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贺绿汀《摇篮曲》教学设计

贺绿汀《摇篮曲》教学设计

欣赏《摇篮曲》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从你们的眼神里,我知道你们非常期待这节音乐课。老师也非常期待!来,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和涂老师问好。

二:欣赏舒伯特,东北摇篮曲

师:首先请大家来听一首《摇篮曲》,师播放舒伯特摇篮曲伴奏(课件),师深情演唱

师:(生会唱)同学们,听着老师的歌声,你们是否仿佛感受到了在妈妈怀抱里静静地睡着了。摇篮曲很多,涂老师还会唱一首东北摇篮曲。(师唱东北摇篮曲。(课件))

师:同学们,你心目中的摇篮曲是怎样的呢?(课件)

生;选择音?速度?

师: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师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唱的一首歌曲。是妈妈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祝福。

三:欣赏贺绿汀摇篮曲

(1)师:下面,我们再来闭上眼睛感受一首同样来自中国器乐曲的摇篮曲。(课件)

生边听乐曲,师边深情地说:月儿高照,一位慈爱的母亲正坐在摇篮边,轻轻哼着催眠曲,轻拍心爱的宝贝睡觉.那是多么慈祥,温暖呀!)(音乐到过度时,师:孩子们,音乐起了什么变化?)(音乐到第3部分时,师:这段音乐你听到什么乐器进入了?)

师时时夸学生,你听得真认真呀!

(2)认识乐器

师:这种安详的音乐都是哪些乐器演奏出来的呢?你能听出有几种乐器?

生回答

(课件)大提琴:在这首乐曲中担任主奏的乐器大提琴。它的音色怎么样?比

较低沉,柔美。在提琴家族中,它就像一位长辈。在这里,它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在呵护着她吧的宝宝。

钢琴:说到钢琴,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在乐器王国中,它是个王子。但在这首乐曲中,它担任伴奏的角色。听出钢琴的伴奏了吗?

小提琴:它的音色明亮,富于变化。在乐器王国中,它是位公主。

这三种乐器它们都是属于西洋乐器。

(3)介绍作者

师:同学们,听着这么优美的乐曲,你们想认识它的作者吗?

(课件)

贺绿汀是我国著名是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合唱曲《游击队歌》等等。而这首摇篮曲是他在1934年完成的。它原本是首钢琴曲,显改编成大提琴独奏曲。

四:分段欣赏乐曲

(1)配合动作细听第一部分音乐(细听,唱旋律,复听)

师:这首乐器曲可以分为三部分

(1)动一动身体

接下来请你们听着音乐,轻轻地摇动你们的身体。感受下乐曲给你带来了什么的感受。

(2)听一听是什么乐器

师:有什么乐器演奏?大提琴,钢琴

(3)唱一唱旋律

师:接下来,让我们听一听第一部分的旋律,再来唱唱。

师弹奏旋律,请生看黑板旋律,用lu来唱。

(4)画一画图形谱

欣赏第二部分,情绪的变化

师:涂老师看到摇篮的宝宝睡得最香了。接下来,我们来听第二部分的音乐,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光盘)师用肢体语言提示生来听

师:同学们,这段音乐情绪变得怎样了?音乐变得沉重了。乐器的音色也变得暗淡了。这里还是钢琴和大提琴两种乐曲交替进行,涂老师仿佛感受到了外面风雨骤起,下宝宝被惊扰了,而感到十分的不安。其实母爱很简单,她就希望我们平安,健康的快乐成长!

师:弹奏旋律,生唱旋律,并加入适当的动作来表示重拍

(5)欣赏第三部分

下面,让我们继续欣赏。(光盘)

师:同学们,风雨渐止,一切都回复了平静。这段音乐我们听起来跟第一段音乐很相似。第一段是由大提琴和钢琴演奏的,而这段音乐,你们知道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小提琴。

师:是的。钢琴代替了大提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配合,仿佛是可爱的宝贝惊扰了甜美的梦乡。

(6)师:完整的来欣赏全曲,一边听。一边写板书

乐器情境

第一段大提琴,钢琴妈妈哄宝贝睡觉

第二段大提琴,钢琴风雨骤起,宝宝惊醒

第三段小提琴,钢琴宝宝进入梦

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外婆的澎湖湾》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是一首曲调优美的抒情歌曲。歌曲为 4 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富有动感,即刻使人联想到,漫步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情景。歌曲的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进一步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去,使学生对台湾校园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并感受其清新、轻松、亲切的特点。

2、解决节奏难点切分节奏,准确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对祖国大家庭、对亲情的感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打击器(碰铃、沙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环节

1、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个美丽的地方,他美在哪里呢?接下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出示课件澎湖湾风景图片)

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呢?(澎湖湾)

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就和美丽的澎湖湾有关,歌名就是《外婆的澎湖湾》板书:外婆的澎湖湾

师:同学们美丽的澎湖湾给作者留下了许多儿时美好的的回忆。

4、简介词曲者----叶佳修

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广为流传,如:《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爸爸的草鞋》《赤足走在田埂上》等等。

师: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是叶佳修专为台湾歌手潘安邦而作的歌曲。这首歌背后藏着许多潘安邦与外婆的之间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这首《外婆的澎湖湾》,听听它是如何描述潘安邦美好的童年生活的?

