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布线常见问题

综合布线常见问题

综合布线常见问题
综合布线常见问题

综合布线常见问题

育龙网核心提示:结构化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能适应任何大楼或建筑群的布线系统,其代表产品是建筑和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

结构化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能适应任何大楼或建筑群的布线系统,其代表产品是建筑和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PDS与IBS(智能大楼布线系统)和 IDS(工业布线系统)的差别是PDS以商务环境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为主。综合布线在国内许多大的建筑中采用,甚至成为一些建筑的宣传重点,很多建筑宣传的“3A”、“5A”大厦,其根本便是离不开PDS布线系统。但号称PDS的建筑很多,做PDS的公司和工程技术人员也很多,可是真正做得好的并不多。据有关统计,已建成的PDS系统的合格率不超过50%,它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质量问题,有的甚至质量低下,影响使用。下面就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介绍。一、PDS布线构成

----PDS由以下各子系统组成: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线缆、跳线和适配器组成。业主可将电话、计算机、烟感器等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上,信息插座由符合ISDN 标准的八芯模块化插头组成,它可以完成从建筑自控系统的弱电信号到高速数据网和数字话音信号等一切复杂信息的传送。 ----2水平子系统 ----连接工作区和干线电路的这一部分称为水平子系统。一般这部分仅使用双绞线,目的在于避免由于使用多种线缆类型而造成灵活性降低和管理上的困难。 ----3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线间内。由交连、互连和I/O设备组成的管理子系统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 ----4主干子系统 ----它提供建筑物中最重要的铜线或光纤线路。一般它提供位于不同楼层的设备间和布线框间的多条连接路径,也可连接单层楼的大片地区。 ----5设备间子系统----它在一个集中化的设备区连接系统公共设备,如 PBX(程控交换机)、局域网、主机等。 ----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群内的其他建筑物的通信设备和设施。它包括铜线、光纤,以及避免其他建筑的铜线漏电的保护设备。----PDS布线系统总体结构如图所示。

二、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1跟着感觉走 ----有的单位没有真正掌握PDS的设计原理,更没有吃透它的传输理论,简单地认为PDS同传统的电话布线没有什么区别,施工起来更是马马虎虎,不管系统建成后性能如何,给日后埋下了巨大隐患。 ----做PDS必须严把设计关,要明确综合布线的内容和要求,要进行统一布局,用尽量少的投入换取较大的收入。PDS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有时甚至可以称之为一门艺术,必须通过认真的学习、大胆的实践才能使PDS系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不要用经验代替学习 ----有很多技术人员做PDS

布线时并没有系统地学习有关知识,只是通过一些报刊、书籍的介绍摸索着干,或是跟别人一起做过,这样就认为可以去做所有的PDS工程了。这样在简单的、小规模的工程中还可以应付,但如果面对一个大型的、综合的PDS工程就可能束手无策了。因为一个真正的PDS工程不但需要比较全面的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还要有厂家的强有力的支持。如果在有一定经验的前提下参加一些如美国AMP公司的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师的认证,取得认证后再用于实践,那一定会使你更加胜任PDS工程。 ----3用完善的技术手段进行测试 ----在笔者接触的一些网络公司中,所用的测试工具不过是二三百元网络通断测试器。当网络连通灯一亮,就认为网络没有问题,电缆合格了。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测试网络只能说明没有断线,而且线接对了,但网络要承载大流量、高速度的计算机数字信号,这样对电缆的要求就非常高,衰减、损耗、速率、抗干扰都有相应的规定。一般PDS工程应遵循以下标准:---- 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TIA/EIA 568A) ----国际商务建筑通信基础管理标准(TIA/EIA 606) ----国际商务建筑通信设施规划和管路铺设标准(TIA/EIA 569)----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及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 ISO/IEC 11801 系列标准 ----测试仪器可以采用美国Fluke公司的数字化电缆测试仪。DSP系列仪表可测试的内容包括线缆的长度、接线图、信号衰减、近端串扰、信噪比。其中,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衰减和串扰,他们直接影响五类传输性能。不过Fluke仪表的价格也不低,一套少则五六万元,多则十几万元,不是一般公司可以负担得起的。但这种仪器可以租用,一般测试为50元/链路,或者2000元一天,测试方需派有Fluke公司网络测试认证的人员进行测试,并出据详细的测试报告。 ----4.把好产品关 ----1995年以来,在我国进行市场开拓的布线厂家有几十家,其产品各具特色,但为了保证市场的兼容,各个厂家都生产110系列的产品。110 系列的产品具有相同的外观,都符合EIA/TIA568A 规定的相关标准。 ----虽然除了六类双绞线以外各厂家遵循的标准是一样的,但为了便于施工、管理和维护,电缆、插头、插座、配线架(跳线架)等最好选一个厂家。最重要的是应该从正规渠道进货,防止使用假货、劣质货。不过现在市场比较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其中,有时可能在特殊的情况和原因下流入工程,必须做到的是一旦在工程中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应及时返工。 ----综合布线(PDS)是计算机协议中的最低层——物理层,同样也是最关键的一层。在计算机网络中发生的故障绝大多数来自该层,因此PDS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关键,也是智能大厦系统关键。设计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认真进行系统的分析,从细微之处抓起,才能做好PDS工程

结构化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能适应任何大楼或建筑群的布线系统,其代表产品是建筑和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PDS与IBS(智能大楼布线系统)和 IDS (工业布线系统)的差别是PDS以商务环境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为主。综合布线在国内许多大的建筑中采用,甚至成为一些建筑的宣传重点,很多建筑宣传的“3A”、“5A”大厦,其根本便是离不开PDS布线系统。但号称PDS的建筑很多,做PDS的公司和工程技术人员也很多,可是真正做得好的并不多。据有关统计,已建成的PDS系统的合格率不超过50%,它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质量问题,有的甚至质量低下,影响使用。下面就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介绍。

一、PDS布线构成

----PDS由以下各子系统组成: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线缆、跳线和适配器组成。业主可将电话、

