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海农业市场调研报告

青海农业市场调研报告

青海农业市场调研报告
青海农业市场调研报告

青海农业市场调研报告

基于现代农业概念,对青海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促进青海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海农业市场调研报告,欢迎来参考!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现代农业技术的生产当中,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及网络专业的教学单位,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专业教学理念,培养适应性人才,更好地服务于青海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对青海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现代农业,就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从农业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最新、最先进的阶段。现代农业科技的主要发展方向有2个,分别为宏观发展和微观发展。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从国际、国内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经验来看,发达国家不断地将新型农业技术应用到种植、畜禽和水产养殖等领域。在土壤养分调节、作物生长环境调控、配方施肥和配合饲料、品种选用、栽培与饲养管理、

病虫害防治以及产后处理等方面,都已实现工厂化,并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调控;各种形式的现代农业,如温室、塑料大棚、薄膜覆盖等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瓜果等生产。无土栽培等密集型高新技术逐步开始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农业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为主导技术的农业高新技术革命,正使未来农业由“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农业面临着观念更新、内涵深化、外延扩大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农业发展也很重视,连续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的发展分阶段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XX年,要求把农业科技作为振兴农业的一项重要事业来抓,农业生产日益科技化,使高新技术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处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青海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农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省委下发“一号文件”《关于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以“三化同步”和“四个发展”为引领,以建设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农牧业为方向,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主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关键,以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畜产品供给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着力提高农牧民富裕和文明程度,着力提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

发展十大特色农牧业,强化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推进草原生态畜牧业建设,加快示范园区建设,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农牧业基础现代化建设,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断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加快形成“一主多元”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确保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办公有场所、工作有经费、下乡有工具、服务有手段。

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人口青海人口总量少,是全国人口密度极低的省份之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青海省每平方公里仅为7.9人,人口密度仅相当于全国人口平均密度的5.7%,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高于西藏,位列第30位。但省内地区间人口分布差异很大,呈明显的东稠西疏的特点。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土地面积仅占青海省面积的2.89%,却集中了青海省64.1%的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174.75人,比全国人口平均密度高34.75人;6个民族自治州土地面积占青海省面积的97.11%,而人口只占青海省总人口的35.9%,平均每平方公里仅2.91人。 2011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68.17万人。其中:城镇262.6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2%,乡村305.55万人,占53.8%; 民族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青海省有6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实行民族自治的地区占青海省总面积98%。居住有汉、藏、回、蒙古、土、撒拉族等全国所有56个民族中的54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青海省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98%,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低于西藏和新疆,位列第3位,高于广西、宁夏、内蒙古等自治区。2011年末,少数民族人口266.9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7.0%。 文化程度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青海省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63年,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

