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税法概览

中国税法概览

中国税法概览
中国税法概览

中国税法概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奖金;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保险赔款;

六、军人转业费、复员费;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所得;

九、中国政府参加国际公约、签订协议中规定免税所得;

十、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所得。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所得;

二、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

三、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

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减除百分之二十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第七条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

第八条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没有扣缴义务人,以及具有国务院规定其他

情形,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第九条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税款,都应当在次月七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七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特定行业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方式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七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款,按年计算,由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纳税义务人在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当在取得每次所得后七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纳税义务人,应当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将应纳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第十条各项所得计算,以人民币为单位。所得为外国货币,按照国家外汇管理机关规定外汇牌价折合成人民币缴纳税款。

第十一条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税款,付给百分之二手续费。

第十二条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开征时间和征收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三条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第十五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第二条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本法所称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企业。

本法所称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企业。

第三条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四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所得,适用税率为20%.

第二章应纳税所得额

第五条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第六条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第七条收入总额中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一)财政拨款;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三)国务院规定其他不征税收入。

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与取得收入有关、合理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九条企业发生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损失;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捐赠支出;

(六)赞助支出;

(七)未经核定准备金支出;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其他支出。

第十一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一)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固定资产;

(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

(三)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固定资产;

(四)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固定资产;

(五)与经营活动无关固定资产;

(六)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土地;

(七)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固定资产。

第十二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一)自行开发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无形资产;

(二)自创商誉;

(三)与经营活动无关无形资产;

(四)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无形资产。

第十三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固定资产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资产改建支出;

(三)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支出。

第十四条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第十五条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存货成本,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六条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净值,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七条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盈利。

第十八条企业纳税年度发生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第十九条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一)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十条本章规定收入、扣除具体范围、标准和资产税务处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十一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一致,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计算。

第三章应纳税额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规定减免和抵免税额后余额,为应纳税额。

第二十三条企业取得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余额进行抵补:

(一)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应税所得;

(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应税所得。

第二十四条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外国企业分得来源于中国境外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抵免限额内抵免。

第四章税收优惠

第二十五条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

第二十六条企业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非营利组织收入。

第二十七条企业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一)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

(二)从事国家重点扶持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

(三)从事符合条件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

(四)符合条件技术转让所得;

(五)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所得。

第二十八条符合条件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二十九条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自治州

、自治县决定减征或者免征,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条企业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研究开发费用;

(二)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工资。

第三十一条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十二条企业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方法。

第三十三条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产品所取得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

第三十四条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第三十五条本法规定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十六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或者由于突发事件等原因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国务院可以制定企业所得税专项优惠政策,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五章源泉扣缴

第三十七条对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所得应缴纳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税款由扣缴义务人在每次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时,从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款项中扣缴。

第三十八条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工程作业和劳务所得应缴纳所得税,税务机关可以指定工程价款或者劳务费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第三十九条依照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规定应当扣缴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或者无法履行扣缴义务,由纳税人在所得发生地缴纳。纳税人未依法缴纳,税务机关可以从该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其他收入项目支付人应付款项中,追缴该纳税人应纳税款。

第四十条扣缴义务人每次代扣税款,应当自代扣之日起七日内缴入国库,并向所在地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企业所得税报告表。

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

第四十一条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

第四十二条企业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与其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税务机关与企业协商、确认后,达成预约定价安排。

第四十三条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就其与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附送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税务机关在进行关联业务调查时,企业及其关联方,以及与关联业务调查有关其他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资料。

第四十四条企业不提供与其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资料,或者提供虚假、不完整资料,未能真实反映其关联业务往来情况,税务机关有权依法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第四十五条由居民企业,或者由居民企业和中国居民控制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低于本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税率水平国家(地区)企业,并非由于合理经营需要而对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上述利润中应归属于该居民企业部分,应当计入该居民企业当期收入。

第四十六条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四十七条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第四十八条税务机关依照本章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应当补征税款,并按照国务院规定加收利息。

第七章征收管理

第四十九条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除本法规定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执行。

第五十条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机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五十一条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所得,以机构、场所所在地为纳税地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所得,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第五十二条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五十三条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实际经营期不足十二个月,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

第五十四条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第五十五条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六十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企业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五十六条依照本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以人民币计算。所得以人民币以外货币计算,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并缴纳税款。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七条本法公布前已经批准设立企业,依照当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享受低税率优惠,按照国务院规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五年内,逐步过渡到本法规定税率;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按照国务院规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优惠,优惠期限从本法施行年度起计算。

法律设置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特定地区内,以及国务院已规定执行上述地区特殊政策地区内新设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过渡性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家已确定其他鼓励类企业,可以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

