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语法学

古代汉语语法学

古代汉语语法学
古代汉语语法学

古代汉语实词的学习要点

古代汉语的语法部分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的学习较虚词容易一些,所以有时容易忽略。其实,对于阅读来说,实词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分析句子的语法成分是以实词为主的。也只有实词才具有词汇意义,实词的语法功能与词汇意义在学习时其实是分不开的。

实词的学习分两大部分。一是掌握各类实词的语法特点;二是弄清实词的词类活用。这两方面都必须把握要点才能学习好。下面分别说明这两方面的要点:

一、各类实词的语法特点

各类实词的一般特点,与现代汉语类似,不作重点。重点是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点。

(1)名词

主要掌握名词作谓语和状语。

古代汉语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可以直接充当谓语,而不用判断词。这里应该注意,在先秦典籍中,名词谓语前边常常有“是”字,一般认为,这个“是”不是判断词,而是指代上文人或事物的代词,作句子的主语,它后边的名词直接作用谓语。

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是古代汉语名词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名词作状语主要有五种情况:第一、表示动力作进行的状态,如“蚕食”的“蚕”;第二,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如“虏”;第三,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处所,如“廷见相如”的“廷”;第四,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或依据,如“椎杀晋鄙”的“椎”;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如“手注善药”的“手”。

另外,还应注意日、月、岁时间名词作状语的特殊意义.“日”、“月”、“岁”用在表示具体行动的动词性谓语前边,表示行动的经常性,具有“每月”、每年”的意思,如,“日闻其毁”,“月攘一鸡”、“岁劝民种树”。“日”用在具有变化性的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前边,表示变化情况逐渐发展,有“逐渐地”、“一天天地”的意思,如“燕日败亡”。“日”用在主语前,表示追溯过去,有“从前”、“往日”的意思,如“日卫不睦,故取其地”。

(2)动词

主要掌握动词作状语、特殊的动宾关系、动词的使动用法和被动的表示法。

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式方法,是古代汉语动词的重要特点之一。动词作状语有两种情况:第一、动词直接修饰动词,中间不需要任何关联词语。如:“遍国中无与立谈者”的“立”,直接修饰“谈”;第二,作状语的动词通过“而”“以”等,与动词连接起来如“夜缒而出”,“”通过“而”修饰“出”。

古代汉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非常复杂,有些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如“御齐侯”是为齐侯御;“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誓之”是向姜氏发誓;“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指王翳”是把项王指给王翳看,指的具体对象是项王,而不是王翳。说这类关系是动宾关系,主要着眼于形式;从意念上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各式各样的。

动词有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

发出,而是在主语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如,“晋侯饮赵盾洒”的“饮”,意思是使赵盾饮洒。

教材中的被动表示法可以整理为以下三种方式:?用“于”将主动者引入补语;?用“为”、“被”将主动者引入状语;?用助动词“见”、“被”将动词改造成被动式。三种方法有时可以同时用两种,也有时可以再加入一些其它虚词。

(3)形容词

主要掌握形容词的构词特点和在偏正结构中省略中心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形容词的构词特点主要有两个:第一,重叠后并不表示程度的加重,而是表示某种状态,如“天下熙熙”的“熙熙”;第二,可以加词头词尾,表示事物“具有……样子”。如“忧心有忡”的“有”是词头,“粲然分明”的“然”是词尾。加词头词尾之后,都可以译成“……样子”。

(4)数量词

主要掌握零数、序数、分数、倍数、约数、虚数表示法,以及数量词与名词或动词结合的方式和数量词与中心词的位置。

现代汉语零数要用“零”,古代汉语一般不用零,有时在整数和零数之间用“有”(又),如:“郡国百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序数表示法,一种是用基数词,另一种是“第”加基数词,这两种与现代汉语相同,此外还用“首”、“冠”或别的字表示“第一”,用“次”,“其次”、“次之”、“次者”表示第二,也有用“甲”、“乙”、“丙”、“仲”、“长”、“末”表示序数的,“伯”“仲”“叔”“季”常常专用来表示兄弟姐妹的长幼次序,“孟”“仲”“季”常常表示一个季度之中三个有的次序。

分数表示法主要有两种:第一,分母是十、百以上的整数,分子是个位数时,分母、分子连用,中间不再插入任何词。如“其实皆什一也”,“有补万一”。第二,在分母分子间插入“分”、“之”和表示整体的名词,或单用“分”、或“之”。如,“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这句属于用“分”和“之”加整体名词“日”的表示方法,“八十一分日”就是把一日分成八十一份,“四十三”指其中的四十三份。“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这句的“二十之一”就是二十分之一。

倍数表示法主要有两种:第一,一倍用倍、五倍可以用“蓰”,其他倍数都可以直接用基数词表示,如“或相倍蓰,或相什百”,“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第二,如果表示几倍于某个数时,往往连用倍数和这个基数,实际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如“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七”指天上每一个方位的七星,“四”是四方,“四七”就是四个七、即二十八宿。

约数表示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直接用基数词末表示,如,“孔子卒后,至于今日五百年。第二,有时在基数词或数量词前面,加表示约数的词语(“且”“将”“几”,“可”等)表示,如“历载将百”。第三,有时在基数词或数量词后面,加表示约数词语(“许”“所”“余”等)表示,如“父去里所,复还。”

虚数表示法有两种情况:第一。泛指多数,常用基数词“三”“九”“十”“百”“千”“万”等表示,如,“三过其门而不入”,“此百世之怨”。第二,极言其少,常用“半”“一”“二”“一二”等表示,如,“拔一毛而利天下”,

“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虚数常常带有夸张意味。

古汉语数量词与名词或动词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数词直接与名词或动词结合,不用量词。数词可以放在名词或动之前,如,“一言以蔽之”;也可以放在名词或动词之后,如,“以大杖击二十”。第二,数词先与量词结合成数量结构,然后再修饰或补充名词或动词。这样的数量结构,可以放在名词或动词之前,如,“人间能得几回闻”;也可以放在名词或动词之后,如,“马三匹”。

二、词类活用

(1)什么叫词类活用

这是实词部分的重要内容。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跟词的兼类有什么不同?怎样判定一个词是否活用?一般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类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这就叫词类活用。活用不同于兼类,兼类是词本身固有的,它的各种用法都是比较固定的、经常的,活用则是临时的,偶然的。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知道,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主要是名词、形容词、数词等实词活用作动词。因为古代汉语的动词除了一般的动词以外,还有意动和使动,所以其它词类活用作动词有些也有意动和使动。

(2)名词可活用作一般动词,也可用作意动

具有跟原名词的意义有着密切联系的动词的一般意义,如果带上宾语,它跟宾语的关系是一般的动宾关系,如,“左右欲兵之”的“兵”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用兵刃杀,“之”是宾语。方位名词也可以活用作一般动词,表示向着某个方向行动。如,“秦师遂东”的“东”,意思是向东方行进。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尔欲吴王我乎”的“吴王”,意思是使我做“吴王”,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向行动,如“故王不如东苏子”的“东”,意思是使苏子到东方去。

名词用作意动所表达的意义,是行为主体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友风而子雨”的“友”和“子”,意思是把风当作友,把雨当作子。此外,还有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后,与宾语构成特殊的动宾关系。如“履我”是给我穿鞋,“礼他姓之人”是对别姓的人讲礼节,等等。

(3)形容词用作动词有用作一般动词的,也有用于使动和意动的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具有动词的一毅意义,这一意义跟原形容词的意义有着密切联系。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的“多”,意思是“有很多”。

形容词用作使动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厚其墙垣”,“厚”的意思“加厚”。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小”,意思是“认为小”。

(4)数词用作动词有用作一般动词的也有用作使动的

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具有动词的一般意义,这一意义跟原数词的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带上宾语,它跟宾语之间是一般的宾语关系。如“大都不过参国之一”的“参”(叁),意思是“三分”。

数词用作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数词所表示的数目或某

些特点。如,“四三皇与六五帝”的“四”和“六”;意思是“成为四”,“成为六”。

2.虚词

(通论第一章第一节辅导)

2.1本节概述

本节所列虚词19个,以字为单位,每个字都兼数种词类。涉及的词类有:(一)代词

(二)介词

(三)连词

(四)语气词

关于这四种词类的语法特点,可参照现代汉语。不同的是,现代汉语代词一般属实词,古代汉语按传统习惯放在虚词里。

这19个词可分成四组来学习:

(一)之、其、是、或、莫、者、所为第一组,它们主要作代词。

(二)于、以、为、与、诸、焉为第二组,他们主要作介词。由于介词与连词关系密切,所以一部分(以、与)兼作连词。

(三)而、则为第三组,它们主要作连词。

(四)也、矣、呼、哉为第四组,它们主要作语气词。

2.1主要作代词的虚词

这组虚词又可分三组:

第一组,之、其、是。指示代词

第二组,或、莫。无指代词

第三组,者、所。特殊代词(也叫附加代词)

下面仅就其中比较难把握和难点较多、头绪较多的词进行辅导。

2.1·1之

“之”原是动词,当“往”、“到……去”讲,如“自楚之滕”(《许行》)。以后演变为代词和连词。

代词“之”有两个主要的语法功能:

①作宾语。“之”既可作动词的宾语,也可以作介词的宾语。如:“交口荐誉之”、“一时皆慕与之交”(《柳子厚墓志铭》)。

②作定语。如“之子于归”(《诗·燕燕》)。

学习代词“之”时,有两个问题要特别注意:

第一、“之”和“他”的区别。这是学习“之”字的重点与难点之一。“之”经常代第三人称,但它不是古代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古代第一人称代词,吾、余、

予、我;有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但是没有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之”不但能指代第三人称,也能指代第一、第二人称,请看教材上的例子。

第二、“之”字在具体文章中指代什么东西,以及怎样翻译它,这也是学习“之”字的重点与难点之一。“之”字所指代的东西,大都在上下文中出现过,不论是代人、代物、代事,都需要仔细地辨识,不可简单地译成“他”、“它”或“她”了事。特别是当“之”字指代说话人自已或听说话的对方时更要细心地体会,方能准确地译出来。教材中用了较大的篇幅讲述这个问题,阅读和翻译时应当注意。“之”字有时在文中指代的作用较虚,有的就可以认为是满足句子音节需要的衬字,对这种“之”字就可以不译了。

连词“之”也有两个主要的语法功能

①连接定语与中心语,形成偏正词组。

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是领有关系,如“子厚之室”;

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是同一关系,如“魁父之丘”;

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是修饰关系,如“虎狠之心”,“小大之狱”,“破灭之国”。

②连接主语与谓语,形成主谓词组或分句,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如:“吾不忍梦得之穷”、“自子厚之斥”。

学习连词“之”时,也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第一、“之”字连接偏正词组时,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关系并不一样,有限制关系,有同一关系,还有修饰关系,因此在翻译这个偏正词组时,不能一律把“之”译成“的”,有的要加比况性的词语,有的则可以不译。

第二、“之”字连接主谓词组。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已没有和它相对应的词语,因此在翻译时可以略去。

我们学习“之”字的这种用法时,应着重体会它在连接词与词时的结构作用。

2.1·2其

“其”兼有代词和语气词两种词性:

代词“其”的作用是作定语和作主位词组或分句的主语。

①作定语,如:“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柳子厚墓志铭》)

②作主谓词组或分句的主语,如:“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同上)

“其”字和“之”一样,都是不典型的第三人称代词,它所指代的东西,也大都在上文中出现过。“其”代人、代物、代事,也需要仔细地辨识,“其”子作定语还有指示作用,它也还可代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如何理解它的指代意义,如何来翻译它,是学习“其”字时的重点和难点。

语气词“其”主要表示以下语气:

①表示估计、推测,如:“王其庶几召我。”(《贾谊论》)

②表示反问,如“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城濮之战》)

③表示劝告、祈使,如:“子其勉之。”(《左传·成公十六年》)

如何区分上述不同的语气,主要由上下文的文意来决定。以下情况可资参考:

“其”字所表达的语气,如果是用在问句中,那多半就表达的是反问语气;如果主观愿望的色彩很浓,特别是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的一种愿望,那就表达的是劝告、祈使语气;一般的情况下都可以看作是表达估计、推测的语气。

2.1.3是

“是”是代词,经常作主语、宾语,也有时作谓语、定语:

①作主语,如“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

②作宾语,如“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

③作谓语,如“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④作定语,如“是岁大旱”。

“是”的学习重点是,在判断句里,出现在谓语部分最前面的“是”一般是主语,与现代汉语的系词“是”不能对应。例如“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里的“是”是代词,复指“今急而求子”,作主语。

2·1.4或、莫

“或”、“莫”被称为无指代词。“或”是肯定形无指代词,表示“某个人(事、物)”、“有人(事、物)”;“莫”是否定性无指代词,表示“没有人(事、物)”。它们的语法功能都是作句子或分句的主语。

学习这两个虚词的难点是,要把无指代词的“莫”与否定副词的“莫”分开。后者有两种用法:?表示不施行某一行为;?表示劝阻和制止。这种用法在先秦文献里是比较少的,大部分的“莫”是作无指代词。二者的区别主要看“莫”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同样,也需要把“或”的无指代词用法与连词、副词用法分开。因为“或”的连词、副词用法是从无指代词发展来的,与无指代词的界限很难划清,所以在处理先秦文献时,可以采用这一原则:凡是能用无指代词解释的,一律作无指代词对待。实在不能用无指代词解释的,再考虑连词和副词。

2.1.5者、所

“者”和“所”有共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特殊的指示代词,都不能单独使用,而必须和别的词组组合起来,成为者字词组、所字词组,才能充当句子成分,才能够表达明确的指代对象。者字词组、所字词组都是名词性的词组,它们在句中在都起着一个名词的作用,一般都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谓语、定语。掌握住这一特点,可以说也就基本上掌握了“者”、“所”的用法。当然除此之外,“者”字还是语气词,“所”字还是名词和数词。

“者”、“所”学习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者字词组与所字词组在句中的语法功用,这一点上面已经讲过;另一个是者字词组、所字词组构成方式的不同和表达意义的不同。

“者”字可以放在动词、形容词、名词、数词、词组甚至“句子”的后面,构成

者字词组。在者字词组中,“者”是中心部分,“者”字前的词或词组,甚至句子(我们可以说这个句子这时已经词组化了),都是“者”字的定语,整个者字词组表示的是具有这种特点或发出这种动作的人、事、物。

“所”字可以放在动词、动词性词组、介词以及小部分形容词的前面构成所字词。在所字词组中,“所”是中心部分,“所”字后的词或词组,是“所”字的修饰部分,可以把它叫作后置的定语。整个所字词组表示的是受有某种动作支配的人、事、物,如“所见”是指看到的人、事、物;“所闻”是听到的人、事、物。当“所”和介词构成所字词组时,都表示的是与某种动作、事情有关的原因、工具、条件等等。

学习者字词组、所字词组时,有一个难点,这就是如何在句中判断出哪些词和“者”、“所”构成词组。如果是简单的动词、形容词和“者”、“所”构成词组,如“见者”、“所见”等等,这比较好判断;如果是词组,特别是较长的者字词组、所字词组,必须小心处理,否则就可能误解文意。

所字词组还可以构成“所+介词+动词”的形式,这三部分的组成关系是:“所”和介词先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名词性的词组,如“所以”、“所由”、“所与”等等,表示“……的原因”“……的工具”、“……的方法”、“……的凭借”等意思。而后面的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再来修饰这由“所”与介词构成的词组。如:“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龚遂传》)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王知道胶西王做无道之事而灭亡的原因吗?这句话中“所以为无道亡”的结构关系是“所”和“以”先组合起来,表示“……原因”的意思,“为无道亡”再来修饰“所以”,表明是什么事情的原因。

“者”和“所”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译成“……的”,有时则应该视具体情况译为“……的人”、“……的事”、“……的物”等等。

2.2主要作连词的虚词

2.2.1而

(一)连词“而”

“而”是文言文中用得最多,用法也最灵活的连词。各种语法著作都要讲连词“而”的用法。由于着眼点不同,角度不一,讲法也多种多样。我们的教材是从三个方面来讲解连词“而”的用法的。首先是讲解了“而”能连接什么样的语言单位,其次讲解了被连接的语言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再次,对不易辨别的语法或逻辑关系进行了辨析,以便正确确定“而”所连接的两项之间的关系。

学习“而”的连词用法,除了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论述外,还应当注意并思考以下几点。

1.连词“而”既可用在单句中,也可以用在复句中。教材中“‘而’连接的语言单位”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就是要我们对单复句中的“而”加以区别。连接词和词,词组和词组的“而”,都是用在单句中的;连接分句的:而”,就是用在复句中的。

2.单句中的“而”主要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的词组。由于在单句中这些词或词组主要是充当谓语,或构成状动关系,因此我们可以

说,在单句里,“而”主要是在谓语部分起作用的连词,表示两种行为或性质之间的联系。“而”有时也连接名词性词组,但被连接的名词性词组往往也是充当谓语,是对主语性质特征的描写。如:

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

3.在单句中,“而”字所连接的两项,在语法上有两种关系。

(1)并列关系,即“而”所连两项共同充当谓语。两项之间可能是不分主次,也可能时间上有先有后,也可能语意上有正反,顺逆的转折。

(2)偏正关系,即状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状语从时间、原因、方式、情态等方面对谓语动词进行修饰,状语的词性、结构类型也多种多样。

4.连词“而”除了在谓语部分起作用外,还可以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动补之间起作用。这些用法,教材上都讲到了。需要指出的是,同是主谓之间加上连词“而”的单句,尽管表达的语意并不完全相同,但“而”字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如:

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左传·隐公十一年)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这些例句中的“而”都是加在主谓之间的连词,起到对主语加以强调的作用。例一是说:连王室都已经衰微了,故周天子的子孙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地位。例二是说,“匹夫”按常理不易成为百世师,“一言”也不便作为天下法,但实际上却正是这样。作者要对“匹夫”“一言”加以强调,故在它们后边用上了连词“而”。

连接动宾关系的“而”例如: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此例中,“不平”充当“苦”的宾语,中间加进“而”字,使宾语得到强调。

连接动补关系的“而”,例如: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致?(汉书·食货志)

其中“不成”“不致”充当补语,通过“而”连到动词上,使补语的地位得以突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凡加在主谓、动宾、动补之间的“而”都是对某一成分加以强调的。连前面讲的连接偏正结构的“而”,实质上也是起的这种作用:状语被“而”从偏正关系中突出出来,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5.连词“而”放在主语与谓语之间,有时可以表示假设,例如:

子产而死,其谁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这是因为古代“而”、“如”音近,这里的“而”是“如”的借字。

