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ACP协议原理(精品)

LACP协议原理(精品)

LACP协议原理(精品)

LACP技术白皮书

1(LACP概述

1.1 LACP产生背景

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是指将—组物理端口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接口来增加带宽的一种方法。通过在两台设备之间建立链路聚合组(Link Aggregation Group),可以提供更高的通讯带宽和更高的可靠性,而这种提高不需要硬件的升级,并且还为两台设备的通讯提供了冗余保护。

交换机A交换机B

图1 链路聚合示意图

链路聚合可以通过手工方式配置,由用户配置聚合组号和端口成员。在手工配置聚合组时,不会考虑到对端设备的汇聚信息,而将本端设备的端口进行汇聚,可能会出现一端汇聚端口和另一端汇聚端口不一致的错误配置,从而形成环路。基于IEEE802.3ad标准的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汇聚控制协议)是一种实现链路动态汇聚的协议,为交换数据的设备提供一种标准的协商方式,LACP根据设备端口的配置(即速率、双工、基本配置、管理Key)形成聚合链路并启动聚合链路收发数据。聚合链路形成后,LACP负责维护链路状态,在聚合条件发生变化时,自动调整或解散链路聚合,从而使两端设备对端口加入或退出某个动态汇聚组达成一致。

1.2 LACP协议特点

LACP协议具有以下特点:

1、增加网络带宽:LACP可以将多个连接的端口捆绑成为一个逻辑连接,捆绑后的带宽是每个独立端口的带宽总和。当端口上的流量增加而成为限制网络性能的瓶颈时,采用支持该特性的交换机可以轻而易举地增加网络的带宽。

2、提高网络连接的可靠性:LACP维护端口聚合链路状态,同组成员彼此动态备份。组成端口聚合的一个端口连接失败,LACP将启动备份链路收发数据,网络数据将自动重定向到那些好的连接上,该特性可以保证网络无间断地继续正常工作。

3、流量分担:聚合组内活动成员端口根据指定方式分担流量。

4、自动配置:协议控制,配置简单,成本低。

2(LACP协议技术介绍

2.1. 手工汇聚

手工汇聚模式是一种最基本的链路聚合方式,在该模式下,汇聚组的创建、成员接口的加入完全由手工来配置,没有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的参与。该模式下所有成员接口(selected)都参与数据的转发,分担负载流量,因此称为手工负载分担模式。手工汇聚端口的 LACP 协议为关闭状态,禁止用户使能手工汇聚端口的LACP 协议。

1) 手工汇聚组中的端口状态

在手工汇聚组中,端口可能处于两种状态:Selected 或Standby。处于Selected 状态且端口号最小的端口为汇聚组的主端口,其他处于Selected 状态的端口为汇聚组的成员端口。

由于设备所能支持的汇聚组中的最大端口数有限制,如果处于Selected 状态的端口数超过设备所能支持的汇聚组中的最大端口数,系统将按照端口号从小到大的顺序选择一些端口为Selected 端口,其他则为Standby 端口。

2)手工汇聚对端口配置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手工汇聚对汇聚前的端口速率和双工模式不作限制。但对于以下情况,系统会作特殊处理:

, 对于初始就处于 DOWN 状态的端口,在汇聚时对端口的速率和双工模式没有限制; , 对于曾经处于 UP 状态,并协商或强制指定过端口速率和双工模式,而当前处于

DOWN 状态的端口,在汇聚时要求速率和双工模式一致;

, 对于一个汇聚组,当汇聚组中某个端口的速率和双工模式发生改变时,系统不进行解汇

聚,汇聚组中的端口也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但如果是主端口出现速率降低和双工模式

变化,则该端口的转发可能出现丢包现象。

2.2 LACP汇聚

LACP汇聚有两种工作模式:动态LACP汇聚和静态LACP汇聚。这两种模式下,LACP协议都处于使能状态。LACP协议通过LACPDU(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汇聚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对端交互信息实现链路的汇聚。在将端口加入聚合组时需要比较端口的基本配置,只有基本配置相同的端口才能加入到同一个聚合口中。两端设备所选择的活动接口必须保持一致,否则链路聚合组就无法建立。而要想使两端活动接口保持一致,可以使其中一端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另一端根据高优先级的一端来选择活动接口即可,通过设置系统LACP优先级和端口LACP优先级来实现优先级区分。系统LACP优先级就是为了区分两端优先级的高低而配置的参数,系统LACP优先级值越小优先级越高。接口LACP优先级是为了区别不同接口被选为活动接口的优先程度,接口LACP优先级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系统使能某端口的LACP协议后,该端口将通过发送LACPDU向对端通告自己的系统优先级、系统MAC、端口优先级、端口号和操作Key。对端接收到这些信息后,将这些信息与其它端口所保存的信息比较以选择能够汇聚的端口,从而双方可以对端口加入或退出某个汇聚组达成一致。操作Key是在端口汇聚时,LACP协议根据端口的配置(即速率、双工、基本

配置、管理Key)生成的一个配置组合。其中,动态汇聚端口在使能LACP协议后,其管理Key缺省为零。静态汇聚端口在使能LACP后,端口的管理Key与汇聚组ID相同。对于动态汇聚组而言,同组成员一定有相同的操作Key,而手工和静态汇聚组中,selected的端口有相同的操作Key。