三、学习歌曲

1.初听范唱。

思考:

(1)歌曲是几拍子的?

(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3)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2.复听歌曲。教师范唱。

(1)每段的力度、情绪有什么变化?(第一乐段怀想,第二乐段抒情)(2)有什么特殊的节奏?(出示讲解十六分、切分节奏。)

(3)跟琴学生用“啦”音模唱旋律,有困难的地方请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4)跟琴唱旋律,注意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唱法。(切分音节奏作用于歌曲之中,用顿音的唱法更能表现轻松、亲切的情绪)

(5)有节奏朗读歌词,体会意境。

(6)填入歌词分乐段跟琴学唱。

(7)有感情演唱歌曲。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童声合唱曲《外婆的澎湖湾》

(8)欣赏合唱《外婆的澎湖湾》

四、表现歌曲

(分组合作,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探究表演形式):

师:歌曲的高潮在哪一段?我们可以用小乐器来丰富第二乐段段的情感。选一选哪些小乐器合适?(对比乐器音色及效果,定出伴奏节奏)

1.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师请几名同学自选打击乐器上台为歌曲伴奏,其余学生演唱歌曲。

2.男女生分组演唱,小组接龙唱,个人唱,齐唱。

五、总结歌曲

这首歌曲是以充满激情的笔调抒发了对美丽的澎湖湾可爱的家园赞美之情,也勾起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希望同学们也能向词曲作者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通过今天这首歌曲的学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同样由叶佳修创作的民谣歌曲《乡间的小路》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播放音乐,学生听着音乐出教室。)

贺绿汀《摇篮曲》教学设计

欣赏《摇篮曲》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从你们的眼神里,我知道你们非常期待这节音乐课。老师也非常期待!来,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和涂老师问好。 二:欣赏舒伯特,东北摇篮曲 师:首先请大家来听一首《摇篮曲》,师播放舒伯特摇篮曲伴奏(课件),师深情演唱 师:(生会唱)同学们,听着老师的歌声,你们是否仿佛感受到了在妈妈怀抱里静静地睡着了。摇篮曲很多,涂老师还会唱一首东北摇篮曲。(师唱东北摇篮曲。(课件)) 师:同学们,你心目中的摇篮曲是怎样的呢?(课件) 生;选择音?速度? 师: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师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唱的一首歌曲。是妈妈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祝福。 三:欣赏贺绿汀摇篮曲 (1)师:下面,我们再来闭上眼睛感受一首同样来自中国器乐曲的摇篮曲。(课件) 生边听乐曲,师边深情地说:月儿高照,一位慈爱的母亲正坐在摇篮边,轻轻哼着催眠曲,轻拍心爱的宝贝睡觉.那是多么慈祥,温暖呀!)(音乐到过度时,师:孩子们,音乐起了什么变化?)(音乐到第3部分时,师:这段音乐你听到什么乐器进入了?) 师时时夸学生,你听得真认真呀! (2)认识乐器 师:这种安详的音乐都是哪些乐器演奏出来的呢?你能听出有几种乐器? 生回答 (课件)大提琴:在这首乐曲中担任主奏的乐器大提琴。它的音色怎么样?比

较低沉,柔美。在提琴家族中,它就像一位长辈。在这里,它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在呵护着她吧的宝宝。 钢琴:说到钢琴,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在乐器王国中,它是个王子。但在这首乐曲中,它担任伴奏的角色。听出钢琴的伴奏了吗? 小提琴:它的音色明亮,富于变化。在乐器王国中,它是位公主。 这三种乐器它们都是属于西洋乐器。 (3)介绍作者 师:同学们,听着这么优美的乐曲,你们想认识它的作者吗? (课件) 贺绿汀是我国著名是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有: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合唱曲《游击队歌》等等。而这首摇篮曲是他在1934年完成的。它原本是首钢琴曲,显改编成大提琴独奏曲。 四:分段欣赏乐曲 (1)配合动作细听第一部分音乐(细听,唱旋律,复听) 师:这首乐器曲可以分为三部分 (1)动一动身体 接下来请你们听着音乐,轻轻地摇动你们的身体。感受下乐曲给你带来了什么的感受。 (2)听一听是什么乐器 师:有什么乐器演奏?大提琴,钢琴 (3)唱一唱旋律 师:接下来,让我们听一听第一部分的旋律,再来唱唱。 师弹奏旋律,请生看黑板旋律,用lu来唱。 (4)画一画图形谱 欣赏第二部分,情绪的变化 师:涂老师看到摇篮的宝宝睡得最香了。接下来,我们来听第二部分的音乐,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光盘)师用肢体语言提示生来听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摇篮曲 贺绿汀作》|人音版简谱

