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苏格拉底的摹仿说与功用说

美作为一个概念的考察:美是善,有用,有益。

讨论:“能思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这样的观点与孔子的学说有何异同?以人为本的观点究竟有怎样的利弊?

一方面使人有尊严,一方面可能使人过于自大。这其间的尺度不易把握。

3.灵感说

这是柏拉图的创作源泉论。

a、神灵凭附到诗人或艺术家身上,暗中操纵他

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有点荒谬,不及“代圣人立言”来得含蓄。然而如果圣人言有谬,或者代言者有意无意歪曲,那么结果不是很可怕么?

b、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

这里涉及到对人的起源的看法,究竟是进化还是神创?为什么柏拉图乃至中外许多先哲、大多数民族不约而同认为人是神创造的?

亚里士多德

2.悲剧理论

a悲剧的含义:严肃

注意:为什么严肃就悲?是否说明现实生活中不能不面对严肃的一面,即本质的悲哀?言下之意,人常常用嬉笑、游戏遮蔽了人存在的悲哀。

b悲剧情节和人物性格:

性格推动情节,情节塑造性格

c悲剧的布局:

情节的整一性不仅布局方便,而且说明人想要对现实的整体把握。人对世界的管理在作者对悲剧的构制中得到体现。

d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

例: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人类正义;索福克勒斯《俄狄普斯王》民权;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人权

e悲剧的社会作用:

katharsis 净化,陶冶。

这与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一脉相承。只是强调得更具体,更迫切。

贺拉斯的《诗艺》

他本是一位抒情诗人、讽刺诗人,同时也是文艺评论家,寓教于乐是他的著名的观点。诗人而谈艺,其理论是其创作的总结和指导。

贺拉斯的“寓教于乐”的观点,以及对合式、类型、共性等的论说,为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制定了基本原则,在西方古代美学思想史上占重要地位,影响仅次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

《论诗艺》对后来发生影响最大的在于古典主义的建立。古典主义奠基着

诗的社会作用:教益、娱乐,寓教于乐

朗加纳斯的《论崇高》

二、《论崇高》

1、崇高作品的特征

狂喜(感动力),操纵(强烈效果),永远喜爱(绝对标准说,普遍人性论)

思考:你有没有感受过崇高的狂喜?有没有一部作品是超越种种标准而符合了普遍人性?有无绝对标准?

2崇高的来源

a庄严伟大的思想

b强烈而激动的情感

c技术(藻饰、措辞、结构)

思考:这三者是并重的么?如果不是,那是为什么?

3崇高作品的创作与意象说

a 伟大目标:

他认为作家作品应是大自然的竞赛者。

思考:他是想与造物主竞赛么?如何竞赛呢?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创造本能。

除了与大自然竞赛以外,他说还应做过去诗人的竞赛者。

然则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有时并无可比性。并且文学的发展也是累积式而非替代式的,所以文无第一,就像每一个人都无可替代的宝贵。

b实现目标的途径:创造出崇高意象

文艺的效果:重视形象。这是合乎文艺本质的。

两种崇高:数量的(大河、海洋),力量的(人的尊严)

c崇高的效果:提高人的情绪和自尊感

精神气魄宏伟的浪漫主义倾向。注意这里说的是情绪而非情感,是自尊感而非自尊。我们从而可知,这里印证了古希腊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人是有尊严的,有情感的。但不一定常常意识到自己的尊严和情感。

4崇高、天才与社会环境

“崇高风格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他与贺拉斯同是古典主义者,但比贺拉斯更进深

普罗提诺的艺术理论

他是一个能够融会贯通找到真智慧的人。

普罗提诺的哲学基本要点:万物皆来自神,又都要回归于神。

美学思想:物质世界的美不在物质本身,而在反映神的光辉。

二、文论

1、神是美和艺术的来源

他认为此岸世界的美流溢了彼岸神的光辉。

请与“美是和谐”等类观点对照,看它们之间有无沟通的可能?

若真如普罗提诺所言神是美和艺术的来源,则什么是神的来源?

参考答案:神是自有永有的。这一点如果你的理性和感性无法接受,请试试用你的灵性来了解。

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2、对艺术美的观照凭心灵和理性

注意观看与观照的区别:观看是用感官,观照是用心眼

普罗提诺认为美不在外在的感官形象,而在于人的灵魂内部

比较:德谟克利特明确认定有两种美——身体的美,智慧的美。

启示: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3 对摹仿说的新解释

普罗提诺认为艺术是美的占有者,而又补充了自然之不足。

思考:自然的不足何在?

自然没有一样是完美的,人从来就没有见过完美。但因为人心的特殊构造,使人有向往完美的本能。

于是艺术的功能就是可以带领人(作者和读者)返回精神家园,回归到神。

美不能离开心灵真实,如心灵的老家,回家得经净化。

圣·奥古斯丁的文艺观

神学著作和《忏悔录》

《忏悔录》及《上帝之城》。前者乃奥氏的自传,他以亲身经验来见证神在人身上奇妙的作为和恩典,提出人可以与神亲切来往的概念,乃一切宗教经验著述之典范、世界之名著,传诵直至今。

二、文艺观

1、上帝是美的本体

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源自上帝。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低级有限的形体美本身并无独立价值,只是通向无限的绝对美的阶梯。美体现为整一、和谐,而整一与和谐是上帝按照数学原则创造出来的,因而美的基本要素是数。这个观点明显是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在美和丑的问题上,他主张美是绝对的,丑是相对的。孤立的丑是形成美的积极因素。这种看法具有辩证性。《忏悔录》:赞美,对话,祈求,认罪。

心灵:“在我身上是否有个足供天主居留的地方?”

谦卑与智慧:谁给了你不是你的东西呢?你免人的债,你仍没有损失。

注意:

请与普罗提诺“神是美和艺术的来源”的观点比较。

2、文学艺术是神学信仰的敌人

奥古斯丁在皈依基督教以前,爱好世俗文艺,对古希腊罗马文学有深刻的研究,曾担任文学、修辞学教师。在这之后,他痛悔为世俗文艺引入歧途,极力攻击世俗文艺(如荷马史诗)。他把哲学和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

换言之,他看到了柏拉图思想中的火花,找到了其中符合圣经的要义。

二、文艺观

1、模仿自然即模仿上帝的创造

托马斯·阿奎那的研究比亚里士多德更进深,他认为艺术是模仿自然,而自然的来源值得深究。模仿自然即模仿上帝的创造。

鲜明:神的光辉,同时也是形式美之要素

思考:从事物的有限美可以隐约窥见上帝的绝对美。

2、美与善、艺术与道德的区别

a美与善本质相同,意义各别。

善是欲念的对象,美是认识的对象。

思考:在什么层面上二者相遇乃至相合?而真又当何论?

b艺术与道德:

艺术是特殊目的?道德是人生总目的?

3、《圣经》的象征意义

a万物即字典:可以从字典中查考自己想知道的内容。从作品中想见作者。

思考:“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b表义与象征:

能指与所指,多层面

思考:话语的能力;托氏与奥氏的异同,同一信仰,为何有不同结论

但丁的“四义说

a“四义说”与《神曲》的寓意

他认为《圣经》语言有:字面义、譬喻义、道德义、寓言义(参见教材P82)

诗为寓言说:象征《神曲》:灵魂的进修历程

但丁认为,人生有两种幸福:“今生的幸福在于个人行善;永生的幸福在于蒙受神恩”。“此生的幸福以人间天国为象征,永生的幸福以天上王国为象征。此生幸福须在哲学(包括一切人类知识)的指导下,通过道德与知识的实践而达到。永生的幸福则须在启示的指导下,通过神学之德(信德、望德、爱德)的实践而达到”。这其实是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人间天国”与“天上王国”的翻版。在《神曲》中,但丁精心安排了两个人物作为自己的导师,一为象征理性、知识的维吉尔(古罗马诗人),一为象征信仰、虔敬的贝阿特丽齐。

b民族语言理论

一、塞万提斯的小说理论

(三)小说理论

a自然是小说唯一的范本:

艺术美与真实的问题,像真(艺术真实不同于自然真实)

b“才情”与小说的社会作用:有趣有益出于才情,寓教于乐

莎士比亚论文艺创作

艺术的目的是反映自然:

真实反映自然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b艺术真实与艺术想象:不矛盾

结合莎士比亚的艺术创作实践来看其文艺思想,有现实的事例,有他自己的虚构。其作品《哈姆雷特》等都有历史真实事件作为其创作的原型,并且也确实达到了“具有永恒的价值”的追求。

约翰生的“类型”理论

约翰生重复了新古典主义的基本观点,如诗的职责是描写永远不变的自然与情欲,诗人必须摆脱时代和民族的偏见,追求普遍的、超越一切的永久不变的真理;如诗人的任务不是考察个别事物而是考察类型,要注意普遍的特点和大体的形貌,要突出那些对有心人和粗心人都同样明显的特征等等。