6.词“而”还常常用在分句之间。分句之间的关系有六种,其中并列、顺承(连贯)、递进三种属联合复句的范畴,因果、假设、转折属偏正复句的范畴,都可以用“而”连接。

现代汉语中没有和连词“而”相当的词,因此,古汉语中的“而”要视不同情况分别译成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词语或不译,这一点也要加以注意。

(二)代词“而”

“而”字作为第二人称代词,一般用作定语,偶尔用作主语。如: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吕后真而主矣!(史记·留侯世家)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

例一、例二的“而”都用作定语。例三里,前一个“而”用作主语,后一个“而”用作定语。代词“尔”字从不用作动词的宾语。

(三)语气词“而”

语气词“而”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如: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论语子罕)

2.2.2则

(一)连词“则”

连词“则”主要连接句子。用得最多的是连接以下三种关系:

1.连接有顺承关系的复句。这种复句后一分句所叙述的事实发生在前一分句所述事实之前,即前一事实发生后,紧接着又发现在此之前某种事实已经发生了。如: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其子趋而往视之,则功槁矣。(孟子·公孙丑上)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这种复句所叙事实虽然是一后一前,但从记事的角度看,前一分句实现后,才会发现第二分句所叙之事,故而还是应当看成连贯复句,不便归入其他复句类型之中。

2.连接条件关系的“则”,强调在某种条件下必然产生某种情况或判断。如:沾水则高下不平。(梦溪笔谈·技艺)

军志曰:“允当则归。”(城濮之战)

连接条件关系的“则”包括假设关系,即强调在某种假设条件下,必然产生某种结果或判断。如: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定法)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违离,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赤壁之战)

条件关系与假设关系是不易分清的。可以说的是:如果前一分句中用了“若”“如”之类的词语,可以肯定是假设关系。如果没有这样的标志,就只好根据文义来判断了。

3.连接有并列关系的复句。这种复句中的“则”两个分句中都使用。例如: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二)副词“则”

用于主谓之间,强调主语和谓语之间某种必然的或唯一的联系。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这两句中,“则”用于谓语前,强调谓语对主语而言是唯一的或必然如此的,含有排斥其他联系的意味。这种用法的“则”,与复句中的“则”仍是相通的。如果我们把这几句话所排斥在外的那一句补出,则一反一正,正好构成表示对比的复句。正因为如此,在这里我们看成副词的“则”,有的书上仍然看作连词。看成副词,“则”是谓语的修饰成分;看成连词,只起连接作用,不充当句子的成分。

“则”和“而”的区别也是需要注意的:

1、按教材所讲,“则”有副词用法,“而”不作副词用;“而”的代词、语气词用法是“则”所没有的。

2、连词“而”在单句中可以连接偏正结构,“则”字没有这种用法。

3、同是连词,“而”的连接作用较缓较松“则”的连接作用较强较紧。“而”字所连两项或并列或顺承,连贯而下,两事如同一事;“则”字所连两项,界限分明,两事的独立性并没有因“则”字而减弱,时间的先后也清清楚楚。

2.3主要作介词的虚词

2.3.1于、诸、焉

“于”的用法比较容易理解,教材上讲得也很详细,这里不再重复,只补充说明以下几点。

1.关于“于”和“於”。在古籍中这是两个字,上古它们的语音并不相同,用作介词,“于”和“於”用法是相同的。但甲骨文中用“于”而不用“於”,《尚书》、《诗经》,一般也只用“于”,《论语》除引《尚书》外,通例不用“于”,《孟子》大多数用“于”,《左传》“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多写作“於”,今天在简化汉字中又废“於”而只用“于”。

2.介词“于”可能是由动词虚化而成。动词“于”是“往”的意思,甲骨文、诗经中还能找到这样的用例。但早在甲骨文中“于”字一般就用作介词了。《诗经》中“于”字往往加在动词前,如“之子于归”“君子于役”等。这种用法的“于”,学术界有的视为动词,有的视为动词词头,有的就视为语助之词。至于“交交黄鸟,止于棘”、“黄鸟黄鸟,无集于桑”中的“于”明显地是介词。

3.介绍处所的“于”字常省略。如: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求为县令()江南。(柳子厚墓志铭)

有的语法书不认为这些句子中都是省略了介词“于”,认为是表示处所的词直接充当补语。这种不同看法并不影响对文义的理解。

4.由于古音“乎”“于”相近,古文中又有用“乎”如“于”的。如:以吾一日长乎尔。(侍坐)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同上)

浴乎沂,风乎舞雩。(同上)

5.“诸”是个合音字,等于“之+于”,“焉”也是合音字,等于“于+是”。这两个虚字有的书上称作“兼词”,它们的作用,教材上另有介绍,可参看。

2.3.2以

(一)介词“以”

1、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或凭借的条件:

许子以釜甑,以铁耕乎?(许行)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2、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苏轼:石钟山记)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以上两例,“以”的宾语从意义上说,是动词的直接宾语,即涉及的对象。用“以”把它提到动词前,是为了强调它们。

公幸教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段太尉逸事状)

上例中,“以”的宾语从意义上说也是动词的直接宾语,但动词另外还有涉及的对象,即间接宾语。因此,可以认为这是古汉语中双宾语的一种表示方法。

3、表示原因: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龚遂传)

4、表示时间: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志铭)

学习介词“以”注意以下几点:

(1)“以”字带上宾语组成的介宾词组可以放在动词前,也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后。在前是状语,在后是补语。但表示时间的,只能在动词谓语前。

(2)介词“以”的宾语有时可以放在“以”的前面。如:

何以验之?验之以物。(王充:论衡)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五年)

例一“何以”是因为宾语是疑问代词而前置,例二是为了对宾语加以强调而前置。还有的,习惯上以前置为正常,如“是以““夜以继日”等。

(3)介词“以”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4)注意“可以”的不同用法。

(二)连词“以”

1、连接目的复句的两个分句。如:

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子产坏晋馆垣)2、连接因果复句的两个分句。如: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3、连接名词和方位词,在句中作定语或状语。如: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柳子厚墓志铭)

4、用如连词“而”,表示两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的联系。如:

子产相郑伯以如晋。(子产坏晋馆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原本是个动词,是“用”的意思。如: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介词“以”是由动词“以”虚化而来。连词“以”又是由介词“以”进一步虚化而来。“以”作为达词,它总有被连接的两部分。介词“以”,它后面总要有个名词或词组,组成介宾词组,作修饰语或补语。有的句子中“以”字后面紧接着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不易判断是省略了宾语的介词还是连词。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看“以”的前面是不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如果不是,“以”就是介词;如果是,“以”就是连词。

2.3.3为

(一)介词“为”有三种作用,教材已有叙述。难点是区分引进主动者的“为”和介绍动作对象的“为”。二者要注意从意义上分辨。

(二)连词“为”可译作“因为”和“如果”。前者用于因果复句,后者用于假设复句,也要用心分辨。

2.3.4与

“与”作介词、连词、语气词,教材已有明确叙述。难点是区别“与”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教材提出三点区别方法:?看前后两项能否互换位置;?看“与”字前面有否修饰成分;?看“与”的两端词类是否相同。这三点应特别注意。

4.主要作语气词的虚词

4.1.1也

“也”是古汉语中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一个语气词,同时也是最难掌握的一个语气词。学习“也”的难点有两个:第一,“也”几乎可以用在各类句型之中,帮助表达各种语气,因此要想准确地说出在某个句子中,“也”字的作用是比较困难的;第二,现代汉语没有与“也”字相当的语气词,因此在翻译时就可能遇到困难:什么情况不译,什么情况要译;在需要译的时侯,应该用现代汉语哪一个语气词对译,都颇费斟酌。针对第一点,读者要掌握句末语气词“也”基本特点:凡是用“也”字煞尾的,都含有某种确定的语气,直陈句用“也”,往往表示对陈述内容的肯定,感叹句用“也”字煞尾的句型,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根据句型和文义确定句中的“也”字要不要翻译,或译或现代汉语哪一个语气词。下面依据材料,把“也”字的各种情况作简单的提示。

教材按“也”字在句中的位置分成两类:一是句末“也”字,一是句中“也”字。句末“也”字是语气词“也”的最经常、最主要的用法。

(一)“也”字可以用在各类句型的末尾,帮助表达各种语气。

1.判断句中的“也”字。

①郭解,轵人也。(史记·游侠列传)

②起予者,商也。(论语·八佾)

例①句末用“也”字,例②句末“也”字与前边“者”字呼应。“……,……也”,“……者,……也”是判断句两种基本表达方式,这类句中的“也”字都有帮助表达判断的作用,使听话人确认说话人的判断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③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例③例④也属于判断句类型,但与普通判断句不同,这类句子的主要作用在于解释。“也”在这类句子中,表示确定不移的语气。

⑤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⑥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

⑦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⑧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醉翁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例⑤-例⑧也属于判断句类型,但也不同于普通判断句。这类句子在判断中蕴含着因果关系,例⑤⑥由果溯因,例⑦⑧由因及果。“也”字在这类句中帮助因果关系的表达,使读者对句中表示的因果关系深信不疑。

“也”字在上述三类判断句中的作用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细微差别,读者一定要细心体会。

2.叙述句中的“也”字。叙述句的作用是告诉别人一件事情,句末用“也”字,表示说话人的态度肯定、坚决。

⑨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⑩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例⑨例⑩是叙述句,句末用“也”,表示所叙述的事情不容怀疑。

