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高考地理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高考地理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高考地理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热、水等能量和物质,某地的气候因素往往决定了该地的种植制度。

10 ℃的

的积累。

例如,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晴天,光照强,且沙砾地面热容量小,白天在强烈的太阳照射下增温很快,

(3)水分条件制约着农作物的生长,不同的农作物需水量不同

需水较多的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茶叶等,需水较少的农作物有甜菜、小麦、玉米和高粱等。棉花在播种期和生长期需水较多,采摘期需水较少。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分布上东南多、西北少。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为种植业,西部为畜牧业。大致以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南方为

水田农业,北方为旱作农业。

(4)光热、水分的组合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水、热条件在时间、空间上结合得越好,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因夏季风不稳定,气象灾害频繁。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旱、涝、低温、冻害、干热风等,其中干旱的影响范围最大。如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烈,但降水较少,易造成春旱;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副热带高压

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形成伏旱。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强烈的降温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秋季

和春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归纳】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夏

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需兴修水利设施。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烈,雨热不同期——需解决灌溉问题,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但热量不足,不利于谷物成熟,但

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可发展乳畜业。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需解决灌溉问题,有利于优质农产品,如温带水果、棉花等的生产。

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好

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季风气候: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弊:季风强、弱的影响,易形成旱、涝灾害,有效措施是兴修水利设施。 (1)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利于发展种植业,多为水稻,一年两熟到三熟。 不利:多旱涝灾害。 (2)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平原—发展种植业,多为水稻,一年两熟;山地丘陵——发展林业(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不利:多旱涝灾害;冬春季降水相对较少,且会受低温影响。 (3)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发展种植业(小麦、玉米),二年三熟、一年一熟。 不利:多旱涝灾害;降水相对较少,冬春季缺水(尤其华北);热量相对不足,且冬春季会受低温、寒潮(冻害)的影响。 2、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利: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积累养分,在水源充足的地区适宜发展灌溉农业,种植瓜果、棉花等。 不利: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干旱是典型特征,多为草原荒漠),适宜发展畜牧业。 3、地中海气候——有利: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蔬菜、水果和花卉等时鲜业(园艺业)作物的生长;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作物越冬。 不利:夏季降水少,蒸发量大,雨热不同期,灌溉水源缺乏;有效措施之一是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发展节水型农业——如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种植耐旱作物等。 4、温带海洋性气候——利:全年降水均匀,气温变化不大,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可发展乳畜业。不利:光热不足,不利于谷物生长、成熟, 5、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适宜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也适宜发展林业。 6、热带沙漠气候——利:光热充足,在有水源地区适宜发展灌溉农业;不利:全年干旱。典型:A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滴灌技术;B埃及的棉花种植,长绒棉 5、热带草原气候——适宜发展畜牧业;光热水较充足,可合理发展种植业,但干湿两季的特点易带来旱涝灾害。 6、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不利影响:冬季长而寒冷,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生产不稳定。 7、高原气候——高原畜牧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如青藏高原河谷种植青稞。 不利:热量不足。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世界的气候类型附答案

2020高考地理二轮:世界的气候类型附答案 复习:世界的气候类型 一、选择题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完成下面两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2、该地可能是() A.北京B.洛杉矶C.巴西利亚D.开普敦 【解析】1、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可判断该气候类型位于南半球。其次,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即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可判断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解析】2、选项中的四个城市,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属地中海气候。 【答案】C D 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题。

3、图示②地气候()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 4、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B.大气环流 C.地形D.纬度位置 解析:第3题,材料显示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夏季为6~8月。图中显示②地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则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故A项正确。第4题,图中显示①地年降水量明显小于②地,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图示地形可知,①地位于背风坡、②地位于迎风坡,故地形是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A .C 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将在图中④地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基地海拔约2 900 m,距离该大学所在的城市约100 km。该基地将成为我国第二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据图完成题。 5、图中①地、②地、③地、④地与甲、乙、丙、丁气候资料相匹配的一组是()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微专题

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识记重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2、能够准确评价主要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3、掌握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一般分析方法。 【关键词】光照、热量、降水、水热组合、昼夜温差、气象灾害 【导学案】 一、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要求:1、填写出各种气候类型。 2、标出各气候类型的纬度范围。 3、熟练背诵各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征。 二、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候条件。 热量-----------------决定农作物的生长期和熟制等。 降水-----------------决定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或畜牧业)和耕作方式(旱地或水田)。光照------------------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昼夜温差-----------影响有机质的积累。 水热组合--------高温期植物生长需水量多,水热组合好利于农作物生长。