2.2.1 静态LACP汇聚

静态LACP模式链路聚合是一种利用LACP协议进行参数协商选取活动链路的聚合模式。静态 LACP模式下,汇聚组的创建、成员接口的加入,都是由手工配置完成的。但与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链路聚合不同的是,该模式下LACP协议报文参与活动接口的选择。也就是说,当把一组接口加入汇聚组,这些成员接口中哪些接口作为活动接口,哪些接口作为非活动接口还需要经过LACP 协议报文的协商确定。

SelectedSelectedStandby

交换机A交换机B

图2 静态LACP汇聚

静态LACP由协议确定聚合组中的活动和非活动链路,又称为M:N模式,即M

条活动链路与N条备份链路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了更高的链路可靠性,并且可以在M 条链路中实现不同方式的负载均衡。M:N模式的聚合组中M和N的值可以通过配置活动接口数上限阈值来确定。

静态汇聚端口的LACP协议为使能状态,当一个静态汇聚组被删除时,其成员端口将形成一个或多个动态LACP汇聚,并保持LACP使能。禁止用户关闭静态汇聚端口的LACP协议。 )建立过程 1

本端系统和对端系统会进行协商,汇聚组建立过程如下所示:

a) 两端互相发送LACPDU报文。

b) 两端设备根据系统LACP优先级确定主从关系。

c) 两端设备根据接口LACP优先级确定活动接口,最终以主动端设备的活动接口确定两端的

活动接口。

在两端设备交换机A和交换机B上创建汇聚组并配置为静态LACP模式,然后向汇聚组中手工加入成员接口。此时成员接口上便启用了LACP协议,两端互相发出LACPDU报文,如图3所示。

LACPDU

LACPDU交换机A交换机B

图3:静态LACP汇聚互发LACPDU报文示意图

汇聚组两端设备均会收到对端发来的LACP报文,本端系统和对端系统会根据根据两端系统中设备ID和端口ID等来决定两端端口的状态。

2)端口状态协商

在静态LACP汇聚组中,端口可能处于三种状态:Selected、unselected或Standby。聚合组端口状态通过本端系统和对端系统进行协商确定,根据两端系统中设备ID端口ID等来决定两端端口的状态。具体协商原则如下:

a) 比较两端系统的设备ID(设备ID,系统的LACP协议优先级+系统MAC地址)。先比较系统

的LACP协议优先级,如果相同再比较系统MAC 地址。设备ID小的一端被认为较优(系统

的LACP协议优先级越小、系统MAC 地址越小,则设备ID 越小),这里认为是master设备,

优先级较低的设备认为是slave设备。

b) 在LACP静态聚合组协商成功之后对组内的端口进行比较,选出参考端口。比较过程:比较

端口ID(端口ID,端口的LACP协议优先级+端口号)。首先比较端口的LACP协议优先级,

小的端口作为参考端口(端口的LACP协议优先级如果优先级相同再比较端口号。端口ID

越小、端口号越小,则端口ID越小)。

c) 与参考端口的速率、双工、链路状态和基本配置一致且处于up状态的端口、并且该端口

的对端端口与参考端口的对端端口的配置也一致时,该端口才成为可能处于Selected

状态的候选端口。否则,端口将处于unselected状态。

d) 静态LACP 聚合组中处于Selected状态的端口数是有限制的,当候选端口的数目未达到

上限时,所有候选端口都为Selected状态,其他端口为unselected状态;当候选端口的

数目超过这一限制时,根据端口ID(端口LACP优先级、端口号)选出selected 状态的端

口,而因为数目限制不能加入聚合组的端口设置为standby状态,其余不满足加入聚合

组条件的端口设置为unselected状态。

2.2.2 动态LACP汇聚

动态LACP汇聚是一种系统自动创建/删除的汇聚,不允许用户增加或删除动态LACP汇聚中的成员端口,只有速率和双工属性相同、连接到同一个设备、有相同基本配置的端口才能被动态汇聚在一起。即使只有一个端口也可以创建动态汇聚,此时为单端口汇聚。动态汇聚

中,端口的LACP协议处于使能状态。

端口使能动态LACP协议只需要在端口上使能LACP就可以了,不必为端口指定汇聚组,使能动态LACP协议的端口需要自己寻找动态汇聚组,如果找到了与自己信息(包括自己的对端信息)一致的汇聚组,直接加入;如果没有找到与自己信息一致的汇聚组,创建一个新的汇聚组。

