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毒学课程论文

病毒学课程论文

病毒学课程论文
病毒学课程论文

综述人类病毒的预防与防治

病毒是一类既具有生物大分子属性和生物体基本特征,又具有细胞外感染性颗粒形式和细胞内繁殖性基因形式的十分独特的生物类群。它是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1]

病毒学(virology )这门学科经历了明显的发展历程,由于病毒具有引起疾病的特点因而也会影响其宿主的历史及进化。作为一独立于20世纪50年代后建立起来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手段的日趋完善,病毒学的研究日益深入和广泛,在此基础上,派生出许多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病毒学专业学科,如医学病毒学、动物病毒学或兽医病毒学、植物病毒学、昆虫病毒学、肿瘤病毒学、细菌病毒学和病毒生态学和分子病毒学等。

人类感染病毒所产生的医学方面的影响己经改变了我们的历史,这也归结于很多病毒学家对研究、了解并最终消灭病毒所进行的出色的工作。现代病毒学研究出现的发展趋势包括病毒功能基因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病毒分子病理学研究、朊病毒分子生物学与疾病控制以及DNA疫苗的研究。病毒学家己经证明了生命过程的新原则,并为科学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很多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及研究工具均来源于对病毒及其宿主细胞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病毒学发展史中各重要阶段加以介绍,并对人类病毒的预防与防治作出简要的阐述。

1 病毒概念的发展史

1.1初期(1886-1940)

19 世纪后半叶发现了细菌、真菌及原虫多种微生物。早在1840 年,吉廷根大学的著名德国解剖学家加克比·亨乐(Jacob Henle )假设,可能存在多种感染性因子,它们可以引起特殊的疾病但由于体积太小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2]当时由于缺少能证明这类感染因子存在的任何直接证据,他的观点一直未被接受。这时候微生物学领域的三项重要的进展共同为亚显微因子概念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舞台,这后来被称为病毒(virus )。

1.2植物病毒与噬菌体发现与研究时期(1929 -1956 )

烟草花叶病毒及其相关的植物病毒对于研究病毒起源和病毒学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 世纪头几十年,科学家发明了纯化酶(蛋白质)的方法。病毒的第一张“图片”来自X 光结晶拍照,图片显示棒形晶体有一个不变的直径,以六边形排列,里面含有RNA 和蛋白质。[3]病毒(即烟草花叶病毒)的第一张电子显微照片是用德国制造的一台显微镜拍摄的。这些照片都证实了病毒颗粒的棒形结构。

加拿大医学细菌学家费利克斯·德赫雷尔对痢疾患者的粪便进行过滤,很快从过滤的乳状液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并且加以培养。细菌不断生长,覆盖了培养皿的表面。德赫雷尔偶然观察到清楚的圆点,上面没有长出任何细菌。他把这些东西称为乳样斑,或称为噬斑。德赫雷尔把这些使细菌形成噬斑的病毒称为噬菌体,紧接着他发明了病毒学研究领域沿用至今的方法。

1.3动物病毒研究发展早期(1989-1965)

科学家们发现了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可滤过病原体,这种病原体只在活动物组织中复制。确实有一些惊人的发现,例如由蚊虫为媒介传播的黄热病病毒,受感染组织中可见的特殊病理包涵体(病毒),甚至可引起癌症的病毒

病原体。在整个研究初期(1900-1930 年),科学家们发现了多种病毒,鉴定了其大小(使用不同孔径的滤器)、研究了病毒对化学或物理制剂的抵抗力(例如酒精、乙醚等)和致病作用。仅根据这些特征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病毒是千差万别的病原体。一些病毒甚至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痘病毒可在暗视域光学仪器中看到)。一些病毒可被乙醚灭活,而另一些则不能。病毒性疾病影响每一种组织。病毒引起慢性或急性疾病。它们是持续存在的病原体,或者周期性发作。病毒可能造成细胞的损坏或引起细胞的增殖。早期的病毒学家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他们研究的病原体,并且常常由于病毒的种类繁多而不知所措,但对他们的研究必须有所承认。

各种研究思路、技术成就和试验材料在病毒学领域立即产生了两种影响。首先,它们使科学家们开发出脊髓灰质炎疫苗,这是第一种在细胞培养中产生的疫苗。1798 年至1949 年,使用的所有疫苗(天花、狂犬病、黄热病、流感)都是在动物或含胚鸡蛋中培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在长颈瓶中培养的猴肾细胞中生长的。其次,为研究病毒进行的细胞培养开始了分子病毒学的新时代。对培养中的动物病毒的第一次空斑检验是用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的。它使科学家们对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了与当代对噬菌体一样的详细和重要的分析。

1.4 现代时期:1960 年至今

在此期间,科学家们对病毒中重组DNA 的革命发现了逆转录酶,绘制出SV40 病毒限制性内切酶图谱,通过DNA 克隆将血红蛋白克隆入SV40 病毒,研究基因治疗针对SV40 病毒,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将λ噬菌体载体用于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克隆等重大突破性试验进展。在肿瘤病毒学中分离到引起人类肿瘤的病毒EB 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卡

波氏肉瘤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以及鲁斯氏肉瘤病毒癌基因的发现。在疫苗研发中成功研制出沙克和萨宾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乙肝病毒疫苗一重组亚单位疫苗,预防病毒感染和肿瘤,首次用于消灭的疾病天花病毒疫苗。不断的新药开发也为与人类病毒的斗争带来了曙光,比如针对胞疹病毒一2 的药物、蛋白酶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一HIV 病毒的鸡尾酒疗法、干扰素-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及多发性硬化症等。

人们不断探索威胁人类的流行病病毒,它的进展包括探知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漂移和及变异、首次对AIDS 的描述、1983 年和1984首次发现HIV 病毒、朊病毒病的认知及其机制的解释、用高通量核普酸测序的方法阐明病毒和病毒毒力的进化关系等。[4]

