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超声诊断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超声诊断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超声诊断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超声诊断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超声诊断

【摘要】目的总结卵巢囊肿蒂扭转在超声下的诊断。方法对8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超声下的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3例于子宫右侧,5例于子宫右侧探及包块,其大小不等,超声均诊断为卵巢囊肿,多考虑有蒂扭转,经手术证实。结论发生蒂扭转的卵巢肿瘤位置多较高,常位于腹中线或子宫左、右、前上方,肿瘤内部回声多以囊性或囊实混合为主。

【关键词】卵巢囊肿;蒂扭转;超声诊断

卵巢囊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发病率多,约占卵巢肿瘤的90%以上,卵巢是女性的排卵器官,是女性所有生殖器官中最易发生肿瘤的部位,以卵巢囊肿最多见。卵巢囊肿是指供应卵巢囊肿的血管发生了扭曲,使卵巢囊肿缺血甚至坏死破裂,此时患者往往可出现剧烈腹痛的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多见,卵巢囊肿蒂扭转常以突发性下腹部疼痛就诊,临床较易与其他急腹症相混淆,超声检查作为诊断肿瘤的首选方法,已常规应用于临床。本文探讨超声对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超声特征,鉴别诊断及诊断价值。卵巢囊肿蒂扭转则是发病急,病情重的妇科急腹症之一,这就需要医生及时诊断处理,以免延误诊治,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8例,年龄20~40岁,均以突发性下腹痛而就诊,同时5例伴恶心、呕吐症状。

1.2 病例摘要①女23岁住院号20445,该患停经4个月,突然腹痛1 d,伴恶心、呕吐4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状而就诊。妇科诊断孕1产0,孕18.5周,超声检查所见:右下腹部可见一大小为6.1 cm×5.0 cm囊性肿物,其内可见散在的点状回声,周边回声清晰,超声提示:卵巢畸胎皮样囊肿,蒂扭转。手术情况:子宫增大,符合孕月,右侧卵巢增大,约为10 cm×8 cm×6 cm,表面变黑,与周围组织无黏连。病理所见:为肿物囊性组织,由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可见无结构物质及毛发。②女,39岁,住院号23643。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肛门坠胀感无发热,大小便正常。经口服液迪霉素(剂量不详)无明显好转而来院就诊。超声检查所见:子宫体上下径4.7 cm,前后径

2.5 cm,子宫切面未见异常回声。子宫右前方可见一个12 cm×8 cm的类圆形无回声,其内可见分隔光带,周边轮廓清晰,境界规则。超声提示: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所见:右卵巢约为11 cm×10 cm×10 cm,为多囊状改变,蒂扭转180°,血运良好,与周围组织无黏连。未见病理诊断。

1.3 仪器及方法使用IU22型超声诊断仪器,探头频率C5-1 mHZ,膀胱充盈,经腹于耻骨联合上方检查,常用纵、横及斜多切面、多方向扫查,检查盆腔内有无异常包块,观察病变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测定大小判断其来源。

290易发生蒂扭转的卵巢囊肿是(答案A).

290.易发生蒂扭转的卵巢囊肿是(答案:A) A.皮样囊肿 B.巧克力囊肿 C.粘液性囊腺瘤 D.浆液性囊腺癌 E.滤泡囊肿 291.最常见的子宫肌瘤类型是(答案:A) A.肌壁间肌瘤 B.浆膜下肌瘤 C.粘膜下肌瘤 D.宫颈肌瘤 E.阔韧带肌瘤 292.子宫肌瘤发生红色样变常见于(答案:A) A.妊娠期 B.月经中期 C.绝经前期 D.红斑狼疮治疗期 E.生育期 293.子宫内膜癌的确诊方法应是(答案:E) A.细胞学图片 B.磁共振成像 C.血清CA125测定 D.淋巴造影

E.分段诊刮 294.完全性葡萄胎的恶变率,国内外报道有异,我国为(答案:B) A.10.5% B.14.5% C.20.5% D.30.5% E.35% 295.最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部位在(答案:B) A.子宫肌层 B.卵巢 C.宫颈 D.直肠子宫陷凹 E.宫底韧带 296.应用高效孕激素和假孕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较差的是(答案:E) A.卵巢巧克力囊肿 B.子宫直肠陷凹病灶 C.膀胱的子宫内膜异位 D.远处转移的子宫内膜 E.子宫肌腺病 297.关于带铜V型宫内节育器,错误的是(答案:D) A.是我国常用的宫内节育器之一 B.其形状更接近宫腔形态 C.带器妊娠率低 D.出血发生率低

