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收稿日期:2001-12-04

作者简介:高强(1966-)男,陕西绥德人,青岛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高 强

(青岛海洋大学经贸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日本、美国城市化都经历了农业、农村为主,初始启动,加速成长,稳定发展等阶段。两国快速的城市化既与其工业化、技术革命有关,也与其在农工关系、内外力作用、区域发展、工业布局等方面采取的政策有关。通过美国、日本城市化比较,可以看出城市化是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各方努力,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推动城市化快速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2)03-0041-06 一、日本城市化

(一)日本城市化的阶段性

日本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起来的,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其城市化经历了四个阶段:1、农业、农村为主的阶段。明治维新前,日本还是一农业国,1868年,第一产业人数占日本就业人数的87.9%,第二产业只占4.1%。2、逐渐转变为城市化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人口和经济向城市区域集中。1920年,全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为18%,1940年为35%,1875-1939年期间农业劳动力年平均转移量为3.5万人,处于一种较低的转移水平。之后,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大量劳动力被安排在农村,1950年城市化率为37%。3、快速城市化阶段。从1950年到1957年城市化水平从37%上升到

76%,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1956—1973年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18年中工业生产增长8.6倍,平均每年增长13.6%,农业劳动力平均转移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每年转移42.9万,年平均转移递增率为3.6%。4、稳定城市化阶段。这一阶段城市人口达到饱和状态,1996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为78%,仅比20年前高出2个百分点,人们开始从三大都市区向外迁移。近年来,由于不少城市居民迁入房价低廉、环境优美的农村地区,使农村地区中农业人口与非农人口混居的现象变得十分普遍。

(二)特点

1、高度集中城市化模式。日本城市化是一种人口从农村及小城镇地区向太平洋沿岸城市移动的过程,日本三大都市中心分别是东京、大阪、名

古屋。东京是最大的都市区,目前1.26亿日本人口中的25%生活在东京的23个行政区及其周围,1998年三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 8%。集中性还表现在城市国土空间分布上的高度集中。日本的十大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而且七个分布在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

2、日本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日本自六十年代初推行工业化政策以来,由于城市商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农户转移速度加快,农户人口急剧减少。据统计,1960年日本农户为606万户,1975年减至495万户。工业化快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农民到城市就业,1965年日本第二产业增加值占47.9%,非农就业比重为75.3%,城市化达68.1%,二、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日本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也与日本工业的特点有关。日本轻重工业之间关系比较协调,轻工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一直大大低于重工业,吸纳了工业化过程中大量从第一产业转移出的劳动力,而重工业则始终保持高技术密集性,比较劳动生产率高,技术进步快,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

日本工业的另一特点是中小企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日本城市中最早能吸收劳动力的是一些技术要求不很高的小企业。据统计,日本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城市化大发展期间,中小企业发展很快,1954年,日本共有328.15万个中小企业,从业人数1477.58万人,到1971年,中小企业发展到508万个,从业人数达到3040万人,从业人员增加了1倍多。

3、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相结合的城市化。影响城市化的因素有区域本身所固有的因素和来自区外的因素,内力因素主要包括科技进步、工业化、地理位置等,外力因素包括国外资金和技术的流入,国际分工状况和国际市场发育程度等。日本城市化不仅得益于自身努力,外部因素对其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日本城市化急剧推进的50、60年代,正是国际环境有利于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时期。外贸及技术的引进加快了日本城市化的进程。1950—1970年日本共引进外资126亿美元,向国外借款67亿美元,另外还有证券投资59亿美元 。尽管在日本经济发展中,以本国资本为主,外资占的比重较少,但由于外资主要集中在电子、钢铁、公路、铁路、机械、石油、化工和海运业等基础生产部门,这对推动日本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直接动力。而且在战后,日本国内资金严重不足,50年代引进的28.5亿美元的外资对日本经济的起飞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战以后,日本在购买国外先进技术方面始终走在前列,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和改造国外技术,成为日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大动力,据统计,1950—1973年,日本共引进技术21863项,累计金额43.56亿美元,其中50年代平均引进技术233项,60年代平均引进数猛增到1090项,1970—1973年间,平均每年引进2157项,技术引进带动了日本的技术革命。

4、农业、农村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日本50、60年代人口转移是以向城市转移为主,农村地区向大都市地区的人口转移始终占日本国内人口转移总量的1/3以上。1958—1960年,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业劳动力每年为68.6万人,其中有41.1万人流入城市,占59.5%,而流入农村非农产业的仅有27.6万,占40.1%,结果造成农村人口稀疏、产业衰退、社会设施奇缺、文化水平落后。为使农户有时间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日本设法提高机械化程度。1960年日本用于农业机械的支出为841亿日元,1975年增加到9685亿日元,增长了10倍多,70年代中期已基本实现了从耕作、插秧到收获的全面机械化。 机械化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化,但片面适应城市化也给农

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第一,使农业生产费用大增。1950年每一农户平均农业经营年投入仅为4.6万日元,1987年达到171.4万日元,比1950年扩大36倍还多。第二,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土地占用及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粮食产量及自给率大大降低。日本从1940年农业用地面积开始减少,到90年代损失了52%的农田,粮食产量从最高产量减少了33%,结果粮食主要依靠进口, 1993年日本进口了77%的粮食。