现代病毒学主要是以细胞培养研究发展起来的,它十分详细地描述了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学家们证明了病毒基因组或病毒蛋白质与宿主细胞蛋白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如前所述,这使人们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工具对受感染或未受感染宿主细胞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探索。随着这种方法的成熟,这些问题变得更为详细,不再是一般人感兴趣的问题,因此,病毒学家们又重新研究自然宿主动物,或者相关的动物模型,探讨新的问题。利用一些病毒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影响病毒毒力的基因及其功能。如何减轻宿主对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症状是未来研究的主题。

2 人类病毒的研究发现

由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种类繁多。已经确定的如,伤风、流感、水痘等一般性疾病,以及天花、艾滋病、SARS和禽流感等严重疾病。还有一些疾病可能是以病毒为致病因子;例如,人疱疹病毒6型与一些神经性疾病,如多发性硬

化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之间可能相关。此外,原本被认为是马的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因子的玻那病毒,现在被发现可能能够引起人类精神疾病。

不同的病毒有着不同的致病机制,主要取决于病毒的种类。在细胞水平上,病毒主要的破坏作用是导致细胞裂解,从而引起细胞死亡。在多细胞生物中,一旦机体内有足够多的细胞死亡,就会对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虽然病毒可以引发疾病,却也可以无害地存在于机体内。例如,能够引起感冒疮的单纯疱疹病毒可以在人体内保持休眠状态;这种状态又被称为“潜伏”,这也是所有疱疹病毒(包括能够导致腺热的艾伯斯坦-巴尔病毒和能够导致水痘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特点。进入潜伏状态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苏醒”后,能够引起带状疱疹。

一些病毒能够引起慢性感染,可以在机体内不断复制而不受宿主防御系统的影响。这类病毒包括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受到慢性感染的人群即是病毒携带者,因为他们相当于储存了保持感染性的病毒。当人群中有较高比例的携带者时,这一疾病就可以发展为流行病。

流行病学研究是用于在病毒性疾病爆发时及时切断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染链。防治措施是针对病毒的传播方式进行控制。发现病毒源和鉴定病毒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一旦病毒被鉴定,其传播就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阻断。当没有可用的疫苗时,改善环境卫生以及采取消毒措施也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传播。通常受感染的病人需要与其他健康人群隔离开,而对有接触过病毒的人需要进行隔離檢疫。大多数人和动物的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在这一期间,不会有患病的迹象和症状。病毒性疾病的潜伏期从几天到几个星期不等,但多数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已经得以确定。在潜伏期之后,会有一段“可传染期”,即此

期间受感染的个体可以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个体。对于了解可传染期和潜伏期的长短对于控制疾病的爆发也非常重要。当疾病爆发导致一个人群、社区或地区中有反常的高比例患病者时,这一疾病就被称为流行病;如果疾病传播到世界范围则被称为瘟疫。

病毒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原因之一。与人类癌症相关的主要病毒有人類乳突病毒、乙肝病毒、艾伯斯坦-巴尔病毒和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肝炎病毒可以诱发慢性病毒感染从而导致肝癌。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可以导致热带痉挛性瘫痪和成人T细胞白血病。人類乳突病毒是子宫颈癌、皮肤癌、肝门癌和阴茎癌的成因。在疱疹病毒科中,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能够导致卡波西肉瘤和体腔淋巴瘤。[5]

3 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3.1 天花的消失

人类历史上十大传染病之一天花由同名病毒——天花病毒(Variola virus)引起。天花之所以在历史上造成如此之大的伤害与天花的特性密切相关。天花病毒繁殖速度快,而且是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速度惊人。天花病毒有不同的种类,对人类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感染。大多数的天花患者会痊愈,死亡情形常发生在发病后1或2周内,约有30%的死亡率。[6]

到目前为止,对天花还没有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感染天花的病人通常是以支持疗法进行治疗,例如静脉注射电解质、营养品或以药物控制高烧或疼痛,同时也会以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天花病毒后随之而来的细菌感染问题。

采用接种的方法来预防天花由来已久。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孙思邈用取自天花口疮中的脓液敷着在皮肤上来预防天花。到明代以后,人痘接种法盛行起来。

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了一种危险性更小的接种方法。他成功地给一个8岁的男孩注射了牛痘。现在的天花疫苗也不是用人的天花病毒,而是用牛痘病毒做的,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的抗原绝大部分相同,而对人体不会致病。1979年10月26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病,并且为此举行了庆祝仪式。

3.2 流感防治之道

疫苗接种目前仍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当疫苗和正在流行的流感病毒抗原匹配良好时,在65岁以下的健康人群中可预防大约70%一90%的疾病发生。老年人注射疫苗后抗体滴度较低,对流感相关上呼吸道感染仍保持易感,但疫苗对预防下呼吸道病变和并发症仍有效。疫苗必须在流感季节到来之前接种,且需甸年接种,但一般不推荐全民接种,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推荐在下列人群中接种疫苗:(1) 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2)可能传播流感给高危人群的人。目前进入临床应用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有扎那米韦和奥司他韦,它们对甲、乙型流感均有效。患流感后应尽早就医,适当隔离,以减少传播。患者外出就医或到其他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并应尽量避免集中就诊。流感流行期间,应暂停集会和集体娱乐活动。对婴幼儿、原有心或肺慢性疾病患者、孕妇和老年人,应重点保护。一般人最好戴口罩,口罩要求用七层纱布制成,并每日换洗。[7]

3.3 禽流感的防治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约为

33%。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区域间的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

治疗方法:

(一)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的药物,避免引起儿童Reye综合征。(三)抗流感病毒治疗应在发病48小时内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四)中医药治疗参照时行感冒(流感)及风温肺热病进行辨证论治。