3.描写句中的“也”字。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例○○都是描写句,这类句中的“也”字,表示说话人对被描写事物的性状的确信。

4.否定句中的“也”字。

○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

○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例○例○是否定句,这类句子的“也”字,表示说话人对所否定的事物态度坚决。

5.疑问句、反诘句中的“也”字。一般说来,“也”字不表示疑问,或者另有表示疑问的词语,或者把“也”看成“邪”(耶)的通假字。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诗经·邶风·旄丘)

○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其罪也?(左传·文公十七年)

○梦也?传之非真也?(韩愈·祭十二郎文)

例○是疑问句,疑问语气主要由“何”来表示,:也”只起帮助表达疑问语气的作用。例○“岂其罪也”是反诘句,反诘语气主要由“岂”表示的。例○“梦也”“传之非真也”是疑问句。两句中都没有表示疑问的词语。象这种情况,“也”字有表示疑问语气的作用,这是因为前后两构成选择关系,这时,“也”字可以看成是“邪”的通假字。

7.感叹句中的“也”字。

○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史记·项羽本纪)

例○例○都是感叹句,这类句中的“也”有帮助表达感叹语气的作用,使人感到被感叹的事物真实可信。

8.祈使句中的“也”字。

○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例○例○都是表示禁止的祈使句,句中用“也”字,祈使语气更加坚决。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知道,“也”可以用在各类名型的末尾,帮助表达各种语气。判定一个句子中的“也”字究竟表达哪种语气,不能脱离文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各类句型用“也”字收尾,有使该句的语气更加坚决、肯定的作用。

二“也”字还可以用在句中,具有表示停顿、引起听话人注意的作用。句中的“也”字又有四种情况: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论语·里仁)

○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论语·颜渊)

○(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如也,绛如也,以成。(论语·八佾)

第一种情况是用在主语之后,如例○;第二种情况是用在一个分句之后,如例○;第三种情况是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副词)之后,如例○;第四种情况用在对事物进行列举的时侯,如例○。

句中的“也”比较容易掌握,不论用在哪一种情况下,它的作用都基本相同:表示停顿,唤起听话人的注意,使语气缓和。

“也”字的翻译比较难于把握。一般说来,句中的“也”字、判断句和直陈句中的“也”字多数都可以不译,感叹句中的“也”字可译成“啊”“呀”,疑问句、反诘句中的“也”字可译成“吗”“呢”,祈使句中的“也”字可译成“吧”。

列出这些用法的目的是让大家知道“也”字用法的复杂,遇见这个语气词要注意分辨。

2.4.2矣

“矣”字也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句末语气词。它可以用在各类句型中,表示各种语气。不论用在哪类句型中,“矣”的作用都是把某种新情况或事物发展的新阶段告诉别人。

1.直陈句中的“矣”字。

①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②虞不腊矣。将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左传·僖公·五年)

③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宣公二年)

仔细分析,上述四例都是直陈句,句中有“矣”字煞尾,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例①“矣”表示“已然”,告诉人们既成的事实。例②“矣”表示“将然”,告诉人们将要出现的事实。例③“则在舟中矣”是早已实现的事实,但说话人在亲眼看见这个事实之前并不知道,所以仍把已然的事情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④“矣”表示“必然”,告诉人们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与例②相似,但是例④更侧重于推理。

2.感叹句中的“矣”字。

⑤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⑥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赵策)

例⑤例⑥是感叹句中用“矣”字。用“矣”的感叹句多数是形容词谓语句,这类句中的“矣”仍有“已然”“将然”“必然”的意思,只是说话人认为这种情况已经达到令人感叹的某种境地。例⑤“矣”用在句末,“久矣”描述事物“已经如此”,是“已然”的语气;“难矣”表达对事物发展的某种推断,是“必然”的语气,说话人认为“已然”“必然”已达到令人感叹的程度。例⑥谓语提前,“矣”字跟在谓语之后,所以也被提前。

3.祈使句中的“矣”字。

⑦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⑧先生可留意矣。(马中锡中山狼传)

例⑦例⑧是祈使句中用“矣”字的。祈使语气本是通过文义表达的,句中的“矣”字,帮助表达禁止、希望等语气。例⑦表示禁止,例⑧表示希望。

4.疑问句中的“矣”字。

⑨事将奈何矣?(战国策·赵策)

⑩德如何则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例⑨例⑩都是疑问句,疑问语气是由表示疑问的词语传达的,例⑨用“奈何”,便⑩用“如何”,“矣”的真正作用仍是表达已然或将然的语气。

从上述分析中知道,“矣”比“也”容易掌握。“矣”不论用在哪一类句型当中,都隐含有“已然”“将然”“必然”的意思,多数“矣”都可以译成“了”,或者译成“啊”“呀”“呢”,或者不译。“矣”与“也”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参”是一个动态的语气词,“也”是一静态的语气词。

2.4.3乎

“乎”有介词和语气词两种用法。介词“乎”与介词“于”的一部分用法相当。教材主要讲述它的语气词用法。表示疑问是语气词“乎”的最主要用法,有时也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之中。

1.疑问句中的“乎”字。表示疑问的“乎”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①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②日夜望将军,岂敢反乎?(史记·项羽本纪)

③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第一种情况是真正的疑问句,有疑而问,希望对方回答,如例①;第二种情况是以疑问方式提出问题,但并不期望对方回答,因为答案就包括在问话之中,也就是反诘句,如例②;第三种情况是以疑问的方式表示某种推测,也不要求对方回答。因为问话本身就是说话人的看法、态度,只是感到没有十分的把握,因此就用推测的口吻提出问题,如例③;当然有时是纯粹出于礼貌,表示谦逊而用这种句式的,如例④。

2.“乎”可以用于感叹句末尾,或用于呼唤。

⑤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之止也。(论语·子罕)

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例⑤“乎”表示感叹,例⑥是用于呼唤。用于呼唤的“乎”也有表示感叹的作用。

3.“乎”可以用于祈使句的末尾,或用于表示列举的句中。

⑦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⑧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显学)例⑦“乎”用于祈使句末尾,帮助表示祈使语气;例⑧“乎”用于表示列举的句中,具有停顿、使语气舒缓的作用。

4.“乎”还常常用作形容词词尾。

⑨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⑩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例⑨例⑩的“乎”都是用作形容词词尾,这类“乎”不能直接译出,它与形容词一起表示某种事物的性状。

“乎”字用法比“也”“矣”都简单,翻译也比较容易。疑问句和反诘句中的“乎”可译成“吗”“呢”,表推测的“乎”可译成“吧”,感叹句或表示呼唤的可译成“啊”“呀”。

2.4.4哉

“哉”是这一组语气词上最容易掌握的。“哉”的最主要用法是表示感叹。

1.感叹句中的“哉”。

①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例①例②的“哉”都是用于感叹句中,例①用在句末,例②从形式上看是用在句中,这是因为谓语提前的缘故,实际上也是用在句末。

2.反诘句末尾用“哉”。

③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③例④都是反诘句。“哉”不能单独表示反问,它只有与“岂”“独”等词呼应,才能表示反问语气。

3.疑问句末尾用“哉”。

⑤人焉讼哉?人焉哉?(论语·为政)

⑥汲黯何如人哉?(史记·汲郑列传)

例⑤例⑥都是疑问句。“哉”也不能单独表示疑问,只有与表示疑问的词语呼应,才能表示疑问,例⑤“焉”、例⑥“何”都是表示疑问的词。

从上述的说解中知道,尽管“也”“矣”“乎”“哉”四个语气词“各有专责”(“也”主要用作判断语气,“矣”主要用作叙述语气,“乎”主要用作疑问语气,“哉”主要用作感叹语气),但几乎又都可以表示各种语气。绝不能据此认为古汉语语气词分工不明确,也不能认为种种句型的语气都相同。而应该看到,同一类句型,用不同语气词,表达的语气感情不完全一样;同一个语气词,用在不同句型中,作用也不相同。所以应该特别强调:语气词是虚词中意义最虚的词,与其说某个语气词表达某种语气,还不如说某个句子的某种语气,由某个语气词帮助表达。句子的语气和文义有密切关系,理解语气词的作用,一定不能脱离文义。_

4.单句

(通论第一章第三节辅导)

4.1单句的结构分析

句子结构分析特别是单句结构分析,是古代汉语学习的重点之一。这是因为,第一、语法部分所学的实词、虚词、语序、句式等知识,都要在句子结构分析中得以应用。句子结构分析是语法知识的综合实践,也是掌握古代汉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第二、句子结构分析又是提高古书阅读能力和速度的手段。有些句子没有什么生词,但读起来仍很吃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句子的结构缺乏明晰的认识。例如“劳之不图,报于何有”(《古代汉语》上册167页)这句话,乍看上去很难理解;但只要弄明白这个复句里有三个前置宾语:“劳”、“报”、“何”分别是“图”、“于”、“有”的宾语前置,这样,就可按“不图劳、于报有何”来理解,从而翻译作“(连我们这么大的)功劳都不考虑,对于报施还能作什么呢?”所以,学习时不可忽略。

古代汉语的单句分析采用有层次的类型分析法。也就是依句子的组合层次来逐一分析作为句子成份的词组的类型。分析层次可由大到小分割,如下例1,也可从小到大地合成,如下例2

