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EVA的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探讨-论文

基于EVA的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探讨-论文

基于EVA的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探讨-论文
基于EVA的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探讨-论文

美国中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的启示

内容提要:美国是世界上中小银行数量较多市场化运作较为成熟的国家。因为市场竞争的残酷性,美国中小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对风险管理极为重视,特别是在信贷风险管理上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美国是世界上中小银行数量较多、市场化运作较为成熟的国家。在美国约8 000家商业银行中,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还不足10%,资产不超过10亿美元的银行,在全美共有5 000多家。在美国,由于银行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每年都有一些中小银行被兼并重组,一些中小银行被关闭,但同时也会新增一些中小银行。目前,信贷业务依然是美国中小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因为市场竞争的残酷性,美国中小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对风险管理极为重视,特别是在信贷风险管理上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中小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与美国社区银行对比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与美国的社区银行相似,规模普遍较小(多数资产不足10亿美元),在所属的 区域内通过低成本的分销工具为客户提供基本简单的金融服务。专门为低收入的个人消费者 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小型企业以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便利;将存款作为贷款资金;并致力于提高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的生活质量。但是,它们又有着不同点。美国的社区银行既不是开发 银行,也不是政府的福利机构。因此,它们不会提供有政府导向性的业务;不会在政府机构的影响下经营;不会优先运作基础设施的项目;不提供特许的利率;也不会把社会的目标置于银行 的财务目标之上。一般来说,虽然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然而一家银行的规模大小并不是银行赢利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社区银行仍然可以是一种赢利性很高且具有长 期稳定性的商业模型。根据美国的情况,赢利性最好的是那些资产在10亿~100亿美元的银行(相当于国内杭州、南京以及大连等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以及资产在3亿~5亿美元的银 行(相当于葫芦岛、焦作以及马鞍山等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令人惊讶的是,最稳定(亏损企业百分比最小)的银行仍然是资产在3亿~5亿美元的那些小型银行。 2?美国中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征 2?1美国中小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 组织构架美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实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相互独立的、立体的风险管理体系。 董事会通过下设的风险审计委员会对全行的风险进行全面监测,尤其是高级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也建立另一套风险体制框架,实行风险的自我控制与管理:设立对业务风险进行控制的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管理部门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管理,这些部门对首席执行官负责。美国中小商业银行银行实行风险集中管理体制,风险控制在总行层面实现集中化管理,总行对所有风险都具有强大的监控能力。即使像住房抵押贷款一类的零售贷款也实现了由总行集中审批。美国各中小商业银行都设有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日常风险 管理工作,对所有风险管理人员实行“垂直管理”,业务部门所需要的风险管理人员由风险管 理部派驻,派驻人员可参与业务经营的整个过程,并与业务部门共同承担责任。贷款风险管理 委员会不负责审批贷款,只负责贷款风险监测。贷款的审批按照相互制约的原则进行,单人无法对贷款业务进行决策。对信贷审批的授权主要考虑两个因素:职务高低、业务性质(如批发 业务与零售业务就不同)和个人经验。风险管理派驻人员具体负责各业务条线的风险管理,这 些人员直接向风险管理部门报告,但对与风险有关的业务决策有发言权,可对风险进行实时控制,寓风险管理于业务经营过程之中。 2?2美国中小商业银行拥有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监测 技术科学的分析是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分析工作必须依赖 于一定的管理工具。普遍使用的信用分析系统为中小商业银行提供了在线信贷文件系统,

