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灸法临床应用

灸法临床应用

灸法临床应用
灸法临床应用

灸法的临床应用

一.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

根据艾灸的作用特点,其适应范围以寒证、虚证、阴证为主,对慢性病、阳虚尤为适宜,某些热证、实证也可酌情施灸。下面将灸法的治疗作用与适应范围归纳如下。

1.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唐代医家王焘说:“御风邪……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灸法有疏风解表、温中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风寒表证、寒性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证。

如寒性胃痛、呕吐,隔姜灸中脘、梁门、内关、足三里。

2.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灵枢·禁服》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

《灵枢·官能篇》说:“结络坚紧,火所治之。”

由于寒邪或外伤、劳损使经络气血凝滞、痹阻不通所造的风寒湿痹、痛经、寒疝、经闭、肩凝、肘劳、腰痛等病证,可用灸法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如膝关节痹痛,可在犊鼻、足三里、阴陵泉等穴温针灸;肩凝可在肩髃、肩髎、臂臑温针灸;腰痛可在肾俞、大肠俞、委中温针灸。

3.壮阳益气回阳固脱升阳举陷

《灵枢·官能篇》说:“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灵枢·经脉病》说:“陷下则灸之。”

灸法能温补阳气,用于脾肾阳虚之阳痿、早泄、遗精、遗尿、久泻、久痢等病证。如阳痿、灸关元、肾俞、命门。

灸法能回阳固脱,用于亡阳虚脱证,可在神阙或关元灸几十壮、甚至几百壮。

灸法能升阳举陷,用于中气下陷之内脏下垂、脱肛、阴挺、久泻、久痢、久咳等证。如脱肛,可灸长强、神阙、百会。

4.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灵枢·官能篇》:“结络坚紧,火所治之。”由于毒邪造成经络阻滞,气滞血瘀形成的外科疮疡肿结,可用灸火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如疮疡、痈疽、疖肿初起未化脓者,局部隔蒜灸;疮疡溃破后久不愈合,局部桑枝灸;痄腮,灯火灸角孙、耳尖。

5.防病保健益气延寿

《千金方》说:“凡入吴蜀地宦游,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

《扁鹊心书》:“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现代研究证明: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

力,具有预防疾病,保健益寿的作用。

用灸法防病保健,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两晋唐宋都有灸法防病保

健的记载。明代灸脐保健,成为时尚,李有“炼脐”之法,杨继洲有“蒸脐”之法,都是在神阙穴上间隔温补药物施灸,以培补元气、预防疾病、益气延年。清代《针灸集成》记载,有一人每年坚持灸神阙,年过百岁,身体健壮。

日本学者很重视保健灸,把灸足三里称为“长寿之灸”,有“勿与不灸三里三人行旅”之谚语。上世纪初,日本开展全民健身,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在中小学集体灸足三里。

常用的保健灸穴有:足三里、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膏肓、三阴交、风门、大椎、曲池等。

二.灸法的注意事项

(一)体位选择

卧位或坐位,要求平正舒适,有利于准确选穴与艾炷的安放,顺利施灸。

(二)施灸顺序

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部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先少后多。但不可拘泥,应酌情灵活掌握,如治气虚下陷之脱肛,可先灸长强收肛,后灸百会举陷。

(三)部位禁忌

1.颜面五官、阴部、关节附近、大血管附近不宜用化脓灸。

2.乳头、心脏虚里处、睾丸不宜灸。

3.妊娠期妇女不宜灸下腹部、腰骶部。

4.文献记载中的禁灸穴慎灸。

(四)病情禁忌

1.阴热内热证、外感热证、脉象数疾者禁灸。

2.高热、抽搐、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禁灸。

△关于热证可否用灸的争论:

关于热证可否用灸,学术界有两种不同观点。张仲景、张景岳等医家认为热证禁灸,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引述了很多热证用灸出现的变证、

坏证及不良反应。孙思邈、刘河间、朱丹溪、李等医家认为热证可灸。现代的周楣声、魏稼等针灸专家认为热证可灸,周楣声还把灸法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效果显著。我们认为,热证用灸宜慎重,如出现因热证用灸后的不良反应时应停止使用。

(五)烫伤防治

施灸时,应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烫伤皮肤,烧坏衣物。灸火与皮肤之间的距离,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节(悬起灸、温针灸)。灸后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嘱患者不要擦破;出现大水泡者,可用消毒针穿破放水,涂龙胆紫。

