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

莊子·

齊物論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顔成子

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

之乎?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子游曰:“敢問其方。”

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是唯无作,作則萬

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陵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

似汚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衆竅爲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籟則衆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

籟。”

子綦曰:“夫天籟者,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

自取,怒者其誰耶!”

大知閑閑,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

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爲構,日以心鬪。縵者,窖者,

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

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勢之謂也;其殺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爲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也如緘,

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喜怒哀樂,慮

歎變慹,姚佚啓態;樂出虛,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

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所爲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已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无形。

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爲親?汝皆說之

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爲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爲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

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

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

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无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

者有之?愚者與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爲有。無有爲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耶?

其未嘗有言邪?其以爲異於鷇音,亦有辯乎,其無辯乎?

道惡乎隱而有真僞?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

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則不見,自是則知之。故曰

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

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

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无窮。是亦一无窮,非亦一无窮也。故曰莫若以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

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

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

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惡乎然?然與然。惡乎不

然,不然於不然。惡乎可?可與可。惡乎不可?不可於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故爲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爲一。其

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爲一。

唯達者知通爲一,爲是不用而寓諸庸,因是已。已而不

知其然,謂之道。

勞神明爲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

賦芧,曰:“朝三而暮四。”衆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衆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爲用,亦因是

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爲未始有物者,

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爲有物矣,而未始

有封也。其次,以爲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果且有成與虧乎哉?果且无成與虧乎哉?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師曠之枝策也,惠子之據梧也,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故載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異於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

而其子又以文之綸終,終身无成。若是而可謂成乎?雖

我无成,亦可謂成矣。若是而不可謂成乎?物與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聖人之所圖也。爲是不用而寓諸庸,

此之謂以明。

今且有言於此,不知其與是類乎?其與是不類乎?類與

不類,相與爲類,則與彼无以異矣。

雖然,請嘗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

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

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

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則已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无謂乎?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爲小;莫壽於殤子,而彭

祖爲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既已爲一矣,

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與言爲

二,二與一爲三。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无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无適焉,因是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爲是而有畛也,請言其畛:

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

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聖人懷之,衆人辯之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

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无棄而幾向方矣。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

有能知,此之謂天府。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故昔者堯問於舜曰:“我欲伐宗、膾、胥敖,南面而不

釋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猶存乎蓬艾之間。若不釋然,何哉?昔者十日並出,萬物皆然,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

齧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

曰:“吾惡乎知之!”

“子知子之所不知耶?”

曰:“吾惡乎知之!”

“然則物无知耶?”

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

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乎嘗試問乎汝:民濕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嗜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爲雌,麋與鹿交,鰌與魚遊。毛嬙西施,人之所美也;魚

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

之正色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

吾惡能知其辯!”

齧缺曰:“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沍而不能

寒,疾雷破山而不能傷,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

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死生无變於己,而

況利害之端乎!”

瞿鵲子問乎長梧子曰:“吾聞諸夫子,聖人不從事於務,

不就利,不違害,不喜求,不緣道;无謂有謂,有謂无

謂,而遊乎塵垢之外。夫子以爲孟浪之言,而我以爲妙道之行也。吾子以爲奚若?”

長梧子曰:“是皇帝之所聽熒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

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

“予嘗爲女妄言之,女以妄聽之奚?旁日月,挾宇宙,

爲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隸相尊。衆人役役,聖人愚芚,參萬歲而一成純。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

“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耶!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

不知歸者邪!麗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晉國之始得之

也,涕泣沾襟;及其至於王所,與王同筐牀,食芻豢,

而後悔其泣也。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

“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

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

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爲覺,竊竊然

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是其言也,其名爲弔詭。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

果非也耶?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耶?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受黮闇,吾誰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與若同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者,惡能正之!使異乎吾與若者正之?既異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與若者正之?既同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然則我與若與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化聲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

所以窮年也。何謂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則是之異乎不是也,亦无辯;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无辯。忘年忘義,振於无竟,故寓

諸无竟。”

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囊子坐,今子起;何

其无特操與?”

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

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

昔者莊周夢爲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

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胡蝶與,

胡蝶之夢爲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

化。

庄子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思想及其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 [内容摘要]庄子以道来观察天地、万物和人,追求物我同一、物我平等、物我和谐,着重从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入手,超越事物的是非、彼此、成毁、贵贱、生死等界限,试图使人们在主观上消除世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实现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完全契合。他提出的齐物论思想对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困境,促进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庄子;齐物论;生态伦理;人与自然 一、庄子的齐物论思想综述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古到今始终是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思考,试图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庄子的齐物论。庄子主张物我平等、物我同一,站在道的高度,以道来观察天地、万物和人,追求物我同一、物我平等、物我和谐,着重从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入手,超越事物的是非、彼此、成毁、贵贱、生死等界限,试图使人们在主观上消除世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实现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完全契合,庄子齐物论思想有如下内容: 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是非、彼此之分。“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庄子《齐物论》)。庄子在这里指出彼与是、生与死、可与不可、是与非是对立存在的,而且相互转化。实际上,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存在着它的对立面,而且事物自身内部也包含着对立面,对立的彼此双方各有其是非,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不可分割。从道的角度来看,道和万物本来就是同为一体的,所谓的是非、彼此之分不过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而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客观事物的,这样势必无法认清自然的本来面目,损害道的完整性和和谐性,“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齐物论》)。真实存在的只有道,所以庄子强调“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齐物论》),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