《摇篮曲》 教学内容:1、歌曲:勃拉姆斯《摇篮曲》 2、音乐知识:“摇篮曲”体裁 3、中国及世界闻名的《摇篮曲》 教材分析: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首民歌风格的歌曲,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祥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这首歌曲为3/4拍,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词义。为了让学生对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有更深的了解,我又找出中外名曲《摇篮曲》作为补充教材。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徐缓的速度和较弱的力度演唱《摇篮曲》。 2、感受体验摇篮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 3、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来欣赏中国及世界闻名的《摇篮曲》从中悟出“摇篮曲”这种体裁在表现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感方面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教学难点:通过演唱欣赏活动感受体验摇篮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情景法讨论法视唱教学法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为情景配乐 播放两段音乐请学生聆听哪段音乐更适合如下情景:夜幕已降临,小宝宝该睡觉了,可是顽皮的宝宝就是不能安静的入睡,妈妈为宝宝放了一段音乐,顽皮的宝宝一会儿就安静下来很快进入梦乡。 A《拉德茨基进行曲》 B 《摇篮曲》(纯音乐) 2、同学们选择,并说出为什么(从乐曲的旋律、速度。感情来分析)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比欣赏初步感受到摇篮曲的情绪,旋律、速度,为下面环节做铺垫。 3师:现在大家回忆一下,在你的印象中,你都听过或是学过哪些“摇篮曲”,能不能给大家唱一唱? 它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在1868年创作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知的摇篮曲入手,逐步过度到新课的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学习勃拉姆斯《摇篮曲》 1、新歌欣赏(教师点击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并思考) 在学唱新歌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注意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第一,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二,为了更好地表达这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这首歌?

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作品教学演奏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119343947.html, 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作品教学演奏分析 作者:刘良洪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06期 [摘要]贺绿汀先生是我国音乐界著名的老前辈之一,他一生创作的钢琴作品数量不多,但却是我国最早实现中国风格、具有开拓意义的作品,《牧童短笛》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正是如此,他在钢琴作品创作上始终坚持将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传统音乐形式结合起来,本文主将对贺绿汀先生在同一时期创作的获奖作品《牧童短笛》和《摇篮曲》进行作品教学演奏分析。 [关键词]牧童短笛摇篮曲演奏力度复调旋律和声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S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6-0249-01 正文 1.《牧童短笛》与《摇篮曲》创作背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求学的贺绿汀一直在关注音乐界,有一天突然看到一则消息:俄国的作曲家兼钢琴家齐而品要在上海举办“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活动,这次活动是非常严格公平的,就连作品的姓名都是严格密封的,在结果未揭晓之前谁也无法知道内幕,而且获奖者还可以有机会到国外免费学习深造另外加上一百元的奖金,这个消息让贺老喜出望外,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决定全力以赴来创作参赛曲目,当时正是上海最热的季节,房间里热的像蒸笼一样,他只能利用黎明凉爽一点的时间多创作一会儿,其中创作出来的是一首钢琴协奏曲根据一首童谣而定名的《牧童短笛》,原名叫《牧童之笛》,由于他从小就对田园风光特别熟悉,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融入到作品中。 2.《牧童短笛》与《摇篮曲》的演奏与教学 主要从作品的乐句、音色、演奏风格、踏板、速度、力度、节奏、指法及如何触键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以及演奏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和作品在教学中的应用来研究分析。 2.1.《牧童短笛》作品教学演奏分析 《牧童短笛》的音乐旋律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墨淡画。第一段(A段)1-24小节,这一段乐曲的主题完全是以五声音阶为主,运用了自由对位的二声部复调的写作手法,只是在12和14小节出现了B音,都是在小节的尾音上。A段乐曲的曲调平稳悠扬、轻松自由,弹奏时手指触键要干净利落,每一乐句左右手要衔接好,并且弹奏的清晰流畅,要体现出

摇篮曲教案

贺绿汀《摇篮曲》教案 象山县实验小学马晓燕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摇篮曲》,使学生大致认识大提琴以及摇篮曲的特点。 二在欣赏贺绿汀的《摇篮曲》中,感受旋律之美。 三通过摇篮曲,感受母爱。 教学重点:分析贺绿汀《摇篮曲》 教学难点:比较第一段与第三段的不同点。 教学方法:启发法问答法听唱法 教学过程: 1导入:出现大提琴图片 提问:(1)这件乐器你认识吗? 生:小提琴。 师:是小提琴吗?(出现三个乐段:中音区音色委婉,感觉平静,低音区音色深沉、浑厚,感觉很开朗,高音区音色明亮,感觉很明朗。它有马老师那么高,跟小提琴一样是拉弦乐器,它是小提琴的兄弟,那是什么? 生:大提琴。 出现大提琴图片。 师:对,这是大提琴,大提琴是线管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中低音弦乐器,它的音区浑厚丰满,比较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 师: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来听一首由大提琴演奏的乐曲,我希望同学们能竖起耳朵或者闭上眼睛,让音乐走进你们的心里,并且边听边想,乐曲的速

