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病案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知识(机构总结重点)

最新病案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知识(机构总结重点)

最新病案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知识(机构总结重点)
最新病案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知识(机构总结重点)

相关专业知识

1.脂肪泻常见病因是腹腔淋巴瘤

2.急性炎症中最常见的炎细菌浸润是中性粒细胞

3.反射弧的基本成分包括感受器;传入、传出神经纤维;神经中枢;效应器

4.容易通过垂直途径感染上艾滋病的是患艾滋病母亲所生婴儿

5.属于腹膜内位器官的是空肠

6.临床上遇到急性喉阻塞时,行气管切开术额部位为在第3~5气管软骨环处

7.大量咳血最常见于支气管扩张

8.神经性呕吐多见于胃肠神经官能症

9.组织或细胞坏死时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细胞核的改变

10.栓子运行途径一般是顺血流运行

11.引起头痛的颅外病变是三叉神经痛

12.头痛伴眩晕常见于小脑肿瘤

13.未成熟性畸胎瘤属于恶性肿瘤

14.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及生长发育中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15.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

16.流产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停经、出血、腹痛

17.腹部以外器官或全身性疾病引起腹痛,包括自发性气胸、甲状腺功能亢进、腹型癫痫、

神经官能症

18.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中浓度降低的物质是胆固醇

19.引起呆小症,缺乏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20.负荷过重而使心肌代偿性扩大,出现的心悸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

2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

22.静脉石是指静脉血栓钙盐沉淀

23.肺动脉栓塞的栓子绝大多数来源于下肢深静脉

24.布氏杆菌常见的热型是波状热

25.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是结核

26.与肿瘤的大小无关的是肿瘤的来源

27.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属于中枢神经性呼吸困难

28.镜下血尿为每高度视野的红细胞超过3个

29.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其特征是关节滑膜炎

30.脑栓塞常发生于大脑中动脉

31.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

32.基础代谢率增高,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而导致的心悸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33.中度一氧化碳中毒时,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不高于30%

34.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时,皮肤黏膜改变为樱桃红色

35.发绀是皮肤和黏膜的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浓度绝对值超过50g/L

36.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眼底病变为眼底出血、视网膜渗出、视神经萎缩、视乳头水肿

37.上消化道出血伴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诊断考虑为消化性溃疡

38.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常见于支气管哮喘

39.良性、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是分化成熟的程度与生长特点

40.计算机中的最小单位是位

41.局部组织或器官内由于动脉血输入量异常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

42.关于内脏运动神经,描述不受意志支配,又称自主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结核

腺体的分泌

43.呼吸道黏膜杯状细胞和粘液腺每日分泌黏液为10ml

44.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浆细胞

45.血栓形成的最主要的条件是心血管内膜受损

46.诊断肺结核最可靠的依据是痰里找结核菌

47.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外、中1/3交点处

48.具有动作电位主要特征的是峰电位

49.视网膜剥离症发射管那在视网膜室部

50.体液是指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51.常发生于细胞水肿的器官的是心肝肾

52.细胞缺氧时最常见的变化是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

53.结核性腹膜炎有炎性积液

54.直、结肠家族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

55.异位妊娠常见的着床部位是输卵管

56.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但周期基本正常,应首先考虑子宫壁间肌瘤

57.肉眼血尿为1000ml尿中血的毫升数为1ml

58.引起头痛的全身性疾病是高血压

59.属于伤口二期愈合的特点是伴有感染和异物

60.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可引起脓肿

61.我国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

62.血管壁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于细动脉

63.全身性水肿常见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64.关于输尿管,叙述正确的是输尿管的三处狭窄常常是结石滞留的部位

65.艾滋病继发肺部感染的病原体最常见卡氏肺孢子虫

66.味觉的敏感度最高的温度是20~30摄氏度之间

67.呕血出血的部位多见于胃

68.咳嗽伴右绿色痰见于肺部绿脓假单胞菌感染

69.肝细胞气球样变性是脂肪变性

70.可演变位多核巨细胞的是单核细胞

7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是前庭中枢性眩晕

72.眩晕伴恶心、呕吐常见于梅尼埃病

73.一般不会引起呕血的情况是肠系膜血栓形成

74.溶血性黄疽的常见病因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75.具有抗过敏作用的是嗜酸性粒细胞

76.蜂窝织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溶血性球菌

77.胸背部突发的撕裂样疼痛,且难以忍受多见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78.能水解脂肪的酶是胰脂肪