(六)晕灸防治

在灸治过程中,晕灸者极为罕见。但是,一旦灸量太大,火力过猛,

施灸环境又不通风,或者病人对灸法对于敏感时,可出现晕灸,按晕针处理方法急救。

此外,施灸环境要注意通风,空气清新,防止烟雾过浓,污染空气。

灸法补泻之探讨

?特约专题? 本期 特约 专家 常小荣,女,生于1956年6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湖南 中医学院中医医疗专业。现为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经脉-脏腑相关重点研究室主任,湖南省针灸推拿学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湖南省针灸学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湖南省针灸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湖南省研究生针灸的科学基础精品课程负责人,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获得者,湖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经脉-脏腑相关规律和机制的研究”以及“灸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主持国家973课题1项,主持和主要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省部级12项、厅局级研究课题24项。获部省级二等成果奖6项,三等成果奖8项;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等。近年来,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视听教材2部,副主编及参编国家规划教材5部。先后出版《实用推拿保健按摩》等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 I收录6篇) 。 常小荣 教授 灸法补泻之探讨3 常小荣,严 洁,易受乡,岳增辉,林亚平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省级重点学科,湖南 长沙 410007) 摘要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本文从灸法补泻的操作方法、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灸法补泻作一初步探讨。其目的是通过对灸法补泻的了解,进一步提高灸法补泻的临床应用率。 关键词:灸法;补泻;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78X(2009)04-0003-03 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枝奇葩,在古代、现代的临床治疗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许多医者认为灸法没有补泻之分,但灸法的补泻还是被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于临床。现代研究结果也表明了注重灸法的补泻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记载了外感病、脏腑病的灸法;《素问?骨空论篇》记载了内伤、寒热的灸法;《灵枢?痈疽》、《素问?病能论篇》记载了痈疽的灸法;《灵枢?背俞》还记载了灸法的补泻操作;后世《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治秘要》、《扁鹊新书》等书中对灸法也有较多记载。现就历代相关文献对灸法补泻的记载作一探讨。 1 灸法补泻的操作方法 《灵枢?背俞》云:“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其操作为:将艾炷点燃后,使艾炷自然燃烧,慢慢自灭,为灸法补法;点燃艾炷后,快速吹艾火,使艾炷快燃,为灸法泻法。又如《针灸大成》云:“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其操作为:将艾炷点燃后,让其自燃自灭,灸后快速按压旋灸部位,为补法;将艾炷点燃后,使其快燃快灭,灸后不按压穴位,为泻法。再如《丹溪心法?拾遗杂论》按灸法深浅论补泻:“灸法有补泻火者,若补火,灸火芮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用口吹之,风主散故也。”其操作 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项目编号:2009CB522904;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项目编号:08A048;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项目编号:07JJ6050。为:点燃艾炷后,让其自燃自灭,使艾火之力透达肌肉为补法;点燃艾炷后,待艾炷燃过一半后即移去,另换艾炷,使艾火之力不至肌肉为泻法。还有《类经图翼》以灸法贴膏论补泻:“凡用火补者,勿吹其火,须待其从容彻底自灭,灸毕即可用膏贴之,以养其气,若欲报者,直待报毕贴之可也;用火泻者,可吹其火,传其艾,易于迅速,待灸疮溃发,然复贴膏。此补泻之法也。”其操作为:点燃艾炷后,让其自燃自灭,可灸多炷,灸毕后用膏药贴于施灸部位为补法;点燃艾炷后,使其快燃快灭,待灸疮发后即用药膏贴施灸部位为泻法。而现代医家在古代灸法补泻的基础上,结合药物的功能,将艾条温和灸、温针灸、隔附子灸、丁香敷灸、五倍子敷灸、隔盐灸列为灸法之补法,把艾条雀啄灸、回旋灸、隔姜灸、白胡椒敷灸、灯芯草灸、线香灸、斑蝥敷灸、毛茛敷灸、威灵仙敷灸、板蓝根敷灸、甘遂敷灸、薄荷敷灸、天灸、黄蜡灸列为泻法。而隔姜灸、化脓灸既扶正气,又祛邪气,补泻功能均有。 2 灸法补泻的作用机理 灸法有温经疏风散寒之功效。《本草纲目》云:“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肝、脾、肾),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法,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指出寒邪阻滞经络所致之痛痹,可用温法,即用灸法。《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云:“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芮。”指出风寒中脏腑可用具有温通散寒之功的灸法治之。《伤寒论》292条曰:“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 ? 3 ? 中医外治杂志 2009年8月第18卷第4期

