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实验报告解析

高分子实验报告解析

高分子实验报告解析
高分子实验报告解析

高分子现代实验技术

专业:

姓名:

学号:

高分子现代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作者学号:

完成单位:

摘要:本次综合实验包括三部分:聚乙酸乙烯酯的合成、化学改性、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通过这一系列实验,对本学期现代高分子化学课上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掌握重点、难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溶液聚合、乳液聚合、醇解、缩甲醛、红外、核磁。

一、实验设计

1.1 聚醋酸乙烯酯的合成及改性

1.1.1实验原理

溶液聚合是单体溶于适当溶剂中进行的聚合反应。溶液聚合一般具有反应均匀、聚合热易散发、反应速度及温度易控制、分子量分布均匀等优点。

乳液聚合是以水为分散介质,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并使用水溶性的引发剂引发单体聚合的方法,所生成的聚合物以微细的粒子状分散在水中呈白色乳液状。

1.1.2实验思路

分别采用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聚醋酸乙烯酯,将所得产物进行不同程度的醇解并测定其醇解度,用工业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反应并测定其缩醛度。

1.2 聚醋酸乙烯酯及乙烯醇的表征

1.2.1实验原理

(一)由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远大于溶剂,因此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时,

)。当温度和溶剂一定时,对于同种溶液的粘度(η)将大于纯溶剂的粘度(η

聚合物而言,其特性粘度就仅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二)红外光谱是研究聚合物结构和性能关系的基本手段之一。广泛用于高聚物材料的定性定量分析,如分析聚合物的主链结构、取代基位置、双键位置以及顺反异构、测定聚合物的结晶度、计划度、取向度,研究聚合物的相转变,分析共聚物的组成和序列分布等。红外分析具有速度快、试样用量少并能分析各种状态的试样等特点。

(三)核磁共振是处于静磁场中的原子核在另一交变磁场作用下发生的物理现象。通常人们所说的核磁共振指的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获取分子结构、人体内部结构信息的技术。在交变磁场作用下,自旋核会吸收特定频率的电磁波,从较低的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这种过程就是核磁共振。

1.2.2实验思路

采用粘度法测定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PVAc的粘均分子量;

用红外光谱法和核磁法表征PVAc及PVA的结构特征。

1.3 聚醋酸乙烯酯及聚乙烯醇性能的测定

1.3.1实验原理

应力-应变试验通常是在张力下进行,即将试样等速拉伸,并同时测定试样所受的应力和形变值,直至试样断裂。应力是试样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应变是试样受力后发生的相对变形。

1.3.2实验思路

将溶液聚合和乳液或聚合所得的PVAc进行粘结实验,测定其粘结性能;

对不同分子量和醇解度的PVA进行应力- 应变的测试,测定其力学性能;

将适量碾磨后样品(高醇解度的)放在载玻片的样品槽内,用XRD进行测定,得到XRD曲线。

二、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实验中所用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的名称及来源如表2-1

表2-1 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的名称及来源

化学试剂级别生产厂家

无水乙醇分析纯AR 中国杭州长征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95%乙醇分析纯AR 中国杭州长征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丙酮分析纯AR 浙江省兰溪市屹达化工试剂有限公司无水氯化钙分析纯AR 中国衢州巨化试剂有限公司

无水碳酸钠分析纯AR 成都东金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无水硫酸镁分析纯AR 中国上海试剂四厂

碳酸氢钠分析纯AR 中国上海试剂四厂

氢氧化钠分析纯AR 浙江杭州大方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磺酸钠化学纯CR 中国昆山市年沙助剂厂

1,4-对苯二酚分析纯AR 浙江杭州双林化工试剂厂甲醛溶液分析纯AR 杭州高晶化工有限公司偶氮二异丁腈化学纯CR 上海试四赫维化工有限公司

乙酸乙烯酯化学纯CR 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技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2.2 PVAc的合成

2.2.1 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在250mL 三口烧瓶中加入30.03g 无水乙醇、60.07g 乙酸乙烯酯和0.075g 偶氮二异丁腈,开始搅拌。6min 后,偶氮二异丁腈完全溶解,升温至68℃,在此温度下反应4h 。待温度升至70℃后,每隔1个小时,取出反应溶液2g 左右(m 1),用去离子水沉淀后,将聚合物用丙酮溶解,再用水沉淀,进行三次,将所得聚合物沉淀干燥至恒重(m 2)后秤重,确定单体转化率。

2

1m 100%

m ??

干燥后的质量单体转化率(质量%)=

单体总质量

溶液质量反应体系总质量

将剩余的聚合物溶液取出,加入蒸馏水使聚合物完全沉淀,过滤得到聚合物。将聚合物用95%乙醇溶解再用水沉淀,进行三次后在室温晾干,放入真空烘箱40℃干燥,以进行后面的分析测试。

2.2.2 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

首先在四口烧瓶内加入去离子水99.96g ,聚乙烯醇 5.063g ,5.11g 20%的OP-10水溶液,开启搅拌,水溶液加热至87℃使其溶解。将0.399g 过硫酸铵溶于5mL 水,待用。降温至70℃,停止搅拌,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1.005g 及碳酸氢钠0.265g 后,开启搅拌,再加入7.49g 乙酸乙烯酯(约1/10单体量),最后加入已经配好的过硫酸铵水溶液,反应开始。

至反应体系出现蓝光,表明乳液聚合反应开始启动,反应7-8min 后缓慢滴加剩余的乙酸乙烯酯62.68g ,在两小时内加完。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温度保持在70℃反应0.5h ,然后逐步升温至85℃,至无回流为止后,反应1.5h 。撤除恒温浴槽,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

待单体滴加完毕,先每隔15min 取出乳液1g 左右,测固含量,30min 后,每隔0.5h ,取出乳液1g 左右,确定单体转化率。

固含量测定:在培养皿(预先称重m 0)中倒入1g 左右的乳液并准确记录(m 1),在120℃烘箱内烘烤0.5h ,称量并计算干燥后的质量(m 2),测其固体百分含量:

2

1

2

1m 100%

m m (%)100%

()m ?=

??

