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

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我的说课内容整体上分为四大环节:教材内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内容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清末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说最终以失败告终,然而其在中国近代史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因为它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关联,更因为它开启了中国最早的近代化运动。不了解它,就难以完全把握整个中国近代史的来龙去脉。因此,学习好本章节,甚为关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时间、代表人物、背景、口号、内容。

2、引导学生了解洋务派出现的历史背景,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和进步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学习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比较、判断、综合概括及推理能力;

2、通过对洋务运动结局的学习,反思强国之路的追求,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看图,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其目的虽然是为了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但洋务派探寻国家富强之路,表现了放眼世界、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认识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三)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1、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的学生,他们掌握的知识有限,认识水平不高,而这节课的理论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

2、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基本知识,前面章节的学习又让他们知道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不断加深;因此,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基于史实客观地评价洋务运动。

(二)教法学法:

教法:提问法、讲解演示法、分组讨论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图标记忆法、归纳总结法

三、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5分钟):运用多媒体先给同学们播放一段“清军和英军交战”的电影片段;让问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清军同英军的交战结局会是一败涂地?

(二)教授新课(30分钟):1、洋务运动的概况(背景、内容)2、评价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的背景:

背景:1、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突出内交外困的特点。(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侵华战争和太平天国反抗清政府斗争)

2、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分裂: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斗争。

3、慈禧太后暂时支持洋务派。

4、思想基础:林则徐、魏源等近代新思想的萌发

2、洋务运动的内容: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代表人物: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洋务派创办的具体企业图表如下:

洋务派企业图片如下(共6张):在此不做一一展示。

2、洋务运动的评价:

失败原因:没有触及封建国家制度的根本。

历史贡献: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三)思考与训练(10分钟):展示四组简单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归纳洋务运动失败的一些原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对这一问题加深理解与印象。(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材料1 洋务派在办洋务运动的的整个过程中机器主要靠进口,技术人员主要聘请洋工洋匠,他们在受聘期间挟技居奇,惟利是图,如崇厚筹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他不懂洋务,委托英国人总管,筹备了三四年,耗资不少,但进展不大。

材料2 1880年,洋务派刘铭传建议修铁路,遭顽固派的强烈反对,他们说:“自强之道,在于修道德、明政刑,非铁路火轮。火轮一开,震动龙脉,害我国体。

材料3 三支海军(北洋、南洋、福建)各归节制,互不统辖。在中法战争中,北洋水师置身事外,眼看福建水师覆灭,南洋水师遭损失,为保实力,不肯援救。

材料4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回归课本提问同学:“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

运动,你认为呢?”让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课本知识综合回答,看看学生对这一课的理解和把握怎么样。

提出一个辩论问题,把课堂教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然后进行辩论:正方观点: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反方观点:洋务运动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最终也只是以失败告终。

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与辩论,巩固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成果,加深印象,让学生对这一课做到充分的理解与掌握,争取能够当堂消化上课内容。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倡导学生辩证、一分为二地评价(初步形成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观)。这个个人比较看中。

四、板书设计

1、背景:清王朝统治危机加深(内忧外患);新思想的萌发;

洋务派的产生;慈禧太后暂时支持洋务派

2、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3、口号:前期-师夷长技以自强;后期-师夷长技以求富

4、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5、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6、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7、评价:失败原因:封建腐朽制度

历史贡献:近代化第一次的探索

《洋务运动》说课稿正式版

《洋务运动》说课稿 09历史教育一班王维跃 (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川教版初中历史第二主题第一课《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是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主题第一课。从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该运动虽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在客观上具有一些进步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课与教材下一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贯穿起来,形成近代化探索的一条重要历史主线。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好奇心,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通过评价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辩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教训。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2、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四、说教法与学法 1、说教法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2、说学法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洋务运动》说课稿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 各位老师:您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本章知识点包括:洋务派的产生;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 能叙述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说出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归纳出洋务运动的内容,举出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

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二、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手段,采用创设情景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6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看录象、阅读课文、探究问题,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打破原有的封建统治,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学生观看纪录片《李鸿章的洋务生涯》片段,谈谈自己印象中的李鸿章。 教师过渡:同学们的印象中,李鸿章是一个反面人物。然而近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却这样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他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李鸿章的步伐,来学习一下”洋务运动“,了解一下李鸿章的另一面。 【课内探究】 环节一: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学生阅读课文并将学案内容在课本上标注清楚。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进行自主学习,对照课件,将相关内容在课本上标注清楚。标注课本时给大家几个建议:注意:(展示幻灯片:标注提示:1.2.3.4) 教师:巡视课堂,此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课文,找到主干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标注法自主学习。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统一答案,并记忆基础知识。 3、学生自己根据大屏幕对答案,看标注得是否准确。 4、精讲点拨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教师: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内容还有疑问吗?老师有一个疑问,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是清朝内外交困,为什么这样说呢?(师生共同探讨此问题) 环节二:篇章学习

