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远程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远程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远程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远程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远程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摘要】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LPC2132的远程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它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采集数在微控制器LPC2132中处理,若温湿度超过设定的范围以及发生火情,则在第一时间通过TC35i将现场的警报信息发送给工作人员。本系统设计成本低、可靠性好、运行稳定。

【关键词】环境监测GSM模块TC35i LPC2132 远程监控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的各种参数,如温湿度,有害气体,火警等。许多产品对温湿度范围要求越来越严格,温湿度的检测和控制是一个经典的话题,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里经常需要检测和控制某一特定环境的温湿度,使之能够稳定在一定的温湿度范围之内。这就要求系统对温湿度的检测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实时性,控制要有足够的精度,并且尽可能较低的成本,这样的产品才具有实用价值。目前普遍存在的温湿度检测系统大都是人工守在PC机前观察,一旦人离开监控系统现场,就没有及时的信息传递,不利于工作人员离开现场后系统产生的报警等实时数据的接收。不利于工业控制者根据温湿度变

化及时做出相应的决定。在这样的形式下,开发一种能够用手机短信的形式控制和接收温湿度的实时信息,可以及时得到受控点的温湿度信息及安全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的监

测系统成为一种需要。

1.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由信息采集终端和监控终端组成的。信息采集终端由烟雾传感器电路、温湿度检测传感器电路、微控制器

LPC2132和TC35i模块组成。传感器电路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到LPC2132内部进行A/D转换,并处理,如果温湿度不在设定范围内,则启动中央空调进行温湿度调节;如果检测到发生火情,则启动自动灭火装置进行迷惑;同时启动TC35i进行远程报警,发至目标手机,实现双重报警,安全可靠。

1.1主控芯片选择

目前,在普遍应用的主要有8位、16位、32位三种类型的单片机。8位的单片机出现多年,虽然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且仍然是当前市场的主流机型。在对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数据量要求不高的场合,使用8位单片机可以获得很高的性价比。由于本系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有较高要求,所以不选用8位单片机。为了兼顾处理速度和性价比,系统选用PHILIPIS公司的LQFP64的LPC2132处理器。

该微控制器主要特点如下[1]:

(1)32位ARM7TDMI-S核,超小LQFP64封装,低功耗。

(2)16KB的片内静态RAM和64的片内

Flash程序存储器。

(3)多个串行接口,包括2个16C550工业标准UART、2个高速I2C总线(400Kb/s)、SPI和具有缓冲作用和数据长度可变功能的SSP。

(4)向量中断控制器。可配置优先级和向量地址。

(5)CPU操作电压范围:3.0V~3.6V,I/O

可承受5V电压。多达47个(可承受5V电压)通用I/O口。

(6)通过片内PLL(100us的设置时间)可实现最大为60MHz的CPU操作频率。

(7)低功耗模式:空闲和掉电。

1.2温湿度检测电路

本文采用Sensirion传感器公司推出的新型集成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SHT10。该传感器采用采用CMOS过程微加工专利技术(CMOSens technology),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出色的长期稳定性。该传感器由1个电容式聚合体测湿元件和1个能隙式测温元件组成,该产品具有功耗低、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SHT10的供电电压为2.4V~5.5V。传感器上电后,要等待11ms,从“休眠”状态

恢复。在此期间不发送任何指令。电源引脚(VDD和GND)之间可增加1个100nF的电容器,用于去耦滤波。SHT10的两线串行接口(bidirectional2-wire)在传感器信号读取和电源功耗方面都做了优化处理。串行时钟输入(SCK)引脚是MCU与SHT10之问通信的同步时钟,串行数据(DATA)引脚是1个三态门,用于MCU与SHT10之间的数据传输。DATA的状态在串行时钟SCK的下降沿之后发生改变,在SCK的上升沿有效。在数据传输期间,当SCK为高电平时,DATA数据线上必须保持稳定状态。在设计中为避免数据发生冲突,MCU驱动DATA使其处于低电平状态,而在外部接1个上拉电阻将信号拉至高电平。

1.3烟雾探测器电路

烟雾探测器,也被称为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本设计采用的探测器是MC145018P,MC145018P是一款用于离子型烟雾报警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在电离室内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质,可使电离室内空气成为导体,允许一定电流在两个电极之间的空气中通过,射线使局部空气成电离状态,经电压作用形成离子流,这就给电离室一个有效的导电性。当烟粒子进入电离化区域时,它们由于与离子相接合而降低了空气的导电性,形成离子移动的减弱。当导电性低于预定值时,探测器发出警报。MC145018P的特点是:只需简单外围电路的配合即可使用。6V~12V宽工作电压范围,低功耗。最

大电源电流:8uA。工作温度范围:-10~60℃。可通过I/O脚与最多40个报警单元互连以实现共同报警[2]。各引脚都具有ESD和LatchUp保护功能。

1.4GSM模块TC35i应用电路

本设计采用的TC35i是西门子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无线通信GSM模块,支持短信的接收与发送。工作在GSM900和GSM1800双频段,电源范围为直流3.3~4.8V,电流消耗:休眠状态为3.5mA,空闲状态为25mA,发射状态为300mA(平均),2.5A峰值;可传输语音和数据信号,功耗在GSM900和GSM1800分别为2W和1W。SIM电压为3V/1.8V,TC35i的数据接口,通过AT命令可双向传输指令和数据,可选波特率为300~115kbps,自动波特率为1.2~115kbps。TTC35i模块有40个引脚,这40个引脚可以划分为5类,即电源、数据输入/输出、SIM卡、音频接口和控制[3]。系统加电后为使TC35i进入工作状态,必须给启动脚IGT加一个大于100ms的低脉冲,电平下降持续时间不可超过1ms。TC35i使用外接式SIM卡,SIM上的CCIN、CCRST、CCIO、CCCLK、CCVCC和CCGND通过SIM卡引脚与TC35i的同名端直接相连,ZIF连接座的CCIN引脚用来检测SIM卡是否插好,如果连接正确,则CCIN引脚输出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SYNC引脚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指示发射状态时的功

