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陆生脊椎动物名录(DOC)

陆生脊椎动物名录(DOC)

陆生脊椎动物名录(DOC)
陆生脊椎动物名录(DOC)

茅荆坝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名录

两栖纲AMPHIBIA

无尾目SALIENTIA

蛙科Ranidae

1.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Ⅲ

2. 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Ⅲ

3.

蟾蜍科Bufonidae

3. 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Ⅱ

爬行纲REPTILIA

有鳞目SQUAMATA

蜥蜴亚目LACERTILIA

壁虎科Gekkonidae

1. 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

石龙子科Scincidae

2. 黄纹石龙子Eumeces capitoⅢ

3. 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Ⅲ

4.北滑蜥Leiolopism septentrionalis

蜥蜴科Lacertidae

4. 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Ⅲ

5. 山地麻蜥Eremias brenchleyiⅢ蛇亚目SERPENTES

游蛇科Colubridae

6. 黄脊遊蛇Coluber spinalisⅢ

7. 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Ⅲ

8. 双斑锦蛇Elaphe bimaculataⅢ

9. 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Ⅲ

10. 赤峰锦蛇Elaphe anomalaⅢ

11. 团花锦蛇Elaphe advidiⅢ

12. 白条锦蛇Elaphe dioneⅢ

13. 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Ⅲ

蝰科Viperidae

14. 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Ⅲ

鸟纲A VES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鹭科Ardeidae

1. 苍鹭Ardea cinerea Ⅲ夏

2. 黄苇鳽Ixobrychus sinensis Ⅲ夏

3. 紫背苇鳽Ixobrychus eurhythmusⅢ夏

鹳科Ciconiidae

4. 黑鹳Ciconia nigra Ⅰ夏雁形目ANSERIFORMES

鸭科Anatidae

5. 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 Ⅱ旅隼形目FALCONIFORMES

鹰科Accipitridae

6. 鳶Milvus migrans Ⅱ夏

7. 苍鹰Accipiter gentilisⅡ旅

8. 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 Ⅱ夏

9. 雀鹰Accipiter nisus Ⅱ旅

10. 大鵟Buteo hemilasiusⅡ旅

11. 普通鵟Buteo buteoⅡ旅

12. 金鵰Aquila chrysaetos Ⅰ留

13. 白尾鹞Circus eyaneusⅡ旅

隼科Falconidae

14. 红隼Falco tinnunculus Ⅱ留

15. 红脚隼Falco vespertinus Ⅱ留

16. 燕隼Falco subbuteoⅡ留鸡形目GALLIFORMES

雉科Phasianidae

17. 石鸡Alectoris chukarⅢ留

18. 斑翅山鹑Perdix dauuricae Ⅲ留

19. 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 Ⅲ留

20. 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Ⅱ留鹤形目GRUIFORES

秧鸡科Rallidae

21. 小田鸡Porzana pusillaⅢ夏

22. 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 Ⅲ夏

23. 骨顶鸡Fulica atra Ⅲ夏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鸻科Charadriidae

24. 凤头麦鸡Vanellus vanellusⅢ旅

25. 金眶鸻Charadrius dubius Ⅲ夏鸽形目COLUMBIFORMES

鸠鸽科Columbidae

26. 岩鸽Columba rupestrisⅢ留

27. 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 Ⅲ留

28. 灰斑鸠Streptopelia decaodo Ⅲ留

29. 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Ⅲ留

30. 火斑鸠Oenopopelia senegalensisⅢ留鵑形目CUCULIFORMES

杜鵑科Cuculidae

31. 大杜鵑Cuculus canorus Ⅲ夏鸮形目STRIGIFORMES

鴟鸮科Strigidae

32. 鵰鸮Bubo buboⅡ留

33. 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 Ⅱ留

34. 短耳鸮Asio flammeus Ⅱ冬

35. 长耳鸮Asio otus Ⅱ冬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

夜鹰科Caprimulgidae

36. 普通夜鹰Caprimulgus indicusⅢ留雨燕目APODIFORMES

雨燕科Apodidae

37. 白腰雨燕Apus pacificusⅢ夏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翠鸟科Alcedinidae