度、力度分别是怎样的?这段音乐你听完有什么感觉? (听音乐) 生:速度缓慢、力度很弱。 师:感觉很平静。那现在让我们带着平静的心情,用轻柔的声音来唱唱其中一句旋律3 1 2—3 5 6 56 5 3 2 师:音乐很平静,让人感觉很迷幻,浮想联翩,这样平静的音乐,你们认为会是那种音乐?摇篮曲?进行曲?还是舞曲呢? 生:摇篮曲。 师:进行曲的节奏是铿锵有力的,舞曲的节奏是跳跃的,摇篮曲是平静平稳的。没错,刚才我们听得正是这首摇篮曲,这首摇篮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老爷爷写的,贺绿汀老爷爷可乐不起了,他一生中写了许多作品,比如像这一首摇篮曲,《牧童短笛》《往日思》等等。这么有名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我们是不是应该再一次认真的品味一下呢! 生:是。 师:接下来老师想让同学们来分段听一下这首乐曲,首先第一段,你们边听边想第一段乐曲在描述怎样的画面? (听) 师:小宝宝在妈妈的摇篮曲中睡着了,那宝宝是一直这样安静地睡着的吗?听第二段,音乐情绪有变化吗?你感觉到什么?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听) 生:宝宝惊醒了,害怕。 师:好像晚上起风了,下雨了,宝宝被惊醒而感到不安了。或者从良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6课 摇篮曲 贺绿汀曲 人音版

贺绿汀 一.教学目标 1.在聆听和观看视频《牧童短笛》的过程中,对音乐家贺绿汀有初步的认识。 2.在聆听《摇篮曲》.《清流》,能对音乐家贺绿汀及作品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3.聆听《谁说我们年纪小》和《游击队歌》让学生了解战争年代孩子学习音乐的艰难,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音乐。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级的音乐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孩子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对音乐人物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听与图像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记住贺绿汀以及他的一部分作品。在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重点难点 通过聆听和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了解音乐家贺绿汀生平及部分音乐作品。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第八课《过新年》---《贺绿汀》 课前律动。(师生齐唱《我是小音乐家》)(PPT1) 活动2【讲授】贺绿汀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就是《牧童短笛》写出这首曲子的作者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音乐家—贺绿汀爷爷 师:1.介绍《牧童短笛》 1934年前,在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行一次评比,专门征求中国风格的钢琴曲,那时候贺绿汀30岁正在上海国立音乐学院读书,听到这个消息,他的脑海里浮现了小时候的情景,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调杏口吹,咿呀呀,咿呀呀,一个个乐符就这样从贺绿汀的笔下跳出来,这首曲子在评比中得到了金奖,直到现在人们十分喜爱它。(PPT2) 2.介绍《摇篮曲》 同时在这次评比中,他的另一首曲子获得了二等奖。(聆听《摇篮曲》)听是不是有点熟悉,对了,小时候妈妈哼过,在夏天的晚上,天上星星眨着眼睛,妈妈为你摇着扇子,还哼着这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课第2课时《摇篮曲》(贺绿汀、勃拉姆斯曲) 人音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课第2课时 《摇篮曲》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音乐能以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拨动人的心弦,比其他艺术更能爆发出火花,因此,音乐被誉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我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美好、快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其情感不断丰富和深刻,用“情感”架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让他们的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启迪。在教学《摇篮曲》这节音乐课时,我始终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现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母爱的温暖,学会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 教材分析:1、《摇篮曲》是我国已故作曲家贺绿汀的佳作,和他的另一著名作品《牧童短笛》同时完成于1934年。这首乐曲采用三段体结构。第一段通过优美动听、真挚纯朴的曲调,描绘了一位慈母在摇篮边轻轻哼着催眠曲,轻拍着心爱的孩子催其入眠的情景中段出现了变化,仿佛风雨骤起,小孩被惊扰而感不安:风雨渐止,一切又回复平静。平缓起伏的音乐主题再现,这是乐曲的第三段。结尾处音乐转入低音区,婴孩平静地进入梦乡的意境刻画得十分形象而传神。 2、勃拉姆斯的这首《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 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前几册的学习中陆续感受了进行曲、小夜曲、船歌、变奏曲等不同体裁的音乐,本册又感受了舞曲、摇篮曲,对不同体裁的音乐风格有了一定感性的积累。在欣赏大提琴独奏曲《摇篮曲》时,要求学生能听辨出音乐主题的异同,听辨乐曲的主奏乐器,采用体验式音乐欣赏教学,运用图形谱、律动、歌唱、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让学生在他们乐于接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 学生用具:课本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_第6课摇篮曲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_第6课摇篮曲 第6课摇篮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或演唱四首中外名家的“摇篮曲”初步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征,体会音乐所蕴含的情感。 2.能用合适的力度、速度和音色来表现歌曲《摇篮曲》,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节拍特点。 3.认识并掌握44拍号知识,懂得44拍号的含义和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4.能随教师的琴声哼唱86拍的旋律。能够通过模仿的手法编创旋律。 重、难点: 1.能用合适的力度、速度和音色来表现歌曲《摇篮曲》,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节拍特点。 2.认识并掌握44拍号知识,懂得44拍号的含义和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3.能随教师的琴声哼唱86拍的旋律。能够通过模仿的手法编创旋律。 教学具准备: 钢琴、录音、碰钟、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演唱舒伯特的《摇篮曲》 1.围绕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摇篮曲”、学习44拍号的知识,这两个重点展开教学。 2.初听歌曲,要求学生说说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情绪。 3.复听歌曲,要求学生能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演唱的音色上