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市场、流动性和操作性等风险问题处理上与国外一流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国内商业银行只有积极寻求对策,从文化、体系、技术等方面入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随着世界金融的一体化和我国对外国银行的放开,国内的商业银行也将参与到世界金融的竞争之中。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问题处理上与国外一流银行的差距,寻求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改制的不规范影响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信用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依靠对企业贷款的利息收入,但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商业银行贷款成了国有企业维持生存的重要手段,信贷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增加。同时,我国正对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在给其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一些企业钻政策空子,拖欠甚至逃废银行贷款,给银行带来大量的坏帐、呆帐。此风险已成为中国银行业最突出的金融风险。 (二)缺乏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导致市场风险 目前,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广泛使用统计方法和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管理,与之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比较重视定性分析,而风险分类及量化技术落后。其中,内部评级和资产组合管理是风险度量的重要技术。风险管理技术的落后增加了我国风险管理的难度。 (三)由于挤兑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银行信用一般表现为银行向公众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债券和流通银行票据等形式。银行的自有资本有限,若管理不善,不良贷款率过高,就会出现过挤兑风波和支付危机。目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国家信用的保证,其流动性风险没有显现,但潜在支付困难日益增多,如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60%,低于80%和国际最低标准。如果银行的呆帐增加,准备金不足以应付存款的提取,银行信用就会受到严重破坏,严重时导致银行的破产,造成社会的动荡。 (四)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银行的业务风险扩大 首先,由于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在融资方式上也带来的竞争及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导致传统业务的激烈竞争和利润下降,许多商业银行放弃稳健经营原则,以期通过发展高风险业务取得较高的收益,加大了经营风险。其次,由于传统体制下银行的经营风险完全由国家来承担,使一些银行误认为没有资本金一样可以扩张,从而重规模轻效益,经营效益不能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而同步提高,从而使一些危害银行长远发展的业务大规模存在。再加之有些银行员工素质不良,领导干部的贪污腐化行为以及银行内部的监督防范措施不力,也导致了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增加,使银行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就现阶段来说,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纠正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偏差,强化风险管理的经营理念,树立风险控制的企业文化创造利润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商业银行必然承受巨大的风险。而风险管理的目的也就是确保银行产生最大的利润。现在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着两种极端:一些银行只顾发展,过分注重规模,忽视由业务带来的巨大的风险,牺牲掉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些银行则是不顾发展的零风险,回避一切有风险的业务,这样白白葬送了发展的好机会,其实没有收益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因此要树立风险管理本身就是创造价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始于1995年,199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决定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取名为“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3月,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到2010年,城商行数量持续增增加,至2010年达到最大(147家)。 通过处置不良资产、补充资本金、计提拨备,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城商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下面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现状作简要分析。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来源于原城市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投资入股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由众多法人机构合并形成的一级法人单位,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1995年7月,以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正式成立为起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舞台上开始了它的历程。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计144家,城商行资产总额为9.98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1.7%;负债

总额为9.32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26.5%;所有者权益总额为0.66万亿元,较2010年增长37.7%(图1、图2、图3)。这期间,城市商业银行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又背负了沉重负担,暴露出诸多问题。从功能上讲,城市商业银行是商业性金融服务机构,因此,它首先应该具备商业银行的一般特点。同时,由于自身独特的发展过程,城市商业银行又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这就是: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是地方性商业银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图1:2003-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及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 图2:2003-2011年城市商业银行负债总额及其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比重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沿海地区微企业持续经营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研究选题依据: 1.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动态本课题涉及的理论部分,从目前国外文献资料来看,关于对小微企业的研究还是属于比较新的,而且研究小微企业的领域大多数文献是以小微企业的融资方面为研究领域的。霍尔斯特德·艾莉森的文章《以学习型社区的倡议或增长的鼓励措施来吸引微型企业》(2004)以微型企业在产业园中的人力资源利用为基数,利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来验证人力资源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从而提高获取信贷机构贷款的可能性。比塞尔·米安妮也在自己的文章《对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连续资本支持》(2005)中利用计量模型来验证人力资源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从而得出相关结论。我国对小微企业的研究也比较集中于融资方面的领域,而且是集中于机构方面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当前国内相关的研究起步晚,但进展快。很多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其他组织的个人都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包括:魏国雄在《商业银行如何拓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2005)指出商业银行要更广泛、有深度地开拓小微企业信贷市场,就必须在内部建立一整套更有效率的适应开拓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王文烈在《中型银行小型企业融资业务的发展模式研究》(2010)指出,商业银行对小型企业金融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是当前银行业务创新的重点,如何在不违背商业化原则的基础上,既支持小型企业发展,又符合自身利益,是今后商业银行需要重点考虑的。 2.理论及实际意义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简单探讨当前以沿海地区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我国小微企业持续经营所面临的问题,并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简要分析其相关对策,得出如何帮助沿海乃至我国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结论。为在新时期的经济环境下,更多想了解这个企业群体的人或者小微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多一份参考。再且,2011 年我国江浙一带不少小微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势必会有更多的人和相关机构单位关注和研究这一群体。作为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以论文课题的形式来研究这样的热点,更有现实的必要。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1. 主要内容第一部