干燥后的质量固含量(质量%)=

乳液质量干燥后的质量单体转化率质量单体总质量

乳液质量反应体系总质量

将生成的乳液经纱布过滤倒出,进行物性测试。以pH 试纸测定乳液pH 值。 将纱布上固体残留放置于120℃烘箱至恒重,测定凝胶量。

凝胶量的测定:将残留在纱布上的固体颗粒放置于120℃烘箱内烘烤至恒重,秤量并计算干燥后的质量(m 1),除以单体的总质量(m)。

100% 1凝胶质量(m )

凝胶量(质量%)=

单体总质量(m)

将95%的工业酒精加入聚合物乳液中进行破乳,得到聚合物沉淀。将此聚合物用丙酮溶解再用水沉淀,进行三次后再置于真空烘箱干燥处理,以进行后面的分析测试。

2.3 PVAc 的改性

2.3.1 PVAc 的醇解及醇解度的测定

在250mL 三口烧瓶中加入120mL 乙醇、6.008g 聚乙酸乙烯酯(溶液聚合产物)。水浴加热至78℃,开动搅拌,使聚合物溶解完全。用冷水降温,在45℃下慢慢滴加1%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10mL (约1秒/滴)。由于滴入过快,溶液局部呈现酒红色,搅拌及升温到50℃后消失。仔细观察反应体系,未产生相转变,补加10mL 的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约15min 后发生相转变,暂停反应,取出一半的反应溶液。准备两块洁净的玻璃板,将溶液涂于其上,一块均匀涂布,一块涂成小圆片状,干燥备用。

剩余产物用布氏漏斗抽滤,分别用30mL 乙醇洗涤3次。产物放在表面皿上,捣碎并尽量散开,自然干燥后放入真空烘箱中,在50℃下干燥,再称重。

在上述剩余反应溶液中,再加入10ml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继续反应1h 。反应后溶液同样涂膜、干燥待用。剩余产物用布氏漏斗抽滤,分别用分别用30mL 乙醇洗涤3次。产物放在表面皿上,捣碎并尽量散开,自然干燥后放入真空烘箱中,在50℃下干燥,再称重。

醇解度分析测定方法:准确称取聚乙烯醇样品1.002g (精确至1mg ),加入l00mL 蒸馏水,加热至90~95℃回流至全部溶解。冷却后加入酚酞指示剂。用0.01mol·L -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和至微红色。加入0.5mol·L -1氢氧化钠水溶液25mL ,在水浴上回流1h ,冷却,用0.5mol·L -1盐酸滴定至无色。同时作一空白试验。

%100059.0)(12??-=

W

N

V V C 式中C 为乙酰氧基含量%;N 为盐酸标准镕液的体积摩尔浓度;V 2为空白消耗的盐酸,mL; V 1为样品消耗的盐酸,mL ;W 为样品的质量;0.059是换算因子。

2.3.2 PVA 的缩醛化反应及缩醛度的测定

在250m1三口烧瓶中加入90ml 去离子水和 5.011gPVA ,在搅拌下升温到95℃,使PVA 全部溶解。用冷水降温至80℃,加入2.5m1的30%盐酸,搅拌15min ,控制反应体系pH 值1-2;滴加甲醛水溶液20 ml ,速度缓慢(7-8秒/滴),保持温度80℃,反应半小时;再降温到60℃反应半小时。当反应体系中出现气泡和絮状物,并且有爬杆效应时,停止反应。将烧瓶中的聚合物取出,在干净的玻璃板上涂膜。

2.4 .聚合物的表征

2.4.1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准备工作:

(1) 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用25ml 容量瓶配制,溶液聚合产物溶液浓度为0.5g/dL,乳液聚合产物溶液浓度为1.32g/dL ; (2) 将恒温槽温度调节至25℃,并打开电源,使之达到平衡状态;

(3) 选择合适的乌氏粘度计,并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洗涤,烘干。 实验步骤:

(1) 安装粘度计。取一只干燥、洁净的乌氏粘度计,在两根小支管上小心套上医用乳胶管,将粘度计至于恒温水槽中,并用铁架台固定。注意粘度计应保持垂直,而且毛细管以上的两个小球必须浸没在恒温水面以下。

(2) 溶液流出时间的测定。用移液管准确量取10ml 待测样品的溶液注入粘度计中,恒温5min 后,用止血钳封闭连接C 管的乳胶管,用注射器通过乳胶管,将溶液吸至a 线上方的小球一般被充满为止。拔出注射器,并放开止血钳,立即水平注视液面的下降,用秒表记下液面流经a 线和b 线的时间即为流出时间,重复3次,误差不超过0.2秒,取平均值,作为该浓度溶液的流出时间。用移液管准确移取5ml 溶剂,加入到粘度计中,混合均匀,并把溶液吸至a 线上方小球的一半,然后让溶液流下,重复两次,此时粘度计内溶液的浓度是原始浓

度的2/3,待恒温后如前测定其流出时间。按照同样的步骤,再分别加入5ml、10ml、10ml溶剂稀释溶液后,分别测定各浓度溶液的流出时间。

(3)溶剂流出时间的测定。将上述测定完的溶液倾入废液桶中,加入10ml溶剂,自习清洗粘度计的各支管及毛细管,将溶剂导入废液桶,重复清洗3次以上,最后量取10ml溶剂,按上述步骤测定溶剂的流出时间。

(4)结束工作。将溶剂倒入废液桶,小心拔下乳胶管,将注射管和止血钳放置在水槽旁边,交回秒表,关闭恒温水槽电源。

2.4.2 IR表征PVAc及PVA的化学结构

盐片法:将乙酸乙烯酯样品溶于丙酮,制成溶液;溶液聚合产物浓度为0.500g/dL和0.750g/dL。将溶液涂在KBr的晶片上,涂成很薄的一层,溶剂挥发后,干燥的试样就可以直接在红外光谱仪上测绘图谱。

成膜法:将前期所做聚乙烯醇(高醇解、低醇解)和聚乙烯醇缩甲醛的薄膜,直接用来测定红外图谱。

2.4.3 1H NMR 表征PVAc及PVA的化学结构

(1) 用氘代氯仿作溶液将聚乙酸乙烯酯溶解并配成10%左右的溶液约1ml,用重水作溶剂将聚乙烯醇溶解并配成10%左右的溶液约1ml。

(2) 将配制好的样品溶液注入到直径约5mm,长约18cm的测试管中,溶液注入量至少5cm深。

(3) 装样完毕,即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测试。

2.5聚合物性能的测定

2.5.1 PVAc粘结性能的测定

在溶液聚合反应过程中取出约10g的聚合物溶液,加入0.85g邻苯二甲酸丁酯,搅拌约1h后密封保存;在乳液聚合反应过程中取出10mL的聚合物乳液,加入1.10g邻苯二甲酸丁酯,搅拌约1h后密封保存。分别测定的固含量,确立两者相近的固含量。

采用长、宽、高分别为35mm、25mm、10mm的三合板,施胶面积为25mm 10mm,施胶量为100g/cm2,按固含量为40%计,使用胶量约为0.064g。按要求将试片迭合胶接成试样,迭合时间不超过10min,胶接面施以0.49~0.98MPa的压力,室温为20±2℃,相对湿度60%~70%,装配时间24h,解除压力在同样环境条件

下放置48h,在INSTRON5543(INSTRON https://www.doczj.com/doc/5114806249.html,A)型电子拉伸试验机上进行干强度试验,测试速度为1 mm/min。则:

σ=L/BP

式中:σ——压缩剪切强度,MPa;

P——试样断裂时的最大载荷,N;

L——试样胶接部分的长度,mm;

B——试样胶接部分的宽度,mm。

2.5.2 PVA力学性能的测定

配制浓度为3 wt%的PVA水溶液,缓慢浇铸在10×10cm2玻璃板上,去除溶液中的气泡,室温干燥24小时后,放入40℃真空烘箱过夜。完全干燥后,按要求裁制好样品,并测量薄膜厚度。在INSTRON5543(INSTRON https://www.doczj.com/doc/5114806249.html,A)型电子拉伸试验机上进行测试,测试速度为10 mm/min,每个样品进行4-5次的平行试验。

