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电所消防系统设计浅析

变电所消防系统设计浅析

变电所消防系统设计浅析
变电所消防系统设计浅析

变电所消防系统设计浅析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展开,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也在加快。在城网改造建设过程中,市区变电所的建设数量呈上升趋势。为了节省用地、减少建筑面积、控制工程造价和与城建规划相协调,许多变电所

都设计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所,采用全户内或半户内布置方案。在此种情况下,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变电所的安全生产显得更为重要。对于变电所的消防设计,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满足一旦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和有效防范的要求。

变电站消防系统的设计可分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和防火封堵等几部分内容,以下对各个系统的设计原则作一简略介绍。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用于尽早探测初期火灾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例如疏散人员、呼叫消防队、启动灭火系统、操作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烟、排烟风机等)的系统。常用的一般分为区域报警系统、

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区域报警系统比较简单,但使用面很广。它是由通用报警控制器或区域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手

动报警按钮、警报装置等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其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集中报警控制系统应设有一台集中报警控制器(或通用报警控制器)和两台以上区域报警控制器(或楼层显示器、带声光报警)。根据管理情况,集中报警控制器设在消防控制室,区域报警控制器设在各区

域,以便与管理。集中报警系统加上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就构成了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其主要用于大型综合楼工程。

在设计区域报警系统时,根据规范要求应符合下列几点:

在一个区域系统中,宜选用一台通用报警控制器,最多不超过两台;

区域报警控制器应设在有人值班的房间;

该系统比较小,只能设置一些功能简单的联动控制设备;

当区域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或楼板的高度为1.3~1.5 米,靠近门轴的侧面距离不小于0.5 米,正面操作距离不小于1.2 米;

报警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中:

1) 火灾探测器是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件,是系统的感觉器官,其作用是监视被保护区域有无火灾发生。若发现火情,可将火灾的特征物理量,如温度、烟雾、气体和辐射光等转换成电信号,并立即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火灾探测器根据探测火灾参数的不同,可划分为感烟、感温、感光、气体和复合式。按结构造型也可分为点型和线型两大类。火灾探测器的主要技术性能要求有:可靠性、工作电压和允差、响应阈值和灵敏度、监视电流、允许的最大报警电流、报警电流、保护范围、工作环境条件等。点型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一只探测器。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2)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在每个防火分区至少应设置一只。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 米。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按钮应设置在明显的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 1.3~1.5 米,且应有明显的标志。

3) 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灾报警控制器担负着为火灾报警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监视探测器及系统自身的工作状态;接受、转换、处理火灾探测器输出的报警信号;进行声光报警;指示报警的具体部位及时间;同时执行相应辅助控制等任务。

在全户内布置的变电所内,在主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消弧线圈及接地变室、地下电缆室、二次设备室、通信室等重要场所均应设置配套的离子感烟、定温报警探测器,在主变本体、电缆隧道、竖井、二次设备室及通信室活动地板下的电缆层之间敷设感温电缆。当变电所内有火灾发生或有烟气散发时,火灾报警主机发出报警声光信号并显示火灾地点或联动启闭消防设备和通风设施。系统通过接点及数字通信接口接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并遥信控制中心报警。这就是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过程,从中可见其在整个消防系统中的重要性。规范对报警系统形式规定的很原则,设计时应在符合基本原则的条件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联动控制的复杂程度,对市场上的各类产品多加了解,选用较好的产品,以便设计出可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二:灭火系统变电所内的灭火系统有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移动式灭火系统等多种形式。

水喷雾灭火系统一般设置在室外,在北方地区,会给设计、安装、运行维修等带来许多问题。而气体灭火系统尤其是1301 卤代烷气体灭火系统由于具有灭火效率高、无水渍、无腐蚀、不污染、毒性低、绝缘性强等优点多年来被广泛使用,但1971 年美国科学家提出氟氯烃类释放后进入大气层,会在平流层中破坏对地球起屏蔽紫外线辐射作用的臭氧层。1987 年9 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蒙特利尔会议上制定了限制对环境有害的五种氟氯烃类物质和三种卤代烷生产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根据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到公元2000 年将完全停止生产和使用氟里昂、卤代烷和氟氯烃类物质。人均消耗量低于0.3kg 的发展中国家,这一限期可延迟至2010 年。我国作为议定书的签约国和发展中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逐步停止卤代烷的应用。根据公安部消防局公消[ 1996]169 号文“关于印发《哈龙替代品推广应用的规定》”,对于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推荐使用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即烟烙尽气体灭火系统),也可使用含氢氟烃(FM200,七氟丙烷)的灭火系统。这些灭火系统都属于洁净药剂灭火系统,所谓洁净药剂灭火系统是指由美国国家防火协会(NFPA)在它所制定的NFPA2001标准中规定的一系列被称为洁净药剂的灭火剂所构成的灭火系统。NFPA2001 标准规定,所有被称为洁净药剂的灭火剂都必须是气态的,不导电,很容易挥发,并且在挥发后无任何残留物。因此,如今在变电站的消防设计中,若采用气体消防,已不能再设计采用1301 灭火系统,而是应该使用洁净药剂灭火系统中的某一类气体消防系统。这些灭火系统与