有什么特点。 4.师生讨论。 5.熟悉《摇篮曲》曲调,感受歌曲结构。 (1)教师范唱歌谱,让学生感受: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你能听出哪几个乐句是完全重复的?哪一句是不完全重复的? (2)出示打乱乐句顺序的曲谱,请学生根据刚才的印象将曲谱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出来。 6.学唱歌谱,学习拍号知识,感受节拍特点。 (1)学唱第一句:师先范唱一次并让学生跟唱,同时边唱边打拍子。 (2)穿插讲解44拍号知识:44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请学生一边数拍子,一边用跺脚、拍腿、拍手、拍腿的方式表现四拍子的强弱规律。)(3)用四拍子的韵律来演唱歌曲旋律,体验摇篮轻轻摇动的感觉。 (4)指导演唱第三乐句,即第5、6小节,在划拍的同时很自然地唱好附点节奏,第6小节装饰音在唱旋律时暂时不唱。 (5)学生自学第二、四乐句的演唱。 (6)连贯流畅地完整唱旋律,唱完以后让学生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是平稳流畅的?还是跳跃活泼的? 7.学唱歌词,重点指导: (1)歌词中的一字多音要唱得连贯,歌曲中的附点节奏要唱出“摇”的感觉。 (2)重点指导唱好第三句,尤其是带装饰音的这一小节。(让学生听辨带装饰音和不带装饰音的效果,然后唱准装饰音,体会此处表现的母亲对孩子那种深切的爱意。) 8.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录音范唱,心里默唱体验音乐的特征与风格。 思考: 你认为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歌曲才能表现出《摇篮曲》的意境?

摇篮曲 教案 贺绿汀

摇篮曲教案贺绿汀 教案标题:摇篮曲 教案贺绿汀 教学目标: 1. 了解摇篮曲的特点和作用; 2. 学习贺绿汀的《摇篮曲》;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贺绿汀的《摇篮曲》音乐录音; 2. 乐器(如钢琴或小提琴); 3.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摇篮曲的演出场景; 4. 学生练习表演的小道具(如娃娃或摇篮)。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向学生介绍摇篮曲的概念,解释摇篮曲的作用和特点。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摇篮曲的演出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摇篮曲的温柔和安抚作用。 - 引导学生思考,摇篮曲适合什么场合演奏?为什么? 2. 学习《摇篮曲》(15分钟) - 播放贺绿汀的《摇篮曲》音乐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 - 向学生介绍贺绿汀,解释他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以温柔、悦耳为特点。

- 分析《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妙之处。 3. 合作演奏(20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钢琴或小提琴)。 - 分配乐器的不同声部,让学生尝试演奏《摇篮曲》。 - 引导学生合作演奏,注意和谐的音乐表达和协调的演奏节奏。 4. 表演展示(15分钟) -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小道具(如娃娃或摇篮),在演奏《摇篮曲》时进行表演。 -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展示摇篮曲所传达的温柔和安抚。 -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可以用掌声和鼓励的话语支持他们。 5. 总结(5分钟) - 回顾学习过程,学生分享他们对摇篮曲的理解和感受。 -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达情感? - 强调摇篮曲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力量和影响。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摇篮曲,可以使用简单的乐器或声音素材。 2. 组织学生进行摇篮曲的合唱表演,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3.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摇篮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合作演奏和表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水平。 2.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以了解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意见。 3.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表达作品,评估他们对摇篮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五线谱) 聆听 摇篮曲(贺绿汀曲)-市赛