2.5.3 PVA结晶度的测定

将适量碾磨后样品(高醇解度的)放在载玻片的样品槽内,用XRD进行测定,得到XRD曲线。

三、结果与讨论

3.1 聚合反应转化率及固含量的测定

3.1.1 溶液聚合

溶液聚合反应的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表3-1 所示:

表3-1 溶液聚合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反应时间(h)反应溶液质量

(g)

干燥后质量

(g)

固含量

1 1.03 0.08 7.76%

2 1.02 0.16 15.69%

3 1.17 0.2

4 20.51%

4 1.02 0.30 29.41%

从上表可以看出,单体的转化率不高。反应过程中,由于单体冷凝回流速度太快,怕影响单体转化率,则将反应温度降低至65℃,随后再缓慢上升至70℃,导致单体转化率偏低。

溶液聚合聚合的特点是:由单体、引发剂、溶剂三部分组成,聚合场所为溶液,聚合体系粘度较低,混合和传热较易,温度容易控制,较少凝胶效应,可避免局部过热。但在溶液聚合中,单体浓度较低,并且容易向溶剂链转移而使聚合物分子量降低。

影响溶液聚合的因素有:

a.溶剂的选择:一方面,溶剂对引发剂有诱导分解作用,链自由基对溶剂有连转移反应,这会影响到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因此,应选用聚合物的良溶剂,否则会发生凝胶效应而使反应自动加速。

b.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将加速引发剂的分解,从而提高聚合速率但会使聚合度降低。

c.引发剂的选择:应根据反应的体系和温度来选择合适的引发剂,引发剂的用量也会影响聚合物的分子量。

在聚合过程中,若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在大分子链上形成活性点,引发单体增长则形成支链。同一自由基对不同聚合物的链转移常数并不相同,因此,不同单体所形成的自由基将导致不同的支化度。同时,温度升高会使聚合物支化度增加,因为温度升高,链转移速率常数与链增长速率常数均会增加,但前者活化能大,温度影响更加显著,结果使链转移更明显而导致支化度增加。

对于聚合产品,应采用真空烘箱进行干燥,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干燥得比较彻底,且低温不会影响聚合物本身的结构。若采用普通的鼓风干燥箱对聚合物进行干燥,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干燥彻底,在较高的温度下,聚合物内部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残留在聚合物内引发剂可能会进一步引发聚合。

3.1.2 乳液聚合

聚合物乳液的物性参数如表3-2所示,乳液聚合转化率及固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表3-3 所示:

表3-2 聚合物乳液的物性的测定

pH 凝胶量(%)固含量(%)

5 10.9

6 39.69

表3-3 乳液聚合反应转化率及固含量的测定

反应时间(h)反应溶液质量

(g)干燥后质量

(g)

转化率(%)固含量(%)

0.5 1.03 0.60 78.28 58.25

1.0 1.04 0.61 76.54 58.65

1.5 1.00 0.58 81.58 58.00

2.0 1.14 0.59 75.91 51.75

在乳液聚合中,应严格控制单体滴加速度,因为乙酸乙烯酯自由基十分活泼,该聚合反应的反应放热较大,若一次投料,会使反应温度上升显著,很难获得高浓度的稳定乳液。

从表3-3中可知,单体转化率不高,且其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与理论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可能由于单体的滴加速度有关,实验的玻璃仪器恒压滴液漏斗的活塞口严密性不好,一直有单体溶液渗出,且溶剂水不断蒸发,使反应体系总质量减少了,而计算时仍以初始值代入的原因。

相比溶液聚合,乳液聚合的聚合速率快,同时产物分子量高。乳液聚合的反应场所为乳胶粒,被乳胶粒包埋的自由基寿命比较长,只有当第二个自由基进入后才会发生双基终止。因此,反应有足够的时间,这是乳液聚合分子量比较大的主要原因。

3.2 PVAc 粘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3.2.1 PVAc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样品:溶液聚合PVAc;溶剂:丙酮;实验温度: 25℃; K: 1.6×104α: 0.70;溶液的原始浓度: 0.5g/dL;

样品:乳液聚合PVAc;溶剂:丙酮;实验温度: 25℃; K: 3.5×104α: 0.63 ;溶液的原始浓度: 1.32g/dL;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全)

化学原理Ⅱ实 验 王业飞吕开河葛际江 戴彩丽焦翠于连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2007 年2 月

目录 前言 (1) 实验一三组分相图的制备 (3) 实验二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 (6) 实验三溶胶的制备与电泳 (11) 实验四无机电解质的聚沉作用与高分子的絮凝作用 (16) 实验五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和破坏 (20) 实验六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 (24) 实验七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粘度法 (26) 实验八原油/水界面张力测定(滴体积法) (31) 实验九聚合物综合性能评价 (33) 附录一苯-水的相互溶解度 (35) 附录二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 (36) 附录三某些液体的密度 (37) 附录四不同温度时某些液体的表面张力 (38) 附录五彼此相互饱和的两种液体的界面张力 (39) 附录六不同温度时水的介电常数 (39) 附录七722 型分光光度计 (40) 1

前言 一.化学原理(Ⅱ)实验的目的 化学原理(Ⅱ)实验是化学原理(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四点: 1.了解化学原理(Ⅱ)的研究方法,学习化学原理(Ⅱ)中的某些实验技能,培养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的能力; 2.训练观察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验证化学原理(Ⅱ)主要理论的正确性,巩固和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 4.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化学原理(Ⅱ)实验的要求 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阅读实验教学内容及有关附录,掌握实验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明确需要进行测量、记录的数据,了解所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思考实验内容后面所提出的问题,并做好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基本公式及公式中各项意义及单位,原始记录表格及实验操作要点。 2.实验时要认真操作,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按照要求详细记录原始数据。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前,原始记录必须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签字。 3.实验完成后要及时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实验报告应统一用石油大学学生实验报告纸书写,并做到字体端正、间明扼要、整齐清洁。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简单步骤、处理结果、思考题讨论五个部分。 三. 化学原理(Ⅱ)实验的注意事项 1.按时进入实验室,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不懂仪器的使用方法时不得乱动仪器。 2.仪器安装完后或连接线路后,必须经教师检查,才能接通电源,开始实验。 3.要按实验内容及有关附录中的规定使用仪器,以免损坏。 4.数据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整齐。全部记录都要记在预习报告的表格内,不 2

高分子化学实验指导

前言 通过高分子化学实验,可以获得许多感性认识,加深对高分子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通过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和规范地进行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实验技术和基本技能,了解高分子化学中采用的特殊实验技术,在实验的过程中训练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 实验规则 1.实验前认真预习,明确目的和要求,弄清基本原理,了解操作步骤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师的指导,保持实验室的安静,正确操作,细致观察,认真做好操作记录。 3.特别要注意安全,同时还要爱护仪器、设备,并注意整洁和节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实验完毕,立即把仪器洗刷干净,并整理好药品、实验台。 5.根据原始记录,整理出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教师。