例1: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主谓

└─────────────────┘

偏正述补

└─────────┘└─────┘

联合定语前置

└─────┘└─┘

偏正偏正

└─┘└─┘

例2: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偏正偏正││:定语前置

└─┘└─┘││:└─┘

│联合│││└──┘

└───┘偏正││述补│

└──────┘└──┘

│主谓│

└──────┘

分析时每项都去写词组的型称,比较麻烦,可以采用下列符号:

主谓└──┘

述宾└┴┘介宾└┴┘双宾└┴┴┴┘

→:

连动└─┘兼语└┴┴─┘

+=

联合└─┘同位└─┘

偏正└→┘述补└←┘

s

倒置└─┘

这套符号由指线(指向被分析的词),底线(联结指线的横线)切分点(类型符号放置的地方,也就是被分析的两个成分的中间)和类型符号四部分组成。类型符号很容易记忆,只要明白符号的设计是从词组成分的关系出发的。例如:主语与谓语是陈述关系,:(冒号)表示陈述。动宾与介宾用同一符号,而介词是虚词,指线改用虚线,兼语是动宾与主谓符号的套用。偏心都有附加与中心的关系,符号箭头指向中心,用=。运用如下例3、例4。

例3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

└───────→─┘└─←───┘

+ S

└─────┘└→┘

└→┘└→┘

例4: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 S

└→┘└→┘│:│└→┘

│+│││└──┘

└───┘│└─←─┘

└────→─┘:│

└───────┘

初学习应用这套符号时,或考试时,要学会检查正误的方法。检查步骤如下:第一步,先数一下句中共有多少词,除去语气词、助词、连词外,其他每个词下面都应有指线。指线数(不同层次上指向相同的线只取一条)二词数:类型符号=词数-1,数清楚,可以防止分析遗漏。

第二步,认真检查第一层。不论用哪种方法分析,第一屋都是关键,第一层分析错了,一定满盘皆错。分割式的第一层,一般只有下列三种分割情况:(1)全句状语-主谓;(2)主-谓;(3)谓-宾(兼语、连动其它的变式)。切割点和类型都要判断正确。含成式的第一层,关键看所联结的词组对不对和全不全。对不对主要看语义是否解释得通,是否符合原意,上例如果联出“蹄鸟”、“交于”、“于中”……这样的词组来,就讲不通或不含原意。

第三步,再逐层逐个检查类型符号与切割点。这一步能否作好,就要看每个人掌握语法知识的准确和熟练程度了。

养成分析句子结构的习惯,还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4.2语序

主要掌握四种特殊语序。第一,先秦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两汉以后,疑问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后边的情况逐渐多起来。第二,在有否定词的情况下,代词宾语往往放在动词的前边。应该注意,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远没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那样严格。第三,在有代词“是”“之”复指的情况下,宾语前置。第四,介宾词组的位置:由“为”“与”“以”等介词构成的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前边,由介词“于”构成的介宾词组,多数放在动词的后边,由介词“以”构成的介宾词组既可放在动词的前边,也可以放在动词后边。此外,还应该注意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时,也常常放在介词的前面。

4.3省略

重点是掌握几种主要成分的省略。

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省略?省略是对完整而言的,省略是有条件的。所谓省略,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省略句子的某种成分。判定省略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必须补出来不补出来意思就不清楚;二是能够补出来,补出来的成分是确定不移的。对待古汉语的省略,一定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而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标准来谈古汉语的省略。凡是古汉语习用的句式,都不应看成省略。

主语的省略。主语的省略与无主句不同。省略了的主语是可以肯定地补出来的,无主句是说不出主语或不需要说出主语的,因此也就不能肯定地补出主语。主语省略有三种情况:对话省,承前省,蒙后省。

谓语的省略。谓语是表达意思的最主要的部分,一般说来不能省略,因此省略谓语的句子不象省略主语句子那样多。谓语的省略,常常出现在对举的句子里,或

承前省,或蒙后省,此外还有对话中省“曰”字的现象。

宾语的省略,多半是由于宾语所指称的事物在文已经出现,属于承前省略。在对话的情况下,答话中的宾语往往省略,这实际上也是一各承前省略。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省略的宾语上下文都没有提及,只能根据动词的意义和文义推知。

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省略的介词,一般限于“于”“以”两个。介宾词组的介词如果是“以”“与”、“为”等,它们的宾语如果在上文出现过,那么这个宾语也常常省略。

兼语式中的兼语常常可以省略。

应该注意,一般认为定语、状语、补语没有省略问题,这些成分属于句子的修饰成分,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

4.4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几种主要句型

4.4.1判断句

古代汉语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主要有三种表示方法:第一、主语和谓语有“者”“也”呼应,如“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第二,只有“也”,不用“者”,如“我,子瑜友也”。第三,“者”“也”全不用,如,“刘备,天下枭雄。”通常认为“是”作判断句的判断词,产生于西汉,如“此必是豫让也。”(《史记》)“此是家人言耳。”(《史记》)“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

先秦语言中的判断句虽然绝大多数都不用判断词,但却有用“为”来联系两项事物而表示判断的句子,如,“夫执舆者为谁?”(《论语》)“此为何若人?”(《墨子》)这类句中的“为”,相当于今天的“是”。可以看成是古代汉语里最早的判断词之一。不过这个“为”是由“做”、“当”的意思转变来的,在这里“做”、“当”的意思已经消失。

有些判断句的谓语前边用“乃”字,加强肯定语气。如“吾乃梁人也”,“是乃仁术也”。这类判断句往往常有辩白和申明的语气。谓语前加不定副词“非”字,构成否定判断句。如“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管仲非仁者与?”应该注意,这个“非”字可以译成“不是”,但是,一般说来它的语法作用是作为一个副词来否定谓语的,而不是否定性判断词。

4.4.2被动句

被动句是陈述句的一种。被动句与主动句的区别就在于,主动句的主语是行为的主动者,被动句的主语是行为的被动者。被动句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主语是受事者,动词谓语后面用“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如,“克伤于矢。”第二,用“为”或“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戳没。”“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第三,用“见”“被”表示被动。用“见”表示被动的句子比较少,但却有自已的特点,有时单用一个“见”字,如,“须贾大惊,自知见卖。”有时构成“见……于”格式,由“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用“被”字表示被动,如,“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平时作业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平时作业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比较形容词和副词的语法功能并判断“偶然”和“偶尔”的词性。 答:形容词修饰名词,说明事物或人的性质或特征;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其他结构。 二者都有形容词和副词的性质,都可以作定语和状语,如:偶然因素/偶尔的事,此处修饰名词是定语;偶然听到鸟鸣/偶尔写,此处修饰动词,是副词。但我们平常使用的时候对“偶然”侧重在它的形容词性,与“必然”相对;对“偶尔”侧重在它的副词性,与“经常”相对。 2.怎样区分宾语和补语? 答:补语和宾语都位于动词后,宾语多数是名词性成分,一般是动作对象,比如吃苹果,苹果就是动词”吃“的宾语;补语是谓词性成分,一般是补充说明动词的,例如想清楚,清楚是补充说明“想”的,即想到的程度。当然还有很多可作补语的,比如看两遍,两遍是补充说明“看”的。 3.什么是助词?常见的助词分哪些类别? 答:助词是附着在词、短语、分句或句子上,表示各种附加语法意义的词。 助词的类型: ①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的、地、得”都读de(轻声),它们的分工是书面上的。定语后面的de写成“的”,状语后面的de写成“地”,补语前面的de写成“得”。 1、“的” 2、“地” 3、“得” 4、“所” ②动态助词 动态助词表示动作进程状态。汉语中的动态助词主要有: “着” “了” “过” “看” “的” “来”和“来着” “着呢” ③比况助词 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或谓词性词语后面,构成比况短语,表示比喻。常见的比况助词有“似的、一般、一样”等。

例如: 他就像丢了魂儿似的。 导演像说京剧道白似的冲着演员大喊。 他咧着嘴直笑,高兴得孩子一般。 他驱车在大街上,随着流水一样的车河,东西南北地奔波。 他熄了发动机,像猎犬一样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④表数助词 Ⅰ表示复数的助词 Ⅱ表示概数的助词 4.同义词语在意义方面有什么差别? 答:同义词在附加意义上的不同有:评价不同,语体不同,搭配不同,理据不同。 5.举例说明比喻的修辞效果,说说在运用比喻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比喻修辞:使形象鲜明生动;使道理浅显易懂。注意的问题:喻体应常见易懂;贴切;富有感情色彩;区分比喻和非比喻;具有新颖性。