浅谈灸法之补泻

【学术探讨】 浅谈灸法之补泻 张艳宏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00053) 关键词:灸法Π补泻 方法 机制 灸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现今所言针灸补泻,多指针法补泻,忽略了灸法,或认为灸法只补无泻,为提高灸法疗效和治疗范围,特对灸法补泻问题进行探讨。 1 灸法作用机理 灸法是通过刺激体表而起作用,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灸法的取材主要是艾叶。艾叶,《名医别录》云:“味苦,微温,无毒。”《本草纲目》云:“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肝、脾、肾),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法,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性苦辛,苦能泻下,辛可宣散,因此既具有泻下之功又有温补之力。所以以艾叶为基本材料的灸法具有温补和泻实的双重调节作用。 艾叶性温,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感及艾叶药性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施灸部位所产生的良性调整作用是艾灸具有温补作用的主要因素。 “虚者灸之,使火气欲助元阳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从而使气血流畅,经脉疏通。《伤寒论》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少阴病,阴寒内盛,阳气虚衰,若“手足不逆冷,反发热”是阳气来复,故曰“不死”,若脉不至,可用灸法以温通阳气,阳气通而脉自复。《理瀹骈文》记载用熏脐法治疗劳伤、失血,精神倦怠等,明?龚居中《红炉点雪》:“虚寒病得热而散者,犹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义也。”临床[5]常灸足三里、曲池治寒痹,灸中脘、足三里治胃寒痛。王焘《外台秘要》记载用“四花灸”即双膈俞、双胆俞以艾柱直接灸之,具有温经通络、补益气血、健脾益肾之功,对慢性虚劳性疾病有较好效果。 有报道[1]应用温盒灸治疗产后癃闭,方法:用12cm×12cm×12cm的温灸盒,置于中极穴上,取5cm 长的艾条,两头点燃,放入灸盒中,待火灭后再添一节, 灸30分钟左右,轻者1次,重者3次即愈。因此,灸法可用于虚证、寒证,用缓和之温热,而奏温通经脉,补益正气之功。 灸法的泻实作用也与艾灸的温热刺激有关。艾灸的温热刺激可发散实邪和以热引热,此即温热泻实机理。 “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从而起到祛瘀散结,荡涤肠腑,拔毒祛腐的作用[2]。如《千金方》记载用灸法治疗热痢“灸小肠俞百壮”,热痢本为湿热郁蒸,搏结肠间,气血阻滞,化为脓血。灸性温热,火性畅达,气温则行,血温则散,气血宣行通畅,经脉调和,使滞者得行,结者得散。《神灸经纶》“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灸可宣通气血,防病治病,凡凝涩不通之证皆可灸。临床用灸法治疗饮食停滞、水停气阻、瘀血证、肠腑燥结等实证、热证均可收效。 外科痈、疽、疮、疡、丹毒等证均由外感邪毒,内由蕴热,热毒壅滞经脉而成,用灸法治疗则“肿内热气被火导之,随火而出也。”《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针灸资生经》“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未溃者,能拔引郁毒,行散滞气,使毒易泄;已溃者能补接阳气,祛散寒邪,使疮口愈合。临床常用直接灸治疗疔疮痈疽,犬蛇咬伤之类,而艾灸温和灸治疗外感风寒发热、风湿病、外伤瘀血等,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等急性炎症多采用灯火灸,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鸡眼等多采用局部灸治[3]。有报道[1]熨灸法治带状疱疹32例,治疗一般采用清泻邪毒、清泻肝胆湿热、清热解毒为主,用熨灸法,治疗效果颇佳。 2 影响灸法补泻的因素 211 腧穴特性: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反应病证、协助诊断和接受刺激、预防疾病两方面,其治疗作用有相对特异性[4]。应用灸法时可根据腧穴的特性合理选穴施灸。部分穴位适宜于补虚,如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 1 ? 光明中医2007年3月第22卷第3期 C J G MT C M March2007.V ol22.3

谢锡亮灸法师承实录

谢锡亮灸法师承实录 作者: admin 谢老:我的一些学术见解及经验可见于《谢锡亮灸法》《针灸基本功》两书中,我已经给你系统讲解了一遍,我年岁已大,近年已很少给学生这样系统讲解了,你大老远来,我们又谈得挺投缘,你看还有何疑问尽管提。 问:我这10多年临床中以研究经方汤液治病为主,但针、灸、药三者皆中医治疗法的重要内 容,缺乏了针灸治疗总觉心中遗憾,久仰承师及承门弟子威名,故特来向您请教,今能拜您为师是我的荣幸,只恐我针灸基础不扎实,会辱没了尊师威名。 答:你正规中医学院本科毕业,有10余年的临床经验,有到广州、北京等大城市大医院进修过,又到处拜师求学,研究经方有心得,应该说是在大海里游过泳的。承师也经常针灸与经方合用,并曾用针灸之理来注解《伤寒论》;当年承师办学,讲四门课:经络腧穴、针法、灸法、治疗,不管你是中医西医,不管你男女老少,只要志愿学习针灸,只要你考试过关,就承认你是他的学生,承认你是针灸医师。我现在上了一定年纪,对一般学生都不这么系统讲解了,让他们自行看书。你基础不错,学针灸就更容易了,针灸都是要讲求悟性的。承师鼓励人常说:有医学基础的人学针灸“只须-夕谈”。 在安全的前提下,心细些,说话要有信心,但过头的话不讲,将所学的大胆去实践就行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荀子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或者说“锲而不舍,终身以之”,便是教我们要在师傅领进门的基础上终身不离,修行在个人嘛。我们要在开放的原则下,提倡学生要超过老师,我书中总结了一些东西,自认在没有违背承师的原则下有些学术又超越了他,这样才算对得起老师。 问:似乎澄江-派很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如对针灸歌赋的背诵比较重视? 答:我至今尚能背出每条经穴分寸歌,随便说一个穴名,我仍能对上。这就是当年打下的基础,一劳而永逸,这对临床很有好处。 至于针灸歌赋中的穴位主治,教我们抓住主要作用就能应用,慢慢加深理解,积累经验。 问:我看您的书中,点穴功夫似乎也是针灸基本功的重点。 答:对。点穴是用骨度法,结合体表标志、结合解剖,力求准确,直接影响疗效。 准确点-个穴位,要兼顾周围其他穴位,要给它们留出地方来——“取三经而用-经而可正,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 问:为何经常看到针灸医师不诊脉便行针灸治疗? 答:常言说"针家不诊",针灸就是那么简单,看你是何症,如遇急性暴病则可对症取穴,如以前霍乱大流行,在街上不可能每个人都来号脉,就都取尺泽、委中放血,可立止腹中绞痛、烦乱,效果也很好。但是对慢性病,有条件时,还得运用四诊八纲,辨证施治。 问:《伤寒杂病论》是经方学派的集大成之作,乃汤液治疗之经典;而《黄帝内经》是医经学派的经典,以之指导养生导引,针灸治疗为主。那为何《内经》对色脉之诊那么重视? 答:"针家不诊"是说只要掌握一些大的原则与一些基本知识便可使用针灸以取得疗效,但如同人的知识有深浅,学历有小学大学之別一样,《内经》的诊法是经典,是原则性的,教你怎么精进的,怎么提高水平用的,并不是针灸一定不用或排斥脉诊。 问:现在灸法用在什么病比较多? 答:灸法用途广泛,男女老幼各科皆宜,多用于难治性疾病及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失调、缺陷者,对身体虚弱及虚寒病症疗效很好。 问:是否灸法作用慢,长期使用方有效,很少用来应急的? 答:不完全是,灸法在某些情况下是可立竿见影的,如对美尼尔氏综合征可灸百会三十壮;对宫血者可灸隐白,有的灸三壮当日便可见效。宋代有《备急灸法》一书,列举出灸法