第五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外国政府订立有关税收协定与本法有不同规定,依照协定规定办理。

第五十九条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第二条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

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除外。(四)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应税劳务),税率为17%。税率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第三条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从高适用税率。

第四条除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以下简称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

论我国的税法体系

论我国的税法体系 摘要:税法体系是指由不同形式的税法规范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税法形式及其相互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是税法体系的基本内容。税收法定主义回答了税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成为税收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面对目前中国税收法律体系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法体系应成为税收法治模式构建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税法体系、税收基本法、立法权限 一、我国税法体系的现状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基本上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虽然曾经进行过数次税制改革,且每次税制改革都伴随着税法体系的长足发展,但真正比较规模、比较健全的税法体系却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的结果,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税法体系的现状。 现行税法体系由现行税法构成。现行税法实行分别立法模式,即以现行税种制度为基础,对每一税种均单独立法形成各个单行税法。同时,受我国立法体制影响,这些单行税法分别表现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税收规章。因此,从总体上,现行税法体系的框架是由有关税收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税法共同构建的。 宪法是1982年颁布实施。有关税收的内容主要是“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的规定。

法律主要有三部涉及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实体法是全国人大1980年制定、全国人大常委会1993年、1999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和全国人大1991年通过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程序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1992年制定,1995年、2001年两次修订的《税收征收管理法》。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数量巨大。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开征23个税种。除遗产税和证券交易税尚未立法外,个人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由法律规定其他19个税种,包括关税,都由国务院先后制定了单行条例。此外,国务院根据法律的授权,对前文所述的三个税收法律也制定了实施细则或实施条例。规章主要是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关于税收行政法规的实施细则以及税法具体问题的解释。实施细则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等暂行条例的实施细则。税法解释主要有消费税征收范围解释、营业税税目解释、增值税、资源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等。 地方税法根据法律规定: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以及地方税的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地方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税收程序规范,如青海省政府发布的《青海省契税征收管理办法》、江苏省政府发布的《江苏省普通发票管理办法等即属此类。另外,屠宰税、筵席税、和牧业税的管理权限已下放,地方国家机关有权对有关问题制定地方性法规或其他规范性文。 二、税法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依据理论存在重大误区。

论中国的税法体系及税制改革.

论中国的税法体系及税制改革 随着这个学期的结束,我们的税法课程也告一段落,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税法的知识,对我国税法的发展,税法制度以及税制改革等都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下面我就谈一下目前我国的税法体系以及如何通过税制改革促进我国的经济体系转型。 首先,先谈一下我国的税法体系。 税法体系指不同税收法律规范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各个法律部门内部也要形成由基本法律和一系列法规、实施细则构成的完备结构。鉴于与法律体系的定义保持一致,税法体系应表述为:在税法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一国不同的税收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各部分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依据对税法的不同分类,税法体系也有不同的构成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以下两种:一是依据税收立法权限或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有关税收的宪法性规范、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地方性税收法规与国际税收协定等;二是依据税法调整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多税种、多环节的税法体系。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复杂多变和不稳定性以及税收立法的滞后性,现行税法体系还存在着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还没有最终达到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税法体系的目标。 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该继续进行税制改革,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税法体系,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然后,我谈一下我对于如何通过税制改革促进我国的经济体系转型的一些看法。