38. 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Ⅲ留

39. 蓝翡翠Halcyon pileataⅢ夏

佛法僧科Coraciidae

40. 三宝鸟Eurystomus orientalisⅢ夏

戴胜科Upupidae

41. 戴胜Upupa epopsⅢ夏

PICIFORMES

啄木鸟科Picidae

42. Jynx torquilla Ⅲ夏

43. 灰头啄木鸟Picus canus Ⅲ留

44. 大斑啄木鸟Picoides major Ⅲ留

45. 星头啄木鸟Picoides canicapillus Ⅲ留雀形目PASSERIFORMES

百灵科Alaudidae

46. 云雀Alauda arvensisⅢ旅

47. 凤头百灵Galerida cristata 留

燕科Hirundinidae

48. 岩燕Ptyonoprogne rupestrisⅢ夏

49. 家燕Hirundo rustica Ⅲ夏

50. 金腰燕Hirundo dauricaⅢ夏

51. 毛脚燕Delichon urbica Ⅲ夏鹡鸰科Motacillidae

52. 山鹡鸰Dendronanthus indicusⅢ夏

53. 黄鹡鸰Motacilla flava Ⅲ旅

54. 灰鹡鸰Motacilla cinerea Ⅲ夏

55. 白鹡鸰Motacilla alba Ⅲ夏

56. 黄头鹡鸰Motacilla citreolaⅢ夏

57. 树鹨Anthus hodgsoni Ⅲ夏

58. 田鹨Anthus novaeseelandiae Ⅲ夏

59. 粉红胸鹨Anthus roseatus Ⅲ夏山椒鸟科Campephagidae

60. 长尾山椒鸟Pericrocotus ethologusⅢ夏太平鸟科Bombycillidae

61. 太平鸟Bombycilla garrnlusⅢ冬

62. 小太平鸟Bombycilla japonica Ⅲ冬伯劳科Laniidae

63. 虎纹伯劳Lanius tigrinus Ⅲ夏

64. 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 Ⅲ夏黄鹂科Oriolidae

65. 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 Ⅲ夏卷尾科Dicruridae

66. 黑卷尾Dicrurus macrocercus Ⅲ夏

67. 发冠卷尾Dicrurus hottentottusⅢ夏椋鸟科Sturnidae

68. 北椋鸟Sturnus sturninus Ⅲ夏

69. 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 Ⅲ夏鸦科Corvidae

70. 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 留

71. 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thynchaⅢ留

72. 灰喜鹊Cyanopica cyanaⅢ留

73. 喜鹊Pica picaⅢ留

74. 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 留

75. 红嘴山鸦Pyrrhocorax pyrrhocorax 留

76. 达乌里寒鸦Corvus dauuricaⅢ留

77. 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us留

78. 小嘴乌鸦Corvus corone留河乌科Cinclidae

79. 褐河乌Cinclus pallasii 留鹪鹩科Troglodytidae

80. 鹪鹩Troglodytes troglodytes 留岩鹨科Prunellidae

81. 领岩鹨Prunella collaris 冬

82. 棕眉山岩鹨Prunella montanellaⅢ冬鸫科Turdidae

83. 北红尾鴝Phoenicurus auroreusⅢ夏

84. 红尾水鴝Rhyacornis fuliginosus夏

85. 白顶鵖Oenanthe hispanica夏

86. 蓝矶鸫Monticola solitarius夏

87. 紫啸鸫Myiophoneus caeruleus夏

88. 白眉地鸫Zoothera sibiricaⅢ旅

89. 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Ⅲ旅

90. 白眉鸫Turdus obscurus旅

91. 斑鸫Turdus naumanni Ⅲ旅画眉科Timaliidae

92. 山噪鹛Garrulax davidiⅢ留莺科Sylviidae

93. 东方大苇莺Acrocephalus orientalis 夏

94. 褐柳莺Phylloscopus fuscatus Ⅲ旅

95. 棕眉柳莺Phylloscopus armandii Ⅲ夏

96. 巨嘴柳莺Phylloscopus schwarzi Ⅲ旅

97. 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Ⅲ旅

98. 黄腰柳莺Phylloscopus proregulus Ⅲ夏

99. 双斑绿柳莺Phylloscopus plumbeitarsusⅢ夏鹟科Muscicapidae

100. 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giaⅢ夏101. 红喉姬鹟Ficedula parva Ⅲ旅102. 乌鹟Muscicapa sibiricaⅢ旅103. 北灰鹟Muscicapa latirostrisⅢ旅104. 寿带(鸟) Terpsiphone paradisi Ⅲ夏山雀科Paridae

105. 大山雀Parus majorⅢ留106. 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 Ⅲ夏107. 煤山雀Parus ater Ⅲ留108. 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Ⅲ留109. 褐头山雀Parus montanus Ⅲ留长尾山雀科Aegithalidae

110. 银喉长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Ⅲ留旋木雀科Certhiidae

111. 旋木雀Certhia familiaris留绣眼鸟科Zosteropidae

112. 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aⅢ夏113. 红胁绣眼鸟Zosterops erythropleuraⅢ旅文鸟科Ploceidae

114. (树)麻雀Passer montanusⅢ留雀科Fringillidae

115. 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Ⅲ冬116. 金翅雀Carduelis sinicaⅢ留117. 白腰朱顶雀Carduelis flammeaⅢ旅118. 普通朱雀Carpodacus erythrinusⅢ旅

119. 北朱雀Carpodacus roseusⅢ冬

120. 黑尾蜡嘴雀Eophona migratoriaⅢ冬

121. 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 s Ⅲ旅鹀科Emberizidae

122. 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Ⅲ旅

123. 灰眉岩鹀Emberiza ciaⅢ留

124. 三道眉草鹀Emberiza cioidesⅢ留

125. 栗耳鹀Emberiza fucata Ⅲ旅

126. 田鹀Emberiza rustica Ⅲ冬

127. 小鹀Emberiza pusilla Ⅲ旅

128. 黄眉鹀Emberiza chrysophrys Ⅲ旅

129. 红颈苇鹀Emberiza yessoensisⅢ旅哺乳纲MAMMALIA

食虫目INSECTIVORA

猬科Erinaceidae

1. 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Ⅲ

翼手目CHIROPTERA

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

2. 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Ⅲ

兔形目LAGOMORPHA

兔科Leporidae

3. 草兔Lepus capensisⅢ

啮齿目RODENTIA

鼯鼠科Petauristidae

4. 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Ⅲ

松鼠科Sciuridae

5. 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 Ⅲ

6. 花鼠Eutamias sibiricus Ⅲ

仓鼠科Cricetidae

7. 大仓鼠C ricetulus triton

8. 黑线仓鼠C ricetulus barabensis

鼠科Muridae

9. 小家鼠Mus musculus

10.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

11. 社鼠Rattus niviventer Ⅲ

12.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13. 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

食肉目CARNIVORA

犬科Canidae

14. 狼Canis lupusⅢ

15. 赤狐Vulpes vulpesⅢ

鼬科Mustelidae

16. 黄鼬Mustela sibiricaⅢ

17. 狗獾Meles melesⅢ

18. 猪獾Arctonyx collarisⅢ

猫科Felidae

19. 豹Felis pardusⅠ

20. 豹猫Felis bengalensisⅢ

偶蹄目ARTIODACTYLA

鹿科Cervidae

21. 狍Capreolus capreolusⅢ

牛科Bovidae

22. 斑羚Naemorhedus goral Ⅱ

注1:Ⅰ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Ⅱ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Ⅲ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注2:鸟类中,夏为夏侯鸟,留为留鸟,冬为冬候鸟,旅为旅鸟。

坨梁地区陆生脊椎动物的特征及分析

1 系统组成

经过多年的详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鉴定,共记录到坨梁地区陆生脊椎动物168种,隶属于4纲22目60科110属,各纲中目、科、属、种及其所占的百分比见表1。

表1. 坨梁地区陆生脊椎动物各纲数量统计

目科属种

数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

两栖 1 4.5 2 3.3 2 1.8 3 1.8 爬行 1 4.5 5 3.3 8 7.3 14 8.3 鸟14 63.4 41 68.4 82 74.5 129 76.8 哺乳 6 27.3 12 20 18 16.4 22 13.1 合计22 100 60 100 110 100 168 100 从表1可以看出,坨梁山区陆生脊椎动物种,鸟类目、科、属、种最为丰富,分别占总数量的63.4%、68.4%、74.5%、76.8%;其次为哺乳动物,两栖纲、爬行纲食粮较少。

2 优势类群统计

在所有的60个科中,种数在5种以上的有12个,见表2。

表2. 优势种类统计

科名属数百分比(%) 种数百分比(%)

鸦科7 6.4 9 5.4

鶇科7 6.4 9 5.4

鹰科 5 4.5 8 4.8

游蛇科 4 3.6 8 4.8

鶺鸰科 3 2.7 8 4.8

鹀科 1 0.9 8 4.8

雀科 4 3.6 7 4.2

莺科 2 1.8 7 4.2

鸠鸽科 3 2.7 5 3.0

鹟科 3 2.7 5 3.0

鼠科 3 2.7 5 3.0

山雀科 1 0.9 5 3.0

合计43 39.1 84 50

优势科仅占总科数的20%,而它们的属数占总属数的39.1%,种数占总种数的50%。

3 区系特点

在观察到的168种陆生脊椎动物中,根据其地理分布分析其区系关系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繁殖范围完全或主要分布于古北界的种类,简称古北种;繁殖范围完全或主要分布于东洋界的种类,简称东洋种;繁殖范围广布于东洋界和古北界,甚至超出两界或难以判断的种类,简称广布种。其区系从属关系列表3。

