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一环境照明测量1

实验一环境照明测量1

实验一环境照明测量1
实验一环境照明测量1

实验一环境照明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TES-1330数位式照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2.学习照度测量规范,掌握照明条件的测量方法

3.根据有关规定,评价影响照明条件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实验内容

1.求平均照度及等照度曲线。

2.求照度均匀度。

3.用简单方法估计工作时间的反射率。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

1.数位式照度计,卷尺等

2.光电照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TES系列光电照度计简介

(1)特点

TES-1330-测量范围由0.01lux-20000lux(勒克斯)

TES-1332-测量范围由0.1lus-200000lux(勒克斯)

TES-1334测量范围由0.01lux/fc-20000lux/fc(勒克斯/呎烛)

准确度以及反应速度快。

TES-1334的峰值锁定功能,能追踪大于50.0ms的脉冲信号,锁定其峰值。

读值锁定功能,可锁定测量值。

符号及单位显示,读取方便。

自动归零。

(2)规格:

显示:3.5位液晶,最大读值1999。

测量范围:TES-1330—20,200,2000,2000lux

(20000lux档显示之读值需要*10才为正确的照度值)

TES-1332—200,2000,20000,200000lux

(20000lux档的显示读值需要*10,及200000lux档之读值需要*100才为真正照明度值)

TES-1334—20,200,2000,20000lux/fc

(20000lux/fc档之读值需要*10才为正确的照明度值)

注意:1fc=10.76lux

准确度:±3%rdg±0.5%f.s

(大于10000lux档准确度为±4%rdg±10dgts)

(以色温2856K标准平面灯校正)重复测试:±2%

温度特性:±0.1%/ oC

取样率:2.0次/秒

感光体:光二极管附滤光镜片

操作温湿度:0 oC-40 oC(32 oF-104 oF),0-80%RH。

储存温湿度:-10 oC-50 oC(14 oF-140 oF),0-70%RH。

过载显示:最高位数“1”显示。

电源:单个9V电池,型式006P或IEC6F22或NEDA1604。

电池寿命:连续使用约200小时。

光检测器引线长度:150cm.

光检测器尺寸:135*75*33mm

(3)测量范围:

液晶显示器:3 1/2位液晶显示器,最大读值1999,可以显示测量范围。

TES-1330—“lux”,“H”,“20000”,“*10”(读值乘10)和"BT"。

TES-1332—“lux”,“H”,“200000”,“*10”(读值乘10),“*100”(读值乘100)和"BT"。

TES-1334--“lux”,“H”,“20000”,“*10”(读值乘10),“fc”,“P”和"BT"。

2.测量范围指示:TES-1330--可显示20,200,2,000,20000lux

TES-1332--可显示200,2000,20000,200000lux

TES-1334—可显示20,200,2000,20000lux/fc

3.电源开关:切换电源ON /OFF。

4.读值锁定开关:

5.峰值锁定开关:按PEAK开关一次,出现“P”符号,即能追踪光脉动信号,并保持峰值。读值下降速率:约每10秒1位数。再按一次PEAK开关,取消PEAK功能并重新测量照度。TES-1334才有此功能开关。

6.lux单位测量开关:按lux开关一次,出现“lux”符号,照度值以lux单位显示。7.fc键一次,出现“fc”符号,照度值以fc单位显示。

8.档位范围开关:

TES—1330可选择20,200,2000,20000lux

TES—1330可选择200,2000,20000,200000lux

TES—1330可选择20,200,2000,20000lux/fc

9.光检测器:光检测用。

10.类比DC电压输出。

(4)测量方法:

1.打开电源。

选择适合测量档位。

打开光检测器头盖,并将光检测器放在欲测光源之水平位置。

读取照度计LCD之测量值。

读取测量之值,如左侧最高位数“1”显示,则表示过载现象,应立即选择较高档位测量。

读值锁定开关:压HOLD开关一次,LCD显示“H”,且显示锁定读值。再压一下HOLD开关,则可以取消读值锁定功能。

峰值锁定:欲测量光脉动信号,压PEAK开关一次,LCD显示“P”符号,及脉动峰值。再压PEAK一次,则恢复正常测试。

测量工作完成后,将光检测器头盖盖回,电源开关切至“OFF”。

四.实验步骤

求平均照度及等照度曲线

测点、测高的选择原则

测点既可任选,也可规定,测高以桌面高度为准,一是便于准确,二是桌面本身即是工作面。但是,测点不可选在自身背景处,也不可选在日光直射处,

以免引入测量误差。

对尚未布置工作面的一般照明房间,可将地面划分若干个1米见方的格子,格子的中心位置为测点,所有测点照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平均照度;对布置好工作面的一般照明房间,全部工作面照度值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平均照度;对局部一般照度房间,要按工作区和非工作区分别测量,并分别取其算术平均值,求出平均照度。

等照度测量时,测点任选 ,但布置要有一窍不通密度否则连点困难。 等照度曲线的分类

等照度曲线的划分,视照明方式而定,当测定自然采光的等照度曲线时,必须关闭所有人工照明光源;当测定自然光附加人工照明的等照度曲线时,则必须投入人工照明光源;若仅测定人工照明等照度曲线时,则需严密遮挡自然光的投入。表1

表2 为了使测量数据具有说明力,测量时要记录天气情况和时间:安排上也要集

中、连续完成。

等照度曲线坐标,即可采用两边直角坐标,也可采用四边正角坐标,刻度单位以米为宜。

求照明的均匀度

工作区的照度均匀度不宜小于0.7,非工作区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照度的1/5。

数据整理也采用表格法,如表2所示,表中E1系最高照度值,E2系最低照度值,E3系平均照度值。

照明均匀度可依式下计算,即

31323321?

??????--=E E E E E E Au 或 求墙面、地面和工作面的反射率

反射率测量应采用光亮计和标准白板。本实验采用光照度计简易估算方

法求反射率,仅可作为定性分析依据。

按上述测量方法,测定自然采光条件下各点的明照度与暗照度。当光探

头朝向光源时测得的照度值为明照度,当光探头背向光源,朝向测面时,测得的照度值为暗照度。记录与整理表格,推荐如表3所示。

表3

反射率按下式计算,即

%

100?=

明照度暗照度

反射率

**实验目的、使用仪器、实验方法概要、以及各测定点数据整理。绘制照明的等照度曲线。求照明的均匀度。计算测面的反射率,参照有关照明标准,对工作环境的照明条件进行评价,分析影响照明的因素,提出改进建议。

实验二环境噪声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TES噪音计的方法;

2.学习噪声测量规范,掌握噪声的测量方法;

3.根据有关规定和参考标准,评价噪声的性质,对人危害的程度,提出改善建议。

二、实验内容

噪声测量;

频谱分析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

TES噪音计、秒表、卷尺、风速表、温度计等

TES噪音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说明

此噪音计为一设计用来做噪音工程、品质控制、健康防治及各种环境噪音测量。如工厂、学校、办公室、交通道路、家庭、音响等等各种场合之噪音量测量应用。

(二)使用须知

请依噪音计各项规格使用。

使用环境条件:

1.2000公尺高度以下。

2.相对湿度<=80%RH

3.操作温度O-40oC

4.室内使用

(三)功能特性说明

本噪音计符合符合国际委员会IEC651Type 2和美国国家标准ANSI1.4Type2 功能测量有瞬时音压(SPL)

测量范围30-130分贝和自勤换档功能

A和C权衡网路选择

快速/慢速之反应速率选择

RS-232界面可与电脑连接

可直接记录16000笔噪音资料,可再扩至128000笔

附加时钟和万年历功能

AC和DC类比信号输出,可连接至频率分析仪或X-Y轴记录仪器做数据统计分

(四)规格:

准确度:±1.5dB(在参考音压位准,94dB@1KHz)。

频率响应:31.5Hz-8KHz。

动态范围:50dB

测量范围:30-130dB(A)、35-130dB(C)。

频率加权特性:A和C特性。

动态特性:FAST(快速),SLOW(慢速)等反应速率。

麦克风:1/2英吋极化电容式麦克风。

最大值锁定:MAX

数位显示:4位数,解析度0.1dB,取样率为2次/秒。

类比刻划显示:每一刻度代表1dB,取样率为20次/秒。

测量档位:30-80分贝、40-90分贝、50-100分贝、60-110分贝、70-120分贝、80-130分贝,总共6个档位。

自动换档:30-130分贝

过载指示:“OVER”、“UNDER”符号表示。

电源:15V3号电池4个或DC 6V10OmA直流电压电源转换器

电池寿命:30小时

记录笔数:16000笔

操作温湿度:0-40oC,10-80%RH

储存温湿度:-10-60oC,10-70%RH

外形尺寸:265(长)×72(宽)×35(高)mm。

重量:约358公克(包含电池)。

附件:耳机插头、使用手册、电池、调整棒、海棉球、电脑连接线

(五)操作步骤:

按下电源开关

按下LEVEL上下选择适合现在测量的档位,以不出现UNDER或OVER符号为正确.

要测量以人为感受的噪音量请选择dBA.

要读取即时的噪音请选择FAST,如要获得平均的噪音量请选择SLOW.

如要取得噪音量的最大值请选择MAX功能键,即可读到最大噪音量读值.

瞬间的动机性噪音请勿选择30-130dB档位测量.

四、四.实验步骤:

1.注意事项:

排除反射声的影响。选测点时,要把传声器放在远离反声物的地方。

还应考虑到风速,温度,湿度,电磁场等对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测点选择

测量车间噪声对操作人员的影响时,测点应以人的耳朵的位置为依据选择测点,测量时操作人员须离开。若车间各声级差别小于3)(A dB 时,只需在车间内选择1~2个测点;若差别大于3)(A dB 时,按声级大小将车间划成若干个区域,划分的原则是小于3)(A dB ,每个区域选择测点1~3个。

测量机器的噪声和频谱时,测点与机器的位置,机器的尺寸有关,其关系如表4所示:

表4

测点高度以机器的平均高度为准,但最低不小于0.5米。

测量工厂环境噪声时,测点高度以传声器的地面高1.2~1.5米选择数点测量。 测量的量和读数方法

工厂噪声测量以A 声级为主,有时把C 声级作为参考。若控制器还须进行倍频程频谱分析。

环境噪声测量使用 “快”档。

对车间稳定噪声,使用 “慢”档测量A 声级,观测时间一般取2~5秒,并取表示值的平均数为读数,标记)(A dB 。对于稳定噪声的偶然变化不考虑。

对车间不稳定噪声,则需测量等效连续A 声级(或称等效声级),或测量不同的A 声级下的暴露时间,计算等效声级。用等效声级作为评定间断的、脉冲的或随时间变化的不稳定噪声的大小。

等效声级的定义是,在声场中一定位置上,用某段时间内能量平均的方法,将变化的A 声级,以一个A 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即

()[]()?

?????=??????=??dt t dt I t I T Lep T t LPA T 00102

0101lg 10/1lg 10

式中Leq 表示等效声级。)(A dB I(t)表示瞬时声强; IO(t)表示基准声强;

T 表示等效时间的总和,T=T1+T2+T3+……Ti ; LPA 表示某一间歇时间内的 A 的声级,)(A dB 。

例如 :连续测量车间噪声,有14分钟为65)(A dB 。14分钟为70)(A dB ;14分钟为75)(A dB ,2分钟为80)(A dB ,试求车间30分钟内的等效声级。

()?

??

???=?dt t Lep T t LPA 01.0101lg 10

解:

()

)

(7296.71102101410141014301lg 1085..775.6A dB Lep ≈=???

????+?+?+?=

等效声级也可以利用声级计测量不同A 声级的暴露时间,然后计算等效声级。测量时注意用 “慢”档,A 计权。将连续测得的A 声级按表5的形式,从小到大排列成数段,然后再将各段声级的总暴露时间统计填入表内。通常以每个工作日8小时为基础,低于)(78A dB 的不考虑。则一个工作日的等效声级可按下式近似计算。

()

)

(48010lg

108015.0A dB Tn

Lep n ∑?+=-

式中:Tn 表示第n 段声级Ln ,在一个工作日内的总暴露时间,分; n 表示声级的段,见表5所示。 数据记录与管理

现场测量结束后,为了对噪声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应将记录的数据整理后分别填入(1)~(4)中。表5 各段中心声级相应的暴露时间

工业 企业噪声测量记录表 (1)

车间 年 月 日

厂址

风速----m/s;湿度----℃;相对湿度----%;气压----Pa 稳定噪声记录表 (2)

等效连续声级记录表(3)

注:测量A声级的暴露时间必须填入与之中心声级下面,以便于计算。如dB的暴露时间填在中心声级80之下,83,)

87A

dB的暴露时间填在中78A

(

)

(

82

~

心声级85之下。

实验要求:

1.测量一个场景的噪音,描述并记录。

2.测定一个有背景噪音的机器,开关机器测量有背景噪音时的声压级和背景噪音的声压级,计算出机器的噪音情况。

3.测量多个噪音源的声压级和持续时间,计算等效声压级。

实验三微气候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数字式温度计,TA-138记忆温湿度计, TES温湿度计、风速仪等仪器的方法;

2.掌握微气候各参数的测定方法;

3.通过测定数据评价作业环境的气候条件,界定问题,提出改善方案。二.实验内容

1.气温测定;

2.相对湿度测定

3.气流速度测定。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

数字式温度计,TA-138记忆温湿度计,TES温湿度计、风速仪、秒表等。五、仪器,仪表工作原理及测定方法

(一)数字式温度计

数字式温度计是一种复杂而精巧的仪器,但如果适当地提高了操作技术,它的坚实程度能使之经久耐用。

1.特点:

可与任何标准K型(NlCR-NIAL)傅感器配套使用。

适合于标准K型探针插座。

液晶显示屏幕使您即使在明亮的地方也能清楚地读出显示的数据。

低功耗的液晶显示屏。

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具有高可靠性和持久性。

精度高,且测量量范围广。

坚实、轻便而易于操作。

使用高质量多圈可调电阻的电路,使温度计持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2.特性:

2-1技术特性

傅感器类型:K型热电偶合器(NlCR-NIAL)

分辨率:1 o C。

精度:

0 o C到500 o C:±(0.75%+1 o C)

500 o C到750 o C:±(1%+1 o C)

0 o C 到-20 o C:±2 o C

-20 o C到-40 o C:±3 o C

-40 o C到达0 o C:-4 o C

测量范围:-50 o C-750 o C

工作温度:0 o C-50 o C,相对湿度:≤80%RH。

储存温度:-30 o C到60 o C,相对湿度:≤80%RH。

2-2总体特性

显示方法:LCD液晶显示,0.5”,3.5位。

传感器开路显示方法:当传感器为开路时,屏幕将显示常温。

电源:9V直流电池

电池寿命:功耗14毫瓦,可连续使用150-200小时。

低电压显示:当“LOBAT”显示在屏幕上时,说明电池寿命只剩下25小时。

尺寸:24*72*108mm

重量:150g(包括电池)

阻抗:1OMΩ。

TP-01热电偶探针:操作温度最高250 o C(300 o C短期),此仪器提供的传感器是一种超速反应的球型热电偶合器,普遍适用于很多领域。

标准附件:TP-01带插头的热电偶探针1套。

3、测量方法:

将传感器插头插入温度计下面的插座,注意视察正确的极性。此温度计所附带的传感器是一种超速反应的球形热电偶合器,适用于许多应用领域,但操作温度最大不超过250 o C(300 o C短期)。如果要测量很高的温度、表面温度、半固体、液体温度等,可用一种手持式热电偶器插头(如TP-02A-),或任何相当于K 型(NlCR-NIAL)探头都能使用。

4.探头选择

TP-02A(选择)测量范围:-50 o C-900 o C

尺寸:10 cm(管子)直径为3.2mm

(二)TA-138记忆温湿度计

1.测量范围:A型:-40o C-70o C,58o F-158 o F;

B:-10o C-60o C 14o F-140o F;

湿度25%至98%。

准确度:A-40o C-70o C±o C;

B-10o C-60o C±1o C;

25%-90%±5%。

2.使用方法:

此机背后有一个挂扣位及一撑板,可挂在墙壁或摆在座面。

机背后电池门打开装上一个7号电池,装上电池后显示全图,10秒后显示先前环境的最高温湿度,之后逐渐自动调整现在环境的正常的温、湿度。

机背后有一个推制可以测量o F。

温度、湿度最高值式最低值测试

按MODE键二次,显示MAX式或MIN式

按MAX/MIN键一次测量先前之最高温、湿度或最低温、湿度。

消除最高低温、湿度值:

当显示MAX字母时,按RESET键一次,即清除最高温度、湿度值。

当显示MIN字母时,按RESET键一次,即清除最低温度、湿度值。

重新正常测试,显示MAX/MIN字母,按MODE键一次,即可退出,进行重新测试。

字体显示模糊,请更换电池。

附带3米温度探头。

(三)TES温湿度计

(1).规格

显示:3 1/2 位,13mm高LCD显示。

测量能圈:湿度10%-95%RH

温度-20o C--+60℃

-4o F--+140o F

解析度:湿度0.1%RH

温度0.1o C,0.1o F

准确度:湿度3%RH(在25℃时,30-95%RH)

±5%RH(在25℃时,10-30%RH)

温度±0.8o C(±15o F)

感测器种类:湿度--精密电容式感测器

温度—半导体式感测器

反应时间:湿度-45%→95%≤3分钟

95%RH→45%RH≤5分钟

温度约1oC/2sec

取样时间:2.5次/秒

信号输出端:湿度--10m VDC/1%RH,±1%rdg

温度—10mVDC/1o, ±1%rdg

操作温湿度:温度--0o C-50o C

相对湿度—80%RH以下

储存温湿度:温度—-10o C-60o C

相对湿度—70%RH以下

电源:单个9V电池,006P或IEC6F22或NEDA1604。

电池寿命:连续使用约400小时。

体积:270*68*25mm

重量:约200克。

附件:使用说明书、电池、皮套。

(2)测量方法:

湿度:1、请将电池盖打开,装上一枚9V电池。

2、将POWER开关推至"ON "的位置。

3、将FUNCTION开关推至"%RH"的位置。

4、显示器(I.C.D.)将立刻显示出湿度(%RH)数值。

5、当改变测试环境时,其值会改变,需要等待数分钟,就能读取稳定的湿度(%RH)值。

湿度:1、请将POWER开关推至“ON”的位置。

2、将FUNCTION推至" o C "或" o F"的位置。

3、显示器(L.C.D.)将立刻显示出温度(-o C 或o F)数值。

锁定读值:在测量温度或湿度时,将HOLD开关推至"ON "的位置,它将锁住目前所测的数值,直到你将HOLD开关推至“OFF”的位置为止。

(4)电池更换:

1、当电池电力不足时,则L.C.D.将出现"BT"指示,表示必须更换9V电池。

2、依方向打开电池盖,从电池扣上取下9V电池,换上一枚新的9V电池。

3、合上电池盖。

(四)风速仪

1.特点

*数字显示,无读数误差.

*传感器与显示表分离,便于使用。

*多功能风速测量·m/s(米/秒),km/h(千米/小时),

ft/min(英尺/分钟),knots/h (海里/小时)。

*内带温度测量,既可测摄氏oC,又可测华氏oF。

*风叶轮平衡性好,灵敏度高,能随气流自由旋转。

*低摩擦的球型轴承设计,允许风叶自由转动,以保证高风速和低风速的准确度。

*具有最大值保持功能。

*具有低电压指示功能。

*应用范围广。可用来检查空调系统,加热系统,测量气流速度和温度。

*采用经久耐用的优选电子元器件,外壳采用重量轻而坚硬的ABS塑料。

*结构紧凑,便于携带。

2.规格

2.1一般参数

显示器:4位1Om液晶显示屏

测量参数:m/s(米/秒)

km/h(千米/小时)

ft/min(英尺/分钟)

hnots(海里/小时)

oC, oF

3.测量程序

3.1风速测量

3.1.1打开电源开关(3-1),接通整机电源。

3.1.2一般情况下,打开电源开关后,仪表面板上的指示灯ANEMOMETER和m/s 点亮,此时即可进行风速测量,测量单位为m/s。

3.2若要换算风速单位,可按动SELECT键,每按动一次,单位换算一次,相应的单位指示灯亮。若长时间按下SELECT键,则风速单位指示灯循环点亮。

3.2.1手持传感器手柄,传感器头对向待测气流源,此时,显示器上的读数即为风速值。

3.3在测量期间,只要按动一下HOLD键,显示屏上出现字符"max",就可保持测

量期间的最大值,要清除保持,只要再按动一下HOLD键,”max"字符就会消失。

注意:在传感器头上有一个黄色标记,测量时间应将带黄色标记的面对向待测空气流。

4.温度测量

4.1.1打开电源开关,接通整机电源。

4.1.2按动FUNCTION键,选择摄氏oC或华氏oF,此时,面板上的风速单位指示灯全灭。显示屏上出现相应的符号“oC”或“oF”。

4.1.3手握传感器手柄,让传感器头对向气流源,此时,显示器上的读数即为气流温度。

4.1.4在测量期间,只要按动HOLD键,显示器上出现"max"字符,就可保持测量期间的最大值;要清除保持,只要再按一下HOLD键,"max"消失即可。

4.1.5温度测量时。按动SELECT键时,无效。

5.更换电池

5.1当电池电压约5V时,显示器上将出现电池符号,需要更换电池。

5.2打开电池盖,取出电池。

5.3依照电池盒上标签所示,正确地装上电池。

四.实验测量

(一)气温测定:

测量方案

根据作业环境合理选择若干测点,分别量测各点气温填入表1并计算平均温度。

表1

(二)相对湿度测定

空气湿度是批空气中含水蒸汽的多少,表示方法有:

绝对湿度:指每立方米或1公斤的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克数。

相对湿度:指某一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水蒸汽量与相同湿度下的饱

和水蒸汽量之比的百分比,即:

%100:?=

ΦF f

相对湿度

式中:f:空气中水蒸汽量,g/m3

F:相同湿度下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汽量,g/m3 表2

(三)风速测量

按预选选择的测点,分别测量各测点的空气流速,填入表3. 表3

实验要求:

1.测量一个场景的微气候指标,描述并记录。

2.讨论微气候指标对工作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影响和改进措施。

2017201212李博浩第一讲 实验环境的使用

操作系统 实验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一讲实验环境的使用 一、实验概述 1. 实验名称 实验环境的使用 2. 实验目的 熟悉操作系统集成实验环境OS Lab 的基本使用方法。 练习编译、调试EOS 操作系统内核以及EOS 应用程序。 3. 实验类型 验证 4. 实验内容 启动OS Lab ,学习OS Lab 的基本使用方法,新建Windows 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生成项目,执行项目,调试项目,使用断点中断执行,单步调试,查看变量的值,调用堆栈,EOS 内核项目的生成和调试,新建EOS 内核项目,生成项目,查看EOS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文件夹,EOS 应用程序项目的生成和调试,新建EOS 应用程序项目,生成项目,调试项目,修改EOS 应用程序项目名称,退出OS Lab,保存EOS 内核项目。 二、实验环境 Windows xp操作系统,tevation os lab,c(c++)语言 三、实验过程 1.启动OS Lab ,学习OS Lab 的基本使用方法,新建Windows 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生成项目,执行项目,调试项目 新建一个EOS 应用程序项目的步骤如下: 1.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然后单击“项目”。 2. 在“新建项目”对话框中,选择项目模板“EOS 应用程序”。 3. 在“名称”中输入新项目使用的文件夹名称“eosapp”。 4. 在“位置”中输入新项目保存在磁盘上的位置“C:\”。 5. 点击“确定”按钮。 此项目就是一个EOS 应用程序项目。 使用Windows 资源管理器将之前生成的C:\eos\sdk 文件夹拷贝覆盖到C:\eosapp\sdk 位置。这样EOS

教室光环境的测量与分析室内照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照度计的使用,了解室内照明设施形成的照度水平 2、通过实验评价室内光环境 3、通过测量了解改善室内照度水平的措施 二、实验原理 1、照度是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符号为E。若照射到表面一点面元上的光通量为d?,该面元的面积为dA(m2),则有: E=d?/dA 照度单位是勒克斯(lux,lx)。1lx等于1lm的光通量均匀分在1m2表面上所产生的照度,即1lx=1lm/m2。 2、人眼对外界环境明亮差异的知觉,取决于外界景物的亮度。但是,规定适当的亮度水平相当复杂,因为它涉及各种物体不同的反射特性。所以,实践中还是以照度水平作为照明的数量指标。 3、适宜的照度应当是在具体工作条件下,大多数人都感觉比较满意而且保证工作效率和精度均较高的照度值。随着照度的增加,感到满意的人数百分比也在增加,最大值处约在1500~3000lx之间。 4、任何照明装置获得的照度,在使用过程中都会逐渐降低。这是由于灯的光通量衰减,灯、灯具和室内表面污染造成的。 5、照度分布应满足一定的均匀性。视场中各点照度相差悬殊时,瞳孔就经常改变大小以适应环境,引起视觉疲劳。 6、光电池是把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光电元件。当光线射到硒光电池表面时,入射光透过金属薄膜4到达半导体硒层2和金属薄膜4的分界面上,在界面上产生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生电流的大小与光电池受光表面上的照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时如果接上外电路,就会有电流通过,电流值从以勒克斯(Lx)为刻度的微安表上指示出来。光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弱。照度计有变档装置,因此可以测高照度,也可以测低照度。 三、实验器材 照度计五台卷尺照度计型号:TES-1330A 测量范围: 0.01lux~20000lux(勒克斯) 四、实验步骤 1、测量教室、门窗的尺寸和灯、桌子的净高。绘出教室平面图,选择好10个测点位置,并在图中标记出。 2、检查实验仪器,并测出此时室外光照强度为109000lx。 3 4 5、取下电池,将实验器材整理好。

工程测量实训心得体会1000字(最新汇编)

工程测量实训心得体会1000字 在这次实训中你有什么收获?有学习到什么新的知识吗?下面是整理的“工程测量实训心得体会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工程测量实训心得体会1000字(一)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测区是我们xx学院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不过,让我们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已经步入冬天的时节,在我们测量的时间里,天气晴朗,并没有我们担心的雨,也就让我们安安心心的测量,为了能尽快地完成任务,我们小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进行测量,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也并不感到累,也没有感到辛苦,反而还能自得其乐。测量学首先是一项非常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现在这个信息的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比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水利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我们所学的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我们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知道了如何避免测量的数据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要做到:(1)要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2)提高自己的测量水平。(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第三,除了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习的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测量学才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因此,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就整个实习测量来说,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不过这其中也体现了我们还有许多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记得这次的经验教训,精益求精,力求能最到更好!工程测量实训心得体会1000字(二)学

照度实验报告

照度实验报告 一、背景 作业场所的合理采光与照明,对生产中的效率、卫生和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工作场所设计中的重要项目,无论是天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其主要目的都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必需的视觉条件。 适当的照度设计应遵循工效学的原则,使照度设置达到保证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前后远近及相对位置,有利于眼睛的辨色能力,有利于大视野,降低疲劳、减少错误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但照度值提高到使人产生眩光时,会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利用照明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根据场所功能的需求,可使光环境对人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在绿色照明理念的指导下,人工照明应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二、实验目的 正确熟悉和使用照度计,采集光环境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判断光环境的照度是否合理,假如不合理则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三、实验场所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二楼大厅自习室(室外) 四、实验要求 1、照度采集 2、对自习室的照度情况进行分析 3、分析光照度合理

