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第22章 刘熙载的《艺概》)【圣才出品】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第22章 刘熙载的《艺概》)【圣才出品】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第22章  刘熙载的《艺概》)【圣才出品】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第22章  刘熙载的《艺概》)【圣才出品】

第22章刘熙载的《艺概》

22.1复习笔记

一、刘熙载及其美学著作《艺概》

(一)《艺概》及其主要内容

1.《艺概》简介

《艺概》是刘熙载晚年所作,全书分《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等六个部分。这六部分中,除《经义概》是讲八股文之外,其他部分都是讲的艺术。

2.《艺概》的主要内容

是对各个艺术部门的传统美学思想作一种概述。这种概述,常常只用几个字,很精炼,但是很深刻,表明刘熙载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古典美学确有很深的修养。《艺概》中也有一些陈腐的东西,这些反映了刘熙载思想中落后于时代的一面。

(二)《艺概》的写法及其特色

1.《艺概》的写法是传统的诗话的写法,用短短的几句话,评论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概括这位作家或这部作品的艺术特点。

2.《艺概》的特色

(1)《艺概》评论作家、作品,主要着眼于艺术作为审美创造的特点和规律。

(2)《艺概》涉及诗、文、词、曲、书法等艺术的广泛领域。

二、刘熙载论艺术创作中的诸种矛盾关系

(一)“咏物”与“咏怀”

1.刘熙载在论赋时认为,赋应该创造物我交融的审美意象。“物色”与“生意”的关

系,就是他说的“象”与“兴”的关系,咏物与咏怀的关系,写景与言情的关系。

2.刘熙载主张把“咏物”与“咏怀”统一起来。刘熙载强调“情”“景”不可分,强调“情”要通过“景”来表现。寓情于景,借景言情,寓主意于客位,以色相寄精神,也都是“咏物”(“再现”)与咏怀(“表现”)的统一。这种“咏物”与“咏怀”的统一,也体现于句法和字法之中。

3.刘熙载认为,为了使咏物(“再现”)与咏怀(“表现”)统一起来,艺术家就应该力求做到亲知亲见。艺术家对所描写的生活,必须有亲身经历、亲身感受,而且要有情感体验、情感交流,做到物我无间,以至物我同一,只有这样,才能在艺术作品中把“咏物”与“咏怀”统一起来。

(二)“按实肖象”与“凭虚构象”

1.刘熙载把“象物”分为两种,一是“按实肖象”,即模仿,一是“凭虚构象”,即“虚构”。这种区分,孔颖达就提出来了,章学诚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2.刘熙载在这个问题上作了两点新的补充

(1)刘熙载指出,“凭虚构象”在艺术创造中有特殊的重要性。

(2)刘熙载认为,“按实肖象”与“凭虚构象”一样,也需要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

(三)真实与玄诞

1.刘熙载十分强调艺术作品的真实性。他说的“正”,相当于今天人们说的思想性;他说的“真”,相当于人们今天说的真实性。“真”又包含两个方面:主体方面要求性情真,客体方面要求物理真。

2.刘熙载并不否定“玄”、“诞”、“怪”、“奇”的艺术,并不否定像《庄子》、《离骚》、李白、苏轼这样一些浪漫主义的作家和作品。但是他认为在这些作家和作品的“玄”、“诞”、“怪”、“奇”的艺术中,仍然有着真实性。

3.他认为,“玄”、“诞”、“怪”、“奇”的艺术,浪漫主义的艺术,骨子里也必须“真”,必须“正”,也就是说,必须具有真实性,必须符合思想性的要求。

(四)结实与空灵

1.艺术是现实的反映,从这个角度说,艺术形象应该“结实”。但艺术是以审美意象来反映现实的。从这个角度说,艺术形象应该空灵。

2.刘熙载认为,结实与空灵应该统一起来,做到“不即不离”:文或结实,或空灵,虽各有所长,皆不免著于一偏。“

3.结实”与“空灵”的统一,就是刘熙载说的“铜墙铁壁”与“天风海涛”的统一,“包诸所有”与“空诸所有”的统一。包诸所有和空诸所有的统一,就是结实和空灵的统一。

(五)内容与形式

1.内容与形式

(1)形式不应该突出自己

刘熙载认为,语言文字的作用在于把性情气骨充分表现出来,而不应突出语言文字本身。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传统思想。

(2)形式因素不能脱离一定的充实的内容而单独具有美。

2.“文”与“质”的关系

(1)根据对“文”“质”关系的这种看法,刘熙载对“文灭其质”、“情不称文”、“舍理而论文辞”、“离有物以求有章”等形式主义的倾向进行了批评。

(2)根据对“文”“质”关系的这种看法,刘熙载认为艺术家应该“尚实”而不应该“尚华”。刘熙载认为,艺术家在学习前人的时候,也应该“尚实”而不应该“尚华”。

3.他把诗歌的内容分析为两个方面:“辞情”与“声情”

(1)“辞情”是文辞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声情”则是声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辞情”和“声情”是统一的,但并不是平衡的。在有的诗歌中,“辞情”占优势;在有的诗歌中,“声情”占优势。刘熙载认为,这种不平衡的状况,形成了不同体裁的诗歌审美意象的不同特色,同时也决定了欣赏这些诗歌时所应采取的不同方式。

(六)壮美与优美(阳刚与阴柔)

1.在《易传》影响下,中国古典美学中美的分类

壮美与优美,或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并且要求这两种类型的美应该互相渗透,统一在同一件艺术作品中。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传统思想,反映了中国古典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点。