动态LACP协议与对端的协商过程和静态汇聚的过程一样。

网络协议总结版

文章来源: https://www.doczj.com/doc/5016579580.html,/blog/static/8312073620089634134536/ 这个小结,很难写啊~~~网络的东西太多了~~主要是细节很多~~而且,协议也很多,感觉也没有必要去了解这些细节~~似乎找不到重点~~~也没好的办法 ~~~copy了一大堆资料,整理了几个问题~~~~希望可以勾勒出网络的框架~~有的是概要性质的,也有些是细节方面的,选择性的瞄一眼吧~~~貌似有的写的挺详细,有的就很简略~~~最后一看,有点像大杂烩了,嘿嘿嘿,能看完算你狠(LF) ●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OSI的模型与 TCP/IP(*) ●CSMA/CD ●网桥 ●交换机 ●RIP 与 OSPF(*) ●集线器与交换器比较 ●虚拟局域网VLAN ●什么是三层交换 ●二层交换、三层交换、路由的比较 ●交换机与路由器比较(*) ●IP分片控制 ●TCP为什么要三次握手?(*) ●TCP拥塞控制 ●CS模型与SOCKET编程(*) 其他还有一些很小很小的问题,放到最后了,包括协议三个要素,协议分层优点,NAT,ICMP等等 我觉得网络的重点仍然是对网络的整体性概念,如果不是专门进行协议开发的话,一般不会深入到协议的细节。仍然有重点。协议的重点是TCP和IP,然后概要性需要了解的是UDP,ICMP,ARP,RIP,OSPF等等,其他像NAT、CIDR、DNS、HTTP、FTP、SNMP等有个简单的了解可能更好。 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OSI的模型与TCP/IP OSI每层功能及特点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在其上串行传送比特流,即所传送数据的单位是比特。此外,该层中还具有确定连接设备的电气特性和物理特性等功能。物理层的作用:尽可能地屏蔽掉各种媒体的差异。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网络节点间的线路上通过检测、流量控制和重发等手段,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为做到这一点,在每一帧中必须同时带有同步、地址、差错控制及流量控制等控制信息。 网络层为了将数据分组从源(源端系统)送到目的地(目标端系统),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使源的传输层传下来的分组信息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地,并交付给相应的传输层,即完成网络的寻址功能。 传输层传输层是高低层之间衔接的接口层。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当报文较长时将它分割成若干分组,然后交给网络层进行传输。传输层是计算机网络协议分层中的最关键一层,该层以上各层将不再管理信息传输问题。 会话层该层对传输的报文提供同步管理服务。在两个不同系统的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组织和协调交互。例如,确定是双工还是半双工工作。 表示层该层的主要任务是把所传送的数据的抽象语法变换为传送语法,即把不同计算机内部的不同表示形式转换成网络通信中的标准表示形式。此外,对传送的数据加密(或解密)、正文压缩(或还原)也是表示层的任务。 应用层该层直接面向用户,是OSI中的最高层。它的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应用的接口,即提供不同计算机间的文件传送、访问与管理,电子邮件的内容处理,不同计算机通过网络交互访问的虚拟终端功能等。 TCP/IP 网络接口层这是TCP/IP协议的最低一层,包括有多种逻辑链路控制和媒体访问协议。网络接口层的功能是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特定的网络进行传输,或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取出IP数据报并转交给网际层。 网际网层(IP层)该层包括以下协议:IP(网际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解析协议)。该层负责相同或不同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主要处理数据报和路由。在IP层中,ARP协议用于将IP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RARP协议用于将物理地址转换成IP地址,ICMP协议用于报告差错和传送控制信息。IP 协议在TCP/IP协议组中处于核心地位。 传输层该层提供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两个协议,它们都建立在IP协议的基础上,其中TCP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UDP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传输层提供端到端,即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主要功能是数据格式化、数据确认和丢失重传等。

HTTP协议简介及其工作原理

HTTP协议简介及其工作原理 1.HTTP的概述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万维网应用层的协议,是通过两个程序实现:一个是客户端程序(一般称为浏览器),另一个是服务器(常称Web服务器)。这两个通常运行在不同的主机上通过交换HTTP报文来完成网页请求和响应。并且HTTP定义了报文的结构和客户/服务器之间交换报文的规则。 2. HTTP的工作流程 浏览器可以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显示收到的网页,当用户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一个URL或点击一个超连接时,浏览器就向服务器发出了HTTP请求,该请求被送往由URL 指定的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进行相关文档的检索并以HTTP规定的格式送回所要求的文件或其他相关信息,再由用户计算机上的浏览器负责解释和显示。 在HTTP协议中,由于WEB服务器在发送用户要求的文档过程中,并不储存任何有关客户端的状态信息。如果某个客户端在几秒钟内两次要求同一文档,服务器绝对不会认为不合理,因为它根本不记得用户端曾经来访过,因此HTTP 不维持客户端状态,故它又被称为无状态协议。 3. HTTP运作过程中的连接 3.1连接过程说明 假设某个网页有10个JPFG图像,总共11个对象存在同一个服务器中,该网页的基本文档形式URL为: https://www.doczj.com/doc/5016579580.html,/somedepartment/home.index 当采用HTTP/1.0时,WEB服务过程: ⑴.HTTP的客户端启用了对https://www.doczj.com/doc/5016579580.html,服务器的TCP连接,该服务器的80 号端口(HTTP的默认端口)用来监听来自网络的网络服务请求。 ⑵. HTTP的客户端通过第一步建立的链接套接字发送“请求报文”。请求报文中包含了文 档的路径名(/somedepartment/home.index )。 ⑶.HTTP服务器通过第一步建立连接套接字收到了该请求报文,从磁盘或内存中查找 /somedepartment/home.index,将文档封存在HTTP的“相应报文”中,并通过先前建立的套接字将该报文送到客户端。 ⑷. HTTP服务器告诉TCP断开连接(TCP在客户端完全收到响应报文之前不会断开TCP 连接)。 ⑸.当客户端接受完响应报文,本次TCP连接即告结束。到达的报文说明所封装的内容是

lacp学习笔记

LACP学习笔记 一、LACP简介 1、LACP协议简介 基于IEEE802.3ad 标准的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汇聚控制协议)是一种实现链路动态汇聚与解汇聚的协议。LACP 协议通过LACPDU(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汇聚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对端交互信息。 使能某端口的LACP 协议后,该端口将通过发送LACPDU 向对端通告自己的系统优先级、系统MAC、端口优先级、端口号和操作Key。对端接收到这些信息后,将这些信息与其它端口所保存的信息比较以选择能够汇聚的端口,从而双方可以对端口 加入或退出某个动态汇聚组达成一致。 2、LACP报文 主要字段介绍: Actor_Port/Partner_Port:本端/对端接口信息。 Actor_State/Partner_State:本端/对端状态。 Actor_System_Priority/Partner_System_Priority:本端/对端系统优先级。

