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一)

试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一)

试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一)
试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一)

试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一)

论文摘要:伍尔夫是公认的女权主义先驱者和女权运动的精神领袖,但她不愿将自己囚于单一性别的一极。她提出了关于文学创作中的双性同体思想——双性同体的大脑是最佳的文学创作状态。伍尔夫的家庭背景影响及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促使其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在伍尔夫三部具体作品《到灯塔去》《奥兰多》和《一间自己的屋子》中,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得以充分体现。

论文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文学创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批评家。她因独有的对生活的感性和细腻的语言特色,以及对于意识流写作手法的大胆尝试与创新,使她的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然而,她对于女性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深刻关注更加引人注目。纵观伍尔夫的一生及其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她对文学创作中的双性同体思想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在《到灯塔去》《奥兰多》和《一间自己的屋子》等论着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多次强调:囚于单一性别的意识是艺术创作的大敌。一个男性或女性艺术家具有太强的男性或女性意识,会妨碍他们具备人类统一的整体性视角。只有在精神上达到两性的和谐,从而摆脱性别角色的束缚,才能最终实现艺术的最高境界。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伍尔夫的三部不同时期的作品《到灯塔去》《奥兰多》和《一问自己的屋子》,揭示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及其在有关文学创作中的反映。

一、双性同体的文学起源及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

文学,是一种对人类思想和生活的艺术反映形式,我们在其中随处可以见到双性同体思想的印记。双性同体的概念在其中被扩展为对性别思想的超越。其实,在伍尔夫之前的文学先驱的作品中,就已经对这个思想或多或少地提及和做了初步探索。如在荷马史诗中,很多神看起来就是双性同体的,这可能是在文学作品中首次出现的双性形象。之后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也塑造了女扮男装的女性形象。直到18世纪中期,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得到关注和分析。如《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以及《第十二夜》中的薇奥拉,表达了莎士比亚对既端庄美丽又智勇双全的女性的赞许,也表达了两性融合的文学理想。但是,众所周知,伍尔夫是第一个正式把双性同体思想引入文学中的作家。

作为女性主义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主要受到了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父母互相支持和依靠的和谐关系对成长中的伍尔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伍尔夫出生于一个知识贵族之家,父母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她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报刊撰稿人、编辑和作家。他“正直、严格、富于理性和强烈的道德感”,他的性格具有严格明晰的理性主义精神;母亲朱莉亚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美丽、坚韧并无私。伍尔夫在回忆父母时曾这样评价:“丈夫和妻子深爱着彼此,她为他而活,打理家务减轻他的后顾之忧;他欣赏她的美德和平和。”

尽管生活在一起的父母是互相依靠又性格互补的,但成人后的伍尔夫却道出了他们性格中的弱点,受到剑桥理性主义和逻辑思维方式训练的父亲,没有色彩、温度或形体,只有无数精确明晰的线条。他严厉地管教孩子,像在教练一只划船队,而另一方面,他又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一样对妻子无尽地依赖和索取;母亲默默为家庭和子女奉献,她虽然是受人赞许的妻子、母亲,自己的个性却消泯一空。正是这种遗憾促使伍尔夫不断探求一种半雌半雄的思想状态.而达到既两性和谐又个体丰富独立的精神空间。

其次,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也促使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追求的是妇女权益。而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二次妇女解放浪潮主要是弘扬妇女的本质,她们中的大多数是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伍尔夫处于两次妇女运动浪潮的低谷,一方面,她继承了妇女运动争取自由平等的进步观点,同时她也意识到该运动中所暴露出来的局限。因为在第一阶段追求两性平等和妇女权益的运动中,恰恰也在无形中促成了“男性中心主义”;第

二阶段的运动虽然摈弃了“男性中心主义”,但对于女性自身价值的肯定和过分突出又导致事态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女性中心主义”。因此,伍尔夫认为,最为理想的思维模式应该是“两性融合”的,即超越性别。

二、双性同体思想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伍尔夫认为,男性特质中的现实、理性和逻辑与女性特质中的直觉、情感和本能,都是人类各自的偏激和自满。作为杰出的文学家和评论家,她提出了关于文学创作中的双性同体思想:一个文学创作者不应该是一性的,只有在精神、思想上达到两性的和谐融合,才能打破性别偏见的限制,才能在意识形态和艺术价值上创造出杰出的作品。伍尔夫在她的《到灯塔去》《奥兰多》和《一问自己的屋子》这三部作品中,深入尝试并探索了这一思想。在《一问自己的屋子》这部著名的作品中,伍尔夫找到了妇女思想上自解释思路。在该书的开始部分,她认为物质条件的匮乏,阻碍了有些妇女进行自由的文学创作,因为才华的实现需要以物质前提为基础。她接着又指出:尽管一位进行文学创作的女性有足够的金钱、安静的私人空间,以及艺术表达的天赋,但是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由于没有平和而健康的心态,她仍然很难发挥出才能。