3.4 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婴传播及性传播,皮肤粘膜破损传播也有一定比例,如纹身、扎耳洞、内窥镜检查等,血液制品现已严格控制,传播可能性大大减少,不规范输血及血制品时才有发生。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不容忽视。随着乙肝疫苗在新生儿中的大力推广,及其它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母婴传播得到极大控制。目前HBV-DNA阳性母亲分娩约有百分之九十通过干预成功阻断母婴垂直传播。HBV感染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及拥抱、握手、共用厕所等不会感染HBV。为防止乙型肝炎的传播,在输血时应严格筛除乙型肝炎抗原阳性献血者,血液和血液制品应防止乙型肝炎抗原的污染,注射品及针头在使用之前应严格

消毒。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乙肝能经吸血昆虫,如蚊虫、臭虫叮咬传播。

[8]

治疗用药要从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不良反应)、耐药基因屏障和价格四个方面综合考虑。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一线用药推荐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甜FN)、恩替卡韦(ETv)或TDF,二线药物为替比夫定(L—dT)。对高病毒载量患者应优先考虑使用核苷(酸)类药物。对肝硬化失代偿、肝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推荐联合使用核苷(酸)类药物。对妊娠患者,可考虑给予LAM或L—dT,以降低HBV垂直传播的风险。对初治患者不提倡使用核苷(酸)类药物的从头联合治疗。核苷(酸)类药物可以减少耐药发生和提高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但不能显著提高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有学者提出有必要进行强效核苷(酸)类药物的联合治疗研究。[9]

3.5 艾滋病的预防与治疗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预防HIV的方法

①传染源的管理: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HIV抗体,医疗卫生部门发现感染者应及时上报,并应对感染者进行HIV相关知识的普及,以避免传染给其他人。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应进行消毒。

②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禁止性乱交,取缔娼妓。严格筛选供血人员,严格检查血液制品,推广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严禁注射毒品,

尤其是共用针具注射毒品。不共用牙具或剃须刀。不到非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

③保护易感人群:提倡婚前、孕前体检。对HIV阳性的孕妇应进行母婴阻断。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艾滋病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而且需要终生服药。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保存和恢复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和HIV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艾滋病的治疗尚无特效的病因疗法,也没有疫苗预防接种,但总的治疗原则为抗感染、抗肿瘤、杀灭或抑制HIV病毒、增强机体免疫机能。艾滋病治疗在临床上可分为免疫调节及免疫重建治疗、

抗感染治疗、抗肿瘤治疗、针对性药物治疗法、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治疗。

艾滋病的治疗在目前一方面是抑制病毒,增强免疫功能,另方面是抗感染,抗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现在最常用的是叠氮胸苷、双脱氧肌苷和双脱氧胞苷等,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感染早期如联合使用上述药物则效果更好。但是以上药物均系国外生产,且价格很贵,国内很少使用。其他免疫调节药物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和丙种球蛋白等,都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感染和增强免疫调节的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还可使患者淋巴细胞数增加,改善人体免疫功能。[10]

病毒学研究的任务在于阐明病毒的性质及其与宿主的关系,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病毒,了解生命的一些基本问题、预防和控制各种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和流行、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等。病毒研究在控制传染性疾病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继根除天花后,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预测近期将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病毒学研究探索时代的科学家应该受到赞誉,他们的描述非常接近于现实,由于看不到,只能靠对宿主产生的影响而推断微生物的存在。病毒学的100年历史构筑了新的概念,提出了对生命进程的新见解。

面对当前病毒学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采取适宜的应对策略是提交给当代世界病毒界的一个重大课题。传统的病毒学理论和以病毒细胞培养技术[11]所带动的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二十世纪病毒学的发展并在其中占据了主流,解决了大多数问题。而留给二十一世纪病毒学待解决的难题多是原有理论和技术所无法解决的,因而需要新的理论发展和技术创新,这是当代病毒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借助前人对病毒学研究和发现的成果,以及针对各类病毒性疾病开发出的药物和医学手段,目前的人类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可以在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中更上一个台阶,从而完成病毒学家肩负的保卫人民生命健康和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小纯等.病毒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 董宗祈.临床医学病毒学的研究和应用.中国现代医生[J].2008,46(18).

[3] 李大伟.我国植物病毒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植物保护[J].2010,36(2).

[4] 徐瑞裴.病毒学发展史[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5] 张卓然,倪语星,尚红.病毒性疾病诊断与治疗[M].科学出版社.2009.

[6] 谭晓东.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紧急防治流感与禽流感[M].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8] 谭诗文.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M]. 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9] 徐东平.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传染病信息[J].2008,2l(6):321-323.

[10] 桂希恩.生命要设防·预防艾滋病知识普及读本[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1] 邵一鸣.病毒学面临的挑战及其在新世纪发展的机遇.中国病毒学[J].2004,19(3):291-292.

病毒学论文

辽宁大学 病毒学课程综述 设计题目:关于禽流感病毒及其概述姓名:邹虎山 学号:121303111 院系:生命科学院 专业:生物技术(1)班 课程号:1330472 教师:郑方亮 2014年6月5日

关于禽流感病毒及其概述 邹虎山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技术1班) 摘要: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这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不仅是鸡,其它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最早的禽流感记录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疾病更名为禽流感。禽流感被发现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的地区,往往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关键词:禽流感;致病性;感染;人流感;免疫 0引言 禽流感病毒(AIV)属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甲、乙、丙3个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多发于禽类,一些甲型也可感染猪、马、海豹和鲸等各种哺乳动物及人类;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则分别见于海豹和猪的感染。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9N2、H7N7,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要预防禽流感病毒,除了要勤洗手,减少接触家禽,食用家禽应当彻底煮熟以外,建议可以适当饮用星群夏桑菊。星群夏桑菊含有“夏枯草、桑叶、菊花”三味优质中药,能提高人体对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被誉为“中药达菲”;在2009年,独家获得了国家防治流感、禽流感的专利号。 1:病原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鸡、火鸡、鸭、鹅、鹌鹑等家禽的传染病,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1]。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发病情况轻重不一,从急性败血性死