艾灸法的临床应用

艾灸法的临床应用 艾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它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等。 一艾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 根据艾灸法的作用特点,其适应范围以寒证、虚证、阴证为主,对慢性病及阳气虚寒者尤宜。 (一)艾灸法作用特点 1、艾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 2、艾灸法的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坚紧者为宜。 3、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者,亦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凡病药之不及,针所不到,必须灸之”。在临床上,可以单用灸法,亦可先灸后针,先针后灸,针灸并用等。 4、艾灸法主要用于寒证,“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之。”即是其例。 (二)适应范围 1、温经通脉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 2、祛风解表、温中散寒风寒外袭之表证,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泄泻。 3、温肾健脾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

4、回阳固脱阳气虚脱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5、益气升阳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不愈等。 6、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疮疡、痈疽初起,疖肿未化脓者;瘰疬及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7、防病保健灸法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凡人吴蜀地宦游,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瘟疟、毒气不能着人。” “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二艾灸法注意事项 (一)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 1、体位选择可采取卧位或坐位,应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暴露,艾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肉为准。亦需便于医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患者能坚持施灸全过程。 2、施灸顺序一般宜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阳后阴,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先上后下,则循序渐进次序不乱;先少后多,使艾火由弱而强,便于患者接受。如需艾炷灸多壮者,必须由少逐次渐多,或分次灸之(即所谓报灸)。需大炷者,可先用小艾炷灸起,每壮递增之,或用小炷多壮法代替。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酌情灵活运用,不可拘泥。如气虚下陷之脱肛,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等,如此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二)施灸禁忌及注意事项

灸法临床应用

灸法的临床应用 一.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 根据艾灸的作用特点,其适应范围以寒证、虚证、阴证为主,对慢性病、阳虚尤为适宜,某些热证、实证也可酌情施灸。下面将灸法的治疗作用与适应范围归纳如下。 1.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唐代医家王焘说:“御风邪……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其最要。”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灸法有疏风解表、温中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风寒表证、寒性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证。 如寒性胃痛、呕吐,隔姜灸中脘、梁门、内关、足三里。 2.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灵枢·禁服》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 《灵枢·官能篇》说:“结络坚紧,火所治之。” 由于寒邪或外伤、劳损使经络气血凝滞、痹阻不通所造的风寒湿痹、痛经、寒疝、经闭、肩凝、肘劳、腰痛等病证,可用灸法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如膝关节痹痛,可在犊鼻、足三里、阴陵泉等穴温针灸;肩凝可在肩髃、肩髎、臂臑温针灸;腰痛可在肾俞、大肠俞、委中温针灸。 3.壮阳益气回阳固脱升阳举陷 《灵枢·官能篇》说:“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灵枢·经脉病》说:“陷下则灸之。” 灸法能温补阳气,用于脾肾阳虚之阳痿、早泄、遗精、遗尿、久泻、久痢等病证。如阳痿、灸关元、肾俞、命门。 灸法能回阳固脱,用于亡阳虚脱证,可在神阙或关元灸几十壮、甚至几百壮。 灸法能升阳举陷,用于中气下陷之内脏下垂、脱肛、阴挺、久泻、久痢、久咳等证。如脱肛,可灸长强、神阙、百会。 4.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灵枢·官能篇》:“结络坚紧,火所治之。”由于毒邪造成经络阻滞,气滞血瘀形成的外科疮疡肿结,可用灸火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如疮疡、痈疽、疖肿初起未化脓者,局部隔蒜灸;疮疡溃破后久不愈合,局部桑枝灸;痄腮,灯火灸角孙、耳尖。 5.防病保健益气延寿 《千金方》说:“凡入吴蜀地宦游,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 《扁鹊心书》:“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现代研究证明: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

(有图版)不同灸法的操作规范及其临床应用

《不同灸法的操作规范及其临床应用》 基本内容提纲: 1、灸法种类和操作规范; 2、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 3、量效要素和注意事项; 4、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灸法,《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之。” 又称“艾灸”,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驱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广义的灸法即是指采用艾绒等为主烧灼、熏熨体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又可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疗法。 一、灸法种类和操作规范 (一)艾灸的材料 1.艾叶 (1)艾叶的化学成分: 艾叶中纤维质较多,水分较少,有许多可燃的有机物,是理想的灸疗原料。 (2) ①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 ②艾火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体表深部; ③艾产地广泛,易于采集,价格低廉; 2.艾绒 (1)艾绒的制备:

①制作流程:采集(农历4、5月)→暴晒干燥→捣碎→筛→晒→捣→筛→艾绒(淡黄色洁净细软) ②分类:按加工程度不同分为:粗绒(艾条或间接灸);细绒(直接灸) ③分级: 优—质量以无杂质、柔软易团聚、干燥; 劣—以含杂质、生硬不易团聚、湿润,燃烧时易破裂,散落火花而灼伤皮肤,不宜采用 新制艾绒—含挥发油多,灸时火力过强,有失温和之性,常致患者不能耐受; 陈旧艾绒—临床常用 (2)艾绒的储藏 密闭于干燥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处;并于每年天气晴朗时重复暴晒几次,以防潮湿、霉烂或虫蛀。 3.艾绒制品 (1)艾炷 ①艾炷规格:(直径与高度大致相等) 小炷:麦粒大,常置于穴位或病变部烧灼,作直接灸用 中炷:半截枣核大,作间接灸用; 大炷:半截橄榄大,可燃烧3~5分钟,作间接灸用 ②艾柱制作方法 ⅰ.手工制作法:上尖下平的圆锥体;要求搓捏紧实, 能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由强到弱,患者易于耐受,且耐燃而不易爆;大小可随 治疗需要而定。 ⅱ.艾炷器制作法:艾绒紧密,大小一致,便于应用 (2)艾条(艾卷) 长20cm,直径1.5cm,常用于悬起灸、实按灸 ①纯艾条:不含药物 ②药艾条: ⅰ常用药艾条:肉桂、干姜、木香、独活、细辛、白芷、 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研成细末;

直接灸手法谢锡亮灸法

直接灸手法谢锡亮灸法 1操作方法 先将施术部位(穴位)涂少许凡士林或植物油,以增加粘附作用,再将艾绒搓成锥状如麦粒大之艾炷粘附在穴位上,引燃(熟练者可将艾炷粘附在施术者的食指尖,引燃后粘附在患者的穴位上),当艾炷燃至患者感觉可以接受的灼痛时(嘱患者叫“嘘”以表示之)即可施以手法。 1.l补法 (1)重补(亦称封补、按补):医生用拇指或食指将燃着的艾炷(待患者叫嘘时)呈90度垂直按下,按灭时速度要快,力度要适宜(否则会烧灼皮肤起泡或灼伤医生手指),按住穴位约3~5秒后缓慢离开。 (2)平补(亦称温补):用拇指与食指将艾炷捏灭后用食指或拇指轻按穴位约5~10秒即可。 l.2泻法 (1)推泻:待艾炷燃至患者叫“嘘”时用食指或拇指将艾炷轻轻向四肢末端方向推灭(速度不宜太快,压力不宜太重,以防皮肤擦伤,但速度也不宜太慢,以免灼伤皮肤)。 (2)抽泻:用拇指和食指将穴位皮肤及艾炷捏住轻轻向体外呈90度抽出(不宜捏的太紧以免拉伤皮肤)。 1.3平补平泻法(亦称和法)

(1)施术者用拇指与食指将艾炷捏灭后(不能捏及皮肤)轻轻离开穴位。(2)待艾炷燃至灼痛时用口将艾炷快速吹离穴位(注意:采用此法不能涂粘附剂,吹离的艾炷不要烧伤其它部位或衣物)。 1.4注意事项 灸法手法可与针刺手法相媲美,应用面广,疗效迅速。但在应用时对素体阴虚者、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采用。头、面、五官、胸、背尽量少采用补法(一般采用平补平泻或泻法中的第2种手法)。此外在施灸时应掌握程序:从上而下,不可先灸下后灸上。一般采用本法1个穴位仅l~3壮即可。 2病例举隅 2.1血晕 1982年秋,笔者下乡遇一产妇出血不止(约已失血1500~2000MI),面色苍白,目合气微,不省人事,触之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此乃失血过多,气随血脱,血晕之危证。惜我下乡途中身无针药,若送村卫生所,则山路颠簸,路途亦远。苦思之时忽见端阳节悬门之艾,急命众人收取搓成艾绒,急灸水沟(补)、合谷(补)、足三里(补)、三阴交(补)各3壮,当灸至三阴交则头摇足动,约5分钟见血凝固成块,出血已止,喜有生机,嘱将鸡汤投入生艾1撮3沸后频频喂服,少顷目开如缝,呼能会意,血止晕平。事后查询,母子俱安。 2.2腹痛泄泻(急性胃肠炎) 例1:林某,女,38岁,阵发性腹痛半日,伴水样泄泻8次,曾服氟呢酸、阿托品、霍香正气水等未效。诊其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证属腹