《摇篮曲》教学设计 汽车区第一小学程洁一、设计说明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用音乐表达情感会比语言更有魅力,它能直接感染人的心灵,听音乐会使人手舞足蹈,也会使人潸然泪下,能让人陶醉,忘掉自我。高尔基曾说;“奇妙的音乐在心灵深处引起的强烈情感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心,展开一系列教学。因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基础,通过情感地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歌曲,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摇篮曲》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这是他19岁时以克劳蒂乌斯的诗谱写的。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回忆母亲在生活中对自己付 出的辛勤劳动,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与演唱《摇篮曲》,初步感受摇篮曲 这一音乐体裁,了解其风格特征。

3、知识与技能:前倚音、一字多音的正确演唱。认识音乐家 舒伯特。 四、教学重点:①欣赏四首中外名家的“摇篮曲”,初步了解其风格特征。 ②用柔和的嗓音,正确演唱舒伯特《摇篮曲》。 五、教学难点:①一字多音的演唱。 ②认识倚音,并能准确演唱。 六、教法与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以激发学生兴趣情感为主。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独立获取知识,从而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七、教具准备 传统的教学是以静态形象为主,孩子的学习会感到枯燥乏味,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却能集音、形、色、动为一体,有效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这是其它手段不可比拟的。因此,本节课我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聆听 摇篮曲(贺绿汀曲)-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聆听摇篮曲(贺绿汀曲)-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课程目标 1.意识到音乐能够产生不同情感,并知道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2.了解“人音合唱”的概念并感受其优美的声音效果; 3.通过集体合作,体验分享音乐乐趣;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准备 1.贺绿汀曲《摇篮曲》人音版音频; 2.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材; 3.黑板、彩色粉笔。 三、教学步骤 导入 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摇篮曲”的理解,并带领学生模拟宝宝的睡觉姿势,模仿宝宝的呼吸声,让学生感受到摇篮曲的舒缓和催眠效果。 学习 2.展示人音版《摇篮曲》音频,让学生感受不同于传统乐器演奏的人声效果,详细介绍人音合唱的概念和基本演唱技巧。 3.与学生一起听歌,让学生聆听其舒缓安静的旋律,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接收。 4.引导学生听歌时注意曲调的变化和歌曲的情感表达,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5.与学生一起学习歌曲的歌词和基本的演唱技巧,让学生通过唱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运用 6.小组合作,一起练习《摇篮曲》的演唱,让学生通过集体合作来体验分享音乐乐趣。 7.欣赏不同版本的《摇篮曲》,比较各版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8.向学生介绍贺绿汀,并与学生一起了解他的生平和其他代表作品。 总结 9.通过学习和体验,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人文内涵,并从中领悟到音乐的独特魅力和美好意义。 10.导师学生对今天学到的内容做个简单总结,点名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方式 1.听课、演唱; 2.小组合作; 3.个人表达、思考和探讨。 五、教学要点和难点 教学要点 1.认识和了解“人音合唱”的概念和演唱技巧; 2.体验和感受各版本的《摇篮曲》; 3.通过合唱来体验分享音乐乐趣。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和内涵; 2.如何通过合唱来体验音乐的分享性和凝聚力。

《摇篮曲(贺绿汀)》教学设计

《摇篮曲(贺绿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中深入感受作品营造的优美意境,在甜美的音色中感受来自母亲淡淡却又纯粹的母爱;在贺绿汀的《摇篮曲》中感受不同创作时代和背景所带来的震撼,更深切的体会关于母爱的伟大与永恒; 2、通过静心聆听、肢体感受、对比聆听、音乐色彩描绘和听力测试等教学活动清晰地感受摇篮曲的音乐特点,并从中感受不同创作背景和创作时代对于音乐作品的深刻影响力; 3、扎实把握摇篮曲的概念与音乐特点,清晰听辨弦乐音色以及不同音乐体裁。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感受性,器乐音色分辨以及乐段划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在之前两个课时两首歌唱作品的《摇篮曲》中已经对摇篮曲这一体裁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受,为第三课时的概念复习与器乐《摇篮曲》欣赏能力的提升做好了一定的能力铺垫。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勃拉姆斯《摇篮曲》,通过肢体体会、不同要

求的聆听感受,巩固对摇篮曲音乐特点的理解,清晰听辨弦乐音色,对比聆听感受贺绿汀《摇篮曲》,感受理解不同创作背景与创作时代对于音乐作品的重要影响力,并能在音乐片段测试聆听中对不同作品和体裁进行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音乐聆听中去感受音乐色彩,并进一步理解音乐、情感与色彩的联系,启发学生从不同意境的两个器乐作品中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永恒 教学过程 一、图片联想导入 师:看到这张图,你会想到什么(出示夜景图片) 学生看图回答 【设计意图:直接以夜景图片引导学生自然联想到夜晚,自然直接地导出摇篮曲主题】 师:想到了天黑了,我们都该睡觉了,这节课我们要欣赏的就是最适合夜晚聆听的摇篮曲,那谁能告诉我什么样的作品我们可以称为摇篮曲 生:催眠曲、安静的、宁静的、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候唱的……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或重复反馈:摇篮曲又称为催眠曲,最早就是指妈妈哄宝宝入睡时候所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音乐体裁,作品种类也更加丰富了,不再局限于歌曲,