1301 系统的对比,可参见表1。

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工业发达国家应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时间较长。二氧化碳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二氧化碳以物理作用灭火,其中窒息作用为主,冷却作用其次。可扑救的火灾类型有:

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如石蜡、沥青)火灾;

固体表面火灾及部分固体(如棉花、纸张)深位火灾;

电气火灾;

气体火灾(灭火时不能切断气源的除外);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大多是重点要害部位或是可能无人在场的场所。因此需要自动控制,但要求在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同时应设有手动操作装置。手动装置要设在防护区外或远离保护对象的场所。此外,需考虑两种控制方式同时失灵时,有紧急手动启动消防系统的装置。二氧化碳系统防护区应采用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设在防护区下部,进风口设在上部。根据保护对象空间是否封闭,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分为全淹没系统与局部施用系统两种类型。全淹没灭火系统使用的二氧化碳设计浓度为34%或更高,对人是

致命浓度。所以在设有自动控制的防护区外,需设置喷射指示灯和自动手动转换开关及专用的呼吸器,以避免对人可能产生的危害。

2)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烟烙尽):烟烙尽(INERGEN )药剂是三种惰性气体的混合物,即52%氮气、40%氩气、8%二氧化碳。它是把氧气浓度降低到不能支持燃烧来扑灭火灾。烟烙尽气体喷放后氧浓度降低,

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促使加快人的呼吸频率,使人员获得更多的氧气,保证即使有人在防护区也不至于产

生危害。系统类型为全淹没方式,设计时,应把灭火喷放情况下对处于保护区内的人的危害减低到最低程度。灭火剂以干燥有压气态方式贮存,灭火剂在管路中膨胀并喷放到保护区,系统设计应包括手动操作装置使得人可以操作,延迟药剂喷放,让人员可以撤离完毕和关闭保护区。

3)FM200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此种灭火系统是作为1301灭火系统的替代品出现的,它具有卤代

烷1301灭火剂的全部优点,同时又对环境无害。FM2000灭火系统使用的设备、管道及配置方式与1301几乎完全相同。

4)EBM气溶胶灭火系统:这是一种新型灭火系统。EBM气溶胶是一种烟雾型全淹没式灭火剂,由不

含卤族元素的固体含氧物质合成,采用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其结构设计以燃烧化学、空气动力学为基础,

点火燃烧时形成气溶胶烟雾,并迅速向四周扩散。EBM气溶胶释放后,空间含氧量无明显变化。此种灭火

剂灭火效率高、无毒害、无污染、电绝缘性良好、设计安装维护管理简便可靠、存储不需压力容器、处于常温常压状态。但EBM 气溶胶释放后能见度差,对火场逃生有不利影响。

对于主变的消防系统,还可以采用主变排油注氮灭火系统。电力变压器是变电站中最昂贵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变压器本体内含有大量的易燃性物质,变压器着火时,会将火喷至附近的设备,所以需要特别注意对变压器的保护。变压器爆炸及燃烧一般是因内部绝缘破坏引起的,原因可能是过负荷、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绝缘逐渐退化、油位下降、潮湿或油酸解及绝缘套管损坏等。针对这些情况,法国SERGI 公司研制出变压器防爆防火保护系统,通过在油刚一着火的时侯启动灭火程序来防止变压器爆炸及着火。目前我国已引进并进行了国产化,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此系统是通过两种信号来启动的,一是保护变压器的断路器跳闸和压力释放装置动作;二是温度保护和瓦斯保护动作。系统收到信号后,打开快速排油阀将压力释放,防止变压器爆炸。同时关闭油枕断流阀,使变压器本体油位下降至顶盖下方20 厘米,并将油枕内的油与本体隔离。在油排出3 秒后,氮气从变压器底部进入本体内,氮气的注入和在油中的搅拌,使得油温立刻降低到闪点之下,使火在1 分钟内熄灭。注入氮气将持续45 分钟以冷却变压器本体及顶盖,防止重燃。主变排油注氮灭火系统集报警与灭火系统于一身,可防止变压器爆炸,制造较简单,价格较低,系统维护费用较小,但需对变压器本体进行改造,一旦系统发生误动作,对整个系统和变压器的影响会很大。

在变电所内,除了配置气体灭火系统外,还需根据房间面积和规范要求配置移动式灭火器。变电所的灭火器宜按中级危险和B 类火灾危险场所配置,扑救B 类火灾的灭火器类型有:

干粉灭火器;(国家标准中仅含碳酸氢钠和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卤代烷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宜配置操作方法相同的灭火器,以在灭火时避免混乱,且便于训练和维修。不同种类灭火器应能相容,即要求灭火器充装的灭火剂在同时或先后灭火时,不应产生相互破坏而导致不利灭火的反作用。灭火器设置位置应明显,便于取用和不影响安全疏散。

可见,变电站内可采用的灭火系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系统目前正在发展完善之中。为此,设计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做好经济技术评价,选择可靠、经济、管理维护简单的系统,