2.清代乾隆年间的姚鼐曾谈到过这个问题。刘熙载也谈到这个问题。他的论述集中强调了一点,即壮美和优美应该互相渗透,应该统一在同一个艺术作品中。中国古典美学的这个传统思想,可以说要以刘熙载论述得最为充分了。他也是从《易传》的思想出发的。

3.刘熙载认为,艺术作品应把阴与阳、柔与刚统一起来。他强调壮美与优美的统一,也就是雄与隽的统一,力与韵的统一,刚健与婀娜的统一。刘熙载的论述,为人们研究中国古典美学的这个传统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七)诗品与人品

1.诗品与人品的统一,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传统思想,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对于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独特的看法。

2.刘熙载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作者的思想境界的高低。因此他明确提出“诗品出于人品”的命题,并对这个命题反复加以说明。

3.既然“诗品出于人品”,既然写字就是写志,因此刘熙载又认为,艺术家首先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人品。这就是他所提出的“尚才不如尚品”的命题的含义,也是他反复论述

的思想。

4.刘熙载所说的人品的标准,当然带有很深的阶级烙印。但他对于诗品与人品的统一这个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思想所作的发挥,也还是包含有一些深刻的思想,对人们今天也还很有启发。

(八)用古与变古

1.在中国美学史上,“正”和“变”的关系是一个激烈争论的问题,复古主义和反复古主义的斗争始终不断。刘熙载在这个问题上接受了进步传统的影响,特别是接受了叶燮的影响,强调“文之道,时为大”,强调“自我作古”、“自成一家”。

2.刘熙载认为,艺术创作追求“真”和“是”,也就是要在人类认识史、文化史上增添新的东西。所以刘熙载认为,不仅“剿袭古人之说以为已有”是“陈言”,而且“识见议论落于凡近,未能高出一头,深入一境”,也都属于“陈言”。他主张是把学古、用古与变古统一起来。

(九)“肇于自然”与“造乎自然”

1.刘熙载的“立天定人”、“由人复天”命题

刘熙载提出了一个“天”——“人”——“天”即自然——人工——自然的三段式。这是一个艺术创造的三段式。“肇于自然”,就是艺术是从自然发源,由自然规定的,因此叫“立天定人”。“造乎自然”,就是艺术家创造的审美意象(第二自然),应该回到自然,应该不露人工的痕迹。所以叫“由人复天”。“造乎自然”,并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经过创造而回到自然。只有“极炼”才能达到有如“不炼”的境界。刘熙载认为,在这里又包含了一个“不工”——“工”——“不工”的三段式。

2.刘熙载的“锻炼而归于自然”命题

由锻炼而归于自然,由“猎微穷至精”而归于“天然去雕饰”,由工而求不工,所以在

不工——工——不工的三段式中,第二个“不工”并不是简单地回到第一个“不工”。第二个“不工”乃是“工之极”,是第一个“不工”的更高阶段的复归。不工——工——不工,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3.和这个不工——工——不工的三段式相联系,刘熙载还提出了一个平——奇——乎的三段式。这后一个三段式所表述的,就是前面所引刘熙载的一段话中提到的那个“出色而本色”的辩证法。刘熙载认为,艺术家的第—步是由“平”求“奇”,第二步是由“奇”求“平”。这第二个“平”,就是“出色而本色”,也就是中国古典美学家常说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4.刘熙载推崇炉火纯青的本色之美,所以他反对“矜奇”、“恃奥”。他认为“矜奇”、“恃奥”正是平庸与浅陋的表现。刘熙载的批评,对于搞艺术创作的人和搞理论研究的人,都是很有教益的。总之,刘熙载提出的“立天定人”、“由人复天”的命题,“锻炼而归于自然”的命题,概括了艺术创造的一条重要规律,是很有价值的。

(十)艺术技巧的辩证法

1.刘熙载在《艺概》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论述各类艺术形式的技巧问题

(1)一与多的辩证法、齐与不齐的辩证法、融贯与变化的辩证法;

(2)幽深与浏亮的辩证法;凝重与流动的辩证法;

(3)打得通与跳得起的辩证法、放得开与收得回的辩证法、断与续的辩证法、疏与密的辩证法、谐与拗的辩证法等。

2.刘熙载在美学史上的贡献

他为了表述美学范畴的辩证本性而提出的一系列精炼的命题,对于人们把握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和体系的特点,如“咏物”与“咏怀”的统一,结实与空灵的统一,壮美与优美的统一,诗品与人品的统一,自然与人工的统一,用古与变古的统一等,是很有启发的。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第6章 荀子的美学)【圣才出品】

第6章荀子的美学 6.1复习笔记 一、荀子的哲学和美学 (一)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 1.自然界没有意志、目的,但有其客观规律,且不以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 (1)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天论》)” (2)这些话都是说自然界本身是没有目的、没有意志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独立于社会人事的变化而存在的。这是十分明确的唯物主义思想。 2.人在自然界面前并不是无所作为的,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荀子认为,人们不应该盲目地崇拜和畏惧自然的力量,不应该消极地等待自然界的恩赐,也不应该只在自己的幻想中役使万物(“思物而物之”),而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骋能而化之”),利用自然界的规律,改造自然界,来为人类谋福利(“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 (二)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的影响 1.在哲学史上的伟大贡献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一方面批判了宗教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有神论、目的论和“天人感应”论,一方面又批判了庄子一派所谓“勿以人灭天”、“勿以故灭常”之类的宿命论。这是荀子在哲学史上的伟大贡献。 2.对后代美学家正确理解审美主客体关系、艺术和现实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荀子的这个命题,对于后代美学家正确地理解审美主客体的关系、艺术和现实的关系,