中外语言学简史

整个西方语言学史的历史阶段(5个)1语文学:公元前3世纪对古籍做注释和校对,是语言学研究的开端,到公元前16 17世纪出现复兴和繁荣2传统语法阶段:古希腊18世纪依赖逻辑范畴建立语法范围,依照拉丁语法建立起来的3历史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及其演变的过程的语言学。在19世纪初广泛研究印欧语系的语法上建立起来的,是语言学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语言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4结构语言学:以语言的结构主要的研究对象的语言学,19世纪初洪堡特就开始了语言结构分析,20世纪初语言学的重心转移到结构主义语言学5生成语言学:以语言的生产和转换能力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1957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使欧美语言学发展进入新阶段。 重要语言学家: 瓦罗《论拉丁语》:古罗马著名学者之一,第一个真正的拉丁语法专家,代表作《论拉丁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语法的研究(捍卫“类比”原则)包括1词源学2形态学3句法学《论拉丁语》是研究拉丁语的专著,涉及语言学理论方面及一些残留问题。 洪堡特及其理论 贡献:普通话语言学的奠基人。贡献:语言学理论“把语言看作一种不间断的创造活动”是其核心,认为:1语言中没有静止的东西2语言整体分割的词和语法规则只是一种人为的毫无生气的冷了的溶岩石3在深入研究语言创造活动特征的过程提出“语言四部形式”的概念。 语言的三类型:孤立语粘着语曲折语 特鲁别茨柯伊《音位学原理》20世纪语言学的经典著作。威廉·琼斯:历史比较语言学创始人,1789在亚洲学会宣读了《三周年演说》的论文,确定了梵语和拉丁语、希腊语和日耳曼语有亲缘关系,琼斯的发现掀起了研究梵语的热潮。 施莱歇尔语言理论:提出了自然主义语言观开创了自然主义学派1语言有机体理论突出了语言的物质性,忽略了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2语言生命的两个时期的假说(荒谬)。语言:成长时期、衰老时期。认为成长期语言由简单的结构形式变为更复杂的结构形式,衰老时期有最高点逐渐衰老,形式也遭到损坏3语言发展阶段4语言谱系树理论:把整个印欧语系比作一颗树的树干,分支是各种印欧语(如斯拉夫语、立陶宛语)分支上有细支,代表印欧各种方言,此理论首次明确提出亲属语言谱系种类的问题,用树形方法形象的表达了对语言相互关系的看法,但从理论上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斯多葛派:公元前4世纪一批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都是亚里士多德的反对者。对语言学的贡献:1清楚区分了逻辑研究和语法研究2使用的语法术语越来越精细使用至今。此派的语言观属于自然派,认为早期语言的声音和能代表的事物之间有天然的联系,努力研究词源寻找语言的原始形态。提出“变则学说”认为词与事物关系是不对应的,得出语言是无系统不受规则限制的。 格里木定律:1817年格里木发表《德语语法》系统论述了日耳曼语和其他印欧语言之间辅音的一致性,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学派:亚历山大将军托雷密在埃及建立的,研究希腊的古代文献、注释和考证《荷马史诗》形成亚历山大学派。代表人物:亚里斯塔克提出“类比”说,语言是以相似的形式指明相似的范畴,并受一定规则制约的,对形态学做了详细研究确立八大词类。促进作用1确立了语文学的观念2他们的语文学工作提出了语言研究的新角度和新方向,寻求对语言文字本身的理解促进真正语言学的诞生3保护希腊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的前提: 118世纪队语言标本的搜集,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准备了具体的材料2把其他科学领域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引进到语言研究中来,引起语言研究方法的改革3梵语的发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提供了最直接的条件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以结构研究为主《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前无古人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最重要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年出版进一步强调了“系统”概念。贡献: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3共时和历时的区别4语言系统性与价值的概念5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6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 索绪尔理论对代语言学的影响: 1系统性把语言看成一种系统和结构2注重共时研究3优先口语研究4认为语言是描写性的不是规定性的5主张区分语言和言语6强调独立自主性,摆脱哲学家、心理学家的影响,作为一个独立对象做观察。现代语言学的特征都源自索绪尔的理论,索绪尔所建立起的语言学框架对现代语言学有重要的影响。 语言与言语的区分:为了确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于是产生的这样的区分。言语:是个人行为是暂时的现象,不能作为语言研究的对象。语言:是言语的工具,是言语的产物,是一套比较稳定的符号系统,可以将其从言语活动中划分出来作为语言研究的对象。 共时和历时的区分:历时现象:指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共时现象:两者是对立的,应分别研究,在共时性基础上才能对不同的语言进行研究。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一切与语言系统无关的东西都属于外部语言学,一切与系统有关的属于内部研究。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形成。理论基础:迪卡尔的理性主义,认为人本身有语言能力,语言知识一部分是人类的属性(人类天生具备的语言能力)另一部分是人类生存经验中后来获得的个别语言知识。乔姆斯基接受洪堡特的观点:语言是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提出“演绎法”从语言能力研究当中揭示人的认知过程。 生成:数学领域的用语,用较少的规则解释较多的事实,生成性说明语言具有创造性,生成语法就是要设计一套产生某语言全部语法的规则,且仅仅是符号语法规则。 历史比较语言学三个第一:拉斯克:西方第一个进行语言比较研究且取得出色成绩的语言学家《古代北方语或冰岛

现代汉语语法学简史

现代汉语语法学简史 第一节中国语法学的创立——《马氏文通》1898 一、作者简介:马建忠 二、主要内容:字类系统和句法成分系统先秦两汉时期的古文 1、词类系统(字类) 实字:名字代字动字静字(形容词、数量词)状字 虚字:介字连字助字叹字 2、句子成分系统 起词:充当主语的词 语词:充当谓语的词(内动、外动) 止词:充当宾语的词 表词:静字充当谓语 司词:介词宾语 加词:介字与其司词 读:小句 3、位次系统 主次(作起词的名字) 宾次(作止词的名字) 正次(中心语) 偏次(修饰语-------定语) 三、对《马氏文通》的评价 1、建构了中国最早的语法体系、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变附庸为独立、变零散为系统、变议论为科学。) 2、缺陷:模仿痕迹太重(普遍唯理语法阿尔诺、朗斯罗); 第二节第一部完备的白话文语法著作—《新著国语文法》1924 一、作者简介:黎锦熙1890-1978 真正的语言学家 二、主要内容 1、句本位语法从动态环境中看语法结构及其功能 词类系统 名词、代名词实体词 动词述说词 形容词、副词区别词 介词、连词关系词 助词、叹词情态词 转类铁桥形容词 狮子的勇猛名词 落花、飞鸟形容词 依句辨品离句无品词无定类句位决定了词的性质分类

2、句法分析——图解法 主要成分:主语和述语 连带成分:宾语和补足语外动词同动词 工人请我讲演 我爱他诚实 附加成分:形容的附加语、副词的附加语 三、对《新著国语文法》的评价 1、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和马建忠一同被称为中国语法学的奠基人。 2、帮助确立和巩固了白话文的地位,提出了宏大的“句本位”语法体系,建立了一套中心词分析法。 3、句本位不太切合汉语的实际。汉语的词和句子成分不存在对应关系,词无定类。(一线制双线制) 第三节文法革新时期(1938-1949) 一、陈望道和方光焘 陈望道:发起者和组织者,并一步步把文法革新讨论引向深入,提出“文法应该主要研究表现关系”。 方光焘:理论建树者,提出“广义形态”的说法(词语组合能力、重叠)。 二、文法革新的宣言 王力和《中国文法学初探》 三、文法革新时期的最高成就 吕叔湘和《中国文法要略》、王力和《中国现代语法》、高名凯和《汉语语法论》 《中国文法要略》不囿于以往固有的格局,全力挖掘汉语结构的特点及其规律,是文法革新运动的实质性成果。 《中国文法要略》的主要内容 上卷:词句论(概念与分类) (1)词类:名、动、形、限制(副)、指称(代词)、关系(连)、语气 (2)词组:联合关系(并列)、组合关系(附加)、结合关系(主谓) (3)句子:叙事句(动作动词)、表态句(形容词谓语)、判断句(用“是”或者不用)、有无句(中心动词是“有”或“无”)。 (4)句子成分:主语和谓语 (5)简句和繁句:简句,只包含一个词结;繁句,包括复句和包孕句(句子成分是一个主谓短语)。 (6)转换和变化: 下卷:表达论(语义与功能) (1)范畴: 数量他什么都不说。周遍性(所有的、一个也不例外) 指称(有定、无定)这、那数量词零形式 方所 时间现在、过去、将来动相了既事相 正反.虚实: 否定、可能、必要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及其答案

语法练习题 第一节词类的划分(练习题) 1判断题: ( 1 ) 副词和代词在古汉语中一般归入虚词。() (2 ) 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种常规性的语法现象,后者是临时改变功能。 () (3)古代汉语以“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现代汉语划分词类,则不但考虑其“语法功能”,而且考虑其“词汇意义”。() 2 解释名词术语:(1)实词的活用(2)词的兼类 3 填空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言”的词性 ①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尚书·无逸》 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③彤弓弨兮,受言藏之。《诗经·小雅·彤弓》.)指出下列句子中加

点字“殆”的词性2(.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②殆有甚焉。《孟子·梁惠王上》..4 问答题: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有什么区别? 5 标点并翻译短文。 (1)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者旦暮磬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神无形者 不磬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 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练习题)第二节 1 选择题:(1)《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相”的用法是 ( ) (A)名词用作意动 (B)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C)名词用作使动(D)动词用作使动 中加点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在下列四句话中,(2).

