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方时、区时、地球运动意义、日照、日影专项训练

地方时、区时、地球运动意义、日照、日影专项训练

地方时、区时、地球运动意义、日照、日影专项训练
地方时、区时、地球运动意义、日照、日影专项训练

地方时、区时、地球运动意义、日照、日影专项训练

如图6—1中心点为北极,若阴影部分为黑夜,判断1~2题。(2000年苏、浙、吉文科综合)

1.甲地时间为(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气候干热

若图6—1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3~4题。 3.甲地的时间为( )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4.北京为( )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在开辟“极地航路”前,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北京时间7月8日下午3时从上海直飞洛杉矶(西八区),到达时当地时间是7月8日上午10时,该飞机的飞行时间是

A.19小时

B.11小时

C.8小时

D.15小时

如图6—3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 (1)OP 的经度为______,ON 的经度为______。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___日____时。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1.在图6—8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图6—8

2.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六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 A.8日14时 B.9日2时 C.9日20时 D.8日8时

3.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 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 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21.下列四幅图中与太平洋标准时间6月8日15时的情况相吻合的是

图6— 3

C

D

虚线为晨昏线

B

阴影表示黑夜

A

22、图16中O 为南极点,MA 为晨昏线,M 为晨昏线与纬线(70°)相切的切点,且与经线B 相交,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与全球其它地区日期不同的范围,读后回答:

(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2)武汉(114.5°E ,30.5°N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地方时是 时 分。

(1)东经60度,南纬20度 (2)39.5度 15时38分

读经纬线示意图6,图中虚线代表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的日期

28. 甲地时间为( )

A. 9时

B. 12时

C. 21时

D. 15时

29.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 1月7日4时

B. 1月8日11时

C. 7月7日11时

D. 7月8日4时

某人设计了一口24小时的全日时钟(如图9所示),指针为时针。回答14-16题:

14.如果此钟在我国得到推广。图中此时包头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 A .春分日 B .青年节 C .冬至日 D .元旦

15.如果此时南京为某月7日,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

A. 6日的范围大于7日 B .7日的范围大于8日

C .8日的范围大于7日

D .7日的范围大于6日

16.如果从60°N 某地以每小时1670KM 的速度向东旅行,则旅行者须将时钟 A .每小时拔快一小时 B .每小时拔快二小时 C .每小时拔快半小时 D .每小时拔慢一小时

15、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经历了11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之后,于北京时间2006年11月28日21时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51°E)参加第15届亚运会.据此回答下列(1)-(2)题。

(1)代表团出发时多哈的当地时间是:

图16 图9

A. 27日5时36分

B. 28日16时24分

C. 28日5时36分

D.28日5时24分

(2)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若用阴影部分表示代表团抵达多哈时,地球上11月29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

A. ①B. ②C. ③D.④

17、下图为圣彼得堡6月22日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1)~(4)题。

(1)根据图推断,圣彼得堡的地理坐标为:

A.53°26′N ,30°E B.53°26′N ,45°E

C.60°N,30°E D.60°N ,45°E

(2)根据图推断,中国南极长城站(62°12′59″S,58°57′53″W)在北京时间6月22日的夜长时间大约为:

A.约22~23小时 B.约18~20小时 C.约24小时 D.约1~2小时

(3)当圣彼得堡6月22日正午时,南极长城站的区时为:

A.6月22日18时B.6月22日6时 C.6月21日18时 D.6月21日10时

(4)圣彼得堡在每年夏天有“白夜”现象,即傍晚落日的余晖和第二天清晨的曙光连在一起。结合图,分析此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白夜”现象即是极昼现象

B.“白夜”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白夜”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白夜”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逆辐射作用

25、下图所示为24小时的全日制时钟,指针为时针,读图,结合北半球夏至日各纬度昼长,回答(1)~(3)题。

(1)如果此钟在我国得到推广,图示时刻夏至日某地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该地可能为:

A.南京B.北京C.哈尔滨D.广州

(2)如果此时北京为7日13时,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

A.6日的范围大于7日B.7日的范围大于8日

C.8日的范围大于7日D.7日的范围大于6日

(3)北半球冬至日这一天40°N昼长为:

A.9小时51分B.9小时09分 C.8小时51分 D.条件不

足,无法计算

26、如图所示某年3月21日(春分日),站在山脚地带的人在5:00(地方时)看到日出,站在山顶的人在4:00(地方时)看到日出,已知该山的相对高度为800米。完成(1)~(2)题。