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清初叶燮的美学就是一例。 (三)荀子的认识论思想 1.人的认识要依赖于人的感觉器官(“天官”)和思维器官(“天君”) 人的认识开始于人的感官对于外物的感觉。但是感觉还必须加上思维的作用,才能有对于外物的认识。 2.比起感觉器官来,“心”在认识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1)形成理性认识时不仅要依靠“心”这个器官,就是在感知外物的时候也离不开“心”这个器官。 (2)《管子》四篇中就已经有这个思想,荀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心”这个器官在审美感受中也起着统帅的作用。 (3)这一思想对后代美学家研究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四)荀子的“虚壹而静”命题 1.“虚壹而静”,是管子学派提出的认识论命题 (1)管子学派讲“虚”,是指“无己”、“无臧”。“无己”,是指去掉主观欲念;“无臧”,是指去掉主观成见。但是“无臧”也可以被理解为不要已经积累的知识。 (2)管子学派对已经取得的知识和将要取得的知识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清楚。同样,管子学派强调“专于意,一于心”,强调心静,但对于一和多的关系,对于静和动的关系,也没有讲得很清楚。 2.荀子继承了管子学派的这个命题,并作了重要的发挥 (1)荀子认为,“虚”并不是排除已有的知识,而是“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即不以已有的知识来妨碍将要接受的新知识。“壹”,并不是排除兼知各种事物(“两”),而是“不以夫一害此一”,即不要因为兼知多种事物而妨碍对这一事物的专心研究。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第18章 明清园林美学)【圣才出品】

第18章明清园林美学 18.1复习笔记 一、明清园林艺术与园林美学 (一)明清园林艺术 1.明清两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皇家园林最有名的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多集中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除北京、南京外,以苏州、扬州、杭州等地数量最多。 2.明清园林艺术的发展,在明清小说和戏曲中也有反映 (1)汤显祖的《牡丹亭》写了一座园林,并且借剧中主人公杜丽娘的口说了一句名言:“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汤显祖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春天。在他看来,园林正是把“春色”引到人间的艺术。 (2)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造了一座大观园。大观园是明清私家园林的典范,曹雪芹在这座园林中寄托着他的审美理想。 (3)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婴宁》篇也描绘了一座园林,寄托了他的审美理想。 (二)明清园林美学 1.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方面的著作却很少。 2.到了明清两代,由于园林艺术有很大的发展,吸引了很多知识分子关心这门艺术,甚至亲自从事这门艺术,这才陆续产生了一些有关园林艺术的著作。 3.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李渔《闲情偶寄》中的《居室部》和《种植部》。从美学的角度看,这三部著作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都很差。

二、古典园林的意境 (一)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是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 1.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是艺术意境的美。因此,园林意境的创造和欣赏就成了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较在其他艺术门类中的显现,要更为清晰,也更容易把握。 2.园林的意境和诗歌、绘画的意境不同 (1)诗歌、绘画的意境是借助于语言或线条、色彩构成的; (2)园林的意境则是借助于实物构成的。 3.园境和诗境、画境在美学上有共同之处:“境生于象外” (1)诗境、画境都不是局限于有限的物象,而是要在有限中见出无限。 (2)同样,园林的意境,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物象,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不是一片有限的风景,而是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比之一个孤立的物象,能够给予游览者更丰富的美的感受。 (二)明清园林美学着重强调园林的意境 1.采取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丰富美的感受(1)沈复的《浮生六记》谈到虚实相生的手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都是为了在观赏者的心理上扩大空间感。 (2)分景、隔景都是通过分隔空间在观赏者心理上扩大空间感。空间本来是小的,通过分隔,可以增加景色的层次,使景色的趣味多样化。这样,在观赏者的心理上,空间的容量就增大了。

叶朗《美学原理》配套题库(优美与崇高)【圣才出品】

第9章优美与崇高 一、名词解释 1.优美 答:优美是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提出的美学概念。“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二曰壮美。”优美是一种美的类型,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是和谐。从美感上看,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2.崇高 答:崇高,又称为壮美,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见、奇特的特点。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之间处于尖锐对立与严峻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 3.审美范畴 答:审美范畴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一些最基本最普遍的概念。审美范畴一般是经过高度概括的“大风格”。不能随意添置,无限增多。不同的文化圈发育了自己的审美文化,每一种审美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形态。不同的审美文化之间,有着因文化的价值取向、最终关切的不同而带来的重大区别。如果说,艺术

风格反映了不同艺术的意象的风格,那么,审美范畴则是文化的“基本意象”的风格。文化作为一种生命现象,有着自己的基本意象。用黑格尔的话来说,这种基本意象是这种文化的“理念”的感性显现。而审美范畴就是这一“基本意象”的风格。如古希腊文化“基本意象”的代表是神庙和神的大理石雕像,它们体现了“优美”这一属于希腊文化的“大风格”。 4.反思判断力 答:反思判断力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美学观点。康德对“判断力”了解的意义在于“反思判断”,这是康德之前从未有人使用过的。“反思判断力”就是审美和审目的的两种判断力。反思判断力取代了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理性理念的“图型”的说法,并且通过审美判断力奠基起来的合目的性原则,并成为作为高级认识之一的判断力的先天原则。因此,反思判断力对科学的真正确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批判力在知解力与理性之间起桥梁作用。 5.直觉即表现 答:“直觉即表现”是表现主义美学的核心命题,由意大利克罗齐在1902年出版的《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克罗齐认为直觉就是见到一个事物时,不假思索,不审意义,心中只领会该事物的意象这样一种认识活动,它可以不依赖于概念赋予无形式的物质以形式。直觉活动能创造出表现人的主观感情的个别意象,直觉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表现也总是一种直觉,是赋予所感觉到的东西以形象形式。直觉所表现的是主观的情感,一切直觉都是抒情的表现。该观点对以后的科林伍德、荣格等西方美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西方美学起了推动作用。