商业银行管理论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管理论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对策初探 一、引言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不仅使很多中小商业银行破产倒闭,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也面临破产危机。除了经营失败之外,声誉风险的积聚也已成为主要原因。因此,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已将声誉风险管理上升为风险管理的核心之一,2009年8月25日中国银监会印发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以期引导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声誉风险,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管理学中,声誉是指关键利益者对公司个体所发出的总体信息在认知层面的价值判断。它是一个公司行为对不同的相关利益者传达的信息,这些信息再次传达到社会公众,形成了一定的声誉,声誉再返回到公司行为,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这就是一个声誉形成的模型。建立长期正向公司声誉具有长期性、艰难性的特性,但公司声誉毁损的损失性却是一瞬间的,是短暂的,时间上具有不对称性。 金融机构声誉风险和我们所熟知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是一样的,不管经营好坏,在市场当中都面临着利益相关者对其的正向评价、负向评价,所以是常态风险。这种常态风险如果受到某一类内部的纠纷或外部事件的冲击就会演变成声誉风险事件,声誉风险事件就是声誉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声誉风险事件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置就会引起声誉危机,甚至可能引起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从而

传播到社会,银行业的资本市场的相应股价大幅波动,影响社会经济稳定。 总之,声誉-声誉风险-声誉风险事件-声誉危机是一个逐次传递的过程。我们要树立起公司声誉风险是一个常态的风险的意识,一方面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构筑良好的经营管理基础,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善用各种渠道,将自身的良好信用适时客观地展现于公众,并在问题发生时,及时消除公众的猜疑和不满,避免负面报道或传闻对业务和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二、国际商业银行声誉管理的基本做法 (一)具有声誉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企业沉着应对声誉风险的必要条件。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一般包括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董事会的职能是最终承担财务或股东权益减少等责任,防范、控制和处理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风险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其成员由银行内部和外部的经济金融专家构成,一般负责制定并修正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以指导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稳健进行和规范所有员工的行为;风险管理部门隶属于管理委员会,行使日常的监督、衡量和评价量化风险的职责。稽核委员会通过内部稽核人员来保证已获批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和规程得到有效执行,同时确保在银行的日常运营中内部控制也未被忽视,并向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报告,以便于执行委员会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风险经理是风险管理与控制的一线人员,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资金密不可分,银行业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公司,风险管理是行业中永恒的话题。本文以杭州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及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观察和调查法对长春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行调查。通过观察和分析,探究影响信贷业务的主要因素,结合信贷业务管理理论和当前长春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环境,为杭州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提供一套风险管理的新思路和一套全面控制管理银行风险的衡量标准、制度和技术方法要求,旨在对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不太发达的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策略和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巴塞尔新协议,信贷风险管理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s closely related to capital, and banking industry provides a sustained impetus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special company operating monetary capital, risk management is an eternal topic in the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in Hang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ed with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using the observation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in Changchun.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redit business, combines the credit business management theory with the current credit business environment of Changchun rural commercial bank, and provides a set of new ideas of risk management and a set of measurement standards, systems and technical method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Bank ris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business management of Hangzhou Rural Commercial Bank, aiming at the credit risk Rural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with underdeveloped insurance management provide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Key word:Rural commercial banks, Basel II, credit risk management

商业银行与业务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 存贷款规模与结构分析以招商银行为例 班级:金融1202

商业银行存贷款规模与结构分析——以招商银行为例 本次商业银行与业务管理的实践报告要求我们找一家商业银行根据该银行近三年的存贷款规模与结果做出相应的专业分析。根据此要求我选择了中国招商银行作为的本次实践报告的研究对象。 我的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中国招商银行的介绍,包括招商银行的现状在中国银行业中的地 位,业务特点等。 2.招商银行的近三年存贷款结构以及规模的变化展示。 3.根据相应的银行分析指标对招商银行的存贷款规模进行分析并 结合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作出基本的评价与建议。 一、招商银行的基本情况介绍。 招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行,简称招行,成于1987年4月8日,由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创办,香港中资金融股的八行五保之一。总行设在深圳市福田区,2002年4月9日,招商银行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6年9月8日,招商银行开始在香港公开招股,发行约22亿股H股,集资200亿港元,并在9月22日于港交所上市。 招商银行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领先的零售银行。曾在1995年7月推出银行卡一卡通,并在1999年9月启动中国首家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众多企业和电子商务网站广泛使用网上支付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招行的战略目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最佳商业银行,其战略定位为利能力领先、服务品质一流、基