莎士比亚是每个英国批评家不能忽视的存在。约翰生为《莎士比亚戏剧集》所写的序言,就是根据新古典主义的规则来批评莎士比亚的。他认为莎士比亚的成就在于能够给具有普遍性的事物以正确的表现,莎剧的一个人物通常代表一个类型。而他不满的,是莎士比亚为了给读者以快感而牺牲道德教育,没有给善恶以公平合理的分布,常常写得有失体统和不合式。德莱顿曾以莎士比亚来矫正法国规则,而约翰生却以法国规则来评价莎士比亚。

但约翰生并不完全对法国人亦步亦趋,他对时间、地点的整一作了彻底毁灭性批评,他的批评武器也是常识。如新古典主义者说第一幕的地点在亚历山大,第二幕就不能说成是罗马。约翰生反驳说,舞台不过是舞台,观众本来在第一幕时就没有认为它真的是在亚历山大。既然没有观众相信舞台上的一切是真实,第二幕把它成是罗马又有什么不可?时间的整一也没有更合理的基础,时间服从于幻想,?想象几年和几个小时都不费力气,我们很容易把实际行动的时间加以压缩,观众并不要求摹仿实际行动的戏剧一点不作变化。

约翰生是最后一个新古典主义者,他摧毁时间、地点整一的武器是常识,却也是美学的:这就是戏剧摹仿自然,但并不就是自然,它的虚拟性使它可以有充分的自由。后来的浪漫派也是从这个缺口摧毁了新古典主义的堡垒。英国新古典主义的理智是在拜伦如火的热情中融化的。

卢梭“回到自然”的理论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a对科学艺术的批判与否定

《科学与艺术的进展是败坏了风俗还是净化了风俗》:结论是败坏。

注意: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对比

b“返回自然”的口号

卢梭以他的《爱弥儿》在教育上掀起的是一场革命。教育从来是以成人的能力和需要为标准的,卢梭却大声疾呼,要打破这个传统。“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则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 这是《爱弥儿》里开宗明义的一段话,表达了卢梭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那就是人之生性善良,教育应“归于自然”。

莱辛的《拉奥孔》

莱辛曾从美学的高度专论过它的美学价值。莱辛说,拉奥孔的面孔所表现的痛苦并不如人们根据这种痛苦的强度而期待的那么激烈,在拉奥孔的形象上所体现的美学意义在于:在古希腊艺术家看来美是艺术家的最高法律,他们为了避免在表现痛苦时显示的丑态,有时往往完全回避激情或加以冲淡,为的是不影响美。莱辛认为,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体苦痛的情况下表现出最高度的美。身体极度苦痛情况下的扭曲变形同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雕刻家不得不把身体的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变丑。希腊雕刻在形式表现上力求化丑为美,显示出“静穆的光辉”。

意大利维柯的《新科学》

法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思想家。终其一生,维柯一直默默无闻的囿于自己的书房中,直到失望地离开尘世。他的《新科学》(1725、1730)直到19世纪才受到世人关注,被誉为近代社会科学的创始人

维柯建立了历史发展的观点,认为历史是循序渐进的发展的,认为每个民族发展都要经过神,承认上帝对历史发展的最终掌握。

《新科学》的第二卷“诗性智慧”、第三卷“发现真正的荷马”就主要研究这种诗性智慧。

一、人类历史发展与文学艺术

《新科学》:全名《关于各民族的共同性质的新科学的原则》

认为人类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

原始思维——想象的特征

维柯认为原始民族的形象思维的强旺与抽象思维的缺乏分不开;即以己度物,移情。

形象思维的普遍性基于人类本性的共同性,“在世界的儿童期,人们按照本性就都是崇高的诗人”。

思考:把原始人比作人类的儿童是否合理?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的文艺理论

他处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的关键性的转折的点。他试图架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的桥

梁。

他的三大著作是:a《纯粹理性批判》:哲学或形而上学,研究知的功能。

b《实践理性批判》:伦理学,研究意志的功能。

c《判断力批判》:美学、目的论,研究情感的功能。分上下卷,上卷讲判断力问题,下卷讲目的论判断力问题。对文学理论有重要影响的理论主要集中在上卷。

对文学艺术理论有重要影响的美学思想

a 关于美的本质(审美判断)

从质的方面看审美判断:美的特点在于不涉及利害计较,因而不涉及欲念和概念。

从量的方面看:普遍地使人愉快,虽是单称、主观的,而仍有普遍有效性。

从关系方面看:对象和它的“目的”之间的关系,无明确目的而合目的性。

从情状看:由“共通感”决定而有必然性。

b崇高理论

崇高与美都属于审美判断。

(1)美的对象有确定有限的形式,崇高的对象则无形式无限制。人的知性(理解力)是探究有限事物的,人的理性是凭想象探究无限事物的。

(2)美所引起的快感是直接的单纯的快感,崇高的快感则是由痛感转化来的间接的快感。(3)美离不开客体的形式,崇高只能在主体的心灵中找到。崇高超越了理解力所及的范围。

三、文学艺术理论

a艺术的本质特征

比较:艺术与游戏(艺术好象游戏——自由;双重身份;没有具体目的,只为愉快)。

自然与艺术(美的艺术不是自然,像似自然),相互模仿

思考:这样的美学观与中世纪的美学观有什么异同?(托马斯·阿奎那:“模仿自然即模仿上帝的创造”)

b审美观念

观念,又译“理念”,指包含着丰富内容的理性概念。审美观念是康德关于美的艺术的理论重要范畴。

“美的艺术需要想象力、悟性(知性、理解力)、精神(理性力)和鉴赏力”。此四者处于一种合目的、自由运动的协调状态,才能创造出符合审美观念要求的艺术形象。其中前三者通过第四者才能获致它们的结合,即是以审美判断为基础,为出发点和归宿。

但四者中,想象力是最为活跃的因素,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康德认为艺术创造中,想象力是一种审美创造力,受人的理性支配。所以可见,对终极真理的追问,是人的一种本能,艺术把它具体化了。

c天才

“美的艺术必然要看作出自天才的艺术”

“天才是天生的心灵禀赋,通过它自然给艺术制定法规。”

(1)天才的独创性:与摹仿的精神对立

(2)天才的典范性:合目的,艺术的典范性存在于具体的艺术形象中,给后来的艺术家启示,而非供人仿造。

(3)天才与鉴赏力的结合:很高的鉴赏力的天才的必备的条件。

例证:苏轼的艺术人生

康德的影响:直接影响了浪漫主义,并且他的理论是现代派理论的的源头,对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也有明显影响。但它同时也是矛盾的。

即使是这么伟大的康德,他的思考也未能参透所有的奥秘。

席勒《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文论

1、诗的分类及其根据

关于古典主义诗和浪漫主义诗在精神实质上的分别

“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追寻自然,二者必居其一。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他有时把二者的对立看作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对立。

a素朴的诗再现现实,感伤的诗描绘理想

b素朴的诗对现实做冷静客观的描写,感伤的诗充满主观情感

c素朴的诗给人愉快、纯洁、平静的印象,感伤的诗则是严肃和紧张的。

2、感伤的诗的类型

讽刺诗:又分为惩罚的讽刺诗(涉及崇高,是悲剧);嘲笑的讽刺诗(涉及优美,是喜剧)。可见康德的影响。

哀婉诗:也分狭义的哀婉诗(把自然和理想当作失去的、或没达到的东西来写);牧歌(把自然和理想表现为现实的东西加以欣赏),是感伤诗的最高类型。

3、历史的分类和风格的分类

从古代和现代人性的不同,提出古代是诗是素朴的诗,现代的诗是感伤的诗。

思考:这有何局限?为什么?

也许的确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人性从本质上看,并不分今古。

揭示了文学类型的发展受历史发展制约的历史事实。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黑格尔的艺术哲学

黑格尔美学的几个基本观点

a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理念就是绝对精神,也就是最高的真实,黑格尔又把它叫做"神"、"普遍的力量"、"意蕴"等等。这就是艺术的内容

就内容说来,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表现绝对精神或真实的,三者的不同只在表现的形式。

艺术表现绝对精神的形式是直接的,它用的是感性事物的具体形象。哲学是间接的,宗教介于二者之间。

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也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或意蕴就是理性因素,形式就是感性形象。

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其实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总之,“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句定义包括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及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 美学中实践观点的萌芽

"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

在成了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时,自然不复是单纯的生糙的自然,人也得到"实现"、"生展"或"肯定"。不复是单纯、抽象的人。

c 艺术美与自然美

他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该是"艺术哲学"

他似乎轻视自然美,因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出发,但并非完全否认之。

思考:"艺术美高于自然"的合理性因素与局限

d 他以历史的和逻辑的观点相统一的方法具体考察了艺术的发展史:类型与种类的区分

象征型艺术:用符号来象征理念

古典型艺术:精神达到主客观的统一,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达到完满契合

浪漫型艺术:退回心灵世界

歌德的艺术经验总结

3、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历史发展观点

希望通过民族文学的建立达到德意志民族的统一。

世界文学:

“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如果他们不肯互相喜爱,至少也要学会互相宽容”

思考: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是什么?