《艺概》

一、《艺概》版本 《艺概》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写成的,距今方百余年。因此版本并不多,版本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少,经过查阅仅发现有两个版本:第一个是清同治古桐书屋六种本。《古桐书屋六种》由《持志塾言》上下卷、《昨非集》四卷、《艺概》六卷、《四音定切》四卷、《说文双声》上下卷、《说文叠韵》四卷汇刻而成。此版本比较通行,1978年由上海出版社出版了标点本,又于2002年收录进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袁津琥的《艺概注稿》就是以此版本作为底本的。第二个是清同治十二年古桐书屋六种本(1874)。此版本与《续修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同治古桐书屋六种本《艺概》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应该不属于同一个版本,并且从异文情况看,显然同治十二年古桐书屋六种本更优。①此后还有两个重要的刻本,一个是清光绪三年丁丑四月领南重刊本(1877),另一个是清光绪二十九年四川成都官书局印本(1903),可供参校。 二、重要注本 1、1986年王气中《<艺概>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为《艺概》中的《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四部分作了比较详细的注释,并附录了《刘熙载行年小志》等资料,这也是首次对刘熙载的生平作细致具体的介绍。 2、1990年金学智《<书概>评注》,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3、1990年王大亨、欧阳恒《刘熙载<书概>签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1990年徐中玉、萧华荣校点的《刘熙载论艺六种》,巴蜀书社出版。该书首次将刘熙载的《艺概》、《昨非集》、《游艺约言》、《制义书存》、《古桐书屋札记》和《持志塾言》合在一起标点出版。 5、1991年邓云《词曲概·经义概注译》,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6、1992年孙原平《刘熙载书法论注》,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7、1993年刘立人、陈文和点校《刘熙载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较《刘熙载论艺六种》中多收录了刘熙载的《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叠韵》。 8、2001年薛正兴点校《刘熙载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刘熙载的《古桐书屋六种》和《古桐书屋续刻三种》。 9、2009年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出版。 ①袁津琥:《谈谈<艺概>的注释》:例如:《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同治古桐书屋六种本《诗概》第一八一:“唐初七古,节次多而清韵婉,咏叹取之; 盛唐七古,节次少而魄力雄,铺陈尚之。”“清韵”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同治十二年古桐书屋六种本《艺概》作“情韵”,应作“情韵”;《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同治古桐书屋六种本《诗概》第二八四: "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上四字其知也,下五字独得也。凡佳章中必有独得之句,佳句中必有独得之字。惟在首在腰在足,则不必同。”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同治十二年古桐书屋六种本《艺概》“共知”,“其知”令人费解,应为“共知”等。(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9月第3期)

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这个命题是和张燥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是一脉相承的。 (一)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首先强调画家要对自然山水作直接的审美观照……只有直接的观照,才能发现自然山水的审美形象……“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所谓“山水之意度”就是山水的审美形象,也就是审美的自然。 (二)强调画家要有一个审美的心胸(林泉之心)……没有审美心胸,就没有不可能实现审美的观照,即便是直接面对自然山水,也仍然不可能发现审美的自然…… (三)要求画家对自然山水作多角度的观照。所谓“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画家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不同,山水所显示的的审美形象也就不同。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画家必须对自然山水作多角度的观照:近看,远看,正面看,侧面看,反面看,朝看,暮看,阴天看,晴天看,春夏看,秋冬看。在这多角度中,郭熙最看重的是远望。近看可以把握山水的特点,只有远望才可以把握山水的气势,从而创造高远、深远、平远的山水画的意境。 (四)还要求画家对山水的审美观照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郭熙认为,只有“饱游饫看”,审美观照只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夺其造化”,创造出“磊磊落落,杳杳漠漠”的审美意象来。 在郭熙看来,山水画家创造是审美意象应该达到四条要求,而这四条要求每一条要求都不能离开“饱游饫看”: 第一,水画的意象应该把自然山水的“奇崛神秀”充分表现出来。只有“饱游饫看”,审美观照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能真正发现和领略山水的“奇崛神秀”,“穷其要妙”,从而 使神奇的山水“历历罗列于胸中”。 第二,山水画的意象应该是自然山水的提炼和概括。“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一概画之,版图何异?” 第三,山水画的意象应该具有“浑然相应”、“宛然自足”的整体性。 第四,山水画的意象应该是“意”和“象”的契合,应该包含有“景外意”、“意外妙”,从而引发观画者的无限情思。郭熙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 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山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