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将呈偏紧态势,三大发达经济体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了波折,这对中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但是, 2011年的全球经济增长放慢是缺乏增长后劲的表现,不是衰退,因此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不会过于严重。 在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仍会处于适度宽松状态,有利于宏观经济增长和微观经济的调整优化。在短期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及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负效应较大的影响下,2011年货币政策适度紧缩可能在所难免;不过,货币政策从目前的适度宽松向稳健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不会出台严厉的紧缩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仍会坚持一段时间,这也有利于改善民生和促进结构调整。 2001年中国入世带来的压力是旧税制改革的动力之一。国家税务总局的资料显示,个人所得税是1994年税改后增长最快的税种,中国个税的缺陷是税制本身缺陷和征收制度的缺陷。税制缺陷表现在对富人收入的监控上没有健全的制度。其次,在个税征收管理的制度上,中国目前采取分类分项征收税制,这个措施的好处在于不容易逃税,但弊端是多次征收造成免税量很大。而国外采取的是综合征收方法,把收入放在一起,统一收税。在今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修改后的个税法于9月1日起施行,经过这一调整,约6000万人不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一修改惠及到了工薪阶层的多数人,进一步完善了个税法,也弥补了税制的一些缺陷。 从这个事例上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会不断的暴露出税法体制的各种缺漏和不适应之处,从而促进税制的改革,而税制的不断完善也同样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完备的税法体系应该具备以下要求:1、税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基本概念是统一的;2、不同税收法律规范之间应存在纵向的效力从属关系,及层次较低的税收法律规范应不违背层次较高的法律规范或是层次较高的法律规范的具体化;3、同一层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发展历程1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发展历程 一、历史原因造成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分设 中国所得税制度的创建受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影响,清末宣统年间 (大约为1910年),曾经起草过枟所得税章程枠,但是未能公布施行。1936年7月21日,国民政府公布枟所得税暂行条例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开征了所得税。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枟所得税法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所得税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 政务院发布了新中国税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枟全国税政实施要 则枠,其中规定全国共设置14种税收。在这些税种中,涉及对所得征 税的有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存款利息所得税和薪给报酬所得税等 3种税收。由于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所有制结构、计划经济和财政分 配机制等原因,1958年和1973年,我国又进行了两次重大的税制改革,其核心是简化税制,其中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主要还是对集体 企业征收,国营企业只征一道工商税,不征所得税。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对外 资进入我国市场存在一些准入限制,为了鼓励吸引外资,初步建立涉 外所得税法律制度并给予了较多的优惠政策,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 项重要措施先行出台。80年代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通过枟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枠、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 所得税法枠,它标志着中国所得税制度改革的起步。 20世纪80年代中期,税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税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分解适用指南

收收入逐步成为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同时税收成为国家 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开征国营企业所得税是作为中国继农 村改革成功以后的城市改革、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改革的一项重 要措施出台,它标志着中国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全面展开。 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 税条例(草案)枠和枟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枠,同时,完善了集体 企业所得税制度,建立了私营企业所得税制度。为了适应个体经 济的发展和调节个人收入,开征了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和个 人收入调节税。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所得 税制度的改革也体现了统一税法,简化税制,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 则。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中外合 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制定了枟中华人民共 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枠,完成了外资企业所得税的 统一;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将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合并,制定了枟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枠,完成了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 对外资企业采取了有别于内资企业的税收政策,是改革开放初期 为了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需要。实践证明这样做是必要的,截至 2006年底,全国累计批准外资企业59畅4万户,实际使用外资6919亿美元。2006年外资企业缴纳各类税款7950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量 的21畅12%。 二、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是时代要求 ①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摘要:近年来,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市场化在日趋增强,中国已经逐渐加快会计和税收制度改革的步伐。在变革过程当中,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了也越来越大,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和税法体系逐渐独立完善的必经之路,给整个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差异的协调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多角度对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用实证分析法论证了差异存在的客观性,阐述了过度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处理会计与所得税差异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协调 第一部分引言 从古至今,会计与税收一直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始终紧扣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统一到彼此分开,再到两者的联合发展,然后到今天为止的根据两者本身规则发展完善的过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环境的主要动力,以会计准则为依据,针对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囊括管理层、投资人等提供保证准确完整可信,可供决策的财务报告;此外,企业还应按照税法的规定来承担缴纳税负的责任。在日常的企业活动中,企业应遵循这两个不同的法律规定履行其义务。 近年来,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市场化在日趋增强,中国已经逐渐加快会计和税收制度改革的步伐。我们的会计和税收体系正逐步慢慢地与公认会计准则(GAAP)和国际税收标准惯例接轨。财政部06年发布了包含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及相关应用指南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从07年1月1日开始在国内上市公司执行,其中具体准则在2014年又发布了3个,所以一共41个。 07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从08年1月1日正式生效施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加强税收征管部门和会计政策制定机关之间的沟通交流,完善了在会计核算和税收等方面的规定。新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了公司的投资策略并促进企业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让社会资源分配结构更加完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使之呈现稳步快速增长的状态。然而,由于企业和国家奉行目标之间的本质差异,导致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 针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经济环境,对于企业而言要求会计制度体现其灵巧性,但税法具有强制性,国家要求企业必须履行纳税义务,他要求体现统一性。两者之间的区别,使会计和所得税法之间有所互异,为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协调