以史勒格尔兄弟为代表的耶拿派浪漫主义

史勒格尔两兄弟出身牧师家庭,使“古典的”与“浪漫的”两概念渐渐在德国文坛传播开来。他们在耶拿编辑的刊物《雅典女神》,主要宣传其浪漫主义理论,因此得名。史雷格尔兄弟反对因袭,尊重独创。

耶拿派浪漫主义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流派,因其主要在耶拿大学活动而得名。代表人物有奥古斯特·施莱格尔、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和诺瓦利斯、蒂克等。施莱格尔兄弟是浪漫主义理论家,他们曾出版《雅典娜神殿》杂志,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提倡个性解放、创作自由,强调想像与情感,追求宗教的神秘感和象征感。

1、弗利德里希·史勒格尔(1772—1829)

a、浪漫主义的诗是无限的、自由的,不受任何规律约束

b、“艺术乃是上帝在世间的可睹现象”,诗人对人世现实“不关心”

思考:这样的观点与柏拉图的观点有何异同?

2、奥古斯特·史勒格尔(1767—1845)

a 美的艺术“无目的”

注意:这个观点对康德的继承

b 文艺批评是主动的、自由的纯心灵的运动

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

1、诗的题材应是田园生活,诗的语言应为真挚单纯的语言

思考:

a、中国传统文论认为言为心声,“诗缘情”,不真如之何?

b、真挚与单纯之间有无一定的联系?

C、田园生活有何优势入诗?

2、诗的目的是抒发情感,歌颂自然和人性,诗是神谕的东西

思考:中国传统文论认为“诗言志”,自然与人性都是天赋的,故言志也就有了言内在启示的可能。

3、诗的想象以及想象与幻想的区别

思考:想象有据可依么?幻想又是从哪里出发的?

济慈的"消极能力" 说

济慈的诗学概念“消极能力(Negative Capa—bility)”令许多中国读者感到亲切并对之产生认同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中国的文艺理论中有一个与之颇为相似的概念——“物化”,而提出这个概念的人则是比济慈早两千余年的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年)。从“消极能力”(Negative Capability)的英文原义来看,它指的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否

定的”或“消极的”能力。这一概念出自济慈的一封书信,在信中讲到,“一些事情开始在我思想上对号入座,使我立刻思索是哪种品质使人有所成就,特别是在文学上,像莎士比亚就大大拥有这种品质——我的答案是消极的能力,这也就是说,一个人有能力停留在不确定的神秘与疑惑的境地,而不急于去弄清事实与原委。

1、诗只表现感受,不表现思想

2、诗人应是具有“消极能力”的人,目的是创造“纯美”的诗

“消极能力”指一种特殊的品质,“能够处于含糊不定、神秘疑问中,而没有必要带着急躁心情,去追寻事实和道理”。

思考与练习:如何理解“消极能力”的积极作用?

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1、诗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原始:抒情,《创世纪》,祈祷就是人们生活的主要部分,颂歌是他们仅有的诗意

古代:叙事,战争与史诗

近代:新的宗教,新的社会,两种生活——尘世、天国

思考:这是回归还是倒退?

2、基督教的产生与美丑对照原则

有了美的观念,说明已经有了丑。

人知与不知,美都在那里。然则丑的出现莫非只是为了让我们更明白美之为美?

可参看《巴黎圣母院》等作品的实践。

3、基督教的人道主义与真实

“某种伟大的东西在高高飞翔”

唯在上帝面前才有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有份于神的形象和样式。

可参看《悲惨世界》等作品的实践(可与北村《愤怒》对比阅读)。

思考:艺术的真实不是绝对的现实,艺术不可能提供原物。

4、文学的自由主义原则

艺术法无定法,合乎自由精神。

福楼拜对客观性原则的强调

1、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里露面

“就像上帝不该在自然中露面一样”。创造者有着大智慧,但给了被造者真正的自由。因为创造者同时创造了规律。

2、忠于现实,但不摹写现实

艺术的真实与机械的再现之区别,在于本质与现象的区别。

3、对形式美和细节描写的刻意追求

“形式是观念的血肉,犹如观念是形式的灵魂、生命。”就如人的心灵之美可以部分地流露在外在的气质中。

别林斯基论艺术与现实

1、艺术应该创造典型,真实地反映现实

他认为“典型化是创作的一条基本法则”,把典型叫做“熟识的陌生人”

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为它来自生活,概括了读者曾经感受和意识到的现实关系中的某些现象和规律,使读者能从这一典型形象联想到某些类似的人物来。“陌生”是因为有这样个性特征的人似乎从来没有过,是新对象,新生命,寄托着作家启人深思、引人向往的审美理想,因而给人以新的美感满足。这个陌生是指文学典型具有鲜明、独特、丰富的个性,具有独特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语言特色等。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在于文学典型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是一个“读者熟悉的陌生人”。因

而文学典型具有在一般社会功能基础上更为明显和重要的审美提升功能。

2、艺术应为社会利益服务

艺术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为人类服务

3、诗人用形象思维

他很早就侧重艺术的客观性,说诗人是“他的对象的奴隶”,但也认为“客观性决非不动情感,不动情感就会把诗歌毁灭掉”。

“诗作品中的思想就是情致”

4、历史的审美的批评原则

他用“情致”说来解答客观性和主观性统一的问题。

圣伯夫的实证主义批评

一、文学批评的任务

主张文学批评的任务在于发掘和研究有关文学家、文学史的种种确定的事实。写出作家的“心灵评传”。

这里注重的是文学四要素中的作家。

二、文学批评的重点

重点是作家。写出“人的精神自然史”。天才的禀赋之神秘。

三、文学批评的目的

力图寻找和培养“古典作家”,复苏文艺趣味。“迅速建立有利于秩序和美的平衡”。

唯美主义

社会集体心理背景:政治的影响

学术背景:康德《判断力批判》之“纯粹美”与“审美无利害”

唯美主义的上升期:从法国起源,向英国、美国扩展,诉讼案的胜利

衰落:王尔德败诉

思考:用法律的手段解决艺术问题有何利弊?

1、艺术的性质:无功利

a艺术独立于道德和政治之外:物各有其用,各有价值

b艺术是完全无用的:无形而下的功用,但有别的功用,是无用之用

c艺术的目标就是艺术本身:为艺术而艺术

2、艺术的目的:唯美是求

“唯美永恒”:追求的是永恒,认为惟有美的艺术吻合这一特点。

3、“形式”及其内涵

形式:创作者对事物的外形的主观建构和主观感受。

对形式的三大要求:准确赋形色彩

艺术=美美=形式形式=主体对事物的主观赋形和感受

思考:艺术=主体对事物的主观赋形和感受

4、艺术与生命活动:

艺术意味着自由、享乐、放浪

艺术的对象是单纯的美和形式,追求艺术就是追求美、追求形式。

追求艺术就是享受生命。

幸福三要素:阳光美女骏马

人生的欢乐:色彩音乐诗歌

王尔德的艺术观

王尔德论形式就是一切

1、艺术与自然:不是艺术摹仿自然,而是自然摹仿艺术

强调艺术培养了人的审美感觉,从而能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强调艺术家的独特眼光,和新颖感知对于刷新凡俗世界,使个体变得敏锐的作用。

2、艺术与人生:艺术不应该摹仿人生

生活是丑陋的,艺术就是谎言,艺术就是创造

3、艺术与时代:艺术与时代相对抗

艺术不表现时代,只表现自身,恰好与时代精神相反。

艺术是应该穿越时代,击中人们的心灵

4、艺术与道德:艺术是非道德的

艺术有自己的追求,那就是美。

注意:非道德与不道德之别

5、艺术以追求“形式”为目标

追求美而不真的形式。开启了克乃夫贝尔的形式理论。

6、艺术批评:完善的批评纯粹是主观的

艺术家必须要有批评的能力。批评的成果应是另一艺术品。

直觉主义

直觉主义,反理性主义、反逻辑主义、强调无意识的力量,强调艺术与理性、道德、生活、功利、科学的区别。

德国三大新思想:理性无用、自我中心、无意识直觉

背景:德国特殊的社会群体心理气候,由康德始发的哲学思潮(理性不能穷究到物自体),浪漫的悲观主义文学氛围

叔本华直觉主义艺术观

1、艺术价值论:艺术是意志的暂时休歇和否定

他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而意志的核心就是追求生存的强烈欲望。

然而他又认为“一切欲望都是痛苦的根源。”

2、艺术本质论:无利害、超功利、复制理念

考察理念的东西就是艺术。科学不过是研究现象,研究表皮。

3、直觉(直观):主体成为无意识的纯粹感知,对象成为意志客观化的理念

投入地笑、爱一次,忘了自己。

4、三种悲剧,同一本质

无论是由于异常的恶毒还是盲目的命运或是剧中人的地位等原因造成的悲剧,总之都以表出人(人生)的可怕一面为目的,使人从而能够放弃生命,从容赴死。

尼采直觉主义艺术观

1、艺术与人生: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悲剧世界观与乐观精神

日神精神:趋向幻觉之迫力,美的外观如幻觉,古希腊的造型艺术

酒神精神:趋向放纵之迫力,解除个体存在,复归原始自然的体验,音乐。

注意:“不可醉酒,乃要被圣灵充满。”酒能使人放荡,乱性。

2、直觉的特点: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即艺术态度)来反理性、反道德

在尼采看来,以审美的态度洞察人生并促成艺术分娩的冲动与过程,就是艺术。

3、艺术的发生:艺术家和天才、灵感

尼采认为生命力过剩,而发挥,而产生灵感。

4、艺术种类:音乐和诗

他认为音乐是纯粹的酒神艺术,有唤起形象的能力。

他认为诗歌起源于原始巫术,人们可以借助诗歌把自己的灵魂从任何过度的情欲中解脱出来。诗歌必须具备客观性。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理论

象征主义运动的领袖马拉梅

1、“用魔法揭示客观事物的纯粹本质”

“在文学中,暗示就足够了,本质被提取出来,然后呈现在理念中。”

思考:朦胧神秘的象征,在多大程度上贴近了本质?