实验1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小分子的基本有机化学反应,在高分子链上有合适的反应性基团时,均可按有机小分子反应历程进行高分子化学反应。 2. 了解缩醛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3. 了解聚乙烯醇缩醛化反应的原理,并制备红旗牌胶水。 二、实验原理 早在 1931年,人们就已经研制出聚乙烯醇(PV A)的纤维,但由于 PV A 的水溶性而无法实际应用。利用"缩醛化"减少其水溶性,就使得PV A 有了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用甲醛进行缩醛化反应得到聚乙烯醇缩甲醛(PVF)。PVF 随缩醛化程度不同,性质和用途有所不同。控制缩醛在35%左右,就得到了人们称为"维纶'的纤维(vinylon)。维纶的强度是棉花的1.5~2.0倍,吸湿性5%,接近天然纤维,又称为"合成棉花"。在PVF 分子中,如果控制其缩醛度在较低水平,由于PVF 分子中含有羟基,乙酸基和醛基,因此有较强的粘接性能,可作胶水使用,用来粘结金属、木材、皮革、玻璃、陶瓷、橡胶等。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缩与甲醛在盐酸催化的作用下而制得的,其反应如下: CH 2O +H +C +H 2OH CH 2CH CH 2 CHCH 2OH C +H 2 OH +CH 2CH CH 2CHCH 2OH C H 2+~~~~~~~~~~~~+H 2O CH 2CH CH 2 CHCH 2O OH C H 2+~~~ ~~~CH 2CH CH 2 CHCH 2O ~~~~~~CH 2+H + 由于几率效应,聚乙烯醇中邻近羟基成环后,中间往往会夹着一些无法成环的孤立的羟基,因此缩醛化反应不能完全。为了定量表示缩醛化的程度,定义已缩合的羟基量占原始羟基量的百分数为缩醛度。 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高聚物,如果用甲醛将它进行部分缩甲醛化,随着缩醛度的增加,水溶性愈差。作为维尼纶纤维的聚乙烯醇缩甲醛的缩醛度一般控制在35%左右。它不溶于水,是性能优良的合成纤维。 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反应过程中须控制较低的缩醛度,使产物保持水溶性。如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高缩醛度,导致不溶性物质存在于水中,影响胶水质量。因此在反应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严格控制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 聚乙烯醇缩甲醛随缩醛化程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各有所不同。它能溶于甲酸、乙酸、二氧六环、氯化烃(二氯乙烷、氯仿、二氯甲烷)、乙醇-苯混合物(30:70)、乙醇-甲苯混合物(40:60)以及60%的含水乙醇等。本实验中,由于缩醛化反应的程度较低,胶水中尚含有未反应的甲醛,产物往往有甲醛的刺激性气味。缩醛基团在碱性环境下较稳定,故要调整胶水的pH 值。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250mL 三口瓶一只,电动搅拌器一台,温度计一支,球形冷凝管一只,恒温水浴槽一只,10mL 量筒一只,100mL 量筒一只,培养皿一个; 试剂:聚乙烯醇(PV A1799),甲醛水溶液(40%工业甲醛),盐酸,NaOH 水溶液(8%),去

高分子物理实验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高分子物理实验》是高分子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研究的最基础的实验技术,是研究和表征聚合物结构和性能关系的一门实验科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实验课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掌握研究和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力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及溶液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掌握基础的相关实验技能与数据分析处理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践,进一步加深高分子物理专业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基本掌握高分子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处理,实验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思维方法,为后续的高分子材料与科学的相关实践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聚物结构的表征与分析(包括实验一、五、六、七、九、十),力学性能的表征与分析(包括实验二、三、四),电性能(实验十一、十二)及热性能(实验七与实验九涉及到了材料的热性能)。实验中既有基本实验技能的操作,又有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分析及相应的思考题,使学生通过实验原理学习、实验操作、数据分析与讨论,掌握高分子物理结构与性能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过程、操作技能、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深对实际科研实践的认识,提高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后续的实验、实践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 6 -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本课程需要学习材料与化学的相关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学习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的基础,因此在此不再列出。 二、课程目标 本实验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测定和研究聚合物的结构、力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及溶液性质的方法和手段,对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获得初步认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步具备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实验能力。 基本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高分子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知识。 2、使学生掌握测定和表征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基本方法的原理、正确进行仪器操作与使用。 3、能够互相配合完成实验过程,处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简单问题。 4、能够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完成实验报告。 三、学习要求 高分子物理实验是理论基础上的实验操作技能课,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与实际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另外,课程在实验室进行,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实验过程中的实验安全与人身安全。具体要求如下: 1、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严禁违反实验室安全要求的任何行为。 2、实验前认真阅读讲义,实验前进行预习,就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注意事项等书写预习报告。实验必须准时,不能擅自更换实验时间。 3、实验时要认真操作,认真观察现象,做好记录。必须准备实验记录本,所有原始记录(实验数据及现象)均记录在记录本上,不允许记在他处。不允许篡改,编造实验数据与记录。 4、实验时,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有与实验相关问题,及时与老师交流,未 - 6 -

化工原理氧解吸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氧解吸实验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北京化工大学 化原实验报告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姓名:娄铮 学号: 45 班级:环工1302 同组人员:郑豪,刘定坤,邵鑫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 实验名称:氧解吸实验 实验日期: 2014-4-15 实验名称:氧解吸实验 报告摘要:本实验首先利用气体分别通过干填料层、湿填料层,测流体流动引起的填料层压降与空塔气速的关系,利用双对数坐标画出关 系。其次做传质实验求取传质单元高度,利用

K x a =G A /(V p △x m )]) ()(ln[) ()x -x (112221e22m e e e x x x x x x ----= ?X G A =L (x 2-x 1)求出 HOL= Ω a K L X 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 熟悉填料塔的构造与操作。 2) 观察填料塔流体力学状况,测定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 掌握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x a 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影响因素。 学习气液连续接触式填料塔,利用传质速率方程处理传质问题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本装置先用吸收柱使水吸收纯氧形成富氧水后,送入解吸塔顶再用空气进行解吸,实验需要测定不同液量和气量下的解吸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 x a ,并进行关联,得到K x a=AL a V b 关联式,同时对四种不同填料的传质效果及流体力学性能进行比较。 1、 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 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流体流动引起的压降和湍流流动引起的压降规律相一致。填料层压降—空塔气速关系示意图如下,在双对数坐标系中,此压降对气速作图可得一斜率为~2的直线(图中aa ’)。当有喷淋量时,在低气速下(c 点以前)压降正比于气速的~2次幂,但大于相同气速下干填料的压降(图中bc 段)。随气速的增加,出现载点(图中c 点),持液量开始

高分子化学实验8

高分子化学实验 梁晖卢江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书号 ISBN 7-5025-5633-X 出版日期 2005-7-1

