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借款费用习题讲解学习

借款费用习题讲解学习

借款费用习题讲解学习
借款费用习题讲解学习

借款费用习题

主要是这么几个问题:

1.哪些借款费用要资本化:不光是债券利息,还有企业发行债券的相关费用的摊销;发行债券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以及分期付款购买发生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等等,这些都属于借款费用,都是可以资本化的。做例题做惯了整数利息,刚刚做真题碰到一个应付债券摊销加资本化计算的,直接崩溃掉了~~~~(>_<)~~~~

再对自己说一遍,应付债券的利息,是实际收款额??实际利率那个数!另外,费用化借记财务费用,资本化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要记得!

2.资本化时点的确认:三个条件,在此不详述。

非正常中断,连续三个月以上,暂停资本化。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停止资本化。

(资本化时间段和费用化时间段一定要搞清楚,这个很重要)。

3.专门借款费用和一般借款费用的计算

原则:在资本化期间,专门借款的利息费用全部资本化;

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在实际支出时资本化。

因此,一般借款在计算资本化的过程中要加入时间权重,就是为了衡量实际支出的时间。

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资本化期间的专门借款利息费-资本化期间专门借款的存款利息收入或投资收益(这里的收益是专门借款支出后剩下的部分的收益)

专门借款费用化金额:基本和上面一样,期间换出费用化期间。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我在某时点支出了XX元,XX元在某时点之后的时间段(至年末)产生的利息费用,就要资本化。(当然,必须是在资本化期间)

存在多笔一般借款,还要计算他们的加权利率=当期发生的利息费用?本金之和(如果有年内的借款,该借款要乘以时间权重)

以上问题搞清楚了,资本化的题目基本就能做了。

4.外币借款汇兑差额资本化

上面都要背死了,这里略过了!要是不幸考到,我就跟出题老师拼了!

1.A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动工兴建一幢办公楼,工程采用出包方式,每半年支付一次工程进度款,工程于2009年6月30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建造资产工程支出如下:2008年1月1日,支出1500万元;2008年7月1日,支出2500万元;2009年1月1日,支出1500万元。公司为建造办公楼于2008年1月1日专门借款2000万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8%。办公楼的建造还占用了两笔一般借款:商业银行长期贷款2000万元,期限为2007年12月1日至2010年12月1日,年利率为6%,按年支付利息。发放公司债券1亿元,发行日为2007年1月1日,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8%,按年支付利息。

分析: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该例中2008年1月1日支出1500万元,尚未超过专门借款2000万元,故未占用一般借款;2008年7月1日支出2500万元,超过专门借款2000万元;2009年1月1日支出1500万元,超过专门借款3500万元。即2008年7月1日占用一般借款2000万元,2009年1月1日-6月30日占用一般借款3500万元(2000+1500),因其占用时间不一致,故需计算加权平均数。

1.计算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

2008年占用了一般借款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2000×180/360=1000(万元)

2009年占用了一般借款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2000+1500)×180/360等=1750(万元)

2.计算一般借款资本化率,因本例中共借入了两笔一般借款,故需计算加权平均利率。

2008年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率=(2000×6%+10000×8%)/(2000+10000)

=7.67%

注:因为两笔借款均为2007年取得,到期日分别为2010年12月1日和5年后,故2008年、2009年是全年计息。

2009年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率=(2000×6%+10000×8%)/(2000+10000)

=7.67%

3.计算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金额。

2008年一般借款利息总额=2000×6%+10000×8%=920(万元)

2009年1月1日-6月30日一般借款利息总额=(2000×6%+10000×8%)×

180/360=460(万元)

2008年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1000×7.67%=76.7(万元)

2009年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1750×7.67%=134.23(万元)

2008年一般借款利息费用化金额=920-76.7=843.3(万元)

2009年1月1日-6月30日一般借款利息费用化金额=460-134.23=325.77(万元)

会计处理为:

2008年12月31日:

借:在建工程 767000

财务费用 8433000

贷:应付利息 9200000

2009年6月30日:

借:在建工程 1342300

财务费用 3257700

贷:应付利息 4600000

2.甲公司拟在厂区内建造一幢新厂房,有关资料如下:

(1)2008年1月1日向银行专门借款5 000万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12%,每年1月1日付息。

(2)除专门借款外,公司另有两笔其他借款,一笔为2007年12月1日借入的长期借款4 00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10%,每年12月31日付息,另一笔为2008年1月1日借入的长期借款6 00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5%,每年12月31日付息。

(3)由于审批、办手续等原因,厂房于2008年4月1日才开始动工兴建,当日支付工程款2 000万元。工程建设期间的支出情况如下:

2008年6月1日:1 000万元;

2008年7月1日:3 200万元;

2009年1月1日:2 400万元;

2009年4月1日:1 200万元;

2009年7月1日:3 600万元。

工程于2009年9月30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中,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工程于2008年9月1日~12月31日停工4个月。

(4)专门借款中未支出部分全部存入银行,假定月利率为0.5%。假定全年按照360天计算,每月按照3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2008年利息资本化和费用化的金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2009年利息资本化和费用化的金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

(1)计算2008年利息资本化和费用化的金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2008年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金额=5000*12%*5/12-(3000*0.5%*2+2000*0.5%*1)=250-(30+10)=210(万元)

2008年专门借款费用化的金额=5000*12%*7/12-5000*0.5%*3=350-75=275(万元)

2008年一般借款支出加权平均数=1200*2/12=200(万元)

2008年一般借款发生发生的利息金额=4000*10%+6000*5%=700(万元)

2008年一般借款的利息资本化率=700/(4000+6000)=7%

2008年一般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200*7%=14(万元)

2008年一般借款费用化金额=700-14=686(万元)

所以,2008年利息资本化金额=210+14=224(万元)

2008年利息费用化金额=275+686=961(万元)

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224

财务费用961

银行存款115

贷:应付利息1300

(2)计算2009年利息资本化和费用化的金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2009年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5000*12%*9/12=450(万元)

2009年专门借款利息费用化金额=5000*12%*3/12=150(万元)

2009年一般借款加权平均支出=1 200×9/12+2 400×9/12+1 200×6/12+3 600×3/12=4 200(万元)

2009年一般借款利息发生金额=4000*10%+6000*5%=700

2009年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率=700/(4000+6000)=7%

2009年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4200*7%=294(万元)

2009年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一般借款利息金额=700-294=406(万元)

所以,2009年利息资本化金额=450+294=744(万元)

2009年利息费用化金额=150+406=556(万元)

借:在建工程744

财务费用556

贷:应付利息1300

3.甲公司拟在厂区内建造一幢新厂房,有关资料如下:

(1)2009年1月1日向银行专门借款5 000万元,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6%,每年1月1日付息。

(2)除专门借款外,公司只有一笔一般借款,为公司于2008年12月1日借入的长期借款3 00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8%,每年12月1日付息。

(3)由于审批、办手续等原因,厂房于2009年4月1日才开始动工兴建,当日支付工程款2 000万元。

工程建设期间的支出情况如下:

2009年6月1日:1 000万元;

2009年7月1日:3 000万元;

2010年1月1日:1 000万元;

2010年4月1日:500万元;

2010年7月1日:800万元。

工程于2010年9月30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中,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工程于2009年9月1日~12月31日停工4个月。

(4)专门借款中未支出部分全部存入银行,假定月利率为0.25%。假定全年按照360天计算,每月按照30天计算。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有关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和费用化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本题处理思路如下:

①本题开始资本化的时点为2009年4月1日,停止资本化的时点为2010年9月30日。但在2009年9月1日~12月31日,因施工质量问题非正常停工4个月。因此,要据此判断2009年借款利息资本化月数为5个月和费用化月数为7个月。

②两个关注的问题:

专门借款,关注闲置专门借款的存款利息收入。

【2009年】

(1)计算2009年专门借款利息金额:

(2)①应付利息=5 000×6%=300(万元)

其中:费用化期间应付利息=5 000×6%×7/12=175(万元)

资本化期间应付利息=5 000×6%×5/12=125(万元)

②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37.5+15+5=57.5(万元)其中:

费用化期间的利息收入=37.5(万元)

资本化期间的利息收入=15+5=20(万元)

③费用化金额=175-37.5=137.5(万元)

资本化金额=125-20=105(万元)

2009一般借款利息金额:

①占用了一般借款资金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1 000×(6-4)/12=166.67(万元)

②占用了一般借款资本化率=8%

③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166.67×8%=13.33(万元)

④一般借款应付利息金额=3 000×8%=240(万元)

⑤一般借款费用化金额=240-13.33=226.67(万元)

(3)合计

资本化的借款利息金额=105+13.33=118.33(万元)

费用化的借款利息金额=137.5+226.67=364.17(万元)

借:在建工程 118.33

财务费用 364.17

应收利息(或银行存款) 57.5

贷:应付利息 540(300+240)

【2010年】

(1)专门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①应付利息金额=5 000×6%=300(万元)

②资本化利息金额=5 000×6%×9/12=225(万元)