(三)政府在城市化方面的政策措施

1、工业布局政策及措施。日本虽然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对工业发展和城市时空布局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明治时代开始,中央政府就建立了国家工业企业作“导航工厂”,后虽转为私营,但政府一直提供补助、保护措施和税收优惠。二次大战后,政府为工业的重建提供重要的投资基金,特别重要的是50年代和60年代,为保证经济部门优先增长,在工业建设用地、工业区的准备、工业用水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技术帮助等多方面,中央、地方两级政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支持和帮助,政府发展经济的精力始终放在出口行业上,外向化的经济战略使产业向沿海城市高度集中。

2、用法律手段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日本在城市化中后期注意到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制定了大量法律促进农村发展,如在扶持山区农村及人口过疏地区经济健康发展方面的法律包括《过疏地区活跃法特别措施法》、《半岛振兴法》、《山区振兴法》、《大雪地区对策特别措施法》及《离岛振兴法》。确保劳动力充分就业及向农村地区引进工商产业的法律主要包括《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新事业创新促进法》及《关于促进地方中心小都市地区建设及产业业务设施重新布局的法律》等。在政策引导下,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单一农户居住的区域,而成为专业户、兼业农户、非农户混居的社区。农业不再是农村的支配产业,1980年日本农村从事第三产业的比率高达42%,大大超过从事农业的比率(24%)。尤其是地方小都市得到了较快发展,人口在1-10万左右。

3、加大对农村投入,促进城乡一体化。日本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对农村的投资,农村城镇化水平高是政府大量投资的结果。日本对农村投资的方式及渠道较多,中央政府主要对建设项目进行财政拨款及贷款,地方政府除财政拨款外,还可发行地方债券,用于公共设施的建设。日本政府对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很大,1998年为10840亿日元, 1999年增至10910亿日元。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强了城镇、城乡间联系,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可能,而农村发展也为城市产业和人口的扩散开辟了道路。

二、美国城市化

(一)美国城市化进程

美国城市化同技术革命关系密切,尤其是交通运输技术发展对城市化发展及布局影响很大,根据交通发展与城市化演变情况可把美国城市化划分为四个阶段:

1、初始阶段(1880年前,步行马车时代)。1790-1830年马力、畜力、风力、帆船是最重要的动力和运输手段,此时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城市人口比例很低,1800年只有6.1%。19世纪初城市人口流量较小,信息和人的运动速度一样,城市半径一般不超过一到二英里。19世纪中期,美国广泛引进欧洲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大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尤其是蒸汽机的革命,使交通运输技术发生了新飞跃,对美国西部开发和中小制造业、采矿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城镇人口由1830年的8.8%上升到1870年的25.7%。1790年只有5个城市人口超过1万人,到1870年168个城镇人口超过1万,15个城市人口超过10万。

2、加速阶段(1880—1920年,有轨电车时代)。1880年以后,新技术使垂直和水平运输更容

易,第一台电梯在纽约办公大楼安装,电梯使得所有楼层房租相等,大大提高了市区中央土地的价值,从那时起大量高层楼房拔地而起,给城镇增加了新的景观。与此同时,城镇向外扩张,出现了中央商务区、工薪阶层区、贫民区以及繁荣的郊区圈。有轨电车和高架铁路使城镇的半径扩展到10英里以上。连接全国各个城镇的铁路网也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交通发展大大刺激了工业革命, 1860—1914年工业部门雇佣工业人数由130万增至700万人,如果加上经理、业主,职员,工业从业人数达到820万人。 这一阶段也是美国城市化发展的迅猛时期,到1920年,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1.2%。

3、郊区化雏形阶段(1920-1950年,旅游汽车时代)。二次世界大战后,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建立起来,它几乎把所有的部分连接起来,汽车和石油业的大发展使汽车取代了火车在运输中的地位。这一时期工商业仍然向城市中心集中,中心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单个城市的向心集聚达到顶点。随着小汽车的普及,中心城市人口开始出现向郊区扩散的现象,郊区住宅不断出现,进入了城市人口的郊区化时代。1950年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的产值占95%左右,非农劳动力占87%左右,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上升,超过50%,城市化水平达到64%。

4、城乡一体化阶段(1950-,超速干道时期)。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交通、通讯的革命,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分散化。第三产业的崛起,制造工业的衰落,产业活动及就业活动的郊区化,导致经济活动和人口持续不断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和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迁移和扩散,郊区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许多城市经历着明显的人口流失,例如,1980年美国人口普查表明,在像圣路易斯、布法罗、底特律之类的大城市社区,十年内人口流失了20%。农村发展速度,自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第一次超过了城市,许多企业从城市流向乡村。对许多工商企业来说,乡村的吸引力包括低经营成本、低劳动力成本、无工会的环境、地方和州的金融刺激和一种强调对工作道德的信奉。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很快,1990年农业就业份额不超过20%,非农制造业和服务业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乡村和城市的生活方式正在融合,经济上的差别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二)城市化促进因素

除了经济发展与交通革命外,以下因素在美国城市化过程中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农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条件。不象欧洲和日本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出现了衰退,美国农业一直发展较快,为城镇化解决粮食、提供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首先,从人均的粮食来看,1860年人均粮食为800公斤,1870年接近1000公斤,到1920年,耕地面积从6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60万平方公里,增长了2.4倍,人口也增长了2.4倍多,人均粮食增长到1000公斤以上。1920年以后,由于集约使用土地,人均粮食进一步增长到1200公斤左右,可见,美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所需要粮食完全建立在本国农业的基础上。其次,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为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了条件。1860年实现了以畜力为动力的半机械化,1910年全面使用机械代替畜力机械,1950年后农业实现了高度机械化。1820年,美国一个农民所生产的产品仅供4个人消费;到1920年,供养人数翻了一番,而到了1972年,供养人数高达52人。第三,农业为城镇化提供了大量资金积累,美国城镇化初期资本积累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农业;二是利用外国资本。美国农业从一开始就以欧洲城市为市场,十九世纪由于商业、关税政策及交通发展进一步刺激了农产品出口,1860年棉花出口量为89347万公斤,1853