美学原理叶朗复习提纲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绪论 1 美学学科名称的提出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提出Aestheica。美学史上把这一年作为鲍姆加通正式提出美学学科概念的时间。 2 我国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50年代到60年代的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问题:美的本质,即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哲学的角度才是正确的) 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 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缺陷(消极作用) 1)对朱光潜的批判,有很大的片面性:否定了朱光潜对中西美学融合的有益探索,同时也全盘否定了西方近现代美学。 2)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框,用的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对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消极作用。 3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4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是哲学 1)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生活的世界,包括人的意义世界和人的价值世界,这里表现了美学两个特点:美学与人生联系紧密;美学与民族文化传统联系紧密。)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鲍桑葵《美学史》 美学是哲学,是理论,哲学思维。美学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3)美学是一门交叉科学 美学与艺术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4)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纵观东西方的美学发展,我们至今还找不到一个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文化大综合、真正称得 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美学体现还需要建设、创造,需要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第一章 柏拉图对美的定义 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一种绝对的美,“这种美是永恒,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这个“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客观的,而且先于现实世界中的美的东西而存在。美是理念是指: 1)美的本质不在自然事物,而在理念,理念是自存自在的,因此是永远没有变异和发展的。事物的美是由于理念的参与所形成的。 2)理念因为其所包含的内容外延不同,分成许多层次,美也有很多等级。 3)绝对美是美的本体,是美的最完全体现,至美也是至善的。 4)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乃是由于美本身。 柳宗元的命题的理解 柳宗元命题是:“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理解:1)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带有创造性。 2)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蕴。 3)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段,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总而言之,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都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

美学原理大纲

湖北大学 美学原理 (0504200103代码不知道) 教学大纲 (第x版) 艺术学院 美术学系 2010年5月

前言 一、大纲编写依据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面向 21 世纪的高质量的艺术人才。湖北大学院积极调整课程结构、强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教体艺〔2005〕2号)文件中对现有专业进行的明确调整,及对修订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制定此《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的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美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的产生与发展,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教学目标为: 1、了解与美学理论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美学理论中的一般概念、原理、原则及有关知识。 2、理解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及相关的学术思想观点。 3、掌握重要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观点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课外自习、图片观摹等相结合;课前提供参考书目,每章后布置思考题。本课程以哲学为基础,力求运用唯物辩证法,明晰地讲授,实事求是的鉴评。 四、适用对象 美术学专业、设计学专业。 五、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或相关课程) 本课程与第二学期开设的《中国美术史》,与第三学期期开设的《外国美术史》、第五学期开设的《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形成知识内容衔接。 六、课程性质 必修。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1-6章)【圣才出品】

第1章老子的美学 一、名词解释 1.味(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味”是中国传统的一个美学范畴。它不同于“五味”的“味”,最早使用这个美学范畴的是老子。“淡乎其无味”是老子对“道”的理解,恬淡的味是最高的味。后来陶潜、王维、司空图、梅尧臣、苏轼等人都延伸发展了这种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史的一种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平淡。 2.情象(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情象是意境系统里的一种象。情象有别于意象、心象、言象等。它分别对应原初状态里的象和再生状态的象。原初状态的情象是指作者在创作准备,是灵感来临、原初状态下发生的情思与境象相容。情是精魂,象为形质。无情,象不生;无象,情不能附着。再生状态的情象是指经过文字的创造而凝结成言象后新的情象,它不同于原初状态的情象就在于它更加凝练,是读者接受的新情象。 二、论述题 1.中国美学中虚实相生的学说。(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1)“虚实相生”的提出 “虚实相生”最早出自老子的哲学,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影响也很大。

(2)“虚实相生”的内涵 “虚实相生”,即“虚实结合”,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一条重要的原则,概括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的美学特点。这条原则认为,艺术形象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①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气韵生动”的命题。“气韵生动”的“气”,不仅表现于具体的物象,而且表现于物象之外的虚空。没有虚空,就谈不上“气韵生动”,艺术作品就失去了生命。 ②唐代美学家在“象”的范畴之外提出了“境”这个范畴。“境”和“象”的不同,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境”不仅包括“象”,而且包括“象”外的虚空。此外,中国古代诗、画的意象结构中,虚空、空白有很重要的地位。没有虚实相生,中国诗歌、绘画的意境就不能产生。 (3)“虚”与“实”的关系 ①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的美好与现实的黑暗构成了对比。从而突出了作者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 ②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 例如《雨霖铃》《月夜》《踏莎行》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

刘熙载、王国维词学批评之比较

刘熙载、王国维词学批评之比较 摘要,刘熙载是清末的杰出传统批评家。而王国维是把西方理论应用在诗词批评的第一人。本文通过二者词学批评的比较,试图了解清末时中国词学批评之变革。 关键词,刘熙载;王国维,词学,比较 刘熙载是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他自幼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教育。他的词评多见于其《艺概?词曲概》中。他的批评思想是以传统儒家标准为核心的批评思想。 比他晚出生六十年的王国维则是评词的又一大家。有人认为,“千年词学史,其发展演变可以王国维为分界线,王国维之前,词的批评标准是本色论,属于旧词学,王国维之后,推行境界说,以有无境界衡量作品高下,是为新词学”。,1,与刘熙载不同,王国维则是在西学的刺激中“第一个儆悟醒觉而尝试着要为中国文学批评开拓新途径的先进人物”。,2, 刘熙载是中国传统词学史上的最后一位批评大家,而王国维则是中国新词学史 上的第一位大家。那么,通过二者批评之比较,我们可以粗略的了解中国词学批评在西学输入中国之后的继承、发展与演变。 一, 刘、王二人批评的相似点 在批评理论上刘熙载和王国维有两大方面的相似点, 1 第一,对“真”的高扬。在刘熙载看来无论写文章、作诗、填词都应该表现出 作家真挚的情感。《文概》中说,“周、秦间诸子之文,虽纯驳不同,皆有个自家在内。后世为文者,于彼于此,左顾右盼,以求当众人之意,宜亦诸子所深耻与,”由此可知,刘熙载所倡导的真可以看作是他对先秦诸子散文言之有物,发言为真的直接承袭。也同时指出了后世为文者的弊端。而王国维提出的“真”的涵义便有所扩大,

