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笔记(全套完整版)

美学笔记(全套完整版)

美学笔记(全套完整版)
美学笔记(全套完整版)

美学笔记(全套完整版)

————————————————————————————————作者:————————————————————————————————日期:

美学

18C中期,一般认为第一个给美学学科命名的人是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1735第一次运用此概念。1750年发表了“Aesthetic/aesthetic”命名的著作。他将美学看做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将美学视为独立学科,影响巨大。鲍姆嘉通被西方人称为“美学之父”

王国维,1904发表《红楼梦评论》、1908发表《人间词话》

1907在《静庵文集续编》中说“余渡哲学有日矣……”并由此转向文学

蔡元培:1916提出“美育代宗教”观念

朱光潜:1933年完成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

宗白华:诗集《流云》

邓以蛰:《诗与历史》、《书法之欣赏》

蔡仪:《新艺术论》、《新美学》。贡献:主要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研究美学

二十世纪下半叶:我国美学研究有两个黄金期。一是1957-1962年的全国性美学大讨论,当时形成当代美学“四大派”(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时间派)。代表人物是高尔泰,蔡仪,朱光潜,李泽厚。二是文革十年,美学遭殃,观察多年,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复苏,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美学是热门学科之一。这一时期,美学界的著名人物,除了四派的代表人物,还有王朝闻,蒋孔阳,周来祥,叶朗等

美学学科的属性和特点

美学既非自然科学,亦非社会学科,尽管它们之间有联系。

康德认为,“没有对于美的科学,只有对于美的批判”“因为谈到对美的科学,那就应当在其中科学的,也就是通过证明根据来决定事物是否必须被看做美的;因而关于美的这个批判,如果是属于科学的,它就决不会鉴赏判断”

这朵桃花是植物(认识判断)

这株桃花香(感觉判断)

这朵梅花美鉴赏(审美)判断超功利人心灵中有共通感

美学是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主要特点:

1、反思性。人文学科的研究关涉人对自身生存方式。生有意义的自我意识和反思,而主要

不是自然,社会现象的客观规律:美学研究审视我们欣赏美,创造美和艺术的方式。主要引导我们反思自己做出审美判断的方式和条件

2、主观性。人文学科的研究离不开价值原则的确定,因而具有较强主观性。美学研究反思

并建立美与审美的标准,表现出人对生存的理想境界的追求,这与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对对象的冷冰冰的客观态度是不同的。

这种主观性还表现在,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更侧重反思,直观和体验对于审美判断的批判,对于艺术品的批评,依赖于个体的内心直觉,生命体验

3、综合性。美学是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具有广泛、密切的关系

在西方美学史上,美学首先与哲学,伦理学联系在一起。美的问题在哲学的视域探讨

其次,美学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联系在一起

近代以来,美学受到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成果,方法渗透到美学研究中

鲍姆嘉通通过对美学学科的辩护:哲学不会想把自身同人类知识中如此伟大的一部分财富疏远开来

美学研究对象

鲍姆嘉通的观点:“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但就它本身来看),这就是美: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正确,哲学观。怎样以正确方式去思维,是作为研究高级认识方式的科学。美,指导怎样以美的方式去思维,是作为研究低级认识方式的科学”对他的看法的理解:

1、他把美学作为与逻辑学相并列的学科来认识,美学是低级认识论

2、他认为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以美的方式去思维

3、他认为美学是美的艺术的理论,这至少意味着艺术是美学的对象

当代美学界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

美学研究美;美学研究艺术;美学研究审美意识,美感经验;美学研究审美活动或审美关系一个综合性观点

一、美学研究美

这种看法主张美学要研究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其理论倾向是本质论的,即追问美的根源,探讨美之为美的道理

它面对广阔的审美现象,研究各种具体形态的美。如自然美,艺术美

假定了美是实体性的客观存在,认为美可以被认识

这观点被西方美学所批评,本质论,本质主义已不占主导地位

二、美学研究艺术

此观点以黑格尔为代表,认为美学就死“美的艺术哲学”

黑格尔认为艺术高于自然,因为艺术是人的心灵的创造,心灵及其产品高于自然

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自由创造在美学中的重要性。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理解了高级的艺术美,可以有助于理解低级的自然美

总的看,这种观点还是狭窄了,现实生活,自然美和许多审美现象并不属于艺术却仍在美学范畴内

三、美学研究审美意识和美感增强

人类审美活动是一种意识活动,人类的美学思想是从审美意识发展而来的,因此,美学当然要研究人类审美意识或美感经验

这种观点是随着19C实验心理学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把美学的研究从外在客观世界转移到人的内心的主观反映,重视审美过程人的意识活动的规律以及心里和生理的活动规律

距离说,移情说,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说等。都是把美感经验作为研究对象而产生的结果四、美学研究审美活动或审美关系

这种以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为依据,特别是马克思的《巴黎手稿》

或强调审美活动,认为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一个最简单,最基本,最确定的事实。不是在人和自然界之上,之外存在着一种独立的美,然后才有人类的审美活动,而是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产生和形成了美

或强调审美关系,认为人家之所以能够欣赏美,是因为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审美关系。那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美学要研究这种审美关系本身

五、一个综合性观点

蒋孔阳《美学新论》把各家观点加以综合形成一种他认为比较全面的看法:“美学应当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通过艺术来研究人类的审美意识会美感经验,通过艺术来研究各种形态范畴的美”

人类的审美活动及其所面对的审美现象极其广阔,绝非艺术所能局限,都能通过艺术反映出来。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等。都集中的反映到艺术中来,因此,以艺术作为美学关系来研究的主要对象,既可以防止美学研究对象的漫无边际,又可以把人类审美活动和客观存在的种种审美对象,都纳入美学研究道德范围。

什么是美学?

传统美学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美论、美感论、艺术论等三大课题

美学的研究方法:

1、基本的方法论原则:理论与实践结合;逻辑与历史统一;多元选择

方法论:历史与历史的统一

历史:时间系列,有偶然性,感性的

逻辑:排除了偶然性,含规律合目的,理性的

从美学来说,就是美学的思想体系是人的审美活动的符合规律的逻辑展开。不同的美学思想体系。由于其逻辑思维起点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面貌,如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

美学:审美对象、审美意识艺术家-创作活动-艺术品-欣赏与批评

2、主要方法举例:

哲学方法(最基本)

心理学方法、文化学方法、历史学方法、形式主义方法

哲学方法:1、运用哲学的观念来思考美与审美的问题,不同的哲学观点产生不同的美学观念,如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叔本华、马克思、海德格尔等哲学与美学。2、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与方法:如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语言分析哲学,后现代主义思想等对美学的影响。3、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儒释道

经典观点1:柏拉图:美是理念

A、柏拉图将观念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他划分了两个世界。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即现象界

与观念界B、人们认识现象世界只能获得“意见”,只有认识观念界,才能得到真理C、“美是什么”只能到理念界中去追寻

1、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

2、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3、它只是永恒地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它自身同一;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泉源,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但是那些美的事物时而生,时而灭,而他却毫不因之有所增,有所减。个别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分有”了美的理念;个别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模仿了美的理念。

艺术是模仿的摹仿,与真理隔了三层。艺术品对于真理没有多大的价值,它不是由人的理智产生的,不能发展人的理性,而培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所以诗人被他逐出“理想国”。

评价:A、柏拉图把个别与一般对立起来,把现象与本质对立起来。把艺术与真理对立起来,在理论上遇到很大困难

B、贡献影响,他是第一个对美的研究提出更深刻的要求的人,即美的真理不在于现象的规律性,而在于本质的普遍性,他把美的本质论思考方式突出出来,把美的本质问题突出出来,影响深远,以至今日。

C、英哲学家怀特海认为:一部西方哲学史只不过是对柏拉图的诠释

经典观点2:康德: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

康德哲学是批判哲学,即对人的心意能(知、情、意)进行批判。从美学方面说,他要考察1、对象成为美的对象的可能性条件是什么?2、审美者的心理成为审美的其条件是什么?

他抓住审美意识的心理特征,提出了美的分析

康德:美的分析

1、美不在于事物的存在,审美不包括利害关系,审美超脱了任何利害关系,包括(道德的

和生物的)对对象存在存在无所欲求的,自由的快感。一个自然欲望的对象,和一个由理性律令加诸我们的对象,都不能让我们有自由去形成一个对我们是愉快的对象。

2、美是不借助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对象

判断在先,还是愉快在先,是由愉快而判断,还是由判断而愉快,这是审美的要害所在,如果愉快在先,由愉快而生判断,这判断就只是个性的,经验的,只是一种感官愉快。只有判断在先,由判断而引起愉快,才是有普遍性,才是审美。

3、美是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

美的对象之所以美,是因为对象的形式适合于我们主观的想象力与理解力的自由和谐活动,这就是美的合目的性

4、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做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

康德假定了一种“共通感”,作为审美普遍必然性的必要条件,所谓“共通感”即感情上的共通,是“人同此心,心同此感”。“共同感”是限定表明审美情感的普遍性质,它不是私人的感情,因而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交流要求别人必然赞同我们的判断。

5、美是善的象征

美是德性——善的象征,并且也只有在这种考虑中(一种对每个人都很自然的,是每个人都作为义务向别人要求着的关系中),美才伴随着对每个人都来赞同的要求而使人喜欢,这种内心同时意识到自己的某种高贵化和对感官印象的愉快的单纯感受性的超升,并且对别人也按照他们判断力的类似标准来估量其价值

评价:

康德关于美的分析是深刻的,他突出了审美活动的特殊性,突出审美活动中主体的能动性,揭示了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如审美与功利,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审美的普遍性必然性问题等

康德美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他的影响是深远的

经典观点3: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是理性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是一个理性逻辑系统,是一个有秩序的存在,它的根据是理念或绝对理念,理念的合规律运动,使世界成为合理的,使现实成为合理

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因为“一切存在的东西只有在作为理念的一种存在时,才有真实性”因为理念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从属于他的哲学学说,他认为“美就是理念”“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个命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念,这是内容、目的、意蕴。二是感性显现,这是外在表现。三是二者统一,即“感性显现的理念成为美”