年至1863年谷物出口的平均价值为51200万美元,此后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盟国全部净进口的一半来自美国。美国作为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

2、国际移民在城市化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美国是地多人少的国家,城市化面临劳动力不足问题,国际移民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1851—1860年从欧洲到美国的移民为248.8万人,1881—1890年增长到473.7万人,1901—1910年更高达821.3万人,从1851—1919年平均每年迁入的移民为39万人 ,而同期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的年平均数为69万人,从欧洲迁入人口与其自然增长人口之比为56.5:100。在这些国际移民中,工人占近50%,专业技术人员占近25%,来自英、德、法国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冶铁、纺织、炼油和其他工业部门的知识和技术,对正处于关键时期的美国工业化起到了无可估量的意义。外来人口也是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外来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只占16%左右,绝大部分转移到了城市。

3、适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促进了城市化。美国在工业化产业选择上先消费品工业后重工业,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美国的工业化是以消费品工业中的棉纺织业开始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1860年时,工厂制度已在各个工业部门如棉毛、纺织、面粉、肉食罐头等占据了支配地位。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仅次于英国而居世界第二 。1860年后,美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工业化进入了重工业迅速发展的年代,钢铁产量及煤的开采量急剧增加,机器制造业得到极大发展。在19世纪最后三十年里,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如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电气工业、化学工业、炼铝工业等得以建立和迅速发展;工业的部门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按产值大小的次序排列,1860年名列前茅的是面粉、棉纺织、木材加工、制鞋等轻工部门,铸造和机器制造业合起来只占第三位;19世纪末排在前面的则是钢铁业、屠宰和肉类罐头业、机器制造业、木材加工业,显然钢铁业和机器制造业已分别跃升为第一位和第三位,资本品工业在工业中起着主导作用。美国这种工业化特点使农业等基础产业较快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工业发展,农工协调发展从而促进了城市化较快发展。

(三)美国城市化的新趋势及问题

90年代以来信息与知识的高度发达,使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信息产业迅速置换过去的传统产业,目前美国5000家软件公司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传统的三大产业建筑、汽车、钢铁业正在被知识经济时代的电脑、通讯、金融所改变,经济增长进入了新时代。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革命情况下,郊区化进一步发展, 1990年超过45%的美国人居住在郊区,城乡界线越来越模糊。

随着郊区化发展,边缘城市大量发展,每个大中城市周围都有几个边缘城市,边缘城市位于中心城市边缘,以第三产业为主体,人口多样化,行政上无主体,空间上无界限。但这些边缘城市并未取得经济和社会意义上的完全独立,它们与中心城市之间仍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中心城市、边缘城市、新城的发展在信息化促进下逐步网络化。中心城市与周围市镇构成局部网,国内中心城市与地方中心城市构成区域网,并通过纽约、洛杉矶、华盛顿等国际城市连接到全球,在城市网络化发展趋势下,城市化趋势变慢,并趋于平衡。

在城市郊区化、网络化的过程中,美国城市化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城市管理方面。社会冲突及巨大公共服务需求一直伴随着美国快速的城市化,政府面对着巨大的挑战。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及大量移民的涌入,使城市像拼揍的单位,有的富

裕、有的贫困、有的衰落、有的兴旺。城市经济带及区域网的形成,使经济发展及交换范围扩大,但在管理上没有相应的协调机构,政府空位或放任自流,社会冲突更为激烈。二是资源利用方面。美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城市化是以资源的高度消耗为代价的,美国土地价格和交通费用很低,加之居住分散化,大大刺激了能源的消耗。目前美国人口2.67亿,人均年消耗原油2.9吨,煤3.6吨,木材2立方米,钢材0.35吨。在能源日益短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其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很难步其后尘。

三、城市化模式比较

美国、日本工业化与城市化均比较协调,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这种产业演进的顺序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吸收农村劳动力,从而使两国的城市化速度都比较快。从区域城市化来看,美国、日本都以非均衡发展模式为主,即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和地区作为突破口,进行密集投资,进而促进周围地区的快速增长。美国东北部城市带、日本东海道城市带都是这种模式长期发展的结果。美国、日本城市化模式也有不同之处:

1、城市化与农业、农村的关系。日本、美国城市化都经历了起步、加速、稳定等阶段,但农业、农村的发展状况不同。日本在城市化早、中期农业资源大量流向城市,耕地被大量占用,农业发展出现严重衰退。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2、城市化的动力模式。美国城市化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推动,走的是内生型农村城镇化模式。日本走的是混合型农村城市化模式,因为它可以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从而大大加快城市化进程。

3、政府的干预程度。日本是中央集权型国家,对产业发展和布局有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对农村发展制订了大量法律,政府对城乡发展起着较大的作用。美国是一个地方自治的国家,只要财政可以自理就可建镇,城镇数量较多,目前城镇达2万多个,城镇的发展更多地靠市场的力量来配置。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化对我国来说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第一,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初始阶段到加速阶段的转折点,从美国、日本经验看,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既能相互促进,也能相互制约。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农业的改造,促使农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第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均衡发展城镇化还不具备条件。东中西部城市化模式应因地制宜,各具特点。东部以城市带为中心,全面推进城市化,中西部应以大中城市发展为重点,逐步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第三,城市化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处理好轻工业与重工业、政府介入与市场、内生与外向等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才能较快、较好的推动城市化进程。

注释:

[1]世界经济编写组.《世界经济》(第一册)[M].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2]G.H.Pet ers and B. F.Stanto n.Susta inable

A gr icult ur al D ev elopment:T he Ro le of Inter na tio nal Coo per ation,Edited by U niv ersit y o f Ox for d,1992.