中国税制及税法

1、混合销售行为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到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所谓非应税劳务是只属于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经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 2、消费税 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说白了就是“对国家规定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收。” 3、营业税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 4、个人所得税 指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实施,中国内地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 1、超额累计税率 是指将应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分解为若干段,每一段按其对应的税率计算出该段应交的税额,然后再计算出来的各段税额相加,即为应税所得额相加,即为应税所得额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2、消费税纳税义务人 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3、营业税纳税义务人 我国法律规定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纳税义务人。 4、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者组织,具体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5、税收 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和任务,凭借其政治权利,按照法定标准,向经济组织和个人无偿的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6、计税依据 是指税制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是从属于课税对象的一个要素。 7、印花税 是指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该税已在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故被称为印花税。 8、非居民纳税人 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但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非居民纳税人 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六、综合分析题 3、某粮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营各种杂粮、食用植物油,兼营烟、酒、食品、饮料、罐头食品。2007年7月取得杂粮、食和植物油含税销售收入870000元,烟、酒含税销售收入30000元,食品、饮料、罐头食品销售收入240000元,该公司2007年7月的销项税额为。 870000÷(1+13%)×13%+(30000+240000)÷(1+17%)×17%= 139319.26元。 4、某进口公司进口一批化妆品,已知该批进口化妆品的关税完税价格为20万美元,当日外汇牌价为1:8.3。假设进口关税税率是40%,消费税税率是30%。计算该批化妆品应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组成计税价格=20×8.3(1+40%)/ (1-30%)=332(万元) 应纳增值税=332×17%=56.44(万元) 应纳消费税=332×30%=99.6 (万元) 5、某百货商店为一般纳税人,其于2006年8月购进一批货物,含税进价为1350万元。当月将其中一部分货物分别销售给某宾馆和某个体零售户(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含税销售收入1250万元和250万元。个体零售户当月再将购入的货物销售给消费者。取得含税销售收入310万元。要求:请分别计算百货商店和个体零售户当月应缴纳的增值税。 百货商店应纳的增值税=(1250+250)÷(1+17%)×17%-1350 ÷(1+17%)×17% =21.79(万元) 个体户应纳增值税=310÷(1+4%)×4%=11.92(万元) 6、某酒店本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餐厅部当月营业收入11万元,歌舞厅营业收入项目:门票收入5000元,台位费、点歌费收入4000元,烟酒、饮料、水果的收费7000元,其他特殊服务费收入6000元。客房部房费收入20万元。试计算该酒店当月应纳的营业税税额。 该酒店当月营业税税额=歌舞厅营业收入合计×20%+餐厅部、客房部营业收入合计×5% =(5000+4000+7000+6000)×20%+(110000+200000)×5%=19900(元)

我国税收遵从的现状及专题分析

我国种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税收遵从的现状及专题分析 纳税遵从又称税收遵从(Tax compliance),是指纳税义务人遵照税收法令及税收政策,向国家正确计算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税收,并服从税务部门及税务执法人员符合法律规范的管理行为。 在《2002年—2006年中国税收征收管理战略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到税收遵从,是指纳税人依照税收法律规范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它包含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及时申报,二是准确申报,三是按时缴款。其中的税法规定是指税收法律体系中各法律效力级层中包含的有关税收规定,包括税收管理程序上的法律规定。那么税收不遵从就是指纳税人的税收行为在时间上、准确度及应缴税额有所欠缺。美国科学院对税收遵从的定义是:纳税人依照纳税申报时的税法、规范性文件、议会决定的相关税收规定,及时填报纳税申报表,准确计算并履行申报纳税义务。

1 税收遵从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纳税人在纳税遵从方面存在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不按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表现较为集中的主要体现在自私性不遵从和无知性不遵从等方面。欠税、逃税、骗税等纳税不遵从现象普遍存在。从不遵从的手法看,纳税不遵从的花样很多。许多纳税人为了逃缴税款,采取多头开户、隐瞒收入或采取现金交易、账外经营或采取销毁账证、虚假申报、不申报不纳税或报假停业假注销,有的干脆以倒闭破产方式等等来逃避税务机关的管理。 1.1纳税人方面 1.1.1纳税意识不强 近年来随着税收宣传不断深入国民纳税意识不断增强税法遵从度也呈逐年上 升趋势,但客观来看一个国家的公民纳税意识是同文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历史习惯及法律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当前我们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国民纳税意识较差,政策法律意识也不强。 1.1.2 税收遵从成本高 税收遵从的货币成本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税收遵从成本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强制性购买支出(包括办理、变更、注销税务登记的工本费;获取发票和其他税务票、证、表、单的工本费;参加税务培训的费用;订购税收法规、刊物等的信息资料费;购置用于办税的有关软硬件设备支出及其维护维修费等)。这部分成本占了企业税收遵从总成本的一半以上。税收遵从的时间成本较高。从国际上已有的遵从成本研究看,通常办税时间成本占最大比重,但在我国由于购置支出和代理支出所占的份额比较大,使得办税时间成本的相对比重并不是很高。然而,从绝对数量看,企业花费在办理涉税事项上的时间还是相当多的。税收遵从的心理成本有不断增大的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将变得更加纷繁复杂,纳税人了解税法更加困难,加之一些地区和税务部门的不正之风依然严重,纳税人产生的焦虑及不满情绪就愈发严重,纳税遵从心理成本必然增加。 1.2征管方面 1.2.1纳税服务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税收收入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纳税服务也越来越受到

