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2014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开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

4.2014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开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

4.2014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开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
4.2014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开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

附件4

2014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开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

说明:1.专业名称后面带“#”的专业表示不接受新生报考;

2.专业名称后面带“△”的专业表示本次不接受新生报考;

3.专业名称后面带“*”的专业同时接受港澳考生报考。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指南

附件4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以受众面广、量大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高职院校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 二、功能定位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定位于“能学、辅教”。“能学”指凡有学习意愿并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高职院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均能够通过自主使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不同起点的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并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辅教”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使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巩固所学和拓展学习。 三、建设要求 (一)内容要求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能够涵盖课程标准(或课程教学基

本要求)规定内容、覆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点,包含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评价等环节,颗粒化程度较高、表现形式适当,能够支持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申报学校应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等先进职教理念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并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成果应用到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二)资源要求 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1.基本资源。基本资源指能系统、完整、科学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资源配置及利用、课程改革成果,有力支撑教学目标实现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微课程等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2.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环节,支持教学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各类典型新技术应用、生产案例、教学案例、专题讲座、素材资源,

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

科目 年级 品德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一览表 一二三四五六 222222 语文887766数学555555英语3333 艺术(或选择音乐、美术) 科学444444 2233 综合实践活动2222体育443333 地方与学校开 332222发选用的课程 周总课时数(节)262630303030学年总课时9109101050105010501050 注:A.表格内为各学科的周课时数,总课时按每学期最少16周上课时间计算; B、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可安排学生兴趣活动课、校本教学课、班队会等,包括写字课、安全课、卫生课等课程。

1 1 1 2 小学春季各年级作业设置一览表 合计 生字 算术 小楷 图画 写话 工作笔记 周 记 作文 英语 数学 横格本子 拼音 备注 学前班 一 二 5 7 9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三 四 五 13 13 13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4 4 4 六 13 2 1 1 4 合计 小学秋季各年级作业设置一览表 田字格 算术 小楷 图画 写话 工作笔记 周记 作文 英语 数学 横格本子 拼音 备注 学前班 一 7 9 2 2 2 2 2 1 1 2 2 二 9 2 2 2 1 1 1 三 四 五 六 13 13 13 13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4 4 4 4 说明:A.生字、算术、小楷、图画、拼音、写话、横格本子规格为 32kX30; B.工作笔记规格为 32kX100; C.周记、作文、英语、数学规格为 16kX40. 春季学期作息时间表 项 目 起 至 时 间 时间(分)

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

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语文(7-9年级)教学指导意见 从2004年秋季开始,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将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初中一年级(即7年级)将全面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确 保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学指导思想 1.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转变语文教育观念。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理念做出了全新的阐述,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转变语文教育观念。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里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质是针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片面强 调语文工具性的弊端提出来的。实验教师必须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全面 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并且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全充分地体现出来,力求 真正做到二者的统一: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又要让学生受到文化、文 学、思想、情感的熏陶。 基于上述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特点的新定位,课程标准提出了贯穿于这次语文课程改革全过程的几个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 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 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改革重 点和实践追求,实验教师要很好地领会,并且将其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努力构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语文课程体系。 2.准确把握、认真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新体系,指出语文 课程的总体目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 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 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 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 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 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能力。实验教 师要准确把握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体目标,把它认真落实在识字与写字、 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教学实践中,保证三个维度的 目标得到真正的落实。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指南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指南

附件4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以受众面广、量大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高职院校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 二、功能定位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定位于“能学、辅教”。“能学”指凡有学习意愿并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高职院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均能够通过自主使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不同起点的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并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辅教”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使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巩固所学和拓展学习。 三、建设要求 (一)内容要求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能够涵盖课程标准(或课程教学基