Actor_System/Partner_System:本端/对端系统ID。 Actor_Key/Partner_Key:本端/对端操作Key,各接口的该值相同才能够聚合。 Actor_Port_Priority/Partner_Port_Priority:本端/对端接口优先级。 二、链路聚合的分类 1、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链路聚合 1)手工汇聚概述 手工负载分担模式是一种最基本的链路聚合方式,在该模式下,Eth-Trunk 接口的建立,成员接口的加入完全由手工来配置,没有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的参与。该模式下所有成员接口(selected)都参与数据的转发,分担负载流量,因此称为手工负载分担模式。手工汇聚端口的LACP 协议为关闭状态,禁止用户使能手工汇聚端口的LACP 协议。 2)手工汇聚组中的端口状态 在手工汇聚组中,端口可能处于两种状态:Selected 或Standby。处于Selected 状 态且端口号最小的端口为汇聚组的主端口,其他处于Selected 状态的端口为汇聚组 的成员端口。 由于设备所能支持的汇聚组中的最大端口数有限制,如果处于Selected 状态的端口 数超过设备所能支持的汇聚组中的最大端口数,系统将按照端口号从小到大的顺序 选择一些端口为Selected 端口,其他则为Standby 端口。 3)手工汇聚对端口配置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手工汇聚对汇聚前的端口速率和双工模式不作限制。但对于以下情况,系统会作特殊处理: 对于初始就处于DOWN 状态的端口,在汇聚时对端口的速率和双工模式没有限制; 对于曾经处于UP 状态,并协商或强制指定过端口速率和双工模式,而当前处于DOWN 状态的端口,在汇聚时要求速率和双工模式一致; 对于一个汇聚组,当汇聚组中某个端口的速率和双工模式发生改变时,系统不进行解汇聚,汇聚组中的端口也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但如果是主端口出现速率降低和双工模式变化,则该端口的转发可能出现丢包现象。 2、LACP 协议链路聚合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包含两种类型: 1)静态LACP 模式链路聚合 a)静态LACP 模式链路聚合简介 静态LACP 模式下,Eth-Trunk 接口的建立,成员接口的加入,都是由手工配置完成的。但与手工负载分担模式链路聚合不同的是,该模式下LACP 协议报文参与活动接口的选择。也就是说,当把一组接口加入Eth-Trunk 接口后,这些成员接口中哪些接口作为活动接口,哪些接口作为非活动接口还需要经过LACP 协议报文的协商确定。 静态汇聚端口的LACP 协议为使能状态,当一个静态汇聚组被删除时,其成员端口 将形成一个或多个动态LACP 汇聚,并保持LACP 使能。禁止用户关闭静态汇聚端口的LACP 协议。 b)静态汇聚组中的端口状态 在静态汇聚组中,端口可能处于两种状态:Selected 或Standby。Selected 端口和Standby 端口都能收发LACP 协议,但Standby 端口不能转发用户报文。 说明: 在一个汇聚组中,处于Selected 状态且端口号最小的端口为汇聚组的主端口,其他处于Selected 状态的端口为汇聚组的成员端口。 在静态汇聚组中,系统按照以下原则设置端口处于Selected 或者Standby 状态:

必须掌握的http协议知识

HTTP协议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因特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传输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是用于从万维网(Wide Web )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HTTP/0.9 已过时。只接受GET 一种请求方法,没有在通讯中指定版本号,且不支持请求头。由于该版本不支持POST 方法,所以客户端无法向服务器传递太多信息。 HTTP/1.0 这是第一个在通讯中指定版本号的HTTP 协议版本,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在代理服务器中。HTTP/1.1 当前版本。持久连接被默认采用,并能很好地配合代理服务器工作。还支持以管道方式同时发送多个请求,以便降低线路负载,提高传输速度。 HTTP/1.1相较于HTTP/1.0 协议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缓存处理 ?带宽优化及网络连接的使用 ?错误通知的管理 ?消息在网络中的发送 ?互联网地址的维护 ?安全性及完整性

HTTP 工作原理 HTTP协议工作于客户端-服务端架构为上。浏览器作为HTTP客户端通过URL向HTTP服务端即WEB服务器发送所有请求。 Web服务器有:Apache服务器,IIS服务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等。 Web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后,向客户端发送响应信息。 HTTP默认端口号为80,但是你也可以改为8080或者其他端口。 HTTP三点注意事项: ?HTTP是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HTTP是媒体独立的:这意味着,只要客户端和服务器知道如何处理的数据内容,任何类型的数据都可以通过HTTP发送。客户端以及服务器指定使用适合的MIME-type内容类型。 ?HTTP是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以下图表展示了HTTP协议通信流程:

华为配置静态LACP模式链路聚合示例

华为配置静态LACP模式链路聚合示例 组网需求 如图所示,在两台Switch设备上配置静态LACP模式链路聚合组,提高两设备之间的带宽与可靠性,具体要求如下: 2条活动链路具有负载分担的能力。 两设备间的链路具有1条冗余备份链路,当活动链路出现故障链路时,备份链路替代故障链路,保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图配置静态LACP模式链路聚合组网图 配置思路 采用如下的思路配置静态LACP模式链路聚合: 在Switch设备上创建Eth-Trunk,配置Eth-Trunk为静态LACP模式。 将成员接口加入Eth-Trunk。 配置系统优先级确定主动端。 配置活动接口上限阈值。 配置接口优先级确定活动链路。 数据准备 为完成此配置例,需准备如下的数据: 两端Switch设备链路聚合组编号。 SwitchA系统优先级。 活动接口上限阈值。 活动接口LACP优先级。