两栖纲 3 0 0 3 100

爬行纲14 6 42.9 2 14.3 6 42.9

鸟纲129 82 63.6 13 10.1 34 26.3

哺乳纲22 10 45.5 2 9.0 10 45.5

合计168 98 58.3 17 10.1 53 31.6

从表1中可以看出,坨梁地区陆生脊椎动物主要是由古北种组成,共有98种,占总种数的58.3%;东洋种仅17种,占总种数的10.1%;广布种53种,占总种数的31.6%。

4 保护动物

坨梁地区共有各级保护动物144种,占坨梁地区陆生脊椎动物总数的85.7%,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即黑鹳、金鵰、金钱豹,占河北省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17.5%;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7种,其中鸟类14种,包括雁形目1种,隼形目10种,鸡形目1种,鸮形木雕4种,偶蹄目1种。占河北省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23.0%;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124种。

5 鸟类的居留类型

在129种鸟类中,夏侯鸟48种,留鸟43种,旅鸟28种,冬侯鸟10种,分别占总种数的37.2%、33.3%、21.7%、7.8%。

陆生脊椎动物名录

茅荆坝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名录 两栖纲AMPHIBIA 无尾目SALIENTIA 蛙科Ranidae 1.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Ⅲ 2. 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Ⅲ 3. 蟾蜍科Bufonidae 3. 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Ⅱ 爬行纲REPTILIA 有鳞目SQUAMATA 蜥蜴亚目LACERTILIA 壁虎科Gekkonidae 1. 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 石龙子科Scincidae 2. 黄纹石龙子Eumeces capitoⅢ 3. 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Ⅲ 4.北滑蜥Leiolopism septentrionalis 蜥蜴科Lacertidae 4. 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Ⅲ 5. 山地麻蜥Eremias brenchleyiⅢ蛇亚目SERPENTES 游蛇科Colubridae 6. 黄脊遊蛇Coluber spinalisⅢ 7. 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Ⅲ 8. 双斑锦蛇Elaphe bimaculataⅢ 9. 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Ⅲ

10. 赤峰锦蛇Elaphe anomalaⅢ 11. 团花锦蛇Elaphe advidiⅢ 12. 白条锦蛇Elaphe dioneⅢ 13. 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Ⅲ 蝰科Viperidae 14. 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Ⅲ 鸟纲A VES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鹭科Ardeidae 1. 苍鹭Ardea cinerea Ⅲ夏 2. 黄苇鳽Ixobrychus sinensis Ⅲ夏 3. 紫背苇鳽Ixobrychus eurhythmusⅢ夏 鹳科Ciconiidae 4. 黑鹳Ciconia nigra Ⅰ夏雁形目ANSERIFORMES 鸭科Anatidae 5. 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 Ⅱ旅隼形目FALCONIFORMES 鹰科Accipitridae 6. 鳶Milvus migrans Ⅱ夏 7. 苍鹰Accipiter gentilisⅡ旅 8. 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 Ⅱ夏 9. 雀鹰Accipiter nisus Ⅱ旅 10. 大鵟Buteo hemilasiusⅡ旅 11. 普通鵟Buteo buteoⅡ旅 12. 金鵰Aquila chrysaetos Ⅰ留 13. 白尾鹞Circus eyaneusⅡ旅 隼科Falconidae 14. 红隼Falco tinnunculus Ⅱ留

脊椎动物试题

1.具有脊椎柱的一类动物是( ) A.鱿鱼、鲤鱼、章鱼、鲸 B.鲫鱼、章鱼、鲸、龟 C.海蜇、海葵、带鱼、鱿鱼 D.鸡、鲫鱼、龟、鲸鱼 2.以下几种提法不正确的是( ) A.脊柱是头骨、躯干骨和尾骨的主轴。 B.脊柱有支持作用,也是运动的支架。 C.脊柱有保护脊髓和内脏的作用。 D.脊柱为身体长得比较高大准备了条件 3.我国淡水的四大家鱼是( ) A.鳙鱼、草鱼、鲫鱼、鲤鱼 B.鳙鱼、鲢鱼、青鱼、草鱼 C.鲢鱼、草鱼、青鱼、鲫鱼 D.草鱼、青鱼、鲤鱼、鲫鱼 4.鳕鱼在春季向北方游,深秋向南方游,这叫( ) A.生殖洄游 B.索饵洄游 C.季节洄游 5.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 A.身体的体壁 B.鳃 C.鳃裂 D.外鳃 6.鲫鱼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口腔 B.食道 C.肠 D.肝胰脏 7.鲫鱼体内形成尿的器官是( ) A.脾脏 B.肝脏 C.肠 D.肾脏 8.混合放养的科学道理是( ) A.便于管理 B.经济效益高 C.不同鱼种放养在一起互不干扰 D.各种鱼种栖息的水层和食性不同 9.冬眠状态的青蛙呼吸器官是( ) A.靠鳃呼吸 B.靠肺呼吸 C.靠皮肤呼吸 D.停止呼吸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栖纲动物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两栖纲动物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一般用肺呼吸。 C.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D.心脏有二心房二心室,体温恒定。 11.青蛙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 )排出体外。 A.肛门 B.胞肛 C.尿道开口 D.泄殖腔孔 12.雄蛙体内输送精子的结构是( )

A.精巢 B.输精管 C.脂肪体 D.输尿管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蛙和鱼的眼相同,都有眼脸。 B.蛙眼对静止的目标视而不见。 C.蛙眼对活动物体有反应,所以能捕捉运动的昆虫。 D.蛙的感觉器官比鱼复杂、发达、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14.完成变态发育的一组动物有( ) A.蝗虫、密蜂、蝴蝶、蟾蜍 B.蟾蜍、青蛙、蚊子、苍蝇 C.青蛙、蚂蚁、蟋蟀、晴蜒 D.蟾蜍、青蛙、大鲵、蝾螈 15.下列除哪项处,其余都说明家鸽的外形与飞行相适应( ) 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 B.全身被有羽毛(除喙和足)。 C.躯干呈缍形。 D.前肢转化为翼,有几排大型的正羽。 16.家鸽的胸廊是由( ) A.脊柱、肋骨 B.脊柱、肋骨和胸骨。 C.肋骨和胸骨 D.胸部的脊椎骨、肋骨和胸骨。 17.家鸽飞翔时,完成呼吸作用主要依靠( ) A.两翼的煽动 B.气囊的扩大和缩小 C.胸骨和肋骨的运动 D.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18.鸟的卵细胞的结构是( ) A.卵壳、卵白和卵黄 B.卵黄、卵黄膜和胚盘 C.卵黄、胚盘和卵带 D.卵黄、卵白和卵壳膜 19.啄木鸟与啄食害虫相适应的特点是( ) A.足有三趾、趾端有钩爪 B.啄长而且坚硬 C.舌细长,前端有短钩,舌上有粘液。 D.尾羽羽干刚硬有弹性,末端尖如针棘。 20.猫头鹰和大山雀啄的特点分别是( ) A.直而坚硬;坚而钩曲 B.短而直;扁而阔,边缘有锯齿 C.坚而钩曲;直而坚硬 D.坚而钩曲,短而直 21.下列哪一组是恒温动物( ) A.野鸭、杨子鳄、青蛙、蛇 B.家鸽、野鸭、田鼠、鲸鱼 C.蟾蜍、蜥蜴、家鸽、家兔 D.大鲵、龟、野鸭、黑猩猩