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3.资源冗余。资源应力求丰富多样,在数量和类型上大大超出结构化课程所调用的资源范围,实现资源冗余,以方便教师自主搭建课程和学生拓展学习。 4.资源类型。表现形式上,资源类型一般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和虚拟仿真类素材等。应控制文本和图形(图像)资源在总资源中的占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学的优势,提高微课程、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比例。微课程是指根据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学生情况,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技能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每个微课程以5-15分钟时长为宜,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技能点)或专题应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动画通过变换的视角、直观的画面、形象的阐述,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可视化,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习者的自然思维习惯,虚拟仿真通过替代危险性高或难以安排的现场实习,或展示现实教学中难以理解的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效果

1.建设了协作与分工明确的专业教学团队 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教学资源的更新和维护、创建互动、讨论组等大量问题,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与分工合作,改革了传统教育教师单打独斗的弊端,有助于不同教学与学习理念的拓展与传播。 2.转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 在资源共享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络平台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反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的“教”的被弱化,学习者的“学”的主体作用被强化。利用“贴心大学”平台提供的速课课件,学习者可以提前进行课程预习,利用教学课件、课程录像、教学视频或微课等进行学习或者课后的巩固复习。“贴心大学”交互平台也为学习者提供一种交互学习模式,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交互平台及时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沟通,贴心大学提供的一种在线学习、交互学习的新模式。一用网络平台,学习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学习的限制,提供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个人学习情况,随时随地自主的安排学习。 3.推动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网络平台上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完善的教学资源和拓展资源学习区、互动交流区、实践实训区和评价考核区等,利用在线开放教学网络平台,教师可以有效地实施多元化的交互式和应用性教学,促进学生的主体学习、主动学习。 4.推动了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考核内容利用“贴心大学”平台提供,包括资源利用情况、交互情况、答疑情况、作业提交、综合考试等,在线开放课程还能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学习情况及学习效果,并生成基于学生学习行为的反馈数据。所以,资源共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促进了教与学评价体制的变革。 5.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内容及实践环节涉及教学等多学科内容,相关学科之间紧密相关。在精品在线开放网络平台建设中可以实现学科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面。

广东省高职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员工培训与开发

广东省高职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 《员工培训与开发》 建设方案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 (3) (一)学校背景:创一流校建设 (3) (二)学院背景:基于成果导向教学改革 (3) (三)专业背景:“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3) 二、建设基础 (3) (一)课程设计:理念先进、思路完善 (3) (二)课程资源:储备丰富、应用广泛 (8) (三)课程团队:校企融合、优势互补 (14) 三、建设目标 (16) 四、建设内容 (16) (一)资源规划与组织 (16) (二)资源内容 (18) 五、建设措施 (19) (一)建设举措 (19) (二)进度安排 (20) (三)经费预算 (20) (四)保障措施 (21) 六、预期成果 (21) (一)标志性成果 (21) (二)辐射带动 (22)