《庄子》读后感-李保增

记住我们的理想, 让我们保持平淡而宁静的心情 一路前行! ——《庄子》读后感 北师大在职博士班学员李保增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广州

记住我们的理想, 让我们保持平淡而宁静的心情一路前行! ——《庄子》读后感 北师大在职博士班学员李保增2012-12-30 庄子(前369-前286年),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后隐居于“穷闾阨巷”,以织履餬口谋生。他不仅不与宋国的统治者合作,而且也不与其他国家的统治者共处,楚威王曾以千金聘其为相而不受。他与惠施为友,相互切磋学问,著书立说,撰有《庄子》一书。庄子的思想体系是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时代的基础上形成的。春秋战国时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生产的推广。据《国语·齐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乞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春秋战国之际,冶铁技术相当发达,不仅有鼓风用的皮囊,而且已有合金技术,《墨子》一书中就记有车具铁纂、铁什,农具有铁服(铁耜)等。铁制工具的使用,使农业得到深耕细作,出现了牛耕,促进了荒地森林资源的开发和水利灌溉的发展。铁制工具的使用,农牧业的发展,使手工业由宫庭手工业为主的经营方式转为豪民的私营大手工业和个体小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经营,形成冶金、制陶、皮革、纺织、兵器制造等百工俱兴。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促使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出现了范蠡、白圭一类的高过诸侯的工商大户,而且形成了齐国临淄、赵国邯郸、宋国定陶、秦国咸阳、卫国濮阳、楚国鄂、郢等商业城市。庄子《逍遥游》中把“陶铸”术语用于政治,《养生主》描写的刀刃之快,《人间世》、《马蹄》、《徐无鬼》诸篇中塑造的匠石的高超技术的“陶者曰:‘我善治植,圆者中册,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都说明当时手工业的发展。庄子在《外物》、《让王》、《徐无鬼》等篇所涉及的颜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郭内之田十亩足以生活,挑褥必须修整,除草不能卤莽,社树下可以容数千头牛蔽荫,任公子钓鱼用三千牛肚作鱼饵都反映了当时农牧产品的发

《庄子·齐物论》——相对论

阐述《庄子·齐物论》中之相对论思想 庄子的《齐物论》的相对论思想有“彼此”、“是非”、“利害”、“生死”、“成毁”、“有用与无用”。 彼此:“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这里说没有我的对应面就没有我本身,没有我本身就没法呈现我的对应面。“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各种事物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面。“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事物的那一面出自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这一面亦起因于事物的那一面。所以体现了彼此这种相对论思想,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相互依赖的。事物的那一面同样存在是与非,事物的这一面也同样存在正与误。有彼则有此,有此则有彼。人是先有了主观成见,然后才有彼此对立的立场。 是非:“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有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辩,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东西。想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东西而非难对方所肯定的东西,那么不如用事物的本然去加以观察而求得明鉴。“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是非就像彼此、生死一样,是相对的。有则均有,无则均无。是非也然,固执一端而否定另一端是不可能的,自此一端以为是,自彼一端就以为非,争辩是无穷的。人有彼此对立的立场,才产生主观上的是非之争。其结果便是大家纵向肯定别人所否定的东西,否定别人所肯定的东西,争来争去,无不偏执一端,与大道相去甚远。 利害: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你不了解利与害,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难道也不知晓利与害吗?”)破除人类自我中心意识,通过说明万物并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如评定美色的标准,评定美味的标准,评定居处是否舒适的标准),进一步强调万物齐一,是非对立并不存在。而没有绝对不变的价值标准,也就不会有绝对不变的“利”与“害”。文章提到神妙而“无己”的至人,因为他们已彻底超越了人间的利害之辨。王倪曰:“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樊然乱,吾恶能知其辩!”写王倪对缺谈至人超越世俗利害是非的观点,缺问王倪是否存在共同的是非标准,即真理

国学 庄子《齐物论》

国学庄子《齐物论》 当代名家论庄子 两千多年来,《庄子》深刻地影响着每个阶层的中国人,尤其为中国知识分子开辟了一个极富弹性的人格缓冲区。当他们在政治宫掖、人生建树等方面遇到挫折、失意之时,总能在庄子的作品中找到皈依和平衡。——李怀宇庄子其人其书其学,在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史上是一个极特殊的景观,甚至可以说是个异数。有关人心世道的说理文章,文辞居然这样优美,想象力如此丰富,意象这般瑰丽,先秦诸子中,找不到第二家。——刘梦溪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囗(左“安”右“鸟”音yan4)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读《庄子》有感