灸法补泻探讨

胀满者加煨诃子、肉豆蔻、炮姜;便秘难下,腹满痛者加槟榔、大黄、全瓜蒌;便下夹有黏液,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舌苔黄腻者加黄连、藿香、佩兰、砂仁、薏苡仁等;若腹痛日久,部位固定,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者当考虑气病及血,久痛入络,可酌加丹参、失笑散、桃仁、片姜黄、当归、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瘀血较重且夹积滞甚者可用三棱、莪术等行气、破血、消积之品;肝郁失疏,中焦壅滞,脾运失健者,多有湿滞内阻,治疗应兼燥脾湿,常加厚朴、苍术、陈皮、半夏等;若脾虚日久殃及肾脏,损及肾阳,治疗必须健脾与疏肝温肾并顾,可选用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等加减;若出现泄泻伴腹中不舒,口干欲饮,食少纳呆,心烦神倦,唇红干裂,肌肤干燥,舌红少苔,甚则红绛光剥,脉细数等脾阴虚的症状,则可选加怀山药、太子参、扁豆、莲子等以滋补脾阴,若脾胃之阴俱虚者可酌加沙参、麦门冬、石斛、乌梅等甘凉柔润之品;若阴虚有郁热者,酌配蒲公英、石见穿等清泻郁热而又不致过于苦寒伤脾败胃之品。 4 辅以心身疏导治疗 IBS 是一种典型的功能性疾病,有研究表明,心 理压力、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极易使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应激能力低下,而表现具有精神因素的IBS 躯体症状,故治疗IBS 时,应辅以适当的心理疏导和运动锻炼。临诊时向患者耐心解释所患疾病的性质、病因、发病机制及转归预后,说明本病属良性疾病,同时充分以X 线钡灌肠、内窥镜检查无阳性发现及大便多次培养阴性、潜血检查阴性等辅助检查结果作依据,为患者解释其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使患者解除多虑多疑的心理障碍,在服药时亦可作适当的药后某些症状缓解暗示,使患者建立对医生的信任和治疗信心,帮助患者正确面对自身心理矛盾和情绪紊乱,此时用药往往事半功倍。对于有可能引起症状的过敏食物,如海鲜及产气食品、高脂肪食品等嘱患者尽量避免,以减少病情复发。有条件情况下,参加体育锻炼,保持生活规律及良好的心境,增强体质,整体调理以利于疾病痊愈。◆ 收稿日期:2005-03-16 作者简介:张永臣(1968-),男,江苏丰县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工作。 灸法补泻探讨 张永臣1,张晓立2,指导:吴富东1 (1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21枣庄市中心血站,山东枣庄277101) 摘 要:根据有关文献从灸法补泻的操作、机理、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灸法补泻作一探讨。结论: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目的,临床应用灵活掌指。 关键词:灸法;补泻 中图分类号:R24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31(2005)05-0445-02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云:“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芮,故灸火芮者,亦从北方来。”据此说明灸法可能起源于北方寒冷地带,以后向其他地方传播。《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记载了外感病、脏病灸法,《素问?骨空论篇》记载了内伤、寒热的灸法,《灵枢?痈疽》、《素问?病能论篇》记载了痈疽的灸法,后世《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治秘要》、《扁鹊新书》等书中对灸法也有较多记载,《灵枢?背俞》还记载了灸法的补泻操作。现就历代有关文献对灸法补泻作一探讨。 1 灸法补泻的操作 111 灸法徐疾补泻 《灵枢?背俞》云:“气盛则泻 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其操作为:将 艾炷点燃后,使艾炷自燃燃烧,慢慢自灭,为灸法补法;点燃艾炷后,快速吹艾火,使艾炷快燃,为灸法泻法。 112 灸法深浅补泻 《丹溪心法?拾遗杂论》:“灸法 有补泻火者,若补火,火火芮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 扫除之,用口吹之,风主散故也。”其操作为:点燃艾炷后,让其自燃自灭,使艾火之力透达肌肉为补法;点燃艾炷后,待艾炷燃过一半后即移去,另换艾炷,使艾火之力不至肌肉为泻法。 113 灸法开合补泻 《针灸大成》云:“以火补者,毋 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其操作为:将艾炷点燃后,让其自燃自灭,灸后快速按压旋灸部位,为补法;将艾炷点燃后,使其快燃快灭,灸后不按压穴位,为泻法。 114 灸法呼吸补泻 邵良谱[1]认为,以物垫灸,如 有3壮之后,病人必须气热,然觉之时,艾炷已经燃 尽,正可施补泻手法,即以大拇指用薄纸包齐,紧按垫灸物上,行补法,令病人鼻吸进气;行泻法,令病人口呼出气。115 灸法奇偶补泻 以《周易》书中所提到的以奇数1,3,5,7……等属阳数,定作艾灸的壮数为补法; 第7卷 第5期 2005年9月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L IAONING COLLEGE OF TCM V ol.7 N o.5 Sep.,2005 445

灸法补泻法

灸法补泻法 灸法治病,既可补虚又可泻实;既可温寒又可散热;既可扶阳,又可养阴。但是自《伤寒论》提出“火逆”、“火劫”之说,针法属泻,灸法属补的传统观念已被奉行了1000多年,直至1985年6月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法灸法学》还在“灸治注意事项”中指出“凡是实证、热证及阳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实际上,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确实值得进一步商榷。 目录 1简介 2历史渊源 3现代研究 4作用 5方法 辨证施治 灸法补泻 1简介 如果机械地认为针法属泻,灸法属补,就会无形中否定了针和灸法补泻的实际意义。灸和针是两种各不相同的治疗方法,由于针和灸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以经穴为刺灸点,在临床上有着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中医基本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使之平衡。阴与阳是相对而言的,补与泻也是相对而言。因此,灸法本身应该是既能补虚又能泻实,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因此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既不附合中医基本理论,更不符合中医实践。 2历史渊源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指出灸疗补泻。如《灵枢·背腧》篇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黄帝内经太素》谓“传”字作“傅”,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日泻也。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朱氏发挥了《黄帝内经》灸疗补泻的要领。明