率增长情况,另一种是指示TC35i的工作状态,可用AT 命令AT+SYNC行切换[4],本模块使用的是后一种。当LED 熄灭时,表明TC35i处于关闭或睡眠状态;当LED为600 ms亮/600ms熄时,表明SIM卡没有插入或TC35i正在行网络登录;当LED为75ms亮,3s熄时,表明TC35i已登录进网络,处于待机状态。TC35i模块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实际上是一个串行异步收发器,符合

ITU-TRS232接口标准。它有固定的参数:8位数据位和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波特率在300bps~115kbps之间可选[5]。TC35iRXD和TC35iTXD为TTL的串口通讯脚能和微处理器直接通信。 2.软件设计

系统主要的任务是实时监测被控对象的温湿度以及是否有险情发生,然后通过TC35i发送到监测中心。系统软件设计的重点在于微处理器的编程。通过向TC35i写入不同的AT指令完成多种功能。

2.1AT指令

GSM AT指令集,是由诺基亚、爱立信和摩托罗等公司共同为GSM系统研制的,其中包含了对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的控制。利用通信模块进行数据通信,就是将数据体作为短消息的内容,从发送方的通信模块发送出去,通过短消息中心进行转发,这样就将数据传输出去;在本设计中主要用到的AT指令解析如下:

(1)短消息发送命令:AT+CMGS=,PDU is given。在该命令中,先发送命令AT+CMGS=,然后等待TC35i模块返回“>”字符,返回字符后,再具体输入PDU的内容,并以字符“ctrl-Z”结束;在基于PDU 格式的短消息中,所有参数均在PDU数据包里[6]。

(2)读短消息命令:AT+CMGR=INDEX主要用来阅读指定位置的短消息[6]。

2.2软件流程

监测软件主要包括初始化程序、信号采集处理程序和短消息收发程序等。初始化程序包括硬件初始化、定时器和串口初始化;信号采集和处理主要完成外部采集的温湿度转换;接收短消息采用查询方式,一旦短消息到达,调用串口接收程序接收短消息,并做出相应处理;发送信号采用定时方式,将采集的温度、湿度以及是否有险情发生调用发送指令将短消息发送到监测中心。

结论

本文对基于LPC2132的远程环境监测系统硬件和软

件设计进行说明。温湿度检测采用SHT10,非常适用于多点、恶劣环境下的温湿度监测系统。采用的MC145018P烟雾传感器外围电路简单,运用方便。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中,采用的模块利于系统集成,成本较低,运行稳定可靠,适用于远距离监测,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周立功.深入浅出ARM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道华,李玲,朱艳.传感器电路分析与设计[J],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21-138.

[3]李迎春.基于TC35i的短消息监控系统[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3,(1):20-22.

[4]臧怀泉,李海生,范亚伟.基于GSM的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J],微计算机应用,2005,

26(2):207~210.

[5]吴青,仵博.基于TC35i的GSM报警器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9(02):303-307.

[6]西门子公司.TC35i/TC37GSM模块用户手册[EB/OL].2006.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

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报告书

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领萃环保科技公司

一、方案概况 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是环保监测与环境预警的信息平台。系统采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涵盖水质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固定污染源监测(CEMS)、以及视频监测等多种环境在线监测应用。系统以污染物在线监测为基础,充分贯彻总量管理、总量控制的原则,包含了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许多重要功能,充分满足各级环保部门环境信息网络的建设要求,支持各级环保部门环境监理与环境监测工作,适应不同层级用户的管理需求。 二、方案架构 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构成: 1、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排污口(环境空气)各监测参数及其变化状况; 2、中心站可随时取得各子站的实时监测数据,统计、处理监测数据,编制报告 与图表,并可输入中心数据库或上网查询; 3、收集并可长期储存指定的监测数据及各种运行资料、环境资料备案检索; 4、系统具有监测项目超标及子站状态信号显示、报警功能; 5、具有自动运行、停电保护、来电自动恢复功能; 6、运维状态测试,例行维修和应急故障处理; 三、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1、环境空气质量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的在线自动监测,能全天候、连续、自动地监测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实时变化情况,迅速、准确的收集、处理监测数据,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规律,为环保部门的环境决策、环境管理、污染防治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和科学依据。 1.1系统构成 环境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子站、中心站、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子站的主要任务是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由采样装置、监测分析仪、校准设备、气象仪器、数据传输设备、子站计算机或数据采集仪以及站房环境条件保证设施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参数主要包括SO2、NOX、O3、CO、PM10(2.5)、气象参数。 1.2系统特点 1.2.1系统集成优势

环境监测云平台系统产品解决方案

环境监测云平台系统产品 解决方案

目录 一、引言 (3) 二、产品系统概述 (4) 三、方案特点 (5) 1. 数据精准、监控图像清晰度 (5) 2. 网络适应性强、带宽要求低,支持多种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入方式. 5 3. 可集成性 (6) 4. 高传输可靠性 (6) 5. 系统建设成本低 (6) 四、系统组成及架构 (7) 五、平台服务端操作及功能介绍 (9) 六、相关硬件产品介绍 (20)