E.脱落率低 298.输卵管绝育术的作用是(答案:C) A.抑制排卵 B.杀灭精子 C.阻止精子与卵子相遇 D.降低宫颈粘液的粘稠度 E.降低精子存活率 299.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约(答案:E) A.35cm B.32cm C.30cm D.27cm E.25cm 300.出生时新生儿的头围约(答案:B) A.35cm B.34cm C.33cm D.32.5cm E.31cm 301.1~2岁幼儿1年中身高约增长(答案:C) A.5cm B.7cm C.10cm D.12cm

评价超声诊断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

评价超声诊断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8-08-22T14:49:40.23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作者:梁丽华 [导读] 总结超声诊断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确诊的卵巢囊肿60例患者临床资料梁丽华 黄圃人民医院 528429 摘要:目的:总结超声诊断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确诊的卵巢囊肿60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声像图特征。结果:经数据统计显示,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本组患者术前超声诊断符合51例(85.00%),手术治疗前超声检查误诊9例(15.00%),主要为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误诊卵巢型畸胎瘤,3例浆液性囊腺瘤误诊囊性畸胎瘤,2例囊性畸胎瘤误诊巧克力囊肿。结论:超声应用于卵巢囊肿患者的诊断中确有较好效果,符合率较高,具有无创、可重复性、普及率广等优势,值得临床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卵巢囊肿;诊断效果 卵巢肿瘤(ovarian tumor)是一组发生于卵巢上的肿瘤疾病,属于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肿瘤之一,同时也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较高的疾病,虽然现阶段对于卵巢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临床治疗均获得了重要突破,但遗憾卵巢肿瘤5年生存率并未得到显著提升。与其他恶性肿瘤疾病一致,临床强调卵巢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1]。超声随着技术与设备的进步,在各学科疾病的诊断中表现突出,是否在卵巢肿瘤中同样具有较好效果,本文收集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确诊的卵巢囊肿60例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现将其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确诊的卵巢囊肿60例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均通过手术病理确诊为卵巢肿瘤,患者入院表现程度不一的月经不调、下腹部肿胀与疼痛、下腹可触及包块等;本组患者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5.36±3.64)岁,经病理诊断为卵巢囊性畸胎瘤者25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者16例、卵巢巧克力囊肿者9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者6例,输卵管卵巢脓肿者4例。 1.2方法 选用GE-LOGIQ 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诊断仪检查,调整探头频率3.8~7.5MHz,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确保膀胱保持充盈状态,调整探头对患者腹部肿块部位予以多方面、多角度扫查,观察病变组织超声声像图特征,及病灶组织对周边组织器官的关系。卵巢囊肿的诊断取决于患者临床症状、囊肿情况(部位、大小、体积、生长速度、有无恶性倾向、是否存在子宫附件形变等),并结合患者有无保留生育能力需求,完成卵巢囊肿彩色超声与病理诊断较高差异。 2结果 经数据统计显示,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本组患者术前超声诊断符合51例(85.00%),手术治疗前超声检查误诊9例(15.00%),主要为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误诊卵巢型畸胎瘤,3例浆液性囊腺瘤误诊囊性畸胎瘤,2例囊性畸胎瘤误诊巧克力囊肿。 3讨论 卵巢囊肿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临床征象,如患者感腹胀、便秘、尿频,自觉腹部有包块,有些肿瘤可引起性早熟、绝经后出血、男性化等等,因此患者入院后应首先行妇科检查,若在子宫旁扪及一侧或双侧囊性或实质性球形肿块及其他盆腔异常情况,均应进一步采用各种方法确诊。 卵巢囊肿可细化多种类型,常见包括炎性卵巢囊肿、卵巢囊性肿瘤、卵巢巧克力囊肿等,此类型多以手术治疗位置,单用保守治疗难以纠正,但又因这些类型的囊肿病例与非赘生性囊肿存在本质区别,因此治疗前需临床鉴别。其中炎性卵巢囊肿主要由于输卵管、卵巢炎症反应有关,患者临床主要体现在下腹坠胀、疼痛等,且随着疾病程度不同,其疼痛程度也表现不一。在超声声像图中,此类型主要以囊壁稍增厚、病灶内无回声区,且存在分布不均匀细点状、絮状回声等[2]。卵巢巧克力囊肿主要由于卵巢出现子宫内膜异位,且在月经期出现反复出血,引起单个、多个囊性肿块,故巧克力囊肿超声下可见不规则形态,周边组织粘连明显,临床又以经期痛等表现为主,此外囊壁增厚,囊肿内回声复杂且多变,既可实体性,亦可混合性,仅通过单次超声声像图检查通常不易与卵巢肿瘤区别,需结合患者经期疼痛情况予以鉴别。卵巢性肿瘤在卵巢卵巢病变中相对常见,占据卵巢肿瘤90%以上,病理表现以黏液性囊腺肿、囊性畸胎瘤、浆液性囊腺肿为主,其中黏液性囊腺瘤与浆液性囊腺瘤肿瘤组织主要源于卵巢表皮生发上皮,可能参杂一定数量的卵巢间质。囊肿畸胎瘤则主要源于2~3个胚层多种成熟组织分化的良性肿瘤。黏液性囊腺瘤体积相对较大,超声下可见边缘光滑、囊壁均匀无回声区,轮廓清晰,且无回声区表现细弱散在光点与分隔光带回声,以多方结构、房腔大小不同等特点为主[3]。浆液性囊腺瘤肿瘤内径一般在5~10cm,较少情况超过10cm,超声下可见病灶圆形或椭圆型无回声区域,囊壁表现光滑、较薄,有时可形成多房或单房表现,囊壁可见局限性光斑或大小不等乳头状光团,乳头突起间长表现强回声光点砂样钙化小体样。浆液性乳头状囊腺其声像图特征与囊性畸胎瘤相似,本组患者中可见出现此二者的误诊表现,这可能与其多囊、囊内乳头状光团征象不明显正相关。但总体而言,经数据统计显示,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本组患者术前超声诊断符合51例(85.00%),手术治疗前超声检查误诊9例(15.00%)。可见超声诊断卵巢肿瘤仍表现出较高符合率,应用价值突出,这与当前临床研究报道表现一致性[4]。 综上所述,超声应用于卵巢囊肿患者的诊断中确有较好效果,符合率较高,具有无创、可重复性、普及率广等优势,值得临床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谷志君. 超声对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诊断作用研究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52-152. [2]蒋艳艳. 超声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价值与影像学表现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1):3889-3891. [3]朱亚平. 卵巢囊肿33例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J]. 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3(5):3-4. [4]曹纯霞. 卵巢囊肿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3(17):194-194.