这就是说,在美中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观实现了统一,这种统一是自由的“美本身即是无限的,自由的。美的内容固然可以是特殊的,因而是有局限的,但是这种内容在它的客观存在中却必须显现为无限的整体,为自由。”(《美学》第一卷P.143)

个别的感性形象表现了具有普遍性的意蕴,这就是黑格尔关于美的理想。“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观存在里与它本身的这种协调一致才形成美的本质。但是把一切结合成一体的绳索以及结合的力量都在于主体性,统一,灵魂,个性。”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是认为美是自由心灵的感性显现。

评价:黑格尔美学强调美的欣赏和创造中人的心灵自由,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的缺点在于他的唯理主义。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的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

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按照他的观点,现实生活的美高于自然美,生活美和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他说:“真正的最高的美还是人在现实世界中所遇到的美,而不是艺术所创造的美。”

他认为“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又说“艺术的力量通常就是回忆的力量”。“艺术作品任何时候都不及现实的美或伟大”

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美论的评价

与黑格尔的美论相比,车氏从抽象的理念世界回到了人的现实生活,强调艺术和审美都以现实为根基,这是他的贡献;

但他没有看到生活与艺术和审美的复杂性及其辨证关系,他把审美与功利的关系模糊了,这是比较严重的缺陷。

海德格尔:美是真理之无比的光辉

1、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林中路》,美学代表作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2、海德格尔的哲学主题是探讨存在的意义,也即人存在的意义。他认为西方哲学由于受到主客二分的对象性思维方式的束缚,对存在的思考走入了歧途。不但没有达到存在的真理,而且遗忘了存在,海德格尔用现象学(胡塞尔)的方法,把存在置于时间中加以考察。现象学的方法即“回到事情本身”。把对世界了解的观念悬置起来。

3、海德格尔所讲的存在实际是指人的存在。他以“此在”表示人,个人。此在有两个性质:第一,此在要去存在或生存,第二,此在之在总是我的存在。他在“此在与存在”的关系中思考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自由就是让人生存,这就是真理,人生存的理想是“人诗意的栖居”

4、海德格尔立足于存在的真理来思考艺术和美的性质。美属于真理的自行发生,艺术和美的实质是建立世界,呈现存在的意义。

5、评价:海德格尔的美学理论,改变了黑格尔思想中的唯理主义倾向,改变了西方传统思想中主客二分的对象性的思考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高尔太:美是自由的象征

著作:《论美》《论美是自由的象征》《寻找家园》

观点:

1、否认美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认为美是人类对事物自发的评价,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主观。就没有美。

2、人为什么能赋予客观事物以美?因为人是价值主体,价值是人的东西,只有对人来说,它才存在。价值尺度,只能是“人的尺度”

3、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价值观念就是自由,“美的形式是自由的信息,是自由的符号信号,或者符号信号的符号信号,即所谓象征,美是自由的象征。所以一切对于自由的描述,或者定义,都一概同样适用于美。”

人的自由如何表现出来?他认为“创造,这是人类自由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也是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主要形式。”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作为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是一种推动历史进步的,激进的活动。

评价:

高尔太关于美学的观点摆脱了当时美学界机械唯物论的倾向,充分肯定人在审美活动中的自由创造特性,这是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他把美与美感混淆了;他对于客观事物,历史现实对美和审美的制约性重视不够。

二、蔡仪:美是典型

代表作:《新美学》

观点:

1、客观现实事物的美,就在于客观现实事物本身,绝不是外加的,“客观事物的美不是为观赏者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也不是因观赏者的主观意识而变化的”

2、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所谓典型性,就是事物在个别性中充分他显现了种类一般性,充分的表现了这类事物的本质。美的事物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事物,就是由于它的本质更好的渗透于现象,而它的现象充分的体现着它的种类型。

在蔡仪的思想中,自然事物的美,社会生活的美以及艺术美的规律就是典型的规律,他认为马克思所说的“美的规律”就是典型的规律。

3、评价:

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即认为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遇到很多困难。例如,如果说美是不依赖于人存在的,那么自然美是否人类未有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哪?如果说美是典型的,那么典型的杀人犯是否也是美?

蔡仪的美学观具有直观唯物主义的特征,在方法上,他把美学当成了认识论,对人在审美中的主体创造性有所疏忽。

三、朱光潜: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文艺心理学》

观点:

1、他的美学思想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949年以前和1950年美学大讨论以后

前一阶段他主要受到了尼采、克罗齐哲学美学思想影响,形成了直觉主义美学观;后一阶段他学习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批判自己解放前的美学思想,重新思考美学问题,形成许多新观点。

2、所谓“客观”,是指美必须以客观的自然事物作为条件,所谓“主观”,是指美必须以客观的自然事物作为条件,所谓“主观”是指客观事物必须加上主观意识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这时才有美。所以,“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

3、把物与物的形象,美的条件与美区别开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物”是自然形态的加工,使“物”成为“物得形象”才是美。.

4、80年代初,朱先生在《谈美书简》中,反对从抽象概念出来讨论美是什么,主张从现实生活经验和艺术作品的实际出发来开展美学研究,而不要纠缠什么是美的本质。另一方面,他结合马克思《巴黎手稿》等著作的观点,认为不可能脱离人的实践来谈美和美感,肯定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坚持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的看法。

评价:

朱先生的美学观点主要是肯定人和人的创造性,肯定艺术的价值;在教条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盛行的年代,他坚持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维护艺术和审美的独立性,这是难得可贵的,实践证明,他的许多主张是正确的。

四、李泽厚:美是自由的形式

1、李泽厚的哲学是主体性实践哲学(人类学本体论),它建立在马克思的是将观点之上。所谓实践观点,在李泽厚的思想中,就是以自然的人化为根本的理论基础。

2、“自然的人化”是马克思《巴黎手稿》中提出的主要概念和思想,所谓“自然的人化”就是说人类通过漫长的社会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为人类所认识,改造,利用成为人化的自然,自身也因此被改变,人的内在自然也人化。

3、实践是人类自身形成的历史活动,是改造自然创造社会,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历史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对象被改造,劳动物化,劳动对象化了,对象对人说来促成了人的对象化,就是说在对象身上凝聚了人的本质力量,这样,对象就不是完全与人无关的客观对象,就是人化了的对象,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自然的人化”

4、“自然的人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一个事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必然与自由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李泽厚认为美的本质和根源也要从“自然的人化”中来探索。

5、正是在实践中,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了真正的渗透,交融与一致。理性才能积淀在感性中,内容才能积淀在形式中,自然的形式才能成为自由的形式,这也就是美。

所谓“自由”,不是任性和偏见。所谓“形式”,首先是一种主动造型的力量,其次才是表现在对象外观上的形式特性,“美作为自由的形式,首先是指这种合目的性(善)与合规律性(真)相统一的实践活动和过程本身”,然后才是这种现实的成果,产品或痕迹

6、审美能力是人性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人性能力,包括认识能力,自由意志和审美能力,他们都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才是人性的归宿。

认识总是有限,伦理主宰感性,只有在审美中,人才可以超出理性的控制,理性融化在感性中,以美为真,以美储善,以美立命《哲学探寻录》

7、李泽厚:美学作为第一哲学

美学在李泽厚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近期的论著中他提出“美学作为第一哲学”命题比较:美不是自由的象征,因为象征不过是一种精神性的,符号性的意识,观念的标记或活动,自由的象征局限于意识,观念领域,自由的形式则关系与生产的实践活动。

评价:李泽厚的美学观点视野开阔,意蕴深奥,他关于美的思想追求感性与理性,自然与历史,真与善的统一,但总的来看具有较强额理性主义特征。

五、叶朗:美在意象

观点:

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带有创造性;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美带有历史性

不存在一种实体性的,纯粹性的“美”:康德:自我不是实体。

禅宗:消消解实体性的心的本体

破除主客二分的对象性思考方式,才能回到事物本身,回到自心自性,进入主客二分和谐的状态。

美在意象,意象即情景交融的世界:意象的性质

1、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充满意蕴和情趣的感

性世界

2、审美意象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

3、意象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4、意象世界给人以人审美愉悦

美,一方面是超越,是对“自我”的超越,是对物得实体性的超越,是对主客二分的超越,

另一方面是复归,是回到存在的本然状态,是回到自然的境域,是回到人生的家园,因而也是回到人生的自由世界。美是超越与复归的统一。

4、评价:1、“美在意象”的观点是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华的发掘,是对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和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总结:是把禅宗的思考方式和现代西方现象学方法相结合,对美是什么问题的新阐释

2、“美在意象”的观点消解了美论研究中的实体性和主客对立的思考方式,肯定了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对审美欣赏和艺术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批评和转向

1、对实践美论的批评:

把实践本质等同于美的本质的倾向;理性化的倾向;重群体轻个体的倾向

2、反本质主义与美学研究的转向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反本质主义。

后现代主义思潮以解构主义为代表,主要人物有法里哲学家德里达,福柯等。解构世界的观念系统,它以寻求本质,意义为目标,把多样差异的客观现象归结为一。

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

从美学上说,即以为找到了美的本质,就能理解一切美的现象

德里达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有缺陷的,因为其中设置了多重二元对立,如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理性与感性,同一与差异,能指与所指等,而且在这些二元对立中,前者高于后者。逻各斯中心并不能把握事物的真实,真理,所以要加以解构。

解构的结果:德里达“放弃一切深度,外表就是一切”,“放弃一切深度”就是要放弃对本质,根据,意义的追求;“外表就是一切”就是肯定现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按照解构主义的思路,在美学研究中,把美的现象作为一个总体来追究其根据或本质的思考方式就要放弃。

2、美论研究的转向

A、从以美学的本质为重心转向以审美或审美活动为重心,即把审美或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基点。

B、转向审美文化研究

C、美学研究的多元化。问题多元,思维多元,观点多元

美感

第一节美感的性质

一、美感的概念:

1、美感这个概念有着多层的内涵。一般意义的“美感”是指审美意识或审美心理;广义的“美感”是指审美经验,包括审美知觉和审美愉悦。狭义的“美感”是指审美愉快。

2、美感就是欣赏美的心理活动。

二、美感研究的内容:

1、现代美学的研究重点是美感经验,或审美经验

2、传统美学对于“美感”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从哲学上规定美感的实质,一是从经验上探讨美感心理过程,构成因素及其规律。