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和低温冻害等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理论探究】-----------主要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条件评价的常用语

【实践探究】 探究一 下图是某国某州区域图,据图回答。 图示地区南部是该国重要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其条件。 探究二 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下题。

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②年温差较小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④海拔较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总结梳理】 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类题目的一般分析方法: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特征要点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特征、分布及成因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趋势剖析] 【考点透析】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 1.地带性气候类型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等地,虽然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出现在南北纬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东侧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发育成热带海洋性雨林气候。 (2)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大约在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 000毫米,仅在山地高原迎风坡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1 000毫米~1 500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3)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 这一地区为塔尔荒漠,又称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干旱区。虽然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降水量最多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北部平原东西两侧,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为75毫米~150毫米。 (4)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同纬度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踞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 (5)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6)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在南半球55°~65°的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2015·浙江文综卷,3、4,8分)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⑴~⑵题。 ⑴下图为北纬 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合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合理影响 合理发展农业生产,就可以使农业土地资源得到持续、永久利用,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 农业生产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的发展方向 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 而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是有严格标准的,包括: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所以并不是生态农业产出的就是绿色食品。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 的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 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合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合理影响 农业生产中的合理行为,可能会带来不合理的影响。如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 影响。如化肥的大量使用会使土壤板结、酸度增加,杀虫剂的广泛 使用,会导致产品和土壤受污染。

不合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合理影响 人类对农业生产的不合理发展,会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甚至灾难。 ②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以及自然界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荒漠化 不合理灌溉:土壤盐渍化 陡坡开荒:水土流失 大量使用化肥:土壤板结 大量使用农药:农产品和土壤遭受污染等

高考地理选择题专练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 )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 5.1 6.6 11. 16. 1 19.6 22.2 23.9 23. 6 20. 6 16. 3 11. 8 7.4 月平均云量(%) 87 87 82 83 84 85 80 72 75 78 80 79 月平均降水量 (mm) 20. 5 20. 1 32. 8 87. 6 164 225. 177. 126 100 . 97. 5 47. 4 18. 1 3 A.冷锋B.暖锋 C.准静止锋D.气旋 4.关于该城市所在省份农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多,地表水丰富B.太阳辐射强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D.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下图为山东丘陵某区域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如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理由: 6.关于P、Q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P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影响 B.P地位于来自海洋的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Q地 C.Q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 D.P、Q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 7. “天下黄河富宁夏”。有关宁夏与广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宁夏昼夜长短相等时,正是广东荔枝成熟时 B.宁夏平原发展农业具有水土与光热匹配的优势,灌溉条件好,日照强 C.广东城郊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水热充足,土壤肥沃,劳动力资源丰富 D.广东农业基础明显削弱,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下降,粮食总量下降 8. 东北的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主要原因是 ( ) ①生长周期长,光照条件好,水热配合好②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③降水多,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④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9~10题。 9.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10.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 A.E B.F C.G D.H 11.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苹果春华秋实,花期和生长期受气温影响显著。花期气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111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文科班3课时,理科班2课时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教师讲解强调:(1)区域是客观性(地理差异)和主观性(人们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的结合物。 (2)划分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不同。如按自然环境差异,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按我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西部落后地区。 2.特征:(教师讲解为主)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整体体、差异性):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层次性)。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4)开放性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与其它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3.划分: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生分析比较学习为主)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略) 教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复习旧课: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

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4、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鼠灾、蝗灾严重。 四、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在改变人类食物来源和结构的同时,也强烈地改变着环境。 ⑴合理发展农业生产,就可以使农业土地资源得到持续、永久利用,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农业生产保持合理的强度,土地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的发展方向)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而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是有严格标准的,包括: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所以并不是生态农业产出的就是绿色食品。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