卵巢囊肿病历模板全套病程

入院记录 门诊号:无 医疗保险号:无 住 院号:2012294 科别:妇科病房:7房床号:2床第 1 次入院 妇科科住院病历(第1 次)过敏史:无 主诉:B超发现附件包块6年。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0-37天,经期4-7天,月经量中等,颜色正常,近一年有痛经,时轻时重,严重时持续2天,经期伴有腰骶部酸困及下腹坠胀感。末次月经2012年11月8日,月经量、色同平素,持续7天干净,痛经持续3天,较前加剧。患者6年前于社区卫生院体检查彩超声提示“右侧附件囊肿,大小约4.0cm×5.0cm”,给予输液抗炎(药名、剂量不详)治疗3疗程,囊肿未消失。每年定期复查彩超,呈渐进性增大。今来我院复查彩超提示“右

侧附件区包块65mmm×43mm”,因要求手术治疗,门诊以“右附件包块”为诊断收住入院。患病来无腹痛、腹胀,尿频、尿急,便秘、气急、心悸及肛门坠胀感,无消瘦、贫血、腰痛、下肢水肿等症状,近期无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神志清,精神好,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6年前因外伤于正骨医院行尺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手术1次,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无烟酒嗜好。否认冶游史。 婚育史、月经史:24岁结婚,离异两年,孕1产0人流1。12岁4-7/30-37 2012-11-9,量中,色暗红,近一年痛经,经期伴有腰骶部酸困及下腹坠胀感。 家族史:父母体检。一弟体健。否认有相关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6.9℃P:72次/分R:19次/分Bp:104/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眼睑无浮肿,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内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双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未触及震颤,心脏浊音界无扩大。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肾区及输