读《庄子》有感 庄子是我国古代以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今天能有幸读到他的作品《庄子》,心中感到异常兴奋。在读完之后心中有几分感悟,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吐为快。但终究是学习有限,故不能精确的明白,但也深的几分味道。 庄子,原名庄周,是战国时代宋国蒙县人。庄子的主要思想是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就像“ 一棵难看的树被认为无用,有一个木匠要找一棵树作房梁,但这棵树太弯了,没法做房梁;第二个木匠找树做磨的握柄,要弯的,但这棵树太难看了,又没办法;第三个木匠要做车轱辘,但这棵树长得不行,从某方面讲是无用的。但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所以庄子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逍遥游》的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其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意思是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这段充分的说明了庄子散文的特点:想象奇特﹑构思巧妙﹑形象生动。也体现了庄子“逍遥”的情怀。而“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则利用寓言故事,富有讽刺的意味,将庄子的文采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翻译过来“蝉与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到树枝就停下来,有时飞不到树上去,就落在地上,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到近郊野林去,带上一日之粮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捣米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就成了一篇朗朗上口的寓言故事,读来栩栩如生,简单明了。令人

老子自然观.庄子齐物论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太极阴阳 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辩证法属于方法论,方法论包含道论,老子道论中那些与辩证法非常相似的内容,素为人们所称道。“方法”也就是“人们所循沿的道路”。方法论或道论,就是关于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一般论述,是关于一个人或一个团队为达目的该如何选择道路的探究。 “道”的本义是指人们循着它行走以便到达某一目的地的“道路”,是“运行之所遵循”,引申为人们行为处事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处事方法,系统的组织范式、运行的程序规则,以及各种存在物的运动规律等。谈道就是谈论在走向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怎么走”。“德”的本义即“心、行之所陟”,是关于行动者的心境、行为在某一评价空间中到达哪里或站在哪里的判断。论德是评价、对比人们“走路的水平”怎么样。 道论就是关于道与德的论述,是围绕着理想范式而进行的对行为的评说。在其中,对道的选择指的是行动者对自身的行为方式的选择,而不是对身外的线路的划定;是对“走路方式”或“在途规范”的取舍,而不是对环境路况或身外之世界规律的把握。它的着眼点在于考察行为方式—行为情态—行为结果之间的关联,继而确立一个理想范式以便一般行动体仿效、遵循,并不是讨论世界或客观存在以何方式运行的实证问题。 一个人可以从幼稚“走”向成熟,一个国家可以从专制“走”向共和。“行走”有非常抽象而广泛的比喻意义。老子道论的本质是:把平常的三维空间中的行走类推为“描述空间”或广义的“价值空间”中的“行走”。在平常三维空间中的到某地,在“描述空间”中就表现为成某名,在“价值空间”中则表现为达某德。所以,方法论问题也就是“走路”的问题;走什么样的路、成为什么样的存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是老子道论的基本问题。 的训练。 含义:齐物之谓,含义就是到了来到了一个非人的境地,这个境地的生命践踏了神圣道德的含义,几乎不配为人,因此言“物”。神话小说西游记有齐天之说,就是这个含义。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论文。作者选择《齐物论》这一经典文本,借助于对它的研究,

庄子读书笔记5000字

庄子读书笔记5000字 【篇一:庄子_读书笔记】 感受经典感悟人生 ——《庄子》读书笔记 经过两千多年历史的洗涤与冲刷,先秦哲人为我们留下的智慧逐渐 展露成经典,再逐渐延伸至远,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指引着我 们心灵走向成熟与完美。在众多经典之中,我最喜欢《庄子》的超 脱豁达,毫不夸张地说,庄子本人就是一个经典与传奇,闪烁着无 比巨大的魅力。 伟大的哲人大多生活在贫困潦倒之中,保持着豁达的心境,坚守者 自己的原则,跨过那道坎,内心就明亮清澈了。庄子也不例外,“家贫,故往贷与监河侯”(《庄子外物》),“衣大布而补之”(《庄子 山木》),穿着带有补丁的粗布衣服,靠向人求贷以维持生计,但 对于他所不屑的人物,绝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庄子对于魏王、曹商 乃至惠子所悠游其中的世俗世界持强烈的抵制姿态,其傲在骨,本 有机会进入名利场,但他断然拒绝了,认为好比是像祭祀牲畜一样,“衣以文秀,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庄子列御寇》),希望像神龟一样“宁生而曳尾于涂中”,辞去 宰相一职,成为一个在污浊的世间还能保持自己精神取向和生活信 念的人。喜爱庄子,喜欢他的恣意与快乐,喜欢他的潇洒与坦然, 喜欢他的率真与激情,更重要的是,他的处世态度教给我们很多。 在如今日益强调物质价值的时代,人们最容易失去的就是内心的平衡,面对物我关系、人际关系,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焦虑与 困惑,甚至不知道为何而活着,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以 至反过来又影响了物我关系、人际关系的平衡。儒家倡导建立大同 和谐的社会秩序,可实践起来非常艰难,而庄子提出了另一种认识 世界的参考系,他的洞察与感悟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启迪,帮我们 找到了一扇审视生命及其意义的智慧的窗口。孔子希望以“中庸”求 得和谐,目光总是停留在人类自身,约束个性,牺牲自我,以达成 一致的共性。“和谐”的前提是制约,可它的负面是统治者对生命和 个性的漠视,造成人性的扭曲、人格的畸形,“和”的表面之下,是 对名利的激烈的斗争。政教合一的“人治”体制,使人们同腔同调, 甚至面孔也一样,塑造国民内敛的性格,很难得到自由与快乐。而 庄子的目光从个体生命出发,触及整个人类,接着向宇宙自然延伸,