中国税法概览

中国税法概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奖金;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保险赔款; 六、军人转业费、复员费;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所得; 九、中国政府参加国际公约、签订协议中规定免税所得; 十、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所得。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所得; 二、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

我国税法的立法现状、问题和完善对策分析.docx

我国税法的立法现状、问题和完善对策分析 摘要:在我国,随着税制改革特别是1994年的税制改革,建立起以流转税、所 得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体系,并随之颁布了一些税收法律法规,税法体系得到初 步确立。但是,依据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的衡量标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完整 的税法体系也尚未完全建立。而对中国税法基础理论研究重视不够、研究 方法尚显单一、研究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等为解决这一问题增加了困难。并且,在税法的执行过程当中,也存在地方行政干预过多,纳税人纳税意识差,法制观念仍较淡薄等问题。为此,应当加强税法学界的研究合作,发挥中 国税法学研究会的主体作用;其次应当重点培养税法学教学和科研的高 级专门人才,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为税法学的发展壮大夯实必 要的基础;税法执行方面应当采取强化依法治税,确保税务机关独立执法;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人法制观念等措施。 关键词:税法体系;立法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正文: 一、我国税法的立法现状 要分析一个法律部门的立法现状,是否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首先必须明 确一个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而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是这一标 准的重要体现,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内容完备,要求法律门类齐全,方方面面都有法可依。如果法规零 零星星,支离破碎,一些最基本的法律都没有制定出来,或者虽然制定了,但 规定的内容很不完善,与现实不相适应,就不能说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第二,结构严谨。要求各种法律法规成龙配套,做到上下左右相互配合,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 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相配套而建立的,各法律部门之间,上位法与下 位法之间,其界限分明而又相互衔接。 第三,内部和谐。各种法律规范之间,既不能相互重复,也不能相互矛盾。所有的立法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并且下位法不能与上位法相抵触,要克服从 部门利益保护主义和地方利益保护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立法的倾向。 第四,形式科学和统一。从法的不同称谓上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出一个法的 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效力层次及适用范围。 第五,协调发展。法不是一种孤立现象,在法的体系的发展变化中,要在 宏观上和微观上做到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适时地进行法的立、改、废 活动。 上述法律体系的特征,作为衡量法的体系是否建立的标准,对于法的次级 体系,例如税法体系,也是适用的。“税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税收活动中发生

中国税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在于税收体系的主要问题 (一)制度的健全 税制模式,目前所有国家的税制种类分为三种:综合制、混合制、分类制。而我国所采用的分类制是有违公平的一种税制模式,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下,这种不公平的模式的弊端慢慢漏出了爪牙。我国把个人所得税分类成十一个项目,这样的征收方式在税收项目计税方法不同的条件下,有着不同性质来源的所得差别征收的优点。例如,在同等收入水平下,收入来源项目多的纳税人由于扣除项目多所以能少缴税,而收入项目单一的纳税人则反之而多缴税。再如,工资的免征额为3500元,所以收入少于或者等于3500元时,其他收入项目要缴的所得税要比工资薪水所得的应纳税额要多,假如我们同样收入3000元,若是工资薪水所得就不必缴税,但若是其他收入项目所得就要缴纳440元的税。还有一点,工资薪水应纳所得税额全权由公司企业代扣代缴,在这种严格的管理下难以逃税;但是其他高收入的人群是用自我申報的方式缴税,这种方式税务机关则比较难以管理,相对容易发生偷税漏税的行为。 个人所得税有着纳税人数最多这样的特点,因此在巨大的数量面前必须要有一套完整健全的制度。我国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分为两种:自行申报和代扣代缴。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是落后的,扣缴制度不完整、信息不能准确传递、缺乏效率,导致预期效果不能达标。并且在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也透露出税务机关水平较低,难以达成税收的目的。 (二)所占比重低 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比重相比,我国虽然属于经济大国,但是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严重过低。通过调查得知,我国个人所得税仅仅占税收总额的8%,与美国的40%相差甚远,在世界水平中处于下游位置。估计在未来的很长时间,我国的都不能将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主要收入手段。 (三)对贫富差距的影响 我国对于贫富差距的控制手段其中就包括个人所得税的税制,让富人成为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主力,从而控制贫富差距。然而在目前并不完整的税收制度下,富人及时运用某些手段逃税,也不必为此负法律责任。原因就是个人所得税税收依靠工资累进制,而富人的主要收入多是依靠其他并非工资,所以贫富差距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四)费用扣除不合理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的扣除标准分为了三种方式:定额扣除、定率扣除、定额定律相结合扣除。但是这三种方法无论采用哪种,都没有考虑对纳税人的负担情况进行具体的划分,而只考虑了纳税人所得额和所得项目来源。例如,一个月收入5000元的员工和收入5000元但是拥有家庭的员工就没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划分。两名员工同样享受3500元的扣除标准,缴纳同样的税,但是两名员工的生活负担的不等就导致了同样的缴费方式对同样的人的不平等的情况。 (五)征管人员能力弱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缴纳多数是采用代扣代缴的模式,但是存在于个人与个人的利益行为,中间往往是没有代扣代缴的机构,加之个人不会主动去缴纳税款,所以导致目前我国征管人员能力弱的现象。我们在街上看到的兼职人员,或者是在公司的临时工人,他们的那些没有扣税的工资就变成了流失的税款。税务机关获取纳税人的信息方式过于简单,在缴纳税款的过程中,纳税人或者代缴人来为纳税机构提供简单的信息,但是他们并没有义务我们也不能强制留下多余