一、建设背景 (一)学校背景:创一流校建设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争创“全国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过程中,省级、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其重要标志性成果。学校根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在一流校建设中,明确制定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在抓好学校重点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省级、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立起以学校重点课程和省级、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主的课程建设体系和良性发展机制。 (二)学院背景:基于成果导向教学改革 2017年以来,文化与传媒学院开展成果导向教学改革,先后确定了学院一级人才培养目标及核心能力,落实了专业二级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设计了课程三级教学大纲及教学单元。在全院成果导向教学改革背景下,“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确定了精准的教学目标,梳理完善课程知识技能树,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成果导向教学改革为课程深入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专业背景:“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2017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立项为校级“互联网+”特色专业。“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改革与“互联网+”特色专业紧密结合,是“互联网+”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有力支撑。 二、建设基础 (一)课程设计:理念先进、思路完善 1. 课程设计理念 “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整体设计基于成果导向课程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岗位需求为逻辑起点,提炼专业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确定课程具体教学目标,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梳理课程教学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实施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检核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达成度,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doc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表 周年九年课级学科课时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课总计课程科目时比例类别(%)品德与生活 2 2 140 品德与社会 2 2 3 3 350 思想品德 2 2 2 206 语文9 8 7 7 6 6 6 5 5 2055 必数学 3 4 4 5 5 5 4 4 4 1322 英语 3 3 3 3 4 4 4 832 修综合 2 2 2 2 4 5 5 课 科初生物 2 2 760 或 或学中物理 2 3 688 或化学 3 历史综合 3 3 3 309 或或与历史 2 2 2 或346 社会地理 2 2 体育 4 4 3 3 3 3 700 体育与健康 3 3 3 309 综合 4 4 3 3 3 3 2 2 2 艺术音乐 2 2 2/ 2/ 2/ 2/1 1 1 1 906 或 1 1 1 美术 2 2 1/ 1/ 1/ 1/2 1 1 1 2 2 2 信息技术 1 1 1 1 1 1 208 综合实践活动 2 2 2 2 2 2 2 486 31 或 8583 合计22 22 26 28 28 28 31 31 或或 30 8548 地方与学校课程 5 5 4 2 2 2 3 或 4 3 3 939 或 或 974 周课时总量27 27 30 30 30 30 34 34 34 9592 100 说明: 1.每学年上课时间按 35 周计算 ( 初三 33 周) ,九年总课时量 9592。 2.小学每课时 40 分钟 , 初中每课时 45 分钟。 3.地方与学校课程主要包括班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兴趣活动、专题教育等。 4.音乐、美术周课时中,分子为该学年第一学期的周课时,分母为第二学期的周课时。 5. 七年级科学课实施综合课程的,每周必修课合计为 31 节,地方与学校课程为 3 节;实施分科课程的,每周必修课合计为 30 节,地方与学校课程为 4 节。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护理、助产专业) 系部基础教学部 课程《人体解剖学》 负责人刘明 编写陈小芳 二〇一七年五月

《人体解剖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实施方案 目录 前言: (1) 一、指导思想 (1) 二、课程定位 (1) 三、课程建设目标及思路 (2) 四、课程的建设措施和保障激励措施 (3) 五、课程建设的内容 (4) 六、课程资源 (7) 七、建设进度安排 (7) 八、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8) 九、课程特色 (10) 十、课程的管理 (10)

前言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院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其目的在于: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教财厅函[2016]28号),《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粤教高函[2016]253号)等文件精神,为促进高职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动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并结合我校专业实际情况,将人体解剖学作为护理、助产专业的精品课程进行建设,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精品课程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课程设置要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二、课程定位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教基[2001]28号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经国务院同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现将供试验区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并根据实验区的实际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计划,进行组织实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到我部基础教育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〇〇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附件: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

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德能力,提高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泛雅平台使用手册簿教师版

泛雅网络教学平台 使用手册 (教师版) 北京世纪读秀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1日

目录 一、教学空间 (4) 1.如何登录系统 (4) 2.班级和学生 (7) 2.1查看我的班级和学生 (7) 2.2管理我的班级和学生 (9) 3.教师与助教 (12) 3.1邀请教师共建课程 (12) 3.2添加助教 (12) 3.3编辑课表 (13) 4.菜单管理 (13) 5.申请开课 (14) 二、课程建设 (16) 1.制作课程封面 (16) 2.编辑课程内容 (19) 3.课程内容编辑器的具体功能 (20) 3.1模版 (20) 3.2图片 (21) 3.3视频 (22) 3.4链接 (31) 3.5文档 (31) 3.6音频 (32) 3.7超星图书 (32) 3.8图书内页 (33) 3.9扩展阅读 (34) 3.10直播 (35) 3.11动画 (36) 3.12附件 (37) 3.13录音 (38) 3.14调查问卷 (39) 3.15超星视频 (40) 4课程的克隆与映射 (42) 4.1课程的克隆 (42) 4.2课程的映射 (45) 三、课程教学 (47) 1.课程进程管理 (47) 2.作业 (48) 2.1建设题库 (48) 2.2布置作业 (52) 2.3批改作业 (53) 2.4互评作业 (54)