79.眼球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

80.淤血时扩张充盈的血管主要是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81.风湿性内膜炎时瓣膜闭锁缘上的贅生物是白色血栓

82.原发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

83.混合性呼吸困难最常见于重症肺炎

84.卡他性炎一般是指发生在黏膜的渗出性炎

85.弛张热常见于败血症

86.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升高

87.主要经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的肝炎多见于丙型病毒性肝炎

88.不回流至胸导管的淋巴干是右颈干

89.脑栓塞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

90.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减少时,可引起组织水肿

91.属于颈外动脉的分枝甲状腺下动脉

92.断电后信息将会丢失的存储器是RAM(随机存储器)

93.存储器ROM与RAM的主要区别在于ROM可以永久保存信息,RAM在断电后信息会丢失

94.腹腔干直接分支的动脉是胃左动脉

95.降低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

96.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常见于左心衰竭

97.根据口表体温的高低,高热是指体温39~40摄氏度

98.开口于上鼻道的是后筛窦

99.胆囊的提包投影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相交处

100.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称为肋膈隐窝

101.维持子宫前倾的是子宫圆韧带

102.吸气性呼吸困难最常见气管异物

103.痰液静置后有分层现象的见于肺部

104.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大小

105.能水解蛋白质的酶是胃蛋白酶

106.不规则热常见于结核病

107.间歇热常见于疟疾

108.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壳核

109.流产的特殊类型是习惯性流产

110.视觉最敏锐的部位是视网膜中央凹

111.关于外耳道,描述内三分之二为骨性部

112.中枢性发绀常见于法洛四联症

113.原发性化学性发绀常见于特发性阵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114.最常见的呕血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

115.含有三个胚层组织的肿瘤称为畸胎瘤

116.正常人的一般上午体温较低,下午较高

117.健康孕妇在分娩时突然出现发绀、呼吸困难、休克,应考虑为羊水栓塞

118.梗死灶的形状取决于该器官的血管分布

119.最常见,最重要的致炎因子是生物性因子

120.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变质、渗出、增生

121.儿童初次感染肺结核的类型是原发性肺结核

122.对萎缩概念理解的正确的是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和细胞体积缩小

123.肾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近球小管

124.细胞水肿时,电镜下的形态改变是线粒体肿大及内质网扩张

125.局限性水肿长常见于血栓性静脉炎

12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水肿为黏液性水肿

127.关于胃的描述角切迹为胃体与幽门在胃小弯的分界

128.胃溃疡和胃癌好发的部位是幽门窦近胃小弯处

浙江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总结

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一、概念 1.信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信息的特征:(1)载体依附性(2)可加工可处理性(3)可存储性(4)可传递性和共享性(5)时效性(6)真伪性(7)价值性 2.算法的特征: (1)有穷性(2)确定性(3)能行性(4)有0个或多个输入(5)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3.算法的表示方法:(1)流程图(2)自然语言(3)伪代码。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1)顺序模式(2)选择模式(3)循环模式 4.人工智能软件有语音识别、手写文字识别、光学字符识别和机器翻译 5.典型的网上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有:①搜索引擎程序(百度、谷歌);②列车时刻查询网站; ③论坛(BBS);④在线图书馆;⑤邮箱和博客系统等 6.信息表达方式: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形体动作;信息表达技术:书籍、报纸、广播、电视、计算机和网络 7.收发电子邮件:如右图所示,假如小王同时给小李与小张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那么:小王使用了SMTP协议(过程1)将邮件从电脑发送到自己的邮件服务器;小王的邮件服务器使用了SMTP协议(过程4)将邮件发送到小张的邮件服务器;小李和小张打开电脑登录邮箱后,他们的邮件服务器使用了POP3协议(过程2和过程3)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接收到自己的电脑上。 8.媒体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技术的特征:(1)集成性(2)交互性(3)实时性 9.多媒体作品的设计过程: 10.常见的多媒体数据文件格式

11.数据冗余 12.压缩方式 13.图形与图像的概念 (1)图形: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由简单的点、直线、曲线、圆、方框等基本元素组成的图。(2)图像:指的是实际景物的映象(例如用数码相机、扫描仪等输入设备获取的景物的映象)。