既包含刘熙载反对的“以求当众人之意”的写作态度,又包括了作家于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景物和情感的真挚。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从此可以看出王国维评词之优劣根据的基本原则就是作者是否写“真”。而“真”在王国维那里还有更高的一种层次。如,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尼采在《苏鲁支语录》中说,“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血写下的。用血书写的,然后你将体会到,血便是精义。”我们可以将尼采和王国维所说的“血”理解为作者的高 2 层次“真”的表达。王国维举出的道君皇帝的例子则是真的体现,而李后主便是“真”的升华——“以血书者”。 第二,“隔”与“不隔”的高下。王国维的主张的“不隔”,是与他主张写词贵真的理论一脉相承的。王国维主张的“不隔”有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作家在创作之时首先要抒发自己的真性情,不能矫揉造作,故作呻吟,此为“不隔”之首要,第二,作家还有善于表达出真性情,这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不赞颂、不讽刺、不投赠、,少隶事、少用典。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研读要点提示02

第六章《荀子》的美学思想 13、荀子中“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14、荀子“化性而起伪”中的“性”“伪”的概念内涵是什么?“化性而起伪”的命题是建立在什么思想基础之上的?(在古文中,“性”与“伪”这对范畴等同于“天”与“人”。) 附:“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荀子·性恶》) 15、墨子的“非乐”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荀子对“非乐”的批判(对礼乐的倡导)的根据是什么? 附:荀子对各家各派的批判:“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俗谓之道,尽赚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势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故以为足而饰之。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荀子·解蔽》) 第七章《乐记》的美学思想 16、中国传统文化谓之“礼乐”文化,古代中国谓之“礼乐之邦”,就在于中国古人特别崇尚礼、乐文化。而“乐合同,礼别异”六个字揭示的正是中国古人崇尚礼、乐文化的原因、奥秘。请思考: 为什么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要“同”又要“异”? 为什么“乐”可以“同”,“礼”可以“异”? “乐合同,礼别异”的终极理论根据是什么? 论文题目:试论荀子(先秦儒家)音乐思想的“乌特邦”色彩 第八章汉代美学 17、汉代(包括先秦老庄)形、神关系论对后代艺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8、《淮南子》一书中涉及的美学思想有哪些? 19、王充有美学思想吗?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汉代美学)【圣才出品】

第8章汉代美学 8.1复习笔记 一、汉代美学的过渡性特点 (一)《淮南子》和《论衡》 1.从美学史的角度看,汉代思想家最重要的著作有两部:一部是西汉的《淮南子》,一部是东汉的《论衡》。 2.《淮南子》和《论衡》包含丰富的美学思想,在美学史上有重要影响 (1)《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组织他门下的宾客集体编著的一部论文集 《淮南子》原名《淮南鸿烈》,大约成书于汉景帝之时。《淮南子》一书的思想很庞杂,但主要倾向接近老子的学说,所以东汉为《淮南子》作注的高诱说它“旨近老子”。 (2)《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著作,共85篇,现存84篇。 (二)汉代美学过渡性特点的主要表现 汉代美学是从先秦美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美学的一个过渡环节,这主要表现在: 1.美学思想发展的演变 (1)孔子和儒家学派强调礼乐文章、艺术的政治教化作用、审美和道德观念的联系。 (2)汉代的官方宗教神学体系又把儒家的这种美学发展成为神秘主义的美学。 (3)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一种新的倾向,强调观赏自然本身的美,强调艺术要通向自然之道。宗炳的“澄怀味象”的命题就是这种倾向的集中表现。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是对于孔子美学的否定,是一个回到老、庄美学的运动。 (4)魏晋南北朝美学的这种回到老、庄美学的运动,正是在《淮南子》、《论衡》等著作的诱发下产生的。《淮南子》和《论衡》都发挥老子的哲学,推崇“自然”,以对抗和批判

汉代官方的宗教神学体系。这对于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先秦哲学范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转化 (1)先秦哲学中的一批哲学范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 (2)汉代处于这一转化的前夜,汉代美学构成了这种转化的中间环节 ①先秦哲学中的“气”的范畴,经过《淮南子》和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美学范畴,出现了“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 ②先秦哲学中的“形”与“神”这一对范畴,经过《淮南子》和王充的形神论,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美学范畴,出现了“传神写照”的美学思想。 二、汉代的元气自然论 (一)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1.元气自然论 (1)王充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是原始的物质元素。他认为,世界万物所以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就是因为它们各自禀受的元气有厚薄精粗的不同。 (2)人和万物一样,也是禀受元气而生。但是人所禀受的是元气中最精微的部分,即“精气”,所以人有智慧。 2.王充通过元气自然论对汉代宗教神学体系的批判 (1)王充的元气自然论是同汉代官方的宗教神学体系相对立的。他反对把道德属性加到天地万物身上,反对神秘主义的天人感应说,强调“天道自然”。 (2)王充运用这种元气自然论,对官方的宗教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哲学展开了尖锐的批判,这种批判涉及美学领域。 3.王充元气自然论在美学史上的地位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技术美)【圣才出品】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 第8章技术美 一、名词解释 技术美(功能美) 答:技术美作为一种与功能相联系的美,主要针对工程技术的美。技术产品作为审美价值的承担者,它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产品具有使用目的,它依照这个目的有效地发挥它的功能。产品的功能作为内在的活动,通过相应的形态表现出来,产品内容与它外在化的形象相互交融统一,就构成了技术美。产品的技术美并不是产品物质的功能的适用性本身,因为适用性本身是是中使用价值,它是功利判断的依据,而不是审美的依据。表现着社会前进的历史内容。正如李泽民所说着中前进的社会目的性成了对象合规律性的形式。也就是说,在技术美中所包含的是善的形式和真的内容。这就是区分于艺术美的基本点。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答:(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 (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 (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2.谈谈你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答:日常生活审美化指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一种直觉的审美追求,就是对大审美经济时代或体验经济时代的一种描述。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质上乃是通过商品消费来产生感性体验的愉悦。最美好的生活应该是使人产生完整的愉快体验的生活,大审美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一种精神享受,追求一种快乐、幸福的体验,追求一种审美气氛。 三、论述题 结合现代艺术实践,谈谈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答: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持,又在技术的基础上表现着思维与情感。而技术则是功能与理性的良好表述,它的不断更新又为艺术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多样性。以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为例,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1)技术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 在影视中,技术的基础性支持使得艺术的表现成为可能;艺术的指导性为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与发展方向。虽然最初人们发明能够记录影像的工具只是为了纪实与传播,但是,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标准的不断提高,艺术应运而生。艺术诞生之后,便有了艺术的思维与创造方式。人们运用这些方式创造出思维的成果,之后便又需要技术去实现它。艺术对技术不断提出新层次的要求,技术便沿着这条路不断有新的发展。而当一项新技术被发明出来,人们就会再次思考它能够衍生的艺术成果。二者就这样相互促进,交替成长。 ①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对电影艺术的积极影响