[3]朱传一.科学技术发展与美国就业问题[M]劳动人事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

[4]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M].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第196页.

[5]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第一册[M],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01页.(责任编辑 蔡玉胜)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那些问题,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城市化

目录 一、相关的概念 1.城市化 2.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支持观点总结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小城镇化发展模式具体分析 四、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城市化

一、相关的概念 1.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就是指人口城市化,即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由此使城市人口规模增大和比重提高的过程。其中,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称为迁移城市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称为就地城市化。一般情况下,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迁移城市化为人口城市化的主流,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就地城市化通常是人口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因城区扩大或新设城市带来的人口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的广义概念,除包括人口城市化以外,还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土地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等。应该说,人口城市化是基础,城市化的这些丰富内涵都是从人口城市化衍生出来的。 2.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不同支持观点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经过笔者的总结认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观点展开。 观点1:小城镇发展论。认为我国原有的城市无力接纳众多的亟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乡村人口,而中国的国情国力又难于再建那么多新城市。福利补贴、粮食补贴等国家已负担不起,城市住房、交通、供水、就业等问题已相当紧张。因此,只能在原有乡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这样就可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将大量的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 观点2:中小城市战略论。认为农村城市化有远见的选择是,依托现有县城(包括县级市)发展中小城市,再辅之以把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扩建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适当保留、改造和建设一部分重点小城镇。这既符合我国实际,又可避免发达国家“城市病”在我国重演。 观点3:大中小城市并举论。认为应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即:挖掘大城市潜力,扩大和建设中等城市,择优和适当发展小城市。理由是:(1)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病”,可以通过社会自身发展而得到治理。由城市化滞后的“农村病”是一种“停滞病”,它不仅难治,而且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城市病”。我们不必因噎废食,因害怕“城市病”而不敢发展特大、大中城市。(2)全面发展大中小城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上课教师:陈昌伟时间:2012.4.16(周一)下午第一节 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变化。学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的重心是怎样逐渐向城市移动的。由于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很难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受到这一完整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从运用实际资料入手,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了解城市的变化。 2.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 1.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哪几种功能区?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心商务区有何特点?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有何影响? 3.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间的哪些关系? 学生复习回顾,总结回答。 生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化地、特殊功能区等;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生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生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师(承转)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态,而且

应用文-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 :美国,城市化,历史进程,启示 美国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它早在19世纪就开始了从农村 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工业化的启动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使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结构向多中心分散结构发展。如今,美国的城市化又出现了一系列值得探讨的新趋势,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特点对我国的城市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城市化的历史并不等同于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出现于早期社会,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美国城市发展始于1609年的欧洲移民,由于地缘因素以及自然优势,早期城市主要是港口城市,集中于美国东海岸,如纽约(1625)、波士顿(1630)、查尔斯顿(1680)、费城(1682)。城市化则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促使城市手 坊转变为工厂,城市由原来的商品集散地转变为工业生产集中地,非农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并最终超过 人口,这是初步的城市化。若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以上看作城市化的开始,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0%以上看作初步城市化的完成,那么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特征。 1.城市化酝酿时期(1690年—1830年) 这一时期美国的城市数量、规模以及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状况对后期的城市化进程有重要影响,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数量少,城市人口增长不稳定。1690年,人口超过2500人的城市只有4座,其中波士顿拥有人口7000人,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在1690年至1820年这一百多年间里,城市数量从4座增加到61座,但城市人口的比例由1690年的8.3%降到5.1%,后又升至1820年的7.2%(见表1)。1690年至1790年这一百年是美国历史上农村人口增长超过城市人口增长的时期。 第二,农业占国民 的主导地位,但城市中从事商业、制造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人口比例高。1974年,普赖斯研究波士顿、费城和纽约三大城市的结果表明,当时平均23%的人口受雇于商业,24%的人口受雇于制造业,50%的人口从事服务业,4%的人口在政府部门工作。可见,尽管当时港口城市以商业中心闻名(主要与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进行贸易),但工业和服务部门仍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部门。 第三,以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为主。19世纪初,美国的城市主要分布于东海岸,由于城市人口流量较小,城市半径一般不超过一到二英里,畜力、风力、帆船是主要的动力和运输手段。美国独立初期,基于天然河流、人工运河以及铁路的现代运输方式开始出现。 总体来说,尽管本时期城市化还未开始,但殖民地时期美国东海岸城市的迅速发展为后期城市化奠定了基础。这些城市大多拥有优良的港口以及富饶的腹地,同时靠近适于航行的河流(如波士顿),不仅成为内陆大宗农产品出口到欧洲的中转站,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信息的外溢效应,这里成了商人的聚集地,商人按时聚集于这些城市中的咖啡馆和交易所,讨论欧洲和东印度的市场状况,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奠定了基础。 2.城市化开始、加速及初步完成时期(1830年—1920年) 这一时期是美国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内战后,美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以南北战争为界,这一时期可分为内战前(1830年—1865年)和内战后(1865年—1920年)两阶段。 内战前(1830年—1865年)美国城市化的显著特征是:

浅析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012130138.html, 浅析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 作者:王淼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03期 摘要:文章阐述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分析了形成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认为应该大力宣传节约资源的环保理念,完善地方法规,分散城市功能,合理规划布局,兴建卫星城市,采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加强污染物的治理,达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可利用污染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等等。 关键词:城市化;环境保护;资源问题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2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人文进步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标志。随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总是向着经济发达的区域流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人口向着城市人口转移,这一人口定向性聚集的过程,导致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兴城市的不断兴起。这一现象就是所谓的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 世界城市化最早在英国开始。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在世界上最先实现了 城市化。中国的城镇化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化给中国带来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然而,由于有些地区城市化进程过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城市病”的问题和矛盾,使城市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基础设施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中国城市化现状 1.中国的城市化起步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发展战略,50年代中国城市化就是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中开始起步和发展的,这种工业化战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但是一直发展缓慢。中国城市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双重性的特点:(1)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很高。(2)城市人口比率指标却很低。 中国城市化起步较晚,发展时期较短。我国1949年城市人口占10.6%,到1978年为12%,从1978年以来以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地位的确定,中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到20世纪末城市化水平为36.2%,进入21世纪高 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48%。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美国72%,英国87%,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四种常见的企业管理模式

四种常见的企业管理模式 未来的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 地吸收和利用其它几种企业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为什么这 样讲呢?全因为制度化管理比较“残酷”,适当地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有时也可以适当地对管 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一点随机性的处理,“淡化”一下规则, 因为制度化太呆板了。 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其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 和方式,典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方法有:企业资源计划、制造 资源计划、准时生产、精良生产、按类个别生产、优化生产技术、 供应链管理、企业过程重组、敏捷虚拟企业等等。先进企业管理模 式是实现集成化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企业管理模式有 哪些呢? 一、金字塔型管理模式 由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创立。金字塔型组 织是立体的三角锥体,等级森严,高层、中层、基层是逐层分级管理,这是一种在传统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在计划经 济时代,该结构在稳定的环境下,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阶段、信息 相对闭塞的时代,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组织形态,它机构简单、权责 分明、组织稳定,并且决策迅速、命令统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则由于缺乏组织弹性, 缺乏民主意识,过于依赖高层决策,高层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应缓慢,而突显出刻板生硬、不懂得应变的机械弊端。 二、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

由彼得圣吉五项修炼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个人学习特别是团 队学习,形成的一种能够认识环境、适应环境、进而能够能动的作 用于环境的有效组织。也可以说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 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 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 织为扁平化的圆锥型组织结构,金字塔式的棱角和等级没有了,管 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界限变得不再清晰,权力分层和等级差别的弱化,使个人或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相对自由的空间,这种企业管理模 式能有效地解决企业内部沟通的问题,因而学习型组织使企业面对 市场的变化,不再是机械的和僵化的,而是“动”了起来。不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分工的趋势化,扁平化组织也会遇到越 来越多的问题,在不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学习型 组织“学习”的本质对人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三、智慧型组织管理模式 也称为C管理模式。《C管理模式》的理论价值:许多初读《C 管理模式》的专家和学者则认为,C管理模式立足道、儒、法的中 国传统文化,将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学与中国国学及中医智慧融于一体,其理论结合人的身体机能,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C管理模式》的政治价值:2009年以来,全球金融风暴持续蔓延,一大批欧美企业纷纷陷入破产倒闭的危机,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也愈加感受到全球性经济萧条带来的股股寒意。在此轮国际经济危机中,一些我们曾经耳熟能详、顶礼膜拜的全球 知名企业,在一夜之间如巨人般轰然倒下,在剧烈的震撼中,国内 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纷纷对西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刻 的反思。C管理模式研究的课题,将引发对资本主义完全的自由市 场经济的反思,对现行企业管理模式的反思,并将重新聚焦世界对

日本城市规划对中国的影响

硕士研究生 非笔试课程考核报告 2014 至2015学年第一学期 考核课程:日本城市规划详解 提交日期: 2015年 3 月 24 日报告题目:日本城市规划对中国的借鉴 考核成绩 考核人 姓名唐惠娟 _ 学号 2013050112 年级 2013级 专业城乡规划学 所在学院建筑城规学院 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处制

日本城市规划对中国的借鉴 ——基于对日本大正—昭和初期城市化发展历程的研究 摘要: 大正—昭和初期是日本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在此期间,日本确立了统一的城市规划制度,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日本城市化特征,虽然日本这一阶段的城市规划制度、技术、模式并不成熟,且体现出诸多弊病,但这对目前正处于城市规划与建设重要时期的我国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鉴于此,本文将对日本大正—昭和初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的背景、特征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该时期日本城市规划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 关键词:日本;城市规划;大正—昭和初期 大正—昭和初期(1912—1935),日本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制定了一条适合其国情的城市化道路,而在该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日本城市规划制度与规划模式逐步完善,随着日本传统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化,彼时的日本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城市规划特征,包括大城市圈为主的规划模式、临海工业带现行发展的“非均衡式”规划理念,以及“交通现行”的规划策略等等。不盲目参考发达国家经验,自主探索城市化道路,针对性地制定城市规划模式的做法,对正处于城市化发展重要阶段的我国而言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产业公害、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也为我国城市规划事业带来诸多警示。 1 日本城市规划背景与基本制度 明治时期的东京市区改正条例是日本全国统一城市规划的起点和必要基础,但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大城市逐步扩张,明治时期的规划制策略已经不再适用。在此背景下,大正—昭和初期的日本逐步开始探索新的城市规划策略,于1919年出台了全国统一的城市规划法,此后逐步建立了更为适用的城市规划制度和相应策略,并改进了东京市区改正条例,最终形成以土地规划整理制度、建筑线制度、用途地域制度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制度体系。此时的全国统一城市规划,已经成为日本重要的国家事务,随着日本政府不断探索、践行新制度、新方法,日本城市规划吸引了更多技术、资金,加之城市规划官僚组织的不断探索,使得日本城市规划制度与策略日趋成熟。 2 日本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大正—昭和初期,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模式和理念等,有着较为突出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大城市圈为主的城市规划基本模式 大城市圈发展模式是将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的中心区域,不断向外辐射,进而