的6.15年增加了1.48年。接受小学及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66.3%上升到2010年的79.7%,提高了13.4个百分点。 综合经济 2011年,青海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4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939.10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540.18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0.0︰55.1︰34.9调整为2011年的9.5︰57.5︰33.0。 全年青海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0.40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1.79亿元,增长37.7%;中央一般预算收入118.60亿元,增长25.2%。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67.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教育支出102.89亿元,增长24.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00亿元,增长30.3%;医疗卫生支出50.47亿元,增长29.9%;节能保护支出41.84亿元,增长14.8%;农林水事务支出104.91亿元,增长50.8%;交通运输支出148.62亿元,增长2.2倍;住房保障支出112.92亿元,增长84.8%。 农牧业 2011年青海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90.05万亩,比上年增长2.0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9.12万亩,增长1.7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76.32万亩,增长5.23%;蔬菜播种面积63.06万亩,增长4.89%。全年粮食产量103.36万吨,比上年增长1.3%;油料产量36.07万吨,下降2.3%;蔬菜产量143.6万吨,增长6.8%;豆类产量7.27万吨;药材产量2.13万吨;核桃产量43.61万吨。粮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理性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质。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在产业结构已失衡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以使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效用最大化。从《发展经济学》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农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贫困国家的大多数人都是靠土地谋生的,领导者希望通过帮助提高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劳动生产率,然后提高这些农产品销售价格,给大多数农村人口带来好处。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不仅要生产足够多的粮食养活自己,还要生产足够的粮食来供养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人口,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是现代城市部门的重要市场。农业部门以规模为特征,这个特征使得农业在手工业和其他现代化部门提供生产要素投入——主要是劳动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外汇看作是一个单独的生产要素,农业在这个要素的供应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借助于制度、市场和科技三者来实现,并且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机械化、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来逐步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贫困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农业部门已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这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和研究,以便于我们更好的分析和理解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经济国民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 一、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经验 在很多人眼里,对于发达国家经济的最初印象,都是其在经济上的强大,而经济的强大都是来自于高科技产业的支撑。但是很多人都忽视了农业经济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虽然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相比,这些贡献在发达国家的重要性总体上相对降低,但仍然不可忽视。并且在某些具体情况下,甚至可能高于发展中国家。例如,美国和法国都属于发达国家,但同时又分别为农产品出口的第一、第二大国,农产品的外汇贡献十分巨大。其中,美国的情况尤为突出,它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入国,而很多经常项目长期存在巨额赤字,农业在减少外汇赤字、平衡国际收支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的绝对值虽然稍小,但占出口总值的比例却很高,其外汇贡献也不可低估。至于农业的产品贡献,特别是食物形式的产品贡献,更不可以用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来简单地加以评价。发达国家大规模发展现代化农业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大多数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日本等,通过市场、制度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机械化、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化,都把传统农业发展成了现代农业。农业的现代化带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农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所起作用也是越来越大。 美国是一个人少地多、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凭借着发达的低价能源和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以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经营面积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美国地广人稀,人均土地资源丰富,这一资源禀赋特征使得机械相对价格长期下降,而劳动力相对价格不断上升,促使农场主不得不用机械动力替代人畜力,这种替代包含着农业机械技术的不断改进。因此美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起步首先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功率拖拉机、多功能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使得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机械化水平最高、人均经营耕地最多的农业大国。以1990年为例,人均耕地73.75公顷,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农机150马力以上。同时随着科技成果不断地应用于农业,美国农业不仅农机数量增加,而且性能不断提高,设计和制造出适应精细作业要求的农业机械,如谷物联合收割机由牵引式改为自走式,在拖拉机和其他机械上采用发动机涡轮增压、液压传动、电子监控、自动控制等新技术。此外美国农业现代化采取的措施还有:重视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注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经营集约化、产业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市场机制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

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 [论文关键词]青海特色经济思考 [论文摘要]特色经济是具备特有竞争力的优势经济。作者就青海在发展特色经济方面问题进行了具体探讨和分析。 根据西部大开发规划和工作部署,青海省确定了“ 加强两个建设,发展四大特色经济” 的基本思路。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资源特色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原特色旅游业。 一、特色经济的基本特点 特色经济中的特色是针对区域而言的,特色经济是指具有明显区域特征、且较高竞争优势的经济。特色经济的内涵也有两种:一种是指只有本区域才有条件、才能发展的经济,即“人无我有”的经济,也就是具有明显差异性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和专利制度而形成的;另一种是指本区域具有较高竞争力的经济,即“人有我廉”的经济,也就是具有明显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经济,这主要是由于管理、历史等因素形成的。特色经济一般具有可持续、外向性、名牌性等特点。首先,特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兴也忽、其亡也忽”的产业和不是特色经济。其次,特色经济具有外向性。即其销售主要是面向区外市场,而不是仅仅面向地方市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销售范围越广、销售量越大、创造的效益越好,其经济就越有特色。第三,特色经济具有名牌性。品牌能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产品一旦成为名牌产品,身价就会大幅度提高,它就有了自己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它就会成为区域经济的象征,有了特殊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名牌产品,产品都是大路货,区域经济就没有特色。 二、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基本条件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及自然、人文资源独特,具有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具备发展高原特色经济的基本条件,具体为: (一)青海有丰富的特色资源。青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高原牦牛、藏羚羊等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野生动植物也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中以沙棘等为代表,中藏药材、牛羊肉及副产品等颇具竞争优势。青海的能源、矿产资源优势日渐突出,石油、天然气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开发潜力巨大。这些都是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资源基础。此外,青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经济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中 国经济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一年。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未来五年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十二五”时期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途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困难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等诸多挑战,国家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1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时期前四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年均增产2.3%,是“八五”时期以来增产最快的时期:棉花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年均产量达726.2万吨,比“十五”时期增加33.8%;油料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08年扭转前两年生产下滑的趋势,2009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糖料生产实现较快发展,年均增产6.6%,一举打破了“十五”时期徘徊的局面;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产品生产集中度和优质品率稳步提高,畜牧和水产品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继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进~步优化。 2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年均新增1369千公顷,比“十五”时期年均新增量提高20%以上。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6.8亿人,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2.7%,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1.3个百分点:全国沼气用户达3600多万户,比“十五”时期末增加一倍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9%,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比“十五”时期末提高3个百分点。 3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全国“两基”入口覆盖率接近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下,广播电视、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书屋等文化工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扭转了“十五”时期下滑的局面;2009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口达8.3亿人,补偿支出使7.6亿人次受益,分别是“十五”时期末的4.7倍和6.2倍;2009年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4759.3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赢得了主动,也为“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 1 坚持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是党和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中央连续下发了7个“一号文件”,研究制定了“十一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分别就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等重大问题做出部署和安排,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2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是党和政府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做出的重大决策。“十一五”期间,在统筹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如果将国民经济比作一座高楼大厦,那么农业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的基础。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一个国家如果吃饭问题要依靠别的国家来解决,那么这个国家的自立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基础,在国际竞争中就会受制于人,听人摆布。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普遍性的经济规律。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条规律都是普遍适用的。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下降而改变。直到有一天,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能在工业生产中把石头、泥沙、水加工成面包、牛奶等食物,农业基础地位才会动摇。