脊椎动物简答题讲解

2011复习题 一、简答(26分) 1.为什么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7分) (1)体披骨质鳞片或骨板,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1分) (2)具真正的牙齿。 具次生颚,内鼻孔后移,口腔与鼻腔分开;(1分) (3)胸椎、肋骨与胸骨形成胸廓,可保护内脏和加强呼吸作用;(1分) (4)大、小肠交界处开始出现盲肠,可消化纤维;(1分) (5)具有羊膜动物式的排泄器官后肾;(1分) (6)大脑明显分为两半球,纹状体,表层出现神经细胞集中的新脑皮;(1分) (7)完全脱离水的束缚,在陆地繁殖, 体内受精。(1分) 2.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6分) (1)陆生的初步适应:基本解决了在陆地运动(1分)、呼吸空气(1分),同时发展了适于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1分)。 (2)不完善性:肺呼吸的功能不够强,尚需皮肤呼吸和鳃呼吸加以辅助(1分);皮肤裸露,保持体内水分的问题没有解决(1分);不能在陆地上繁殖,卵受精、卵发育、幼体发育均在水中进行(1分)。 3.举例说明鸟类是如何完成双重呼吸的。(8分) (1)肺:一个由各级支气管形成的彼此吻合的密网状管道系统。 当气管进入胸腔后分为左、右支气管,即初级支气管, 然后再分支为次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再分支出许多微支气管。(2分) (2)气囊:鸟类特有。是呼吸的辅助系统,由单层上皮细胞膜围成,无气体交换功能,共4对半,位于体壁与内脏之间。(1分) 后气囊:腹气囊一对和后胸气囊一对(1分) 前气囊:锁间气囊一个、颈气囊一对、前胸气囊一对(1分) (3)“dpv”系统、单向流、双重呼吸概念(3分) 4.学习行为及其类型?(5分) (1)学习行为是动物由经验得来的发生适应性改变的行为。(2分) (2)主要类型: 习惯化、经典的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模仿、印记学习、推理学习。(3分) 六、简述(25分) 1、你对鱼的鳞、鳍、尾有何知识?(10分) 要点:(1)具几种鳞、特点、鳞式;(3分) (2)几种鳍、功能、鳍式;(4分) (3)几种尾、形状功能。(3分) 2、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有几大进步事件,随机举出两个进步事件的意义?(15分) 要点:(1)五大进步事件:具上下颌、五指型附肢、羊膜卵、恒温、胎生哺乳。(5分)(2)进步意义。每个意义5分 A五指型附肢的进步意义 (1)适应陆生的五趾型附肢,这是动物演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2)作为鱼类运动器官之一的偶鳍结构比较简单,肩带直接附在头骨后缘,活动的方式和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它与鱼鳍之间只有一个单支点,以此作为杠杆,完成单一的转动动作。两栖动物的五趾型附肢与鱼鳍不同,肩带游离,前肢在摆脱头骨的制约后,不但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而且也增强了动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腰带一方面直接与脊柱牢固地联结,另一方面又与后肢骨相关节,构成支持体重和运动的主要工具,使登陆的目标得以实现。 B羊膜卵出现的进步意义:

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结构演变_解谦(1)

文章编号:1671-8151(2003)04-0383-03 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结构演变 解 谦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数理系,山西大同037008) 摘 要:由水生环境到陆地环境的变化,脊椎动物从圆口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其身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从脊椎动物的皮肤、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骨骼、生殖等结构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以进化论的观点,比较解剖学的手法,论述了脊椎动物在漫长的时间里,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按一定的顺序发展和演变的规律。 关键词:水生环境;陆地环境;角质层;肺;双循环;大脑皮层;颈椎;羊膜卵;胎生 中图分类号:Q111 文献标识码:A The Structural Succession of the Vertebrate From Hydrophilous to Terricolous XIE Qian (Department o f Biology o f Datong V 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Datong Shanxi037008,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change from hydrophilous to terricolous environment,the Vertebrate changes from cyclostomate,Pisces, Amphibia,Reptilia,Aves toMammalia.And the bod y structure changes greatly.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skin of the Verte-brate,Respiratory system.,Circulatory system,Nervous system and sense organ,skeletal system and s o on,the pointview of transformism,we dissertate the succession rule of the vertebrate from hydrophilous to terricolous,from simplicity to complesity,from low-grade to high-grade,in a certain sequence in the long time. Key words:Hydrophilous;Terricolous;Stratum corneum;Lung;Double circulation;Cerebral corpet;Cervical vertebra;Am-niotic egg;Viviparity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类群。也是动物界中体型较大、结构最复杂、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动物的进化离不开其生活的环境。由于运动和信息处理的需要,脊椎动物进化出了身体支架系统的主梁脊椎。随着脊椎动物从水生环境到陆地环境的变化,其身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从水生类型经两栖动物这个过渡类型,发展到陆生类型[1,2]。本文用进化的观点,以比较解剖学的手法,论述脊椎动物的皮肤、呼吸、循环、神经和感官、骨骼、生殖等身体结构发生的演变。 1皮肤的演变 脊椎动物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鱼类的表皮和真皮较薄,没有角质层,因为不存在保存水分的问题。但鱼类有丰富的单细胞粘液腺分泌粘液,使体表粘滑,这样可减少游动时的阻力。 两栖类在幼体时期,皮肤的结构与鱼类相似。但成体蛙类最表层的细胞角质化为薄的角质层,只能部分阻止体内水分的散失。两栖动物的皮肤还具有大量的多细胞粘液腺,使皮肤湿润并防止皮肤过量吸水。 爬行动物的皮肤干燥而缺乏腺体(除鳄、龟、蜥蜴外),皮肤已高度角质化,可使皮肤的通透性大大降低,有效的阻止体内水分的散失。因此,爬行动物已完全适应了陆地的生活。辽西发现的中华龙鸟属于较为原始的一类虚骨龙,它的背部从头到尾长有细丝状的皮肤衍生物,但和真正的鸟类羽毛还不一样,尚不具有现代羽毛所特有的羽轴和羽枝结构。可能代表了已知最原始的一种羽毛类型。这一发现,支持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观点。美国蒙大拿大学戴尔教授提供的一种最新解释认为,恐龙可能是在快速爬斜坡的过程中,掌握了使前肢像现代鸟类翅膀一样上下运动的技巧,通过上下扇动,增进鸟腿与地面间的吸附力,帮助鸟儿稳立于斜坡。前肢的羽毛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羽毛的最初功能还可能是为了调节体温,或者是吸引异性。与中华龙鸟不同的是,原始祖鸟和尾羽龙,这两种恐龙具有真正的羽毛。换句话说,它们的羽毛具有了羽轴和羽枝。因此,尽管有一些学者怀疑它们可能是特化的、次生失去了飞翔能力的古鸟,但没有人对这些羽毛提 001828 J.Shanxi Agr ic.Uni v. 山西农业大学 学报 收稿日期:2003-05-12 作者简介:解 谦(1962-),男(汉),山西大同人,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物学教学研究工作。