超声对宫外孕和卵巢囊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超声对宫外孕和卵巢囊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于宫外孕(EP)与卵巢囊肿的临床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P患者38例(EP 组)与卵巢黄体囊肿患者38例(卵巢黄体囊肿组)。两组均接受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检查,比较两组的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CDFI)表现。结果(1)卵巢黄体囊肿的超声症状主要表现为低回声型16例(42.11%)、厚壁囊肿型10例(26.32%)、薄壁囊肿内部回声型5例(13.16%)、薄壁囊肿型7例(18.42%),直径(20.45±4.56)mm;EP表现为大小不一包块,超声表现为妊娠囊型2例(5.26%)、复杂型36例(94.74%)。(2)卵巢黄体囊肿组的CDFI血流信号以半环状及环状为主,而EP则以点、条状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卵巢囊肿多见高、低阻力血流频谱,EP多见极低阻力、反向舒张期频谱以及无舒张期频谱,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卵巢黄体囊肿患者的PI、RI及S/D均显著低于EP组(P<0.05)。结论EP与卵巢黄体囊肿具有典型超声特征,TVCDS对两者的诊断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卵巢黄体囊肿;宫外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 宫外孕(Ectopic pregnancy,EP)即异位妊娠,是妇产科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患病率约为1%[1]。EP多病情危重,但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如延误诊断可能导致破裂出血,重则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卵巢黄体囊肿是一种赘生性囊肿,并非实质性囊肿,在妊娠3个月左右可自行消失,但在某种原因下发生破裂仍可导致阴道出血及腹痛等症状,与EP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及声像图特征,导致其诊断准确性降低[2]。因此,掌握两者的超声表现及诊断要点对于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比观察了EP与卵巢黄体囊肿患者的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表现,旨在评价超声对两病的鉴别诊断价值,并总结其超声诊断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EP患者38例(EP组)与卵巢黄体囊肿患者38例(卵巢黄体囊肿组)。EP组年龄22-40岁,平均(30.23±5.32)岁;停经时间35-72d,平均(47.89±6.42)d;经血、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呈阳性,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黄体囊肿组年龄25-43岁,平均(31.56±5.19)岁;停经时间33-75d,平均(48.32±6.01)d,血、尿HCG检查呈阳性,经人工流产证实。两组年龄及停经时间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治分析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治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3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 年龄13~67岁,平均26.5岁;均有下腹痛病史,其中22例(73.3%)为急性腹痛;23例(76.7%)有恶心、呕吐; 均有触痛。术前明确诊断24例,拟诊5例,误诊1例。30例均为一侧,全部手术治疗,其中21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7例行囊肿剔除术,2例同时行子宫切除术,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应及早明确诊断,不失时机地选择手术治疗。早期诊断,是决定治疗及预后的关键,对于保留年轻患者的卵巢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关键词】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治疗 卵巢肿瘤蒂扭转是妇科急症,如不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现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10年1月3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为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3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年龄13~67岁,平均26.5岁;黄体期发病者15例,有卵巢囊肿病史6例,绝经后妇女4例;合并妊娠3例,孕6~12周。 1.2 临床特点30例均有下腹痛病史,其中22例(73.3%)为突发一侧下腹剧痛常伴阵发性加剧,7例(23.3%)为持续性下腹胀痛;23例(76.7%)有恶心、呕吐; 肛门坠胀者5例(16.7%),发热2例(6.7%);无休克者。局部均有触痛。患者在腹部触诊或双合诊均可触到包块,均经B超证实,6例合并腹腔积液及腹膜刺激征。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4.5~18.5×109/L。术前明确诊断24例,拟诊5例; 1例误诊急性阑尾炎;30例均为一侧卵巢囊肿蒂扭转。 1.3 治疗与转归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所有患者中,卵巢囊肿直径3.5~22 cm,平均(9.5±1.2)cm;发生在右侧19例(63.3%),左侧11例(36.7%)。扭转时间8 h~30 d,平均(7.9± 2.4)天。合并囊肿破裂2例,盆腔积液6例,液体呈淡红色。30例全部手术治疗,其中21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7例行囊肿剔除术,2例同时行子宫切除术,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3例合并妊娠者术后予保胎治疗,2例足月分娩。诊断经手术证实,病理均为良性。术后情况术后应用抗生素2~6 d,腹部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 2 讨论 卵巢囊肿蒂扭转好发于囊肿蒂长、中等大小、活动度良好、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物(如皮样囊肿)。患者突然改变体位以及妊娠期、产褥期子宫大小位置改变是卵巢囊肿发生扭转的诱发因素。青年女性比较常见,但也可以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及少年儿童,甚至新生儿。卵巢肿瘤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超声诊断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超声诊断 【摘要】目的总结卵巢囊肿蒂扭转在超声下的诊断。方法对8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超声下的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3例于子宫右侧,5例于子宫右侧探及包块,其大小不等,超声均诊断为卵巢囊肿,多考虑有蒂扭转,经手术证实。结论发生蒂扭转的卵巢肿瘤位置多较高,常位于腹中线或子宫左、右、前上方,肿瘤内部回声多以囊性或囊实混合为主。 【关键词】卵巢囊肿;蒂扭转;超声诊断 卵巢囊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发病率多,约占卵巢肿瘤的90%以上,卵巢是女性的排卵器官,是女性所有生殖器官中最易发生肿瘤的部位,以卵巢囊肿最多见。卵巢囊肿是指供应卵巢囊肿的血管发生了扭曲,使卵巢囊肿缺血甚至坏死破裂,此时患者往往可出现剧烈腹痛的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多见,卵巢囊肿蒂扭转常以突发性下腹部疼痛就诊,临床较易与其他急腹症相混淆,超声检查作为诊断肿瘤的首选方法,已常规应用于临床。本文探讨超声对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超声特征,鉴别诊断及诊断价值。卵巢囊肿蒂扭转则是发病急,病情重的妇科急腹症之一,这就需要医生及时诊断处理,以免延误诊治,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8例,年龄20~40岁,均以突发性下腹痛而就诊,同时5例伴恶心、呕吐症状。 1.2 病例摘要①女23岁住院号20445,该患停经4个月,突然腹痛1 d,伴恶心、呕吐4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状而就诊。妇科诊断孕1产0,孕18.5周,超声检查所见:右下腹部可见一大小为6.1 cm×5.0 cm囊性肿物,其内可见散在的点状回声,周边回声清晰,超声提示:卵巢畸胎皮样囊肿,蒂扭转。手术情况:子宫增大,符合孕月,右侧卵巢增大,约为10 cm×8 cm×6 cm,表面变黑,与周围组织无黏连。病理所见:为肿物囊性组织,由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可见无结构物质及毛发。②女,39岁,住院号23643。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肛门坠胀感无发热,大小便正常。经口服液迪霉素(剂量不详)无明显好转而来院就诊。超声检查所见:子宫体上下径4.7 cm,前后径 2.5 cm,子宫切面未见异常回声。子宫右前方可见一个12 cm×8 cm的类圆形无回声,其内可见分隔光带,周边轮廓清晰,境界规则。超声提示: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所见:右卵巢约为11 cm×10 cm×10 cm,为多囊状改变,蒂扭转180°,血运良好,与周围组织无黏连。未见病理诊断。 1.3 仪器及方法使用IU22型超声诊断仪器,探头频率C5-1 mHZ,膀胱充盈,经腹于耻骨联合上方检查,常用纵、横及斜多切面、多方向扫查,检查盆腔内有无异常包块,观察病变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测定大小判断其来源。