最新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高一地理组 一、大纲解读 1.了解农业生产的概念、基本特点和分类 2.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和主要的区位因素 3.利用材料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 4.理解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5.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和条件 6.多以区域图的形式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7.根据每年一号文件的相关惠农政策,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区域农业的发展特点8.结合热点地区农业,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特征及发展方向 9.结合区域图考查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进而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分析主要的区位因素。 2、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论及其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材内容分析 鲁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本节内容主要有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个模块组成,这三个模块的内容之间看起来直接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的明显,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讲授说明它们之间彼此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知识,其中“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教材中仅仅是以一幅图片和简短的文字内容来作了介绍,但是在整个这一节内容中占有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后面的两部分内容尤其是“农业的地域类型”是以此内容作为铺垫的,故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将其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对待,要仔细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三大因素和各个因素中的子因素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具体影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自然条件是一个最重要的条件;而在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较高,市场发育程度完善的情况下,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则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要注意这两者的不同。第二部分“农业地域类型”只是从当今世界存在的十余种农业地域类型中选取“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和“混合农业”三种来讲述,这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别具有占有土地面积广阔、涉及人口众多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活动”中介绍的“美国商品谷物生产”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达到学生对此内容的了解。第三部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段,提出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也要花一定的时间来进行仔细的分析,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由于采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壤的盐渍化”如果不对此内容进行板图的演示,仅一带而过,学生将无法搞懂这一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卷首语中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龙井茶到日本种植的不好?以问题的方式导入,从而导出农业区位及区位条件。

高考地理气候类例题解析

高考地理气候类例题解析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9—11题。 9.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10.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11. 丁处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雨天多,云雾多 【解析】9. C 10. A 11. B 9、根据图示经纬度范围可知此地位于南美洲北部,乙地附近的河流为亚马逊河。此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甲地为特殊的气候类型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原因主要为:1)纬度低,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因此第9题选C。 10、丙地位于20°S大陆西岸,东南信风与副高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地区多晴朗天气,多裸地,空气稀薄,云量少。因此,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夜晚大气的逆辐射作用(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 11、丁地位于安第斯山脉上,海拔高,气温低。

地理必修二-工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知识点总结

努力! 1、首先知识点记牢; 2、做题时通过审题、读材料、读图找出要点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知识点归纳 ★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临……;②……资源丰富(图例);③水源充足;地价便宜(发达地区迁往欠发达地区);④市场广阔; ⑤(水陆)交通便利;⑥劳动力丰富或科技人才密集;⑦政策支持;⑧发展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好;⑨技术先进;⑩环境因素 应用: (依据题中所给材料及图作答,分有利、不利条件) 1、京津唐工业基地有利条件(图见自主探究P87): 不利条件: 水资源短缺。 2、xx工业有利条件: (图见自主探究P88) ①地理位置优越,临港澳、东南亚;②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地价便宜; ③市场广阔;④水陆交通便利;⑤劳动力资源丰富;⑥改革开放政策支持;⑦发展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好;⑧侨乡,便于引进外资。 不利: 资源、能源短缺。 3、工业区位变化:

原料、燃料、劳动力数量影响减弱;市场、交通、通信、劳动力素质影响增强。如钢铁厂: 早期的鞍钢近原料、燃料地;而宝钢近市场、交通便利。 ★五大指向型企业(主导因素): ------做题时遇到相关企业,首先要判断准确其主导因素。 原料指向型: 制糖、水果加工、水产品加工; 市场指向型: 饮料、啤酒、印刷厂、石油化工、家具、食品厂 动力指向型: 有色金属冶炼(铝、铜…)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资占成本比重大): 纺织、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技术指向型: 电子、精密仪表 注意: 有的企业需要依据题目分别对待,如石油化工,若近油田布局的,则为近原料地;家具厂,若近林区布局的,则为近原料地。 应用: 1、纺织厂、食品厂等可适当布局在市区,因为: ①市区劳动力丰富;②近消费市场;③企业无污染;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练习