3.考试 (56) 3.1发起考试 (56) 3.2考试批阅 (59) 4.资料 (61) 4.1资料的分类 (61) 4.2本地上传 (67) 4.3在线资源 (68) 4.4添加网址 (70) 5.讨论答疑与通知 (71) 5.1在空间首页进行 (71) 5.2通过导航栏进行 (73) 6.统计 (75) 6.1课程总览 (76) 6.2学习统计 (77) 6.3成绩统计 (80) 7.PBL教学 (83) 7.1创建项目 (84) 7.2添加小组 (85) 7.3项目活动 (87) 8.互动课堂 (91) 四、教学门户 (93) 1.首页介绍 (93) 2查看教学组织信息 (94) 3.如何利用课程资源 (95) 3.1如何使用本校课程资源 (95) 3.2本校推荐课程网站资源 (98) 3.3本校精品课程网站资源 (99) 3.4如何使用全国课程资源 (100)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指南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以受众面广、量大的创新创业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学校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 二、功能定位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定位于“能学、辅教”。“能学”指凡有学习意愿并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高职院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均能够通过自主使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不同起点的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并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辅教”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使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巩固所学和拓展学习。 三、建设要求 (一)内容要求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能够涵盖课程标准(或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内容、覆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点,包含

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评价等环节,颗粒化程度较高、表现形式适当,能够支持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申报人应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等先进职教理念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并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成果应用到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二)资源要求 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1.基本资源。基本资源指能系统、完整、科学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资源配置及利用、课程改革成果,有力支撑教学目标实现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微课程等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2.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环节,支持教学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各类典型新技术应用、生产案例、教学案例、专题讲座、素材资源,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格仅供参考.doc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表 周年 课级 一二三四五六七 时 课程科目 类别 品德与生活 2 2 品德与社会 2 2 3 3 思想品德 2 语文9 8 7 7 6 6 6 必数学 3 4 4 5 5 5 4 修英语 3 3 3 3 4 综合 2 2 2 2 4 课 科初生物 2 学中物理 或化学 历史综合 3 与 或 历史 2 社会地理 2 体育 4 4 3 3 3 3 体育与健康 3 综合 4 4 3 3 3 3 2 艺术 或 音乐 2 2 2/1 2/1 2/1 2/1 1 美术 2 2 1/2 1/2 1/2 1/2 1 信息技术 1 1 1 1 综合实践活动 2 2 2 2 2 合计22 22 26 28 28 28 31 或 30 地方与学校课程 5 5 4 2 2 2 3 或 4 周课时总量27 27 30 30 30 30 34 说明: 1.每学年上课时间按35 周计算 (初三 33 周),九年总课时量 2.小学每课时 40 分钟 ,初中每课时 45 分钟。 八九学科 总课 时 140 350 2 2 206 5 5 2055 4 4 1322 4 4 832 5 5 2 760 或 2 3 688 3 3 3 309 或 2 2 346 2 700 3 3 309 2 2 1 1 906 1 1 1 1 208 2 2 486 31 31 8583 或 8548 3 3 939 或 974 34 34 9592 9592。 九年 课时 总计 比例 (% ) 或 或 或 或 100 3.地方与学校课程主要包括班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兴趣活动、专题教育等。 4.音乐、美术周课时中,分子为该学年第一学期的周课时,分母为第二学期的周课时。 5.七年级科学课实施综合课程的,每周必修课合计为 31 节,地方与学校课程为 3 节;实施分科课程的,每周必修课合计为 30 节,地方与学校课程为 4 节。