性,并提出改善措施 五、分析 1、主观分析 (1)、主观评价调查数据 (2)、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A、计算每个项目的评分S(n): S(n)= 式中,S(n)为第n个项目的评分 P(m)为第m个状态的分值,其中,P(1)=0,P(2)=10,P(3)=50,P(4)=100, V(n,m)为第n个评价项目的第m个状态所得的票数。所以: S(1)= S(2)= S(3)= S(4)= S(5)= S(6)= =16.4=10.8=12.4=12.6 =12.4=12.6 S(7)= S(8)= S(9)= S(10)= B、计算总的光环境指数 S S= =9.2 =8.2 =9.4 =10 式中,W(n)为第n个评价项目权值,设其权值均为1 所以: S=11.4 为了便于分析和确定评价结果,本方法将光环境质量按光环境的指数范围分为四个质量等级,其质量等级的划分及其含意如下表所示: 因为1011.4=50所以根据上表的结论,本实验的光环境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D测绘131 姓名学号:戴峻2013132911 测绘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一、精密角度测量 一、实验名称:精密角度测量 二、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 三、实验地点:淮海工学院苍梧校区 时间:2016.6.02 四、实验目的: 1. 掌握精密经纬仪(DJ1或DJ2)的操作方法。 2. 掌握方向法观测水平角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五、仪器和工具: 全站仪一台,三脚架一个,记录板一块,自备铅笔,记录手薄和观测目标物。

六、实验内容及设计: 在实验之前,需要做的工作是:了解实验内容,以及读数的多种限差,并选择好实验地点,大略知道实验数据的处理。 1.实验步骤: (1)架设全站仪,完成对中、整平; (2)调清楚十字丝,选择好起始方向,消除视差; (3)一个测站上四个目标一测回的观测程序 2. 度盘配置: 设共测4个测回,则第i个测回的度盘位置略大于(i-1)180/4. 3. 一测回观测: (1) 盘左。选定一距离较远、目标明显的点(如A点)作为起始方向,将平读盘读数配置在稍大于0 o处,读取此时的读数;松开水平制动螺旋,顺时针方向依次照准B、C、D三目标读数;最后再次瞄准起始点A并读数,称为归零。

以上称为上半侧回。两次瞄准A点的读数之差称为“归零差”,检核是否超限,超限及时放弃本测回,重新开始本测回。 (2)盘右。先瞄准起始目标A,进行读数;然后按逆时针放线依次照准D、C、B、A各目标,并读数。 以上称之为下半测回,其归零差仍要满足规范要求。 上、下半测回构成了一个测回,检核本测回是否满足各项限差,如超限,重新开始本测回,合限,进行下一测回工作。 4.记录、计算 (1)记录。参考本指南所附的本次实验记录表格。盘左各目标的读数按从上往下的顺序记录,盘右各目标读数按从下往上的顺序记录。 (2)两倍照准误差2C的计算。按照下式计算2C 对于同一台仪器,在同一测回内,各方向的2C值应为一个定值。若有变化,其变化值不超过表1.1中规定的范围 表1.1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实验环境介绍

DSP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材——28335和6713实验教程 电工电子中心 版本号:V1.00 徐东

目录 1.实验环境 (1) 1.1 实验箱介绍 (1) 1.1.1主板SEED-DTK_MBoard (1) 1.1.228335核心板SEED-DEC28335 (14) 1.1.36713核心板SEED-DEC6713 (14) 1.2软件和驱动程序安装方法: (15) 1.2.1 CCS3.3软件安装 (15) 1.2.2 仿真器SEED-XDS510PLUS 的驱动安装 (18) 1.2.3 驱动程序的配置 (22) 1.3 不同核心板切换方法 (25) 2.TMS320F28335实验内容 (26) 2.1软件学习实验之一(CCS 使用) (26) 2.1.1 实验目的: (26) 2.1.2 实验内容: (26) 2.1. 3 实验背景知识: (26) 2.1.4 实验准备: (31) 2.1.5 实验步骤: (31) 2.2 CCS 入门实验2(C 语言的使用) (38) 2.2.1 实验目的: (38) 2.2.2实验内容: (38) 2.2.3 实验背景知识: (38) 未定义书签。。 2.2.4 实验程序,包含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 实验准备: (40) 2.2.6 实验步骤: (41)

实验环境 1.实验环境 这一部分内容是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所谓实验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也就是实验箱;软件环境包括调试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安装我们在这一部分介绍,使用作为实验内容在下一部分学习。 1.1 实验箱介绍 实验箱有两部分组成:实验箱主板和核心板。其中主板的型号是SEED-DTK_MBoard,主板上可以安装不同型号的核心板,本课程实验包括SEED-DEC28335和SEED-DEC6713两种核心板。下面介绍实验箱的硬件配置。 1.1.1主板SEED-DTK_MBoard 在SEED-DTK_MBoard 中主要集成了DSP、FLASH、SRAM、UART、LCD 和D/A等外设。这样使其能够应用在显示、键盘和模拟信号输出及其相关的领域。主板的主要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包括: TMS320VC5402@100MHz DSP主控制器 外扩SRAM,最大容量为256K x 16 位,基本配置为64K x 16 位 外扩Flash,最大容量为512K x 16 位,基本配置为256K x 16 位 通用键盘接口,最多支持20 个按键,配有19 个按键的薄膜键盘 LCD 液晶显示器接口,支持T6963C 控制器,配240×128 点阵LCD 4路D/A 输出 1路UART 接口,接口标准CMOS 电平/RS232/RS485 可硬件选配 1路McBSP 接口 JTAG 仿真器接口,方便二次开发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 院系:大学市政技术学院 班级:工程造价(2)班 辅导教师:凯、王晶 使用教材:《建筑工程测量》 学生:余果 学号: 1035431235 实习地点:学校足球场外围校道、学校前门 小组成员:麦祥彪、辛妹、徐娇珠、余果 大学市政技术学院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录 前言 (3) 一、踏勘选点 (5) 二、实训容 (6) 1.红外光电导线测量 (6) (1)水平角观测(测回法) (6) (2)光电测距 (6) (3)导线业计算……………………………………6-7 2.水准测量 (7) 3.高程测设 (8) 三、测量成果计算及表格 1.水平角观测手簿(测回法) (9) 2.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改正值) (10) 3、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手簿 (11) 4、闭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12) 四、实训体会 (13)

前言 工程测量实习,作为工程造价专业一门基本的必修专业实践课,对我们学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测量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步步检核”等原则对工程测量的指导意义。这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对将来参与工作有必然的重要性,学校给予学子实践的机会远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机会创造最大的知识收益。通过测量实习这个平台,我们将改善我们的思维结构,培养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1)实习目的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 熟练掌握自动安平水准仪、J6经纬仪的操作技能; 掌握光电测距导线,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业计算工作。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习设备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双面尺、三脚架、全站仪、对点器