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 2.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3.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树立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重点】: 1.城市化的基本概念、表现及意义; 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学习难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学习说明】仔细阅读课本正文和阅读部分,进行总结和归纳。 【自主预习案】(10分钟) 一、城市化 1.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的过程。 2.表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逐渐转移; (3)______________ 不断扩大 3.意义 (1)缩小______________。 (2)改善_______________。 (3)提高________________。 (4)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______________。(5)提高乡村的______________。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1.城市化动力: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合作探究案】(30分钟) 三、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阅读P37~P38活动, (1)找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找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 【练习案】(5分钟) 1、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不断缩小 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 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3、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⑤城市就业条件改善。 A.①④B.②③C.④⑤D.①② 【课后探究】 城市化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的区别。

简述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简述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时期,就出现了城市。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极其缓慢。直到180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产业革命的掀起,机器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才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总人口增加1.6倍,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23倍。在美国,1780~1840年的60年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从2.7%上升到8.5%。1870年美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不过20%,而到了1920年,其比例骤然上升到51.4%。从整个世界看,1900年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13.6%,1950年为28.2%,1960年为33%,1970年为38.6%,1980年为41.3%。所以,城市化过程是随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 1、英国和美国哪个城市化更早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美国直到19世纪初才开始城市化进程。 2、美国的城市化进程 美国独立后不久,首先在东北部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首先发展于此,之后随着西部开发,经济呈推进性向西部发展。近几十年南部经济迅猛增长。与经济分区推进相对应的是,美国城市化也由东北部向中西部扩展,呈现出由东向西推进趋势。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在19世纪20一30年代之前,这时期是美国城市化的起始阶段,发展很慢。特点是以沿岸城市化发展为主。东北部工业革命的开展带来了本地区的繁荣,推动了城市化的起步。1790年全国城市化率为5.1%,东北部区为8.1%。到1830年全国为8.8%,东北部区为14.2%。 第二阶段从19世纪20一3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个阶段美国城市网迅速向西扩展,一批城市化程度很高的经济中心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先后形成。这一时期的城市化是与中西部的开发、农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面的改革紧

加快城市化进程

提要]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生产力要素不断重新配置和合理组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因此,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把农民有效地从土地经营上解放出来,降低土地经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民奔小康的根本问题。在未来一个时期,我市经济发展是否能实现跨跃式发展,是否有一个稳定社会形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就业增收问题是一个关键,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发展的过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减少的过程,是城市化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多途径地向外转移在我国建设全面小康,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三农”问题深为各级领导所重视,新一届青岛市委、市政府也把“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桥梁则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一、我市农村劳动力基本状况 城乡人口与农村劳动力。青岛市目前有720万人人口,非农人口240万人,占全部人口的34.3%;农村人口480万人,占65.7%。农村劳动力254.08万人(男/女劳动力比例为 63.7:46.3),约占全部劳动力的61%。 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生活状况,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进程。 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与就业结构:据抽样调查,2002年我市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119.98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2%。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99.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9.2%。第二产业从业劳动力80.18万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阶段的分析报告

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一、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日本的城市化过程与日本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化初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农业国,当时日本城市人口比重不足10%。从1889年到1920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仅从10%上升到18%,到1950年也仅为37%。从1889年到1950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日本的城市化水平年均仅提高0.44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末)。1955年日本经济恢复并超过了战前水平,重新开始了赶超欧美的历程。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推动了日本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1955年日本城市人口比重为56.1%,到197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72%。在此期间,日本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37%上升到1977年的76%,年均增长近1.5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城市化己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75年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5.9%,1980年则为76.2%。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各类城市已有688个, 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1个,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80个,1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597个。由于城市人口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城市化发展速度开始减缓。1996年日本城市化水平为78%,仅比20年前高出2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很多居民开始从三大都市区向外迁移。日本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走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日本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人口密度是美国的11倍,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20多年时间中就达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单位时间要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选择了走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下表1描述了1920-1995年间,日本具有50万人口和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城市人口占总城市人口的比重。从该表可看出,长期以来日本大中城市人口在总城市人口中占90%以上的比重,日本以大中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发展特色鲜明。 第四阶段:饱和阶段。截止2010年,日本第三产业产值已占到总产值的76.3%,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业人数也随之壮大。但是日本整体城市人口的增速开始明显放缓,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已达到饱和,两大城市-东京和大阪的人口均呈现零长。