③费用化利息金额=300-225=75(万元)

(2)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①占用了一般借款资金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

=2 000×9/12+500×6/12+500×3/12=1 875(万元)

②一般借款资本化率=8%

③一般借款资本化的利息金额=1 875×8%=150(万元)

④一般借款应付利息金额=3 000×8%=240(万元)

⑤一般借款利息费用化金额=240-150=90(万元)

(3)合计

资本化的借款利息金额=225+150=375(万元)

费用化利息金额=75+90=165(万元)

借:在建工程 375

财务费用 165

贷:应付利息 540(300+240)

【思考问题①】如果是2010年9月30日计算一般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能和上面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答案】2010年9月30日计算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

=[2 000×9/9+500×6/9+500×3/9] ×8%×9/12

=150万

【思考问题②】固定资产完工的入账价值如何计算?

【答案】固定资产完工的入账价值=(2000+1000+3000+100+500+800)+118.33+375=

4.接上题。如果按季度计算资本化金额,计算2009年费用化利息和资本化利息。(1)计算一季度借款利息金额:

(2)计算二季度借款利息金额:

(3)计算三季度借款利息金额:

(4)计算四季度借款利息金额:预算:

资本化利息=1季度0+2季度55+3季度63.33+4季度0=118.33(万元)

费用化借款利息=1季度97.5+2季度60+3季度71.67+4季度135=364.17(万元)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

第四章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7%-2%=5%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104.35%( (1-4%)/(1-8%)*100%=96%/92%*100%=104.35%结果表明:超额完成4.35%( 104.35%-100%))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为774.3(元)众数为755.9(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0.74286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0.74286=74.286 加下限700+74.286=774.286 求众数: D1=1050-480=570 D2=1050-600=450 求比例:d1/(d1+d2)=570/(570+450)=0.55882 分割众数组的组距:0.55882*(800-700)=55.882 加下限:700+55.882=755.882 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64.43(件/人) (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为733.33(元) 众数为711.11(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50-20)/(65-20)=0.6667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0.6667=66.67 加下限:600+66.67=666.67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1.94% (上年实际完成1.03/1.05=0.981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 (1-0.981)/0.981=0.019/0.981=1.937%)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试分析:(1)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高? (2)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整齐? % 3.33V %7.44V /8 .1x /5.1x ====乙甲乙甲人)(件人)(件9.在 计算平均数里,从每个标志变量中减去75个单位,然后将每个差数 缩小10倍,利用这个变形后的标志变量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其中各个变量的权数扩大7倍,结果这个平均数等于0.4个单位。试计算这个平均标志变量的实际平均数,并说明理由。79 10.某地区1998~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表:(单位:亿元)

第十七章借款费用题库3-1-8

第十七章借款费用题 库3-1-8

问题: [多选]下列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暂停或停止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B.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了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C.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中断符合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序,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继续 D.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某部分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且可供独立使用,需待整体资产完工后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 E.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某部分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需整体完工后方可投入使用,应当停止该部分资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 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选择A正确,选项B错误;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中断符合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序,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继续,选项C正确;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某部分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且可供独立使用,应当停止该部分资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选项D错误;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某部分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需整体完工后方可投入使用,需待整体资产完工后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选项E错误。

问题: [多选]A公司于2014年12月25日动工兴建一栋办公楼,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建造,预计工程于2016年6月30日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接受正常工程检查停工3个月。其他资料如下:(1)公司为建造办公楼于2014年12月31日取得专门借款12000万元;(2)办公楼的建造还占用了两笔一般借款;(3)建造工程2015年1月1日发生第一笔资产支出9000万元。下列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时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是2014年12月25日 B.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是2015年1月1日 C.借款费用在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应暂停资本化 D.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是2016年6月30日 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是2015年1月1日,选项A错误;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属于正常停工不需要暂停资本化,选项C错误。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及计算分析

计算分析题解答参考 1.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计算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量/计划产量=733/(198/0.9+315/1.05+220/1.1) =101.81% 平均单位产量成本 X=∑xf/∑f=(15*198+10*315+8*220)/733 =10.75(元/件) 1.2.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企业产品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该企业98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x=∑xf/∑f=(25*1500+28*1020+32*980)/3500 =27.83(元/件) 该企业99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x=∑xf /∑(m/x)=101060/(24500/25+28560/28+48000/32) =28.87(元/件) 年某月甲、乙两市场三种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1.3.1999 解:三种商品在甲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xf/∑f=(105*700+120*900+137*1100)/2700 =123.04(元/件) 三种商品在乙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m/∑(m/x)=317900/(126000/105+96000/120+95900/137) =117.74(元/件) 2.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22件,标准差为 3.5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

