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在大数据的冲击下,金融工程改革势在必行。高等院校应当适应大数据时代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旨在结合我省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际,为我省高校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研究和

实践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金融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400/https://www.doczj.com/doc/512556370.html,ki.kjdkx.2018.03.023

Study of Training the Innovative Talent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YU Gang,ZHANG Manlin

(School of Finance,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Liaoning 116025)

Abstract The reform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are imperative with the impact of big dat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big data era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comb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Liaoning provinc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further advances in the field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and talent trainings under

the big data era.

Keywords Big Data Era;Financial Engineering;talents cultivation

0 引言

金融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和迅速发展,也为了提升经济金融效率、更好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金融工程应运而生。通过利用工程化手段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主要包括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定价、交易策略的设计及金融风险管理等。相比较而言,国内金融工程专业起步较晚,2002年才开设本科专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1]对省内外各高校来说,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满足时代需求任重道远。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各种纷杂的数据信息接踵而至,不仅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对金融工程的发展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直面大数据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挑战,抓住新时代机遇培养创新人才,积极应用大数据,甄别有效信息,无疑将是我省高校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要解决的新问题。

1 我省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迄今为止,辽宁省共计七所院校开设了金融工程专业。我省最早于2003年开始招生,发展历时较短,未形成统一、

规范的教学体系。下面主要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生能动性和考核机制四个方面来剖析我省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

金融工程作为金融领域最复杂、最尖端的学科之一,融合了多学科知识,既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等数学与统计模块,也包括金融学、经济学等理论模块,以及金融数学、随机过程等综合性模块,此外还包括实践教学模块。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解决实际金融问题,对我省各高校来说仍是关键,这一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1)基础学科不配套,课程设置不完整。在我省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七所院校中,过半数仅以西方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理论经济学为主干课程,缺少配套的实训课程。尤其近两年开始招生的院校还未从专业高度设置相应课程,教学大纲尚不完善,随机过程、固定收益证券等对金融工程起支撑作用的学科尚未开设,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及知识体系。

(2)主次不明,对经管专业和数理专业模糊不清。金融工程由于自身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不同于一般金融理论课程,具有繁琐的数理推导,对学生的数理要求较高,我省院校招生类型基本上均为理科招生也体现了这一点。但是在实

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尤其注重高等数学、概论统计等纯数理类知识的教学,忽视了相对应金融背景知识的讲解,不能与当下金融热点相结合;部分高校在授课过程中对“金融工程学”中的重难点,如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的定价推导过程或一带而过,或过于冗杂,不懂得把抽象内容具体化,导致学生对核心知识掌握得不透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1.2 实践教学环节贯彻不彻底

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立足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应当是金融工程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对我省高校来说,少数虽开设了一系列的实用性课程,但由于金融工程实验教学发展时间较短,体系还不够成熟,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参加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的推广力度不够大,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书本层面,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1.3 填鸭式教学,不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只注重知识的机械灌输,教师为主体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上缺乏互动,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环境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社会的需求相背?x,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也不利于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 1.4 教学考核机

制单一

在金融工程课程的考核机制上并不能体现应用人才的

培养目标,考核制度不规范且考核机制单一等问题突出。我省多数院校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在规定时间修完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即可毕业。在教学效果的考核过程中,把期末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不注重学生平常学习的投入,加之考试结果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老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不能对授课效果进行科学、真实的审查。

2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2.1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金融工程尚未形成规范的教育体系,加之大数据的冲击,各高校由此面对的教学改革挑战更加严峻。对大数据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方面,对大数据在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教学理念未与时俱进,只把大数据作为金融工程专业背景下的一门选修课,不能从理论高度把握真正内涵;另一方面,对大数据的作用认识超前,不从自身实际发展水平出发,开设大量与大数据相关联的课程,忽视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

2.2 有关大数据课程设置少

部分高校金融工程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如有关金融工

程必修课过多,涉及大数据方面的课程较少,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差,不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全面发展,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开展金融工程教育时间不长,专业教师缺乏,人才培养较少,教师对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开设的课程认识不清,教学方法单一,未形成规范化教学。

2.3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不足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软件工程的进步,对高校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硬件设施匮乏,网络情况极不稳定,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还不够完善等问题急需解决。此外,模拟操作课程开设较少、种类不全,未全面覆盖银行、保险、股票、基金等领域。