国内外病毒学杂志刊物一览表

国内外病毒学杂志刊物一览表 2009-05-31 08:58 1.Acta Virologica (Acta Virol.)《病毒学报》 由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出版,创刊于1957年,为双月刊,刊载有关研究方面的论文和简报、书评。稿件多来自捷克斯洛伐克、苏联及东欧国家,偶尔也发表美国、英国、日本及中国作者的资料。有俄文版和英文版两种。2.Antiviral Research (Antiviral Res.)《抗病毒研究》 《抗病毒研究》于1981年创刊,双月刊,主要刊登用疫苗、干扰素、血清疗法,化疗法及生理的对人、动物和植物的病毒感染的控制,宿主的抗病毒机理等评论性文章。用英文发表。 3.Archives of Virology (Arch Virol.)《病毒学文献》 《病毒学文献》于1939年创刊,是病毒学杂志中最早出版的一种,原刊物的名称为“Archiv fur die Gesamte Virus-forschung”,一直沿用至1975年,为季刊,刊登有关人类、动物和植物病毒学的基础研究及有关方法方面的论文,用英文、法文或德文发表。 4.Intervirology《国际病毒学》 《国际病毒学》创刊于1973年,月刊,主要刊载有关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分类、植物病毒、无脊椎动物病毒、动物病毒、人类病毒、噬菌体的遗传、流行病学、免疫和肿瘤病毒等方面的原始论文、评论、简报及书评。用英文发表。5.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J.Gen.Virol.)《普通病毒学》 《普通病病毒学》创刊于1967年,月刊,刊登感染各种宿主的各类病毒的结构、遗传、分类以及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方面的基础性论文。英文出版。6.Journal of Medical (J.Med.Virol.)《医用病毒学》 《医用病毒学》创刊于1977年,每年8期,主要刊登人类病毒感染的应用基础性研究文章,其中肝炎病毒的免疫学研究,报导较多。用英文出版。7.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J.Virol.Methods)《病毒学方法杂志》《病毒学方法杂志》创刊于1980,月刊,刊载有关病毒学研究方法与应用技术方面的原始论文和评论。用英文出版。 8.Journal of Virology (J. Virol.)《病毒学杂志》 《病毒学杂志》创刊于1967年,月刊,刊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肿瘤病毒、噬菌体的形态学、物理化学、复制、免疫、遗传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论文。用英文发表。 9.Virology《病毒学》 《病毒学》创刊于1955年,月刊,刊登各种类群病毒的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的性质、病毒复制、病毒遗传;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等研究论文,偏重于基础研究。英文出版。 10.Virus Genes《病毒基因》 《病毒基因》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美国出版,刊登有关病毒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论文。英文发表。 11.Excerpta Medical, Section 47:Virology《医学文摘,第47部分:病毒学》《医学文摘,第47部分:病毒学》创刊于1971年,每年出版10期,摘录各国期刊发表的有关文献,共分病毒学的综合问题、分类与鉴定、流行病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血清学与过敏性等。用英文发表。 12.Virology and AIDS Abstracts《病毒学与艾滋病文摘》

病毒学9

《病毒学》论文关于朊病毒的研究 年级:2011级 姓名:韩蕾 学号:20114083012 日期:2014年5月

摘要: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构成的可能自我复制并具有感染性的亚病毒因子,是造成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多种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疾患的元凶。它不含核酸,所以其特性、结构和致病机理具有特殊性,并且朊病毒的遗传具有多样性,即造成了朊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的传播障碍。本文将对朊病毒的疾病防控研究阶段性成就与最新进展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字:朊病毒、致病型朊病毒蛋白、细胞型朊病毒蛋白、 朊病毒的发现 人类在18世纪就发现了朊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疾患,但却一直无法分离出朊病毒病原。这因为朊病毒不含有核酸和脂类,只是有侵染性的疏水性蛋白颗粒。直到美国学者S.B.Prusiner于1982年研究羊瘙痒病时发现,这类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由一种分子质量为27~30ku的不含核酸的糖蛋白质分子感染所引发的,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短杆或纤维状结构,被称为朊病毒(Prion)[1]。由于发现意义重大,S.B.Prusiner在1997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朊病毒是一种新型的蛋白侵染因子,可导致人和动物的神经元退化变性、脑组织海绵体化、胶质细胞增生及细胞内的朊病毒的自身累计等。许多致命的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退化症均与此病原有关,如人的库鲁病(Kuru)、克雅氏症(CJD)、和动物的羊瘙痒病(Scrapic)、疯牛病(Mad Cow Discasc)麋鹿慢性消耗性疾病(CWD)等[2]。 朊病毒的结构 纯化后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被称为朊病毒蛋白(PrP)朊病毒蛋白有2种构型,即致病性朊病毒(PrP Sc)和细胞型朊病毒(PrP C)。 致病型朊病毒蛋白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7×10?~3.0×10?的蛋白质,具有抗蛋白酶K水解的能力,特异地出现在被感染的脑组织中,是患者脑组织呈现淀粉样空斑。致病型朊病毒蛋白中含有43%的β-折叠和30%的α-螺旋,在细胞型朊病毒的构象改变过程中,二硫键保持完好,主要的转变部位在90~112位的氨基酸残基[3],这里的α-螺旋转变为β-螺旋,二维结晶结构呈六边形,N-端的β-螺旋位于六角单元内,与位于边上的第二α-螺旋、第三α-螺旋及位于单元间的糖基相对称[4] 细胞型朊病毒蛋白相对分子质量3.3×10?~3.5×10?,含有1对二硫键和2个N型复合寡糖连。二硫键和糖基化的残基都在C端。N端含有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序列,C端含有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糖基磷酸肌醇锚受体结合位点(GPT)[5],说明它是一种膜糖蛋白。朊病毒的致病机理[6] 关于朊病毒的致病机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个是由于PrP C正常功能的缺失,另一个是由于PrP Sc的过度增殖而产生神经毒性。除此之外,还有拟病毒假说与联合假说等等。 1.1 PrP C正常功能的缺失 PrP C的编码基因在小鼠中位于2号染色体,在人类位于20号染色体。PrP C在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肌细胞、白细胞等多种细胞中表达。关于PrP C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目前发现其可能在神经系统、T细胞信号转导及核酸代谢等方面发挥一定作用(王小凡,2005)。 1.2 PrP Sc的神经毒性 PrP Sc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其中PrP106-126称为神经肽,单独这一段小肽也能使在体