在该作品中,伍尔夫把文学史内的女性作家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那些衣食无忧、出身高贵的女性。她们才华卓绝,但由于对男性价值中心或恐惧或憎恨,使她们的心志受到干扰,在其诗作中可以看到这种干扰的痕迹。如阅读公爵夫人的作品,能够看到这样的字句:妇女像老鼠或猫头鹰一样活着,像动物一样劳作,像蛆虫一样死去。第二类是中产阶级的女性。她们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批运用才能获得生存的女作家。但窘迫的生活境况使她们挣扎在贫穷的生活线上,她们的悲惨境遇使同时代的姐妹们觉得“像她们那样活着还不如死去”。第三类是以简·奥斯汀、夏洛特·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尽管她们的作品主宰了19世纪的文学,但她们依然不能超越那个男性主宰的社会,充满了愤怒和担忧的文字阻碍了她们在语言上的充分表达。“她们本该平静地去写但她们愤怒,她们本该明智地去写但她们愚蠢,她们本该描写作品中的角色但她们却描写自己。”同时,伍尔夫还把视野投向了男作家的作品,如弥尔顿和托尔斯泰。她认为他们的作品中因充满了过多的男性气质而损害了作品的价值。

从女权主义到双性同体

从女权主义到双性同体 史玮璇李静 关键词:《金色笔记》女权主义双性同体 摘要: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杰出的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莱辛的创作中,女性是她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表现女性命运方面,最负盛名的就是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该小说在评论界经历了一个从批评到认可的漫长过程,笔者通过分析这一过程,揭示了小说深刻的主题意义。 一、引言 多丽思·莱辛是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英国女作家,她用开阔的创作视野,真诚的写作风格来审视着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女性经验的史诗,常被译为多种文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莱辛的创作因1962年出版的《金色笔记》而达到顶峰,她也因此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色笔记》自面世以来就在文坛中占据主要地位,被誉为20世纪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在这部鸿篇巨制中,作者描写了多种女性的思维、感觉和经历。作者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触及到了战争、文学艺术、两性关系等20世纪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深入剖析了50年代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困境。它的魅力犹如一块磁石,使它的周围聚集了当代各种流派的评论家。 《金色笔记》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弗里曼·沃尔夫是一位在政治追求中屡屡受挫的共产主义者,一位在写作障碍中苦苦挣扎的女作家,更是一位追求自由反被感情羁绊的单身母亲。(作者将女主人公命名为弗里曼,英文Freeman的音译,并非偶然)安娜在经济上不倚仗他人,在思想上、政治上也孜孜求索,不肯盲从,是独立不羁的新型女性形象。然而,她又被世代相传的蔑视妇女的思想所毒害,不时流露出某种自我厌恶。虽然被置于“自由女性”的标题之下,安娜的生活从性爱到政治,从事业到心理又纷纷面临着崩溃。为了在混乱的现实面前保持完整的人生,安娜同时记录着黑红黄蓝四本笔记。其中黑色笔记是关于安娜在非洲的一些经历,其中许多描写涉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问题;红色笔记记载着安娜的政治生活,记录了她对斯大林从憧憬到幻灭的过程;黄色笔记是她以自身经历为模板创作的题为《第三者的影子》的爱情小说;蓝色笔记则是她情感轨迹的记录。年轻时代的她曾在非洲一个左派组织中参与种族战争。她与麦克尔·沃尔夫破碎的婚姻恰恰始于她对人生充满理想的这个时期。此后她一直独自抚养女儿,但从未放弃对爱的追求。 二、解读《金色笔记》中的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译文理解成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

女性主义“双性同体”思想的发展及演变

女性主义“双性同体”思想的发展及演变 摘要:在一个男权制为传统的社会中,将已经确立的男性标准作为女性检验自身价值的标准,这体现了两性本质上的不平等。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两性平等不是争取男权意义上的两性平等,而是要不断地寻求超越平等的解放。“平等”不仅仅是性别上的,更是文化上的,必须清除人们价值观深处的传统的、错误的、停滞的观念,做一名自在的、成功的、由自身掌控的“我”,推动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女性主义;双性同体;父权制;平等 两性平等思想的诞生经历了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它是在早期的“双性同体”观的基础上渐变而来,后来又有近现代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催化与推动,这一演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之间历经“两性分离”的极度偏差以及“两性无差异”的轻微偏差,最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双性同体”思想是贯穿女性主义发展始终的思想。它由社会性别(gender)理论衍生而出,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及长远的目光,但同时也备受争议。 一 “双性同体”(也称雌雄同体)一词主要源于生物学,一般用来表述动植物的雌雄同株或者一些罕见的生理畸形现象。本文是从文化的角度考察这个词语的发展及演变。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中,“双性同体”经历了一个演化过程,昭示着人类两性关系的演变。早期社会,“双性同体”主要表达男女两性之间的一种相辅相成、不可剥离的状态。这可以从国内外很多古籍、神话和文物中得以证明。基督教经典《圣经》里蕴含着“双性同体”的思想,原本是双性同体的上帝创造了亚当——由男性和女性两个部分组成,上帝将亚当分成了两半,另一半就是女性夏娃,后来爱情把他们重新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创世神话中,也早已有了“双性同体”观,神话中暗含着一个“双性同体”的始祖,天与地本是永恒地融合在一起的,后来才因某种原因相互分离:天代表男性,地代表女性。俗话说“乾坤不可逆转”、“天翻地覆”暗含着两性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断言,人类最初是男男、女女、男女三种双性形式构成,是宙斯将他们分成了单一性别的两半,于是人们一生都在不断地寻求自己的另一半,渴望能够重新结合在一起。考古学家卡塔尔·惠雅克指出,在古老的欧洲并不存在以阶级或者以性别为基础的等级社会,那时的社会是平等的,大家都受到有关人性的教育。在其他民族的神话、文物及生活习俗中都有发现诸如此类的早期“双性同体”的文化遗留。这一思想的印迹,表现了原始人类朴素的性别平等意识,蕴含着最基本的意义:人类的文化、对自然的开拓以及自身的发展是由两性共同完成的,男性与女性有着同等的创造力,并且没有身份、地位和性别的差别。 但是,“双性同体”思想并未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双性同体”逐渐演变成两性的分离。当父权制取代“母权制”后,男女两性矛盾对立思想日渐形成,性别的不平等与歧视的观念产生进而激化,最终达到顶峰,人类的文明成了男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