目录 第1章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基础技术 (1) 1.1 聚合反应装置 (1) 1.2 聚合体系的除湿除氧 (5) 1.3 单体的纯化与贮存 (6) 1.4 常见引发剂(催化剂)的提纯 (8) 1.5 常见溶剂的处理 (9) 1.6 聚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10) 附:几种常见单体和溶剂的提纯处理 (12) 主要参考文献 (14) 第2章逐步聚合反应的实施 (15) 2.1 熔融聚合 (15) 实验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的合成及其熔融纺丝 (16) 2.2 溶液聚合 (18) 实验二聚苯硫醚的合成 (19) 2.3 界面缩聚 (20) 实验三对苯二甲酰氯与己二胺的界面缩聚 (21) 2.4 固相聚合 (23) 实验四固相聚合法合成高分子量聚碳酸酯 (23) 2.5 逐步聚合预聚体的合成及其固化 (26) 实验五醇酸树脂缩聚反应动力学 (27) 实验六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及层压板的制备 (29) 实验七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 (31) 实验八不饱和聚酯预聚体的合成及其交联固化 (32) 实验九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固化 (35) 主要参考文献 (38) 第三章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实施 (40) 3.1 本体聚合 (40) 实验十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41) 3.2 溶液聚合 (42) 实验十一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42) 3.3 沉淀与分散聚合 (43) 实验十二沉淀聚合合成单分散MMA/二乙烯基苯DVB交联微球 (44) 实验十三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的分散共聚合 (45)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液相色谱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 2 学习液相色谱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3 掌握液相色谱的操作方法和分析方法,能够通过HPLC分离测定来对目标化合物的分析鉴定。 二、实验原理 液相色谱法采用液体作为流动相,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吸附或分配系数的微小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当两相做相对移动时,被测物质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的质量交换,使溶质间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放大的效果,达到分离分析和测定的目的。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分离不可挥发而具有一定溶解性的物质或受热后不稳定的物质,这类物质在已知化合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也确定了液相色谱在应用领域中的地位。 高效液相色谱可分析低分子量、低沸点的有机化合物,更多适用于分析中、高分子量、高沸点及热稳定性差的有机化合物。80%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目前以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工业、环境检测、石油化工等行业。 三、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 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空间排阻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亲和色谱法、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四、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 高效液相色谱至少包括输液系统、进样器、分离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几部分。 1 输液系统: 包括贮液及脱气装置、高压输液泵和梯度洗脱装置。贮液装置用于存贮足够量、符合HPLC要求的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填料颗粒比较小,通过柱子的流动相受到的流动阻力很大,因此需要高压泵输送流动相。 2 进样系统: 将待测的样品引入到色谱柱的装置。液相色谱进样装置需要满足重复性好、死体积小、保证柱中心进样、进样时引起的流量波动小、便于实现自动化等多项要求。进样系统包括取样、进样两项功能。 3 分离柱: 色谱柱是色谱仪的心脏、柱效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是对色谱柱的一般要求。商品化的HPLC微粒填料,如硅胶和以硅胶为基质的键合相、氧化铝、有机聚合物微球(包括离子交换树脂)等的粒度通常在3μm、5μm、7μm、以及10μm。采用的固定相粒度甚至可以达到1μm,而制备色谱所采用的固定相粒度通常大于10μm。HPLC填充柱效的理论值可以达到50000/m~160000/m理论板,一般采用100-300mm的柱长可满足大多数样品的分析的需要。由于柱效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使色谱柱达到其应有的效率。应尽量的减小系统的死体积。 4 检测系统: HPLC检测器分为通用型检测器和专用型检测器两类。通用型检测器可连续测量色谱柱流出物(包括流动相和样品组分)的全部特性变化。这类检测仪器包括示差折光检测器、介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自我评定:

实验一词法分析程序实现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编写和调试一个词法分析程序,掌握在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源程序进行扫描的过程中,将字符形式的源程序流转化为一个由各类单词符号组成的流的词法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根据教学要求并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具体情况,从具有代表性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各类典型单词中,选取一个适当大小的子集。例如,可以完成无符号常数这一类典型单词的识别后,再完成一个尽可能兼顾到各种常数、关键字、标识符和各种运算符的扫描器的设计和实现。 输入:由符合或不符合所规定的单词类别结构的各类单词组成的源程序。 输出:把单词的字符形式的表示翻译成编译器的内部表示,即确定单词串的输出形式。例如,所输出的每一单词均按形如(CLASS,VALUE)的二元式编码。对于变量和常数,CLASS字段为相应的类别码;VALUE字段则是该标识符、常数的具体值或在其符号表中登记项的序号(要求在变量名表登记项中存放该标识符的字符串;常数表登记项中则存放该常数的二进制形式)。对于关键字和运算符,采用一词一类的编码形式;由于采用一词一类的编码方式,所以仅需在二元式的CLASS字段上放置相应的单词的类别码,VALUE字段则为“空”。另外,为便于查看由词法分析程序所输出的单词串,要求在CLASS字段上放置单词类别的助记符。 三、实现方法与环境 词法分析是编译程序的第一个处理阶段,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构造词法分析程序。其一是根据对语言中各类单词的某种描述或定义(如BNF),用手工的方式(例如可用C语言)构造词法分析程序。一般地,可以根据文法或状态转换图构造相应的状态矩阵,该状态矩阵同控制程序便组成了编译器的词法分析程序;也可以根据文法或状态转换图直接编写词法分析程序。构造词法分析程序的另外一种途径是所谓的词法分析程序的自动生成,即首先用正规式对语言中的各类单词符号进行词型描述,并分别指出在识别单词时,词法分析程序所应进行的语义处理工作,然后由一个所谓词法分析程序的构造程序对上述信息进行加工。如美国BELL实验室研制的LEX就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法分析程序的自动生成工具。 总的来说,开发一种新语言时,由于它的单词符号在不停地修改,采用LEX等工具生成的词法分析程序比较易于修改和维护。一旦一种语言确定了,则采用手工编写词法分析程序效率更高。 四、实验设计 1)题目1:试用手工编码方式构造识别以下给定单词的某一语言的词法分析程序。 语言中具有的单词包括五个有代表性的关键字begin、end、if、then、else;标识符;整型常数;六种关系运算符;一个赋值符和四个算术运算符。参考实现方法简述如下。 单词的分类:构造上述语言中的各类单词符号及其分类码表。 表I 语言中的各类单词符号及其分类码表 单词符号类别编码类别码的助记符单词值