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

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 1938年12月22日,在非洲东南部的印度洋里,渔民们偶然捕捞到一条怪鱼。它身长1.5米,重57公斤,体覆蓝鳞,胸鳍和腹鳍好像带短柄的船桨,看上去有如陆生脊椎动物的四肢。经过专家研究,发现它是七千万年前已在地球上“绝种”的总鳍鱼类,并定名为拉蒂迈鱼(Latimeria,茅尾鱼)。 科学家对这种“活化石”的发现非常感兴趣。总鳍鱼是所有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以前,人们只能通过总鳍鱼的化石来研究它们的进化过程。拉蒂迈鱼是古代总鳍鱼类残存到今天的唯一后代,它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地球上最初的两栖动物由鱼进化而来提供了宝 贵资料,因而受到科学家的珍视。 并不是所有的总鳍鱼都能进化成两栖动物,拉蒂迈鱼就是这样一种未能进化成两栖动物的总鳍鱼。那么总鳍鱼类的哪一类在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弃水登陆成功,从而进化成两栖动物了呢?三亿七千万年前,生活在水中的真掌鳍鱼(Eusthenopteron),开始了向陆地的迈进。真掌鳍鱼属于总鳍鱼类,它生活在淡水湖泊和河流中。它的头部有多片骨片。胸鳍和腹鳍极为发达,其根部富有肉质,并覆盖着鳞片,鳍内骨骼与陆生脊椎动物的四肢很相似。它的胸鳍和腹鳍强壮

有力,甚至能够象两栖动物的四肢一样爬行,因而被人们叫做“步行的鱼”。最早登陆的动物--鱼石螈(Ichthyostega),就是由它进化而来的。 有的人会感到惊讶,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竟会是鱼类!常识告诉我们,鱼儿是离不开水的,因为它没有肺和四肢。没有肺就无法在陆地上呼吸,没有四肢就难在岸上爬行。这是鱼类上岸的两大难关。但是总鳍鱼与众不同,它有肺。在水中用腮呼吸,露出水面用肺呼吸,这特有的两种呼吸法对其后来演化成两栖动物非常有利。它的胸鳍和腹鳍也已具有低等四足动物四肢的雏形。因此,当三亿五千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突然变得炎热,湖沼经常干涸时,别的水族因为无法适应而逐渐灭亡,而总鳍鱼却活下来了。通过自然选择,其中一支弃水登陆后逐渐适应了陆地环境而生存下来,并最终进化成原始的两栖动物--鱼石螈。其中的另一支继续生活在水中,就进化成真掌鳍鱼。 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总鳍鱼类推动了晚于鱼类的全部各类脊椎动物的起源,如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包括人类)。因此,总鳍鱼类是所有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在脊椎动物的演化系统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

一、呼吸的进化 1、呼吸方式 脊椎动物的呼吸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即水栖种类用鳃呼吸,在水与鳃上毛细血管内的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鳃分内鳃及外鳃二种类型,内鳃在园口类,鱼类终生存在,外鳃存在于所有两栖类的幼体及部分有尾两栖类的成体。 陆生种类用肺呼吸,在空气与肺上毛细血管内的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此外一些种类尚有辅助呼吸器官,如蛙的皮肤,乌鳢的口壁粘膜,泥鳅的消化管等。 2、呼吸特点 a、鱼类: 鱼类的鳃位于咽部两侧,由鳃弓支持着,每一鳃弓上有两列鳃丝(软骨鱼类第五对鳃弓只有1个鳃瓣,硬骨鱼类第五对鳃弓多特化为 咽骨,其上无鳃丝)。软骨鱼有鳃间隔自鳃弓伸到体表下,鳃瓣(软骨 鱼的鳃瓣多不为丝状)附在鳃间两侧。硬骨鱼鳃间隔退化,鳃丝附于 鳃弓上,鳃裂被鳃盖骨所覆盖,以鳃孔通于体外。水流从口进入以后 流经鳃,水中的氧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氧进入血液中,而 二氧化碳则随水流排出体外。 b、两栖类: 幼体用腮呼吸,变态后,内腮消失,用肺呼吸。鳃是由外胚层发育来的,而肺则是由原肠管突出的盲囊形成的。因此,鳃与肺不是同 源器官(同源器官是指起源相同,构造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 的器官),而是同功器官(形态和功能相似,起源和构造不同的器官)。 鳔和肺才是同源器官。虽然有些鱼类的鳔已执行肺的功能,但专门作 为呼吸器官的肺则是起源于两栖类。两栖动物的肺构造简单,仅为1 对薄壁的囊(如蝾螈)或囊内稍有些隔膜(如蟾蜍)而已。其表面积比较 小,不足以满足两栖类对氧的需求。因此,两栖类还需借助于皮肤呼 吸来摄取更多的氧。 c、爬行类: 爬行类的肺较两栖类进步,肺的内表面积相对比较大,这是由

【精品】动物学-脊椎动物复习资料

脊椎动物复习资料 专题一:脊索动物 始祖脊索动物分化为原索动物及脊椎动物,原索动物没有出现脊椎这一结构,其分为尾索动物及头索动物,无上下颔是其主要特征。由于我们主要学习脊椎动物这一类群,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在了解脊椎动物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脊索动物。 这是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 脊索 nothchord 背神经管 dorsal tubular 鳃裂 gill slits 脊索: 位于动物背部,位于消化管和神经管之间 是一条由中胚层产生的棒状结缔组织 坚韧而具有弹性,在低等脊索动物中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终生保留。 在所有脊索动物的胚胎期都具有脊索,但是与低等脊索动物不同,高等的成体脊索动物(即脊椎动物亚门)中或部分保留,或退化并被分节的骨质脊柱所取代。 背神经管: 位于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状的中枢神经系统 在高等的脊椎动物中,背神经管将分化成为前端膨大的脑和脑后的脊髓。 鳃裂: 咽部(消化管前端两侧一系列成对的裂缝) 其间接或直接与外界相通 低等脊索动物中的鳃裂为呼吸器官,在低等向高等进化的过程中,鳃裂消失或是演变为其他结构。 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及低等脊椎动物亚门中的圆口纲、鱼纲的鳃裂终生存在,其他脊椎动物的鳃裂仅在胚胎期存在。 除上述三大特征(脊索、背神经管、鳃裂)之外,脊索动物仍然具有:“尾在肛门之后、循环系统为闭管式、心脏位于腹面”等次要特征