3 大?稻荼尘跋陆鹑诠こ探萄?模式改革思路

3.1 优化课程设置,提升课程质量

努力提升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课程质量,完善相配套的基础学科,包括教师设计大数据课程教学内容,探索多种有效的课程组织形式和改进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课

程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包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框架,将经济统计知识与数理逻辑基础相结合,提升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真正做到将大数据概念与金融工程教学完美结合起来,深化金融工程课程体系改革。

3.2 不断深化实践教学

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大数据背景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快金融工程实验室建设,改进教学手段。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还应该加强与知名企业的合作,注重产教融合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工程人才,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3.3 翻转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

首先,学生自身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高度重视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的课程学习,认真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其次,教师可实行翻转课堂,[2]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建议学生组队展示经济金融热点,培养学生关注财经新闻的习惯,养成严谨的经济思维和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掌握金融工程的理论内涵,培养学生利用金融工程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对实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至关重要。金融工程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对市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这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积累和教学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要及时认清社会需求变化,定期修改教学大纲,完善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3]同时还应该注重课外的教学交流,比如各高校间可定期就教学计划和成果进行

研讨实现共同的发展。

3.5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实行多元化教学评价,比如学校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竞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整体评价。另外,可借鉴国外高校改革经验,在考核测评中引入专业实习机制,[4]积极开展实习教学,对实习表现进行阶段性评价,帮助和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总之,金融工程考核机制应该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以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 结语

金融工程的教学改革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载体,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我省各高校要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直面大数据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挑战,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教学体系,抓住新时代机遇培养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才能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增砖添瓦。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东北财经大学校级研究生教改课题项目“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jyb201722)和东北财经大学教改项目“问题驱动下数学基础课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Y14012)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马千里,李倩.金融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104-105.

[2] 肖义平.大数据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索[J].

高教学刊,2016(1):67-68.

[3] 陈庭强.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教

学论坛,2015(49):114-115.

[4] 陶琳瑶.我国高校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对外经贸,2016(10):144-145.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在大数据的冲击下,金融工程改革势在必行。高等院校应当适应大数据时代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旨在结合我省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际,为我省高校大数据背景下金融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研究和 实践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金融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400/https://www.doczj.com/doc/512556370.html,ki.kjdkx.2018.03.023 Study of Training the Innovative Talent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YU Gang,ZHANG Manlin (School of Finance,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Liaoning 116025) Abstract The reform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are imperative with the impact of big dat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big data era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comb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Liaoning provinc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further advances in the field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and talent trainings under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扎实金融学理论基础和熟练业务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企业单位从事经济金融业务经营与管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习惯,受过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3.具备本专业必须掌握的经济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合理。要求学生熟悉党和国家有关经济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金融学科必须具备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会计、管理和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技能,业务实践操作能力强;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经济信息搜集、资料查询等经济金融信息处理方法,计算机要求达到江苏省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水平;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英语要求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或达到学校学位英语水平。 三、主干学科 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央银行学、信用管理学、财政学、国际贸易等。 五、实践教学环节 暑期社会实践、专业模拟实习、创新实践训练、创业就业教育、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军事理论与训练等。 六、学制与修学年限 基本学制四年,修学年限3年-6年 七、学位 经济学学士 八、教学计划

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案 (020301K) 一、专业介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在资源配置中起关键作用,货币金融政策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金融市场运行状况关系到一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和效率,影响经济安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客观形势和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践,都对我国金融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金融学类专业以市场经济中的各类金融活动为研究对象,这些金融活动主要包括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金融市场运行与投融资决策,金融产品定价及风险管理,金融机构经营管理,金融宏观调控等。金融学类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专业知识涉及数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领域。 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前身为经济系财政金融专业,始建于1972年,1986年取得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资格,并于1986、1987、1988连续三年培养四名硕士研究生。1999年金融学本科专业独立招生,2000年获金融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开始招生。在2003年获批的世界经济博士学位点中设立了“中外金融制度与政策比较”的研究向。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依托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强大的经济与管理学科,金融学专业培养既能到金融行业工作又能到工商企业工作的具备较高操作技能且懂管理的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金融学专业拥有优秀的基础课教学师资队伍和以“双高一低”(职称高、学历高、年龄低)为特征的专业教师队伍,采用“开放式”教学与“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专业实验室教学,基本达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目标。 二、培养目标 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立足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实际,面向金融全球化进程,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国际化的金融人才。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数理分析基础与英语应用基础,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和团队精神,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能够满足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用人的一般要求,或者具备在国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攻读更高等级学位(或从事学术研究)资格条件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侧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生能够在商业银行从事综合柜台业务与个人理财业务,在证券公司从事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在投资公司从事项目融资、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在工商企业从事投融资分析、资本运营等相关业务。