信息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电脑配置说明:Intel 奔腾4 2.8GHz(CPU即中央处理器)/256M(内存)/80GB(硬盘)/50X(光驱)/15’(显示器,对角线长度表示尺寸) 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 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是: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评价信息1、定位信息需求——信息需求表现在:(1)、时间范围(2)、地域范围(3)、内容范围 2、选择信息来源信息来源分类:

信息技术知识汇总

一、专用名词 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包含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信息领域的技术。IT的普遍应用,是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 ?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表达和使用的技术。 ?分类: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 ?信息特征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 ?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NII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的缩写。它包括: 1.一系列不断扩展的仪器设备。如摄像机、扫描仪、键盘、电话、传真机、计算机、交换机、高密度磁盘和光盘、声像带、电缆、电线、通信卫星、光纤传输线路、微波通信网、电视、监视器、打印机等。 2.信息本身。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电视节目、科学或商业数据库、影像、录音、图书馆档案及其它媒体等形式体现。目前大量的这类信息分布在政府的各机构中,而且每天都从实验室、演播室、出版商等处传播有价值的信息。 3.各类应用程序和软件。用户能借助于这些程序和软件去访问、处理、组织和提炼那些由NII设施提供的、随时可用的大量信息。 4.各种网络标准和传输编码。依靠它们实现网络间的互连和互操作,确保个人秘密和网络的安全与可靠。 5.人。这类人的工作是挖掘信息,开发应用程序和服务、组建设备、培训其他人员等。 Internet是采用共同的计算机语言或协议被连接在一起的很多完全不同的网络的集合。这些网络之间的传输路径安排可以确保即使一个或多个路由被阻塞,传输仍然可以畅通无阻。这是ARPANET的早期设计目标的一部分,诣在使网络既有效又强大。 Internet 上的所有传输都被组织成数字包的形式--打碎的信息--每个包都有自己的地址和路由指令。这种被称为包交换的方法使数字通讯可以充分利用全部的网络资源,在特定的时刻找到最快和最经济的可行路径。数字包以共同的格式被传输,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TCP/IP)使得起始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可以与途中和最终目的地的其它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通讯。 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为"网际协议"。它就是应用于Internet中的基础协议"TCP/IP"中的"IP",工作于网络七层模型中的第三层。我们现在常用到的"IP"电话,即泛指应用Internet网络及相关技术,把传统的电话(通过PSTN公用电话网)业务转移到Internet网络上来,以大幅降低通讯费用。 ISDN是Integrated Serviced Digital Network的缩写,一般译为"综合业务数字网",电信局称之为"一线通",就是因为它能实现把语音服务和数据传输服务组合在同一通信介质上,为用户同时提供这两种服务的连接。ISDN的基本速率接口提供两个64Kbps 和一个16Kbps的信道带宽(2B+D),其中一个64Kbps信道用于传输语音,另一个64Kbps信道传输数据(当不需要传输语音时,数据传输可占用两个B信道128Kbps的速率),16Kbps的信道用于传输通讯指令等服务信息。 ISDN与普通模拟电话线有什么不同?对于模拟电话线来说,是在用户到电话局之间的线路上传送的模拟话音信号,因此,它只能提供单一的电话业务。而ISDN实现了用户线的数字化,不管是什么信号(文字、图像、声音),只要变成数字信号,就可

2019-2020年北京市资格从业考试《病案信息技术(师)》精选练习题[第四篇]

2019-2020年北京市资格从业考试《病案信息技术(师)》精选练 习题[第四篇] 一、单选题-1/知识点:相关专业知识 咳嗽伴发热不常见于 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C.肺结核 D.胸膜炎 E.自发性气胸 二、单选题-2/知识点:章节测试 医院信息来自于三个层次,它们依次是 A.分析管理层→务处理层→决策支持层 B.事务处理层→分析管理层→决策支持层 C.事务处理层→决策支持层→分析管理层 D.决策支持层→事务处理层→分析管理层 E.决策支持层→分析管理层→事务处理层 三、单选题-3/知识点:章节测试 许多医院在病案管理中采用了条形码技术,下面有关条形码技术描述错误的是 A.条形码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目前用于病案管理的是一维条码 B.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的符号