阅览室照明设计实例

阅览室照明设计 一、设计要求 图书馆是读书的地方,有专门看书的图书阅览室。根据JIS 的照度标准,图书阅览室照度应在200—750lx ,由于阅览室是老少都来看书的地方,因此照度要有充分的保证。充分的照度,是为在图书馆阅读的人持续提供清晰而舒适的视觉条件,创造明快的环境气氛,以提高阅读和学习效率。对阅览室电气设计提出了如下要求: (1)图书馆阅览室应该有清晰而舒适的视觉条件。照度充足,尽可能避免眩光,减少频闪效应,光色和显色性要好,室内亮度要均匀。照明灯具与课桌垂直距离不宜小于1.7。(2)对于阅览室照明器的控制。应沿着平行外窗方向顺序设置开关 (3)照明器的散热。要注意照明器的散热,设计时应留有足够的通风口。 (4)电气设施应便于维护和管理。进线和干线截面的选择应有裕量,进线和干线的穿管管径应按导线截面放大一级选取。 (5)设置一定数量的电插座,数目不少于座位的15%设置位置人性化。位置合理,避免危险产生。 二、设计计算 1.房间参数 照度要求值: 300LX 房间名称:阅览室 房间长度L: 20 m 房间宽度B: 12 m 计算高度H: 3.15 m 室空间高度: 2.35m 顶棚空间高度: 0.5m 地板空间高度: 0.75m 顶棚反射比(%):80 墙反射比(%):50 地面反射比(%):10 2.灯具参数: 型号: YZ110RL 灯具光通量: 4800lm 灯具光源功率: 110W 3.其它参数: 维护系数: 0.8 照度要求: 300.00LX

4.计算过程: 计算方法:利用系数平均照度法 1.确定空间比RCR 、顶棚空间比CCR 、地板空间比FCR (1)确定室空间RCR : 57.112 2012 2035.255RCR =?+??=?+=w l w l h rc 顶棚空间比CCR : 33.057.135 .25.0h CCR =?== RCR h rc cc 地板空间比 FCR : 50.057.135 .275 .0h FCR =?= = RCR h rc fc (2)确定利用系数U : 1)确定cc ρ和U : 顶棚空间的平均反射比为 76.033 .04.0133 .05.04.08.04.014.0c =?+??+= ++= CCR CCR cw ρρρ 顶棚空间的平均反射比为: (%)6.73) 33.04.01)(76.01(76.076 .0) 4.01(1cc =?+-+= +-+= CCR )(ρρρ ρ 取cc ρ=70%,w ρ=50%,RCR=1.67,查附表10得,(1RCR ,1U ) =(1,0.89),(2RCR ,2U )=(2,0.79),利用系数为: 733.01-57.11 -289 .0-79.089.0RCR -RCR RCR -RCR U -U U U 112121=+=+ =)()( 2)确定fc ρ和γ: 地板空间的平均反射比为: 133.050 .04.0150 .03.04.01.04.014.0f =?+??+= ++= FCR FCR fw ρρρ 地板空间的等效反射比为: (%)3.11) 50.04.01)(133.01(133.0133 .0) 4.01)(1(fc =?+-+= +-+= FCR ρρρ ρ 因为%20fc ≠ρ,则取%10fc =ρ、%70cc =ρ,%50w =ρ,RCR=1.67,查附表13得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 1.采光系数测量 2.教室亮度测量 3.测定材料光反射系数 4.测定材料光透射系数 小组成员:王林 2011301569 范俊文 2011303156 肖求波 2011301549 沈杰 2011301544 指导教师:刘京华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3日

一 实验目的 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 实验原理及仪器 1.原理: 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 ),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 n ),和同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 w )的比值。 w n E E C 2.仪器:照度计2台/组 卷尺 两台照度计为同型号,分别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照度测量。 三 实验时间及,地点及天气状况

时间: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 地点:教学东楼D座 四实验要求 1测量数据记录(不少于5个测点) 2.附加测量项目: (1).采光系数最低值C min 采光系数最低值取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中采光系数值中最低的一个,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2). 采光系数平均值C av 采光系数平均值取典型剖面与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的采光系数算术平均值。 当室内有两条或以上典型剖面时,各条典型剖面上的采光系数应分别计算。取其中最低的一个平均值作为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3).采光均匀度U c 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即U c=C min/C av 国家规范规定,对于侧窗和顶部采光要求为I-IV级的房间,其工作面上的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0.7。采光均匀度应按各个不同剖面计算,取其中均匀度最低的一个值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五实验方法 1.测点布置 室内采光测点的布置反映各工作面上照度值的变化和光的分布情况,因此采光实测时要在待测建筑物内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室内采光质量的典型剖面,然后在剖面与工作面交线布置一组测点。侧面采光的房间有两个代表性的横剖面,一个通过侧窗中心线,一个通过侧墙中心线;剖面图上布置测点的间距2m;测点距墙或柱的距离为0.5~1m,中间测点等距布置。 2.测量条件 我国采光设计标准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标准天空,即全云天作为天空亮度分布规律的标准。因此采光系数测量的天空应该选取全云天(云量8~10级),天空中看不到太阳的位置。不应在晴天和多云天测量,也不宜在雨雪天测量。

工程测量实训总结【三篇】

工程测量实训总结【三篇】 【导语】工程测量实训是工程类专业主要的基础课程,提升实训课程的教育水平对提升该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工程测量实训总结,仅供参考。 工程测量实训总结篇一 紧张而有难忘的两周测量实习生活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结束了。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DJ-6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并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而且还有机会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在锻炼大家画草图、运用CAD绘图的能力同时也积累自己的绘图经验和提高自己的绘图速度。不仅从此次专业实习中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还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我们在施测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使用

技能,提高了数据计算能力和对数据的敏感程度,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有了一定雄厚的基础才可以决定上层建筑。因而此次实习不仅让我积累了许多经验,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因为我们大家都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真理! 本次实习也让我真正体会到测绘专业是一个团队的工种!我们组有六名组员,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各自的长处是不一样的,我们配合起来才能发挥出较高的效率。我的主要任务是使用仪器测出数据。同时这次实习也拓展了我们与老师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因为以前人家说工程测量特别需要团队合作精神,我都没有能够完全了解。的确,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另外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

实验环境的使用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环境的使用 一.实验概述 1.实验名称:实验环境的使用 2.实验目的: 1)熟悉操作系统集成实验环境OS Lab的基本使用方法; 2)练习编译、调试EOS操作系统内核以及EOS应用程序。 3.实验类型:验证 4.实验内容: 1)准备实验,启动OS Lab; 2)学习OS Lab的基本使用方法; 3)EOS内核项目的生成和调试; 4)EOS应用程序项目的生成和调试; 5)退出OS Lab; 6)保存EOS内核项目 二.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编译器:Tevalaton OS Lab 语言:C++ 三.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 1)启动OS Lab,在启动后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学号、姓名; 2)学习OS Lab的基本使用方法,使用OS Lab编写一个windows控制应用台应用程序,熟悉OS Lab的基本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新建项目、生成项目、调试项目等); 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项目,并选择项目模板“控制台应用程序”。 3)点击F5生成项目,并对结果中的问题进行修改。