操作步骤 创建编号为1的Eth-Trunk,配置它的工作模式为静态LACP模式# 配置SwitchA。 system-view [Quidway] sysname SwitchA [SwitchA] interface eth-trunk 1 [SwitchA-Eth-Trunk1] bpdu enable [SwitchA-Eth-Trunk1] mode lacp-static [SwitchA-Eth-Trunk1] quit# 配置SwitchB。 system-view [Quidway] sysname SwitchB [SwitchB] interface eth-trunk 1 [SwitchB-Eth-Trunk1] bpdu enable [SwitchB-Eth-Trunk1] mode lacp-static [SwitchB-Eth-Trunk1] quit 将成员接口加入Eth-Trunk # 配置SwitchA。 [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0/0/1 [SwitchA-Ethernet0/0/1] eth-trunk 1 [SwitchA-Ethernet0/0/1] quit [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0/0/2 [SwitchA-Ethernet0/0/2] eth-trunk 1 [SwitchA-Ethernet0/0/2] quit [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0/0/3 [SwitchA-Ethernet0/0/3] eth-trunk 1 [SwitchA-Ethernet0/0/3] quit# 配置SwitchB。 [SwitchB] interface ethernet 0/0/1 [SwitchB-Ethernet0/0/1] eth-trunk 1 [SwitchB-Ethernet0/0/1] quit [SwitchB] interface ethernet 0/0/2 [SwitchB-Ethernet0/0/2] eth-trunk 1 [SwitchB-Ethernet0/0/2] quit [SwitchB] interface ethernet 0/0/3 [SwitchB-Ethernet0/0/3] eth-trunk 1 [SwitchB-Ethernet0/0/3] quit 在SwitchA上配置系统优先级为100,使其成为LACP主动端

网络协议原理复习题 简答及数据包分析

1、简要说明ARP的工作原理 ARP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al(地址转换协议)是TCP/IP协议中最底层的协议之一它的作用是完成IP地址到MAC的转换。在局域网中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讯,或者局域网中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讯,或者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将IP数据包转发给网关的时候,网卡都需要知道目标计算机的物理地址,以填充物理帧中的目的地址。 2、简述路由器在转发IP数据报时,生存时间字段的作用及路由器的处理过程。TTL字段的目的是就是为了防止1个IP数据报网络中循环的流动。,路由器收到IP数据包后,检查包头中的目标IP地址,然后与自己的路由表对照,如果目标IP 地址已经在路由表里,就从相应的接口转发出数据包。如果没有这个IP地址,就丢弃这个数据包。它不像交换机,会泛洪出所有端口。 3、介绍端口在运输层的作用,端口的分类并列举常用的TCP端口。 4、说明IP在转发数据报的过程中分片的必要性,简述分片和重组的过程。 5、说明如何用ping命令判断网络故障 1.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分别是什么? 2.标识、标志和片偏移几个字段的值分别是多少? 3.该IP数据报的生存时间是多少? 4.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分别是多少,访问的是何种服务? 5.IP数据报中封装数据的序号和确认号字段值 6.给出计算IP数据报中封装数据的检验和的伪首部(十六进制形式) 7.目的MAC地址 8.MAC帧封装的协议编号,是什么协议的数据 9.源MAC地址 10.目的IP地址及其点分十进制形式 11.源端口 12.IP数据报的长度是多少字节? 13.源IP地址的点分十进制形式? 14.目的端口是多少? 15.访问的是什么服务? 16.源IP和目的IP的点分十进制形式? 17.IP数据报中封装数据的首部长度是多少字节? 18.IP数据报中封装数据的协议编号? 19.IP数据报的首部长度是多少字节? 20.目的IP地址的点分十进制形式? 21.U、A、P、R、S、F几个比特的值,该报文段的语义是什么? 22.发送方通知接收方,其接收窗口的大小是多少。

LACP

LACP-以太网链路聚合 以太网链路聚合是指将多个以太网端口聚合到一起,当作一个端口来处理,并提供更高的带宽和链路安全性。 10.1.1 介绍 定义 链路聚合组(LAG)将多个物理链路聚合起来,形成一条速率更大的逻辑链路传送数据。链路聚合的作用域在相邻设备之间,和整个网络结构不相关。在以太网中,链路和端口一一对应,因此链路聚合也叫做端口聚合。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是IEEE 802.3ad标准中实现链路聚合的控制 协议。通过该协议,不但可以自动实现设备之间端口聚合不需要用户干预,而且还可以检测端口的链路层故障,完成链路的聚合控制。 目的 链路聚合组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l 增加链路带宽 链路聚合组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经济的提高链路容量的方法。通过捆绑多条物理链路,用户不必升级现有设备就能获得更大带宽的数据链路,其容量等于各物理链路 容量之和。聚合模块按照其负荷分担算法将业务流量分配给不同的成员,实现链路 级的负荷分担功能。 l 提高链路安全性 链路聚合组中,成员互相动态备份。当某一链路中断时,其它成员能够迅速接替其 工作。 链路聚合类型 按照聚合类型分类可以分为手工聚合、动态聚合和静态聚合。MA5680T/MA5683T 支持手工聚合和静态聚合,不支持动态聚合。 l 手工链路聚合 由用户手工创建聚合组,增删成员端口时,不运行LACP (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协议。端口存在UP和DOWN两种状态,根据端口物理状态(UP和DOWN)来确定是否进行聚合。 手工链路聚合由于没有使用LACP协议,链路两端的设备缺少对聚合进行协商的必 要交互,因此对聚合的控制不够准确和有效。例如,如果用户错误地将物理链路连 接到不同的设备上或者同一设备的不能形成聚合的端口上,则系统无法发现。另 外,手工链路聚合只能工作在负荷分担方式,应用也存在一定限制。 l 动态链路聚合 动态链路聚合在完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生成聚合,它使设备具有了某些即 插即用的特性。但在实际应用中,这种聚合方式显得过于灵活,会给用户带来使用 上的不便与困难。例如,由于聚合组是设备动态生成的,因此在设备重启等情况下 聚合组ID就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将给设备的管理带来麻烦。