艺概词曲概-清-刘熙载

艺概词曲概-清-刘熙载 《艺概》卷四《词曲概》(曲概部分) 兴化刘熙载融斋 曲之名古矣。近世所谓曲者,乃金、元之北曲,及后复溢为南曲者也。未有曲时,词即是曲;既有曲时,曲可悟词。苟曲理未明,词亦恐难独善矣。 词如诗,曲如赋。赋可补诗之不足者也。昔人谓金、元所用之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是曲亦可补词之不足也。 南北成套之曲,远本古乐府,近本词之过变。远如汉《焦仲卿妻诗》,叙述备首尾,情事言状,无一不肖,梁《木兰辞》亦然。近如词之三叠、四叠,有《戚氏》、《莺啼序》之类。曲之套数,殆即本此意法而广之;所别者,不过次第其牌名以为记目耳。 乐曲一句为一解,一章为一解,并见《古今乐录》,王僧虔启云:“古曰章,今曰解。”余案:以后世之曲言之,小令及套数中牌名,并非章、解遗意。 洪容斋论唐诗戏语,引杜牧“公道世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高骈“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吹将别调中”,罗隐“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余谓观此则南、北剧中之本色当家处,古人早透消息矣。 《魏书?胡叟传》云:“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余变换其义以论曲,以为其妙在借俗写雅。面子疑于放倒,骨子弥复认真。虽半庄半谐,不皆典要,何必非庄子所谓“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耶? 王元美云:“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何元朗云:“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二说其实一也,盖促故快,缓故谐耳。元张小山、乔梦符为曲家翘楚,李中麓谓犹唐之李、杜。《太和正音谱》评小山词:“如披太华之天风,招蓬莱之海月。”中麓作《梦符词序》

云:“评其词者,以为若天吴跨神鳌,噀沫于大洋,波涛汹涌,有截断众流之势。”案:小山极长于小令。梦符虽颇作杂剧、散套,亦以小令为最长。两家固同一骚雅,不落俳语,惟张尤翛然独远耳。 曲以“破有”、“破空”为至上之品。中麓谓小山词“瘦至骨立,血肉销化俱尽,乃炼成万转金铁躯”,破有也;又尝谓其“句高而情更款”,破空也。 北曲名家,不可胜举,如白仁甫、贯酸斋、马东篱、王和卿、关汉卿、张小山、乔梦符、郑德辉、宫大用,其尤着也。诸家虽未开南曲之体,然南曲正当得其神味。观彼所制,圆溜潇洒,缠绵蕴藉,于此事固若有别材也。 《太和正音谱》诸评,约之只清深、豪旷、婉丽三品。清深如吴仁卿之“山间明月”也,豪旷如贯酸齐之“天马脱羁”也,婉丽如汤舜民之“锦屏春风”也。 北曲六宫十一调,各具声情,元周德清氏巴传品藻。六宫曰:“仙吕清新绵邈,南吕感叹伤悲,中吕高下闪赚,黄钟富贵缠绵,正宫惆怅雄壮,道宫飘逸清幽。”十一调曰:“大石风流蕴藉,小石旖旎妩媚,高平条畅滉漾,般涉拾掇坑堑,歇指急倂虚歇,商角悲伤宛转,双调健捷激袅,商调凄怆怨慕,角调呜咽悠扬,宫调典雅沉重,越调陶写冷笑。”制曲者每用一宫一调,俱宜与其神理脗合。南曲之九宫十三调,可准是推矣。 曲有借宫,然但有例借而无意借。既须考得某宫调中可借某牌名,更须考得部位宜置何处,乃得节律有常,而无破裂之病。 曲套中牌名,有名同而体异者,有体同而名异者。名同体异,以其宫异也;体同名异,亦以其宫异也。轻重雄婉之宜,当各由其宫体贴出之。 牌名亦各具神理。昔人论歌曲之善,谓《玉荚蓉》、《玉交枝》、《玉山供》、《不是路》要驰骋,《针线箱》、《黄莺儿》、《江头金桂》要规矩,《二郎神》、《集贤宾》、《月儿高》、《念奴娇》、 《本序》、《刷子序》要抑扬,盖若已兼为制曲言矣。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阅读理解答案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阅读理解答案 ①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习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以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效果。 ②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符合以《乐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甲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乙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开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丙 ③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抒发出来。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稳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④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