病毒学论文

病毒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科学家们在更广的领域展开了对病毒的研究,进而发现了病毒与人类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医学领域——一方面,病毒给人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病毒也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丰富的课题,使得他们在研究中不断的进步,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从另一个层面上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病毒种类繁多,与人类的健康与发展密不可分。 关键词病毒人类关系 一、病毒病成因 生理学奖获得者勒得伯格说过一句森然凛冽的话:“对人类在这个星球的继续统治构成最大而唯一威胁的是病毒。”[1] 1、环境因素 人类癌症的15%是直接由病毒导致的,可以说是除了烟草之外的第二大致癌因素。至于在病毒传染性疾病方面我们最常见的是流感,尽管流感似乎并不怎么可怕一般多喝水.撑几天就过去了。但是从艾滋病到目前最为猖撅的非典型肺炎病毒的狰狞面目一次又一次地进入我们的梦境.似乎是要提醒我们人类—这个地球上最复杂的生物,要破坏人类的似乎很完美的机体,并不一定需要像人类自己发明的大规模自杀性工具--核武器那样的高度复杂的玩意,作为最简单的生物病毒就够了。 由于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常常也造成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和都市化 ,是导致新的病毒性传染病产生和流行的重要原因。随着森林的大面积开发 ,工业和生活污染的加剧自然环境必然受到影响 ,使人类接触到一些以往很少遇到的虫媒和带病毒动物而遭受感染病毒性传染病的。西方国家 18 世纪开始到 20 世纪快速工业化,都市化为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近几十年世界上许多地区还在重蹈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覆辙 ,正是目前发达中国家传染病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2]。特别是非洲国家 ,由于经济落后 ,再加上连年战乱 ,人们为了生存大量砍伐热带雨林、造田盖房 ,也是新的病毒性传染病不断出现的原因。另外全球化的影响使病毒性传染病迅速出现全球效应,全球化也是近年来非常时髦的术语,它意味着在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领域中,传统的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被打破。与此相应对新病毒性传染病产生

动物病毒学课程论文

动物病毒学课程论文 王小小:电镜技术在动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电镜技术在动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王小小摘要:对于常见动物病毒的检测,常使用的方法是血清学检测、生物学接种及病原分离等。但对于一些新生疫病的检测,尤其用血清学检测时,于手中不一定具备与该疫病相对应的抗体,往往不能马上进行检测。为了及时控制和扑灭新生疫病,必须尽快地确定病原。电子显微技术问世及其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应用电镜技术检测动物病毒过程中的取样部位及时间、制样方法、电镜下病毒的识别方法及常见病毒的形态特征和鉴别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为同行们使用电镜技术检测动物病毒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关键词:电镜技术,动物病毒,取样,制样,检测前言

已有学者应用电镜技术对形态特征性强的动物病毒感染的动物病毒病进行了诊断[1]。尤其对于混合感染的和新发现的病毒病的检测,电镜技术优于优于其他任何一种方法[2]。虽然常规的血清学特异性诊断是比较快速和准确的,但一次只能检出一种病原,且对于新生疫病,当手头上不具备相应的血清时,更是束手无策[3]。若使用电镜进行检测,凡在病料中有什么样的病原就能检出什么病原。因此,对病料的取样部位及时间、制样方法、电镜下病毒的识别方法的探索,对于使用电镜技术检测动物病毒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指导意义。 1.病料的取样部位及时间[2,3] 要想获得高检出率,病料的取样部位及时间是关键。取材应根据各种病毒在动物体内分布的位置特点来确定,采集相应的组织或在特定部位取材,且要力求准确。例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采取感染鸡的法氏囊粘膜层,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最好取感染仔猪的小肠粘膜层等。如取材的

病毒学期末论文

干扰素的治病机理及相关副作用的讨论 (XXX 国际XXXX 生物技术) 摘要:1980年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会给干扰素下如下定义:干扰素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抗病毒的活性蛋白,其活性的发挥又受细胞基因的调节和控制,涉及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干扰素本身不能直接灭活病毒,干扰素是通过激活细胞基因来发挥活性的,换言之,干扰素作用于细胞后,是后者的某些基因被激活产生多种其他蛋白质,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本文主要从干扰素目前的疾病研究出发,探究干扰素的治病作用,但同时应关注干扰素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最终总结要合情合理地使用干扰素。 关键词:干扰素;抗肿瘤;治病;不良反应 The Treatment Mechanism of Interferon and the Discussion of Its Side Effects. (Hu Yuze international class 1504 Biotechnology) Abstract:In 1980, IFN naming committee gave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IFN is a kind of acti ve protein with broad-spectrum antiviral activity on the same cell. Its activity is regulated and controlled by cell genes, involving RNA and protein synthesis. Interferon itself cannot directl y inactivate the virus. Interferon activates cell genes by activating cell genes. In other words, a fter interferon acts on cells, some genes of the latter are activated to produce many other prote ins, thereby blocking the replication of viru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urrent study of interfer on's disease, explores the effect of interferon on the treatment of interferon, but at the same ti m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interferon. The final conclusio n is to use interferon reasonably. Keyword:Interferon; antitumor; cure of disease;Adverse reactions. 干扰素的发现是与干扰现象有关。人们发现病毒在自然条件下是严格的在细胞内复制,在两个以上病毒混合感染,同一宿主细胞,往往可以观察病毒之间相互拮抗现象,即一种病毒的复制,可被另一种病毒的复制所抑制,这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也是病毒之间生存竞争的一种极其普遍现象。对于病毒干扰现象的分子机制,以及寻找引起