(3)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表现在: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比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1998年发生在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以及华北的旱灾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4)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也是我

青海省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青海概况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青海省因此而得名。全省面积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辖6州、1地、1市、51个县级行政单位。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土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周边与西藏、新疆、甘肃、四川四省区接壤。青海省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省会西宁市及海东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青海省境内多山多水。主要山脉的主峰一般都在4500米以上。昆仑山是青海山脉的主体,平均海拔5500米;唐古拉山横亘在青海西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位于青海西北部;此外,还有巴额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等着名山脉。青海河流众多,境内大小湖泊2043个,水体总面积13665平方公里。 青海是一个资源富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保有储量中,有53种居全国前10位,11种居全国首位。 建国以来,青海的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以科技、教育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资源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建成。 青海的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兰青、青藏铁路贯通全省东西,有8对客运列车通往北京、上海、西安、青岛、兰州、格尔木等大中城市。公路运输已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省的运输网。民航已开通西宁至北京、乌鲁木齐、兰州、西安、广州、成都、上海、沈阳、武汉、拉萨、格尔木等地的航班。邮电、通信设备比较先进,西宁及大部分州、县的程控电话可直接通全国各地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年来,青海的研究、教育、医疗、城市建设及环保事业等发展速度较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教育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科教兴青”战略正在全面实施,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姓名:李胜海 班级:信息工程101 专业:信息工程 北方民族大学 2011.9.23.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1999年,党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青海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时期成为青海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一、经济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 (一)经济实力得以提升,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经济总量快速扩张。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超过了两位数,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全省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239.38亿元飞跃到2009年1081.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1倍,年均增长11.9%。人均生产总值由4728元提高到19454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9%。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4.8个百分点。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3.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3.0个百分点。