卵巢囊肿蒂扭转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指供应卵巢囊肿的血管发生了扭曲,使卵巢囊肿缺血,甚至坏死破裂,引起剧烈腹痛。为妇科急腹症之一,约10%卵巢囊肿发生蒂扭转。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活动度良、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瘤(如囊性畸胎瘤、粘液性及浆液性囊腺瘤最易发生蒂扭转),多发生在体位急骤变动时、妊娠早期或产后。 卵巢肿瘤扭转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发生急性扭转后,静脉回流受阻,瘤内高度充血或血管破裂,致使瘤体急剧增大,瘤内出血,最后动脉血流受阻,肿瘤发生坏死变为紫黑色,易破裂和继发感染。 卵巢肿瘤扭转沿着蒂的方向发生,为顺时针或为逆时针。如扭转很轻,则有自然松懈之可能。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患者曾反复发作腹痛之病史。如扭转不能恢复,则首先压迫瘤蒂中的静脉,这时静脉血不能返流而动脉继续供血,造成肿瘤充血、肿胀,以致渗出。肿瘤因充血、出血而呈深紫色。瘤蒂进一步扭转可压迫动脉血流,最后导致瘤体缺血坏死和破裂,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典型症状是突然发生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系腹膜牵引绞窄引起。妇科检查扪及肿物张力较大,有压痛,以瘤蒂部最明显,并有肌紧张。有时扭转自然复位,腹痛随之缓解。 根据肿物病史,急剧发作的腹痛,盆腔触及包块和宫角蒂部的压痛不难作出诊断。 蒂扭转一经确认,应尽快行剖腹手术。术时应在蒂根下方钳夹,将肿瘤和扭转的瘤蒂一并切除,钳夹前不可回复扭转,以防栓塞脱落。 卵巢囊肿蒂扭转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不采取患侧附件松解、囊肿剔除是为了避免来自卵巢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国外有学者报道27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22例接受保守手术(附件松解、囊肿剔除)后,无一例发生术后血栓栓塞。江静逸等提出本病可行保守手术,指征是良性囊肿直径4~12cm(平均8cm)、扭转度数在360°且无卵巢坏死者;