? 对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权主义思想的多维透视 李利 (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14) 摘 要: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开拓者,同时又是著名的女权主义文学评论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她的研究可谓浩如烟海,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再次掀起了伍尔夫研究热潮。近年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其女权主义思想和同性恋倾向方面。本文拟从她成长的家庭、男权统治秩序及她幼年遭遇的性侵害来透视她的女权主义思想渊源。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权主义思想;家庭环境;男权统治;性侵害 弗吉尼亚?伍尔夫堪称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作家之一,不仅因其以《到灯塔去》、《海浪》等作品扬起了意识流的风帆,而且还以《一间自己的房子》吹响了女权主义的号角。但在四、五十年代,英国文学评论界却对她颇有微词。从70年代以来,在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又涌起了一股对她重新研究的热浪,人们研究她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她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及其文学评论,甚至有人研究她的“发疯”、癖好、相貌等等,因此她再次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关于她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其女权主义思想和同性恋倾向方面。但这位曾多次参与妇女解放运动、发表了无数关于妇女问题的论著及众多小说、并提出了许多女性文学话语权利的作家却“拒绝承认她所持的‘女权主义’立场,甚至对‘女权主义’这一称谓都十分反感”(伍厚凯,1999,p. 321)。那么,她到底是不是女权主义者?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又是如何形成的?笔者以为,她的女权主义思想与她成长的家庭、男权统治下的社会大环境及早年所受的性侵害等密不可分。本文拟以多维视角透视她的女权主义思想渊源。 笔者以为,伍尔夫之所以否认自己的女权主义立场,是因为任何文学作品一旦被贴上“主义”的标签,则和时代的政治背景休戚相关。而时代过去了,就意味着该作品也失去了其应有的光环。因此,几乎所有作家都不愿意其作品被冠以“主义”。伍尔夫也不例外。尽管她拒绝承认自己所持的“女权主义”立场,但她的小说却处处洋溢着饱满的女性意识。其处女作《远航》就漫画式地描绘了一个“女权主义者”形象。她高谈阔论,风头甚劲,试图为女性争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但却处处以帝国的男性统治者和政客为楷模,潜意识里无法摆脱男权体制的控制。主人公这无奈的处境表明了作者的忧虑与彷徨,同时也启迪人们,妇女必须为争取权利而行动;《夜与日》运用了象征手法,“夜”代表女性,意指想象、情感和直觉,而“日”则代表男性,涵盖着对事实、理性和逻辑的崇尚。这一主题蕴涵了男女两性的对立互补,应相互融合的关系;在《雅各之室》里,作者凸现了男女两性之间无法协调的裂痕,也强调了两性之间的沟通无比重要;在《到灯塔去》中,兰萨姆夫妇的品质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男性死板僵化,恪守逻辑,女性灵活敏锐,无所不思,体现了女性对事物及人际关系深刻的洞察力;在弥漫着幻想色彩的《奥兰多》中,主人公经历了400多年之久的人世变幻,其性别也在沧海桑田般世事变迁中阴阳交替:他由起初的翩翩少年、王室宠臣转而变成了花容月貌的少妇,并创作了47部作品。在这个身兼两性的人物身上,无疑寄托了伍尔夫对于性别的思索,也是值得后世女权主义者反复玩味的不可忽视的杰作。在《一间自己的房子》里,她明确提出了“双性同体”的美学思想,这部著作可谓其女权主义思想成熟的标志。她批评作家执着于自己的性别,都用自己头脑的单一侧面在思考与写作,便都不是自由的、完美的。她指出这既不能归咎于男人,也 【作者简介】李利(1965-),女,陕西蒲城人,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英美文学。 74