( ) (A)《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B)《孟子·尽心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C)《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 (D)《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忘我,我何面目见之。” 2 解释名词术语:(1)名词的使动用法(2)名词的意动用法 3 判断题:(1)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无特殊的语法标志。() (2)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4 问答题: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有那些? 5 标点并翻译短文 (1)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勿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汝狗白 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下》 (2)孟柯,邹国人,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作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书》、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

北语 20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_1234

20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_1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的意义比较空灵、抽象、难以把握,而且用法常常涉及语义、语用、句法等各种因素,因此它的学习和掌握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A. 实词 B. 虚词 C. 名词 D. 动词 答:B 加q:80 – 500 - 9261 2.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语法,而()指的是语法的教学过程。 A. 教学语法 B. 理论语法 C. 语法教学 D. 语法理论 答:C 3.()是由一个动词性成分(或语素)和其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或语素)组成的语言形式。 A. 动词 B. 形容词 C. 离合词 D. 区别词 答:C 4.()只能作状语,不能作主语、宾语,也不能作谓语、定语等。 A. 名词 B. 动词 C. 副词 D. 助词 答:C 5.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的“试金石”,同时也为其研究和发展提出新的课题。 A. 教学语法 B. 理论语法 C. 语法教学 D. 试验语法 答:B 6.“对不起,我今天又来晚了。”这个句子的结果补语语义指向()。 A. 受事 B. 施事 C. 动词 D. 补语

答:C 7.()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语法规则并能够很好地运用。 A. 教学语法 B. 语法教学 C. 语法理论 答:B 8.“很、太、非常、特别、格外”都是()。 A. 程度副词 B. 范围副词 C. 时间副词 D. 情态副词 答:A 9.双音节动词重叠的形式主要是()。 A. AA 式 B. A 一A 式 C. ABAB 式 D. AAB式 答:C 10.结构助词()是定语的标志。 A. 地 B. 得 C. 了 D. 的 答:D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 1.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动词可分为()。 A. 及物动词 B. 不及物动词 C. 自主动词 D. 非自主动词 答:AB 2.“连”字句基本的语法意义()。 A. 表示隐含比较 B. 引出极端情况 C. 表示处置 D. 表示被动 答:AB

高中语文古代汉语语法

古代汉语语法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 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 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 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 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 天下皆是也(这样的) 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所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 所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 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 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 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 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 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 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 诸“之于”,“之乎” 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 善莫大焉(于之) 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 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 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 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

现代汉语语法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语法 “语法”思考和练习二 八、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①一位干过多年售票工作的老人很兴趣地凑上前说:“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 “兴趣”是名词,不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不能作状语,这是把名词误用为形容词了。可以把“兴趣”改为“高兴”或者在“兴趣”前加一个“有”字。 ②在工厂、农村、学校我见闻了许多英雄,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忘我地工作着。 原句中名词“见闻”被误用为动词,应当改为“看到”之类的动词。 ③小梅干活很卖力气,咱队的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不说她 劳动不积极。 原句中“没有一个不说”即“大家都说”,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副词“不”来否定“积极”,意思就正好和原意相反了。应去掉最后一个“不”字。 ④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一倍。 数量的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只能用分数表示。“一倍”应改为“百分之五十”“二分之一”或“一半”。 ⑤他家在村子的南边,面对着一幢小山。 量词“幢”常用于楼房,“山”应用“座”表示。 ⑥王师傅对我们讲,他12岁上得了一场病,是李大夫把我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 本句中“他”“我”都是指代“王师傅”的,前后所用人称代词不一致。“我”应改为“他”。 “语法”思考和练习三 三、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在词性上、作用上有没有不同?为什么?(略) 四、在下面句子里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结构助词,并说明理由。 ①问题彻底——解决了。 “彻底解决”是动词性偏正短语作谓语,“彻底”是状语,应填“地”。 ②彻底——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主语是动词短语,动词“解决”前的附加成分是状语 “地”。 ③问题解决——不彻底。 “解决”是中心语,“不彻底”是补语,应填“得”。 ④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解决”是宾语中心,“彻底”是定语,应填“的”。 五、下面两组里结构相似的句子意思是否相同? ①我在北京住了三年。 ②我在北京住了三年了。 ①表示现在已不在北京住。②表示现在还在北京住着

现代汉语语法学89136

现代汉语语法学》(傅雨贤)复习资料一 (2012-10-04 12:25:36) 转载▼ . 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 (一)识记: 1.国外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描写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四个阶段; 2. 我国语法学只有一百年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草创、模仿时期(1898—1936,),代表作有两部:①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语法著作。其核心是“词本位”。②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这是第一部以白话文为描述对象的语法体系,其特点是“句本位”。二是探索革新时期(1936一1949),反对简单模仿,利用西方语法理论寻找汉语语法特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三:①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②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③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三是振兴、繁荣时期(1949一现在),解放初期出版了最具特色的两本著作:①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拨乱反正后又出版了几种重要专著,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他的《现代语法分析问题》,朱德熙的《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答问》等。 (二)领会: 1.什么是语法 2.语法的内容 第二章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识记: 1.语法形式; 2.语法意义。 (二)领会: 1.语法形式的基本特征 2.语法意义的基本特征 3.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第三章汉语语法特点 (一)识记: 1.形态 2.语法范畴。 (二)领会: 1.汉语缺乏狭义形态,但有一些广义形态 2.汉语缺乏综合性语法范畴,但有一些分析性语法范畴 3.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4.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5.汉语词序在构成语法关系时具有重要作用 6.虚词也是汉语句法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简单应用: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汉语构成句义的因素 (一)识记: 1.句子 2.句义

现代汉语语法学习题集

现代汉语语法学习题 名词解释 语法:语言中的词语之间相互结合的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 语法形式:语法成分中能够表现语法意义的声音部分以及声音部分的结构变化和排列次序等形式。 语法意义:凡是语言过程中通过语法形式所产生出来的附加意义或结构意义。 语意意义:一个词所发生的形式变化,又称屈折变化。 后缀:附加在词根后面的构词成分。 形态:能够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狭义形态:同一词在不同功能上的语法形式的屈折变化,又称构形法形态。 语法范畴:词法内语法意义的归类与概括。 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不是逻辑概念上的分类。 主语:就是位于句子前半部的被陈述对象。 宾语就是谓语动词(述语)后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谓语:位于句子的后半部(主语之后)的陈述词语。是用来陈述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扩展:是拉长语言单位的长度。使一个语言片段由简单到复杂。 紧缩:即缩小语言单位的长度。使一个语言片段由复杂到简单。 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顺次找出某一语言片段的直接组成成分的方法。 狭义同构:要求两个语法形式长度相同,词的排列次序相同,词类一一对应,层次构造也相同,相对应的语法形式功能也同。即要求功能与层次全面对应 广义同构:两个语法形式其基本结构相同。 同一性原则:指具有变换关系的两个句式中相对应的实词或实词性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必须保持一致。 语法条件限制:语法上的某些差别会影响到变换式的成立与否。 语音条件限制:音节的多少会影响到变换式的成立与否。 三向谓词:指可以与施事格,受事格,与事格组合的谓词。 位移动态义:这是一种与句式相关的类别。包含两个特征:一是核心动词具有[+位移] 语义特征,一是具有表源点或终点的名词项。 语义格:句子中与谓词相关联的项,组合后产生一种语义关系,称为语义格。 非意志动态义:指句子动作行为非施事主体自主发出的动作行为。 歧义句: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两种或多种理解,即它含的意义不止一个,我们就把这种现象叫歧义句。 填空题 国外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新兴的描写语法(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四个阶段。 白话文语法著作中,最突出,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1924年黎锦熙出版的《新著国语文法》,他是汉语语法学的开创者。他一反马建忠‘词本位’观念,以‘句本位’来建立语法关系。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文著作。 中国语法学的发展经历了草创模仿期、探索革新期、振兴期。 《中国现代语法》的作者是王力。 探索革新时期吕叔湘的代表作是《中国文法要略》。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语法著作是马建忠的《马氏文通》。 《现在汉语八百词》的主编是吕叔湘。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答案

作业名称:12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第一次作业出卷人:SA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内容的安排应该以习得顺序的考察和研究为依据,如根据邓守信(1999 年)统计和调查,在实际教学中,“了1”和“了2”的教学顺序应该是()。 A、先“了1”再“了2” B、先“了2”再“了1” C、“了1”和“了2”同时学习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5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的“试金石”,同时也为其研究和发展提出新的课题。 A、教学语法 B、理论语法 C、语法教学 D、试验语法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5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编写()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教授语法和学生学习语法。 A、教学语法 B、语法教学 C、语法理论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5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为主。 A、教师讲授语法 B、教师训练学生怎样学习并运用语法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5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语法规则并能够很好地运用。 A、教学语法 B、语法教学 C、语法理论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5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语法,而()指的是语法的教学过程。 A、教学语法 B、理论语法 C、语法教学 D、语法理论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5 题号:7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 内容: “教学语法”又叫“专家语法”,理论语法又叫“学校语法”。 1、错 2、对 标准答案:1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5 题号:8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 内容: 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教学对象学习语法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文化水平和写作能力。 1、错 2、对 标准答案:1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5 题号:9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 内容: “学校旁边有银行”和“学校旁边是银行”两者都是存现句,所以没有区别。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姓名:李曼 学号:2013140016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年级:13级 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 教师:刘吉艳 作业题目: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1、直观法 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公式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出去、进去、出来、上来、上去、下来、下去”等。 2、情境导入法 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境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 教师:××昨天来了没有? 学生:他昨天没来。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你昨天去哪儿了? 这种闲聊其实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3、语境教学法 语法规则都是从一个个典型的语境中抽象出来的。与其空讲规则,对学生云里来雾里去地讲解,不如再重新回到语境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自己发现、总结语法规律,从而掌握语法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语境或创造语境。 以副词为例,副词意义抽象,它们的意义体现在与句中以及前后句其他成分的关系中,体现在句子的内容与说话人的态度的关系中。例如“简直”一词,它常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状态达到很高的程度,含有夸张语气。但是,不说明说话人、行为者的主观态度,就不能充分揭示为什么它具有强调作用和夸张语气。例如:“妈妈平时总唠叨我找对象的事,这次听说有人要给我介绍……简直不知道怎样打扮我好了。”该句说明了“妈妈”天天急着让我找对象,“简直”的强调,夸张语气也就突显出来了。 4、对比教学法