经腹部超声诊断卵巢囊肿扭转的图像分析

经腹部超声诊断卵巢囊肿扭转的图像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扭转的超声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经腹部超声诊断的36例卵巢囊肿扭转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声像图特征,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腹部超声检查提示卵巢囊肿扭转者36例,与手术后病理学结果比较,诊断符合者为27例,诊断符合率为75.0%,误诊者为9例,误诊率为25.0%,其中4例误诊为宫外孕,4例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形成,1例误诊为盆腔脓肿形成。结论超声检查是卵巢囊肿扭转检查的首选方法,经腹部超声检查对卵巢囊肿扭转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卵巢囊肿扭转;经腹部超声;诊断;图像分析 卵巢囊肿扭转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急,病情严重,发病率约为2.7%,一经诊断,应立即手术[1]。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患者腹痛剧烈,严重者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本病容易与临床上其他急腹症混淆,因此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我们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经腹部超声诊断的36例卵巢囊肿扭转病例,与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经腹部超声诊断的36例卵巢囊肿扭转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声像图特征。36例病例,年龄18~58岁,平均(28.3± 2.7)岁,其中左侧14例,右侧22例,病程3 h~15月。 1.2 仪器设备与检测方法仪器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 oluson 730 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5 MHz。检查时患者膀胱充盈,取仰卧位,探头经腹部耻骨联合上方,采用纵向、横向、斜向多个切面进行扫查。常规检查子宫、附件,重点观察囊肿部位、形态、边界、大小、囊壁、内部回声以及后方回声,囊肿与子宫的关系,囊肿的血流情况,腹腔、盆腔有无积液。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Excel数据库,采用t检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的计量数据。χ2检验分析采用率表示的计数数据。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36例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或盆腔积液,囊肿大小为48~110 mm,平均(85±3.0)mm;扭转蒂部大小 1.2~4.3 mm,平均(2.8±0.3)mm,10例超声可见扭转的蒂部呈条索状低回声;其中囊壁增厚者有36例,壁厚为0.3~1.2 cm;囊肿团块可移动者35例,另1例因与腹壁粘连超声检查未见明显移动;囊内超声透过差者29例;有28例囊肿形态规则,边界清楚,为囊性实质,有18例可见囊性、实性肿块同时具备,有5例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超声显示为以囊性变为主的混合性团块。 本组病例经腹部超声检查提示卵巢囊肿扭转者36例,与手术后病理学结果比较,诊断符合者为27例,诊断符合率为75.0%,误诊者为9例,误诊率为25.0%,其中4例误诊为宫外孕,4例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形成,1例误诊为盆腔脓肿形成。术中发现本组患者卵巢囊肿扭转均为同侧扭转,呈不同程度,扭转角度为180°~900°,其中囊肿破裂3例。术后27例病理诊断提示:单纯性卵巢囊肿13例,黄体囊肿2例,黏液性良性囊腺瘤2例,浆液性良性囊腺瘤4例,巧克力囊