C.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组成 D.一维条形码的种类达255种左右,包括UPC、EAN、39码、128码等 E.条形码是由一组粗细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图形 四、单选题-4/知识点:相关专业知识 不属于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是 A.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 B.胆石症 C.胰头癌 D.肝硬化 E.壶腹癌 五、单选题-5/知识点:综合复习题 采用一号集中制管理病案的医院最有条件建立的病案登记种类是 A.住院病案登记 B.门诊病案登记 C.各种出院病人登记 D.诊断符合情况登记 E.死亡与尸体病理检查登记 六、单选题-6/知识点:章节测试 产生房水的器官是 A.睫状体 B.角膜

C.晶状体 D.玻璃体 E.虹膜 七、单选题-7/知识点:相关专业知识 血栓形成的最主要的条件是 A.血流缓慢 B.血液凝固性增高 C.凝血因子被激活 D.血小板数量增多 E.心血管内膜受损 八、单选题-8/知识点:相关专业知识 异位妊娠是指 A.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以外 B.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及附件以外 C.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 D.受精卵着床于腹腔以外 E.受精卵着床于宫颈管以外 九、单选题-9/知识点:章节测试 对构成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其合计可以大于100%也可以小于100% B.其合计大于100%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信息的传递》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信息的传递》知识点总结人教 版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话①发明: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②基本结构:话筒:金属盒、碳粒、膜片听筒:磁铁、螺线管、薄铁片③工作原理: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延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即:声音的振动电流的变化振动(声音)④电话的种类:录音电话;投币电话;移动电话;磁卡电话;可视电话;无绳电话。2、电话交换机①作用:提高线路的利用率。②占线:①对方电话机正在使用;②交换机之间的线路不够用。③发展:手工交换机;自动交换机;程控电话交换机。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①模拟信号:声音转 换为信号电流时,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特点: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中,信号电流的波形会改变,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使通信中断。②数字信号:用不同的符号的不同的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特点:通常的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二、电磁波的海洋1、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2、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波速:在真空中最快,c=3×108m/s4、波速c与波长λ、频率f的关系: c=λf在同一种介质中,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5、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光波也是电磁波。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的接收①发射:由广 播电台完成。声信号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发射出去②接收:由收音机完成各种电磁波选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取出音频信号并放大声音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 和声音信号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见课本p973、移动电话: 既是无线电发射台,也是无线电接收台①工作方式:它将用 户的声音转化为高频电信号,并发射出去,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捉到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对方送来的信息。②基地台:手持移动电话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因此,它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无线电台转接。这种固定的电台叫做基地台。③无绳电话:主机与手机上各有一个天线,它们通过无线电波来沟通。工作区域大约在几十米到几百米的范围内。④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见课本 p98~99科学世界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微波通信:波长10m~1mm,频率30mhz―3×105mhz。它比无线电波(中波和短波)的频率更高,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折射。因此每隔50km左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把上一站传来的信号处理后,再发射到下一站去,一站一站地传下去,将信息传向远方。2、卫星通信:借助地球同步 卫星来弥补微波在地面传播的不足,用通信卫星作微波通信的中继站,可以使它转发的微波天线电信号跨越大陆和海洋达到地球上的很大范围。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电视节目都是通过卫星传送的。在地球周围均匀地配置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装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高三复习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一、计算机系统及其组成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应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主板motherboard 主板是整个电脑的基板,是CPU 、内存、显卡及各种扩展卡的载体 主板是否稳定关系着整个脑是否稳定,主板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整机的速度 是计算机各部件的连接工具 ◆中央处理器(CPU)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 ◆运算器计算机中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操作的部件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决定执行程序的顺序,给出执行指令时机器各部件需要的操作控制命令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发展:286、386、486、奔腾、 PⅡ、PⅢ、PⅣ等 品牌AMD intel等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 RAM+ROM )和外存储器(软盘1.44MB、光盘650MB、U盘、硬盘等 ◆内存:电脑的核心部件,重要性仅次于CPU,它的容量和处理速度直接决定了电脑数据传输的快慢。通常内存容量为1G、2G、4G是勾通CPU与硬盘之间的桥梁 RAM:随机存储器。可读出写入数据断电信息丢失 ROM:只读存储器。又叫固化存储器,断电信息不丢失 ◆硬盘 程序、各种数据和结果的存放处,里面存储的信息不会由于断电而丢失 存储容量大,硬盘为40、60、80 、160、300GB 等 2、其中硬件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 和输出设备由五部分组成。 3、软件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各种程序、数据及有关资料。包括系统软件(如Dos、Windows 、 Unix等)和应用软件(如Word、Excel、Wps等)。 二、信息技术及其基础 1、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本身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3、二进制:有0和1两个代码,逢2进一,各位有不同权值。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存储和处理数据,因其易于电子原件的实现。存储基本单位字节 bit 二进制位简写为 b