三、美感的不易把握

美感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和经验,它的规律不是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因而不易把握

首先,美感的差异性很大,所谓“说道趣味无争辩”

其次,美感是变化的,具有不确定性

第三,美感是综合性的心理活动,往往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

四:美感的性质:

1、美感不是认识

认识是通过概念,思维把握事物的规律,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其思维方式是对象性的;认真求实,排除主观情感的干扰;美感超越了“主体-客体”解构,人与世界的关系是融合的关系,即“人-存在”结构,其特点:内在性、非对象性、人与万物相通相融。

2、美感是体验

1、审美体验是与生命,与人紧密相连的直接的经验,它是瞬间的直觉,在瞬间的知觉中创造一个意向世界,从而显现一个本质的生活世界。

2、审美体验代表了一般的本质类型(伽达默尔)

王夫之论“现量”对认识美感的启发:

1、现量:“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

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玄虚。

2、比量,“比”者,以种种事比度种种理;以相似比同,如以牛比兔,同是兽类,或以不

相似比异,如以牛有角比兔无角,遂得确信,此量于理无谬,而本等实相原不待比,此纯以意计分别而生。

3、非量。情有理无之妄想,执为我所,坚自印持,遂觉有此一量,若可评可证。

“现在”即当下的直接的感兴,“现成”即通过自觉而生成一个充满意蕴的完整的世界。“显现真实”,即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它本身就是真理,圆满自己,真美统一。

第二节美感特征

一、形象直觉性:

1、所谓“形象直觉性”,即美感通过对形象的直观而感受到审美愉快,他不是抽象的逻辑

活动。在美学上,提倡“直觉说”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

2、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只觉得,就是逻辑的,不是从理想得来的,就是从理智得来的,

不是关于个体的,就是关于共相的,不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就是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总之,知识所产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

3、直觉就是创作活动,就是表现,美学就是研究直觉知识的科学。

美感的直觉性是不经过逻辑的思考而直接感受对象的美;美感直觉是形象的直觉;形象的直觉具有个性色彩;美感直觉具有非自觉性的特点。

二、情感体验性:

1、所谓情感体验性,是指美感活动中情感的兴发,投入,感染而获得审美愉快

2、情感体验是一种情感的对象化和人情化的双向互动

3、情感体验要深入到审美对象的深层,在艺术中,就是要进入到艺术形象的灵魂

傅雷先生说,艺术的欣赏,必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离合怒化为自己的情绪”

三、价值制约性

1、美感是没明确功利性目的的活动,所谓“审美无利害”。但这并不是说美感是任意的,是没有意向性的。

2、美感具有价值制约性的特征。价值是审美主体对人生所具有的某种理想的观念和取向。它潜在的制约着美感活动。这表现在对审美对象的亲近,排斥拒绝以及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上。

第三节对于美感的经典学说

一,直觉论

二、移情论:

1、以德国美学家里普斯为代表,著作《空间美学》

所谓“移情”,就是把人的情感投射到物上去,仿佛外物也有了情感似的,从而达到物我交感,物我同一的境界。

2、里普斯把“实用的移情”和“审美的移情”加以区别,美感是一种移情,但移情并非是美感。

审美移情需要主客观的特定条件,从主观看,条件是“向我们周围的现实灌注生命的活动,以及这种活动所伴随的一种令人愉快的同情感,从客观看,美感移情的对象不是物质内容,而是它的形成”。

3.里普斯:“审美快感的特征就在于此,它是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这个对象就其为欣赏的对象来说,却不是一个对象而是我自己,或则换个方式说,它是对于自我的欣赏,这个自我就是其受到审美的欣赏来说,却不是我自己,而是客观的自我”

移情的境界是物我同一

三、心理距离论:

1、由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代表作《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布洛认为美感来源于“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美感的一种显著特征。

2、布洛说:“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分离开来后获得,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

“心理距离”摆脱了实际厉害的考虑,把事物推在我们实用的种种需要和目的之外,这就是美感态度。

3、布洛提出“距离的矛盾”的观点

在美感经验中,主体一方面要从实际生活中跳出来,一方面又不能脱离实际生活,一方面,又要拿我的经验来印证作品,这就是所谓的“距离的矛盾”。

4、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具有阐述了心理距离的学说。他认为,心理距离有消极和积极两面,就消极的方面说,它抛开实际的目的和需要,就积极的方面说,它着重形象的观赏,它把物我关系由实用的变成欣赏的,美感的心理距离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来。

四、精神分析论

1、佛洛依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学说之一,人称第三次“哥白尼革命”。代表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美学文艺方面有《佛洛依德论美文选》

2、佛洛依德的无意识升华论:

A、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佛洛依德概括为“两个信条”或“两个创见”

第一,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第二,性的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主要起因,并对人类文化贡献巨大。

B、传统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了解人类精神事件的基础。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乃精神生活的基础”,他区分了两种潜意识,一种是潜意识,是无法进入意识层的,另一种是前意识,它能达到意识层,弗洛伊德后期倾向于以“无意识”包括潜意识和潜意识。

无意识是人类心灵中潜隐的本能,它盲目,冲动,不受时空限制,完全依情感和欲望的支配和追求满足和发泄,其核心力量是性本能,即“力比多”

C、他的三重人格理论提供了认识人的心灵的一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超我、自我和本我是个体心灵的三个领域。

就是力求发泄的本能冲动,它所实行的是“快乐原则”,自我是人格的“行政机构”,它控制和管辖着ID和超我,协调与对象的关系,所奉行的是“唯实原则”,超我是人的道德律,

奉行“理想原则”,为至善至美而奋斗,不为现实或快乐操心。

D、人类文明建基于本能的压抑上面,佛洛依德认为“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的满足,将文化创造起来”“每个人都要牺牲一部分—他人格中的好胜心,领袖欲,侵略性以及仇恨的倾向,从这些来源积聚其文化的素材,理念的财富,而归诸公众享有这就是所谓无意识升华。佛洛依德关于审美以及文艺创作的思想就是建立在这种本能升华的基础上”

文化艺术是本能升华的一种形式,艺术创造过程中也就是艺术家的原始本能冲动转移的升华过程;创作是白日梦。

E、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升华论突出了审美中无意识(本能及其显像)的地位和作用,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审美的奥秘,对于我们认识审美和艺术创作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他把审美和一切文艺现象仅仅归结为性欲的冲动,升华,梦幻的满足,显得过于单纯,片面,对此我们应有自觉地认识。

F、弗洛伊德的理论受到了荣格的批评,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

3、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A、荣格对弗洛伊德的批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不同意把性欲视为唯一的心灵推动力。

B、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他有时也称为“原始意象”,“原型概念对集体无意识观点是不可缺少的,它指出了精神中各种确定形式的存在,这些形式无论何时何地的都普遍的存在着。”

原型与人类特定的存在模式或典型情境息息相关。“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

C、荣格关于艺术和审美的思想就是基建于“集体无意识”的理论之中,审美与艺术创作的根源和动机不是如弗洛伊德所谓的“艺术家个人被压抑的欲望的升华”,而是来自超个人的集体无意识

E、荣格的理论纠正了弗洛伊德的思想偏颇,把艺术和审美表现个体日常心理引导关注社会化心理。

五、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1、格式塔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这一学派产生于20C初的德国,代表人物有魏特墨,柯勒,考夫卡。

2、主要观点:

心理现象是整体,反对把它分析为可以彼此独立的元素,反对把整体认为只是多数元素的拼合;

心理学要描述现象而不死要分割现象以追求它的“构造”,他们认为在心理现象中,整体先于元素,整体先于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在美学和艺术上的应用,首先就坚持了对整体性强调的观点,在美感中,同样的“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每一个心理现象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美感对象的魅力来自它的整体结构。

所谓整体结构,阿恩海姆认为就是一种力的结构,客观事物,艺术形式。主观知觉,内在情感,虽然性质各不相同,却都可能具有一种相同或相似的力的结构,即“异质同构”。

所谓“异质同构”,就是说事物的运动或形体结构本身与人的心理——生理结构有相似之处,外在世界的力(物理的)与内在世界的力(心理的)有一一对应的同构关系。人之所以感受到美,就是因为同构关系的存在,他认为移情恰恰要用同构来解释。

3、美感思维是一种意象思维,意象是把思维与感觉统一起来的媒介。在意象思维中,审美主体的视知觉实际上是一个构形、赋形的过程,美感中的意象是“完形之象”,即有机联系

的整体,而不是零碎的,割裂的。

3、评价

A、不同于精神分析重视美感中无意识,非理性的内容,阿恩海姆重视审美心理的形式、结构因素和规律,他的观点具有理性主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无意识理论的偏颇,这是有意义的。

B、其局限性在于,对创作中的非理性因素,无意识,直觉等内容有所忽略,容易陷入刻板的理性主义,这与他的科学主义的研究取向相关联。

第四节

一、美感的三个阶段:

美感作为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准备阶段,实现阶段和效应阶段。

准备阶段是美感的初始阶段,这时心理机制进入审美注意状态。

实现阶段是美感的兴发阶段,它调动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因素参与审美活动,这时审美的高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审美者获得审美愉悦。

效应阶段即美感效果的延续阶段,通过美的欣赏,审美者可能沉浸在一种审美回味和反思中,从而强化自己的审美趣味,调整自己的额审美观念,养成自己的审美理想,激发新的审美欲望,长期的美感实践,形成个人的审美能力。

二、审美注意:

1、审美注意就是进入一种审美态度,或者说审美态度到场,日常意识状态中断,主体从实用功利态度摆脱出来,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对象上面。在这种状态下,审美主体有一种心理预期和审美欲望。它使审美者发现审美对象及其审美特征,使主体调动一切审美心理功能去感受美和创造美。

2、审美注意与一般注意的不同:

它“不直接联系也不很快过渡到联系思考,概念意义,而是更为长久的停留在对象的形式或结构本身,并从而发展其他心理功能,如情感,想象的渗入活动。”——李泽厚《美学四讲》3、审美注意的心态特征:虚静

虚:去欲,即摆脱实用功利态度。静:专注,凝神于审美对象。

三、审美心理“四因素”

1、审美感知:

A、审美感知是对审美中感觉和知觉的合成,或称“审美知觉”。“审美知觉”又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审美知觉即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广义的审美知觉则指人的美感能力,或美感经验。

B、感觉是指人的感觉器官,分别对对象属性的把握。在人的各种感觉中,具有审美作用并成为审美感觉的基础的,主要是视、听。

为什么试、听成为主要感觉器官。

从生理方面说,试听具有更大的感觉范围,对对象的感觉最少受到距离的限制。更重要的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使之“人化”了。因而能够摆脱动物功利性,具有超越性。C、不同艺术载体,对于感觉的要求不同。

文学艺术通过语言唤起感觉印象,比之其他艺术要抽象,它可以把各种感官印象加以描绘。

D、知觉是一种完整的、综合的心理组织过程。知觉中有思维作用。

审美知觉的第一个特征是完整性,知觉有一种构形能力;审美知觉的第二个特征是选择性,选择显示美。

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的含义:

1、最基本层面是,在审美中主体总是意识到自己处在非实用状态,不必对所见所闻做出行

动的反应,能够把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加以区分。

2、其次,审美理解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内容与形式方面各种因素的认识,如对艺术作品的题

材,人物,故事,情感性质。技术特征等方面的理解,这涉及到知识的积累,文化背景的了解等。

3、更重要的是,审美理解是指渗透在感知、想象、情感诸因素,并与它们融为一体的某种

非确定性的认识。所谓“非确定性认识”即对审美对象的意蕴难以用确定的概念去限定,理解,它朦胧多义。可意会不可言传。

原因:首先是因为审美对象是以感性形象的方式而存在的,形象的东西难以用科学方法去进行逻辑分析。而形象又是富有包孕的。其次,在艺术作品中,由于审美触及了人类生存的实质,提出了人类生存中的难题,作品具有一种未知的结构,这需要个体或历史在生存的过程中来思考领悟,它没有答案,这也就造成理解的不确定性;再者,审美主体自身的生活经验,学识积累,审美经验等也使审美理解呈现出多种可能性。

审美愉快:

1、审美愉快是审美的收获,它发生在审美活动的全过程,而非只是出现在审美活动的结束,

不过在结束阶段可能更强烈、集中。

2、通过审美活动,获得审美愉快,使人陶情冶性,这对于培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心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3、审美愉快不同于一般的愉快,如感官愉快,道德,情感愉快,或实用需求被满足后的精

神愉快等。审美愉快是超越了实用欲求的精神愉悦和心灵陶醉,是一种高级的纯粹的精神生活特征。

4、审美愉快与人的生理愉快的联系

德国心理学家古鲁斯提出所谓“内模仿说”,即美感经验中都带有一种“内模仿”,而“内模仿”时带有筋肉活动,或者一种生理冲动,这种“内模仿”就给人一种快感。

审美快感是其生理基础的,但美感愉快毕竟超越生理基础,是心灵世界的奢侈品。

5、审美愉快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感受过程。审美愉快不仅仅是快感,也有痛感,不仅仅是喜

悦,也有忧伤。不仅这痛感,忧伤都是美感愉快的组成部分,是快乐的痛,快乐的忧伤。

6、审美愉快的层次:

A、悦耳悦目:指人耳目感到欢乐。虽然是感官的愉快,但其中已包含了社会性的内容。

B、悦心悦意:指内在心灵的愉悦。如果说愉快受感官生理的制约的话,那么心意的范围和

内容要宽泛得多。

C、悦志悦神:这是美感愉快的一种“高峰体验”。

所谓悦志:是对某种合目的性的道德理念的追求和满足;所谓悦神,则是投向本体存在的某种融合,是超道德而与无限性同一的精神感受。这种愉悦,是对于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的愉悦,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至乐”或“极乐”。

五、审美趣味:

1、审美趣味是指在一定审美观念指导下,在长期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审美意象,情趣和能力。

它一方面体现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选择性及创造或欣赏的行为指向,即审美偏爱;另一方面,它反映了主体审美行为中所显露出来的判断力及其相应的价值规范。

2、夏夫兹博里论“趣味”

夏夫兹博里认为,趣味是人的本质中天然存在的一种专门欣赏美的器官。每当我们采取一种非功利的态度去注意事物时,这种感官即开始工作,象其他五官一样,这种感官的工作是直接的、不假思索的和瞬间完成的。为美丑的感受,就像味觉之尝受酸甜苦辣,是一种直接的感受和品位,正是在这种同味觉器官的类比中,他把审美器官称为“趣味”。

3、审美趣味有差异性

个人的差异:民族的差异,地域的差异,阶级的差异等。民族的,地域的、阶级的差异都要通过个人来表现。

4、审美趣味的区分:

审美趣味有文野,精粗,雅俗,以及健康,病态之分。

5、培养纯正的审美趣味:

第三章

审美意象:

所谓“审美意象”,是对客观上与人与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能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事物的总称,只有当事物与审美者处在审美关系中,客观事物才成为审美的对象。所谓“处于审美关系”,是指主体以审美态度来知觉事物。

二、审美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别其他客观存在的对象)

1、审美对象不是知识对象,不是意志对象,也不是快感对象。

2、审美对象是非功利性的对象。

3、审美对象既是自在的,又是为我们的

4、审美对象是感性开放的对象

三、审美对象的分类:

审美对象的分类有助于对审美活动的具体认识,因为不同类型的审美对象有其不同特征,并对主体提出不同的要求。

第二节自然美

一、研究自然美的意义: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生和哲学的永恒课题,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途径。2自然是艺术创造的永恒启示和题材,研究自然美有益于艺术创作。3、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得社会发展趋向改变了自然,破坏生态,也影响了人的生活方式。研究自然美,可以从审美的角度来思考社会发展模式及其产生的问题。

二、自然美的实质:

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的美或自然界中的美。关于自然美的实质的主要观点:

1、自然美在自然本身

2、自然美是一种雏形的起始阶段的艺术美,也还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主客观统一。

3、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自然的人化”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命题,它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同一命题,即把事物、现实、感性

2、“自然的人化”有广义和狭义,狭义是指经过人的改造过的自然对象。广义是一个哲学概念,指的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根本转变。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历史发展,自然不断的“向人生成”,成为人的自然,自然才能成为美的对象。

三、自然美的特征:

1、自然美具有非人力可为的自然性

2、侧重于形式美

3、具有多样性

四、自然美与艺术

1、自然是艺术创造的永恒启示

2、自然是艺术取之不尽的题材

3、艺术对自然的审美寄托了人的生存理想

4、艺术描绘自然美图画,培养人热爱自然的情感

自然美成为艺术的对象或题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三个阶段:致用、比德、畅神。所谓“比德”,即将自然物得各种形态,属性与人的内在品德联系起来。所谓“畅神”,即认为自然美可以给人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愉悦,人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得到审美的满足,这标志着对自然美和表现自然美的艺术的审美意识的独立。

艺术对自然的审美表现

自然美契合心绪情感自然美显示生存状态

第三节社会美

一、社会美

1、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社会生活的美。

2、社会美不同于自然美,它是社会生活中人类通过生产-生活实践所创造的美。而自然美则是非人为的自然事物之美。社会美典型的表现了人类实践的自由本质。

社会美也不同于艺术美,它真实的存在于我们所生存的社会之中,与社会生活没有距离,而艺术美则是艺术家的创造,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感。在社会美更直接的反映了人类生存的实况。

二、社会美的特征:

1、社会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社会美首先存在于、显现于各种活生生的、艰难困苦的人对自然的改造,人的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社会生活的过程之中,其次才呈现为实践成果或劳动产品,表现为一定的形式。2、社会美有其历史的尺度或标准: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时代,形式不同社会美的面貌,标准。社会美在变化之中。

3、社会美重内容,重功利。与现实生活没有距离感,“身在美中不知美”。社会美的欣赏,必须把社会事物化作观照的形象或形式。

三、社会美的内容:

1、人物美:是社会美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人之美可以划分为人体美和心灵美。人体美侧重形式,心灵美注重内容。人体美与心灵美的统一,是真理,也是真善美的统一。心灵美是内在的,但它要外在的表现出来,具体表现为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

人体美侧重形式,但它并非纯形式的。

总的来看,与西方相比,把人体作为纯美来欣赏,来作艺术的表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的审美意识是封闭的,没有西方发达开放,这是由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西方从古希腊到现代,人体一直是绘画和雕塑的主要题材和审美对象。

2、科技美:

A、科学本身有美的因素,科学研究发现物质结构及运动规律,其中就有着美的形式和韵律。

B、科技产品具有美感特点

C、科技工艺改变社会面貌,生活节奏。科技所带来的既有物质文明,也有精神文明。

D、我们也注意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科技中所包含的模式化,均衡化,平均化以及实用倾向,可能损害人的精神生活,使其精神生活表层化,模式化。技术的发展使人的情感空间压缩了。

3、环境美:社会环境包括劳动环境,生活环境

第四节艺术美

一、关于艺术和艺术美:

艺术比艺术美更根本:模仿说、表现说、形式说、惯例说

艺术美:

康德说“一种自然美是一个美的事物,艺术美则是对一个事物的美表现。”

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戈蒂耶

二、艺术美的特征:

第一,艺术美符合主观的目的性

A、艺术的创造是以某种目的为前提的,这与自然美不同。艺术家把目的赋予艺术作品。人类通过艺术表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自身的理解,追求真善美,并且以美启真,以美储善。

B、由于艺术美的合目的性,所以艺术与现实,与道德、政治不可能毫无关联。艺术也才能美丽的描写那些在自然界是丑的、或者讨厌的事物。如复仇、死亡等。这些都能被艺术描述的很美。所谓“化丑为美”。

第二、艺术美在于把形式赋予艺术作品

艺术美要通过形式来呈现艺术家的目的,艺术的内容,都要转化为艺术形式。

第三、艺术美的理想在于创造审美意象。

对康德(审美意象)的理解:

审美意象是想象力的创造

审美意象具有丰富的意蕴

审美意象是气韵生动

三、艺术美的表现:

1、传统的分析方式:内容—形式二元结构

现象学美学的分析方式:语音层面-意义单元-图式化观相-再现客体-形而上的性质

李泽厚《美学四讲》形式层——形象层——意味层

2、符号层:

符号概念有宽有狭,狭义即有一定意含的艺术媒介形式。如色彩、语言等,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层面,它构成各类艺术的基础。绘画美不能脱离色彩美,音乐美不能脱离声音美,文学美不能脱离语言的魅力等。

3、形象层:

A、通过符号创造形象,构成艺术美的关键,因为形象是艺术的生命。离开形象的符号,只不过是物质材料,不成为审美意义的对象;离开符号的形象。要么不是艺术形象,要么是不确定的形象,从而不可感知。

B、形象表现为画面、物象等。艺术向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形象世界,丰富多彩,变幻无穷,特征鲜明,个性独特的形象,具有经久不衰的审美价值。

C、不同种类的艺术,由于媒介不同,形象呈现的方式不同。

D、中外艺术史和美学艺术理论中,人们创造大量的概念,范畴来表达艺术形象的审美特色。

4、意蕴层:

A、艺术形象的生命来自艺术家,对自然、宇宙的观察和领会,对人生的感受和探索,对神秘的直觉和妙悟。所以艺术美最终要指向意蕴层面。

意蕴是指艺术品深层所蕴含的情感意象、道德评价和形式追求,它是艺术家对自然、历史、社会、人生之奥秘的领会和体味,是艺术品的灵魂和精神,是令艺术接受者惊异,震撼和回味的东西。

在具体作品中,符号、形象、意蕴这三者有机结合,不可分割,共同凝成艺术之美。

四、艺术的分类

1、康德:把艺术类比于人类用语言来传达感觉的表达方式,并据此对艺术加以分类

语言艺术:造型艺术感觉艺术

2、黑格尔观点:其根据精神与现实的不同关系。把艺术划分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在象征型艺术中,理念是抽象的,通过客观事物隐约暗示得到表现

在古典型艺术中,理念与现实凝为一体,内容与形式适合统一

在浪漫型艺术中,理念回到自身,独立自由,内容溢出形式。

3、当代一般的观点

1、从时、空角度,把艺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

2、根据作品再现和表现,以及所用的物质媒介不同,把艺术区分为: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

关于“艺术的终结”

黑格尔的命题:绝对理念:逻辑-自然-精神

精神: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艺术、宗教、哲学

2、法国后结构主义者德里达预言

第四章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是对审美形态或美的形态的理论概括,在审美范畴中,对象的审美特征与主体的知觉特点紧密结合。

第一节崇高与优美

罗马朗基努斯《论崇高》

1、主要从文章的风格入手来探讨崇高的,他认为构成崇高有五个条件,首先是庄严伟大的思想,其次是强烈的激动的情感,然后才是技术,措辞与结构。

2、强调了要达到崇高,必须重视人的精神力量,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3、他认为“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英国博克《论崇高与美》

1、主要从心里学的角度,对崇高作了经验的描述解释。

2、他认为人有两种情况,自我保存的情欲和社交的情欲。这两种情欲分别是产生美和崇高的心理根源。

3、如果这些产生恐惧和痛苦的对象,离开我们的距离太近。威胁到我们的自我保存,那么就不会产生美感。相反,如果这些对象和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并不威胁到人的安全,那么感觉就不是可怕,崇高产生。因此崇高实际是来自于恐惧与痛苦的清除,是痛感向快感的转变,是客服痛感之后所取得的审美快感。

4、崇高与优美的比较:崇高对象的体积是巨大的。而美的对象则比较小;

博克的崇高论有两个特点:

一是把握了作为对象的崇高的形式方面的某些特征。二是抓住了作为主体的崇高感得心理方面的特征

康德《判断力批判》

1、在康德看来,崇高的基本特点是“绝对的大”,一种是数量上的,一种是力量上的。所谓“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数学上的崇高主要是指体积的大,如高山的体积;但这种体积的大,只能在单纯的直观中来掌握。靠直观来观照它那无限的大,从而在心理唤起无限大的观念。对象在心灵中所唤起的这种无限大的观念,方才是崇高。

力学上的崇高,主要指威力,如暴风雨的气势。

2、康德认为一种来自理性观念的力量使我们超越自然的威力。它和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和文

化修养有关。

3、在康德看来,崇高虽然是由对象所激发起来的,但对象本身不是崇高的,当对象激发起我们的感情,把我们提升到无限的理性观念的世界。这时,人的精神力量扩大超越自然界,才有了崇高的感受。

评价:康德评价崇高不在客体对象,更深入地揭示崇高的特征,他通过美与崇高的研究追求人的感性和理性,必然与自由的统一,使崇高范畴具有了哲学的深度。

二、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崇高:

1、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与西方“崇高”相似的概念有“大”“阳刚”等

“大”,既是道德范畴,也是审美范畴。与西方的崇高相比,既是有对象形式上的特征,也包含了对于对象的“敬畏”之情。

2、比较:

A、不重视逻辑论证,而诉诸经验感知和领悟。亦可看出“重了悟不重论证”的思维缺陷。

B、它与道德范畴、与诗文风格密切相连

C、西方的崇高论强调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内容与形式的对立,冲突,因而痛感是崇高所引起的主要情感。但我国古代关于崇高的思想强调阴阳和谐,刚柔并济。

崇高的特征:

1、崇高是审美范畴之一,它表现这样一种审美形态,其对象具有强大的威力,使审美主体受到震撼,引起主体的庄严感或者敬畏感,甚至伴有某种程度的恐惧哥痛苦。

2、从对象和主体两个方面来把握崇高的审美特性

A、从对象上来说,崇高具有更强大的威力,它的形式与内容都非常大,大到超越我们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以至于我们的理解控制不了它

崇高的对象在表现形式上,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所谓不确定性,就是没有固定的形式,模糊性即它的形式始终不清楚,因为崇高的对象巨大,牵涉到许多因素。有许多层次,以至于难以分清彼此,所以模糊。正因为崇高具有这种模糊性,所以高深莫测,叫人不可思议,从而产生恐惧敬畏之情。

B、从主体上说,人的精神力量在崇高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在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还是艺术中,崇高都给人一种激荡的,令人奋发的精神超越和提高的审美感觉。

3、关于“躲避崇高”

王蒙1993年第一期《读书》杂志发表《躲避崇高》,为王朔作品辩护

当代文学创作对崇高的消解,破坏有余,建设不足。重建对于意义,价值,理想的信仰,呼唤崇高。

崇高与优美的比较:

1、不同于崇高,主客体出于对立,冲突的状态,在优美中,主客体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

2、不同于崇高在形式上的巨大,粗犷,模糊,优美在形式上的特征是柔媚,秀雅,明快

3、不同于崇高给人以恐惧,敬畏,痛苦的感受,优美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感受

第二节悲剧与喜剧

一、关于悲剧的基本概念:

狭义悲剧是指戏剧艺术的一种形式,表现人生的悲惨命运和痛苦情感的戏剧即悲剧。广义悲剧又称“悲”或“悲剧性”,是指反映和表现人生悲惨事件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乃至社会生活中的悲剧事件。

亚里士多德《诗学》: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第6章 荀子的美学)【圣才出品】

第6章荀子的美学 6.1复习笔记 一、荀子的哲学和美学 (一)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 1.自然界没有意志、目的,但有其客观规律,且不以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 (1)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天论》)” (2)这些话都是说自然界本身是没有目的、没有意志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独立于社会人事的变化而存在的。这是十分明确的唯物主义思想。 2.人在自然界面前并不是无所作为的,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荀子认为,人们不应该盲目地崇拜和畏惧自然的力量,不应该消极地等待自然界的恩赐,也不应该只在自己的幻想中役使万物(“思物而物之”),而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骋能而化之”),利用自然界的规律,改造自然界,来为人类谋福利(“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 (二)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的影响 1.在哲学史上的伟大贡献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一方面批判了宗教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有神论、目的论和“天人感应”论,一方面又批判了庄子一派所谓“勿以人灭天”、“勿以故灭常”之类的宿命论。这是荀子在哲学史上的伟大贡献。 2.对后代美学家正确理解审美主客体关系、艺术和现实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荀子的这个命题,对于后代美学家正确地理解审美主客体的关系、艺术和现实的关系,

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清初叶燮的美学就是一例。 (三)荀子的认识论思想 1.人的认识要依赖于人的感觉器官(“天官”)和思维器官(“天君”) 人的认识开始于人的感官对于外物的感觉。但是感觉还必须加上思维的作用,才能有对于外物的认识。 2.比起感觉器官来,“心”在认识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1)形成理性认识时不仅要依靠“心”这个器官,就是在感知外物的时候也离不开“心”这个器官。 (2)《管子》四篇中就已经有这个思想,荀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心”这个器官在审美感受中也起着统帅的作用。 (3)这一思想对后代美学家研究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四)荀子的“虚壹而静”命题 1.“虚壹而静”,是管子学派提出的认识论命题 (1)管子学派讲“虚”,是指“无己”、“无臧”。“无己”,是指去掉主观欲念;“无臧”,是指去掉主观成见。但是“无臧”也可以被理解为不要已经积累的知识。 (2)管子学派对已经取得的知识和将要取得的知识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清楚。同样,管子学派强调“专于意,一于心”,强调心静,但对于一和多的关系,对于静和动的关系,也没有讲得很清楚。 2.荀子继承了管子学派的这个命题,并作了重要的发挥 (1)荀子认为,“虚”并不是排除已有的知识,而是“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即不以已有的知识来妨碍将要接受的新知识。“壹”,并不是排除兼知各种事物(“两”),而是“不以夫一害此一”,即不要因为兼知多种事物而妨碍对这一事物的专心研究。