HTTP协议详解

引言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它于1990年提出,经过几年的使用与发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展。目前在WWW中使用的是HTTP/的第六版,HTTP/的规范化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而且HTTP-NG(Next Generation of HTTP)的建议已经提出。 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1.支持客户/服务器模式。 2.简单快速: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种方法规定了客户与服务器联系的类型不同。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服务器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3.灵活: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 4.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5.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一、HTTP协议详解之URL篇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常基于TCP的连接方式,版本中给出一种持续连接的机制,绝大多数的Web开发,都是构建在HTTP协议之上的Web应用。 HTTP URL (UR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URI,包含了用于查找某个资源的足够的信息)的格式如下:":"port][abs_path] http表示要通过HTTP协议来定位网络资源;host表示合法的Internet主机域名或者IP地址;port指定一个端口号,为空则使用缺省端口80;abs_path指定请求资源的URI;如果URL

链路聚合协议LACP

链路聚合协议LACP 目录 1.5.3. 2.4.4.5 链路聚合协议LACP 1.5.3. 2.4.4.5 链路聚合协议LACP 链路聚合的引入 随着以太网技术在网络领域的广泛应用,用户对采用以太网技术的骨干链路的带宽和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传统技术中,常用更换高速率的接口板或更换支持高速率接口板的设备的方式来增加带宽,但这种方案需要付出高额的费用,而且不够灵活。采用链路聚合技术可以在不进行硬件升级的条件下,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为一个逻辑接口实现增大链路带宽的目的。在实现增大带宽目的的同时,链路聚合采用备份链路的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之间链路的可靠性。 作为链路聚合技术,Trunk可以完成多个物理端口聚合成一个Trunk口来提高带宽,同时能够检测到同一Trunk 内的成员链路有断路等故障,但是无法检测链路层故障、链路错连等故障。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的技术出现后,提高了Trunk的容错性,并且能提供M:N备份功能,保证成员链路的高可靠性。 LACP为交换数据的设备提供一种标准的协商方式,以供系统根据自身配置自动形成聚合链路并启动聚合链路收发数据。聚合链路形成以后,负责维护链路状态。在聚合条件发生变化时,自动调整或解散链路聚合。 如图1所示,SwitchA与SwitchB之间创建Trunk,需要将SwitchA上的四个全双工GE接口与SwitchB捆绑成一个Trunk。由于错将SwitchA上的一个GE接口与SwitchC相连,这将会导致SwitchA向SwitchB传输数据时可能会将本应该发到SwitchB的数据发送到SwitchC上。而Trunk不能及时的检测到故障。 如果在SwitchA、SwitchB和SwitchC上都启用LACP协议,SwitchA的优先级设置高于SwitchB,经过协商 后,SwitchA发送的数据能够正确到达SwitchB。 图1 Trunk错连示意图 基本概念 链路聚合 将—组物理接口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接口来增加带宽及可靠性的方法。 链路聚合组 将若干条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所形成的逻辑链路称之为链路聚合组(LAG)或者Trunk。 如果这些被捆绑链路都是以太网链路,该聚合组被称为以太网链路聚合组,简写为Eth-Trunk。该聚 合组接口称之为Eth-Trunk接口。 组成Eth-Trunk的各个接口称之为成员接口。

配置LACP

LACP配置

目录 第1章配置端口LACP汇聚 (1) 1.1 端口LACP汇聚简介 (1) 1.1.1 端口LACP协议模式 (1) 1.1.2 静态汇聚 (2) 1.1.3 动态LACP汇聚 (2) 1.1.4 负载均衡策略 (2) 1.2 配置LACP (3) 1.2.1 配置静态汇聚 (3) 1.2.2 配置动态LACP汇聚 (3) 1.2.3 配置负载均衡策略 (3) 1.2.4 配置系统的优先级 (4) 1.2.5 配置端口的LACP优先级 (4) 1.2.6 LACP的显示和维护 (4) 1.3 LACP配置举例 (5) 1.3.1 组网需求 (5) 1.3.2 组网图 (5) 1.3.3 配置步骤 (5)