(1)此时,山顶日照时长约:

A.10小时B.12小时 C.14小时D.16小时

(2)此山顶海拔高度约为:

A.800米B.1000米 C.1200米D.1600米

28、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据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

正确的是:

A.a点纬度比c点低

B.b点海拔比c点高

C.c点纬度比d点低

D.d点地势比a 点低

(2)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

B.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

两极递减

C.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小于高纬度地区

D.纬度位置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

30、(难度大)读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

弧线ABC表示晨昏线。回答(1)~(2)题。

(1)对于A、B两点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A位于B的东南方 B.A位于B的西北方

C.B位于A的西南方D.B位于A的东北方

(2)如果D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

A.地球公转速度大于1°/日

B.北京的太阳高度大于零度

C.东京地方时为6:00

D.上海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

32、右图表示夏至日四地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标注有明显错误的一地是:

A.①地 B.②地C.③地D.④地

(2)当北京时间为8点45分时,①地正好日出,

则①地的地理坐标是:

A.60°N、30°E B.45°S、30°W

C.60°N、75°E D.13°S、75°W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纬度相同,经度不同

B.除标注错误的一地外,其余三地一年之中均有太阳直射的机会

C.除该图所示以外,其余时间②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大于①地

D.每年大约有9个月时间③地的昼长大于夜长

37、(2006江苏地理)我国“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据此回答(1)~(3)题。

(1)图8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若用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区时为10月12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

A.a B.b C.c D.d

(2)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

B.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

C.赤道各地日出时,当地物体影子朝向西偏北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3)飞船返回时,图9中各线能够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

A.① B.②C.③D.④

38、(2006全国卷2)图1四条曲线分别

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

时间。读图1,回答(1)~(3)题。

(1)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

曲线是

A.①B.② C.③ D.④

(2)④地位于

A.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副热带高压带D.副极地低压带

(3)8月23日,②地的昼长约为

A.24小时 B.22小时

C.20小时 D.18小时

图1是某观测站在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观测到的旗杆

影长和太阳高度。读图,据此回答1~3题。

1.该观测站的纬度位置为()

A.60oN B. 70oN C. 80oN D. 80oS

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0o B.15oN C.20oS D.20oN

3.该观测站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那一天的

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是()图1

A B C D

图2是P(170°E)、Q(175°W)两地昼长时间的周年变化情况读图,据此回答5~7题。5.P地位于Q地的()https://www.doczj.com/doc/5213855680.html,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6.Q地昼长时间由最长到最短,这一时间段地球公转速度()

A. 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 先加快,后减慢

D. 先减慢,后加快

7.下列日期能确保P、Q两地在同时日出的一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图2

右图反映A地地平面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过程图,其中虚线圈为太阳视运动轨迹,B为A地的天顶,C为太阳视运动某一位置。读图分析9—11题

9.当太阳位于C位置,∠BAC=43°08′,北京时间为16:00

时,A地的经纬度位置为

A. 66°34′N,60°E

B.46°52′N,90°E

C. 43°08′N,150°E

D.90°N,

10.关于A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有长达近半年的极昼期 B.有广阔的温带草原

C.有寒温带针叶林分布 D.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11.从此时起3个月后,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

A.北回归线附近 B.赤道附近

C.南回归线附近 D.15°S附近

广州(113°E )的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 )休假,飞机在5:30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据此回答12-13题。 12.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A .8小时

B .9小时

C .10小时

D .11小时

5.如果外圆纬度数为)90,0(?≠?≠???,阴影部分的日期为Q ,且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此时的北京时间为

A .(Q —1)日14点

B .Q 日14点

C .(Q+1)日14点

D .(Q —1)日2点 6.若?内分布范围有极昼,据此判断

A .?的取值范围为 '26230?<

B .此日前后新加坡地区气候干热少雨

C .此时太阳直射在北纬(?-?'2623)

D .此时太阳直射在北纬(90°—

?)