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的特征 3、什么是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包含哪些技术?哪种技术最核心? 考点1、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网络中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一套规则,现行的规则是TCP/IP 各层协议名称及用途 无论是TCP/IP的四层还是OSI的七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上所使用的协议名称及用途成为考查的热门,因此需要考生记住下面的这张表格中所有内容,只有记住了这张表格才能在考试的时候不丢分。考试的时候对于这三层的考查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应用层考查的较多,这是因为应用层的协议较多,而且这些协议在日常生活中基本都会用到,因此需要考生重点关注;其次是传输层,协议虽然少,但它们是数据传输的重要依据。 考点2:logo语言

考点3:计算机应用领域知识点 一、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也称为数值计算,通常是指用于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计算。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它的特点是计算工作量大,数值变化范围大。 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又称为非数值计算,是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也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应用领域,80%的计算机都用于数据处理。 三、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也称为实时控制,是指计算机对被控制对象实时地进行数据采集、检测和处理,按最佳状态迅速地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或自动调节。 四、计算机辅助应用 1.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2.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3.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4.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五、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指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1.机器人 机器人(Robot)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装置。

病案信息技术

病案信息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病案信息技术初级(士)专业报考条件 凡符合卫生部、人事部印发的《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卫人发[2001]164号)中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病案信息技术专业: 报名参加病案信息技术初级(士)资格考试的人员,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同时具备下列相应条件: 参加病案信息技术初级(士)资格考试 取得病案信息技术专业中专或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参加病案信息技术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 (1)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 (2)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 (3)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4)伪造学历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 (5)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报名条件中学历或学位的规定,是指国家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正规院校毕业学历或学位。工作年限计算的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的当年年底,报名参加2013年度病案信息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其学历取得日期和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均截止2012年12月31日。 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不受单位性质和户籍的限制,均可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工作选择报考专业类别参加考试。 有关说明: 1、报名人员必须在有关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病案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 2、报名参加病案信息技术资格考试人员,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学历;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取得上述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年限计算截止到考试报名年度的当年年底。 所学专业须与报考专业对口(或相近),例如学药学类专业的,只可报考药学类资格,不可报考护理类资格,如此类推。 3、《暂行规定》所规定的有医疗事故责任者等情况不得参加考试。 病案信息技术初级(师)专业报考条件 凡符合卫生部、人事部印发的《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卫人发[2001]164号)中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病案信息技术专业:

XX八年级物理下册《信息的传递》知识点归纳总结

XX八年级物理下册《信息的传递》知识 点归纳总结 1.知道光是电磁波. 2.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3.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全章内容概述: 1.现代顺风耳__电话电话的工作原理及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2.电磁波的海洋电磁波的产生及传播,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工作过程,移动电话是如何工作的? 4.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微波通信为什么需要中继站,卫星通信?光纤为什么能传送大量的信息?什么是宽带网? 教材内容分析及建议 章首图:这是一幅古长城,绵延万里,蜿蜒起伏,向人们展示了它的雄伟、壮观。同时也引起学生对它的思考,古长城的作用—抵御来犯之敌,“烽火台”的烟火点燃向远处同伴传递着信息;古人用长城传递信息,现代人用那些方式传递信息呢?引入新课。 教材用一幅组合图,让学生观察,通过“想想议议”来对通信发展的回顾,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历史。教师可让

学生在课堂上尽情的交流,可以先让每个人说出自己知道的通信方式,再通过书上的组合图的提示,引导学生梳理出同学通信发展的历史脉络。 教师引导学生对组合图观察,让学生感知了信息是需要运载才能传递的。教师可告诉学生,信息常指的是消息、情报、信号、指令、数据、密码等的总称。信息传递需要的运载工具就是载体。如语文、文字、印刷品、电流、数字网络都是信息的载体。教材就按照信息的载体的发展情况来编写的。 初二物理下册第九章信息的传递: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白电话的工作原理和电话交换机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和摸拟信号。教材通过神化的传说“顺风耳”,引起学生关注信息传递的兴趣,体现了人文精神。讲述了当今社会是狠多神话已变成了现实,引出了电话的内容。 图9.1-2电话:他向学生展示了电话是利用电流把信息传导远处的,图注告诉了话筒、听筒的基本作用。 电话交换机:教材通过电话的问世到交换机的出现,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想想议议:让学生思考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即通过电话交换机能减少电话线的数量,减少材料的浪费。