图 10 荒 100° 110° 昆明 贵港末站 中 南 半 岛 皎漂首站 主要城市 管道 >500米 图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图11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水稻种植业 C .混合农业 D .乳畜业 2.两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A .台风活动频繁 B .锋面活动频繁 C .气温变化大 D .季风的不稳定性 3.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 .培育良种 C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D .改良土壤 我国曾经的“三大荒”,如今已 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图10为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北大荒、西大荒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 .市场 交通 B .土壤 光照 C .热量 水源 D .热量 地形 5. 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 扩大至24°N ,其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农业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改善 D.农业政策的支持 6.关于图示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粮食商品率高 B. 粮食单产高 C. 农场规模大 D. 水利工程量小 右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25~26题。 7.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自然条件 B .市场因素 C .农业技术 D .交通运输 水果玉米既可生食,也可煮熟吃,剥下籽粒能做菜,是一种新兴休闲、保健营养的食品。据此完成8题。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检测:第10讲-气候类型(Word版,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检测:第10讲:气候类型 一、选择题 (2019·深圳模拟)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回答1~3题。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 A.极地东风减弱 B.中纬西风减弱 C.低纬信风减弱 D.副热带高压减弱 2.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 A.夏季、变冷B.夏季、变暖 C.冬季、变冷D.冬季、变暖 3.中纬度低空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其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解析:第1题,中纬度风带为西风带,两侧风带、气压带分别是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低纬度的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明显,说明西风增强,或起阻挡作用的风力(极地东风)减弱。第2题,高空云是近地面大气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而成的,其高度取决于大气上升的高度,夏季气温高而对流上升高度大,故夏季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由“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可知其气候效应是使气候变暖。第3题,由“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可知,低空云向两极移动,会使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但同时会使中低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因中低纬度太阳高度大于高纬度,则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增加,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1.A 2.B 3.C (2019·阜宁中学月考)下图为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图。读图回答4~5题。

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07091288.html, 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作者:王璐 来源:《绿色科技》2014年第10期 摘要:指出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目前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可持续利用为主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战略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究竟农业生产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存在有哪些矛盾,如何调节这些矛盾是探究的重点所在。从农业生产综述、生态环境综述、农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利弊、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基于环境保护原则我国在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旨在抛砖引玉,以求金言。 关键词:农业生产;自然生态环境;关系 中图分类号:Q1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02202 1引言 自然生态环境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自20世纪初到21世纪现在的这100年来,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的损伤;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简单地说是指影响到人类生存和致使人类生活质量发生不可逆转的生态重大有害问题;换而言之,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正遭受着各种因素的损坏,足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各种人为或非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它具有较大的范围性和扩张性,在全世界各地都存在生态环境问题;就其影响程度而言,它具有非常深刻的严重性,而且时间跨度较大,具有弹性伸展;环境问题涉及到的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或者间接对人类有潜在的威胁,这里包括:大气质量恶化、水资源的溃乏和污染、森林草原植被遭受破坏、野生的和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减少,土壤沙化,耕地面积减少、废弃物和噪声污染、核污染等重大环境问题。看似单方面的问题,其实却是纵横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2农业生产综述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所需的各种生活资源,这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综合起来看,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依赖性最大,它借助自然环境中的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进行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操作,利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投入,获得一定的农业生产劳动产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获取较高的农业生产劳动产出,不仅仅用机械科技手段取代了老套的手工农具来提高生产效率,在具体生产资料的投入上也采用化肥农药来辅助农业生产,增加农业产品的产出。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上,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环境中土壤土质的要求以及自然环境中的气候条件。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其在人们生产活动中的地位是其他行业、其他生产活动无可取代的。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分析角度 一般情况下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 (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等。 (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 2.对策分析 根据不同的农业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平原区:土地增肥,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生态农业。 (2)林区: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丘陵山区: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发展立体农业。 (4)牧区:退耕还草,规定合理载畜量,培育人工草场,轮牧。 (5)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兴修水利,保证灌溉水源。 (6)环境问题: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 核心点三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 模式:①在哪里?(区域定位)→②有什么?(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③怎么样?(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④怎么办?(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从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2)区域农业特点及其形成因素:区域农业特点的描述一般包括农业区位、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农业分布区、耕作制度、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 (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措施: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措施建议,其分析模式可

高考地理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点

2019年高考地理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点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中不断积累,下面是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19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19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

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19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

12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重庆市山王坪镇平均海1000多米,该地某季节有一处罕见的景观,一条狭长绵延的公路,将森林鲜明地分隔为两种色系,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走入森林,发现树木高度、粗细和行距相差不大。图示意用无人机拍摄的该地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山王坪镇出现该景观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公路两侧景观差异大的原因是() A.热量差异B.地势高低C.土壤类型D.人类活动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交际工具,会随着人们的迁移、交流或者隔离发生改变。下图是“某县域内的方言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图示县域内方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碍区域间交流B.人口迁入途径差异