十三五大数据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及机遇分析

十三五大数据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及机遇分析 回顾金融创新发展的历史,每一次金融的历史变革都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此当金融发展到互联网时代,也必将发生新的金融变革。 建立互联网金融治理体系,应该成为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金融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金融治理推进中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金融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第四次工业革命》作者施瓦布认为,建立在数字革命基础上的第四次工业已经到来,这是一场系统性的深度变革,而用大数据进行决策是这些变革之一。 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变革下,我国的金融行业将出现哪些变化?金融监管面临哪些新挑战?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智能决策? 一、大数据时代到来 凯文·凯利(Kevin Kelly)被誉为互联网经济的预言家,他精准预测Web2.0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经济的运行规律。凯文·凯利预言,未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讯三者相结合的技术进步将激发大数据、深度学习、语音智能、监控设备、3D打印、人造智能、P2P、虚拟货币等方面的技术突变,而这些正在成为现实。 人类将迎来大数据时代。现在一年的信息量已经超过自人类文明开始时积累的所有信息量之和。未来信息量的扩张是爆炸性的,将达到我们无法控制的程度。未来的生活都将是可量化的,每个个体自身也将贴上数字化的标签。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是海量的,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并行。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数据当中提炼出有效的数据,并且用适合的方式展示出来,成为各界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当下我们大部分的分析工作都是基于传统的饼状图、柱状图等二维数据模型进行组建的,而在大数据时代,二维的数据模型只有3个维度进行管理和判断,完全满足不了大数据时代需要多维度、复杂关系的数据模型的需求。 以前我们做研究做经济决策,最担心的是没有数据作为依据,不能正确地认清事物的发展阶段。而现在是海量数据充斥在我们的世界,在机器智能尚未完成的时候,需要人机交互。数据可视化可以帮助人通过视觉直接感知机器语言与图形图像。可以带来更多的直观的数据关联价值。 但是,信息孤岛问题始终是大数据发挥作用的主要障碍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数据开放。从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交互,到价值提取能力的开放,到基础处理和分析平台的开放,让数据如同血液在数据社会的躯体中长流,滋润数据经济,让开放数据的思维成为常态。 未来,大数据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大数据经济价值会驱动大数据产业链加速形成。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到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应用,围绕着这些分工环节将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创新探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创新探究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迅速发展,对专业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互联网金融不仅是金融领域的一场变革,也引起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震动。在阐述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要求,总结武汉工商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班人才培养创新的实践经验,希望为其他高校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提供一定借鉴。 标签:互联网金融;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武汉工商学院 1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统计,到2014年年底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规模已经突破10万亿。截至2014年12月底,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500家,去年累计成交额超过3000亿元,几乎是2013年的3倍。其中中国的宜信已经是美国最大Lending Club规模的数倍。与此同时,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达到39万人,服务的企业超过200万家,带动的相关行业就业人数有6000万人。 互联网金融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日益凸显。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出现提现困难或倒闭的P2P平台达275家,与2013年76家问题平台相比大幅增加。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表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味着互联网金融进入更加规范的发展时期。无疑,在政府支持和监管下,互联网必将会蓬勃健康发展。 2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分析 2.1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现状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行业,发展迅速,急需专业人才。截至2013年10月,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过55%,这些职位包括了互联网金融经理、产品经理、产品研发等。2014年智联招聘旗下高端人力资源网站智联卓聘发布了《2014上半年金融人才报告》,该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金融行业整体对IT 互联网人才热门需求排名前五的岗位分别为:软件工程师、互联网产品经理/主管、网络运营管理、SEO/SEM以及手机软件开发工程师。其中互联网产品经理/主管、网络运营管理等岗位需求火热。2015年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继续走高,根据前程无忧近日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和金融行业用人需求最多,增加社会招聘的比例都超过了88%。而从无忧指数数据上看,2015年1月,互联网/电子商务及金融/投资/证券两大热门行业网上发布职位数共计55万余个,大约占全国总量的16%。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金融学专业(金融与人工智能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西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学科优势明显,办学层次完整,在中国金融行业和金融教育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影响。学科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5年光华大学商科银行学系,1997年在西南财经大学原金融系、国际经济系国际金融教研室以及农经系农村金融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金融学院,1998年金融学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属重点学科,金融学专业开始招收博士后。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部货币信用教材《货币信用论大纲》就是由金融学科教师彭迪先编著,在国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该书于1956年被译成日文在日本三和书店出版。1952年以后,彭迪先、留法博士梅远谋、何高著、留英学者程英琦、温嗣芳、柯瑞麒、汪桂馨等知名学者学成归国。 改革开放以后,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金融专家,如曾康霖教授、何泽荣教授、冯肇伯教授、刘锡良教授、林义教授、卓志教授、刘俊教授、殷孟波教授、陈野华教授、张桥云教授、赵静梅教授等。 金融学专业(金融与人工智能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同时具备金融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编程技能、熟练运用数学建模方法三大核心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水平金融科技人才,能够解决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互联网金融、智能投顾与风险管理、借贷与公司金融创新、区块链技术等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够胜任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工作并引领未来金融行业的发展。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全面系统掌握金融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人工智能等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金融科技相关的各类问题。 在全部培养环节结束时,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2.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3.了解金融领域的各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在现代金融应用的前沿动态,具备金融科技创新的基本素质。 4.熟练掌握数学、统计学、机器学习的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金融问题,能有效运用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进行金融量化分析以及金融数据的分析和挖掘。