试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中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X 甲=22件 σ甲=3.5件 ∴V 甲=σ甲/ X 甲=3.5/22=15.91% 列表计算乙组的数据资料如下: ∵x 乙=∑xf/∑f=(11*10+14*20+17*30+20*40)/100 =17(件) σ乙= √[∑(x-x)2 f]/∑f =√900/100 =3(件) ∴V 乙=σ乙/ x 乙=3/17=17.65% 由于V 甲<V 乙,故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2.2.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下: 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 解:∵x 甲=998斤 σ甲=162.7斤 ∴V 甲=σ甲/ x 甲=162.7/998=16.30% 列表计算乙品种的数据资料如下:

第十七章借款费用习题

第十七章借款费用 一、单项选择题 1、2×10年5月1日,乙公司为兴建自用仓库从银行借入专门借款6 000万元,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10%,借款利息按季支付。乙公司于2×10年10月1日正式开工兴建厂房,预计工期1年3个月,工程采用出包方式。 乙公司于开工日、2×10年12月31日、2×11年5月1日分别支付工程进度款1 200万元、1 000万元、1 500万元。因可预见的气候原因,工程于2×11年1月15日至3月15日暂停施工。厂房于2×11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乙公司于当日支付剩余款项800万元。 乙公司自借入款项起,将闲置的借款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债券,月收益率为0.5%。乙公司按期支付前述专门借款利息,并于2×12年5月1日偿还该项借款。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乙公司专门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是()。 A.2×10年4月15日 B.2×11年5月1日 C.2×10年12月31日 D.2×10年10月1日 <2>、下列关于乙公司在资本化期间内闲置的专门借款资金取得固定收益债券利息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冲减工程成本 B.递延确认收益 C.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D.直接计入资本公积 <3>、乙公司于2×11年度应予资本化的专门借款费用是()。 A.370万元 B.432万元 C.332万元 D.250万元 <4>、乙公司累计计入损益的专门借款费用是()。 A.180万元 B.130万元 C.270万元 D.200万元 2、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1年1月1日开始建设一幢自用厂房。2×11年及之前未取得专门借款,所发生支出均系占用一般借款。1~3月期间发生以下支出:1月10日,购买工程物资含税价款为87.75万元;2月1日将企业产品用于建造固定资产,产品成本为15万元,其中材料成本13.5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30万元,该产品计税价格为18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06万元,其中材料价款和增值税进项税额已支付,另外1.5万元为折旧等非付现成本;2月20日支付建造资产的职工薪酬1.5万元;3月10日交纳领用本公司产品所应支付的增值税税额0.76万元;3月20 日支付建造资产的职工薪酬7.5万元。假设A公司按月(假设每月为30天)计算应予资本化的金额。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借款费用,在资本化时需要与资产支出额相挂钩的有( )。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

统计学导论(第二版)习题详解 第一章 一、判断题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答:错。统计学和数学都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两者虽然关系非常密切,但两个学科有不同的性质特点。数学撇开具体的对象,以最一般的形式研究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而统计学的数据则总是与客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统计学中的应用统计学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从研究方法看,数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逻辑推理和演绎论证的方法,而统计的方法,本质上是归纳的方法。统计学家特别是应用统计学家则需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或实验去取得数据,研究时不仅要运用统计的方法,而且还要掌握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才能得到有意义的成果。从成果评价标准看,数学注意方法推导的严谨性和正确性。统计学则更加注意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答:错。统计学是跨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多学科性的科学。 3.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答:错。实质性的科学研究该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和变化规律;而统计学则是为研究认识这些关系和规律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 4.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答:对。统计学是有关如何测定、收集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数量规律的方法论科学。 5.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答:错。描述统计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描述统计不仅仅使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有关统计指标反映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 6.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答:错。一些有限总体,由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都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例如,某一批电视机是有限总体,要检验其显像管的寿命。不可能每一台都去进行观察和实验,只能应用抽样调查方法。 7.经济社会统计问题都属于有限总体的问题。 答:错。不少社会经济的统计问题属于无限总体。例如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者不仅包括现在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未来的消费者,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无限总体。 8.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答:对。理论统计具有通用方法论的性质,而应用统计学则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1、某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如下: 单位:(件) 试计算7、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 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37360 13320 == = ∑∑f Xf X (件) 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44360 15840 == = ∑∑ f Xf X (件) 根据计算结果得知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多7件。其原因是不同组日产量水平的工人所占比重发生变化所致。7月份工人日产量在40件以上的工人只占全部工人数的40%,而8月份这部分工人所占比重则为66.67%。