一、引言 防治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一直是国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所有的扬尘污染中,工程施工扬尘,如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房屋拆除等为主要污染源。为此,在国家各级城市出台的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都对建设工程施工提出了明确的防尘要求和相应的处罚条款。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工程施工每天都在众多的、分散的地点同时进行着。而环保部门人员数量有限,不可能每天都到各个施工地点去巡查,因此,对众多分散的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控,及时发现违反防尘要求、出现扬尘污染的施工地点并及时处理,无疑是监管工程施工扬尘污染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视频监控一方面呈现的图像分辨率极为有限,不利于对现场情况的准确辨别;另一方面,远程视频监控需要较高的通信网络带宽做支持,往往需要铺设专门的光纤或电缆、租用昂贵的通信信道;可是工程

施工地点数量众多、地理分布复杂,且对于扬尘监控只是阶段性的需求,为此部署大量的视频监控点无疑会给环保部门带来庞大的资金压力,为国家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消耗。有没有成本更低、部署更方便的监控手段,来实现对工程施工扬尘污染进行远程监控的目的呢? 二、产品系统概述 成都远控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环境监控云平台系统”即是以安装在远程的终端设备通过3G/4G网络实时向云平台服务端上传相关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监控画面的一种新的监控应用方式。工作人员亦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登陆“环境监控云平台系统”,对远端现场环境作时实监控,提取相关环境污染数据;当环境污染达到上峰值时,安装在施工现场的环境探测感应器或摄像头,将自动记录下相关环境数据并抓拍下现场的高清晰数字图片,并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自动传输回来,即时呈现在环保机关的各种显示终端上(PC、PDA),让环保工作人员通过高清晰的数字图片,即时了解施工现场的防尘措施实施情况和工地现状,达到对众多分散的工程施工地点进行远程联网监控的目的。

在线监测系统运营解决方案

在线监测系统运营解决方案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是环保监测与环境预警的信息平台。系统采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涵盖水质监测、烟气自动监测(CEMS)、空气质量监测、以及视频监测等多种环境在线监测应用;系统以污染源在线监测为基础,充分贯彻总量管理、总量控制的原则,包含了环境监理信息系统的许多重要功能,充分满足各级环保部门环境信息网络的建设要求,支持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理与环境监测工作,满足不同层级用户的管理需求。 1.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构成 一套完整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能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排污口各监测参数及其变化状况;中心控制室可随时取得各子站的实时监测数据,统计、处理监测数据,可打印输出日、周、月、季、年平均数据以及日、周、月、季、年最大值、最小值等各种监测、统计报告及图表(棒状图、曲线图、多轨迹图、对比图等),并可输入中心数据库或上网。收集并可长期存储指定的监测数据及各种运行资料、环境资料备检索。系统具有监测项目超标及子站状态信号显示、报警功能;自动运行,停电保护、来电自动恢复功能;维护检修状态测试,便于例行维修和应急故障处理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特点 ?整合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与视频监测系统,在全面监测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的同时,还可以将企业现场的实时画面传送到环保局,实现污染源可视化管理。 ?采用GPRS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彻底摆脱“有线”的束缚,适用范围广,运行成本低。 ?利用GPRS无线网络实时在线的特点,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环境监理信息系统)的无线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各个企业污染物排放口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人性化的报警和预警功能,可以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地关注和处理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件。 ?监测仪表的类型不受限制,只要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设置即可对任意仪表类型自动进行识别,从而扩大了系统的监测种类和应用范围。 ?涵盖在线监测的多种应用,包括水质在线监测、烟尘在线监测。

(完整版)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一、系统概要 本综合管控云平台是一套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综合管控云服务平台。平台可适配于各种物联网应用系统,实时监控管理接入设备的状态与运行情况,并对设备进行远程操作,通过云平台对接物联网设备做到精确感知、精准操作、精细管理,提供稳定、可靠、低成本维护的一站式云端物联网平台。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对现场温度、湿度、光照、风向、风速、PM2.5、气压等参数的数据采集,将参数数据远传至物联网云平台,实现现场各个设备的数据实时监测,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网页或是手机app实时查看,可以自由设置各个参数的标准值上下限,如果数据超限可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发送短信或是微信报警提醒,做到提前预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在远程就能值守现场设备。 二、拓扑图 现场传感器数据通过物联网中继器上传云平台,客户通过电脑网页或是手机app可以实时监控现场设备数据。