病毒学课程论文

综述人类病毒的预防与防治 病毒是一类既具有生物大分子属性和生物体基本特征,又具有细胞外感染性颗粒形式和细胞内繁殖性基因形式的十分独特的生物类群。它是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1] 病毒学(virology )这门学科经历了明显的发展历程,由于病毒具有引起疾病的特点因而也会影响其宿主的历史及进化。作为一独立于20世纪50年代后建立起来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手段的日趋完善,病毒学的研究日益深入和广泛,在此基础上,派生出许多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病毒学专业学科,如医学病毒学、动物病毒学或兽医病毒学、植物病毒学、昆虫病毒学、肿瘤病毒学、细菌病毒学和病毒生态学和分子病毒学等。 人类感染病毒所产生的医学方面的影响己经改变了我们的历史,这也归结于很多病毒学家对研究、了解并最终消灭病毒所进行的出色的工作。现代病毒学研究出现的发展趋势包括病毒功能基因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病毒分子病理学研究、朊病毒分子生物学与疾病控制以及DNA疫苗的研究。病毒学家己经证明了生命过程的新原则,并为科学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很多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及研究工具均来源于对病毒及其宿主细胞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病毒学发展史中各重要阶段加以介绍,并对人类病毒的预防与防治作出简要的阐述。 1 病毒概念的发展史 1.1初期(1886-1940)

19 世纪后半叶发现了细菌、真菌及原虫多种微生物。早在1840 年,吉廷根大学的著名德国解剖学家加克比·亨乐(Jacob Henle )假设,可能存在多种感染性因子,它们可以引起特殊的疾病但由于体积太小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2]当时由于缺少能证明这类感染因子存在的任何直接证据,他的观点一直未被接受。这时候微生物学领域的三项重要的进展共同为亚显微因子概念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舞台,这后来被称为病毒(virus )。 1.2植物病毒与噬菌体发现与研究时期(1929 -1956 ) 烟草花叶病毒及其相关的植物病毒对于研究病毒起源和病毒学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 世纪头几十年,科学家发明了纯化酶(蛋白质)的方法。病毒的第一张“图片”来自X 光结晶拍照,图片显示棒形晶体有一个不变的直径,以六边形排列,里面含有RNA 和蛋白质。[3]病毒(即烟草花叶病毒)的第一张电子显微照片是用德国制造的一台显微镜拍摄的。这些照片都证实了病毒颗粒的棒形结构。 加拿大医学细菌学家费利克斯·德赫雷尔对痢疾患者的粪便进行过滤,很快从过滤的乳状液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并且加以培养。细菌不断生长,覆盖了培养皿的表面。德赫雷尔偶然观察到清楚的圆点,上面没有长出任何细菌。他把这些东西称为乳样斑,或称为噬斑。德赫雷尔把这些使细菌形成噬斑的病毒称为噬菌体,紧接着他发明了病毒学研究领域沿用至今的方法。 1.3动物病毒研究发展早期(1989-1965) 科学家们发现了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可滤过病原体,这种病原体只在活动物组织中复制。确实有一些惊人的发现,例如由蚊虫为媒介传播的黄热病病毒,受感染组织中可见的特殊病理包涵体(病毒),甚至可引起癌症的病毒

病毒学论文--烟草花叶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摘要: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又译为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专门感染植物,尤其是烟草及其他茄科植物,能使这些受感染的叶片看来斑驳污损,因此得名(mosaic为马赛克,也就是拼贴之意)。19世纪末期人们已知有某种威胁烟草作物生存的疾病,但直到1930年才确知此病毒的存在。是烟草花叶病等的病原体,属于Tobamovirus群。烟草花叶病和番茄花叶病早为一般所了解。叶上出现花叶症状,生长陷于不良状态,叶常呈畸形。如今通过大量实验的积累,已总结出了大量的防治经验。 关键词:烟草花叶病毒综合防治 前言:烟草花叶病严重危害烟叶产量和品质, 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成为优质烟叶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 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烟草花叶病防治措施成为烟草生产上的迫切任务。此篇文章将对烟草花叶病毒作详细的介绍以及综合防治,综述了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发展进程。 正文: 1烟草花叶病毒概论 1.1烟草花叶的分类地位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作为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代表种,其研究始于一个多世纪前。Mayer(1886年)

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并通过实验证明其汁液具有传染性。伊凡诺夫斯基(1892年)(D.1.Iwanowski)首次证明:TMV是由滤过性病原体(病毒)所引起的。1898年,“病毒学之父”——贝叶克林(Beijerinck)研究发现:TMV不属于细菌,也不是微小体,是一种可滤过性的病原,一种“传染活液”或“病毒”。斯坦利(w.M.Stanley)发现病原体是蛋白质,1935年他首次从病叶榨汁中分离到病毒状结晶,并发现这种蛋白质还含有核酸,并确定病原就是TMV。他因为这一发现获得诺贝尔奖。1939年,贝杰林克(Kansche)借助电子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杆状的TMV粒体。此后,在病毒形态结构、理化特性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将TMV作为一种模式材料,对病毒学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最早被提纯的病毒是TMV,最早被证明其RNA携带有遗传信息并具有侵染性是TMV。TMV也是第一个被发现可以自我组装的病毒,TMV外壳蛋白(CoatproteincP)是第一个被测序的病毒蛋白。首例抗性转基因植株也是由TMvCp介导的。 1.2烟草花叶病毒的病原形态 TMV为杆状病毒,大小300*18(nm),病毒粒体存在一中央空洞区,直径4nm。核酸(RNA)和外壳蛋白是TMV病毒粒体仁要组分,2130个相同亚基组成外壳蛋白,每个亚基长7nm,含158个氨基酸,端部稍细,呈椭圆形,直径2.3nm,分子量为17.6kDa。亚基呈右手方向排列,呈单一螺旋状,螺旋间距为 2.3nm,一圈由16又1/3个亚基组成,共130圈,排3圈螺旋重复一次,所以