计算机、烟感器等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上,信息插座由符合ISDN标准的八芯模块化插头组成,它可以完成从建筑自控系统的弱电信号到高速数据网和数字话音信号等一切复杂信息的传送。 ----2水平子系统 ----连接工作区和干线电路的这一部分称为水平子系统。一般这部分仅使用双绞线,目的在于避免由于使用多种线缆类型而造成灵活性降低和管理上的困难。 ----3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线间内。由交连、互连和I/O设备组成的管理子系统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 ----4主干子系统 ----它提供建筑物中最重要的铜线或光纤线路。一般它提供位于不同楼层的设备间和布线框间的多条连接路径,也可连接单层楼的大片地区。 ----5设备间子系统 ----它在一个集中化的设备区连接系统公共设备,如 PBX(程控交换机)、局域网、主机等。 ----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群内的其他建筑物的通信设备和设施。它包括铜线、光纤,以及避免其他建筑的铜线漏电的保护设备。 ----PDS布线系统总体结构如图所示。

二、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1跟着感觉走 ----有的单位没有真正掌握PDS的设计原理,更没有吃透它的传输理论,简单地认为PDS同传统的电话布线没有什么区别,施工起来更是马马虎虎,不管系统建成后性能如何,给日后埋下了巨大隐患。 ----做PDS必须严把设计关,要明确综合布线的内容和要求,要进行统一布局,用尽量少的投入换取较大的收入。PDS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有时甚至可以称之为一门艺术,必须通过认真的学习、大胆的实践才能使PDS系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不要用经验代替学习 ----有很多技术人员做PDS布线时并没有系统地学习有关知识,只是通过一些报刊、书籍的介绍摸索着干,或是跟别人一起做过,这样就认为可以去做所有的PDS工程了。这样在简单的、小规模的工程中还可以应付,但如果面对一个大型的、综合的PDS工程就可能束手无策了。因为一个真正的PDS工程不但需要比较全面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还要有厂家的强有力的支持。如果在有一定经验的前提下参加一些如美国AMP公司的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师的认证,取得认证后再用于实践,那一定会使你更加胜任PDS工程。 ----3用完善的技术手段进行测试 ----在笔者接触的一些网络公司中,所用的测试工具不过是二三百元网络通断测试器。当网络连通灯一亮,就认为网络没有问题,电缆合格了。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测试网络只能说明没有断线,而且线接对了,但网络要承载大流量、高速度的计算机数字信号,这样对电缆的要求就非常高,衰减、损耗、速率、抗干扰都有相应的规定。一般PDS工程应遵循以下标准: ---- 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TIA/EIA 568A) ----国际商务建筑通信基础管理标准(TIA/EIA 606) ----国际商务建筑通信设施规划和管路铺设标准(TIA/EIA 569) ----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及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ISO/IEC 11801 系列标准 ----测试仪器可以采用美国Fluke公司的数字化电缆测试仪。DSP系列仪表可测试的内容包括线缆的长度、接线图、信号衰减、近端串扰、信噪比。其中,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衰减和串扰,他们直接影响五类传输性能。不过Fluke仪表的价格也不低,一套少则五六万元,多则十几万元,不是一般公司可以负担得起的。但这种仪器可以租用,一般测试为50元/链路,或者2000元一天,测试方需派有Fluke公司网络测试认证的人员进行测试,并出据详细的测试报告。 ----4.把好产品关 ----1995年以来,在我国进行市场开拓的布线厂家有几十家,其产品各具特色,但为了保证市场的兼容,各个厂家都生产110系列的产品。110 系列的产品具有相同的外观,都符合EIA/TIA568A 规定的相关标准。 ----虽然除了六类双绞线以外各厂家遵循的标准是一样的,但为了便于施工、管理和维护,电缆、插头、插座、配线架(跳线架)等最好选一个厂家。最重要的是应该从正规渠道进货,防止使用假货、劣质货。不过现在市场比较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其中,有时可能在特殊的情况和原因下流入工程,必须做到的是一旦在工程中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应及时返工。 ----综合布线(PDS)是

计算机协议中的最低层——物理层,同样也是最关键的一层。在计算机网络中发生的故障绝大多数来自该层,因此PDS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关键,也是智能大厦系统关键。设计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认真进行系统的分析,从细微之处抓起,才能做好PDS工程。结构化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能适应任何大楼或建筑群的布线系统,其代表产品是建筑和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PDS与IBS(智能大楼布线系统)和 IDS (工业布线系统)的差别是PDS以商务环境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为主。综合布线在国内许多大的建筑中采用,甚至成为一些建筑的宣传重点,很多建筑宣传的“3A”、“5A”大厦,其根本便是离不开PDS布线系统。但号称PDS的建筑很多,做PDS的公司和工程技术人员也很多,可是真正做得好的并不多。据有关统计,已建成的PDS系统的合格率不超过50%,它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质量问题,有的甚至质量低下,影响使用。下面就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介绍。

一、PDS布线构成

----PDS由以下各子系统组成: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线缆、跳线和适配器组成。业主可将电话、计算机、烟感器等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上,信息插座由符合ISDN 标准的八芯模块化插头组成,它可以完成从建筑自控系统的弱电信号到高速数据网和数字话音信号等一切复杂信息的传送。 ----2水平子系统 ----连接工作区和干线电路的这一部分称为水平子系统。一般这部分仅使用双绞线,目的在于避免由于使用多种线缆类型而造成灵活性降低和管理上的困难。 ----3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线间内。由交连、互连和I/O设备组成的管理子系统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 ----4主干子系统 ----它提供建筑物中最重要的铜线或光纤线路。一般它提供位于不同楼层的设备间和布线框间的多条连接路径,也可连接单层楼的大片地区。 ----5设备间子系统 ----它在一个集中化的设备区连接系统公共设备,如 PBX(程控交换机)、局域网、主机等。 ----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群内的其他建筑物的通信设备和设施。它包括铜线、光纤,以及避免其他建筑的铜线漏电的保护设备。 ----PDS布线系统总体结构如图所示。