三、系统构成 3.1系统登陆 ①PC端登陆: 本系统采用B/S架构,PC端用户只需打开浏览器通过IP地址进入管理系统,凭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密码进行登陆管理。(登陆界面可定制企业logo及信息)如下图: ②手机端登陆: 用户可在任何有本地局域网信号的地方,通过IOS或Android版本APP登陆系统,登陆账号与PC端账号相同。IOS 版本APP请在Apple Store搜索“易云系统”进行下载,安卓版本请在“易云物联网系统”公众号或PC端系统中扫描二维码进行下载。 3.2数据监控 能够便捷监控实时数据,并且可通过数据变化自动启停其他设备,各项数据可用数值、图片、文字分别展示,并通过短信等功能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另外,可设定不同的监控点,更直观的监测每个测温点实时情况,模拟真实的设备位置分布。如下图: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18-08-10T16:04:40.997Z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6期作者:张策闫永纯于水闫兵张秀君[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完善,超远程的实时监控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在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利用单机片、GSM网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远程监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完善,超远程的实时监控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在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利用单机片、GSM网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远程监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单片机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使用煤取暖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煤气中毒事件,给国家以及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监控系统,通过GSM网络为远距离传输数据提供必要的媒介,最大程度地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系统工程过程与总体结构 现阶段,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在科学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超远程的实时监控系统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其较大优势与新颖性为当前家庭起居、生活以及出门带来极大的方便与全新的理念,极大了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进一步优化了生活品质。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GSM网络,其主要的业务就是进行语音通信,该网络以其独立的优势被广泛应用。通过GSM网络建立一个环境监测网络,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个发射机与一个传感器,并将监测到信息及时反馈到监控中心。系统是以住宅为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将家电、娱乐设施以及安防系统等各个方面进行远程控制,从而形成现代智能化环境,既可以消除安全隐患,又有利于环境的改善【1】。 本系统的工作过程就是监测到现场的空气污染情况,并根据环境污染程度将这个情况传输到环境监控中心,通过计算机作出相应的分析与评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防范。这样就建立了一个以监控室为中心和以若干个基本监测点的监测系统。从本质上将,就是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利用现有的GSM网络,将数据信息以短消息的方式发送出去,接受模块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到PC机上,从而完成一系列的监控过程。现阶段,由于受到人们理念、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本系统还无法在全国家庭中应用。从某种意义上将,GSM网络他代表着一种引领未来的趋势,以全新的理念与生活方式冲击着传统生活方式。其具备的所有功能主要是依赖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家庭网络控制器,将居住地与外部环境相连接,人们不需要出门就可以知外面的世界,突破了地域与实时间的限制【2】。 二、数据采集部分 GSM网络的段消息业务应用十分广泛,利用GSM手机短信模块,将现场采集到的新信息发送到监控室。本系统总共划分为数据采集模块、单机片控制模块与发射、接受以及监控模块。该部分有传感器、模数转换、单片机系统构成的,其中无线传感器主要依赖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也就是说在具体应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会涉及到多方面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对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具有极高要求。无线传感器网络利用互联网技术,设置多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应用功能的底层核心,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在系统集成之前需要经过准确验证,也就是说网络系统在投入使用前需要经过严格的认证与试验,以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符合相关功能要求与性能要求。从本质上讲传感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感知CO的存在,根据CO浓度的不同输出不同的信号。此外,验证方法包括形式化验证与协调模拟,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过程包括很多环节,通过无线方式来准确采集环境中所需要的参数,接受监控中心发出的命令,从而将这些数据信息传输到处理器,这就是模数转换器的作用,将传感器输送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转换成相应信号发送到单片机进行处理【3】。 三、传输部分 传输部分主要是将已经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送出去,这个过程需要解决单片机与发射模块之间的电平转换问题,还包括二者的通信问题。 单片机与发射模块之间的电平转换是GSM网络设计的关键环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远程控制模块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不像传统设计,一旦任何系统模块出现问题都不会导致整个设计重新进行,节省了设计成本,提高设计的准确度与科学性。在远程控制设计过程中,在目标系统投入生产之前,对整个系统设计进行模拟分析,以此保证单片机与发射模块之间的电平转换设计的准确性,一旦发现任何错误可以及时修正。实现与监测系统无线联络的对接,比如升温、降温、制冷以及开机等功能。此外,对整个远程监测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进行实时跟踪与监督,对串口的控制要通过对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与功率控制寄存器PCON设置来实现,及时发现潜在错误,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保证远程控制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四、计算机监控 WA VEOM是我们所采用的发射装置,它内部有个GSM MODEM部件,这个发射模块可以准确地发送和接受所有短信息,主要应用在远程监控领域中。在本系统中主要是利用GSM网络资源,结合单片机控制与PC机控制,实现对室内环境的远程监控。以GSM网络为基础,可以进行全方位与多层次的信息交互操作,进而保持家庭外部信息交流通常,即使不出家门也知道外面发生的事件,并通过获取外部信息来满足自己的多样化需求。我们采用合理的编写程序来与监控界面有效衔接,主要作用就是将接受模块接受到的数据信息通过COM1或者COM2端口接入到计算机中,然后,通过相关程度的运算,将数据信息转换成我们在PC屏幕上所显示出来的画面。这里所说的接受模块数据输出接口与计算机的COM1或者COM2端口都必须要符合云通信的相应协议,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不需要接口转换电路就可以实现物力连接【5】。 最后,本系统只需要整个系统输入发生变化的元件,根据元件信息进行精准计算、模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不像传统的设计程序,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流程。TPS-333感稳传感器可以检测出燃烧程度以及放热造成周围环境的变化,通过简单、快捷的计算与模拟方式,大大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节省大量人力与物力,在处理速度上具有绝对优势。而且通过改造的事件,本系统可以对模块之外的信息进行适当的接收与处理,扩展处理范围与对象。这个系统会接受新的事件,并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将其插入到相应的位置中。事件队列会不断的被替换、更新以及删除,整个过程是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一个动态模拟过程。同时,门上可以安装门磁传感器,用户不在家外出时,一旦门的开关发生异常现象或者其他变化时,远程控制系统就会发出相应信号,最大程度的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家居是指在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网络等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家居电器的智能控制,随着4G网络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的及时出现为人们享受生活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一、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构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实现室内温度、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湿度、甲烷和二氧化碳含量等家居环境的检测,其次是监测生活用水、用电和用气的安全性和用量,三是监测室内各种生活家电的状态等。系统设计中,基于ZigBee的传感器节点将室内环境信息发送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汇聚节点,通过ARM微处理器实现嵌入式编程,然手通过ARM微处理器和ZigBee汇聚节点实现有效的网络串行通信。通过该系统,采集室内环境信息、输入操作命令、输出操作结果、集中控制室内环境、远程控制家用电器、联动控制室内安防系统等功能。 二、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详细设计 2.1室内环境信息采集功能 通过部署在室内的传感器节点,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以便能够将室内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及生活用水和生活电气等相关信息传递到系统中。信息采集和感知是室内环境系统最基本的功能,需要将传感器节点进行良好的部署和优化,以便在最小能量耗费下实现节点的全方位覆盖。 2.2 室内环境信息传输功能 传感器节点采集相关的网络信息后,通过4G网络传输到ZigBee汇聚节点,汇聚节点将多个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到室内监测系统的服务器,以便服务器进行处理。信息传输过程中,为了实现高效数据传输和分发,需要将数据进行压缩和存储,实现传感器网络的聚簇作用,同时为了降低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开销、平衡节点间负载,需要对传感器网络节点和传输节点进行设计。 2.3 室内环境信息处理功能 数据传输到服务器后,环境监测装置负责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发现相关的信息超过用户设置的预警值,则传感器检测装置通过4G通信网络以短信或数据通信的方式通知用户,同时将收集的信息存储到服务器数据库中。逻辑业务处理将数据统计分析和预测结果发送到相关界面,以便用户查看和分析。 三、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硬件设计