础管理扎实、品牌形象卓越的有特色的创新型银行同时根据中国50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状况来看招行的总资产2,794,971(百万元)为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 二、招行存贷款规模与结构展示。 根据招商银行的财务报表所展示的内容我将招行的近三年的 存贷款规模截取如下:(数据单位均以百万) 1.招行的贷款规模: 根据该数据我做了如下的图表使得数据更为直观: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一.信贷风险的定义: 1.信贷。 银行信贷是商业银行为保证贷款业务而从事的与之相关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银行信贷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是以偿还为条件,并且收取利息为获取报酬的借贷行为.它的运行方式为:吸收来自个体储户的存款,然后将之发放给信用可靠的贷款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向储户支付利息,贷款人向银行支付利息.银行通过利息的不同来获取收益.银行信贷具有聚集,分配社会资金,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活动的职能. 2.信贷风险的含义。 风险在经济领域中,一般将之理解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损失的发生因为影响因素的大量性,无规则性和随机性而具有多种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经营与信贷活动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就是商业银行风险.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在广义上它指因客户违约引发的风险,在狭义上指银行不能如期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不确定性,也即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张淼) 3.信贷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只要银行经营信贷活动,就不可能完全规避信贷风险,信贷风险在信贷活动中是客观且肯定存在的。换句话说,没有信贷风险的信贷活动是不存咋的。 (2)隐蔽性。 信贷活动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信贷风险难以直接的、精确的被观察和度量。 (3)可控性。 虽然信贷风险具有隐蔽性,但银行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提前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从一般意义上考察,任何经济活动风险的存在都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和政

治环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人的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银行信贷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银行风险的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这些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交错,使得信贷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变得复杂化. 1.主要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巨额不良债权上。债权是指商业银行(债权人)按信用原则和交易准则,以贷款为形式、以契约承诺为载体,让渡信贷资金使用权给借款人(债务人),并藉此拥有向借款人追索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经济权利。根据贷款契约的履行情况,商业银行的债权可分为正常债权和不良债权。就一笔贷款而言,如果该贷款能够按贷款契约规定的期限要求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那么该项债权就属于正常债权。否则,就属于不良债权范畴。“不良债权”是指按期很难收回或无法收回的贷款,即通常所说的呆账、坏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分析—王红夏) 2.产生原因。 不良债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低,其体现在以下方面:(1)银行对经营对象了解不深入,分析不透彻.信贷风险的产生与银行工作人员对贷款对象的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发放贷款前,没有对贷款对象进行深入调查,没有对其资产状况和偿还能力进行评估,就像对方贷款.这样做的后果是某些贷款人信用低,不具有偿还能力.而一些贷款单位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导致其不具有偿还能力. (2)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评估.无论哪一种业务,事先都应进行可行性评估.对于银行来说,在贷款之前,应结合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评估.如果凭借决策者的主观经验进行决策贷款,无疑会产生信贷风险. (3)信息不灵.银行的任何一项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及时,可靠的信息上,并且贷款之后,也应跟踪调查贷款对象的最新信息,确保其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4)国家体制原因。我国的特殊的经济体制也会对银行的信贷风险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如行政干预,指令贷款会形成贷款风险.由于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银行的资金流向,投量的掌握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政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现状、问题与对策

目录 摘要........................................................... III ABSTRACT......................................................... IV 一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2)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1.3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及论文结构 (2) 1.3.1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2) 1.3.2 论文的容结构 (3) 二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4) 2.1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 (4) 2.2商业银行风险的来源 (4) 2.2.1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外部风险 (4) 2.2.2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部风险 (5) 2.3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 (6) 2.3.1按商业银行经营外部环境因素划分的风险 (6) 2.3.3按商业银行业务围划分的风险 (6) 三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特点及探索 (7) 3.1现代西方商业银行业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特点 (8) 3.2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探索 (8) 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9) 4.1我国商业银行当前所面临的风险及表现 (9)