美学原理大纲

湖北大学 美学原理 (0504200103代码不知道) 教学大纲 (第x版) 艺术学院 美术学系 2010年5月

前言 一、大纲编写依据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面向 21 世纪的高质量的艺术人才。湖北大学院积极调整课程结构、强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教体艺〔2005〕2号)文件中对现有专业进行的明确调整,及对修订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制定此《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的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美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的产生与发展,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教学目标为: 1、了解与美学理论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美学理论中的一般概念、原理、原则及有关知识。 2、理解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及相关的学术思想观点。 3、掌握重要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观点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课外自习、图片观摹等相结合;课前提供参考书目,每章后布置思考题。本课程以哲学为基础,力求运用唯物辩证法,明晰地讲授,实事求是的鉴评。 四、适用对象 美术学专业、设计学专业。 五、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或相关课程) 本课程与第二学期开设的《中国美术史》,与第三学期期开设的《外国美术史》、第五学期开设的《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形成知识内容衔接。 六、课程性质 必修。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作业(复习题) 1、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什么关系?50、51页,两点。 2、自由创造这种特性为什么是最珍贵的?53页,三点。 3、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 4、65页 4、怎样理解美和丑的辩证关系?70---72页 5、美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说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1)从78页开始。(2) 78页中间一段中。 6、社会美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人物形象的美侧重于内容?(1)100页,104页,两点。(2)104-----106页。 7、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是否已经存在?(1)自然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 (2)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是自在之物,无所谓美丑,因为自然的美丑对人才有意义。一方面一切自然不能自觉为美,另一方面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体存在,所以那时自然美是不存在的。人类社会出现之后,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把人类和自然联系在一起,自然美才得以产生和发展、扩大。 8、自然美在审美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是多重的。社会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美的审美需求越强烈,越从功利的人向审美的人转化。例如现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加强了,各国都纷纷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将许多著名的自然美景点列为人类文化遗产,如我国的黄山、张家界等。对自然美的欣赏有着独特的情趣。自然美的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自然美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尚情操 (4)对自然美的欣赏,还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

9、什么是形式美?怎样理解形式美的根源及其相对独立性? (1)136页 (2)形式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因为形式美的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事物的形式特征的概括和总结。形式美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的事物的外部形式,是人们对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美的事物的外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自觉运用的结果。所以说形式美的根源是生活实践。 形势美有相对独立性。它不是具体的美的客观事物的形式,他不直接具体的美的内容。它是依靠形式本身引起人的美感的,实在任命长期的审美实践和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高度抽象概括出来的形式特征。他远离了美的具体内容,形成了形式本身的特定抽象意义。 10、从艺术美的内容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为什么又是客观的? 因为客观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前提、基础。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创作素材都来自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想象活动的土壤,现实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而且现实生活推动艺术家技巧的发展。离开了现实生活,艺术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创造,不可能有艺术美。所以,我们说艺术美作为审美对象,它是客观的。 11、什么是意境?怎样理解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 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情是主观范畴,景是客观范畴,景是产生情的基础,情是由特定生活条件下的景物所引起的;情在意境中是主导,意境中的景是在特定情感支配下,经过艺术家提炼取舍所创造的。见景生情,再缘情取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相互作用,互为前提,最终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12、什么是传神?怎样理解神和形的辨证关系?在传神中怎样体现主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第18章 明清园林美学)【圣才出品】

第18章明清园林美学 18.1复习笔记 一、明清园林艺术与园林美学 (一)明清园林艺术 1.明清两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皇家园林最有名的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多集中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除北京、南京外,以苏州、扬州、杭州等地数量最多。 2.明清园林艺术的发展,在明清小说和戏曲中也有反映 (1)汤显祖的《牡丹亭》写了一座园林,并且借剧中主人公杜丽娘的口说了一句名言:“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汤显祖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春天。在他看来,园林正是把“春色”引到人间的艺术。 (2)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造了一座大观园。大观园是明清私家园林的典范,曹雪芹在这座园林中寄托着他的审美理想。 (3)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婴宁》篇也描绘了一座园林,寄托了他的审美理想。 (二)明清园林美学 1.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方面的著作却很少。 2.到了明清两代,由于园林艺术有很大的发展,吸引了很多知识分子关心这门艺术,甚至亲自从事这门艺术,这才陆续产生了一些有关园林艺术的著作。 3.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李渔《闲情偶寄》中的《居室部》和《种植部》。从美学的角度看,这三部著作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都很差。

二、古典园林的意境 (一)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是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 1.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是艺术意境的美。因此,园林意境的创造和欣赏就成了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较在其他艺术门类中的显现,要更为清晰,也更容易把握。 2.园林的意境和诗歌、绘画的意境不同 (1)诗歌、绘画的意境是借助于语言或线条、色彩构成的; (2)园林的意境则是借助于实物构成的。 3.园境和诗境、画境在美学上有共同之处:“境生于象外” (1)诗境、画境都不是局限于有限的物象,而是要在有限中见出无限。 (2)同样,园林的意境,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物象,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不是一片有限的风景,而是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比之一个孤立的物象,能够给予游览者更丰富的美的感受。 (二)明清园林美学着重强调园林的意境 1.采取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丰富美的感受(1)沈复的《浮生六记》谈到虚实相生的手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都是为了在观赏者的心理上扩大空间感。 (2)分景、隔景都是通过分隔空间在观赏者心理上扩大空间感。空间本来是小的,通过分隔,可以增加景色的层次,使景色的趣味多样化。这样,在观赏者的心理上,空间的容量就增大了。

美学原理笔记 (2)

绪论什么是美学 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美学: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于1750年首次提出,但西方美学历史并不是由此开始的,东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多数学者认为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 从来没有哪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古代美学》 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古代美学》 二.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 第一段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主要是介绍德国美学,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他主要受叔本华等人的影响。蔡元培提倡美育的教育,蔡元培1975年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 第二段现代: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宗白华) 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特点 一.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的转变 二.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朱光潜发表的影响深远的书(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两部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心理学。60年代又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在《诗论》这本书中,朱光潜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诗律的道路,做了探索分析。《诗论》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在中国美学,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数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本体论、价值论) 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 宗白华写了《美学散步》 丰子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普及工作。

第三段当代:最突出景象:两次美学热潮(一次为五六十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朱光潜主张没事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另一次为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反思,出现了文化热) 1956年美学大讨论的缺陷:1.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片面性 2.各派美学家都把美学纳入认识论框架,将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 三.美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看法: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 叶朗观点: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以上五种看法都有缺陷。 国内很多人认为美学研究对象为审美活动,只要讨论两个问题:什么是审美活动;人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 四.美学的学科性质 第一,美学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从内容上来讲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学科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世界。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因此人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就是使个体的人提升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黑格尔 精神科学也是随着教化一起产生的,因为精神的存在是与教化观念本质上联系在一起的。——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美学的特点: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第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美与真、善是哲学的永恒课题 对美学的误解: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美学等同于美术

美学原理 叶朗 复习提纲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绪论 1 美学学科名称的提出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提出Aestheica。美学史上把这一年作为鲍姆加通正式提出美学学科概念的时间。 2 我国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50年代到60年代的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问题:美的本质,即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哲学的角度才是正确的) 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 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缺陷(消极作用) 1)对朱光潜的批判,有很大的片面性:否定了朱光潜对中西美学融合的有益探索,同时也全盘否定了西方近现代美学。 2)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框,用的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对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消极作用。 3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4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是哲学 1)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生活的世界,包括人的意义世界和人的价值世界,这里表现了美学两个特点:美学与人生联系紧密;美学与民族文化传统联系紧密。)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鲍桑葵《美学史》 美学是哲学,是理论,哲学思维。美学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3)美学是一门交叉科学 美学与艺术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4)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纵观东西方的美学发展,我们至今还找不到一个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文化大综合、真正称得 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美学体现还需要建设、创造,需要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第一章 柏拉图对美的定义 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一种绝对的美,“这种美是永恒,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这个“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客观的,而且先于现实世界中的美的东西而存在。美是理念是指: 1)美的本质不在自然事物,而在理念,理念是自存自在的,因此是永远没有变异和发展的。事物的美是由于理念的参与所形成的。 2)理念因为其所包含的内容外延不同,分成许多层次,美也有很多等级。

《影视美学》—彭吉象(吐血整理笔记完全版)

影视美学彭吉象 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 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 (一)电影心理学的出现 雨果·闵斯特堡(1863-1917)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1916年,出版了《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次从电影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电影是一门艺术。 闵斯特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电影的经验感知入手,尤其是从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了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并且提出机械的复制现实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并且通过电影和戏剧、摄影的区别,论证了电影确实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闵斯特堡指出:“我们的美学兴趣集中到这样一点,就是电影通过什么手段来影响观众的心灵。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待电影,起初就凭着这样一种纯粹心理学的兴趣,研究在我们的电影经验中,究竟是哪些本质的东西打动了我们的心灵。我们现在完全把戏剧理论搁置一边,因为假如从戏剧出发,去寻找电影除了作为逼真的代用品外对戏剧有些什么补充的话,我们就会走进死胡同。我们应当把电影艺术看'做是完全立足于它自身基础之上的,从而排除所有戏剧的干扰,来分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对我们产生效力的心理进程。”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论思考,闵斯特堡着重研究了观众对电影影像感知的各个方面,包括深度感、运动感、注意力、记忆和想象、情感等等。特别是深度感和运动感,可以说是电影影像感知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电影(包括后来的电视)所特有的一种全新的艺术知觉形式。 闵斯特堡指出,电影银幕是二维的平面,但观众却在看电影时感受到三维的空间。"因而,如果把这种图像的平面性当作电影的基本特性,那就没有掌握住它的特性。这种平面性确实是电影技术构成的一个客观部分,但并不是我们真正看到的电影演出的特征。在看电影时,我们处在三维空间之中,影片上人物或动物的运动,都立即给予我们以强烈的深度感。"闵斯特堡强调指出,观众之所以能在二维平面的电影银幕上感受到三维立体的电影空间,除了生理上、视觉上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影的运动,造成了观众一种独特内心体验,使得观众明明知道图像是平面的,但却不能排除对于深度的实际感受,就是因为电影画面上的各种运动使观众得到了银幕具有纵深感的印象。显然,银幕上的这种深度感并不是真实的深度,而是由电影观众独特心理体验造成的深度。闵·斯特堡进一步指出:“电影中关于深度的问题很容易被忽视,但运动的问题却迫使每一个观众都加以注意。看起来似乎电影的真正特性就在这里,而关于画面运动的解释也正是心理学家们必须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电影银幕上出现的其实只是一幅幅逐格显现的静止的照片,但在电影观众的头脑中却出现了运动的感觉和印象,除了生理上的“视觉滞留”现象所造成的运动幻觉外,更是由于人的心理中有一种天生的组织原则在起作用。于是,当电影观众面对银幕时,他所看到的运动好像是真实的运动,但这种运动却是由观众自己的心理所臆造的,是由于观众心理复杂的思维活动,终于把单幅静止,的画面组织成连续运动的画面,使观众感受到了银幕上的运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闵斯特堡指出:“在电影世界中,深度和运动对于我们来说,都不是确定的事实,而是一种事实和象征的混合