阿布辛拜尔神庙,位于阿斯旺水坝以南280千米,是古代埃及19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崇拜太阳神于公元前1257年建造的。神庙有一条61米长的隧道,隧道尽头竖立着法老的塑像,一年中只有2月21 日(生日)和10月21日(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照到尽头法老的塑像上。读图回答14—16题

14.神庙隧道口朝向为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西北

15.阳光射入隧道尽头的两天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以下列哪个节气为对称 A .春分 B .立夏 C .秋分 D .冬至 16.如果拉姆西斯二世的生日是4月21日,他选定登基的日期有可能为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8月23日

D .9月23日

下图中N 点为北极点,地球表面A 、B 、C 三地的太阳高度为0°,C 点经度为90°E ,

此时某同学在C 点正南3330km 处观察到北极星的仰角为40°。完成21-22题。

2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 .20°N ,90°W

B . 20°S ,90°E

C .23.5°N ,90°W

D . 23.5°S ,90°

E 22.此时可能是

A . 3月,4月

B 、6月,7月

C 、9月,10月

D .12月,1月

下图为甲(30°N )、乙两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正午太阳高度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 .15°N

B .15°S C.0° D.23°26′N 2.甲地在乙地的什么方向:

A .正东

B .东北

C .西北

D .东南

右图为地球上某日部分等太阳高度线示意图,ef 为晨线,e 点地理坐标是60°E ,80°N 。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图中各点太阳高度值(H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a=20°

B .Hb=10°

C .Hc=0°

D .Hd=70°

4.此时,b 处地方时是

A .5时20分

B .6时40分

C .<5时20分

D .>6时40分 右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8题。

5.以下关于该地所在半球与热量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 温带

B .南半球 温带

C .北半球 热带

D .南半球 热带 6.以下关于P 、Q 、M 、N 四点取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A .P 与M 的值相等,且可能小于66°34′

B .N 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小值,且应小于43°08′

C .P 与M 的值均为90°

D .Q 的值应小于66°34′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教案:地球和地球运动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地球和地球运动 一、高考展望 1、通过地球光照图及其变式,考查学生计算时间、判断昼夜长短等能力。 2、由单纯考查地球知识转向考查这些知识的应用,由单一视角切入向多视角综合考查转变。 二、知识总结 (一)地球知识 1.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低纬、中纬和高纬。南北半球划分。 (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用20°W 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二)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 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中学生常见的经纬网图(图1)有以下三种形式: 侧视图俯视图圆柱投影图 图1 ①确定纬线与纬度 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 ②确定经线与经度 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少。 (三)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赤道上经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 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教案

《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 位置差异。 3、知道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4、知道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了在模拟实验中,观察并做出恰当描述。 2、结合模拟实验进行推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 2、认识到科学家在获得证据的过程中需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 步。 二、教学重点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知道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3、知道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 1、知道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2、知道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记录表,两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两个蓝色圆片(星星)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那今天我们一起去探索地球的公转。 新课讲解: 一、地球的公转 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 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 公转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3、模拟实验。 (1)谈话: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2)模拟实验 ①讲解: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放一个红色小圆片,代表太阳;找两个竹竿,上 面分别贴上一个蓝色圆片,分别代表星星,其中一颗星星离地球近,一颗星星离地球远;在远处的星星顶竿上挂一木尺,每隔10厘米贴一个记号;然后找一位同学代表地球,背对着 圆圈做圆周运动(公转),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并做好记录 ②学生到操场模拟实验。 ③把两根竹竿放的更远一些,再次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变化,并做好记录。 4、交流汇报: (1)当地球公转运动时,星星怎么运动? (2)当地球运动到A、B两点时,星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当星星离我们更远时,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4)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小结: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 24小时为一个周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是倾斜不变的。 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棋标的影子: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总结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规律总结与补充 (说明:此内容主要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化与补充,有些课本上非常明确的基本知识没有体现,所以不代表全部内容。大家还应结合课本进行复习,并认真理解每一道习题,通过习题巩固这些规律。) 本节知识逻辑关系示意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区分两个词语: 昼夜现象.... 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可以再加上:有且只有一个太阳照射地球),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昼夜交替.... 的原因:昼夜现象+地球自转。 只要有昼和夜的存在,就是“昼夜现象”;而“昼夜交替”则增加了动态的过程。 (