中国十大财税事件

2011中国十大财税事件 来源:财会信报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车船税法 入选理由:由暂行条例升格的第一部法律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并明确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法中,乘用车按排气量划分7个等级,年税额从240元~4500元不等。同时,不需登记挂牌的单位内部作业车也被纳入征税范围。 车船税法是目前中国现有19个税种中第一部由暂行条例升格为法律的税法,同时也是第三部以单行税种命名的税法。 ●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建设年 入选理由:2011年注会行业最具代表性事件,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 2011年注册会计师行业最有代表性的事件,非“制度建设年”莫属。2011年4月16日,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创先争优“制度建设年”工作交流推进会在南昌召开,揭开年度制度建设大幕。在“制度建设年”活动中,中注协制定(修订)制度59项;32个省区市(含深圳市)注协制定(修订)制度590项;全国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修订)制度52 132项,已完成47 284项。 ●个人所得税法修订 入选理由: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参与度关注度空前 2011年4月25日,全国人大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启动并在网上征求意见,37天收到了来自82 707位网民的237 684条意见、181封群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23万条意见创下全国人大修法网络征求民意数量的最高纪录。充分考虑民意后,个税工薪所得扣除标准最后定于3 500元,相关税率一并修订。 ●注会执业质量检查制度改革 入选理由: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与国际趋同 2011年7月16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制度改革方案》,对已实施7年的行业监管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实现注会行业监管与国际趋同。 以质量控制体系检查结果指导业务项目检查,以业务项目检查结果支持质量控制体系检查结论,通过质量控制体系检查把事务所工作重心引导到健全质量控制上来,真正实现执业质量检查制度帮助、教育、督促、提高的目的。 ●“假47号公告”事件 入选理由:该事件反映了民众诉求,成为年内颇具特色的大事件 2011年8月13日,《广州日报》刊发了《9月起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避免奖金越多所得越少》,对“假47号公告”进行了详尽解读。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也相继对此进行报道。网络上也对此有众多转载。8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发文,称47号公告系伪造。这起“乌龙事件”堪称2011年“假新闻”之冠,其之所以能广泛传播,是因为它反映出民心所向。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 入选理由:规划未来五年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文件 2011年9月9日,财政部发布《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财会[2011]19号)(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提出了会计法制、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内部控制、会计鉴证、会计信息化、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会计指数、会计理论研究等重要领域的发展方向。 ●《小企业会计准则》发布 入选理由:代替《小企业会计制度》完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中国企业会计标准体系至此已经基本完成。《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

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即税法的分类

第一章税法总论 本章考点精讲 五、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即税法的分类 (一)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统一的税收基本法。税收普通法是根据税收基本法的原则,对税收基本法规定的事项分别立法实施的法律。如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二)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三)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五种:商品和劳务税法,所得税税法,财产、行为税税法,资源税税法,特定目的税税法。 (四)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提示】划分标准不同,分类不同。 【例题·单选题】根据税法的职能与作用,税法可分为()。 A.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B.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C.流转税法和所得税法 D.中央税法和地方税法 【答案】B 【解析】选项A是按照内容与效力划分;选项C是按照征税对象划分;选项D没有这种分类。 ★六、税收执法 (一)税务机构设置 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税务总局(正部级),省及省以下税务机构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个系统。 国家税务总局对国家税务局系统实行垂直管理,协同省级人民政府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实行双重领导。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省级地方税务局实行的管理体制表述错误的有()。 A.国家税务总局垂直领导 B.同级政府领导 C.国家税务总局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国家税务总局领导为主 D.国家税务总局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地方政府领导为主 【答案】ABC 【解析】省地方税务局实行同级地方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二)征管范围的划分 1.国税局系统负责征收的税种: 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中央企业所得税。 2.地税局系统负责征收的税种: 城建税、部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等。 3.海关系统负责征收的税种: 关税、船舶吨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税法名词解释