代李梃在《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李氏不仅对灸治的适应范围和灸治机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之证。清《神灸经纶》言:“灸者温暖经络宜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作了进一步补充。综观以上记载可见,灸疗补泻起源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临床发挥,内容更加完备。 古代医家不仅从理论上进行阐述,而且也积累了这方面相当的经验。例举如下。补法:《类经图翼》介绍灸中脘,气海以治“脱血色白,脉濡细,手足厥冷……其效如神。”《古今医统大全》中言:“中寒,阴寒厥冷脉绝欲死者,宜灸之.气海、神门、丹田、关元,宜灸百壮。”《针灸易学》:“血崩漏下,中极、子宫灸”。 泻法:《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丹溪心法》灸治热病可令“火以畅达,拔引热毒。”为“从治之意也”,根据火性就燥,同气相求之理,或灸以引火化气,发达透泄,引热外解,是灸治实热闭郁之急重症的关键。《医学人门》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寿世保元》治腹中有积,大便闭塞,心痛诸痛“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等。 对于灸泻的机理,历代医学家亦作了不少阐述,如金·刘河间阐发火热病机,创火热论,他对外科阳证认为“疮疡者,火之属”,治之“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吴亦鼎在《神灸经纶·外科证略》中说:“凡疮疡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疗,大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功效胜于药力”。这都说明外科阳证可用灸疗,灸后可引毒外出,移深就浅,破结化坚,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故疮病可愈。在热证方面用灸疗,朱丹溪认为此灸可使“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也。他用灸治阴虚证,认为“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他已把灸治热证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王石山认为“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以上这些理论对我们的临床仍然有一定指导意义。 3现代研究 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以艾叶为原料的灸治疗法,其灸治效应与灸术补泻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泻法灸百会穴治疗急性神经血管性头痛,效果显著:用灸补法治疗遗尿疗效甚佳。对高血压患者使用艾灸泻法.结果灸后80%以上患者血 压下降,对低血压患者采用艾灸补法,结果灸后全部患者血压均上升。用灸泻法治疗带状疱疹,炎后即可控制症状。可见艾灸补泻已被应用于寒热虚实各种病证中。 现代许多学者对灸法的补泻机理也作了某些探讨,一般认为灸行泻法其机理有五:1 ①以热引热:使邪外出达到以热引热,使邪热泄之散之。并认为此灸火力猛峻,不能深入,很难循经深透远达,故无入里助热之弊,此同气相求之理,以热引热之法也。② 开辟门户,引邪外出:认为灸后的起泡发疮,皆为给邪以出路。③温通行散、消瘀散结:因气血得热则行,行则通,通则散,故郁滞可通,火源可清,瘀毒可散。④灸法扶阳、阳生阴长:灸后可扶阳养阴,益气生津。⑤热因热用:用于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具有救急之意。有学者认为灸法可用于一切发热

刺法灸法论

刺法灸法学部分 第一专题刺灸概论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刺法灸法学的定义、内容及刺灸法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 2、熟悉古代针法、灸法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二、重点内容汇编: 1、针灸起源于()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E秦汉时期 2、以下不属于《内经》中九针的针具是() A 锋针 B 毫针 C 长针 D大针 E 皮内针 3、用于按摩分肉之间,治疗分肉之间疾病的针具是() A 圆针 B 圆利针 C 铍针 D 锋针 E 鑱针 4、按压经脉以养脉气的针是() A 毫针 B 鍉针 C 铍针 D 长针 E 圆针 5、十四字手法最早记载于哪一部著作() A 《针经指南》 B《金针赋》 C 《针灸大成》 D 《灵枢》 6、提出徐疾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的是() A 《内经》 B 《难经》 C 《针经指南》 D 《针灸大成》 E 《金针赋》 7、提出治病八法的是() A 《针经指南》 B《金针赋》 C 《针灸大成》 D 《灵枢》 8、最早的灸法专著是( ) A 《千金要方》 B 《肘后备急方》 C 《曹氏灸方》 D 《扁鹊心书》 9、有专门施灸的医师称为“灸师”,起于何代() A 清 B 明 C 魏 D 唐 E 汉 10、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操作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 11、刺法灸法学具有技能训练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内容特点。 12、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主要包括针刺技术、灸法技术、耳针、头皮针、腕踝针、腧穴特种治疗技术四大类腧穴治疗技术。 13、针刺手法,包括得气法、行气法、补泻法和各种相应的单式、复式手法。 14、灸法包括艾灸法和非艾灸法两部分组成。 15、《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 16.治病八法包括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有阳、子午捣臼、进气和龙虎交战、留气、抽添等手法。其中烧山火是复式补法的典型操作手法,透天凉是复式泻法的典型操作手法,龙虎交战是住痛移疼的手法技术。 第二专题毫针刺法 第一章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一、学习目标 1、熟悉毫针的结构和规格。 2、熟悉毫针操作在临床上的选则应用及质量检查。 3、熟悉毫针操作基本功的训练内容,并逐步完成。 4、掌握各种体位选择与腧穴取定法。 5、熟悉器械、腧穴等的消毒方法。 6、掌握毫针基本技术方法,包括持针、进针、捻转、提插、留针、出针等具体操作要领。 7、熟悉毫针的进针角度、方向和深浅的临床应用规律。 二、重点内容汇编:

刺法灸法期末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刺法灸法学的内容范围:1针刺技术2灸法技术3耳针、头皮针、腕踝针4腧穴特种治疗技术 3、古代最原始的切割和医疗工具称为砭石,又称针石、鑱石等。 4、九针:九种不同形制和用途的金属针具,包括镵针、圆针、提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等。(结合p6的表看) 5、壮:是艾炷烧灼造成创伤之意。艾炷一个燃尽易之,谓之一壮。 艾炷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在艾炷底下隔垫某些物品(以药品为多)再行施灸。 第二章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1、毫针:又称“微针”、“小针”,是古今临床应用最广的一种针具。 毫针结构(选择题):针尖——是刺入腧穴肌肤的关键部位 针身——是刺入腧穴内相应深度的主要部分 针根——是观察针身刺入腧穴深度和提插幅度的外部标志 针柄——是医者持针、行针的操作部位,也是施用温针灸法时装置艾绒之处 针尾——针柄的末端部分 毫针规格:主要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而区分。 粗细(号):26~0.40mm,28~0.35mm,30~0.30mm 长短(寸):1~25mm,1.5~40mm,2~50mm,3~75mm (临床以粗细为26~30号和长短为1~3寸者最常用) 2、临床针刺时常用体位: ①仰卧位:适用于前身部的腧穴 ②俯卧位:适用于后身部的腧穴 ③侧卧位:适用于侧身部的腧穴 ④仰靠坐位:适用于前额、颜面、颈前和上胸部的腧穴 ⑤俯伏坐位:适用于头顶、枕项、背部的腧穴 ⑥侧伏坐位:适用于头颞、面颊、颈侧、耳部的腧穴 3、针具器械消毒:(注意参数) ①高压蒸气灭菌法:一般在1.0~1.4kg/cm2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以上 ②药液浸泡消毒法:将针具放入75%乙醇内浸泡30~60分钟,取出用消毒巾或消毒棉球擦干后使用。直接和毫针接触的针盘、针管、针盒、镊子等,可用2%来苏尔溶液或1:1000升汞溶液浸泡1~2小时后,达到消毒目的。 ③煮沸消毒法:★如在水中加入重碳酸钠使成2%溶液,可以提高沸点至120℃,且可降低沸水对器械的腐蚀作用。 4、押手法:是术者用手按压、循摄穴位皮肤和相关经脉,以协同刺手进针行针的方法。临床常用左手按压爪切穴位,称为押手。 5、双手进针法:①爪切进针法:又称指切进针法,临床最常用,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②夹持进针法:多用于3寸以上长针。 ③舒张进针法:适于长针泞刺,对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处,用左手拇、食指向两侧用力,绷紧皮肤,以利进针,多用于腹部进针 ④提捏进针法:多用于皮肉浅薄处,如面部穴位的进针(印堂穴等) 压针缓进法:适用于眼周穴位及天突穴等 6、进针角度:直刺法—90°适用于大多数穴位,浅刺与深刺均可 斜刺法—45°左右,适用于骨骼边缘和不宜深刺者,如需避开血管、肌腱时也可用此法横刺法—15°左右,适用于头面、胸背及皮肉浅薄处 7、提插法:是针刺过程中行针的一种基本手法,包括上提和下插两个动作,即针体在腧穴空间上下的运动。【提插幅度大(3~5分),频率快(120~160次/分钟),针感即强。提插幅度小(1~2分),频率慢(60~80次/分钟),针感较弱】 8、捻转法:是拇、食指持针,捻动针体使针左右均匀旋转的手法。【捻转幅度大(360°),频率快(120~160次/分钟)。幅度小(180°),频率慢(60~80次/分钟)】 9、留针法:是针刺得气以后,将针体留置穴内,让它停留一段时间后,再予出针的方法。 10、候气法:是指针刺入穴后,留针等待经气来至的方法,又称留针候气法。 催气法:指针刺入穴后,通过一些手法,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 守气法:是指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 行气法:是针刺得气后,进一步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又称运气法、气至病所法等。 第三章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1、透穴刺法:又称为透针刺法、透刺法。指一针透达两个或多个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此法具有取穴少,得气穴位多,疗效好的特点。有直透法、斜透法、横透法 2、局部多针刺法: (1)傍针刺法:取痛点(或反应点)及其临近腧穴,先直刺一针,捻针得气后,再在其旁5分至1分处斜刺一针,针尖朝向直刺的针,捻针得气后勿再深入。两针深度基本相等。 适用于压痛明显、固定不移、久治不愈的痹证和疼痛,如头痛、关节痛、肌纤维组织炎、腰背痛、足跟痛、腰椎增生症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