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2012年4 月) 为了使金融与证券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进一步了解金融与证券行业岗位对相关从业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金融证券行业紧缺和急需的职业岗位群,便于我们对现有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修改和完善,我们于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日至五月二十日对阿克苏城区的部分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阿克苏分行、中国银行阿克苏分行、中国农业银行阿克苏分行、新疆证券阿克苏分公司和信用社进行了走访和广泛的调研。 一、调查情况分析 (一)通过调查研究,这些金融机构对我们的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在思想和职业道德方面:法纪、政纪、组织观念强;顾全大局,服从分工,勇挑重担;思想作风端正,工作作风踏实,求精务实,开拓进取,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2、在职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熟悉和掌握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金融法律法规;较好地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共同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写作水平较高,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文化知识水平较高,专业理论水平较强,具有本职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具有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经验较丰富,知识面较宽。 3、在工作态度方面:事业心、责任心强,奋发进取,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认真,态度积极,雷厉风行,勇挑重担,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勤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迟到、不早退。 4、在工作绩效方面:工作思路清晰,计划性、前瞻性、前导性强;开拓进取,讲究工作方法,效率较高;能按时或提前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工作成绩比较突出,效果良好。 5、在廉洁奉公方面:视金钱如废纸,集体观念强,荣誉感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6、学生应该加强学习的课程:主要是考取从业资格证书的课程,如银行从业资

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与发展展望...

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与发展展望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中无不充斥着互联网的痕迹,越来越多的行为和事件被大数据记录又被大数据影响,金融行业因其安全性的重要更是与大数据技术息息相关。 金融业务对于数据应用的广泛性与质量要求 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工作、消费、活动的习惯与行为特点在被不断重塑,大量数据被留存记录,各行业对于数据的挖掘和使用有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特点,这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中尤为凸显。获客、信用风险控制、留存客户、触发客户消费是金融行业的几大痛点,而以集奥聚合(北京集奥聚合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为代表的大数据技术公司引领的大数据行业的发展正好满足了这些需求,有效克服了目前金融机构数据来源单一、覆盖率不足、数据挖掘程度不深等问题。 金融行业既涉及宏观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又与微观社会主体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社会活动多样性的代表性国家,金融机构为了在纷繁的条件下做出正确的商业判断越发需要依据海量的高质量数据进行分析,但这也与相关数据覆盖人群不足、信息孤岛尚未联通等社会大环境形成了相对矛盾。例如,在个人信用风险控制方面,过去金融机构主要依托从各金融机构上报的信贷类数据的集中管理者——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调取相关数据对于个人