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

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权威精品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 内容摘要: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通过提出并分析为何“要拥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和每年五百磅收入”的观点,以此来重构女性自我。同时,伍尔夫还积极寻求属于女性的话语方式,并提出了著名的“双性同体”的创作理想,唯有此才能“成为自己”。 关键词:伍尔夫女性自我女性话语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 1)被认为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性作家、西方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先驱,《一间自己的屋子》是其代表作之一,它出自1928年伍尔夫到剑桥大学所作的两次演讲。此书的出版在当时一鸣惊人,直至今天,它仍是伍尔夫所有著作中最具知名度的一篇,被后世的女权主义者们公认为女权主义运动的宣言。 一.伍尔夫与《一间自己的屋子》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如果生命有一个基地,它就是记忆。”[1]那些已经远逝了的往事,甚至为伍尔夫的生命定下了一个基调,构成了她生命的底色,它们与伍尔夫的一生相互交织,至死方休。 她于188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肯辛顿,那是一个文学世家,谨守着维多利亚传统。她是莱斯利·斯蒂芬爵士与裘丽亚·达克沃斯所生的第三个孩子,第二个女儿。 父亲是一个著名的传记作家,有一个大的图书馆,优越的家学孕育了伍尔夫的文学天赋。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无权

接受正统教育。父亲直至临终,也不忘查账,经常为她和姐姐文尼莎超出的花费而动辄大怒。父母去世后,她的异父兄长乔治·达克沃斯接替了父亲对她们姐妹的经济压迫,甚至逼她们到上流社交场推销自己以谋婚姻之路。她和姐姐后来靠继承的的一点财产才摆脱了乔治,开始了她们自己的生活。为贴补日常花费,伍尔夫开始为报刊撰稿。此后,姑妈留给她为数不少的遗产,为她的创作之路打下物质基础,至此获得了更多的自由。鉴于此,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她写道:“某天晚上我得到拥有这笔遗产的消息和国会通过妇女有选举权差不多。”[2] 在此,叙述者“我”的立场与伍尔夫的态度不谋而合。因此在第一章开始,她就告诉读者,“尽我所能地,我只能贡献给你们一点意见,关于一件很小的事——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2] 二.被排挤的女性自我 鉴于女性在社会上的卑微地位,作者提出了这一观点,即女人写作一定要有钱和属于自己的屋子。作者用6章的篇幅,虚构了一系列生活中可见的实例,以此再现了被社会所排挤的卑微女性众像。 如在特里威廉教授写的《英国史》:“打妻子是大家公认的男人的权利,而且不论上等人或下等人一律如此做而不以为耻。……同样,假使女儿拒绝和父母所选定的男人结婚,就会被关起来,被鞭打,在屋里被推得东跌西撞,而大众恬不为怪。婚姻并不是个人情感的事,而是家庭贪婪的工具,……男女双方或是一方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订婚了,几乎还不出保姆管教的年龄就结婚了。”[4]18世纪之前的女子几乎没有历史,从婴儿房被直接推进了婚房。 在虚构的世界里,妇女就像烽火般在诗人笔下燃烧,但现实中的女性却是何其苍白。“于是一个很奇怪、很复杂的人就产生了。在想象里她占着最重要的地位,实际上她完全不为人所注意。她把诗集从头到尾充满,她只是不出现在历史

试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一)

试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一) 论文摘要:伍尔夫是公认的女权主义先驱者和女权运动的精神领袖,但她不愿将自己囚于单一性别的一极。她提出了关于文学创作中的双性同体思想——双性同体的大脑是最佳的文学创作状态。伍尔夫的家庭背景影响及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促使其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在伍尔夫三部具体作品《到灯塔去》《奥兰多》和《一间自己的屋子》中,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得以充分体现。 论文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文学创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批评家。她因独有的对生活的感性和细腻的语言特色,以及对于意识流写作手法的大胆尝试与创新,使她的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然而,她对于女性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深刻关注更加引人注目。纵观伍尔夫的一生及其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她对文学创作中的双性同体思想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在《到灯塔去》《奥兰多》和《一间自己的屋子》等论着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多次强调:囚于单一性别的意识是艺术创作的大敌。一个男性或女性艺术家具有太强的男性或女性意识,会妨碍他们具备人类统一的整体性视角。只有在精神上达到两性的和谐,从而摆脱性别角色的束缚,才能最终实现艺术的最高境界。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伍尔夫的三部不同时期的作品《到灯塔去》《奥兰多》和《一问自己的屋子》,揭示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及其在有关文学创作中的反映。 一、双性同体的文学起源及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 文学,是一种对人类思想和生活的艺术反映形式,我们在其中随处可以见到双性同体思想的印记。双性同体的概念在其中被扩展为对性别思想的超越。其实,在伍尔夫之前的文学先驱的作品中,就已经对这个思想或多或少地提及和做了初步探索。如在荷马史诗中,很多神看起来就是双性同体的,这可能是在文学作品中首次出现的双性形象。之后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也塑造了女扮男装的女性形象。直到18世纪中期,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得到关注和分析。如《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以及《第十二夜》中的薇奥拉,表达了莎士比亚对既端庄美丽又智勇双全的女性的赞许,也表达了两性融合的文学理想。但是,众所周知,伍尔夫是第一个正式把双性同体思想引入文学中的作家。 作为女性主义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主要受到了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父母互相支持和依靠的和谐关系对成长中的伍尔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伍尔夫出生于一个知识贵族之家,父母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她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报刊撰稿人、编辑和作家。他“正直、严格、富于理性和强烈的道德感”,他的性格具有严格明晰的理性主义精神;母亲朱莉亚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美丽、坚韧并无私。伍尔夫在回忆父母时曾这样评价:“丈夫和妻子深爱着彼此,她为他而活,打理家务减轻他的后顾之忧;他欣赏她的美德和平和。” 尽管生活在一起的父母是互相依靠又性格互补的,但成人后的伍尔夫却道出了他们性格中的弱点,受到剑桥理性主义和逻辑思维方式训练的父亲,没有色彩、温度或形体,只有无数精确明晰的线条。他严厉地管教孩子,像在教练一只划船队,而另一方面,他又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一样对妻子无尽地依赖和索取;母亲默默为家庭和子女奉献,她虽然是受人赞许的妻子、母亲,自己的个性却消泯一空。正是这种遗憾促使伍尔夫不断探求一种半雌半雄的思想状态.而达到既两性和谐又个体丰富独立的精神空间。 其次,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也促使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追求的是妇女权益。而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二次妇女解放浪潮主要是弘扬妇女的本质,她们中的大多数是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伍尔夫处于两次妇女运动浪潮的低谷,一方面,她继承了妇女运动争取自由平等的进步观点,同时她也意识到该运动中所暴露出来的局限。因为在第一阶段追求两性平等和妇女权益的运动中,恰恰也在无形中促成了“男性中心主义”;第