如果源代码中存在语法错误,“输出”窗口会输出相应的错误信息(包括错误所在文件的路径,错误在文件中的位置,以及错误原因),并在最后提示生成失败。此时在“输出”窗口中双击错误信息所在的行,OS Lab 会使用源代码编辑器打开错误所在的文件,并自动定位到错误对应的代码行。可以在源代码文件中故意输入一些错误的代码(例如删除一个代码行结尾的分号),然后再次生成项目,然后在“输出”窗口中双击错误信息来定位存在错误的代码行,将代码修改正确后再生成项目。 4)执行项目,在OS Lab 中选择“调试”菜单中的“开始执行(不调试)”,可以执行刚刚生成的Windows 控制台应用程序。启动执行后会弹出一个Windows 控制台窗口,显示控制台应用程序输出的内容。按任意键即可关闭此Windows 控制台窗口。 5)调试项目,点击“项目管理器”窗口中的“源文件”文件夹节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中的“添加新文件”,文件中的函数如下所示。 int test1(int n){ n++; return n;} 6)将主函数进行修改。

工程水准测量实验报告簿.doc

工程水准测量 ( 实验报告簿 )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写法 以水准测量为准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设备: 三、实习内容: 四、实习步骤: 1.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 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 A 至 B, A 称为后视点, a 为后视读数; B 称为前视点, b 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 点的高程 HA ,则 B 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 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 来计算,即 Hi=HA+a HB=Hi - b (2 )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 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 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 度应该大于10cm ,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 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最终结果见附表。 五、实验表格: 实验报告 程名称:工程量目:普通水准量( 2)成???? 指教????? ??? ..院(直属系)??? .. 学生??? . 学号 ???? .. ..........年?.月?..日 普通水准测量手薄 点后前高差改正后高点站号数数(米)高差程号(米)(+-((米) 米)米)

环境试验的重要性及环境试验设备的有关问题

环境试验的重要性及环境试验设备的有关问题 环境试验的重要性及环境试验设备的有关问题 1环境试验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军用装备的改进,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可靠性研究必不可少的设备─环境试验设备的品种、质量的要求也更多更高。特别是海湾战争显示了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也促使了我国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的研究、试验和发展。 国内外的部分统计资料表明,武器装备发生故障或损坏的原因一半以上是由于使用该产品时的环境因素引起的,如表1: 表1中、美军用航空产品故障情况 国家中美 产品机载产品沿海基地使用的产品同一种175架飞机中31种产品两年故障分析 F/A-18大黄蜂飞机 因环境因素引起的故障 52.7% 52% 52% 51% 其中:温度(高低温)振动潮湿砂尘盐雾低气压冲击 42 40 55 40 21.6 27 20 27 19 19 19 19 7.8 14 6 6 3.9 / / 4 3.6 / / 2 2.1 / / 2 可见,环境因素对军用装备非常重要,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使军用产品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不仅在开发研制阶段,就是在使用阶段都必须进行环境试验。 对一般电工、电子产品,由各种环境因素引起的失效比例统计如图1示: 图1 可见一般电工、电子产品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失效与上表的统计是差不多的。 环境试验是将产品暴露在天然或人工模拟环境中,从而对其实际上可能遇到的贮存、运输和使用条件下的性能作出评价的试验,简单说是对产品进行环境适应性的试验。 环境试验的目的: 1.1探索和确定单一或多个环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考核产品的环境适应性; 1.2作为产品的型式试验项目之一,或产品的验收试验,看其是否符合规定的环境要求,产品是否合格,作为产品接收或拒收的决策依据。 1.3作产品环境应力筛选(ESS)试验,筛选出不合格的或有潜在缺陷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环境试验可分外场试验及实验室试验: (1) 实验室试验:一般在实验室内进行,又叫人工模拟试验,是用人工的方法创造出某种气候环境或机械环境,将试品在此环境中试验。人工模拟试验具有与大气暴露试验相似的模拟性,并有加速性,可大大缩短试验时间,且其环境应力、负载条件的施加都可严格控制在容差范围内,保证全部试验在受控条件下进行,故重现性好,有可比性,其缺点是受到设备的限制,一般是试验一些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产品,且有时对非常真实的综合环境的模拟性较差。 (2) 外场试验,可分为天然暴露试验和现场试验:

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 ——光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透射比测量实验二:采光系数测量 实验三:室内照明实测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日星期二3月12年2013日期: 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和光透射比测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室内表面的反射性能和采光口中窗玻璃的透光性能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室内光环境的好坏,因此,在试验现场采光实测时,有必要对室内各表面材料的光反射比,采光口中透光材料的过透射比进行实测。 通过实验,了解材料的光学性质,对光反射比、透射比有一巨象的数值概念,掌握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和试验方法 (一)、光反射比的实验原理、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 光反射比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用样板比较和光反射比仪直接得出光反射比;间接法是通过被测表面的照度和亮度得出漫反射面的光反射比。下面是间接测量法。 1.实验原理 (1)用照度计测量: P是投射到某一材料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与被该光源的光通量的比值,根据光反射比的定义:光反射比即: φφP=P/因为测量时将使用同一照度计,其受光面积相等, 且,所以对于定向反射的表面,我们可以用上述代入式,整理后得: P=EE P/对于均匀扩散材料也可以近似的用上述式。 可知只要测出材料表面入射光照度E和材料反射光照度Ep,即可计算出其反射比。 (2)用照度计和亮度计测量 用照度计和亮度计分别测量被测表面的照度E和亮度L后按下式计算 πL/EP= 2;被测表面的亮度,cd/m式中:L---E—被测表面的照度,lx 。 2.测量内容 要求测量室内桌面、墙面、墙裙、黑板、地面的光反射比。每种材料面随机取3个点测量3次,然后取其平均值。 3.测量方法 ①将照度计电源(POWER)开关拨至“ON”,检查电池,如果仪器显示窗出现“BATT”字样,则需要换电池; ②将光接收器盖取下,将其光敏表面放在待测处,再将量程(RANGE)开关拨至适当位置,例如,拨在×1挡,测量的仪器显示值乘以量程因子即为测量结果。另有一种自动量程照度计,数字显示中的小数点随照度的大小不同而自动移位,只需将所显示的数字乘以量程因子即为测量结果(单位:lx)。有的照度计为自动量程,直接读取照度计数字即为测量结果。 ③在稳定光源下,将光接收器背面紧贴被测表面,测其入射照度E;然后将光接收器感光面对准被测表面的同一位置,逐渐平移光接收器平行离开测点,照度值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约300mm左右),读;ρ,即可计算出光反射比Ep取反射照度值 ④测量时尽量缩短入射照度和反光照度间的时间间隔,并尽可能的保持周围光环境的一致性。