和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向,不断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逐步趋向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99年的17.5:39.3:43.2调整为2009年的9.9:53.2:36.9。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成为带动全省增长的主导力量。 政府财力不断增强。1999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23.04亿元。2009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66.46亿元,比1999年增长6.2倍,年均增长21.9%,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年均增速高7.9百分点,比西部开发之前十年的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速达26.9%,居全国各省市区第4位。 (二)高原特色农牧业成效喜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使农牧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显着提高,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实现了主要农畜产品自给,农业稳步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2009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07.4亿元,比1999年增长41.9%,年均增长3.6%,比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年均增速高1.3个百分点。 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农业从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种植业和牧业共同发展,农牧区经济结构由以农牧业为主转向农牧业和非农产业协调发展。2009年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39.0%,比1999年下降10.7个百分点;牧业占57.3%,提高9.5个百分点。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农作物播种面积由1999年的571.02千公顷减少到2009年的514.06千公顷。种植结构由以粮油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换。2009年,粮食和油料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比1999年下降6.8和0.2个百分点,蔬菜和粮食作物中的薯类所占比重分别提高4.5和9.2个百分点。虽然播种面积减少,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使得农作物单产提高,从而保持了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同时,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畜群、畜种结构,大力发展以牛羊贩运、育肥为主的“西繁东育”工程,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农村养殖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量比1999年下降0.9%,油料产量增长28.4%,蔬菜产量增长1.1倍;肉类、牛奶、禽蛋产量分别比1999年增长33.5%、32.9%和12.3%;草食畜和猪的出栏率分别比1999年提高10.8和44.3个百分点,商品率分别提高11.1和39.9个百分点。 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近年来,我们立足高原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坚定不移地实施特色优势农牧业和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规划,全力打造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带。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湟水、黄河谷地和脑山地区为主的优质蚕豆、果品、马铃薯、蔬菜、油料等5大农产品生产基地。2009年,全省薯、豆、油、菜、药、花等六类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已达到65.6%。 加强农牧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十年来,全省加大农牧业主要产品和重点产品标准的推广和实施力度,通过种植业基地、养殖业基地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建设,有效地降低了农牧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重点扶持建设了一批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为主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奶业、牛羊肉、绒毛、马铃薯、油菜、中藏药材等产业,延长加工产业链条,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鼓励开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扶持建立了一批优质高效的生态农牧业基地。 (三)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支柱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青海省湟水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青海省湟水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刘晓平 【摘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青海省湟水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在介绍青海省湟水流域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青海省湟水流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青海省湟水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关键词】湟水流域;农业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为青海省循环经济专题研究项目(编号:2010-QHXHY-00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晓平(1974 ),女,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教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 青海省湟水流域位于青海省东部,是全省耕地集中区、农畜产品主要产区和发展富硒农产品良好区域,高原特色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高原冷凉型气候资源,适宜发展高原特色作物和反季节作物生产,具有发展循环农业的良好基础条件。 一、青海省湟水流域概况 青海省湟水流域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青海省经济文化的发祥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流域总人口33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60%。其中:乡村人口204万人,占流域总人口的61.8%;少数民族人口57万人,占流域总人口的17.3%。是青海省的人口大区、农业大区、多民族聚居地区。湟水流域土地总面积1947.36万亩,其中耕地339.9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22%;园地面积2.2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7.57%;牧草地面积709.6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6.44%;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6.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40%;交通运输用地16.3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0.8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0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1.23%;其他用地76.8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94%。 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42.1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92.44万亩,总产47.95万吨;油料作物106.39万亩,总产13.38万吨;蔬菜32.81万亩,总产59.20万吨;果品10.5万亩,总产7,792吨。大牲畜年末存栏36.3万头,肉类总产8.5468万吨,奶类总产4.3367万吨。地区生产总值173.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8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7%;第二产业增加值67.3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87%;第三产业增加值70.1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45%。人均生产总值10,7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4元。 二、青海省湟水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围绕“四区两带一线”的区域发展格局,把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努力建设成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基地;强调要高度重视黄河沿岸综合开发,不断提高湟水沿岸发展水平。根据这一要求,湟水流域是优先发展的地区。2010年10月青海省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决定,大力支持河湟地区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循环农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将全力打造河湟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青海省政府对发展湟水流域农业循环经济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投资。总投资165.57亿元,其中工程建设费占95%,其他费用占5%。分工程投资,设施农业总投资20.23亿元,占总投资的 12.22%;特色种植工程总投资21.57亿元,占总投资的 13.03%;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工程总投资22.65亿元,占总投资的13.68%;产业化技术示范工程总投资2.37亿元,占总投资的1.43%;农畜产品加工工程总投资11.83亿元,占总投资的7.14%;农村能源工程总投资3.2亿元,占总投资的1.93%;科技培训工程总投资1,800万元,占总投资的0.11%;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总投资4.49亿元,占总投资的2.71%;服务体系建设总投资6,021万元,占总投资的0.36%;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总投资3.69亿元,占总投资的2.22%;农田水利工程总投资59.15亿元,占总投资的35.73%(见表1)。 表1湟水流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点工程项目投资表 项目名称资金来源 合计(万元)比例(%)中央及地方财政投资(万元)比例(%)自筹资金(万元)比例(%)合计1655697.510063745138.51018246.561.5 一、设施农业工程20225012.2252200.2 3.15150049.89.06 二、特色种植工程21573413.03133500.8120238412.22 三、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22650013.6821120 1.2820538012.4 四、产业化技术示范工程23650 1.438800.0522770 1.38 五、农畜产品加工工程1182587.1411825.80.71106432.2 6.43 六、农村能源工程32002.5 1.9325002 1.517000.50.42 七、科技培训工程18000.1118000.1118000.11 · 43 ·