双性同体视野下的伊莉莎——《菊花》的女性形象分析

张丽丽 (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摘要:斯坦贝克经典短篇小说《菊花》塑造了一位兼具女性与男性气质的女性形象伊莉莎。本文从双性同体的角度来分析伊莉莎的双重性别身份,洞鉴父权制社会中女性所承受的压抑人性的磨难,继而透视作家本人对父权制社会女性生存状态的隐忧以及他对两性和谐的探索和期盼。 关键词:双性同体;男性气质;女性气质;两性和谐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66-03 一、引言 “双性同体”的本义为生物学领域里的“雌雄同体”,意思是动植物雌雄同株或兼具有雌性和雄性双重特征。在神话、宗教、医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双性同体”这个概念都有所涉及,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中国的创世纪神话中,暗含着一个“双性同体”的始祖,天与地本是融合在一起的,后来因某种原因才相互分离,天代表男性,地代表女性。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圣经》中也蕴含着“双性同体”的思想,人类的始祖亚当原本是一个双性人,夏娃是用亚当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的,是亚当“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这表明,早期社会人类的发展是由男女两性共同完成的,男女两性之间相辅相成。自从男女被分开后,他们就不断地寻找另一半,渴望能够重新结合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讲,“双性同体”是作为古代人表示全能、力量以及自足的普遍公式。人们似乎觉得,如若具备终极力量和最高存在的意义的神圣性或神性,它就必须是两性兼体的。 “双性同体”的概念在文学批评中的首创之功当归于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她在小说《一间自己的屋子》中指出“卓越的作家应该是两性融合的,也就是同时具备男女双性的素质”,“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力量。……最正常,最适意的境况就是这两个力量在一起和谐地生活,精神合作的时候。”[1]虽然伍尔夫的初衷是追求一种女性写作的最佳状态,但她的“双性同体”观颠覆了男权社会性别角色二元对立的等级模式,为后世追求男女两性和谐、平等的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光明的大门。 《菊花》①讲述的是加利福尼亚州萨利纳斯山谷一个农场里亨利和伊莉莎这对夫妇在特定一天的生活,以及发生在女主人公伊莉莎与一位赶车补锅匠之间的故事。作为斯坦贝克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菊花》自发表以来就赢得世人广泛的关注和经久不衰的研究热情。他们主要从女性主义、象征主义、生态主义等角度进行研究,来挖掘文本中“深刻的东西”,其研究成果对于激发新的研究兴趣、开阔视角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本文立足双性同体(Androgyny)的角度,对伊利莎进行“双性”解读, 通过分析伊莉莎身上所体现的女性气质、男性气质以及男女气质的冲突,洞鉴父权制社会女性所承受的压抑人性的磨难以及斯坦贝克对两性和谐的期盼。 二、伊莉莎的双性表征 “性别的中性化或双性化,决非一般的带有否定和扭曲含义的所谓‘不男不女’的同义语,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较多的男性气质和较多的女性气质的人格特征。”[2]在《菊花》这部小说里,斯坦贝克通过伊莉莎这个具有双性特征人物的塑造,把美国20世纪30年代父权社会里女性普遍的生存状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房中沉默的“天使”:男权文化界定下压抑的伊莉莎 当时的社会认为,真正的女性应该是“虔诚的,纯洁的,顺从的,持家有术和深居简出的,并将此定义强加于女性的身上”[3]。伊莉莎就是这样一位被囚禁在父权社会对女性角色既定牢笼中的万千女性之一,她被迫退到女性的活动空间—房舍和花园。作为一位称职的家庭主妇,房舍被打扫得“整洁、明亮”,“精致的白色的农舍”四周环绕着紫色的天竺葵;生活也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冬草储备了起来”,还在“房前台阶上放着一块供擦泥的垫子”,在“房