2021年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9)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以上一段话深刻的说明了庄子之言的特点。《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先秦思想家庄周及其后学者的作品,后世按郭象的编注共三十三篇。我择其中一篇《齐物论》作评述,欲以一窥而见全貌。《齐物论》篇是内七篇之二,有人认为是庄子早期作品,其余几篇是《内篇.逍遥游第一》《内篇.养生主第三》《内篇.人间世第四》《内篇.德充符第五》《内篇.大宗师第六》《内篇.应帝王第七》。《齐物论》篇,词汇丰富,用词华丽,构思精巧,善用连类比喻。它的洞察力十分深刻,行文如流水,不仅为说理文,更可作抒情散文来读。庄子所谓的“齐物”,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和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是齐一的;所谓“齐论”,是指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貌似各不相同,但世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人们的认识说到底也应是齐一的。 《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

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体现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体现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别其实是道的差别。庄子追求的是广博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知识,庄子描述了人与外界争斗的表现和一般生活上遭遇的不幸,点名诸多情感是什么,和歪曲道的体现。,庄子看到了是非心会歪曲道,认为是非是小道是小智,应用到的智慧去化解和超越。“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大成,却被小成掩盖,而大言却被知识掩盖了。庄子在这里提到了儒墨之争,认为他们到只是小成,是小智慧,庄子没有完全否定它们的理论,只是认为是不够的。儒家鼓吹仁义,而庄子认为仁义只是小智慧,仁义掩盖了人的天性。庄子认为,事物没有什么差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从某个角度讲没有绝对是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用两手指的关系来讲,从别人的是非观来看自己的是非观。庄子在下面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看法。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举例说,早上给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栗子,与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没有区别。在庄子的理论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厚古薄今的思想,庄子写到:“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古代的

我读庄子《齐物论》

我读庄子《齐物论》 《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体现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体现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别其实是道的差别。 古今研究庄子的学者对于《齐物论》该如何理解持有不同说法。大致说来,前人的分析可概括为齐“物论”与“齐物”论两种理解。齐“物论”认为庄子旨在消除当时各家各派对于天下万物所作的不同评论。因为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对于客观事物的评论常常是各执一端、相互非难,都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当作裁决一切的绝对真理。针对这种情况,庄子从其相对主义的角度给予了坚决的否定。“齐物”论则是庄子进一步基于道之本体意义而提出的自己对于天下万物的看法,概 括地说就是“使万物齐同于道”。 庄子追求的是广博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知识,庄子描述了人与外界争斗的表现和一般生活上遭遇的不幸,点名诸

多情感是什么,和歪曲道的体现。庄子看到了是非心会歪曲道,认为是非是小道是小智,应用到的智慧去化解和超越。“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大成,却被小成掩盖,而大言却被知识掩盖了。庄子提到了儒墨之争,认为他们到只是小成,是小智慧,庄子没有完全否定它们的理论,只是认为是不够的。儒家鼓吹仁义,而庄子认为仁义只是小智慧,仁义掩盖了人的天性。庄子认为,事物没有什么差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从某个角度讲没有绝对是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用两手指的关系来讲,从别人的是非观来看自己的是非观。 古代的人,知道知识是有限度的,不一味求知。庄子说:“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被庄子发挥得淋漓尽致。庄子渴望这样一个时代,人民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与人之间不相争,无欲无求,而非像方孝儒所形容的人“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的时代。庄子所追求的,不是现代,而是一个远古时代,一个被美化的远古时代。但到了庄子的时代人们追求知识和区别,小成掩盖了大成,小道掩盖了大道。昭文、师旷惠子都是那时候有名的人,但是人演奏出的人籁,会将天籁掩盖了,就如人的智慧,