2、某纺织厂生产某种棉布,经测定两年中各级产品的产量资料如下: 解: 2009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250 10 3 40 2 200 1? + ? + ? =1.24(级) 2010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300 6 3 24 2 270 1? + ? + ? =1.12(级) 可见该厂棉布产品质量2010年比2009年有所提高,其平均等级由1.24级上升为1.12级。质量提高的原因是棉布一级品由80%上升为90%,同时二级品和三级品分别由16%及4%下降为8%及2%。

试比较和分析哪个企业的单位成本高,为什么? 解: 甲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0×10%+1.1×20%+1.2×70%=1.16(元) 乙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2×30%+1.1×30%+1.0×40%=1.09(元) 可见甲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较高,其原因是甲企业生产的3批产品中,单位成本较高(1.2元)的产品数量占70%,而乙企业只占30%。

第十七章 借款费用(单元测试)

第十七章借款费用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借款费用准则中的专门借款是指()。 A.长期借款 B.以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方式筹集的款项 C.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 D.外币借款 2.大海公司2013年4月1日为新建生产车间而向某商业银行借入专门借款2000万元,年利率为4%,款项已存入银行。至2013年12月31日,因地面建筑物的拆迁补偿问题尚未解决,建筑地面上原建筑物尚未开始拆迁,该项借款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收入为3 3.6万元。乙公司2013年就上述借款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利息为()万元。 A.0 B.0.4 C.40.4 D.80 3.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活动发生中(),并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将其确认为当期费用,直至资产的购建活动重新开始。 A.一般中断,3个月 B.非正常中断,3个月 C.一般中断, 6个月 D.非正常中断,6个月 4.与外币有关的借款费用的处理,正确的是()。 A.外币借款也同样要区分一般借款与专门借款 B.资本化期间内外币借款本金汇兑差额一律资本化 C.资本化期间内尚未支付的外币利息的汇兑差额一律费用化 D.资本化期间内外币借款本金及尚未支付的利息的汇兑差额均一律费用化 5.2013年7月1日,东方公司采用自营方式扩建厂房,借入两年期专门借款500万元。2014年11月12日,厂房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14年11月28日,厂房扩建工程验收合格;2014年12月1日,办理工程竣工结算;2014年12月12日,扩建后的厂房投入使用。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东方公司借入专门借款利息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是()。 A.2014年11月12日 B.2014年11月28日 C.2014年12月1日 D.2014年12月12日 6.对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的处理中,不会涉及到的会计科目是()。 A.在建工程 B.制造费用 C.研发支出 D.财务费用

统计学李金昌版习题答案详解

练习与思考答案 第一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D 5.D 6.C 三、简答题(略) 第二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A 5.C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4)钟型分布。 五、实践题(略) 第三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B 5.C 6.D 7.A 8.C 9.C 10.C 11. D 12.D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1、平均时速=109.09(公里/时) 2、顾客占了便宜,因为如果两条鲫鱼分开买,则平均价格为16.92元/公斤。在这次买卖中,顾客所占的便宜是11元-10.4元=0.6元。原因是鲫鱼重量有权数作用。 3、(1)平均每个企业利润额=203.70(万元); (2)全公司平均资金利润率=13.08%。 4、(1)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2.17%、97.32%和