探究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保留卵巢与切除卵巢对比 李英慧

探究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保留卵巢与切除卵巢对比李英慧 发表时间:2018-05-07T16:40:27.5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4期作者:李英慧[导读] 研究分析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中保留卵巢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人民医院 162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中保留卵巢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1例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15例行附件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3 d内平均体温、平均住院日观察临床指标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发病时间、手术出血量有明显差异,而手术时间、术后3 d内平均体温、平均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对于卵巢囊肿蒂扭转需保留生育及内分泌功能的患者来说,术中直接复位后行保留卵巢的卵巢囊肿剥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其不增加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病率,不增加手术后血栓栓塞性疾病、卵巢再扭转等疾病的发生。关键词:卵巢囊肿;附件扭转;手术;治疗[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varian cysts in torsion operation of ovarian cyst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31 cases of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the treatment of pedicle torsion of ovarian cyst patient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6 cases of ovarian cystectomy,15 cases underwent adnexectomy,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disease and surgery time,volume,operation bleeding within 3 d after the average temperature,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have no difference.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time of onset 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average time of operation and the averag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within 3 d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ovarian cyst torsion to keep reproductive and endocrine function in patients,intraoperative direct reduction after retention of ovarian cyst ovarian cystectomy,is a safe,effective and feasible,it does no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operative time,blood loss and postoperative,does no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thromboembolism disease,ovarian torsion and other diseases. [Key words] ovarian cysts;adnexal torsion;surgery;treatment.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临床妇产科中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据临床资料显示,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发生率占卵巢囊肿患者的10% [1]。卵巢囊肿蒂扭转多以突发性腹痛,持续性或阵发性发作为主,但发现时多合并附件的坏死、破裂、感染、栓塞等,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故一经诊断,多需立即手术,以往多采取附件切除术,但目前,保留卵巢的手术逐渐被重视,保护患者的生殖及内分泌功能。为探讨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中保留卵巢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该研究将该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1例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对比分析16例保留卵巢患者和15例附件切除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33例,其中31例行手术治疗,2例收入院后予期待治疗,腹痛缓解,痊愈出院,不在讨论之列。31例手术患者术前均充分知情同意,要求保留卵巢者愿承担术后血栓栓塞性疾病、卵巢再扭转、坏死、感染、二次手术等风险,其中16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平均年龄(32.9±7.6)岁,15例行附件切除术,平均年龄(33.2±5.6)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 3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突发性、持续或阵发性,多伴有恶心、呕吐,保留卵巢组平均发病时间(5.4±1.5)h,切除附件组平均发病时间(13.9±3.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术前有发热,体温最高达38 ℃。妇科检查时宫颈有举痛、摇摆痛,于子宫一侧扪及包块,张力大,触痛明显,尤以与子宫相连处最著,术前彩超均提示附件区包块,直径4~10 cm,部分患者提示卵巢内部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甚至在卵巢或肿物的周围可找到扭转的血管蒂。其中9例患者入院时合并宫内妊娠。 1.3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下选择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腹后先观察有无腹水,子宫及对侧附件有无异常,观察扭转侧的卵巢、输卵管颜色、大小、扭转方向、扭转周数、扭转的松紧度、卵巢囊肿有无破裂、扭转的蒂部上方是否有血栓,初步判断卵巢囊肿的良恶性。再缓慢反向复位扭转的卵巢,给予温盐水湿敷10~15 min,再观察卵巢的颜色是否恢复粉红,如颜色逐渐恢复,决定保留卵巢,常规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如发现扭转的蒂部上方血管内见血凝块状物或复位后卵巢色泽始终不恢复者,常规行附件切除术。术中视具体情况送或不送快速病理检查。 1.4 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内平均体温、平均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统计全部卵巢囊肿的病理类型。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病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3 d内平均体温、平均住院时间。 由此可见,两组发病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后3 d内平均体温、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病理检验结果 31例卵巢囊肿病理结果:成熟性畸胎瘤8例,浆液性囊腺瘤5例,粘液性囊腺瘤2例,单纯性囊肿6例,黄体囊肿7例,其他(卵巢出血、梗死等)3例。术后病理报告均未发现卵巢恶性肿瘤,扭转的肿瘤以卵巢畸胎瘤多见,与文献报道相符[1]。 2.3 术后1个月随访复查彩超提示卵巢未见明显异常