各国城市化进程

各国城市化进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化率(2009 年) 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11-02-21 1920-2000年日本城市化进程 来源:日本统计局添加日期:2008-08-05 战后日本在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高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城市化发展纪录:1947 年到1965 年,仅仅18 年的时间,日本城市化率由33.1%提高到68.1%,年均提高1.94 个百分点,年新增城市人口约228 万人。其中1947 年到1955 年,城市化率每年提高2.9 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每年增加305 万。 1790-2007年美国城市化进程 来源:美国添加日期:2008-08-05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所经历的时间较长,自1840 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10%,到1960 年美国城市化率达到70%,美 国城市化率每年提高0.5%,沿着S 型曲线阶段性上升。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添加日期:2007-09-26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城市化率(1989-2050 年) 来源:华创证券添加日期:2012-07-01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来源:联合国添加日期:2007-10-24 该图表描述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与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比较。 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市化率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市化的阶段,直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美国在1880-1960,日本在1930-1970 先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的高速城市化。我国自1995 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 年。

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延续城市文脉

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延续城市文脉 系名称:建筑系专业名称:城市规划学生姓名:高洁指导教师:王力忠 【摘要】:“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的文明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最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复杂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①。 城市作为人类智慧文明的载体,在时间的积淀中形成自身的历史文化,构成本土的城市特色,在社会的不断演变发展中实现自我调解和自我完善。然而,当今全球化迅速蔓延,建筑趋同,城市趋同乃至文化趋同现象愈演愈烈,这已经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城市文脉延续下去,是当代城市建设者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从景观方面、城市方面、建筑方面以及人的体验方面展开讨论城市文脉的延续问题,希望探寻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脉延续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文脉传承景观城市建筑 【英文翻译】:The city as a carrier of human wisdom and civilization, conforming of its own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time of accumulation, constitute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and continue to evolve in society to achieve self-medi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Today, however, as the rapid spread of globalization , the convergence of architecture, the urban convergence as well as the intensified cultural convergence has led to worldwide attention. In the situation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 to protect the city'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contemporary city builders faced with. This article discuss the continuation of urban contex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landscape, the city, the architectural and human experience in the urban, hoping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urban contex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城市文脉是“城市赖以生存的与其本质密切相关的背景”,包括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等②。它既有共时性又有历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之间进行动态的、内在的联系,从而构成了城市特有的文脉。它体现了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城市文脉包含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显性形态包括人、地、物;隐性形态是指对城市发展有潜在深刻意义的影响因素,包括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习俗、心里行为等。 所谓城市文脉的延续,就是指现在的文化与过去的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缺失任何一种文化都构不成文脉。城市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其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文脉不是名声古迹、文物遗址的堆积,它是一种城市的记忆,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就中国而言,从上世纪中叶至现在,大多数城市都经历了城市功能的同化、泛化,城市功能以经济功能为主,城市不断地破旧立新,将传统当垃圾清除,然而新建的内容却缺乏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文脉的断绝将不可避免。

论日本企业成本管理模式

论日本企业成本管理模式 标准成本管理等旧成本管理模式日益暴露出不适应现代发展时,西方成本管理界各种新的管理思想逐渐兴起:其中形成了两种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且在实践中运用的成本管理模式--日本成本管理和欧美成本管理。 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在80年代成为举世瞩目的成功典范,虽然在今天仍需我们注意学习,独特的管理模式,因为他们仍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今天谈谈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当中最重要的环节--成本管理。(公司与系统--打好企业管理系统基本功) 当然有人会认为日本的"成本经验"已然过时,但殊不知,人家过去的经验恰恰可能是我们今天最需要的。 成本管理是日企成功之本 以下我分析为几个方面(以下是本人观点): 日本企业成本管理独特之处主要有: 1.产品设计前-目标成本 A.目标成本的稳定性 日本公司制定成本的顺序是:市场销售目标价格-产品设计-成本预算-计划成本。在新产品设计前制定目标成本,是日本公司成本管理的特点之一。 以汽车制造商为例,汽车的每一项功能都被视为产品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汽车的挡风玻璃、引擎滑轮到引擎箱都事先制定一个目标成本。制定目标成本,"这只是成本核算战役的开始",这一"战役"的过程就是公司同外部供应商之间,以及负责产品不同方面的各部门之间的紧张谈判过程。最初的成本预算结果也许高出目标成本的20%左右,或是一个更高的比例,但通过成本计划人员、工程设计人员以及营销专家之间妥协和利益权衡后,最终产生出与最初制定的目标成本最为接近的计划成本。 定位目标价格以后,一般没有特殊要求,他们是不会更改目标价格。 B.目标成本未来性 日本公司在制定目标成本的过程中,一定会把目标放在未来的市场,并非今天的市场。日本一位专家安雄其伊:"我们深知竞争对手也在准备以较低的价格推出更好的产品",因此日本企业制定目标成本不仅参考现行的零售价格水平和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成本,而且还考虑到今后半年至一年内竞争对手在同类产品和成本上可能发生的变化。