齐物论

齐物论第二 【解析与提要】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性篇目,也是《庄子》中最重要和最难读的篇目。?齐物论?的重点是超越是非。而要超越是非,必须?丧我?。只有?丧我?(即?无己?、?忘己?),才能超越是非,才能认识到?道通为一?,才能达到?万物一体?即?天籁?的境界。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立论,由开头的一个寓言和引出的一大段卮言构成。第二部分是阐述,用五个寓言进一步阐述和深化立论的观点。每一部分都可再分为五小节。第一部分的第一节是寓言?子綦丧我?,从子綦进入?吾丧我?的境界开篇,然后引入?三籁?的概念予以说明,但描写时只讲了?地籁?:众窍是也,生动地描写了大自然在风作用下发出的各种不同声响所形成的和谐情境。对?人籁?和?天籁?则只轻轻一点:人籁,比竹而已;天籁是?使其自己?、?咸其自取?,给人留下了悬念。接下来实际上是对?人籁?进行了深入的解剖。第二节详细描述了复杂的?人籁?现象,即社会上人和人之间的是非之争所导致的?喜怒哀乐、虑叹变慹?,以至?终身役役、苶然疲役?的?大哀?。第三节集中分析是非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的?成心?使?道隐于小成,隐于荣华?,从而导致?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所以提出?莫若以明?(不如以道明之)和?不由而照之于天?(不从是非的角度而用自然去观照),这样才能把握?道枢?,?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第四节从对?指非指?和?白马非马?的评析入手,说明天地万物在本质上是一体的、相通的,这就是?以明?的内涵——?道通为一?。并进一步指出正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分?破坏了?道通为一?从而产生了?朝三暮四?、?喜怒为用?,所以提倡?两行?(是与非各行其所)。同时也介绍了古人的?至知?:未始有物(即无,亦即物我齐一),后来才一步步退化:有物而未分、有分而未有是非,直到是非之彰、道之所亏、爱之所成。然后以昭文、师旷、惠施三人为例,说明?成?与?亏?的相对性,所以再次提倡?不用而寓诸庸?(将不用是非观念去观照的思想体现在日用中)和?以明?(以?道?看清世界的相通性、一体性)。第五节从分析?类与不类?、?有和无?、?有谓无谓?及人体各部分的整体性入手而推出秋毫与泰山、寿与殇的相对性,从而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万物一体?的核心观点,这正是?道通为一?命题的具体内涵:道使万物相通而成为一体,从而指出不必人为地推演、巧历。接下来从?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入手,论述人们?为是而有畛?:为了?是?而有了?畛?,即分界,以至?畛有八德?,进一步导致?众人辩之以相示?,实际效果却是?辩也者,有不辩也,有不见也?,而圣人的态度是?存而不论?、?论而不议?、?议而不辩?,?怀之?,?知止其所不知?,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从而达到了?天府?、?葆光?的境界,也就是?天籁?的境界。这就和文章的开篇形成了第一次回应。第二部分的第一节用?尧问于舜?的对话说明了尧的自我中心的成见和舜对?万物一体?充分理解的开放心灵二者之间的鲜明对比,阐述了破除个人中心主义的重要性。第二节用?齧缺问乎王倪?的对话,由王倪的?三问三不知?及对民、鰌、猨猴三者孰知正处,民、麋、蝍蛆、鸱鸦四者孰知正味,及人、鱼、鸟、麋鹿四者孰知正色的论述,说明?吾恶能知其辩??阐述了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性。还进一步说明了?至人?对?死生?和?利害?的超脱:?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第三节用?瞿鹊子问乎长梧子?的对话借长梧子之口阐述:圣人?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臵其滑涽,以隶相尊。…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常人?说生恶死?,如同丽姬悔泣,如同梦人不知其梦,只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以及?辩无胜?的道理。从而破除了?悦生恶死?、?自以为觉?和?果是果非?的盲目成见,进而提倡?化相待为不相待?、?忘年忘义?(忘却生死,忘却是非)、振于无竟(畅通于无穷之境)的境界。第四节