工程测量学课间实验报告数据版

实习四全站仪三维坐标放样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 1.熟悉全站仪的基本操作。 2.掌握极坐标法测设点平面位置的方法。 3.要求每组用极坐标法放样至少4个点。 二、仪器设备与工具 每组全站仪1台、棱镜2个、对中杆1个、钢卷尺1把、记录板1个。 三、实习方法与步骤 1.测设元素计算: 如图4-1所示,A、B 为地面控制点,现欲测设房角 点P,则首先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测设数据: (1)计算AB、AP边的坐标方位角: y AB arctan AB x AB y AP arctan AP x 图4-1极坐标测设原理 AP (2)计算AP与AB之间的夹角:AB AP (3)计算A、P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22 D AP (x P x A ) (y P y A)2x AP y A P2 注:以上计算可由全站仪内置程序自动进行。 2.实地测设: (1)仪器安置:在A点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 (2)定向:在B点安置棱镜,用全站仪照准B点棱镜,拧紧水平制动和竖直制动。 (3)数据输入:把控制点A、B和待测点P的坐标分别输入全站仪。全站仪便可根据 内置程序计算出测设数据D及β,并显示在屏幕上。 (4)测设:把仪器的水平度盘读数拨转至已知方向β上,拿棱镜的同学在已知方向 线上在待定点P的大概位置立好棱镜,观测仪器的同学立刻便可测出目前点位与正确点位的偏差值△D 及△β(仪器自动显示),然后根据其大小指挥拿棱镜的同学调整其位置,直至观测的结果恰好等于计算得到的D和β,或者当△D△及β为一微小量(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时方可。 四、注意事项 1.不同厂家生产的全站仪在数据输入、测设过程中的某些操作可能会稍不一样,实际工作中应仔细

实验一 Keil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实验报告纸 (院、系)自动化专业班组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课学号姓名实验日期 2016.9. 28 教师评定 实验一Keil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一、实验目的 熟悉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学习如何使用Keil编译器编写单片机程序并调试 三、实验设备 PC机 四、实验步骤 1.新建文件夹 2.新建工程 3.配置工程 (1)按以下内容新建experiment_1.asm文件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100H MAIN: MOV SP, #60 ;给堆栈指针赋初值

LIGHT: CPL P1.0 CPL P1.1 CPL P1.2 ACALL DELAY AJMP LIGHT DELAY: MOV R7,#10H DELAY0: MOV R6,#7FH DELAY1: MOV R5,#7FH DELAY2: DJNZ R5,DELAY2 DJNZ R6,DELAY1 DJNZ R7,DELAY0 RET END (2)在工程窗口的Source Group 1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点其中的选项Add Files to Group ‘Source Group 1’;添加文件。 (3)在Project菜单的下拉选项中,单击Option for Target ‘Target 1’.在弹出的窗口中要完成以下设置:

A.选择单片机芯片。不需要向工程添加启动代码; B. 晶振频率的设置 C. Output标签下的Create HEX File 前小框中要打勾 D.Debug标签选择Use Simulator(软件模拟) 4.编译工程 5. 查看结果(要求截图写进实验报告) (1)进入调试状态 (2)选择单步方式运行,观察Port 1窗口状态变化(3)在Project Workspace观察 R5、R6、R7、SP等的变化进入调试时的初始界面

室内环境舒适度评价分析实验报告

室内热舒适环境评价 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实施时间:

1.掌握用室内环境的测试参数计算 PMV 值的方法。 2.对问卷进行总结归纳,对不同人群(如男生和女生,进餐时间长短,室内待 了多久,籍贯),对室内热舒适度做出的的不同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到不同人群在相同室内环境感受的热舒适度有哪些不同。 二、实验原理 人类对建筑室内环境的评价由室内热湿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等组成,由于室内声环境将在实验三详细阐述,在本实验中就不做过多说明。 室内热湿环境是对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热辐射的总称。室内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也可以说是人们在房屋内对可以接受的气候条件的主观感受。影响室内环境的因素,除了人们的衣着、活动强度外,主要包括室内温度、室内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人体与房屋墙壁、地面、屋顶之间的辐射换热(简称环境辐射)。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是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进行,其中对流换热取决于室内空气温度和气流速度,辐射换热取决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平均辐射温度。适宜的室内热环境是指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环境热辐射适当,使人体易于保持热平衡从而感到舒适的室内环境条件。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冷热感觉能够产生影响,这一点容易被人们所感知、所认识,但环境热辐射对人体冷热感产生的影响,往往不易被人们所感知、所认识。例如在冬季的采暖房屋中,人们常常关注室内空气温度是否达到要求,而并没有注意到单层玻璃以及屋顶和外墙保温不足,内表面温度过低,对人体冷热感产生的影响。 室内空气品质(IAQ)是影响人群在建筑中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室内空气污染会危害人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为此国家规定送入建筑的最小新风量必须满足使人健康的在其中工作,已有的研究表明,增加室内通风换气量能减轻病态建筑综合症人员的症状。 室内光环境的要求从只要求“亮”逐渐发展到今天要有合理的照度和光亮分布、正确的投光方向,以达到满足人们的视觉和心理要求。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怎么写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怎么写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怎么写?那么,下面请参考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工程测量实训报告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工程测量实训报告篇一: 自20xx年04月26日起,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工程测量实训。这次实训的内容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训的要求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这次实训与以前的课堂实训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更加广泛、程序更加系统,完全从控制测量生产实际出发,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应用,是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在实训的前一天,由晏老师给我们做了实训的动员。在动员会上,晏老师强调了本次实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实训地区地理条件较复杂及建筑物密集,同时又存在极大坡度等因素给本次实训带来的困难。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训。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训期间自行保管实训备品,还特别强调若仪器丢失了则应自己负责和购买等。本次实训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水准仪、水准尺、脚架、经纬仪。 此次实训,实训方式主要按小组的方式进行,其中每一组由五个成员组成。 实训主要的内容有:2.4Km长的四等水准测量(站数是最少40个

站,闭合差应在误差范围内,水准路线成果计算)、建筑施工放样(采用极坐标方法放样,建筑物放样数据和检查表)、等高线图(等高线的五要素)、断面图(又叫剖面图,画法和画时的比例尺)、土方量的计算(计算方法对应相应的地形,各点相应值计算正确)。 20xx年04月26日,星期一。这是实训开始的第一天。早上领仪器,在中午以后,就开始了2.4Km长的四等水准测量,此项测量共有四天的时间。在这四天的时间里,主要是对一条长约2.4km闭合路线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并且闭合路线所包含的区域中应有上坡土路、宿舍群建筑物、学校教学楼等学校的主要地物。 水准测量都在桂林理工大学学校内进行,地形基本上是属于平坦地形,即使有坡度,但坡度也不大,则各点之间相对高程不大,这给水准测量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另外,由于测区位于校园主干道附近,且周围有教学楼等设施,导致测区内人流量与车流量较大,容易对实训中的人员和仪器造成干扰或者带来危险。 就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设计而言: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根据水平视线确定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求未知点的高程。每个测段中设置偶数个测站,站与站之间距离应适中。 其作业方法为:本小组共有成员5人,在施测水准测量的时候,人员分配情况是:二人为跑尺员(前,后尺各一人),另外一人为观测员,两人为记录员。在选取了合适的水准路线和固定点之后(水准路线见附图),开始进行第一测站的观测,将水准尺立于固定点上作为后视,水准仪放置在水准路线附近合适位置,然后在施测路径前进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