第1章配置端口LACP汇聚 1.1 端口LACP汇聚简介 端口汇聚是将多个物理端口聚合在一起形成1个汇聚组,以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以及链路的冗余备份。 同一个汇聚组中端口的基本配置必须保持一致,基本配置主要包括STP、QoS、VLAN、端口属性等相关配置。 ●STP配置包括:端口的STP使能/关闭、与端口相连的链路属性(如点对点或非点对点)、STP优先级、STP开销、STP标准报文格式、报文发送速率限制、是否根保护等。 ●QoS配置包括:流量限速、优先级标记、缺省的802.1p优先级、带宽保证、拥塞避免、流重定向、流量统计等。 ●VLAN配置包括:端口上允许通过的VLAN、端口缺省VLAN ID。 ●端口属性配置包括:要求端口的速率、双工模式(必须是全双工)、链路类型(即Trunk、Hybrid、Access类型)一致。 在同一台交换机上,如果一个汇聚组内某个端口的这些特性被修改,则同一个汇聚组内其余端口都自动同步修改。 按照汇聚方式的不同,端口汇聚可以分为静态汇聚和动态LACP汇聚。 1.1.1 端口LACP协议模式 端口的LACP协议模式有三种: ●静态模式(on):不运行LACP协议 ●active模式:active模式下端口主动发起LACP协商 ●passive模式:passive模式下端口只响应LACP协商 当与另一台设备对接时,只能静态与静态对接,active可以与active或passive对接,Passive只能与active对接。

软考网络工程师常用协议名称——必背

软考网络工程师常用协议名称——必背SAP;service access point /服务访问点。N+1实体从N服务访问点SAP获得N服务。15 CEP;connection end point /连接端点。N连接的两端叫做N连接端点。16 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是一种以大型主机为中心的集中式网络。20 APPN Advanced Peer-to-Peer Networking 高级点对点网络21 X.25;包括了通信子网最下边的三个逻辑功能层,即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22 VC;virtual circuit /虚电路连接。23 PAD;packet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device /分组拆装设备。在发送端要有一个设备对信息进行分组和编号,在接收端也要有一个设备对收到的分组拆去头尾并重排顺序。具有这些功能的设备叫做PAD.(在以数据报的传播方式中)50 CATV;有线电视系统。51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多路复用。52 WDM;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多路复用。53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路复用。53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环冗余校验码。59 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61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 /数据终端设备。62 DCE;data circuit equipment/数据电路设备。 62 TCM;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格码调制技术。现代的高速Modem(调制解调器)采用的技术。66 Modem: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调制解调器,家用电脑上Internet(国际互联网)网的必备工具,在一般英汉字典中是查不到这个词的,它是调制器(MOdulator)与解调器(DEModulator)的缩写形式。Modem是实现计算机通信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外部设备。因为计算机的数据是数字信号,欲将其通过传输线路(例如电话线)传送到远距离处的另一台计算机或其它终端(如电传打字机等),必须将数字信号转换成适合于传输的模拟信号(调制信号)。在接收端又要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恢复成原来的数字信号,这就需要利用调制解调器。66

在linux(redhat)下双网卡负载均衡(lacp)

(一)linux配置 #cat /boot/config-kernel-version |grep -i bonding CONFIG_BONDING=m 返回CONFIG_BONDING=m表示支持,否则需要编译内核使它支持bonding 也可以用:查看一下内核是否已经支持bonding:modinfo bonding 第一步:创建一个ifcfg-bondX # touch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新建一个bond0配置文件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DEVICE=bond0 BOOTPROTO=static IPADDR=1.1.1.2 NETMASK=255.255.255.0 BROADCAST=1.1.1.255 NETWORK=1.1.1.0 GATEWAY=1.1.1.1 ONBOOT=yes TYPE=Ethernet 编辑ifcfg-bond0如上 第二步: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X 这个实验中把网卡1和2绑定,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X相应网卡配置如下: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TYPE=Ethernet DEVICE=eth1 HWADDR=00:d0:f8:40:f1:a0 网卡1mac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USERCTL=no MASTER=bond0 SLAVE=yes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2 TYPE=Ethernet DEVICE=eth2 HWADDR=00:d0:f8:00:0c:0c 网卡2mac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USERCTL=no MASTER=bond0 SLAVE=yes

HTTP协议分析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它于1990年提出,经过几年的使用与发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展。目前在WWW中使用的是HTTP/1.0的第六版,HTTP/1.1的规范化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而且HTTP-NG(Next Generation of HTTP)的建议已经提出。 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1.支持客户/服务器模式。 2.简单快速: 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 EAD、POST。每种方法规定了客户与服务器联系的类型不同。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服务器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3.灵活: 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 4.无连接: 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5.无状态: 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一、HTTP协议(URL)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常基于TCP的连接方式,HTTP1.1版本中给出一种持续连接的机制,绝大多数的Web开发,都是构建在HTTP协议之上的Web应用。 HTTP URL (UR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URI,包含了用于查找某个资源的足够的信息)的格式如下: http: //host[": "port][abs_path] 二、HTTP协议的请求 http请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 1、请求行以一个方法符号开头,以空格分开,后面跟着请求的URI和协议的版本,格式如下: Method Request-URI HTTP-Version CRLF 其中Method表示请求方法;Request-URI是一个统一资源标识符;HTTP-Version表示请求的HTTP协议版本;CRLF表示回车和换行(除了作为结尾的CRLF外,不允许出现单独的CR或LF字符)。 请求方法(所有方法全为大写)有多种,各个方法的解释如下: GET 请求获取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POST 在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后附加新的数据 HEAD 请求获取由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的响应消息报头 PUT 请求服务器存储一个资源,并用Request-URI作为其标识

LACP协议原理(精品)