齐物论 理解

“吾丧我”:理解关键是对“吾”“我”两词的理解。在一般的语境下,“吾”、“我”都是第一人称。但是,在这里不应该作如此的理解,否则就解释不通。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是这样解释的:吾丧我,摈弃我见。“丧我”的“我”,指偏执的我。“吾”,指真我。由“丧我”而达到忘我、臻于万物一体的境界,与篇末的“物化”一节相对应。 这一理解十分的简介扼要而又切中主旨。吾与我是不同的存在状态,不同层次的主体,是不同境界的对立之主体。若是摈弃物我、是非、彼此的本真之我,是臻于道境之我。我是拘泥于现象和纷争之中,未能超拔出来的与一般人无异的我。“吾丧我”不是颜成子游所说的“形如槁木,心固如死”的精神状态,而是达到抛弃物我、彼此、是非的对立的浑圆的道境的状态。与道契合,泯灭物我。人如果达到这一境界便是真人、至人、真宰。庄子提出“吾”但是没有明确规定何为“吾”。大概是因为“吾”即“道”,是无法言说的。后面的行文庄子也没有说明,而是用否定的方式来透显。后面的“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等等都是从反面的切入,大概就像“道与言”的矛盾。 《齐物论》中破除是非的对待关系是庄子认为的达到“吾丧我”境界的必要的步骤。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本无所谓是非的。是非的产生是由于“成心”的原因。 在庄子《齐物论》中,是非、彼此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所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此明。” 世界上的事物没有不是“彼”、“此”的。论言辩是非亦不是真知,应该明真知。思辨的过程是逐层消解,引出真知而不再是非之辩,不应辨是非而应“明”真知。思辨是从非之言入手:“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者,亦有辩乎,其无辩乎?”一步一步消解直至引出道来。发言之人议论纷纷却得不出一个定准,庄子极力反对人的是非之言,正是基于对“道”这一大全的真切体悟。道本一大全,是不可言说的;如果说了,必然有一偏。真知即道,道即真知。道只能是作为体悟的对象,而不可以作为言说的对象。对道达到体悟的境界即是“吾丧我”的境界。这样一步步地庄子把“吾丧我”的境界引出来。 齐物我——万物与我为一下面这一句通常是庄子《齐物论》被认为是相对主义的最为重要的证据之一。“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如严北溟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看来这不仅是相对主义,而且是诡辩。”我们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庄子在这里不单是相对主义或者说是诡辩而在于破除“成心”之对待,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看起来对的观念进行批判、重塑。既充分包含了对事物差异性的认识;也不是抹杀事物的差异性,反而是使差异的事物充分展开,以达到对事物全体乃至于道的把握。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屡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由于这里说到一、二、三的问题,我们很容易想到老

浅析庄子的齐物论

浅析庄子的《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是庄子的重要论辩思想,宏观看来,齐物论包括齐物和齐论两个方面。其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品性,看起来虽是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却是齐一,有其相似性;而人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其内在没有所谓的是非同异,这种相似性决定了庄子齐物论断的主旨。 庄子的齐物论断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了不同论断。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通过论述人籁、地籁和天籁的不同,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突出事物的本真性。最后一句“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突出天籁的不拘束,再次张显自然的可贵,只有返璞归真,才能达到无我境界,直至物我同界,真正融入自然之中。 “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用对比的方式引出第二个论断,进一步描述出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形态,并且明确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用朴素的辩证法论证了虚无和存在的关系,用对立统一的方式引出人存在的合理性,同时用这种方式教导人们不要在乎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更重要的应该注重自己的修养。 接下来大段地描述了庄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现实社会中的是非之争并没有意义,因为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非对错并没有完全正确的标准,因为万物都会向它对立的那一面转化,是对立统一的,这也就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万物的齐一性,既然是齐一的,那么是非对错就没有区别的必要,因为是非都是无穷尽的,不能用具体形态来断定事物的真假,而应该追本溯源,直至事物的本源。正是是与非没有其判定的标准,也就没有追求所谓的是非对错了,才智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大智若愚才是真正达到了一种境界。 通过逐渐深入,进一步指出没有区分大道的根本评判标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是非无别,才是人之境界的升华。“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一段有无之辩,以一种全新的视觉来论证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通过对象的不同,来得出不同的结论,与天地共存,万物同长,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顺应事物的发展,才能得到不同反响的效果。 庄子认为,只有达到物我两忘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区别是非曲直的必要。道德修养高的人已经达到了对事物的超然态度,利害已然在身外,根本没有区分的必要,这样也让自己更加超脱,这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论述中庄子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昔者庄周梦为胡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周即蝶,蝶即周,物化登仙、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直达庄子本意,无所凭依,物我两忘。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整个论述生动形象,在中国文学思想上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整篇文章都强烈地透视出早期朴素辩证思想的观点,但其中也有不少诡辩的内容,具有形而上学的特点,所以在学习这段文章时,要细心体会才能了解其中的深意。