4.1.1 信用风险 (10) 4.1.2 操作风险 (10) 4.1.3 市场风险 (11) 4.2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风险特殊性的原因分析 (12) 4.2.1 市场转型加剧商业银行风险 (12) 4.2.2 经济周期增强商业银行风险 (12) 4.2.3 商业银行创新所引起的风险 (13) 4.3我国商业银行原有风险管理的不足及其对风险管理造成的结果 (14) 五改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15) 5.1改革现有的风险管理理念,树立风险管理文化 (16) 5.2改进企业信用状况 (16) 5.3合理设定贷款目标,规政府行为 (17) 5.4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风险管理体制 (17) 六结论与展望 (18) 辞 (19) 参考文献 (20)

山东城市商业银行情况简介

山东城市商业银行情况简介 一、齐鲁银行 济南市商业银行是山东省成立的首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996年6月6日,在济南市16家城市信用社和1家城信社联社的基础上组建济南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6月6日,更名为济南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济南市商业银行;2004年9月8日,成功与澳洲联邦银行(CBA)实现战略合作;2008年3月19日,首家异地分行——聊城分行开业;2008年11月30日,首家省外异地分行——天津分行开业。截至2008年12月31日,拥有69家分、支行(部),在岗员工1641人;全行总资产达到亿元,是成立时的15倍;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是成立时的倍;各项贷款余额为亿元,是成立时的倍;按照新会计准则口径统计,2008年累计实现经营利润亿元,同比增长%(以上数字尚未审计)。成立以来累计实现经营利润40亿元,累计上缴税金15亿元,综合经营实力获得长足发展。 1996年6月6日,在济南市16家城市信用社和1家城信社联社的基础上组建济南城市合作银行; 1998年6月6日,更名为济南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济南市商业银行; 2004年9月8日,成功与澳洲联邦银行(CBA)实现战略合作;