卵巢囊肿鉴别诊断

1、卵巢畸胎瘤:多为良性卵巢肿瘤,可发生于各年龄,均可无症状,若发生扭转可有突发下腹痛等急腹症表现,病程较长,查体单侧多见,光滑,活动,囊性,多无腹水,肿瘤标记物多不升高。本患者无自觉症状,9个月前B超提示左卵巢畸胎瘤5.3*2.9cm,妇科查体:左附件区可及一直径约5cm大小包块,质韧,边界清,可活动,无压痛,目前考虑此诊断可能性大,待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一步明确诊断。 1、卵巢巧克力囊肿: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年轻育龄女性,多有继发痛 经进行性加重,B超可见卵巢无回声内见致密光点,血CA125水平明显升高可协助诊断。本例患者无痛经表现,但血CA125 49.61U/ml略增高,B 超提示右卵巢囊肿5.8*4.2cm、2.3*1.8cm—巧囊可能,该诊断可能性大,待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一步明确此诊断。 2、卵巢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各年龄,均可无症状,若发生扭转可有突发下腹痛等急腹症表现,病程较长,查体单侧多见,光滑,活动,囊性,多无腹水,肿瘤标记物多不升高。本患者无自觉症状,,妇科查体:右附件区可及一直径约6*5*5cm大小包块,质韧,边界清,可活动,无压痛,B超提示右卵巢囊肿—巧囊可能,目前考虑此诊断不能除外,待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一步明确诊断。 3、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既往2次宫腔镜检查,术中均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并经术后病理进一步证实,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易复发,本次入院B超示:子宫内膜回声欠均,厚12cm,故子宫内膜不均质回声考虑为子宫内膜息肉可能性大,待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一步明确诊断。 4、盆腔炎性包块:多有腹痛、发热等盆腔炎症病史,查体:盆腔包块边界不清,有压痛,活动差,可有血象升高。该患无盆腔炎病史,妇科查体: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中,活动可,无压痛,右附件区可及一直径约6*5*5cm大小包块,质韧,边界清楚,可活动,无压痛,左附件区未及异常,血象正常,B超提示右卵巢囊肿 5.8*4.2cm、2.3*1.8cm—巧囊可能,故该诊断可能性不大,据术中情况进一步除外。 4、卵巢恶性肿瘤:根据不同类型可于各年龄发病,早期无症状,可在妇科查体时发现。主要症状有腹胀、腹部包块及腹水。晚期可表现为消瘦、重度贫血等恶液质表现。查体可及盆腔肿物,多为双侧,实性或囊实性,

卵巢囊肿病历模板(全套病程)

入院记录 门诊号: 无医疗保险号: 无住院号:科别: 妇科病房:7房床号:2床第1次入院妇科科住院病历(第1次)过敏史:无姓名: xxx 性别: 女年龄:29岁xx: xxxx市职业: 职工婚配: 离异民族: 汉族入院日期:2012-11-1509:50邮编:471000病史采取日期:2012-11-1510:10现在住址: xxxxxxx村病史叙述者: 患者本人联系人姓名: xxxx 与病人关系: 母女可靠程度: 可靠联系地址: 同上电话:13xx93270主诉: B超发现附件包块6年。现病史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0-37天,经期4-7天,月经量中等,颜:

患者色正常,近一年有痛经,时轻时重,严重时持续2天,经期伴有腰骶部酸困及下腹坠胀感。末次月经 2012年11月8日,月经量、色同平素,持续7天干净,痛经持续3天,较前加剧。患者6年前于社区卫生院体检查彩超声提示“右侧附件囊肿,大小约4.0cm×5.0cm”,给予输液抗炎(药名、剂量不详)治疗3疗程,囊肿未消失。每年定期复查彩超,呈渐进性增大。今来我院复查彩超提示“右侧附件区包块65mmm×43mm”,因要求手术治疗,门诊以“右附件包块”为诊断收住入院。 患病来无腹痛、腹胀,尿频、尿急,便秘、气急、心悸及肛门坠胀感,无消瘦、贫血、腰痛、下肢水肿等症状,近期无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神志清,精神好,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肝: 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6年前因外伤于正骨医院行尺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手术1次,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社会进行。个人史: 出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无烟酒嗜好。否认冶游史。婚育史、月经史:24岁结婚,离异两年,孕1产0人流1。12岁2012-11-9,量中,色暗红,近一年痛经,经期伴有腰骶部酸困及下腹坠胀感。家族史: 父母体检。 一弟体健。否认有相关家族遗传病xx。 体格检查T:36.9℃P:72次/分R:19次/分Bp: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眼睑无浮肿,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内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