颛顼的双性同体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颛顼的双性同体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摘要:中国古代一位重要大神颛顼一向被认定为男性,但他在内里其实具双性同体的特征,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慢慢变褪成了纯粹的男神。中国古代许多重要的大神都具有这种特征,这种双性同体的特征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和丰富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颛顼;男性;女性;双性同体;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志码:A 屈原诗歌中涉及到的中国古代神话中,大神颛顼的神性十分特别或者说矛盾,但这一点似乎到现在还没有被研究者意识到。 屈原在《远游》中叙述自己想象性“环球”神游的路线是“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微间”,沿着太阳运行的路线,先东方南方而后西方,最后是北方:“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顼乎增冰。”北方在中国古代神话时空中对应的时间是冬季和黑夜,无论时间还是空间区位,都是太阳沉落的区位,则颛顼是主管寒冷黑暗世界的大神是无疑的,中国古代神话中关于五方帝神系统中,颛顼是处于北方的主神。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屈原又在《离骚》开始就唱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帝高阳”何人?王逸注曰:“高阳,颛顼有天下之号也。”王逸以来,历代注家对此均相沿袭,确认颛顼乃是高阳氏。而“高阳”

就其本义。当为“明亮的太阳”、“高高的太阳”之意,也就是说,颛顼乃是一个高悬天空的明亮的太阳神。那么颛顼究竟是一个黑暗的太阳神还是一个光明的太阳神呢? 这个问题还与颛顼的性别问题联系在一起。 在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中国古代神话资料中,太阳神都是男神,因此,太阳神颛顼是男神大约是没有问题的。在迄今为止笔者所见的所有有关研究成果中,颛顼的性别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没有人不认为他是男神,但这个认识其实有点问题。 在远古时代,鲧主要是一位女性神,在此基础上兼具双性同体的特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同一个神既是男性,又是女性?这个问题暂且搁置以后再论,我在此要指出的一个事实是,在中国古代,并不仅仅是鲧具有这种双性同体的特征,一些重要的大神,实际上都内在地具有这一特征。在这些大神中,颛顼是最突出的例子之一。 几乎没有人怀疑过颛项的性别:他是一个男神。而且在秦汉确立的五方帝神系统中,还是一位地位显赫的男性天帝。袁轲先生说他的地位仅次于黄帝,且曾代黄帝统治过天下诸神。颛顼作为男性神从来无人怀疑,特别是下面这则资料,最能证明他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思想解读-5页文档资料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思想解读 伍尔夫是享誉世界的英国著名女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是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她不仅是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也是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作为一名女作家,她敏锐地察觉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的困境与低下的地位,并积极在自己的生活与创作中探索女性的出路。不同于很多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她对男性并没有偏执的敌意与仇恨,反而提出,男女两性分别代表了理性与感性、逻辑与直觉,双方各有不足与缺陷,只有共存共融,裁长补短,才能相辅相成,携手共进。她因此创造性地提出了“双性同体”理论,颠覆了男权文化的二元对立关系,认为“也许一个纯男性的脑子和一个纯女性的脑子都一样不能创作”,而“半雌半雄的脑子是会起反响的,多孔的;它是能毫无隔膜地转达情感的;它是天生能创造的,炉火纯青而且完整的。”[1]在她眼中,只有接受双性同体,才能消弭两性矛盾,达到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只有具有双性同体思想的作家,才能创作出真正有创作力与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她笔下的奥兰多从一个风流成性的男性贵族蜕变成了一个才思敏捷的女作家,完美地体现了她倡导的双性同体思想;而在其代表作《到灯塔去》中,她描述了传统的男女两性关系以及双性同体的形成过程,全面地揭示出她的女性主义思想。 一、传统的男女两性关系 《到灯塔去》包含“窗”,“岁月流逝”和“灯塔”三部分。小说的情节虽然简单,却体现了伍尔夫对两性关系的真实想法。第一部分“窗”用占了全书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只描述了拉姆齐一家一个下午的时光。在这个平凡的下午,没有发生任何不寻常的事情,但作者通过优美诗化的

