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题: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学习目标】简述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 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重点难点】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基础梳理】

经济: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而言:( 1)市场——农

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

发展缓慢。( 2)劳动力——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

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3)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

地主的势力,增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

政治: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农奴起义频繁,威胁沙皇的封建专

背景制统治。

军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思想:新思潮的涌动。具体而言:( 1)19 世纪初,参加对拿破仑帝国战争的

一些青年军官到西欧国家,感受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回国后即要

求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2)19 世纪中期,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

基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争论,要求社会变革

和思想解放。

个人: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

才能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1.吸取教训: 19 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如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等)

曾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试图有所改革,但遭到了封建地主的竭

力阻挠,最后都不了了之。亚历山大二世吸取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2.宣传思想: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于地主的阻

过程

力;

3.成立组织: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条件成熟后公开化并

改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

4.推行改革: 1861 年俄历二月,主持国务会议通过改革法案。

1.“解放”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

时间—— 1861 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 3 月 3 日)

措施——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经济上:农奴可通过赎买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

内容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组织上:为了管理农民还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村社”。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2.司法改革:

措施——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实行公开陪审制度、律师制和陪审制。

3.地方自治改革:

措施——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

4.军事改革: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

理体系。

5.教育改革: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1.对国家:农奴制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实现了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促进了俄国经济、政治、军事、教

育、思想方面的近代化。具体表现为:

经济——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

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俄国农

业的主要成分。

政治——政治体制方面上较深层的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法制化的气息。

军事——提高了军队素质,增强了战斗力,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教育——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思想——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结果国人看到了差距,继续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2.对农民:改革具有不彻底性、掠夺性和欺骗性,改革前后农民的生活并没

有实质性改进,相反还受到了来自于资本主义的新的压迫。具体而言:

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

农民缴纳的赎金高出改革前地价的两三倍,“解放” 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农民所得的份地不仅贫瘠和耕作不便且数量要少,为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3.对社会:旧的矛盾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新的矛盾又不断出现(如农民阶

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资本主义发展与传统

农业的矛盾等等),各种新旧矛盾交织激化,俄国仍面临民主革命任务。

4.对亚历山大二世: 1881 年 3 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改革措施中止。

【重点难点】

1.俄国农奴制: 15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

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

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俄国农奴制的基本特点:( 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农奴制的领地必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和闭关自守的整体,同外界

很少联系。( 2)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是这种经济制度的条件。(3)技术的极端低劣和

停滞是上述经济制度的前提和后果。

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特点:性质上,是沙皇政府主持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

质的改良运动;结果上,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目的上,为化解矛盾,增强国

力,维护专制统治;效果上,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保存下来的农奴制残余阻碍了俄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内容上,焦点围绕如何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农民如何获得自

由和土地。

3.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总体而言,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较西欧、美国

仍然落后。俄国不具备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主要通过政府部门推行不均衡发展

战略而使某些部门获得有限发展,于是工业经济的资源配置处于人为的扭曲状态,数量

扩大和速度提高的背后是经济效益的低下;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的依赖十分明显。

长期内部积累的缺乏,使俄国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十分明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

衡。一是工业发展布局的不平衡,二是工业部门发展的不平衡,三是企业发展水平的不

平衡。

4.19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俄国:政治上,新沙皇中止了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国内政治动乱,工农斗争此起彼伏;经济上,农业危机;国际上, 对日战争的失败。这一

切都暴露了专制制度的腐朽,从而加速了1905 年革命的到来。之后是斯托雷平的土地改

革,改革导致社会矛盾愈发激烈,民众已经失去对沙皇政府的信任,此时俄国又卷入第

一次世界大战,这时的沙皇俄国已处于革命的前夜。

5.俄国的现代化之路:①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开启了现代

化之路② 1905 年革命,在政治上改变了之前绝对君主制的状况,沙皇必须遵守法律,但另一方面,真正的君主立宪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1905 年以后俄国的政治体制

是介于绝对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之间的一种中间类型。经济上,国家经济持续高涨③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封建君主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④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政权宣布废除土地私有制,建