2008年3月19日,首家异地分行——聊城分行开业; 2008年11月30日,首家省外异地分行——天津分行开业。 2009年6月6日,更名为齐鲁银行。 2009年6月12日,聊城临清市支行开业。 2010年8月27日,青岛分行开业。 2010年9月20日,与济宁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注册成为济宁银行第二大股东。 截至2009年12月31日,齐鲁银行辖有72家分、支行(部),在岗员工1806人。全行总资产亿元,是成立之初的19倍;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是成立时的20倍;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是成立时的20倍;2009年实现经营利润亿元;实现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成立以来累计实现经营利润亿元,累计上缴税金亿元(以上数据尚未审计)。 齐鲁银行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考核机制、用人机制等重大改革,经营绩效持续提升,主要业务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公司治理持续完善,各治理主体组织健全,职责明确,运作有效;中外合作健康发展,开创了“引资引智引技、合心合力合作”的成功模式;创新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银企家园”产品品牌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评选的首届“中国地方金融十佳特色产品”奖,总行营业部荣获“2008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的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莉 中国农业银行齐齐哈尔分行计财部 摘要: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金融服务行业日臻繁荣。除国有银行之外,还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如北京银行、青岛银行、哈尔滨银行等,这使得人们对于金融银行服务有了更多的参考性与选择性。在商业银行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其在财务管理上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本文笔者则首先介绍当下我国商业银行再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相关对策 前言目前,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较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常见的五大国有银行之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也得到迅速发展,业务范围越来越丰富,营业网点众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当前商业银行正处于内部机制的转型期,因此在自身的财务管理上尚且存在着不足之处,针对于此,笔者展开了相关论述。1.当下我国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上出现的不足1.1就财务管理体系而言,相对滞后我国商业银行在其财务管理上大多坚持传统的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模式,通俗而言就是商业银行总行负责本行财务的核算与管理工作,而下属分行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本分行财务的核算与管理。这种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机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导致了大多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的权力上相对分散。不利于总行对于下属支行的集中综合管理,同样也无法形成相对完整连贯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而使商业银行难以充分发挥整体上的优势。分级管理的机制,在权限下放的同时,也使得分行的财务权限明显过大,总行还没找到合适的制约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致使总行统筹能力削弱,导致系统内资源难以均衡,财务管理稍显混乱。1.2就财务管理理念而言,缺乏创新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与完善,商业银行形成了众多的营业网点,极大程度上满足了银行客户的不同需求。业务的发展需要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跟进,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个别商业银行仍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理念片面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的,而商业银行不同于企业,商业银行运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保证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安全性与流动性的前提下,最大可能的去实现银行的盈利性。一方面,商业银行高层领导在财务管理问题上存在着观念上的误区,即缺乏战略成本管理意识,因此导致了商业银行无法从战略经营的角度与统筹全局的高度同银行的收支状况相联系;另一方面,从上至下的成本管理理念很难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缺乏对于银行各项收支审核的执行力,开源节流的成本管理理念还需加强。1.3就财务管理方式而言,有待更新就我国现有商业银行在其财务管理方法上同西方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落后,笔者认为这种落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一方面财务管理上依旧采用相对传统的会计方法,也就是财务会计方法,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对于财务管理往往是一种事后管理,也就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成为了一种事后报告与监督的管理,而对于财务问题出现之初却缺乏必要的监督,从而导致财务问题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我国商业 银行在其成本预算方式上有待改善,笔者发现当前我国为数 众多的商业银行依旧采用传统的预算增量法,对于银行财务的实际需求与现状却没有充分考虑,从而很容易导致预算过度,形成资金的浪费。 2.商业银行实现财务管理优化的对策2.1不断更新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理念 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科学财务管理理念的指导,因此,商业银行应当树立科学可行的财务管理理念,实现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同现实中的财务管理实践相结合,并且切实将银行的发展战略理念同财务管理理念结合起来:首 先,在银行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上,应当实现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毕竟商业银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因此其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会计的常规日报表,而是要对于银行的整个财务活动做到统筹兼顾,增强财务的预测与计划工作;其次,应当实现银行由分块核算理念到分客户、分项目、分产品等条线核算理念的转变,目的就是实现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贯穿整个过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 商业银行还应当实现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理念的转变,积极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意识,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减少银行不必要的资金损耗。2.2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就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领域的核心工作而言,就是确立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保证商业银行财务各环节的有效运转,为银行实现利润创收奠定基础。因此,应当针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银行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及财务活动现状,进一步明确银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工作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正是商业银行坚持产权科学运作的体现,同时这也是对于商业银行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一种尊重与保护。2.3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体系 想建立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首先应当对于银行各部门中的具体职能予以明确,坚持围绕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进一步强调各个业务部门间组织架构的转变,从而形成一个权责明确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财务的集中高效管理;其次,商业银行还应当构建双线管理与纵向管理的财务管理体系,切实维护财务人员的相对独立性,实现财务管理的人员管理以及控制职能管理;再次,商业银行还要逐步构建并进一步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的完善,保证银行财务信息的准确及时,为银行领导以及财务管理人员获取相关的信息提供良好的网络保障。商业银行的网络信息系统还应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及工作的透明度,最终实现其管理水平的提升。3.结束语综上所述,商业银行要想实现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首先要强化其财务管理工作,然而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笔者通过以上分析较为详细阐明了我国当前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工作上所存在 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应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略尽薄力。参考文献:[1]王慧.浅谈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矛盾与对策[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2]和普霞,廖沁芳.浅析财务管理目标[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01)学术论丛 4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探讨论文.doc

况。但是其在银行业中占有的份额比例依旧很高。只有国有制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的银行向新经营模式改变。 二、商业银行在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的定位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制度主要采用分业经营,银行与证券机构、保险机构之间的利益存在冲突和竞争。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与同行之间缺乏合作氛围,合作深度受限,金融创新的产品很少。公司内部的协调需要沟通,金融控股的集团发展很快,但是整合力度不高使得集团的管理比较松散。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通过借贷获得利息收入,但是在投资业务上会增加比重,银行的经营结构比较传统。集团内部合作松散,资源配置不合理也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重要问题。1933年的经济危机让世界经济变得萧条,金融行业的不规范经营让银行面对的金融风险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风险控制系统比较滞后,不利于发展混业经营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降低。我国的特殊国情要求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学会提高抗风险能力。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健全的法律依据,法律漏洞比较大,虽然商业银行内部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但是在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组建和选择、公司管理、业务实施和交易、风险防范以及监管方面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这就造成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面临更大的风险挑战。监督机制不健全也容易导致市场竞争不健康,市场秩序混乱,从而增大了经营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竞争力薄弱,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过分强调通过客户关系的管理、资