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取材于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1.阅读第①段,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白居易评价诗歌的核心思想是。 2.根据第②段内容,“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这句话应插在文中甲、乙、丙哪一处。(3分) 答:应插在处。 3.阅读第④段,请说出白居易“加以排斥”的诗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 答: 4.请以白居易的诗为例,简要说明该诗如何体现了他自己的艺术主张。(7分) 答: 答案: 1.白居易评价诗歌的核心思想是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3分) 2.应插在丙处 3.白居易“加以排斥”的诗歌的主要特征是:“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没有政教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优美与崇高)【圣才出品】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 第9章优美与崇高 一、名词解释 1.优美 答:优美是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提出的美学概念。“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二曰壮美。”优美是一种美的类型,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是和谐。从美感上看,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从市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2.崇高 答:崇高,又称为壮美,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见、奇特的特点。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之间处于尖锐对立与严峻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 3.审美范畴 答:审美范畴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一些最基本最普遍的概念。审美范畴一般是经过高度概括的“大风格”。不能随意添置,无限增多。不同的文化圈发育了自己的审美文化,每一种审美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形态。不同的审美文化之间,有着因文化的价值取向、最终关切的不同而带来的重大区别。如果说,艺术风格反映了不同艺术的意象的风格,那么,审美范畴则是文化的“基本意象”的风格。文化

作为一种生命现象,有着自己的基本意象。用黑格尔的话来说,这种基本意象是这种文化的“理念”的感性显现。而审美范畴就是这一“基本意象”的风格。如古希腊文化“基本意象”的代表是什么庙和神的大理石雕像,它们体现了“优美”这一属于希腊文化的“大风格”。 4.反思判断力 答:反思判断力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美学观点。康德对“判断力”了解的意义在于“反思判断”,这是康德之前从未有人使用过的。“反思判断力”就是审美和审目的的两种判断力。反思判断力取代了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理性理念的“图型”的说法,并且通过审美判断力奠基起来的合目的性原则,并成为作为高级认识之一的判断力的先天原则。因此,反思判断力对科学的真正确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批判力在知解力与理性之间起桥梁作用。 5.直觉即表现 答:“直觉即表现”是表现主义美学的核心命题,由意大利克罗齐在1902年出版的《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克罗齐认为直觉就是见到一个事物时,不假思索,不审意义,心中只领会该事物的意象这样一种认识活动,它可以不依赖于概念赋予无形式的物质以形式。直觉活动能创造出表现人的主观感情的个别意象,直觉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表现也总是一种直觉,是赋予所感觉到的东西以形象形式。直觉所表现的是主观的情感,一切直觉都是抒情的表现。该观点对以后的科林伍德、荣格等西方美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西方美学起了推动作用。 二、简答题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明清小说美学)【圣才出品】

第16章明清小说美学 一、名词解释 1.明代四大奇书(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 答:明代四大奇书是指明代四部著名的长篇章回小说,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大奇书”之称与明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向的社会现实相关联。“奇”,不仅指它内容或艺术的新奇,还包含着对它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的肯定。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2.童心说(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童心说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出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真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3.三言二拍(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中山大学2012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

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同时也标志着王阳明心学理论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二、论述题 1.试述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的小说艺术思想。(南开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论述金圣叹对小说理论批评的贡献。(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金圣叹以一部《贯华堂本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奠定了他在中国《水浒》评论史,乃至中国整个小说批评史上最为杰出的地位。这部《水浒》,是在删改袁无涯刊一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全传》的基础上,托称“古本”,再加以大量的批语,认真而详细地揭抉了《水浒》的创作精神和艺术特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风行了有清一代三百年。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的小说艺术思想及其理论批评的贡献主要表现为: (1)人物论 金圣叹是从人物的互不雷同中,从《水浒传》百看不厌的艺术魅力中,提出“性格”这一概念。他从最根本处寻找到了小说审美特征的基础。金圣叹把一部小说审美的成功原因归结为性格,表明了他对小说审美素质有了最准确的把握。这在中国小说美学史上矗立起一座里程碑。从此,“性格”便成为中国美学人物论的核心和审美评价的主要标尺,一直沿用至今。因缘生法,设身处地。这是小说美学性格论的审美体验问题,也是人物创造论的核心问题。“因缘生法”论,由金圣叹提出,与此相关的还有“格物”“忠恕”“动心”等。 (2)开小说美学先河 金圣叹在小说情节、结构论上,发表了一系列极具价值、开小说美学先河的见解。在《水浒传序三》中,金圣叹提出小说结构精严论:“盖天下之书,诚欲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即无有不精严者。何谓之精严?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也……夫固以为《水浒》之文精严,读之即得读一切书之法也。”金圣叹是用作文之法来规范小说之法的。要有严谨的章法、精致的结构、通盘的构思。他在第十三回总评中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构思方式:一是“有全书在胸而始下笔著书者”,一是“无全书在胸而姑涉笔成书者”。他在《水浒传序一》中把小说家之“才”训为“裁”。这便为艺术构思的整体布局寻找到一个通俗化的喻体。 与此同时,他对全书叙事过程中的波浪起伏,前后照应,作者手中之针线,胸中之经纬,多有细心体会。在这基础上,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小说创作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