(信息技术类)信息技术类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第1、3、6章)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 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P2 2. 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P2 3.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P2 4.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P2 5. 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具有“不确定性”。P2 例:以下是否属于信息 1、报纸上刊登的新闻 (√) 2、书本中的知识(√) 3、电脑报(×) 4、电视里播放的足球比赛实况(√) 5、《07年春节联欢晚会》VCD光盘(×) ◎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P3 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P3 3.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P3 4.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P3 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P3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P3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P3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P3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P3 5.信息具有时效性。P3 例1: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B )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 例2: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种现象最能说明信息具有(传递和共享) 1.2 信息的编码 1. 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 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 冯·诺依曼: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 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从小到大(相差1024倍):B → KB → MB → GB → TB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病案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习题

[单选,A型题]对构成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其合计可以大于100%也可以小于100% B.其合计大于100% C.其合计小于100% D.其合计等于100% E.其动态变化可反映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改变 [单选,A型题]观察儿童智力与家庭收入的关系,宜选择的图形为()。 A.直方图 B.直条图 C.圆图 D.散点图 E.统计地图 [单选,A型题]住院医疗工作的常用指标中不包括()。 A.平均开放病床数 B.实际占用床日数 C.每月病床工作日 D.病床使用率(%) E.病床周转率(次) [单选,A型题]病床使用率的计算方法为()。 A.(期内实际占用床日数/同期内实际开放床日数)×100% B.(同期内实际开放床日数/期内实际占用床日数)×100% C.(期内出院人数/同期平均开放床日数)×100% D.(同期平均开放床日数/期内出院人数)×100% E.(期内实际占用床日数/期内出院人数)×100% [单选,A型题]某医院2006年5月同期内实际开放床日数为2250床日,期内实际占用床日数为1740床日,则该医院2006年5月病床使用率为()。 A.75.4% B.76.2% C.77.3% D.78.5% E.79%

[单选,A型题]院内感染的界定是()。 A.患者入院24小时内 B.患者入院24小时后 C.患者入院48小时内 D.患者入院48小时后 E.患者入院72小时后 [单选,A型题]住院患者流量动态日报表的内容不包括()。 A.入院人次 B.死亡人数 C.转科人次 D.会诊人次 E.留院人数 [单选,A型题]住院诊断符合率的计算方法为()。 A.入院患者数/(出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100% B.出院患者数/(入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100% C.诊断符合患者数/(出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100% D.诊断符合患者数/(入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100% E.以上均不是 [单选,A型题]单病种出院患者平均费用的计算公式为()。 A.期内所有病种出院患者医疗费用总和/同期所有病种出院患者总数 B.期内某病种出院患者医疗费用总和/同期某病种入院患者总数 C.期内某病种患者医疗费用总和/同期某病种患者总数 D.期内某病种出院患者医疗费用总和/同期某病种患者总数 E.期内某病种出院患者医疗费用总和/同期某病种出院患者总数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背景材料】某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如图3-1所示。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背景材料】某建筑公司与某单位于2003年7月8日签订了教学楼承建合同,合同约定,由于甲方责任造成总工期延误1天,甲方应向乙方补偿1万元,若乙方延误总工期1天应扣除乙方工程款1万元;施工中实际工程量超过计划工程量10%以上时超过部分按原单价的90%计算;双方对施工进度网络计划达到一致(图3-