庄子今注今译读后感

庄子今注今译读后感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译文: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理解和感受: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是在初中,那个时候并不是很明白,甚至有点迷惑。当时觉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地使自己变得更加“有为”,而庄子在这句话中却告诫人们有时候“有为”会让你感到更加急迫疲惫,而“无为”却能让你闲暇有余,清闲自如。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越来越深,感觉庄子讲的确实很有哲理。当我们整天忙忙碌碌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有为”的时候,我们是否曾想过在这个忙碌过程中我们所失去的很多美好的东西。也许,只有在最后,我们才会幡然醒悟,原来,我们本可以不用活的这么累,原来,“无为”也是一种快乐。 当然,首先说明一点,我并不是从纯消极的意思上理解这“无为”两个字的。在我的理解中,庄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庄子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人一生要做许多事,人一天也要做许多事,做一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并不难,难的是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不忌妒旁人的成绩,不搞无谓的攀比。自己做出一点成绩并不难,难的是没有庸人自扰的得得失失,没有自说自话的自吹自擂,没有连篇累牍的空话虚话。而所谓“无为”就是不干这样的事。“无为”就是力戒虚妄,力戒焦虑,力戒急躁,力戒脱离客观规律、客观实际,也力戒形式主义。无为就是把有限的精力时间节省下来,才可能做一点事,也就是“有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曾有过年青气盛匹马单枪独闯世俗的骁勇,曾有过踌躇满志披星戴月苦读寒窗的执着,曾有过争强好胜敢为人先无畏艰险的勇猛,曾有过功名利禄勾心斗角口蜜腹剑的逐……忆往昔,可谓豪情满怀,到头来,却是身心疲惫。昨天,有多少的得失功过;如今,不过是现在的轻轻一叹。的确,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有太多的不如意,每当有不顺心的事时我们就会抱怨自己是多么的不幸自己是多么的可怜,有时间在一边抱怨不如踏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呢?有多少失败是由于自己刻意强求自己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造成的?又有多少烦恼是由于自己和别人攀比所带来的?自己有多大能力,能做出多少成绩,应该有个自知之明。对于那些自己不能做成的事又何必强求自己去做呢?能够创造辉煌固然可喜,但成功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天时地利人和加机遇,缺哪一样都只能是功亏一篑,这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而一味的强迫自己去做自己那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只能让自己活的更累更烦。所以何不抛开世间的干扰,踏踏实实的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最后是否“有为”你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追求的快乐,能“得鱼固可喜,无鱼亦欣然”也!。因为“无为”也是一种快乐,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淡淡亦是福!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何必处处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何必强迫自己处处“有为”!心的负荷如此沉重,何时才能让生命本色回归自然?何时在精神泥潭突围?何时能锁定新的人生坐标?何时让满是皱纹的心灵舒展?也许,亲情友情恋情都得伴随心累的历程?也许,所谓的傲骨与傲气,都得付出心累的代价?也许,人的灵魂在某个层面上看,真的是无可救药?也许,什么也许也不要去想,方可减轻那生命难以承受之重。拥有一颗“无为”的心,拥有一种“无为”的态度,这样才能生活的更轻松。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也许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涵义的时候,我们才能卸掉心灵的包袱,真正做到内心泰然、坦然。而

从《齐物论》看庄子的是非观

从《齐物论》看庄子的是非观 摘要:本文以庄子的《齐物论》为研读文本,先就“齐物论”三个字分析了两种传统解读,再从“是非观”的来源、“是”与“非”的存在形式、对待“是”与“非””的态度这三个方面来简单探到一下庄子的“是非观”。 关键词:齐物论、庄子、是非观 首先看一下对“齐物论”三个字的两种传统解读:一、将“齐物”两字连读,“论”字是文章的题材,如《文心雕龙·论说》篇“庄周齐物,以论为名”,便是这种看法,其意义是说万物的形色性质虽至不同,但在庄周看去却是齐一的,如《秋水》篇“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天下》篇“齐万物以为首”,正是这种意思。似此,则“齐物论”,就是用论说题材来阐发“齐物”之旨的;二、将“物论”两字连读,“物论”成了一个名词,自王安石、吕惠卿、张文潜、王伯厚、归有光、王夫之,以及当代有些研究《庄子》的人,都是这种看法。其意义是把百家争鸣的学说当做物论,庄子以道的观点,来齐一些“物论”。如儒墨的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名家的坚白异同之辩,在庄周看来都是剖判大道,只见其偏,不见其全的,所以庄周要纠正他们,统一他们相持不下的异说,于是而作《齐物论》。① 其实这两种解读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严格来说,庄子《齐物论》的主旨就是通过齐“物”(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根据,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是平等的)而齐“物论”(各种不同的思想学说都有自己的产生根源,虽然彼此的是非观念截然不同,但都有自己存在的权利。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是平等的)。②所以本文要阐述的“是非观”即可从“物”的层面理解,即判断世间万事万物是非对错的主观标准;也可以从“物论”的层面来理解,即先秦诸子“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坚白异同之辩”的各种学说观点。 那么庄子的《齐物论》到底是如何体现其是非观的呢? 一、“是非观”的来源——“成心” 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夫随其成心而师之, 谁独且无师乎? ”,即如果依据个人的成见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那么谁没有这个标准呢?③何谓“成心”?上文引用的译本将其译为“成见”,而王富仁认为,一个人在其人生道路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己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相对完整的人生观念和宇宙观念,就是“成心”。它是内在于自己的心灵而又自然地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之中的观念性的东西, 是不一定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内在的意识系统。④庄子又说道:“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心自取”,即以自己的想法为准,自己认为好的就是好,自己认为不好的就是不好⑤(这点又等同于“成见”之说)。“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也就是说,即使一个连基本常识都不懂的愚昧的人,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有自己的意见,只要 ①张默生、张翰勋:《庄子新释》,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②王富仁:《庄子的平等观(上)—庄子<齐物论>的哲学阐释》,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6期,第190页 ③翻译参考:孙通海《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第30页 ④同②,第178页 ⑤同②,第178页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9)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以上一段话深刻的说明了庄子之言的特点。《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先秦思想家庄周及其后学者的作品,后世按郭象的编注共三十三篇。我择其中一篇《齐物论》作评述,欲以一窥而见全貌。《齐物论》篇是内七篇之二,有人认为是庄子早期作品,其余几篇是《内篇.逍遥游第一》《内篇.养生主第三》《内篇.人间世第四》《内篇.德充符第五》《内篇.大宗师第六》《内篇.应帝王第七》。《齐物论》篇,词汇丰富,用词华丽,构思精巧,善用连类比喻。它的洞察力十分深刻,行文如流水,不仅为说理文,更可作抒情散文来读。庄子所谓的“齐物”,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和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是齐一的;所谓“齐论”,是指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貌似各不相同,但世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人们的认识说到底也应是齐一的。 《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