青海经济环境分析

一、青海省资源优势分析 1、水能资源 2、盐湖资源 3、石油天然气资源 4、有色金属和黄金资源 5、非金属矿产资源 6、畜牧业资源 7、高原野生动植物资源 8、旅游资源 9、特产 10、冰川 二、青海省地域环境与区域经济分析 三、青海省经济数据分析 1、相关经济数据 2、青海省进驻银行简介 一、青海资源优势分析 青海省,省会西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辖6州、1地、1市、51个县级行政单位,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可见地理位置之重要。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54.3万人,有汉、藏、回、撒拉、蒙古、哈萨克等民族。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西高东低,西北高中间低,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河的发源地。 青海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藏储量在全国居于首位。已发现矿产120余种,探明储量的有110种,钾、钠、镁、锂、溴、芒硝、石棉、化工灰岩和硅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许多矿产是属于国内外急需的资源。闻名遐迩的柴达木盆地,山川藏珍、戈壁埋矿,素有“聚宝盆”之美誉。其中盐湖有30多个,已探明总储量700亿吨,单是察尔汗湖的盐就可以从地球到月亮架起一座6米厚,12米宽的盐桥。水能资源是青海能源最大优势,蕴藏量达216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为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770亿度。青海天然草原辽阔,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5亿亩,发展畜牧业物质基础雄厚。全省有经济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具有贮藏量大、种类多、用途广、高原特色显著的特点。大部分可开发利用,药用价值极高。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百鸟的王国”的青海湖鸟岛,“高原的西双版纳”孟达自然保护区,藏传佛教著名寺院湟中塔尔寺,伊

青海农业市场调研报告

青海农业市场调研报告 基于现代农业概念,对青海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促进青海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海农业市场调研报告,欢迎来参考!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现代农业技术的生产当中,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及网络专业的教学单位,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专业教学理念,培养适应性人才,更好地服务于青海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对青海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现代农业,就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从农业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最新、最先进的阶段。现代农业科技的主要发展方向有2个,分别为宏观发展和微观发展。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从国际、国内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经验来看,发达国家不断地将新型农业技术应用到种植、畜禽和水产养殖等领域。在土壤养分调节、作物生长环境调控、配方施肥和配合饲料、品种选用、栽培与饲养管理、

病虫害防治以及产后处理等方面,都已实现工厂化,并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调控;各种形式的现代农业,如温室、塑料大棚、薄膜覆盖等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瓜果等生产。无土栽培等密集型高新技术逐步开始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农业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为主导技术的农业高新技术革命,正使未来农业由“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农业面临着观念更新、内涵深化、外延扩大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农业发展也很重视,连续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的发展分阶段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XX年,要求把农业科技作为振兴农业的一项重要事业来抓,农业生产日益科技化,使高新技术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处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青海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农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省委下发“一号文件”《关于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以“三化同步”和“四个发展”为引领,以建设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农牧业为方向,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主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关键,以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畜产品供给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着力提高农牧民富裕和文明程度,着力提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