晨昏线举例: 2.时差 (1)地方时 概念:同一时刻,由于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称为地方时。 (同一经线上具有相同的地方时) 计时依据: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把这个时刻记为当地的地方时12点。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 ①计算经度差:如果两地同为东经或者同为西经,则用减法计算经度差;如果两地一地为东经、一地为西经,则用加法计算经度差。 ②将经度差转化为时间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③“东加西减”原则:所求地点在东,用已知时间加上两地的时间差;所求地点在西,用已知时间减去两地的时间差。 (2)时区和区时 a.时区相关计算: ①某一个时区的中央经线计算方法为:时区号数× 15° ②某一时区的范围:中央经线度数分别加、减7.5 °,即为时区的两条边界线。(东 西十二区除外) ③已知经度求时区,用经度除以15度,结果四舍五入。 b.区时相关计算: ①计算时区之间的时差:如果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者同为西时区,则用减法计算时差;如果两地一地为东时区一地为西时区,则用加法计算时差。 ②“东加西减”原则:所求地点在东,用已知时间加上时差;所求地点在西,用已知时间减去时差。 c.“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指的是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120 °E的地方时;而北京的地方时,指的是116°E的地方时。 (3)国际日界线 原则上是180°经线,但有弯折。“东减西加”——由东十二区向东到西十二区,减去一天;由西十二区向西到东十二区,加上一天;但钟点的数值保持不变。(特别注意“东减西加”容易出错) 拓展:两条日期界线: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国际日界线原则上是180°经线,而自然日界线指的是地方时处于0点的经线。多数情况下,它们把整个地球分成了两个日期。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转偏向力) 北右南左;赤道不偏。特别注意:画图时,视线方向要与箭头方向保持一致。 地转偏向力与河流相关的问题:偏向的一侧容易侵蚀,不偏向的一侧容易堆积。

2010.11.10地球自转公转和日照图专题

地球自转公转和日照图专题 二、考点梳理 (一)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 (1)方向:三种方向(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 扩展思维:用圆盘演示另三种情况时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 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 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 结论: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3)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ω=3600/24小时即150/小时或4分钟/10,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 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V= 2πcosΦ R(周长)/ 24小时(时间) 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 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规律:

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0 (四舍五入) 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 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 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日界线是曲折的 ★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是1800 和零时经线 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 (730E——1350E) (3)产生偏向 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 *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 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公转 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2)公转轨道与速度 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 影响: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 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3)黄赤交角和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关系为互余 ..。 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 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图略) 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地球的绕日运动 练习

4.3 地球的绕日运动 课堂追踪训练 1.地球公转是指地球 ( ) A.绕地轴旋转 B.绕月球运动 C.绕太阳运动 D.绕北极星运动 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 A.一个点 B.一个面 C.一条线 D.整个地球 地球表面经度相同的地点是: ( ) A.日出时间相同的地点 B.地方时相同的地点 C.昼夜长短相同的地点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 4.从8月1日到9月1日这段时期内,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北京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并且昼短夜长,夜越来越长

B.赤道处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并且昼夜长短相等 C.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并且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D.北半球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南半球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5.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按由长至短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武汉、乌鲁木齐、台北、兰州 B.乌鲁木齐、兰州、武汉、台北 C.乌鲁木齐、兰州、台北、武汉 D.台北、武汉、兰州、乌鲁木齐 6.地球上产生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8.北京纬度是北纬40°,在五带中位于带,夏天正午杆影朝向,一年中正午杆影最长的一天是。 9.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纬线上,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在北极圈内出现有现象。 10.在,终年都是昼夜等长。是半年极昼时间,半年极夜时间。 11.在日和日这两天,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12.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纬线上,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在北极圈内出现有现象。 13济南在放暑假和寒假时,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不同? 课后新知巩固 1.下列四地区中,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

地球的绕日运动(附答案)

【练习与巩固】 一、填空题: 1、北京纬度是北纬40°,在五带中位于带,夏天正午杆影朝向,一年中正午杆影最长的一天是。 2、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纬线上,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在北极圈内出现有现象。 3、在,终年都是昼夜等长。是半年极昼时间,半年极夜时间。 4、在日和日这两天,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5、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纬线上,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在北极圈内出现有现象。 二、选择题: 1、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A、一个点 B、一个面 C、一条线 D、整个地球 2、地球表面经度相同的地点是:() A、日出时间相同的地点 B、地方时相同的地点 C、昼夜长短相同的地点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 3、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每年重合两次 B、每年重合一次 C、永远重合 D、永远不重合 4、从8月1日到9月1日这段时期内,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京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并且昼短夜长,夜越来越长 B、赤道处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并且昼夜长短相等 C、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并且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D、北半球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南半球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5、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按由长至短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武汉、乌鲁木齐、台北、兰州 B、乌鲁木齐、兰州、武汉、台北 C、乌鲁木齐、兰州、台北、武汉 D、台北、武汉、兰州、乌鲁木齐 三、分析填表题: 1、6月1日上海昼夜长短的情况如何?变化趋势如何?