氧吸收解吸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氧吸收/解吸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2、测定氧解吸塔内空塔气速与液体流量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3、掌握气液吸收过程液膜传质系数的实验测定方法; 4、关联圆盘塔液膜传质系数与液流速率之间的关系; 4、掌握VOC 吸收过程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吸收速率 吸收是气、液相际传质过程,所以吸收速率可用气相内、液相内或两相间传质速率表示。在连续吸收操作中,这三种传质速率表达式计算结果相同。对于低浓度气体混合物单组分物理吸收过程,计算公式如下。 气相内传质的吸收速率: )(i y A y y F k N -= 液相内传质的吸收速率: )(x x F k N i x A -= 气、液相相际传质的吸收速率: )()(**x x F K y y F K N x y A -=-= 式中:y ,y i ——气相主体和气相界面处的溶质摩尔分数; x ,x i ——液相主体和液相界面处的溶质摩尔分数; x *,y *——与x 和y 呈平衡的液相和气相摩尔分数; k x ,K x ——以液相摩尔分数差为推动力的液相分传质系数和总传质系数; k y ,K y ——以气相摩尔分数差为推动力的气相分传质系数和总传质系数; F ——传质面积,m 2。 对于难溶气体的吸收过程,称为液膜控制,常用液相摩尔分数差和液相传质系数表达吸收速率式。 对于易溶气体的吸收过程,称为气膜控制,常用气相摩尔分数差和气相传质系数表达吸收速率式。 本实验为一解吸过程,将空气和富氧水接触,因富氧水中氧浓度高于同空气处于平衡的水中氧浓度,富氧水中的氧向空气中扩散。解吸是吸收的逆过程,传质方向与吸收相反,其 原理和计算方法与吸收类似。但是传质速率方程中的气相推动力要从吸收时的(y -y * )改为 解吸时的(y *-y ),液相推动力要从吸收时的(x *-x )改为解吸时的(x -x * )。 2) 吸收系数和传质单元高度 吸收系数和传质单元高度是反映吸收过程传质动力学特性的参数,是吸收塔设计计算的必需数据。其数值大小主要受物系的性质、操作条件和传质设备结构形式及参数三方面的影响。由于影响因素复杂,至今尚无通用的计算方法,一般都是通过实验测定。 本实验计算填料解吸塔的体积传质系数K x a (kmol/(m 3 ·h))的公式如下: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实训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量器的洗涤、使用及加热、溶解等操作。 2、掌握台秤、煤气灯、酒精喷灯的使用。 3、学会液体剂、固体试剂的取用。 [实验用品] 仪器:仪器、烧杯、量筒、酒精灯、玻璃棒、胶头滴管、表面皿、蒸发皿、 试管刷、 试管夹、药匙、石棉网、托盘天平、酒精喷灯、煤气灯。 药品:硫酸铜晶体。 其他:火柴、去污粉、洗衣粉 [实验步骤] (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1、洗涤方法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试管刷刷洗。若洗不干净,可用毛刷蘸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若仍洗不干净可用重络酸加洗液浸泡处理(浸泡后将洗液小心倒回原瓶中供重复使用),然后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淋洗。 2、干燥方法洗净后不急用的玻璃仪器倒置在实验柜内或仪器架上晾干。急用仪器,可放在电烘箱内烘干,放进去之前应尽量把水倒尽。烧杯和蒸发皿可放在石棉网上用小火烘干。操作时,试管口向下,来回移动,烤到不见水珠时,使管口向上,以便赶尽水气。也可用电吹风把仪器吹干。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不能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干燥,以免影响仪器的精密度。 (二)试剂的取用 1、液体试剂的取用 (1)取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吸取。 (2)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量杯)。读取量筒液体体积数据时,量筒必须放在平稳,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保持水平。 (3)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应使用移液管。使用前,依次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至内壁不挂水珠为止,再用少量被量取的液体洗涤2-3次。 2、固体试剂的取用 (1)取粉末状或小颗粒的药品,要用洁净的药匙。往试管里粉末状药品时,为了避免药粉沾到试管口和试管壁上,可将装有试剂的药匙或纸槽平放入试管底部,然后竖直,取出药匙或纸槽。

高分子物理实验思考题(自整理)

实验一黏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 1.实验操作中,哪些因素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粘度管口径,粘度管是否垂直及是否干净,溶液密度,人的读数误差,秒表精度等等。 2.如何测定mark-houwink方程中的参数k,α值? 答:将聚合物式样进行分级,获得分子量从小到大比均一的组分,然后测定各组分的平均分子量及特性粘度[η]=kMα,两边取对数,作图得斜率和截距。 实验二偏光显微镜法观察聚合物球晶 1.聚合物结晶体生长依赖什么条件,在实际生产中如何控制晶体的形态? 依赖于分子结构的对称性与规整性,以及温度,浓度,成核剂,杂质,机械力等条件。 ①控制形成速度:将熔体急速冷却生成较小球晶,缓慢冷却则生成较大球晶 ②采用共聚的方法:破坏链的均一性和规整性,生成小球晶3外加成核剂可获得甚至更微小的球晶。 实验三扫描电镜观察物质表面微观结构 1.为什么样品边缘或者表面斜坡处比较亮? 因为扫描电镜收集的是二次电子,通过收集的二次电子成像,而样品的边缘和斜坡处由于形貌都比较尖锐突出,所以对二次电子的反射强度高,因而在边缘和斜坡处的图像比较发亮。 2. 电镜的固有缺陷有哪几种?像闪是怎样产生的? 球差,色差,衍色差,像闪。极革化材料加工精度,极革化材料结构和成分不均匀性影响磁饱和,导致场的不均匀性造成像闪。

实验四DSC,DTA 1.解释DSC和DTA测试原理的差异 DTA是测量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差,而DSC使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相等,而测的是维持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相等所需要的功率 DTA:测温差,定性分析,测温范围大,灵敏性低 DSC:测能量差,定量分析,精度高,测温范围小(相对DTA)灵敏度高 2.同一聚合物样品,TGA测试得到样品分解温度及分解步骤有差异,可能原因是什么? 1,通入气体的种类即气氛不同,N2不参与反应,热效应小,影响不大;2升温速率不同,如果升温速率太快反应温度就会不均匀不能得到准确的峰,相反,试量少一些温度会相对均匀,就可以得到尖锐的峰形和相对准确的峰温;3,实验开始时仪器的校准不准确;4样品用量的多少,用量多一点好,在侧重感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较高的相对精度。 实验五电子拉力机测定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 1. 拉伸速度对测试结果有何影响? 一般情况下,拉伸速度越大,所测得的强度值越高。在低的拉伸速度下,有充足的时间利于缺陷的发展,从而强度值较小,而较大的拉伸速度下,材料的断裂主要是其化学键的破坏引起,测得的强度值较大。 2. 根据拉伸过程中屈服点的表现、伸长率大小及断裂情况,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 目前大致可归纳成5种类型

化工原理吸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填料塔的一般结构及吸收操作的流程。 2.观察填料塔流体力学状况,测定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掌握总传质系数K x a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4.学习气液连续接触式填料塔,利用传质速率方程处理传质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先用吸收柱将水吸收纯氧形成富氧水后(并流操作),送入解吸塔再用空气进行解吸,实验需测定不同液量和气量下的解吸总传质系数K x a,并进行关联,得K x a=AL a V b的关联式。同时对不同填料的传质效果及流体力学性能进行比较。 1.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 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流体流动引起的压降和湍流流动引起的压降规律相一致。在双对数坐标系中△P/Z对G'作图得到一条斜率为1.8~2的直线(图1中的aa线)。而有喷淋量时,在低气速时(c点以前)压降也比例于气速的1.8~2次幂,但大于同一气速下干填料的压降(图中bc段)。随气速增加,出现载点(图中c点),持液量开始增大。图中不难看出载点的位置不是十分明确,说明汽液两相流动的相互影响开始出现。压降~气速线向上弯曲,斜率变徒(图中cd段)。当气体增至液泛点(图中d点,实验中可以目测出)后在几乎不变的气速下,压降急剧上升。 图1 填料层压降-空塔气速关系