《洋务运动》说课稿简案

初中历史川教版八年级上册 《洋务运动》说课稿 凉山州冕宁县第二中学王梅 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来自凉山州冕宁县第二中学,也就是西昌卫星升起的地方。我的说课题目是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的构思和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故而是第二学习主题的开篇课,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了第一学习主题列强侵略的内容。列强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王朝的统治,迫使中国开始向工业化,资本主义化方向发展。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从洋务运动开始,经戊戌变法,继而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另外,中国近代化所包括的三个重要内容中,民主政治近代化和思想文化近代化都以经济近代化为基础,在时间上都落后于洋务运动。此为启下。 2、本课知识点 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过程、内容和影响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以及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发奋图强。 通过对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评价,使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依据:洋务运动创办的工业,使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是中国走上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的内容是评价洋务运动作用的载体,正确把握有利于学生辩证的看待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依据:洋务运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没有使中国走向自强求富的道路,是它的局限性,但是它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使中国迈向了近代化的历程,又具有它的进步性,在此需要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洋务运动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加之通过去一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和较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但是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还较差。 (2)教法 1.情景创设法 2.讨论法 3.直观演示法 (3)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在引入新课这一部分分别由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带‘洋’字的工业产品有哪些?引入课题。既可以诠释洋务运动的含义又可以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洋务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8.doc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洋务运动教案新人教版-8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洋务运动的兴起。第二,洋务运动的概况。第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本课的重点是洋务运动的概况。教学中应主要抓住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创办军事工业;二是创办民用工业;三是筹划海防;四是培养人才。 本课的难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尽管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重要的一步,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 但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教法建议 1.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应对本单元的内容作一概述:(1)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2)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2.什么是“洋务派”?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导入新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3.解释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4.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教材是从以下四方面介绍的,应以教师讲解为主。 第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在介绍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时,要明确它们各自具有“开端”、“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和“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的特点。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不但搬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而且使外国机器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运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这一类企业,经费由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缺乏发展的动力。它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因此,其生产不是价值规律制约下的商品生产。从生产关系来说,它是历史上官办封建工业的继续。同时,技术上受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制约。 第二、创办民用工业。洋务派在后期(l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打出“求富”旗号,兴办民用工业。这些企业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各军工企业燃料、材料的需要,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利润,即“求富”。同时,洋务派举办军用工业以来,屡患经费不足,连年内外战争,又闹得民穷财尽。他们也意识到“求强”没有经济实力是不行的。当时外商在华企业的高额利润和买办的暴富,又给他们以很大刺激,“分洋商之利”也是举办民用企业的动机。此外,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也为其提供

初中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重点】洋务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洋务运动的作用。 【难点】洋务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中的第一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清末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然而在近代史其地位却举足轻重。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识记:洋务运动的时间、主张、代表人物、主要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出现的历史背景; ②理解:理解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③运用:分析法探讨洋务运动的利与弊。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图表法,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积极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加深思考,拓展思路。 2.学法 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再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洋务运动》说课稿 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洋务运动》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本课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讲述的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一些有识之士为抵御外来危机而自救掀起了洋务运动。该运动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在客观上具有一些进步作用,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端,所以,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材料的分析,使学生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统治。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而且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第一步的重要地位。 三、说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四、说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已经有一定的储备,具备基础的分析能力,老师应进一步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训练,且他们对未知的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因势利导,提供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2、教学方法:1.提问法2. 自主探究法3.讨论法4.图示法 五、说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 为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能在与学过的知识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采用复习旧课、引出洋务运动背景,进而导入新课。 2、新课的学习。