2、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察一般选在什么时间比较好? 3、填写下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北温带,北,6月22日前后(夏至日)。 2、北回归线(北纬23.5°),长,极昼。 3、赤道上;北极点和南极点。 4、春分;秋分。 5、南回归线(南纬23.5°),长,极夜。 二、选择题: 1、A; 2、B; 3、A; 4、B; 5、B 三、分析填表题: 1、分析:6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长于黑夜时间,位于北半球的上海是昼长夜短。 因为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纬23.5°),北半球各地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所以在6月1日上海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白昼正朝增长的方向变化。 答案:上海是昼长夜短,白昼正朝增长的方向变化。 2、答:12月—次年1月。这个时期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白昼时间长,南极洲南极圈内是极昼时期,气温也相对暖和。

2020新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Word版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19湖北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暑假期间,家住中国M地的小丹跟随旅游团乘大巴到N地观光旅游,旅游大巴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下图为旅游大巴的出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左侧,为避免阳光照射,小丹() A.去N地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B.去N地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C.返回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D.返回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2.M地所在的城市可能是() A.乌鲁木齐(43°N,87°E) B.武汉(30°N,114°E) C.哈尔滨(45°N,127°E) D.成都(30.5°N,103°E)

(2019天津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地2019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 A.由南向北 B.由西北向东南 C.由北向南 D.由东北向西南 4.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在() A.2019年2月 B.2019年7月 C.2019年12月 D.2020年1月 (2019全国高考模拟)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聚热板可沿 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旋转,使聚热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据此完成5~6题。 5.在各城市中,经一年测试,下列测试结论正确的是() A.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大 B.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小 C.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化幅度越大 D.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化幅度越小 6.在北京测试时,集热板追日旋转时,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部分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部分1、常见图形(重点) 2、常见变式图 3、其他类型图 ① ② ③ B ④ B 太阳 远日点 (7月初) 近日点 (1月初)

北极星 a b c

1、读下面的图回答: (l )当AB 为晨线时,此日是 12月22日 前后,判断理由是 BAC 内为黑夜,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 。 (2)当DF 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位置是 北纬23度26分 (3)当AC 为晨线时,此日是 夏至节气; 当DE 为昏线时,此日是 冬至 节气;当AD 为晨线时,此日是 春分或秋分 节气。 (4)若DE 为晨线时,此刻北京时间是 20 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F 是 晨线 线。 (5)当H 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G 处区时为6点则此时昏线是 D 、 F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回答2~3题。 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此时甲地时间为 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3.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北京时间为 A .6 日 8时 B .7日8时 C .6日20时 D .7日20时 下图为某日1500E 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4~7题。 4.太阳直射点位于 A .00 B .200N C .200S D .23026'N 5.甲地的昼长时间为 A_8h B .10h C .14h D .16h 6.当甲地迎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 .5:00 B .9:00 C .17:00 D .19:00 7.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且甲、乙 两地同时迎来日出,乙地位于甲地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8.下图为“北京时间16点、太阳直射A 点时的光照图”,A 点的是纬度20°N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图和晨昏线(二分二至图)--太阳直射点-方向判断 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等太阳高度线图) 昼夜长短 时间的计算--日期变化(日期分界线)

地球运动及日照图的判读专题练习

地球、地图及日照图目标测试 2011年10月21日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关于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体是人的肉眼可以看见的各种星体 B.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 C.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不属于天体 D.地球是个普通天体,它与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没什么不同 读右侧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并已知a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doc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教学目标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地方时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 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建议 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作南北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可以从高低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解释;而对于作东西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较为复杂,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 关于昼夜交替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地球仪讲解,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在赤