保障变电所的安全运行

三:防火封堵系统

防火封堵系统有防火门、防火阀、防火隔板、防火堵料和防火涂料。封堵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火灾顺电缆或建筑物通道燃

烧,阻止火势蔓延。

防火门是在建筑物中,能不同程度阻止火灾蔓延或延缓火灾蔓延的门,设置在为达到防火分区的目的而设置的分隔设施—防火墙上。防火阀用于变压器室的通风窗口,它与报警装置联动,在确认火灾后,将在灭火系统启动前关闭通风窗。此外变电所内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电缆接头处、电缆夹层之间及长度超过100 米的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均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阻燃或分隔措施。如采用阻火墙,电缆沟阻火墙可用有机堵料、无机堵料、阻火包等防火阻燃材料构筑,电缆可涂刷防火涂料或缠绕防火包带,对重要部位电缆安装防火槽盒保护。

总之,变电所的消防系统是一个立体的综合性系统。以上各方面并不能包含消防系统设计的全部内容,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从总平面布置、电气设备选型开始,就始终要将消防设计贯穿其中,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采暖空调等各个专业要协同配合,共同努力,全面考虑,力求使得变电所消防系统设计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为日后变电所的安全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oc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2020年4月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本文关键词: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研究,设计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本文简介: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现状当前,大多数的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状况如下。(1)学生无法及时准确选题选题初期的大多数学生不能在前期及时、清晰且全面的了解导师的课题研究方向,也不能准确的选择合适的题目,导致了学生在选题时仅考虑到个人兴趣,盲目的进行选题,未根据自己个人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些学生可能会错失选题的时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本文内容: 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现状 当前,大多数的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状况如下。(1)学生无法及时准确选题选题初期的大多数学生不能在前期及时、清晰且全面的了解导师的课题研究方向,也不能准确的选择合适的题目,导致了学生在选题时仅考虑到个人兴趣,盲目的进行选题,未根据自己个人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些学生可能会错失选题的时间和机会。(2)论文各阶段需要提交大量文件,师生无法及时交流首先,学生必须先提交论

文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同意开题后,方可继续完成论文。然后,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将完成论文的阶段性成果提交给导师,方便导师及时了解学生论文完成的进度,以便导师督促学生及时完成论文。如今,很多大学的论文指导方式仍旧以纸质文件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一会导致资源浪费,也会由于时间和空间限制,导致沟通不畅。(3)统计论文选题工作复杂在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其中,有很多重复的工作量,处于管理工作的各级人员需要统计学生选题状况、毕业论文完成状态以及答辩成绩等信息,在这样大量的工作状态下,就会产生失误。而毕业论文对于学生来也十分重要,关系能否毕业问题,责任巨大,不容有失。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意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最大优势就是学生可以远程在陷上选题,将复杂的工作流程简单化,也会减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中不必要的压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功能。(1)缩短毕业论文题目审核时间审核毕业论文题目是为了防止出现选题过大、不切实际或与专业特点不相关的现象。各教学单位在前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审核已提交的论文题目,若论文题目不合条例,审核不通过,需要单位给指导教师反馈是否通过的信息,之后审核过的信息,需要由教师通知给学生,学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兴趣选择毕设题目,督促学生积极与指导教师沟通。通过系统可以在线随时随地审核,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分析