第6课洋务运动题目及答案

第6课洋务运动题目及答案 1、洋务运动的原因、目的、手段、时间、代表人物(中央与地方)、阶级、派别、主张、口号。(记忆)(1)原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即涉外事务)。(2)兴办洋务的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手段:师夷长技 (4)兴起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5)代表人物:中央:奕地 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6)阶级、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7)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8)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洋务运动主要活动(一是创办军事工业;二是创办民用工业;三是筹建海防;四是兴办新式学堂。)(1)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对比记忆) 人物军事工业备注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 (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对比记忆)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湖北织布局。 (3)筹划海防: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还成立了海军衙门。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记忆) (4)培养新式人才(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 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校,又送留学生出国深造,从而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记忆) 3、洋务运动结果及出现此结果的原因。(理解记忆运用) (1)失败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2)失败原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4、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理解记忆运用) (1)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作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消极: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 第7课戊戌变法题目及答案 1、哪件事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请说出该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时间、 地点、领导者。该事件后至戊戌变法前,维新派又进行了哪些维新活动?(1)序幕:1895年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 甘肃省安化初中王尔德 一、教材内容 我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是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进行的引进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为现代化的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一步,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尽管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为解决内忧外患进行的,但它却产生了积极的客观效果,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学习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能力方面: (1)通过引导学生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主观动机和客观结果”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构思 本节课,属理性分析为主的一节课,因而要以“深入浅出,形象直观”的思想来指导这节课的教学。对于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比较,可结合教材中引用的两个代表人物的话来作说明;对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应先让学生明确其存在时间、目的,前后两时期的划分,在引导学生在初中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其主要内容,最后,对于教材中的楷体小字部分,可让学生进行阅读,并指导学生进行概括其所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样的情况:对于洋务运动破产原因的分析,应先使学生注意教材这节课的思路和其他章节中分析有关“失败”原因的思路是不一样的,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思路和方法,并掌握主要内容。 四、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关于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和顽固派

第6课__洋务运动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6课洋务运动教案 思源实验学校罗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理解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正确理解并掌握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想象问题能力。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基本方 法。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温故而知新”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么多战争中中国失败,从失败中得出教训:我们当时国家落后。因此从“技术、政治制度、思想”展开了向西方学习,从而导出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并讲解近代化探索的过程,走进第6课 第6课《洋务运动》(课件出示标题) 【学习新课】教师先解释什么是洋务派?(出示课件) 【过渡提问】洋务派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他们为什么主张向西方学习?有哪些代表?提出什么样的口号呢?请同学们思考。 一、“自强”与“求富”的洋务运动(课件出示标题和内容)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目的: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最终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4、领导阶级:开明的地主阶级(洋务派) 5、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洋务派是怎样具体向西方学习的?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标题) 1 、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兴办军用工业(课件出示标题) 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代表有: (课件出示图表)并让学生阅读后回答:.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的造船厂; (教师强调洋务派军用工业分布图)

《洋务运动》的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6课《洋务运动》。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策略及学法、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板书设计五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地位: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清末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说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然而在近代史其地位却举足轻重,这不仅因为它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关联,更因为它开启了中国最早的近代化运动。不了解它,就难以完全把握整个中国近代史。学习好本节,至为关键。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洋务派出现的时间、主张、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洋务派出现的历史背景,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和进步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学习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比较、判断、综合概括及推理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结局的学习,反思强国之路的追求,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看图,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其目的虽然是为了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但洋务派探寻国家富强之路,表现了放眼世界、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本课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进步作用。 【难点】洋务运动的作用、失败原因。 二、说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认识水平不高,而这节课的理论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 三、说教学策略及学法 (1)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3)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归纳。 (4)图示法——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5)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一段“清军和英军交战”的电影片 【想一想】看了这段影片,同学们有何感想?

第6课 洋务运动教案

第6课洋务运动教案 思源实验学校罗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理解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正确理解并掌握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想象问题能力。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基本方 法。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温故而知新”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么多战争中中国失败,从失败中得出教训:我们当时国家落后。因此从“技术、政治制度、思想”展开了向西方学习,从而导出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并讲解近代化探索的过程,走进第6课 第6课《洋务运动》(课件出示标题) 【学习新课】教师先解释什么是洋务派?(出示课件) 【过渡提问】洋务派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他们为什么主张向西方学习?有哪些代表?提出什么样的口号呢?请同学们思考。 一、“自强”与“求富”的洋务运动(课件出示标题和内容)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目的: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最终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4、领导阶级:开明的地主阶级(洋务派) 5、代表人物:(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洋务派是怎样具体向西方学习的?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标题) 1 、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兴办军用工业(课件出示标题) 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代表有: (课件出示图表)并让学生阅读后回答:.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的造船厂; (教师强调洋务派军用工业分布图)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范文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范文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High School History "Foreign Movement" Said Model Tex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范文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张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洋务运动》。 一、教材地位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

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德育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能力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主要内容和失败原因。 难点:全面、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 四、教具:学生学习提纲,自制课件。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

洋务运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本章知识点包括:洋务派的产生;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3、教学目标 ⑴识记和理解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⑵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二、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四、教学流程 1、设计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2、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 [引入新课] 在新课的引入中,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先创设一个重回洋务运动的历史现场,新颖别致的动画片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动画片我巧妙设问:“片中的曾国藩是什么时代的伟人?与他同一时代的人物还有那些?”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指出:“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在屈辱中掀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自然导入了本课主题。 [新课讲授] 1)洋务派的产生