远程手机APP综合监控系统解决设计方案

机房远程APP综合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机房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电源、防雷器、空调、消防系统、保安门禁系统等)的运行状态、温湿度、烟雾、振动、红外、水浸、供电的电压、电流、频率、配电系统的开关状态、测漏系统、环境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历史数据机房监控(机房动环系统)APP软件是怎样的,机房监控,机房动环系统 一、系统概述 机房远程APP综合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机房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电源、防雷器、空调、消防系统、保安门禁系统等)的运行状态、温湿度、烟雾、振动、红外、水浸、供电的电压、电流、频率、配电系统的开关状态、测漏系统、环境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历史数据,同时将机房设备的工作状态的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实现对机房远程监控与管理功能,通过手机APP可对上述全部监控对象进行可靠、准确的监控与控制。使机房无线远程监控达到无人或少人值守,为机房高效的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 机房远程APP综合监控系统支持市面全系列安卓手机,手机终端可以通过4G/3G/GPRS/WIFI 远程进行监控与控制,是目前无人值守管理人员最不可以缺少的系统组成部分之一,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机房系统运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二、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坚持“技术先进、使用方便、经济合理、超前考虑”的原则,系统具有先进性、实用性、规范性、可靠性、开放性,同时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稳定可靠,具备良好的整体升级、扩展能力和方便维护,符合机房间远程APP综合管理控制的需要,系统设备选型在符合系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综合的考虑了性能指标、规格统一性及性能价格比。

可靠性 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即不会出现因为某一个设备发生故障而造成整个监控系统无法使用的现象。 系统的接入不会影响现有通信设备和网络的正常工作。 系统将正确反映监控内容的实际情况。 系统的运行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实时性 保证系统能实时的反映通信设备运行情况,一到那出现异常情况是能够及时报警。 安全性 通过安全隔离、信息加密等技术保证系统安全。 实用性 系统全面分析现有条件与未来需求,充分考虑当前功能要求与整体人员技术素质,力求实现系统建设与使用的同步,使集成开发的系统充分满足统计局的需求,并且易于操作、维护。 经济性

环境预警监测系统介绍

环境智慧监测预警系统 全新物联网环境监测预警分析 集监控、报警、监测、控制、数据采集、IP广播、数据分析为一体。 功能整体介绍: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事前预警:对监测点位需要监测的事项进行报警范围的提前设定。通过后端远程监控查看实时状况。 事中控制:当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自动/手动打开相应控制的处理设备,远程进行IP广播语音喊话、或者通知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理,将事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事后分析:在事情结束之后,通过报警抓拍历史记录及数据历史记录进行查看分析,总结事情发生的原因,避免或减少此类事件发生。 具体功能: 1、环境监测预警分析 5、分控管理 2、设备故障提示功能 6、自动控制

3、信息及时提示功能 7、远程终端管理 4、现场图片实时抓拍 8、后端实时数据查看 说明:系统根据各类环境在线监测的传感器,能够对土壤温湿度;水质PH、溶解氧、浊度、余氯等;气体中的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以及光照、震动、压力等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在线预警监测。 主要优势: ■环境预警监测系统有商智通研发,是当前市场上功能最全、最强的物联网环境预警监测系统。 ■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工期短,长期可靠,后期维护简单。 ■不受距离、地域影响,能够分散布点,后端集中管理。 ■针对户外特殊环境,推出无电无网方案,不需要专门布电线、网线,降低了工程成本。 ■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具有完备的后段管理平台及手机APP。 ■云端推送,保证任何一条报警信息都能100%收到。

■设备发生断电断网或硬件故障能够做到故障提示显示。 ■跟随市场发展,系统能够不断更新换代,始终在市场上保持领先的优势。 适用领域: 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环保工程粮仓监测农业种植大棚监测

室外环境远程在线监测系统

室外环境远程在线监测系统 发展前景 我国空气污染形势严峻,部分城市面临雾霾、沙尘暴等环境 问题。环保部门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其核心是对污染源的 精准监测和对污染数据的精准分析。随着空气污染问题得到越 来越多人的关注,雾霾、PM2.5、甲醛等词汇也频繁出现在大家 的生活中,特别有小孩、老人的家庭越来越关注PM2.5、甲醛 的危害。 在国内,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早期在城市使用楼房的人群并 不多,人们对于空气污染并不重视。直至近几年。中国对环境 污染情况调查,此时,人们才意识到之前使用房屋后产生头晕、咳嗽、恶心,甚至患上鼻炎、咽喉炎等呼吸系统问题,与空气 污染息息相关。这时人们才开始把目光放在空气污染问题上, 因此近年来,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城市中布局的室外空气质量检 测仪器,它们能够对于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有效监测,同时通 过强大的数据分析为有效治理室外空气污染提供参考依据。 产品介绍 仁科综合室外环境检测系统,针对室外综合环境的监测,可实 现全天候、连续、自动的监测空气中的PM10、PM2.5、SO2、 CO2、CO、TVOC、H2S、NH3等气体粒子的实时变化情况,迅速、 准确、及时的反映室外的环境空气变化规律,可以设置报警阀值,在监测气体高浓度的环境下进行声光报警或者发送报警短信 使用范围 室外综合环境系统广泛用于智能小区、户外健身场所、工业 园区、企业办公园区、医院花园等室外公共场所环境,24小时 监测空气中的环境数据.在环境监测行业,得到了仁科,为环境监 测做出了强有力的考核数据和保障 技术特点及优势 系统基于对城市工地扬尘污染监控管理的需求而设计,技术 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推荐-ARM11的嵌入式远程无线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精品