2.传质实验 填料塔与板式塔气液两相接触情况不同。在填料塔中,两相传质主要是在填料有效湿表面上进行。需要完成一定吸收任务所需填料高度,其计算方法有:传质系数法、传质单元法和等板高度法。 本实验对富氧水进行解吸。由于富氧水浓度很小,可认为气液两相平衡服从亨利定律,可用对数平均浓度差计算填料层传质平均推动力。得速率方程式: m p X A x V a K G ???= m p A x X /V G a K ?=? 2 211ln ) 22()11(e e e e m x x x x x x x x x --?---= )x -L(x G 21A = Ω?=Z V p 相关的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为: OL OL x x e x N H x x dx a K L Z ?=-Ω=?12 OL OL N Z H = 其中, m x x e OL x x x x x dx N ?-= -=?2 11 2 Ω=a K L H x OL 由于氧气为难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传质阻力几乎全部集中于液膜中,即Kx=kx 。由于属液膜控制过程,所以要提高总传质系数Kxa ,应增大液相的湍动程度。 在y-x 图中,解吸过程的操作线在平衡系下方,在实验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水平线(因氧在水中浓度很小)。 三、实验装置流程 1.基本数据 解吸塔径φ=0.1m,吸收塔径φ=0.032m ,填料层高度0.8m (陶瓷拉西环、陶瓷波纹板、金属波纹网填料)和0.83m (金属θ环)。

混凝实验报告

混凝实验报告 篇一:混凝实验报告 物化实验一混凝 环93第四小组刘梦圆张晨刘作亚吴悦吕晓佟混凝过程是现代城市给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中不可缺少也是最为关键的前置单元操作环节之一。在原水和废水中都存在着数量不等的胶体粒子,如粘土、矿物质、二氧化硅或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碎屑等,它们悬浮在水中造成水体浑浊,混凝工艺是针对水中的这些物质处理的过程。混凝可去除的悬浮物颗粒直径范围在:(有时认为在1?m)。1nm~0.1?m通过试验摸索混凝过程各参数的最佳值,对于获得良好的混凝效果至关重要。 一、实验目的 1. 2. 3. 4. 了解混凝的现象及过程,观察矾花的形成。了解混凝的净水作用及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助凝剂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探求水样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种类、投药量、pH值、水流速度梯度等)。 二、实验原理 天然水体中存在大量胶体颗粒,是水产生浑浊的一个重

要原因,胶体颗粒靠自然沉淀是不能去除的。胶体的布朗运动、胶体表面的水化作用以及胶体间的静电斥力,使得胶体颗粒具有分散稳定性。 其中因胶体颗粒带有一定电荷,它们之间的电斥力是胶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胶体表面的电荷值常用电动电位?表示,又称为Zeta电位。Zeta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胶体颗粒之间斥力的大小和影响范围。一般天然水中的胶体颗粒的Zeta 电位约在(-30mV)以上。若向水中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加速胶体的凝结核沉降;压缩胶团的扩散层,使电位降到(-15mV)左右而变成不稳定因素,也有利于胶粒的吸附凝聚,即可得到较好的混凝效果。然而当Zeta电位降到零,往往不是最佳混凝状态。同时,投加混凝剂后?电位降低,有可能使水花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着吸附架桥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混凝效果;即使?电位没有降低或者降低不多,胶粒不能相互接触,但通过高分子链状物吸附作用,胶粒之间也能形成絮凝体。 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稳定因素的过程叫脱稳。脱稳后的胶粒,在一定的水利条件下,才能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俗称矾花。直径较大密度也较大的矾花容易下沉。 混凝剂的种类以及投加混凝剂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效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总结

学年第学期《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11303070A 学号:11303070*** 姓名:无名氏 指导教师:保密式 时间:2016 年7 月

目录 1.实验目的 (1) 2.实验内容及要求 (1) 3.实验方案设计 (1) 3.1 编译系统原理介绍 (1) 3.1.1 编译程序介绍 (2) 3.1.2 对所写编译程序的源语言的描述 (2) 3.2 词法分析程序的设计 (3) 3.3 语法分析程序设计 (4) 3.4 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程序的设计 (4) 4. 结果及测试分析 (4) 4.1软件运行环境及限制 (4) 4.2测试数据说明 (5) 4.3运行结果及功能说明 (5) 5.总结及心得体会 (7)

1.实验目的 根据Sample语言或者自定义的某种语言,设计该语言的编译前端。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及中间代码生成部分。 2.实验内容及要求 (1)词法分析器 输入源程序,输出对应的token表,符号表和词法错误信息。按规则拼单词,并转换成二元形式;滤掉空白符,跳过注释、换行符及一些无用的符号;进行行列计数,用于指出出错的行列号,并复制出错部分;列表打印源程序;发现并定位词法错误; (2)语法分析器 输入token串,通过语法分析,寻找其中的语法错误。要求能实现Sample 语言或自定义语言中几种最常见的、基本的语法单位的分析:算术表达式、布尔表达式、赋值语句、if语句、for语句、while语句、do while语句等。 (3)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输入token串,进行语义分析,修改符号表,寻找其中的语义错误,并生 成中间代码。要求能实现Sample语言或自定义语言中几种最常见的、基本的语法单位的分析:算术表达式、布尔表达式、赋值语句、if语句、for语句、while 语句、do while语句等。 实验要求:功能相对完善,有输入、输出描述,有测试数据,并介绍不足。3.实验方案设计 3.1 编译系统原理介绍 编译器逐行扫描高级语言程序源程序,编译的过程如下: (1).词法分析 识别关键字、字面量、标识符(变量名、数据名)、运算符、注释行(给人看的,一般不处理)、特殊符号(续行、语句结束、数组)等六类符号,分别归类等待处理。 (2).语法分析 一个语句看作一串记号(Token)流,由语法分析器进行处理。按照语言的文法检查判定是否是合乎语法的句子。如果是合法句子就以内部格式保存,否则报错。直至检查完整个程序。 (3).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器对各句子的语法做检查:运算符两边类型是否相兼容;该做哪些类型转换(例如,实数向整数赋值要"取整");控制转移是否到不该去的地方;是

西安交大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西安交大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西安交大大化实验报告模板-2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第页(共页) 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年月日专业班号_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交报告日期:年月日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审批签字: 实验名称铁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2. 试剂

五、数据记录 表一铁标准溶液浓度/铁含量-吸光度关系表 图一铁标准溶液浓度-吸光度关系图 六、实验讨论及思考题 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第页(共页) 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年月日专业班号_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交报告日期:年月日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审批签字: 实验名称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及反应活化能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2. 试剂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表1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室温: 表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篇二:西安交大实验报告模板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第页(共页) 课程:____金相技术与材料组织显示分析____实验日期:年月日专业班号_______组别____________交报告日期:年月日姓名_______学号__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审批签字:实验名称:金相定量分析与定量样品组织的特殊显示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热分析法测定材料的临界点的方法; 2.学习根据临界点建立二元合金相图;