立苏维埃代表会议,这一切开始了俄国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

【课堂检测】

1.恩格斯在 19 世纪中期论述一场战争的影响时说:“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 ,,沙

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

醒时期开始了。”这一“觉醒”指的是

A.开始认识到封建农奴制的腐朽落后B.开始认识到沙皇专制政体的腐败落后

C. 开始认识到军事制度建设的迟滞落后D.开始人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2.19 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这样预测时局:“,, 自那时(注:指1815 年)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造成俄国“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

A.遭受西欧国家的侵略B.俄国农奴制的阻碍

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D.机器工业极其落后

3. 1824 年,俄国十二月党人认为,“把人当作东西一样转让、抵押、赠送和继承,任凭

自己的专横霸道” ,“乃是最可耻的、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的丑恶事情。这表明

A. 解放农奴已成为社会共识

B.农奴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C. 启蒙思想已经传播到俄国

D.俄国资产阶级力量已发展壮大

4.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

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

A. 客观的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

B. 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

C.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

5.农奴制改革后,莫斯科州农民卡瓦廖夫可以

①自由结婚、经商和打官司②以优惠价格购买地主的土地

③自由外出务工和游历④购买土地,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④D.①②③④

6. 1861 年 2 月 1 日,亚历山大二世在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时宣布:“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了保障地主的利益能够做的一切,都已经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此言表明

A. 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农奴制基础

B.废除农奴制的同时维护了地主利益

C. 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D.农奴并没有在政治上获得人身自由7.以下是 19 世纪 60~ 70 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

1860 年99116007954

1879 年1874200051937

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B.农奴制改革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C.俄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8.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

改革,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依据有

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

②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③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通过改革俄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专政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9.列宁指出“ 1861 年诞生了 1905 年”其真正含义是

A.1905 年革命是在 1861 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

B.18 61 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 年革命的根源

C.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 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

D.1905年革命是在 1861 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发生的

【感悟总结】

专 题 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人教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

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要求: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和农奴制面临危机的表现,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关于农奴身份、土地、农民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体会制度改革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废除农奴制后,俄国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和军事等方面的变革情况,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探讨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4.体会亚历山大二世在农奴制改革中的政治智慧,勇于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敢于变革的精神。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难点:探讨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学习导航: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称俄国。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各族先后加入俄罗斯,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经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17世纪它击溃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812年俄罗斯消灭了入侵的拿破仑军队。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12月党人起义),被镇压。1861年2月俄国废除农权制。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2年12月30日,苏联成立。1991年12月21日,苏联解体。 一.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一)必要性 (1)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劳动力、市场、资金、原料) 1.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农业方面:A.地主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建立用雇佣劳动力代替农奴的资本主义农场。B.农奴内部产生分化,少数富裕农民成为新兴农村资产阶级,剥削贫农。 ②工业方面:19世纪30年代末,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2.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 ①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②农奴遭受严重剥削,无力购买工业品,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大。 ③农奴制也造成工业资本和原料缺乏。 (2)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反对农奴制的革命运动席卷俄国 1.农奴:提出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政治要求。 2.工人:在提高工资、改善待遇、限制残暴等方面开展斗争。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1.十二月党人起义: ①原因:A.主要原因:俄贵族军官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对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极为不满。 B.直接原因:亚历山大一世去世。 ②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③时间:1825年 ④作用: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唤醒了年轻一代革命民主主义者。 2.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①代表: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②思想: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③影响:与工农运动相呼应,迫使沙皇政府不得不正视国内统治面临的危机,寻求解决问题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 农奴说白了就是地主的奴隶,而人权的丧失与侮辱,导致了农奴制改革的发生。下面是分享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这些法令被统称为“二一九法令”(俄历二月十九日),又称“解放”法令。主要内容有: (1)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间起,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农民当作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他们享有公民权利,可以签订契约、提起诉讼、自由结婚、经商、做工和合法拥有财产。 (2)关于农民的份地:法令规定,土地仍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份地的多少和农民应负什么义务都订立契约。 (3)关于赎金:农民获得份地时,首先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赎金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4)关于改革后对农民的组织管理: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交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1)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