毕业(设计) 题目:基于ARM11的嵌入式远程无线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ARM11的嵌入式远程无线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摘要:温湿度采集传感技术和GPRS无线传输技术应用广泛,已经应用到了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应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我们应把计算机技术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根据环境监测数据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本系统使用分为监测主机和监测从机,主机使用ARM11处理器和Linux系统,从机使用Cortex-M3核的微控制器。从机采集数据后通过GPRS 回传到主机进行显示。 主机是一台基于S3C6410处理器的单板,除处理器外还有内存、FLASH以及网卡芯片,主机运行Linux操作系统,使用Qt Creator编写程序,然后使用交叉编译工具arm-linux-gcc编译成ARM版本的可执行文件,然后拷贝到单板上运行,主机的数据存储使用的是轻量级数据库SQLITE,可供查看以往的记录信息,主机使用以太网接收从机传来的温湿度信息。从机是以LPC1768微控制器为主控的专用温湿度采集系统,传感器是DHT22,DHT22是一款集成采集温度度功能于一体的传感器,传感器采集完温湿度后通过GPRS通道传给上位机,GPRS 芯片使用的是SIM900,这是一款工业级的手机模块芯片。 本文首先给出了设计的原理和设计思路,然后根据软硬件分章介绍各自的设计原理以及实现过程,从而设计一个高稳定性的环境监测系统,实现环境温湿度的在线实时监测。 关键字:微控制器;微处理器;GPRS;Linux;ARM11;ARM Cortex-M3

Design of Embeded Wireless and Remote Environment Moni toring System Based on ARM11 Abstrac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technology capture a wide range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so does GPRS wireless transmission. The accordingly technologies have been applied to various fields of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so on. 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hould be based on prevention supplement, we should bine puter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pose appropriate governance program based 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monitoring the use and monitoring from the host machine, the host uses ARM11 processor and Linux systems, the slave using Cortex-M3 microcontroller cor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machine back to the host via GPRS display. Host-based S3C6410 processor is a single-board, in addition to the processor but also have memory, FLASH and chip card, the host uses the Linux operating system, using Qt Creator programming on Linux systems, and then use cross-pilation tools piled into ARM version executable file, then copy it to run a single board, the master data store using a lightweight database SQLITE, available for viewing previous record information, the host uses Ethernet receive information from the machin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g. Slave is based on the speci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cquisition system LPC1768 microcontroller, sensors using DHT22, DHT22 is an integrated collection of functions in one degree of temperature sensor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fter the pletion of the acquisition sensor to the host puter via GPRS channel, GPRS chip using SIM900, which is an industrial-grade mobile phone module chip. This paper first gives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design ideas, and then present their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sub-chapter to design a high stability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onlin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Keywords:Microcontroller;Microprocessor;GPRS;Linux;ARM11;ARM Cortex-M3

环境监测平台系统产品解决方案

环境监测云平台系统 产 品 解 决 方 案 成都远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八日

目录 一、引言 (3) 二、产品系统概述 (3) 三、方案特点 (4) 1. 数据精准、监控图像清晰度 (4) 2.网络适应性强、带宽要求低,支持多种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入方式 (4) 3.可集成性 (4) 4.高传输可靠性 (4) 5.系统建设成本低 (4) 四、系统组成及架构 (5) 五、平台服务端操作及功能介绍 (7) 六、相关硬件产品介绍 (15)

一、引言 防治扬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一直是国家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所有的扬尘污染中,工程施工扬尘,如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房屋拆除等为主要污染源。为此,在国家各级城市出台的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都对建设工程施工提出了明确的防尘要求和相应的处罚条款。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工程施工每天都在众多的、分散的地点同时进行着。而环保部门人员数量有限,不可能每天都到各个施工地点去巡查,因此,对众多分散的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控,及时发现违反防尘要求、出现扬尘污染的施工地点并及时处理,无疑是监管工程施工扬尘污染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视频监控一方面呈现的图像分辨率极为有限,不利于对现场情况的准确辨别;另一方面,远程视频监控需要较高的通信网络带宽做支持,往往需要铺设专门的光纤或电缆、租用昂贵的通信信道;可是工程施工地点数量众多、地理分布复杂,且对于扬尘监控只是阶段性的需求,为此部署大量的视频监控点无疑会给环保部门带来庞大的资金压力,为国家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消耗。有没有成本更低、部署更方便的监控手段,来实现对工程施工扬尘污染进行远程监控的目的呢? 二、产品系统概述 成都远控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环境监控云平台系统”即是以安装在远程的终端设备通过3G/4G网络实时向云平台服务端上传相关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监控画面的一种新的监控应用方式。工作人员亦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登陆“环境监控云平台系统”,对远端现场环境作时实监控,提取相关环境污染数据;当环境污染达到上峰值时,安装在施工现场的环境探测感应器或摄像头,将自动记录下相关环境数据并抓拍下现场的高清晰数字图片,并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自动传输回来,即时呈现在环保机关的各种显示终端上(PC、PDA),让环保工作人员通过高清晰的数字图片,即时了解施工现场的防尘措施实施情况和工地现状,达到对众多分散的工程施工地点进行远程联网监控的目的。 此软硬件系统借助先进的数字通信手段,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种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基于低带宽的IP网络,实现了高清晰图片远程抓拍、即时传输和应用的一体化过程,是一种低成本、易部署、易操作的基于图片的远程监控解决方案。