道投影和极投影地图上学会如何辨别晨线和昏线。接下来要说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以及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随着地球自转,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最后,联系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是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二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示例 〖导入新课〗 1.提问方式: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2.演示方式: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昼夜交替的教学〗 1.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2.讲解:昼半球和夜半球、晨线和昏线、太阳高度的概念,一日之内太阳高度的变化。强调:①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关系; ②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度;③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 ④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⑤地球上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板书: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某点地平面的倾角(一天中,正午最大,早晨和黄昏为0度)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地方时的教学〗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 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作南北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可以从高低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解释;而对于作东西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较为复杂,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地球仪讲解,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在赤道投影和极投影地图上学会如何辨别晨线和昏线。接下来要说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以及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随着地球自转,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最后,联系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是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二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讲解:昼半球和夜半球、晨线和昏线、太阳高度的概念,一日之内太阳高度的变化。强调:①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关系;②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度;③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④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⑤地球上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某点地平面的倾角(一天中,正午最大,早晨和黄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4.3地球的绕日运动科学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4.3地球的绕日运动科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关于下图日历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一天的月相为满月 B.3月21日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依据确定的 C.农历二月十五是以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依据确定的 D.春分这一天之后,白昼时间开始逐渐变长,正午杆影逐渐变短 2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是依据() A.太阳活动强弱 B.地球自转 C.月球绕地公转 D.地球绕日公转 3 . 衢州,被称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地理位置位于(29°N、119°E),它属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南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低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4 . 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A.赤道B.本初子午线C.南回归线D.北极圈 5 . 从太阳看地球公转方向是() A.静止不变B.每半年换一次方向 C.自西向下D.自东向西 6 .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匀,使得纬度位置成为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尤其是对温度的影响。下列关于海洋表层平均温度分布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纬度,纵坐标表示温度)中,正确的是() A.B.

C.D. 7 . 半夜看到月亮在东边天空,这一天是() A.农历上半月 B. 农历十 五 C. 农历下半月 8 . 关于右图日历中的信息,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4月23日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依据确定的 B.农历三月二十一是以月球公转周期为依据确定的 C.这一天的月相接近下弦月 D.这一天之后,白昼时间逐渐变长,正午杆影逐渐变短 9 . 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垂直的,并指向北极星 B.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 C.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D.地球自转时,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10 . 下面各种现象中,可能是由于太阳的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A.冬季平均气温升高的“暖冬”现象 B.两极地区出现磁暴和极光现象 C.山区的手机信号不好,出现通话中断现象 D.某山区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现象 11 . 正午时,地球上垂直物体的影子只朝北不朝南的地区是() A.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B.赤道以北地区 C.赤道以南地区 D.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12 . 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冯·卡门环形山),并通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成为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 B.当天的月相接近上弦月 C.探测器降落时应及时打开降落伞以实现减速 D.环形山主要是由月球内部力量的作用形成 13 . 据CCTV报道:北京时间2006年8月24日晚间,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闭幕大会上,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 高一地理:穆珍珍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为昼夜长短的变化,主要包括昼夜长短判断的依据和变化规律。变化规律包括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形成四季和五带的原因之一,在地球运动当中为重点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地球的自转、公转的基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晨昏线。 能力基础:光照图的初步判读。 【课标要求】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光照图中判断昼夜长短的依据。 2.学会根据某纬度处昼弧、夜弧计算昼长、夜长。 3.理解并识记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进一步掌握光照图的判读。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 2.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建构前后知识的联系,解答考试 中相关题目,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昼长、夜长的计算;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问题反馈】 1.光照图中如何判断昼夜长短?(3、5、6) 2.昼长、夜长时间如何计算?(3、7、8、10)

3.如何根据昼长、夜长时间计算日出、日落时间?(7) 4.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2、3、9) 【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问题反馈呈现 1.教师分析学习目标,强调学习重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宏观把握。 2.呈现小组问题反馈,并做出适当评价,激发学生的预习热情。 二、师生合作探究 探究1:昼长、夜长与昼弧、夜弧的关系。 1.光照图中如何判断昼夜长短?(3、5、6) (1)ppt放映北半球夏至日从北极上空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B 点)的自转轨迹为其所在纬线圈。该纬线圈有一部分在昼半球,一部分在夜半球,处在昼半球的部分称为昼弧,处在夜半球的部分称为夜弧。 学生比较图中各点的昼夜长短状况(可与同桌交流)。 (2)学生回答问题,并解释原因,师生共同总结判断依据 学生回答问题(略),出示答案,学生解释原因,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如果某点自转所经历的昼弧所占的比例大,则白昼长,经历的昼弧所占比例小,则白昼短。所以,判断某点昼夜长短时,首先找到该点所在的纬线圈,然后判别该纬线圈上的昼弧和夜弧所占的比例大小,从而判断该点的昼夜长短状况。 板书: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 判断依据:昼弧和夜弧所占纬线圈的比例大小 2.昼长、夜长时间如何计算?(3、7、8、10) (1)ppt放映北半球夏至日从北极上空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地球运动特点及意义