脊索动物在自然界中约占百分之五,经典常见的脊索类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专题二:圆口纲 首先,我们介绍的是现存脊椎动物中最低等最原始的类群--圆口纲,其因有一个圆形的口盘而得名。 口吸盘中有发达的角质齿,吸附于寄主体表或钻入寄主体内,营寄生或半寄生生活。 圆口纲生活在海域或淡水中,外形像鱼类,皮肤具有发达的黏液腺。 圆口纲动物有七鳃鳗和盲鳗两大类。 与鱼类相比,圆口动物并没有出现主动捕食的可供咬合的上下颔 没有偶鳍(成对的附肢),仅有奇鳍 背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 脑进一步分化为大脑、间脑、延脑、小脑、延髓五部分 心脏进一步分化为一心房、一心室、一静脉窦 圆口纲出现不完整的头骨,头部有集中的嗅视听等感觉器官 注: 圆口纲的脊索终生存在,但是具有已有雏形的脊椎骨(即在脊索的背面,每一个体节出现了两对小的软骨弧片,表明雏形脊椎骨的出现) 七鳃鳗的幼体具有许多与文昌鱼相似的原始特征和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这表明了圆口动物在动物进化中的特殊地位。 专题三:鱼类 鱼类是身体呈流线型,具鳞片,用鳃呼吸,出现上下颔的水生脊椎动物。 鱼类可以分为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两大类。 鱼类最重要的进化特征是:出现能咬合的上下颔 上下颔出现的意义在于:其不仅能主动摄食,还可以用于攻击、防御、求偶和营巢等活动。(鱼类以后的脊椎动物都保留了上下颔) 鱼类除了具有能咬合的上下颔及成对的附肢(偶鳍),骨骼由软骨或硬骨构

中国100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04

附录1中国100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Appendix 1Namelist of 100 alien invasive species in China 名称Species所属类别Category Ⅰ.微生物Microorganism 1)大豆疫病菌Phytophthora megasperma腐霉科Pythiaceae 2)马铃薯癌肿病菌Synchytrium endobioticum集壶菌科Synchytriaceae 3)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Clavibater michiganensis棒形杆菌属Clavibater 4)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ceae 5)桉树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ceae 6)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丛梗孢科Moniliaceae 7)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 spot virus豇豆花叶病毒科Comoviridae 8)落叶松枯梢病菌Botryosphaeria laricina座囊菌科Dothideaceae 9)松针红斑病菌Mycosphaerella pini黑盘孢科Melanconiaceae 10)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长喙霉科Ceratocystiaceae Ⅱ.水生植物Aquatic plant 11)洞剌角刺藻Chaetoceros concavicornis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12)新月圆柱藻Cyclindrotheca closterium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13)微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甲藻门Pyrrophyta 14)反屈原甲藻P. sigmoides甲藻门Pyrrophyta 15)斯氏梨形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甲藻门Pyrrophyta 16)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苋科Amaranthaceae 17)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禾本科Gramineae 18)大米草S. anglica禾本科Gramineae 19)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Ⅲ.陆生植物Terrestrial plant 20)刺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ungens苋科(Amaranthaceae) 21)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苋科(Amaranthaceae) 22)刺苋A. spinosus苋科(Amaranthaceae) 23)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商陆科(Phytolaccaceae) 24)王不留行Vaccaria segetalis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25)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藜科(Chenopodiaceae) 26)杂配藜C. hybridum藜科(Chenopodiaceae) 27)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菊科(Compositae) 28)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菊科(Compositae) 29)三裂叶豚草A. trifida菊科(Compositae) 30)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菊科(Compositae) 31)三叶鬼针草B. pilosa菊科(Compositae) 32)野塘蒿Conyza bonariensis菊科(Compositae) 33)小白酒草C. canadensis菊科(Compositae) 34)苏门白酒草C. sumatrensis菊科(Compositae) 35)一年蓬Erigeron annuus菊科(Compositae) 36)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菊科(Compositae) 37)飞机草E. odoratum菊科(Compositae)

上海市八年级上册生物 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上海市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放置时间久了的橘子皮上会长出青绿色的“毛”,这些“毛”是() A.青霉B.细菌菌落C.酵母菌D.一个细菌 2.海葵、乌贼、河蚌、虾、蟹、鲸等的形态各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 () A.都有贝壳B.身体都很柔软 C.都用肺呼吸D.都适应水中生活 3.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广泛用于食品生产 B.医药工业中应用广泛 C.有些微生物使人患病 D.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害 4.下列动物中,幼体与成体的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 A.草鱼B.天鹅C.熊猫D.青蛙 5.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青蛙和蛇都属于脊椎动物 B.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脊椎动物都用肺呼吸 D.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 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表被毛;有利于吸引异性和求偶 B.胎生可以提高产仔数量 C.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 D.所有哺乳动物都是通过胎生繁殖后代 7.小明把家里死的小金鱼埋在一棵树旁的土里,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挖开土去看小金鱼,可小金鱼已不见了;原因是() A.小金鱼蒸发B.小金鱼被树根吸收了 C.小金鱼被猫挖吃了D.小金鱼被腐生细菌分解了 8.当我们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舒缩情况分别是() A.舒张;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收缩;舒张 9.医生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需要特别保护的是() A.骨折B.骨膜C.骨密质D.骨松质 10.20世纪50 -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而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 A.麻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B.麻雀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C.麻雀可以捕食农业害虫D.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11.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动物具备的特征是()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B.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脊椎动物的进化(讲义)

脊椎动物的进化 Evolution of Vertebrates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同时面向动物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专业的研究生。 本课程将脊椎动物的进化置于地质历史的框架中予以介绍,重点介绍一些高阶元类群(如脊椎动物、四足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早期进化历史以及最新研究进展。本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脊椎动物进化的基本格局,并了解脊椎动物重要类群起源、灭绝与辐射的环境控制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研究工作积累知识。 内容提要: 第一章引言 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研究史,化石概念,地质时代,地质时代中脊椎动物发展的顺序,分类学基本知识 第二章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无颌脊椎动物的进化 脊索动物,最早的脊椎动物,“戴盔披甲”的甲胄鱼类 第三章有颌类的起源与早期进化 有颌类四大类群(棘鱼纲、盾皮鱼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辐鳍鱼类的进化 第四章从水到陆 四足动物起源假说与化石证据,脊椎动物登陆的环境背景 第五章早期陆生脊椎动物群 两栖类的进化,爬行动物的起源与早期进化 第六章恐龙起源、进化与灭绝(徐星) 恐龙的近亲——翼龙,恐龙家族(蜥臀类与鸟臀类),温血恐龙,恐龙灭绝假说 第七章鸟类起源与进化(周忠和) 带“毛”恐龙与鸟类起源,羽毛与鸟类飞行起源,鸟类早期进化 第八章哺乳动物的起源与早期进化(王元青) 似哺乳爬行动物、哺乳型动物与哺乳动物的起源,中生代哺乳动物的进化 第九章新生代哺乳动物的辐射与环境背景(邓涛) 古新世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群的更替与环境变迁,新生代大陆与有袋类的历史 第十章哺乳动物重要类群的起源与进化(邓涛) 马的进化,偶蹄类的进化,长鼻类(象)的进化,重返海洋的鲸类,灵长类的起 源与早期进化 主要参考书 (1) E. H. 科尔伯特,《脊椎动物进化——各时代脊椎动物的历史》,地质出版社(周明镇、刘后一、周本雄译,1976) (2) 李传夔、王原主编,《史前生物历程》,2002,北京教育出版社。 (3) M. J. Benton,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nd edition, 1997, Chapman & Hall, London. (4) R. L. Carroll,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Evolution, 1987, W.H. Freeman. (5) R. L. Carroll, Pattern and Process of Vertebrate Evolution, 199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尺度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与高级分类单元的关系