2.68%;(采用几何平均法) (2)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7.31%、97.31%和2.69%;(采用调和平均法) (3)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7.38%、97.38%和2.62%。(采用算术平均法) 5、(1)算术平均数x =76.3043;四分位数L Q =70.6818,M Q =75.9091和 U Q =82.5;众数o m =75.38; (2)全距R=50;平均差 A.D.=7.03;四分位差d Q =11.82,异众比率 r V =51.11%;方差2s =89.60;标准差s =9.4659; (3)偏度系数(1)k S =0.0977,(2)k S =0.1154,(3)k S =0.0454; (4)峰度系数β=2.95; (5)12.41%12.5%s s V V ==乙甲;。甲班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6、小号、中号和大号三款校服大概应分别准备544、128、128套。 7、若是非变量结果为1的比重为P ,则是非变量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 (1)P P - 8、甲、乙、丙三位同学该三门课程的标准化成绩的总和分别为1.27,0.52和1.63,所以,丙同学更具有竞争优势。 第四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C 5.C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1、(1)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为: i x : 3 3.67 4.33 5 5.67 6.33 7 i π:0.1 0.1 0.2 0.2 0.2 0.1 0.1 (2)样本均值抽样分布的期望为:()E x =5;方差为:()V x =1.33; (3)抽样标准误为:()SE x =1.1547; (4)概率保证程度95%时的抽样极限误差为:?=2.2632;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8.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 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10.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第十七章 借款费用-汇兑差额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会计 第十七章 借款费用 知识点:汇兑差额 ● 详细描述: 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在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其利息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而除外币专门借款之外的其他外币借款本金及其利息所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例题: 1.甲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 5月20日对外销售产品发生应收账款500万欧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 =10.30元人民币。5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10.28元人民币;6月1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10.32元人民币;6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10.35元人民币。7月10日收到该应收账款,当日市场汇率为1欧元=10.34元人民币。该应收账款6月份应当确认的汇兑收益为() A.10万元 B.15万元 C.25万元 D.35万元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外币账户”的期末汇兑差额的计算。6月份应收账款应确认的汇兑收益=500X(10.35-10.28)=35(万元) 2.甲公司为境内注册的公司,其控股80%的乙公司注册地为英国伦敦。甲公 司生产产品的30%销售给乙公司,由乙公司在英国销售;同时,甲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的30%自乙公司采购。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出口产品和进口原材料均以英镑结算。乙公司除了销售甲公司的产品以及向甲公司出售原材料外,在英国建有独立的生产基地,其生产的产品全部在英国销售,生产所需原材料在英国采购。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为1500万英镑;应付乙公司账款为1000万英镑;实质上构成对乙公司净投资的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学习资料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

第四章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 7%-2%=5%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104.35%( (1-4%)/(1-8%)*100%=96%/92%*100%=104.35%结果表明:超额完成4.35%(104.35%-100%))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为774.3(元)众数为755.9(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0.74286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0.74286=74.286 加下限700+74.286=774.286 求众数: D1=1050-480=570 D2=1050-600=450 求比例:d1/(d1+d2)=570/(570+450)=0.55882 分割众数组的组距:0.55882*(800-700)=55.882 加下限:700+55.882=755.882 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 下: 率。64.43(件/人)

(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为733.33(元) 众数为711.11(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50-20)/(65-20)=0.6667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0.6667=66.67 加下限:600+66.67=666.67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 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1.94% (上年实际完成1.03/1.05=0.981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 (1-0.981)/0.981=0.019/0.981=1.937%)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统计学例题讲解

统计学例题讲解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四章计算变异指标;比较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例题: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 第十一章:计算相关系数、建立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预测因变量的估计 值。 4.计算相关系数;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指出回归系数的含义;利用建立的方程预测因变量的估计值。 例题: 要求: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 平均变动多少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x2=79 n=6 ∑x=21 ∑y=426 ∑y2=30268 ∑xy=1481

(1) 相关系数: 2 222 )(1 )(1 1 ∑∑ ∑∑∑∑∑-?-?- = y n y x n x y x n xy r = 说明产量x 和单位成本y 之间存在着高度负相关关系。 (2)设直线回归方程为y c =a+bx n=6 ∑x =21 ∑y =426 ∑x 2 =79 ∑ y 2 =30268 ∑xy =1481 = (1481-1/6*21*426)/(79-1/6*21*21)= x b y a -==426/6-*21/6= 则y c = 在这里说明回归系数b 的含义 ,即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 单位成本平均降低元 . (3)假定产量为6000件,即x=6时,单位成本为: 则y c = =元) . 即单位成本为: 元. 2.根据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 n=7 ∑x =1890 ∑y = ∑x 2=535500 ∑y 2= ∑xy =9318 要求: (1) 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3)当销售额为500万元时,利润率为多少 参考答案: (1) 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Y=+ (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产品销售额每增加1万元,销售利润率平均增加%. 第十四章: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计算; 从相对数和绝对数角度对总量指标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5.计算综合指数及平均指数(加权、调和)并同时指出变动绝对值、计算平均数指数。 例题1 (1)计算两种产品总成本指数及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统计学计算习题