学案1 地球运动的特点及意义 【考试说明解读】 1.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2.理解造成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和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 3.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及原因。 4. 分析昼夜交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梳理】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的自转 ①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轴北端始终指向______附近。 ②方向:从侧面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 ③周期: ④速度:角速度:除了,其它各地都相等,约等于。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级,极点的线速度为。 2.地球的公转 ①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②方向:同地球自转的方向。 从侧面看,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 ③轨道:概念:地球公转的轨迹 形状:近似正圆的轨道 对地球的影响:近日点:时间;远日点:时间。 ④速度:近日点的速度较,远日点的速度较。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分界线: 周期: 2.地方时:概念:因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与时间的对应关系: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 经度相差15秒,地方时相差 时区:划分目的:避免地球上无数个地方时给人们活动带来的不便 划分标准:全球共分24各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度,东、西十二区各跨经 度7.5度,合为一个时区。 区时:每个时区的的地方时称为这个时区的

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国际日界线:人为规定原则上以经线作为日界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偏,南半球偏,赤道上偏。 应用:大气运动、洋流的运动等。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自转:赤道面 夹角23.26‘黄赤交角 公转:黄道面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 周期:一个回归年 过程:3.21 6.22 12.22 3.21(在箭头上标上运动方向)赤道赤道 3.昼夜长短的变化: 赤道: 北半球夏至日:昼夜长短随着空间(纬度)的变化规律: 北半球冬至日:昼夜长短随着空间(纬度)的变化规律: 春秋分: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时间变化过程及规律:随直射点南北移动而改变 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由直射点向 5.四季的划分 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思维训练】 1.能不能画图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侧视图和俯视图)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什么纬度地区最适合? 3.你能否判断当地球处于图中A、B、C、D四点时北半球的节气?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4.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还有没有昼夜交替现象?如果有,昼夜交替的周期如何?

20192020年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课后练习十八.docx

2019-2020年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浙教版课后练习十 八 第1题【单选题】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C、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 D、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 【答案】: A 【解析】: 【分析】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r弓I起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V当中,太阳直射,百总是在北纬23°26‘和南纬23°26‘之间来回移动。【解答】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因此r热帝有太阳直射现象。 如龛为:A. 第2题【单选题】 读太阳光照图(赤道周长约为4万k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80* 太 阳 光 Btf A、此时节气是春分 B、B点看到日出时间比A点早6小时 C、假如AB的弧长为2cm z则该图的比例尺为1 : 250000000 D、P点关于地球的地心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为(45M , 60°N ) 【答案】: C 【解析】:

【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r这一天称为餐至日r为12月22日r d洋球昼短夜长r d淞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 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r这一天称为夏至日r为6月22曰r 3洋球昼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 是自西向东的r在:!匕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r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本题考直太阳光照图r此题有一主的难度r分析后解答即可. 【解答】解:图中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方向r此图所示的是d评球图r淞圈以内是极昼现象r此图所示的是d泮球的夏至曰r 故A憩; B点看到日出时间比A点早3个小时f其经度差是45°,故B错误; 假如AB的弧长为2cm , AB的卖际长度是赤道长度的1/8即5000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2 : 500000000=1 : 250000000 r故C 正确; P点的地理坐标是135°W r60°N , P点关于地球的地^对称的点的tt?坐标为45°E , 60°S ,故D错误. 瞬:C. 第3题【单选题】 2016年9月4日~5日(农历八月初四~初五)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G2O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动、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关于会议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那天的月相是满月 B、北半球白天长,晚上短 C、地球正在从B向C运动 D、太阳直射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答案】: B 【解析】: 【分析】根据日期2016^9月4日?5曰(农历八月初四■初五)来答题,月招分为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f农历初四初五的是蛾眉月.公历九月4号太阳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f d泮球昼长夜短; 【解答】A、农历初四初五的月相为峨眉月r故A错误。 B、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r才泮球昼长彳 C、图中个位羞的时间为:D (春分).A (夏至).B (秋分).C (冬至)r 9月4日为夏至到春分之间r因此为A到B之间运 动r故C错误; D、公历九月4号太阳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f故D错误. 第4题【单选题】 地球公转时围绕的旋转中心是()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作者:————————————————————————————————日期: ?