10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02T14:37:48.4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作者:严庆龙 [导读] 摘要: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电力系统运行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采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对各部分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测和管理,有效的提高了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推动了电力系统的发展。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市纳溪供电分公司) 摘要: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电力系统运行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采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对各部分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测和管理,有效的提高了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推动了电力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探究 1、10kV配网自动化中配电系统设计分析 1.1配电网主站 在10kV配网自动化中,配电网主站是其中较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其一般负责电网运行动态监测、配电网数据采集、人机交互、远距离电网控制、事故图形显示、故障处理顺序记录、电网数据采集、防止失误造成的闭锁、电网信息表格打印、故障报警、故障重播、配电通信网络工况监视、在线对配电终端管理等功能,而且还能够实现与生产管理系统、高级别电网协调自动化系统相关GIS平台进行连接,有效的构建了配电网拓扑模型,实现了对10kV配网网运行状态的分析。 1.2配网子站系统 主要分为监控功能型和通信汇集型子站。监控功能型子站一般负责对辖区内所涉及到的配电终端数据进行采集、处理、控制和应用;通信汇集型子站主要负责对辖区内所涉及到的配电终端的的相关数据进行汇集、处理、转发。实际上,通信汇集型子站所具有的功能包括:终端数据的处理、汇集与转发;终端通信异常的有效检测和上报;远程通信;远程维护和自诊断。而监控功能型子站所具有的功能包括:通信汇集型子站的所有功能;对所辖区域内出现的配电线路故障进行自动判断、隔离,并确保非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 1.3配电终端 在10kV配网自动化中配电系统中,配电终端一般在电网开关、变电站、变压器、环网柜、配电工作、柱上开关、配电线路等环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站所终端(DTU)、馈线终端(FTU)、故障指示器、配变终端(TTU)等部分。另外,10kV配网自动化中的配电终端所具备的主要作用是借助自动化综合装置、远动装置(RTU)、重合闸控制器等来进行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电终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借助模块设计可以提高其扩展性能;对电网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对故障进行记录、故障设备的诊断维护、实时通讯等功能。 1.4通信系统 10kV配网自动化中所采用的通信方案主要包括主站对现场单元、主站对子站、子站对现场单元、子站之间、现场单元之间的通行。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多的10kV配网自动化通行方案一般是主站对子站、主站对现场单元。在10kV配网自动化中,通信系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部分,由于使用条件不同、区域不同,可以选择的通信方案就不同,常见的通信方案有:光纤、有线电缆、电力载波、微波等。但实际上,借助混合通信方案是较为实际的。 2、10kV配网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 2.1过于追求片面,对核心功能和价值给予忽视。为了更好的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只构建了较为理想的网架系统,但是缺乏统一细致的规划,从而导致后期的应用效果不理想。对故障的处理和恢复功能追求较为狭隘,无法得到有效的推广。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只能对少数馈线的自动化给予解决,无法保证使用方的基本利益。当配网处于负荷高度集中状态时,会导致其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对其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2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中的技术问题。常见的技术问题有网络平台及通信方式的选择问题、系统及设备的可靠性问题、操作电源和控制电源的提取问题等。实际上,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对站端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较为恶劣的运行环境,从而电子设备极易受到破损,10kV开关操作电源和控制电源具有较大的提取难度。10kV配网自动化一般采用了多种通信方式,致使其具有较低的通信可靠性。 2.310kV配网自动化设计与建设问题。(1)在进行配网自动化设计选择过程中,往往是根据专业的配网自动化设计公司来进行主站、设备、通信、管理模式等的选择。(2)10kV配网自动化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但是运行管理工作跟不上,工作职责不确定,导致数据维护工作薄弱,无法确保其正常的运行。 3、提高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的对策 3.110kV配网自动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设计多个部门的参与,而且投资费用比较大,所以要提前做好10kV配网自动化的设计与规划,尽可能与当地配电网的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最好分期分批实施,整体考虑。另外,还需要考虑供电局的实际需要,我国目前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最好保证技术上统一平台,配(网)调(度)统一设计、经济上节约资金、管理上易于维护,从而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3.2在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对于户外环境下运行的配电线路设备,需要提高配电终端设备、开关设备等的质量要求,同时还需要认真考虑低温和高温工作、雷击过电压、风沙、振动、雨淋和潮湿、腐蚀、电磁干扰等所产生的影响。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开关的外绝缘材料、元器件的筛选等也要对其性价比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3.3在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中,要保证站端设备的远方控制频率高于输电网自动化系统,此时就要求10kV配网自动化中所采用的站端设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实施配网自动化后,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其工作效率,而且还能使工作人员对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有个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为供电企业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10kV配网自动化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针对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配电运行的安全可靠

毕业论文---建筑消防系统论文

建筑的消防系统 摘要:建筑物的消防系统与人们的私人财产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我们只有拥有合理的、规范的消防措施以及消防意识才能保证我们的城市家园更加美好漂亮,以及给社会国家带来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消防标准、消火栓、报警系统、消防设备。 自从学习建筑设备这门课程以来我深感到它的重要性,有时候它与我们的人身财产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我从《室外给、排水组成》、《建筑采暖系统的分类》、《建筑通风的基本原理》、《建筑房排烟设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建筑的消防系统》这6个题目中选取了《建筑的消防系统》,并且阐述了建筑消防标准和规范报警系统的相关观点,我们只有在建筑房屋的时候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和标准,才能保证我们每一个人的人身财产与生命安全,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它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促进建筑物正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建筑物的装修用料和方式也越趋多样化,并随着用电负荷及煤气耗量的加大,对建筑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筑消防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 一、建筑物消防系统的标准及规范 目前我国与建筑电气消防有关的设计规范主要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前两部是国家标准,后者是国家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三部规范对建筑中一、二类建

筑的划分以及对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置与要求总体来讲是一致的,但从各自不同角度三部规范也各有侧重,有所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国标是带有强制性的,必须严格遵守,部标或行业标准应服从国标。 1、设计依据 建筑物消防设计的依据是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系统设计规范、设备制造标准、安装施工验收规范及行政管理法规等五大方面的消防法规,并注意了解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中的正面词:"必须"、"应"、"宜"、"可"和反面词:"严禁"、"不应"、"不得"、"不宜"的含义。 要结合建筑物的功能、用途及属于哪级保护对象和消防等级,并认真执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的宽严程度及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审批意见。 2、火灾报警系统基本形式的划分 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具体设计对象来确定,在做规划设计方案时,应首先必须搞清楚设计对象的建筑形式、规模、分类、建筑个体的分布等诸多因素,再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 二、消防设备布置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敞开或封闭楼梯间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并每隔2~3层设置一个火灾探测器。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和通道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特别是前室与电梯竖井、疏散楼梯间及通道相通,在发生火灾时烟气更容易聚集或流过,是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故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对于一般电梯前室虽然不是人员疏散必经之地,但该前室与电梯竖井相通,也是在发生火灾时烟气容易聚集或流过,宜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 电缆竖井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一则是恐怕竖井形成拔烟火的通道;二则是恐怕发生火灾时火势沿电缆延燃。为防止竖井形成拔烟火的通道及防止发生火灾时火势沿电缆延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民用建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设计(报告)