2、“诗歌高尚地帮助了语言”

文学是语言艺术,但许多的东西难以言说,比如象征主义所追求的超自然的美。“所有花束中找不到的花”是一朵抽象的花。诗歌的语言不仅应该有所指,而且应该有能指。3、“两种象征交织在一起”——“音乐和韵文结合为诗”

音乐纯粹的审美功能和诗歌的音乐性之间有联系。

思考:的确,中外都有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的范例,比如赞美诗和诗经、宋词、元曲。然而多失落了音乐,只剩文字。

他想完成一部完全以音乐为象征的诗集,永远未完成。

4、“诗人是孤独者”,“文学完全是个人的”

人生而孤独,谁能幸免?所以人发明了种种办法来让自己不孤独。只是诗人不去回避它。

想一想:谁遗世独立?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文艺理论

弗洛伊德的文艺观

a文学是性欲的升华:作家艺术家都是性本能冲动异常强烈的人

b俄狄浦斯情结与创作动力:认为弑父娶母是人类普遍存在的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1897年,他对自己进行了艰苦的自我分析,提出了恋母情结,即仇父恋母的情绪倾向。弗洛伊德的"性"是广义的,他以为身体上的敏感部分都属于性觉区。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c创作与白日梦: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艺术家被压抑的种种本能欲望,尤其是俄狄浦斯情结,与白日梦接近。

d作品是“经过改装的梦”:艺术作品经过有意识的检查与筛选故比梦更加隐晦曲折。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及其学派——发展阶段的神话原型批评

a艺术与集体无意识:认为艺术是一种天赋的动力。

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部分。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沉淀物,包括人类的活动方式和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如人对黑暗的恐惧。

个体潜意识的内容是曾经有被意识过但被压抑后从意识中消失,而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从来没在意识中出现过,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得来的。

集体潜意识主要组成部分是原型,即一种本原的模型。荣格认为原型是遗传的先天倾向,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可使一个人的行动在一定的情况下与人类祖先的行动相似。

b艺术家是“集体人”

负荷并造就人类无意识精神生活的人,必须不是个人的。

荣格在人格结构问题上,提出把人格分成三个层次,即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c“心理的”与“幻觉的”两种心理模式

“心理的”犹如模仿说影响下的文学。

幻觉式作品接触到了人类内心体验的神秘之处,使我们有可能找到一条回生命最深源泉(老家)的路。

注意:先知们、预言家们、领袖们和启蒙者们的类同之处

d艺术的魅力和功能

超乎个体“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

文学艺术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生命中的自我调节过程。

注意: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对现代主义文学有重要影响。

俄国形式主义:俄国形式主义指的是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克布逊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其成员多为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学生。

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艺理论

海德格尔的文艺思想

1、海德格尔的哲学主题及其对艺术作用的认识

他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混淆了存在者和存在。他反对主体性原则,恢复真实的人性,认为艺术在其中负有重大责任。

2、关于艺术本质的研究

艺术先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而存在,是先验的。“艺术是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本源。”

要找到艺术的本质只能用一种循环的方法,即艺术是什么应从作品推断,艺术作品是什么只能从艺术的本质得知。

3、艺术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

物:实体问题。

美与存在、真都是无遮蔽性,三者是一回事。

自行置入是“坐”之意。不是艺术家放进去的,而是存在自动显现自己。

艺术品是物的一般本质的显现。所以它根本不可能与现实的存在者符合一致。

4、语言、思与诗

他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存在的言说,思(哲学)与诗(艺术)则是这种言说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二者本质是同一的。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不是掠夺。艺术只昭示存在的真理。

艺术是人类存在本质的形象表达,它不仅揭示个人的生存和命运,而且揭示民族的、人类的历史和命运,揭示世界的本质和意义。

注意:不是所谓主体与客体的区分。

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文艺学

1、艺术美是由艺术家创造的想象美

他认为外在的客观世界是令人恶心的,其中没有美的位置。美只存在于想象世界。

于是现实让人绝望,艺术给人虚幻的希望。

2、艺术是对人的自由的肯定

人先于本质,故人是绝对自由的创造主体,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审美活动,目的都在于追求自由。

思考:诗人云,若为自由故,什么都可抛。为什么?

3、艺术作品是对自由的召唤

艺术创作是满足人感觉自己是世界本质的手段。

人生是何等不自由,只有在艺术创作中才觉得自己是世界的管理者,拥有原初的权柄。

4、文学介入的原则

他认为艺术作品必须是“以未来的名义对现实的审判”。文艺的本质要求作家介入生活,战斗。注意:萨特哲学观文艺观对国人的影响。

存在先于本质”:一种入世精神

萨特的魅力大约还在于他的近于狂热的入世精神。存在主义的著名公式是:存在先于本质。萨特把这运用到人生观中。他这样看待人的社会参与:人的出生是由于他的先人撒了几滴精液造成的结果,他的出生或不出生本来是完全偶然的;人的存在因此并不是按照某种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而规划的,人应当“自由地”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应当完全介入到自己生存的社会中去,以自己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种精神使他很自然地对当时的社会持批判态度,而对社会革命大表支持。他的实践也使他成为当时的大社会活动家,大政治理想家。

2、燕卜荪的含混理论与韦勒克、沃伦的层面分析理论

a含混理论——诗无达诂,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文学不同于科学的精确性。

结构主义:列维-斯特劳斯等人倡导的结构主义则认为存在主义忽视了弗洛伊德提出无意识理论以来作为人类心灵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理性、无意识。因此,结构主义者们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为根基、以索绪尔等人的结构语言学为武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对存在主义以及一切主体意识哲学的挑战,成为欧洲当代反传统思想的先驱。

罗兰·巴尔特的文学"代码"研究

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法国文学批评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其许多著作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发展有很大影响,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在当代符号学研究方面,罗兰·巴尔特大概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他的名望一方面来自他那些新颖独到的符号学思想,另一方面也在于他用符号透视眼光对大量社会现象所做的解析,其中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他对许多有关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问题的符号学论述。

可以说,巴尔特一生都在致力于揭示这一隐匿于符号、话语、文本中的支配力量。然而,就在他处于人生的鼎盛之际,却在1980年被巴黎街道上的一辆货车撞倒而不幸身亡。

1、结构主义符号学文论

a 文学自身的符号性与中性写作:《写作的零度》否定了写作的零度,认为写作都有一定的倾向性

b文学自身符号系统的层次性:表层的外延系统,深层的内涵系统

c“可读的”作品与“可写的”作品:写实的——及物,所以可读;不及物,读者参与

2、叙事结构分析

功能层(最小),行动层(人物),叙述层(叙述人、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例:金庸《雪山飞狐》的叙事结构

3、文本理论和阅读理论

a巴尔特对作者权威的否定:对作者的否定和作品中心或终极意义的否定

b巴尔特的阅读理论:肯定读者在阅读中的作用,并趋向极端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1、无意识与语言

心理功能的三个概念:想象(自我)、符号(超我)、现实(本我)

2、主体、镜像和三角结构:从物我不分到自我疏异

3、对《被窃信件》的文本分析:对爱伦·坡《被》的阐释——性爱的隐藏

拉康的著作神秘、隐晦、富于技巧而有诗意,读来艰涩难懂。存在主义、新黑格尔理论和语言学理论都对拉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其后期的著作更加令人难懂,因为他将拓扑学和数学置于他的理论的中心地位。

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

1、疯癫与文学艺术:在现代艺术作品中,疯癫与艺术已融合在一起

2、话语与作者:人是受话语支配的,作者不过是话语功能的实践形式。

3、权力与知识:话语代表了权力,权力欲望是人体的本能

思考:话语具有能力,那能力是由何而来,是否由说话者的权柄?说话者的权柄又由何来?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与狂欢化诗学

1、其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兼顾内外,综合研究。不是一元独尊

2、复调小说理论:并非作家全知全能式安排的封闭性。

3、狂欢化诗学:颠覆等级制,摧毁与更新,小说的讽刺模拟性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一、法兰克福学派文艺理论