中国美学史大纲前6章笔记

中国美学史大纲 第一篇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 第一章老子的美学 第二节老子论道、气、象 含义: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道是原始混沌,道产生七物,没有意志和目的,自己运动,是无和有的统一。 道不是绝对的虚无,包含有象、物、精。道是真实的存在。 精,就是气。象(物的形象),不能脱离道和气,否则就失 去了本体和生命,毫无意义。 第三节老子论有、无、虚、实 含义:天地七物是有无、虚实的统一。天地七物才能流动、 运化,生生不息。虚实结合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条重要原 则。 第四节老子论美、妙、味 含义:美,与善区别开,相对于恶(丑)而存在。对美和艺 术采取简单的否定。味,听别人说话(言语)的味道,是一 种审美的享受。“淡乎其无味”。提倡一种平淡的趣味。妙,体现道德无觃定性、无限性的一面。老子否定美。但不否定 妙。不能执着于有限的物象来求妙。

第五节老子论“涤除玄鉴” 含义:涤除,洗除垢尘,洗去人们的主观欲念、成见和迷信,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鉴是观照,玄是道,玄鉴 就是对于道德观照。1把观照道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2 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是 审美心胸的最早源头。 第二章孔子的美学 第一节孔子论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内容:审美和艺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 主观修养中就能起一种特殊的作用。在主观意识的修养中, 在为了达到仁而进行的努力中,审美的境界高于知识的境 界。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 第二节孔子论美与善、文与质 内容:艺术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必须包含道德内容,才能引 起美感。美与善的统一,在一种意义上,也就是形式与内容 的统一。文和质的统一,也就是美和善的统一。反对质胜文 和文胜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审美标准。艺术包含 的情感必须是一种有节制的、有限度的情感。这样的情感符

(完整版)《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可编辑修改word版)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 上篇 一、街道与建筑的关系 作者认为一种文化的街道和城市建设,是和这种文化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 对于街道的热衷,作者认为是意大利人—英国人,最后才是日本人。因为意大利人是真的就把街道当作自己的起居室了。有事没事都来溜达溜达,“这时要是不遇上朋友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意大利人建设了大量广场。 而英国人显然更喜欢田园生活。所以他们建造了大量的公园。 而这两种人不论怎么样,都是有着公众生活空间的习惯的,就是说都把公众生活作为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而日本人则基本上没有这种习惯。所以基本上没有公共空间可言。 而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就是:这 3 个国家的性格的分别,也是意大利人最外向,而日本人最内向。这个看来和建筑空间有一种互动的关系。 而作者谈论街道,便首先谈论了城市建筑的不同。 作者谈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郊区住宅的前院,“其前院与其说是为了住宅的主人,不如说是为了路上的行人更为合适。” 而这种院落空间的开放性反而是基于了住宅本身的封闭性看来,相对而言东亚住宅(作者谈论的是日本住宅,而我在所有的和中国住宅有着共同性质的地方,干脆不如替换为东亚住宅好一些)本身比较开放,所以必须首先用院落空间将其围合起来。 也就是说,同样是院落,东亚的院落是住宅内部秩序的一部分,而美洲的院落则往往是外部城市秩序的一部分,这里面可以说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说反而是因为东亚住宅本身私密性不强,所以必须通过院落来完成其私密性。而美洲则正因为住宅本身私密性好,所以才能够以此为前提将院落贡献给城市。是良好的私密性成就了良好的公共性。有好的私密性才能够有好的公共性,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对矛盾。 作者提了一点希望日本人能够从观念上革命的一点很重要:“没有建住宅的地面,纵使归个人所有,也应作为公共性外部秩序的一部分来考虑,这种观念性革命是很必要的。” 而欧洲的住宅,希腊和意大利,则没有前院,“石结构建筑之外的剩余地面全部铺装作为街道使用”,但是因为是住宅外墙直接形成街道,所以却和东亚由院墙形成的街道不同,有着生活性的门窗开口,住宅内外沟通,街道具有非常强烈的生活气息。 另外还有伊斯兰文化(包括西班牙)的内院式街道,这种街道的外墙仍然形成了街道,不过因为有了内部的室外生活 空间因此没有了意大利街道的那么多的生活气息。 所以,芦原信义在这里其实将街道和住宅的关系分作了 3 种基本类型: ⒈ 开放前院式: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广人稀的殖民地式样,田园风格,是“外部秩序渗透到内部秩序之中”,前院向城市公共空间做出了贡献。但是这种空间是一种“田园城市风格”的街道空间,即使殖民地也仅仅是郊区住宅,因此我想不能够算作城市空间做法。这时候建筑不能够直接形成街道。 ⒉ 欧洲式:无前院,建筑外墙直接形成街道,同时通过外墙上面的门窗开口,城市生活和私密生活互相渗透,并且能够对街道空间形成最好的监视。这时候的居住生活往往渗透入街道生活,比如交谈、缝纫等等(这在中国乡村也很常见)。这个是“内部秩序渗透入外部秩序之中”。伊斯兰和西班牙式样,也基本可以归结到这个里。 ⒊ 东亚式:和建筑脱离的院墙形成街道。这个也是城市建筑,建筑仍然在形成城市空间,形成街道,但是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则脱节,被围墙隔断。这个是缺乏公共生活的城市建筑,是一种非城市生活的城市居住形式。缺乏了监视作用,在中国,这种居住的形成期是集权制的封建王朝,这个时候的城市秩序依靠强大和严格的中央管理(比如宵禁)来形成,而不是

美学笔记整理

美学笔记整理 1. 美学的学科属性 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以哲学作为价值观、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 2. 美学的诞生1775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被称为“美学之父”)命名。 基本的美学读物: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美学理式)康德《判断与批判》黑格尔:美学三卷本弗洛伊德 3. 美的产生①自然和谐说:毕达哥拉斯、达芬奇②主观决定论③移情说:立普斯 ④历史及实践决定论⑤游戏说:席勒·斯宾塞⑥关系说:狄德罗 自然美的形成、内容、渊源: 自然美的历史就是一个自然美被忽略的的边缘化的过程①鲍姆加通通过对美学的定义,从这个学科定位看出自然美是从主体角度研究;康德沿袭从主体角度建构美学的思路,将人的感性认知能力进一步具体化为审美判断能力,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对自然保持敬畏,敬畏之情的落脚点不是自然对象,而是落脚在以自然作为人的自由本性的最高证明,将自然问题置换为人的主题精神的哲学取向同样体现在黑格尔的美学中。“有生命的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既不是因为其本身或其的美产生出来的,也不是因为显现而产生出来,自然为其它对象为美,也就是为我们而美,为理解美的心灵而美。”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是由心灵美产生而再生的。康德通过自然把人的自由本性提高到合法性,黑格尔通过艺术的优先性把自然美弃置到边缘。建立在人学基础上的美学最适合的解释对象是人自身或作为人工制品的艺术,而自然因为与人的远离成对立而必然被弃置于美的边缘。 自然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①自然的实践化——自然美是人类世界的创造性成果,所谓自然的实践化,人类实践创造出来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在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上的感性具体的表现,经过实践创造自然就成了人类学的自然,成了人的作品、人的自由的表现。 ②自然人情化——作为情感主体的审美者,把自己的情感灌注于自然对象之中,使之因为人的情感再造和改装而成为美。 自然美的内容: ①自然始终是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对于自然的赞美其实是赞美自然对人生活的意义,日月山水成为了人的世界; ②自然美是人的心灵的投射与创造力,是人主观心灵的投射,是心灵的创造物。例如梅兰竹菊; ③自然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把自然美视为远离生活的形式,但形式本身是有意味的。

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这个命题是和张燥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是一脉相承的。 (一)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首先强调画家要对自然山水作直接的审美观照……只有直接的观照,才能发现自然山水的审美形象……“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所谓“山水之意度”就是山水的审美形象,也就是审美的自然。 (二)强调画家要有一个审美的心胸(林泉之心)……没有审美心胸,就没有不可能实现审美的观照,即便是直接面对自然山水,也仍然不可能发现审美的自然…… (三)要求画家对自然山水作多角度的观照。所谓“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画家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不同,山水所显示的的审美形象也就不同。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画家必须对自然山水作多角度的观照:近看,远看,正面看,侧面看,反面看,朝看,暮看,阴天看,晴天看,春夏看,秋冬看。在这多角度中,郭熙最看重的是远望。近看可以把握山水的特点,只有远望才可以把握山水的气势,从而创造高远、深远、平远的山水画的意境。 (四)还要求画家对山水的审美观照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郭熙认为,只有“饱游饫看”,审美观照只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夺其造化”,创造出“磊磊落落,杳杳漠漠”的审美意象来。 在郭熙看来,山水画家创造是审美意象应该达到四条要求,而这四条要求每一条要求都不能离开“饱游饫看”: 第一,水画的意象应该把自然山水的“奇崛神秀”充分表现出来。只有“饱游饫看”,审美观照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能真正发现和领略山水的“奇崛神秀”,“穷其要妙”,从而 使神奇的山水“历历罗列于胸中”。 第二,山水画的意象应该是自然山水的提炼和概括。“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一概画之,版图何异?” 第三,山水画的意象应该具有“浑然相应”、“宛然自足”的整体性。 第四,山水画的意象应该是“意”和“象”的契合,应该包含有“景外意”、“意外妙”,从而引发观画者的无限情思。郭熙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 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山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