洋务运动说课稿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 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我的说课内容整体上分为四大环节:教材内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内容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清末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说最终以失败告终,然而其在中国近代史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因为它在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关联,更因为它开启了中国最早的近代化运动。不了解它,就难以完全把握整个中国近代史的来龙去脉。因此,学习好本章节,甚为关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时间、代表人物、背景、口号、内容。 2、引导学生了解洋务派出现的历史背景,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和进步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学习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比较、判断、综合概括及推理能力; 2、通过对洋务运动结局的学习,反思强国之路的追求,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看图,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其目的虽然是为了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但洋务派探寻国家富强之路,表现了放眼世界、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认识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三)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1、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的学生,他们掌握的知识有限,认识水平不高,而这节课的理论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 2、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基本知识,前面章节的学习又让他们知道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不断加深;因此,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基于史实客观地评价洋务运动。 (二)教法学法: 教法:提问法、讲解演示法、分组讨论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图标记忆法、归纳总结法

第6课洋务运动

第6课 洋务运动 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题分合计35分) 1.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 李鸿章 B. 曾国藩 C. D. 张之洞 2.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代表人物有 ①李鸿章 ②张之洞 ③曾国藩 ④左宗棠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3.下列属于洋务运动内容的是 ①举办军事工业 ②举办民用工业 ③创办新式海军 ④训练地主武装 ⑤设立使馆界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洋务派创办最早的近代军事企业是 A.江南织造总局 B.安庆军械所 C.福州船政局 D.天津机器局 5.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安庆军械所 C.福州船政局 D.天津机器局

6.洋务运动后期,由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建的当时中国最大的钢铁厂在 A.广州 B.上海 C.汉口 D.汉阳 7.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是 A.汉阳铁厂 B.轮船招商局 C .上海机器织布局 D.开平矿务局 8.表明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愿望破产的史实是 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D.戊戌政变扼杀戊戌新政 9.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是 A.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B.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C.举办新式学堂 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0.洋务派与顽固派态度不同主要体现在 A. 维护清朝统治 B. 镇压太平天国 C. 严禁鸦片 D. 对待外国事物 11.洋务派所创办的民用工业不包括 A.开平煤矿 B.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织布局 12.下列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为李鸿章所创办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D.天津机器制造局 13.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下列哪些企业 ①江南织造总局②轮船招商局③汉阳铁厂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14.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作用的是 A.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C.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技术 D.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5.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只重军事,不重经济 B. 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 C. 没有大力宣传西方文化思想 D.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16.下列对洋务运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清朝统治 B.创建了三支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 C.兴办的民用工业,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大力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马国祥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选自高一《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下面我分四个部分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从内容上讲,本节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 中国社会的一个转折。是中国旧的统治阶级中一些“清醒的人”应对时代的挑战试图挽救统治危机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但是它的重要性不是挽救了腐朽的清王朝,而是向中国开启了一扇了解西方的大门,促进了中国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甚至外交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2、教学目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一学生认知特点和高一历史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我校实际,我把教学目的分作三个层次。 第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破 产;通过对教材文字、插图以及补充材料的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并 且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第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积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主动参与,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通过对洋务运动的正确评价,使 学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 论丛史出、史论结合。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人和阶级都不可能障碍历史的发展,我门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做出适当的改变,从而树立为 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重难点; 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洋务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我把重点放在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失败的原因上。难点设定为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上。 4、教材处理。 按大纲要求一节。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采用列表法、比较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我在制作课件的同时,也介绍一些历史方面的网站,要求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查询,让学生在课外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利用图片《鸦片战争海战图》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忧外患) 明确的告诉学生“内忧外患”使清朝统治集团分化,出现了顽固派和洋务派。 列表(要求同学阅读教材相关文字填表,并投影)

八年级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

八年级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第6课,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开始。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的观念发生改变,他们开始向西方学习,由学造器物,到仿行制度再到提倡思想解放。本课讲述的是先进的中国人在“器物”方面学习西方而展开的自救运动。它上承第一单元,下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是本册和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3、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进步作用,将通过表格学习法和自由讨论法给予突破。 本课教学难点是洋务运动的作用、失败原因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将通过教师的板书和课文中的活动与探究进行设问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地位。 二、说学生 初二学生思维能力、查询资料、合作探究的能力都较强,采取查询资料、表演、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形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说教学方法 1、层层设疑,分组讨论。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2、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说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五、说教学流程 1、设计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体现生本教育。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2、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