二、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1跟着感觉走 ----有的单位没有真正掌握PDS的设计原理,更没有吃透它的传输理论,简单地认为PDS同传统的电话布线没有什么区别,施工起来更是马马虎虎,不管系统建成后性能如何,给日后埋下了巨大隐患。 ----做PDS必须严把设计关,要明确综合布线的内容和要求,要进行统一布局,用尽量少的投入换取较大的收入。PDS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有时甚至可以称之为一门艺术,必须通过认真的学习、大胆的实践才能使PDS系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不要用经验代替学习 ----有很多技术人员做PDS布线时并没有系统地学习有关知识,只是通过一些报刊、书籍的介绍摸索着干,或是跟别人一起做过,这样就认为可以去做所有的PDS工程了。这样在简单的、小规模的工程中还可以应付,但如果面对一个大型的、综合的PDS工程就可能束手无策了。因为一个真正的PDS工程不但需要比较全面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还要有厂家的强有力的支持。如果在有一定经验的前提下参加一些如美国AMP公司的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师的认证,取得认证后再用于实践,那一定会使你更加胜任PDS工程。 ----3用完善的技术手段进行测试 ----在笔者接触的一些网络公司中,所用的测试工具不过是二三百元网络通断测试器。当网络连通灯一亮,就认为网络没有问题,电缆合格了。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测试网络只能说明没有断线,而且线接对了,但网络要承载大流量、高速度的计算机数字信号,这样对电缆的要求就非常高,衰减、损耗、速率、抗干扰都有相应的规定。一般PDS工程应遵循以下标准: ---- 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TIA/EIA 568A) ----国际商务建筑通信基础管理标准(TIA/EIA 606) ----

国际商务建筑通信设施规划和管路铺设标准(TIA/EIA 569) ----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及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ISO/IEC 11801 系列标准 ----测试仪器可以采用美国Fluke公司的数字化电缆测试仪。DSP 系列仪表可测试的内容包括线缆的长度、接线图、信号衰减、近端串扰、信噪比。其中,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衰减和串扰,他们直接影响五类传输性能。不过Fluke仪表的价格也不低,一套少则五六万元,多则十几万元,不是一般公司可以负担得起的。但这种仪器可以租用,一般测试为50元/链路,或者2000元一天,测试方需派有Fluke公司网络测试认证的人员进行测试,并出据详细的测试报告。 ----4.把好产品关 ----1995年以来,在我国进行市场开拓的布线厂家有几十家,其产品各具特色,但为了保证市场的兼容,各个厂家都生产110系列的产品。110 系列的产品具有相同的外观,都符合EIA/TIA568A 规定的相关标准。----虽然除了六类双绞线以外各厂家遵循的标准是一样的,但为了便于施工、管理和维护,电缆、插头、插座、配线架(跳线架)等最好选一个厂家。最重要的是应该从正规渠道进货,防止使用假货、劣质货。不过现在市场比较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其中,有时可能在特殊的情况和原因下流入工程,必须做到的是一旦在工程中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应及时返工。 ----综合布线(PDS)是计算机协议中的最低层——物理层,同样也是最关键的一层。在计算机网络中发生的故障绝大多数来自该层,因此PDS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关键,也是智能大厦系统关键。设计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认真进行系统的分析,从细微之处抓起,才能做好PDS工程。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综合布线技术课后习题参考复习资料

课程入门 ?一.填空题 (1)综合布线系统宜按七个子系统组成,即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管理。 (2)“3A”智能建筑是指大厦具有建筑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的特性。 (3)“线务员”是指从事通信线路维护和工程施工的人员。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4)我国现行的综合布线标准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5)配线子系统是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的系统。 (6)综合布线系统应为开放式网络拓扑结构,应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业务等信息的传递。 ?二.单项选择题 (1)综合布线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终端设备相连的子系统是A 。 A.工作区子系统 B.配线子系统 C.干线子系统 D.管理 (2)综合布线系统中用于连接两幢建筑物的子系统是D 。 A.管理子系统 B.干线子系统 C.设备间子系统 D.建筑群子系统 (3)综合布线系统中用于连接楼层配线间和设备间的子系统是 C 。 A.工作区子系统 B.配线子系统 C.干线子系统 D.管理子系统 (4)综合布线系统中用于连接工作区信息插座与楼层配线间的子系统是 B 。 A.工作区子系统 B. 配线子系统 C.干线子系统 D.管理子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1)综合布线系统是针对计算机与通信的配线系统而设计的,以下属于综合布线系统功能的是:ABCDE A.传输模拟与数字的语音 B.传输电视会议与安全监视系统的信息 C.传输数据 D.传输传真、图形、图像资料 E.传输建筑物安全报警与空调控制系统的信息 (2)为综合布线系统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的主要内容有:ABCD A.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B.民用建筑通信和空间标准 C.民用建筑中有关通信接地标准 D.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 ?三.思考题 (1)与传统的布线技术相比,综合布线系统具备哪些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具有以下六大特点: (1)兼容性 (2)开放性 (3)灵活性 (4)可靠性 (5)先进性

综合布线系统简介

综合布线系统简介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的综合布线。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简介 综合布线的英文表达为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通俗表达为Cabling System,简称SCS,最早由AT&T提出)或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PDS,目前国标采用这一称法)。 综合布线优点: 相对于以往的布线,综合布线的特点可以概况为: 实用性:实施后,布线系统将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话音、数据通信等信号的统一传输。 灵活性:布线系统能满足各种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电话、计算机、打印机、电脑终端、电传真机、各种传感器件以及图象监控设备等。 模块化:综合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缆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基本式的标准件,可互连所有话音、数据、图象、网络和楼宇自动化设备,以方便使用、搬迁、更改、扩容和管理。 扩展性:综合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用途时,很容易将新设备扩充进去。 经济性: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后可以使管理人员减少,同时,因为模块化的结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了日后因更改或搬迁系统时的费用。 通用性:对符合国际通信标准的各种计算机和网络拓扑结构均能适应,对不同传递速度的通信要求均能适应,可以支持和容纳多种计算机网络的运行。 综合布线术语(中英文对照) 简单介绍下综合布线术语的中英文缩写及对照: 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AU:Administration Unit 管理单元 AUG:Administration Unit Group 管理单元组