1 前言变电站是电力网中线路的连接点,承担变换电压、变换功率和汇集、分配电能的作用,它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然而一个变电站运行情况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其二次设备的工作性能。现有的变电站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常规变电站;一种是部分实现微机管理、具有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变电站:再有另一种就是全面微机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对于常规变电站其致命弱点即不具有自诊断能力、故障记录分析、能力和资源共享能力,对二次系统本身的故障无法检测,也不能全面记录和分析运行参数和故障信息。而全面微机化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是以微机化的二次设备取代了传统使用的分立式设备。集继电保护、控制、监测及远动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设备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使变电站的设计简捷、布局紧凑,实现了变电站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系统二次接线简单,减少了二次设备占地面积,使变电站二次设备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1.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概论 1.1.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基本概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即利用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代替常规的测量和监视仪表,代替常规控制屏、中央信号系统和远动屏,用微机保护代替常规的继电保护屏,改变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不能与外界通信的缺陷。因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采集到比较齐全的数据和信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和逻辑判断功能,可方便地监视和控制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和操作。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特征。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出现是电网运行管理中的一次变革。它为变电站实现小型化、智能化、扩大监控范围以及为变电站的安全、可靠、合理、经济运行提供了数据采集及监控支持,同时为实现高水平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打下了基础。此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也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基础,只有通过厂站自动化装置和系统向调度自动化系统提供电网中各个变电站完整可靠的信息,调度控制中心才可能了解和掌握整个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和变电站设备工况,也才能对

(完整版)个人博客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编号: 审定成绩:先锋软件学院2011届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个人博客系统 分院:软件工程分院 学生姓名:________ 印聪___________ _ __ 专业:软件设计与开发 班级:0805 学号: 指导教师:魏伟华

填表时间:2011年6月

先锋软件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查表 学生姓名印聪专业软件设计与开发学号 导师姓名魏伟华职称导师每周指导次数每次:小时题目名称个人博客系统 作息时间上午8时~ 12 时下午 1时~ 5 时 晚间 6时~ 9 时 个人精力实际投入日均工 作小时 10 周均工 作小时 缺席天数出勤率%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已完成主要内容% 待完成主要内容% 自己写好自己写好

存在问题 自己写好 工作措施 指导教师(签字):日期:年月日

(上面要不要空行啊?)摘要 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动态网页技术也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应用ASP动态网页技术开发博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博客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发表文章、浏览文章等功能,用户通过Internet可以发表一些自己撰写的文章以和其他网友进行交流。博客系统主要实现了文章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是打破传统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方式的新尝试。 本系统的开发设计实现采用ASP技术,系统后台使用Microsoft的Access 2000数据库,并通过使用ODBC技术访问。 本文对博客系统进行整体分析,明确了系统的可行性和用户需求;根据模块化原理,规划设计了系统功能模块;在数据库设计部分,详细说明了系统数据库的结构和数据库的完整性、安全性措施;程序设计则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提出系统的程序设计思路,对前台与后台功能的程序实现进行了详细论述;系统测试部分,具体分析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实现系统功能。最后,对系统作以客观、全面的评价,并对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博客;ASP ;Access 2000 ;ODBC

机械厂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_简洁范本

某机械厂一次设计 摘要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机械厂供电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变电所。变电所主接线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灵活和经济运行。 本设计在给定机械厂具体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变电所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步骤,完成了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本设计中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来补偿无功功率,以减少供电系统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同时提高了供电电压的质量。此机械厂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包括:负荷的计算及无功功率的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型式的确定;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进出线的选择;短路计算和开关设备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绘制变电所一次系统图。 关键词:电能;变电所;一次系统。

目录 1 前言 0 1.1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原则 (1) 2 负荷计算及电容补偿 (4) 2.1 负荷计算的定义 (4) 2.2 负荷计算 (4) 2.2.1 负荷计算的方法 (4) 2.2.2 负荷统计计算 (5) 2.3 电容补偿 (7) 3 负荷计算及电容补偿 (9) 3.1 主变压器台数选择 (9) 3.2 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9) 3.3 主接线方案确定 (10) 3.3.1 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10) 3.3.2 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10) 3.3.3 工厂变电所常见的主接线方案 (11) 3.3.4 确定主接线方案 (11) 3.4 无功功率补偿修定 (13) 4 高低压开关设备选择 (15) 4.1 短路电流的计算 (15) 4.1.1 短路的定义 (15) 4.1.2 短路计算的目的 (15) 4.1.3 短路计算的方法 (15) 4.1.4 本设计采用标幺制法进行短路计算 (15) 4.2 变电站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1) 4.2.1 一次设备选择与校验的条件 (21) 4.2.2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22) 4.2.3 按短路条件校验 (22) 4.2.4 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3) 4.2.5 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5) 4.3 高低压母线的选择 (26) 5 变电所进出线和低压电缆选择 (29)