进行信用评价,但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数据并未对中国全部人口有实质性的广泛覆盖,甚至可以说只覆盖了偏少一部分有信贷、信用卡消费记录的人群,加之考虑到因互联网金融日益发展等因素而对金融产品需求愈发多样的人群,仅基于信贷类数据评价这些人群可能会误伤很多暂时还没有信贷纪录的中低收入人群,利用不同来源的“大数据”及相关技术(以下统称大数据)解决个人客户信用评价的全面性与客 观性问题的重要作用凸显出来。 有价值大数据汇聚具备的特点 有价值的大数据的汇聚具备以下特点,这也是金融业应用大数据时要考虑的关键: 一、数据的联通性。由于很多数据是基于不同渠道、场景和主键进行的汇聚,要把这些碎片化数据进行准确整合,需要有很强的ID MAPPING能力,数据的联通解决不同数据是否归属于同一主体的能力。问题举例,10条行为信息,究竟是10个不同主体产生的,还是1个人在10个不同渠道留下的,不同的判断会直接影响数据分析的结果。 二、数据的连续性。数据汇聚需要在“约定“的频率下持续不断、全面地进行才能产生集合价值。首先,数据连续性要求数据源本身具备稳定提供数据的能力、数据全面和质量可靠的能力。就完整和可靠而言,金融机构是公认的最完整和可靠的数据来源。就稳定性而言,

金融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无锡为例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 一、前言 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从基于金融专业知识引导学生理论学习和课内及校内实践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而改革到从事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活动的一系列培养金融专业应用型、创新型及实用型人才的设计和实践的模式。而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能够把成熟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运用创新性思维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鉴别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完善人格的,以追求崇高理想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理论性、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的结合体。 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基于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和校园文化建设才会有立足、实践和发展的根本。这是由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和企业特色,因而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有所侧重,而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从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向。其中,校园文化主要是指培养具有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必需的校园氛围、校园精神,包括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学术团体的内在精神以及实践活动、人际关系、校园建筑景观设计以及各种有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 近些年无锡的经济一直在比较迅速地发展,但是无锡市的教育却在停滞不前。所以无锡市政府将无锡市本科教育的发展提到了“十二五”规划中: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无锡大学。目前无锡院校在金融专业方面力量比较弱,因此对于无锡市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二、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专业方向选择 地区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方向和校园文化氛围为金融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基础和保证以及专业方向选择。一个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区域的不同即学校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校园文化的偏好,决定了这个院校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基点。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想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就需要得到基于本地区的区域特点而设置的面向全国的高校金融专业的高中低级人才输送,从而为地方经济不断注入新的创新活力。而校园文化建设所营造的文化氛围、环境、校训、德育教育、教师层次及社会影响力、教学设施、学术及兴趣课外小组或社团活动、与社会的联系程度以及联系的领域等都决定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力和培养学生的方向,同时一个学校所处地域等更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它们共同为院校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提供了保证。 金融专业有很多领域或方向,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方向、投资学(投资与理财)方向等。因涉及的专业方向不同,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就会有偏向理论研究和偏向应用研究两方向,而后者的实践环节就会比前者多很多,所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 无锡经济比较发达,中小企业占到了99%。目前,无锡市调整新建包括5个生产型物流园、4个外围物流功能区、3个生活型物流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等。并在无锡高新区重点打造“科技金融板块”。这些所有的领域都涉及到金融投资及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设计,还涉及到创新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措施。可是无锡市没有相关高中层次的金融专业人才为其提供服务,为无锡市后续发展造成了不少障碍。所以对于无锡地方高校来说,应该重点考虑开设投资学(投资与理财方向)专业和金融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方向)专业(本科和研究生)为无锡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而要想真正办好这两个专业,就需要建立起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二)金融学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金融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方向)专业主要是为银行、证券、保险、创业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单位及一些从事金融领域业务的企业培养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及衍生品的设计、开发及应用和相关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的高中级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主要是能够利用股票、债券、外汇、期货和期权等金融工 金融学专业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研究:以无锡为例 刘凤娟(博士)瞿立新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210016) 【摘要】无锡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对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的多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方向,也引导了校园文化建设。本文认为无锡市应用型本科专业金融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根据地区经济特点,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等方面来发展,以培养出真正适合无锡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校园文化金融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地区经济发展 2012.12下旬·9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类(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类(金融学)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301K) 一、培养目标 金融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应用能力,着重培养金融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和长期自我学期能力,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金融学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国内外继续深造;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外语水平、知识面宽广、富有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能力胜任国内外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以及政府部门金融实际工作,具有规范使用语言意识和应用能力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复合型、创新金融人才。 二、毕业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和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注重金融拔尖人才思想政治、身心健康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 3.系统掌握金融专业基础知识理论、拓宽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熟悉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增强专业知识、工具和手段性知识等全方面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视野、扩大知识范围。 4.具备金融和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开拓能力。了解金融理论研究和实务的前沿动态,具备较强的金融业务操作能力,重视金融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结合从业资格考试如CFA(注册金融分析师)、FRM(金融风险管理师)及CFP(金融理财师)等内容进行课程设置,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并恰当使用现代工具。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统计应用软件