解析贺绿汀《摇篮曲》的乐曲内容和演奏技巧

解析贺绿汀《摇篮曲》的乐曲内容和演奏技巧 作者:缪晓燕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 一、作曲家贺绿汀的创作思想和风格 贺绿汀是我国卓越的作曲家和音乐活动家,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音乐艺术的发展,并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贺绿汀的工作涉及到音乐艺术的多方面: 创作、教学、音乐历史和负责音乐 系统的行政工作。 年轻时贺绿汀参加了“五四”运动,之后开始了新音乐文化运动,此运动有着空前巨大的 气势,在中国出现了音乐教育工作的新形式和方法,新的音乐院校开始兴起。来自人民之中的 中国第一代“新”作曲家们都在渴望寻找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结合的原则。 贺绿汀对现代中国音乐民族风格的问题做过明确的阐述,在音乐界中他是很有远见的思想家。贺绿汀认为,应该将民族音乐深奥的知识和现代作曲的技巧相结合,“中国音乐不是一成 不变的,停滞不前的,它应该发展,以新的艺术手段丰富充实,包括吸收西方文化已取得的成果”。 贺绿汀这样写道:“学习西方音乐,我们应掌握它已积累的经验,目的在于发现自己的音 乐原则,发展自己现代音乐民族风格。和声和对位旋律,西方音乐形式的组成在很多方面可运 用于中国音乐中。而中国民族风格的特点,也可在创作过程中与西方的音乐形式结合在一起”。在这方面作曲家黄自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贺绿汀作为黄自的学生,继承发扬了老师的风格:认真地对待作品的结构、作曲的技巧。但他比他的老师有更大的愿望,向往着民间习俗和劳动人 民朴实、乐观的情绪。他在自己的工作中始终遵循着这个原则:“一手抓传统,一手抓西方”。 贺绿汀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为音乐剧、交响乐、各种乐器 及重奏曲、钢琴曲创作了许多的优秀作品,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同和喜爱,许多大众化的歌曲、器乐曲在部队中深受欢迎。 作品中,作曲家将和声的框架和复调音乐与中国旋律因素的相联系,十分鲜明地强调和突 出乐曲的特点。作曲家以深切的感情,传达了中国音乐的民族特色。 贺绿汀创作了许多富有诗意,优雅的钢琴曲如:“牧童短笛”和“摇篮曲”。 二、“摇篮曲”内容和演奏技巧的分析 钢琴曲《摇篮曲》是贺绿汀优秀作品典范之一,他创作于1934年,一出版即荣获当年俄籍作曲家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二等奖。时隔半个多世纪,这首曲子依然保持着泌 人心睥的无穷魅力,除了旋律优美、形象朴实、意象恬静、感情真挚等因素外,结构的精巧奇 特则是其内在的本质的力量所在。要特别指出的是著名的作家冰心对贺绿汀的创作影响极大。 冰心的作品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充满着东方的韵味,可以说贺绿汀的钢琴曲和女诗人冰心的 诗歌风格颇为相似。《摇篮曲》里将具有中国音乐特点的单声部与西方对位旋律形式相结合, 形成了中西方音乐相结合的特点。

贺绿汀钢琴作品《摇篮曲》曲式结构分析

贺绿汀钢琴作品《摇篮曲》曲式结构分析 作者:佟丽 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10期 摘要:贺绿汀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一生创作的音乐题裁多种多样,尤以民族音乐见长。他所创作的作品结构严谨,音乐发展富于逻辑性,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贺绿汀先生一生创作了六首钢琴作品,其中《摇篮曲》是他在1934年完成的一首钢琴小品,本文着重对这首作品的音乐结构进行分析与论述,以期更加清晰、全面地解读这首钢琴作品。 关键词:《摇篮曲》;贺绿汀;曲式结构 贺绿汀进行音乐创作的时期中国正处于五四大革命运动之中,新的文学思潮对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的音乐创作主张运用西方的作曲技法与我国的传统音乐相结合,创作符合本民族特色的音乐体裁形式。贺绿汀在这方面的尝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打破了固有的传统音乐创作理念,创作出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摇篮曲》就是其中的一首。这首作品完成于1934年,一经发表就获得了“车列浦宁中国钢琴作品”征集大赛的二等奖。作品描写了一位母亲伴着夜色,在柔和的月光下轻轻地摇着摇篮哼着小曲,目光慈爱的看着摇篮中熟睡的孩子露出甜美的笑容,场景温馨,带给人一种恬静、祥和的氛围。整首作品结构精巧,旋律优美舒缓,曲调朴实安静,感情真挚委婉,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这首作品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由A + B + A + 尾声组成。第一部分A乐段由a + b两个乐句构成,a乐句有14小节,b乐句有13小节,共27小节。这段音乐描写了母亲怜爱的看着摇篮里的孩子,一边轻轻拍打一边哼着小曲哄孩子睡觉的场景,画面温馨而宁静。第二部分B乐段由c + d + e三个乐句构成,c乐句有6小节,d乐句有8小节,e乐句有7小节,共21小节。这一段音乐由平静转入不安,描写了睡梦中的孩子突然被屋外疾驰而来的风雨声吵醒,情绪出现了躁动,之后音乐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进入了再现乐段。第三部分A乐段为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由a + b两个乐句构成,a乐句有14小节,b乐句有13小节,共27小节。此时风雨已停止,孩子在母亲的陪伴与安慰下再次进入梦乡,柔美的音乐旋律重现烘托出慈爱又温馨的场景。尾声共9小节,旋律进行主要以低音区为主,描写了孩子在母亲的抚慰下甜美的进入了梦乡。整首乐曲的音乐行进基调为慢板,第二部分B乐段与其它两乐段在力度变化上有明显对比,但节奏仍然保持平稳。 曲式结构分析图: 一、第一乐段的曲式结构分析