金管理、全面服务方面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忽视了银行潜在的资源价值和综合性的服务技能。当前金融方面的监督成效较低,对经营管理模式的交叉业务监督不到位。监管部门之间的责任界限不明晰,监管资源浪费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混业经营管理等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三、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对策 改革金融体制是推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商业银行应该将各分支机构的管理进行改革,提高内部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机构的应对金融风险能力并制定一个合理的考核制度,做到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改革,优化组织内部的机构,不断引进人才。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并形成有效的激烈机制。加强和同行以及国内外合作伙伴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金融内外部信息,对金融风险有前瞻性的意识。对金融产品和经营管理模式以及组织内部的设置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商业银行可以引进工业资本,增加融资渠道,从而把握好经营的重心,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这种方式可以让银行获得金融支持还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金融业的抗风险能力。充分应用计算机等科学技术加强对银行的内部控制,实现信息共享的速度更快捷,降低经营成本,使得管理更加现代化。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以及监督机制,从企业内部而言,高层领导的职能必须明确规定,而外部的监督部门也同样需要明晰责任界限。 四、结语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历史及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历史、现状与成因分析 王斐 (河南平高东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信贷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信贷和存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由此,信贷风险也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上取得显著的工作成绩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问题突出和信贷管理机制弊端显著,现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了解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贷风险历史现状成因分析 作者简介: 王斐,男,1979年7月16日,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现任河南平高东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财务部长。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历史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发展历程 从风险管理手段变迁的视角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历了限额管理、风险计量与分析、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以及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阶段。 1.限额管理阶段 限额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风险测量技术并不成熟,因此,风险限额是一个固定数值,该数值一般由信贷专家根据市场和企业情况,通过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分析来设定,如“5C”法、“5P”法等1。 2.风险计量与分析阶段 随着风险测量技术的发展,在限额管理的基础上,风险管理迈入了风险计量与分析阶段。在此阶段中,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给出各项信贷业务风险的定量值,在此基础上控制风险。 3.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阶段 风险管理的更高阶段是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管理。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为核心的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商业银行逐步建立注重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关系的管理文化,让这种管理文化渗透到每个员工的思想和日 1“5C”要素分析法主要集中从借款人的道德品质(Character)、还款能力(Capacity)、资本实力(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环境条件(Condition)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定性分析,以判别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5P”要素分析法即个人因素(Personal)、借款目的(Purpose)、偿还(Payment)、保障(Protection)和前景(prospect)。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pdf

摘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都与国外同行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我国急需加快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改革。文章首先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领域发生的变化,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变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基本使命就是以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来获取收益。美国花旗银行前总裁沃特·瑞斯顿曾指出:“银行家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随着整个风险管理领域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现代风险管理也表现出与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方法的改变。 (一)风险管理环境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利率、汇率及股票价格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应对市场化条件下这三大风险变量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金融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整合力度的加大,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一些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于一身的集团化金融机构,在我国当前仍实行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下,无疑使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由此而带来的国际竞争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市场大量创新金融产品的出现,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使得市场的结构更加复杂,商业银行理解和认知新产品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二)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的革命 传统的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管理的主观经验判断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及手段,较少使用风险的量化模型,难以解决当前金融市场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风险度量和管理这一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尤其VaR、CSFP、KMV等大量先进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的出现。这些风险管理技术的出现才使风险定价、信用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以及金融机构整体经济资本配置和全面风险管理得以迅速发展,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二、我国现行银行风险管理的缺陷 近几年来,我国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银行高级管理层不再只盯着贷款业务,风险部门不再只擅长于管理风险,交易人员也不会谈衍生产品而色变。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还不完善 在我国,许多银行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治理规划,一些银行在组织结构设计上也存在缺陷。尽管大多数银行在表面上已经建立了多种风险类型的管理委员会,但他们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数量上要么太多,要么不足,而且都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由于各委员会的职能和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也就难以避免管理上的重叠与缺口。 (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导致积累的相关基础数据不足。同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不少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公布出来的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等问题。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这些都制约了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风险量化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还停留在最初阶段。虽然有少数银行自主开发出了模型,但都很简单,而且并未得到实践的检验。一些关键风险管理参数及计量模型,如预期损失(EL)、经济资本(EC)、风险调整后收益(RAROC)等并没有被大部分商业银行所采用,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更多停留在制度建设与资金计划层面,一些先进的风险量化模型与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与有效应用。 (四)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规避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开展。然而,目前我国既缺乏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对冲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平台,也没有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供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转移风险。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极大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明显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制度安排。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