信息技术知识点整理

信息技术知识点整理 傅宁121090036 第1章信息技术概述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是什么?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2.客观世界的三大构成要素:信息、物质、能量。 3.信息的性质:普遍性、动态性、时效性、多样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快速增长性。 *4.什么是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指的是与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施用相关的行为和活动。 5.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T,ICT)指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①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与识别技术; ②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 ③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处理)与存储技术; ④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6.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特征:①以数字技术(计算机)为基础;②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 ③采用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 核心技术:计算机、集成电路、通信、广播、互联网、自动控制、机器人等。 7.什么是信息产业?信息产业(也称为“电子信息产业”) 是指信息设备生产制造,以及利用这些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储存、传递、处理、制作与服务的所有行业与部门的总和。 8.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是指由信息技术驱动的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信息化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帮助社会个人和群体有效利用知识和新思想,从而能建成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实现其抱负的信息社会。 1.2 数字技术基础 1.什么是比特?比特(b)是数字技术的处理对象,是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它只有两种状态(取值)。 计算机(包括其它数字设备)中所有信息都使用比特(二进位)表示,只有使用比特表示的信息计算机才能进行处理、存储和传输。 2.计算机中表示与存储(比特)二进位的方法:电路的高电平状态或低电平状态(CPU) 电容的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RAM) 两种不同的磁化状态(磁盘) 光盘面上的凹凸状态(光盘) 3.用比特表示信息的优点: ①比特只有0和1两个符号,具有2个状态的器件和装置就能表示和存储比特,而制 造两个稳定状态的电路又很容易 ②比特的运算规则很简单,使用门电路就能高速度地实现二进制数的算术和逻辑运算 ③比特不仅能表示“数”,而且能表示文字、符号、图像、声音,可以毫不费力地相互 组合,开发“多媒体”应用 ④信息使用比特表示以后,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数据压缩”,从而大大降低信息传 输和存储的成本。 ⑤使用比特表示信息后,只要再附加一些额外的比特,就能发现甚至纠正信息传输和 存储过程中的错误,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知识梳理】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 [自学探究] 1.什么是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 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 技术。 ●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 学技术。 2 3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媒体化;4.智能化;5.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③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6.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知识补充: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ROM 、RAM 、软盘、 硬盘、光盘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触摸屏 CPU (中央处理器)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 软件系统: 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 【知识梳理】 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P18) 2.信息来源示例(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3.采集信息的方法(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4.采集信息的工具(P20):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文字.txt Windows系统自带 .doc 使用WORD创建的格式化文本,用于一般的图文排版 .html 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于网页制作 .pdf 便携式文档格式,由ADOBE公司开发用于电子文档、出版等方面 图形图象.jpg 静态图象压缩的国际标准(JPEG) .gif 支持透明背景图象,文件很小,主要应用在网络上.bmp 文件几乎不压缩,占用空间大 动画.gif 主要用于网络 .swf FLASH制作的动画,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小,广泛应用于网络 音频.wav 该格式记录声音的波形,质量非常高 .mp3 音频压缩的国际标准,声音失真小、文件小,网络下载歌曲多采用此格式 .midi 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视频.avi 用来保存电影、电视等各种影象信息.mpg 运动图象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 .mov 用于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 .rm 一种流式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6.常用下载工具(P29):网际快车(flashget)、web迅雷、网络蚂蚁、cuteftp、影音传送带等。 7.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P25 表2-7):直接访问网页、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在线数据库 8.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的区别(P26):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

最新病案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知识(机构总结重点)