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科学(3—6年级)》

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科学(3—6年级)》 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学的指导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科学》)明确了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实施小学科学课程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达成“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小学科学课程目标。 学科名称由原来的“自然”改为“科学”,这一改变不仅反映了教学内容上的扩展,从以自然现象、事物为主拓展到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包括与自然科学有关的人文精神、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等,而且包含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科学”作为一个概念,本身就包含了探究的过程以及结果。把“科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同样应该包含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两部分,而且这种知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事实、概念、规律外,还应该涉及有关的态度与价值观。这与原来的以自然现象与事实性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自然”学科相比,在学科名称、培养目标、内容标准、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等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进行小学科学课程的实验,必须做到: ·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迎接挑战。要认真研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标准》,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理解和领会课程标准的内容,明确各项教学要求,把握进行的深度和广度,并落实到《标准》的具体内容上。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钻研学科知识,提高学科素质,与新课程一道成长。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认知结构,对多姿多彩的世界会产生怏然的兴趣。因此,应该尊重小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不同的场合、地点去学科学用科学。要注意科学课程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其相对应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是开放的。 ·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新课程让我们借鉴的经验非常有限,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活动形式及部分新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是积极参与者、实践者和创造者。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创造,学会在实验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密切注意教师、学生、课堂三个层面的变化。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学生作为科学学习的主人,在科学学习活动中,亲历探究过程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亲身经历、体验和发现。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小学科学课程在学科名称、培养目标、内容标准、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等方面不同于自然课程,需要教师进行研究、探索。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需要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在目标上涵盖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等构成科学素养的主要成分,并且进一步给出了“科学探究”。 由于《标准》汇集了科学课程改革的众多先进理念与做法,与教师现行课堂教学实际之间存在

广东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0307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 号)、《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验方案》教基[2001]28号和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要求,为切实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粤发[2010]15号),在总结前一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省课程改革发展实际,提出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学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新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学科课程并列而不从属于学科的综合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价值,与其他课程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功能与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生成性、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的特征。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增进学习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每周3课时的课时安排,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课程目标和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一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二是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是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三是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规范,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四是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各领域课程目标如下: (一)研究性学习 1.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加深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和感悟,逐步形成爱质疑,勤思考、乐于在探究中获得新知识的心理素质。 2.提高学生从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中发现问题,利用信息去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积极科学态度和基本的科学素养。 3.增强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心。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单

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单

附件 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名单 一、本科教育课程(468门) 序号课程名称课程团队负责人主要建设学校主要开课平台 1 刑法学总论王世洲北京大学华文慕课 2 翻转课堂教学法汪琼北京大学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3 游戏化教学法尚俊杰北京大学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4 Chinese for Beginners 刘晓雨北京大学Coursera 5 民俗学王娟北京大学华文慕课 6 西方文明史导论朱孝远北京大学智慧树 7 生物演化顾红雅北京大学华文慕课 8 生物信息学:导论与方法高歌、魏丽萍北京大学华文慕课 9 生物数学建模陶乐天北京大学edx 10 C#程序设计唐大仕北京大学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11 程序设计实习刘家瑛、郭炜北京大学华文慕课 12 操作系统原理陈向群北京大学华文慕课 13 计算机组成陆俊林北京大学华文慕课 14 操作系统与虚拟化安全沈晴霓北京大学华文慕课