应急灯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 近年来,大型公建越来越多,尤其是人员较为密积的酒店、商场、写字楼,在紧急状况下的人员疏散是一个很现实和重要的问题,这对应急照明系统的合理设置提出了新的问题。 应急照明包括以下几种: (1)正常照明失效时,为继续工作(或暂时继续工作)而设的备用照明 (2)为使人员在火灾情况下,能从室内安全撤离至室外(或某一安全地区)而设置的疏散照明; (3)正常照明突然中断,为确保处于潜在危险的人员安全而设置的安全照明。 就其功能而言,应急照明是十分重要的,它涉及到人身安全的问题,所以应急照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是其可靠性的关键。 本应急灯由市电和后备电池供电,能在停电之后自动点亮一段时间,适合农村或经常停电的地区作为应急照明之用。在市电正常时,应急灯熄灭,市电经整流,滤波后对后备电池供电。当夜晚市电突然中断时,应急灯启动。 【关键词】应急灯; 整流滤波; 逆变器。

In recent years, large-scale male constructed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particularly the personnel denser product's hotel, the market, the office, under panic stations' personnel dispersal were one very realistic and the important question, this asked the new question to the emergency lighting system's reasonable establishment. Emergency lighting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everal kinds: (1) Normal illumination expiration, is continues to work (or continues the emergency lighting which temporarily work) supposes (2) To cause the personnel in the fire situation, can from the indoor safe evacuation the dispersal illumination which establishes to outdoor (or some security area); (3) The normal illumination sudden stop, to guarantee that is in safety lighting which the potential hazard the personal security establishes. Speaking of its function, the emergency lighting is very important, it involves to the personal safety question, therefore the emergency lighting system design's rationality is its reliable key. This emergency light by the city electricity and the reserve battery power supply, can after the power cut lightens period of time automatically, suits the area which the countryside or cuts power frequently to take emergency lighting. Is normal when the city electricity, the emergency light extinguishes, the city electricity passes through the rectification, after the filter constant voltage, to reserve battery power supply. That night when afternoon market electricity sudden stop, the emergency light starts. 【KEYWORD】Emergency light; Rectification filter; Invertor 。

消防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010年 3 月 16 日 学生姓名冯孝辉学号 6 专业消防工程 题目名称某综合楼消防系统设计 课题来源导师提供 主要内容 1、熟悉图纸,计算建筑面积,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版》规范确定是二类建筑。 2、根据《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进行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首先确定消火栓保护半径进而确定系统的布置方案。再依立体图画出平面原理图进行水力计算进而进行设备选型。 3、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以及《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GB 50015-2003》 进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首先是确定建筑物危险等级进而根据具体规范进行喷头布置。再依据面积法进行水力计算,验证校核,并最终确定管道、泵的选型。 4、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先确定灭火器配置场所和火灾种类,再确定灭火器的设置点数、位置和规格。因为,本工程设有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以灭火器可以根据规范要求适当减少配置。 采取的主要技术路线或方法 一、确定建筑物消防给水系统 该水系统的设计用水量应考虑该城市的市政供水。 设计用水量由下列各项组成: 1、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设计用水量为以上两系统用水量之和;确定消防水箱是应考虑市政补水的影响;确定高位水箱时应符合规定。 (一)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1、分类 a、按服务范围分为独立的室内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

的室内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b、按建筑高度分为一次供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分区供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此建筑用临时高压、一次供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2、组成 室内消火栓系统由水枪,水带,消火栓,消防管道和水源组成,当室外管网水压不能满足室内消防要求时,还应设置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和消防水箱。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分类 根据喷头形式不同,分为闭式和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两大类。 2、组成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喷头、探测器、管网系统、报警阀(湿式或者干式)、喷淋泵、高位水箱等组成。 该工程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室外消防水池和高位水箱的综合给水系统。 二、消防给水方式的选择 城市市政管网必须常年有足够的消防用水量,必须能满足室内最不利点灭火设备的水压要求。市政管网不允许室内消防水泵从室外给水管网直接吸水,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进入消防水池,再由消防水泵加压送到室内消火栓系统。 (一)消火栓消防给水方式 a、并联供水方式:适用于分区数在3个分区以下,且允许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中。 b、串联供水方式适用于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中。 C、减压供水方式可减少水泵数量,减少泵房面积。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供水方式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内压力不应大于,但考虑到系统管网安装在吊顶内适当降低管网工作压力可减少维修工作量和避免发生渗漏。竖向分区压力控制在—左右。其供水方式分直接供水和水泵水箱加压供水。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1.1.2 研究现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如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研究单位和产品也越来越多,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北京四方公司的CSC 2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的BSJ2200计算机监控系统,南京南瑞继电保护电气有限公司的RCS一9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电南自PS 6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武汉国测GCSIA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许继电气公司的CBZ一8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瑞典ABB的MicroSCADA自动化系统等。现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站内间隔层设备(包括微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测控、直流系统等)以互联的方式与主机实现数据交换与处理,从而构成一种服务于电网安全与监测控制,全分散、全数字化和可操作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系统站控层用的软件工具是瑞典ABB公司开发的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MicroSCADA和COM500,COM500作为前置机,它是整个系统数据采集的核心,MicroSCADA用于后台监控;间隔层测控装置用的主要是芬兰ABB公司生产的是REF54_系列和瑞典ABB公司生产的REC561等自动化产品,远动装置用的是浙江创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CWCOM200。