综合布线题目汇总

单元一认识综合布线工程 1、填空题 (1)综合布线系统就就是用数据与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语音、数据、影像与其她控制信息技术的标准应用系统。 (2)综合布线系统就是集成网络系统的基础,它能满足数据,语音及视频图像等的传输要求,就是智能大厦的实现基础。 (3)在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国家标准中规定,在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中宜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三种常用形式。 (4)综合布线系统包括7个子系统,分别就是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与建筑群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 (5)在工作区子系统中,从RJ45插座到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间的跳线一般采用双绞线电缆,长度不宜超过5米。 (6)安装在墙上或柱上的信息插座应距离地面30厘米以上。 (7)水平子系统主要由信息插座,配线架,跳线等组成。 (8)水平子系统通常由 4 对非屏蔽双绞线组成,如果有磁场干扰时可用屏蔽双绞线。 (9)垂直子系统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子系统,实现主配线架与中间配线架的连接。(10)管理间子系统就是连接垂直子系统与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备,其配线对数由管理的信息点数来决定。 2.选择题(部分为多选题) (1)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几个子系统。( C ) A 5 B 6 C 7 D 8 (2)工作区子系统又称为服务区子系统,它就是由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备组成。其中信息插座包括以下哪些类型?( ABC ) A墙面型 B地面型 C桌面型 D吸顶型 (3)常用的网络终端设备包括哪些? ( ABD ) A计算机 B电话机与传真机 C汽车 D 报警探头与摄像机 (4)设备间入口门采用外开双扇门,门宽一般不应小于多少米?(B ) A 2米 B 1、5米 C 1米 D 0、9米 (5)在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大量使用网络配线架,常用标准配线架有哪些?( BD ) A 18口配线架 B 24口配线架 C 40口配线架 D 48口配线架 (6)为了减少电磁干扰,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的距离应大于多少毫米?(C ) A 100毫米 B 150毫米 C 200毫米 D 500毫米 (7)按照GB 50311国家标准规定,铜缆双绞线电缆的信道长度不超过多少米?( C ) A 50米 B 90米 C 100米 D 150米 (8)按照GB 50311国家标准规定,水平双绞线电缆最长不宜超过多少米?(B ) A 50米 B 90米 C 100米 D 150米 (9)总工程师办公室有下列哪些信息化需求?(ABC ) A 语音 B数据 C 视频 D 用餐。 (10)在水平子系统的设计中,一般要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BC ) A 性价比最高原则 B 预埋管原则 C水平缆线最短原则 D 使用光缆原则 3、思考题 (1)在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中,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 (2)水平子系统中双绞线电缆的长度为什么要限制在90米以内? (3)管理间子系统的布线设计原则有哪些? (4)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第7、0、9条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请问该条就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这样规定? (5)请绘制出设备间子系统的原理图。

智能楼宇之综合布线常见问题及测试方法

智能楼宇之综合布线常见问题及测试方法 综合布线系统PDS(PremiseaDistributionSystem)在现代建筑中被广泛应用,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需求,是办公自动化、商业网络化、营销电子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华迪教育认为,综合布线系统常被划分为“一间、二区、三系统”。即设备间、工作区、管理区、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和建筑群干线子系统。附图为综合布线系统示意图。 综合布线技术在国内已为广大IT业界人士所接受,在实际的布线施工、测试验收过程中,由于各布线工程集成商的工程组织能力、工程实施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差异,综合布线工程质量各不相同。1997年下半年邮电部通信产品质监中心对综合布线工程进行验收测试,有一半的工程存在质量问题,综合布线市场中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电缆认证测试的标准 现今所有的网络都定义了支持五类双绞线,用户需要确定所用电缆系统是否满足五类双绞线的规范,为了满足用户需求,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制定了EIA586和TSB一67标准,它用于已安装好的双绞线连接网络,提供一个“认证”双绞线是否达到五类线要求的标准。TIA568标准定义了UTP(非屏蔽双绞线)布线中的电缆与连接硬件的规范,没有对现场安装的五类双绞线(UTP5或STP5)做出规定;TSB一67标准包含了验证TIA568标准定义的所有规范,对UTP链路测试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它是TIA568A标准的一个附本,适用于现场安装的五类双绞线的认证标准。 TSB一67测试的主要内容:①接线图(Wire Map):确认链路线缆的线对正确性,防止产生串扰。②链路长度:对每一条链路长度记录在管理系统中,长度超过指标,则信号损耗较大。③衰减:它与线缆长度和传输信号的频率有关。随着长度增加,信号衰减也随之增加,衰减随频率变化而变化,所以应测量应用范围内全部频率的衰减。④近端串扰:是测量一条UTP链路中从一对线到另一对线的信号耦合,是对线缆性能评估的最主要的指标,是传送与接收同时进行时产生干扰的信号。⑤直流环路电阻它是一对电线电阻之和,IS011801规定不得大于19.2Ω。 ⑥特性阻抗:包括电阻及频率1~100MHz间的感抗和容抗,它与一对电线之间的距离及绝缘体的电气特性有关。 电缆测试一般可分为两个部分电缆的验证测试和电缆的认证测试。电缆的验证测试是测试电缆的基本安装情况,电缆的断路、短路、长度以及双绞线的接头连接是否正确等一般测试。验证测试并不测试电缆的电气指标。认证测试,是指电缆除了正确的连接以外,还要满足有关的标准,即安装好电缆的电气参数是否达到有关规定所要求的指标。它包括了验证测试的全部内容及标准测试电缆的指标如

网络综合布线总结报告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竞赛项目竣工总结报告 一、项目名称: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竞赛项目。 二、设计施工依据: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三、项目概括: 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1套网络综合实训装置、2套网络配线实训装置等综合布线实训器材。通过安装模拟三层墙的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的安装,管理间与设备间的连接,设备间的建筑群的连接,以及线缆的端接与测试。完全模拟了工程实际的TO→CD的情况,完成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竣工资料编写。 四、施工步骤: 1.项目组分工 项目组工三人,一人主要负责设计项目,同时完成复杂永久链路的端接;一人负责模拟墙线管与线槽的安装;另一人负责管理间、设备间、建筑群子系统配线架的安装与线缆的端接。 2.施工过程: 根据项目要求完成施工图、系统图、信息点点数统计表、端口对应表等设计内容,完成竣工资料编写。 完成工作区子系统的信息点18个底盒、25个信息模块安装与端接;水平系统的线管与线槽的安装,线缆的敷设;完成管理间、设备间、建筑群子系统的机柜配线架的安装与线缆端接的任务。并进行万县的制作、复杂永久链路的端接、模块端接和线缆测试。 五、收获与体会: 在技术方面我们通过对项目的实施,加深了对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的学习与理解。 在思想品质方面,通过团队配合与协作,增强了组织管理、协调、表达沟通的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总之,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增强了我们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为我们将来“零”距离就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综合布线总结