美学复习笔记

《美学》复习笔记 一、判断 1、“什么是美学”——18世纪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他被称为“美学之父”,“埃斯特惕卡”(Aesthetica)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 2、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苏格拉底强调美与善;孔子提出“里仁为美”的主张。 3、美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独立的美学学科。 4、审美意识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必须具备二个条件:有专门的著作;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5、表达美学思想的作品:中国我的《诗经》《国语》,伍举提出的以善为美,否定以感官享乐为美的观点。 6、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建立了数的本体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影响了西方二千年。 7、“由下而上”的重视科学实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是由法国丹纳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都提出的用以取代传统的“由上而下”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方法。 8、美学对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美及美的规律、艺术哲学、美感、审美有关系。 9、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艺术,并通过艺术来研究审美关系、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等。0 10、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 (1)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劳动创造了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2)美的规律的理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因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3)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中。”(4)艺术本质的理论。 11、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1)美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3)唯物的辩证地看待主客体关系。4)历史感,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结合。 12、西方对美学本质问题的探讨: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2)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3)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4)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美既与事物的客观属性有关,也与人的心意状态乃至于客观的精神世界有关,美不是孤立的,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要看它与人及其周围其他的事物发生一定的关系)。5)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美是生活’,力图纠正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偏颇)。6)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7)关于美论的情境把握和有效性分析。 13、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人的心理结构包括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 14、: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把“关系”当成美的本质,当成美之所以为美的根本原因。他关于“美在关系”的说法,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者某种孤立的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的关系中来理解美。“把美归结为对关系的感觉,你就会获得自古以来美的发展史。”缺点:“关系”比较抽象、笼统,始终处于摸索阶段,始终没有讲得十分清楚。即: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 15、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马史思主义的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有一个新的逻辑起点,那就是立足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 16、、英国“爱德化·布洛”在1912年出版《心理距离》,用心理的距离来解释审美现象。“心理距离”说:人与现实之间产生心理距离而产生美感。

美学笔记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2、鲍姆加登对美学的定义:1、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学科;2、美学是自由艺术的理论。 3、美如何成“学”? 答:美是怎么成为“学”的包含了两个问题:一是西方文化特殊的思维方式产生了美学;二是西方文化的全球化是美学成为世界性的学问。可以说是包含了三个方面:其一,西方文化如何使美成为“学”的;其二,各非西方文化是如何在由分散的世界史向统一世界史的全球演进中,具体的接受西方学科体系而从现代文学结构中产生美学的;其三,各非西方文化在承认了美学,把美学作为学科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后,以现在的美学框架,按图索骥的在自己的历史中把相关的资料汇集起来,构成本文化的“美学史” 4、西方美学是如何产生的? 答:西方美学的产生,源于三个基础:对事物的本质追求;对心理知、情、意的明晰划分;对各艺术门类的统一定义。 基础一:对事物的本质追求。 美学的产生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对美的哲学追问。古希腊人认为在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后面必然有一个共相,一个本质。把握住了这个本质,就能够说明一切具体的东西。而且他们相信事物的本质是可以用明晰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这也就是西方追求本质的西方模式。 基础二:对心理知、情、意的明晰划分。 美学是研究情感或感性知识的完善的。(注:古希腊人比较较真,首先他们对知、情、意划分的很清楚,而且他们还要一一对应,知对应逻辑学;意对应伦理学;那么,情也应当对应一门学科,譬如“美学”)。 基础三:对各艺术门类的统一定义。 在古希腊时期,艺术和技术是不分的,,但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舞蹈、戏剧、诗歌开始与技术和科学分离开来,成为美的艺术。而它们既然都叫美的艺术,那么就应该有统一的性质,这就是追求美,由此就形成了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美学,又称为艺术哲学。 5、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美学呢? 答:其一,中国人虽然经常谈到美,却绝不是关于美的本质的定义。中国人从来不去追问美的本质是什么,因为中国人并不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可以用语言明晰地表达的。中国人主张的是“言不尽物”“言不尽意”。因此中国人对美的把握和体验不表现为对美的本质的追求,不在语言、公理、定义的把我和表达上下功夫,从而也没有对美的本质为核心来建立美学。其二,中国人对主体心理的划分不像西方人的几何划分,而是把它当做一个整体去分析,所谓知情意三者在中国文化看来是可以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一个范围确定的领域来建立美学。其三,中国的各门类艺术从来没有被统一的论述过,因为在中国文化看来,各门艺术的地位本就是不平等的,具体表现为诗文最高的理论,导致了古代中国虽然有诗学、有建筑学、音乐学等等,却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艺术学,从而在艺术方面也没有一个范围确定的领域来建立美学。 三、美作为“学”的历史(西方) 第一阶段:柏拉图的美学,一是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静态结构,美的本质直接与美的现象相对应;二是体现了人在审美中不断的提升自己:首先面对美的形体,接着进入心灵美,进而行为制度的美,再进一步,各种知识学问的美,最后达到美的理式。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汉代美学)【圣才出品】

第8章汉代美学 8.1复习笔记 一、汉代美学的过渡性特点 (一)《淮南子》和《论衡》 1.从美学史的角度看,汉代思想家最重要的著作有两部:一部是西汉的《淮南子》,一部是东汉的《论衡》。 2.《淮南子》和《论衡》包含丰富的美学思想,在美学史上有重要影响 (1)《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组织他门下的宾客集体编著的一部论文集 《淮南子》原名《淮南鸿烈》,大约成书于汉景帝之时。《淮南子》一书的思想很庞杂,但主要倾向接近老子的学说,所以东汉为《淮南子》作注的高诱说它“旨近老子”。 (2)《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著作,共85篇,现存84篇。 (二)汉代美学过渡性特点的主要表现 汉代美学是从先秦美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美学的一个过渡环节,这主要表现在: 1.美学思想发展的演变 (1)孔子和儒家学派强调礼乐文章、艺术的政治教化作用、审美和道德观念的联系。 (2)汉代的官方宗教神学体系又把儒家的这种美学发展成为神秘主义的美学。 (3)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一种新的倾向,强调观赏自然本身的美,强调艺术要通向自然之道。宗炳的“澄怀味象”的命题就是这种倾向的集中表现。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是对于孔子美学的否定,是一个回到老、庄美学的运动。 (4)魏晋南北朝美学的这种回到老、庄美学的运动,正是在《淮南子》、《论衡》等著作的诱发下产生的。《淮南子》和《论衡》都发挥老子的哲学,推崇“自然”,以对抗和批判

汉代官方的宗教神学体系。这对于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先秦哲学范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转化 (1)先秦哲学中的一批哲学范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 (2)汉代处于这一转化的前夜,汉代美学构成了这种转化的中间环节 ①先秦哲学中的“气”的范畴,经过《淮南子》和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美学范畴,出现了“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 ②先秦哲学中的“形”与“神”这一对范畴,经过《淮南子》和王充的形神论,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美学范畴,出现了“传神写照”的美学思想。 二、汉代的元气自然论 (一)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1.元气自然论 (1)王充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是原始的物质元素。他认为,世界万物所以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就是因为它们各自禀受的元气有厚薄精粗的不同。 (2)人和万物一样,也是禀受元气而生。但是人所禀受的是元气中最精微的部分,即“精气”,所以人有智慧。 2.王充通过元气自然论对汉代宗教神学体系的批判 (1)王充的元气自然论是同汉代官方的宗教神学体系相对立的。他反对把道德属性加到天地万物身上,反对神秘主义的天人感应说,强调“天道自然”。 (2)王充运用这种元气自然论,对官方的宗教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哲学展开了尖锐的批判,这种批判涉及美学领域。 3.王充元气自然论在美学史上的地位

中国美学史大纲(二)

第一章老子的美学 重点: 1.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发端。 2.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和艺术生命的一系列特殊看法,以下一系列范畴皆发端于老子的美学:“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澄怀味象”“气韵生动”、“境生于象外””朴拙”。 一、老子美学——中国美学史起点 ●原因: 从历史顺序看:老子生活的时代早于孔子;《老子》约成书于战国时代。 从理论本身看: 哲学方面:《老子》书着重讲宇宙观和认识论,而《论语》则着重讲社会伦理问题。老子提出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但“道”的性质是物质还是精神并不明确,但是“道法自然”作为否定有意志的天帝而出现,说明老子的哲学是带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这个开端同时也是对宗教的否定。 美学方面:提出“气”“象”“有”“无”“虚”“实”“味”等范畴,起初为哲学范畴,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从哲学范畴转化为美学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对中国哲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影响极大,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系列独特理论都发源于老子哲学和美学。 二、老子论“道”“气”“象”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中心范畴并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连结的范畴。 道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从《老子》中看“道”有以下性质: 1)“道”是原始混沌:“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它不依靠 外力而存在,包含着形成万物的可能性。“道”存在于上帝产生之前。 2)道”产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的宇宙发生论) 3)“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法自然”。“道”虽然产生万物,但它并不是有意志、 有目的的主宰。 4)道”自己运动:“道”处于永恒的“逝”“远”“反”的运动之中,处于永恒的“独立” 运动即自己的运动之中,这种运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生命。 5)“道”是“无”与“有”的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道”也就是无规定性、无限性,它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是不能单凭感觉把握的

美学原理笔记

绪论: 美学研究对象: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叶朗) 美学学科性质: 1.人文学科(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即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学科,功用:教化) 美学特点:和人生有紧密联系,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紧密联系 2.理论学科 哲学的永恒课题:美、真、善 美学不是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哲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心理学美学取代哲学美学是不利的(叶朗) 3.交叉学科(美学和艺术、心理学、语言学(不能把美学全部归结为语义分析)、人类学、神话学(生命体验),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 4.发展中的学科 现代形态美学体系:文化大中和(中西文化,19、20世纪文化精神),当代西方美学体系没有综合中国以及东方文化 为什么学习美学: 1.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审美活动是一种体验活动(精神活动?) 2.完善自身理论修养 3.对于人文工作者,还有一种人文和技术层面的关系(技要上升为道) 中国戏曲的特点:虚拟,但不等于写意,京剧是角儿的艺术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由美学学科的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人是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动物) 美学学习方法: 立足中国文化;注重美学和人生的联系;注意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和系统的艺术史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开放的心态,注意吸收国内外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 美的本质: 狭义的美:审美范畴中讨论的优美,一种、完整、和谐的美,古希腊式的美 广义的美: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式 美和美感谁是第一性(主观的的还是客观的)--50年代美学大讨论 李泽厚(辩证唯物论):美学科学的哲学基本问题是认识论的问题,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蔡仪:美是客观的(事物的典型性) 高尔太(美和美感是统一的)、吕荧: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客观美和艺术美的统一,对美的社会性做了合理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