对当前青海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青海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针对各种困难挑战不断增多,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实际情况,青海省委省政府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不断破解制约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和深层矛盾,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强调质量和效益,通过综合施策,有效应对了经济下行压力。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当准确把握形势,明确工作的着力点,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抓好“第一要务”。 【关键词】青海;经济发展;思考 “在去年的发展基础上,实现了稳中有进;放到全国大局中,多数指标增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我省全年预期增长目标相比,虽有一定差距但环比向好。”在前不久召开的青海省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这段话,客观分析、准确把握了青海省当前经济形势,我们应当准确把握形势,明确工作的着力点,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抓好“第一要务”。 一、准确把握当前形势 成绩值得肯定。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针对各种困难挑战不断增多,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实际情况,省委省政府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不断破解制约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和深层矛盾,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强调质量和效益,通过综合施策,有效应对了经济下行压力。一季度全省GDP、固定资产投资、工业、财政、金融、进出口等关键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处于西部地区前列,全省经济开局总体呈现良好态势。 问题需要重视。与我省全年预期目标和去年同期增幅相比,地区生产总值、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等指标不够理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不快,原材料行业生产经营困难,消费势头不够旺盛,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其表象是受到宏观大形势的影响,其实质源于我省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制约。 有利因素增多。我省除享受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藏区跨越发展等多重政策的扶持外,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加强调控、推动结构调整、促进城镇化、改善民生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政策效应正在释放;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类企业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驾驭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二季度进入生产建设的黄金期和旅游商贸旺季,必将推动投资、消费、收入等指标增长,经济会进一步回升。 我们应当自觉把青海发展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下,从战略层面思考和谋划问题,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不动摇,确保今年重要指标全面完成,为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共同奔小康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农业现状及发展策略(底稿)

中国农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腾飞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道路,并在农业科技、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现代中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我国实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 现状: 自1978年中国率先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已基本摆脱了短缺状况。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加到了目前的5亿吨以上,已经实现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略有节余。(2)农村废除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人民公社制度,普遍实行了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和村民自治的社会体制。(3)基本上废除了由政府统一定价、实行国家计划收购、配给性销售的农产品流通体制,除粮食外,其余的农产品目前都已实行由市场定价、自主流通的体制。(4)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村已有1.2亿劳动者在乡镇企业中就业,乡镇企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65%以上。(5)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978年仅为134元,到1999年已提高到2210元。绝大多数农民摆脱贫困。5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物质投入的增加,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而且使农民生活从温饱迈向了小康,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但我国目前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青海省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青海省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国土面积72.23万km,占我国总面积的7.5%。然而受高原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全省的耕地面积只有54.2万hm,而且80%以上的耕地集中在东部,人均耕地仅1.5亩水浇地人均0.3亩耕地资源短缺。虽然地处三江源头常年水资源总量629.3亿m3可利用水资源仅136.48亿m3 年自然降水量约为347.65亿m3但利用率仅为24.26%而且时空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6—9月、东部多而西部少。周年气温偏低各地年平均气温 5.7℃8.5℃。境内海拔跨度大农业生产区域在海拔16503900 m之间境内高原、河谷、盆地、冲积平原等各种地貌犬牙交错地理条件相当复杂。青海省所特有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决定了其独具特色的蔬菜产业格局和发展模式。 1 青海省蔬菜生产现状 1.1 蔬菜面积、产量与产值呈稳步快速增长趋势 “十一五”以来青海省的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蔬菜产业由原来的自给自足式生产逐渐转变为商品化、市场化生产。据青海省农业部门统计2001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为1602千hm2产量60.5万t2009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增加到39.45千hm2比2001年增加了2.46倍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增加到13.6万栋5年来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8.81%蔬菜产量突破百