①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千多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③这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②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③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④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不仅贫瘠、耕作不便,而且耕种的土地比原来减少,为了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3)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影响 第一,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①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农奴制废除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②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加快 农奴制改革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9世纪后期,完成了从手工工场

专题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需要两个课时)

专题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需要两个课时) 【提前预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P80—85; (注意了解什么是农奴制以及俄国农奴制的由来;) (了解克里米亚的地理位置,战争中俄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2、概述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具有的两面性,即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了解农奴制改革的性质、目的; 4、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重难点】 1、如何理解农奴制度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以认识农奴制的落后性。 2、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3、将农奴制改革前后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农民的生存状态进行对比,以理解改革对俄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能力训练】 例1.(10分)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获得解放的农民仍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 影响: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而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启迪: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在当今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背景:(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2)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更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 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评价及影响:(1)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废除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其发展的步伐 (3)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明治维新对日本有哪些积极影响 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取得的积极成果主要是: (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重要的改新事件,其重要性大大超过了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是在欧美盎格鲁撒克逊人种侵凌其他有色人种之时,东亚人民自强自立的一次伟大而令人激昂的事件。这次维新,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的权威,打破了延续近七百年的幕府统治,扫除了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些障碍,为日后日本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考试内容:选修一 第七单元)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 .17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俄国 A.沙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农奴制 B.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c.彼得一世允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D.农村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农奴 2.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3、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新思潮涌动 B、农奴起义不断 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4.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5、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农奴制激起了农奴的反抗 B.农奴制已严重阻碍俄国工业发展 c.反对农奴制的思潮涌动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6.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挽救统治危机 B.消灭农奴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打击封建势力 7.为了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亚历山大二世首先 A.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 B.成立农民事务委员会 c.命令各地地主成立委员会 D.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8.“二一九法令”内容不包括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地主不能把农奴当成私有财产 c.农奴获得解放需交赎金 D.付清赎金后,农民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9.下列说法不符合俄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是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B.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自治机构在卫生、教育以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D.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掌握行政官僚手里 0、称“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的主要依据是 A.农奴完全获得了人身自由 B.加强村社管理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1.1861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改革( ) A.是在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 B.使农民获得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c.在法律上废除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动摇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题: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学习目标】简述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 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重点难点】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基础梳理】 经济: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而言:( 1)市场——农 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 发展缓慢。( 2)劳动力——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 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3)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 地主的势力,增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 政治: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农奴起义频繁,威胁沙皇的封建专 背景制统治。 军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思想:新思潮的涌动。具体而言:( 1)19 世纪初,参加对拿破仑帝国战争的 一些青年军官到西欧国家,感受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回国后即要 求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2)19 世纪中期,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 基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争论,要求社会变革 和思想解放。 个人: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 才能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1.吸取教训: 19 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如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等) 曾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试图有所改革,但遭到了封建地主的竭 力阻挠,最后都不了了之。亚历山大二世吸取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2.宣传思想: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于地主的阻 过程 力; 3.成立组织: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条件成熟后公开化并 改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 4.推行改革: 1861 年俄历二月,主持国务会议通过改革法案。 1.“解放”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 时间—— 1861 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 3 月 3 日) 措施——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经济上:农奴可通过赎买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 内容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组织上:为了管理农民还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村社”。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2.司法改革: 措施——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实行公开陪审制度、律师制和陪审制。 3.地方自治改革: 措施——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七俄国 农奴制改革教学设计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课程标准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农奴制下的危机: (1)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民起义 (3)新思潮产生——要求废除农奴制.沙皇专制(新思潮产生)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经济因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阅读教材分析: 1、19世纪初期俄国存在哪些经济形式? 封建农奴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俄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的阶级产生(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首先农奴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阻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 其次,已被资本主义企业雇佣的工人,大部分须向地主交纳货币地租,因而在他们的工资中,除最低生活费外,还必须包括地租的数额。这就使工厂主不得不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封建主,从而降低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再次,在农奴制下,广大农奴购买力极低,造成国内市场狭小,也就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速度。 第四,农奴生产积极性低。农奴制对生产发展的障碍,在使用农奴劳动的冶金工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180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与英国大致相等。然而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俄国的生铁产量增长不到一倍,而英国却增长了十一倍。 可见,农奴制的束缚,使俄国工业发展的水平大大落后于其它主要资义国家。 阅读教材分析: 1、19世纪初期俄国存在哪些经济形式? 封建农奴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俄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新的阶级产生(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首先农奴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阻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 其次,已被资本主义企业雇佣的工人,大部分须向地主交纳货币地租,因而在他们的工资中,除最低生活费外,还必须包括地租的数额。这就使工厂主不得不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封建主,从而降低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再次,在农奴制下,广大农奴购买力极低,造成国内市场狭小,也就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速度。 第四,农奴生产积极性低。农奴制对生产发展的障碍,在使用农奴劳动的冶金工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180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与英国大致相等。然而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俄国的生铁产量增长不到一倍,而英国却增长了十一倍。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归纳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归纳 1、农奴制的确立和强化,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频繁,农奴制陷入危机; 2、俄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受到了农奴制的严重阻碍;[根本原因] 3、新思潮的影响; 4、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直接原因] 三、改革的酝酿 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酝酿:1、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2、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 3、成立各级专门委员会,讨论、草拟改革方案。 四、“二一九”法令(1861年) 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 具体措施: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公民权利,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2、经济上:[1]农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多少、肥瘠由地主决定; [2]农民必须付高额赎金赎买份地,而且在赎金付清前,农民仍须给 地主服老役,交代役金; 3、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五、评价 进步性:农奴制的废除,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由劳动力、资金、国内市场],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局限性:1、农民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彻底] 2、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掠夺性] 3、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数量少、贫瘠,且不便耕作,不足以维持 生计,只得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欺骗性] 存在的问题:[1]经济总体水平落后于欧美国家;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六、其他方面的改革 1、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内容 [1]政治体制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只在卫生、教育和经济领域发挥作用;但实际权力仍掌握在行政官僚手中] [2]司法制度方面:废除按等级进行审判的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公 开审判;[局限: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 [3]军事方面: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 系; [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4]教育方面: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高中历史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自上而下的改