语言,向读者娓娓揭示了两夫妇的相处之道。作为维多利亚时代典型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他们扮演着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拉姆齐先生外出工作,赚钱养家;夫人操持内务、管教孩子――体现了男女两性二元对立的关系。在一般社会认知中,男性优于女性,因此有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男性比女性更理性、冷静、善于思考,因此作者赋予拉姆齐先生哲学家的身份,让他在世俗的纷扰中探索庄严的主题。女性感情天生比男性更细腻,因此也更能体会他人的感受。拉姆齐夫人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却总在独处时陷入沉思,在精神世界里追寻生命的本质与人生的意义。两人一个在物质世界徜徉,一个在精神世界遨游;一个在客观世界探讨理性,一个在主观世界倾向感性;一个强调事实,一个侧重感觉。小儿子詹姆斯渴望到灯塔去,拉姆齐先生断然拒绝称明天天气好不了,而夫人则温言抚慰他说只要天气转晴就让他去;两人在花园散步时各怀心事,先生在迟疑于要不要跟妻子提起自己的哲学著作,夫人则在犹豫要不要和丈夫说家里的修理费需要五十镑。两人表面上是模范夫妻,婚姻幸福美满,实际上却对世界的关注点不同,彼此欠缺沟通交流。 第二部分“岁月流逝”描述了这个家庭十年的变迁,所占篇幅不到全书的十分之一,却对前后两部分起了关键的承上启下作用。十年时间稍纵即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拉姆齐夫人去世,女儿普鲁难产而死,儿子安德鲁在战争中死亡,所有的家庭矛盾都在历经分离与痛苦后消逝了,第一部分里表现出的传统的男女两性对立的关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碰撞,理性与感性的博弈,最终在流光易逝的岁月中消弭于无形中。这也为第三部分想要表达的男女两性从对立走向统一,即“双性同体”观的形成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主义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从顺应论的角度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3 A Study of Foreignization in Film Dubbing Translation 4 Paradox in American Culture: Mainstream and the Trend of Multiculturalism 5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 6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7 Beowulf: A Christianity Guided Pagan Epic 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 论英语商务合同中状语从句的翻译 1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1 广告中英语歧义的研究 12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 13 分析《华伦夫人的职业》中母女矛盾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14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 15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社交称谓 16 论基督教教义对美国人慈善观的影响 17 浅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18 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 19 中西方在养老孝道方面的差异 20 浅析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21 英语谐音双关的语义特点及其不可译性 22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对比 23 Feminism in To the Lighthouse 24 英语文化中身势语的性别差异 25 Saussure’s Five Contributions to Linguistic Study and Its Modern Applications 26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 27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哈克和吉姆的人物形象分析 28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29 读者在文学文本多元解读中扮演的角色 30 Influences of Encouraging Words on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Classes 3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2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33 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芬青少年时期的比较研究 34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美剧字幕翻译 35 《西风颂》两个汉译版本的文体分析 36 东西方人名文化与翻译—以英汉人名为例 37 商标文化特色和翻译技巧 38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Problems and Suggested Solutions 39 论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有效沟通 40 文类、历史与受众心态——论小说《红字》的电影改编 41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 42 英汉道歉语对比研究

浅析英美小说中的双性同体

Androgyny in A Room of One’s Own and A Rose for Emily 万木春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androgyny”in Carl G Jung?s concept belongs to the system of mythology and archetype. That is, each individual has some characteristic of the opposite Sex. Anima is the soul of man and his feminine inner personality,which is present in the unconscious of the male. And animus is the masculine inner personality present in women. The mother archetype stems from an intensification of all anima instincts. These three combine to make the full sense of androgyny. Jung?s and Virginia Woolf?s androgyny concept are presented in this essay The short story A Rose for Emily demonstrates the overdevelopment of mother archetype. Besides this, this thesis explores Woolf”s vision of androgyny in art creation. To Woolf, androgyny is the most propitious writing state, in which a writer can make a perfect artistic expression. At last there is the conclusion that two works present two concepts respectively, and literature is still connected with countless examples of androgyny. Key Words:androgyny, mother archetype, anima, animus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浅析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浅析 一、引言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之一,更是一位重要的女性主义小说家。作为20世纪女性主义的先驱,她的女性意识贯穿于几乎每一部主要作品之中。美国的玛丽·伊格尔顿认为:“从很大程度上讲,女性主义批评很难超越伍尔夫,她的思想预示着女性主义批评的多元化。无论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还是从后结构主义的角度进行的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均以她的思想为出发点。”[1]本文力图从其女性主义思想来源和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两个方面来分析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 二、女性主义思想来源 首先,弗吉尼亚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位著名的评论家、学者和传记家。父亲的渊博知识对年幼的弗吉尼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弗吉尼亚也是自幼在父亲的书房里博览群书,为日后文学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维多利亚时期父权制思想根深蒂固,重男轻女。虽然弗吉尼亚天生聪慧,但父亲仍然只是将她的哥哥送到学校,而把她留在家中。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使她产生了对父权社会的不满和怨恨。 其次,由于家庭背景的特殊性,幼年时期,弗吉尼亚和姐姐都曾遭受同母异父的哥哥乔治和杰瑞德的性侵犯。关于这一点,伍尔芙在信函、日志和论文集中都有写到,她说:“一想起我的同母异父哥哥,我就羞耻得禁不住颤抖起来。在我六岁的时候,他站在我身边,用手摸我的身体的下部。”[2] 维多利亚时期的父权制社会中,男性占主导地位,他们是家庭的支柱,可以任意支配家里的一切,包括家中的女性。这段经历对于伍尔芙来说是屈辱,在后来她的作品《存在的瞬间》中。她痛苦地回忆道:“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条不幸的小鱼与一只巨大而骚动的鲨鱼关在同一个水槽里。”这样的经历更加使她产生对父权社会的厌恶,并使她成年后无法接受任何男性的性爱。而和姐姐凡妮莎这种亲密的关系使她感觉到舒适,激发了她同性恋的倾向。 最后,1904年弗吉尼亚的父亲去世后,她和姐姐凡妮莎搬到了布鲁姆斯伯里。后来以她们和几位朋友为中心创立了布卢姆茨伯里派文人社团。在这个社团里,其核心成员包括艺术批评家、传记作家、文学批评家、经济学家、哲学家、诗人等等。他们经常聚会,谈论各种话题。而伍尔芙作为主要记录人,自然而然结束了团体中的一些思想,其中追求妇女解放、追求男女平等等都是她女权注意思想的核心。所以布鲁姆斯伯里社团的经历为伍尔芙日后成为一个具有洞察力、批判性的女权主义者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女权主义思想的体现