税法名词解释 增值税:增值税是以商品(应含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消费税:消费税是对消费品和特定的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营业税: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商品劳务税。 关税:关税是海关依法对进出境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 房产税: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车船税:车船税是以车船为征税对象,向拥有车船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印花税:印花税是以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应税凭证的行为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契税:契税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资源税:资源税是对在我国从事应税矿产品开采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课征的一种税。属于对资源占用课税的范畴。 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是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产权,取得增值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城镇土地为征税对象,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是指国家对在我国境内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固定资产投资的各种资金征收的一种税。 筵席税:筵席税是对在中国境内的饭店、酒店、宾馆、招待所以及其他饮食服务场所举办筵席的单位和个人,就其筵席支付金额征收的一种税。该税实行有起征点的幅度比例税率。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我国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对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耕地占用税:耕地占用税是对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税率一次性征收的税种,属于对特定土地资源占用课税。 烟叶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收购烟叶(指晾晒烟叶、烤烟叶)的单位,就其收购金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税。 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税收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具体形式,因此,具有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 税收管理体制: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或制度体系。 选择性关税:选择性关税是指对同一种货物在税则中规定从价、从量两种税率,在征收时选择其中征收税额较多的一种,以免因物价波动影响财政收入。 滑准税:是对进口税则中的同一种商品按其市场价格标准分别制订不同价格档次的税率而征收的一种进口关税。 行邮税:是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的简称,是海关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例题·单选题】以下关于对税收概念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 发文字号:主席令第9号 发布日期: 2018.08.31 实施日期: 2019.01.01 时效性:尚未生效 效力级别:法律 法规类别:税收法规,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 修正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 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 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根据2011年6月30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 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六次修正根据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

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七次修正) 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

中国财税法概况

中国财税法概况 财税法简介: 财税法不是一部法律,是指财政法与税法的总称。在学术上常常把财政法与税法统称为财税法。 财政法是调整国家财政收支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意义上的财政可界定为以国家为主体的收入和支出活动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宪法为依据,调整国家与社会成员在征纳税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税收秩序,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规范,是国家税务机关及一切纳税单位和个人依法征税的行为规则。 广义的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节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的税法:特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的税收法律。 在最具体的层面上,财税法学以与财政税收相关的法律概念、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既以部门法意义上的财税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也可以深入到与财税法交叉的其他法律领域,形成诸如财税宪法学、财税行政法学、财税刑法学、财税诉讼法学、财税国际法学等边缘学科。 从法律制度的角度看,财税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税收制度、公债制度、费用征收制度、预算制度、国库管理制度、财政分权制度、转移支付制度、财政投资制度、财政贷款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财政监督制度等。 如果说过去的30年是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等学科在国家法制建设进程中有所作为的30年,那么,未来的30年则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纳税人权利彰显的30年,也必将是财税法等学科为国家建功立业。将中国财税法学的立场归纳为“公共财政、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宪政国家”。用这16个字来指导财税法的发展,财税法学人的命运就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税法制建设围绕财税改革进行,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回顾30年来我国财税法制建设的光辉历程和主要成就,总结财税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承前启后,振奋精神,开创未来,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财税法制建设30年取得的主要成就 与财税体制改革相适应,财税法制建设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取得了下述主要成就: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78~1993年) 围绕对原有财税制进行调整和改革,财税法制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引导、促进以向企业减税让利、向地方放权为起点的财税改革,打破高度集中、统收统支旧的传统体制,引用物质利益原则来激发各方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这个时期财税法制建设的成就作用主要表现在: 1.引导利改税和工商税制的全面改革。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在健全涉外税法方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80年审议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1981年修改了《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199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在利改税方面,国务院于1983年批准公布了《关于国有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于1984年公布