汉语语法学荐书

07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汉语语法学荐书 华侨大学文学院胡萍 陈炜湛《汉字古今谈》,语文出版社1988年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富谷至[日],刘恒武译,黄留珠校《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文化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龚鹏程《国学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语文出版社1997年 郭锡良《古代汉语语法讲稿》,语文出版社2007年 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5年 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 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侯精一、施光淦主编《<马氏文通>与汉语语法学》(纪念《马氏文通》出版百年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 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简·爱切生[英]著,徐家祯译《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语文出版社1997年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2000年 江蓝生、侯精一主编《汉语现状与历史的研究》(首届汉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文集,上海199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蒋绍愚、江蓝生《近代汉语研究》(二),商务印书馆1999年 蒋绍愚《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1年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年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鲁国尧《鲁国尧语言学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陆俭明《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重排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吕叔湘等著、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2005年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 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词类活用,虚词,音韵)

(词类活用、句法、副词部分)练习一 一、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左右欲兵之。 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3、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4、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二、判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1、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墨子·耕柱) 2、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3、曲其堗(同“突”,烟囱),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说苑·权谋篇) 4、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 5、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史记·赵充国传)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2、乡邻之生日蹙。 3、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4、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5、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四、指出下列句子宾语所在的位置,说明其语序类型。 1、吾谁欺?欺天乎!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4、余唯利是视。 5、子归,何以报我?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说明它的词性和用法。 1、太后之色少.解。 2、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3、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4、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 5、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6、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六、古文加标点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第一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汉语语法研究简史

说明: 本讲义根据笔者近十年来的学习和研究心得整理而成。部分内容参考了以下著作: 陆俭明,2004,《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邵敬敏等,2009,《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邵敬敏,2006,《汉语语法学史稿》,北京: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沈阳,200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沈家煊,2006,《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内容梗概 第一讲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简史 第二讲层次分析 第三讲变换分析 第四讲语义特征分析

第五讲语义指向分析 第六讲语义角色分析 第七讲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第八讲汉语语义范畴研究 第九讲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 第十讲汉语虚词研究 第一讲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简史 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潘文国)认知与表述(不强调系统与交际)是人类特有的功能;方式(不强调工具)体现了语言的主体性而非客体性;过程体现了动态语言学的思想。 二、语法的定义:语法是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进一步说,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

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三、汉语语法的特点: (1)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主要体现为:第一、词类无形态标志;第二、名词、动词、形容词进入句子无形态变化(研究:我们研究/研究语法/研究清楚/打算研究/研究课题/语法研究/研究很重要)(2)只要语境允许,句法成分,包括重要的虚词,可以省略(试回答英语和汉语问句:Do you eat an/one apple every day?/你每天吃一个苹果?)。 (3)词类与句法成分是一对多的对应。 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4)句子的构造规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汉语里,词和词组之间是组成关系,词组和句子之间是实现关系(词组加上句调就成为句子)。 (5)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没有任何形式标志。(吃苹果/吃大碗/吃食堂/吃利息/吃大户/(一锅饭)吃十个人) 四、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在实词和实词

直属北语19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_4

1(4分) :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是我们的一个总原则。 A: 精讲精练 B: 精讲多练 C: 多讲多练 D: 多讲精练 2(4分) : 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无论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关于二者的不同,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学专家()先生曾就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作过很好的论述。 A: 许国璋 B: 王力 C: 刘洵 D: 吕叔湘 3(4分) : ()比较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语法教学,其特点就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 A: 实物道具法 B: 对话法 C: 举例法 D: 图示法 4(4分) : 老师选择便于用上所学语法项目的话题,并要求或暗示学生在问答时用上所学的特定的语法项目。这一语法练习方法是()。 A: 接龙练习法 B: 定向回答练习法 C: 扩展对话练习法 D: 叙述练习法 5(4分) : 结构助词()是定语的标志。 A: 地 B: 得 C: 了 D: 的 6(4分) : “了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或实现,“了1”的功能不包括()。A: 事件的发生或完成 B: 事件正在发生 C: 事件的前后顺序 D: 主要事件的标志 7(4分) : ()只能作状语,不能作主语、宾语,也不能作谓语、定语等。 A: 名词 B: 动词

D: 助词 8(4分) : 所谓(),就是在意义上有区别事物的作用,主要用来给事物进行分类的词。A: 名词 B: 区别词 C: 动词 D: 离合词 9(4分) : 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的“试金石”,同时也为其研究和发展提出新的课题。A: 教学语法 B: 理论语法 C: 语法教学 D: 试验语法 10(4分) : 很、太、非常、特别、格外都是()。 A: 程度副词 B: 范围副词 C: 时间副词 D: 情态副词 多选题 1(4分) : 汉语的句类和别的语言一样,也是主要分为()。 A: 陈述句 B: 疑问句 C: 感叹句 D: 祈使句 2(4分) : 一般的理论语法著作介绍疑问句的类型时,一般说有()。 A: 是非疑问句 B: 特指疑问句 C: 正反疑问句 D: 选择疑问句 3(4分) : 假设复句常见的格式有()。 A: 如果……就…… B: 要是……就…… C: 假如……就…… D: 幸好……不然…… 4(4分) : “ 连”字句基本的语法意义()。 A: 表示隐含比较 B: 引出极端情况 C: 表示处置

现代汉语语法史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酝酿、萌芽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 第三章引进、初创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 第四章革新、探索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 第五章发展、繁荣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 第六章逐步成熟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 第七章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参考文献: 1、*陈昌来《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书海出版社,2003。 2、*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商务印书馆,2003年。 3、*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 4、林玉山《现代语言学的历史和现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5、*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 6、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商务印书馆,2006年。 7、林玉山《汉语语法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8、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 10、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11、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选集》 《黎锦熙选集》 《王力选集》 《吕叔湘选集》 《胡裕树、张斌选集》 《朱德熙选集》 《邢福义选集》 《陆俭明选集》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掌握以下概念:语言、语法、语法学史、语法史 2、掌握语法的性质

3、认知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中外比较) 4、了解语法学的历史分类和用途分类。 5、了解汉语语法学史的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 语法概述 一、语言是什么?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语言是能指和所指即音义结合的符号系 统。 语言的三要素为语音、词汇和语法。 语言符号系统中最基本的两种关系是组 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是文化和信息的载体。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二、语法概述 (一)语法的定义 1、语言的结构规律,即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则。 2、语法学:对语言的结构规律进行描写的科学。 (二)语法的特点 概括性、生成性 、递归性、稳固性、民族性。 1、概括性(抽象性) 语法是对语言实例的抽象概括。 2、生成性 语法表现为一系列的规则,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有限的规则造出无数合法的句子来。 S + V + O S + O + V ? 3、递归性 ? 语法结构可以层层套用,相同的结构和不同的结构都可以套用。“一朵大红花”套用偏正结构,“他去食堂吃饭”三种结构套用。 ? 相同的结构的层层嵌套,体现的是递归性规则。 ? 语法结构的递归性:语言结构的某一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结构去替换与扩展。 ? 4、稳固性 语法的稳固性是与语言的语音和词汇两要素相比较而言的。 5、民族性 民族性即个性,是与各种语言语法的共性相比较而言的。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后题

1、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那为什么这种联系既经确定之后就不能随便改变?如何理解语 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符号取决于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所谓“能指”,是指显示的事物,所谓“所指”,是指被代表的事物。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这个“禁止通行”和“可以通行”就是“所指”,红绿灯就是“能指”。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音表到与意义内容的结合并不依赖于因果关系,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每种语言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因而必须承认每次结合都是偶然的,都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同一种事物,每种语言都以不同的声音或文字来表示,这也是各种语言之所以不同的重要原因。如果音义结合不是任意的,而是必然的,人类语言就不会有什么不同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个人使用语言的随意性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符号进入符号系统之后,它就要受到该系统中其他成员的制约,必须按照某一语言的结构体系组成话语,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 2、你是如何看待现代汉语形成中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答:(一)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 汉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代码,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四个文化因素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重要的影响,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原文化时期,汉文化是华夏民族和境内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综合体。从春秋延至秦汉,四方异族有的被中原统治者征服融合,有的流散他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与周围民族语言密切交流的复杂过程。属于长江文化的“百越”分布在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直到云南,包括长江流域一带和中南半岛的一大片区域,在秦统一中国是,这些民族大部分成员,与中原人民共同组成了汉民族。中国北部边界地区为阿尔泰语系的人所管辖,因此阿尔泰与在汉语的一发力留下很多痕迹。 (二)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秦统一了汉字,使全国“书同文”,最终把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 (三)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有史可考的是其大约在汉武帝征服西域之后,佛教文化自此融入汉民族文化,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一部分。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四声理论的建立2、书面语口语话倾向产生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四)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 3、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区?答: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 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闽北方言区7闽南方言区8粤方言区9晋方言区10平话方言区 3、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重要,不同的语序会引起意义的变化。你是怎样看待汉语语序的价值的? 4、汉语的基本语法单位有哪些? 答:语素,词,短语,句子 5、怎么确定汉语的语法单位? 答:语法单位不能按音节来切分,应当按照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来切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