当代“新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因其活动中心在德国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而得名。这个流派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当时,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欧洲工人运动影响下,为了研究迫切的社会问题,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由具有进步倾向的费列克斯·威尔发起并出资,在法兰克福成立了一个社会研究所。

1、本杰明论现代艺术

沃特?本杰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

a现代艺术生产力:现代艺术世俗化的革命力量

一则认为艺术创作过程和物质生产过程一样,艺术家就是生产者,艺术品就是他的产品,而艺术创作技巧(或技术)构成了艺术生产力,艺术生产者与艺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则组成了艺术生产关系。

二则认为现代艺术给人以展示价值,与传统艺术给人膜拜价值不同。

b现代艺术:现代人的神话或反讽的乌托邦

经验意味着那经历过的事情还是具有意义的,还可以重复使用,而经历则意味着所有的事物都失去了可以总结的可能。

传统故事是可以复述、可以告诉人某种道理的,而现代小说只能是个人体验不能对别人提供借鉴。

也许展示人的异化的艺术走到尽头会重新开始回归传统。

2、阿多尔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特奥多尔.W.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 1903—1969)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1903年9月11日生于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1921年进入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音乐。

a艺术已进入它的没落时代: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艺术日益向科学趋同,于是就失去了艺术本身的价值。

《启蒙的辩证法》:启蒙在把人从外在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的同时,也使人的内在自然受到理性、科技设置和组织管理的奴役。其间的得失实在难以判断。“凡事都可做,但我总不受它的辖制。”

大众文化呈现无所不在的商品化趋势,具有商品拜物教特性。“文化工业”的兴起表明文化艺术已同工商业溶为一体。

b否定的艺术与艺术的否定:为现代主义艺术辩护

现代艺术的反艺术以反传统和反主流文化的姿态反对现代社会的非艺术状态。

艺术对社会的否定是借助于否定艺术现有的词汇、语言和结构来实现的。

马尔库塞的艺术理论

a论艺术的特质

艺术这个概念应当用永恒的审美品质来说明。美学形式不仅仅指语言,而是指整个艺术品。意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他反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念,认为这个图式把物质基础作为真正的现实,贬低了人的意识和无意识等主观性的作用。艺术的基本潜能恰在于它的意识形态性格,在于它对“经济基础”的超然关系。

b论艺术的职能

艺术所要解放的永远是一种个人的内心历史。艺术凭借其超历史的普遍真实,诉诸一个超越特定阶级的普遍人性。

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与后现代理论

a文化政治诗学理论

詹姆逊把他的辩证批评理论又称作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实际上这是一种文化政治诗学。其理论核心就是他的政治无意识概念。所谓政治无意识,就是文本或叙事作为一种社会象征行为所投射的社会集团或阶级集体的意识形态愿望或政治幻想。

b后现代理论

深度模式的削平,历史意识的消失,主体的零散化,距离感的消失“阐释”原指诠释《圣经》中有歧义的文字和帮助顺利阅读,类似我国对经书的注疏。现代阐释学建立于19世纪初,被称为“理解文本的艺术”。19世纪90年代,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发展了阐释学理论,强调通过审视和理解作品的组成部分,把握作品的整体,通过对文化背景、作者使用语言的状态和作者本人的心理的考查,复现作品原有的意向性含义。

但是,一味考据作者创作本意也许反而会降低了批评的价值。

美国女权主义批评

美国女权主义批评三阶段:

一是20世纪60’末—70’初,批评的重点在解构男性作家文本中的性别歧视

二是70’中后期致力于挖掘和重新评价女作家的作品,并试图构建女性文学史

三是70’末至今,理论工作的构建阶段,少数族裔的女权批评纷纷崛起

1、凯特·米利特与《性的政治》

a“性的政治”理论的提出:两性之间的权力关系,男性长久对女性的统治

b性政治斗争的历史背景:战后的反动,对避孕的禁止,弗洛伊德的谬论

c性政治在文学中的运用:对文本的具体分析。认为每一文学作品就是作者的自传。

2、肖瓦尔特的"妇女批评学"

a对文学史的研究

《她们自己的文学》把妇女文学体系化。

认为妇女文学经历了三阶段:对主流文学的模仿;反抗(同是依赖性的模式);把女性经验作为创作源泉的自我确立阶段。

b"妇女批评学"理论的构建

把女权主义文学研究划分为两种模式:把妇女作为男性的消费者;把妇女作为文本意义的生产者

把妇女文学研究的理论归纳为四种视角:生理的、语言的、精神分析的和文化的。其中,文化的研究模式有前三者之长,因此更适合建立女权主义的批评理论。

2、西苏的“女性写作”理论

a写作是女性用身体来突围

“写你自己,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因为身体是妇女被压制的原因和场所。写作是被压抑的女性欲望的爆发。

b“双性写作”理论:男性易于保持单性崇拜,而妇女往往更倾向“双性写作”。

思考:

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的可能性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判断选择题 (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该小题的“[A]”涂黑,错误的将“[B]”涂黑。 1.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

发展变化。 2.恩格斯曾说“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这是对巴尔扎克的批评。3.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英国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 4.《阴谋与爱情》被恩格斯称为是“德国第~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5.恩格斯虽然反对“倾向文学”,但不反对文学倾向。 6. 英国的“救世军”是农民阶级的宗教慈善团体。 7.《城市姑娘》是哈克奈斯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作品。8.恩格斯曾指出“浪漫主义的最伟大胜利”是巴尔扎克的最重大的特点之一。9.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10.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著名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男主人公。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1.《(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写成于 ________年9月。 12.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代表作有《哈姆雷特》、《麦克佩斯》、《李耳王》、《________》。13.1838年,英国掀起了向国会请愿的运动,史称________运动。 14.被恩格斯称为“革命的平民”的是l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领袖________。 15.《神曲》的作者是________。 16.被恩格斯称为“悲剧之父”的是古希腊悲剧作家________。 17.《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 ________、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 18.沙皇的“沙”字,是由拉丁文——转化而来的。 19.“一切左拉”指________主义文学流派。 20.19世纪初叶,以欧文等人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欧洲流行,他们的理论脱离工人运动,是建立在________主义基础上的。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4

(完整word版)2013年10月本科自考《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3年10月《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个小题,共1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 D )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认为诗高于其他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D ) A、海涅 B、雪莱 C、华兹华斯 D、锡德尼 3、巴尔扎克是(C ) A、英国人 B、法国人 C、德国人 D、美国人 4、诗歌的“他者”理论是( A ) A、象征主义范畴 B、形式主义范畴 C、新批评范畴 D、存在主义文论范畴 5、马尔库塞是( C ) A、批判现实主义文论家 B、存在主义文论家 C、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 D、自然主义文论家 6、接受美学的代表是(A ) A、尧斯 B、伽达默尔 C、利奥塔 D、瑞恰兹 7、“通感”是( C ) A、人与人的感情沟通 B、人有共同的感情 C、五官感觉的转换通融 D、对什么都有感觉 8、扬画抑诗的是( B ) A、莱辛 B、达·芬奇 C、马拉美 D、英伽登 9、提出“寓教于乐”主张的是( C )

A、阿多尔诺 B、本雅明 C、贺拉斯 D、席勒 10、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又在自然的主宰,这是谁提出来的 (D) A、雪莱 B、巴尔扎克 C、海涅 D、歌德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个小题,共10分) 11、弗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A B C ) A、历史批评 B、伦理批评 C、原型批评 D、技巧批评 E、社会批评 12、哪些内容是布瓦洛对新古典主义理论原则和理想的概括(修辞批判) A、崇尚理性 B、摹仿自然 C、皈依古典 D、三一律 E、荒诞 13、弗莱总结出哪几种文学的叙述和神话的原型( A B C D ) A、与春天对应的喜剧叙述程式 B、与夏天对应的传奇叙述程式 C、与秋天对应的非剧叙述程式 D、与冬天对应的反讽叙述程式 14、利奥特理论的实质在于( A B C D E ) A、解构中心 B、容忍多元 C、反叛现代理性与既有的文化束缚 D、反对用统一的整体性来规范世界 E、反对用固定不变的逻辑与规则来说明世界 15、费什的读者反应理论批评有哪些内容( C D E ) A、本质还原 B、作家已死 C、意义即事件 D、解释团体 E、反对理论 16、费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ABC )