远程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远程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摘要】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LPC2132的远程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它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采集数在微控制器LPC2132中处理,若温湿度超过设定的范围以及发生火情,则在第一时间通过TC35i将现场的警报信息发送给工作人员。本系统设计成本低、可靠性好、运行稳定。 【关键词】环境监测GSM模块TC35i LPC2132 远程监控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的各种参数,如温湿度,有害气体,火警等。许多产品对温湿度范围要求越来越严格,温湿度的检测和控制是一个经典的话题,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里经常需要检测和控制某一特定环境的温湿度,使之能够稳定在一定的温湿度范围之内。这就要求系统对温湿度的检测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实时性,控制要有足够的精度,并且尽可能较低的成本,这样的产品才具有实用价值。目前普遍存在的温湿度检测系统大都是人工守在PC机前观察,一旦人离开监控系统现场,就没有及时的信息传递,不利于工作人员离开现场后系统产生的报警等实时数据的接收。不利于工业控制者根据温湿度变

化及时做出相应的决定。在这样的形式下,开发一种能够用手机短信的形式控制和接收温湿度的实时信息,可以及时得到受控点的温湿度信息及安全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的监 测系统成为一种需要。 1.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由信息采集终端和监控终端组成的。信息采集终端由烟雾传感器电路、温湿度检测传感器电路、微控制器 LPC2132和TC35i模块组成。传感器电路将检测到的数据传送到LPC2132内部进行A/D转换,并处理,如果温湿度不在设定范围内,则启动中央空调进行温湿度调节;如果检测到发生火情,则启动自动灭火装置进行迷惑;同时启动TC35i进行远程报警,发至目标手机,实现双重报警,安全可靠。 1.1主控芯片选择 目前,在普遍应用的主要有8位、16位、32位三种类型的单片机。8位的单片机出现多年,虽然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且仍然是当前市场的主流机型。在对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数据量要求不高的场合,使用8位单片机可以获得很高的性价比。由于本系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有较高要求,所以不选用8位单片机。为了兼顾处理速度和性价比,系统选用PHILIPIS公司的LQFP64的LPC2132处理器。 该微控制器主要特点如下[1]:

粮仓粮库环境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粮仓粮库环境 温湿度综合监控管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1)粮食仓储概述 (03) (2)粮仓粮库环境温湿度监控系统应用背景 (04) (3)粮仓粮库环境综合监控管理系统 (04) 第二部分:系统组成结构 ◇上位管理主机 (05) ◇数据通讯部分 (05) ◇现场控制监测点 (05) 第三部分:控制模式 ◇控制方式 (06) 第四部分:功能特点 (1)粮库环境温湿度监测 (07) (2)O2、CO2浓度监测? (07) (3)数据存储功能 (07) (4)设备联动控制功能 (08) (5)防火自动报警功能 (09) (6)现场报警功能 (09) (7)远程传输和网络管理功能 (09) 第五部分:监测软件数据平台 (1)友好的用户登陆管理界面 (10) (2)实时\历史、曲线\报表数据分析 (10) (3)多种形式的报警功能 (11) (4)远程控制 (11) (5)监控终端 (11)

第一部分:概述 (1)粮食仓储概述 我国现有14亿人口,粮食储藏好坏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市场供给、国家稳定的大事。随着人口增长迅速、耕地逐年减少、人类对社会物质生活的需求愈来愈高。粮食的利用与保护得到社会的更加重视,人类必须杜绝粮食浪费与霉烂现象发生,珍惜粮食。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粮食生产和消费国。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5%,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在这些损失中因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又占到5%。 粮食在储藏期间,如果水分超标,粮堆内部的水分就表现出向表面及粮粒间隙中的空气缓慢游离的趋势,因粮食水分从不流动的空气中逸出比较困难,它在粮粒间聚集,当湿度达到饱和点时即开始凝结,随之产生发酵和局部温度升高现象,这又促使粮粒释放出水分和加速相应的发酵过程。当环境温度升高,粮食中带有的粉尘、杂质、特别是有机物杂质加速了上述过程,严重威胁到安全储粮,导致粮食腐烂。 因此粮仓粮库环境应保持通风、干燥,内外整洁有序。粮库中应采取防鼠、防蝇、防虫、防盗等设施,杜绝有害虫类的滋生。

智慧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1总体设计 系统由污染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污染净化设施运行监测系统、预警预告系统、初级控制执行系统、紧急控制执行系统五大系统组成。 对排污数据和环境治理设备运行状况同时进行监测,综合分析两方面的数据,确保排污单位排污状况真实可靠,污染净化设施有效运行。 对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环保设备偷停不运转的情况,系统会启动生产控制执行程序,远程下达命令,分层断电,及时制止排污行为,改变了传统设备“只监不控”的方式。 对突发性污染事故隐患和污染物泄露事故,系统会立即执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启动排污单位的紧急ESD系统,紧急规避危险,预防灾难性污染事故的发生。 如果企业排污超标,系统会在排污单位和环保部门同时报警,并将报警信息通过短信息在第一时间发送到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管理者的手机上,督促管理者及时处理问题。 系统监控设备监控一体化功能,使排污单位必须自觉维护好系统,因为一旦运行不好,上传数据不正确,没有数据上传视同违法,系统仍然会报警,有效遏止人为破坏,保证系统运行正常。