欣赏课孩子参与音乐的摇篮

《让音乐欣赏课“活”起来》 区县:汉沽区 学校:河西第一小学 学科:音乐 姓名:王琳

内容提要 音乐欣赏课是通过视听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美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还能丰富并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力、创造力。在传统的欣赏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音乐作品作者、创作背景、表达情感等等内容,讲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没有给予学生真正感悟音乐作品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欣赏课上昏昏欲睡、提不起劲儿的现状。怎样才能激活这潭死水,让课堂“活”起来哪?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我觉得音乐欣赏课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通过“听、看、想、唱、动、说”这几方面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赏积极性,欣赏课就会“活”起来了。

《让音乐欣赏课“活”起来》 音乐欣赏课是通过视听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美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还能丰富并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力、创造力。在传统的欣赏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讲解音乐作品的作者、它的创作背景、表达的情感等等内容,并讲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课堂上没有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自己情感和感悟的机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欣赏课上昏昏欲睡、提不起劲儿的现状。怎样才能激活这潭死水,让课堂“活”起来哪?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我觉得欣赏课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通过“听、看、想、唱、动、说”这几方面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听赏的积极性,欣赏课就会“活”起来了。 一、聆听感受,引领学生“听”的参与 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欣赏教学的中心点是“听”,围绕着“听”来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对一首乐曲从陌生到熟悉,从视听到理解,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有开阔的音乐视野,要为学生拓展音乐听赏的空间。除了每节音乐课必须要欣赏的曲目外,我还选择了更多的优

摇篮曲教学反思15篇

摇篮曲教学反思15篇 摇篮曲教学反思1 幼儿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可见生活已有经验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尤其象音乐欣赏类型这种对小班幼儿而言相对较抽象的内容,更应顾及到他们的已有经验与需要。“摇篮曲”中妈妈与孩子的爱抚、关爱等正是小班幼儿特别需要、印象深刻的生活经验。由于小班的孩子们对父母的依恋很敏感,常常会有孩子想家,想爸爸、妈妈。幼儿认知、情感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活动中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更能理解音乐性质、乐意表现音乐。在欣赏《摇篮曲》时,他们不仅能用安静柔和的嗓声演唱,而且能用动作表示对娃娃的关心:有的幼儿做拍娃娃的动作;有的幼儿做摇摇篮的动作;还有的幼儿做轻抚娃娃的动作,体现了美好的情感。这种生活经验的自然整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积极丰富的情感是幼儿终身收益、也是他们当前非常需要满足与发展的内容之一。 活动中创设了哄宝宝睡觉的场景。通过游戏,满足幼儿各种情感的需要与发展。如让幼儿扮演妈妈、爸爸。这样在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性质的同时,满足了幼儿非常想要模仿成人这类情感的需求。活动给予孩子的并非只是一首能哄宝宝睡觉的摇篮曲,

更是一首让每样事物都入睡的舒缓、安静、优美的摇篮曲。这才是摇篮曲欣赏的更高价值。 不足之处: 但在引导幼儿创编抱娃娃动作的时候,如果能再给幼儿多一点拓展的机会的话,也许孩子们创编出来的动作也就更加贴近生活了。 一次活动的成功,并不代表了全部,要让孩子们真正有发展,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生活感受、艺术感受,教师有责任在天长日久的日常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让这种爱的教育价值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得以潜移默化的延 续和升华。 摇篮曲教学反思2 四年级的家长开放日,我又有幸参与了。本节课教孩子们学唱了舒伯特的《摇篮曲》,他们深情地演唱,说明这节课上的还是比较成功。 一、清唱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声情并茂的演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演唱欲望,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作大体了解。因学唱摇篮曲,所以我就清唱了我国东北民歌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从而让孩子们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