2018级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附件1: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2018级金融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二○一八年九月

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金融管理 二、专业代码:630201 三、招生面向: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四、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 五、职业面向 主要面向银行、证券、保险、期货、融资租赁、信托基金、投资咨询、信用担保、互联网金融、众筹、P2P网贷、典当行等金融与准金融类企业一线业务岗位。 六、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掌握比较扎实的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管理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面向银行、证券、保险、期货、融资租赁、信托投资、信用担保、互联网金融、众筹、P2P网贷、典当行

等金融与准金融服务领域一线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七、人才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一)素质要求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知识要求 1.熟悉经济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制定意义,了解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掌握金融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制度; 2.了解国家关于商业银行业务的政策规定和相关要求,掌握并熟悉商业银行业务的基本概念、处理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以及国际结算业务的基本程序和操作规范; 3.了解国家关于证券业务政策规定和相关要求,理解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运作机制和规则,熟悉证券交易的基本流程,熟悉各种金融产品; 4.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分析策略,掌握风险防范的技巧,熟悉证券操作软件; 5.了解有关保险业务的政策法规,掌握保险业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熟知保险业务的基本概念、掌握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的业务操作基本流程和技巧; 6.掌握金融客户经理的职责、客户开发流程、客户管理与维护的基本知识,金融产品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7.掌握会计核算基本知识、业务要求和基本流程,掌握会计信息分析基本原理,熟

经济学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金融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经济学与管理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拥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和金融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毕业后能从事金融实务及金融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分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30学分、双学士学位51.5学分。 三﹑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经济学(金融)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制定人:刘玉成学院审定人:韦鸿

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语言基础、较强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具备科技英语翻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科技情报等部门从事英汉语翻译,或者文秘、管理、科研等工作。 二、学分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30学分、双学士学位50学分。 三、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说明: 1.T为考查课程;E为考试课程 2.本计划适用于第四学期开课的英语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班级 制定人:王娟学院审定人:谈宏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辅修和双学位)面向计算机应用,培养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人员。通过辅修和双学位,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毕业后能够结合本专业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二﹑学分规定: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修满规定课程获得34.5学分后,方可获得辅修证书;修满规定课程获得51.5学分后,方可获得双学位证书。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修读辅修专业34.5学分、双学士学位51.5学分。 三﹑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制定人:钟宝荣学院审定人:崔艳荣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稿)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经济形势发展需要大量的证券投资人才。我国近几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仍将维持在7%至9%的水平,这和整个国际经济1%至3%的经济增长预期仍将形成鲜明的对比。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筹资与融资的速度与规模必将加快,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跨境的收购、并购也越来越多,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境外金融机构在中国的金融业务规模在增大,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的业务也在不断加大,这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证券市场规模进一步加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值已超过GDP的一半。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众多,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营业部及其他投资机构也在增加,参与证券投资与交易的人也越来越多。证券业的纵深发展,需要吸收大量的从业人员。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产品多元化、银行服务全能化,是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投资银行领域业务的创新潜力更大,国外投资银行业从事的投资分析与咨询、投资管理、风险投资、项目融资、公司理财、企业重组与收购兼并等一系列业务在我国正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地发展起来。这些新的业务领域亟需一大批专业素质较高的证券专业人才。 一方面,基层证券营业部业务工作具体,岗位分工较细,且业务相对简单,自身发展空间较小,使其在人才选择渠道上,倾向于从高职证券投资专业选拔人才。另一方面,高职证券投资专业基于证券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特色,使其培养的人才对证券行业具体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都较强,完全能够满足基层证券营业部和其他投资类机构对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需求,且成本较低。 二、职业目标分析