第四章 六、计算题 月工资(元) 甲单位人数(人) 乙单位人数比重(%) 400以下 400~600 600~800 800~1000 1000以上 4 25 84 126 28 2 8 30 42 18 合 计 267 100 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1、(1) 430025500267 x f x f ?+?+ == = ∑∑甲工资总额 总人数 3002%5008%7003%f x x f =? =?+?+?+ ∑∑乙 (2) 计算变异系数比较 ()2 x x f f σ-=∑∑甲甲 甲甲 () 2 x x f f σ-∑∑乙乙 乙乙 V x σσ= 甲 甲 甲 V x σσ= 乙乙乙 根据V σ甲 、V σ乙 大小判断,数值越大,代表性越小。 甲品种 乙品种 田块面积(亩) 产量(公斤) 田块面积(亩) 产量(公斤) 1.2 0.8 1.5 1.3 600 405 725 700 1.0 1.3 0.7 1.5 500 675 375 700 4.8 2430 4.5 2250 假定生产条件相同,试研究这两个品种的收获率,确定那一个品种具有稳定性和推广价值。 2、(1) 收获率(平均亩产) 2430 528.254.8 x = ==甲总产量总面积 2250 5004.5 x = =乙 (2) 稳定性推广价值(求变异指标) 2 2 2 2 600405725700506 1.25060.8506 1.5506 1.31.20.8 1.5 1.34.8 σ???????? -?+-?+-?+-? ? ? ? ?? ???????=甲

2 2 2 2 500675375700500 1.0500 1.35000.7500 1.51.0 1.30.7 1.54.5 σ???????? -?+-?+-?+-? ? ? ? ?? ???????=乙 求V σ甲 、V σ乙 ,据此判断。 8.某地20个商店,1994年第四季度的统计资料如下表4-6。 表4-6 按商品销售计划完成情 况分组(%) 商店 数目 实际商品销售额 (万元) 流通费用率 (%)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3 4 8 5 45.9 68.4 34.4 94.3 14.8 13.2 12.0 11.0 试计算 (1)该地20个商店平均完成销售计划指标 (2)该地20个商店总的流通费用率 (提示: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实际销售额) 8、(1) () 101%1 % f f x = = =?∑∑ 20实际销售额计划销售额 实际销售额 计划完成 (2) 据提示计算:2012.7%x = 品 种 价格 (元/公斤) 销售额(万元) 甲市场 乙市场 甲 乙 丙 0.30 0.32 0.36 75.0 40.0 45.0 37.5 80.0 45.0 13、提示:= 销售额 平均价格销售量 企业序号 计划产量(件) 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一级品率 (%) 1 2 3 4 5 350 500 450 400 470 102 105 110 97 100 98 96 90 85 91

统计学计算题(有答案)

1、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 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 60以下 4 60~70 10 70~80 25 80~90 14 90~100 2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2、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产 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工人数(人) 15 15 25 38 35 34 45 13 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3 月份 1 2 3 4 5 6 8 11 12

库存额60 55 48 43 40 50 45 60 68 又知1月1日商品库存额为63万元,试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 4 品名单位销售额2002比2001销售量增长(%) 2001 2002 电视台5000 8880 23 自行车辆4500 4200 -7 合计9500 13080 (2)计算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或减少的支出金额 5、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额和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如下:(万元) 商品单位销售额1996比1995年销售价格提高(%) 1995 1996 甲米120 130 10 乙件40 36 12 要求:(1)计算两件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标和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值(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计算由于销售变动消费者增加或减少的支出金额

6、某企业上半年产品量和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 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月份 产量(千克) 单位成本(元) 1 2 73 2 3 72 3 4 71 4 3 73 5 4 69 6 5 68

统计学例题讲解

第四章计算变异指标;比较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例题: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 5.29100 2950133438151345343538251515==+++?+?+?+?=∑∑f xf x =乙 ()986.810080752==-∑∑f f x x = 乙σ 267.0366.9==x V σ=甲 3046.05.29986.8==x V σ=乙 甲组更有代表性。乙 甲∴

第十一章:计算相关系数、建立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预测因变量的估计值。 4.计算相关系数;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指出回归系数的含义;利用建立的方程预测因变量的估计值。例题: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 平均变动多少?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n=6 ∑x =21 ∑y =426 ∑x 2=79 ∑y 2=30268 ∑xy =1481 (1) 相关系数: 2 222)(1)(11∑∑∑∑∑∑∑-?-?- = y n y x n x y x n xy r =-0.9090 说明产量x 和单位成本y 之间存在着高度负相关关系。 (2)设直线回归方程为y c =a+bx n=6 ∑x =21 ∑y =426 ∑x 2=79 ∑y 2=30268 ∑xy =1481 22)(11∑∑∑∑∑-?- =x n x y x n xy b = (1481-1/6*21*426)/(79-1/6*21*21)=-1.82 x b y a -==426/6-(-1.82)*21/6=77.37 则y c =77.37-1.82x 在这里说明回归系数b 的含义 ,即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 单位成本平均降低1.82元 . (3)假定产量为6000件,即x=6时,单位成本为: 则y c =77.37-1.82x =77.37-1.82*6=66.45(元) . 即单位成本为: 66.45元.