15 艾滋病、性与健康王登峰北京大学智慧树 16 流行病学基础(一)吴涛、李立明北京大学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17 艺术与审美叶朗北京大学智慧树 18 “非遗”之首——昆曲经典 艺术欣赏 顾春芳北京大学智慧树 19 人群与网络李晓明北京大学华文慕课 20 军事理论孙华北京大学智慧树 21 创新工程实践张海霞北京大学智慧树 22 数据库系统概论杜小勇中国人民大学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 23 逻辑学概论陈为蓬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24 西方哲学精神探源王晓朝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25 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 师面对面 张小琴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26 西方思想经典与现代社会黄裕生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27 美国政治概论刘瑜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2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张瑜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2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翁贺凯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冯务中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31 e时代的大佬师——慕课教 师的修炼心法 王帅国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32 教育社会学罗燕清华大学学堂在线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标准表仅供参考.doc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表 课程类别周年九年课级 学科 课时 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计 总课科目比例 时 (% )品德与生活 2 2 140 品德与社会 2 2 3 3 350 7.3 思想品德 2 2 2 206 语文9 8 7 7 6 6 6 5 5 2055 21.6 必数学 3 4 4 5 5 5 4 4 4 1322 13.8 修 英语 3 3 3 3 4 4 4 832 8.7 综合 2 2 2 2 4 5 5 7.9 科初生物 2 2 760 或 课 或学中物理 2 3 688 7.2 或化学 3 历史综合 3 3 3 309 或 3.2 与历史 2 2 2 或或346 社会地理 2 2 3.6 体育 4 4 3 3 3 3 700 10.5 体育与健康 3 3 3 309 综合 4 4 3 3 3 3 2 2 2 艺术 或 音乐 2 2 2/1 2/1 2/1 2/1 1 1 1 906 9.4 美术 2 2 1/2 1/2 1/2 1/2 1 1 1 信息技术 1 1 1 1 1 1 208 7.2 综合实践活动 2 2 2 2 2 2 2 486 22 22 26 28 28 28 31 或31 31 8583 89.6 合计或或 30 8548 89.3 5 5 4 2 2 2 3 3 939 或 10.4 地方与学校课程 3 或 4 或 974 10.7 周课时总量27 27 30 30 30 30 34 34 34 9592 100 说明: 1.每学年上课时间按35 周计算 (初三 33 周),九年总课时量 9592。 2.小学每课时40 分钟 ,初中每课时 45 分钟。 3.地方与学校课程主要包括班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兴趣活动、专题教育等。 4.音乐、美术周课时中,分子为该学年第一学期的周课时,分母为第二学期的周课时。 5.七年级科学课实施综合课程的,每周必修课合计为31 节,地方与学校课程为 3 节;实施分科课程的,每周必修课合计为30 节,地方与学校课程为4 节。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试行)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快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人类社会已大踏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读、写、算已不足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和利用信息,成为当今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之一。 一、课程性质和价值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 置的、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的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养成健康规范的行为习惯与信息安全意识,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打下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性。 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基础性。体现在:课程所培养的基本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能力是学生支撑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基础,也是学生迎接信息社会挑战与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实践性。 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实践性。动手实践是信息技术课程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动脑思考,更要动手实践。在实践中熟练技能,在实践中探究规律,在实践中创作作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追求创新。死记硬背,单说不练,不可能学好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三)应用性。 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应用性。课程本身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技能和科学的应用态度,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不强调知识的系统完整性,更强调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应用问题,包括整合各学科学习需要信息技术支撑的学习任务。强调在用中学,在学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英语教学指导意见 英语是当今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最重要的国际交际工具之一。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指导思想 (一)教学要面向全体,尊重个体差异 面向全体学生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核心思想。英语教学在保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创造一切条件满足不同基础的,尤其是有学习潜力的学生需要。英语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无论是教学材料的选择,还是策略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用切实、灵活的标准要求他们,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课程实施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二)积极采用活动途径,引导学生体验参与 “在活动中学”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特征。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是体现这一特征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或引导学生积极地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根据不同的任务调整自己的情感和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成功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能没有过程评价,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学习更需要得到不断的鼓励。只有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赢得学习上的成功。采取合理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还能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教学建议 《标准》既是英语课程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实施教学和评价教学的重要依据。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完成《标准》中的一至五级目标。国家英语课程从小学三年级起始开设,六年级要求达到二级目标要求,初三(九年级)达到五级目标要求。英语教育基础和师资条件较差的地区和学校,可以适当降低相应段的目标要求;反之,可以适当提高相应段级别的目标要求。根据《标准》要求和广东中小学的教学实际,特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和价值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总目标 4-6年级课程目标 7-9年级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4-6年级内容标准 7-9年级内容标准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建议 附录 一、案例 二、有关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

本《标准》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叙述课程的性质、特点与目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目标。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叙述了各学段教学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则为教学活动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等组成。 第一部分前言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等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有效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信息是个体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素养,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当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性质和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与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与技术性、普及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并使信息技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信息技术是当今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必不可少的认知、交流、研究与创新的工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致力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信息技术内化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虽然有很深奥的理论基础,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参与感很强,容易理论联系实际。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是信息技术探究和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动手,也要动脑,这对于他们形成正确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宜刻意追求信息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开放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其开放性主要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形式、实践与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的需要。另外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资源进行有效学习,将学生的学习臵于广阔的背景之中,从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3、创造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创造性的课程。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评价、表达和交流的过程有大量需要分析、归纳、思索和探究的活动,它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试验,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倡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思想与方法,创造性地分析、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人文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