郑华丽病毒学论文 4

病毒感染与宿主细胞凋亡的关系 10生物科学一班郑华丽 10102051044 摘要:病毒感染与宿主细胞凋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细胞凋亡在维护机体正常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宿主细胞的凋亡,导致被感染细胞的死亡和病毒的清除;而有的病毒为了生存与扩散也会抑制宿主细胞凋亡。在病毒感染引起细胞凋亡或抑制细胞凋亡的过程中有,许多基因和蛋白得到表达,并参与作用。另外,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该过程。本文对细胞凋亡与病毒感染关系相关研究的整合汇总,能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关键词:细胞凋亡;病毒感染 1. 病毒感染诱导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是一生理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既可自发产生,也可由特殊介导物在一定条件下诱导产生。 病毒(virus)是一种非细胞型的微生物,体微小,结构简单,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缺乏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敏感的活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为严格细胞内寄生。病毒侵入机体并在易感细胞内复制增殖,与机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细胞后,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表现出不同的反应:(1)细胞无明显变化;(2)因病毒的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 ),引起细胞损伤、死亡;(3)引起细胞增生,继而使细胞死亡或使细胞继续生长失去生长控制,转化为癌细胞。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病毒感染诱导细胞凋亡。另一方面,病毒感染抑制细胞凋亡。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病毒感染诱导和抑制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述。 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多由病毒编码的蛋白产物直接诱导,其次是病毒感染机体后,刺激机体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反应间接诱导。其机制是病毒感染细胞后通过关闭或干扰宿主细胞正常合成代谢诱发细胞凋亡,或由病毒编码的蛋白因子直接作用于细胞与凋亡有关的因子及蛋白水解酶而诱发细胞凋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病毒学论文

乙肝病毒的血液和性传播机制 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是世界卫生组织关注的问题。 中国是乙肝的高发地区之一, 乙肝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 BV ) 携带率高达 10%~15% , 孕妇合并乙肝的发病率为0. 025% ~1. 600%。妊娠合并乙肝可导致母 婴传播、妊娠反应加重、妊娠高血压、胎儿畸形、流产、早产以及新生儿死亡等,是严重威胁母亲及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本文从血液和性方面研究乙肝病毒的传播。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疾病传播;机制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传染病,发病率高,我国受感染人数达7亿以上,不仅直接影响人群的健康,甚至还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其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极大[1] ,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工作和学习。 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制品、不洁注射及围产期母婴垂直传播感染的。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10%~15%,约1.2亿人,其中1/4的人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我国现有慢肝患者1200万,每年死于肝病者约30万,其中半数为肝癌。 1 .医源性传播 医源性传播是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它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他物品,或意外地接触污染的血液和体液等途径,在医疗活动中使乙肝病毒经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而感染[2]。在乙肝的流行中,大量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种而引起的感染。通过注射,手术,采血,拔牙,内镜检查,预防接种,针刺,文身,各医疗器具,外环境,污水,甚至工作人员的手而传播乙肝。少至10-7~10-6/mlHBeAg阳性的血清,即可引起感染。有报道血液透析工作人员的HBV携带者和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医护人员皮肤不甚被带有HBeAg阳性血液的针头刺破后,很容易造成感染。血液透析室,肾移植室,口腔科,肿瘤科和接触血液的生化,血液实验室的工作,已经成为高危险职业。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发生改变,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不同乙肝病毒流行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增加;社会经济状况改善,医疗服务项目增加,增加了医源性传播; 1.1 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输入被HBV污染的全血、血清、血浆、血小板、凝血因子,注射或输入人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都会引起乙肝传播。上海市的12所医院中,在透析室经两次透析的病人100%感染了乙肝[3]。近年来对献血员的HBsAg筛选制度,使输血后乙肝的发病率明显减少,但尚未完全杜绝,用灵敏的RIA或EIA方法检测HBsAg,虽可排除绝大多数有感染的血液,但是有少数HBV DNA阳性,而HBsAg阴性的血液仍可引起感染。 在特殊的情况下医务人员也可以将乙肝病毒传给病人,如美国某一地区,4年中有71例乙肝病人在发病前2-6个月曾经治疗过牙病,其中55例病人可以追踪到同一个牙医。检查显示这位牙医血中带有乙肝病毒,虽然他的唾液、尿、粪便中未找到病毒,器械消毒可靠,但就是由于他经常不戴手套操作导致感染。后来这位牙医操作时戴上手套,此后经过他治疗的病人再未发生过乙肝。 1.2 经被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 使用被乙肝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物品也是乙肝医源性传播的主要方式[4]。因此在化验采血、注射、预防接种、针刺、拔牙、各种内镜检查时,如消毒不严,共用器械,直接接触阳性的血液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均可引起乙肝传播。 2 . 性接触传播

病毒学课程论文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 13 -20 14 学年第 1 学期《病毒学(Virology)》课程论文 课程号:2522450 任课教师朱甫祥成绩 正文 浅谈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狗、马、猪及禽类等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分类学上,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病毒最早是在1933年由英国人威尔逊·史密斯(Wilson Smith)发现的,他称为H1N1。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酶。数字代表不同类型。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是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代表种,简称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例如1918~1919年的大流行中,全世界至少有2000万~4000万人死于流感;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较低;丙型流感病毒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甲型流感病毒于1933年分离成功,乙型流感病毒于1940年获得,丙型流感病毒直到1949年才成功分离。 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其中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又称A型流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又称B型流感病毒 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C virus),又称C型流感病毒 感染鸟类、猪等其他动物的流感病毒,其核蛋白的抗原性与人甲型流感病毒相同,但是由于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的分类只是针对人流感病毒的,因此通常不将禽