2功能设计 2.1方便的污染源管理 本模块利用GIS技术把环境污染源应用软件构筑于污染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图形库管理系统之上,提供具备空间信息管理、信息处理和直观表达能力的应用。能综合分析环境情况,实现污染源信息的综合查询,为计划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有关的评价、预测、规划、决策等服务。其检索查询功能,可对行政区划、年份等进行条件统计汇总,统计结果可用表格、统计图、文字等多种方式表示。 2.2动态数据成图 系统可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自动对区域环境状况进行直观表现,提供描绘全场平面、立体等值线图,各种数据可生成饼图、柱状图、线状图等多种表现形式,能动态外挂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数据。 2.3环境质量监测 系统分为对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土壤及农作物等方面的监测,其主要功能:专题的监测点位图的显示、点位查询、区域查询、信息查询、全区环境分布、全区或个别点环境平均状况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等。并实现了数据地图化功能,可自动生成交通线上的噪声污染图,功能区噪声图等。

远程手机APP综合监控系统解决设计方案

APP综合监控系统解决设计方案 机房远程APP综合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机房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电源、防雷器、空调、消防系统、保安门禁系统等)的运行状态、温湿度、烟雾、振动、红外、水浸、供电的电压、电流、频率、配电系统的开关状态、测漏系统、环境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历史数据机房监控(机房动环系统)APP软件是怎样的,机房监控,机房动环系统 一、系统概述 机房远程APP综合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机房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电源、防雷器、空调、消防系统、保安门禁系统等)的运行状态、温湿度、烟雾、振动、红外、水浸、供电的电压、电流、频率、配电系统的开关状态、测漏系统、环境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历史数据,同时将机房设备的工作状态的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实现对机房远程监控与管理功能,通过手机APP可对上述全部监控对象进行可靠、准确的监控与控制。使机房无线远程监控达到无人或少人值守,为机房高效的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 机房远程APP综合监控系统支持市面全系列安卓手机,手机终端可以通过4G/3G/GPRS/WIFI远程进行监控与控制,是目前无人值守管理人员最不可以缺少的系统组成部分之一,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机房系统运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二、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坚持“技术先进、使用方便、经济合理、超前考虑”的原则,系统具有先进性、实用性、规范性、可靠性、开放性,同时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稳定可靠,具备良好的整体升级、扩展能力和方便维护,符合机房间远程APP综合管理控制的需要,系统设备选型在符合系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综合的考虑了性能指标、规格统一性及性能价格比。 可靠性 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即不会出现因为某一个设备发生故障而造成整个监控系统无法使用的现象。 系统的接入不会影响现有通信设备和网络的正常工作。

物联网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传感器与物联网技 术》 综合报告 题目:智能环境与物联网技术 专业: 学号: 姓名: 提交日期:二О一六年六月

摘要 环境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而物联网技术也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始被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本文主要针对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智能环境利用各种传感器技术,移动计算,信息融合等技术对空气环境,海洋环境,河,湖水质,生态环境,城市环境质量进行全面有效地监控,通过构建全国各地环境质量的检测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的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和综合分析,建立全国性的污染源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为采取环境治理措施和污染预警提供更客观,有效的依据。 关键字:智能环境物联网技术传感器

目录 1引言 (4) 1.1 物联网简介 (4) 1.2智能环境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4) 2需求分析 (4) 2.1智能环境功能需求分析 (5) 2.2各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1大气污染监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2海洋污染监测子需求分析 (5) 2.2.3水质监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4生态环境检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5城市环境检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3其他非功能需求分析 (6) 2.3.1可靠性需求 (6) 2.3.2开放性需求 (6) 2.3.3可扩展性需求 (6) 2.3.4安全性需求 (6) 2.3.5应用环境需求 (6) 3详细设计 (6) 3.1各环境监测子系统解决方案 (6) 3.2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结构图 (5) 3.2.1各子系统环境监测拓扑结构图 (6) 4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工程 建 设 方 案 贰零壹陆年肆月 目录 一.系统概述 1.1 项目概述 1.2 系统建设要求 1.3 系统构成 1.4 在线监测因子种类

1.5 仪器选型 1.6仪器简介 1.6.1 COD在线分析仪技术参数 1.6.2 氨氮在线分析仪技术参数 1.6.3 总磷在线分析仪技术参数 1.6.4 工业PH计技术参数 1.6.5 明渠流量计技术参数 1.6.6 数据采集仪技术参数二.系统建设 2.1 系统建设时间表 2.2 站房建设方案 2.3 超声波明渠流量计堰槽建设2.4采样系统建设方案 2.5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建设方案 2.5.1数据采集仪 2.5.2数据传输 2.6 在线分析仪安装方案 2.6.1 操作员基本要求 2.6.2 现场机箱安装 2.6.3 现场管路材料及工具的配备三.质量及服务承诺 3.1质量保证 3.2 售后服务 四.资金预算

编制说明 依照国家有关标准和关于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相关要求,在指定排水口安装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对相关水质参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等)进行监测,以达到相关管理及监管部门对现场处理水质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本方案将分析仪测量系统、采样系统以及数据传输系统进行集成,作为一体化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一、系统概述 1.1 项目概述 根据环保局对废水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的要求,拟在的总排口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本项目建设拟选用提供的COD、氨氮、总磷在线分析仪,PH,超声波明渠流量计,并负责安装、调试、运行、保修、快速反应服务及协助项目验收、技术支持、用户培训。 1.2 系统建设要求 该系统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系统具有实用性、先进性、专业性、开放性、安全性、集成性和经济性。 ②总体结构的先进性、合理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③监测参数分析方法符合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④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⑤取样方式经济、合理,便于维护。 ⑥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扩展性,便于维护及升级,为企业将来实现远程查看仪器数据预留接口。 ⑦现场监测站房布局合理,安全防盗。 1.3 系统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