小说简介

小说简介小说:它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以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发展及贯穿主题的美学原理为表现的文学艺术作品。 概述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或人物,故事,环境(简写)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又叫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包括;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又叫侧面烘托)) 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小说中典型人物的解说 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小说中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虚构性”与“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 考点一把握文章大意考向1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达洛卫夫人》中追求双性同体

Agony in the Struggle for Androgyny in Mrs. Dalloway by A thesis presented to the School of English Studies of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 May 18, 2015 Class: 2011-07 Advisor: 西安外国语大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达洛卫夫人》中追求双性同体的痛苦

摘要: 虽然诸多女性主义研究者曾透过社会运动、父权压迫等多个视角对《达洛卫夫人》展开探讨,但文中双性同体的内心痛苦却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将通过文本分析法,从小说中角色间的关系,以及主线人物体现的对称性主题这两大角度分析两性在追求双性同体过程中面临的心理痛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一战后两性的自我意识和身份认知,从女性心理层面观察现代女权运动,从而丰富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关键词: 双性同体;女性主义;心理痛苦;一战后

Agony in the Struggle for Androgyny in Mrs. Dalloway Abstract: As Virginia Woolf’s masterpiece, Mrs. Dalloway holds a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modernist literature. What’s more, it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in literary study of Feminism. Though most of scholars have interpreted this no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triarchy or discrimination, I think the mental dilemma of Androgynous consciousness needs more concern. This thesis, applying the method of text analysis, probes into two major aspects: gender relationships among characters and opposition presented by Clarissa and Septimus. Based on such a study, this thesis tries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agony in the struggle for Androgyny in Mrs. Dalloway. It will also investigate gender identity and gender relations after World War I. Through its analysis, this thesis hopes to discover the psychological obstacles of Feminist Movement as well as to enrich the study of feminist literature. Keywords: Androgyny; Feminism; psychological agony; after World War I

两种力量的融合——双性同体思想在《夜色温柔》中的体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15799538.html, 两种力量的融合——双性同体思想在《夜色温柔》中的体现 作者:徐文婷 来源:《商情》2010年第34期 【摘要】菲茨杰拉德一生见证了女权主义从萌发到兴起的全过程,作品很大程度上受到女权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夜色温柔》中主人公自身男性力量和女性力量之间的融合过程,人物性格和命运的不同,从不同层面体现了弗吉尼亚·伍尔夫不断成熟的双性同体思想。 【关键词】男性力量女性力量双性同体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爵士时代的杰出作家,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美国生活的各个层面。19 世纪正是美国的大变革时期,各种运动蓬勃兴起,女权主义运动就是其中一支重要的队伍。菲茨杰拉德出生时,女性问题刚刚进入人们的视野,在20年代达到高潮,可以说他的一生见证了女权主义从萌发到兴起的全过程。因此,他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女权主义运动影响。此外,家庭环境和社会潮流也对菲茨杰拉德日后的性格形成和写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菲茨杰拉德笔下很多人物形象都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都明显受“双性同体”的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因为“任何作家在写作时想到自己的性别都是致命的。做一个完全简单的男人或者女人都是致命的。人必须要是有男性气的女人或者带女子气的男人。”(伍尔夫,1929) 众所周知,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第一个正式把双性同体思想引入文学中的作家。伍尔夫于1929年出版了长篇论文《一间自己的屋子》,文章以宏大的历史目光与开阔的思想视野,对 女性文学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思考,明确地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意的境况就是在这两个力量一起和谐地生活、精诚合作的时候”。(伍尔夫,1929)这个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同男性中心的单一批评标准相对抗,而且也可看作是对性别二元对立进行解构的一种最初尝试。伍尔夫指出,卓越的作家应该是两性融合的,也就是同时具备男女双性的素质,只有在作品中同时展现不同的性别元素才能创造出再现生活全部的伟大作品。《到灯塔去》和《奥兰多》等作品揭示出伍尔夫逐渐发展成熟的双性同体思想。在《到灯塔去》中男性和女性的二元对立被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而在《奥兰多》中,通过解构,伍尔夫揭示了这种对立的真正原因,通过奥兰多这个人物,伍尔夫创造了一个真正的双性同体形象,实现了她的理想——在一个个体中的真正融合。 《夜色温柔》中迪克、尼科尔和罗斯玛丽这几个人物形象体现了“双性同体”思想不断成熟的各个层面,他们的性格、思想和行为方式体现出男性力量和女性力量的对立以及追求融合的过程,造就了人物的不同命运,塑造了作品中鲜活的形象。作品中男性力量代表着在物质世界

弗吉尼亚·伍尔夫

弗吉尼亚·伍尔夫 阅读天地 0606 1754 弗吉尼亚·伍尔夫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结婚。1917年,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诗集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入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就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她指责贝纳特、威尔斯、高尔斯华绥等作家花很大心血去描写无关宏旨的物质生活背景和人物环境,而不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作品,即使结构再严谨,技巧再精妙,也不可能再现生活的真实,只能得其形而失其神,令人失望,这类作家只能称为“物质主义者”。因此,要“拯救英国小说的灵魂”,就要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