病毒学结课论文

病毒学结课论文 题目:朊病毒的研究进展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学科门类理学 专业生物技术 学号2011445003 姓名侯红霞 指导教师陈川 2014年1月12日

朊病毒的研究进展 侯红霞2011445003 生物技术1班 摘要 朊病毒是一种新型的蛋白感染因子,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从而引发哺乳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如羊瘙痒病、疯牛病、库鲁病等。该毒体被摄入后破坏脑组织结构,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不可医治。本文主要叙述了朊病毒的发现,特征,治病机制等,并对朊病毒研究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朊病毒发现特征治病机制意义与展望 朊病毒又称朊毒体、蛋白质侵染因子,是一类仅由蛋白质构成的感染性物质,不含核酸,可自我复制的一类病毒,被归类为亚病毒因子。朊病毒是已发现病毒中最小的病毒,并且对一些物理、化学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不受干扰素干扰,因此朊病毒的研究与治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研究出彻底治疗朊病毒的有效方法,只能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一朊病毒的发现 1730年,在欧洲某些地区的羊群中出现一种疾病,被传染的病羊身体运动平衡性失调,最终瘫痪、死亡。由于病羊不停地在栅栏和墙上摩擦挠痒,因此得名“羊瘙痒病”。20世纪后羊瘙痒病仍然在英国和法国的某些农场中流行蔓延,但是人们对其发病机理毫不了解,无可适从[1]。195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盖达塞克在新几内亚地区的库鲁人部落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库鲁病”的怪病,表现为协调功能丧失,直至痴呆死亡。盖达塞克实地考察后发现当地人有食死者脑组织的习俗,并在患者脑组织中发现有失去功能的“淀粉样蛋白”,但未发现常见的致病因子。1963年盖达塞克研究小组以大猩猩为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库鲁病的病原体不具有DNA或RNA特性,可能是蛋白质,而且可以传播感染[2]。盖达塞克在库鲁病流行病学上的重大研究成果使他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1972年,盖达塞克之后的另一位美国科学家普鲁塞纳,以仓鼠为动物模型研究羊瘙痒病。他用核酸酶和蛋白酶进一步证实羊瘙痒病的病原体为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朊病毒”,随后又提出了朊病毒致病的“蛋白质构象致病假说”和朊病毒可能的结构[3]。由于蛋白质作为致病因子的观点不符合当时公认的遗传中心法则,因此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认可。几年后,

病毒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流感病毒分子的研究进展学生姓名李朝阁 专业班级生物技术 学号 540903030123 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职称) 孙新城 完成时间 2011年12月56 日

流感病毒分子研究进展 摘要 2010年全世界爆发了一场影响空前的流感,甲型H1N1流行性性感冒病毒从美国,墨西哥传出,席卷了整个人类社会,回顾以往大规模流感爆发事件。西班牙流感,亚洲流感,禽流感等给全世界人们带来了恐慌,甚至死亡,科学在进步,社会的医疗水平在提高,但流感病毒无时无刻在进行着变异,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种可怕病毒的分子机构、功能组成、复制方式、致病机制,并对其预防免疫,使人类在此面对流感变异病毒是能够及时治疗。 关键词流感病毒繁殖病毒检测致病机制分子结构 Abstract Summary of a an unprecedented impact of flu broke out worldwide in 2010, influenza of pandemic influenza virus from United States, Mexico broke, swept the whole human society, Recalling previous pandemic flu outbreak. Spain influenza, Asia influenza, avian influenza, to world people brings has panic, even death, science in progress, social of medical level in improve, but influenza virus all in for with variation, therefore we needs in-depth understanding this terrible virus of molecular institutions, and function composition, and copy way, and pathogenic mechanism, and on its prevention immune, makes human this face influenza variation virus is can timely treatment. Keywords influenza virus virus propagation Virus Detection Pathogenic mechanism Molecular structure 1、引言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分类学上,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病毒最早是在1933年由英国人威尔逊·史密斯(Wilson Smith)发现的,他称为H1N1。H代表血凝素;N代表神经氨酸酶。数字代表不同类型。

病毒学论文

病毒与宿主之间的关系 摘要:本文讨论讨论的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宿主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3个方面来讲述:1、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宿主细胞氧化与凋亡。2、宿主细胞蛋白对H1N1病毒复制的影响。3、病毒蛋白对宿主细胞间的关联。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宿主;关系;氧化损伤;凋亡;致病机制病毒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病毒作为一种细胞内寄生物,病毒与宿主细胞以及机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决定了病毒感染、复制和致病的分子基础。病毒感染致病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命现象。从整体生物学观点考察,病毒感染致病涉及到病毒与机体两个复杂生物系统及其二者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病毒特异成分对宿主细胞基因组(genome)、转录组(transcrip—toine)、蛋白质组(proteome)以及代谢物组(metabolome)等的干扰和修饰作用[1],以及宿主细胞对病毒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的主动干扰和修饰作用。由于病毒与宿主细胞和机体相互作用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很难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全面地研究[2]。 在2009春爆发的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甲型H1N1病毒[3]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其遗传物质为RN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 nm~120 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4]、神经氨酸酶NA 和M2蛋白[5]。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 呈螺旋状对称, 直径为10nm。甲型H1N1病毒为单股负链RNA 病毒,基因组约为13.6 kb,由大小不等的8 个独立片段组成。尽管不同亚型之间可以组成很多种流感病毒血清型,但是可造成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血清型主要有H1N1、H1N2[6]和H3N2[7-8]。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医学测试显示,目前主流抗病毒药物对这种毒株有效。美国疾控机构的照片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阴性反应。 甲型H1NI流感病毒是一种上呼吸道病毒,它钻进人类细胞后利用人类细胞器进行自我复制,其子代病毒破壳而出,再感染其他的健康细胞,这就是甲流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