第2课自上而下的改革 [目标导航] 1.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重点) 2.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重点) 3.理解俄国政治制度改革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延续。(难点) 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难点) 一、农民的“解放” 1.颁布法令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 2.基本内容 (1)农奴的人身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 (2)赎取份地: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但要交付高额的赎金,并须得到地主的同意。 (3)改革后农民的管理:政府建立“村社”组织管理农民,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又被纳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 [归纳总结] 农奴制改革的焦点是调整地主和农民的关系问题,《农民改革法令》对地主和农民间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反映了该法令处处维护地主利益的本质。 二、改革的两面性 1.性质 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影响 (1)进步性 ①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②改革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 (2)局限性 ①沙皇专制制度依然存在,地主土地占有制照旧保留,这些农奴制的残余严重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 ②形成了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思维点拨] 1.对比改革之前与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可以发现,农民的“解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

剥削。农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土地。但农奴制的废除也解放了生产力。由于农奴制的废除,使工业发展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国内市场扩大。 2.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沙皇政府的目的是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枝节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 [史论要旨] 1.“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 2.改革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它没有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1861年农奴制改革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实现了社会转型,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4.农奴制改革不仅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而且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三、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 1.目的 为了使俄国政治制度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变化,沙皇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政治体制的变革 (1)建立地方自治机构。 (2)建立城市杜马和自治局,城市选民的资格由纳税的多少决定。 (3)改革司法:废除了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司法制度的改革比较彻底,它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但仍然保留着农奴制的烙印。 (4)改革军事:1874年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15个军区直接受陆军部管辖;更新军队设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 3.影响 (1)沙皇政府在上层建筑进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是为了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2)这次改革是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重点精讲] “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这三条改革措施之间的内在关系 1861年“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度后,俄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确立,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方面也作出相应调整。沙皇政府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19世纪60~70年代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较重要的就是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 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表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能力提升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能力检测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复习能力提升卷(含解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能力检测 一、选择题 1.(2012年4月皖南八校)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民主化。世界各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途径是 A.单一改革 B.战争统一 C.社会革命 D.民族独立 2.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俄国沙皇是 A.伊凡四世B.彼得大帝C.亚历山大二世D.叶卡特琳娜二世 3.(2011年5月肇庆市二模19题)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材料中的“战争” 是指 A.克里木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 4.下列有关“二一九法令”局限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没有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B.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D.没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资金 5.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6.(2011年12月北京顺义区17题)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拿破仑战争B.克里米亚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D.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 7.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高二历史选修1: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考点阐讲】 1.分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 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 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新思潮的涌动 之士意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促进人民的觉醒对俄国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四)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2.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1)、原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 (2)、表现: A)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 B)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C)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3)、影响: A)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B)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 3、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之异同 1)不同点: A背景不同:

高中历史 人教版选修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测试

人教版选修一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选择题 1.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英法强大,俄军指挥失误 B.俄国军队战斗力低 C.俄国交通运输落后 D.俄国落后的农奴制的存在 2.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你认为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展缓慢 B.俄国农奴制的落后 C.新思潮的冲击 D.战争对俄国来说是非正义的 3.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A. 1861年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 B. 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 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 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 4.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突出表现为()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 B.选举资格有严格的财产限制 C.在村社之上建立乡级行政机构 D.地方掌握实权的行政官僚由沙皇任命 5.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亚历山大二世被迫在其他方面推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下列有关其政治体制变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建立地方和城市的人民政权 B.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无财产限制 C.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自治机构

D.自治机构在经济、政治、卫生及教育领域发挥作用 6.下列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C.从根本上维护了农奴的利益 D.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7.下面是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一幅漫画,它说明了() A.改革者有时要付出巨大代价 B.改革并未触动沙皇专制制度 C.改革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D.大批农民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8.沙皇政府于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 ①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 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④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

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整合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整合练习(含解析)人民版 选修1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潮流: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一个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两个方面:改革的两面性 一个核心:废除农奴制度 三个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军事近代化 二、重大历史线索 1.俄国1861年改革只能走自上而下的道路的原因: (1)根本原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以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力量强大。 (2)从人民群众看,由于农奴制的存在,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落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成为改革的强有力的领导;农民阶级觉悟较低,其斗争是分散的、自发的。 (3)从统治阶级看,沙皇政府力量强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沙皇认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有些贵族也认识到资本主义剥削更加有利可图。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可以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观念等方面予以说明。可参照下列图示:

三、题型应用体验 图片、漫画类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表现形式看: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的形式呈现。 2.从考查的功能看:联系实际,结合漫画图片中的文字,考查其中的隐含信息。 【典型例题】 下图是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一幅漫画,在“文明”的口号下,沙皇把大批的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这说明1861年改革( ) A.没给俄国带来变化B.阻止了俄国近代化 C.具有明显的局限性D.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技法攻略】 析图片——一看人物穿戴及行为,结合题干说明可知是沙皇迫害大批反对者,并流放他们到西伯利亚;二看文字说明:“文明的火炬”到“西伯利亚”。 察意图——可知漫画的主旨是讽刺农奴制配套改革措施,依然实行沙皇专制统治,并没有实现俄国的民主。 常联系——本漫画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 定答案——本题中的漫画讽刺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答案选C。 【针对训练】 1.《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作品,它反映出当时的俄国( ) A.水上交通运输发达 B.沙皇重视发展国内交通 C.工业革命还未展开 D.交通运输水平十分落后 解析:图片反映了俄国交通运输业的落后,还用人力运输。19世纪俄国已开始了工业革命,故C错误;A、B不符合题意;故D正确。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含解析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2、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反对思想自由和各种“蛊惑性”的学说。……但是随着俄国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和启蒙思想在贵族中间的传播,他们开始承认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的道德污点。许多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贵族都面临着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农奴制让他们在物质利益上获得特权,但另一方面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思想让他们无法否认农奴制的不公平性。 ——摘编自张广翔、李振文《再论亚历山大二世与俄国1861年改革》材料二改革后全俄每个农民(成年男性)平均分到份地(3)4俄亩,而农民家庭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份地数量为8~9.5俄亩。此外“国家从地主手中赎买的土地平均价格为每俄亩38卢布,将土地转手出售给农民时每俄亩价格高达63卢布”。为了帮助农民赎买土地,政府成立了农民土地银行向农民贷款,农民可在49年内还清贷款,但要支付高额利息。 ——摘编自袁丽丽《〈俄国1861年改革〉一课的再思考》请回答:

最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梳理[学案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梳理 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杨富丁(257400) 一、课标要求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二、内容概述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首先迈入工业文明时代,近代化(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看到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甚大,也见识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威力,亚历山大二世痛感国家的危机,决心改革。他颁布了“二一九法令”,建立了城市自治机构城市杜马,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建立了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并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这些措施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发展,是俄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转折点,但是这场改革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很不彻底,俄国的发展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三、学习要点 1.背景 (1)国际背景:西方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2)国内背景: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亚历山大二世决心和借鉴历史推行改革。 2.内容 (1)颁布“二一九法令”。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经济上: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赎买土地);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时间安排:赎买前另设两年过渡期。 (2)进行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改革。颁布《司法章程》,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按等级审理的制度,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议会),机构由选举产生,主要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 (3)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 (4)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3.评价 (1)性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作用: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总之,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推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俄国走向近代化的重大转折点。 (3)局限: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影响了资本本主义发展速度。 四、重难点分析 1.“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在改革中,农民为了获得份地要交纳赎金,农民向地主交付现金后,实际上就结束了彼此之间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封建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这就大大扩大了俄

杨高中历史选修一第7单元测试卷《俄国农奴制改革》及参考答案.doc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7单元测试卷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关于俄国农奴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地主奴役农奴为主要剥削形式 B.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而形成 C.农奴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 D.农奴被固定在地主的庄园里 2.19世纪中叶,阻碍德意志、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相同因素是()。 A.劳动力 B.资金 C.市场 D.技术 3.19世纪中叶,当英法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时,俄国资本主义生产正处于 A.手工作坊阶段 B.工场手工业阶段 C.机器大工业阶段 D.垄断组织阶段 4.下表是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对比表,对该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俄国工业发展落后于西欧主要国家 B.俄国资本工业有了一定发展 C.农奴制是导致俄国落后的深刻根源 D.俄国矿产资源缺乏 5.随着社会舆论对农奴制批评的增加,一些封建主看到废除农奴制已是大势所 趋,态度发生了变化。当时,他们的基本态度是()。 A.让农民交纳赎金获取土地和自由 B.让农民获取土地但要履行义务 C.愿意解放农民但不愿给农民土地 D.可以将贫瘠和不便耕作的土地分 给农民 6.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 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A. 1861年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 B. 1861年改革保留了封建残余 C. 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关系 D. 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农民 7.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关于赎取份地后的农民生活现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民赎取的份地必须得到地主同意 B.农民交纳赎金获得宅边园地 C.农民必须一次性付清赎金的20%?25% D.农民赎地费低于当时的实际地价

复习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习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前诊断】 1.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木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2.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B是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 C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由于赎金太高,农奴没有得到份地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前欧 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 4.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表明其改革的目的是 A.给农民以自由的权利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维护封建生产方式 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5.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①造成资本的集中②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强化了中央集权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6、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 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B.付出高额赎金 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 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 7、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 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 C、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D、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8、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9、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1)造成资本的集中(2)扩大了国内市场(3)提供了自由劳动力(4)强化了中央集权 A、(1)(2)(3) B、(2)(3)(4) C、(1)(3)(4) D、(1)(2)(3)(4) 【巩固练习】 1、促使俄国1861年改革发生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 C、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 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2、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农民许用高价赎买份地 D、农民成为商品 3、18世纪俄国农奴制下的主要阶级有①封建地主阶级②农奴③自由农民④工业资产阶级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