金融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代码和学制 (一)专业名称(中英文):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 (二)专业代码:020302 (三)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CFA)国际执业资格认证的课程体系,培养以复合型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较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金融工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备经济、金融、计算机编程应用、金融英语和财务等方面的知识;突出金融量化方法的学习,强调对于金融问题的分析、研究、应用能力,在专业基础理论和实务创新的平台上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掌握现代金融工程学思维、证券分析技术与融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掌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学、计量经济学基础,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的方法与技能对金融商品进行分析和研究; (2)掌握公司财务、企业融资的核心理念和方法,树立全球化的现代管理经营理念,具备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3)熟练掌握国际经济、金融、投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金融法规与惯例,具有独立开展各种国际金融活动的工作能力。 2.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写能力,随时跟进全球金融新知识; (2)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常用金融软

件应用和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技能; (3)掌握CFA方面的理论和业务知识技能,能面向社会开展投融资、资本运营和理财等方面的咨询、分析、策划和管理;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与习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有职业迁移的技能基础,有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 三、专业主干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会计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金融衍生品、金融英语、金融市场、投资银行学、金融风险管理、Python程序设计、金融专业实践、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课程。 四、主修专业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 毕业学分结构表 毕业总学 分 公共教育专业教育成长教育 公共必修 课 公共选修 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 课 成长必修 课 专业核心 课 专业方向 课 专业实习+ 毕业论文 150 40 15 18 25 7 36 9 备注:该学分结构表显示了本专业学生毕业的最低修读总学分要求和各类课程下的最低修读学分组成。 (一)毕业条件 学生申请以金融工程专业毕业,须符合以下全部条件后,才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1.在学院允许的学习年限内,即3~7年。 2.取得金融工程专业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150学分,其中: 公共必修课40分;公共选修课15学分;专业必修课50学分;专业选修课36学分;成长必修课9学分。 (二)获得学位 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在取得毕业资格的前提下,按现行的绩点制,其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达到1.5及以上者,可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五、公共教育课程计划进程表 请详见附表一。

金融行业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发展应用 一、金融行业大数据发展概述 数据显示,中国大数据IT应用投资规模以五大行业最高,其中以互联网行 业占比最高,占大数据IT应用投资规模的28.9%,其次是电信领域(19.9%),第三为金融领域(17.5%),政府和医疗分别为第四和第五。金融行业位居第三,主要是由于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起步相对稍晚,其应用深度和广度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根据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显示:在大数据应用综合价值潜力方面,信息技术、金融保险、政府及批发贸易四大行业潜力最高高。具体到行业内每家公司的数据量来看,信息、金融保险、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公用事业四类的数据量最大。

不同行业应用大数据技术潜在价值评估 数据来源:麦肯锡《大数据的下一个前沿:创新、竞争和生产力》报告可以看出,无论是投资规模和应用潜力,信息行业(互联网和电信)和金融行业都是大数据应用的重点行业。 金融行业的大数据应用有很多的障碍需要克服,比如银行企业内各业务的数据孤岛效应严重、大数据人才相对缺乏以及缺乏银行之外的外部数据的整合等问题。可喜的是,金融行业尤其是以银行的中高层对大数据渴望和重视度非常高,相信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驱动下,金融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将迎来突破性的发展。

二、金融行业大数据应用 当前,数据是重要资产的观念已经在金融行业成为共识,随着金融业务的载体与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仅对原有15%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急需借助大数据战略打破数据边界,囊括85%的大数据分析,来构建更为全面的企业运营全景视图。大数据能够解决金融领域海量数据的存储、查询优化及声音、影像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金融系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导入客户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终端媒体产生的数据,从而构建客户视图。依托大数据平台可以进行客户行为跟踪、分析,进而获取用户的消费习惯、风险收益偏好等。针对用户这些特性,银行等金融部门能够实施风险及营销管理。总结可以看出,金融机构大数据应用主要在四个领域:风险管理、渠道优化、客户管理及运营优化。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 试行) 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积极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打造一支金融学院学生的优秀人才队伍, 我院结合实际, 特制定本计划。 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领导和实施 本计划由院党政共同领导, 院团总支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辅导员协助。实行”双向选择、立项管理”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 主任: 陈志昂 副主任: 周绍志钱水土 委员: 施建祥朱晋彭寿康周春喜 陈春萍何波韩银华陈永春华靖二、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范围和条件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每年三月至次年四月在校的一、二、三年级学生, 符合条件的可按双向选择原则选配导师, 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申请作为培养对象的学生须具备如下条件: 1、思想政治表现良好, 无不良行为, 无任何处分。 2、对学术研究、社会调研、科技活动等具有浓厚兴趣, 思想敏锐、富有创新意识和钻研精神, 善于思考, 愿意在老师指导