西方文论复习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资料 重点: 一、古希腊文化 1、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 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从数而产生,数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他发现了万物都存在某种数量关系,提出了数和谐的基本思想理论,毕达哥拉斯的数理精神成为理论创新与技术变革的内在动力,极大促进和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2、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 赫拉克利特是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他把“火”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 整个天体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的运动过程,其运动变化的动力是事物对立面的冲突和斗争。 (1)“对立和谐”理论。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者之一”。 (2)首次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 3、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说” 德谟克利特是西方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 4、苏格拉底的模仿说与功用说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1)“艺术模仿自然”,不是摹仿人物的外形,而是强调描绘出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人物的“心境”、“神色”和“感情”。 (2)美的标准就是“功用”的结论,即有用即美,无用即丑。 5、柏拉图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 1. 理式论摹仿说。 柏拉图的“理式”是指不依赖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他认为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是唯心主义的,首先,理式论摹仿说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体现了文学艺术的共性方面的要求。 文艺的社会功用说。 柏拉图从他对文学本质的认识——诗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以及培养城邦保卫者建立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出发,指出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a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b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c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伤感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是“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灵感说。 “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柏拉图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和获得灵感的过程。首先他对灵感的源泉的解释主要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附”。第二,灵感的表现是迷狂。第三,灵感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 柏拉图的灵感说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它即有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又包含着对文学艺术活动特征认识的真知灼见。首先,柏拉图确认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 关考点及试题答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会饮》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3、贺拉斯是哪个时期的文论家()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罗马 D、启蒙时代 4、谁将“太一”作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 A、普罗提诺 B、高尼罗 C、托马斯·阿奎那 D、但丁 5、哪一位文论家的文化可称为“教父神学”的文论() A、托马斯·阿奎那 B、维柯 C、奥古斯丁 D、柏拉图 6、下面哪一位文论家的文艺思想是以神学的本体论为前提的() A、普罗提诺 B、奥古斯丁 C、托马斯·阿奎那 D、锡德尼 7、卡斯特尔维屈罗是哪个国家的文论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8、下面哪一篇文论讨论了“严肃剧”() A、《论戏剧诗》 B、《拉奥孔》 C、《悲剧的诞生》 D、《拉辛与莎士比亚》 9、为实证式文学研究开辟道路的是() A、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 B、泰纳的《艺术哲学》 C、桑克蒂斯的《论但丁》 D、兰波的《致保尔·德梅尼》 10、下面哪一位文论家说“文学史就是灵魂史”() A、海德格尔 B、叔本华 C、尼采 D、勃兰克斯 11、谁把酒神精神作为悲剧的起源() A、王尔德 B、莱辛 C、萨特 D、歌德 12、《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的作者是() A、萨义德 B、肖沃尔特 C、萨特 D、费什 13、哈桑是() A、现代主义文论家 B、唯美主义文论家 C、神学文论家 D、后现代主义文论家 14、认为小说的形式结构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具有同源同构性的是() A、歌德 B、哥德曼 C、萨特 D、弗洛伊德 15、新历史主义是哪个世纪兴起的一股文论思潮()

自考资料《西方文论》模拟试题

自考资料《西方文论》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创立文艺理论独立体系的是(A) A、亚里斯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席勒 2、属于狄德罗著作的是( D ) A、《诗艺》 B、《诗学》 C、《悲剧的诞生》 D、《绘画论》 3、华滋华斯呼呈诗人采用语言( C ) A、贵族 B、书面 C、日常 D、古典 4、布瓦洛( C )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 A、个性化 B、独特化 C、类型化 D、共性化 5、莱辛认为诗歌运用的( B ) 符号 A、自然 B、人为 C、天然 D、抽象 6、在柏拉图看来,创作的动力是(D ) A、理性 B、想象 C、幻想 D、灵感 7、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B ) A、俄国形式主义 B、英美新批评 C、语义学 D、精神分析学派 8、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应( A ) A、由顺境转入逆境单 B、由有逆境转达入顺境地 C、处于顺境 D、处于逆境 9、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 A )的掌握和描述。 A、个别 B、一般 C、共性 D、集体 10、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D) A、《词语的复活》 B、《散文理论》 C、《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 D、《作为手法的艺术》 11、席勒认为,人对纯朴自然的兴趣是有( C ) 条件的。 A、主观 B、客观 C、主客 D、先天 12、在狄德罗那里,严肃戏剧采取的是( C ) 题材。 A、农民生活 B、宫廷生活 C、市民生活 D、下层生活 13克罗齐主张,直觉就是(B) A、再现 B、表现 C、确认 D、判断 14、布瓦洛的理性原则要求(A) A、形式服从内容 B、内容服从形式 C、形式等于内容 D、内容等于形式 15、尼采认为要重振悲剧艺,就要复活( D )精神。 A、理性 B、感性 C、日神 D、酒神 16、海德格尔指出,诗以(D )确立存在。 A、形象 B、意象 C、意境 D、语词 17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是尼采在( A )中提出的 A、《悲剧的诞生》 B、《权力意志》 C、《人性的、太人性的》 D、《查拉图斯特拉如斯说》 18、柏拉图主张文艺模仿的对象是(C ) A、自然现象 B、人的精神生活 C、感觉世界 D、数的和谐

西方文论重点整理

柏拉图理式论摹仿说a.“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Ide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他所说的“Idea”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这种本体是一种由低向高的体系,最底的理式是具体事物的理式如“桌子”、“树”的理式,再往上是数学、几何方面的理式,如三角、正方、圆等,再往上是艺术、道德方面的理式,如公正、美等;越往上,理式越完美,而最高最完美的理式是善,善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神的化身。这样一个精神的理式体系又是和现实的自然世界相对应的,现实的“床”是理式的床的影子,是理式造出来的具体的特殊外在形象。他说:“理式”不仅有本领造出一切器具,而且造出一切从大地生长出来的,造出一切有生命的,连他自己在内;他还不以此为满足,还造出地和天,各种神,以及天上和地下阴间所存在的一切。这里所说的创造一切的理式,就是“最高理式”,就是创世主、是神。他以理式论否定了感觉经验的可靠性,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现实世界是以理式世界为蓝本的,只有“理式”才是真实的存在。人要获得知识,认识真理,不需要经过感觉,只需要对理式的领悟。b.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他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自然”,“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自然”自然只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所以艺术品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在他心目中有三种世界: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后者与前者是依存关系。在他看来,文艺的摹仿就像镜子照物一样,只是客观事物的外貌复现,不能摹仿事物的“实体”(本质)。因此,他对诗人、艺术家极为反感。把摹仿现实的诗人、艺术家列为九等人中的第六等,摆在医卜星象家之下。 c.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早期的摹仿说。首先,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是西方最早把文艺比喻成反映生活的镜子的说法,客观上揭示了文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事实。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现出文艺的共性方面的要求。他否定文艺的理由之一是只能摹仿事物一部分影像,“和事物的真实体隔得很远”,也就是说,他不但要求艺术表现个别事物的外形,而且要求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共性。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第一,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而且:“像这样的英雄们也做过同样的坏事,谁不自宽自解,以为自己的坏事可以原谅呢?所以我们必须禁止这类故事,免得年轻人听到容易做坏事。”第二,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他认为人性有两部分组成,一种是“理性部分”,一种是“无理性部分”,而悲剧正是迎合了人性中的无理性部分的要求,通过给人以快感,助长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第三,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结果就不免于无意中染到小丑的习气。”因此,柏拉图的理想国向诗人下了逐客令。 灵感说a.灵感的基本含义在古希腊时期,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原意是“神灵的附体”,“神灵感发”,柏拉图是古希腊灵感说之集大成者,沿用“灵感”本义,将之运用于文艺创作和欣赏方面,认为艺术家能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关键是他是否能获得灵感。b.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忆”)他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和获得灵感的过程。他认为灵感的源泉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服”。他把文艺的本质堪称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诵诗人又是诗人的代言人”。灵感的表现是迷狂。他认为世间有四种迷狂:预言的迷狂,教义的迷狂,诗兴的迷狂,爱情的迷狂。这第三种迷狂是由“诗神凭附而来的”。他说出了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作家创作和读者欣赏中确实会有高度兴奋、气象万千的情境,甚至会由失去常态陷入迷狂的情形,这是他的重要理论贡献。其错误在于把迷狂(灵感)与理智对立起来,并把迷狂归于神的凭附,否定了理智在艺术创作中应用的作用。第三,灵感的获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理论约公元前580~前500,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之一。基本哲学观点: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数”。文艺思想:运用自然科学观点研究艺术美学,把事物的一种属性“数”作为艺术原则,从数量比例上探寻艺术的形式美,认为“美是和谐统一”。例证:音乐具有高低音;大小两个宇宙赫拉克利特“对立和谐”理论公元前530~前470,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基本着观点:宇宙自然有地、水、风、火四大元素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火”。文艺思想:艺术摹仿自然;美是和谐统一的,这种“和谐统一”是“互相排斥的东西的结合”。例证:绘画在画面上混合着黑、白、红、黄的颜色,“从而造成与原物相似的形象”。德谟克利特摹仿说公元前460~前370,西方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西方第一个从研究自然过渡到研究社会从而探寻美和艺术的本质的艺术家。基本哲学观点:宇宙万物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文艺思想:艺术是对于自然的摹仿,不只摹仿人的身体,而且摹仿人的才智、行为和心灵;认为文艺的创作“不能不竟研究而得”,又认为诗人是靠灵感和天才来写作;追求和创造美“是一种神圣心灵的标志”;“大的快乐来自对美的作品的瞻仰”,这是文艺审美作用理论的萌芽。例证:“从天鹅 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