第一单元智能建筑和综合布线 (1)智能建筑的定义: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相关关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优化组合,以获得高效率、高性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或建筑。智能建筑有三部分构成:建筑自动化或楼宇自动化(Building automation,BA)、通信自动化(communication automation,CA)和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2)综合布线系统(GCS)是智能建筑得以实现的高速公路,综合布线是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 PDS),经我国国家标准GB/T 50311—2000命名的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 Cabling System , GCS). (4)综合布线的特点:①兼容性,所谓兼容性是指其设备或程序可以用在多种系统中的特性、②开放性:对于传统的布线方式,用户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布线方式和传输介质。③灵活性: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由于所有信息系统皆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和物理星状拓扑结构,因此所有的信息通道都是通用的。④可靠性: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通道。⑤先进性:综合布线系统通常采用光缆与双绞线电缆混合布线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十分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⑥经济性:衡量一个建筑产品的经济性,应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即初期投资和性能/价格比。 (5)综合布线系统一般采用分层星状拓扑结构。 (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宜按下列七个部分进行设计:①工作区②配线子系统③干线子系统④建筑群子系统⑤设备间⑥进线间⑦管理 第二单元,网络传输介质与连接器件 (1)按美国线缆标准(American Wire Gauge ,AWG),双绞线的绝缘铜导线线芯大小有22、24和26等规格,常用的5类和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是24AWG,直径约为0.51mm,规格数字越大,导线越细。加上绝缘层的铜导线直径约为 0.92mm。典型的加上塑料外部护套的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直径约为5.3mm。 (2)UTP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的优点为:①无屏蔽外套,直径小,节省所占用的空间②质量小、易弯曲、易安装③将串扰减至最小或加以消除④具有阻燃性。 (3)5类D级电缆最高频率带宽为100MHz,传输速率为100Mbps(可达100Mbps),主要应用与语音、100Mbps的快速以太网,最大网段长为100m,采用RJ链接器,用于数据通信的5类产品已淡出市场。㈠超5类双绞线---CAT 5e:超5类/D级双绞线(Enhanced CAT 5)或称为“5类增强型”、“增强型5类”,简称5e类。 (4)T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T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5)光纤有一下几个优点:①光纤通信的频带很宽,理论可达30亿兆赫【兹】②电磁绝缘性能好。③衰减较小,在较大范围内基本上是一个常数值④需要增设光中继器的间隔距离较大,因此整个通道中中继器的数目可以减少,降低成本 ⑤重量轻,体积小,适用的环境温度范围宽,使用寿命长。⑥光纤通信不带电,使用安全,可用于易燃易爆场所。⑦ 抗化学腐蚀能力强,适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下的布线。㈡光纤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质地脆,机械强度低;切断和连接中技术要求较高等。 (6)光纤的分类⑴按材料成分可分为:玻璃光纤、胶套硅光纤和塑料光纤⑵按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7)光缆的分类:①按敷设方式分有架空光缆、管道光缆、铠装地理光缆、水底光缆和海底光缆等。②按光缆结构分有束管式光缆,层绞式光缆,紧抱式光缆,带式光缆,非金属光缆和可分支光缆等。③按用途分有长途通信用光缆,短途室外光缆、室内光缆和混合光缆等。 第三单元产品选型` (1)满足功能需求 (2)结合环境实际 (3)选用同一品牌的产品 (4)符合相关标准 (5)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 第四单元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1)信息模块材料预算方式如下:m=n+n*3% 式中的:m---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n---信息点的总量;n*3%-----裕量

拉曼光谱基线校正解读

2 Spectroscopy 29(2) February https://www.doczj.com/doc/4f2872619.html,Baseline Correction for Raman Spectra Based on Piecewise Linear Fitting The correction of baseline drift is an import part for data preprocessing. An interval linear fitting method based on automatic critical-point-seeking was improved, which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baseline to drift automatically. Experimental data were acquired from the sulfamic acid catalytic reaction of the aspirin system, which consisted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aspirin. A simulated base-line with different interval values of moving average smoothing determined setting parameters in this method. After baseline drifts caused by fluorescence are removed, the differences of character-istic aspirin peaks 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this method. Kuo Sun, Hui Su, Zhixiang Yao, and Peixian Huang Rcharacterization for its ability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vibrations from samples. It can also be used for on-line monitoring using a fiber-optic Raman probe (1,2). The Raman spectra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for species in sharp and dense peaks. However, d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Raman spectroscopy, fluorescence of 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samples, which are sometimes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more intense than the weak Raman scatter, can interfere with the Raman signals (3). A phenomenon of baseline drift shows up, making the resolution and analysis of Raman spectra impractical.Both instrumental (4)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reduce the drifted baseline caused by fluorescence. The use of an excitation wavelength such as 785–1064 nm lasers, which does not eliminate fluorescence (5), is the most traditional instrumental method. Raman scattering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fourth power of frequency; as the excitation wavelength increase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Raman becomes severely reduced. The use of anti-Stokes Raman spectroscopy is another method, based on theory (6). Mathematical methods (7–10) include the first and second order derivatives, wavelet transform, me-dian filter, and manual polynomial fitting. These methods are useful in certain situations, but still have some limita-tions. For example, derivatives are effective, but as a result the shape of the Raman spectrum is changed; wavelet trans-form can be differentiable in the high- and low-frequency components of the signal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choose a decomposition method. Manual polynomial fittings re-quire the user to identify the “non-Raman” locations manu-ally (11), and afterwards the baseline curve is formed by fitting these locations. Consequently, the result involves the inevitable subjective factors and, in addition, the