LACP协议原理(精品) LACP技术白皮书 1(LACP概述 1.1 LACP产生背景 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是指将—组物理端口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逻辑接口来增加带宽的一种方法。通过在两台设备之间建立链路聚合组(Link Aggregation Group),可以提供更高的通讯带宽和更高的可靠性,而这种提高不需要硬件的升级,并且还为两台设备的通讯提供了冗余保护。 交换机A交换机B 图1 链路聚合示意图 链路聚合可以通过手工方式配置,由用户配置聚合组号和端口成员。在手工配置聚合组时,不会考虑到对端设备的汇聚信息,而将本端设备的端口进行汇聚,可能会出现一端汇聚端口和另一端汇聚端口不一致的错误配置,从而形成环路。基于IEEE802.3ad标准的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汇聚控制协议)是一种实现链路动态汇聚的协议,为交换数据的设备提供一种标准的协商方式,LACP根据设备端口的配置(即速率、双工、基本配置、管理Key)形成聚合链路并启动聚合链路收发数据。聚合链路形成后,LACP负责维护链路状态,在聚合条件发生变化时,自动调整或解散链路聚合,从而使两端设备对端口加入或退出某个动态汇聚组达成一致。 1.2 LACP协议特点 LACP协议具有以下特点:

1、增加网络带宽:LACP可以将多个连接的端口捆绑成为一个逻辑连接,捆绑后的带宽是每个独立端口的带宽总和。当端口上的流量增加而成为限制网络性能的瓶颈时,采用支持该特性的交换机可以轻而易举地增加网络的带宽。 2、提高网络连接的可靠性:LACP维护端口聚合链路状态,同组成员彼此动态备份。组成端口聚合的一个端口连接失败,LACP将启动备份链路收发数据,网络数据将自动重定向到那些好的连接上,该特性可以保证网络无间断地继续正常工作。 3、流量分担:聚合组内活动成员端口根据指定方式分担流量。 4、自动配置:协议控制,配置简单,成本低。 2(LACP协议技术介绍 2.1. 手工汇聚 手工汇聚模式是一种最基本的链路聚合方式,在该模式下,汇聚组的创建、成员接口的加入完全由手工来配置,没有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的参与。该模式下所有成员接口(selected)都参与数据的转发,分担负载流量,因此称为手工负载分担模式。手工汇聚端口的 LACP 协议为关闭状态,禁止用户使能手工汇聚端口的LACP 协议。 1) 手工汇聚组中的端口状态 在手工汇聚组中,端口可能处于两种状态:Selected 或Standby。处于Selected 状态且端口号最小的端口为汇聚组的主端口,其他处于Selected 状态的端口为汇聚组的成员端口。 由于设备所能支持的汇聚组中的最大端口数有限制,如果处于Selected 状态的端口数超过设备所能支持的汇聚组中的最大端口数,系统将按照端口号从小到大的顺序选择一些端口为Selected 端口,其他则为Standby 端口。 2)手工汇聚对端口配置的要求

常用的网络传输协议

常用的网络传输协议 网络0901 周骏达 TCP/IP协议族中最常用的两种传输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 报协议(UDP)。这两种协议都用于管理多个应用程序的通信,其不同点在于每个 协议执行各自特定的功能。 一、TCP:可靠通信 TCP协议通常被称为面向连接的协议,这一协议保证可靠有效地将数据从发 送者传送到接受者。 TCP通信的可靠性在于使用了面向连接的会话。主机使用TCP协议发送数据 到另一主机前,传输层会启动一个进程,用于创建与目的主机之间的链接。通过 该链接,可以跟踪主机之间的会话或者通信数据流。同时,该进程还确保每台主 机都知道并做好了通信准备。完整的TCP会话要求在主机之间创建双向会话。 会话创建后,目的主机针对收到的数据段向源主机发送确认信息。在TCP 会话中,这些确认信息构成了可靠性的基础。源主机收到确认信息时,即表明数 据成功发送,且可以退出数据跟踪。如果源主机未在规定时间内收到确认信息,它将向目的主机重新发送数据。 在TCP连接中,充当客户端的主机将向服务器发起会话。TCP连接创建具体 的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即“三次握手”。 1.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包含初始序列值的数据段,开启通信会话。 2.服务器发送包含确认值的数据段,其值等于收到的序列值加1,并加上自 身的同步序列值。该值比序列号大1,因为确认字段(ACK)总是下一个预期字 节或二进制八位数。通过此确认值,客户端可以将响应和上一次发送到服务器的 数据段连接起来。 3.发送带确认值的客户端响应,其值等于接受序列值加1。这边完成了整个 连接过程。图1显示了建立一个TCP连接的步骤: 1.发送SYN消息 (SQE=100 CTL=SYN) 收到SYN消息 2.发送SYN,ACK消息 (SEQ=300 ACK=101 CTL=SYN,ACK)收到SYN消息 3.连接已建立 (SEQ=101 ACK=301 CTL=ACK) 图1 TCP连接的建立

http协议测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http协议测试 篇一:http协议性能测试方法 http协议性能测试方法 撰写人: 审核人: 文档版本: 撰写日期:王涛邓雪峰V1.020xx-07-10 测试部 20xx年07月10日 目录 一、http协议介绍................................................. ................................................... (3) 1.1、协议工作原理................................................. ................................................... . (3)

1.2、协议内容................................................. ................................................... .. (3) 二、http协议性能测试方法................................................. ................................................... .. (4) 2.1、录制前的准备................................................. ................................................... . (4) 2.2、录制及调试脚本................................................. ................................................... .. (5) 2.3、设计测试场景................................................. ................................................... . (9) 2.4、测试结果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