(完整版)个人博客系统毕业设计论文40121149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摘要 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 动态网页技术也应运而生 本文介绍了应用ASP动态网页技术开发博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博客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发表文章、浏览文章等功能 用户通过Internet可以发表一些自己撰写的文章以和其他网友进行交流 博客系统主要实现了文章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是打破传统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方式的新尝试 本系统的开发设计实现采用ASP技术 系统后台使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 并通过使用ODBC技术访问 本文对博客系统进行整体分析 明确了系统的可行性和用户需求;根据模块化原理 规划设计了系统功能模块;在数据库设计部分 详细说明了系统数据库的结构和数据库的完整性、安全性措施;程序设计则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提出系统的程序设计思路 对前台与后台功能的程序实现进行了详细论述;系统测试部分 具体分析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实现系统功能 最后 对系统作以客观、全面的评价 并对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博客ASP SQL Server 2008 ODBC 目录 1 系统概述 3 1.1项目背景3 1.2系统开发的意义 4 1.2.1发布想法 4 1.2.2博客的用途4 1.3 系统开发的目标 5 1.3.1任何拥有博客的人都可以做到5 1.3.2 访问博客系统的人 可以做到 5 1.4系统概述5 1.5 系统的开发方法 6 2 系统分析8 2.1 可行性分析8 2.2 需求分析8 2.2.1 管理员登录8 2.2.2 文章管理9

2.2.3 系统信息管理9 2.3 系统的主要技术分析9 2.3.1 ASP技术概论9 2.3.2 ASP工作原理10 2.3.3 ODBC技术10 2.3.4 硬件设备及操作系统11 2.3.5 系统开发平台11 2.4 数据分析11 2.5 数据流图12 3 数据库设计13 3.1 数据库技术概述13 3.2 数据库选择13 3.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13 3.4 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15 3. 4.1 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15 3.4.2 数据库的安全性16 4 系统设计17 4.1系统总体设计17 4.2公用模块的编写17 4.2.1数据库连接文件17 4.2.2用户登录和注销17 4.3客户界面的设计与实现17 4.3.1 界面头设计17 4.3.2 界面尾设计18 4.3.3首页设计与实现18

变电所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前言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发展。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更加密切。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产业,必须加快建设。只有电力工业先行,国民经济才能以更高、更快的建设速度良性向前发展。 变电所作为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交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它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就成为变电所设计的关键问题。设计中要把以上诸多因素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综合平衡后才能最后确定方案。 本设计是以毕业设计任务书为依据,结合电力工业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进行了设计。设计中对主接线方案进行了论证,确定了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并进行了短路电流计算;依据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对设备进行了校验和选择,对室内外配电装置和防雷接地进行了设计,并配有图纸。 在设计过程中,盛四清老师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和热情帮助,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和建议使设计工作顺利圆满地完成,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但由于时间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和修改。

第一章 原始资料分析 1.1 原始数据 上一级变电所220kV 进线4回,归算至220kV 母线的系统短路电抗为0.05,基准电压取平均电压,基准功率取100MVA. 1.2 负荷情况 1、110kV 侧:最大负荷240MW, 最小负荷180MW ,架空出线6回 cos 0.90θ= max 5500T h = 2、10kV 侧: 最大负荷 20MW ,最小负荷12MW, 出线10回 cos 0.85θ= max 5000T h = 1.3 系统情况 1、220kV 母线电压满足常调压要求; 2、220kV 母线短路电流标幺值为20(100B S MVA =) 3、110kV 母线短路电流标幺值为12(100B S MVA =) 4、10kV 线路对端无电源 1.4 环境条件 1、最高温度400C ,最低温度025C -,年平均温度200C 2、土壤电阻率 400r <欧·米 3、当地雷爆日 35日/年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论文是针对龙华里和顺园旧楼改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对高层建筑的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一些学习心得。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促使建筑物正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高层建筑的特点决定其火灾的危险性和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性,一套完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们生命财产的有利保障,是能否快速准确地发现火情,把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消防设计,论述了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除了这一大系统中所包括的编码感温探测器、编码感烟探测器、火灾紧急报警电话、地址式报警按钮、报警指示灯、手动报警按钮等外,水流指示器、带监视信号的检修阀、防火卷帘门等。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火灾探测器;高层建筑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just for the Automatic Fire Alarming System of The Building of rebuild of Long hua li he shun yuan. Along with the quick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continuous increasing of the people’s life level, the city is increasingly nervous with the ground, urging the buildings just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high and density. Th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buildings decides the risk of fire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automatic fire alarming system. A set of integrity automatic fire alarming system is the beneficial guarantee of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when a high building fire occurs and it’s the key of if people can discover the fire quickly and accurately to put it out at the embryotic place of the appearance of fire. The project design for fire protection that mainly was consisted autoalarm of fire and fire control link the system. Add to designing the code temperature sensing detector that includes in these two major systems, the sense cigarette detector of the code , urgent alarm call of fire , address type alarm button , warning indicator lamp , manual alarm button , for instance: Rivers indicator,overhaul valve of monitoring signal, fire prevention rolling screen door etc. Keywords : Automatic fire alarming system; detection devices of automatic fire alarming system; risk; high buildings