综合布线工程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前言: 综合布线工程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文出现的问题大家一般都会遇到,仔细看看吧! 正文: 一、常见问题 1.1设计方面的问题 智能化建筑弱电综合布线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弱电设计和土建设计的尺寸没有实现统一,影响了消防监控室安装位置的科学性,致使弱电设备的安装、维护距离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后期还需要按规定进行改进,增加了二次施工的费用。 其二,弱电设备布线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平面图与信息图中传递的信息没有维持一直,导致电视系统、电话系统弱电系统的信息点、传感点、用户面板等指标的数量上存在差异。 其三,在智能建筑弱电综合布线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遗漏了个别控制、信号的连接点。例如,基于设计人员的失误,建筑的保安监控系统与机电设备之间的连接点没有设置,如果该连接点遗漏,在保安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远程无法启动、远程监测无法进行、远程数据无法及时传输等相关问题,使得小区保安监控系统的实际功能大打折扣。 1.2材料设备方面的问题 (1)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和设备时,没有查看产品的合格证和出厂证明,购买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

(2)批量采购材料时,没有进行采购材料测试,材料的质量不合格; (3)进口材料没有查看合格证明和复试证明; (4)材料、设备的上市证明确实; (5)材料的投放、保养、储存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执行; (6)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设备十分落后; (7)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结构组网没有达标; (8)个别设备的检验结果不合格,个别组网测试结果不合格。 1.3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问题 智能建筑弱电设备之间存在着受控设备与控制器之间的接口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实施过程中,接口问题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主要存在各个承包商之间相互推脱责任、接口技术不成熟、缺乏统一质量要求标准等突出问题。如果接口处不能妥善处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接口不良,影响信息传递和信号输出。 二、解决方法 2.1设计审查 为了确保只能建筑弱电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提高弱电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方案设计人员应该以建筑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一般而言,在电话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布线操作时,应该认识到电话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性和不稳定性,应该为后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便利,尽量选择统一操作标准,统一线缆、统一插接头模板,优先考虑结构化综合布线操作方法。而保安监视系统、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其他弱电系统,可沿用传统的布线操作方法。设计方案完成后,工程监理人员应该以国家相关标准为核查依据,对弱电综合布线工程进行核查。监

综合布线总结与心得

综合布线总结与心得 这次关于综合布线的实训持续了两周多,从最初的方案设计,到后来的综合布线,小组成员相互合作,最终完成了这次实训。虽然我们小组没有中标,但在实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做好了自己的工作,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综合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 综合布线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与管理。 实际上布线工作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此规律不仅体现于结构化布线工程实施所要遵循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还需要符合在工程中摸索出来的许多经验和教训。综合布线作为已经成熟的行业,在经历了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实用经验。布线过程管理混乱、工艺落后、技术陈旧,都会给施工单位本身带来工程质量、成本和进度上的不足。使用先进规范的施工操作规程是企业取得效益和立足市场的必由之路。 一、工程应用综合布线工程一般步骤为:调研—方案设计—土建施工—技术安装—信息点测试—文档整理—维护。 (1)调研:主要任务是询问客户网络需求,现场勘察建筑,根据建筑平面图等资料

去结算线材的用量,信息插座的数目和机柜定位、数量,做出综合布线调研报告; (2)布线方案设计:根据前期勘察数据做出布线材料预算表、工程进度安排表; (3)土建施工:协调施工队与业主进行职责商谈,提出布线许可,主要是钻孔、走线、信息插座定位、机柜定位、做线标识;(4)技术安装:主要是打信息模块,打配线架、机柜内部安装;(5)信息点测试:一般测试,采用12点测试仪,单人可以进行,效率较高,主要测试通断情况,可打印出详细的测试报告; (6)文档管理:最终要提供交给客户的峻工报告(材料实际用量表、测试报告、楼层(楼群)配线表,为日后维护提供数据依据; (7)维护:当线路出现故障时,快速进行响应。 二、技术 1、PVC管槽施工过程时,一定要把线先划好,如果不预先画划好线直接施工很容易造成PVC走线不水平或垂直,虽然这样前期工作花时间较多,但方便以后PVC装钉。 2、打室外通到室内墙孔时,要注意先量好准确的位置,然后才分别从两边钻孔,先用小钻定位,再用中钻打通,再改大钻加大孔径,这样可避免打裂墙面。 3、拉线。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如果决策或测量有误,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打信息模块时,有一点非常要注意:由于特殊原因,打模块时外皮离模块大约要有1CM,因为这类模块较长,不照上面做的话,装好的模块那防尘板会难移动,失去弹性,所以都要这样做才能确保模块安装的合理。 三、经验

拉曼光谱解读

激光拉曼光谱 [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光谱测量中常用的仪器设备; 2、测量4CCl (液体)的拉曼光谱; 3、学习简单而常用的光谱处理方法,并对4CCl 的拉曼光谱进行处理,求出4CCl 的主要拉曼线的拉曼位移。 [拉曼光谱基本原理] 1、 现象 频率0v 的单色辐射入射到透明气体、液体或光学上完整透明的固体上时,大部分辐射无改变地透过,还有一部分受到散射。其中将出现频率为0m v v ±的辐射对。这种辐射频率发生改变的散射成为拉曼(Raman )散射;还有辐射频率不发生改变的散射称为瑞利散射。一般把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合起来所形成的光谱称为拉曼光谱,即0v 和0m v v ±合起来构成拉曼光谱。0v 称为瑞利线,0m v v ±称为拉曼线,m v 称为拉曼位移。且频率为0m v v -的拉曼线称为斯托克斯线,频率为0m v v +的拉曼线称为反斯托克斯线。瑞利散射的强度通常约为入射辐射强度的310-,强的拉曼散射的强度一般约为瑞利散射强度的310-, 2、 解释 对拉曼散射的完整理论解释是非常复杂的,限于篇幅这里不作介绍,请大家参看附后的有关参考书。下面用一个简单模型——散射系统与入射辐射之间的能量交换模型对其加以解释。 设散射系统有两个能级1E 、2E ,且有21E E >,210E E hv ->。由于入射辐射的相互作用,系统可以从低能级1E 跃迁到高能级2E ,这是必须要从入射辐射中获得所需能量21E E E ?=-。这个过程可以认为是系统吸收一个能量为0hv 的入射光子,从1E 能级跃迁到某一更高能级(通常散射系统并没有这样一个能级,所