下认真负责地开展科技活动。 3、学业成绩良好, 学有余力。综合测评成绩在班级前30%。 4、凡不符合上述条件3的同学, 报名须经团总支特别审核经过后方可参加。 三、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导师的条件和职责 本院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均可成为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导师。根据需要, 也可适当聘请院外中职以上教师作为我院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导师。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导师一般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中职以上职称。 2、本人愿意承担学生人才培养工作, 履行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导师的职责和义务, 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等科技活动。 3、教学、科研工作之外有一定余力。 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导师的职责: 1、每学期为所指导的学生不定期作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 主要内容为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对已开展的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介绍相关学科的前沿发展和成果等。 2、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自愿结成项目小组, 并指导她们阅读课外书籍, 完成有关课题, 或参加其它课外科技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科技活动指导, 尽最大努力提高学生科技作品质量。 3、重点组建和指导1-2个课题组, 进行实际操作, 设计或撰

山东大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基地教学计划(155429)

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基地教学计划 (Base of Financial Mathematics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一、专业简介 “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基地”是山东大学整合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和经济学院的学科优势、师资队伍力量、教学资源和条件而成立的校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按照“目标明确、改革领先、成果突出、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质量一流”的要求进行建设,全面整合金融学和应用数学等相关本科专业的教育资源,打破原有学科、专业界限,培养跨学科交叉型金融人才,是一个集理论性、应用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人才培养基地。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基地以培养“政治思想素质高、身心健康、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为目标。具体地,基地培养的学生要求达到:1.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崇高的理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 2.具备扎实的数学、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扎实的基本金融理论、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理论与实务知识,能够开发、设计、操作新型的金融工具和手段。 3.具备扎实的数理分析基础和运用数学模型的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经济金融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社会调查、分析以及解决金融实务问题。 4.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部门从事金融业务性、技术性以及管理性工作;胜任在企业从事财务、理财、风险管理工作;胜任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5.部分具有学术培养潜力的优秀毕业生能够达到直接升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要求。 三、修业年限 四年。 四、专业类别及授予学位 按计划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经济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五、本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金融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公司理财、金融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学、西方货币金融理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运筹学。 六、专业主要方向及特色 基地按照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经济学理论功底,扎实的金融理论、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知识,初步具备开发、设计、操作新型金融工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分析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 基地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教学计划,单独编班;对部分优秀、有培养潜质的学生实行本硕打通培养。 七、主要专业实验

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启示——以各国高校金融学专业为例

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启示——以各国高校金融学专 业为例 1.国外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1.1 英国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特点 1.1.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主张原创,鼓励学生通过探索来扩展知识边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善干思考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的创造性。 1.1.2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以讲座、讨论、辩论和辅导等方式开展教学。教师课前布置讨论任务,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讨论、辩论等方式交流观点,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发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个性。 1.1.3 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 没有固定、统一的教材应引导学生阅读与课程相关的文献和教学参考书,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和职业导向性。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追踪金融领域前沿理论和实践,拓宽知识面,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1.1.4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多样化,通过论文、案例分析、演讲演示和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并且,考试方式的设置和答案的标准也比较灵活。学生在完成论文写作、课堂演示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和创意。 1.2 美国高校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特点

1.2.1 以创新人文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美国高校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公共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在本科一、二年级课程中,注重通识知识的积累,学生根据兴趣、专长跨学科选修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学分比重高达20%?30%。例如,麻省理工学院金融专业学生需先修完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核心课程,才继续学习公共核心课程和金融学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关注金融学研究动态、反映金融市场变化、适应金融行业需求特征、培养学生研究兴趣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拓宽专业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1.2.2 多学科交叉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 强调多学科交叉与实践并重,鼓励学生知识的复合性,不局限于本专业学习。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即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学生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同时注重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设置“本科生研究工作机会”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