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分两个方面,首先,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的轨道面,它影响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 的区分;其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日和年, 认识和利用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日制度和计时制度。 第八节四季和五带 401太阳的回归运动 §401-1太阳回归运动和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 地球上之所以有四季递变和五带区分,其根本原因在于黄赤交角,即黄道面对于赤道面的倾斜;而其直接原因则是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周年运动的同时,还表现为相对于天赤道的往返运动。具体地说,天球上的太阳,半年在天赤道以北,半年在天赤道以南。这是因 为,黄道的一半在天赤道以北,另一半在天赤道以南。太阳的这种运动,是其周年运 动的另一个侧面,称为太阳回归运动。它在天球上所能到达的南、北界线,称为南、北回归线。回归运动的周期便是回归年。回归运动、回归线和回归年,是同一事物 的三个不同的侧面。 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也表现为太阳直射点对于地球赤道的往返运动:半年直射在北半球,半年直射在南半球;半年向北移动,半年向南移动。地球 上的南北回归线的概念,也是相对于太阳回归运动而言的。 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这是地球的一个大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圈便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也是23°26′。在这个纬 度范围内,有极地区域特有的天文现象——极昼和极夜,故南、北纬66°34′的两 条纬线,被称为南、北极圈。 太阳回归运动的主要表现,在于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在天文上,我国的二十四气和西方的十二宫,是按太阳的黄经划分的;然而,在地理意义上,它们之间更加 重要的区别,在于太阳赤纬的不同。前面说过,天体的周日圈,就是该天体所在的赤 纬圈。因此,天体赤纬的变化,意味着它的周日圈的改变。不同赤纬(或周日圈) 的天体,有不同的出没时刻(与方位)和中天高度。太阳赤纬的变化,影响各地的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二者都是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 太阳的赤纬随其黄经而变化。不同的太阳黄经总是与一定的太阳赤纬相对应,其大小可以解球面三角形方法计算。 sinδ=sinεsinλ=sin23°26′sinλ sinδ=0. 3977sinλ或sinδ=0.4sinλ §401-2太阳回归运动与地球公转 太阳的回归运动及其赤纬的周年变化,是太阳周年运动的一个侧面。太阳周年运动本身,是地球公转的反映,因此,从根本上说,太阳的回归运动,必须用地球的 公转和公转轨道来说明。 从每年的南至日到次年的北至日,地球从轨道上的最北点移到最南点,行程约为470 000 000km(轨道周长的一半),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约300000000km(轨道 平均直径),其中有向南分量为300000000km×sin23°26′=12000 0000km。在这期间,太阳在天球上相应地从黄道的南至点移到北至点,其赤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地球的运动规律讲学案(含解析)

专题03 地球的运动规律 (1)从考查内容看,主要侧重于考查地球宇宙环境的探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方时、区时、日界线、昼夜长短、太阳高度变化及四季的变化等主干知识。 (2)从命题形式看,有两大规律:一是直接以光照图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考查,二是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情景作为试题的素材来进行试题设计。 (3)从能力要求看,本讲侧重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读图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计算能力等。 2017复习中注意:①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各种图形对基本原理、规律进行阐释。②能够进行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特别是结合时事新闻进行地方时、区时和时区的计算以及季节的判断。③注重原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相关计算等问题。 一、地球及其运动规律中的“对称”法则探究 地球的球体形状决定了其有多方面的对称性表现及地理意义,主要表现见下表: 对称中心对称要素特征地理意义 地心对跖点两点分属南北半球,纬度 数相等;经度数互补且分 属东、西经度 ①两点线速度和角速度相等;②一点的昼长与另 一点的夜长相等;③两点的季节往往相反 赤道纬线(度) 两点分属南、北半球,纬 度数相等 ①两点线速度和角速度相等;②一条纬线的昼长 与另一条纬线的夜长相等;③两点的季节往往相 反;④两点位于同一经线时,地方时相等 地轴经线(度) 两条经线度数互补且分 属东、西经度 ①两经线分属于东西半球;②两条经线的昼夜变 化趋向相同 春分日(或秋分日) 时间 距离春分日(或秋分日) 的时间天数相同 以春分日(或秋分日)为对称分布的两日,一日的 昼长等于另一日的夜长,昼夜长短的变化相反 夏至日(或冬至日) 时间 距离夏至日(或冬至日) 的时间天数相同 ①同一半球以夏至日(或冬至日)为对称分布的两 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相 同;②同一半球以夏至日(或冬至日)为对称分布 的两日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相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