以称其为虚能级),然后,放出一个能量为0hv E -?的散射光子而跃迁到2E 能级。此时,散射光子的频率可表述为: 000m hv E E v v v v h h -??= =-=- 另一方面,如果散射系统处于激发能级2E ,由于相互作用的存在,它可以从高能级2E 跃迁到低能级1E 。此时系统必须把能量21E E E ?=-交给入射辐射。同样这一过程可认为是系统吸收一个能量为0hv 的入射光子。从2E 能级跃迁到某一高的虚能级,然后以放出一个能量为0hv E +?的散射光子而跃迁到1E 能级。此时,散射光子的频率可表述为: 000m hv E E v v v v h h +??==+=+ 以上的描述可用图1来直观表示。 拉曼散射所涉及到得能级1E 、2E ,一般为散射系统的振动、转动能级(对于分子系统而言),或为晶格振动能级(对于晶体而言)。即拉曼位移m v 通常对应系统的振动、转动频率或晶体振动频率。

综合布线系统介绍

综合布线系统 1.1.1.1.设计方案 为充分体现增加建设单体厂房的特点,为业主实现办公自动化及计算机管理创造良好硬件环境,并根据甲方的要求,综合布线系统主干采用光纤电缆,支持多媒体通讯、ATM网、千兆以太网数据传输,语音主干采用大对数电缆,保证语音传输的质量。数据采用模块化六类配线架,语音采用110配线架,该配线架除具有优异传输性能,满足六类标准的特性外,具有稳定性极强,安装操作简便等优势。数据、语音水平线缆采用六类4对UTP。数据、语音信息出口采用六类模块。 本次方案设计包括五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 ?垂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管理间子系统 1.1.1. 2.系统介绍 1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安装在各办公区的信息插座、连接插座及终端设备的连线组成。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数据信息插座每个信息插口都是一个标准的超五类信息插口,可以支持100MHz的信息传输。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和终端可以通过RJ45屏蔽或非屏蔽的标准跳线方便地连接到电脑信息插座上。 面板安装距离如下图所示:

2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解决布线系统的水平连接问题,它将干线子系统延伸到工作区,该系统是从各个子配线间出发连向各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为确保高速数据传输,考虑到与六类信息口相配套,水平布线全部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 水平走线方式采用电缆桥架敷设,机房内的配线架采用金属线槽敷设到房间外走廊吊顶内,用工程KBG管沿墙暗敷设至工作区各信息点;任何改变系统的操作(如增减用户、用户地址改变等)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为系 统的重新配置和故障检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 干线子系统 垂直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和室外单模光纤,将分配线间管理区(IDF)与主配线管理区(MDF)用星形结构联接起来,作为信息传递的主干道。 语音主干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总结

一、什么叫综合布线系统 其实了解它,从名称上下手就简单了。 1、它是一个布线系统; 2、它是综合的。 体现在哪呢?一方面是线缆的综合,它把双绞线、大对数电缆、光缆等综合连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连接传输平台。那传输的是什么呢?第二方面是数据的综合,它用于传输电话、计算机、会议、监控等的语音、数据、影像及其它信息。把不同的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 二、综合布线的组成 1、工作区子系统: 概念:从信息插座到用户终端设备之间。 组成:工作区的信息模块(UTP/FTP)、面板、跳线 2、水平干线子系统: 概念: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上到楼层配线间之间。 组成:水平连接双绞线(超五类/六类/屏蔽/非屏蔽、PVC管、金属管、桥架、直线槽等)、水平光缆。 3、管理间子系统——楼层间配线间: 概念:用来连接垂直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干线子系统, 组成:配线架、交换机和机柜组成。 4、垂直干线子系统:

概念:将主设备与各楼层配线间系统连接起来。 组成:光纤(单模/多模)、大对数电缆。 5、设备间子系统——中心机房: 概念:就是存放主设备的房间。 组成:电缆、连接器、交换机、配线架等。 6、建筑群子系统 概念:它是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另一个建筑物的通信设备和装置。 组成:通常是由光缆和相应设备组成。 其实从它的组成上我们就可以看见,设备间和配线间的组成类似,他们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所以现在常常会在现实施工中把二者合二为一,组成一个弱电间。 三、传输介质 1、双绞线:其实就是绞合在一起的对线,使外界电磁信号对它的干扰相互抵消。它可以有一对、二对、三对……。 (1)按有没有屏蔽层分为屏蔽双绞线(STP)与非屏蔽双绞线(UTP)。屏蔽双绞线在双绞线与外层绝缘封套之间有一个金属屏蔽层。屏蔽层防止信息被窃听,也可阻止外部电磁干扰的进入,多用于需要被保密的设施。非屏蔽双绞线(UTP)是一种数据传输线,由四对不同颜色的传输线所组成,广泛用于以太网路和电话线中。

综合布线总结与心得

综合布线总结与心得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综合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 综合布线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与管理。 实际上布线工作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此规律不仅体现于结构化布线工程实施所要遵循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还需要符合在工程中摸索出来的许多经验和教训。综合布线作为已经成熟的行业,在经历了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实用经验。布线过程管理混乱、工艺落后、技术陈旧,都会给施工单位本身带来工程质量、成本和进度上的不足。使用先进规范的施工操作规程是企业取得效益和立足市场的必由之路。 一、工程应用综合布线工程一般步骤为:调研—方案设计—土建施工—技术安装—信息点测试—文档整理—维护。 (1)调研:主要任务是询问客户网络需求,现场勘察建筑,根据建筑平面图等资料去结算线材的用量,信息插座的数目和机柜定位、数量,做出综合布线调研报告; (2)布线方案设计:根据前期勘察数据做出布线材料预算表、工程进度安排表; (3)土建施工:协调施工队与业主进行职责商谈,提出布线许可,主要是钻孔、走线、信息插座定位、机柜定位、做线标识; (4)技术安装:主要是打信息模块,打配线架、机柜内部安装; (5)信息点测试:一般测试,采用12点测试仪,单人可以进行,效率较高,主要测试通断情况,可打印出详细的测试报告; (6)文档管理:最终要提供交给客户的峻工报告(材料实际用量表、测试报告、楼层(楼群)配线表,为日后维护提供数据依据; (7)维护:当线路出现故障时,快速进行响应。 二、技术 1、PVC管槽施工过程时,一定要把线先划好,如果不预先画划好线直接施工很容易造成PVC 走线不水平或垂直,虽然这样前期工作花时间较多,但方便以后PVC装钉。 2、打室外通到室内墙孔时,要注意先量好准确的位置,然后才分别从两边钻孔,先用小钻定位,再用中钻打通,再改大钻加大孔径,这样可避免打裂墙面。 3、拉线。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如果决策或测量有误,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打信息模块时,有一点非常要注意:由于特殊原因,打模块时外皮离模块大约要有1CM,因为这类模块较长,不照上面做的话,装好的模块那防尘板会难移动,失去弹性,所以都要这样做才能确保模块安装的合理。

