镇旅游、城镇景观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滨河带的建设上,不但超越了前几十年河道整治的模式,而且树立了新的理念,把穿城而过的河道当作城镇的一个靓点,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滨河带改造成为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所,一个令当地人骄傲的地方。如将滨河带改造成为城镇的窗口,成为游人必到的景点等。按照生态水利建设要求,在今后的水利建设特别是河岸景观设计中,以下几方面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现代小学校园的景观设计初探

2016年第12期 现代园艺校园景观设计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水平和效 果。小学校园景观设计,应当以促使小学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更为良好的发展为出发点,结合学校实际生态环境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展景观设计工作,保证校园景观设计的整体性、艺术性、趣味性、实用性、安全性。 1小学校园景观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含义 校园景观设计要求其文化内涵符合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要求,应当以保证环境品质为设计目标,立足于以人为本理念,完善校园环境的设计、功能的规划,进而创造出富含文化品味的校园环境。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小学校园占地面积相对较小,而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的色彩,许多小学领导者开始关注校园景观文化建设,希望借助景观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出环境育人的作用和优势[1]。在校园景观文化建设过程中,其主要涉及到环境品质、以人为本以及设计的互动性等内容,景观文化建设在环境品质方面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在以人为本方面彰显出人文的魅力,在设计的互动方面,体现了校园文化环境营造的全员化和人性化。 2小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关键内容 2.1注重景观的内涵设计 校园是育人的主要阵地,校园景观设计应当注意其文化内涵的设计,应当充分体现出学校的文化气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出景观对学生行为的导向作用。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塑造良好的品质和个性,陶冶情操。与此同时,由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功能较为复杂,应当以其文化内涵为导向,科学、合理地建设景观文化[2]。 2.2注重景观的功能设计 校园景观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创设育人环境,发挥出其教育价值和作用。校园景观文化的功能性主要表现在实体和非实体2个方面。在实体方面,景观设计应当遵循激发学生学习、交流的原则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景观空间,整合校园内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在非实体方面,应当营造良好的景观文化氛围,借助优美的校园景观促使学生形成主流审美心理,进而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2.3注重景观的生态设计 在校园景观文化建设中,应当注意其生态设计,具体体现在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和谐生存。若想促进校园景观文化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就应当在充分考虑校园 景观文化的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展现学校的办学 理念,传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传统,重视时空的展现与传承,充分借助自然生态的优势建立出人工、自然和谐共存、健全完整的生态校园景观文化环境[3]。 3霞浦县第四小学校园景观设计 3.1项目概况 霞浦,是中国东南沿海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港口城市,是福建最早开放的对台贸易口岸,是国内著名滩涂摄影基地,是“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素有“闽浙要冲”、“海滨邹鲁”的美誉。霞浦四小位于赤岸大道东面,新公安局南侧,护城河一中段北侧,东泰大厦东侧;用地面积50666.67㎡,景观绿化面积为30000㎡,项目设计融合地域文,鼓励学生积极与景观互动,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营造一个充满文化和发现的多维度校园空间。 图1霞浦县第四小学平面布置图 3.2校园景观设计手法 3.2.1保证设计的整体性。在校园景观文化设计中,应当注意景观的整体布局,保证校园景观整体的和谐、统一,增加校园的整体观感[4]。与此同时,在景观设计时,景观与景观之间应当保持一定距离,确保景观之间的独立性,为小学生创设更大的活动空间。 3.2.2保证设计的艺术性。在校园景观文化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保证设计的艺术性,避免颜色无美感的应用,影响学生对景观文化的接受情况。应按照校园的整体色彩进行对照设计,若是学校建筑设计整体色调偏重于冷色,就应当在景观设计中增添一些活泼的元素,若是校园整体颜色较为丰富,在景观设计中就应当保证与学校整体风格相统一、和谐。在景观文化设计中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喜好,多利用一些明亮的颜色。在线条景观图案设计过程中,应当以单色为主,而在块状景观图案设计过程中,以多色块划分图案,加强学生的视觉感受[5]。在本项目中景观设计中,从地域文化中摄取了滩 作者简介:陈慧水(1981.5-)男,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人,福建农林大学毕业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单位: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 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院园林所。 现代小学校园的景观设计初探 陈慧水 (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院园林所,福建 福州 350002) 摘要:分析了小学校园景观文化建设现状,然后陈述了小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关键内容,探讨了霞浦县第四小学校 园景观的具体设计情况。 关键词:现代;小学校园;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 1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