2009《会计》教材Word版第17章借款费用

第十七章借款费用 第一节借款费用概述 一、借款费用的范围 借款费用是企业因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它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 发行公司股票佣金2 000万元,借款利息200万元。其中借款手续费10万元、发行公司债券佣金1 000万元和借款利息200万元均属于借款费用;其中发行公司股票属于公司权益性融资性质,所发生的佣金应当冲减溢价,不属于借款费用范畴,不应按照借款费用进行会计处理。 (一)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 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包括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资金发生的利息、发行公司债券发生的利息,以及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发生的带息债务所承担的利息等。 (二)因借款而发生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 因借款而发生的折价或者溢价主要是指发行债券等所发生的折价或者溢价,发行债券中的折价或者溢价,其实质是对债券票面利息的调整(即将债券票面利率调整为实际利率),属于借款费用的范畴。例如,XYZ公司发行公司债券,每张公司债券票面价值为1 000元,票面年利率为6%,期限为4年,而同期市场利率为年利率8%,由于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为成功发行公司债券,XYZ公司采取了折价发行的方式,折价金额在实质上是用于补偿投资者在购入债券后所收到的名义利息上的损失,应当作为以后各期利息费用的调整额。 (三)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 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导致市场汇率与账面汇率出现差异,从而对外币借款本金及其利息的记账本位币金额所产生的影响金额。由于汇率的变化往往和利率的变化相联动,它是企业外币借款所需承担的风险,因此,因外币借款相关汇率变化所导致的汇兑差额属于借款费用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因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 因借款而发生的辅助费用,是指企业在借款过程中发生的诸如手续费、佣金、印刷费等费用,由于这些费用是因安排借款而发生的,也属于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是借款费用的构成部分。 二、借款的范围

统计学计算题整理

: 典型计算题一 1、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 36== ∑∑ f f x x (元) 点评: 第一,此题给出销售单价和销售量资料,即给出了计算平均指标的分母资料,所以需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二,所给资料是组距数列,因此需计算出组中值。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第三,此题所给的是比重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形式

表示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 2、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是1991年的105%,1992年实际产值是1991的的1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 %110% 105% 116=== 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即1992年计划完成程度为 110%,超额完成计划10%。 点评:此题中的计划任务和实际完成都是“含基数”百分数,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基本公式计算。 3、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是1991年的95%,实际单位成本是1991年的90%,问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 计划完成程度 %74.94% 95% 90==计划相对数实际相对数。即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 94.74%,超额完成计划5.26%。 点评:本题是“含基数”的相对数,直接套用公式计算计划完成程度。 4、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比91年增长5%,实际增长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解: 计划完成程度%110% 51% 161=++= 点评: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 5、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比1991年降低5%,实际降低10%,问1992年单位成

第十七章借款费用完整版

第十七章借款费用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阐述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近年考题为客观题,分数不高,属于不太重要章节。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借款费用的确认;(2)借款费用的计量等。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借款费用概述 第二节借款费用的确认 第三节借款费用的计量 第一节借款费用概述 一、借款费用的范围 借款费用是企业因借入资金所付出的代价,它包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的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包括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和相关辅助费用)和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 【提示】 (1)因辅助费用计入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所以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中反映的是辅助费用的摊销数,而不是辅助费用的发生额; (2)对于企业发生的权益性融资费用,不应包括在借款费用中; (3)承租人根据租赁会计准则所确认的融资租赁发生的融资费用属于借款费用。 【例题1·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借款费用的有()。 A.因外币借款所发生的汇兑差额 B.承租人根据租赁会计准则所确认的融资租赁发生的融资费用 C.发行公司债券发生的溢价 D.发行公司债券折价的摊销 E.发生的权益性融资费用 【答案】ABD 【解析】发行公司债券发生的折价、溢价与借款费用无关,只有折价、溢价的摊销属于借款费用;对于企业发生的权益性融资费用,不应当包括在借款费用中,但承租人根据租赁会计准

则的规定确认的融资费用属于借款费用。

二、借款的范围 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既包括专门借款,也包括一般借款。 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例题2·多选题】下列项目中,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有()。 A.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投资性房地产 B.需要18个月的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销售状态的存货 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生产设备 D.经过2年的建造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生产设备 E.经过6个月即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的生产设备 【答案】ABD 【解析】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生产设备不属于承租方的资产。 第二节借款费用的确认 借款费用的确认主要解决的是将每期发生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还是将有关借款费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的问题。 企业只有发生在资本化期间内的有关借款费用,才允许资本化,资本化期间的确定是借款费用确认和计量的重要前提。 借款费用的确认如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