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聚合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一、概述 热塑性塑料的流动性测定指的是在拟定温度条件下,被测高聚物在高温加热炉内城完全熔融状态,在拟定砝码负荷下,通过一定直径的小孔进行挤出实验的工艺过程。流动速率可以用来表征高分子材料在熔融状态的流动性、粘度等重要物理性能。 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熔体流动速率仪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流动速率计算方法;熟悉流动速率仪操作方法、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二、原料及主要仪器设备 1、原料:LDPE或PS或ABS 2、主要仪器设备 (1)XNR – 400 A熔体流动速率仪 1 台 (2)配套工具1套 (3)天平1台 (4)真空干燥箱或红外灯干燥箱1台 三、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1、实验前务必参考该仪器使用说明。 2、根据待测物料性质拟定测定温度、负荷等参数。本实验温度、负荷的选择原则是测试温度必须高于所测材料的流动温度,但不能过高,否则易使材料受热分解。负荷的选择要考虑熔体粘度的大小,粘度大的试样应取较大的荷重;而粘度小的试样随取较小的荷重。温度及荷重选择可参考表一“各种塑料熔融指数测定的标准条件(ASMD—1238)”。本实验选择180℃、190℃、200℃,在2160克(21.18N)荷重下测定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先使温度稳定在180℃,以后再逐步改变温度。 3、确定试样的加入量与切样的时间间隔。本实验切取样条时间的选择方法是当圆筒内试样达到规定温度时,就可以加上负荷,熔体通过毛细管而流出,用锐利的刀刃在规定时间内切割流出的样条,每个切割段所需时间与熔体流出速度有一定关系,见表二。用时间来控制取样速度,可使测试数据误差较小,提高精确度。本实验确定间隔1~2分钟切割—次。 4、粉状、粒状、条状或模压块物料务必事先在红外灯干燥箱或80℃真空干燥数小时。 5、根据熔融指数和毛细管直径大小,确定试样重量,见表三。 6、接通电源,指示灯亮,炉体开始加热。等到设定温度后应该等待稳定后可将压料杆置于炉体内预热10分钟。 7、取出压料杆,迅速加入试样,压实,开始计时(数显和秒表均可)。 8、式样预热6~8分钟后,选定负荷砝码压在压料杆顶部,开始挤出物料。切去料头约15厘米,间隔连续切取至少五个切割段,务必舍弃含有气泡段,取五个无气泡的切割段分别称量。 9、取样完毕,趁热将余料全部挤出,开始仔细清洗赘物,可用少许乙醇擦洗,直至料筒、压料杆和毛细管清亮为止。 10、实验完毕,停止加热,关闭电源,各种物件放回原处。

编 译 原 理 实 验 报 告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课程:编译原理 系别:计算机系 班级:11网络 姓名:王佳明 学号:110912049 教师:刘老师 实验小组:第二组 1

实验一熟悉C程序开发环境、进行简单程序的调试 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vc++6.0环境; 2、熟悉掌握调试c程序的步骤: 实验内容: 1、输入下列程序,练习Turbo C 程序的编辑、编译、运行。 #include main() { printf(“Programming is fun.\n”); } 2、分析程序,预测其运行结果,并上机检测你的预测。 #include main() { printf(“*\n”); printf(“* * *\n”); printf(“* * * * *\n”); printf(“* * * * * * *\n”); } 3、下面是一个加法程序,程序运行时等待用户从键盘输入两个整数,然后求出它们的和并输出。观察运行结果(程序输出),上机验证该程序。 #include main() { int a,b,c; printf(“Please input a,b:”); scanf(“%d,%d”,&a,&b); c=a+b; printf(“%d+%d=%d\n”,a,b,c); } 2

实验二词法分析器 一、实验目的: 设计、编制、调试一个词法分析子程序-识别单词,加深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 1.对给定的程序通过词法分析器弄够识别一个个单词符号,并以二元式(单词种别码,单词符号的属性值)显示。而本程序则是通过对给定路径的文件的分析后以单词符号和文字提示显示。 2.本程序自行规定: (1)关键字"begin","end","if","then","else","while","write","read", "do", "call","const","char","until","procedure","repeat" (2)运算符:"+","-","*","/","=" (3)界符:"{","}","[","]",";",",",".","(",")",":" (4)其他标记如字符串,表示以字母开头的标识符。 (5)空格、回车、换行符跳过。 在屏幕上显示如下: ( 1 , 无符号整数) ( begin , 关键字) ( if , 关键字) ( +, 运算符) ( ;, 界符) ( a , 普通标识符) 三、使用环境: Windows下的visual c++6.0; 四、调试程序: 1.举例说明文件位置:f:、、11.txt目标程序如下: begin x:=9 if x>0 then x:=x+1; while a:=0 do 3

氧解析-化工原理-吸收-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氧解析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学校:化工大学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同组人员:

一、实验摘要 本实验利用吸收柱使水吸收纯氧形成富氧水,送入解析塔顶再用空气进行解析,测定不同液量和气量下的解析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并进行关联,同时对四种不同填料的传质效果及流体力学性能进行比较。 二、实验目的及任务 1、熟悉填料塔的构造与操作。 2、观察填料塔流体力学状况,测定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掌握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 x a 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影响因素。 4、学习气-液连续接触式填料塔,利用传质速率方程处理传质问题的方法。 三、基本原理 1、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 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流体流动引起的压降和湍流流动引起的压降规律相一致。填料层“压降—空塔气速”关系示意如图1所示。 (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此压降对气速作图可得斜率为1.8~2的直线(图中Aa 直线)。 (2)当有喷淋量时,在低气速下(c 点以前)压降正比于气速的1.8~2次方,但大于相同气速下干填料的压降(图中bc 段)。 (3)随气速的增加,出现载点(图中c 点),持液量开始增大,“压降—气速”线向上弯,斜率变陡(图中cd 段)。 (4)到液泛点(图中d 点)后,在几乎不变的气速下,压降急剧上升。 lg u l g △p

2、传质实验 填料塔与板式塔气液两相接触情况不同。在填料塔中,两相传质主要在填料有效湿表面上进行,需要计算完成一定吸收任务所需的填料高度,其计算方法有传质系数、传质单元法和等板高度法。 本实验是对富氧水进行解吸,如图2所示。由于富氧水浓度很低,可以认为气液两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即平衡线为直线,操作线也为直线,因此可以用对数平均浓度差计算填料层传质平均推动力。整理得到相应的传质速率方程为 m p x A X aV K G ?=, 即 m P A x X V G a K ?=/ ])()(ln[) ()(11221122e e e e m x x x x x x x x X -----= ? ()12x x L G A -= Ω=Z V P 相关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为: OL OL x x e x N H x x dx a K L Z =-Ω=?12 即OL OL N Z H /= m x x e OL x x x x x dx N ?-=-=? 21 1 2 Ω= a K L H X OL 图2 富氧水解吸实验 图1 填料层“压降—空塔气速”关系示意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