了歌唱”。苏格拉底摹仿说与功用说公元前469~前399,西方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哲学中心思想:神学目的论。文艺思想:“艺术摹仿自然”的内涵变化:不是摹仿人物的外形,而是强调描绘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描绘人物的心境、神色和感情,从社会角度观察研究文艺;提出如何创造“美的形象”的问题:判断美的标准是“功用”,有用即美,无用即丑;美具有相对性;一个事物的善恶美丑不在于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在于它和人的关系即是否符合人的功利的目 的。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理式论摹仿说公元前427~前347。哲学思想:“理式”(Idea)论是他哲学体系的基石。它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

完整版自考西方文论选复习笔记资料

我西方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1.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公园前387年在雅典城外建立学园开始授徒讲学,撰写对话。柏拉图的作品即《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讨论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较多的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德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柏拉图《伊安》和《斐若德》内容:主要阐述了"迷狂说"和"灵魂回忆说":柏拉图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灵凭附",一是"灵魂回忆"。当诗人获得了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诗神的作品就是在这样一种情感状态下创作出来的。这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柏拉图《理想国》阐述的问题(1)("模仿说"):文艺模仿现实事物,现实事物模仿理念,因而文艺与真理隔着两层,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2)文艺的这种属性,使得它无原则地同情和滋长了人的不良心理和原始情欲,颠覆了人的理性,成为一种低贱的东西。这也正是柏拉图要在他所构想的理想国中驱逐诗人的理论依据。 2.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17岁到雅典,成为柏拉图高足。公元前335年创办吕克昂学院。现存著作47种,文艺理论著作只有《修辞学》《诗学》及对话《格律罗斯》论文《忒俄得克忒亚》。 ▲亚里士多德《诗学》内容涉及诗的起源、分类、真实性、以及悲剧观念等问题。(1)艺术模仿说:①亚里斯多德认为诗或艺术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因模仿对象不同,而有悲剧和喜剧;因模仿方式不同,而有史诗、抒情诗和戏剧。②艺术模仿是创造性的,模仿出来的是可能发生的事;艺术所模仿的对象是真实的,艺术体现的“可然律和必然律”,是一种富有哲学意味的高度真实性。(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不一致: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悲剧成分(形象、性格、思想、情节、言词、歌曲)中,情节是最重要的,人物性格居第二位。一个不好不坏的善良人是悲剧人物的最佳选择。 3.贺拉斯:罗马帝国时代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一生创作了多种诗歌,留下多种书信,其中一封名为《诗艺》。 ▲文艺观:(1)诗歌应讲求“合式”,要合情合理,人物的语言应和他的身份相符,人物年龄应与他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相符合。(2)创作要借鉴传统,要效仿希腊范例。(3)要尊重天才、理智和感情。(4)提出"寓教于乐"。文艺应能够指示人生,寓教于乐,给人以益处和乐趣。这些文艺观共同体现贺的古典主义思想倾向。 4.朗吉弩斯《论崇高》:公元前3世纪,雅典修辞学家。 (1)《论崇高》是罗马时期朗吉弩斯的一篇文论;主要讨论了崇高的含义,崇高的构成因素,崇高与社会文化背景等问题。朗的文艺观与《诗艺》有相似的古典主义倾向,但《论崇高》更具有批判性和超越性。他尊重古代传统,突出天才、激情和想象,推崇强烈的艺术效果,具有某种浪漫主义观念的成分。 (2)朗吉弩斯认为崇高语言的主要来源有五个。①最重要的是庄严伟大的思想。②强烈而激动的情感。③运用(思想、语言)藻饰的技术。④高雅的措词(恰当的选词、使用比喻和其他措词方面的修饰)。⑤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 5.普罗提诺:又名普洛丁,是古罗马哲学家,希腊人。是古希腊最后一位重要美学家。他对古代柏拉图以来的文艺美学思想作了较大的改造与发展,所建立的理论体系被后人称为

西方文论史古典部分

《西方文论史》重点整理 一、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㈠柏拉图的灵感说 ⒈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 ⒉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忆”) ⑴灵感的源泉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服”。《伊安》神→诗人→诵诗人→听众 ⑵灵感的表现是迷狂(根源是“神力凭附”)。 《斐德若》四种迷狂:预言的迷狂,教义的迷狂,诗兴的迷狂(灵感的表现),爱情的迷狂。 ⑶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理式世界的回忆(灵魂回忆)。 《斐德若》灵感的获得,虽然有“尘世的美”的引发,但并不是来自尘世的现实美,而是在被尘世现实美引发后,又把现实尘世美“置之度外”,使灵魂直接对上界真善美世界进行回忆,直接把握事物的真实体,把握真善美,而不是进行外形的“摹仿的摹仿”,这时,才能吟诵出伟大的诗篇。 ⒊柏拉图灵感说的矛盾:神秘主义理式论和熟悉诗、热爱诗人的矛盾。两种文学艺术: ①理式的摹仿的摹仿的文学艺术反对 ②完善的灵魂对最高理式回忆所产生的文学艺术认同,但举例却是① ⒋柏拉图灵感说的价值 ⑴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作品不是学习所得,而是灵感的产物。 ⑵确切地描述了诗人和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重要感染力(文艺创作与技术制作的区别)。 ⑶灵魂回忆说揭示出创作是离不开现实的触发,但又不停留于其中,努力创作出有普遍 性的理想美。 ㈡《理想国》中为摹仿艺术者开列的罪状 ⒈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能把握真理。(即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 ⒉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为青年做坏事提供辩解的理由。诗人对完美的神和没有缺点的英雄的亵渎和中伤,对城邦保卫者不利。 ⒊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他认为人性由“理性部分”,和“无理性部分”组成,悲剧正是迎合了后者,通过给人以快感,助长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 此外,柏拉图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结果就不免于无意中染到小丑的习气。”为建立贵族奴隶主的理想国,柏拉图向诗人下了逐客令。 二、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㈠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诗学》第六章):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㈡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⒈悲剧的含义(定义与其他种类艺术比较得到): ⑴媒介:演员、歌曲和韵文交替使用⑵对象:好人的严肃行动。 ⑶方式:“动作摹仿”⑷社会功用:“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课程代码0815)2005年十月附答案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卷 (课程代码0815)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马克思在《_________》中,提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 平衡关系。 2.马克思说:“胡登过多地一味表现“兴高采烈”,具体指剧本中胡登所作的大量激昂慷慨的_________。 3.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_______,而且是它的________。 4.恩格斯说:“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______________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5.列宁说:“就出身和所受的教育来说,托尔斯泰属于俄国上层地主贵族,但是他抛弃了这个阶层的_________。 6.列宁说,作为艺术家和思想家的托尔斯泰,是在________这个时期完全成熟的。 7.列宁指出,托尔斯泰的观点和学说中的矛盾是19世纪最后30多年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 8.斯大林在谈到苏维埃文艺作品的创作时说:“问题不在于__________,而在于通过竞赛。9.恩格斯是从________观点和___________观点来衡量拉萨尔的《济余根》. l0.列宁说:“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因为它不是为___________服务,不是为___________服务,而是为___________,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托尔斯泰的世界观经历了【】 A.由贵族地主到宗法制农民的转变B.由贵族地主到资产阶级的转变 C.由贵族地主到工人、农民的转变D.由资产阶级到宗法制农民的转变12.“如果作者过分欣赏自己的主人公,那总是不好的”。这一提法是针对【】A.拉萨尔在《济金根》中的缺点 B.敏。考茨基在《旧人和新人》中犯的毛病 C.玛。哈克奈斯在《城市姑娘》中的不足 D.“青年德意志”文学派别的创作倾向 13.“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提出这个论断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___童庆炳版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本从俄文翻译而来,其正确名称为文学学,后传为文艺学。 2.文学理论的性质: ①学科归属(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②对象(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③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和学科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 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基本形态: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 依据: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 文学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着力探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 文学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文学文化学是一个综合各种理论、方法,从各个具体不同视角宏观研究文学,从广度与深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 文学符号学是在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是运用符号理论对文化的研究。 文学接受学则突破传统的文艺批评模式,将视角探入文学阐释学、接受美学、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活动的特征和规律。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1)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即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2)以马恩创立的,列毛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文学理论为指导。 二:中国特色。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为土壤去移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三: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密切结合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现实经验,充分借鉴传统文学理论的精华,敢于面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复杂事实,敢于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敢于采用一些新方法,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形态的文学理论就一定能健康建立并发展起来。 2.关于文学活动及其构成 1、四要素构成: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该四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列举几种文学原始发生的学说?)包括巫术发生说(P37)、宗教发生说(P38)、模仿说(P39补充)、游戏发生说(P39)以及劳动说。 2、劳动说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提前条件。这是因为人通过劳动既锻炼了大脑,又在劳动中解放了前肢,同时在劳动中创造出具有丰富表意功能的语言系统。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在集体劳作过程中,为了传递信息、协调行动,产生了最初的文学。如鲁迅把这样的产生过程称为“杭育杭育派”。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如远古诗歌《弹歌》就为:“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生动地描写了制作武器去狩猎的过程。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早期文艺是诗、乐和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它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狩猎动作衍化为舞蹈,劳动号子与呼喊发展为诗歌,劳动动作的声音和节奏,形成了最初的音乐。因此,劳动制约了早期的文学形式。无论是“巫术说”、“宗教说”还是“游戏说”,本质上都是原始人的劳动,都可以归结到“劳动说”上。 文学活动的发展:物质生产是文学发展的决定因素。政治,道德,哲学,宗教关念等是影响因素。 3,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指出,动物与人创造能力的差别在于动物只能依据生物本能来创造,而人的创造则是依靠自己的头脑思考。更具这一论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人感觉事物的角度是多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会饮》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3、贺拉斯是哪个时期的文论家()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罗马 D、启蒙时代 4、谁将“太一”作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 A、普罗提诺 B、高尼罗 C、托马斯·阿奎那 D、但丁 5、哪一位文论家的文化可称为“教父神学”的文论?() A、托马斯·阿奎那 B、维柯 C、奥古斯丁 D、柏拉图 6、下面哪一位文论家的文艺思想是以神学的本体论为前提的() A、普罗提诺 B、奥古斯丁 C、托马斯·阿奎那 D、锡德尼 7、卡斯特尔维屈罗是哪个国家的文论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8、下面哪一篇文论讨论了“严肃剧”?() A、《论戏剧诗》 B、《拉奥孔》 C、《悲剧的诞生》 D、《拉辛与莎士比亚》 9、为实证式文学研究开辟道路的是() A、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 B、泰纳的《艺术哲学》 C、桑克蒂斯的《论但丁》 D、兰波的《致保尔·德梅尼》 10、下面哪一位文论家说“文学史就是灵魂史”?() A、海德格尔 B、叔本华 C、尼采 D、勃兰克斯 11、谁把酒神精神作为悲剧的起源?() A、王尔德 B、莱辛 C、萨特 D、歌德 12、《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的作者是() A、萨义德 B、肖沃尔特 C、萨特 D、费什 13、哈桑是() A、现代主义文论家 B、唯美主义文论家 C、神学文论家 D、后现代主义文论家 14、认为小说的形式结构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具有同源同构性的是() A、歌德 B、哥德曼 C、萨特 D、弗洛伊德 15、新历史主义是哪个世纪兴起的一股文论思潮?()