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2011,46(3):85~88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尺度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 与高级分类单元的关系 连军豪① 潘新园②③? 丁晓龙② 遇宝平④ 唐小平④ 胡慧建② ①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 广州 510260;②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 广州 510260;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 510650;④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北京 100714 摘要:利用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名录,分析保护区尺度上物种与高级分类单元在数量上的关系。结果表明,属、科在数量上都随着物种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具有相似的增长趋势。物种?属、物种?科在数量上呈现出极显著相关关系(P <0.01,r >0.8),在乘幂模型、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对数模型拟合中,乘幂模型拟合最好。结果显示了,保护区尺度上物种与高级分类单元间具有数量相关规律,且可用模型拟合。因此,在保护区尺度上,高级分类单元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出物种的多样性。关键词:陆生脊椎动物;保护区尺度;高级分类单元;物种数量 中图分类号:Q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0?3263(2011)03?85?04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es Diversity of Terrestrial Vertebrates and Higher Taxa at Nature Reserve Scale in Guangdong LIAN Jun?Hao ① PAN Xin?Yuan ②③? DING Xiao?Long ② YU Bao?Ping ④ TANG Xiao?Ping ④ HU Hui?Jian ② ①The Office of Wildlife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Guangzhou 510260; ②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dangered Animal ,Guangzhou 510260; ③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④Academy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Beijing 100714,China Abstract :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es and higher taxa (family and genus)based on terrestrial vertebrates species lists by 19nature reserves in Guangdong Province.The number of genera and families rise as the species list is increased.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number of species and higher taxa (r >0.8,P <0.01).The power model can best describ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pecies and genus or family best than logarithmic model,exponential model and linear model.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number of species and higher taxa existed in the nature reserve scale.Therefore,the abundance of higher taxa may reflect species diversity. Key words :Terrestrial vertebrate;Nature reserve scale;Higher taxa;Species number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770311),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公益项目(No.200904031); ?通讯作者,E?mail:panxinyuan09@https://www.doczj.com/doc/503281265.html,;第一作者介绍 连军豪,男,硕士;研究方向:野生动物保护;E?mail:lianjunhao@https://www.doczj.com/doc/503281265.html,。 收稿日期:2010?11?04,修回日期:2011?03?14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描述自然界中 生命形式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评价物种多样性是目前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一项紧迫任务[1]。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中惟一能 被计量的单元,同时也是遗传多样性的载体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因此物种多样性在生物

脊椎动物各系统演化

一、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骨骼 观察经制备好的骨骼标本,了解其特点。 ◆鱼类脊柱的分化程度很低,脊椎只有躯椎(trunk vertebra)和尾椎(caudal vertebra)两种。 ◆躯椎附有肋骨(lib),尾椎特具脉弓,容易区分。 ◆鱼类特有的双凹形(amphicoelous)椎体。 鱼类成对的附肢骨骼没有和脊柱发生联系,这是其骨骼系统的特点之一 两栖类 ◆分颈椎(cervical vertebra)、躯干椎(trunk vertebra)、荐椎(sacral vertebra)和尾椎(cauda vertebra)。具有颈椎和荐椎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特 征。 ◆颈椎1枚,又称为寰椎(atlas) ◆躯干椎7-200枚,12-16枚(有尾两栖类),无尾 两栖类最少为7枚,无肋骨。 ◆椎体多为前凹型或后凹型。少为双凹型。 ◆荐椎1枚。 ◆尾椎在无尾类中为1枚 爬行类 出现了枢椎、2枚荐椎。寰椎与头骨的枕骨髁作关节,能与头骨一起在枢椎的齿状突上转动,从而使头部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与两栖动物的比较: 两栖动物:颈椎(1枚)+体椎+荐椎(1枚)+尾椎 爬行动物:颈椎(2枚)+胸椎+腰椎+荐椎(2枚)+尾椎 有发达的肋骨,一部分胸椎的肋骨与胸骨形成羊膜动物特有的胸廓(throax),它与保护内脏器官和加强呼吸作用的机能密切相关 蛇类不具有胸骨,其肋骨具较大的活动性,并借助皮肤肌支配腹鳞,以完成特殊的运动方式 肩带有十字形上胸骨(而非胸骨的组成部分) 四肢与身体长轴呈横出的直角相交,肩臼浅小。故爬行动物在停息或爬动时都保持着腹部贴地的姿态。 鸟类 ?鸟类的脊柱可分5区,即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 ?颈长,颈椎数目较多。颈椎的特点是活动性很大,其椎体呈马鞍型,称为异凹型椎体。这种类型的椎体是鸟类所特有的,椎间关节活动性极大,鸟头能转动180°,某些鸮形目的鸟头甚至能转动270°。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型

……订………_______考号:____……订………绝密★启用前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型 课时练习 未命名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列特征与鸟类适应飞行生活关系不大的是( ) A .体形呈流线型,被覆羽毛 B .长骨中空,内部含有气体 C .龙骨突上有发达的胸肌 D .趾端有利爪 2.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爬行动物,下列描述与其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体表覆盖鳞甲 B .在陆地上产卵 C .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D .用鳃呼吸 3.下列有关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B .消化能力强,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 C .骨骼和肌肉都很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 D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吸气和呼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4.某生物兴趣小组到淮安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考察,发现一只不知名的小动物,这只小动物被覆羽毛,有角质的喙,前肢变为翼,此动物最可能属于( ) A .鱼类 B .哺乳类 C .鸟类 D .爬行类 5.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很快就随粪便排出,这些特点与它 相适应( ) A .栖息在树上 B .在地上行走 C .捕食害虫 D .空中飞行 二、多选题 6.下列关于家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家兔盲肠发达,以植物为食

B.家兔靠体表的毛维持体温的恒定 C.家兔心脏分四腔,输送氧气能力强 D.家兔和家鸽一样,都利用肺呼吸,运动时进行双重呼吸 7.哺乳动物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体表被毛B.胎生、哺乳C.心脏四腔D.体腔内有膈 8.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哺乳动物用牙齿撕咬、切断咀嚼食物 B.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C.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能灵敏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D.哺乳动物全部都是恒温动物 9.根据动物摄取的食物不同,可将动物分成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下列动物是杂食性的是() A.老虎B.牛C.猪D.鸡 10.下列与动物的运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鸟类身体呈现流线型,被覆羽毛,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B.鱼用鳍游泳,体表有黏液减小水中的阻力 C.人屈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D.蝌蚪游泳,青蛙跳跃,运动方式不一样,被称为两栖动物。 11.当鱼的胸鳍、腹被捆住后,鱼会出现的现象,当鱼的尾鳍被捆住后,鱼会出现的现象.() A.游动时,身体会侧翻 B.可上浮,但不能下沉 C.可下沉,但不能上浮 D.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而且游泳的速度变慢 12.关于鱼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体表有粘液B.体温恒定C.身体呈流线型D.用肺呼吸 13.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至关重要的特点是()A.鱼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B.鱼用鳃在水中呼吸 C.鱼通过鳍来运动 D.鱼有鳞片和侧线