消防工程毕业设计厂房仓库(校级优秀)

摘要 消 防 工 程 毕 业 设 计 作者:陆序勇2018.06.05

ABSTRACT 生产车间水灭火系统及防排烟系统 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针对第5号生产车间进行消防系统设计,主要设计内容包括:建筑防火设计,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防排烟系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第五号生产车间是多层厂房与仓库贴邻建造的建筑,火灾危险类别分别为丙类厂房和丙2类仓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二级。 第五号生产车间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充实水柱为13m,消火栓布置方式为多排布置,两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位置,设计流量为25 L/s,选用XBD5.0/25-150L型消防泵,一用一备,设置2个水泵接合器。 第五号生产车间厂房部分二层采用消防炮灭火系统,消防炮灭火装置设计流量为30L/s,采用型号为ZDMS0.8/30S-A-YA水炮,采用复式火灾探测器,型号为JTG-ZHF-YA001。 第五号生产车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控制中心火灾报警系统,按建筑性质采用JTY-LZ-ZM991感烟探测器安装,安装方式均为吸顶安装。 关键词:生产车间室内消火栓系统消防炮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目录 1前言 (1) 1.1工程概况 (1) 1.2多层厂房、仓库的主要特点 (1) 1.2.1多层厂房的特点 (1) 1.2.2多层仓库的特点 (1) 1.3设计内容 (1) 1.4设计规范依据 (2) 2建筑防火设计 (3) 2.1建筑的分类与耐火等级 (3) 2.2平面布置 (3) 2.2.1休息室办公室的布置 (3) 2.2.3变配电站的布置 (4) 2.2.4消防设备用房的布置 (4) 2.3防火分区划分 (4) 2.3.1防火分区划分的依据 (4) 2.3.2首层厂房的防火分区划分 (5) 2.3.3首层库房的防火分区划分 (5) 2.3.4二层厂房的防火分区划分 (5) 2.3.5二层库房的防火分区划分 (5) 2.4安全疏散 (6) 2.4.1疏散距离的设置 (6) 2.4.2安全出口的设置 (7) 2.4.3疏散宽度 (7) 3室内消火栓系统 (8) 3.1室内消火栓系统概述 (8) 3.1.1室内消火栓箱及其组件的配置 (8) 3.1.2室内外消火栓的布置 (8) 3.1.3室内消火栓栓口设置 (8) 3.2室内消火栓系统布置方案 (8) 3.2.1选定消火栓、水带、水枪的型号 (8) 3.2.2确定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和水枪设计流量 (9) 3.2.3计算消火栓的保护半径 (9)

变电所一次系统最佳方案的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变电所一次系统最佳方案的设计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 I - 一、设计要求 35KV 变电所简图如图所示,双电源供电,变电所为降压变电站,两台变压器,双回路进线, 引出多条出线 各元件参数为: 发电机:30N S MV A =?,''0.186d X =, cos 0.8?=; 变压器:12NT S MV A =?,额定电压:35/10.5kV ,%7.5K U = ,010P KW ?=, 50K P KW ?=,0%1I =,允许过载倍数:1.1; 线路L1:单位长度电抗0.4/X km =Ω,120L km =,25L km = ; 负载:''0.3l X =,10NL S MV A =? 。 1.设计35kV 降压变电所的的主接线方案(无需经济性比较) 2.选择35kV 侧和10kV 侧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型号 二、设计方案 变电所一次接线系统中所用设备最多的是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为此一次系统方案 设计中主要以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等设备和一次接线方式的选择为主,分析一次系统的最佳方案确定。 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根据电能生产、转换和分配等各环节的需要,配置了各种电气设备 及一次接线系统。不同类别的电气设备承担的任务和工作条件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具体选择方法也不相同。但是,为了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在选择时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即正常运行条件下选择,以短路条件校验其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对于断路器、熔断器等还要校验其开断电流的能力。本次设计步骤如下: 1.按照题目要求,分析变压器两端接线特点,根据各种主接线的适应范围,参照《中华人民共国国家标准35kV ~110kV 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初步拟定主接线方案,然后从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操作简单程度及扩建简单程度等方面比较各种主接线方案,选择决定最终方案。 2.通过负荷容量及变压器参数计算变压器两端最大电流。 3.根据变压器两侧电压等级,及流过两侧线路的最大电流在正常状态下初步选定选择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型号。 4.通过计算电力系统各元件标幺值计算最大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两端短路次暂态电流及短路冲 击电流,以用于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校验。 5.对于变压器两侧的断路器,最大运行方式下短路时,流过的短路电流最大,计算此时的短路电流和冲击电流,以校验热稳定性,动稳定性,开断能力。 6.校验隔离开关的热稳定性,动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