《西方文论选读》自学考试大纲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论崇高》侧重与内在灵魂的涵养提高,重视作家的心智;列举崇高的五个来源;这五个来源的关系;《论崇高》还提出了美的范畴问题;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标志着一个新的美学范畴的诞生。 2.三一律 所谓“三一律”,指行动的单一性、时间的单一性和空间的单一性,它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中,是作家必须遵守的铁律,来自16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之手。卡斯特尔维屈罗认为只有单一的空间与单一的时间和行动相适应,才能使观众信服。三一律对此后的戏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3.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 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分别介绍情境、情节、情致。 4.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原则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和论证了形式主义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陌生化”原则。所谓“陌生化”,是针对习惯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潜意识化而言的,是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习焉不察的感知方式的一种反作用,目的是加强印象,把熟视无睹的东西凸现出来,用新的陌生的世界代替潜意识化了的世界。陌生化属于文本的范围,而且重点不是文本的意义,而是它的形式,涉及的对象主要是诗歌。 5.阿多诺的否定的美学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美学思想大体上可以用“否定的美学”来加以概括,其主要观点主要有:1.反艺术。反艺术就是否定的艺术,是用“反其道而行之”的艺术手法,或曰反讽手法,对资本主义社会主流艺术的否定;从正面讲,就是艺术通过自我否定来改头换面从而确立自身新的坐标。2.文化工业。这指的是在工业资本主义这个“管理化的社会”里,从流行艺术中自发产生出来的大众文化的总称。3.音乐社会学。他认为音乐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以自己特殊的形式规律提出社会问题,反映社会整体的矛盾和分裂。 6.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继承者,他在美学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个唯物主义命题。他是在批判当代的美学思潮,特别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思潮的过程中提出这个命题的。他对“美是生活”作了这样的解释: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这个命题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恢复了现实的权利;其次是它揭示了美对生活的依附关系;三是它在唯心主义美学思想泛滥的情况下,为美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二、简答题(每题1 0分,共40分) 简答题除说到要点外,还应展开论述。光有要点不能给及格分。 1. 简述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艺复兴是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开始的。它的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对教育的改革,把人文学科放在对神学学科的优先地位。其次是知识的发展,或知识的世俗化,主要是对古典文化的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古典文化的再生。最后是文艺的全面繁荣。(上述内容需展开论述)

西方文论 期末复习

一、亚里士多德《诗学》 (一)悲剧理论:悲剧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诗学》第六章)悲剧论要素a戏景,又叫形象,包括演员形象、舞台布景、模仿方式b思想,人的思考,体现在人物语言中c台词d歌曲e情节f性格.情节的要求:a情节必须完整,有适当的长度。所谓完整指有头、有身、有尾。b情节具有整一性,单一而完整的行动。(情节有机统一)c情节要体现普遍性,必然和可然性。d情节要引起恐惧和怜悯之情。情节成分,突转、发现、苦难..性格:A人的性格必须表明他们(人)的属类,性格和思想决定人的属性,性格是人自然的东西B性格决定人的某种品质,决定人在某种情态下的行动,决定其幸福与否。原则:1)性格应该是好的,关键是在选择时作出适当的行动。好人不仅仅是指品质的高尚和低劣,而是在做选择时作出好的选择(不仅仅指好的结果)。每一种人中都有自己的好人。2)性格应该适合,适合人物的性别、身份、年龄。3)性格应该相似。与原型相似,在求得相似时,把人物刻画的更美,写成好人;与一般人相似,人是有缺陷的,神和人一样不完美,有缺陷。4)性格必须一致,不要前后矛盾。诗人应做到寓一致中不一致,人的性格中有主导的,但也要有变化,同中见异,异中显同。5)刻画性格应该“求其合乎自然律或可然律”事件中不应有不合乎常规的,若有应放在局外。 (二)悲剧人物过失说:亚说,人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德性欠缺,伦理知识的欠缺。人应该完善自己的德行。悲剧主角:比一般人好又有缺点的人,好人犯了错误;不具有十分的美德;犯错。三个“不应”:1)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2)不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3)不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此,“悲剧完美的布局应是单一的布局”——有缺点或错误的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关于犯错:1动机,行为的性质不是邪恶的2选择有充分正当的理由,强调事后发现犯错3发现犯错了,中断了行为就不是后果。关于行动:自愿-----不自愿:A受外力逼迫的行动a纯粹的外力逼迫(自然灾害)b有外力逼迫,但行为当事人经过思考选择、斟酌、作出的行动B无知的作出行动a强烈的情感所导致(胆怯、懦弱),缺乏理智b对历史时势,缺乏普遍原则,认识不清c强调事后的追悔。过失说的意义:亚把过失放在人性内部去阐述,人性缺陷导致了错误。悲剧里的人是和我们一样的人,都会犯罪,故能产生恐惧,但他们本身不是邪恶,故能引起人怜悯。亚对悲剧探索更有深度。 (三)悲剧效果——卡塔西斯说:悲剧通过人动作“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怜悯界定为一种痛苦的感觉,其原因是由于人看见一种足以引起破坏和痛苦的灾祸落到不应受难的人的头上,平且认为这种灾祸也会在最近期间落到自己或亲友头

西方文论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西方文艺理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学科性质 §西方文艺理论又叫西方诗学、西方文论,是西方对文学认识和研究的总汇,是西方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 §西方文艺理论是文艺学的下级学科。文艺学有三大分支学科: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是文学理论的子学科。 §2、研究对象 §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成果、理论主体和研究方法。 3、研究任务 (1)、西方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研究 (2)、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批判 (3)、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主体研 (4)、中西文艺理论比较研究 4、研究方法 §(1)、以人为本。文学是人学,研究文学也就是研究人,研究文学如何显现人、表现人、理解人。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正确的理解人、尊重人,并把这作为评判西方诗学的重要尺度。

(2)、比较的方法。包括中西比较、古今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 (3)、史实与史鉴相结合。强调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渗透。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5)、多学科融合。 二、西方文艺理论的典型形态 §1、哲理性文论 §2、经验性文论(诗性文论) §3、政治性文论 §4、职业批评家的文论 三、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走向:中心而非中心(一元而多元) §西方文艺理论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形,但理论家们大多有研 究的重点和中心,理论研究呈一元化态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研究者们不再有统一的研究重点和中 心,理论研究呈多元化态势。固守某个中心或重点,虽 有些固执甚至偏狭,但却踏实,没有统一的重点和中心,虽显得宽容、全面,但却彷徨。 1、自然中心(公元前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理论家们普遍视艺术为自然的模仿。古希腊文论、古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时期文论、新古典主义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童庆炳版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本从俄文翻译而来,其正确名称为文学学,后传为文艺学。 2.文学理论的性质: ①学科归属(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②对象(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③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 接受论。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和学科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 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基本形态: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 依据: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 文学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着力探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