综合布线常见问题

综合布线常见问题 育龙网核心提示:结构化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能适应任何大楼或建筑群的布线系统,其代表产品是建筑和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 结构化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能适应任何大楼或建筑群的布线系统,其代表产品是建筑和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PDS)。PDS与IBS(智能大楼布线系统)和 IDS(工业布线系统)的差别是PDS以商务环境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为主。综合布线在国内许多大的建筑中采用,甚至成为一些建筑的宣传重点,很多建筑宣传的“3A”、“5A”大厦,其根本便是离不开PDS布线系统。但号称PDS的建筑很多,做PDS的公司和工程技术人员也很多,可是真正做得好的并不多。据有关统计,已建成的PDS系统的合格率不超过50%,它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质量问题,有的甚至质量低下,影响使用。下面就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介绍。一、PDS布线构成 ----PDS由以下各子系统组成: ----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线缆、跳线和适配器组成。业主可将电话、计算机、烟感器等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上,信息插座由符合ISDN 标准的八芯模块化插头组成,它可以完成从建筑自控系统的弱电信号到高速数据网和数字话音信号等一切复杂信息的传送。 ----2水平子系统 ----连接工作区和干线电路的这一部分称为水平子系统。一般这部分仅使用双绞线,目的在于避免由于使用多种线缆类型而造成灵活性降低和管理上的困难。 ----3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线间内。由交连、互连和I/O设备组成的管理子系统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 ----4主干子系统 ----它提供建筑物中最重要的铜线或光纤线路。一般它提供位于不同楼层的设备间和布线框间的多条连接路径,也可连接单层楼的大片地区。 ----5设备间子系统----它在一个集中化的设备区连接系统公共设备,如 PBX(程控交换机)、局域网、主机等。 ----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群内的其他建筑物的通信设备和设施。它包括铜线、光纤,以及避免其他建筑的铜线漏电的保护设备。----PDS布线系统总体结构如图所示。 二、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1跟着感觉走 ----有的单位没有真正掌握PDS的设计原理,更没有吃透它的传输理论,简单地认为PDS同传统的电话布线没有什么区别,施工起来更是马马虎虎,不管系统建成后性能如何,给日后埋下了巨大隐患。 ----做PDS必须严把设计关,要明确综合布线的内容和要求,要进行统一布局,用尽量少的投入换取较大的收入。PDS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有时甚至可以称之为一门艺术,必须通过认真的学习、大胆的实践才能使PDS系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不要用经验代替学习 ----有很多技术人员做PDS

综合布线题目汇总

综合布线题目汇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单元一认识综合布线工程 1.填空题 (1)综合布线系统就是用数据和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控制信息技术的标准应用系统。 (2)综合布线系统是集成网络系统的基础,它能满足数据,语音及视频图像等的传输要求,是智能大厦的实现基础。 (3)在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国家标准中规定,在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中宜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三种常用形式。 (4)综合布线系统包括7个子系统,分别是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 (5)在工作区子系统中,从RJ45插座到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间的跳线一般采用双绞线电缆,长度不宜超过5米。 (6)安装在墙上或柱上的信息插座应距离地面30厘米以上。 (7)水平子系统主要由信息插座,配线架,跳线等组成。 (8)水平子系统通常由 4 对非屏蔽双绞线组成,如果有磁场干扰时可用屏蔽双绞线。 (9)垂直子系统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子系统,实现主配线架与中间配线架的连接。 (10)管理间子系统是连接垂直子系统和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备,其配线对数由管理的信息点数来决定。2.选择题(部分为多选题) (1)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将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几个子系统。( C ) A 5 B 6 C 7 D 8 (2)工作区子系统又称为服务区子系统,它是由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备组成。其 中信息插座包括以下哪些类型( ABC ) A墙面型 B地面型 C桌面型 D吸顶型 (3)常用的网络终端设备包括哪些( ABD ) A计算机 B电话机和传真机 C汽车 D 报警探头和摄像机 (4)设备间入口门采用外开双扇门,门宽一般不应小于多少米(B ) A 2米 B 1.5米 C 1米 D 0.9米 (5)在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大量使用网络配线架,常用标准配线架有哪些( BD ) A 18口配线架 B 24口配线架 C 40口配线架 D 48口配线架 (6)为了减少电磁干扰,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的距离应大于多少毫米(C ) A 100毫米 B 150毫米 C 200毫米 D 500毫米 (7)按照GB 50311国家标准规定,铜缆双绞线电缆的信道长度不超过多少米( C ) A 50米 B 90米 C 100米 D 150米 (8)按照GB 50311国家标准规定,水平双绞线电缆最长不宜超过多少米(B ) A 50米 B 90米 C 100米 D 150米 (9)总工程师办公室有下列哪些信息化需求(ABC ) A 语音 B数据 C 视频 D 用餐。 (10)在水平子系统的设计中,一般要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BC ) A 性价比最高原则 B 预埋管原则 C水平缆线最短原则 D 使用光缆原则 3. 思考题 (1)在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中,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 (2)水平子系统中双绞线电缆的长度为什么要限制在90米以内 (3)管理间子系统的布线设计原则有哪些 (4)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第7.0.9条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请问该条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这样规定 (5)请绘制出设备间子系统的原理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