相关专业知识 1.脂肪泻常见病因是腹腔淋巴瘤 2.急性炎症中最常见的炎细菌浸润是中性粒细胞 3.反射弧的基本成分包括感受器;传入、传出神经纤维;神经中枢;效应器 4.容易通过垂直途径感染上艾滋病的是患艾滋病母亲所生婴儿 5.属于腹膜内位器官的是空肠 6.临床上遇到急性喉阻塞时,行气管切开术额部位为在第3~5气管软骨环处 7.大量咳血最常见于支气管扩张 8.神经性呕吐多见于胃肠神经官能症 9.组织或细胞坏死时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细胞核的改变 10.栓子运行途径一般是顺血流运行 11.引起头痛的颅外病变是三叉神经痛 12.头痛伴眩晕常见于小脑肿瘤 13.未成熟性畸胎瘤属于恶性肿瘤 14.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及生长发育中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15.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 16.流产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停经、出血、腹痛 17.腹部以外器官或全身性疾病引起腹痛,包括自发性气胸、甲状腺功能亢进、腹型癫痫、 神经官能症 18.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中浓度降低的物质是胆固醇 19.引起呆小症,缺乏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20.负荷过重而使心肌代偿性扩大,出现的心悸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 2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 22.静脉石是指静脉血栓钙盐沉淀 23.肺动脉栓塞的栓子绝大多数来源于下肢深静脉 24.布氏杆菌常见的热型是波状热 25.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是结核 26.与肿瘤的大小无关的是肿瘤的来源 27.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属于中枢神经性呼吸困难 28.镜下血尿为每高度视野的红细胞超过3个 29.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其特征是关节滑膜炎 30.脑栓塞常发生于大脑中动脉 31.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 32.基础代谢率增高,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而导致的心悸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33.中度一氧化碳中毒时,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不高于30% 34.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时,皮肤黏膜改变为樱桃红色 35.发绀是皮肤和黏膜的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浓度绝对值超过50g/L 36.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眼底病变为眼底出血、视网膜渗出、视神经萎缩、视乳头水肿 37.上消化道出血伴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诊断考虑为消化性溃疡 38.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常见于支气管哮喘 39.良性、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是分化成熟的程度与生长特点 40.计算机中的最小单位是位 41.局部组织或器官内由于动脉血输入量异常增多的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信息共享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意义: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意义: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了更可靠的保证;第页共页载体举例:报纸、课本、光盘等信息举例:报纸上刊登的足球消息播出的新闻等价值性举例: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学习材料、生产技术商业信息、定位系统时效性举例:天气预报、股市信息交通信息共享性举例:网络信息、课本图书等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 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意义: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在不断,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电脑配置说明:虚拟现实技术举例:物理仿真实验室、大型游戏或视频、汽车碰撞计算机模拟实验等语音技术举例:语音拨号、语音查询、语音自动定票系统、语音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1 信息的获取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信号、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a)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信息的表现载体: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等 信息的实物载体:CD、U盘、硬盘、纸张等 b)信息是可加工处理的 c)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d)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e)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f)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1.下列情形可能引起信息丢失的………………………………………() (A)载体的损坏(B)共享范围扩大(C)获知人数增加(D)有效期限延长 2.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 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机器人、数字地球、虚拟现实、云技术、物联网等。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 语音技术 ?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智能代理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 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频率越大运算速度越快)、硬盘(存储空间)、内存、显示器

病案信息技术(士)-基础知识(B型题)

病案信息技术(士)-基础知识(B型题) 1、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病案室设在 A.美国波士顿麻省综合医院 B.中国北京协和医院 C.美国圣·玛丽医院 D.澳大利亚阿夫列德王子医院 E.美国新泽西州医院 2、第一所授予病案学士学位的单位是 A.美国波士顿麻省综合医院 B.中国北京协和医院 C.美国圣·玛丽医院 D.澳大利亚阿夫列德王子医院 E.美国新泽西州医院 3、我国现代病案管理始于 A.美国波士顿麻省综合医院 B.中国北京协和医院 C.美国圣·玛丽医院 D.澳大利亚阿夫列德王子医院 E.美国新泽西州医院

4、协助管理形成过程中的病案资料的是 A.患者 B.病案管理人员 C.医院管理人员 D.医技人员 E.护士 5、及时地传送对患者检查、治疗有关记录的是 A.患者 B.病案管理人员 C.医院管理人员 D.医技人员 E.护士 6、提供真实可靠的病情描述,不可随手拿走病案的是 A.患者 B.病案管理人员 C.医院管理人员 D.医技人员 E.护士

7、国际上第一个病案学术组织-北美病案管理学会成立于 A.1928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8年 E.1992年 8、我国建立全国病案学会组织的时间是 A.1928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8年 E.1992年 9、我国第一个地方性病案管理学组织成立于 A.1928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8年 E.1992年 10、保存纸质资料病案库房的温、湿度控制范围为

A.温度范围为12~17℃,相对湿度为30%~40% B.温度范围为13~15℃,相对湿度为35%~45% C.温度范围为14~22℃,相对湿度为45%~60% D.温度范围为14~24℃,相对湿度为45%~60% E.温度范围为15~26℃,相对湿度为40%~45% 11、保存一般胶片病案库房的温、湿度控制范围为 A.温度范围为12~17℃,相对湿度为30%~40% B.温度范围为13~15℃,相对湿度为35%~45% C.温度范围为14~22℃,相对湿度为45%~60% D.温度范围为14~24℃,相对湿度为45%~60% E.温度范围为15~26℃,相对湿度为40%~45% 12、保存母片病案库房的温、湿度控制范围为 A.温度范围为12~17℃,相对湿度为30%~40% B.温度范围为13~15℃,相对湿度为35%~45% C.温度范围为14~22℃,相对湿度为45%~60% D.温度范围为14~24℃,相对湿度为45%~60% E.温度范围为15~26℃,相对湿度为40%~45% 13、一般100~500床位的医院病案的活跃库房的面积不少于 A.10~12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