日本城市化中的耕地变动与经验

收稿日期:2002-09-12 作者简介:贾绍凤,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已发表论文60余篇。*基金资助: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项目(CXIOG-B00-04)。 日本城市化中的耕地变动与经验 * 贾绍凤 张军岩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然而,在人均土地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日本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高度城市化,同时付出了较小的用地代价。在其整个城市化进程中,日本还出现了三个耕地面积增长时期。尽管各时期增长原因不尽相同,但却反映出耕地面积变动与城市化发展的密切关系。事实表明,日本选 择了一条节约有限土地资源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这些经验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耕地利用与保护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耕地变动;经验;城市化;日本 中图分类号:F291.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3)01-0031-04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在人均国土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日本在较短时间 内达到了与美国差不多的城市化水平,同时付出比较小的用地代价。综观日本耕地保持与城市化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选择适合国土资源条件的城市发展道路和结构,充分发挥大城市集聚效能,可以较大限度地节约耕地,对耕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持产生积极影响。这对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将是有益的借鉴。 1 日本耕地变动的基本态势 根据统计资料和相关文献[1,2],日本的耕地面积自明治维新后逐渐扩大。由图1可以看出,日本的耕地面积分别经历了1920年前、1930~1940年和1950 ~1960年三个增长时期,分别达到了600万hm 2以上,占到国土总面积的16%。需要说明的是,日本耕地面积统计中包括园地和牧草地,与我国统计口径不同。它排除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因素,因而可以比较单纯地从非农因素入手进行探讨。 考察同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城市化和人口变动状况不难发现,在耕地面积增加的同时,经济指标和人口数量一直在持续增加,而城市化虽然也有波动,但1920年以前及1930~1940年和1950~1960年三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均在增长。19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18.04%,1930~1940年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率为5.7%,1950~1960年年均增长6.9%(见图2)。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 经济发展及城市化并不一定如通常所认为的与耕地面 图1 1880~1999年日本耕地面积变动图(单位:103hm 2 ) 图2 1890~1995年日本城市化率变动图(单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年 第13卷 第1期 CHINA POPULAT 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 ENT Vol.13 No.1 2003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从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国纽约百年变迁回顾

从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国纽约百年变迁回顾到纽约来的国内朋友常会问起纽约市有多大面积和多少人口。实际上,这个问题有两个 答案: 一是行政区域上的小纽约,如果按照纽约市政府的官方统计,纽约市面积为930平方公里,2000年的纽约人口为800.8万人。二是人们概念中的大纽约,大纽约地区除纽约市所属的曼哈顿、布朗克斯、布鲁克林、昆士和斯坦腾岛5个区外,还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26个县市,面积为32400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80万。 纽约作为世界特大都市之一,是美国最大的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由于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所以纽约又自封为世界的首都。同其他美国城市一样,纽约也是通过走城市化道路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到如今这样的规模的,其变迁过程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先实行城市化,然后再由城市化向城郊化过渡。 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 纽约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纽约市是1898年由曼哈顿等五个区合并而成的。其实,合并建市的设想早在1898年之前就已经萌发,但真正落实却等了很长时间,先是曼哈顿和布朗克斯合并,形成了人口最多的纽约市,随后又把美国当时第四大城市布鲁克林及昆士和斯坦腾岛一起并入了纽约市。合并后的纽约市占地面积930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城市,人口约336万,仅次于英国伦敦。 纽约各区合并建立世界级大都市可以说是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基本上是伴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历程。19世纪末,美国农业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而且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纽约周边农村地区的农业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纽约市迁移,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纽约城市化的进程。统计资料显示,1860年到1910年期间,美国城市人口增加了七倍,而农村人口仅增加了一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程度。纽约同美国其他城市一样经历了快速变迁,乡村人口以及工厂纷纷向纽约聚集,纽约的城市规模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优化调控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环境效应及其优 化调控 国贸2班周星2012218090

摘要前言: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近数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文章分析讨论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措施。 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的聚居地,是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城市居民用水、工业生产用水以及其它城市用水需求逐年增加,但是供水能力不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问题却成为了制约我国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是人—地关系的焦点,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城市也成为污染集中的地方。水是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源泉,也是城市的活力所在。 目前我国正以世界罕见的速度推行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0%左右,2010年达29%,2050年将达47%左右。建国初期我国有城市136座,“七五”末期450座,到“八五”末期猛增至640座。特别是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出现了一些地理位置相近,资源环境条件相似,类型、功能互补的城市群。我国已有5个超大规模城市群(沪宁杭、京津唐、珠三角、四川盆地以及辽宁中部),这些城市群面积大、影响和辐射范围广。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快速驱动作用、对财富的迅速增值能力,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但城市水资源环境所受到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城市“水泥森林”造成的区域水文循环的改变、人口剧增和生产高度集中导致的用、排水日增等问题,制约了城市进一步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水环境物质代谢的严重失衡 如把城市看作一个有机系统,则城市水环境的“水质”污染实际上是城市物质代谢失衡的结果。自然条件下,某一系统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自然系统中不存在废物的概念。而在城市区域,输入了大量的矿石、燃料、化学合成物质。这些物质部分转化为产品,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以工业污水形式排入水环境,或以气体、颗粒物的形式进入大气环境,随大气降水一起进入水环境,转化为产品的部分又通过人们的消费和使用以生活污水的形式排入水环境。大量污染物进入城市水环境,必然造成城市水环境物质代谢的失衡。 1.降水与城市水环境污染 城市大气水环境物质代谢失衡是造成地表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人类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改变了清洁大气的物质成分。这种污染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固定点源,即工厂企业排放的来自于矿石、燃料及一些化学合成物质的气态和颗粒态污染物。二是流动污染源,即城市交通中大量的汽车尾气污染和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的道路扬尘。 大气中污染物质的代谢大多是通过溶于雨水或被雨水所携带的途径。虽然这对大气的净化十分有利,但在严重大气污染情况下,通过雨水途径代谢的大气污染物使雨水的化学成分或物质含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世界上许多城市群出现的酸性降水,以及由此造成的城市地表水酸化和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降水将污染物直接带到地表,甚至携带到较远的地区。由于城市人口十分密集,加上垃圾收集系统的不完善,降水达到地面后溶解了大量的污染物,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有毒物质。由于我国目前对城市雨水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因此城市雨水会直接造成城市地表水环境的损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