第3讲_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第三讲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主要由实体法体系和程序法体系构成。 1.实体法体系 2018年1月1日以后实际征收的18个税种。 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船舶吨税、环境保护税。 2.程序法体系 我国税收征管制度,是按照税收管理机关的不同而分别规定的: (1)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实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各实体税法中的征管规定执行。 (2)由海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海关法》和《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一、税法分类 税法体系中各税法按立法目的、征税对象、权限划分、适用范围、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税法分类只为研究和表述使用,不具有法定性。 1.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2.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3.按照税法相关税种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商品和劳务税税法,所得税税法,财产、行为税税法、资源税税法以及特定目的税税法。 4.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二、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就是指税收制度中税种的构成及各税种在其中所占的地位。主要包括税种的设置、主体税种的选择以及主体与辅助税的配合等问题。 根据税种的多寡,可将税制结构分为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 复合税制包括各个税种之间如何组合与协调;每一税种内部各税制要素相互间的组合与协调;征收管理层次之间的组合与协调等内容。不同的组合与协调关系,就形成各种不同类型和多种多样的税制结构。 1.影响税制结构的主要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 (2)政府的政策目标; (3)税收征管水平; (4)国际税收竞争的影响。

中国18个税种仅有3个有税法 其他都是暂行条例

中国18个税种仅有3个有税法其他都是暂行条例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2015-10-27 04:56我要分享890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相关专辑 推荐视频: 韩国知名整形医院被曝没有一个真医生 收起视频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播放:0 习近平访美期待:掌握中美关系需拨正航向 播放:1856829 发改委:军工等7大领域将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播放:576036 英国反垄断部门考虑调查李嘉诚“02”千亿元收购 播放:622227 记者调查:黄体酮不良反应——涉事针剂全部下架暂停使用专家组赴温州调查播放:493311 分级基金规模缩水逾七成 播放:351092 电子垃圾消耗能源?动动手指就能保护环境 播放:542280 常用药救命药均曾紧缺 播放:266759 中国首次从西班牙引渡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 播放:257032 中方投资有利于美国经济 播放:180859 金立群说亚投行将致力于引导私企进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 播放:167377 企业为何不敢跟税务机关打官司 陈益刊

纳税人如果与税务机关打官司,如果打赢了,可能一把赢把把输,正是在“担心报复”的心理之下,这么多年,税务案件很少。 纳税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行司法体制如何给纳税人足够信心?10月25日的一个论坛上,税务官员、律师、学者、法官围绕税收法治化展开讨论。 税务诉讼为何少? 25日的德勤税收法治化论坛上,一位嘉宾提问,现在纳税人说,如果与税务机关打官司:打赢了可能“一把赢、把把输”,因为企业以后还要和税务机关打交道,担心报复。 重庆市国税局所得税处处长宋晋相回答称,这么多年来,税务案件很少,这是一个法制建设问题,我们自身规范,企业也要树立一个观念,用诉讼来解决纠纷是很正常的现象,纳税人维护合法权益很正常。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双方地位是平等的。随着法治化进程推进,这些局面会改变。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认为,目前税务案件少,与现行的税收征管法第88条有关。 “这一条被称作‘花钱买救济’,也就是纳税人先要缴假定的税之后才能去申请行政复议,如果缴不了这个假定的税,也就打不了官司。目前正修订的税收征管法对这条有所修改,我觉得有实质性修改后,未来税务案件会增多,司法也会发展,会直接推动税务机关执法进步,实现立法、执法、司法的良性互动。”刘剑文称。 德勤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林绥称,自己也接触到纳税人与基层税务机关行政复议的案例,的确当地税务机关的领导压力很大,毕竟涉及考核等。最后行政复议结果是,纳税人赢了,基层税务机关当时有怨言。 “但过了半年之后,我再接触到当地税务机关人员,他们也心平气和,没有打击报复行为。他们说处理过程中存在程序缺陷问题。因为税务机关是为国家征税,不是为自己口袋拿钱,所以纳税人应该积极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征税和依法纳税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林绥称。 上海勤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傅永辉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当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纠纷时,并不愿意走司法程序,这主要是现行司法体制没有给纳税人足够信心。 她称,在国外税务机关的一个观念是无罪推定,就是在没有取得足够证据证明纳税人有罪的前提下,先假定是无罪的,但在我国,税务执法人员首先假定纳税人是违法的,而且税法不明确,税务机关有过大的自由裁量权,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也不信任,先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执法人员可能是在整治他,或者是出于想要强行征税的目的。 傅永辉接着称,由于缺乏信任感,纳税人不想去寻求司法救济,不相信法院就一定会支持他,也不相信即使告赢了税务局,将来的日子会好过的。他担心税务机关将来还会给他制造困难,所以处于这种相互之间不信任的状态,就没有办法产生一个各方能够共赢的生态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