※动物学期末汇总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五、论述题(三题,35分) 昆虫 1、昆虫的体腔有何特点,分成哪三部分?各部分内有哪些器官、系统? 昆虫的体腔常被肌纤维膈膜分成三个血窦,分别为: 背血窦(围心窦):内有背血管,心脏等。 围脏窦:内有消化、排泄、生殖、呼吸等器官。 腹血窦:内有神经系的腹N束,又称围N窦。 2、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们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1)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一对触角(起感觉作用),口器(取食作用)、眼(视觉作用),眼有复眼和单眼之分,复眼结构复杂,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日出性和夜出性昆虫,这样减少昆虫的食物竞争和空间竞争。另外,昆虫的口器类型较多,有取食固体、液体及兼食固、液体的口器。这样也可以减少食物竞争。胸部具两对翅和三对足,翅的出现是昆虫分布广的主要原因,使昆虫在取食、避放、求偶、迁移等方面的活动能力大大加强。 (2)昆虫体壁具几丁质的外骨骼,对昆虫的内部结构器官起保护作用。 (3)昆虫的肌肉为横纹肌,活动能力很大,昆虫有力的跳跃和长途飞翔,都与肌肉发达有直接关系。 (4)昆虫的直肠具回收水分的功能,这对昆虫在陆地上生活起了节水的作用。 (5)昆虫的排泄器官为马氏管,其代谢产物为尿酸,尿酸呈结晶性,不溶于水,所以排出时不需要伴随多量的水。 (6)昆虫的呼吸器官为气管系统,气管系统的呼吸量较大,呼吸效率较高,且可防止水分过分蒸发。 (7)昆虫在加强动物器官的同时,必须加强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方能对陆地上多样和多变的环境因子作出迅速面及时的反应。因而其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也很发达。(8)昆虫的多胚生殖和孤雌生殖都能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的后代,这也是昆虫数量多、分布广的原因。 (9)另外,昆虫的个体小,食量少,所以其所占的空间小,种群密度可以大大增加。 3、昆虫的外生殖器结构及生殖类型 昆虫的繁殖方式 (1)绝大多数昆虫两性繁殖。 卵生:雌雄成体经交配后,雌虫产出受精卵,卵在体外发育成幼虫 卵胎生:受精卵不产出体外,而是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再产出,胚胎发育所需营养由卵内的卵黄供给。 (2)孤雌生殖: 兼性:同正常的两性生殖同时进行,如蜜蜂。 专性:无雄虫,或只有极少数无生殖功能的雄虫,所有卵都不受精。又分恒定性孤雌生殖(如竹节虫、一些蛾类)和周期性孤雌生殖(如蚜虫)。

中国脊椎动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估

一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一2016,32(1):7-12JournalofEcologyandRuralEnvironment 中国脊椎动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估 周大庆,高一军,钱者东,张昊楠,徐网谷,蒋明康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一210042) 摘要:自然保护区被公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最有效的方式三通过分析我国野生脊椎动物种群特征及其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情况,对3632种脊椎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自然保护区内23 49%的物种得到有效保护,8 59%的物种得到较好保护,14 92%的物种得到一般保护,47 66%的物种得到较少保护, 0 28%的物种未受保护,0 94%的物种保护状况不明,另有4 13%的物种未予评估三虽然有94 66%的脊椎动物在保护区内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但保护状况良好的比例明显偏低,多数物种的保护状况堪忧三为加强脊椎动物的就地保护,应进一步优化自然保护区布局,重点加强对小种群物种的保护三关键词:脊椎动物;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X36;Q959 7+26;Q-9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文章编号:1673-4831(2016)01-0007-06DOI:10.11934/j.issn.1673-4831.2016.01.002 EvaluationofIn?situConservationofVertebratesinChina.ZHOUDa?qing,GAOJun,QIANZhe?dong,ZHANGHao?nan,XUWang?gu,JIANGMing?kang(NanjingInstituteofEnvironmentalSciences,Ministry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Nanjing210042,China) Abstract:Settingupnaturereservesisconsideredasthemostefficientwaytoprotectbiodiversityin?situ.PopulationsofwildvertebratesandtheirdistributioninnaturereservesofChinawereanalyzed.Insituconservationofthe3632verte?bratesinChinawasevaluated.Resultsshowthat23 49%ofthevertebratespeciesinthenaturereserveswereeffectivelyprotected,8 59%wellprotected,14 92%generallyprotected,47 66%lessprotected,0 28%notprotected,0 94%unclear,and4 13%notevaluated.Although94 66%ofthevertebratespecieswereprotectedtoavaryingdegree,thepercentageofthevertebratesspeciesbeingeffectivelyorwellprotectedwasobviouslyabittoolowandtheprotectionofmostofthevertebratesspecieswasaworrisomeissue.Inordertostrengthenin?situprotectionofthevertebratesinChina,itisessentialtofurtheroptimizethedistributionofnaturereserveswithemphasisonprotectionofminorityspecies.Keywords:vertebrates;in?situconservation;naturereserve 收稿日期:2015-09-10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环境保护部专项(HBSY0915) ①通信作者E?mail:gaojun@nies.org 一一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三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1],中国共有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3 97%三中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鸟类1244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3 1%;中国有鱼类3862种,占世界总种数的20 3%;另有哺乳动物581种,爬行动物376种,两栖动物284种[1]三此外,中国有 7000a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中国农民开发利用和培育繁育了大量家养动物,其丰富程度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三这些家养动物不仅许多起源于中国,而且中国至今还保有它们的大量野生原型及近缘种三 由于生境复杂多样,加之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中国境内得以保存大量古老孑遗的珍贵特有种类,如大熊猫二麋鹿和金丝猴等三同时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发程度越来越高,在当前各种压力之下,很多野生动物种类成为珍稀濒危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三 1998年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认 为:中国濒危物种的比例范围大致在2% 30%之间;其中哺乳类濒危比例为22 06%,鸟类为 14 63%,爬行类为4 52%,两栖类为2 46%,鱼类为2 41%三根据2004年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1-3, 与之前的评估结果相比,除鸟类的濒危程度有所下降外,其他类群濒危物种比例大多迅速上升,哺乳类二鸟类二爬行类二两栖类和鱼类的濒危比例分别为39 82%二7 36%二27 52%二39 88%和2 41%三2015年,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脊椎动物卷“[3],指出中国脊椎动物的整体濒危比例为21 3%,其中哺乳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