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体现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体现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别其实是道的差别。庄子追求的是广博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知识,庄子描述了人与外界争斗的表现和一般生活上遭遇的不幸,点名诸多情感是什么,和歪曲道的体现。,庄子看到了是非心会歪曲道,认为是非是小道是小智,应用到的智慧去化解和超越。“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大成,却被小成掩盖,而大言却被知识掩盖了。庄子在这里提到了儒墨之争,认为他们到只是小成,是小智慧,庄子没有完全否定它们的理论,只是认为是不够的。儒家鼓吹仁义,而庄子认为仁义只是小智慧,仁义掩盖了人的天性。庄子认为,事物没有什么差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从某个角度讲没有绝对是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用两手指的关系来讲,从别人的是非观来看自己的是非观。庄子在下面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看法。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举例说,早上给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栗子,与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没有区别。在庄子的理论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厚古薄今的思想,庄子写到:“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古代的人,知道知识是有限度的,不一味求知。庄子说:“当是时也,民结

庄子心得体会

学习《庄子》的体会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和后学所著,主要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是一本具有很高文化研究价值的著作,学习了这本著作后,我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庄子》这部作品记录了很多体现庄子思想的文章,其实刚开始时,我觉得这些文章有点深奥,后来,学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后,我对这些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 《庄子》中记录许多关于庄子对生死问题的态度的文章。庄子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因而在对待生死问题上,他采用的主要是一种超越、超脱的态度。《庄子·至乐》中讲到庄子的妻子死了,但庄子并没有痛哭不止,而是“方簸踞鼓盆而歌”,认为“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由此可见他对待生死的超脱态度。其实我们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必须经历的阶段,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对之释然的。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自己亲人好友的离世,我们心里会很难过,很悲痛,但我们不能总是沉坠在这些悲痛中,而是应该尽快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继续过好自己的生活。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从小在她外婆身边长大,跟外婆的感情很好,不久前,她外婆去世了,这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她意志消沉了好长一段时间,按她的话说就是每天犹如行尸走肉,无心学习,甚至借酒消愁。我劝了她好几次,让她想开点,但都是无济于事。学习了《庄子》后,我觉得我应该让她也读一下《庄子》, 学习一下庄子对待生死的超然态度。 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学习《庄子》后,我发现《庄子》里提到的养生之道很值得我们借鉴。《庄子·养生主》中说到:“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认为遵从自然之道可以保护自身,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养亲,可以享受天然的寿命。并且还引用了“庖丁解牛”这一故事来说明“顺应自然”是养生的道理。顺应自然,要尽量避免与自然外物发生冲突,《庄子·人世间》中提到“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之者,逆也。”说明了这一点。而养生最重要的是养神、养心,即要时时保持心情恬静平和的状态。所以,人生在世,不能对什么事情都耿耿于怀,应该学会淡泊一切,《庄子·刻意》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要求世人们时刻保持一种恬静的心境。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人,假如长时间处于一种情绪低落的状态时,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心情一直很不好,同时,家里人的期望又给了我很大的压力,我顿时感到很彷徨,很迷茫,心里好像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不舒服,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这种状态持续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在变差,经常会觉得头晕脑胀,稍一吹风就会感冒。后来,我试着跟家里的人说自己的状况,家里人安慰了我一顿后,讲了一句话:“顺其自然吧。”就因为这句话,我慢慢地把自己从不良的情绪中抽离出来,提醒自己凡事顺其自然,保持平静心态。因 为自己曾经经历过,所以对《庄子》中顺应自然,保持平和心态的养生之道感触颇深,同时也告诫自己,在以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要谨记着自己的那一次经历,谨记着《庄子》中所提到的养生之道,只有这样才能活得自在,活得健康,活得长寿。 《庄子》中还体现出了许多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这令我们深思。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这样下去,受害的必然会是人类自身。《庄子·天道》中指出:“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体会到“天乐”,《知北游》中还提到:“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物亦不能伤也。为无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且,在《北宥》中说到:“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解兽之群,而鸟皆夜鸣,灾及草木,祸及止虫。”说明了如果违背的自然规律,整个自然不能顺利运行,那么自然万物将会失去秩序,人们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