C.河流促进区域内联系D.区域生产活动不同 4.以下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十里不同音,邻村不能言”的复杂方言格局的是() A.粤北B.北疆C.辽中D.晋中 徽派建筑,依山就势,构思精巧,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墙体采取马头墙形式。马头墙由砖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墙头都高出于屋顶1-2米,错落有致,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5-6题。 5.徽派建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有() A.多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B.春节期间,田间有成片油菜 C.金秋,山坡上有大片火龙果待摘D.河水流量大,航运价值高 6.关于该民居的描述,合理的是() A.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B.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 C.能够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D.造型美观独特,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西藏阿里地区依托极佳的暗夜条件和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的技术力量,集夜空保护、旅游、科普于一体,建成国内第一家以星空为主题的暗夜公园,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图1是“阿里某夜星空景观图”,图2是“阿里地区的气候图”。据此完成7-8题。 7.阿里地区建设“暗夜公园”的有利自然条件,()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一气候-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高频考点一气候 类型一影响气候的因素 【典例】 (2016 ?上海卷)(二十)北美洲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读图回答问题。 t北丟部分地区氓ff简00 312北養胡分地运塚候类型分布示星團 1 ?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A、B、C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 【触类旁通】 (2017 ?山东青岛黄岛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图示气候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形成该种气候的成因。 (2)A地区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其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3)若图示风带的风力减弱,分析对西部沿岸气候及渔业生产的影响。 类型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 \\凤带v一 “洋建代揍区

【典例】 (2016 ?新课标2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 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 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 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 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2°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 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触类旁通】 (2017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高三上第四次联考)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澳大利亚东岸 B 、C 、D 三地气候与南美洲西岸 A 、C 、D 三地气候都呈现条带状分布,形成这种状况 的共同因素是 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地的气候类型为 _________ ,其形成原因是 。 (3) 比较二图中A 、a 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 (4) 简要比较澳大利亚与阿根廷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主要异同点。 类型三全球气候变化 -/ \ -R 、 J / ■ * f a y 1* f ( * W * f ? 首都 & 港口 ----- 国界 、一?河流 ...... 拟建沿海专失路 水库

【地理】高考地理:中国气候类型及特征(看图更容易)

【地理】高考地理:中国气候类型及特征(看图更容易) 一、气候 (一)冬季气温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①南暖北寒 ②南北温差大:漠河一月均温约–30℃.西沙群岛一月均温约22.9℃.南北温差50℃上. (2)影响因素 ①纬度因素: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且日照时间比南方短。 ②北方离冬季风源地近:加剧寒冷。 (二)夏季气温

(1)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青藏高原相对低温 其它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影响因素 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北方虽然比南方小.但日照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并不比南方少多少.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容易散失。(三)我国的温度带

二、降水 (一)降水的空间分布 特征:东南多,西北少. 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二)降水的时间分布 ①季节变化:夏秋季节多雨,冬春季节少雨。 ②年际变化: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最大。 (三)降水的时空分布取决于季风活动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与季风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东南地区距海近,受东南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西北地区距海远,受东南季风影响小,降水少;夏季风的强弱,夏季风的进退和锋面雨带的推移。都决定了降雨量的长短,以及降雨量的多少。此外,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也对降雨量分布有一定影响。 (四)干湿地区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四个干湿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旱地区,干旱地区。

三、我国气候 (一)我国气候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强(二)影响 农作物与动植物资源多种多样。 东部较湿润

2020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训练卷(一)

高考 文科 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地 理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我国局部地区方言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方言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一定的面积范围 B .划分指标多样 C .区间界线明确 D .区内没有差异 2.与我国北方相比,南方方言区种类多,分布范围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 ②水源 ③地形 ④历史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影响。图中方言区占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划分指标是语言,指标单一;区间界线不明确;区内有一定的差异性。北方多平原,人们之间交流较为便利,经历史影响形成语言较为单一;南方地区多山,地形阻隔,彼此间交流不便,经历史影响形成众多的南方言。第1题,图中方言区占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划分指标是语言,指标单一;区间界线不明确;区内有一定的差异性。选A 正确。第2题,北方多平原,人们之间交流较为便利,经历史影响形成语言较为单一;南方地区多山,地 形阻隔,彼此间交流不便,经历史影响形成众多的南方言。选C 正确。 【答案】1.A 2.C 读某区域模式图,回答3~5题。 3.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A .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 .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 .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此 卷只装订 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