万吨大关达到112.55万t比2001年增加了1.86倍(见图1、图2)。2009年全省蔬菜人均占有量达到212 kg比2001年增加了1.86倍。 青海省近年来蔬菜产值以及占种植业的比例呈稳步快速增长趋势。从图3中可以看出 除了2001—2002年产值略有下降之外2003年之后产值稳步增长2008—2009年迅速增长蔬菜总产值首次突破了10亿元。2009年蔬菜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例达到17.33%比2001年增长了6.58个百分点蔬菜产业在农业增收增效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1.2 蔬菜市场供需矛盾得到缓解 1.2.1地产蔬菜供销两旺 据青海省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西宁市海湖路市场需求信息反馈青海省蔬菜年需求量约为250万t。目前青海省省内生产的蔬菜周年供应率已达到52%从省外调运的蔬菜占48%省 外调运比例逐年下降而且季节性供需差距逐渐缩小本地蔬菜在旺季市场供给率可以达到70%以上在冬春淡季供应率超过30%。由于市场缺口很大因此地产蔬菜价格常年据高不下 这一现状将继续刺激本省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在2010年“十一五”结束时全省蔬菜面积可以达到4万hm2。 1.2.2蔬菜需求日趋多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已转向无害化、优质化及多样化。市场对反季节蔬菜生产、稀特蔬菜种类的需求更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五峰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学院:法学院学号:2010131228 姓名:赵长珍 摘要: 众所周知,中国农村人口居多,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同时也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增加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才能真正达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农村的发展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结合我的家乡五峰经济发展的现状,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这次调研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同时通过这个方式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并加以改进有利于家乡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进而推动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生活的富裕安康,最终达到建设和谐农村、富裕农村发的目的。五峰农业产业结构在一步步的优化,但是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在2012年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 五峰经济现状、发展问题、解决对策、产业结构、和谐农村 五峰经济现状 本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没有进行专门的社会调查,我本次关于五峰农业结构深入了解大多在我走亲访友途中完成的,虽然没有专业化的随机调查,但是收获还是很大的。在此,通过五峰农村的经济体制以及产业结构的了解可以深化到对于整个山区农村的一些基本认识,并且通过这次亲身调查还发现了很多五峰农业结构的不合理之处和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比较前些年五峰的确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取得新的进展。近年来,五峰人民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新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解决了许多村民的吃水问题;同时,投入资金由于支持烟叶种植的发展,也收效明显;再则,养殖业在五峰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希望能够在政府的带领下形成规模化养殖,从而更好的应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出去烟叶和养猪,通过我所在的村庄来看,还存在很多其他的收入来源,比如说养羊、养牛、种植魔芋、种植土豆等等,我相信这些产业要是得到相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一定可以为五峰经济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的。总的来说,现在五峰的经济产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烟叶和养猪是一般农户的主打产业和收入来源。

青海省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青海省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课题组成人员 一、课题组高级顾问 苏森,副省长,青海省人民政府。 白和金,院长,原计委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温成学,主任,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罗朝阳,副主任,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张文林,副主任,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二、课题指导讨论小组 慕海平,研究员,科研部副主任,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李文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 王仰麟,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盖文启,博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系。 梁本凡,研究员,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中心。 三、课题负责人 (一)课题组长 费洪平,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博士,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 (二)课题副组长 王岳平,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 姚海瑜,处长,经济师,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规划处。 杨汝昆,处长,经济师,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综合处。 四、课题组成员

王亚平,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王远京,副研究员,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 李淑华,助研,硕士,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 任旺兵,副研究员,室副主任,博士,国家计委产业发展所。赵锡嘏,原副所长,高级经济师,国家计委产业发展研究所。鲁水清,处长,副研究员,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宋金平,博士,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李利锋,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 段宇军,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规划处副处长。 余静,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综合处经济师。 陈昌正,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综合处经济师。 王莉辉,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规划处。 那海生,青海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规划处。 目录 第一章青海省特色经济发展特点及评价 一、青海经济发展现状特点 二、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竞争优势 三、青海发展特色经济面临的困 第二章青海省特色经济发展功能定位 一、国外新的环境条件与青海特色经济的功能定位 二、国内新的环境条件与青海特色经济的功能定位 三、西部大开发与青海特色经济的功能定位

(品质)(发展战略)青海省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品质

(发展战略)青海省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青海概况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青海省因此而得名。全省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辖6州、1地、1市、51个县级行政单位。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土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42.76%。周边与西藏、新疆、甘肃、四川四省区接壤。青海省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省会西宁市及海东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青海省境内多山多水。主要山脉的主峰一般都在4500米以上。昆仑山是青海山脉的主体,平均海拔5500米;唐古拉山横亘在青海西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位于青海西北部;此外,还有巴额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等著名山脉。青海河流众多,境内大小湖泊2043个,水体总面积13665平方公里。 青海是一个资源富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保有储量中,有53种居全国前10位,11种居全国首位。 建国以来,青海的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以科技、教育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资源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建成。青海的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兰青、青藏铁路贯通全省东西,有8对客运列车通往北京、上海、西安、青岛、兰州、格尔木等大中城市。公路运输已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省的运输网。民航已开通西宁至北京、乌鲁木齐、兰州、西安、广州、成都、上海、沈阳、武汉、拉萨、格尔木等地的航班。邮电、通信设备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